三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计划,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10月1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我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校际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合作三方签署了开放共享合作共建协议。具体包括建立校际合作教学联盟,推动高质量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建立优质师资互聘共享模式,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研合作联动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能力;构建综合集成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打造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多边合作交流;建立文化互鉴纽带,树立校园育人品牌等六方面内容。三所大学将坚持“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三方各自优势,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扎实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为重点的多边合作,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互动交流活动,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模式,推动合作三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沈阳化工大学分别与辽东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签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依托沈阳化工大学完备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三方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落地,标志着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来源:辽宁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三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计划,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10月1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我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校际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合作三方签署了开放共享合作共建协议。具体包括建立校际合作教学联盟,推动高质量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建立优质师资互聘共享模式,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研合作联动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能力;构建综合集成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打造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多边合作交流;建立文化互鉴纽带,树立校园育人品牌等六方面内容。三所大学将坚持“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三方各自优势,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扎实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为重点的多边合作,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互动交流活动,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模式,推动合作三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沈阳化工大学分别与辽东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签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依托沈阳化工大学完备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三方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落地,标志着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记者:葛红霞编辑:白昊责编:方亮1218.8公斤!辽宁最高记录注意!紧急提醒瞰丰收|花漾喀左【来源:辽宁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为积极推进我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争取更多的研究生指标,以及科学制定研究生管理办法,1月14日下午,副院长易干军率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张振飞、程俊峰,人力资源部副主任梅盈洁及国际交流科相关人员一行到华南师范大学调研交流。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安宁及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阳成伟、副院长高峰等热情接待了易干军副院长一行,并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易干军副院长表示,我院与华南师范大学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首先介绍了我院近年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院地院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要工作进展情况,紧接着介绍了我院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很多成功案例,高度肯定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成效。2020年双方合作申报的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现已获批,希望以此为契机和新的起点,大力推动在智慧农业、生命科学、土壤环境等相关专业领域开展研究生深度联合培养,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优势互补。阳成伟院长、安宁副院长、高峰副院长等分别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情况、学位点情况、广东科学院和惠州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成功模式以及未来深度合作方向。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以科教融合、产学融合为途径,进一步深度挖掘合作潜力,合力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2月31日,黄山学院举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校党委书记汪枫,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铁范,河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成伟,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费为银等出席仪式,仪式由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德学主持。仪式上,汪枫、李成伟、费为银分别代表该校、河南科技学院、安徽工程大学共同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李铁范和李成伟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签约。此次揭牌仪式的成功举行标志着该校和河南科技学院、安徽工程大学将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交流,翻开了三校发展的新篇章,进一步促进了该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质量的提升,推进三校进行更加全面、广泛、深入的合作。(余瑶 特约通讯员:田甜)【来源:黄山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30日讯 观海新闻记者今日自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了解到,山东能源研究院与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将进一步推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实施。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教研相长、高效开放、共享共赢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围绕“研究生联合培养、青年人才交流、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省教育厅将设立联合培养专项招生计划,用于研究院与山东高校开展合作,推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为山东教育强省和科技强省战略提供支撑和保障;山东能源研究院将围绕山东省能源产业发展未来人才需求,与省教育厅共同推进能源大学建设,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实施和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会上,青岛能源所与山东科技大学同步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来源:青岛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月15日,由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与甘肃省气象局联合主办,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大气科学研究生联合学术年会在城关校区西区观云楼举行。本次年会主题为“多元协同凝聚发展、促进气象研学实践”,三家主办单位的近百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年会。年会开幕式上,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田文寿教授、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大气室主任胡泽勇研究员和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张强研究员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对三家单位联合举办研究生年会表示了支持和肯定,期望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开拓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年会,进一步扩大视野,提升研究水平,加速成长为国家需求的创新拔尖人才。本次年会共有22个口头报告和45个墙报,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天气气候发展、青藏高原降水、陆气相互作用以及新冠预测和空气污染防治等诸多天气、气候环境变化和协同分析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张镭教授、甘肃气象局张强研究员、岳平研究员、中科院西北院胡泽勇研究员等专家对同学们的口头报告给予了精彩点评,参会师生就墙报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与会专家评选了优秀口头报告和海报,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葛觐铭教授在闭幕式上宣读了获奖人员名单,并和与会专家老师向各位获奖同学颁发了证书。此次年会在疫情发展形势严峻期间开展,学院高度重视,严格按要求上报学校审批,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提前对线下会议场地进行全面清洁与消毒,确保了年会安全顺利召开。
渭南青年网(通讯员 杨春丽)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拓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空间,增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近日,渭南师范学院多举措深入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助力学校申硕工作取得新突破。——组织联合培养研究生进站学习交流。近日,该校与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进站学习交流,20名硕士研究生在我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交流。通过课程学习,夯实了研究生的理论基础;通过论文指导和学术讲座,提升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通过学术考察,深入了解了渭南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丰富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指导联合培养研究生论文开题、答辩。该校人文学院王晓红教授、任葆华教授、田晓荣教授赴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指导2017级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工作,在研究方向、路径和方法上给予研究生诸多启示;交流期间,三位教授还分别作"《史记》中的生态智慧""沈从文的文学世界""关中方言的活化石——《李十三十大本》"的报告,三位教授的报告赢得了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彰显了渭南师范学院教师的水平。我校人文学院王晓红教授、凌朝栋教授、曹强教授、任葆华教授赴陕西理工大学参加2019届联合培养研究生答辩工作,参与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聘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月2日,该校举行陕西科技大学—渭南师范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该校化学与材料学院7位教师被聘为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任工昌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马养民教授为研究生指导教师颁发聘书。该校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焦更生表示,要严格执行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建设要求,贯彻落实建设任务,切实做好两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进一步深化两校的合作交流。——拓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空间。该校与南宁师范大学共同签订了"共建教育学学科合作协议",与延安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空间。为进一步落实和推进协议有关内容,副校长李海龙先后带队赴南宁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商谈共建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建设事宜,就南宁师范大学、延安大学支持我校学科专业和教育、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支持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工作以及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内容达成共识,这标志着该校与南宁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正式启动。未来,渭南师范学院将以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拓展研究生培养的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切实推动我校硕士学位点建设工作。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为该校积累了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提升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的能力,为学校早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月13日,东莞市2019级联合培养研究生欢迎仪式,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举办。东莞迎来了新的一批名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共计87人。东莞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启动4年以来,截至今年8月,累计吸引1518名研究生来莞参加培养(实践),其中博士300人,硕士1218人,年均增长达64.83%。东莞虽然没有很多名校,然而借助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的学子,纷纷汇聚东莞,留莞就业。全球128所名校,为何纷纷向东莞输送研究生?南方日报记者 吴擒虎产业吸引“东莞专项”研究生被“秒抢”在东莞摩米智能技术研究院实践8个月,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杜晓辉说:“过得很充实,收获很丰富!”在莞实践期间,杜晓辉主导了智能体外诊断分析仪的项目研发,研发一款面向医院检验科的全自动白带常规、粪便常规检查机器人,一键实现BV六联检、FOB和显微镜下有形成分的自动检查和结果判读,用于实现妇科白带标本的BV生化检测、人体粪便有型成分生化检查和显微镜检。杜晓辉研发的智能体外诊断分析仪,已在全国16个省(市)共132家三级医院成功应用。在此期间,他还成功发表SCI论文3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并参会作口头报告。不仅如此,实践期间,杜晓辉还多次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均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他说,不同于在学校实验室研究取样本的困难,来莞实践后,他和医院有了直接对接,并能开展临床检测,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大量的临床实验,帮助我们获得实验数据,进一步指导项目研究。”像杜晓辉一样,来自全球128所名校的研究生,在东莞被多家企业“秒抢”。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东莞专项”的64名联合培养研究生,被超过60家东莞企业230个岗位“秒抢”。2020年的45名“东莞专项”研究生受到超过30家东莞企业“秒抢”。从企业反馈来看,奥普特2018年开始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共有20名研究生进入企业参与科研研发,迅速推进了“机器视觉开发包”“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应用软件”和“机器视觉开发包”等项目,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也在企业得到成功转化。东莞正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目前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的企业达265家。生益科技、永强汽车等多家科技企业,正是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有效促进企业研发人才梯队建设。研究生到莞联合培养实践参与的企业科研项目约105项,促成了一批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产学研项目,包括红珊瑚药业与广东医科大学联合研发的“普拉克索透皮贴剂”、科隆威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手机玻璃盖板表面典型缺陷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及其关键技术”、天龙阿克达电子与电子科大联合研发的“汽车动力控制系统一体化成型技术研发”等项目。东莞还建立企业导师库,现已认定四批导师共410名;推动26家企业建设研究生工作站,引导企业建立研究生培养长效机制。培养体系把研究做在工程中回顾在东莞一年多的实践经历,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程鹏鹏说,实践打通了他与社会的联系,也让他的研究不再局限书本和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东莞有很多很好的产学研合作实践场景,这样也能让我在学校课题组中的学术成果,通过实践研究得到应用和改进。”程鹏鹏说,这是吸引他来东莞的主要原因。在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实践期间,程鹏鹏主要从事光电功能器件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个研究主要偏向学术方向,理论研究比较多,来莞实践后他对社会需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不断对项目进行优化。实践期间还参与了一些项目申请,让程鹏鹏直观了解到目前国家和社会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比如电子设备趋于小型化、轻量化、结构紧凑化、运行高效化发展,普遍面临散热不充分等问题,大量积累的热量将会严重影响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及系统的稳定性。程鹏鹏参与了特种塑料的改性项目,设计了一种共混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材料,有特殊的纳米结构。他介绍,这个项目直接对接产业,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参与该项目为他带来2项专利。在东莞实践期间,他发表了3篇论文、申请专利3项。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在企业里,这是东莞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的一大特色。东莞以校企双导师为依托,依据高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为来莞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迅速适应东莞产业集群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通识课程、项目管理通识课程、东莞产业集群课程、创新创业及商业模式课程等。另外,研究生线上学习平台涵盖思政教育、安全教育、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等6大模块、超过780门的课程。2020年的抽样调查显示,120名研究生在莞培养(实践)期间,共发表论文212篇,取得专利135个,人均发表论文1.76篇,取得专利1.12个。电子科大对2018级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企业的调查表明,企业对研究生总体表现的满意度为100%。积蓄后劲助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表论文3篇、申请专利6项,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博士黄恒在东莞实践两年的收获。第一年,黄恒在东莞南博科技有限公司实践,专注基于气固二相流的尾气流动分析;第二年,他在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实践,与实践单位共同申报并获批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重点)项目——柴油汽车智能尾气处理装置研究与开发,并提出一种尾气颗粒物吸收的新方法,设计制作出一种柴油机颗粒物净化处理装置。“非常感谢东莞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黄恒说,不同于在学校学习,来到东莞真正让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他的实践研究方向也正是他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课题。从公式推导到根据研究画图、设计产品,到找厂家加工生产产品,再到将产品投入实践检验,在东莞,黄恒可以参加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柴油汽车智能尾气处理装置研究与开发项目,为他带来5项专利、2篇论文的成果。谈到未来,他直言有机会将会考虑来东莞就业。4年来,越来越多联合培养工程的研究生选择留在东莞就业。例如,武汉科技大学魏智锋、长江大学田桂来到东莞,参与企业科研研发,毕业后留莞就业,成为企业研发骨干。当前,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正加快推进。莞深联手,成为继张江、怀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后,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东莞以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核心,将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导入研发团队,向中子科学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输送了234名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培养单位的联合培养研究生,推进了半导体材料表面界面及器件应用、多功能智能纳米涂料等研发项目。东莞还积极拓展合作高校的规模和水平。参与高校从2017年的43所,逐步增加到2018年78所、2019年103所、2020年128所(截至8月数据)。今年受疫情影响,医疗类人才受到高度重视。东莞推进医学类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将卫健系统医学类研究生纳入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补助范围,从2020年6月开始,为82名医学类专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补助,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扩大至广东医科大学等医学类高校。2019年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获省学位办支持,成为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两年获下达124个全日制研究生联合培养指标。2019年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研讨会在东莞召开,全国工程教指委牵线东莞与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区)学位办进行对接。聚天下英才为莞所用,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持续积蓄后劲。
9月11日上午,中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授牌仪式暨研究生校企联合创新项目签约仪式在中南大学科技园总部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中南大学副校长朱学红、湖南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颜胜利、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管委会主任罗予武、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宋小军、中南大学科技园管理办主任姜锋,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园区企业代表、研究生导师以及研究生代表等出席会议。仪式由中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蒋丽忠主持。仪式上,朱学红、颜胜利等共同为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为4家中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中南大学代表、园区企业代表、研究生校企联合项目团队负责人代表共同签署研究生校企联合创新项目合作协议。朱学红表示,此次与中南大学科技园以及园区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校企联合创新项目的申报,是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又一次创新性尝试。双方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区行业经济发展,打造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平台,有效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引领辐射作用。湖南长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饶宏辉作为科技园区企业代表发言:此次与中南大学签约产学研项目,既能为学校的师生团队提供实战场所,同时又能为公司提升科技攻关能力,相信双方能深掘合作潜力,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发展美好的未来。颜胜利表示,湖南省教育厅将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资源共享、战略合作,促进科研优势资源,行业优质资源与研究生培养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应用中的关键作用。希望高校和企业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中南大学已与中国五矿、中国中车等行业顶尖企事业单位组织共建36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00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更好的服务国家地方社会发展,助推企业科技创新,学校与大学科技园联合开展第一批中南大学研究生校企联合创新项目,共计8家企业提出23项项目指南,目前已立项开展12项项目。中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校企联合项目的建设是学校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基地和项目建设充分吸纳科研优势资源、行业优质资源参与研究生培养,构建融合“自由探索创新、教师科研指导、企业需求牵引”的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综合平台,让研究生在“卡脖子”技术攻关、原始创新的突破中实现卓越成长,加快培养造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来源:中南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近日,东莞港务集团获得“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东莞)创新培养示范点”的授牌,为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经验。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东莞)是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东莞)落户东莞理工学院,按照“高校+一个平台(基地)+示范点”的模式建设,旨在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平台,合作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为我市研究生教育改革做有益探索,培养和聚集更多适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也为我市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提供支撑。东莞港务集团作为示范点,将作为基地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工作的重要实施单位,依托东莞理工学院的教学科研优势,瞄准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以及企业生产一线的关键技术问题,协同开展研究生培养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企业创新能力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东莞理工学院将负责协调、指导东莞港务集团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安排研究生按期进驻参与科技创新与项目实践。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东莞港务集团积极与集美大学等知名航海类教育高等院校开展沟通交流,共同围绕搭建校企合作、共赢发展的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接下来,东莞港务集团将继续开拓与高校合作发展道路,通过为高校提供教学实践资源和人才培养基地,合力培育专业人才,以实现高校和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目标,为实现港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文字/向连摄影/无 摄像/无编辑/贾庆森【来源:东莞日报社i东莞】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