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结束后,我知道可能我需要再考一次了贺麟

2021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结束后,我知道可能我需要再考一次了

2021考研前的状态2021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的前一天下午我还在客户办公室,坐标贵港,其实这个城市是我每个月经常来的地方,因为自己目前的工作原因,所以会经常来这里出差。为什么选择在贵港这个城市考试?主要原因是当时报了南宁的考场,由于没有及时提交报名,然后就只能报贵港这里的,刚好也比较便利。这会儿还在客户办公室聊工作的事情,主要原因是工作上的事情也是比较多,所以就一直聊到了考研前一天很晚的时间。以至于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去准备太多考试前的事情及考试前的充分休息。研究生考试时的景象整体来说参加这一次研究生考试,感触还是比较深的,其实感触最大的是很多人没有来参加研究生考试,重要原因可能是工作太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能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然后就想多准备一下。因为我们都对自身的实力水平看得很清楚,当然我还算是对这个考试比较敬畏的,因为我需要再次掌握自己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考试水准以及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虽然我也准备得不是很深刻。调节心态,放松心情因为如果因为工作的话,我们很多人都好久没有看书了,尤其是像有些人做营销工作的,想要持续的往高管的位子上走,但是如果没有能够做到对知识的很好的把握,很容易造成对考试的畏惧。所以,我们尽可能地做心理调节以及心理暗示,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有更好的状态来面对接下来的事情,所以考试前不能够过度紧张,反而是放松心情,实现知识的吸收以及心理健康可以正常的。所以这个环节对我们也很重要。愿我们越来越好虽然是虽未蒙面的一帮考友,但是见到你们以后我依然觉得很亲切,因为总觉得我们是一群优秀的人儿聚集到一起,至少是相对来说比较热爱学习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所以一切都感觉那么好,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对了,我是考的非全日制,因为想要继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所以考的是工商管理硕士,希望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未来打造一个更美好的基础。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够有个好成绩,成为最好的自己。

天门

研究生3年制与2年制,就业后有何差距?过来人:云泥之别!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尤其是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了,大部分都是被卡在了学历上。因此,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自己的专业,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优势。想要通过读研来提高自己的学历,是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就去做准备的,虽说考研的人数并没有考公的人数众多,但考研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想要顺利通过并不是件容易事。然而,读了研究生在毕业后,就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吗?答案:并不一定,毕业之后是否能找到好工作,是根据你所学习的专业、选择的研究生类型以及年限来决定的。因为不同年限的研究生学历,在社会上的认可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就业方面也是有很大差距的。01同是研究生,三年制和两年制有何不同?就业情况“云泥之别”1.学习的年限3年制与2年制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的年限不同,除此之外,2年制的研究生被称之为专硕,而3年制被称之为学硕,从本质上来看存在着很大的区别。2.报考的门槛每个高校都有着不同的招生门槛,通常来说,2年制的研究生门槛会更低一些,若是考生的成绩一般,并且自己的专业也没有太大优势,只想就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这样的考生可以选择两年制的研究生,其成功上岸几率会更高一些。3.研究的方向与成果对于两年制的研究生来说,因时间较短,所以在学术研究上不会有太多的成就。若是成绩非常优秀,虽说可以拿到毕业证,但是没有过多的学术研究,也就无法发表学术文章。而三年制的研究生,他们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因此,也就更容易研究出很多学术成果,发表很多优秀的学术论文。除此之外,若是成绩非常优秀,那么还会有机会获得国家颁发的相关奖项。4.就业方面“云泥之别”虽说两年制的研究生,在就业方面会有一定优势,但若是在三年制研究生面前,这些优势也就淡然无存。举个例子:若是同等的条件之下,两年制的研究生与三年制的研究生,同时面试一个岗位,用人单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三年制研究生。因为三年制的研究生学习的时间更长,研究出来的学术成果也会更多,在这方面两年制研究生是没有丝毫优势的,每个用人单位都喜欢更加优秀的人才。很多曾经选择2年制研究生的人纷纷感到后悔,说道:“这两者就业方面真的是“云泥之别”!若能够重来,我一定选择3年制。”02毕业后想要考研,需要做哪些准备?1.报考研究生的流程要清楚大学生在考研究生之前,一定要了解报考的流程,现如今已经是网络时代,大部分考试都是在网上报名的。这时考生需要了解清楚报考的时间,在截止时间之前报名。其次,研究生的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也就是笔试和面试,在笔试考试当中,对于每个专业的考生都会有相对应的考察科目。要注意的是,不论什么专业的考生,都会考英语和政治这两个科目。在被通知笔试通过后,就可以准备接下来的复试了。2.对想报考的院校、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在报考研究生之前一定了解自己想要报考院校的相关信息,例如每年的招收名额、录取分数线等等。除此之外,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很多高校在招生的时候,对其专业都有一定的要求。像有些院校是不接受跨专业的考生,那么这类考生,只能去报考那些接受跨专业的院校了。3.制定考研计划考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顺利上岸,考生是需要做好充足准备的,在备考期间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执行。做到当日事当日毕,任何事情都不能打破自己的学习计划。相信大家对于选择研究生两年制还是三年制,心中多少都有点数了,如果选择还是要根据自身的真实情况而定,这样才能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编者寄语: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境地,纷纷都将目标放在了考研身上,在以后考研的人数只会与日俱增,这样也就意味着竞争力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想要一次上岸,是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有可能的。今日话题:两年制研究生和三年制研究生,你会选择哪个?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腐女

一次清退136名研究生,高校“不再忍”

11月29日,记者从延边大学获悉,该校发布“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简称公告),宣布对136名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其中,博士14名,硕士122名。有博士入学近15年没毕业,年龄最大的53岁。(11月29日《新京报》)作为大学清理不合格研究生,延边大学并非首创,全国许多大学都有过。但是,一所大学一次集中清退136名研究生绝对是独一份,因而成为舆论焦点理所当然。网友们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大多数网友予以肯定和支持;也有少数网友质疑是否矫枉过正。笔者持支持态度,毕竟从该校公告来看,这136名研究生早已是名存实亡,有博士入学近15年未毕业,甚至其中许多人已处于失联状态。因而,对这些占用和浪费公共资源之人予以清退于规于情都无可厚非,值得肯定和点赞。虽然有规定,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因需要可以选择休学一段时间,但这不是无限期的,而且要与学校保持联系。但从这次该校清退的学生来看,都是属于超过学习期限的研究生,因而该校根据两项管理规定,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13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14名,硕士122名)予以退学处理。从实际操作来说,该校通过学院和学科通知学生办理退学,但仍有部分研究生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因此,研究生院决定对上述学生采用公告方式送达退学决定书。公告期为60天,自2019年11月21日起至2020年1月20日止,公告期满视为送达本人。如有异议,联系研究生院培养办。无论从时间来说,还是从操作程序来看,学校的做法都合情合理,无可非议。身为研究生早已成年,不但应该遵纪守法,而且还要做到诚信为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既然你选择报考研究生并已被学校录取,理应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并修完学业。也许有人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休学甚至退学,但也需要及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手续,而不该长期占着学校名额而不就读,更不应该长期失联。我们看到,这次被清退的学生中,竟有一博士入学近15年未毕业,实质上早就应该予以清退。这一点学校也有值得反思和修正之处。从而严肃校风校纪,以儆效尤。也许有人对延边大学不太熟悉,误认为是一所一般的高校,才会出现那么多失学学生。实质不然。延边大学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显然是一所重点大学。话再说回来,即使是一所普通或民办高校,你既然选择报考,就应该有起码的尊重,而非是放飞自我,特立独行,放学校鸽子。你说是不是?毋庸置疑,高校采取壮士断腕的方式集中清退不合格研究生的做法,社会各界应该给与理解和支持,而不应该大惊小怪,甚至质疑和吐槽。

漫游者

为什么有些人一次就能考上研究生,有些人多次都考不上?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有341万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也被称为“最难考研年”。复习现场可喜的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0年2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18.9万。报名人数增加51万,招生人数增加18.9万,那么今年和往年相比考研难度到底有没有增加了?把近十年的数据搜集整理如下:▲近10年考研人数及录取率从数据可以看出每年的录取率基本在28-35%之间波动。从录取率看,2020年的录取率为29%,2019年的录取率为27%,加上疫情的影响以及近年来新增2000多个硕士点。对于考研,为什么有些人一次就能成功,而有些人多次也考不上研?考研是否能一次考研上岸?我觉得有这几个原因。◆第一、有没有根据自己的特点准确定位?自己基础不扎实,又没法坚持复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参考双一流大学,那肯定是考不上。◆第二、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如果基础太差,本科学校又差,上课又没有听课,选的教材不是经典教材,选用自己老师编的所谓教材。这种教材自学根本没法。这种情况建议去爱课程、中国慕课等网络课程平台选一个对应国家级精品课程,每天坚持学习几节课。你会发现你自己学校的老师和这些名校的老师差距有多大。同时购买最经典的教材自学。◆第三、心态是否调整好?考研过程是一个持久战,谁能坚持到最后,谁上岸的几率就大!复习过程总会出现心态崩溃的过程。我考研那会很多同学中途就放弃了。我也中途想放弃了。我心态不好的时候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如去打一场篮球,大汗淋漓后,晚上蒙头睡一觉,第二天又可以继续学习!如果考研笔试通过,复试注意事项请参考另外一篇文章。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果对你有所启发或者帮助请点个赞!谢谢!

太极拳

研究生:已经研二了,只和导师见过一次面,都快忘记导师长啥样了

在研究生的心目中对于自己的导师有着很多的期待,希望自己的导师能够在科研方面给自己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希望自己的导师能带着自己长见识等,所以在选择导师时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学生会选择科研能力超强的硕士导师,有的学生会选择行政能力或者说是人脉关系比较丰富的硕士导师,想象着当正式开学后能够获得相对应的辅导和帮助。即使很多的学生也曾关注到一些关于硕士导师给学生布置很多任务,导致学生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每天都非常的忙,甚至还有很多的研究生导师是在“压榨”学生等,但是就学生的角度来说还是希望导师能够和自己多多联系,能够在论文写作和文献阅读等方面适当的给予一些指导。而今天我的一个师妹和我说,现在都已经研二了,可是和自己的导师只见过一次面,而且还是在研究生复试过程中,自从师生互选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面,都快忘记导师长啥样了,抱怨道自己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应该无奈,毕竟马上就要写开通报告了,到现在为止题目还没有定下来,方向也没有定下来,有点着急了,可是又不知道怎么联系导师。当然可能会有很多的研究生会有这样的情况,很长很长时间都没有和自己的导师见面,也未曾有过联系,这其实并不能抱怨导师,因为研究生导师真的很忙很忙,不仅仅要给本科生上课,还要给研究生上课,同时自己的科研工作还不能丢下,而且还需要是不是的公派参加会议,或者是参加学术论坛,所以给予自己所带学生的时间就会很少很少。但是这绝对不影响研究生的正常教学进度,每年研究生二年级时,学生的开题报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到了正确的时间研究生导师一定会和学生联系并且沟通论文的方向以及论文的最终题目,并会就开题报告的撰写给学生很丰富的指导。此外,作为研究生的我们不能一味的指望着导师给自己多少的指导,也不能等着导师给自己“喂食”,毕竟研究生期间很多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独立完成的,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最基础的事情就可以,例如每天看多少中文文献、每天看多少英文文献以及隔一段时间写一篇小论文,并且适时关注比较高端的学术论坛还不要忘记投稿。总之,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很大程度上不是硕士导师每天辅导式的带出来的,更多的还是自己综合努力加上导师的辅导才能够形成一名优秀的研究生,所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当需要导师的时候其一定不会缺席的。

心心念念

研究生再次扩招,专硕扩大到学硕的两倍,还有必要考研究生吗?

大家应该都对中国的学历层次有所了解,博士研究生高于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高于本科生。其中,硕士研究生又分为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除了医学专业和师范类专业等特殊专业之外,学硕的难度都要高于专硕的难度。前几天,教育部通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加快专硕的教育发展,方案透露出国家大力扶持专硕的信号,其中最有争议性的条例就是专硕的招生人数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的三分之二。去学术化将成为发展主流《方案》的本质就是硕士学位的专业化、去学术化。《方案》提倡大力发展专业型人才,毕业就直接对口工作,而不是发展科研、学术人才。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学术型研究生人数过多,造成了严重的冗余,研究生的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研究生只想拿到offer,然后毕业找工作,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想真正从事科研。既然不想从事科研,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报考学硕呢?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大部分高校导师没有区分专硕和学硕的区别,把专硕当成学硕培养。因为考专硕简单,所以很多人都是冲着这个原因去报考的,等真正读研的时候,发现自己和学硕没什么区别,还是一样要通宵达旦搞科研,肝项目,发论文。甚至就连毕业要求也一模一样,学校还美名其曰:宽进严出。做得不比学硕少,学位却是专硕的,这还不算是最难受的。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专硕普遍比学硕低一等。企业以专硕的标准把你招聘进来,你会发现你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东西在社会上毫无用处,因为导师是用学硕的培养方式培养你的!明明是学硕的料子,却披着专硕的外皮,没有任何专硕的技能,会有哪个企业敢招你?所以不去学术化,招收再多的专硕也没用。而《方案》中的内容本质上就是去学术化,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倾向于专硕。研究生扩招、专硕扩招,研究生学历彻底贬值《方案》中的第四条和第七条表示,今年将大举扩招20万的研究生,未来将增设一批与产业实践相结合的新的专业硕士学位,这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招收人数扩大,考研压力也会减小。但相对应地,扩招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学历的再一次贬值,以后就业压力更大。总的来说,专硕扩招一共就两个原因: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减少学术型人才的冗余。今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874万人,很明显现在的市场吃不下这么庞大的毕业生,大部分企业择优录取了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但是剩下的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国家为了缓解相关人员的就业压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专升本、第二学士、研究生扩招、参军入伍等等。这一系列的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研究生学历的贬值,而且贬值的跨度极大。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研究生只会扩招,不会缩减,本科学历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多数人会选择就读专业硕士,因为专硕的考研难度逐年下降,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研究生的人数将会暴涨,现在还没有考研上岸的同学,真的要加把劲了,不然等研究生贬值到和现在的本科生一样的时候,就迟了。学长小结 研究生扩招,考研成功的概率提高,但是相应的,就业压力就会加大;研究生不扩招,就业难度保持正常,但是很可能考不上研究生。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你正在考研,你会怎么选?

樱铃

36岁研究生找工作被拒绝,面试官:你年纪太大,已超过我们的规定

在当今社会上,学历几乎决定了一切,有一个好的学历,就有拥有一个好的未来,一些名牌大学名校出身的人,他们的人生在考入名校的时候就已经光芒万丈,还有一些研究生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这是个看学历的时代,研究生的学历就决定着比别人要多很多工资和收入,至始至终考研是很难的,考研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未来能在社会上的地位更高吗?有的人考研一次不成再来一次,再不成功,还要来一次,等考上了研究生,年龄已经不小了,这个时候再去找工作已经晚了,即便是高学历也难以抚平年龄的差距。最近就有以为研究生求职者在应聘的时候屡屡吃瘪,这是一位36岁的研究生,36岁,很多人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孩子都五六岁了,有着稳定的事业,这名36岁的研究生在求职时怀着满满的自信去应聘,别的不说,就凭自己学历高,还能应聘不上?还真就没被录用,直接被拒绝了,面试官回复说:36岁,年纪太大了,已超过我们的规定。在当今社会上,有很多企业都不在录用超过35岁的员工,因为他们太大了,体力和精力已经跟不上了,而且大多数都有家庭,需要很大的精力放在家庭上,如何能够做高强度的工作?所以现在社会上高学历是一点,还得年轻,年轻人吗,一腔热血,有干劲,学历高的年轻人就更好了。其实年轻人是不如一些35岁及以上的求职者的,他们比年轻人更稳重,而且有经验,但他们也很懂得一些规则的漏洞,而且会察言观色,很难摸清楚真实想法,相比之下,年轻人虽然冲动一些,但是有干劲,心思纯洁,更好掌控一些,而且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能够在工作时更专心一些。由此可见,学历也不是万能的,一次次地去考试,去赌博那微小的希望,还不如踏踏实实的从底层干起,虽然现在社会上很看重学历,但学历是死的,人是活的,学历只是在初入社会时的一个下限,如果没有学历,那从底层干起会很辛苦,但总是有收获的。不得不说,现在社会上学历的影响是很大的,在高考结束后,就不是那种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的时期了,社会是个复杂的地方,这个地方需要有高学历,而且还要年轻,高学历和年龄,学历可以没有,但时间过去了可就真的过去了,不要一味地去追求高学历,随着现在的社会发展,人才也会越来越多,最终学历的影响会被拉低,只有毅力与努力才能够更好的生活下去。

寄生虫

“孩子,考三年硕士研究生,都28岁啦”“爸,让我考最后一次”!

每每想到考研的学生我都会想到自己当年考研时的种种场景,那一幕幕的辛酸和不易似乎就好像是昨天刚发生一样,而令我更难以接受的是当年那些和我同年考研的学生有的居然已经参加三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了,已经是考研的“常客”了,而像这样的学生在全国范围应该会有很多很多,一直都在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希望自己能够顺利的拿到理想目标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我今年研三,我的大学室友和我是同一年报考的硕士研究生,我第一年顺利的考上了理想的目标院校,他落榜了,本以为他会选择就业,没想到他选择了二战考研,当时还挺佩服他的勇气,毕竟能够在明知考研辛苦还能够再次报考这需要很大的勇气。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他二战考研没有顺利的被录取,由于报考的是知名985高校,初试成绩虽然看似很高,但是却没有进入复试,因为英语单科线不过关,所以我劝他可以选择调剂,这分数一定能够调剂到一所非常好的普通大学,甚至是好的专业,但是其作出了令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选择,那就是第三次报考硕士研究生。他的父母极为的反对,完全不支持,告诉他已经三次报考了,都已经28岁了,毕业就30多岁了,而他却说再给他最后一次机会,最后再考一次。没办法,其又一次的脱产复习考研,还是选择了之前的目标高校,虽然还是没有被目标高校所录取,但是最终他选择了接受现实,调剂到了一所普通高校。于是我也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的大学生对于考研这件事情过于的加持,以及过于的追求完美是不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呢?如果你对自己的复习效果以及对自己的综合实力有很清晰的认识时,那么是不是可以很理智的选择放弃或者是调剂,而不是一味地坚持自己当初所定的目标,或许目标院校的档次很高,能够考上就真的不错,可是其或许并不是我们所能够达到的。而且在考研这件事情上,考一次理所当然,考两次勉强接受,考三次或许就真的有点难以理解了,所以这也是对于所有考研学生的一个建议,那就是目标院校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一定自己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顺利进入这样的高校,那么可以二战考研,但如果还是没有实现,那么考研调剂也是一个极佳的选择。总之,考研没有人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顺顺利利的一战成硕,毕竟这其中有太多太多的变数,有时候很可能会因为一点小失误而错过目标高校的录取,所以学会退步,学会灵活应对也是我们该有的能力,尤其是报考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你实力没有达到,或许你再给自己多次的报名机会,你依然会发现最终的结果还是非常糟糕。

法中情

一次性清退53名研究生,这所985大学出手了!网友:真的可惜

如今的大学已经是严进严出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清理研究生的队伍中来。能考上研究生是不易得,但是有些人不懂得珍惜。要知道,超过了研究生学习的最长年限是需要被清退的。考上研究生不容易,想要毕业更不容易,所以只有把读书期间,该做好的所有事情都做好,才能保证顺利毕业。就在近日,四川大学一次性清退了53名研究生,其中包含计算机学院25名研究生,法学院28名研究生。之所以会这样做,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违反了《四川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超出了最长的学习年限。这里面最长的学习年限为16年,真的是太久了吧!被予以退学处理也是应该的。当我们看到研究生被清退的时候,心理难免会有点可惜。毕竟作为很多人来说,都觉得能考上研究生是不易得,被人得不到的你得到了,却又不懂得珍惜。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终将付之东流。对于这样的结果,大家都会感到比较惋惜的。这同时也是在告诫这这些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也没有那么容易就毕业的,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就像毕业,那岂不是人人都能上研究生了?只要你不满足条件就得被清除,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如果没有想要好好努力的想法,最好就不要浪费时间读研!谢谢。

给母亲

动真格!211高校一次清退136名研究生,校方回复令人惊讶

近日,延边大学发布了一条《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对该校136名研究生送达退学决定书,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其中,博士14名,硕士122名。延边大学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有人入学近15年都没毕业11月26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从被退学学生名单中看到,最早入学的为2005年,入学近15年都没毕业。还有一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习世界史的博士被退学,2006年入学,今年53岁。“这么大规模清退学生还是第一次”《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中提到,延边大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中发现很多研究生存在学习年限届满未毕业或结业的情况。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办公室了解到,“这么大规模清退学生,还是第一次。”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毕业暨学位授予申请年限的决定”(延大学位[2019]6)及《延边大学研究生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13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14名,硕士122名,具体详见附件)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因此予以退学处理。工作人员在接受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有很多学生都是没有办理退学手续,就擅自离校。没有向学校报备,半道儿就不念了,消失了……这其实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今年一次性把历史遗留问题一起处理了,这些问题其实早就该处理了。”“挂在网上的基本都是联系不上的”当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询问学生联系方式时,工作人员说:“这个我们也不知道。如果我们可以联系到这些学生的话,我们就会跟他们联系,让他们过来办手续了。”“此前,各学院和学科都联系过一些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到学校来申请办理手续。现在挂在网上的基本都是联系不上,或者学生不愿意来的。”在《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中,也提到:对于超过学习年限的研究生,学校通过学院和学科通知学生办理退学,但仍有部分研究生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因此,研究生院决定对上述学生采用公告方式送达退学决定书。公告期为60天,自2019年11月21日起至2020年1月20日止,公告期满视为送达本人。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