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研,报班还是自学?先说前提,再分析利弊,最后输出总结。我尽量客观地分析两者的利弊,给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一点建议。一、前提报辅导班的前提是经济基础与复习资源,毕竟是付费买时间买信息买资源。经济基础。首先,考研辅导班的费用不算低(课程+导师讲解+答疑+前中后阶段运营成本等)。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做本身没有错。如果选择报班,这就意味着考研期需投入一笔经济费用。复习资源。市面上的辅导班真的很多,你需要衡量一下辅导班能带给你什么?考研规划与注意事项?公共课的课程体系如何?专业课辅导课程跟报考院校是否匹配?授课老师的水平如何?授课方式如何?会不会额外收费等等。二、利弊报班还是自学,两者的利弊取决于你是想:省时省力还是自主把控复习节奏。省时省力是报辅导班最为核心的优势;自主把控考研节奏则是自学最为核心的优势。省时省力。首先,考研还蛮考验信息搜寻能力。院校选择/招录比/考试科目/复习资料等,辅导班统统可以解决。其二,复习重难点的把控与思维框架。正确的复习方式,重难点的把控与讲解,还有知识框架等,辅导班也统统可以解决。其三,起到督促学习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自我效能感会提高一些。最后,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孤军奋战。特别是公共课的辅导班,你会结识同为考研而奋斗的朋友,互帮互助与加油打气。我认为,省时省力就是报辅导班最为核心的优势。自主把控考研节奏。报班无非就是付费买时间买信息买资源,但这笔费用能否省呢?看个人。从工科跨考到商科的我且是零基础,按理说报班是更优的选择,但我全程是自学的。首先,院校选择、专业目录与招录比等信息,静下心来花1-2天时间上知乎/研招网/院校等渠道就能轻易获得。其二,公共课的复习资料上网买一套即可,相关视频网上也能找到。其三,专业课咋搞?这是最难的点。据我了解考研专业课这一块,辅导班会招收一些往届师兄师姐进行一对一辅导。那找到考上的师兄师姐即可?虚心请教,购买二手资料都行。最后,能自主把控复习节奏。复习规划表上不需要分配辅导课程时间,复习进度可自由调整。三、总结考研这件事,关于“报班还是自学”问题的抉择。一方面取决于你的自制力与信息搜寻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你的时间紧张程度。能自学能自律,自学更优。但也要懂得随机应变,适当地在专业课资料上付费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更为专注。时间紧任务重,付费更优,但切记要找到靠谱的辅导机构。Take your time. 问问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祝福每一位考研的人儿都能顺利上岸,加油加油!嗨,我是煌小六,95后正尽情享受独立思考的乐趣。专注解答:考研/微观经济学/求职/理财/Stata等,欢迎关注,随时来撩~
30%的研究生因为和导师相处不好,不受导师待见,导致毕业困难。小姨家的孩子已经是一个研三的学生了,眼看着要毕业了,但毕业论文还没写,小姨很着急,但没办法,因为孩子比较内向,不喜欢说话,所以导师不太喜欢他。从上了研究生那天起,导师也不太喜欢带着小姨家的孩子做研究,导致研究生这3年里,没有什么研究项目,毕业论文也不知道如何写,问导师,也爱搭不理。说到底还是因为孩子自身的性格原因,导致的和导师相处不好,一些其他的学长和学姐就很受导师喜欢,节日的时候还会请这些学生到家里吃饭,但唯独没有小姨家的孩子。自己的同门,其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都写得差不多了,自己却面临不能毕业的困境,也很后悔当初没好好和导师搞好关系,所以说上了研究生后,与导师相处还是“有讲究”的。考上研究生后,与导师相处“有门道”,学姐经验:这样相处更吃香90%的研究生导师不喜欢被学生反驳。了解导师的脾气、习性以及爱好有一些导师本身也是比较内向的,还有的导师是比较热情开朗的,自己要了解自己导师的习性,按照导师的性格等来分析和导师的相处方式。学姐也说,刚开始来的时候,感觉导师非常严肃,自己也是比较害怕导师,在导师身边总是瑟瑟发抖,但后来相处好了,才发现导师也是一个可以成为朋友的人。认真完成导师交给自己的任务其实让导师喜欢自己,其实不是你说一些好听的话,还是要付出实际行动的,导师给你布置的任务,如果你能很漂亮地完成,并且没有怨念,那么导师会很喜欢你。很多研究生一直埋怨导师让自己成为导师的“打工人”,如果长时间有厌烦的心理,表现出来后导师会不待见你,你还不如接受现实,好好给导师“打工”,至少毕业没有问题。出现意见分歧,要合理探讨,适当“言听计从”导师也不是完人,有的导师也会出现错误,很多研究生不敢质疑和反驳导师,就会出现做错很多事情,所以不要怕和导师讨论,但讨论的方式要有技巧。有的研究生感觉导师说错了一句话,就会不依不饶说导师的不对,这样不仅没有礼貌,导师对你也是很难喜欢起来,要合理探讨,以导师为中心,互相尊重才是最好的关系。很多考研党考上了研究生后,开学了才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导师,可能才发现这个导师并不适合自己,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你不可能退学,所以这2、3年只能硬挺。所以建议考研党们在初试成绩下来之后就要提前选择好自己想跟随的导师,也要提前了解导师,这样才有助于以后的学习,研究生毕业才能更顺利。那么考研党该如何选择导师呢?40%的考研党在复试前没有认真选择导师,报上哪个算哪个。了解自己所选择导师的性格导师的性格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如果遇到了一个不太认真带学生的导师,那研究生这2、3年可能对自己一点好处没有,甚至毕业论文都没有可写的内容。建议考研党先和学姐学长们沟通,侧面打探一下导师的性格和习惯,如果感觉不适合自己,还是要及时选择其他的导师的,适合自己的话再联系导师。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导师的研究方向其实也是可以看出,自己以后跟随导师后,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不是自己想做的研究,可以及时更改。还有就是要知道导师的一些研究成果,获得了什么重大的奖项,如果导师非常厉害,导师资源也很好,可能对自己以后毕业后的工作就业方面都会有帮助。了解毕业生对导师的评价学姐学长们的评价其实并不是很全面的,因为他们还是在读研究生,也担心说了导师不好的话传到导师耳朵里对自己不利,所以很学姐学长更喜欢说导师的好话。因此建议考研党可以看一些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在论坛上等地方对导师的评价,如果评价非常好,那也就证明导师不错,适合我们选择,如果不好,那还需谨慎考虑。考上研究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如果因为和导师相处不好,或者是因为导师人品不行,会直接导致研究生生涯出现问题的,所以一定要提前了解导师的为人。总而言之,就是积极向上的研究生才更得导师的青睐,你对导师尊重,认真完成导师给的任务,不抱怨,努力认真,这样不仅导师喜欢你,研究生毕业也会很顺利。今日讨论:你认为考上研究生后需要和导师如何相处?你感觉研究生应该对导师言听计从吗?
文|秘籍君去年邻居的孩子参加中考,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勉强读城里最烂的高中。邻居形象,既然孩子考的分数不高,说明不是学习的料,还不如上职高,学习一门技术,就送孩子去上职高了,结果今天开春,孩子就退学了,现在在家里蹲着......不要轻易送孩子读职业高中职业高中最近两年很火,学校宣传的口号就是,让孩子学到真技术,走上社会好就业。听起来,这张“饼”真的很实在,大部分家长送孩子读书,也是为了将来好就业。现在缩短受教育的时间,一毕业也能找到工作,何乐而不为呢?但是,这里建议家长的是,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算太差,宁可他们读差点的高中,也不要送他去职高。因为,像我邻居家的孩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虽然,想得挺美,进职业高中学一门技术。但是,最后还是灰溜溜地回家了,职业高中不想上了,普通高中进不去,蹉跎了孩子的时间,也打击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两边不讨好。为什么宁可孩子读差点的高中,也不要送他去职高?最近两年,流行一个词汇,叫做“中考分流”,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有意降低中招考试录取比例,让成绩不佳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发展,培养专业技能,成为技术性人才。当然,这种做法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如果有机会,还是要让孩子读普通高中:①孩子会失去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讲,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都是高中,学历等级不分上下。但是,从办学的目的上讲,两者有明显差别。职业高中,是为孩子走上社会就业做准备;普通高中,是为孩子学问的深造,进一步做准备。所以,考大学、读研究生、考博士,还是普通高中的孩子,更有机会。孩子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差,可能是没有“开窍”。如果半路放弃,直接读职业高中,后来再想在学业生涯深造,可能就比较困难了。让孩子读职业高中,孩子就会失去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②职业高中教学能力层次不齐,影响孩子前途孩子读职业高中,理想的情况下,当然是学到真本事,走上社会,能有一门手艺讨饭吃。但是,职业高中刚发展起来,教学能力层次不齐。有的职业高中里的老师,根本不认真教学,只不过哄着家长教学费而已,孩子上学以后,就是报个名,然后玩游戏、打架、谈恋爱,等到毕业就领个证书就算了,但是真正就业的时候,也还是啥都不会。把孩子送进普通高中就不一样了。普通高中的环境、师资力量,就是为了帮助孩子考大学,管理方面也比较严格,孩子即便考不上大学,也有一肚子真本事,不至于影响前途。③职业高中的学习氛围不佳,孩子很难专心学业说句不好听的话,真正学习能力好的学生,都被普通高中筛选走了,最后进入职业高中的,都是没有办法,成绩不好,也想有个学上。所以,职业高中里面聚集的学生,什么类型的都有,学习氛围不好。孩子上学,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就非常容易学坏,比如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学友所成。家长寄希望的,孩子学一门技术,可能最好也泡汤了。如何帮助孩子学有所成?送孩子读职业高中,其实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所以,如果家长真正希望孩子学有所成,不等干巴巴地等着奇迹的发生,或者寄希望于孩子自学成才。作为家长,还是要在孩子的学习上,多花费一些其他的功夫,去帮助孩子:①重视孩子的学业。其实,无论是中招考试,还是高考,只要孩子上学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成绩处于中上等或者中等,想要有学上,也都不是一件难事。所以,家长想要孩子学有所成,就是要重视孩子的学业,比如督促孩子学习;给孩子找优秀的老师;寻找好的教学资源等等,对孩子的学业进步很有好处。②激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学习不好,学无所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学习兴趣。如果家长能够帮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帮他激起对学习的兴趣,可能孩子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像金子一样,发光发亮。【话题讨论:你会让家里孩子读职业高中吗?】
大龄考研人在一家考研培训机构工作5年,张帆见过背着吸奶器来上课的妈妈;为两岁女儿规划升学路径的父亲——他相中的私立小学要求“孩子父母至少有一人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一定要圆大学梦的外贸公司老板;渴望重回职场的家庭主妇,还有试图改变学历背景、学习新知的职场人。5年里,张帆公司的年营业额从90万元增长近10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从2015年的164.9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377万人。她给学生们的“画像”是:35岁上下,大部分已经成家,职业多样,百分之七八十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成年人生活的苦,你躺在床上它就来了。但学习上要吃的苦,是自找的。”张帆坦言,很多人不能理解这群逆行的大龄考研人,但“甭管抱着什么目的考研,至少是求变求进步的一群人”。逃避?在一个互联网问答社区网站,一条“大多数的读研行为都是对现实的逃避”的留言获很高点赞数。33岁的研二学生陈源远说自己不是。考研前,陈源远是一家国企的工程师,年薪20万元出头。一次人事调整后,他觉得“团队氛围没有以前好了”,大家从干劲十足变得懒散,“那种能力快速提升感”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了……他越想越迷茫。工作了8年,陈源远和妻子积累了一些“家底”,房贷还得差不多了,儿子只有1岁多,还没到大把花钱的时候。父母反对他考研,周围的人好像没有特别赞同的。他们劝他:你知道你现在的工作是多少人向往的吗?即便考研成功,你毕业之后选什么样的工作?会比之前的更好吗?而且还不一定考得上。陈源远也明白,在自己所在的单位,研究生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入职后与本科生薪资相差不大,好多岗位考虑年轻化,有研究生学历反而成了劣势。他最在乎妻子的意见。妻子没有特别反对,她担心的是“风险系数”过高,万一考不上咋办?和他同年本科毕业的郭婷也决定去考研。郭婷在一家城市美术馆工作,工作第9年,单位提出了职工“提升计划”,鼓励职工接受研究生教育。“毕业后回原单位,不涉及升职,但对发展也算有益。”早几年进单位的同事,大多是本科毕业。但像她一样报名考研的屈指可数。郭婷明白,自己的工作经历可以弥补学历上的短板,职业发展并不受限。“如果研究生学历不是刚需的话,大家就更没有想法了。毕竟生活中抓住中年人、需要他们的地方太多了。”郭婷只在父母面前“模糊地提了一句”考研的事。父母更关心她何时恋爱结婚,有没有“在合适的年龄做该做的事”。张帆的学生大部分都在35岁左右,是“典型的中年人考研聚集区”。她坦言是因为公司专注的是管理类硕士联考,比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会计硕士(MPAcc)等。其中会计硕士被称为近年来考研“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管理类硕士联考笔试难度是考研专业里面相对较低的,研究生周末上课,无须脱产。”张帆介绍道,一所高校的MBA学费从5年前的十几万元涨到如今的近30万元,“比当地房价涨幅大多了。”在她看来,与本科毕业直接考研的应届生比,这群从职场逆行回学校的人各怀心事。人生上升阶段的中年人考研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比如工作上没有得到该有的职位或待遇,想拿到一个更好的学历去跳槽换工作,做个职业经理人或是创业等。还有一部分考生带着极强的目的性,为了“进入某个圈子”,考哪所学校、读哪个专业、导师选谁都是确定好的。还有“电视剧剧情重现”——父亲为了让女儿上最好的私立学校来考研,因为学校要求“夫妻双方至少有一人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他算好了时间,女儿现在两岁,他用1年时间考上,3年时间毕业,不耽误女儿入学。本科毕业9年,陈源远很难通过亲近的朋友、上下级同学搜集考研需要的信息。他加了一些考研微信群,尽管有“二战”“三战”的群友,但他仍是年龄较大的那一小撮人,“比大龄还年长一段”。考前5个月,他办理了离职手续,周一到周六在市图书馆复习,周日同图书馆一起“闭馆”休息。压力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考研,生活压力、中年危机会在备考过程中爆发出来。“矛盾集中的一个点是时间的分配。他们有生活、有家庭、有老有小有工作,他们要面临出差加班,少有的闲暇时间刚休息下来,就要去面对怎么给家庭和自己的追求分配时间。”张帆的学生里不乏孕妈或哺乳期的妈妈,有的在备考期间一次孩子都没抱过。也有学员把孩子哄睡后,自己从晚上10点学习到凌晨3点,然后早晨7点起床,送孩子去上学。一名从职场返回学校读研又读了博的人,坦承自己最烦过年回家。老家的人谈到他会摇摇头,怎么工作好好的又上学去了?他不接话,也觉得解释不清。张帆常拿来给学员打气的例子是,一位在外企做高级人力资源总监的女性,连续考了3年,其间生了二孩,出成绩的时候,她正抱着快两岁的小女儿。还有一位在临考前一个月得了中耳炎,已经听不见了,边输液边背单词打卡,他每天给自己写信,鼓励自己一定要考上。交过3万元的培训费,也有超过一半的学员放弃了。放弃的理由相似度很高,“无非是我太忙了;我身体不好;我要生孩子;我家里人身体不好”。有学员告诉张帆,“作决定之前都很纠结,一旦作了决定就很轻松,包括放弃”。杨云是那批走进考场、没有放弃的人。与张帆的学生不同,决定考研时她25岁,本科学的法语,工作近3年。她大部分时间跟进公司在海外的项目,从商业谈判直至项目落地。她形容自己是很有“狼性”的一个人,有野心,做事干脆利落。她的选择围绕着对未来的规划:因为要和男朋友结束异地恋,所以她放弃海外的工作回国;因为想要换一份稳定、能顾家的工作,所以她顺着自己中学时的爱好,决定跨专业考历史学的研究生,打算毕业后去中学做教师。杨云干脆辞职专心备考。没多久,她经历了男友出轨、分手,多年的感情潦草收场。考研的直接原因消失了,但她仍决定坚持下去,“为了自己,至少是一种知识上的提升”。为了调整状态,杨云追缴了一笔学费,转到封闭式管理的考研班学习,住特别潮湿、墙皮都掉下来的6人间。她在考研班“禁足”5个月,直到考研前几天。“虽然那时感情状态是糟糕的,但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书也能看懂了,单词也背得快了。”杨云说,“我不会说考研改变了我什么,但就当时的状态来说,它可能是挽救了我。”她粗略算了考研成本,光报班、买复习资料,花出去的钱超过10万元,自己工作攒下来的钱“折腾”没了。他们比应届生要考虑更多“成本”、特别是钱上的事。一名已经读博士三年级的考生,至今仍懊悔考研时“没花那450元”。决定辞职考研时,他给自己一年的时间,“考不上就再不考了”。考研网站上通常会放出一批免费资料做“诱饵”,再让用户为“秘籍”掏腰包。他判断确实有价值的资料需要450元,他没舍得花钱,相信自己也能看书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出一个题库来。但最终,浪费了很多时间,也走了弯路。他觉得没能得到理想的结果与这些或多或少有点关系。高端玩家都是自定义配置工作到第六年,柯佳也决定去考研。读研究生的想法她一直都有,“因为在大城市工作时受到了学历歧视”。像大部分考研经验帖介绍的,她在4月开始辞职备考。为了有一点收入,她兼职做线上的社群运营。她用了3个月的时间调整状态,“一个特别明显的进步就是我完全能坐下来,可以看很长时间的书了”。为了摆脱手机依赖,她下载了一个声称“有超过600万付费用户的专注神器”——用户每专注一定时长,App的界面上就会长出一棵树,如果中途分心使用手机,成长中的小树就会枯死。她通过点评软件找付费自习室,包下里面的一个座位,每月600元。书桌间靠隔板隔开,有插座和柜子。柯佳每天早上7点多出家门,晚上11点多回到家。据她观察,周围像她一样考研的人不多,考公务员、考各种资格证的人占了大多数。两个月后,复习进度追上了,她觉得身体吃不消。她回到家里复习。她报辅导班花了近6000元,主要是视频课程。像大部分考研学生一样,她在二手书网站淘资料,关注很多定期发放免费考研资源的公众号,“因为大家都很穷”。在若干个研友群里,除了互相分享资源,大家也会偶尔晒心情,复习进度落后了、跟男朋友吵架了之类的也不少。群里大多是在校学生或者“二战”考研的。柯佳的“一战”以失败告终。她结束全职备考的状态,在一家心理咨询室找了工作,边工作边复习,“直到考上为止”。她和丈夫也要考虑经济压力。决定考研后,她选择工作的收入变为原来的五分之一。这对90后夫妻偶尔抱着手机看城市里的楼盘,“起初关注的是哪些地方我们可能买得起,后来我们发现,再也买不起了”。心理咨询室里的几名助理也在准备考研,他们组成了考研互助组。他们约定,每天早晨9点之前交当日复习计划,晚上睡前交总结。“从报名到进了考场,我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郭婷自嘲道,“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把卷子写满,别交白卷,要不一屋子考生,也太丢人了。”郭婷英语成绩没过线,落榜了。单位的“提升计划”每年都在变化,但她仍要继续考下去。她换了一所报考学校,选了与本科不同的专业,结果的重要性正在淡化,她想学到更多知识,享受知识输入的“愉悦过程”。张帆时不时地给学生“泼冷水”,“读研后可能希望有一些飞跃,但是绝对不可能说,读研以后就可以鸟枪换炮、咸鱼翻生了,可能性不是很高”。陈源远坦言,自己“一直对研究生生活没有太多想象”。他觉得,自己不会因为读了两年的研究生,就会得到知识的迭代,得到很大的成长。张帆带过的一个学员,名校毕业,结婚生子前在职场非常拼。怀孕5个月的时候,为了工作,她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开到一半停在紧急车道先吐,吐完了接着开。生了两个孩子后,她回归家庭,做全职太太。有时丈夫回家后,她第一句话要问的是,你妈今天白天说那句话什么意思?“她就对自己特别失望,你知道吧。”张帆说,“她觉得自己从一个职业女性沦落到现在的境地。再去读书,其实是把她从一个状态里拖出来了。”在她看来,女性从重回学校这件事中的获益更明显。杨云准备着申请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资料。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心仪学校的历史系。被录取后,杨云打电话告诉家人,也告诉了本科的专业导师。导师约她到国家图书馆,“既然有这么珍贵的机会再学习,一定要好好珍惜,再把法语捡起来,它可能是你将来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工具”。“我做硕士论文用的都是法语材料。”杨云调侃道,“本科专业没有丢,现在学历史了,反而挺喜欢法语了。”法语课曾让她崩溃,每天上午四节法语课,每周测验,不排名,老师按成绩高低发卷子。“人都是要脸的”,大一第一个学期,她甚至天天想着退学回家重新高考。现在,她经常给本科老师发60秒语音,读法语课文,也在申请读博。回望这段经历,杨云觉得考研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从知识沙漠,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知识的那片森林经营出来。她说:“低端玩家是标准配置,高端玩家都是自定义配置”。(应受访者要求,受访者均为化名)
4月7日,中国人发大学发布的法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中,在“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一栏竟然有34名考生被判0分,且其中包括初试成绩415分,并列第一的2位高分考生,还有大量380分及390分以上的多名考生。这一触目惊心的录取分数单一时间震惊了考研圈。众所周知,法硕考研初试难度相当大,能考高分大多需要自己长时间异乎常人的拼命学习才能获得,据知情人透露:2名并列第一的,初试考415分的考生,一个三战,一个四战,三年、四年的考研生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如今都化为乌有。今天,人大回应,34名0分考生中,有22名考生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集体0分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批考生复试成绩被取消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人的成绩取消呢?原来人大接到举报,这22名考生同在一自建“微信法硕学习群”,当天复试结束后,就在群里分享了当天复试的题目,并进行交流讨论,然而此时,本校法硕复试尚在进行中。因此此举被群内其他考生截图举报,最终导致分享了复试题目的考生全部复试成绩被记0分。对于此事,网友们讨论热烈,人们在同情被取消成绩的高分考生的同时,更多的是总结了此事件的惨痛教训:一、时刻敬畏规则今年中国人大的复试,每个考生都是签订了《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的,承诺书中明确规定“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既然规则已明,尊重并敬畏规则才是正道,特别是作为法硕专业的考生,更应该明白敬畏规则的重要性。二、人心叵测,时刻谨言慎行考研学习时你有可能觉得大家都是“战友”,在一起分享学习经验,互相鼓励打气,总感觉很多都是志同道合的人,然而,当进入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复试之时,你所谓的战友就成为“竞争对手”,任何时间不要将“把柄”落到竞争对手之中,这一社会生存法则,希望单纯的考生要记牢。三、越考得好越要低调、低调再低调细节决定成败,在没接到录取名单以前,考生务必绷紧考研这根弦,做到多思考,少说话,三思而后行,毕竟“言多必失”,而且曾经的“战友”,在利益面前一秒变为“竞争对手”,这难道还不足以令你低调行事吗?总之,此事一出,被取消成绩的考生极有可能从此改变人生方向,这也让曾经在考研学习群中讨论过复试内容的考生们,心惊胆战。据其他专业多个考研学习群的考生反应,有很多早复试出来的考生,会在群里讨论一下自己抽到的或被问到的题目,发泄一下自己连日来紧张疲惫的身心,即使有些考完的考生没有主动讨论复试题目,群里还未复试的考生也会多主打听诸如“考过的师兄抽到什么题目了?”“导师严肃不严肃?”“考题超纲吗,是书上的吗?”等等,此时总会有单纯热情的同学出来分享一下,或安慰或鼓励或分享经验,如果不被举报,这应该是最正常不过的一次交流分享。然而,如今29名考生被举报取消成绩的惨痛教训,让每一个心直口快的考生长了教训,一夜之间,中国人民大学,甚至其他大学的复试群紧急解散,特别是曾经讨论过复试内容的考研学习群动作更是迅速,也许只有解散这种所谓的考研学习群,才能令考试进行得更加平静,更加公平。
我们社会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对应他们着找工作也是一大难题,因为现在大学生确实很多,走出去满街都是大学生,不像以前大学生稀少找工作也好找。然而学历越高,工作也相对于好找,而现在大专和本科学历比比皆是,竞争的就是更高的学历和学位,所以很多人加入考研考博之旅。你知道吗?在2021年,考硕的人数将近达到了342万,看着这个数字觉得简直是突破往年的最高考硕历史人数了。看着参加考硕这么多的人数,想想都觉得现在年轻人压力太大了竟然今年考试的人数很多,说明考上拿高分的也很多,因为报考的人数巨多。实际,笔试是对于考研者来说是最困难的,只要笔试通过了,面试就很容易通过,也就是说基本就是稳妥的研究生了。今年的准研究生很可能改革,有一个坏消息,现在已经推出:一些准研究生为了筹备将迎来的一场考试下了不少功夫,但是得知一个不好的消息,自然就给准研究生带来许多压力和烦恼了。当公布取消高校研究生宿舍时,让大部分准研究生难以接受这个消息。以前研究生都会给提供的宿舍,到了现在,大多数研究生就要为研究生宿舍烦恼,毕竟住宿问题是件大事。相对于以前床位紧张,但是还是可以让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住一间宿舍,以前至少不用担心自己住宿问题。而现在这个住宿问题直接丢给研究生解决,大部分研究生还是住宿压力的,毕竟还是不利于有的家庭条件不好的研究生,因为研究生没有工作收入,他们就会为考虑这一方面。大学里的宿舍虽然不是免费住,但是比起外面租房还是冰山一角了。正在备考的研究生们有心理压力,虽然成年人了,若让他们还要伸手向父母要钱,更会让他们产生压力。因为不算生活费等费用,光是学费一年就是1万左右,若要再加上生活上的各种费用,也是不小的开支。如果学校不给研究生提供宿舍,也就意味他们要抽出一些费用于房租,那简直对普通家庭来说是有很压力的,让本不富有的家庭就雪上加霜了。当这个消息发出后,许多要研究生很不解,既然取消住宿,那很肯定是也有利于研究生的原因,所以一些研究生还是不要过于担心,看以下是几个高校的取消标准。下面几所高校取消准研究生住宿的要求,具体如下:1、北大北大发出取消明示,不一定是取消就没办法解决住宿问题了,需要提供住宿的可以申请,不是所有人不可以住了。少数民族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优先申请的权利,所以这类人想住还是有办法的,若条件好的提倡在外住。2、清华清华只是向不定向的研究生提供宿舍,这个条件相对于北大宽限了很多了。3、分析虽然大多数研究生觉得是不利于他们的,其实能退出这样的消息也是有原因的,所以大多数研究生需要理解这样的取消制度。因为现在考研实在太多了,由于院校内公共设施不齐全,造成内部宿舍条件比较紧张,床位不够,所以取消宿舍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说现在院校住宿都已经饱和了,不再进行建设,因此无奈取消研究生宿舍了。其实,研究生可以通过赚取一点钱在校外租房住,方式有很多种。作为研究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赚钱方式,满足自己的金钱使用:1、可以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很多研究生靠通过自己努力学习获得一笔小钱,用来换取其他用处,就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赚点费用抵消学费,学费虽然比较高,这样的方式还是不错的。只要通过不断努力获得很多奖项,然而也会有很多奖金了。这种靠脑力劳动赚钱的方式最可靠,同时还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力。2、跟着导师做项目,会得到劳务费的分成在大学里,有很多优秀导师,不仅在学校担任职务而且还在外接了些项目,项目太多了导师就会分担学生一起做,每做完项目就会有很大的酬劳,然而导师也会分些劳务分成给学生。这时候这笔酬劳就可以用来交学费、生活的和租房等费用。总结:虽然现在取消研究生宿舍,但是有利有弊,需要理解这样的制度,想要解决住宿房还是办法的,都是也成年人,认为自己还没有收入不再愿意问父母帮助,这时候有经济压力的学生需要选择这些赚钱的方式,这种方式赚钱是对于研究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这同时还激发了他们赚钱的动力与方向。
经常在看一些考研经验贴的时候,会看到很多评论说自己备考三四个月然后就考上研究生了,然而有些人又评论自己辛辛苦苦备考一年最后还是没考上,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样的结果呢?按理来说准备得越久越充分,上岸的概率越大才对。考研上岸涉及到的因素很多,不能单纯认为复习时间太长没用,也不能否认复习时间短就上不了岸。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人复习三四个月就能考上,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1.学习效率高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学习效率非常高,可能别人学习一天的内容他两三个小时就能搞定;也有可能这类人一旦想好要考研就一门心思放在备考上,手机、社交、美食等这些都可以抛弃,全身心的投入肯定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效率高。2.目标院校选得好可能正好人家的目标学校选的合适,生活中也总有一些人运气好,恰好选择对了专业,选择对了学校,不用花费太多的心思就上岸了。但是如果你选的学校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可能就会导致你辛辛苦苦备考一年还是没考上,甚至二战、三战都没考上也是有的。然而在我看来,这种极个别的短期备考上岸的案例不具备参考性。考过研的朋友们都知道,考研是一场需要身心付出极大努力的长期拉锯战,在这场拉锯战中肯定有侥幸的例子,你们听到的所谓复习两三个月就考上的故事,很多鸡汤书上都有,但是能代表普遍么?信了你就太单纯啦。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备考很久的考场前辈们也没能上岸呢?作者也有以下猜想1.学习方法不对,我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常说的要注意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其实说白了就是学习习惯,有些人学习方法对了自己又肯努力,当然能考上心仪的学校,因此当你很努力投入却总感觉没效果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想想或者和前辈交流下是不是学习方法出错了。2.选择的目标院校太脱离自己能力范围,有时候承认自己的不足是很重要的,为了面子选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院校,你就算学废了也还是考不上,努力并不代表一切,天赋也很重要,因此要实事求是的认知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可够得着的考研目标院校。3.假学习,这种情况太多了,打着考研的名义问家里要钱,打着考研的名义逃课,打着考研的名义逃避就业等,这些情况不要太多。还有些人可能真的想考研却又自律性差,带着手机去复习,总是被人带着去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看着复习了很久,其实加起来可能还没人家认认真真复习三四个月的时间,大家经常在图书馆看到的长期占座人却不在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原因还有很多,以上三点是最典型的,那么考研到底要准备多久呢?一般复习时间是8个月到一年,如果基础差一点或者是跨专业的同学可能要延长到一年半,前提是还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回答我开头的问题:考研是否上岸和备考时间长短有必然关系么?肯定有关系的,但是还有其他前提条件,合理的目标,全身心投入,正确的学习方法等。#考研#
2021年的考研录取已经接近尾声,今年的考生人数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377万,不仅如此,高分的小伙伴也出了一大堆,甚至在某些专业还出现了400+分没进复试的情况。竞争的积累程度堪称空前。与此同时,也发生不少颇具争议的情况,有些初试排名数一数二的考生最后复试却被刷了下来,一些排名靠后的考生最终反而逆袭了。类似的情况还不只发生在一所高校,因此让不少人产生了质疑,甚至网络上还出现了取消考研复试的声音,不少人都觉得考研复试耽误了太多考生。考研复试的环节为什么不能取消?不过不管某些人怎么喊。考研复试是不可能取消的。复试是组成考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早在2003年之前,考研复试还在采取等额录取制度。即计划招收多少学生就按名次录取多少学生,那时候的复试从现在看来完全是“走个形式”,形式大于实际意义。但尽管如此,复试的传统依然不能少,主要原因就在于导师对学生的挑选。不能取消复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考研招的学生和高考录取的学生是两个概念。高考可以通过一场考试的成绩就“一纸定江山”,这完全是可行的。因为这是一种大幅度的筛选,考生考上大学后,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也主要靠自觉,师生关系比较纯粹。老师把课程教好即可,学生成绩好坏要看自己的努力,挂科与否跟老师关系不大,另外像性格、情商等等方面也不重要,只要你成绩好,就足够了。考研就不同了,初试分数够只是一张入场券,说明你当下的知识储备是合格的。但考研导师招的学生跟本科生不一样,他需要手把手的把学生带出来,这时候二人的关系更像是“师徒”。因此导师招的学生光有成绩还不够,还要性格合适、学习能力足够以及情商达标。最重要是能够主动学习、有钻研精神,能够和导师一起做项目。想招到这样的学生自然不能光看成绩。事实上,考研复试也是大势所趋,之前有太多的导师吃过这种亏,没在意复试,把初试成绩高的学生直接招了进来,结果这学生除了会考试其他的各方面能力一塌糊涂,延毕了好几年。所以,从多个角度来看,考研复试这件事都不应该被取消,尽管在很多小伙伴眼里它可能不公平,但考研从来都没说过只是考学习成绩。个人能力、情商等方面都是考核的一部分。关于考研复试的几大误会,你中了多少?那些觉得考研复试不公平、希望取消考研的考生,多半是对考研产生了不小的误会。尤其是以下几点,最终导致了复试不及格,“上岸”失败。第一点:初试成绩优秀肯定能被录取这是很多人对于考研复试或者对于考研本身存在的最大误会,觉得自己初试成绩不错就不能被刷掉了。这完全是一厢情愿。今年不少400+的考生依然复试被刷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人可能会找很多原因,甚至吐槽考研复试公平,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对与复试没重视,觉得自己初试成绩优秀上岸稳了,结果没想到被复试打败了。第二点:认为学校存在暗箱操作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说来惭愧,我当初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冷静下来仔细思考,这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初试就不必说,严谨程度根本没发作弊,大家猜疑也都是复试。首先得承认的是,因为存在面试,这其中肯定包含了导师的主观判断,因此你要说复试是绝对的公平确实不可能。但暗箱操作应该不至于,导师招的是“徒弟”,是需要平时给自己帮忙、跟自己一起搞研究的人,如果暗箱操作,招一些能力奇差的关系户,那完全是在给自己挖坑。与其担心学校的暗箱操作,我们更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成绩,用实力说话永远都是最保险的方案。第三点:觉得名校都不接受调剂确实有几所名校不收调剂生。可显然大部分学校不是这样的,调剂还是有的。当然,名校的调剂可能会比较难,成功率也比较低,但这不意味着你一定会输。调剂打的是信息战,调剂院校也并非只看成绩,而且不同专业调剂的情况都不一样,尽早收集信息,看到差不多的就是尝试,上岸名校也不是不可能。第四点:觉得复试前联系导师不太好这是很多人都会误会的一点,也正因此很多初试成绩还不错的小伙伴最终错失了成功上岸的机会。复试前联系导师其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导师也都习惯了,不会有什么反感。你觉得导师反感,那是因为你不会说话,情商太低。跟导师联系时没说明白话,或者没把重点说明白。这才是导师反感的原因,而不是因为你联系导师这件事。考研复试前这些“作死”行为会导致复试取消除了重视起复试好好做准备之外,复试之前有些事情也要注意,别轻易“作死”,否则复试资格都给你取消了,让你连讨厌的机会都没了。首先,材料不全或者有误。个人材料提交是非常严格的,缺了哪一样都不行。考生需要按照要求严格提交材料,如果有缺失或者造假,会直接影响复试资格,影响入学。其次,考试费缴费逾期了。复试费用的相关缴费情况会在各个院校的录取工作文件里详细标出。考生应该在规定的时间里把费用缴纳。一旦逾期就意味着放弃了复试。第三,复试期间录像录音,向他人透露题目。研究生的复试考试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复试的内容属于机密。复试过程中一旦出现录音或者录像的情况,都将视作作弊处理。还有复试没结束的时候透露讨论试题也是禁止的,今年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人大法学系的数名考生,因为复试结束后在群里分享透露了考试题目,最终被零分处理,让人不免唏嘘。最后,复试期间来手机响也是不允许的,在一些学校的复试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情况会被直接判定作弊,失去复试资格。需要提高警惕。拟录取之后,这些情况也可能被“刷掉”复试通过之后,学校会公布拟录取名单,上了拟录取名单的考生基本都会被顺利录取。不过我这里说的是“基本”,这就意味着还存在一些意外,需要考生谨慎的注意下。应届考研生如果上了拟录取名单,说明基本能上岸了。这时候你需要赶紧把本科的学业整理完,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好好弄一弄,争取顺利毕业。如果不能顺利毕业,那读研也无望了。其次是政审考核和体检。拟录取之后还有会有相关政审,如果政审出了岔子就和读研无关了,这一点基本没人会犯,更重要的是体检,体检如果不合格,那也没办法了。读不了研的。最后,学历和成绩是否造假。在拟录取之后,高校还会对学生的学历和考试考试成绩进行严格的复查,如果发现有作弊的嫌疑,那么很显然,你基本也读不了研了。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考研复试对于考研本身和导师筛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很重要的环节,是不可能随便取消的。
首先,当前转行计算机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种,就业渠道也比较多,但是要想有一个较好的职场起点,同时还想在IT互联网领域走得更远,那么考研无疑是比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且知识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来说,更应该考虑通过读研来完成行业转换。计算机专业是当前的考研热点专业,竞争确实比较激烈,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较好的复习规划,这个复习规划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跨考计算机要想成功,一定要在初试阶段有较好的发挥,初试成绩尽量高一些,这样才能为复试留出一定的空间。跨考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可以重点考虑一下专硕,不少学校的专硕考试难度会相对低一些,复习压力也会小一些,而且从大的人才培养趋势来看,专硕的人才培养规模还有持续提升的空间,这也会加大考研上岸的机率。另外,专硕的创新难度相对于学硕要小一些,读研的周期也更短一些,这些对于跨考生来说,也会降低读研期间的压力和成本。考研的复试阶段会考察考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往往需要通过比赛经历、科研和项目实践经历来体现,而对于跨考生来说,往往由于没有实践经历会有一定的劣势,如果要想在复试期间有较好的发挥,一定要重视机试,尽量在机试环节有好的发挥。对于跨考生来说,如果时间比较紧张,那么在初试结束之后,一定要重视复试环节的准备。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研究生是高于本科阶段的一种高等学历教育形式,研究生毕业之后,可以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升,本科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当中,本科生的数量已经占所有外来人口数量的比重已经非常大了。在这个背景下,报考研究生几乎已经成为本科毕业生,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报考研究生,怎么选择学校?怎么才能到自己心仪的大学去深造学习呢,我认为,在报考研究生选择学校的时候,要把握以下3点。第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爱好去选择学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的本科专业,学的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专业的话,那么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选择。什么是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你喜欢写作,那么,中文语言类的专业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喜欢音乐,那么艺术类的学校也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喜欢计算机,那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校也是可以选择的。总之,在报考学校的选择上,首先要把握好的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来进行选择。因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更高层次、更深入的一种研究学习。如果你没有相应的这个兴趣爱好或者是特长的话,那么学习起来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到时候毕业都会有难度。第二,要结合学校的区位优势和所在城市来进行选择。一所学校所在的城市,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研究生的就业,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你在一线发达城市或者是沿海发达城市去读研究生的话,那么今后就业的渠道,还有就业的范围、就业的岗位,相对于中西部地区高校来说,会有很多的选择。无论是从这个就业岗位的数量,还是就业企业的数量上看,中西部地区高校所面对的,都不如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于一所高校发展的影响是越来越大。因此,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我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学校区位的选择。尽量选择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这对于今后的就业,具有重要的帮助。第三,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基础和学习成绩情况来进行选择。因为研究生考试也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考试难度非常大。每年有100多万人报考研究生,但是总体的录取比例却比较低,大约在30%以内。因此研究生的考试难度,相对于高考或者是其他的社会性考试都是比较大的。在考试难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你本人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的话,去选择一些双一流高校、211高校、985高校,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会非常高,而且会超出国家线几十分。所以,如果你的学习成绩本身不太好,或是专业学习还没有处于中上的位置的话,那么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不要选择一些热门高校。尽量把自己的择校标准降低一些,为了自己能够最终能够考上。要从这个出发点,来进行选择报考院校。总之,选择研究生报考的学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一定要多方面去比较,然后多问一些老师或者一些师兄师姐,多了解一些情况。也可以结合历年来的录取分数,来做一个综合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在考研的过程当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