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十分重要的一个培养环节就是进行开题报告,确立研究方向和内容,开始自己的研究。一般在研二或博二的刚开学就要进行相关的准备,也就是说在国庆放假前后大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都会进行研究生开题报告的答辩和审核。因此,很多人在国庆的同时也在紧张地准备自己的开题。研究生开题主要包括根据研究背景提出科学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获得结果与分析。开题报告是研究的开始,决定了以后几年的研究内容,因此非常重要。但是在以前,研究生的开题并不是很受重视,一次通过率很高。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准备开题时非常草率,考虑问题不周到,实验设计不全面、不合理,最后耽误实验进程,可能导致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的推迟。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开题报告,对开题报告的审查也越来越严格。塔主有朋友在科研单位工作,他们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开题报告至少都需要导师和课题组讨论汇报4~5次才能通过。基本从博士一年就开始就准备开题,到博士二年级才能通过审核。由此可见,现在老师和学校对于研究生的开题重视程度。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开题虽然能够使得研究生的研究更合理、科学和有效,但是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着学生的心理和感受。那么,如何才能顺利而快速地通过开题报告呢?塔主给大家一些建议有利于帮助大家对开题有更好地把握。大量阅读文献,不断积累知识研究背景和内容的确定是建立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的,对国内外最新最经典的文献进行阅读,并总结归纳是非常重要的。塔主在跟学生开组会时经常会发现学生对文献的把握太少,说到一些问题时就很茫然,学生的思维和理解对接不上导师的要求。因此,阅读文献是做研究最基础的要求。如果你的文献阅读的好,那么在开题报告中对研究内容也就会更加自信,做的就会更好!学习他人报告,不断总结归纳一开始大家都不会写开题报告,尤其是硕士,如果自己蒙着头在那里瞎写,很可能会写成一团糟。因此,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学习并不是照搬抄袭,而是通过阅读他人的报告,总结写开题的经验和套路,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内容进行撰写。学习的是结构和逻辑,真正写出来的才是自己的东西!如果照搬,可能会把自己的报告写得不伦不类,当然不会顺利通过。多与导师沟通,不断修改完善一份好的报告是改出来的,并不会第一次就写得非常完美。所以改报告的过程才更重要。塔主当年写开题的时候在第一次给导师汇报前就已经改了四次了,有的是自己不满意,有的是跟师兄师姐讨论后修正的。然后再给导师汇报,有问题继续修改,私下里多与导师发邮件讨论,不断修改完善,在最终的汇报时才能一次通过!现在学校对学生的开题报告要求越来越严格,主要是想提高学生对自己研究内容的整体把握,避免学生在后期遇到各种突发问题,所以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针对此,学生就需要在开提前将研究的内容和实验、预期结果等考虑清楚,制定详细科学的开题报告!关于开题报告的内容,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与塔主交流讨论
从最近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文件来看,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因为从数量上来说,1999年研究生仅招生8.6万人,硕士约6.5万,而到了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达到了72万,数量增加了十倍之多,但是很多学校在教学设施、科研资源、导师的数量与质量、研究课题和经费并没有跟上研究生扩招的步伐,培养质量问题必然会产生。因此,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加强质量监督,加强过程监督。而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可以算作是科研工作的起点,写好开题报告可以帮助研究生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准确把握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研究生顺利开展科研工作极为重要。因为学科不同,研究的侧重点各异,我们只针对开题报告中的几个重点部分,结合指导研究生的经验,给大家说一下如何在内容上写好开题报告。1. 关于论文研究题目实际上,作为导师来说,给学生选择一个具备一定学术价值并且学生也能够胜任的课题并不容易。从读研那会开始,就发现导师对于论文题目的把握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我们那一届一共五个学生,有个女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偏差,导师给的题目相对简单,毕业时导师才和我们说,她观察了大家半年之后,才初步定下几个人的研究方向。因为我们要承认在研究工作中,研究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所以大家在选择研究课题的时候,一定要和导师进行深入的探讨,兴趣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合理性,包括课题组的研究经验、实验室设备条件、科研经费等等,都是大家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尤其是要建立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之上。2. 关于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当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研究背景,而写好研究背景的前提一定是基于广泛的文献调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用我们导师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一定要避免坐井观天、自娱自乐。关于文献的调研给大家几个建议:第一、 要选取和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内容,现在获取文献的方式多种多样,欢迎大家关注教育观察号来进行咨询讨论,在选择文献的时候一定要选著名专家学者,就是大家常说的“科研大牛”的文献及著作,还要注意期刊的权威性,综述性的文献有助于大家快速了解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第二、 要追踪原始文献,有些文献在引用的时候并不能将原始文献中表达的科学问题说明白,因此一定要找到原始文献来阅读。第三、 看文献的论证思路,很多同学看文献的时候只是看作者做了什么,其实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放在作者的重要论点、论证方法,学习作者的科学思维方法,从问题提出到事实论证再到给出结论,是如何一步一步进行的。3. 课题的可行性及研究方案首先,课题的可行性。在大家开始进行课题研究之前,在广泛的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要先对拟研究的课题进行初步的试验,这些工作建议大家从入学后就开始着手进行,也就是第一年在上课的同时就要开始进行实验工作,这样才能对课题的可行性有个初步的认识和分析。但是很多同学在本科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对于可行性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很难把握,因此,观察号建议从“理论上是否可行,实验条件是否具备,研究人员本身的专业基础和能力水平是否胜任”等几个方面来衡量自己,并且也需要导师给予指导,千万要避免出现中途换课题的现象。其次,课题的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计划是保证课题按时完成、保质保量的前提。在前面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好课题的研究计划,这是开题报告的核心内容。观察号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还要有明确的时间进度安排。对于研究方案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拆解成几个关键性的问题,把工作细化。可以说,研究方案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题的顺利进行,导师的经验在这个阶段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写在最后:开题报告对于研究生来说是训练科研能力的一次机会,一定要在和导师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各个环节,保障课题的顺利进行。如果还有其它问题,欢迎留言讨论。您的关注与点赞,是观察号最大的收获和感动,也是观察号进步最大的动力!
现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考核越来越严格了,有些同学在开题答辩的时候就不幸被否了,需要重新选题,在实习、找工作的毕业季,时间紧张,怎么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那么,一个好选题的标准是什么呢,如何做好充足的准备?请看下文!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下列条件:1.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过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2.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和视角,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3.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的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4.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以上是一些抽象化的指导性原则,那么具体实操时我们该怎么做呢?一般会有这么几种方案,一个是答辩组的老师会给你一个方向,另一个是导师会给你一个方向,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拟定题目。无论是何种方式,选好一个题都不会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经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出来的,需要我们对该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后面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的科研任务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和“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经完成了上述任务,但我们并不能直接挪用导师的成果,因为老师不能替代学生,这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的基本要求。选题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对某个研究领域进行纵向的(即按时间线)和横向的(即同期的不同研究视角)比较性的文献阅读,需要我们及时标注、记录和整理文献中与我们目标课题密切相关的研究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研究结论(research conclusion)、研究不足(research gap),在进行归类后,发现自己可以继续研究和创新的地方。如果你对文献阅读有疑问,推荐看一下我之前的文章,可以帮助你高效阅读文献!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一个字都看不懂?英文文献该这么读怎样快乐地在文献的海洋里遨游?高效阅读文献技巧总结!同时,提醒一些我们在选题中经常会踩的坑,请务必绕路(笑)!1.选题过大,不可操作(×)像以一个市、省、国家某某问题的选题,一般都通过不了,因为调查样本太大,研究成本过高,即使使用二手数据,也远远超出了一个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范畴。2.选题过旧,失去意义(×)一般来说,我们的选题要能够查到近五年的最新资料,才说明这个选题是一个合格的选题,如果一个研究主题近十年来都不再有人研究,那么我们再去研究的话,就会使研究结果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往往是重复已有的研究成果。3.选题过难,不易完成(×)这类选题的作者一般都有一定的学术理想,想要在毕业论文中完成具有一定开拓性的研究。这种精神值得表扬,但是我们也同时应当注意,毕业论文事关重大,其完成有期限的要求,也有质量的要求,如果我们脱离现实地去操作,那么极有可能影响自己学业的顺利完成。以上就是关于毕业论文如何选题的一些建议啦,如果你在选题过程中一直没有思路,除了请教导师、同学、查阅资料,还可以试试爱学术的行文分析工具,帮助你理清楚大致的论文框架,方便你构思全文!最后,祝你顺利毕业,加油!关注我,了解更多论文那些事儿~部分内容参考:贝贝文章网——《开题报告的理论依据简述》
#硕士开题报告你认真撰写了吗#六月临近,研一的你即将结束,一般院校会在今年的秋季学期中为步入研二的同学进行研究生开题。在开题前还剩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同学们的研一课程也即将结束,如何把握好这几个月的时间,去撰写一份高分值的开题报告,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很多院校将开题报告的分数作为奖学金参考指标之一,因此一份好的开题报告,可以让同学们增加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同时也会为同学们的学位论文撰写奠定非常好的基础。下面笔者为撰写开题报告之前需要做的一些准备为同学们分享一些意见,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海涵。图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01确定方向要及时刚入学之后相信有很多导师已经给同学们几个方向,进行去阅读相关文献,并且导师会给一些指导意见,建议同学们去大致研究什么方向。相信同学们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之后,对自己的方向产生了一些想法,并且逐渐建立了自己所要研究的目标。这样就要和导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导师会将利弊说明,并且会为你确定一下自己所要研究的题目,也就是开题报告的题目。这个题目尤为重要,尽量定了,就不要做大的修改了,否则毕业可能会出现问题。02整理文献重中重同学们在阅读了很多文献以后,导师为自己明确了方向,就需要对自己阅读过的本领域的参考文献进行整理。一般需要整理文献中所提出方法的优缺点,尽量形成笔记,做到无遗漏。并且参考文献一定要追随最前沿的方向,对国际上对此课题的研究进行精确的把握,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做什么,才最重要,方向拿准,文献整理清晰,相信你会比别人早先一步,开题开好了,对同学们的科研生涯会有非常大的帮助。03师兄师姐资源要握紧自己的的导师会带过很多届的同学,抓紧找到自己同方向或者相近方向的师兄师姐,将他们手中的科研资源进行参考,比如他们当年的开题报告,他们的笔记,进行参考。即使没有跟自己一个方向师兄师姐也不要紧,也需要对他们的开题报告进行参考,毕竟很多东西是相通的。看过别人怎么做,才知道自己的东西要怎么做。因此把握好自己师兄师姐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多一些沟通,多一份高分开题报告的机会。04提前写好多修改当你做完上面全部的事情以后,就需要开始对开题报告的撰写了,第一件事儿就是用心。不要盲目抄袭,因为你的开题报告做好了,大论文的前两章已经写完了,在学位论文撰写的时候同学们可以省下一部分时间去撰写自己的科研成果部分,一定要好好修改,修改到极致,按照学位论文的要求去写。细心,用心很重要,开题报告如果掉以轻心,后续早晚一天你会更闹心。所以用心去写超级重要,给自己一份最好的开题报告!05总结对于开题报告这一项科研任务,有很多同学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为此浪费了很多的宝贵时光,如果将来改题,将事倍功半。甚至更惨的话可能被延期,刚开始的时候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后期将会事半功倍,迟早都要写,认真的去写,让自己的科研质量进行提升,又何乐而不为呢?最后预祝各位同学科研顺利,开题报告获得一份较好的分数。
文/十八木“听风也听雨,飘雪落澜庭。用心书写教育。” 【本文选自十八木之《读研宝典》系列文章】01 合理吗?曾有毕业生给我留言,问,“老师,我读研期间课程成绩基本都在80分以上,还拿过奖学金,其他方面都表现良好,如果毕业论文盲审通不过,还能正常毕业去工作吗?”遇到这样的学生,其实挺无奈的。因为他们直到研究生毕业都没有搞清楚研究生培养机制。按照现行国家学位相关规定,毕业论文盲评不通过,将无法参加正常的毕业答辩,很多高校都规定需要延期至少半年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继续送双盲评审,如果延期半年盲评依然不通过,将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毕业证、学位证可能都没有了,后果很严重,几乎相当于“一切清零”!有同学说,我整个读研究生期间都没有挂科,成绩都很高,综合表现都符合学校要求,还获过一些优秀荣誉称号,凭什么因为一个盲评不通过就不能毕业,这公平吗?合理吗?02 很合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阶段,本科阶段三年半的时间都是在进行各种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留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大约三个半月的时间。而且,本科教育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在学生考核方面偏重于课程成绩的考核。而研究生教育基本可以算得上是“精英教育”,其考核更加偏重于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研究生课程学习只需要1年时间,甚至更少,而且课程任课老师基本都会给出比较高的成绩,很少会抓补考,其实也就间接意味着研究生的“重心不在这里”。而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间则至少是1年半时间,从时间安排上就远比本科毕业论文多得多。研究生毕业论文作为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研究生毕业论文要经历大量查阅整理资料、选题、开题报告、开展研究、中期检查、继续开展研究到最后撰写论文等阶段,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能够按照导师要求,认真、踏实、勤勉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平时在做实验过程中注意及时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总结数据和完善研究过程,及时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而且在平时注意取得一些如专利、论文等科研成果,即便是抽到盲评,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盲评评审人一般是不会故意刁难任何学生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一个全方面的考核,评审人通过对论文的评审,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阅读资料、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论文撰写、编辑排版、理论掌握程度、分析总结、创新思维、严谨程度等方面的能力。盲评通常会选择3名评审人,一般情况下只要有1位评审人认为论文不能通过,论文就至少需要修改。有经验的评审人评审意见会不谋而合,打分会比较接近,所以绝大部分是公平的!当然,遇到死对头情况是特例。但凡是评审人给出不予通过的评审意见的,那只能说明,这论文做得有很大的问题。作为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成果,如果毕业论文通不过评审,没有毕业证学位证,自然也就很合理!为什么别人都能通过,偏偏你就不能通过呢?所以也怨不得别人!自己的路是自己走得,旁人顶多能帮你拎点行李、给你指个路,但脚还是长在你身上,路得靠你自己的脚一步一步往前走。03 如何应对?眼下又到了研究生毕业季,往年毕业论文可能是通过纸质版寄送到评审人手中,今年因为受疫情影响,基本都采用的是线上直接双盲评审,其实比往年的快递更便捷更有效,还不存在丢失的问题。这几年受到类似“翟天临事件”等事件的影响,很多高校都加大了盲评抽取比例,由以往的5%甚至增加到20%,一般都至少有10%左右的盲评率。希望所有正在毕业季的研究生们,都深刻意识到毕业论文盲评的重要性!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大意,千万不能稀里糊涂。在论文定稿前,耐下心来,再仔细检查检查,请导师、师兄师姐们帮忙多看几遍,尽量避免可能的错误或失误,确保论文评审的顺利通过。万一盲评没有通过,在延期的半年里一定要端正态度,仔细认真对论文进行全面修改,争取二次盲评能够通过。这是万不得已的方法,学术是严谨的事情,学术没有捷径,最好的办法还是从研一开始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平时做好了,一切也就水到渠成!学术是严谨的事情,当谨记终身!【用心书写教育,欢迎关注十八木】(本文原创,欢迎评论转发。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删除)
3.21日,小西看到一位硕士生的留言:导师不管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结果延期;改论文时,导师依旧不管,内心煎熬的不行,很想哭,该怎么办?在她后续的介绍中,我有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她读研时选的导师比较坑,硬是给导师做了2年的外包项目。期间,大量时间被挤占,没有做过课题,也没有撰写过小论文。之后,她撰写学位论文的课题、数据等是自己未参与过的,遇到问题导师也没给过指导。送审之后,评审专家认为深度不够,不同意答辩。学院按要求给予“延期毕业”的处理。她又找导师沟通如何修改,结果导师就说一句“按人家专家提的意见改”。目前,她比较迷茫,延期毕业将无法拿到学位证,已签的工作无法去报到,也要黄。个人情绪低落,不清楚论文如何修改,改完后也不知晓是否可行。双重焦虑,内心煎熬,她有点抑郁、绝望的情绪,很想哭。同时,她感觉之前上了1个假的研究生,能力没有提升,虚度三年光阴,甚至不如本科时的自己,或是不如工作三年收获大。当然,在沟通中,她也表达出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更多的是想知道该怎么做,还有就是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你们有过类似的感觉吗?咋说呢?之前,小西也曾听闻过类似的导师。硕士期间采用的是“散养”,不管不问,远不止一个学生延期。不过,其他导师的“散养”是大方向上给指导,细节上学生需要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实在不行,也要给一点提醒,如分享几篇优质文献。或是,导师申报到什么项目,就做什么方向的研究。自己学术能力不足,学生遇到的难题,一样说不出个所以然。学生在课题研究、选题、论文撰写中,经常走错方向,浪费精力与经费后还可能被骂。去年,有学生发个材料(开题报告提纲)过去,导师直接一句“没问题”,让学生认为半个晚上赶工的东西居然这么好,好简单!然后,参加开题会议时,迎面而来一顿狠批,几个老师挨个骂。事实上,作为导师,我们在参加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或是论文评审中,听几句PPT汇报、翻下材料或是问两个问题,就能明晰不少内容。以硕士学位论文为例,部分导师极其负责,会给学生一字一句修改。类似这样精修过的论文,评阅起来真的不一样,一眼就知道学生与导师都下了功夫。反过来,个别学位论文题目还算新颖。原本还有点小期待,看下摘要就发现就不是一回事。光有名字没有内容,让人极度怀疑导师都没完整看过一遍论文啊。事实上,如今教育部门、学校对于学位论文非常关注,尤其是抽检为不合格、存在问题论文后,对导师同样有严惩。江苏、广东两地的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才发不久,冲击很大。但是,也不能让学生延期毕业,或硬拖到学生被清退,规避论文抽检?对于这样的导师,个人建议是先找学院院长沟通下,看看是否可以修改后再次送审,不要怕导师会给小鞋穿。已然这个样子,也不会有再坏的结果呢。同时,找下参与开题、中期检查或预答辩的校内导师(非自己导师),请她们帮忙看看论文初稿,给一些好的建议。之后,再结合评审专家的建议,自己认真改。找几篇类似方向的文献或学位论文,仔细琢磨下别人是如何做的。不管怎么样,做最大的努力,找一切办法。熬到现在不容易,放弃太可惜啦!大家觉得呢? 若是我的文章对你稍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或转发,让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谢!
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顺利毕业的必经环节,曾经有多少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被退学,如今又发生因为毕业论文问题而选择跳楼轻生的惨剧!5月9日,网络上传出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因为毕业论文问题,选择跳楼轻生的信息。女研究生的妹妹通过微博将相关信息发布出来,主要是女研究生和指导老师的聊天记录,还有女研究生生前写给指导老师的道歉信!瞬间,所有责任全部指向了指导老师!一、事件主要经过根据研究生妹妹一方发布的信息可以看出,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女研究生读研后,选择一位薛姓导师,也就是整个事件中的论文指导老师。在论文开题报告时,由于导师和女研究生之间在开题方面意见不一致,于是导师未签字!导师不签字,开题报告自然是通过不了。但根据其妹妹的表述,跳楼女生随后找到其他导师通过了论文开题。随后,女研究生也按时完成了论文,交给薛老师看,薛老师提出了修改意见,薛老师收到修改稿后,说学生是在敷衍!也没在论文上签下同意答辩的意见。期间,女研究生通过微信信息哀求过老师,也写过道歉信,老师只是给予简单回复,随后就发生了跳楼的惨剧。二、家属把责任全部指向了导师根据其妹妹发布信息来看,女研究生的家属认为造成悲剧的责任在指导老师。原因就是导师没在论文开题、论文送审方面没有及时签字,而且也不同意送审!老师也未和学生及时沟通。在整个事情中老师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不配老师称呼等语言。但至今为止,网络上还未传出关于指导老师的相关回复。三、一个疑问:女研究生是如何通过论文开题的一是,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时,既然导师和学生在论文方面存在意见不一致,导师也没签字同意,该学生是如何通过其他老师通过论文开题的。一般来说,要么是学生通过申请更换了导师,更换后的导师同意了开题。但根据其中描述,既然更换了导师,那为何后期还要找原来的导师指导论文。这是一个主要疑点。女研究生的妹妹并未说清楚。四、责任到底在谁?其实关于毕业论文酿成惨剧不是第一次发生。2019年宝鸡市某大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通过选择轻生。2016年南京邮电大学一位研究生因为毕业论文问题选择跳楼轻生。类似的事件已经发生多次。从这么多次由于毕业论文选择轻生的事件来看,责任并不全在指导老师一方。对于类似事件涉及的导师来说,并不存在恶意让学生不通过论文的情况,即使有也是极少数的。何况,导师自己指导的论文不能通过对于自己并不是好事。但作为导师,对于学生的信息回复不及时,关注不够多,指导不够仔细具体,也是导师存在的一定责任。对于因为毕业论文而轻生的学生来说,多是因为毕业论文存在一定问题,而且修改过程中又面临难题,认为老师指导的不够明确,得不到帮助,可能面临不能毕业的后果,于是选择轻生。五、哀求不能作为通过论文的法宝对于传媒大学女研究生跳楼的事件来说,导师固然存在一定的责任,那就是在论文开题时没有和学生认证仔细的沟通,后期在论文修改时也没有提出详细具体的修改意见,在学生面临心理压力的时候,也没有给予帮助!但我们绝对不能因此就说责任全部在导师一方,如果学生哀求,导师就提出非常具体详细的修改意见,甚至帮学生修改论文。这样不就是等于说,哀求就可以通过论文,哀求成了通过论文的法宝。我们还怎么培养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人才,一面对问题就轻生,那进入社会之后,我们的毕业生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如果导师完全不管,而是靠学生自己去单打独斗,确实有难度。毕竟这些学生刚刚大学毕业,而且研一基本上都在上课,一些理工科的学生可能还有实验课,但都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甚至说还没有入门,这学期我也刚好在给研究生上课,让学生做了一次关于自己课题展示,结果发现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课题有所了解。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放手不管,恐怕靠学生自己很难进入角色,对学生也不负责任。对于学生来说,如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出现了,学生又该如何处理?对导师来说,又该尽到哪些责任,我们一一为大家解答。01导师方面不论硕士还是博士,目前实行的还是导师负责制,虽然有的学校或科研院所实行所谓的“双导师制”,但责任都是相同的。在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意见》中第三项导师职责一项,进一步明确了导师的职责。首先,在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导师积极参与制定执行研究生培养计划,强化学术指导,定期与研究生沟通交流,指导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因此,导师有责任在研究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开题报告就是初步确定研究方向的重要一步,导师有责任也有义务给予学生指导,毕竟学生在相关研究领域还是“小白”。其次,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意见》要求导师要指导研究生发表各类研究成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一点上来看,指导学生发表论文也是导师的职责之一,带过研究生的老师都知道,其实学生最难的就是在第一次写论文的时候,经过第一次的磨练,掌握了论文撰写和投稿的基本技巧,在写其它论文的时候导师也会省很多力气,所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实际是双赢。但话说回来,导师负责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导师极大的权力,如果与导师讨价还价,恐怕胜算不大,那么如何解决导师疏于指导的问题,除了自身不努力这种特殊情况外,个人认为自己要主动出击。02学生方面首先,主动与导师沟通。很多研究生认为第一年是上理论课,然后就没什么其它事了,到了研究生阶段,如果你还是在等着别人催你工作,那证明你还是没有进步。其实你想想,如果是学硕三年时间,如果按照上一年课,做一年实验,半年写论文,半年找工作,时间太紧张了。况且实话实说,研究生的课程难度并不大,第一年一定要多看文献,定期找导师汇报学习成果,尤其是对于课题来说,越早确定越好,凡事宜早不宜迟。其次,向小导师请教。我们不排除有些比较牛的导师确实比较忙,拉项目、作报告,国内国外经常飞来飞去,这种情况下一般组里都会有小导师,年龄差别不大,沟通起来也相对容易,并且从时间上和能力上来说也绝对没问题,保持谦虚的态度,积极寻求小导师的帮助,也可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最后,要多向组里其他同学学习。我们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尤其是组里高年级的同学,对于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比较熟悉,经验也相对丰富一些,对一些理工类实验科学研究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和组里的师兄师姐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也会让你的白头发少一些,只要不秃,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如果你真的碰到了导师连一面也不愿意见,也不是自身问题,那么劝你还是另寻良师吧,至少目前我还没有碰到这种特别极品的导师。读研不易,加油吧!奥利给!如果我的文章帮到了你,欢迎点击关注,点赞和转发,和更多的朋友分享!
硕士论文选题的重要标准:问题标准,暨问题意识。何谓问题标准?即:一个选题必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好问题。何又谓“好问题”?彭玉生指出:“问题是一项研究的灵魂。”“一个好问题往往比正确的答案更加重要。”如何确定“好问题”?他提出四个评判标准:1.具体。经验问题应该明确而具体,切忌空泛,以小见大远胜于虎头蛇尾。2.集中。专注于一个研究问题,或者彼此相关的一组问题。当一篇文章问多个问题时,这些问题应该围绕同一个理论轴心,而不是同一个现象或事物。3.原创性。原创诚然可贵,却是真金难求。研究新现象往往能提出新问题,但新现象本身的独特或罕见性未必是创新。用新资料研究老问题尽管有价值但绝不是创新,而对一些老话题或普通现象以崭新的视角提出研究问题则可能具有独创性。4.意义。这一标准包括语义上的意义和理论意义。语义上有意义的基本要求是研究问题要符合逻辑、符合事实,不应是假问题。“学术研究特别强调理论意义,即理论缘由(theoretical rationale)。每一个好的经验问题背后,都有一个理论问题。……判断理论意义不仅需要学者的理论功底,并且必须是学术界认可。定义重要概念、提出重要问题要比做回归分析困难得多。对大部分研究者而言,只能通过文献分析来证明自己的研究问题有理论意义。”[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确定“好问题”的四大标准中,“具体”和“集中”意味着一个学术问题必须是研究者所能够驾驭的,小问题好着手,大问题难掌控。这对硕士研究生而言特别重要:大而不当的问题绝非一篇硕士论文所能够容纳。例如,有这样几篇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邓小平公正观的逻辑构架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理白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专业标准”而论,上述四篇开题报告均符合专业要求。可是,就“问题标准”来看,其选题要么太大而难以驾驭,如后三篇;要么选题过于含混空洞而难以完成,如第一篇选题的研究难度就已经远超一个硕士研究生的能力范围。而第四篇选题虽有新意,但是,仅一个“高校网络舆情”之“高校”范围界定就在研究者面前树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里的“高校”是中国所有高校还是某地的高校抑或某所高校?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因为研究思路决定了研究者必须大量采用第一手资料,这必须依靠实证调查获得,其过程非常艰辛。它意味着:若选择多所高校为研究对象,获得研究数据的过程将超出研究生的能力范围;若只选择一两所高校,所获数据则不足以支撑一篇硕士论文的写作。而如果只用第二手资料,不仅资料不够丰富,更糟糕的结果是:研究的可信度将大打折扣。总之,这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研究选题,但研究者却面临无从下手的尴尬。遇到上述问题时必须调整选题———要么放弃重来要么缩小研究范围。以《大理白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例,作为一个实证研究,研究生个人是无力赴大理州1市8县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来完成此论文的,这需要一个庞大的课题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才能够完成。但考虑到这是一个富有意义的研究选题,经笔者指导,题目最后确定为:《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聚居区为个案》,问题由面缩小到点,成为适合硕士生研究的问题并顺利通过开题答辩。“原创性”对硕士研究生而言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可以提倡却不宜实现,更不能苛求。对于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而言,比创新更重要也更现实的目标应该是:完成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而少数学有余力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可以在选题上追求“一定程度的创新”,而能达此目标已属难能可贵。如《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因题目太大研究资料匮乏而被笔者否定后,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积累将题目调整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探索》,从而使一个渐成热点的研究课题演化为一个非常富有创新价值的问题。通过整理文献发现,作为一个源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耗散结构理论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早已受到学界关注,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研究领域。但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其运用极为有限,虽有少数学者运用这一理论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但尚无学者运用其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热点的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因此,这一研究具有原创价值———用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新问题。当研究方法明确为耗散结构理论后,因研究视角的调整,研究资料的来源不再被局限于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可以灵活运用,相得益彰。硕士论文选题能够创新,除了自身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之外,若能够在导师指导下清晰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也能够找到富有创新意义的选题。例如, 2005年底,国务院学位委、教育部出台《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相关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有敏锐学术洞察力的研究者会发现,心理学和教育学前所未有地赫然列入主要相关学科中。该文件从学术渊源的角度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教育学内在的联系,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而且可以借力于教育学和心理学来发展壮大。首先,教育学和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并能够开创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其次,有可能诞生新兴的交叉学科———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学术底色”的全新的、体现时代特征、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或者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学术依托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领域,因为,“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可以为教育和心理研究,特别是实证及实验类的研究提供宽广且几乎完全空白的学术领域;最后,无论两大学科如何融汇碰撞,有一个基本事实可以预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将会迎来一个引人入胜的学术增长点,两大学科的有机融合将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前沿。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指导四位硕士研究生确定了具有原创价值的选题,其一是:《有效课堂管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绩效相关性研究》;其二是:《高校“思政课”课堂环境与学生学习态度的相关性研究》;其三是:《XX大学学生“思政课”学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基于教育心理学多维理论的解读》;其四是:《高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研究———以XX经济管理学院为例》。这些选题不仅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好评,而且得到了教育学、心理学专家的好评。其重要原因有:第一,“思政课”一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囿于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亟待教学改革完善之。因此,上述选题切合200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05方案”的有关精神,顺应了时代潮流;第二,上述选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借鉴了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具有鲜明的教育实证研究特点,填补了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在实证的科学性方面的缺漏;第三,上述选题(除第四个以外)均立足于笔者长期致力的教学改革研究———“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验研究”,研究生们各自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以笔者的教学实验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堂观察、教育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手段,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研究。以此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其创新价值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对于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般规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前述“好问题”之“意义”标准也是学位论文必须达成的标准,但却经常被研究者忽略。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大量假问题出现。有这样一篇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虽然题目中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词,但该问题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问题。经验以及常识告诉我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自身和随迁子女的生存和发展日愈受到社会关注。然而,这些随迁子女进城后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及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更有可能是:城镇的接纳能力不足和他们父母安居乐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种种问题,如: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及合法权益保障等;抑或是他们在与新的生活环境融入时出现的相互适应的问题,如:社会融入障碍以及普遍存在的因行为失范得不到及时矫正所导致的青少年违法乃至犯罪问题等等。而这些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够涵盖、所能够解决的。也就是说,针对这些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好坏都不能有效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源是公平教育的缺失和社会保障的缺失,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医疗保障的缺失、基本住房的缺失等。任何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所产生及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之努力都是南辕北辙、荒谬可笑之举。很难想象带着这种“象牙塔”里的天真烂漫到这个身处社会边缘的特殊群体中做所谓的调查、访谈等研究时,这个群体的成员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研究者?!与上述失败的开题相比,这样的选题———《昆明市民办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探析———以官渡区福德村为例》则不失为一个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范畴的真问题。它同样是研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但非常恰当地选择进城务工人员聚集的城中村民办中小学为载体来研究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比起前一个选题,该选题专业属性清晰并且可行。发现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起始, 没有问题则没有研究。那么,硕士生如何避免选题时频繁出现的“以假乱真”现象以确定所研究问题是“真问题”?除了遵循选题时必须遵循的“意义”标准即:符合逻辑和事实、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外,劳凯生异曲同工地提出了区别真假问题的几条基本经验:“我给真问题下了个定义:任何一个真问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逻辑上能自洽;第二,实践中能举证。凡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就是真问题,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则是假问题。所谓逻辑上能自洽,就是指能成一家之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是很高的标准,它要求立论要公允,材料要翔实,理论不能有破绽,逻辑不能有错误。而所谓实践中能举证,就是说在生活中可以找到例证,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而不是天方夜谭,不是谎言谬见。”[3]有一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这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问题。因为命题本身不符合常理与逻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怎么能够与“新农村建设”搭界呢?常识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更普遍的受众所接受,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或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传播方式及其过程。而“新农村建设”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中国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全方位的建设,最终实现把经济文化普遍落后于城市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所以把两者张冠李戴必然产生“关公战秦琼”、“张飞打岳飞”式令人捧腹的笑果。就此题目而言,剖析研究者的思路,可以大致推测出其本意和兴趣是指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可是,考虑到专业方向限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怎么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挂钩呢?干脆给“新农村建设问题”加个“专业限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殊不知两者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此逻辑的荒谬就好比说:“不想当将军的厨师不是好士兵”一样。就专业研究范畴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研究范围”,而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研究范围”之内显然是一个费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得其门而入的难题。经验和常识告诉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的角度甚至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视角来探讨相关问题,但却很难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总之,学术研究的选题必须是真问题,若不考虑专业标准而只考虑问题标准,还必须遵循:事实原则、逻辑原则和学理原则。事实原则在许多时候近乎常识,譬如常识告诉我们:围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而产生的种种“问题”绝不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同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一定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某种联系。逻辑原则与事实原则密切关联,不符合事实和常理的所谓研究选题也一定不符合逻辑。那么,何为:学理原则暨学理意识呢?三、硕士论文的学理意识所谓学理意识即学理性指的是:一项学术研究要符合该领域学术共同体所遵循的学术习惯和学术标准。这就意味着:学术研究就是学理研究即范式研究。何谓范式?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范式是指在某一学科内被人们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共同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其本义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4]劳凯生认为,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有自己的一套常态要素,比如公认的概念范畴、理论逻辑,以及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学术共同体成员的学术工作起着一种定向和规范的作用。因此我借用‘范式’一词来描述社会科学所具有的这一特征。范式就像是一把尺子,因为它能区别出内行和外行、专业和非专业。我们常说‘隔行如隔山’,什么是“行”?它是用‘范式’来界定的。”[3]1譬如,一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其开题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演进研究》,此文从题目到内容都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几乎写成一个历史事件的编年史。这样的硕士论文毫无学理性,因为它没有运用任何一种理论范式来解读引致中国农村巨变的土地政策演变的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及其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位研究生显然没有弄清楚,梳理一段脉络清晰且毫无悬念的历史并不是学术研究,它至多只是学术研究的初步阶段而不是学术研究本身。缺乏学理性将导致一项研究成为“伪研究”,即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通俗地说就是一项研究“没有问题”。譬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变迁”本身不是问题,它要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研究者必须思考:这一政策的演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政策”不是问题,“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才是问题。两者间的复杂互动及可能存在的诸如“溢出效应”或者“涟漪效应”等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把此开题报告改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演进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的视域》。选题中的“农业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演进”的影响对象并与后者构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于是,围绕两者间的复杂互动便产生了一系列关于“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发展变化”等问题。并且,以“农业现代化”为研究视角还使该选题获得学理升华,因为现代化理论是社会科学领域关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步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的理论,运用该理论的研究范式来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演进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使得选题符合上述“问题标准”的三原则,即:事实原则、逻辑原则和学理原则。纵观全文,可得出以下结论:硕士论文选题必须遵循专业标准和问题标准。学术研究的“好问题”和“真问题”必须符合“具体”、“集中”、“创新”和“意义”这四条标准并遵循事实原则、逻辑原则和学理原则。学术研究中,既真又好的问题往往是“小问题”,它可能是“大研究”的“胚芽”。经验表明:只有“针尖上的学问”才能够由点及面,由小及大,由深及广。
文/十八木“听风也听雨,飘雪落澜庭。用心书写教育。”【本文选自十八木之关注大学校园系列文章】最近有学生给我私信说,即将要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工作,问这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要注意些什么?应该说,毕业论文的开题答辩,是毕业论文开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尤其是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开题其实也比较重要,但因为本科毕业论文时间相对来说太短,几乎没法让学生重新开题,所以开题基本都能通过,这也是很多学校直接省略本科毕业论文开题答辩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作为一个毕业论文,开题工作还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帮学生理理思路,充分保障课题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开题答辩这样的环节,进一步引起学生重视,也是增加学生现场答辩的能力。从这些方面看,开题答辩还是很有必要。由于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量比较少,研究内容有限,一般只要说清楚以下三个问题即可(实际上研究生论文开题也类似)。你要做什么?本科论文开题答辩,不需要搞太多花里胡哨的内容,简单、可行、明确就好。你要做什么方面的研究工作?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前期大量的阅读相关文献,充分了解这个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在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和导师商量的基础上,选定其中一个具体方向,梳理出自己想要开展研究的具体内容,明确自己要做哪些具体工作?也许作为本科生在回答这个问题过程中,有些地方不是很全面,但没有关系,只要能大致说明白就好。导师和现场其他老师会给一些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晰。你准备怎么做?介绍了准备开展的研究工作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讲一下打算怎么做!这个部分实际上是将来论文中具体的研究方案部分,具体来说也就是首先干什么,然后做什么。比如学材料的学生,大致讲一下要用到哪些原料,依据研究内容具体如何去改进工艺或配方,需要开展一些什么样的检测等。这部分内容在讲解时不需要讲得太具体,一方面是有可能会涉及到课题组的一些小秘密,另一方面实验方案有可能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实际情况有一些调整。做到什么程度?本科毕业论文开展的时间很有限,通常共计只有约4个月的时间,除掉前期查阅资料和后面写论文、答辩等时间,实际研究时间只有约2个月。所以,在开题时需要清楚自己的研究大致要做完哪些研究内容?做到什么程度?预期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讲清楚这些,基本上就可以了。本科生论文一般不需要太多的创新点,实际上很多本科生论文都没有创新点,所以千万不要列举很多条创新点,那是不现实的。结 语当然,要讲清楚以上三个方面,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资料、总结、归纳,并认真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对其中涉及到的各项内容逐项仔细填写。千万不可简单拷贝复制粘贴,要从心里重视这项工作!实际上,不管是本科毕业论文还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包括硕士、博士),开题是一个可行性论证的环节,是老师帮助学生去梳理思路,保障课题的顺利开展和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作为学生,只要每一个环节都认真仔细严谨准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推进,最后的毕业论文论文和答辩也就水到渠成了。【用心书写教育,欢迎关注十八木】(本文原创,欢迎评论转发。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