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这届研究生,请做好心理准备啊惜哉

教育部: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这届研究生,请做好心理准备啊

随着部分自主划线高校的研究生复试成绩开始出炉,2019年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也即将开始,又会有一批佼佼者脱颖而出,被录取为各高校的在读硕士研究生,这当然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可是,这届研究生和其他的研究生有一点不同,还没有入学就面临着一种为严格的管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针对这些年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中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师德师风、学位授予等方面仍有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问题发生,导师责任还未完全落实,研究生学习和自我管理主动性还不足,管理制度还不细密,政策举措还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监督管理不够透明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这可以说是抓住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牛鼻子。作为学术研究生,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是基本的要求。可是在这些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论文的存在质量不高,甚至是抄袭作假的情况。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放权要求,缺乏对学位授予环节的严格把关,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出现了学位注水的问题。最近暴露出的翟天临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但这并不是一个个案,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研究生学术严肃性的怀疑,也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学术的权威性,对一些培养单位的声誉造成很大影响。通知的要求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培养单位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责任。对于学术研究生的论文写作,首先就是要看是不是具备了开题的条件,这是对他前期学习和准备的第一次检验,如果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就不要开题。评阅是研究生论文质量审核的重要环节,这个一切必须严格按程序要求完成,避免形式主义。答辩过程可以全面了解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是对研究生学习质量的全面检验,应该特别注意答辩委员会成员都是熟人,答辩只是走过场的问题。学位授予是最后一关,这一关往往缺乏实质性审核,只是看表面材料。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对于攻读研究生的学生来说,这样严格的要求,可能会有一种心理的抵触情绪。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在骂翟天临了。当然不是骂他学术不端,而是骂他引发了对研究生培养严格管理的要求。其实,仔细想一下,这应该是一件好事。攻读研究生不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学位,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这几年的学习时间里,真正是用心了,那么必然是有收获的。可是如果是混日子,靠放水拿到了学位,也只是表面的风光,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无所适从,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准备读研的小伙伴们,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啊!其实教育部这种严格要求受益的是学生,教育部特别对研究生导师提出了要求。在前些年,有的研究生导师的精力根本不放在指导学生上,把学生当作劳动力。要想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就必须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责任心,这实际上是保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当然对个别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也是对学生负责任的,避免学生因压力过大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发生恶性事件,这也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关注教育新闻热点、分享个人观点,拙木侃教育,感谢您的关注、阅读、评论和转发!

取消论文“硬杠杠”是研究生教育创新之举

最近,中国交通大学宣布了一系列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在规范博士生和硕士生科研培训、研究生实践培训、建立多元化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废除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和学位资格的旧规定等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生是否想发论文是一个多年来一直讨论的老问题。这个老问题已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不是以同样的语气,而是对形势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发展。2000年录取的研究生总数为103000人。根据最近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2019年中国研究生人数达到300万人,2020年达到110万人。今年3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今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主要面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面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数量的快速增加,带来了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不断拓展,地域的扩大,研究生培养类别的增加。加上近年来公司扩招速度更大,被认为小众,‘劣质’的趋势得到扭转,成为更多人的选择。2017年以来报考人数比例首次超过学硕,且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重点大学,适度压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规模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生评价机制必然会发生变化,研究生为了获得学位而发表论文,显然不能适应各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一般来说,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卓越,专业研究生应该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导向。显然,发表论文并不是为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服务的最好或唯一的方式。因此, 《新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改革开放的决定》, 指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班级,不同教育类型的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完善综合评价,努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科教兴国的评价体制机制。当然,豁免研究生发表论文并不表示他们不再重视学术研究。在研究生培养改革中,中国交通大学实行分年级基础文献阅读制度,要求硕士研究生参加论文写作训练课程,开设"学术写作"必修课,奖励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规范学位论文的工作要求,加强对论文过程的评价,明确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时间不少于1小时,均以分级分级的思想为指导。坚持底线要求,奖励而不是"一刀切"的规定,为学生赋权,真正提高论文水平和学术质量的实际措施。在当前和未来的研究生培养中,要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分类培养、公开合作,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更要完善不同程度的教育评价体系,大胆改革旧规则,创新体制和机制,引导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贝多芬

研究生在研二研三必须做的三件事情!学姐:累并快乐着!

考研的学生或许现在正在认真的准备着自己的复试,祝愿你们能够在复试中有一个优异的表现。那么在研究生这三年期间 你一定要做很多事情,研一的你或许更多的是在忙着每天的实验和课程,但是到了研二和研三时,你又在干什么呢?是宅在寝室里吗?又或者是每天都碌碌无为呢?其实在你研二研三这两年期间你必须做三件事情,这对于你的毕业和以后的就业都会有非常不错的帮助,这不研究生学姐也表示尽管很累但是很快乐。第一件事:找一份实习工作。对于研究生来说,在研二这一年期间由于没有了课程安排,所以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支付自己每天的时间,所以不能浪费这样的时间,因此找一份实习工作成为必然。我们都清楚实习是在读研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因为实习能够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能够更加的熟悉我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工作,能够更直接的和社会所接触。同时在毕业的时候如果你曾经在一家专业内比较好的公司实习过,那这也是一个加分项。所以在没课的这一段时间,研究生的我们必须找一份实习工作。第二件事:发表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研一的我们由于刚刚进入研究生生活,加上每天繁重的课程安排,所以很多学生没有了写论文的心思,以至于一直没有论文产出。但是在研二研三期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多渠道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以多阅读所研究方向的最新科研论文,也可以认真仔细的收集多项实验数据,为自己的学术论文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数据,帮助我们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所以这一段时间,你大可以用一定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学术论文写作,毕竟读研期间没有一篇像样的论文是不完整的。第三件事:开始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答辩,外审的相关准备工作。研究生三年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因为自己论文外审通过了我们才能够拿到自己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所以在研三的我们应该奖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首先是确定自己学位论文的选题,构思整个论文的框架,完成初稿,导师修改,二次创作,预答辩,正式答辩,最后外审。整个过程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汗水。所以一定要尽早的准备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因为其 不是一蹴而就的。总之,在研二研三的硕士研究生,这三件事情是你们所必须完成的,不仅仅是对自己的顺利毕业,对于以后的就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加分项。

舍者迎将

教育硕士论文常用方法的思考

教育硕士论文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论文。它不需要仪器设备获取实验数据。论文数据来自更多的主观设计,缺乏客观评估。按照作者预先设计的想法,先入为主,很容易达到预期目的,自圆其说。主观设计难免受到个人思想局限及模仿他人,因此教育硕士论文评审经常会有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类似感觉。教育硕士论文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教学实验法等。1文献分析法所谓文献分析,不应该仅罗列几种流行的教育学理论或时髦的模式,概念,就似乎了解现今教育学原理了。其实不然。很多学生的文献大多通过网络查询获得,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拿来主义。很少有学生认真研读原著,因而对某些理论学说采取实用主义策略,断章取义,甚至滥用,以讹传讹。将理论与问题本身紧密结合的论文很少见,大多是把理论当做招牌。建议教硕导师督促学生多读原著,深刻领会教育思想的真谛,为论文奠定坚实基础。2问卷调查法问卷大都有现成的模板。是结合论文洋为中用,还是直接照抄,决定问卷的质量和调查效果。有些问卷题目过于简单化,只有选择性问题,甚至一看题目不加思考就能选择选项,这不是好的题目。有些题目明显低估了师生智商,明显的游戏化。建议设计问卷时,要针对问题。少一些客观题,多一些主观题。更多的让答题人通过思考获得答案。这样才能真正通过问卷达到研究者的目的。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3教学实验法教学实验很重要。分组及案例要经过精心设计,而不是随意安排。对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设计。统计学也不是简单的以成绩论英雄,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区别要与问题相符。建议注重教学设计,落实到每个细节。好的思路加上好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才有价值。论文反映的是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对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硕士论文的评价远比学术型论文难,因其主观因素更多。不能只套用路子,否则只能是应付论文。若想教育硕士能够长期可持续良性发展,必须认真总结反思教硕论文的选题,设计和内容。来源:科学网博客 作者:李东风

而犹若此

教育部等三部门发文 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总体目标方面,《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资料图:一所大学迎来2020级研究生报到。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意见》指出,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 《意见》要求,优化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 此外,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按照单位自主调、市场调节调、国家引导调的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健全退出机制。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完善“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与调整机制,引导建设高校和学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意见》提出,优化布局结构,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完善省域研究生教育布局,建设区域性研究生教育高地。大力支持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优质研究生教育,振兴东北地区研究生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与国家及区域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 《意见》明确,深化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健全供需调节机制。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调节机制。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向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关键学科领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校倾斜。 《意见》还提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研究探索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 此外,《意见》还明确,要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完善分流选择机制;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意见》指出,全面从严加强管理,提升培养质量。要求加强学风建设,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单位要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将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作为导师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把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抓住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处置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还要加强外部质量监督,严格规范管理。统筹运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质量专项检查、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强化对培养制度及其执行的评价诊断。严格规范培养档案管理,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校际馆际共享机制,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建立优秀学位论文示范制度,鼓励培养单位和学术组织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扩大学位论文抽检比例,提升抽检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无法保证质量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撤销学位授权。对问题严重的培养单位,视情况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 《意见》还提到,切实做好经费保障,完善差异化投入机制。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体系,加大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研究建立差异化生均拨款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的支持。完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学费收费标准,健全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培养单位使用科研项目资金支持研究生培养。 此外,改革完善资助体系,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统筹、社会广泛参与的研究生资助投入格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建立完善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人才培养的资助力度。培养单位要完善奖助学金评定标准,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探索建立动态调整的“三助”制度。适时调整国家助学贷款标准,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更多支持。

韩公主

研究生论文选题及创新:我的个人体会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 01 . 如何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 不管是研究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如何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恐怕是几乎所有研究生都或多或少困惑过的事情。记得当年自己读硕士时,为确定论文研究题目和内容绞尽脑汁,最后选中了指数基金业绩评价的话题。基金业当时(2000年)在我国刚刚兴起,而指数基金更是一个新生事物。由于指数基金不以超越市场收益为目的,引起了国人的很多争论,但在美国以指数基金为载体的被动投资已经相当流行。应该说这个选题相当新颖,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可惜囿于文献和资料的欠缺(当时互联网还很不普及,无法查阅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我感觉论文在创新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直引为憾事,但硕士论文写作给我的感觉是创新并不难。在澳大利亚读博士时,导师鼓励我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问题。我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关联交易和公司业绩:中国的掏空和支持证据。这一论文题目最终得以确定,除了我一直关注中国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还因为我看到了中国证监会和国资委2003年8月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除了选题上的帮助,该通知还对我论文中核心变量(掏空和支持)的计量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以说,政府部门发布的法律、规章和制度等监管文件绝对是我们研究方向和选题可以借鉴的宝库,大家一点要重视。实际上,大家如果阅读本专业重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也会发现这些文章具有上述特点。最近引起广泛社会争议的吴英案,应该说对我们经管法专业方研究生来说就是非常好的一个选题。关注政府部门所关注的,除了保证选题比较新颖外,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也比较好。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大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社会热点数不胜数,我的上述经验说明,只要大家关注本专业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不愁找到好的选题,并做出相应创新的。论文选题是有捷径的。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社会科学研究,全国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每一年都发布如《国家社科基金指南》等国家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也会发布类似的项目指南。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论文选题要瞄准国家社会最关心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像我们这样的经管法专业,一定要有现实意识、问题意识,才能使研究真正有价值。大家可以在研究这些指南的基础上,把相关问题细化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这一方面可以顺利通过开题,少走弯路;另一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容易发表。总之,研究工作只有适应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需要才有前途,才容易创新和创造价值。我去年能够在前期成果较少的情况下,中标自科面上项目,其主要原因是选题新,契合了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等国家关注的问题,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当然,中信泰富澳元投机导致巨亏的事件也给我很大的启发。近年来,我们学校不少老师中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等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生如果能够主动借鉴和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一方面能够尽快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导师指导起来也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和老师一起做课题的过程密切关系,研学相长;合作的研究成果一旦发表,对研究生本人的学术生涯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即使自己的导师暂时没有主持相关课题,也往往有他们专注和擅长的研究领域。在结合自己的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基础上,研究生如果能够从中挖掘值得研究的方向和选题,对导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要尽可能与自己的本科专业、过去的工作实践、就读院校的学术优势联系起来考虑。要热爱和立足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努力实现研究生学习与自己以往的知识和行业实践的最佳结合,发挥自己的优长,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早出成果。除非特殊需要,一般来讲,不要去搞自己不懂或不熟悉的东西,也不要见异思迁,远离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如果将来要考博士,就要尽可能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与考博的专业方向、博士生导师的研究方向相接近,以便捷足先登。如果要去机关或者企业,就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与就业方向挂钩,对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尤其如此。选题除要有时代特色和学术前沿性外,选题更要明确,切记论文选题不能等同于导师的课题。选题应明确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如果涉及面过于宽泛,包含问题过多,研究将难以顺利进行和完成。选题范围要适度。一般应在硕士学位水平范围内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要“小题大做”,写深写透;不要“大题小做”,宽泛无物。这主要是因为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间有限,硕士学位论文的容量也有限,论文里能够将一两个问题论述清楚,有一定新意,就很不错了。02 . 如何进行学术创新? 关于创新,其实一点都不难,但切忌为创新而创新。几乎所有的学术文章最后都会指出文章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这就是很好的创新切入点。创新有大有小,从思想上来说,大家一定不要盲从,一定要问个为什么,特别是那些想在学术领域做出成就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其次,创新离不开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发达国家学者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因此,研究生一定要及时关注专业内最新的外文文献。由于国外正式期刊上的文章往往是两三年前写好的,所以要跟踪比较新的东西,可以参考国外研究者写作的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大家可以通过在www.ssrn.com、scholar.google.com(谷歌学者)以及国外大学网站上通过关键词来直接搜索。创新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如变量代理和测度,变量多样性,样本跨度和广度,计量方法改进等等。另外,在论文写作中,大家要把自己有特色的地方、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地方详尽描述出来,使自己的创新得以体现。处处留心皆学问,广大研究生一方面不能等、靠、要,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讲座,多思考,多动笔。另一方面,要多与自己的导师及师兄师姐交流,努力学习他们的经验,不断增长创新能力,等待合适的机会厚积薄发。虽然由于专业的限制,我的建议不可能关注到非经管以外的学科,但是基于中国这样一个转型国家的特点,应该说每一个学科值得研究的问题都很多。广大研究生要做的,就是睁开双眼,多看、多想、多写就可以了。最后,祝全体研究生身心健康,学有所成。

灵魂

四川大学校长痛批研究生论文放水:导师停招5年都是应该的

对于研究生教育工作,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去年11月的一番讲话近期引发国内高教界关注。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四川大学新闻网“百川讲坛”栏目今年1月公布了李言荣校长去年11月在四川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文字稿。李言荣在讲话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是对研究生培养的几点认识,二是学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下一步的几项举措。李言荣认为:一所好大学的人才培养主要是狠抓本科生和博士生。当然,我们的硕士生培养也不能放水、也要抓,但是硕士生并不是一个终极学位,而是一个学习的阶段和经历。他在讲话中指出,对于川大来说,狠抓博士生培养关键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继续扩大博士生规模,学校每年的科研经费都接近30亿元,到校的现金至少也超过20多亿元,按一个研究生的培养经费50万元来算,我们每年也可以招两三千左右的博士生,今年我们博士生的招生规模还差一点才到2000,还要进一步扩大才行。二是要进一步增加博士生中的直博、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比例,这是我们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三是要适当控制硕士生规模,现在学校每年招7000多硕士生,在国内大概排在第6,我们本科生的招生量也很大,实际上我们的学生住宿条件是满足不了这样的硕士生规模的,现在我们都还没有达到教育部“四二一”的学生住宿标准。除此以外,李言荣还在讲话中直言四川大学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李言荣坦言“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不高,与川大所处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去年(2019),教育部研究生司来学校与我们的研究生座谈,后来见到我以后就说川大研究生提的问题总体来说是不行的,提问的角度、高度和视野都不太行,感觉不太像川大研究生的水平,更像是二本、三本学校的。尤其是我们的论文抽检,基本上每年都有抽检不合格的,今年(2020)又让人很失望,包括我们的硕士论文在四川省内抽检都有不合格的,这就说明我们从导师开始,一直到学院、到学科分委员会有的是在层层放水的”。李言荣还指出,“(四川大学)研究生的视野不宽”:“总体来看,我们的硕士生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于二本、三本学校的,我们的博士生1/3多一点也是来自于二本学校的,尤其是我们的硕士生不少都是来再就业的,读了以后马上就要去找工作,所以应该说我们整个研究生的视野打开得是比较晚的,当然,二本、三本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有的还很有潜质。另外,我们的研究生到国内外参加学术活动还很不够、学术视野也不宽。”他还指出,“(四川大学)研究生培养特色优势不突出”:“主要就是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在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方面的优势没有在研究生培养上充分地体现出来。另外,就是我们文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的特色没能很好地投射到人才培养上。”对于上述问题,李言荣校长拿出了几项举措。他认为,“(四川大学)下一步,我们要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来说就是要严守下线、提高中线、激励上线,具体要做到两个严格守底线、三个狠抓冲高线、四个加强抬中线。”李言荣认为:“我们要严格做好博士生全过程培养,从选题开始,到开题、中期考核、学位申请,一直到论文答辩,真正把博士生培养的每个环节都严起来,如果一个环节没有跟上、放了水,那就可能会层层失守,如果这个学生的导师、学生所在学院的教授委员会、我们文理工医学科分委员会层层都把关不严、都是橡皮图章,那这篇论文很可能就是一篇不合格论文。”他提出:“要严格博士生导师的评聘与责任溯源,要对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上岗有明确的要求和提高招收指导学生的条件,对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一定要严格追责,就像我们修大楼的质量监控一样,几十年后出了问题都要倒查、都要溯源、都要追责。”对于,论文质量问题,李言荣举例:“这次论文抽查的大部分问题论文都是2017年授位的,很多是2015年及以前答辩的,当时就只有毕业证没有学位证,说明大家都知道可能是有问题的,尤其是一个单位有两篇的,还有一个导师有两篇的,那你还当什么导师,这样不负责的放水,你把所在的学院、学科置于何地。所以,学校规定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要停招两年,同时所在的学院减两个博士生招生名额,整个绩效减2-3%,大概每个人减四五千块钱,我们说这都轻了,如果还不能刹住车的话,那就只有从重了,我看导师停招5年、减10%的岗位津贴都是应该的,从这次开始就要逗硬,这个风不刹住、守不住底线是不行的。”(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黑或白

教育部: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原标题:教育部:加大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查处力度 绝不姑息)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分别就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严格的规范性要求。通知明确,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教育部。(资料图) 中新网记者 富宇 摄通知指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迈入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但是个别招生单位和人员招生违规、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现象仍有出现,反映出一些招生单位存在政策规定不落实、制度机制不健全、组织管理不到位、监督管理透明度不够等问题。通知强调,要强化自命题规范管理。对标国家教育考试标准,重点加强命题审核和试卷命制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命题人员培训,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防止出现命题制卷错误和失泄密情况。试卷评阅要严格执行考生个人信息密封、多人分题评阅、评卷场所集中封闭管理等要求,确保客观准确。招生单位作为自命题工作的组织管理主体,要在学校层面对自命题工作进行统筹和推进,坚决杜绝简单下放、层层转交。通知要求,要切实规范招生工作。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院系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层层压实责任,要统一制定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任何人不得改动。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择优录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要提供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并按有关规定对相关申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对考试招生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通知明确,各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自律,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重点要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要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馆际和校际学术共享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知指出,导师是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要把培养人放到第一位,既要做学术训导人,指导和激发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更要做人生领路人,言传身教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对违反师德、行为失范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坚决给予相应处理。对于未能切实履行职责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通知明确,要完善督查督导机制。培养单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主体,省级学位委员会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本地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与保障责任,要加大专项检查、抽查、盲评等质量监督手段使用力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地区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违纪和师德失范行为,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教育部近期将组织重点督查,各地各单位要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分层分级开展专项检查督查,营造良好研究生教育生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进一步优化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等专家组织及时修订不同学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学位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优化研究生培养指导性方案,深化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来源:中国新闻网

仔仔细细

学位论文作假将纳入信用记录!研究生教育将这样改革

22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召开发布会并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从多个方面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要求。资料图:9月3日,云南大学迎来2020级研究生报到。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300万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累计培养了1000多万博士、硕士,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到300万人,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说。他介绍,目前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认识还有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学校还片面追求规模扩张,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不足;一些单位内部的质量管控不到位,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位“注水”现象。确保学位没有任何“注水”“一定要确保中国学位的品牌,确保我们学位没有任何‘注水’。所以我们从重视教、重视学、重视评、重视管各个方面,共同推动这项工作。”洪大用说。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对于学生的培养要严格学业管理,导师自身要以身作则,秉持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要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育人上,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学生要有学业的投入,要严格执行学业过程规定,认真落实学习的各种环节,养成严谨自律的行为习惯。在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相关的评审专家要真正硬起来。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评审,把好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把好毕业审核、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特别是要加强管理规则的进一步完善,加强学位论文抽检,加强对各个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检查和诊断,同时健全处理学位“注水”、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推动分类评价,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学科和不同层级的学位,制定更加科学的评价标准。资料图:吉林大学研究生重返校园。徐立华 摄学位论文作假将列入信用记录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在管理上更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质量管理是《意见》提出的关键改革举措之一。《意见》从入口、过程、出口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严把入口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把愿意读书、忠诚可靠、德才兼备的好苗子选拔出来。严把过程关,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严把出口关,加强学风建设,敢于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业,倒逼学生潜心向学。用好学位授权点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加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检测。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资料图:9月7日,华侨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学。刘沛 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意见》对导师队伍建设也提出了要求。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将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给负责任的导师撑腰。“导师既是学生的学术导师也是人生导师,研究生不简单是学生的身份,也是导师的合作伙伴。”洪大用介绍,教育部即将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资料图:农博士带大学生下地。衡东宣传部供图保护“绝学”、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发布会上,洪大用介绍了教育部研拟的“十大专项行动”。以确保《意见》及时落实、取得实效,更好地发挥指导督导引导作用。——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在着眼于战略支撑和高端引领的相关行动方面,要进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洪大用介绍,要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推进科技创新做出贡献。——鼓励设立“产业导师”在优化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要进行产教融合建设行动。洪大用介绍,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完善产教融合联合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对接,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资料图:浙江音乐学院新生报道现场。浙江音乐学院提供——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博士生教育提质行动也被提上日程。招生方面,要健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同时,探索建立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问题突出的培养单位予以必要限制。洪大用介绍,要超前布局博士生教育,差异化扩大博士生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为博士生教育持续发展营造更好支撑环境。——支持具有极高保护传承价值的“绝学”、冷门学科着眼于夯实基础,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相关行动也是“十大专项行动”的重点。“支持一批事关原始创新支撑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基础学科,以及具有极高保护传承价值的‘绝学’、冷门学科。”洪大用表示,将通过以上方式,来深化基础学科建设。(来源:共青团中央)

学思

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差异

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分属不同层次的教育,本科毕业并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被授予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可以被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就小编的理解,其主要的不同是:第一,本科层次的教育属于大众化教育,当前大量的高中毕业生都有机会接受本科教育;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则属于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才有机会接受研究生教育;第二,本科阶段的学习虽有各有明确的专业,但其所学知识多为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创新性的学习与研究并不是重点;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的专业方向更加细化,更加注重知识的创新与能力的提升,最后的论文必需要有创新性内容;第三,本科阶段的学习以学分制的课程教授为主,学生一门一门的学习并通过考试,期间以每门课的任课老师指导为主。平时主要是辅导员管理其日常事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除了学习一些工具性与学科前沿性课程外,平时研究生主要在导师的指导之下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路径与工具,最后具备从事科研的基本素质。专业硕士研究生还要从事具体实践,配备实践导师等。最后,小编想说的是,本科生与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的难度,工作单位的质量,薪酬待遇都是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