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就业而言,考研生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会形成较为明显的影响:第一:岗位级别。研究生在岗位级别上与本科生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以计算机专业为例,研究生往往会从事研发级岗位,而本科生往往会从应用级开发岗位开始做起。造成岗位级别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层次上的区别,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初级研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一定研发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未来广大的传统行业也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第二:薪资待遇。近些年来研究生的薪资待遇一直在稳步提升,某些领域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薪资待遇差距也越来越明显。以计算机专业为例,研究生的薪资待遇要明显高于本科生,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向尤其明显。另外,由于知识结构上的差距,不少大型科技公司的研发型岗位往往只招聘研究生。第三:就业空间。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研究生的就业选择空间往往更大,不少研究生在毕业前会拿到多家企业的offer,可以有充分的选择空间。以2019年我带的一个大数据方向的毕业生为例,由于大数据方向的就业岗位相对比较多,这名同学先后拿到了6家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的offer,最终经过多方面因素的权衡,他选择了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近几年来,类似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相信在产业互联网的推动下,未来计算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在早些年,我们对于研究生是个模糊的概念,但随着近代的社会发展迅速,教育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多,许多人因为受专业的限制,不得不选择考研。现在社会上相当的看重学历,只要学历够高,很多时候会更加有优势,不过考研是很艰难的,但考上了,就是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研究生的优势究竟有哪些。1.就业市场看重学历在现代社会,拥有高学历,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人才,研究生学历的天花板相当的高,就业之后的待遇也是很好的,而且在面试时,研究生肯定是优先录取,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同一时间入职,他们的薪资待遇会有很大的差距,而且随着时间的拉长,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多,当然这只是学历方面,升职加薪主要看的还是工作能力,本科生只要努力也可以追赶上研究生,不过研究生学历是个很硬的证件,学历高的同时工作能力也会很强,尤其实在当今看重学历的时代,研究生走到哪里都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2.公务员转正后待遇提高公务员是个实实在在的铁饭碗,虽然工资可能会低一些,但其福利待遇好,为国家办事,吃皇粮,许多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都想去考取公务员,但同时也在担心公务员的工资,公务员的工资很低,不过对于研究生来说,工资会提升的很快,本科公务员转正后享受的是科员待遇,而研究生在转正后直接享受副科级待遇,这一下层次就升高了很多,科员如果想升到副科级的待遇,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相比较研究生就轻松了很多,而且研究生的学历就是一块香饽饽,走到哪里都很受待见。3.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现在的研究生人数还是很少的,这就导致了一些城市开始用各种的福利补贴来吸引人才,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研究生,这时候学历高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如今本科生和专科生占据很大一部分的主流,研究生作为学历的顶端,数量是很少的,很多城市的住房,生活补贴,落户等方面都给研究生开发了很多的好处。4.研究生考教师入职一年可升为一级教师在我国教师的缺口比较大,其中大多数都是一些山村比较缺少教师,而那些一线二线城市里的教师是不缺少的,而且国家对于教师的福利待遇很高,现在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去考取教师证,但其难度也不小,而且在考上教师之后,还要去评职称,而研究生在考取教师之后,入职一年就可以升为一级教师,不得不说,学历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其实说到底,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在当今时代,考学是最普遍的大道,也是最靠谱的路径,知识就是力量,学历就是通向高质量生活的钥匙。关于:研究生“就业”有哪些优势?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学历真的很重要,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2020考研:这5所高校研究生毕业就是“金饭碗”!考上不愁前程考研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当然决定和选择这个过程都是困难的。就像高中报志愿一样,我们作为研究生在选择自己读研学校时更需要好好斟酌与思量。毕竟这一次的选择有关我们未来的发展,这对我们之后未来的就业发展于定位都是息息相关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哪些大学对研究生以后的就业是非常有利的。第一,北京邮电大学当我们提到北邮这所大学时,相信很多同学们对其都不陌生。其中最出名的是有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专业以及软件工程专业都是数一数二的。除此之外,这些专业都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对研究生们来说,毕业之后的就业前景更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就业率在国内位列第一。主要就业单位:国营企业。第二,上海财经大学本学校的金融专业是一个龙头专业,无论是每年的毕业水平还是总体的教学成绩都是在校内,甚至于国内都能排上名次的。当然,除此之外此校未来的就业行业还有资讯、IT、政府事业机关、制造业、教育科研、会计师等都有很大的就业前景。为上海财经大学的学子们提供了广泛而且待遇水平很高的就业机会。主要就业单位:一些国有企业或者是民营企业。第三,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每年都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进入社会,对本校的研究生来说就业率极高的专业有信息工程、轨道交通、电力学、建筑学等,当然,除此之外研究生毕业之后选择去从事教育行业的也是大有人在,而且发展前途也是一片光明。主要就业单位:科研单位。第四,北京科技大学每一年数据中都会显示,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们无论是在哪一行业中,其发展空间和发展高度都是很高的。其中电子信息,金融保险,机械制造等相关行业就业率占总体就业率的一大部分,并且这些行业无论是从薪资还是从福利来讲都是非常吸引人的。主要就业单位: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第五,中央财经大学这所名牌大学更偏向于为社会培养财经类的人才,本所大学的王牌专业有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税务学以及财政学,无论是从本校的学习氛围还是教学团队水平都是在国内都是一流的。也正是如此,本校的研究生只是本科毕业生都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就业率都是极高的。主要就业单位:在银行工作。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很多大学,例如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们的就业率也是位于国内前列的。这些大学对我们未来就业发展都是很有利的。关于:研究生就业优势不明显?选对学校是关键!推荐5所“金饭碗”高校!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最近几年,考研究生的越来越多了,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那么,大学毕业后,为什么要考研究生?考研究生有什么好处?其实很多人并清楚考研究生有什么好处,甚至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研究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研究生的优势太突出了。至少有以下这六种研究生的福利,非常值得大学毕业生去为之奋斗。一、报考公务员岗位,研究生机会更多,待遇更好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把考公务员,当成自己在求职时的首选。可是,能不能考上公务员,不仅仅取决于考生个人的能力,还取决于在报考时,你的选择机会是多还是少。虽然说,现在的公务员招考,普遍规定只要具备专科以上文凭就能报考,但是,在挑选岗位时,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机会,还是不一样的。专科生能够选择的岗位最少,研究生能够选择的职位更多、也更好。如果你是研究生,更容易选择重要部门的职位。同时,研究生考取了公务员,直接就是副科级待遇。二、报考教师,入编后优先晋级有研究生学历,如果报考教师,不仅意味着有更多更好的岗位可以报考,而且,考取以后过了一年的实习期就直接晋级为一级教师。一般本科毕业,入编后过了实习期一年才能晋级二级教师,必须要到五年以后才能晋升一级职称。三、如果想继续深造,可以考博研究生分硕士和博士两种,如果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就有考博士研究生的基本条件。也给自己搭建了更大的发展平台。所以,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的去考一个博士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以后个人的发展空间会更大。四、可以享受城市人才引进计划如果有研究生学历,不但意味着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且可以有针对性的到某些城市或地区就业,并且享受比本科生更高的福利待遇,比如购房补贴、生活补贴、大城市的落户待遇等等。五、研究生毕业比较好找工作在找工作过程中,你说你能力强,但空口无凭,你如果有研究生毕业证书,那是实实在在的,现在很多公司都看重学历,所以找工作比本科生应该要容易一些。六、找专业对口的工作,研究生胜算更大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能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是财务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第一时间找到财务工作职位,工作上手特别快,也更容易做出成效。但是,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大学本科,相当于打基础,真正想要在专业上有所突破,有所强化,还得要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之后,普遍具备比本科生更强的专业素养,也更容易在对口岗位上工作,并且,许多的专业岗位在招聘的时候都做了规定,必须要研究生学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有的付出都是等到你成功之后,你才发现它的价值。
大部分人选择考研,是为了增强学历竞争力,获得更高的就业起点,未来能有个更好的出路。但你知道研究生毕业后到底有哪些出路吗?读研后自己适合做啥?今天就一起来了解:研究生毕业后做什么?6大出路利弊分析来了!导师:很全面研究生毕业后该干啥?6条出路任君选择!利弊分析要提前了解!出路一:公务员、事业单位利:收入稳定,生活相对有保障。虽然工资不高,但整体待遇在当地城市处中等偏上,本身工作也自带“光环”,听起来高大上,但这辈子与大富大贵也是无缘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考上入职公务员转正好即可享受副科待遇,晋升提拔更快。弊:工作比较枯燥,部分单位会比较忙,机关单位的人际关系可能也会相对复杂,收入非常稳定,没有大幅上涨的可能,一辈子干到退休工资也不高。如果单位是清水衙门,晋升的希望比较小,则需要继续考遴选,遴选的难度比省考、国考更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适合心境淡泊,想获得安稳生活的人,或者是立志从政,真心想造福百姓的人。出路二:国企、央企利: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好。背后有国家做后盾,失业风险低。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制度,员工能学到不少处世之道,比较锻炼人。弊:入职门槛不低,不少单位存在论资排辈现象,想要混得好一般需要多年的奋斗,人际关系也相对比较复杂,刚进去的毕业生可能会迷茫一阵子。当然,这种现象也在慢慢好转。出路三:外企利:高薪,福利好,工作环境好,也是不少毕业生追求的目标。外企注重工作效率,企业文化特色鲜明,入职后毕业生成长很快,能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个人能力、行业观念、企业文化意识。弊:工作量大,加班可能会比较多,而且对外语的要求相对较高,入职起点高,虽然待遇好,但是在公司的上升发展空间并不大。出路四:私企利:入职门槛低,积累经验快,需要一职多能,能力提高很快。同时自由性高,想跳槽也比较容易。弊:大部分公司福利待遇一般,企业的制度、文化等也可能不够成熟,如果公司运营不佳,极有可能会遭遇职工降薪、甚至面临倒闭等风险。研究生毕业后如果入职私企,建议入职平台大一些的企业,比如世界500强或者全国排名靠前的企业。出路五:读博利:选择读博一般是真正想进入科研或者学术行业的人才,毕业后如果进科研院所或高校工作环境单纯,福利待遇较好,工作稳定。弊:读博压力较大,科研任务重,想顺利获得毕业证书不容易,毕业后在就业时年龄可能不占优势,相比于同年龄段的同学工作经验不足,企业可能会更偏向于年轻的本硕研究生。出路六:出国留学利:能增加见闻,增长知识,掌握外语技能,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在外留学的过程中也能间接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如果在国外潜心学习,顺利拿到毕业文凭,回国后求职不用太担心,国外留学“镀金”后的人才非常受国内企业欢迎。弊:异国留学会比较辛苦,如果碰到排他性较强的国家,你可能会很难被当地同学真正接洽。而且留学的费用也比较高,如果适应不了环境的话可能会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以上六大出路,你觉得哪一条更具吸引力呢?不管哪一条都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性格特点理性选择。毕竟第一份工作可能就决定了你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于今天的话题:研究生毕业后做什么?6大出路利弊分析来了!导师:很全面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研究生毕业后(国内的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的就业形势会怎么样?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更有发展?这是一篇长文,中间是详细的分析,如果大家想挑重点看,请直接看文中的加粗部分和文末的结论。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明年这一届的考研的难度一定会只增不减,于是就有一些同学问我:孙老师,既然考研难度这么高,能考上的肯定都是很优秀的,那等硕士毕业了,就业前景肯定好吧?不然谁会去考呢?也有的同学想到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就业形势以后一年比一年严峻,而且硕士的学历也越来越有“通货膨胀”的感觉,那有没有可能等好不容易又多花了两三年时间读完研毕业,结果发现能找到的工作还不如本科时找到的工作好?这时候最理智的决策是不是先“把坑占上”,后续再慢慢图谋职业上的发展?看到大家这么多疑问,那我在这里就自己这些年来从事考研辅导的经验以及接触到的研究生就业的各种各样的见闻,努力做出一个细致的解读,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发现有什么疏漏,有什么想补充的,欢迎在文末留言指出,我看到后会回复各位。)研究生就业问题牵动人心首先我应当坦率地指出一个残酷的事实——硕士生的就业确实一年比一年难,这种情况类似于十几年前本科生大幅扩招的时候带来的学历贬值现象。我们看一下数据:近20年来,历年硕士生录取人数整体保持了很快的增长速度,1997年录取5.1万人,那时候物以稀为贵,硕士生绝对是香饽饽;2005年录取32.5万人,规模已经是1997年时的六倍多;而2018年录取人数突破60万,2019年录取人数预计在64万左右(由于某种原因,从2017考研起官方不公布具体录取数据),十几年时间又翻了一倍。现在有一句调侃是说,现在大街上扔块砖头下去,砸死十个人有八个是硕士生,虽然有夸张,但是却说明了一定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作为本科生,如今再来看待硕士生的时候,不要再把其当成精英、天之骄子来仰望,而当成是日趋普及化的一种学历教育,是每个本科生想进一步提升自己都可以去考虑争取的常见途径,甚至是对很多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来说迟早都要拿到的一个门槛级的文凭。你要对自己说,硕士生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有了这样的看法角度,你才能对待考研这件事有一颗平常心(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其实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考试前的心态会不会产生很大起伏),从而客观、理性、长久地考虑自己的未来,自己掌握人生的节奏和主动权。把考上研究生了就当成是鲤鱼跳龙门、麻雀变凤凰,就此一劳永逸、万事大吉地走上人生巅峰的想法如今已经不切实际,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期望,只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读了研也不会感到开心、满意。甚至大家在网上可以查到很多人读研后心态失控,总是跟人说千万别读研,否则会跟他一样后悔。你可以看到他一会骂学校管理混乱,一会骂导师不负责任,一会骂专业没有前景,一会叹息自己为了读研年龄大了耽误很多事……我相信没有同学希望自己以后会这样吧?读了研迟早也要去应聘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讲的是把每年所有的硕士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就业难易程度的,实际上这个每年60多万人的群体内部,就业上的差距非常之大,实在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随便举几个方面的例子,你就有直观印象了:同一个研究生专业,如果是全国TOP5名校硕士毕业的话每月工资3万元,普通一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1万元,而如果是口碑在国内倒数、实力孱弱刚刚才获批设立了这个专业的硕士点的二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3000元,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对口工作。同一个院校毕业的硕士,如果是热门的、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新能源、大数据、新材料等等,offer那是拿到手软,公司随便挑;如果是冷门的或者属于夕阳产业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历史学、社会学、采矿、水利水电、造船的硕士,那其中除了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找到专业对口且个人心仪的工作以外,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就很艰难。同一个院校且同一个专业毕业但导师非同一人的硕士,由于各自的硕士生导师在这个领域的学术能力、江湖地位、人脉资源、人品性情、行政职务等方面相去甚远,硕士生们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也会相应天差地别。这方面我也是深有体会,篇幅所限,先不详细展开了,以后有机会单独探讨。招聘硕士的展位前也是人山人海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对硕士生的就业产生了可见的影响,比如:你是否坚持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愿意去尝试从事不限专业的校招岗位?比如有的硕士生读研只是为了拿一个硕士文凭,而不想从事所学专业(因为对本专业实在没兴趣或者前景看衰等),而有些大企业校招的时候很多岗位(特别是管理培训生、营销岗、创意策划岗、综合业务岗等)都是只看综合能力不看具体专业的,这时双一流等名校毕业的或者个人能力突出的硕士生转行就比较容易,反之转行就比较艰难也就无法就业。你对工作地点有没有要求?比如你一心想硕士毕业回家乡城市工作,但你所学的专业只有一线城市才能提供对口的岗位,你怎么办?或者你想去大城市工作,但专业对口的话你只能深入农村或者在荒郊野岭的施工现场上班,你怎么办?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提前考虑好,没能就业。你所学专业的就业市场是否饱和?比如现在很多同学都读了会计学(学硕)、财务管理、会计(专硕)、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财会类的硕士,但你知道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有多少吗?据财政部和其他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000万左右的会计从业人员,2000多万的会计持证人员,其中600多万具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以上证书,就连号称中国最难通过考试的注册会计师的人数截至2017年12月31日也达到了10.5万人!会计这个行当业已饱和,如果你现在准备考财会的研究生,几年后毕业了你就要做好在这个战场厮杀搏命的准备。再比如法学专业的硕士(包括法律硕士),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专业排行榜里名列前茅,但是中国哪里需要这么多的法学人才呢?每年法院或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招考一共才有多少名额?每年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顾问或法务专员的招聘才需要几个人?何况现在往往只要名校毕业的,如果你是在一个别人都没听说过的二本院校里读了个法律硕士,就业当然就很不乐观了。你是不是跨专业考研?有些用人单位和岗位对于跨专业的硕士抱有不信任的心理,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招聘教师或者行政人员时,还有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招考时,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为相同专业(或属于同一学科大类)。比如下图所示,2018年12月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就是如此要求的——“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专业均应符合该岗位专业要求条件”。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的要求你本科读的学校是什么档次的?随着研究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看重第一学历,毕竟为了高考你学习了三年,考研一般只准备半年多,用人单位觉得本科阶段最有参考性,何况还有很多考研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对于本科的课程全都敷衍了事甚至直接逃课,等读研的时候除了考研指定的那几门课以外其他专业知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很多人的心态就是为了掩盖读了个很差的本科学校而去刷硕士学历,导致了学生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都是不断往更高档次的院校流动。……以上各种情况都对就业率产生了影响,显然不能泛泛而谈。而我们想考研的同学都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去奋斗的,所以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人云亦云,听别人说现在硕士普遍不好就业了,或者看新闻报道说2019的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又如何如何下降了,就觉得自己如果读研了也一样不好找工作了,这种观点绝对是片面的!相信自己,考研加油!结论那此时面临人生十字路口的你,应该怎么办?要我说,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三个字:想清楚。想清楚,说起来很轻松,可真正做到真的很难。就此来全面分析的话,都够我写一本很厚的新书了。但我还是想在这里尽量多给大家一些提醒,希望你能认真读完,相信肯定会对你有帮助:上面分析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发现要不要考研这件事情实在是因人而异的,甚至可以说,不是考研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考研这条路适不适合自己。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研究生(近十年来考研录取率整体在1:3左右),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学术,搞研究。如果你本科就是就读名牌大学,对所学专业有兴趣,行业前景又光明,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准备考研吧!现在不读研,未来职业发展会处处受限,过些年回过头看往往会后悔的。如果你本科学校很不好,或者专业很尴尬,想考到一个更好的学校提升自己、证明自己,那也努力去考吧!虽然不敢说考上了未来一定前程似锦,大富大贵,但是肯定会比你现在本科毕业直接去找到的工作要强,而且更有发展前景。同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在能保证考上的基础上,尽可能去选择含金量更高的名校,你多去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浪费!当然,跨专业考研需谨慎(不是说不要跨专业,而是要认真考虑是否合适与值得),要通盘考虑好,不能一时冲动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就打算转行,如果你读研后发现新换的专业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或者自己还是感到不满意、不感兴趣,又该怎么办呢?何况跨专业考研的话相比那些和你同场竞技的考本专业的人,无论是在考研的备考中还是后续的读研中,你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被淘汰下去,这个账一定要会算。如果你本科也没怎么好好学习,又不能找到太好的工作,对学术也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是想通过读个研究生逃避巨大的就业压力,或者看见身边好多人都嚷嚷着要考研自己心痒了也想试试,读研期间也没有吃苦的准备,不打算发愤图强、大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希望能继续再浪个几年,就业的事等到硕士快毕业的时候看情况再说,那我建议你还是不要考研了比较好(至少在你还没想清楚之前不要考)。因为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考研,考不上是大概率事件,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很可能要失败的事情上呢?退一步说,如果你运气爆棚,人品爆发,幸运地考上了研究生呢?那恕我直言,以刚才所讲的这种精神状态去考研,你也只能考上很一般的院校的很一般的专业(名校的好专业几乎可以确定考不上),这对你来说又有多大的价值和提升呢?学历的提升因为学校一般而显得很有限,甚至不足以弥补增大了两三岁的年龄带来的求职上的劣势(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年龄快30岁的硕士毕业生,特别是尚未生育、几年内可能要去生孩子的女生)。再考虑到你为了考研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这两三年如果工作的话本来能挣到的工资和其他机会成本,确实不太划算。如果决定要考研了,必须要抱着一定成的信念,坚持复习下去直到复试结束。切忌瞻前顾后,摇摆不定,前怕狼后怕虎,今天担忧自己考不上怎么办以致整夜失眠,明天在自习室复习坐不住了突然觉得要是直接去找工作也不错,要是因为考研错过了难得的工作机会怎么办。抱着赌一把、试试看的心态来复习也要不得,不肯踏踏实实吃苦,只想着稍微看看书就去考试,能考上最好,考不上拉倒,无所谓的事儿,大不了老子去找工作。凡此种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白白蹉跎了大好青春。考上研究生了也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考研成功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它给你提供了一个平台,努力的人生才刚刚起步,绝不是考上了就万事大吉,坐等开启躺着赚钱模式。如果想取得辉煌的工作成就,接下来面对的各种事情(学术科研、发表论文、考取证书、实习实践、应聘的笔试面试、职场晋升……)都是一道道关卡,都要像考研的时候那样倾尽全力,不可懈怠。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存在反而结果更好的可能性?本科学历更好就业或者未来发展更好的这种可能性还真有。所以上文提到的先“把坑占上”的策略不失为明智之举。随便举两个例子。第一,现在有好多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是“本科及以上”。请看下面这张图,2018年12月某事业单位最新招聘的要求,学历要求一栏非常有代表性。假如你现在是本科,遇到了这样一个要求是“本科及以上”的岗位,而且这个岗位是你所心仪的,你凭自己的努力又能应聘成功,那你为什么还非要去考研呢?等过几年你研究生毕业了,再回来应聘这样的岗位岂不是费时费力还白白丢掉好几年的工作经验,何况几年后如果形势变化你连想应聘的机会都没有了也是可能的。如果你就是想提升自己的学历,等工作步入正轨后完全可以通过读在职研究生来镀金。某事业单位招聘的要求第二,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一些岗位时宁愿选择本科生也不要研究生,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觉得本科生年龄小未定型更有培养潜力,或者同样的工作既然本科生能干没必要花更多的钱雇研究生,或者觉得研究生想法太多不听话、对工作比较挑剔、跳槽的可能性大,或者为了履行社会责任把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给本科生。比如下图是2018年公务员考试黑龙江省某单位对某岗位的招聘要求,招收的是经济金融类专业,明确注明“只限本科”。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1如果你本科就是这类专业,读了个硕士也是这类专业,结果毕业了竟然发现反而人家不要你了,连报名资格都被剥夺了,是不是觉得很悲催?(有此要求的岗位并不罕见,笔者还见过多次类似的情况,比如招收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侦查学专业、外语专业、历史学专业、档案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然后要求“只限本科”的公务员岗位等等。下图再随便举一例。)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2看到了吧?研究生的烦恼也真不少呢!所以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绕开各种各样的“坑”。你提前想到了多少,就会相应少走多少的弯路,所以一定不要偷懒呀!篇幅所限,今天就说这么多,大家如有想说的话,欢迎留言讨论或提问,我看到后会进行回复的,让我们共同探讨。
考研之后就有出路吗?太天真了!研究生毕业后的5大出路,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现在很多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是盲目的,我觉得这样的研究生考试没有什么意义,在考研究生之前,至少要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考研究生,以及普通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5条路。1.继续读博深造。研究生中毕业后也会继续学习,但是,这是最累的路,在中国读博士很难,毕业率也不高,所以,对于继续博学习的学生们,我还是很佩服的,但是,博士毕业后,留在学校接受教鞭,或者去其他科学研究机构也是不错的选择。2.参加公务员考试。研究生中也有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比起本科生,研究生在考试公务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当然,这也是重点,在一些职场,在同样的条件下,有工作经验的人可能更受重视,但是,总的来说,研究生考试公是有利的。3.直接就业。这是研究生院最多的一条路,自身,很多人研究的是就职活动中有更高的起点,但是,老实说,现在研究生的就业也不是那么简单的,985、211除非是学校的研究生,一般学校的研究生找工作可能不如有三年经验的本科生。4.去大学当辅导员。现在大学的指导人员一般都是从研究生毕业,指导员不教教科书就进行研究,待遇也比大学教授低,但是相对来说,高中指导员的这份工作待遇还不错,而且还编制,我一整天都在和学生交流,没那么复杂,特别是很多女生喜欢这个工作。5.当老师。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老师读研究生,也有人从研究生院毕业后,接受教师进入学校,比起本科毕业的老师,研究生在很多方面占优势,例如,优先评价职称。也就是说,研究生的道路还很多,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有很多好处,但是,大家还是在研究生的时候努力学习,掌握好专业知识,然后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更有竞争力。最后,我想问一下大家,你打算考研究生吗?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做什么?
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的时代,获得更高的学历已经成为一些本科学生的普遍追求。现在,应届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学历与成绩已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敲门砖。近几年以来,考研的人数不断上涨,于是考研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大。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呢?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中心针对考研群体的问卷调查,受调查者普遍认为选择考研的具体原因在于:提高未来就业的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更高层次的知名大学,在读研期间完成学历与学术深造的梦想,暂时逃避就业的压力等等。其中,提高未来就业的竞争力大学是40%受调查者的心理认同。接下来,小瑜老师和同学们谈一谈硕士研究生在找工作过程中以及工作中的一些优势。第一个优势,满足用人单位设置的学历要求。由于现在求职的大学生人数众多,一些用人单位为了筛选求职人员,首先设定学历门槛。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在重要的岗位招聘时,首先要求: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人员可以报考。于是,本科学生只能在门外观望,却无从着手参与竞争。第二个优势,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工作待遇往往比较高。这个世界上的职场竞争,其实十分现实,你的学历,在很多情况之下,能够从形式要件上代表着你的水平。研究生学历是对于许多职场竞争而言,就是一块必要的敲门砖,因为个人能力这种事,在很多关键的时刻,不能够一时间用语言和行动证明。当然了,从长远来看,高学历和能力匹配才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三个优势,在城市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现在,我国多地的省会城市为了争夺人才,利用自身的优势为高学历的人才提供更高的福利待遇。比如北方某市为了吸引知名高校的人才,设立人才绿卡,给予研究生的支持力度要比本科生高出一截。第四个优势,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具备更多的升职机会。我们以公务员为例,同时考上公务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同一工作岗位上,一般而言,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其升职相对来说更容易。目前,一些地方对于80后的干部,要求本科学历已经足够,但是对90后的干部,在条件适应的情况下,更多的单位倾向于培养学历高的干部人才,有个硕士学历更容易被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在一些遴选考试中,省级、市级部门可能会设置学历要求,在同等表现之下,一般更倾向于选拔研究生学历的工作人员。第五个优势,研究生科研能力更为突出。一般而言,在一些要求科研实力的工作岗位上,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人员由于在校期间经过深入的学习,在科研方面的表现更为出色,形成的专业创新成果更加规范,更加标准。综合来看,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在整体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提升机会,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读研。在研究生管理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中,本科生是否读研,还要看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机遇。
文|冷丝栏目|大学专业和就业已经进入“考研季”,如今的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如何?有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冷丝今天依据4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布的数据为例,谈谈研究生就业趋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毕业研究生主要来自于哪些高校?这些高校有什么不同吗?仅仅就42所直属教育部高校来看,如果按照研究生人数多少,从低到高可分为5个等级或者区间——ABCDE。A区间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类型主要为艺术类、语言类院校。这一区间几所院校培养规模相对较小,平均在450人左右,属小型培养单位。B区间主要包含中西部综合类高校、东部财经类、工科类院校,如中国矿业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这一范围硕士生培养规模年均在1700人之间,为中型的培养单位。C区间包含西部综合工科类、东部综合类、工业类高校,培养力度年均为2500人左右,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为大规模硕士生单位点。D区间代表性大学有南京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 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均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这些高校的硕士生年均规模平均达到3500人,为超大型硕士生单位点。而E区间所在的高校则最少,为吉林大学(年均5340人)、武汉大学(4992人)、华中科技大学(5217人)等高校。很显然,D区间和E区间高校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机构,可见,毕业生人数的大比重多集中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这几年研究生就业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弊端?冷丝带着你先看看这42所高校2017届研究生深造率和签约就业率:下载放大查看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些顶尖级高校,大部分硕士研究生选择就业。选择就业最多的高校是西南财经大学,几乎所有毕业生选择就业。也有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选择深造,比如电子科技大学,深造率为44.87%,几乎是一半的硕士研究生选择攻读博士学位。那么,这些2017届硕士研究生都去哪儿就业了呢?再看看下面这张表格:下载放大查看绝大部分毕业研究生在企业就业,其次是教育机构。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研究生就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就业去向单一化。党政机关、高校、企业的比重遥遥领先,而对于富含创新色彩的科研设计以及自主创业等则比重较低。而根据各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来看,实现硕士培养模式多样化均被提及。而在这次统计中,可以发现企业依旧是硕士毕业生最多的选择,再就是高校,这可能是因为人才市场的挤压效应而导致的。二是就业地域不平衡。 除了较为明显的学校所属地的吸引力之外,东部发达城市或者一线城市对其毕业生的吸引能力是明显的。2017年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硕士研究生在北京、上海、广东就业者约占43.99%。而对于我们常说的溢出现象,不光表现在西部高校人才纷纷涌入东部发达地区,东部高校人才也存在部分进入中西部地区工作,所以溢出效应是相互的。但总的来看,流向东部地区人才的比重更多。由此可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研究生自身又存在哪些问题?一是就业观念存在误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不再停留在精英教育,而是转变为大众教育,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仍未改变,忽视市场整体的就业环境,没有正确、客观地直视自身的就业能力,导致面临就业时无所适从。二是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硕士生数量急剧增长,导致硕士生导师“一导多带”现象屡见不鲜,很多硕士研究生处于一种放养状态。三是硕士研究生缺乏足够的社会锻炼,自身实践能力不足。很多硕士研究生不愿意去企业实践锻炼,更不用说去基层了。他们把研究生期间的时光看成了完完全全的过渡阶段,导致最后能力不足而不能成功实现就业,或者是如愿去到想去的岗位。冷丝一直有一个观点:适合攻读研究生的学子毕竟是少数,选择读研也并非是最佳选择,考研学子不要把未来想象得太过美好,还是要现实一点为好。
最近几日和朋友闲聊,一直关注着他们学校的就业情况:同学小康就读的是排名60内的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很多硕士毕业到中学当老师,年薪大概在15万左右,补贴不算,各地区标准可能会有些不一样。而其它专业比较一般,他的一个师姐,挤破脑袋进了一家公司,月薪只在5k左右。受教育的目标都是促进更好工作这一目的的(不是为工作)。当然,道德、良知等肯定包括在里面。现如今,研究生的就业真的很难,所以步子要迈好。就业很难,把姿态放低一个博士朋友小梅读博已经很痛苦,按她的话说是“扒掉半层皮”,而就业恐怕是“扒掉另外半层皮”:当初她在国企和高校之间徘徊,国企工资高,但高校稳定而且社会地位更好,用她父母的话说是更适宜女生,最后她选择了高校。即便这样,她进入高校前几年还是需要“拼命的”,因为现在高校都是预聘任制:预聘任就是进去前几年给你设定个目标,达到了目标就转长期聘任,相当于拿到了编制。博士的这种情况已经算是好的了,硕士生留校,除了几乎不能从事教学岗,只能从事行政助理,包括辅导员岗(党员)等外,现在很多学校已经转人事代理了,没有职称什么的。博士扩招之后,这种情况会更甚。听过一个高校教师招聘部门的老师说:“现在的硕士一抓大把,有我们挑的,不要着急选。”何其恐怖!最近参加面试的小华,给我讲了他懊悔的事情。在面试高校的试讲环节,在场的面试老师对他提了一些意见,无论谁提意见,他都一遍遍的解释为什么这样设计和安排……。他说:“当时我也知道自己有些冒失了,但是就是有想解释的冲动。”听着小华的描述,我能想象出那个试讲环节的热闹与尴尬。年轻人最怕别人不理解自己,总是觉得自己就是对的。做学生的最怕自己冲动和不虚心求教。一个学姐答辩时,她的指导老师,也是答辩主席多次嘱咐她:老师指出什么问题,听着、记着就行,如果觉得老师错了,可以在记完之后,在用类似“您说的很对,我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的礼貌性话语去解释,绝对不能强行打断和争论。你觉得老师不理解你,但我们在反复解释的时候,同样并不会理解台下提出这个问题的老师的感受。有时候这份偏执会让自己跌入深渊。总而言之,你去面试,是要对面试官施加影响,让他认可你,所以你的姿态应该尽可能低。职业与爱好“一切为着金钱的目的的选择都是耍流氓”,话可能有些极端,但真正适合自己的永远都不会错,关于婚姻和爱情,关于职业和创业,甚至关于未来的一切。所以,如果有一种职业是你的爱好,选择它。一个朋友小唐跟我说:他2011年上理硕士毕业。刚开始一直在招行的应用研发岗,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爆,转而开始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发展,如今已经提拔为正处级研发总经理。当年刚毕业的时候,微软、摩托罗拉、希捷等外资企业相当火爆,在业内是制度完善和工资绝对数高的典范。但是他却选择了招行,主要还是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兴趣。他说:“选择职业还是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被短期利益蒙蔽,更不能看一时的行业兴起,选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才是王道。”第一份工作这个梗也是与同学的争论中思考的。她说第一份工作先干着,以后慢慢找合适的;我强调第一份工作很重要,要考虑自己的爱好和未来的规划等,因为这份工作会跟着以后的你一辈子。假如你选择第二份工作,HR绕不开的问题是为什么当初选择这份工作?如果你跨行了,还有至少“你为什么选择跨行?”等等一系列附加问题,而且转换有各种成本,在从头开始新工作可能很难。每一个行业都会有一种标签,比如选择高校,往往意味着你有一种追求安稳的需求和性格,你在里面做的更多的也是事务性工作。如果在之后去选择市场类、管理类相关的岗位,基本很难成功。因为别人很难相信你还有那种洞察力、紧迫感和野心,你在关键时期也没有培养一种市场的敏锐性。之前,认识一个同学小吴因为毕业来临,草率的选择了留在高校,两年后想出来闯闯,但在很多企业的招聘面试中败北。毕业季的选择可能比较匆忙和紧张,同学签约的消息必定会对自己形成压力。一位女教授说:“认准青山不放松,即使要换工作也不要换工种”,所以刚开始还要选好,要高瞻远瞩。求职看薪资要看整体薪酬,选择企业也要更多的考察自己的兴趣爱好、地域选择和家庭因素,以及考虑一家公司的福利制度、奖励机制和业绩考核等情况。生活中虽有至暗时刻,哪怕这样,也不能降低标准,匆匆给人生设限。如果真是走到了这一步,女教授也说了:“如果你真的选错了,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壮士断腕,不然就廉颇老矣了!”坚持和改变创造未来30年前,任正非对着一道城墙门洞猛攻,30年后,依然如此,这个门洞是什么?信息通信领域;马云是个有着天马行空想象力和创新突破力的人,他做电商平台、支付工具,也做无人超市和盒马生鲜,甚至操作系统,所以他的“商业帝国”非常庞大;马化腾的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他牢牢的占据了即时通讯这个领域,四两拨千斤,“版图”越来越广;百度应对扩张的方式是:继续专注在搜索引擎领域,剥离附属产业,所以他的子公司也很强。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并且坚持很重要。罗大佑注册了微博、知乎等宣传新专辑,了解年轻人的评价;刘若英化身导演,首次参与综艺节目宣传自己的新电影。要知道,作为音乐教父的罗大佑一向桀骜和高冷;作为“奶茶”的刘若英给人“超凡脱俗”之感。可见,这个时代变化之快让人不可捉摸。那么,我们如何面对?罗振宇曾提出一个概念叫“U盘化生存”。意思是“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自带信息”,你只有“自带信息”才有“插拔”和“协作”的可能和需要。什么是“自带信息”?罗振宇解释说:“在这样一个时代,往往以一个独立的手艺人方式存活,比加入组织要好得多。”说到底,就是“内在有料”,俗称有干货的人,最重要的是你的知识和能力,你的认知和气质,这些东西既可以让你“糊口”,也让你可以面对潜在的困难。就像罗振宇本人,他不属于任何组织,他被称为“知识商人”。如何让自己“自带信息”?读书、行走、实践和思考,今天,你读研所做的,都是在努力“自带信息”:你努力学好的JAVA可能在公司里解决一个程序问题时正好派上用场;你读过的书可能让你更加深入的理解项目提案;你做PPT的技巧可能让领导注意到你的能力……。最后说一句,就业很难,请你好好把握。文:募格科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