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选择考研,都是因为想要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工作平台,并且社会上很多岗位在应聘人员时对于研究生还会有特别的照顾和待遇补贴。并且增加了自身就业竞争力之后,研究生可以进入条件更好的公司工作,其待遇和工资自然也会更高。在许多人眼中,研究生身份不仅好找工作,工资待遇还相当高,一般毕业后拿到万元月薪是非常常见而普遍的现象。但实际上真的是如此吗?工作和薪资问题,在考研成功之后就能变得这么容易了吗?一、 薪资过万并非普遍现象,985硕士才刚达一万!实际上,硕士生就业薪资普遍过万不失一个定势常态。硕士生确实具备了更好的就业优势,但是薪资过万确实夸大其词了。很多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薪资数目甚至和研究生差不多,在研究生就读毕业后就业的头年工资甚至还没有早早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多。人们的误区就在于,将研究生身份宽泛化了。研究生也是存在差别的,和大学本科院校一样。有专科、本科、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区别,在就业上肯定也存在区别。根据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只有985高校的硕士平均薪资大概在一万元左右,211高校稍低,在七八千左右浮动,普通本一的硕士生平均薪资只有五六千。因此,概括化地认为研究生的薪资水平都很高,都能进入很强的公司找到待遇极佳的工作只是一个想当然的状态。二、 研究生待遇高低,与这些条件有关!实际上,研究生就业后的薪资待遇究竟如何,是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的。那些毕业后薪资可以拿到过万甚至十几万的研究生肯定具有其得到高薪的理由;薪资在几千徘徊的研究生同样有他们的缘故。那么,除了研究生学历的区别,影响到研究生待遇的因素究竟还有哪些呢?1、 职业选择不同研究生身份在每个行业领域的待遇水准肯定是不一样的。研究生身份最吃香的如经济领域的金融学硕士和计算机领域以及新兴工业领域如人工智能等的硕士生,一般薪资都能过万甚至更高;但是一些专业本身对口工作的薪资水平较低、发展空间较小的如农学或是文学的硕士生,薪资就肯定不会是很高的水平。2、 地域有分别薪资水平的高低有时不是研究生本身能够决定的,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研究生能够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工作,薪资水平普遍偏高,并且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也更多,接触到的甚至都是国际视野的高层工作。而如果实在一些偏远小县城工作,当然薪资水平就会迎合当地的消费和经济,不会出现非常高的薪资待遇。3、 个人能力是关键除此之外,研究生的个人能力非常关键。如今很多技术型专业对口的工作都更加看重人员的实践经验和个人能力水平,能力强的人能够作出更好的成绩,得到的薪资或是提成自然过万甚至更多;能力差的人或许就只能在原地踏步,甚至一点提成都拿不到,待遇自然只在几千元左右。因此,研究生的薪资就必定上万其实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不是说考上了研究生之后就能够百分百实现身价倍增。研究生身份的高低定位、未来工作的方向、地点以及个人能力的强弱都是影响薪资的因素,因此让自己拥有足够强的硬实力才是王道。你们认为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学历越来越重要了,社会对学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比较好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都要招聘985、211或硕士研究生,在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社会背景下,现在社会上所有的年轻人都在不断向前努力,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希望以高学历实现社会地位和资源的逆袭,实现自己的理想,下面来看看研究生最烧钱的5大专业。一、工商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是本科和上研究生阶段比较烧钱的,社会公认的“有钱人之家”的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简称MBA,这个专业的学费是最高的,但是每年有最多的人报名,且基本都是社会有成人士,那个专业要求基本上有三年的工作经验,因此,学习对象基本上是老板或高级管理人员,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非全日制硕士所需的学费是2030万元左右,没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负担不起。二、艺术类专业艺术系的专业是高中、本科、硕士都一起花钱的专业,一般家人能负担不起,在考研究生阶段也非常烧钱,要找专业老师一对一地训练补习,需要购买学习设备和材料,比如学习音乐钢琴的,比较需要好的乐器,学习绘画的需要水彩和颜料,导演的摄影需要单反等,这些都是很大的支出,即使农村的孩子有这方面的经济能力,但是还是不能承受的。三、会计专业首先,毫无疑问这是超级人气的专业,所以,迫于社会就业压力,我选择考研究生来学习,这个专业在本科阶段的学费不高,但是在研究生阶段就很贵了,基本上有5万元左右的学费,不是农村的孩子能读的课,要读只有选择学校的国家贷款。##&&image&#研究生学习是件好事,但请适当考虑实际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希望能兼顾学业和经济问题,农村的大学生也好好考虑一下,关于研究生的学费,大家是怎么想的?欢迎留言。
简单来说,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顺利完成科研活动任务所需的能力,这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一是科研创新能力,即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明新事物的能力;二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发现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三是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科学研究是继承和创新的结合,是系统地搜集和评价信息的探索过程;四是逻辑思维能力,即人们根据一定的先知条件,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思维进行判定、推断,对事物得出自己结论的能力;五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系统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必须借助语言去准确地表述,广泛的学术交流也是通过语言表达实现的;六是动手操作能力,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达晋编译认为,研究生要想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拥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作为研究生,对学科领域的触角要敏锐,能够及时把握住最新动向,善于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保证自己做的研究是有用的、及时的。这就要求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全面的,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科前沿,而且对日常生活是热爱的。可以说,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首先要关注的;解决问题则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逻辑终点之一。发现问题主要从科学理论和科学试验之间的矛盾中;从社会需要中;从交叉学科的界面中。二、夯实专业外语基础。英语是研究生应该熟练掌握的、获取最新学术信息和进行广泛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是研究生熟练查阅、阅读英语文献及英语原版书籍的前提。研究生应该具有用英语按照国际学术规范撰写学术论文和在网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研究生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已经成为满足社会、科技、经济以及对外交流日益增长需求的一项基本技能。研究生要学好英语,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大量的专业信息的刺激下,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了解当前学术界前沿的热点和难点。三、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的培养。首先,系统地查阅和处理文献的方法。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检索工具,根据不同搜索工具服务对象及特点,通过分类号、关键词、作者姓名等各种检索途径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其次,对所检索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就研究和讨论的某方面问题,经自己的消化吸收、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整理出阅读报告或文献综述。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在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出研究选题时,通过比较、分析他人的研究与自己研究的异同点,从而提出有所超越的创新性选题;在资料处理中,运用集中法,通过汇总资料,从中发现新问题、新关系或新规律;在解决问题、提出方案时,通过扩散发现法,通过发散思维去诱发新设想、新方案。其次,学习基本的理论研究方法,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方法,得出新观点、新方法,从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第三,通过对待特定案例进行学习、分析,更好地掌握案例中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或者从中得到某种启示,从而使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改进和提高。
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没有职业规划,不想面对社会,另一种是追求高学历,毕业后可以享受更高的待遇,其中有人参加了一部分工作,我之后还会继续考研究生,主要竞争压力大,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考研后身价翻倍的6个专业,用人单位抢着要,工资还不低。一、会计专业现在会计这个职业虽然到处都是,工资普遍都不高,企业也重视会计经验和证书,尤其是注册会计师,但是这个资格证书很难考,作为会计行业的一般现状,员工并不缺乏,但高端会计人员却非常缺乏,另外,如果考上研究生的话,专业知识会更加丰富。二、金融学专业金融学专业是一门非常“有钱”的专业,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但一般的本科毕业生只能从事基础工作,例如,银行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最好的部分是背景,后台的工作人员一般是研究生,普通的本科生只能在基础岗位就业。三、制药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的就业也很广泛,我可以从事药品及相关行业的生产、营销、管理等工作,如果想从事更高端的科研工作,或者想去更大的行业平台,只靠本科学历和专业水平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四、建筑学科大家都知道建筑行业的就业率很高,但是本科生的工作起点不太高,大企业和国家机关要求研究生毕业。五、法学专业法学专业的就业需求非常高,特别是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普通本科生基本就职于企业法务和基础法院的相关部门,近年来,好的就业单位对法学专业人才的学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经济、国际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待遇优厚。六、材料学专业材料学本身在专业课上学习是很难的,就业前景也很广,不管是大规模的私营企业、国家单位、科学研究场所,都需要专门的人才,我特别想从事高级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以上就是考研后身价翻倍的6个专业,用人单位抢着要,工资还不低。
很多人都可能听说一个概念——学历贬值。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学历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学历贬值这个概念,正在被更多的人接受。正因如此,传统意义上的本科学历已经很难满足就业市场对于学历的要求。也因此越来越多人都加入了考研大军。2021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笔试已经结束,考试的答案也早已经公布。相信很多对自己能否顺利上岸也已经了有答案。考研、读书提升自己的学历是很多普通家庭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研究生上岸对于很多来说着实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喜事。但是,考上研究生同样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开销。那么供一个研究生到底要花多少钱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考上研究生后的花费上学的学费一般来讲,研究生的学费要普遍高于本科生。因为研究生要经常性地从事研究活动,所以培养他们要花费得更多。因此,研究生的入学费用要高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学费根据研究生的类型:本硕和专硕、是否是全日制的不同,学费也不一样。总体而言,研究生每年的学费在基本10000元左右,但是根据所学专业不同可能最终的学费还是有些差别的。研究生的学年是三年制,但是如果没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学习研究的任务,可能会延长毕业时间,导致时间更长。那么相应的学费也就会水涨船高所以,一个拿到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光是学费就要3万元左右。衣食住行的费用比起本科生,研究生的住宿条件更加好,一般是双人间或者单人间,最差的也是四人间。更好的住宿条件同样也意味着更高昂的住宿费用。研究生一年的住宿费大约在1000左右,三年就是3000元,同样如果延长毕业,费用将更高。除此之外,我国的部分已经对全日制研究生不再提供宿舍,这就是说,研究生们在读期间,要自己寻找住所,比如住房自住,将会花费更好的住宿费用。除了住宿费用之外,还有伙食费。研究生同样能吃大学食堂,这点和本科生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一般地,大学食堂一天的伙食费花费在30元左右。"吃"和"住"可以说是衣食住行费用里的主要支出,"穿"和"行"花费不了太多。综上所述,这一笔账一年算下来也要15000元左右,三年则是45000元左右。其它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上面说的两项费用只是基本费用,研究生作为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更加多元化,还会产生一些其它费用。有人追星,可能会为了偶像的演唱会消费;有人喜欢电子产品,可能会为了最新的手机和电脑消费;有人喜欢旅游,这也是一笔花费。人在完成基本的生存活动之后,需要进行一系列满足精神需求的活动,每个人的喜好不同,的费用不同。暂且计算为5000元每年,三年就是15000元。当然研究生在读期间,还是有很多途径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的:1.学校每月会给予研究生生活补贴。2.作为帮助导师进行研究的回报,导师也会给予研究生相应的报酬。3.国家每年都会为成绩优秀的研究生发放奖学金。5.参加相关的科研项目,也会有相应的补助。4.研究生本人也可以通过从事相关的劳动,而获取相应的报酬。总结根据上面的分析,一个家庭供一个研究生下来,大约需要花费10万元的花费。三年研究生的花费和四年本科的花费不相上下。许多网友看了之后忍不住感慨:怪不得那么多人想要放弃!供一个学生读书的确是一件需要投入大量金钱的事情但是绝大部分的家长对待孩子上学,仍旧是抱以绝对支持的态度。"只要孩子想上学,不论花多少钱都要供他上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严格意义上来说,研究生也不是完全没有经济能力,纯粹依赖家里支持上学。正在读研究生或者即将读研究生的同学而言,自己作为一个成年,已经具备了从事相关劳动获取报酬的能力。总之,读书还是很多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不要因为高昂的费用,而放弃读书的机会。只要你不放弃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心怀朝气,一直向前,再大的困难也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大学院是指拥有大学院学历的人,大学本科毕业后,可以通过一定的考试取得大学的硕士学位,由于现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竞争很大,大学本科毕业不再是一种高标准的高要求,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研究生考试这条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了这条路?考上研究生有很多好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为什么更多人选择考研之路?这4大属于研究生的好处,你需要明白。1.拥有更好的资源研究生的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高等教育,考上研究生院后,会发现周围的人,我和你一样是优秀的人才,可以互相帮助,随着竞争力的增大,你的要求也会变高,得到一定的进步,另外,研究生院的资源非常好,从学校的水平来说,指导者是以你为对象进行研究学习的,从毕业工作方面来说,你的条件会更好,选择的范围也会变宽。2.广阔的发展空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指考上研究生以后,视野开阔,不只是就业活动,建立一定的人脉,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增添色彩,另外,国家政策也给大学院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是为了满足社会人才的各种需求,也就是说,研究生院的发展空间比本科生的空间更大。3.经济上可以独立研究生院也有一定的学费,但是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大学院折扣的政策,其中,国家的奖学金、“三助”的职位津贴、研究生补助金、学校的奖学金、国家的奖学金等都是来自国家的政策,并不是只有工作能自给自足,在大学院期间,学生们依然依靠自己的能力,不依靠父母,维持着自己的生活。4.公务员、教师在职场的竞争优势根据某项政策,入职公务员的见习期满一年后,本科生达到了定员,研究生可以成为副主任班的科员,本科生至少要有3年以上的工作,才能转任副主任科员,从公务员的角度来说,研究生院还比较有利,老师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对职称的评价,但是,本科学历的老师没有占很多优势,如果有大学院学历,入职一年后,满足要求,提供相应的手续,就可以得到一级教师的职称。当然,除了以上四点,研究生的优点还有很多,如果考上研究生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更强,他们的见识也更广了,研究生的学历更高,虽然大学院的能力学历可以比较有优势,但是个人能力也很重要,机会往往需要为努力的人付出更多的代价,以上就是:为什么更多人选择考研之路?这4大属于研究生的好处,你需要明白,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为募格学术(ID:mugexueshu)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作者:浴火凤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计划比2019年扩招18.9万人!!!”这是在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由教育部公布的重磅消息。此消息一出,许多今年通过录取线的硕士考生终于可以小松一口气了:“太好了,今年的录取率又增大了一些”。的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有341万人报考,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也被称为“最难考研年”。通过了录取线,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复试和录取等环节了。但是,近年来研究生入学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录而不读”。如2019年10月,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对69名2019级“录而不读”的研究生,取消其入学资格。这种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为调剂专业不理想、出国留学等原因。即使通过了复试,究竟是“继续读研”还是“直接工作”,依旧是令很多硕士考生举棋不定的艰难选择。今天已经铁心确定的方案,明天可能又会被自己无情地否定,而后天又可能来个“否定之否定”。对于押上自己前途、时间和金钱等筹码来读研,究竟是不是一步好棋、妙棋,这很难说。作为一名博士毕业,现在正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的过来人,我想读研并不是想读就去读的,这不仅仅是学术造诣的问题,还要有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确定你全都具备么?比如,不能做到以下4点的,我个人认为,你不适合来读研。1、没有明确职业规划的不要来读研“整个宿舍都考,不考的话好像另类、怪人。”“选择考研是主要为了逃避工作,多享受几年的学生时光。”这是很多“考研”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们认为,按照这种思维,既然通过复试了,那就应该去读。但是,你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是盲目向前走,这是很危险的。成年人,就该对自己的时间、对自己的付出、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读研,是对人生的一种规划。读研本身应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终究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学历水平,以便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赚到更多的收入。究竟什么是好的职业规划呢?下面是来自于智联招聘的一组最新数据。此外,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也是教育部公布的重点倾斜对象。如果你的职业规划在以上范围内,你可以考虑去继续读研。但是,如果你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读研目标,只是单纯地逃避工作,或是跟风随大流,那我劝你,还是不要来读研。否则,即使进入复试,专家组问你为啥要选这个专业,你回答不出令他们满意的答案来。否则,你即使过了复试,在枯燥的反复实验、抓狂的整理数据、作呕的论文撰写时,你也会痛苦不堪、后悔连连。否则,你也将失去人生中最美好、一去不回的3年青春时光。否则,即使硕士毕业之后,你也无法得到称心如意、收入颇丰的工作。2、没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不要来读研即使你有幸被录取,并不意味着你能够顺利毕业,因为这才仅仅是你艰难而具有挑战生活的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2019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发布《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退学决定公示(第二批)》,决定对该校3名研究生给予退学处理。当然,这不只是个例。据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开始,许多高校都在进行研究生的清退行动。2019年3月1日,广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公告称,由于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该校对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2019年3月12日,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硕士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的公告》,对许某某等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2019年11月28日,延边大学发布“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宣布对136名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国传媒大学对61名超期研究生予以退学,其中有学生入学已超过16年;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对67名博士、8名研究生予以退学。这些研究生遭到清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未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当然,导致他们未能完成学业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科研能力无疑是其中一条,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研究生都具备这项能力,即使你考研分数很高,这二者并不完全对应。虽然现在不同学校的制度不一样,可大部分发表SCI论文是硬性要求,而具体到实验室,导师可能还会有更高、更多要求。一般来说,研究生3年里要发2篇SCI论文。以硕士生3年的学制,上课用去1年,毕业考证、考公务员、考托福、找工作少则半年,长则1年。这样算下来,充其量只有1至1年半的时间来做研究。要知道,对生态学科而言,这点时间连一个田间实验的重复都没法做,哪里有可能去独立做出一篇实验设计严谨、结论依据充分的SCI文章出来?因此,少数学生走上伪造数据、找关系、买论文、假评审、抄袭的道路,最后坑了自己又害了导师。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作为写过毕业论文、用过“知网”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的大名。毕竟,天才是少数。如果没有基本的甚至较高的科研能力,你能保证自己不是被理清退学的对象吗?也许你会说,这两天还得到一则好消息,教育部、科技部近日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出“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要知道,《意见》里使用的是“不宜”,而不是“取消”。再说,如果没有SCI论文的硬性指标,如何评判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就算全面取消也要一个漫长的论证和实施过程,最近这些年你是指定享受不到这个福利了。3、没有强大心理素质的不要来读研2019年9月2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2016级专业硕士生陈泽民坠楼身亡,警方初步判定为高空坠落(已排除他杀)。后来,这位自杀学生《狗血的研究生生涯》的绝笔信被曝光。信中提及导师要他平时去某公司上班,耽误了他的学习;平时导师态度很不好,对其各种威胁;已经延期毕业一年,且身边的同学陆续找到工作,内心又很焦灼,在多重压力下最终受不了,他选择了自杀。近年来,研究生自杀的案例还有很多。2009年6月,北京大学研究生贾昊坠楼身亡。2015年5月,中南大学研究生姜东从图书馆六楼跳楼。2015年毕业季,北京邮电大学半年内出现5起研究生自杀。2016年1月,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蒋华文从9楼一坠而下。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杨宝德自溺于灞河。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在读硕士陶崇园坠楼身亡。2018年12月13日,同济大学研究生陆经纬跳楼身亡。2019年1月20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硕博连读生胡坤在宿舍猝死。据调查,处于精神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生不在少数。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研究生,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信仰崩塌。许多研究生曾经坚信“勤能补拙”。可现实是,自己的善良和勤奋却被有些导师利用,自己成为导师个人的科研机器,导师用自己的成果去评各种帽子。并且,科研好像一个无底洞,导师永远不会满足。如果导师比较自利,不允许学生拿数据去发小文章,那学生就得面临延期、甚至长期无法毕业的问题。换师无门。现在,研究生将导师称为“老板”,这个“老板”拥有一票否决权。有些研究生即便努力完成了科研任务,导师不同意的话也无法正常毕业。同时,换导师很少有人成功,因为其他导师既不愿意得罪原导师,也会对该研究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所以很难找到愿意接收的导师。迷茫无助。在多数情况下,研究生受到导师的委屈是很难让他人感同身受的。跟同门讲,有破坏师门氛围进一步遭受责骂的风险;跟朋友讲,除了一声叹息也帮不上忙;跟父母讲,他们往往告诫自己要卑躬屈膝、忍让、服从。所以,读研之前,请问问自己:“我真的确定自己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吗?我真的面对任何无助、委屈甚至是责骂、侮辱都能一笑而过吗?我真的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能不选择绝路吗?”你不必回答,因为你没有经历过、无助过,所有答案都是苍白的。4、没有经济支撑能力的不要来读研读研,就意味着你放弃工作的机会,失来读研期间正常工作的收入,以及3年时间的工作经验和人际关系。这些,都是你读研必须要考虑的成本代价。所以,家庭条件越是不好的学生,越是不能来读研。你应该做的,是及早步入职场,先养活自己,不需要向父母伸手要钱。等自己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之后,再去考虑考研、提升学历这样的后续问题。当然,这并不是瞧不起你,也并不说因为你家里穷,就失去追求知识、提升学历、成就更好自己的权利。而是你要知道,步入大学你就是成年人了,应该自己养活自己,但父母还是选择给你学费、生活费,让你在大学校园里不为了一日三餐而忧愁,可以安安心心呆在象牙塔里,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大学毕业了,父母并没有责任和义务,继续供养你来读研,虽然他们也很希望能有高学历的儿女。明知道他们没有能力,希望你能早日经济独立,你还想着晚点赚钱,我觉得对他们来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但话说回来,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读研也有读研的乐趣和优势。规划人生格局、提升科研能力、造就强大内心,这难道不是读研的吸引力所在吗?人生道路很多,读研并不是一定是最好的选择。记住,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是在于你是否拥有终身学习的心态,而不是由你是否拥有研究生文凭而决定的。hold的住,世界就是你的,hold不住,不要走这趟浑水。
大家好,这里是考研刺客联盟!考研热是教育发展的趋势!20届考研报名人数达341万,已经让很多教育界的人震惊,今年网传考研报名人数高达422万,比去年激增81万人,这让很多考研人感到焦虑!本科生就是因为众多,在就业市场上已经贬值、没有多少竞争力了,那么随着研究生的增多,会不会也会面临就业难的窘境呢?其实现在研究生已经有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了!有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在读研究生数量已经突破300万,2020年研究生毕业人数有94.6万。这么庞大的人数,再加上今年疫情影响,很多研究生已经感受到了就业压力了!考研读研到毕业,研究生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到头来却依然很难找到合适又心意的好工作,按理说今年毕业的94.6万研究生在中国14亿庞大的人口中,并不多,为什么还会就业难呢?1、工作能力欠佳工作和上学差别还是很大的,有很多人书念得好,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却很差,就是大众眼中的“书呆子”!工作中除了要运用到你的专业能力,还需要你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灵活处事能力等综合能力,学历只是你进入企业的敲门砖,门敲开了,能不能留下还需要看你个人能力。现在的社会并不缺少高学历人才,工作中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仅仅有学历是不够的,所以为了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在上学读研的时候就需要锻炼自己各方面的社会工作能力,提前解除社会,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2、专业局限性一般大学学的东西很杂,虽然各方面学的都不透,毕业工作后也没有多少能用得上,但是毕业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差不多完成。但是研究生就是在一个方向领域深造研究,毕业后也只能选择本专业的相关工作岗位,然而现在除了技术工种,很少有用人单位一个人只专项做一件事,这就给研究生就业增加了很多的局限性。所以读研选专业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未来就业和就业后的薪资待遇等。为了更好的就业,上学读研期间还可以通过提前实习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3、要求过高研究生比本科生在时间、精力和金钱方面都多付出了很多,所以在工作方面要求也就更高!所谓研究生就业难并不是说研究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而是说心仪的好工作难找!其实研究生们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在遇到未来发展前景好的工作时,可以稍微降低一些标准,也可以找一些能真正学到东西的工作,用这份工作当作跳板,当你积累一定的经验、在行业内做出一番成绩,然后再跳槽到你理想待遇的公司也是一种方式!书不会白读、学不会白上!就拿最直观的薪资来对比,同行业研究生就是比本科上的工资高至少两千左右,升职加薪也更快,公司也更加重视和栽培。所以如果你有能力(经济能力、学习能力等),一定要考研,未来社会是研究生的主战场了!我是考研盟主,助你考研路上畅通无阻!
来源:募格课堂 作者:浴火凤凰01、缘于一次不经意的知乎回贴截至2020年6月,全国各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对于那些没有如愿的同学而言,要么又准备二战、三战,要么就此放弃,早日参加工作。而对于那些成功上岸的同学而言,一边在憧憬研究生的美好生活,一边利用各种方法向前辈们取经。前段时间,无意中在知乎上看到一名准研究生发的题为《有哪些道理是上了研究生后才懂得》的帖子,向师兄师姐们讨教经验。我一时兴起,结合个人的硕士、博士的成长经历,写了一篇《研究生体会50句,总有一句会戳中你的心扉》的回答,列举了一些个人的感受,如: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研究生生活,要么换种活法,要么就闭嘴不言,埋头去看文献、做实验吧!读研时的欲望不要太多,因为它跟下雪一样,积得越多,路就越少。研究生别总犯同样的错误,因为,还有很多新错误等着你去犯。……意想不到的是,这篇回贴有近2000人赞同、600多人喜欢、300多人评论,而评论区主要由2类群体构成:一类群体是在读和已经毕业的研究生们,主要观点就是:真实、太真实了!另一类群体就是即将入学的准研究生们,主要观点就是:不会吧,读研压力太大了吧,对考研刚上岸的我来说,都有点害怕了!其实,对准研究生们来说,不必过于惊讶,因为压力是研究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小论文数量还没发够,怎么办啊?”“我的开题报告还得:改!改!改!”“导师为什么只回我‘呵呵’俩字儿?”“这段时间,她怎么好像和我疏远起来了呢?”这些问题都是你们以后经常遇到的,更有研究生针对压力这个问题,专门制作了两副“少年老态”的图片来调侃一番。02、研究生面临的主要压力来源根据一项新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生由于各种压力出现抑郁症状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法国著名传记作家、小说家安德烈·莫洛亚说过:“要想战胜它,就得先了解它。”所以,要战胜压力的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它的主要来源。根据《2018生命科学研究生压力现状调查》数据显示,概括起来,研究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学业压力。研究生面临最大的学业压力就是发表学术论文,这需要研究生们追求创新,不断探索前沿知识,努力学习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但从一名科研小白成为有所创新的科研人才又谈何容易?千辛万苦、绞劲脑汁写出的一篇论文综述,自认为质量还不错,却被导师狠批内容太浅、没有深度、驳回大改。最欲哭无泪的不是一次次的实验失败,而是根本找不到失败的原因,彷佛一直在黑暗里前行,找不到出口。即使实验顺利并投出文章,但有的期刊返回意见短的需要两三个月,有的甚至是半年或者更长,等待的时候还不能投其他期刊。好不容易等了半年,却因为创新度不够或者实验数据偏少而被拒稿。看着身边的人似乎实验、文章都很顺利,早早达到毕业要求,而反观自己发际线越来越高,但离毕业却遥遥无期,整个人越来越焦虑。二是就业压力。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达历史最高值,但由于疫情影响,高校学生就业率却创历史最低。近年来,研究生主要就业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岗位需求也在减少。许多用人单位认为,学历只是评价标准的一个方面,研究生虽然学历高但缺少实践经验,有的甚至会恃才傲物。反观本科生干劲十足,但在薪资方面要求却相对较低,所以对研究生找工作造成巨大压力。三是导学关系压力。《2018生命科学研究生压力现状调查》显示,研究生选择跟导师“关系很好”的人数仅有29%,近70%的研究生认为自己与导师的关系“一般”,甚至“很差”。漫漫科研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亦师亦友关系成为主要的人际关系。41%的研究生希望得到导师的关心和帮助,但事实上,55%的学生每学期与导师就学习、工作等方面交流次数不足6次。不同于本科阶段的手把手教学,导师是以训练研究生的思考方式和锻炼动手能力为主,若认识不清这种教导方式本质上的转变,学生就会误会导师不作为,导致导学关系紧张。若是再加上实验不顺利,学生对导师会更惧怕,担心导师责怪,从而进一步加剧导学关系压力。四是生活和情感压力。“白天愁论文,晚上愁成家”,这几乎是所有研究生的真实写照。枯燥的生活模式一日复一日,有看不完的文献和做不完的实验,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心理。不同于本科时考试成绩的及时性反馈,论文发表、课题进展具有延时性,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同时,研究生的生活圈相对闭塞,既不愿意主动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也不愿意去结识那些非本专业的朋友,造成人际交往圈子偏小。加之男女比例失衡更难找到理想的伴侣,久而久之,自身情绪无法得到释放,一味由自己来承担所有负面情绪。五是经济压力。虽然在读研究生期间,国家对于研究生的生活会有一定的补贴,但是完全无法满足学生的求学成本。据《2018生命科学研究生压力现状调查》显示,补贴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硕士比例为77%,其中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比例为40%!读研期间若想要通过副业来赚取生活开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业,尤其对理工科研究生来说,每天宿舍、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常态,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的事情,更别说赚取生活费了。03、培养抗压能力的可用方法研究生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社会、院校和家庭都寄予高期望,高期望值就会带来高压力。有压力不可怕,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动力,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化解压力、转化压力。一是有明确的整体规划安排。入学之初,应主动向导师和师兄师姐请教,明确硕士研究生3~4年期间的基础课程、论文发表、撰写学位论文、出国考试等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并制订出长期的整体规划和短期的操作计划,之后脚踏实地地读书、做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二是时刻保持健康阳光心态。读研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对于大学刚毕业的同学来说,没有工作和家庭的各种负担,只是单纯的读书和做研究。所以,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将生活过得阳光健康一些,积极参加跑步、爬山、打球等多种方式的体育锻炼,多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切勿让科研、论文把自己逼得太紧。三是主动与导师沟通交流。正确面对导学关系压力,不能消极地回避导师,而应让导师明确知道你的思路和规划,并根据导师提供的意见与建议,在科研任务上及时修正方向。平时,要每周或者每半个月,通过邮件、短信或者QQ、微信等方式与导师约时间面谈,交流个人的学习与科研心得。及时回复导师的邮件、电话、信息,外出离校一定要注意请假。四是端正对经济收入的看法。研究生的主责是读书与科研,发论文、拿学位,而不要将侧重点放在改善经济条件上。除非生活迫不得已,不宜过多地做各种与专业无关的兼职,赚取微薄的辛苦费,因为这样做,付出的机会成本过大,长远来看往往得不偿失。五是情感问题不必过于着急。读研时千万不能因为孤独感和挫败感而选择找对象。当你把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做好,反倒也不会觉得有多么需要有一个人陪伴。其实,没有对象感觉也挺好的,一个人吃,一个人逛街,一个累人了就休息,每天看看paper、读读书、跑跑步、游游泳、打打游戏。一个人的时候固然寂寞,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也是读研中的一份收获。正如马云所说:“年轻人怕压力,就是白活。”所以,准研究生们,不要畏惧压力,努力让它成为你们学习中的调味品、科研中的催化剂吧!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大学专业和就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部分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比本科生要严峻得多。比如,就2016年数据来看,直属教育部的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签约就业率分别为64.22%和75.01%,这样的就业率比很多一般类型普通高校本科生就业率都要低。相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就业率要好很多,但也只是和大部分一本院校本科生就业率想等同。四所直属教育部师范大学硕士生就业情况国内研究生近十年也一直在扩招,这势必会造成就业人数的增加。相比而言,就业市场对于研究生的需求并没有相应增加,目前面临的是更加激烈的就业市场。第一,研究生对个人定位太高,有的并不切合实际。研究生作为社会高层次人才,相对应本专科学生,有着天然的优越性,他们对用人单位的态度跟本专科生相比,对于单位的性质、薪酬待遇等要求较高,普遍在乎岗位的级别、专业是否对应、工作是否稳定等。同时,由于部分研究生年龄偏大,较本专科的学生比较现实,考虑的问题较多,对岗位的要求也较高,部分研究生宁可待业也不找不合心意的工作。而今的用人单位也不像以前唯学历论,更加倾向招聘一些实际操作能力强、可塑性高的学生,这使得本专科学生较研究生相比、就有很大的优势,如年轻有活力、薪酬低等,这也是导致研究生就业难最直接的原因之一。东北师范大学第二,研究生学术水平欠佳,个人竞争力不强。很多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学习不刻苦,把读研的目的看作多领一张证书。随着高校的扩招, 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却没有显著增加,很多高校都会出现一个 导师带好几个学生的情况。一些学生心理落差大,平时不愿意下功夫研究专业知识,学术水平甚至比不上本专科的学生。还有就是研究生较本专科相比学制短,还没有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就该考虑就业了,这些都是造成研究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第三,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很多研究生毕业前未接受职业和就业培训。大多数研究生抱着就原来本科学习的专业去继续学习的心态,没有明确读研的目的,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了解自己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没有去了解自己专业相关的技能和岗位知识,也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想在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更没有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导致在毕业后缺乏就业的竞争优势,导致就业状况不佳,甚至有的不如本科生。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高校研究生管理机构应该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升研究生就业素质。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增设研究生就业指导等课程,从自身出发,解决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高校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科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结构进行优化,构建具有特色的和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北京师范大学高校还需要强化研究生的科研和实践环节,定期开展专题学术研讨。逐步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研究生评价与激励机制,把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融入到课程和专业体系建设中,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同时,高校研究生管理机构要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工作,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建立健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专业实践基地或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结合科研平台和研究生教学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条件,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华中师范大学各个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即二级学院,要紧紧抓住学位论文的开题、评审和答辩几个关键节点,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定期对学位论文的进度和内容给予评价,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盲审和抽检制度,从而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唯有从用人单位出发,培养和塑造研究生,才能从根本上促使研究生顺利就业,才能让研究生更好地服务社会,也服务自己。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