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指南#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之后,不断有高校和省份发布公告,着力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国传媒大学提出破除“唯分数论”,安徽省提出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其实,教育大省江苏省也有发布公告,着力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个人认为,在这次改革公告中,需要考研同学注意的主要有两点。(1)扩大专硕招生力度在此前,我国两大最高学府之一就提出:增加专业硕士和学术博士招生的模式。江苏省在此次改革中,也呈现出相同的观点,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和革新上下功夫。目前江苏省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研究生比例为5:5,改革后的招生计划将变成6:4。简单来说就是,增加将一部分学术硕士的名额转给专业硕士。江苏省的高校非常多,单省会南京市就有多所985、211高校,也是很多21考研考生想去的地方。这一改动,可以说会涉及非常多的备考考生。个人建议:如果想要保证考上的概率,可以选择性放弃学术型硕士转为报考专业型硕士。(2)“双师型”培养模式关于培养模式,这个肯定是入学之后的。但是,既然动了考研的想法,大部分人就会坚持到考上,要不然也不会有二战、三战的考生。所以,关于培养模式的改革,还是非常有必要说明的。有高校在未改革之前,就实行“双师型”培养模式。但是主要是少数,集中在一些实力比较强的高校。普通高校还是以单一导师为主。所谓的“双师型”简单来说就是,你除了要接受校内导师指导之外,你还有再接受一个校外导师指导。校外导师一般是企业或者研究院的具有指导研究生资格的高级人才。变为“双师型”之后,你既需要接受校内导师安排的任务,也要完成校外导师给安排的任务,会比较辛苦一些,但是学到的东西也相对多一些。当然也存在校内导师放养的可能,只需要在本校学完课时,后面就是跟着校外导师学习,临近毕业时候回学校准备。如果运气比较好,校外导师会推荐你工作单位或者升学,省去很多时间。目前,江苏省教育厅与34所任务高校签订40项任务书,细化分解改革任务。在保证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学习质量也加强监管。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纳入评优和抽检范围,此前都是优先抽查学术型硕士。以上就是关于改革的信息,如果想增加考上几率就选择专硕吧。此外,培养模式也发生巨大变化,可见江苏省此次改革力度之大,涉及之广。赶紧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吧,不要因为信息落后,导致功亏一篑。
研究生期间的任务学习:第一年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奠定研究所需的坚实理论基础。(关键:若累计两门课程重修后不及格则“退学”)科研:在导师的指导下,相对独立的集中开展某项学术研究研究生要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目标决定了学习和研究的状态,决定了能否成才,没有目标就失去动力,遇到挫折更难坚持。不管人生或职场期望是什么,也不管是否遇到什么困难,既然选择了攻读研究生或者特别是博士生,就要在此期间以此为主要目标并不懈追求。追求目标的过程即是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的过程。即使将来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取得足够的科研成果、通过研究工作积累各种相关能力,对将来的发展也是异常重要。研究生及其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是个性化而不是规范化的。国内外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同一专业方向,不同地方的导师、学生,骑课程体系及培养目标也会有较大差异。研究生评价标准是多元化的。不同学科、专业及研究领域与课题方向的同学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课题,不必也无法攀比。
学姐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了这次会议,但是没有关注也没关系,接下来学姐会给大家全面解析本次会议,研究它到底释放出了怎样的考研改革信号。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教育系统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首次召开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未来研究生培养方向、教育模式、发展曲线具有顶层设计的意义。具体到最近几年来说,这次会议会对今年初试的出题方向,对未来各个院校复试的改革有重大指导意义,这次深圳大学的初试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复试改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影响。 一言以蔽之:它影响你能否上岸。01 21考研必扩招首先是一个绝好消息——21考研已注定扩招。其实在这次会议之前,学姐并不是那么确定今年会不会扩招,虽然说20届后来确实是扩招了,但其实更多的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学姐并不是十分肯定,这是否会成为一个趋势。但是仔细研究过这次会议的内容之后,学姐可以负责人的告诉大家:必扩招。事实上,已经有许多高校发出了明确的扩招公告:没看到自己院校的小伙伴不要着急,毕竟处在在这样的会议背景下,各大高校一定会积极响应国家的指导方针,扩大自己人才培养的规模。02 扩招对象以专硕为主扩招是这次会议最重要的事,而专硕的扩招无疑成为了重中之重。关于本次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即加强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关于专硕和学硕的区别,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学硕偏重理论研究,而专业型硕士(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 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在硕士招生总人数中占比仅15.9%,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事实上,这样的趋势在2020考研的扩招也能明显的看出来,最终扩招的近20万硕士里,百分之90以上都是专硕。根据历年数据和本次会议的指示,2021年专硕招生规模应该会进一步扩大。(数据来源:教育部)03 交叉学科将成为第十四个学科门类时隔8年,对研究生学科作出重大调整,交叉学科将成为第14个学科门类。此前,在文件在文件《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中,明确指出改革的关键领域,即:“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在此之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的提案,并将其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将集成电路专业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也就是说,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有学弟学妹可能不太懂,什么是交叉学科,学姐先在这里科普一下: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可以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也可以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还可以是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至于交叉学科的设立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学姐觉得就目前而言有以下几点:1)设立时间短,竞争压力小,毕竟许多同学可能还不知道这个消息;2)为响应国家的政策指导,学校一定会投入更多优秀导师、硬件等资源;3)交叉学科因涉及到多个学科,所以未来就业面会更广。04 推行“严出”模式众所周知,国内的教育模式,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一般都实行的是“严进宽出”模式,这样的人才选拔模式一定有它的优势所在,但是也存在一些瑕疵。事实上,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转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在本次会议中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双一流”建设,强化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加强监督,强化问责,推动研究生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换句话说,以后会提高对研究生的教育,不管是入校还是离校都会有严格的标准,想水文凭应该是并不太可能了就想之前学姐所说的那样,未来研究生将越来越有含金量,想要“混文凭”的研究生迟早会被淘汰。学姐说:看到这次会议的内容,怎么说呢,学姐心中其实还是五味杂陈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为了给国家更高质量的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必须会改革的,这是一件毋容置疑的事。但是,改革就会有试错,同时也意味着“上岸”难度的增加。我们90后的这一代,真的是天选之子,什么都给我们赶上了,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考试的时候教育改革……有句老话说的好:国家的一小步,有些人的一辈子。但是从细节来看:大规模扩招、新增第十四门学科,这些也都是新的机会,既然改革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要是抓好这些现有机会,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的,去改变我们自己,我们90后,依旧是未来可期的一代!
谁都希望校园平静如水,师生安静地在里面钻研学问、探知科学、不被外界所干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社会有用、品学兼优的人才,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然而,世事难如人意,校园也是江湖,各色人等均有,各式各样的奇闻怪事时有发生。最近,“中传”又发生了悲剧,让人感慨与叹息。那么,从学校管理角度看,又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呢?对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明显弊端是否应该作些改进呢?显然是应该的。研究生培养本来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在人数上少而精,在研究上精而深,与本科生大有不同。可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已经比本科教育还本科教育,规模大得让人称奇。根据教育年鉴数据,2018年硕士在校生达到2341739人,毕业543644人,当年又招生762464人,而1997年、1998年、1999年全国本科招生数分别是579679人、653135人和936690人。现在的研究生教育规模竟然与20年前的本科教育规定大体相当。研究生数量的急剧膨胀,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导师数量跟不上,二是生源质量跟不上。“两个跟不上”的结果是,导师只能采取“牧羊式”模式培养研究生。在2000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前,一个本科专业的一个年级往往也就是几十个人。现在有些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就相当于那个时候一个年级的学生数量。早在十年前就有报道,一名导师手下有研究生二三十个,俨然一个班主任,有的报道甚至更多,导致导师没有精力进行个别指导,只能当一个课堂教师。尤其是理工科,导师即使将全部精力用于指导研究生都忙不过来,更何况还有更多的教学、科研等任务。一方面是导师忙不过来,一方面是学生素质跟不上,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质量有多高也就可想而知。这种泡沫式的繁荣,最终是三害:害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害了社会难以找到货真价实的研究生,害了研究生群体名声下降而使就业困难。所以研究生教育模式到了反思和非改不可的时候。1、压缩招生规模。解决高校研究生导师不堪重负的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招生规模,从而降低每名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每名导师以指导五名左右或以下学生为宜。学生过多,加上导师又有很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必然分身乏术,精力有限,应付不过来,难以保证质量。一些技能型专业,是不需要研究生教育的,可是现在的研究生教育全面开花,几乎所有专业都有研究生教育,确实过滥。翟天临事件固然有其自身和导师指导方面的问题,但与这个表演专业没有“科技”含量、难以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直接相关。这种专业培养的研究生越多越浪费资源。还有一些专业,社会对于研究生的需求极小,也不宜开展大规模的研究生培养。从现在情况看,许多专业的研究生规模明显超出了社会需求,应进行压缩。一些因师而设、没有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更应予以清理。十几年前一个“史学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求职处处碰壁,至今记忆犹新,其母亲几乎哭诉着恳求给孩子一个工作机会,然而专业不对口,还是没有办法。这样的毕业生注定一辈子将“打杂”。这种专业确实是误人子弟。2、严格招生把关。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等创新人才的,需要本人具有这个方面的志向和相应的能力,否则不适合攻读研究生。由于招生数量过多过滥,招生录取也只能粗放式履行程式,难以对报名者进行严格的志向审查和心理素质筛选,给研究生培养埋下种种隐患。一些善于算计之人看中了研究生学历的利益所在,本来不想从事科研这项艰难又有可能一无所获的工作,可却看中了研究生学历在求职和工资待遇方面的优势,于是也加入到研究生当中。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混一张研究生文凭,到人才市场去换一个好工作。这就是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由于求学与培养目标南辕北辙,在培养当中自然矛盾重重。一些研究生只想混个学习经历,到点必须如期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否则就有所不满,甚至胡乱发泄,制造出一些问题。一方面学生要毕业,一方面毕业有标准,最后让导师为难。尤其是,个别人考取研究生之后,不读论文不做实验,没有数据也不会写作,导师指导也不理会,到点就要毕业,不能如愿就要“闹事”,将一切责任推到导师身上。为了打发这种个别麻烦学生,有的导师干脆把自己的论文给学生,让他顺利毕业。否则,学生就会到市场上去买论文,此事一旦被发现就是天大的事情,导师承担不起。不少导师感慨,研究生一届不如一届,明明不适合做研究却招了进去。事实告诉高校,研究生招生必须严格把关,应该将没有研究志向、缺乏研究能力的人卡在录取之外。这就是应该认真而又详细地进行面试把关。3、中间进行分流。除了招生录取环节加强面试把关,坚持宁缺毋滥之外,还得建立研究生培养分流机制。招生面试毕竟只是一面之谈,难以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只有到了学习阶段才能通过密切接触真正发现问题,合适不合适才能得出结论。对于一些不愿从事科研、没有科研能力、缺乏吃苦精神以及精神方面有所不适的人调整出研究生队伍,根据本人具体情况调整去向。这样做,既可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避免将问题集中到毕业阶段,还可以让不适合研究的人进行重新选择。这种分流自然应该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保证合情合理合规,并且在招生时就明确告知拟录研究生,等于提前打个预防针。目前的培养模式是一贯到底,一切问题等到毕业时一并解决,结果形成了矛盾堰塞湖,成为意外事件爆发的集中点。每年毕业前夕,高校总会传出各种各样的悲剧式新闻,这是这校,就是那校。比如,2017年南大一博士生出现意外,2018年西交大一名博士生出现意外,2019年中科大一名博士生出现意外,今年又是“中传”研究生出现意外。这既引发社会对高校管理的质疑,也影响了高校正常秩序和声誉,通过提前分流的方式化解矛盾是有效办法。4、改进完善管理。培养研究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各个方面通力协作。可是,从一些高校的实际做法看,似乎全是导师的事,教学找导师,就业找导师,毕业找导师,思想工作也找导师,全校职责成为导师一个人的职责,导师俨然成了全能大师。在一些公开报道的事情看,看不到思政人员的影子。一旦出事,追起责任来,全是导师的错,实际上未必如此。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学生上学几年,不知道辅导员是谁的大有人在。至于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实验室,至于思想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管理与行为引导相结合、心理疏导与安全预防相结合等等,有的思政人员不知是何物,所以一些本应该发生的苗头没有发现,更未采取对应措施,能够避免的悲剧没有避免。这里面也包括导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矛盾,未能及时发现和化解,成为意外事件的诱因。这样的事情待在网上成为热点之后,所在学校才知道。这样的事情,高校往往是紧急处理,又是高度重视,又是严肃处理,就是没有总结教训,改进工作。由此可见,思政缺位是一些意外事件的重要原因。一些学校在学籍管理有些生硬粗暴,本来学制是弹性的,可是如果研究生三年不能毕业,不是“约谈”导师,就是给学生施加压力,措施多得很,而不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采取针对性措施。这种粗暴管理也逼出了一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因材施教,因人而导和弹性学制都成了摆放,规章制度与实际管理两张皮,一些导师苦不堪言,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梳理,细致解决。以上只是几点粗浅观感,期待了解情况的人士讨论。(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又到了拍毕业照的时候,校园里到处绽放着笑脸与鲜花,空气中荡漾着歌声笑声祝福声,博士袍硕士袍随风起舞,无论生人熟人,全都把善意写在脸上。大学校园里,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刻了。如此盛大的节日,基本上属于应届毕业生;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导师们,如今只是充当配角或照相时的道具。按理说,教授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如此风光,人人有份,可偏偏我就没有这样温馨的记忆。16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独自一人,骑脚踏车,来到未名湖边的研究生院,取走那张属于我的博士文凭。回宿舍时,顺道买了个西瓜,放在水房里冰着,准备晚上受用。给父亲挂了个电话,说“东西拿到了”;电话那头很激动,叮嘱下次回家时一定带给他看看。那时年轻,看不起“博士”、“硕士”等头衔,以为关键是有无真才实学。第二天,为完成下一个研究课题,江南读书去也。也不是我特立独行,那时北大压根儿就没有此类穿袍戴帽拨丝带的仪式。前有“破除形式主义”的正面教育,后有“早请示晚汇报”的反面文章,对于各种华丽表演,学者们大都没有好感,以为真实且深刻的个人感受,不必借助仪式,也能永远铭刻在心。只是随着教育、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逐渐西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婚纱照、酒吧街、生日派对、博士典礼等方才大行其时。到了这个时候,像我这样既没拍过婚纱照,也没戴过博士帽的,一下就显得很土。话说回来,以平常心看待博士学位,也不无好处。对于国家来说,建立完整的学位制度,乃学术独立的标志,是天大的喜事;至于个人,读书做学问须持之以恒,“博士”云云,不过是取得一张从事专业研究的入场券。念及此,我辈对于博士帽的过分简慢,也不算太离谱。只是每回清点“过去的生命”,拿不出一张冠冕堂皇的博士照,还是感觉有点遗憾。什么时候“老夫聊发少年狂”,粉墨登场,补拍一张,还没想好。我之所以不是特别看重这博士头衔,其实与自己的专业方向有关。回首百年中国学术,研究文史的第一流学者,大都没有博士学位——即便曾出国留学的(如陈寅恪、钱锺书等)也不例外。这一点,与经济、法律、物理、生化等专家大不相同。哲学家、史学家完全可能自学成材,法学家、数学家则很难回避严格的学院训练。正是这一差异,使得北大最早授予的,是理学博士,而不是像我这样的文学博士。说起来,我之“读博”,纯属因缘凑合。1984年夏天,我完成硕士学业,希望到北京工作。由于王瑶先生的大力推荐,北大中文系准备破例接纳我这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可到了学校这一关,被卡下来,理由是:既然好,何不让他考博?于是,我有幸成为北大中文系历史上第一届博士研究生。此前,北大中文系诸多名教授,虽有招收博士生的资格,或因本人谦虚(“我都不是博士,让我怎么带博士生”),或因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弟子,一直悬着。那一年,北大中文系总共招收了两名博士生,除了原本就是北大教师的温儒敏,剩下的就是我了。那时候,博士生宿舍三人一屋,开始我和学国际政治、学有机化学的同住,后又改为与治中国史、治法国史的为伍。这样一来,我们的日常聊天,不能不“跨学科”。比起日后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互相提携,合作无间,我们那一届博士生,因同一领域人烟稀少,普遍养成与其他学科对话的习惯。记得1985年秋冬,我和钱理群、黄子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系列文章发表,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北大研究生会曾专门组织讨论,与会的包括文科各系的博士生,甚至还有理科的朋友。这种对新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除自家园地外,也关注其他学科的进展,在触类旁通中获得灵感与动力,与今日博士生教育的过于强调专业化,形成鲜明对比。以我有限的观察,那一届博士生普遍读书认真,视野开阔,但学术训练相对薄弱。这一局面的形成,与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无联系,也与博士学位制度刚刚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不太健全有关。举个例子,我的博士论文已经写完,正准备举行答辩,忽然下来一个新规定:必须先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而后才能正式进入论文写作。我们苦笑一声,只好便宜行事,两步并做一步走。制度不太健全,对于博士生来说,有好也有坏:学术训练不足,这是缺点;但自由活动的空间很大,则很值得怀念。那一代人的擅长独立思考,保持开阔的胸襟与视野,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在说到“启蒙期”学术特点时,有这么一段话:“在淆乱粗糙之中,自有一种元气淋漓之象。”80年代的中国学术,包括创始期的博士教育,某种程度上可作如是观。说来有点不可思议,我读博士,从来没有正正经经地上过专业课。除了必不可少的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我的主要任务是读书、思考,每周与导师王瑶先生进行一次学术对话,还有就是访问校内外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1989年岁末,王先生去世,我曾撰写《为人但有真性情——怀念王瑶师》,其中有一段话广为传诵:王瑶(1914-1989),北京大学教授、文学史家先生习惯于夜里工作,我一般是下午三四点钟前往请教。很少预先规定题目,先生随手抓过一个话题,就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得意处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像放风筝一样,话题漫天游荡,可线始终掌握在手中,随时可以收回来,似乎是离题万里的闲话,可谈锋一转又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听先生聊天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有心人随时随地皆是学问,又何必板起脸孔正襟危坐?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来了。这段描写并非“写意”,而是“写实”。我的“读博”之所以如此潇洒,既取决于王先生的个人风格,也与其时博士制度刚刚建立,尚无各种硬性指标有关。制度不太严格,外在束缚很少,既稀见奖励,也难得惩罚。如此缺少竞争,是否会降低学术水准,我看不一定。并非百米短跑的你追我赶,而是跳水台上的自我发挥,这种自由自在的读书状态,更接近古人所说的含英咀华、沉潜把玩。读书做学问,需要心平气和、优游从容。记得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提及大学课程太多,不适合于从事高深研究。在梅先生看来,对于读书人来说,“闲暇”十分重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探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节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付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对于志向远大并潜心于学者,“余裕”的重要性,起码不下于常被提及的“压力”。在讲求规则严格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话语的当下,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读书”辩护,或许不无必要。即便在争分夺秒的“读博”阶段,也不该时时刻刻念叨着那借以获取学位的毕业论文。王瑶先生的指导博士生,有几点明显与今日潮流不合,值得提出来讨论。第一,不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理由是:不垒高坝,提不高水位;随处发泄,做不成大学问。这还不算初出道者投稿时可能揣摩风气,投其所好;或者发表后的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第二,不给学生出任何题目,只负责首肯或否定你的选题。理由是:所有好的学术选题,都内在于研究者的趣味及能力,别人取代不了。更何况,对于学者来说,此举生死攸关,正是研究生教学的重点。第三,硕士论文不要超过三万字,博士论文不要超过十万字。理由是:学位论文必须凸显作者的眼光、训练与表达能力,不能弄成臃肿芜杂的史料长编。你可以有很多附录,但正文部分必须干净利落、严谨简洁。王先生的这一“戒律”,日后有所松动,但基本思路没变,即学位论文并非“以长为美”。王先生指导研究生的这“三大策略”——尤其是不给学生出题这一招,在我看来,实含至理。今日中国学界,不管是理工医农,还是人文社科,名气越大的博士生导师,越像运筹帷幄的“将军”或“老板”,将众多研究生编入自己的课题组,分派题目,合作攻关。这种工科教授得心应手的操作方式,用到文科,好处是学生上路快,而且旱涝保收;缺点则是可能限制学生才华的发挥,就好像是孙悟空永远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清代大学者戴震说过这么一句惊心动魄的话:“大国手门下不出大国手,二国手、三国手门下教得出大国手。”为什么?我想,最大的可能性是:“大国手”所具有的无边法力与无上威严,成了其“门下”自我表达以及突围的巨大障碍;而“二国手”、“三国手”的“门下”,精神负担小,放得开,故反而可能有大发展。对于真心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者来说,戴震的这句话值得仔细咀嚼。刚博士毕业那阵子,偶有争议,常被人讥笑:还博士呢,连这都不懂!其实,这是将西方追求专精的学术精神,与传统中国的博雅趣味(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相混淆。同样名为“博士”,作为学位的Ph.D.或Litt.D.,与古代中国学官不可同日而语(尽管现在的官场上,高学历成了晋升的重要条件);可也不太像博通古今之人或专精某一门特殊技艺的(如茶博士)。一定要比,只能说是后两者的综合。当然,那是指理想的状态。我所理解的“读博”,除了现实层面的获得学位外,应该还有另外两重意义,一是读书的心境,一是读书的技术。这里所说的“读书”,包括阅读、思考、探究、写作等,接近今人所理解的“治学”。晋人陶渊明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人多以为是自嘲;其实,这是一种很高的读书境界。所谓“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更显示其读书之乐。不强作解人,不过度诠释,不为了职称而著述,这样的读书,方才能得其三昧。今人则相反,未曾耕耘,先问收获,落实到具体操作过程,便是“不读书,好求甚解”。如何兼及博雅与专精,既保留读书之乐趣,又希望对学术有所推进,我想,最佳状态是:“好读书,求甚解。”后者指向职业,前者指向志趣。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里,读书与职业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变成单纯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可惜。理想的博士生训练,不只是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包括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这也是我对北大格外感激的地方。
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在会议中作交流发言。浙江大学校长 吴朝晖/中国教育在线 徐明磊摄 ▲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新特征吴朝晖表示,推动研究生教育需要瞄准世界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他认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中,我国研究生教育将成为全球创新和高等教育发展交汇的最佳连接点和战略性主线,呈现出创新和育人高度融合、相互滋养等一系列新特征。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将进一步在统筹全球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目标上发挥作用。研究生教育是造就未来高层次人才的最高国民教育形式,具有汇聚全球国家和区域优质资源的独特优势,进而达到以人才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效果。通过研究生教育,可以将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落实到建设美丽浙江等区域发展目标中,可以让生命健康世界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设助推健康中国的战略实施,可以使区域创新体系和全球创新前沿进行紧密对接。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将进一步推动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现代化。研究生教育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全面创新的需求,可以通过培养卓越的研究生来引领创新的全球化、协同化、网络化,特别是可以通过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重塑教育形态以及再造育人方式等变革,真正推动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就是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联动的最好方式。研究生也可以成为线上和线下创新结合的先行者。优质研究生等高端人才的汇聚,还可以推动汇聚式创新和分布式创新的共同发展。二、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三点认识吴朝晖提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就是要落实好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学者的双重定位,打造教师与研究生发展共同体,让研究生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生力军。他谈到了三点认识:一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急需,以优化结构来满足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需求。高校要按照全球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目标辩证统一的要求,分类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快推进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从而推动研究生供给和需求相匹配,数量和质量相契合。二是坚定推进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以一流的创新来驱动未来造就卓越的研究生教育品质。高校要按照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革命汇聚发展的要求,以科教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创新和基础科学源头创新等驱动方式,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和创新要素,将前沿的创新优势转化为鲜活的教育内容,让研究生在卡脖子技术攻关、原始创新的突破中实现卓越成长。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以现代治理体系释放出强劲的研究生教育功能。高校要按照创新和育人高度融合的要求,构建起与研究生的学生和学者双重定位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优化研究生国内国外协同创新育人的环境,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在新一轮全球创新中的竞争力。
南京工业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积极实施以“一条主线、六大发展计划、三大支撑体系”为核心的“163工程”,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确立“一条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从规模发展到提高质量,培养模式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培养,评价方式从学术产出到培养质量“三大转变”,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实施“六大发展计划”。一是生源质量提升计划,建立以培养质量为导向的招生计划动态分配新机制。二是实施国际交流推进计划。通过修订国际交流资助政策、增设国际交流环节、明确优势学科国际交流投入经费等举措,推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三是实施名师名导百人计划。分期分批遴选100名优秀导师,树立崇德笃行、匠心育人的师者典范,带动全体教师成长。四是实施导师能力培育计划。完善导师岗位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与导师类型设立不同评聘条件,推进导师聘任与考核制度改革。五是实施创新创业发展计划。依托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等资源,构建“高校+园区+企业+项目”的融合培养模式。六是实施学术氛围增进计划。以“学长领航计划”与“创新实践竞赛项目制”为抓手,为研究生搭建增进学术氛围的良好平台。构建“三大支撑体系”。一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保障体系,以学位点动态调整为着力点,推进合格评估、专项评估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科自我发展与预警机制。二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管理体系。强化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多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励研究生潜心科研,设立各类专项奖助学金近40项。三是研究生成果产出考评体系。对学位论文考核和学位授予实施全链条管理,促进质量控制和成果产出的有效联动。推进多元化评价和学位授予标准改革,构建定量与定性结合、客观与主观结合、具有不同学科特点的研究生成果评价体系。【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原标题:南京大学协同培养专硕新模式 破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难题光明日报记者 刘已粲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向远 顾国华专业学位研究生如何培养?自教育部2010年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以来,这一难题困扰着多所高校。南京大学在总结校外产学研平台——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校外平台:专硕培养的重要场所“校外产学研平台具有紧追行业前沿、研发力量充足、创新实践丰富、创业载体众多等优势,是培养学生行业适应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的理想场所。”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金干认为。2010年8月,以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李爱民团队领衔,由南京大学与盐城市政府共建的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落户江苏盐城环保高新区。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如今的南大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建立了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及江苏南大华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个科技创新平台与产业实体,开设了省内外近10个园区驻点服务平台,成为高校产学研一体实践的鲜活样本。迄今为止,研究院已承担了4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2项省部级奖项,充分发挥了产学研平台优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工程硕士。从实习实训基地到联合培养基地再到协同培养基地,研究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并非一蹴而就。协同培养:区别化施教的理想模式2019年,研究院构建并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升级版——协同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六双”制,即学生通过“双选择、双导师、双课堂、双身份、双考核、双资助”方式,在完成为期一年的在校理论知识学习之后,进入协同培养基地接受两年的实践实训与创新创业教育。“进团队、进平台、进项目”是协同培养的施教路径。这“三进”创造了接触社会、了解行业需求、投身科技研发活动的环境,让培养对象以在校学生与单位准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参与课题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园区与企业环境管理服务以及各类创新创业赛事等。记者采访期间,恰逢南京大学2018级、2019级专业硕士汤海洋、钟红利在实践导师张洋阳的指导下,驻研究院就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等问题进行科研实践。汤海洋感叹道:“能在研究院学习实践,对培养我们的科研能力帮助很大。”模式价值:校地双赢的有益探索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协同培养研究生工作,不仅开辟了一块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的“试验田”,而且拓展了校地合作空间,得到地方政府的充分认同。正如盐城市亭湖区委常委、环保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祁新桐所言:“协同培养研究生丰富了环保高新区的建设内涵,来盐接受培养增加了研究生们对地方的认知和情感,提高了他们在盐就业创业的概率。”不久前,经组织专家考察认证,南京大学批准环境学院按“六双”协同培养模式招收50名新生,分别在盐城、宜兴、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三个基地同时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全国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汪霞评价道:“南大盐城环保院协同培养研究生模式的目标取向更加贴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培养定位,走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破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难题的路径。”《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2日 08版)【来源:云南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华东理工大学传媒系傅蓉蓉教授近期在陇上书店,开展了首期“艺起读书”线上读书会。云读书分享会从中国传统诗歌出发,引导同学们思考设计的本质,获得设计理念和方法的更新。这一次的读书分享会就像是一次“设计采风”之旅,看一看唐时明月宋时风,关塞江河画图中;品一品诗人们以足印蹄痕丈量过的华夏大地与今天的设计师们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之同”?“同”与“不同”之间,让感动直接抵达灵魂深处,并最终得以用设计作品呈现。“什么是成功的设计?”分享会一开始,傅蓉蓉教授就向同学们抛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创意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对于设计专业的同学们而言,谈设计,不仅是谈技术,更是谈艺术、谈哲学。好的设计,一定是能够打动人心的设计。“从理解技术到理解人性,由‘术’体道,是设计师在成长和成熟过程的中必经之路。”那么,何为“体道”?傅蓉蓉教授进而解释到,“道”由心生,心地活泼,神与物游,始能体悟。诗源于心,与“道”为邻,“设计”与诗,虽分属两个领域,但最终都直指心灵,所以言设计之“道”,试从诗始。分享会中讲到的第一首诗词便是《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傅蓉蓉教授赏析了词中时空错综之感。傅教授从色彩、尺度、形态、感知、区域和建筑单体六个部分进行了分享。这些部分共同汇合成中国人的空间认知与空间审美,帮助同学们确立对中国诗词空间之美构成的要素认知,通过对诗词作品中诗性的语言进行赏析,让同学们深入地体悟中国诗学中包含的深厚博大的美学经验和塑造美、传达美的路径与方法;同时,傅教授重点赏析了诗词中的意境传达和视觉画面的营造,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感知与解构诗之大美。「研行合一」是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主办的面向设计类研究生的主题栏目。从研究到落实,知行合一、研行合一,它是探索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新模式。今后,「研行合一」栏目还将继续开展读书分享、设计作品品读、学术/实践经验交流等系列活动,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不断推进设计学科建设,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来源:周到【来源:周到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19年硕士生考试,290万大军同场竞技,但最终仅有90万人被录取,其他200万沦为陪跑者。可见考研的难度是越来越大,而且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增加,可以说能够考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是在近日,上百名研究生先后被中国部分高校以“完不成学业”等理由强制退学。可以说这个新闻一出,很多人就躁动了,今天就给大家来盘点一下这件事。中国百名研究生被强制退学 ,知名大学也不例外,精英教育模式?近年来,中国社会上涌现出了一股“考研热”。在这报考的过程中,不仅在校生在报考,对于社会人士也是在报考研究生的,通过报考研究生,就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说为了能够考上研究生,有些同学闭关一年,就是希望能够了考上研究生。中国是个敬重知识的国度,也是个很看重面子的国度,对于读书人,更是把两种结合了,可以说读书越多,受到的尊重越多,本人面上也越有光。在古代这样的思想就是存在的,而在当今社会,如果是个研究生,那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中国百名研究生被强制退学 ,知名大学也不例外,精英教育模式?读书多、高学历,在中国还往往意味着有力的敲门砖、更好的前程。因为随着大学生的数量增多,可以说大学生是越来越不值钱,所有的工作现在都需要看学历,当高学历“变现”的能力让人们肉眼可见时,社会对其的追捧自然趋之若鹜。中国百名研究生被强制退学 ,知名大学也不例外,精英教育模式?中国百名研究生被强制退学 ,知名大学也不例外,精英教育模式?但是读书目的扭曲或畸形,不但导致了考研招生中腐败现象的滋生,也大大降低了中国研究生学术水平。可以说这样子对中国教育公平,还是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对于研究生提高毕业门槛,“开除”混日子的研究生,所以这决策一提出,那些为了面子或实用主义者读研的人被赶跑了,这个样子才能培养真正的大学生。观与以上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