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以临阵磨刀不快也光,临考最后一周,小鑫为各位考生带来2019考研逻辑考题知识点,本次题型知识点由名师针对于历年真题提炼而出。知识点假言判断等价一定要考,将近3道题左右,近3年第一道题基本都考假言判断:1、标志词 p是q,p一定是q,p能推出q = 非q推出非p;2、p能推出q = 非p 或q,选项中出现了“或”,很可能就是假言判断题。知识点模态判断中“有的”约等于“可能”/“或”,“所有”约等于“一定”/“且”。模态判断不难,今年可能在模态判断中出现“模态判断”+“直言判断”的负判断题型。关于《逻辑精点》中“鸟会飞”的例题搞清楚。知识点假言综合推理一定要考,有可能在最后三道题中。1、《逻辑精点》或历年真题中的假言中和推理好好搞懂。2、尽可能将各条件相结合,看能出什么结果。3、对于“推”变“或”,“或”变“推”4、xyz三个中选且只选一个,若只选x,需要用非y 推出什么条件?非z能推出什么条件?5、p推出q ,矛盾,p且非q。现在的考试通常是不完全推理,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边做边看、题项结合。知识点细节考核:动词。规整近5年的细节题,很可能考试重点在动词上。知识点形式逻辑如果能推断出A选项,为节省时间可以不看后边的选项。知识点结构相似题一般会考到2-3道题。1、命题性质相似2、掌握核心词位置、掌握否定词位置3、谬误识别题型答案一定要选与题干最为相似的选项。知识点假言的矛盾判断题p推出q,矛盾是p且非q1、关系一定是“且”,从形式上是联言判断;2、p位置只能肯定,q位置只能否定。知识点认真对待解释矛盾现象题型,在矛盾1和矛盾2之间建立关系。知识点注意分析推理里的分组题1、掌握淘汰法;2、分组结束善于观察剩余要素的合理性;3、分组题很多都是不完全推理,题项相结合。知识点两难推理是近年爱考的例题,掌握x与y之间的推理结构。知识点谨防考“直言判断综合推理”难题,建议考生将《逻辑精点》直言判断全做一遍,最后关头回归课本很重要。知识点个人成长和企业管理作文题材平时练习较多的话,要注意练习1-2篇个人成长题材,谨防考官出题。总结形式逻辑1、假言题,今年估计有10道题型左右2、等价题,形式非p且q;3、矛盾题4、直言判断综合推理分析推理1、真话假话(分条件做假设)2、分组 + 一一对应论证逻辑1、态度题、因果关系题2、方法可行(相反结果)考研不易,希望以上知识点能够帮助各位考生取得高分,金榜题名!本文为鑫全考研原创,关注鑫全考研,掌握考研资讯!
参加管理类联考和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需要做逻辑题,很多同学做到逻辑题的时候往往手足无措,无从下手,不禁感慨:逻辑题太难了!逻辑题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做逻辑题有不少窍门。考试中出现的逻辑题往往涉及到三种类型:形式逻辑、论证逻辑和综合推理。01逻辑考试的类型所谓的形式逻辑,和数学有某些相似之处,数学里有特定的数学符号和公式,形式逻辑里也会涉及到逻辑的特定符号和特定推理的“公式”。我觉得这部分最能表现逻辑的特点,也是很多同学觉得逻辑难的部分。相比之下,论证逻辑比较简单,有时候会涉及到一些语义的理解。综合推理也是学生学习中感觉比较难的部分,综合推理往往和数学、形式逻辑等内容相结合,往往是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02怎么“学好”逻辑?逻辑考试考到的题型往往比较固定,考到的逻辑的知识点往往也是固定的。所以,要学好逻辑,学好知识点很关键,这个学会不是你知道了就行了,所谓的“学会”不能仅仅是知道,很多同学虽然知道了,但做题的时候,往往不会做,这个问题在专门找我上课的别的班的同学身上很普遍。为什么有些同学知道了知识点,却不会做逻辑题?其实,这些同学知道的知识点只是一些“皮毛”,对知识点的把握太“肤浅”,并没有真正理解——“吃透”知识点。怎么算“学好”知识点了呢?要达到能灵活运用知识点来做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方法,有些题型往往有好几种答题方法。要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最好能掌握最佳最快的答题方法。为什么要掌握最好最快的答题方法呢?因为考试的时间很紧张,尤其是管理类联考考研的答题时间非常紧张,一定要提高答题速度,所以,掌握快速答题的方法很重要,这样就能快速答题,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完成一些题目。03逻辑考试的主要内容形式逻辑主要涉及到以下的内容: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包括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性质判断、模态判断、三段论等内容。论证逻辑主要涉及到以下的内容:削弱、加强、解释、类似等内容。04逻辑符号和注意事项形式逻辑主要涉及到的符号有:箭头(→)、且(∧)、或(∨)、要么(")、非()等。掌握这些符号,对于把握逻辑关系很有帮助,而且能提高答题速度。做逻辑题,需要注意:不要把逻辑题当成语文阅读题来做,逻辑题考察的不是对文字含义的理解,逻辑题考察的是对文字背后的逻辑关系的把握。05结束语学好逻辑,把知识点“吃透”很重要,要能运用知识点灵活做题。而且,要掌握逻辑符号,要能提炼出逻辑题文字背后的逻辑关系,最好能找到最快速的答题方法,提高答题速度。逻辑,归根结底考的还是逻辑思维的能力。希望我的文章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欢迎您点击关注“老段考研”。如果您在在职考研方面有疑问,欢迎您留言,我很愿意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段老师,在职考研辅导老师,专注于管理类联考考研辅导,尤其擅长逻辑和写作教学。)#硬核知识分享大赛#
大纲概要考查目标:考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考查形式:30(199)或20个单选题(396),每题两分,共60分(199)或40分(396)。考查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以及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一)阅读量大、解题时间紧逻辑考试的阅读量相当大,以199科目为例分析,30道题的阅读量在8000-8500字左右,个别题目甚至一题就有400-500字的阅读量,逻辑试题在综合能力试卷上一般要占据9-10面之多,是所有学科中最占篇幅的。而与此同时,考试的时间却极其有限,整个综合能力考试的时间是180分钟,考虑到逻辑考试的60分占综合能力考试总分值200分的30%,那么逻辑考试所分得的时间应该是180分钟乘以30%,即54分钟。而事实上,考虑到考场上其他各种因素所损耗的时间,因此真正能用作读题、解题的时间是更少的,一般来讲只有50分钟左右。一方面,由于逻辑考试考察的是逻辑思维的严谨程度,常常会在题目中设下一些关键词语和文字陷阱,而这些文字要点又往往比较隐蔽(举例:1.提问的方式 2.人称的排布),这使得考生不能采用“略读——精读”的两步走策略来处理题目,而必须一次性的、又快又准的完成题目的阅读。即抓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即使“又快又准”的完成了阅读过程,解题时间也十分有限,靠“穷举验证每个选项”或“读题->套用知识点->解题”的方法都难以完成考试的要求。考生必须通过大量练习题目,谙熟题目可能的涉及考点和形成常见出题套路,提高做题的熟练程度,靠掌握的解题知识点+长期积累的“题感”直接解题,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在整个培训备考中,逻辑科目的学习,首先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基础阶段),但这远远不能应付考试,中后期(强化+冲刺阶段)还必须解决“熟不熟”的问题。一般来讲,近年的逻辑考试内容分为主要三个部分,四个难点,下面按难度排序分别剖析:第一部分:形式逻辑,或称推理逻辑,从属于数理逻辑学科。(离散数学)第二部分:归纳逻辑,或称分析逻辑,是阅读理解和案例分析的综合。(阅读理解)第三部分:数学思维和排序分组题,或称逻辑计算,以前考查极少,近两年迅速增多,难度最大。(条件复杂,耗时)第四部分:综合推理,出题方向无定论,以概念考察比较多;近两年题量减少,但是一到两题还是存在。需要指出的是,在试题中,四种题目是混排的,因此考生不仅要会分类做题,实际考试时,首先还要会判别题目的基本种类,才能选择不同的解题思路去处理。(二)非专业化向专业化的演变趋势根据考试大纲,作为一种“思维能力测试”,逻辑考试中形式逻辑的推理部分,并不要求考生掌握逻辑专业知识,号称“非专业化”,原则上即使没有专门学习过逻辑学,只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实际考试时间紧任务重,近年来又不断加大这一部分知识的难度,如不事先专门学习,采取专业的推导思路和公式,考生难以取得合格成绩。当然,由于题目都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并不考查逻辑学术语,所以学习中重在理解,而不需太多的记忆。例:凡金属都导电,银导电,所以银是金属。下面那个选项与上述推理结构最相似?A.所有鸟都是卵生的,蝙蝠不是卵生的,所以蝙蝠不是鸟。B.所有鸟都是卵生的,鸵鸟是鸟,所以鸵鸟是卵生的。C.所有会计都要学会计学,老杨也学了会计学,所以他是会计。D.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人民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E.我喜欢喝可口可乐,你不是我,所以你不喜欢喝可口可乐。(三)非知识化、非常识化试题不考察术语,则必然以具体事例为背景进行考核,涉及众多学科和社会现象,天文地理、生物医学无所不包,但不要求考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是因为如果违背了这两个“非专业化”的出题原则,就会造成同一套试卷,对不同学科背景的考生难度差异明显的事实,从而影响考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甚至不准使用常识,只能以题目条件为信息作答。这种解题原则,通常被称作“If True”原则。如果考生习惯使用常识或其他学科的知识解答逻辑题目,很可能反而会得到错误答案。例:有人作了这样的推理: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龙须沟》是鲁迅的著作,所以《龙须沟》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对于这个推理,以下哪项为真?A.这个推理是正确的。B.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的结论不符合事实。C.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的前提中有一个不符合事实。D.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在前提中两次提到“鲁迅的著作”时含义并不一致。E.这根本不是一个推理。(四)答案非标准化答案非标准化并不是说试题在评分时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光从逻辑试题的问题本身,不依赖选项,无法确定的推导出唯一答案。作为阅读理解和案例分析的综合体,与数理思维不同,归纳逻辑部分的试题并没有“标准答案”,而是需要从选项中选出一个相对最好的的“最佳答案”。常见问法有“以下哪项,最能质疑(支持、解释……)题目中的论证”、“以下哪项,能最好的作为题目文字的后续”、“以下哪项,与题目的论证方式最相似”等。这一部分的题目与其他题目,甚至考生在其他任何科目做过的选择题都截然不同,只读题干和问题是无法自行推出答案的。要求考生必须坚持“认真读完所有选项方可作答”的解题策略,有时不仅要判别选项的立场(支持或削弱),还要判断支持或削弱的强度差别,找出程度最强的选项。例:由于烧伤致使四个手指黏结在一起时,处置方法是用手术刀将手指黏结部分切开,然后实施皮肤移植,将伤口覆盖住。但是,有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是,手指靠近指根的部分常会随着伤势的愈合又黏结起来,非再一次开刀不可。一位年轻的医生从穿着晚礼服的新娘子手上戴的白手套得到启发,发明了完全套至指根的保护手套。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保护手套的作用? A、该保护手套的透气性能直接关系到伤势的愈合。B、由于材料的原因,保护手套的制作费用比较贵,如果不能大量使用,价格很难下降。C、烧伤后新生长的皮肤容易与保护手套粘连,在拆除保护手套时容易造成新的伤口。D、保护手套需要与伤患的手型吻合,这就影响了保护手套的大批量生产。E、保护手套不一定能适用于脚趾烧伤后的复原。
(本文共2186字,阅读时间10分钟,考研党建议收藏)联考大纲是每年出题人出题的参考依据,需要大家对于大纲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拿下考试,不来虚的,讲点干货吧!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以及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大熊老师解读:虽然不考察逻辑学专业知识,但是却会考察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则,因此需要的是逻辑推理的额基本思维能力和基本规则的熟悉程度;不考察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大家用一定的常识去解决问题。何为常识?一般指大家公认的,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更多要从题干已知的条件出发下手才行,切忌随意联想发挥,此处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大家要对出题人的思维有着非常好的把握才行,其实很多论证题目重点考察的就是思维能力,平时要注意积累。一、概念1. 概念的种类2. 概念之间的关系3. 定义4. 划分大熊解读:概念这一章是考试中的基本考试章节,很多同学往往会忽视这个章节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其实正是因为这个章节强调的更多的是基础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核心概念间的关系的判定,才往往容易出易错题。因此这一部分要重点注意三个方向:第一、就是七大概念相关的谬误:偷换概念、集合体性质误用、以偏概全、非黑即白、不当同一替代、自相矛盾、以及模棱两不可;其二、概念间的划分及对应的数量关系;其三、定义判断,根据题干已知定义判定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定义。二、判断1. 判断的种类2. 判断之间的关系大熊解读:判断的种类是基本考察方向,一般不会单独出题,出题的重点在于判断间的关系,主要考察五种关系:①推理关系,即前提真推出结论真(例如:所有S都是P为真推有的S是P为真);②矛盾关系,即前提和结论互为真假的关系(例如:如果P,那么Q和P且非Q);③等价关系,即前提和结论同真同假的关系(例如:如果P,那么Q和非P或Q);④至少有一真的关系(例如:P→Q和P→Q);⑤至少有一假的关系(例如:P和P∧Q)。三、推理1. 演绎推理2. 归纳推理3. 类比推理4. 综合推理大熊解读:推理章节是考试的重点,其实主要可分为三大方向,其一,形式逻辑主要考察考生的形式逻辑推理能力,即真假推理能力;第二部分归纳推理能力,重点是对论证结构的把握;第三部分就是分析信息、综合推理能力。形式逻辑解题核心在于对规则的掌握,关于真假判定的规则一定要熟练,考查重点一般为一定真、可能真以及一定假,这部分内容在考试时一般考察8-10道左右,考试一般三大版块,第一,是以直言判断为核心的推结论及补前提考点;第二,是以假言判断为核心的复合判断推理;第三,是以推理一致、求因果一致、以及谬误一致为核心的结构相似。分析推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信息的综合推理能力,主要考察分析+推理能力,这一部分在考试中一般考察8-10道左右,主要分为五大版块:1、角色与身份一一对应的问题(二维对应、三维对应,但是四维对应考的可能性不大);2、不同的对象排序分组的问题,可能会结合对应关系出题;3、真话假话综合推理问题(主要考察判断间的关系以及假设分析方法);4、数据分析问题(主要考察比例问题、绝对值相对值问题、极值问题以及平均数问题);5、假言综合推理问题(主要考察假言判断的综合推理能力与其它分析推理相对应)。四、论证1. 论证方式分析2. 论证评价(1)加强(2)削弱(3)解释(4)其他3. 谬误识别(1)混淆概念(2)转移论题(3)自相矛盾(4)模棱两可(5)不当类比(6)以偏概全(7)其他谬误大熊解读:论证推理的核心在于对论证的评价能力,需要对于论证的结构,核心论证对象和论证关系准确理解,主要考察四大方向:第一、削弱题,一般考察4-5道题,通俗的反驳和质疑的评价方式(难点在于削弱力度的强化,针对论证关系、针对假设、以及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削弱一般力度最强,是这几年重点考察的方向);第二、加强题,一般考察4-5道题,就是通俗的支持和赞同的评价方式(难点在于假设和支持的区别,以及假设支持时需要与题干论证关系贴近,一般原则得跟论证范围一致,重复题干论证的核心词);第三、解释,一般考察1-2道题,难点在于找到合理的他因解释,一般原则上与题干强调不直接相关的他因解释;第四、评价,评价题型往年考试中涉及的试题较少,但是今年可能会重点考察1-2道;考察方向主要有四个:1、直接评价题,从假设的角度出发进行的考查;2、推理漏洞题,主要从常见谬误、混淆充分必要条件、以及平均数三个角度考察;3、对话焦点题,主要是要分析二者的论证结构及二者的态度出发,分析二者的论证。4、评价方法题,评价方法主要也是从而这论证结构出发,重点分析反驳者所依赖的假设以及推理的漏洞;其他题型也可能会考察,也需要引起重视:其一,推结论问题。推结论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归纳推理能力,重点是紧跟题干最后一句结论进行解题;其二,态度主旨问题。主要是归纳主旨,跟推结论的问题区别在于,态度主旨问题更多强调的是对整个文章主旨的把握,而不仅仅是最后一句结论;其三,信息比照题。信息比照题重点是需要大家对于题干信息的细节的把握,不能主观臆断。这三种问题在冲刺阶段也需要针对性的训练提高。预祝今年的各位能够金榜题名,最终圆梦!
绝大多数管理类联考的考生都是第一次接触逻辑考试,所以大家对于逻辑考什么内容、难度有多大、主要考察重点是什么等等问题都有非常多的疑问。今天这篇文章,结合近3年的真题,来看逻辑到底考什么,难度怎么样。01阅读量2019年7840字;2020年7467字;2021年7579字。近三年基本稳定在7500-8000字间,对考生的读题速度、读题技巧有较高要求。近三年管综逻辑题目阅读量02难度分布(这个分级比较主观,仅供参考)2019年:简单题18道;中等题9道;难题3道。2020年:简单题18道;中等题11道;难题1道。2021年:简单题15道;中等题11道;难题4道。近三年管综逻辑题目难度分布虽然从数字上看,2020年应该最简单,但综合考生反馈和整体分析,近三年的难度应该是一年比一年难一点,甚至再往前推几年总体也是这个趋势。所以说,虽然每年跟前一年比难度没有太大差异,但跟再早几年比就可明显看出高一档次。03各类题型占比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占比2019年形式逻辑18题,非形式逻辑12题;2020年形式逻辑20题,非形式逻辑10题;2021年形式逻辑20题,非形式逻辑10题。近三年形式、非形式占比基本稳定在2:1,由于只有非形式逻辑题需要涉及阅读理解,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降低一些(早些年形式、非形式占比约为1:1)。综合推理题占比2019年13题;2020年14题;2021年14题。近三年的综合推理占比非常高也非常稳定,基本上快接近总题量(30题)的一半了。综合推理的平均耗时较长,出现难题的概率也更大一些,对考生的熟练度提出很高要求。新题型占比指的是往年几乎从未考过类似的、很有新意、考生不太可能复习过的题型。2019年5题:1题评价结构题、1题评价观点题、1题数独题、2题相邻格子题。2020年5题:1题数学裂项题、1题表格概括题、1题合式公式题、2题阅卷答案题。2021年1题:1题合题数量题近三年管综逻辑题型分布近三年的新题型比较多,需要考生根据备考经验举一反三灵活应变。2021年只有1题,一方面是因为有些题2019、2020年考过就不算新题型了,比如2021考了1道数独题和1道表格概括题;还有一方面是2021年有好几题虽然不是全新题型,但在解题过程中增加了新的变化,实际上也增加了难度。04各类题型简评纯形式逻辑题简评:近年由于形式逻辑题中的综合推理题占比很高,纯形式逻辑题现在每年只有五六题。纯形式逻辑题本来应该全是送分题,但最近这类题的难度较往年有增加,尤其是2021年有好几道中等题,甚至有道难题。这需要考生对形式逻辑的公式掌握更扎实,运用更熟练。综合推理题简评:综合推理题占比大是近年逻辑考试难度增大的主要原因:第一,这类题目比较新颖。2013年之前考得很少,每年在0-2题左右。历年题库中这类题目少,较难复习;第二,平均耗时较长。熟练度不高的考生即便做简单题都可能要花费较长时间,更别说中等题和难题了;第三,它不像纯形式逻辑题那样只要掌握公式基本就能轻松做出,还需涉及各种排列和计算,下面细分题型庞杂,所需技巧千变万化,教学、备考都不容易。好在从2013年考到现在也有八九年了,也积累了近百道的题量,我们对其常见考法、常用技巧也比较熟悉,做了总结,其中“隐藏的起点”这个技巧就在今年爆发式地考到多题。非形式逻辑题简评:非形式逻辑题主要需要阅读理解,其中包括了很多很多不同类的题型,考点、技巧各不相同。近年非形式逻辑中有一个考点占比非常高——过渡法(加强/假设):2019年考了5道过渡法加强1道过渡法假设;2020年考了5道过渡法加强2道过渡法假设;2021年考了6道过渡法加强。相比纯形式逻辑题和综合推理题难度逐年递增,非形式逻辑的难度和变化在逐年递减,由于阅读理解能力本身短期内不易提高,对阅读理解能力稍差的考生来讲这无疑是好消息。总结◆近三年逻辑考试的阅读量稳定在7500-8000字;◆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占比稳定在2:1;新题型较多,每年3-5题;总体难度逐年递增一点。◆纯形式逻辑题数量较少,每年五六题,难度显著比早年高;◆综合推理题数量很多,每年有近一半(15题),很难的题不多,但平均难度较高、平均耗时较长;◆非形式逻辑题题量下降,每年10题左右,难度降低,以考过渡法(加强/假设)为主。看完这篇,对管综逻辑备考是不是有信心了呢?考研备考要趁早,行动起来哦!
逻辑应该是管综花费时间最少的科目,不只因为它分值最少,也因为它特别注重方法,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得到更多的分数。而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其实是要做减法,没有必要没有头绪地做很多东西,只需注意几个点,逻辑就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成绩。01严格模考想要减少考场上的压力,并确定个人的答题战略,就必须进行模考。最好每周六上午准时进行模考,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一周一次即可,持续到考前最后一周,无忧班和冲刺包的学员从这周就已经开始了第一次模考。模考中,建议大家为答题卡预留10分钟的时间,即答题过程控制在2小时50分钟以内。在答卷过程中,要遵循最大可能地答完试卷为原则,即写作部分必须答完,答题卡必须都涂上,以争取最多的分数为目标。切忌给自己放水,为了保证“完美”度,而延长答题时间,这种行为会影响你对考场时间的把控及判断。针对模考试卷,建议大家只需把错题及模糊的题目弄清楚即可。02 保持题感在个人每周的学习计划中,各科目雨露均沾,可以对较差的科目多花一些时间,但切记一连几天只去攻克一科,而把其他科目放到一边。针对逻辑科目,将主要的时间,放在真题研究及做题目上。对真题的研究,最好的方法是将真题分类总结,按不同的题型总结出对应的做题方法,并且写出题干涉及的一些陷阱及需要注意的细节点,最好都要落实到纸上。做题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熟练度,保证速度。可以做2013年之前的真题,也可以做一些高质的模拟题,建议优先考虑早年真题,每天最少20道,做完去总结错因并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03调整心态调整心态的目的就是防止遇到难题,过于紧张和慌乱而影响整场的发挥。比如考场上遇到一道很难的题,3分钟内还没做出来就一定要跳过去。记住我们在面对沉没成本时,最好的策略就是放弃掉它,这要依赖于你平时刻意的练习及对自己充分的认识。平时要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如果你就是心烦意乱,可通过运动的方法使自己的心逐渐安静下来。之前有个学员因为考研而心情抑郁,就是通过跑步的方式走了出来,所以运动可以舒缓压力,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以上三点需要大家引起足够的注意,在最后的冲刺模考阶段,走好每一步就是为考研的成功增砖添瓦。最后别忘了我们的【写作救命班】,为你的上岸助力!
考研逻辑分为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1、简单的形式逻辑公式:P→Q =-Q→-P只有A才B :B→A只要A就B : A→B除非A否则B=只有A才不B:-B→AA或B :-A→B区分要么……要么 与或者……或者 区别要么……要么 不能同真/同假或者……或者 可以同真假2、U和∧的用法即……又……,并且,而,却,虽然……但是 都是∧的关系A→B 等价于-AUB矛盾于A∧-BAUB:-A→B-B→A练习: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实行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除非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否则不能实行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以下除哪项外均符合题干的含义?A.除非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B.中国如果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C.中国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没有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D.中国或者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或者能够建成世界一流大学。E.中国或者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或者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答案为:E
张雪峰何许人也,1984年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毕业于河南郑州大学,从事考研指导,2016年凭借《7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在网络走红,如今逐渐转战高考升学。张雪峰因其独特的“考研相声”演讲风格,以及他对一些中国名校和专业犀利的解说,深受一些同学的喜欢,收割了一大批的粉丝,现在的他可以所说是中国考研届教父般的人物。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经在某档节目怼马丁那句“所以你的公司不是世界五百强”的名场面。其实在这档节目中,他回答鲁豫为什么要考研的逻辑,才最值得大家思考。我老家是东北齐齐哈尔的,有个齐齐哈尔大学,你有兴趣的话,九、十月份,到齐齐哈尔大学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到齐齐哈尔大学招聘,什么样的企业到北科大招聘,什么样的企业到清华北大招聘。世界企业五百强、中国企业五百强都告诉你说学历不重要,不在乎学历,但他们不会去齐齐哈尔招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三观,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心酸,而做教育的总是利润可观。对于张雪峰,他吃的是考研这碗饭,就需要发表相应的言论,而他的观点正确与否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判断。今天我们只从解剖为什么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帮助大家分析,你到底要不要考研?2016年,报名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数突破200万,此后每年报名人数增长率都保持在20%左右,意味着2016年以后,每年加入考研大军增加40万人次,报名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数已达341万。而2019年本科毕业生人数才400万人左右,除去二战考研、工作后考研的人数,相当于80%的大学毕业生都会参加考研,考研无疑已成为本科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已经形成了一种考研热潮。那大学生为什么热衷于考研?提升学历、换专业、大学迷茫,这些现实的需要成为多数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的首要原因。“学历”这个话题亘古不衰,不管是坊间传言、还是统计机构的数据,都在告诉中国学生一个不争的事实,学历越高,工资也就越高。所以学无顶峰,学历也总是越高越好。其实都知道学历对你找工作很重要,并且也知道世界五百强等一些企业为什么要去985、211名校招生。很多学生决定于考研是在高考后查询到分数的那一刻,对于不理想的高考成绩带来的不理想的大学、不理想的专业,等大学毕业后还要面临不理想的工作。无疑很多对高考成绩不满意的学生,都在复读高三和上大学后考研做出选择,借以摆脱一系列不理想的状况。上大学后不同于高中时的教育,自主的大学生活更会让学生在诺大的校园里无所事事,同时大学学习缺乏短期的成效,会让学生不愿意去为学习投资。大一、大二可以借以社团、部门、恋爱、娱乐充实生活,但大三、大四看着别人夜以继日的备战考研,而自己整天虚度年华带来的精神空虚更是让这些学生一头扎进考研大军,这也就是所谓的与其在大学迷茫,还不如早早准备考研。这些都是表面上大学生考研的现实需要,深挖更深层次的考研需求,其实是一种阶层流动的需要,是当代大学生潜意识里实现阶层跨越的渠道。科举制度自隋唐以来为出生寒门士子提供了一个相对于公平的上升渠道,对于从小就接触儒家文化的我们,深知科举制度之于时代的意义。几十年来的求学路上,在喊着“教育公平”口号的路上,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国家和社会的了解程度的加深,内心已经认同了高考是如今最公平的且适用于我们国情的选拔方式。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许多人通过高考这条路实现了阶层跨越,如今这批人基本都可以说是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达官显贵,这些鲜活的事例,已经形成了一代人的记忆,而这一代人正把他们吃的没文化的亏灌输到他们子女身上,这种灌输其实等子女上大学后已经显得很微弱,但那精神上的影响却已经扎根。随着中国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每年近400万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大学生慢慢变得烂大街,阶层固化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所担忧的现象。毕业后首先面临着生存,等解决生存后又要面临着婚姻,婚姻就需要有物质条件,而这些物质条件的获得凭借一本普通的学士学位证书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明明已经接受了高等教育,却还是和普通人一样,这份落差会令觉悟者绝望。随着高校扩招之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社会,大学生也慢慢由“天之骄子”向有光明、没前途的“蚁族”进化。体面的工作机会不再是靠个人努力就能获得,升学、参军、就业、升迁等人生重要机遇背后越来越充斥着权力和金钱的背影,比例日益提高的机会被金钱所垄断,社会底层出身的大学生们再也难以像十多年前那样靠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向上发展的通道加速收窄。而这些正在从大的社会层面上影响大学生的潜意识,塑造其正在成型的价值观。讲了这么多,那到底要不要考研?摆脱现实困境的刚需理想和考研后面临的荆棘,是纠结你做出决定的重要原因。所以到底要不要考研还得从你的现实刚需和考研成本上做比较。现实的刚需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个人现状上看,是你摆脱目前窘境的跳板;社会层面上看,考研是底层人向上的通道。那如何计算你的考研成本,具体细小成本的结合个人目前实际情况,从大方面我们看看考研通过率,纵观从10年到19年,考研录取比历年维持在3:1。以2019年为例,全年研究生教育报名人数290万人,招生91.7万人,录取比例3.6:1,意味着大约7个报名考生中,有2个人能被录取。假如你在6人寝的宿舍,室友都报名,按照比例来说,你们宿舍至少会有1个人被录取,当然这是理想状态。那考研的难度相对于高考来说又如何?2019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大约是920万人,本科生录取人数约为450万人(2018年约为422.1590万人),录取比例是2:1左右。3个人考研有1个人能考上,2个人高考有1个人能上本科,从录取比例上看,考研就比高考难,同时考研报考人数和高考人数还不是同一个体量。做成本计算总是太过于功利,理想正契合现实大于一切的实惠。那最理想的考研人选是什么样的人?这还真不好妄下定论,越到后面越会发现,这个世界总是没有唯一的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不瞎说了。在大学,你处在人生的岔道口上,没人能给你做选择,能做选择的只有你自己。试问,谁的青春不迷茫?希望看完文章后,你能有所思考,欢迎你在下方分享;考研上岸的同学也请别吝啬,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想要了解更多考研知识,请关注我!
考研初试成绩公布,考生对于是否能进复试用该有了自己的预判,但是如何准备复试,以及复试与初试有何不同,成了广大考生的疑问。初试和复试确实有不同,初试的老师们能教给大家的是技巧,方法知识,而复试考察的是逻辑和思路,也有一点点技巧和方法。因为我们面临的复试是个性化和不确定性的,但是如果我们能有一个好的逻辑思路,就能够很好的随机应变现场回答问题。个性化和不确定性这是是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个性化即每一个学校,它的考察方式核算成绩方式都不一样,不确定性即你不知道,在考场上老师互为会问什么,不同的学校、同一个学校不同的学院考的内容可能完全不一样。复试中考核的大体上分为以下三点:第一、全面考核对本学科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所谓的本学科的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也就是考研复试中的笔试部分。至于什么叫应用技能?比如一个学医的考生,在复试时可能会准备一个人模,然后要求学生对人模进行一些医学操作,甚至有些学中医的,复试老师会要求学生把脉。第二、考察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请思考一下你有吗?你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吗?可能有人说有,到时候一些面试老师会拿事实告诉你,你没有。比如有的学校会采取抽题的形式,如果抽的那个题特别难,你发现自己不会,这时候就要跟各位老师说非常抱歉,各位老师这道题的我没有准备到,我能换一道题吗,切不可信口开河。第三、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潜力。这个问题需要事前准备,多浏览一下专业相关文献,以加深对所考专业的理解,尤其是对跨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是尤为重要。
不管你的本科大学档次怎样,对于所有的大三学生来说,是否要考研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是关乎自己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抉择,因此所有的大学生对其慎之又慎,会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只不过对于一些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思考是否考研的核心要素是自己究竟能不能考上?考研究竟容易吗?例如很多普通一本大学的学生,其实他们的位置很尴尬,虽说不是211、985高校,但好歹也是一本大学啊,相对来说自己还有一定的优势,可是如果选择考研,是报考更好的大学呢?还是考一个普通一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呢?再有考研真的好吗?当然,这样的问题相信一直留存在很多的大学生心中,甚至有的已经考研成功率,也依然没有一个很确定的答案,但是我想说的是考研对于自己好与不好还得看你的追求。一方面,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本科院校档次来衡量自己考研好与不好,如果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来思考的话,像那样211、985高校的本科生,他们似乎已经没有了考研的必要,然而事实是依然有很多这样高校的学生选择了考研;同时像那样对于普通二本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全部来考研,然而事实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考研。因此当你即将毕业时,当你面临是否要考研时,请不要将自己的前提条件设置为自己是一本大学,自己是二本大学,所以应该考研或者所以不需要考研,这都是极其错误的,因为最终决定你最后的决定,是你自己是否需要考研这样一个跳板来提升自己,这才是核心,这才是关键。另一方面,所有的大学生在思考考研的难度时,也请不要将前提条件设置为自己本科高校时怎样的档次,因为不管你是211、985高校,还是普通一本大学,普通二本大学的考研人,只要你们报考的学校是一致的,那么你们都将用的是同一张试卷,更不要因为本科院校档次的不同而认为给所有的考研学生划分不同的等级,觉得本科好的学生考研就一定能够成功,一定容易,本科不好的学生考研就一定会失败,一定很难,这都是极其错误的。因此不管你的本科大学是哪所高校,考研的难度最终取决于你自己是否能够在漫长的复习时间里,做到高效复习,科学复习,坚持到最后,这些才是决定你考研难还是不难的核心要素。所以说,普通一本大学的学生不要因为自己的本科院校而去决定自己是否要考研,更不要以此来衡量自己考研的难度,这都是极为不科学的,也是极为的对自己不负责任。总之,所有的大学生在考研前,在衡量考研时,不要将你所在的高校牵扯进来,不要将你的高校作为衡量的一个标准,你只需要认认真真的分析你自己就可以了,当你做好这项工作时,你的考研才会更加的顺利,才会最终拿到理想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