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月8日从省教育厅获悉,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陕西省高校坚决落实中央及省上部署,按照“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及时安排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据悉,结合学校实际,各校充分利用线上途径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西安交通大学建立“线上直播点播平台”,将“思源课堂”迁移至公有云,实施课堂教学与网上课堂同课表,提供同步直播、课后点播功能,确保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可以同步跟进,不因疫情而耽误一门课、一堂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要求研究生导师与所指导的每位研究生每天至少联系一次,学校立即开通了研究生在线学习平台,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自建课程。陕西师范大学进一步改进学位申请的流程和方式,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资格审查采用线上审核的方式进行,论文盲审继续采用线上送审的方式。长安大学要求导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络通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及论文的远程指导,将各培养环节要求及时线上通知到每一位研究生。西安工程大学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前落实好教学计划任务,做好教学工作调整预案,确保研究生培养各环节不缺失、不误时,鼓励导师采用视频会议等形式定期召开课题组会,保持师生联络不断线,学术研讨不断线。西北工业大学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建立“研究生党员志愿线上服务队”,做好假期学生的沟通联络和思想教育。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积极开展不良情绪干预,对在疫区的学生给予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要求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保持密切联系,关心关注学生健康状况,特别是针对疫区学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对寒假留校研究生进行安全教育,科学合理安排留校研究生的学习生活。陕西科技大学要求全体导师及时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与身心健康,进一步做好疫情的联防联控。(记者 张彦刚)
叶恭银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立德树人改革创新奋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卓越发展》的报告,围绕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责任与担当、历史与现状、未来与展望,详细介绍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完善与综合改革、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完善、创新成果产出、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会上,郑强结合自己“靠科研项目起步,靠培养学生成长”的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对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他指出,学生、学者、学科、学术是构成研究生教育的四大要素,“没有学术,就谈不上研究生的教育,没有学术就没有大学的灵魂。”他说,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根本不同,就在于贯穿其中的学术要素,“高水平大学要用学科去体现学术的高度,用学术的精神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顶端,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生课程要具有核心性和前沿性,在培养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对学术的坚持、对卓越的追求。他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学术道路、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路人,导师不仅要模范遵守师德师风,而且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好的培养条件、较强的指导能力,并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高素质、高水平的导师方能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高水平的导师离不开对学术持续的勤奋,要对学术前沿问题跟踪研究,开拓创新,通过勤开研讨会的方式听取学生汇报、与学生交流,为学生指引学术方向、提供切身指导,建立良好团队学术文化氛围。师生之间要努力形成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和谐关系。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郑强寄语广大研究生,希望他们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做到投入、专注、痴迷、忘我这四种“状态”。“要摆脱茫然惟有勤奋,要取得进展惟有勤奋,要赢得尊严惟有勤奋,要改变命运惟有勤奋。”他最后强调,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要按照“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加快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会上,研究生院负责人作了研究生教育工作报告,回顾总结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发展历程、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工作的重点、思路和举措。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煤科学与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研究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负责人及代表,分别围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导师团队建设、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作了交流发言。本次会议,我校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提出的重点任务,针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教”与“育”同频共振全面育人;促进科教融合,“教”与“研”相互支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内”与“外”协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落实导师责任,“导”与“用”和谐共存全方位育人;体现多元特征,“多”与“准”共筑质量保障体系;创新机制改革,“量”与“质”并举助推质量内涵发展;优化学科布局,“新”与“交”共搭高培养平台等七项改革举措,并对此提出研究生思政育人改革方案、研究生招生选拔与指标配置改革方案、本硕博贯通招生培养改革方案、研究生课程与教材质量提升计划、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分流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计划、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升计划、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计划、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方案等九个专项任务。本次会议在明向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设主会场,各校区教学单位设视频分会场。校学术委员会负责人,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人才,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各重点科研机构负责人,校研究生督导组成员,研究生指导教师代表,研究生专兼职辅导员,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各学院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来源:太原理工大学 党委宣传部 作者:文字/张智韵 摄影/王晓琴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通讯员 粤教宣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可以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坚强有力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4月7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财政厅联合推出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7个方面、26条措施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2035年研究生教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省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将更加优化、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富活力、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更为突出,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35年,全省研究生教育资源丰富、优质、高效,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结合更加紧密,研究生教育强省地位稳稳确立,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意见指出,要大力支持支撑原始创新的基础学科发展,加强科技前沿领域学科的前瞻布局,推动更多重大基础性、底层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培养核心竞争力。结合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等重大战略,促进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同构化发展,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一步建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匹配、优势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增强学科专业快速响应区域重大需求能力。积极布局交叉学科,把握交叉学科门类设立的契机,围绕新需求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探索组建交叉学科大平台、大团队。结合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大力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建设研究生教育高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统筹推进符合条件的本科高校申请博士、硕士学位授权,持续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适度超前布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深化扩大省级政府研究生计划管理统筹权改革试点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增量招生计划主要用于改革成效奖补。有序扩大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支持高校与高层次创新平台和知名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试点,建立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任务、使用科研经费支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此外,还要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区域重大需求为重点,积极增加一批博士、硕士授权单位和学位点。在国家和省发展重点领域、空白领域优先新增学位点,加大对国家急需紧缺学科专业的支持,重点支持广东“双十”产业集群亟需发展的相关学位点。研究生培养向前沿领域倾斜意见指出,要增强招生计划调控的精准度,优先向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关键学科领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冲补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培养单位倾斜,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向量子科学、脑科学、空天深海等前沿领域相关学科倾斜。意见要求,要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研究探索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培养单位积极争取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意见强调,要坚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建成一批全国基地,打造全国标杆工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加强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衔接贯通,形成厚基础、重交叉、突前沿、强学科的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培养单位要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规范核心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管理机制,打造精品示范课程。意见明确,要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拓展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支持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机构开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扩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交流,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来粤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深入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交流合作。持续推进实施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来源:金羊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一、前言介绍无论在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名校的资源都是一些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所以能考名校尽量考名校,但是名校的竞争是比较大的,如果你的工作只是对于学历有要求,对于学校没什么要求,那么考双非也是可以分。大家可以在考研文库搜索一下历年的数据,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二、初试备考详情英语 我记单词是用的手机APP(推荐墨墨记单词),市面上随便一本书也可以,但是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看配套的视频,非常浪费时间。英语的刷题还是要把重点放在阅读上,阅读上去了其他的题型也不会太差。记单词是枯燥的,没有任何捷径,只有自己踏踏实实背。近二十年的真题阅读题目按照倒序的练习方式,每周两篇,三日一篇,三月至九月中旬可以完整而细致地过一遍。建议九月中旬之前根据一本作文书和历年作文真题进行作文资料和模板的整理,每周花费的时间不需要太多,一两次基本上就够了。政治精讲精练就是非常厚的,你需要先浏览它,有意识的记忆就可以了,不用都记,是记不住的,后期才会重点进行背诵。推荐精讲精练一点,更贴近大纲,所以我选择的它,如果你选择其他老师的也是可以的。笔记不是抄书,要做的笔记,一般是补充性的内容以及框架,其他的在书上勾画就行。你可以看一章课本(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也可以一个部分结束之后刷完这个部分的所有题目。第一轮可以按照章节来,第二轮就按照板块来。后面大题,主要是背诵肖四,时间多的可以结合小黄书一起背诵。专业课中南大学教育综合考的一般是论述题,分值大,对于有条件的我建议可以报个新祥旭的班听333的综合讲解,这样便于有个很清晰的规划安排,毕竟有6本参考书呢,自己的思维导图难形成的可以参考新祥旭的学长学姐的整理好的笔记,这样集大智对于333的复习非常有用。902教育专业基础,这门专业课需要一定的背诵及知识功底,官网对于902专业基础给出的参考好像用处并不是多大,902考试和当年的教育热点是正相关的,所以自从我们开始备考的任一个阶段,我们都要整理一个和教育热点有关的文件,新祥旭学姐是会带你整理的。三、小结总是在逃避,一会干点这,一会干点那,其实跟提高考研的分数都没关。考研还在乎个人形象,这就占据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做任何事之前都想想这有没有利于自己上岸,没有就可以不用做。
3月5日,惊蛰时节,春雷动地,春风化雨。正值新学年研究生开学之日,我校研究生教育会议在立信报告厅召开。全体校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一级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方向带头人、校级科研机构负责人以及全体研究生辅导员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张兔元主持。党委书记常乃军从四个方面强调了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深刻把握研究生教育的使命任务;二是坚持正确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突出质量导向,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他指出,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研究生培养的永恒主题,重点要把握好“两点一线”,“两点”就是招生和毕业,“一线”就是整个培养过程。同时,他对于“十四五”期间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全校上下要精准把握研究生教育新常态新要求,以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二是强化责任落实。这次会议是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次动员,一次系统部署,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全校上下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齐抓共管研究生教育的意识,及时总结研究生教育工作中涌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他号召大家牢牢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升质量、追求卓越”工作主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新局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维奇在会上做了题为《聚焦高质量,开启新征程,奋力推动研究生教育实现新跨越》的研究生工作报告。刘校长简要回顾了我校“十三五”以来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七大成效”,高度凝练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六条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面临的“四个形势”,精准谋划了今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五项任务”。他指出,“十四五”期间,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体系;坚持学科导向,加强学科建设,建立山财特色学科生态体系,坚持改革导向,探索形成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坚持服务导向,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面向山西转型出雏形,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坚持师德导向,强化导师履职尽责,不断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全力书写山财研究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俊青对我校《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见》进行了解读。他分别从研究生思政教育改革、学科布局规划、研究生招生工作改革、研究生学制改革、学位授权点建设、专业学位改革、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化推进等十个方面讲解,突出强调了“面向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大战略,面向学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财经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会上,五位代表就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计学院院长吴秋生教授分享了“关于学术研究生培养的一些体会”;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卫虎林教授做了“以案例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为山西六新突破提供坚实的管理人才支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院长郭淑芬教授作了“对接山西转型发展需求开展人才培养”的经验交流,辅导员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陶陶老师作了“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交流,研究生院院长米子川教授结合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和经验,对我校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创新以及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党委副书记张兔元总结了会议的主要精神,并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认真学习传达,提高思想站位;第二,主动担当作为,精心组织实施;第三,强化结果导向,务求工作实效。他强调要将本次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将研究生教育真正办出质量、办出成效、办出特色、办出品牌,用累累硕果向党和国家、向山西人民、向山财师生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来源:山西财经大学 文字|研究生院图片|李睿排版|张茹编辑|吴娟娟
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想在世界大舞台上立足,对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我国也不例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以及师资水平、学生人数、高教投资、管理监控都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时,反而却呈现出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进入工作岗位大学学的知识什么都不会,还要前辈手把手的教,特别是一些高校出来的研究生,踏入社会之后呈现出一种是“量”多,而“质”偏低,特点是科研能力不强,只会循规蹈矩的做事,没有创新能力,学的专业与市场脱节等。并且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考试乱象密集曝光,像一些自命题高校的试卷题目泄露、试题与考试大纲的偏差,以及去复试要先和导师联系送礼之类的,不提前联系导师,就会被一些有关系、走后门的学生顶替掉你的名额,不管你笔试成绩在好,更甚至,前段时间某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学术论文抄袭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极大了影响了人们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质疑,以及好感认同度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了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招生考试与管理培养工作。在考生复试过程中全程录音录像,复试现场小组成员独立评分,任何人不得改动,择优录取。在研究生培养期间教育部指出:要狠抓学位论文,学位授予管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过程,对一些学术不端、学术论文作假行为“零容忍”。一些网友表示:教育部加强研究生管理培养工作,真正的研究生人才是不会惧怕这些条条框框的,只有一些水货研究生害怕。而且现在不光研究生,本科教育也比以前严格了,不是60分万岁的时代了,更有网友表示:这不是苦日子,这是好日子,要不然读书干什么,啥都不学,浪费知识、浪费时间,要这样还读什么研究生?客观来说,教育部狠抓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工作是件好事,极大的促进了招收研究生的公平性,让真正有梦想想为学术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学生提供了优质平台,同时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研究生教育生态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量优质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就读在职研学员所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有些人比较关注报考方式、报考条件、考试时间或学费,但有些人员比较关注学制的问题。近期有学员咨询教育管理在职研究生的相关信息,从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教育管理在职研究生的学制长吗?据悉,教育管理在职研究生的招生院校比较多,根据招生院校的不同,其学制时长也是不一样的,一般为2-3年,所以学制不长,利用学员的业余时间授课,不会影响工作。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下面介绍一下。一、学制不长因此专业在职研的招生院校比较多,所以其学制时长是不一样的,通常在2-3年,还是比较合理的。学员需要在所报考院校规定的学制时长内学完课程并通过相应考核,其学制虽然不长,但能够让学员学习到专业知识提高能力。二、上课方式此专业在职研的上课方式为周末班,利用学员周六日的时间授课,每个月有1-2次的课程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上课即可。有时授课老师会对上课时间进行调整,但幅度不会很大,所以学员不用担心会耽误当下工作。由此可知,教育管理在职研究生的学制不长,大家通过阅读以上文章已经对此有了相应了解。其学制虽短,但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提升自我,对自身今后事业的发展有一定帮助,所以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放心报考。
金缕春溢彩,玉雕雪迎祥。值此新春佳节,走进东北大学各教学楼、食堂和宿舍,一排排红红的中国结,一个个大大的福字、一条条精美的拉花,皆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今年,为响应国家号召,东大有近700名学子自愿选择留校过年。许多研究生在留校期间投入科研、“宅”实验室、为毕业求职充电……在这样一个别样的寒假、这样一个值得铭记的春节,东大研究生用实干的科研精神书写了别样的精彩。对于留校的研究生而言,这个“春节季”是欢乐祥和的,更是温暖充实的。学校认真做好留校过年学生的服务保障工作,热气腾腾年夜饭、防疫暖心大礼包、“精神”年货、写春联、发红包等“实力宠学生”的操作纷纷上线。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社、沈阳晚报等媒体纷纷点赞。留在东大过年,变的是地方,不变的是温情,此心安处是吾乡。2020年研究生工作十大亮点2020年,东北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落实“综合改革、优化体系、协调运行、开放发展、突出特色、质量跃升”的发展理念,狠抓“质量、特色、内涵”建设,以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促进一流大学建设。01改革创新,圆满召开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组织召开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谋划布局“十四五”研究生教育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起草《东北大学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目标和问题为双导向,明确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举措。02优化布局,推进学位授权点高水平发展加强学位授权点布局调整,申报生物学、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机械、土木水利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均通过辽宁省学位办审核。以评促建,组织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体育、翻译、艺术等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开展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不断提升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水平。03稳中提质,研究生招生工作成绩显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首次启用远程复试模式,平稳完成研究生“云端复试”和统考硕士考点工作。2020年共计录取硕士研究生5721人,较2019年增加9.0%;博士研究生789人,较2019年增加13.5%。首次开展研究生招生“云宣讲”活动,加大推免生招生宣传力度,推免生接收工作实现“新突破”。2020年接收推免生1122人,较2019年增加32.2%,本校推免生235人,较上一年增加30.6%。04立德铸魂,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组织“研究生新生教育大讲堂”、“研师讲坛”云端开讲、第五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活动,全方位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组织认定一批校级标杆课程、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程及校级培育课程、校级示范专业及校级培育专业。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获辽宁省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05固本强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面向全体研究生导师开展研究生导师培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导师导学能力。加强博士生导师信息管理,开展博导信息采集工作和导师选聘工作,新增113名博士生指导教师。06精细管理,建立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开展培养方案审核修订与本硕博贯通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出台《东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深入推进“东大-宝马”“东大-东软”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实现从学术研究生培养向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全面过渡。2020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2020年主题案例项目2项,第十一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1项;2个基地入选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07开放发展,推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主办“智慧土木”项目2020研究生国际论坛,拓展研究生国际学术视野。承办2020年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信息说明会,加大研究生出国留学宣传力度。2020年共派出87名研究生,其中攻读博士学位项目14人,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73人,1名博士生被推荐为“中德(CSC-DAAD)博士后奖学金项目”候选人。08严把关口,学位论文质量不断提升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修订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确保学位授予质量。2020年授予博士学位497人,硕士学位4232人。实施卓越博士奖学金项目,分类对55名博士生予以资助,激励产出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团队攻克复杂选矿生产线检测与控制难题。加强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和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2020年学校“盲审”通过率达到95.42%,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100%;49篇学位论文获辽宁省、行业学会和学校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09凝心聚力,全力做好研究生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做好研究生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和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管理规定等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研究生健康学习、生活。校内率先开展13批次、5879名研究生集中返校工作,实现全年研究生零感染。首次引入自助迎新系统,利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新生一站式自助报到。精准推进奖助及困难认定工作,针对湖北,特别是武汉籍困难学生进行全覆盖式资助。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及时调整教学方案,600余门线上课程如期顺利开设,全力确保4000余名研究生“不停教、不停学”。10综合施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加强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检查、评估和指导,出台《东北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工作管理办法》,初步完成校级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组建设。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加强精品教材建设,组织开展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评选推荐工作,7部研究生教材入选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奖。2020年学校获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崭新的2021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接续奋斗为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谱写华章来源 | 研究生院 各学院编辑 | 鲁思睿责编 | 段亚巍 周洛琦
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应予以退学。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还印发通知,要求各校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教育部印发的通知中指出,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师德师风、学位授予等方面仍有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问题发生,暴露了导师责任还未完全落实,研究生学习和自我管理主动性还不足。 有教育学者就表示通过对研究生严格实施限时毕业的做法,就是在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管。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操太圣:以前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好像入学比较难一点,但是出口相对来说比较松一点,就是所谓的严进宽出。但现在从教育部一些政策的出台中,我们能够看到,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比以前强调得更多了。 今年以来包括中山大学、北航、中传等不少知名院校都发布了清退研究生的公告。今年10月,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布了名为《2019年秋季学期超过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公告》,称根据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分别为5年和7年,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学期开学前,称67名博士和8名硕士研究生已超过最长修读年限,经研究不再保留学籍,按退学处理。 今年3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布了《关于对2019年即将达到学习年限研究生的学籍预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 詹亚力:出台这个《规定》也是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集中精力搞研究,如果你没有或者不是为了搞研究,你赶快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规定》将起到非常好的督促作用。 来源 央视网编辑 吴春生 编审 胡莹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分别就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严格的规范性要求。通知指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迈入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质量监督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形成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级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三级质量管理保障体制,构建了研究生培养单位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形成了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并重的培养格局,培养了大批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承创新的优秀人才。但是个别招生单位和人员招生违规、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现象仍有出现,反映出一些招生单位存在政策规定不落实、制度机制不健全、组织管理不到位、监督管理透明度不够等问题。通知强调,要强化自命题规范管理。对标国家教育考试标准,重点加强命题审核和试卷命制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命题人员培训,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防止出现命题制卷错误和失泄密情况。试卷评阅要严格执行考生个人信息密封、多人分题评阅、评卷场所集中封闭管理等要求,确保客观准确。招生单位作为自命题工作的组织管理主体,要在学校层面对自命题工作进行统筹和推进,坚决杜绝简单下放、层层转交。通知要求,要切实规范招生工作。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院系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层层压实责任,要统一制定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任何人不得改动。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择优录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要提供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并按有关规定对相关申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对考试招生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通知明确,各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自律,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重点要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要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馆际和校际学术共享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知指出,导师是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要把培养人放到第一位,既要做学术训导人,指导和激发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更要做人生领路人,言传身教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对违反师德、行为失范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坚决给予相应处理。对于未能切实履行职责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通知明确,要完善督查督导机制。培养单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主体,省级学位委员会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本地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与保障责任,要加大专项检查、抽查、盲评等质量监督手段使用力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地区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违纪和师德失范行为,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教育部近期将组织重点督查,各地各单位要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分层分级开展专项检查督查,营造良好研究生教育生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进一步优化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等专家组织及时修订不同学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学位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优化研究生培养指导性方案,深化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