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研人数扩招,不同的院校考试科目分自命题和统考,已经快8月份了,专业课和院校还没选择好吗?现在罗列出了七个专业不用考政治,只有两门专业课。对于考研专业选择感到迷茫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呢1工商管理 2 公共管理 3会计硕士4旅游管理 5工程管理 6图书情报7审计硕士这些专业只考两门管理类联考综合和英语二只考两门的话,不用考政治大大降低了考研的难度,和背书复习的时间。但是这7类考试有些专业对于本科和专科的毕业年限有限制呢。
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各种学习途径,使自己的专业知识的结构及水平,以及学位论文达到研究生毕业的水平,就是研究生同等学力。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是在职人员提升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前,需要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该考试仅考2门,外语和学科综合。外语统考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组织,每年组织一次。考试内容为笔试,不包括口语和听力。1学科综合即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按照国学院学位委员会的通知,授予硕士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均应通过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外语和学科综合考试成绩以60分为合格,满分100分。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采用合格制的同时,一般院校还会给学生多次考试机会。单科成绩保留有限期为4年。也就是学生在4年内通过这2门考试即可。例如今年参加申硕考试科目只通过了英语,学科综合没有通过,那么明年只参加学科综合考试就可以。通过全部考试后参加论文答辩可获得学位(个别院校申硕安排可能略有不同)。对于大专毕业或者本科毕业没有学位的在职人员,仅可以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课程学习,无法参加申硕考试。参加专业课程学习,修满学分的人员,可以获得课程结业证书。同等学力课程学习免试入学,随时可以报名。
准备考研的小伙伴们最迫切想知道的就是考研考什么?考哪几门课程?今天在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考研总共考四门,两门公共课:分别是政治和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在这里,专业课总共分为13个类。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利益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小编在这里郑重的提醒一下,其中的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于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的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除了考什么,小伙伴们最关心的应该是分数值了。考研成绩的单科分数政治满分为100分英语满分为100分数学满分为100分专业课一为150分专业课二为150分考研综合类为200分以上就是个单科分值。当考研总分为500分时1 政治(100)+英语(100)+专业课一(150)+专业课二(150)2 政治(100)+英语(100)+数学(150)+专业课(150)当考研总分为300时1 管理类联考综合(200)+英语(100)2 经济类联考综合(150)+考研数学(150)以上就是对课程与分值的分享了,希望对你有用。
目前有众多职场人员选择就读在职研课程班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其中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学员比较多,但对其申硕考试的相关事宜不了解。为了对其做一些了解,从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职研究生申硕只考两门吗?根据相关资料得知,以同等学力招生的专业比较多,不同专业在职研申硕考试的科目有所不同,一般是只考两门的,而有些专业只考一门,所以在职研申硕不是只考两门。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下面介绍一下。 在职研申硕不都考两门 以同等学力报考社会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等专业申硕只考两门,分别是外国语和学科综合。而报考数学等专业在职研申硕只需要参加外国语水平考试,所以不是所有专业在职研申硕都考两门的。 在职研申硕考试须知 申硕考试属于国家统一考试,参加此考试的学员需要在每年3月份到学位网报名,报名成功后在5月份参加申硕考试。此考试每门满分为100分,到达60分便可顺利通过考试,通过考试还需完成论文答辩才算申硕成功。 由此可见,在职研究生申硕不只是考两门,有些专业只考一门,上文已经对此做了详细介绍。在了解清楚后,可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通过同等学力报考在职研,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申硕成功还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今年的研究生复试接近尾声,感触颇多。考研的越来越多,初试分数也比往年高。可感觉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没往年高。一、本专业考生学了四年会计,不清楚会计原则的运用,不知道成本计算方法,也不知道管理会计有哪些工具和方法。二、英语考试分数都是不差,结果回答简单问题也不知道,甚至有过分的直接说我不清楚怎么回答,更有甚者连读都不通顺。三、跨专业的没做好基础准备,只是一味准备考试科目,对专业几乎一问三不知。如果你是今年落榜的考生,尤其高分落榜的,一定认真总结,老师们不会因为你的学校特别歧视你,你如果专业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反映敏捷,一定会受欢迎的。如果你正在准备或打算考研,奉劝你不要仅仅天天抱着那两门或几门考试的教辅书看,综合能力是研究生阶段最为核心的。前段时间参加研究生面试,我遇到了一位初试成绩考的相当不错的学子,400多分。专业科一、科二都接近满分,但面试过程却让我很吃惊。开始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他都不会,起初我以为可能是太紧张啦,所以就问一下:“你本科毕业设计做的什么?”,结果很遗憾,他也交代不清楚。哎,很难想象他为何初试考的那么好,面试却如此不理想。
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考研,因为在大家心中,学历的提升能够为之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帮助,或是增加职业机会,或是打开科研之门。但是也有不少的同学,因为担心读研期间还要有不小的学费和生活费等开销,给家里造成太大的经济负担,而选择了放弃读研。而且这些放弃读研的同学,通常身上还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本科成绩还不错,社会实践还不少,科研潜力还不低。坦率地说,其实这样的同学还是比较适合读研的,毕竟读研需要的就是学科基础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科研发掘能力。为此,我们就来算一下,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究竟要花多少钱,看看是否真的会给家里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这里先申明一下,我们就以最标准的学硕为例。01这些钱是你必须要“花”的首先必须要花的,就是学费。这点不需要我多说,大家都理解。研究生的学费相较于本科生,确实高了不少,本科生普遍费用在每年5000元左右,而研究生则达到了每年8000元左右,三年算下来的话,也需要24000元的费用,确实不是小数目。其次必须要花的,就是住宿费。如果说大学最划算的开销,那一定非住宿费莫属了。按照通用的标准,4人间的费用是1200元一年,相当于一月只要100元,这在外面几乎根本不可能,哪怕你是住地下室。三年累积下来的费用,大概在3600元,费用数额还好。最后必须要花的,就是生活费。不管如何,生活还是继续的,所以这就一定离不开生活费,按照平均水平来说,如果日常只是在食堂吃饭,偶尔改善,加之生活品消耗和普通衣物的购置,每月1500元一定够了,每年按10个月算,而且还能过得不错,那么三年累加就是45000元。所以总的说来,对于一名学术硕士研究生来说,三年的必花费用,大概在72000元左右,我们再多加3000元,以备各种意外花销,总的就是75000元,这生活不拮据,而且还不错。02这些钱是你必须要“挣”的首先必须要挣的,就是补贴费。所谓的补贴费,就是国家每年给在读的全日制研究生的补贴费用,每人每年6000元,三年的话,加起来一共是18000元。这个补贴费通常是每月发放,每月发600元,每年发十个月,连着发三年。其次必须要挣的,就是学业奖学金。所谓的学业奖学金,就是研一、研二学年成绩排名,通常来说,一般前40%的同学,都可以拿到,而且大家拿到的数额都一样,就是8000元。只要你努力,这钱你是一定能拿到的。如果全部拿到,就是16000元。最后必须要挣的,就是项目奖金。这个项目奖金,就是导师会接一定的项目,如果你帮导师一直忙活,那么导师就会给你发一定的项目奖金作为奖励。能不能得到,取决于你的导师是否有这样的项目,以及导师的慷慨、你的积极和你的努力。所以总的说来,项目奖金分情况,不是必有的,但前两项,如果你真的认为家里有困难,那你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你就一定能拿到这34000元的补贴和奖学金。03这些钱是你必须要“争”的首先必须要争的,就是国家奖学金。上面提到,学业奖学金的额度是8000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少了,但是国家奖学金更多,高达20000元。获得的难度也确实大,需要你有足够服众和出众的科研成果,既看努力和实力,也看一定的运气。其次必须要争的,就是社会奖学金。如果说你的科研成果不足以支撑国奖,那么社会奖学金也还是可以争一下的,凭良心说,如果你真想给家里减负,那么这个社会奖学金真的不难,只要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就有很大机会,而且金额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最后必须要争的,就是三岗位补贴。那么如果科研这条路实在走不通,你可以寄希望于学校的三岗位,即助教、助研和助管,其实就是给学校打工,每月的补助大概在800元左右,录取的依据就是择优而录,通常来说,机会还是很大的,就看自己是否愿意争取。看了你必须要花的,你必须要挣的,以及你必须要争的,相信你对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的花销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愿意努力,那么你不仅可以不用让家里花钱,你还可以给家里挣钱,同时还能拿到一个硕士学位,何乐而不为呢?记得以前我的院长曾经对我说,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读到最高学历。这个条件允许,现在我理解,原来不是家庭条件允不允许,而是你自己努力和拼搏的条件允不允许,如果你愿意努力,如果你可以拼搏,那么没有人能够阻挡你,美好的未来就在不远处等你!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点击我的主页可以向我发起咨询。
24岁的汐晞,本硕会计专业,目前是一名在读研究生。2019年,通过注会《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2020年,通过注会《审计》、《税法》、《战略》,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图片说明:汐晞的成绩单)掌握注会知识,“拿下”税务师考试4门汐晞之所以选择“一备两考”是缘由知识点内容有一定的重合,同时省力省时。如《税法一》、《税法二》与CPA《税法》有相同部分,《涉税服务实务》也有涵盖CPA《税法》的知识,《财务与会计》比CPA《会计》简单。根据“两考”考试时间先后顺序,汐晞优先安排的注会考试。在11月份,汐晞开始备考税务师。在这段期间,她主要看的是刘颖老师的注会和税务师的转换班,把老师强调的一些税务师中补充的知识点重点看。“由于备考时间比较短,所以每天学习大概6-8小时,主要是做了一些课后题来巩固,对掌握不扎实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汐晞认为“一备两考”的关键,在于学好注会《税法》。“有了注会《税法》的基础,一方面只要重点补充税务师中比注会《税法》更细节的知识点就可以;另一方面,通过做题或者看书不断复习来巩固知识点。”汐晞总结,《税法》知识点比较碎,一段时间不学或者不做题就很容易忘,所以在税务师考试前要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保证知识点的记忆。自己“搭配”备考科目,2年通过注会专业阶段对汐晞来说,2年通过注会专业阶段是规划好的目标,而选择备考的科目也都是做过“功课”的。《会计》作为各科的基础所以第一年考。但《会计》与《审计》是两个最难的科目,所以分开两年来考。《经济法》和《战略》主要是背的科目所以分两年考,《财务成本管理》和《税法》计算和理解的内容比较多也是分开两年考。所以,就决定第一年考《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和《经济法》,第二年考《审计》、《税法》和《战略》。在暑假和周末,汐晞基本保持每天学习10小时,而在有课的时候,她会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第一年备考在大四,当时时间比较充足,但在研一9、10月份课比较多,就利用课余时间、周末和国庆假期进行学习。”(图片说明:汐晞备考计划)《会计》、《审计》相对较难,需要听老师的网课结合案例,难点章节也要理解透彻,多做习题结合题目深入理解知识点。“我觉得特殊事项审计比较难,因为特殊事项比较难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接触的较少。”《经济法》和《战略》虽然以背为主,但是很多内容都是需要结合案例理解着背。但要先理解知识点再进行记忆。《战略》会整理每一章的思维导图,掌握每一章的结构和内容。并在复习的时候也会做笔记,整理自己掌握的不扎实的知识点,还有题目的易混易错点。”(图片说明:汐晞整理的思维导图)《经济法》对一些关于时间和数字比较细碎的知识,会进行汇总整理。“郭守杰老师的网课也会进行归纳。同时,《经济法》有一些章节和知识点是考大题,有一些是考时间数字,会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出来,有助于复习的时候记忆。”《财务成本管理》重要的还是要理解公式到底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样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公式,之后再结合题目去深化对知识点和公式的理解和记忆。《税法》是跟着马兆瑞老师的课,老师会进行一些总结,有助于记忆。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查缺补漏,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另外,汐晞认为做题的质量很重要,她选用的是《轻1》+《轻2》+《轻4》组合。《轻1》知识点更详细,《轻2》总结了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更侧重于习题。“《轻1》我是在第一轮学习的过程中用的,《轻2》是作为《轻1》习题的补充,一些重点章节我会选择再做《轻2》的习题,通过多刷题加深知识点的理解。《轻4》是在最后复习的时候,通过做《轻4》这样的模拟题查缺补漏,发现知识点的欠缺。”不仅如此,在复习过程中汐晞发现自己掌握不扎实的知识点,也会根据总结易错点。并把错题用红笔标注,复习的时候会看。关于未来近几年财务智能化概念越来越热,许多人都在讨论会计未来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为了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汐晞在大学期间,就开启为自己不断“加码”,为未来进行筹划,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许未来简单的会计核算可能会被替代,但是涉及一些职业判断及相对高级一点的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会比较大。汐晞准备毕业去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或者财务分析岗位。“我觉得审计作为职业起点能够快速接触很多会计实务,快速提升专业能力。财务分析我觉得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以后比较想从事分析类工作。”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多个朋友考上了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都有。考研可能是一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他们的扎堆考研,却让人感觉非常有意思。这些今年考上的朋友中,最小的29,最大的都32岁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很多朋友扔下课本的时间都快十年了!是什么让他们决定考研,而又是什么让他们在扔掉课本十年后,还能顺顺利利的考上研究生呢?为什么考研?很多人都有了家庭,决定考研,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到朋友圈里面他们发布考上的好消息后,我就比较好奇的问他们为什么考研。答案令人意外,同时也不令人意外!大部分是因为职业晋升让他们遇到了瓶颈,他们不得不通过考研来跨过去!还有一部分人想打开自己的社交圈,挖掘项目的创业人士、寻找同伴的企业老板、远离职场多年的全职妈妈。极少数人提到了考公务员需要高学历、孩子读书看父母学历等小众原因。是不是他们的答案太简单了?其实不然,只是我们局外人不了解他们的处境而已。这些考研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当年本科进入研究院或者公司的人。当年进去的时候,可能本科学历还能够有所发展,但是随着近些年硕士毕业生的增多,各个公司招聘起点都提高到了非硕士不要。相对于他们,可以非常清楚地发现,新进来的硕士研究生潜力更大,发展更快。虽然由于工作时间的问题,大部分暂时还达不到他们那种高度,但是后续给了他们极大的危机感。这恰恰是这批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不是通过考研来弥补一下自己的学历短板!可能,今年377万考生中,这样的人还不少,今后可能会更多!为什么能考上和在校生相比,30多岁的人考研面临更大的挑战!平时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还要面临记忆力下降的现实,但是他们又为什么能够顺顺利利的考上呢?而且在我朋友中,基本上都是一战而胜。答案只有一个:背水而战!对于他们来说,决定考一次研究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失败,再让他们经历一次考研,可能绝大部分人不会再考了。在考试之前,他们都知道自己考研时背水而战!不成功,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因此很多人一开始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的。虽然过程中磕磕绊绊,但是最终结果都还尽如人意!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制订计划,严格执行。基础阶段(3-6月)你现在这里啦,此阶段是夯实基础阶段,攻坚英语与专业基础复习的重点有二:确定学校和专业、打好基础。时间不等人,考研人如果还没有确定想考的学校和专业,3、4月份一定要定下来,可以通过学校网站、论坛、研招网等各渠道搜集考试相关信息,弄清目标院校和专业要考的科目,找到专业书,认真打好基础。专业书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这个时间不开始复习,把基础打好,后面的备考压力会很大。英语、数学也要从这个时候复习起来,尤其是英语,单词背起来,阅读理解至少一周一篇,不止是做完,更要搞懂。政治可以稍微放一放,带着看一看。强化阶段(7-9月)暑假是黄金时期,这个阶段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阶段,也是产生质的变化的阶段,需要全面强化,适时安排上政治。强化复习的重点在于强化学习。坚持英语阅读训练,单词可以背,但不要把单词当作重点,因小失大,英语主要要培养阅读分析的能力。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之上积累新的单词、短语,因此阅读理解要保持每周2-3篇的练习,每篇做完之后都要认真总结,分析自己因什么原因错,有什么逻辑上的陷阱是可以避免的。政治复习从暑假就要开始了,每天几个章节,量不在多,在持久,最好在暑假期间看完政治的基础内容,9月进行习题训练,对于政治的整个框架和考察角度有个概念。专业课要能达到期末考试的水平。这里的专业课可不是每学期的一两门,而是所有要考察的专业课内容。冲刺阶段(10-12月)查漏补缺,模考训练,政治大题、英语作文安排上。这阶段的重点是参透大纲、查漏补缺、模拟练习。此外,最后几个月天气逐渐变冷,大家的作息难免会受影响,一定要学会调整好状态,全身心准备考试。另外,这个阶段虽然复习很重要,但也要留意报名、网上确认、准考证打印时间,万一填错信息或者错过时间就要重来一年了。不论考上与否,都是人生常态考上了,当然满心欢喜,好好把握机会提升自己;但就算考不上落榜了,对绝大多数大龄考研人来说,也不再是天大的事情。面对考研的成功或失败,有人欢天喜地,有人淡然处之,有人再接再厉,有人暂且搁置。无论如何,30+考研人,不再为考试的结果痛哭流涕。
我想每个大三学生都要面临这样的困难,临近毕业,就业和读研成为两个最大的选择,读研读什么,就业要做什么,是考公务员还是干其他的,这时候的选择非常重要,因此很多同学因此迷茫,小编在此总结以下几点两者利弊,以供大家参考。#考试#1、研究生难学,但相较于公务员考试来说更加容易考上研究生考试在12月份进行大三学生大致在下半学期开始,三月份开始,英语、政治、两门专业课,因为时间久、内容较多,因此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控力。相较于公务员简单的原因,一是研究生院校的招生比例较高,招收的人数较多,因此考中的几率较高。二是因为可选择的学校比较多,全国各地的高校对硕士学历需求还是比较大,只要达到国家的分数线,就很可能上岸,其次就算没有达到理想院校的分数线,还可以服从调剂。一个学校每年对研究生招收的人数变化不会很大,招录比的更新也变化幅度不大,因此每一届的学生都有较多的参考数据与内容,借助网络,还能采纳以前往届学长学姐的上岸经历,以供参考。专业课的考试题型也比较稳定,进入复试的分数也相对稳定。2、公务员考试学习较容易,但上岸几率较小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分为行测和申论,行测相对简单,现在的对应公务员的考试辅导班较多,一般辅导班对行测的总结既全面有详细,他们对题型分析的非常到位,只要加以练习,基本不会在行测上丢很多分。行测的难点在于因为题量较大,速度不能平衡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经常写的快正确率就不够,写的慢又写不完。这也是行测的一大难点。而对于申论来说,则需要长期以往的积累与学习,每日的新闻联播必不可少,时政也得紧跟时事热点,可以利用一些网络平台进行积累与运用,重点要看民生、教育、医疗、养老等内容。但你要明白,申论没有固定的审核标准,因此有时候你自己写的内容以为能够拿到很高的分数,但实则不见得会有一个高分。并且公务员考试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你会因为岗位有所限制,需要做大量功课来选择岗位,学历、单位、地域、专业限制等等都成为了枷锁,有些岗位你连敲门砖都不曾拥有。又因为和你同台竞争的人实力相差参差不齐,但名额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竞争压力很大,需要一定运气成分。两者各有利弊,那自我选择又应该参考哪些标准。1、要根据自身情况,不要定超过自身能力的目标考试一定不能好高骛远,追随大流。考研不是非985/211不上,要合理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考公并非要必须是国考,岗位选择也可以适当降低,先进入这个圈子,然后再谋划发展,那样上岸的几率更大。如果你死磕省级机关,那么上岸之日遥遥无期,两者相比,孰轻孰重?2、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成功上岸才是首要目标一定要珍惜当下的时光,大三的学士,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一直去学习,人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选择在这两个事上放手一搏,拼尽全力,尽量不要给自己找退路,想着自己二战或三战,那时候的压力不是你现在能想象到的。3、要知道自己的上限,设定自己的底线考研最多二战,不建议学生进行三战或更多次,高强度的学习和精神上的备受压力,对身心的摧残都比较大,因此要把全部精力放在第一次。而考公如果连续3—5次都不能入围,真的可以放弃了,说明你不适合这个岗位,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岗位上,不要在一条路上走到荒。在上岸难度上,考研就要小于公务员;在复习难度上,考研就大于公务员,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运气比选择重要,七分靠努力,三分靠运气,两者都是不错的路径。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各自的精彩,一定要趁着年轻的时候放手一搏,日后才不会悔不当初。人生不太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弯路要自己去试探,未来是靠自己双手去创造的,
可能已经有很多高校的春季校园招聘会已经开始,几乎所有目前还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学生都会去积极地投递简历,以求获得某一理想单位的认可。但在校园招聘会的过程中,每一个毕业生都在增加新的认识,每一个毕业生都会有自己的新感悟,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找工作不是那么简单,是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全方面的考量。然而,我们想探讨的话题是,校园招聘会中,研究生学历却屡遭拒绝,得知原因后,欲哭无泪。从理论上来讲,研究生学历在找工作中绝对是一块金灿灿的敲门砖,绝对能够吸引一些用人单位的青睐,也相对会减轻自己的就业压力。不然也不会每年有几百万的高校大学生选择考研,更不会每年还会有大量的考生选择二战考研,所以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毋庸置疑,但我们必须得认识到很多情况下,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会因为其他方面原因的存在而导致下滑。这不在刚刚结束的春招中,有部分研究生拿着自己感觉还不错的简历奔向用人单位时,却惨遭拒绝,甚至还有部分用人单位根本不接受简历,这可急坏了这些研究生了,但在之后的了解中才漫漫地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 ,原来是因为这部分研究生其中包含专升本的,还有本科是民办高校的,还自学本科的,而用人单位对于这类学生非常不感冒,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学历查三代了,可是这令这些研究生们欲哭无泪。难道仅仅因为自己本科出身的缘故而一棒子打死吗?纷纷表示难以理解,纷纷表示愤慨,但我们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是适应。但我们可以探讨一下,本科出身真的很重要吗?或者说研究生真的要因为自己的本科出身而影响自己的就业吗?答案或许会令人难以相信,但现实就是这么残忍,本科出身确实成为很多专业研究生找工作的限制,有太多好的用人单位因为自己本科出身不是很好而拒绝了我们的简历,而学生也因此丢失了很多不错的就业机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万万不能因此而否定本科出身不好的学生考研的价值,更不能因此而宣称考研无用论。因为你的本科出身可能不好,可能你的研究生院校档次也不是很好,但你却有研究生学历,那么你就会具备相对优势,你就满足了很大一部分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你就有了机会去为自己拼搏一把,而这时需要的就是你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成绩来证明了。所以,研究生找工作很可能会遇到学历查三代的情况,这样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了,只不过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无需为此而增加自己的压力和烦恼,读研期间尽可能地提升自己,你依然可以获得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即使你本科出身不是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