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扩招18.9万,继续就业还是读研?徐干

研究生扩招18.9万,继续就业还是读研?

研究生扩招了!今年将着力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32.2万人。震撼!这意味着应届生与往届生的竞争会降低!【就业还是读研】大四应届生目前是就业还是继续读书大致分为几类:理工科跟企业签约的,薪资各方面还不错的,自己家人还算比较满意的。公务员考上的、研究生考上的。还有就是考研失败,考公失败的。还有就是什么都没有准备过的,稀里糊涂等待毕业随便找个私企上上班的。【公务员研究生都考上了去哪个?】这种是非常优秀的考生,一般是比较自律目标性强,家长也会给点参考意见的。首先看公务员是什么样的单位,是比较心仪的岗位吗,如果是大可不去读研,去公务员,读个在职研究生,我同学就是在事业单位,吴江地区的,公积金8000一个月什么概念,在上班期间读个在职研究生,轻轻松松,现在也升职了。读研可能还要等三年,三年之后的就业状况会怎么样现在还是很难判断的,如果还是目前这样,研究生毕业还是大多选择考公务员了。具体因人而异,做出适合自身的选择。【考公失败,考研是吧大四还有什么选择?】今年毕业生800多万,研究生,公务员才招聘了多少人。大多数同学还是没有挤进这个独木桥的,机智点的同学或者考生家长,会在考生大四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指点。在参加公考或者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去试试其他校园招聘,比如银行校园招聘、农商行校园招聘、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等。选择还是很多的,考考教师,中小学老师也在扩招。大四的你现在开始还是有大把的机会,抓住三月,五月就会走上人生巅峰。(银行三月网申、4月笔试、五月面试体检签约)

筷子篇

研究生天天都在干什么?这样计划才不至于荒废,跟大学生天壤之别

我们知道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有明显的区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革新能力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方式和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研究生往往是小组进行研究开发,另外,研究生还配置了专门的导师,进行对象性的指导及相关的研究任务的安排,下面来看看研究生的三年都在干什么吧。研究期间的学习计划要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同时要考虑学校在不同时间安排的检查,例如,开题、中期、科学研究成果的验收、论文答辩等,通常,研究生的计划应该考虑以下三点,一起看看吧。第一:研一注重丰富知识,研究期间通常需要学习一些理论课,往往要继续本科阶段的课程,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在研究期间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为以后的科学研究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研二专攻某个方向,研二进入课题组后,必须将主要力量放在自己的攻击方向上,再完成一系列的研究任务,研二差不多要开始准备论文了,应该一边研究一边写论文。第三,研究三开始准备课题的验收和毕业论文的制作,研究三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课题的验收和毕业论文的制作,如果顺利的话,我打算还剩下一定的时间找工作,读博。总的来说,研究生时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紧张,如果还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可以取得资格证和完成论文,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的留言,小编会第一时间回复的!

礼也

23岁硕士研究生毕业,如果继续读博士的话,利大还是弊大?

23岁硕士研究生毕业,如果继续读博士的话,利大还是弊大?我觉得23岁就硕士毕业了的学子,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如果继续读博士的话,估计前途很可能一片光明。就学历层次而言,博士学历比硕士学历的逼格要高得多。近年来,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选择读博的人却不见得那么多了。物以稀为贵,有些用人单位对于拥有博士学历的人特别优待,比如博士毕业后没有房的,一些用人单位会给予特殊照顾——直接分一套房子给单位里的博士生。而23岁的硕士毕业生,继续努力,读个博士最多花4年时间,个人认为最好在结婚之前就把博士文凭搞定,这样在成家立业之后就可以心无旁骛地扑在自己的事业上。所以,我觉得在自己年纪不大、其他条件都许可的情况下,继续读博士,利大于弊。“地贫种松柏,家贫子读书”,年纪轻轻就开始读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学历,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也是为今后的高待遇铺下“垫脚石”。如果你对读博有着浓厚的兴趣,你想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选择读博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读博,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和毅力去坚持,只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迎接你的,必定是辉煌和光明。或许,读博士有一定的压力,但如果你是实打实的学霸,在读硕士的几年时间里轻松加愉快,如今又能化压力为动力,而且很多博导都对你相当认可,那么23岁不开始读博,难道要等到63岁再去读博吗?如果,你对读博充满着纠结和彷徨,我觉得你还要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第一,我这一生的追求是什么?读博能否让我的人生追求早日实现?第二,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读博能否为我的职业规划‘加码’?第三,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读博的专业,是否符合我的爱好需求呢?”如果你把这三个问题都捋顺了、想通了,同时你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相信你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当然,如果担心读博之后年纪太大,也可以一边读博一边成家,做到结婚学习两不误也不是不可以,可能有了一个灵魂伴侣之后,你在读博路上就会如同打了鸡血似的也说不定。

教育部再次发声,针对研究生里“混日子”的人,不适合尽早放弃!

我相信大家一定关注过前段时间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翟天临的“论文抄袭”事件吧,这个事件不仅是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还引起了教育部的注意,可能也是因为这个事件的原因,在2月27日教育部在官网公布了一则通知,而通知的内容则是与研究生有关,在通知内对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和毕业都做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到: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对这句话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为:针对那些在研究生期间混日子的人,尽早做出别的选择,不适合读书的就不要再学校浪费资源了,尽早放弃读研,出去工作,这样对大家都好。教育部再次发声,针对研究生里“混日子”的人,不适合尽早放弃!目前在我国博士毕业的人数并不多,他们的毕业率也不是很高,很多攻读博士的人都面临延期毕业,这就是因为对博士毕业的要求比硕士毕业的要求要严格的多。对于我国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则就没那么严格了,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水”。也就是因为这样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率跟博士研究生比起来就是相当的高了,而这样的硕士研究生对于社会的进步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而且也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也就是基于此种情况,教育部才会发布这样的通知。而对于目前教育部下达的这种通知来说,在网上可是引起了热议,很多网友说这也是在对那些盲目跟风选择考研的进行一个警告,进来随着本科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就业难度的增大,很多的人选择了考研,掀起了一股考研热,盲目的跟风也使原本的好事变成了坏事。盲目的跟风考研,导致报考人数激增,但是真正到上考试战场的时候,人数却少了一半。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放弃,毕竟考研的难度很大,但是考研过程也是十分难熬的,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都是难以承受的。半途而废的人就占了很多,而很多人考研究生也不是为了给自己镀金,而是为了在学校这个乌托邦多待几年。所以考研并不是人人都适合,人人都能考的,而研究生同样也不是人人读着都合适的,所以对于研究生还是要谨慎报考,以上即使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教育部的这一则关于研究生的通知,对于以上的内容你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白牙

考研有用吗?研究生是不是“烂大街”了,还要不要继续考研?

你知道吗?在中国的某个地方,有你的竞争对手,他在学习,你上自习前他就开始学了,你走了,他还在学,你吃饭拉屎,他在学,你回寝室休息,他在学,他在学,他在学,你要考清华,清华凭什么要你!文/小桔子说教育正在准备2021考研的小伙伴,我知道考研这条路很累、很孤单、很彷徨但又充满激昂和希望,看了大家的追求和坚持,心酸又感动。在每个人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但不要说本科生,是否连研究生都被“街头恶霸”了呢? 更不用说,那些说研究生街,根本不是出来的,在街上,十字路口或食品市场,你看到的是研究生吗?关于各地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传闻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 虽然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相当高,但是只有20% 的人被这些学院和大学录取,而且只有6% 的人被第一批有真正能力的学院和大学录取,进入985、清华或者北京大学更是罕见。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那些本科生又有多少人选择考研?在这些本科生中,只有一部分人选择继续学业,很大一部分人选择直接进入社会。 尽管中国的研究生数量增加了近200倍,从中国人口的角度来看,更不用说研究生院了。 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大学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到处都是大学生,研究生和狗一样多”的说法呢? 最基本的原因是”物以类聚” 如果你拥有自己的研究生水平的人才库,那么你的同事或朋友几乎与你平等,因为你通常与这些人接触,而你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或农民,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孔明一生中有个研究生,她会很惊讶的。在那985所高中里,你可能认为医生就是街道,但当你站在乡村的街道上? 你会遇到一些高中或大专学生,他们被认为受过良好的教育。 也就是说,至少,研究生确实生活在一条糟糕的街道上,本科生也不能生活在一条糟糕的街道上。 街道越多,他们就越想成为研究生。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汽车行驶在一条糟糕的街道上就停止购买汽车,我们不能让我们的错误把我们的注意力从一日三餐上移开。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就业前景。对于那种技术性的专业而又跨考英语专业人来说,前途将不可估量。还是那句老话,冷丝认为,无论学什么专业,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个人有兴趣,上述8个考研人们专业也不一定很容易就业,这几年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状况,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看问题。总之,研究生学子只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掌握不错,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总结冲刺这一年,我志憾天地。用信念战胜困难,用效率战胜惰性,用常规战胜浮躁。激情似火,心静如水。全力拼搏每一天,专注高效每一节,聚精会神每一分。付出非常之努力,收获非常之进步。冲刺这一年,决胜这一生;冲刺这一年,幸福八十年;冲刺这一年,全家尽欢颜!本期话题有道理吗? 考研到底有用吗? 研究生是“烂大街” ,还想继续考研?本文由小桔子说教育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在别的平台发送,感谢您的观看,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必删除。

不监于体

继续读研三年和出社会工作三年的人差距在哪?学姐含泪告诉你实情

继续读研三年和出社会工作三年的人差距在哪?学姐含泪告诉你实情其实人生的选择是有很多的,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是应该继续读研究生三年还是直接出来工作呢?这两者会有什么样的差距呢?学姐含泪说出了实情,今天小编就从几个方面给大家分析一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读研究生方面。这对于你的专业知识也是比较有帮助,而且会提高你各方面的能力,像是实验,科研或者是文学一块,都是会有很大的提升的。而且学历高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一个本科生和一个研究生,相信更多的企业都是会选择研究生的。好像很多的岗位最低要求就是研究生。加上读研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交友圈子也变得不同了,身边会有很多的专家,学着,硕士等,对你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不可否认的就是得读研的确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在工作的选择上面也会更广,而且交际圈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直接工作三年的话也是有好处的,这三年会让你比研究生先拥有更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而且还能够赚到一些钱,因此发家致富也是有可能的。那么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是硕士毕业的,虽然工作比较晚,但是工资待遇上面肯定是比较好的。另外,我们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上来分析。横向上,工作是可以累积经验和财富的,而且也会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办事效率。读研的话是可以提高我们的自身水平,对于未来的发展是比较有好处的。那么纵向上,如果按照工作时间相同来看的话,读研以后肯定会有很好的薪资待遇的,所以为了长远利益来看,还是比较建议读研的。其实说白了读研就是为了以后的工作。但是如果直接工作的话,完全可以用这三年的时间去积累经验,而且还可以趁着年轻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慢慢的发展起来,总拥有自己的事业!三年的时间,很有可能会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事业,那么这时候,有钱了又何必较真于学历的高低呢?当然这也要看你所选择的工作。如果是不一定就需要读研的话,是完全可以直接工作的。三年的时间可以让你更快地适应工作。而且对于职位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可能三年后你已经是一个精英了,但是研究生才刚刚出来找工作,而且还不一定就适合。所以这个也是可以用来参考的。最后小编觉得其实两者的差距也就是一个更加有知识,一个更能挣罢了。至于怎么选择完全是看你个人需求。其实很多人会更加想要早点投入生活,毕竟读书这么多年了,完全可以通过直接工作来累积经验,开阔眼界。不过不管怎么说,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个自身的想法来选择读研还是工作。以上是小编的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那么对于这方面,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吗?

大流氓

继续读研还是找工作

第 281 篇文章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即将到来,向着几百万大军将奔赴职场,想象都让人激动人心,但是当事人现在可能是最痛苦抉择的时候。最近在小密圈看到不少人再问类似的问题,毕业来领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面领着两个选择,是继续读研还是走向社会找工作。很多毕业生之所以纠结很多人是涉及到家庭因素,高校扩招之后,大量的高校生来自广袤的农村,或者家庭条件不太好。虽然我当年也面临这个问题,但在今天的90后们依然要面临这样的困扰。我给出的意见很明确,家庭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议继续读研,否则就直接出来找工作。今年毕业的同学应该是96年左右生人,虽然比我们那时候条件好了很多,包括家庭条件也好了不少。即便是农村,条件不错的家庭已经非常之多,这得益于这十几年来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每年都在提高。读研的费用已经远远不是十几年前大部分家庭高不可企的境况。所以只要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读研依然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君莫见,现在研究生也扩招了么?目前大量的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招人基本都是硕士起步了。也就是说,研究生毕业后获得高收入工作的几率更大。三年弹指一挥间,对你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都是好事。能够让你更早的实现经济独立。前面也说到,扩招让很多地处偏远以及家庭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同学获得了来到大城市学习发展的机会。虽然现在读研费用已经不算高。但对于真正家庭条件不好的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负担,甚至还背着助学贷款要还,读研意味着未来三年,不仅无法获得工资收入,还要家庭积蓄提供经济支持。对于这样家庭的朋友,我建议里毫不犹豫的出来找工作,去大城市找工作,即便从最底层的岗位干起。最基本的逻辑依然是让你尽快的实现经济独立。不要责怪父母、怨恨生在这样的家庭,父母把你养到18岁已经尽了义务,还供你读了大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是龙是风,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以后的路都要靠你自己来走。而出身社会是个最好的筛选器,他会让你痛苦让你欢笑,无论是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都能催人奋进,不断鞭策你继续前行。想想就激动人心,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一辈子躲在高校或者温房里,最终要回到社会上。而尽早的融入只会带来诸多好处。况且,即便工作以后依然可以有很多学习的机会。工作几年之后就会发现,学东西还是在社会上、工作中,学校学的那些东西真的对你未来没多大用处。如果不明白建议你再看一遍经典《我的大学》,你会浑身充满力量,不再畏惧。大学唯一能教会你的应该是如何去学习。「 题图 By 爱乐」推荐:春天来了,你该跳槽吗?上文:有趣比有用更受欢迎本文由共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我在知识星球「joojen和他的朋友们」记录每天的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18请和我们共同成长。回复「知识星球」了解详情。

赋格曲

2019研究生录取人数继续增加,研究生学历“不值钱”了吗?

我不敢说”烂大街”这句话,但对现在某些学校出来的硕士研究生质量还是有点怀疑,因为这两年分来的硕研实在什么都不会,学工程的不知道CAD,看不懂图纸,学机械的竞不知球墨铸铁、看不明白金属材料符号,不知道什么是碳纤维,这咋上的,这导师咋教的。所谓本科生(研究生)多不就主要看就业难度。用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所来衡量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多少不科学,因为这其中60岁(女50岁或55岁)以上的老人己退休,16岁以下(我国法律规定16岁以下人员不能就业)青少年尚未就业。就是在16岁至60岁(女50岁或55岁)人群中,已就业人员也与本科生(研究生)就业不发生冲实。应该用本科(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占同一阶段就业人数的比例来衡量更为合理。看似3.57%在总人数并不多,这里面算法有个问题,没有客观排除18岁以下人口和78年以后不能参加高考的人口。18岁以下人口还没参加高考,不能说明其到底能不能考上大学,78年以后恢复高考,但当时能参加高考的人员也是要有条件的,因此也要排除不能报考的人员(最少当时50岁以上的人是不会参加高考的),综合来看,其实可参加高考的人员总人数这些年累加也就7亿左右,占比7.14%是很客观的。我儿女都是硕士研究生,如果继续考博,不在话下,儿子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他说上了当,因为他的同学本科生在商飞都是元老级别了,工资当然比他刚毕业研究生高,不过我认为,学历是终身受用的。

不可围者

研究生又一次扩招,进退两难的大学生,别被困在考研里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影响了不少人的正常生活。但要论这其中相对来说是正向的影响,当属20年和21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让时间回到2020年2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工作压力增大,为此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前增加18.9万人。这个消息一出来,就炸锅了,那可是18.9万人啊!要知道,2019年研究生录取人数才81.13万人左右,这一扩招,比例已经超过20%,不少人都想着平均一下,稍微努力努力,说不定就能分到自己。事实上在2020年,确实有更多的人上了研究生。而早在那个时候,也就已经有人在考虑,今年扩招了,明年还会继续吗?今年的扩招真的来了……数据来源于青塔从这部分数据来看,在2020年扩招的基础上,2021年仍然有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大规模扩招,郑州大学、福州大学、海南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复旦大学、宁波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的扩招规模甚至都在1000人以上。这对于刚刚参加完考研初试,在急切等分的考研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只是扩招了,就真的好考了吗?先来看一组数据:去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是340万,最终录取人数是111.4万,按照考研进复试和最终录取的比例大致来算,最终大概是有133-144万人上了国家线,相当于有60%的人都过不了国家线。对比教育部前两周刚刚公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的377万来看,大家可以算一下今年会有多少人上不了国家线!更让人不解的是,不少人都非常迷恋名校,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显示: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里边,每100人就有1.3人报考了清华北大。而清华北大招生人数加起来才8128人,有5万人去抢这些个名额,这意味着有80%的人都将无缘清北,沦为考验中的炮灰。这不是手动在增加自己的考研难度吗?扩招是扩招了,又一个扎心的事实出来了:扩招的人数远远不及增加的那部分考研人数,更何况还有一大部分人在考研中令人发指的努力程度,熬夜、早起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常便饭,其中还有不少是考研二战的,一来二去,考研竞争已经极为凶残。扩招了是一个事实,更加不好考了也是一个事实。如果说努力了很久考不上很扎心,考上了却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更扎心。问起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相信有一部分人的回答是为了追求更高深的学术、为了教育情怀,因此不少人都会理所应当认为研究生就是要去研究学术的,就应该穿着干净的白大褂在干净整洁而又先进的实验室里追求着这个国家最高端、最科技的学术前沿。但现实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你越认为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东西,就越不让你得到。一个历经两年努力,千辛万苦拿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名额的同学阿文跟笔者分享:考上研究生的一个月内,已经被导师劝退两次,院长和辅导员也屡次找她谈话,说自己英语水平太差,要努力追赶……英语六级500+、考研英语70+的成绩根本不足以支撑她在这所学校申请外语免修,身边动辄就是用日语、德语专业级别免修外语的同学。导师跟她说过最过分的话是:你家有五个孩子,你怎么能考研呢?你不是应该去工作吗?更可笑的是,导师一边嘲笑她实力差,一边却又侵占她大量的时间让她给自己免费打工。这一刻轮到她困惑了:努力了那么长时间顶着巨大的压力,小丑竟是自己?另一边,考上了河南省唯一一所211郑州大学的小玲也好不到哪去:对专业前沿、未来非常感兴趣的她,终日被困在学院要求必须参加的各项活动中以及导师安排的各种私活里,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心情去追求他往日心心念念的学术,明明是研究生,却比本科生活得更心累。明明是一个新闻人,却要终日陷在某些老师所宣扬的功德、佛学思想里,据她说,那位老师最过分的一件事是去年带着门下的研究生去寺庙刷墙,美其名曰积德。到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才会让我们的研究生活得这么累!2020年11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明坠亡两年后,其导师王樊重新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一消息竟引得本校200多名学生和教职工联合起来实名抵制,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当这件事即将被尘封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人忘不了王樊的失德行为,忘不了陶崇园用自己的命换来的那一丝清明。也是今年,天津大学2014级研究生吕翔用123页的举报信实名举报其导师张裕卿存在的学术造假行为,这一封举报信,足足迟到了好几年,是昔日的导师以同门的前途为要挟,直到曾经的同门今年都顺利毕业,2016年退学的吕翔才敢把这123页举报信公布。而当微博上所有人都在呐喊恢复吕翔学籍时,又没有人说话了。这是何等的凄凉与悲壮?当然,这样的例子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高等教育中还是有不少非常优秀的导师的,只是近几年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让人不得不怀疑研究生到底还是不是一个好前途?笔者想说的是,不管考研也好,工作也罢,大学生们都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未来的规划,不要盲目,也不要从众,路终究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别人的成功再好、再辉煌都是难以复制的。勇敢点走出去,才能不被困于当下或者未来。注:为尊重隐私,文中研究生阿文、小玲均为化名。我是教育小叔,喜欢谈大学、考研那些事,喜欢我的欢迎关注!

六德

大学生和研究生有什么区别?不只是学历高低,更影响未来婚恋

每一个大四学生都要面临一个问题,是直接毕业出去工作还是继续考研学习,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了后者。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22万,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81万考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硕士就业环境要更好,薪资待遇也更高。根据相关调查,在一线二线城市中,硕士学历比本科学历平均工资高300~1500不等。研究生毕业为什么能比本科毕业高这么多工资?真的是因为学历不同吗?兔子理论告诉你,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导师负责把兔子指出来,并教导研究生如何打兔子,而研究生则要利用导师所教的,成功擒获一只兔子。这句话后来衍生了兔子理论,本科的学生也在抓兔子,只不过他们抓的是死兔子,在这一阶段,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经过反复验证的,不需要研究的。研究生的同学则要学会打死一只奔跑的活兔子,通过导师所教授的理论和方法,自己去“悟”出一个研究结果。一个是抓死兔子和抓活兔子,当然会不一样,我们总是在说素质教育,其实本科阶段的学习就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本科同学们也会学习一些基础课程,可学习内容较为广泛,并不深入。而研究生教育则是专业教育,学习得更加专一,更加深入。本科同学和研究生同学相差的可不是一纸证书,他们相差的是学习的深度。除了学习深度不同,两者的人脉圈也不同有人说大学是一群人,而研究生是一个人,这其实很有道理,别看每年有那么多人报考研究生,可真正考上的其实并没有多少。一些冷门专业的研究生甚至会每2-3年才招生一次,偌大的院系可能只有几个学生。对于本科生同学们而言,周围多数为同龄人,社交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人,社交圈较广。而考上研究生后,你会发现周围的同龄人其实并不多,即使同一年入学的也可能相差好几岁。且研究生的学习任务较重,每天除了教室、寝室就是实验室,没有时间参加社交活动。不过正是因为研究生较少,所以研究生们往往能认识往上好几届的同门师兄、师姐,这对日后的工作有一定帮助。读不读研究生,还会对未来婚恋有影响?读不读研究生还会影响日后的婚恋,和找工作一样,择偶也是要看学历的,这一点对女生的影响尤其深远。根据相关调查,我国高等教育在读女研究生占比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后,越来越多的女生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在提高学历后,她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有所转变。她们通过研究生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生活和精神上获得独立,敢于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种种的这一切,都会使她们在无形中提高对另一半的要求,增加婚恋的难度。对于男同学来说,在研究生期间恋爱结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研究生一般在22~25周岁之间,这个年纪的恋爱必定要考虑到一些现实问题。大家都知道在研究生期间同学们没有收入的,这对于恋爱来说肯定会有所影响。如果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才读研,完全没有必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68.6%的人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好找工作,有18.8%的人则是想利用考研逃避工作。很多人读研究生就是为了逃避工作,如果你也抱着这样的想法,那么其实大可不必考研。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在完成学业后都要就业,这是无法避免的,考研能帮你逃避一时,不能帮你逃避一世。况且研究生的竞争力其实并没有比本科大多少,很多同学在面试时都会发现,比起研究生毕业的院校,HR更在意你本科毕业的院校。考研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和自己的综合能力,拥有更高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研究生学历的确会增加我们就业的砝码,但它决不能是你就业的唯一砝码,除学历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能力。同学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在分析利弊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和认知,不要好高骛远。今日讨论:你认为研究生毕业和本科毕业区别大吗?#1月新年启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