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教育也在快速地发展。最显而易见的是,各类学生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是最稀缺的的商品,能够考到上大专的同学就已经凤毛麟角了,而本科生就显得更为珍贵了!毫不夸张地说,那个时候的大学生享受的是货真价实的“精英教育”。01大学生普及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往日奇珍异宝般的大学生褪去了华丽的外衣:1977年恢复高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录取27万考生,1978年录取40.2万人,1979年反而出现大规模下滑,录取人数为28.4万人;此后,高考录取人数整体上保持上升趋势,1987年达到62万人,1997年达到整整100万人!可以说在这之前,本科生就是实实在在的“精英教育”群体,哪怕算上大专生也挺合乎情理;然而,大学生数量增长的步伐丝毫没有减缓,2000年,普通高校录取人数达到了221万人,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便翻了一大番,此后,大学生数量就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在2007年达到了566万人,2019年直接超过了900万人,这规模都赶上世界人口百强国家了!“史上最难就业季”喊了一年又一年,说到底是大规模扩招导致的“人人都有大学上”,而考入大学难度的降低,也让大学生的水平整体一般,良莠不齐!也正是由于大学生人数泛滥,类似于“烂大街”、“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的大学生标签层出不穷,我认为这略显偏见,毕竟中国人口基数巨大,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只占据总人口的4%左右,说百里挑一也不为过,而这4%的大学生却挑起了民族的大梁,担起了复兴的重任,更是我们国家整体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保证!任何问题只要细化地分析,总会有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当我们以偏概全地拿某个“落魄的大学生”说事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他身后的大学生群体所承接的是什么样的历史使命?02精英教育标签转移随着大学生数量在质上面的改变,我们来把目光转移到研究生身上:近些年的“考研热”席卷了整个中国,至于报考热度上升到何种程度,想必大家多少都有所了解,我在这里提一下2017年和2020年的报考人数,分别是201万和341万,3年的时间报考热度上升了将近70%,这速度放到全世界恐怕也独领风骚了!来看具体数据,2019年拥有硕士学历的总数大约在970万人左右,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0.69%;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显示,2019年全国招收各类研究生大约91.7万人,扣除10万左右的博士生,2019年大约招收了81万研究生;我们再将视线转移到2020年的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上,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研究生将扩招18.9万人,所以2020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在100万人左右。消息一出,即刻引起了教育界不小的轰动,社会各界的评议也褒贬不一,甚至有人觉得考研难度将会大打折扣,真的如此吗?笔者认为18.9万数字虽然大,但是结合报名增长的人数来看,真相立马水落石出:18.9万相较于2019年录取人数增长了大约23%,看起来比重挺大,但是仅仅占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的5.5%,所以说扩招跟报考人数共同分析的话,扩招对考研录取难度的影响几乎是杯水车薪!2020年考研总体报录比依然高达3.4比1,也就是说会有240万的考生壮烈地成为“考研炮灰”!中国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淘汰机制明显,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十分符合“精英教育”的入门形式;进一步分析,2020年中国的研究生总数将在1070万人左右,所占总人口的比重略微升高到0.76%左右,这依旧是极低的占有比例,属于硕士研究生的“精英教育”标签也就实名而归了!03精英教育标签可能再度易主一般来说,一个导师会带一至三个研究生,而普通本科班级人数一般都在三十人以上,对比之下,研究生的精英教育属性就比较明显了。笔者做了一下推演预算:从2020年开始,假设报考人数5年内最多上升至500万,扩招按照每年10万人的速度进行下去,那么,5年后中国将近有1720万硕士研究生!占中国总人口的1.22%,可以看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研究生会继续作为精英教育的群体,称之为百里挑一仍然不为过!但需要说明的是,仅仅五年的时间,研究生群体规模就壮大了将近70%,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会继续大规模普及化、研究生扩招也会继续下去、考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持续火热,因此研究生慢慢也会变的不足为奇,精英教育的标签向博士生转化是大势所趋!04社会影响笔者认为,作为精英教育主体的研究生,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而积极的:第一:作为高端人才投身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缓解中国因快速发展而造成的人才短缺现状第二:2020年大规模扩招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可以有效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第三:作为精英教育主体的研究生会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影响,社会会越来越尊重,敬仰,向往知识文化,从而对民族复兴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05综评目前来看,考研的难度依然居高不下,341万人考研,240万人落榜!竞争虽然残酷,但是研究生学历却能让我们在各行各业都比较有优势,毕竟“精英教育”标签不是人人都能拥有!有些事情嘴上说难,但我们依然不会放下脚步,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吧!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四科,其中政治、英语、数学是全国统考,专业课是报考院校自主命题,需要说明的是,考研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慢热型科目,这跟政治科目完全不一样,竞争如此激烈,早做准备取胜的几率会更大!结束语: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祝每一位考研的莘莘学子都能如愿地享受到精英教育。喜欢笔者的话,请关注笔者,点赞本文哦,谢谢!注:本文所有百分比数据为笔者独立计算,文中“研究生”均指“硕士研究生”,所有观点为笔者独立看法,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有3天,也就是12月21日,就是2020年考研初试了。今年考研,注定是难度空前的一年,这从报考人数就可以看出。从教育部官网获得的消息看,今年最终的报考人数为341万,这比此前外界普遍估计的330万左右还要多出了11万。从2017年开始,考研人数就年年大幅度蹿升,当年仅仅201万人,不过3年时间,就上涨到如今的341万,增长高达70%,这是以前很难想象的事情。如果从事后诸葛的角度来看,其实这虽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可以从高考报考及招生的角度来类比一下。我们知道,高考在1999年之前,属于精英教育,每年高校录取的大学生(包括大专生和本科生)只有几十万人,报考人数只有两三百万人。但是,经过1999年高等教育大改革之后,大扩招的时代来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大学招生年年飙升,报考人数也相应地年年大增,从1999年的288万人,迅速在三年后的2002年增加到510万人,此后,增长势头依然没有放缓,一直到2007年突破1000万大关,当年达到1010万人。直到2008年,达到历史性的1050万人,才走到增长的尽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人数暴增了2.5倍。此后到现在的10余年,一直在900-1000万的高位运行。这清楚说明,高考报名人数在高教改革、进行大扩招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报考人数将迅猛增长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直到增到的潜力用尽,才会停下来,此后保持在高位运行。作为类比,考研其实这么一个增长过程。201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最大的变化在于:1、将硕士分流为学术型和专业型;2、逐渐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这一改革,与1999年的高考改革如出一辙,从此,研究生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同当年高考招生改革后报名人数年年大增如出一辙的是,2010年之后,研究生报考人数也是年年增加,只是最初几年增速还比较缓慢,但从2017年开始,出现了急速蹿升的现象。报考人数也从2010年的140.6万增长到2020年的341万,10年之间,人数增长了1.5倍。2008-2020年考研报名及录取数据统计对比高考和考研,我们至少可以合理地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在我国,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都已经从精英教育全面走向了大众化教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成果,也是必然;2、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高等教育的改革,必然促使它们的繁荣,报考人数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是必然趋势,这是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之必然;3、类比高考的报考增长趋势,结合最近几年考研报考人数的走势看,考研报考人数的增长趋势目前并没有走到尽头,2020年的报考人数341万大概率并不是历史的高峰,此后大概率还有增长的空间;考研报名人数走势图,增长趋势没有衰竭4、在未来几年,考研报考人数只有在达到了一个顶峰之后,才会停止增长,但依然会在高位运行。由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得出以下结论:1、尽管2020年的报考人数达到历史新高,考研全国平均录取率大约只有16.7%(数据为估算,请参看我之前的回答,有估算过程),考研难度是空前的,但未必是绝后的,从考研报考人数的增长势头来看,此前考研相对容易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在未来的几年之内,很可能随着考研报考人数的进一步增长,全国平均录取率会进一步降低,考研难度很可能进一步增加;2、正因如此,即将走上初试考场的考研学子们,面对难度空前的2020年的考研,请保持平常心,面对这么激烈的竞争,在精心备考之后,尽量做好临场发挥,只要能发挥出自身的水平就好;3、对于考研结果,如果能取得好成绩,能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读研,那当然好,如果考得不太好,可以考虑调剂,建议有学校能上则上,因为下一年考研难度同样很大,也许比今年会更大。
2019年硕士生考试,290万大军同场竞技,但最终仅有90万人被录取,其他200万沦为陪跑者。可见考研的难度是越来越大,而且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增加,可以说能够考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是在近日,上百名研究生先后被中国部分高校以“完不成学业”等理由强制退学。可以说这个新闻一出,很多人就躁动了,今天就给大家来盘点一下这件事。中国百名研究生被强制退学 ,知名大学也不例外,精英教育模式?近年来,中国社会上涌现出了一股“考研热”。在这报考的过程中,不仅在校生在报考,对于社会人士也是在报考研究生的,通过报考研究生,就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说为了能够考上研究生,有些同学闭关一年,就是希望能够了考上研究生。中国是个敬重知识的国度,也是个很看重面子的国度,对于读书人,更是把两种结合了,可以说读书越多,受到的尊重越多,本人面上也越有光。在古代这样的思想就是存在的,而在当今社会,如果是个研究生,那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中国百名研究生被强制退学 ,知名大学也不例外,精英教育模式?读书多、高学历,在中国还往往意味着有力的敲门砖、更好的前程。因为随着大学生的数量增多,可以说大学生是越来越不值钱,所有的工作现在都需要看学历,当高学历“变现”的能力让人们肉眼可见时,社会对其的追捧自然趋之若鹜。中国百名研究生被强制退学 ,知名大学也不例外,精英教育模式?中国百名研究生被强制退学 ,知名大学也不例外,精英教育模式?但是读书目的扭曲或畸形,不但导致了考研招生中腐败现象的滋生,也大大降低了中国研究生学术水平。可以说这样子对中国教育公平,还是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对于研究生提高毕业门槛,“开除”混日子的研究生,所以这决策一提出,那些为了面子或实用主义者读研的人被赶跑了,这个样子才能培养真正的大学生。观与以上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江苏省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已于2月20日下午3:00向社会公布,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北京和广东也于2月20日公布了考研成绩,考生可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初试成绩。下面是全国各地的公布安排。据统计2020考研人数高达341万人,先祝广大考生都能顺利上岸,他们毫无疑问会是未来的精英,但考过研究生并不是你们的终点,人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之前网上就有考研学生用纸条遮挡共享单车二维码,让别人不要骑这台车。何为共享?是和社会人共享一件物品的使用权和知情权,虽然说是你从很远很辛苦骑回来的,但这是公共资源,你这么随便一写就好像变成自家所有似得,让其他想用的还要觉得不好意思,愧疚了。其实大部分人的社会公共意识是没问题的,但类似的问题却不少见,究其原因有很多,但首要的问题还是教育吧!能考研的无疑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属于精英教育,而有些素质是学校教育不能满足的,恰恰 很多父母又不懂家庭教育,甚至不知道家庭教育是什么,没有家教,便是如今孩子典型的特征之一。如何在精英教育中做好家庭教育就需要考验父母们的智慧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人生,父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受父母影响最为深刻!欢迎评论分享你的家庭教育观!作者:敏芷君,如图侵联删
按理来说,能跑赢高考,顺利通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称人大法学院)初试,并跑完了复试(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的考生,离社会精英已经越来越近,几乎触手可及了,更何况有几名初试成绩遥遥领先排在第一名。可谁也没有想到,经历复试后,人大法学院给他们的复试成绩:0分!并且组团来的,一次性的34人复试成绩都是0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据有关信息称,复试当天有考生在考研交流群内分享了自己的复试题目,后来群内考生将分享题目的考生全部给举报了。结果就是一人干翻34名竞争对手,并且把几名初试成绩并列第一的全给拿下。我们先来讲一讲人大法学院为什么给出这样的处理结果!人大在2021年3月23日已经公布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办法及复试名单,并且与所有考生签署了《诚信复试承诺书》及《复试考场规则告知书》,其中《承诺书》中第4条提到: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告知书》中第14条提到:复试相关的内容属于国家机密级事项。考生在复试期间不得录屏录音录像,考后不得向他人透露招生考试内容,不得将试卷、答卷和考试内容以任何方式(微信等)转发亲属或他人。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考试也有相应的规则,既然考生在复试前就已经签署了承诺书和告知书,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既然复试规则已经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考生就应该坚守规则并认真执行。有网友替这34名考生打抱不平喊冤,笔者认为这根本就不是冤不冤的事,而是事关规则意识,本该在很小就要建立的,没曾想到考研才被绊了一跤。当然咯,这与他们自己有关,也与外界给他们提供便利有关。我们当下唯成绩至上的教育,不管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总是在不断地为尖子生开通绿色通道,这些都是外部因素。家庭教育在家里,父母可以允许孩子生活不拘小节,不守家规,“要不是看在你成绩优秀的份上,我可不会给你配手机”、“只要你考到班级前10名,你提的要求都满足”、“你只管专心学习,别的事情由我们来打理”。曾在网上看过一句这样的话:孩子,对不起!竞争如此残酷,未经同意就让你们上车。孩子从来没有选择权,父母总想孩子赢在起跑线,甚至为了达到“赢”这个目的,对孩子言传身教忽视规则。香港有部纪录片揭露了精英教育的现状,处于精英教育大环境下的香港父母,不仅精心设计了孩子赢在起跑线的成长路,而且早就开始关心起孩子如何赢在子宫里,因为据说名校都中意1月份出生的孩子,父母就精心计算着受孕的时间,保证宝宝能在1月份出生。如今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事事关心、事事安排、事事计划、事事都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许是家里孩子少的缘故,总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都是为你好”、“你还小什么都不懂”、“你尽管做自己,不要被规则、纪律约束,反正没犯法”,而孩子除了考第一名打败竞争对手,啥事都不用操心。怕输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眼里只装得下成绩这一个衡量标准,反正只要实现父母的期望就可以为所欲为,只要一枝独秀胜出就能赢得掌声和喝彩,这就是所谓的精英教育成长的孩子的人生观。随着精英教育的兴起,父母们更是不愿意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争先恐后让孩子加入辅导大军,学钢琴、奥数、小提琴、大提琴、跳舞、画画等应有尽有,为了就是不让孩子成为别人眼里“不学无术”的孩子。你家孩子报三个补习班,我就孩子就报五个补习班,反正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呢,不少家长一问三不知。他们把精英教育看成流水线作业,认为优秀的孩子,都是可以靠统一的模具打磨出来的。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和自己喜欢的人交朋友。因为这些都会让他们分心,让精英教育的流水线作业不能顺利完成。等到孩子长大成人才发现,苦心打造的人才只不过是一具有血有肉没有灵魂的空心人。一味追求精英教育的父母,并不懂真正的精英教育是什么,只是不愿意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相互攀比为自己挽回一些自以为是的面子而已。学校教育在学校,老师区别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这是人之常理,再有职业道德再有内涵的老师,都无法避免这一点。因为优秀的学生基本上都自律,懂得尊重老师,并且听话,不给自己添麻烦又能肯定自己教学水平的学生,有哪个老师不满心欢喜的?表扬、肯定当然是给这部分同学,即使他们有违规的行为,老师也会网开一面或视而不见。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的同时还伴随着各种坏毛病坏习惯。同样是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对待成绩优秀的学生,老师很可能轻言细语地提醒,“个别同学有点飘了!”,而对待学渣却恨铁不成钢的直点名,“XXX,你不想上课就出去,或者趴下睡觉也行,总之,不要影响想好好听讲的同学”。社会教育家庭、学校对成绩不等的同学有偏见,社会人士又何尝不如此?不说别的,就连身边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看到学霸级孩子总客客气气的,老远瞄到了就会关心一番;而对待成绩差的孩子,有涵养的倒是会打个招呼,有些势利眼不当着面给孩子当反面教材都算好的了。那么,为什么天之骄子明明亲手签字画押的协议,却又无视其规则的存在呢?原因也很简单,在顺风顺水又顺人意的求学道路上,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以成绩为衡量标准,只要成绩好就一切都好,简而言之就是成绩至上。尽管素质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排第一位,但现实中只要成绩好,哪怕德行有点瑕疵也会被修饰、美化,因为考核“德”的标准没有量化,以主观评判为主,在唯分数的中考高考升学中,考试分数就是衡量德、智的标准,成绩好就品德高尚。在寒窗苦读的10余年里,成绩好的孩子都享受了不少特权,比如上学迟到这回事,家长主动帮忙跟老师请假,老师也会网开一面;但对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巴不得孩子被老师批评,老师也会逮住机会苦口婆心说教。对学霸来说,若“温情”和“规则”只能二选一时,一切形势都永远偏向前者。因为是学霸,所以一切规则、约定都会毫无原则毫无底线地让道。当“狼来了狼来了”喊多了,却从来没有规则动真格,那么学霸们当然不把规则放在眼里牢记在心上,硕士研究生复试前签署的承诺书和告知书,在这些考生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走个过场而已,没想到这次来真的。“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这么简单的道理,希望莘莘学子引以为戒,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信守承诺是做人根本。
文/十八木“听风也听雨,飘雪落澜庭。用心书写教育。” 【本文选自十八木之《读研宝典》系列文章】01 合理吗?曾有毕业生给我留言,问,“老师,我读研期间课程成绩基本都在80分以上,还拿过奖学金,其他方面都表现良好,如果毕业论文盲审通不过,还能正常毕业去工作吗?”遇到这样的学生,其实挺无奈的。因为他们直到研究生毕业都没有搞清楚研究生培养机制。按照现行国家学位相关规定,毕业论文盲评不通过,将无法参加正常的毕业答辩,很多高校都规定需要延期至少半年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继续送双盲评审,如果延期半年盲评依然不通过,将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毕业证、学位证可能都没有了,后果很严重,几乎相当于“一切清零”!有同学说,我整个读研究生期间都没有挂科,成绩都很高,综合表现都符合学校要求,还获过一些优秀荣誉称号,凭什么因为一个盲评不通过就不能毕业,这公平吗?合理吗?02 很合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阶段,本科阶段三年半的时间都是在进行各种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留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大约三个半月的时间。而且,本科教育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在学生考核方面偏重于课程成绩的考核。而研究生教育基本可以算得上是“精英教育”,其考核更加偏重于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研究生课程学习只需要1年时间,甚至更少,而且课程任课老师基本都会给出比较高的成绩,很少会抓补考,其实也就间接意味着研究生的“重心不在这里”。而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间则至少是1年半时间,从时间安排上就远比本科毕业论文多得多。研究生毕业论文作为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研究生毕业论文要经历大量查阅整理资料、选题、开题报告、开展研究、中期检查、继续开展研究到最后撰写论文等阶段,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能够按照导师要求,认真、踏实、勤勉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平时在做实验过程中注意及时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总结数据和完善研究过程,及时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而且在平时注意取得一些如专利、论文等科研成果,即便是抽到盲评,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盲评评审人一般是不会故意刁难任何学生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一个全方面的考核,评审人通过对论文的评审,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阅读资料、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论文撰写、编辑排版、理论掌握程度、分析总结、创新思维、严谨程度等方面的能力。盲评通常会选择3名评审人,一般情况下只要有1位评审人认为论文不能通过,论文就至少需要修改。有经验的评审人评审意见会不谋而合,打分会比较接近,所以绝大部分是公平的!当然,遇到死对头情况是特例。但凡是评审人给出不予通过的评审意见的,那只能说明,这论文做得有很大的问题。作为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成果,如果毕业论文通不过评审,没有毕业证学位证,自然也就很合理!为什么别人都能通过,偏偏你就不能通过呢?所以也怨不得别人!自己的路是自己走得,旁人顶多能帮你拎点行李、给你指个路,但脚还是长在你身上,路得靠你自己的脚一步一步往前走。03 如何应对?眼下又到了研究生毕业季,往年毕业论文可能是通过纸质版寄送到评审人手中,今年因为受疫情影响,基本都采用的是线上直接双盲评审,其实比往年的快递更便捷更有效,还不存在丢失的问题。这几年受到类似“翟天临事件”等事件的影响,很多高校都加大了盲评抽取比例,由以往的5%甚至增加到20%,一般都至少有10%左右的盲评率。希望所有正在毕业季的研究生们,都深刻意识到毕业论文盲评的重要性!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大意,千万不能稀里糊涂。在论文定稿前,耐下心来,再仔细检查检查,请导师、师兄师姐们帮忙多看几遍,尽量避免可能的错误或失误,确保论文评审的顺利通过。万一盲评没有通过,在延期的半年里一定要端正态度,仔细认真对论文进行全面修改,争取二次盲评能够通过。这是万不得已的方法,学术是严谨的事情,学术没有捷径,最好的办法还是从研一开始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平时做好了,一切也就水到渠成!学术是严谨的事情,当谨记终身!【用心书写教育,欢迎关注十八木】(本文原创,欢迎评论转发。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删除)
最近7年时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165万人,2016年研究生报考人数177万人,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201万人,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238万人,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290万人,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341万人,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377万人!物以稀为贵,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一多,考上研究生的人数自然就水涨船高。达到研究生学历的人多了,那么研究生的“含金量”就不再那么高了。本科生扩招,导致本科生遍地走;研究生不断扩招,导致研究生多如牛毛。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正逐年缩水,如今的大学生还有必要选择考研吗?估计很多人的答案就是一个字:有!不管现在研究生学历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水,不管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低到了怎样的程度,至少研究生学历现在算是高学历。就算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之高渐行渐远,但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却在不断激增,以下三个原因,值得我们深思:第一个原因:研究生学历成了就业的“敲门砖”。就目前来看,拥有研究生学历,才能参加一些比较牛的用人单位的招聘面试。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进行招聘的时候都明确要求对方必须具备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毕竟现在本科生基本上满大街都是,而在人才市场中,十有八九的人是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如果你没有拥有研究生的学历,估计连用人单位的招聘面试都参加不了,那么在就业方面就有比较大的“中梗阻”了。所以,多年以前的研究生和现在的研究生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差别:前者身份尊贵,诸多单位抢着要;后者正逐渐变得普通,用人单位开始用挑剔的眼光看待研究生学历的大学生,于是研究生学历成了一些用人单位的就业最低门槛。第二个原因:研究生教育不再是精英培养。在数十年前,硕士研究生已经是这个社会的顶级精英,我们村的一个牛人在多年前考上硕士研究生,直接去高校任教;后来他又攻读了博士学历,现在已经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但是现在,如果你是硕士研究生学历,你想要进高校任教?不好意思,你的学位太低,至少要名牌大学的博士生才有希望,如果有海外“镀金”的经历,估计效果会更好一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简单,现在的研究生教育已经不再是精准培养精英,研究生学历的普及程度在未来的日子里只会越来越高。第三个原因:读研可以拓宽人脉开阔眼界。有些人读研,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以退为进;有的人读研,是为了祸害学妹,哦不,应该是为了找到心仪的人生伴侣;有的人读研,是为了拓宽人脉开阔眼界。不过话说回来,读研确实可以让一个人所站的平台变得更高一些,人脉资源变得更丰厚一些,眼界也自然变得不一样。不管研究生的含金量低到什么程度,不管研究生学历的水分会激增到哪一种境界,我觉得在未来的日子里,考研的人还是会继续增加的,你相信吗?
1990年9月下旬,小赵同学生于某人口大省H省。1996年9月1日小赵还未满6周岁,H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政策,小赵必须等到1997年9月1日入学,即7岁入读本村小学学前班。2003年6月小学毕业,2006年初中毕业于本县某中学,未考入省重点高中(本县有一所),入读本县排名第二的县高中,2009年6月高中毕业。当年高考500多分的成绩差几分到二本线,要么选择三本,要么选择复读,他选择了复读。2010年小赵同学入读本省重点大学(非985、非211,仅为省部共建)。2014年小赵以即将满24周岁的年龄大学本科毕业,获文科类学士学位。当年经考研调剂考入某非985、非211、非博士点院校,入读该校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7年正常毕业,当年考博落榜。1990年8月下旬,小王同学生于某直辖市B市。1996年9月1日小王顺利入读小学,2002年考入某中学,2008年高中毕业,顺利考入本市一所普通院校。2010年通过某交流计划到某高校交流一年,2012年本科毕业之后顺利考入某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014年通过硕博连读选拔顺利转入博士阶段的学习,2017顺利博士毕业。1991年12月下旬,小李同学生于西部某省C省。1997年9月1日小李开始了正式学生生涯,2003年小学毕业,2006年初中毕业,2009年高中毕业。鉴于本省高等教育资源一般加上部分学生获得专项计划,因此小李顺利入读B市某重点大学。2013年大学本科毕业后返乡支教一年,2014年以推免生资格入读本科院校研究生,2016年顺利研究生毕业,考入B市某单位,获得户口。1995年6月下旬,小刘同学生于某东部发达城市G市,户籍中部某省。2001年9月入读老家小学,2007年跟随父母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身份入读G市某中学,2010年返乡入读本县重点高中。2013年经过努力顺利考取该生某非985、非211的一所重点一本院校。当时父母的想法为,将来还可以通过考研圆梦名校。2016年小刘没有获得保研资格,只能参加2017年的研究生统考,报名某知名大学。2017年3月小刘以专业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复试,未能逆袭,落榜。2018年3月小刘终于如愿以偿考入某名校。以上是本文暂时设置的4位潜在的考博同学。其实从让文章论证更加充分的角度来看,本文应该设置至少20种不同的角色。但是基于记住这些角色本身就很麻烦,如果文中再频繁的变换角色会给读者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本文先如上处理。从上文的角色处理中,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过去20年中国的小学、初中、大学、研究生教育所开展的一些改革,以及这些改革给我们每个人所带来正面与负面的影响。有人从中受益,有人成为改革的受害者。作为一名1990年出生的人,在过去20年的教育改革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是如下事件:我出生前国家就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阶段开展素质教育改革、初中阶段放宽升学学校范围(即在此之前我们乡的学生只能考本乡的初中,高中只能考县北的高中)、高考志愿填报改为出成绩后填报、名校保研名额快速增多、考博试行申请考核制与硕博连读以及最近两年特别火的夏令营保研、直博。下面正式进入本文的主题——申请考核制的是非评价。近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就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改进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建议”进行答复。答复中称:教育部在着力探索建立博士生招生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推动招生单位建立健全以自我评价为基础、第三方评价服务为补充、主管部门宏观管理为指导的博士生招生质量评价机制。为啥会有这样的公开答复,我想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教育部、学校、广大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到博士招生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产生了一些引发争议的规定,让大家对博士招生的公平性、公正性产生质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争议,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又是什么呢?一、申请考核制的探索与发展本文先从当下的博士生招生体制改革历史说起,然后结合诸多的争论进行一一的分析研究,特别是不时的结合本文设定的几个角色进行分析评价,希望对大家理解申请考核制有所帮助。鉴于本文讨论的话题比较大,因此文章的结合安排可能会显得不是那么的重点突出,还望见谅。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建立博士研究生选拔“申请-审核”机制,发挥专家组审核作用,强化对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的考察。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院校开展申请考核制的探索与实践,由于当时绝大部分高校还未开展申请考核制,以及只在部分院系、专业开展申请考核与保留普通考试制,因此在当时主流的声音还是支持申请烤鹅湖之探索的。2013年之后越来越多的院校采用申请考核制的方式选拔博士生,一些院校甚至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的方式,极个别院校在申请考核制的申请条件中设置了一些准入的门槛。如设置985、211院校、博士点院校等条件作为报考条件。这样申请考核制的公平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音,特别是一些已经考了多年的考生,突然被告知不符合报名条件时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关于申请考核制争议的10万+文章也正式出现。为了缓和这种不良的影响,一些高校通过放宽申请考核制报名条件以及提出一些变通的政策让申请考核制得以存续。本文中设置的4个角色此时只有小王即将进入考博阶段。一方面是申请考核制的探索,另一方面一些学校为了兼顾本校学生,开始探索硕博连读选拔制度,即在本校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直接攻读博士。小王一方面感到未来学校的考博会变难,另一方面又了解到一些考取本校博士的好政策,其中一个就是硕博连读。于是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硕博连读。毕竟在那时大家还没有当下的学生那么犹豫万一博士毕不了业,连硕士学位也没有的担忧。2016年前后,硕博生中的学术不端现象不端涌现报端,博士生导师的人数也开始激增,一些问题亟待解决。2017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至此,全国绝大部分文科类博导一年只招一名博士,未毕业的在读博士成为博导们关注的重点,延期毕业的博士比例显著提升,据估计,有60%以上的博士无法在规定的年限内正常毕业。因此伴随着申请考核制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院校将基本学习年限从三年改为四年。这样当前全国在读的博士生人数约等于过去几十年已毕业博士的总和。从加强监管的角度,教育部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要求各博士招生单位加强信息公开。例如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招生单位应根据国家招生政策、本单位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等,制定并公布本单位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术性申请条件和要求、申请材料审核办法和程序、通过标准和申诉机制等。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招生单位应组织本单位相关学术组织和导师组按照相关办法和程序认真审核,给出审核意见或成绩。审核结果要公开公示并及时通知申请人。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招生单位要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落实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进一步完善“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对“申请-考核”招生管理办法、申请条件和要求、材料审核办法和程序、审核通过标准和考生申诉机制等,要提前在招生章程中公布并严格规范执行。想必大家近日都关注到这样一则新闻:教育部日前发公告称,已约谈博士论文抽检问题突出的单位,这些单位必须做好五项整改工作。据了解,2018年随机抽检博士学位论文6572篇,占全国总数的比例为10.4%。这则新闻给我们两个关注点,一个为2018年毕业的博士人数大致为63192人。一个为博士毕业再也不能糊弄了,开始健全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突出学术诚信审核把关,加大对学位论文的抽检力度与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学术不端行为坚决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二、小王的优势以及潜在的风险想必不管是申请考核制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大家都想成为小王一样的人,求学历程比较顺利,顺利的拿到博士学位。当我们还在努力时,小王已经顺利的走向讲坛,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可否认,小王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也将有独特的年龄竞争优势。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多个方面去剖析小王的求学生涯,挖掘存在的制度盲点以及可能引发的争议。首先是小王出生的地方教育资源相较于小赵、小李、小刘占有独特的优势,这让其在日后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本文暂时不评价当前的高考体制安排,但是诚如下文将提到,对于一些考生来说,高考将成为决定其终身受学历教育水平的唯一一次机会,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考定终身。其次是小王的选择符合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比较容易实现。在小赵、小刘身上我们可以明显得看到其在教育改革中的挣扎以及因此付出的代价。例如小赵由于本省升学难,高考竞争力大,选择了复读一年,这样从长远来看,其求学时始终比同班同学大1-2岁,日后一旦遇到新的挫折,其很容易陷入困境。可能这一点不太好理解,简单解释就是这个社会其实给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设置了年龄束缚,当你错过时很容易出现人生困境。如30岁博士毕不了业,30岁还没有对象,30岁还不能补贴家庭等等。再者,小王更可能不是本家的第一代大学生,而小赵、小李、小刘更可能是他们家的第一代大学生。这也是我们国家特定发展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往往会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与责任,这样他们自身的压力相对大一些,他们很容易以为再上一个台阶更利于自我的发展。因此我们很可能看到小赵、小李的人生规划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考上大学时是家里甚至村里、乡里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自豪骄傲啊,身边人都认为将来他们应该过的更好。大学毕业的时候发现就业形势不是那么好,而且身边的同学都读研了,于是自己也选择读研。读完研之后发现依旧无法改变现状,于是考虑读博。最后,小王拥有本市户口,成功的路上少了很多羁绊。而小赵、小李、小刘如果想获得户口就需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是没有回报的代价。我们欣喜地看到小李顺利的通过公务员考试拿到了本市的户口,这样其日后再作出人生的重大选择时会少很多顾虑。而且本市户口也有利于未来在本市找工作、就业。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下,可能小赵需要十年的奋斗才能获得户口,这中间注定是要付出很多代价的。即便最终小赵考上了博士,他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即绝大多数一本院校是看他的本科、硕士毕业院校的,很可能直接拒绝他。当然小王还有其他优势,如没有经历教育改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大城市有自己家的房子等等。而小赵、小李、小刘可能都经历过教育资源贫瘠的时刻,例如小赵他们村的小学已经没了,初中名纯实亡,高中学校一本升学率逐年降低,大学图书馆没有足够的好书等等。下面将简单的剖析一下他们对申请考核制改革的不认同。从小学开始,小赵同学都被动的接受素质教育、合村并校、高价入读重点高中、高考改革等等,对于他们来说,这一系列的改革都是为了他们的成长,为了让他们能够有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是他们却深感自己很多时候是改革的试验品,得到的好处远远少于坏处。即整体上显得公平公正了,但是对他们个人来说则被迫进入一个不公平的外部竞争中。小学的时候优秀老师陆续去往县城,中学的时候优秀的学生、老师都去市里了,大学考研时发现学校的保研名额太少,而名校近一半的研究生是通过保研录取的。这样他们对教育公平的最后一次期望就是考博,因此无论我们怎么论证申请考核制更公正,对于处于劣势的他们来说,这都不是他们想听到的。如果说普通考试制还留给普通学子一次考试的机会,拼搏的机会,那么申请考核制则直接将大门紧闭,普通学子看不到大门背后的情景,他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一些在名校学子看起来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可能就是大问题。例如本科成绩单原件、教授推荐信、联系博导等等。而且在过往一些过时的博士遴选机制还在发挥着作用,他们也许正在等待,可是突然发现这个机制在某一年失灵了。例如之前存在当前在个别导师依旧存在的排队现象,由于越来越多的院校采用直博生、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导致一个导师连续多年没有招收外校硕士的名额。这些问题虽然是局部的,但是也许未来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毕竟当下名校的硕士绝大多数来自名校,普通院校的学生考入名校的难度正在增加。甚至一些院校设置硕士推免生的来源范围,非985、非211、非双一流之类的已经过时了,直接点名只要某几所院校的推免生。再则普通院校的推免生名额少的可怜,不要用你为啥不保研名校这样的说辞去反驳他们啦!还有一个问题也很严重,那就是名校的专硕急速扩招,他们的学费也高的吓人,这样一方面名校毕业的研究生人数增加了,另一方面普通学子读不起名校的专硕。三、急速扩招中的博士,不合理的论文发表生态本来这并非一个独立的部分,但是后来仔细一想,由于博士的扩招以及不好的论文发表生态导致绝大多数的博士与博导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进而影响博士的招生工作。这就不得不说到,2018年教育部提出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全国博士的招生人数增加了很多,特别是名校。2017年全国招收博士83878人,2018年则为95502人,扩招13.86%。而且主要为名校扩招,这样给其他高校博士的压力就非常大了。同时,我们看到全国各大院校招聘博士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置35周岁以下、海外留学北京、本科硕士阶段的院校要求、博士阶段发表3篇C刊等等。你说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博导选拔博士生有没有影响。一些名校的博导明确表示,我虽然可以给你复试的机会,但是你得考虑一下未来的就业问题,以你的现状,未来很难在一本院校就业,更别说北京高校了。从论文选题、写作、发表的角度来看,普通院校的学子相对更弱一些,特别是博士阶段的论文应该有足够的外文文献支撑,以及研究生阶段应该经历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我们不否认当下很多普通院校的研究生发文的数量比名校的学生多,但是对他们是否经历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是打疑问的?特别是方法论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外文数据库的训练、外文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训练很多时候是欠缺的,这也将直接影响博士后能否快速的进入角色。如果说点题外话,那就是什么是博士?博士阶段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非博士点院校的学生可能根本不了解,而博士点院校的学生更容易接触他们的博士师兄师姐,更能够了解真实的博士生活,从来作出更理性的选择。四、申请考核制的是非评价与观点交锋关于博士招生,教育部的态度是要充分发挥初试(笔试)和复试考核的优势和特点,坚持能力、素质与知识考核并重,着力加强对专业素养、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和全面考查。在推进“申请-考核”制招生改革过程中,教育部始终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鼓励招生单位首先在制度建设完善、培养力量较强、培养质量较高、办学行为规范、招生信誉良好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优势学科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学科专业。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过度的苛责教育部,毕竟博士招生进行申请考核制是符合博士选拔、培养规律的,也更有利于发挥博导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教育部也在着力探索建立博士生招生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推动招生单位建立健全以自我评价为基础、第三方评价服务为补充、主管部门宏观管理为指导的博士生招生质量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招生单位质量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选拔培养质量。我想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发展,适合我国培养模式的博士选拔机制终将建立起来。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如何适当兼顾各方的利益确实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为此,我们分别从以下15个问题进行探讨交流。1.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关于这个问题,看似答案清晰,实则始终存在争议。我们都知道,当下我国的大学教育采用的是大众教育模式,即让更多的学子考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相比于我国刚恢复高考时极低的入学率,当下我国的大学生入学率已经非常高了。但是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声音也出现了,那就是大学生不值钱了,上学无用论盛行。同样地,关于博士选拔方式的争论我们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选择。很多人会不加思考的选择博士一定是精英教育,但是诚如我们上文所呈现的,我们很多人还是把博士作为一次重要的改变自我命运的教育机会,即这是我改变命运的机会呀。例如文中的小赵,其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无疑考博是其中最好的方式。面对这样的争议,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最终结果就是两极分化,优秀人,出身好的人,越来越优秀,差的连翻身机会都没有!”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如何看待?毕竟在当下大部分学子为双非学子,他们并非不努力,只不过多种因素导致他们处于当前被动的局面的,真的是出身不好的永远没机会继续深造了。2.关系户与教育公平不可否认,任何一种招生制度都存在钻空子的人,但是由于之前招生人数相对较多,因此大家还是抱有希望。可当下的博士招生,特别是文科博士的招生,基本上是一个博导一年招1个,因此在当下申请考核制不是那么透明、规则不是那么明晰的情况下,不少人就产生了质疑,不自然的会联想到可能关联度并不大的教育公平上,认为不公平。其实,在当下的博士毕业要求下,特别是招生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一位博导是拒绝将招生指标给不合适的人的。只不过不太好处理的是,博导的招生指标多时,以及存在关系考量时,我们该怎么办?一位网友的评论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在大众的观念中可能有一个误区,觉得读博士就像义务教育一样,是一个权利。这是因为很多企业在招工过程中把是学位看成是一种证书,以至于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博士是一种职业培训。 但是对从事科研的人来说,读博士其实更是一种选择。因此读博士的申请考核过程,更多是一个导师与报考学生之间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类似于相亲的过程,更多的是合适不合适,而不是公平不公平--如果大家把博士和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理解成男女之间的寻找对象,就不会纠结于所谓的公平了。 而那些形式上的所谓公平的举措,恰恰会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比如说由全体面试组成员投票决定一位导师能不能再收一个学生等措施,仔细想想还有颇多的可笑之处,因为一个学生收进来之后完全是由其导师负责,学生无论成长的是好是坏都是由其导师来承担后果,而那些当初投票决定他是否能进来的其他老师没有一个人会为此负责,只会在旁边看笑话。这就是典型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所以这种为了保证表面上公平的规定,实质结果就是各种黑箱操作和桌底下的利益交换,引发更多的矛盾和争议。3.申请考核制的报名条件限制从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当前博士报名条件的限制还是相对比较多的。例如一些院校要求考生的本科院校为一本院校、为博士点院校或者排名多少名之前的院校,这样就给大家一个错觉,这个考博还对得起考这个字吗?我想也许考博应该更名为申博了。还有一些院校要求考生必须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英语六级成绩必须达到540分以上,某院校甚至规定考生研究生阶段应该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一些考生调侃道“这辈子是不可能达到要求的,唯一能要求的就是劝自己断了读博的念想。”是的,很多考生都是由于一些限制条件达不到而不能报名,这样他们的怨言就比较大,特别是当看到录取的同学只是出身好,科研实力一般时更是非常气愤。如某考生留言道“去年博士申请东北某985,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我硕士期间发表录用6篇北大核心,两篇c扩,面试被刷了,因为本硕不是211,最后老师要了一个体育生,你说奇不奇怪。”“名校不敢说,我这里的一所大学今年采用这个制度招的博士,是去年统一考试的最后一名,三科考试平均每科成绩30分。别问我怎么知道,刚好参加了统考和看了审核考试名单的公示。”4.学术传承与学术创新这是一个我们并不愿意过多讨论的话题,即如何平衡导师与博士之间的学术观点差异。无疑通过招收自己的研究生更有利于自己学术观点的传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招博士到底再招什么?是一个自我观点的传承者还是研究者。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毕竟在当下的文科博士都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困境,即博导的研究课题不太适合学生,一些研究已经基本终结,亟待开拓新的课题。另外,我们也看到确实存在学术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的问题,学术生态不正常。5.普通考试制下的高分低能这是很多人反对普通考试制的重要理由,而且在过往的招生中也不时的出现,甚至一些博导因此作出拒绝招生的决定,引发一些争议。无疑,博士应该招收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多的,而不是招收考博卷子复习时间久考的高的人。如果想深入的探讨这个话题,我们就必须直面什么是博士的问题,即很多考生其实是不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也不太清楚博士究竟是培养出来的多,还是自己专研出来的多,即博士阶段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平台、机会还是手把手的指导?6.申请考核制招生的担忧一方面博导想找到优秀的博士,另一方面又不想为此付出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于是很多博导对学校设置一些较高的报名门槛是持支持态度的,他们认为自己招收一名博士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这并非没有问题,即可能会出现博导找不到博士的情形。特别是在当下很多人选择同时报考多所院校,只上一所。我们看到很多招生比较早的院校往往发布很多次补录公告,因为之前招生的博士被更好的院校录取了,所以放弃该校的录取。这样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困境,一方面是想去上的人上不了,另一方面是考上的人不去上,博导尴尬啊!好在有补录制度,但是一些考生不及时告诉学校,不去学校报到,学校只能发一个公告谴责一下。而且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如果一个博导没人报或者没有理想的人他会采取什么措施呢?可能有两种,一种为软硬兼施让没有读博规划的自己的硕士研究生读博,这在理工科非常普遍;另一种为走关系户保指标。如果一位博导不愁招不到博士,那么自己的学生之间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竞争现象,甚至出现一些博导违反师德的现象。7.联系博导与走关系申请考核制自身的特点要求考生必须首先联系博导,取得博导的认可。但是当下我们这个社会有欠缺必要的培训与指引,如何联系博导?应该呈现什么?是否应该走关系,是否应该送礼?等等。虽然博士考生都已经成年,但是在当下中国的教育环境下,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其实不仅考生困惑,博导们也困惑,如何跟考生打交道?如何回复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如何协调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每年准备申请的考生几个甚至几十个上百个,如果通过考试制,按照分数排名很容易就确定哪几个人进入复试。但是申请考核制则不同了,你需要按照学校的、自己的标准作出评判。特别是在遇到一些难缠的考生时,更是纠结呀?毕竟你的一言一行很可能被考生作为证据曝光在网络上。8.论文、科研水平代表你的实力吗?不可否认,名校学生的机会更多一些,他们拥有一些优势相对更容易一些。例如与导师一起发表一篇论文,参与导师的课题,申报学校的课题。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要看导师了,很多时候想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除了公开发表论文,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诚如一名考生所言“学生的整体科研水平是跟学校的实力挂钩的。双一流和老牌985、211分钱多的学校有更好的师资平台,而我等双非本科生,一个大创老师也要挤破头去抢,大创进行一半,学校还不允许在实验室做实验了!我的朋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就有业界大牛带,有独立办公桌,独立实验室做实验,没有任何干扰,实验经费不愁,实验场地也不愁!这样的情况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而参与考核制的名校也算是基本上将我们双非的学生拔高的机会无限缩小了。不能说它好,也不能说它不好,只是教育改革史上,对我们双非学生的黎明前黑暗而已!”但是以论文为评价标准是否会异化呢?我们看到某知名高校的学生为了发论文不顾学术不端,我们的心都在流血。怎么说呢?每当我们定下一个指标时,他都可能异化,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愿意承担这个异化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还有就是如何评判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的质量问题也是一个问题。看他发表的刊物是核心期刊吗?可能有人说看内容,但是我们申请考核制不应该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标准吗?9.考博英语的存与废从2020年开始北京大学等院校取消考博英语,考生的英语水平不再是学校兼顾的事情。这样考生特别是毕业比较早的考生必须面对一个问题,要想考博必须先去考雅思、托福,而两个考试的费用都不低,而且考他们考生需要付出的世间成本也很高,毕竟中国的大部分学生英语的口语、听力不是那么好。当然也有支持的声音,认为以后要留学,考博之前考过了读博期间就省事了。10.统考与申请考核如何共存?不可否认,申请考核制与统考各有优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让两者共存呢?但是在当下的环境下,博导们的自主选择权并不像想的那么大,很多时候不得不随波逐流。毕竟统考的组织工作也是一件很费事费力的事情。特别是在其他导师都申请考核制,我还在统考是否很另类。11.支持者与反对者在说什么?支持者认为申请考核制能赋予导师与研究团队更多考核、招录的自主权,有利于选拔出适合攻读博士的人才,考生的科研成果与科研能力会是重点考察部分。而反对者认为,由于缺少统考环节,申请考核制可能将终结高校招生中“英雄不问出处”的局面,没有名校背景的研究生升入重点大学几率也许会进一步减少,更有人担心部分人或将利用申请考核制大搞特权之风,钻制度的漏洞。12.直博生异军突起带来的变化当我们还没有考虑清楚如何更好的实施申请考核制时,一个新的招生模式正在成为名校的新宠。它就是直博生,据学术之路统计,当前一些院校的直博生招生名额占年度博士招生名额的一半,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关注。这样就出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也许上面的很多疑问都不再是疑问,因为全国除了直博生外博士招生的名额正在减少,而考生正在增多,博导们有足够的生源供选择。可能不少人还不了解直博生,直博生并非没有问题,他的最大疑问就是这些人毕不了怎么办?是否会出现很多问题博士?这是值得各高校深思的。支持者在表达申请考核制可能的优势,反对者在担忧申请考核制可能存在的一些弊端,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呢?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教育选择的是以公开促进公平,即博士招生的全流程公开,评分标准的公开,但是这是否会削弱导师的自主选择权呢?以及一些指标如何评价?如考生与导师的契合度问题,考生的博士选题与导师研究领域的紧密度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13.博士培养的成本问题随着博士待遇的提升,当前博导们的压力也不小。一些高校明确要求博导必须每年支付一定金额的培养费给博士生,这对于大部分文科博导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也许我们更影响考虑博导的选择权。此时如下的很有力:难道不应该把资源用在更合适、优秀的学生身上吗?什么都讲公平,可什么才是公平?让每一个想圆“博士梦“的人,都有“圆梦“的机会才叫公平?非得让导师招个他不满意的,甚至连毕业都难的学生才叫公平?博士教育最大的目的恐怕不是为了不公平吧。最大不公平也恐怕恰恰是假公平之名,浪费博士教育的宝贵资源。14.在职读博在当下在职读博,特别是非全日制读博的名额已经非常少了,但是在此我们也必须提出一个疑问。即博士都已经成年,他们除了学习还有很多人生大事需要去做,如何兼顾呢?特别是在当下我国的博士急速扩张的大背景下,如何兼顾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看到现实中不少人虽然是全日制博士,但是其通过一些运作同时在外面工作,或者从事一些兼职业务,你说这很公平吗?当然我们不否认一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钱获得更多,但是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在职博士制度设计,不能让违规成为常态。15.如何构建合理的权利监督体系在当下的考博市场,给我们的一个感觉我们不得不说出来,那就是可以全面开展申请考核制,只要保证考核筛选过程的透明和公正即可。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很严重,如何解决?这将是成为避免贪腐,避免导师权利过大的关键问题所在。说实话,很多高校在采用普通考试制时其往年的考试真题往往需要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取,这难道不应该值得反思吗?申请考核制下导师的权利真的变大了吗?下面我们再简单的剖析一下小赵、小李、小刘的考博之路。基于举例子需要很多详实的背景信息介绍,而且决定考博的因素过多,因此上述15个问题中并未过多的以他们作为例子分析。我们认为本文中所举得小赵如果其在2019年没有顺利的考上博士,那么就不再建议其近期考博了。因为其经历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我国博士招生制度改革,即2016年9月份清华大学开展2017级的博士招生工作,这样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招生安排。2018年、2019年全国博士扩张很多,最近4年招收的博士以及未来4年招收的博士人数将远远大于当前高校可接纳的博士人数,我们预估2020级的博士生有一半以上的无法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而且其自身的本科、硕士条件一般,因此竞争力不足。至于小李,他面临的困境为当下在职博士名额缩水,以及刚入大城市生活,需要一定的周期去适应,因此其可以考虑将来有足够的资本后再读博。建议其在平时注意适当的发一些文章,并兼顾一下英语的学习提升。而小刘同学则要把握住本校的硕博连读机会,这就要求其平时努力学习,跟着导师做科研,积极发表论文。如果没有把握住硕博连读机会,那么的竞争力还是有的,至少可以轻松进入申请考核制中的面试环节。总之,从不同的利益角度出发,面对上述疑问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文中的一些观点选自网络。本文也不想过度的表扬或者批评申请考核制,只是想呈现很多问题与思考,希望为申请考核制的完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愿广大考生都能够圆梦博士梦,愿广大博导都能够找到心仪的博士。
刚刚看到很多官方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出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取消本科”的消息。据《环球时报》记者向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确认:2020年开始,清华新传学院将暂停招收本科生,但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对于清华大学招生政策的重大调整,新传学院院长柳斌杰(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的解释是:学校对新闻传播学科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顶尖大学的内在要求。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认为:这是学校经过反复研究,慎重决策,最后才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的,今后新传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集中在研究生层次。建设世界顶尖大学的内在要求值得肯定,但取消新传相关专业本科招生是否意味着清华大学离国人越来越远呢?而与之相反的是,在清华大学2020年的国际留学生本科招生政策中,是只需要按条件申请即可,是免试的。世界顶尖大学建设难道就是精英教育吗?教育部此前一直还在呼吁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这样一来,教授们又开始转向为研究生服务了。在最新的新传专业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并非A+学科,只是“A-”学科,排在清华大学前面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A+),中国传媒大学(A+),复旦大学(A),华中科技大学(A),这几所大学难道就不想建设世界顶尖大学吗?如此一来,今后想报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相关专业本科的学生,就彻底梦碎了,难道这个专业以后的就业都需要研究生学历了吗?这是一个就业市场导向与趋势,只是写几篇稿子,那些正活跃在新闻一线的大牛,并非都是研究生学历,而清华却以此来助推世界排名,我却不以为然。据清华新传学院官网介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2年4月21日。前身是1985年在清华大学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专业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1995年获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增列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清华,离我们渐行渐远……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几年之前,提高高中生考大学,许多就会发出感叹:“现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随便一抓一大把”,诚然,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的今天,这句感叹倒也的确成真了,这是好事!但不知从何开始,对于考研和读研究生,人们又有类似的感叹:“如今满大街都是硕士,考不考无所谓了,反正含金量不高”,那么,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我国现在真的是满大街都是硕士研究生吗?小编认为并非如此,这是“世纪谎言”!原因有以下几点:1、以讹传讹的想当然“满大街都是硕士”这种话,绝对不是出自真正的硕士之口,而是那些没考过研,没读过硕士,甚至不知硕士为何物的人口里的一种简单“蔑视”而已,没有任何的依据作为参考,更没有相关的数据做支撑,完全是单纯的以讹传讹,大家可以观察自己身边,有几个硕士朋友,你上班的公司有几个硕士同事等等,你会发现,硕士仍然很稀缺。2、考研难度大,考研人数多,招生人数却极为有限考研难度、考研人数和招生人数不成比例,是决定“满大街都是硕士”这句话是世纪谎言的第二个论据,就2019年考研做对比,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但录取人数却只有60万左右,因此会有几百人当考研“炮灰”,要知道考研不是闹着玩,能考上的都是精英,而精英从来就是稀有的。3、硕士从来不会在街上,而是在好单位好企业名企、世界500强等企业和单位,这些地方才是硕士的汇聚地,能进世界500强的企业,硕士学历可能是最低要求了,而那些说“满大街都是硕士,考研没用的人”,绝对是自我欺骗和自我麻痹,简单讲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综上所述,“满大街都是硕士”这句话,现在而言,不仅是谎言,也是不正确的导向,如果真能实现,说明我国的高等精英教育又更上一层楼了。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