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大学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逐步增加研究生规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多样化的研究生创新培养载体,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着力培养拔尖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018年,湖北省属高校共获批一级博士点8个,湖北大学获批4个,新增数在属省属高校最多。截至目前,湖北大学现拥有9个一级博士点,总数由湖北省省属高校第二名跃居至首位。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加,在校研究生规模居湖北省第二,博士研究生在校生规模省属高校第二。 湖北大学前身是1931年在武昌成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84年8月更名改制为湖北大学。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是湖北省属高校中综合办学实力最强、最具代表性的重点高校。研究生就业率接近九成五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81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3年实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2005年开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30多年来,累计培养各类研究生15500余人。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和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成效明显。学校获批为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教育部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有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0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紧密依托该校有机化工新材料、生物资源绿色转化等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学校充分发挥哲学、中文、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教育学等传统学科的科研优势,不断推出有影响的成果。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经济学、法学、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新闻学、外语、体育科学、档案学、材料科学、药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区域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研究生学术水平不断提升湖北大学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为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做了大量的工作。近期主动开展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自主撤销3个硕士点(政治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贸易学),拟新增2个硕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法律专硕)。2018年,学校的专任师资队伍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活动主要归属于34个一级学科,经过学位点申报新增与学校自主动态调整,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量在学校总一级学科数中所占比例提高到1/4以上,社科、理学的学科基础明显增强,学科形成新体系。在研究生教学改革方面,湖北大学在2018年获得了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首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入库1篇,获得全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在师生的努力下,湖北大学的研究生取得了优秀的成果,研究生科研成果对ESI学科贡献度持续保持在80%以上,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博士论文抽检。2015级材料学专业学生赵辉获第四届“长江学子”创新奖荣誉称号。2016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李娅琳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同时,在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获奖15人次,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专业教学技能大赛获奖11人次,其他竞赛国家级获奖18人次,省级获奖13人次。 20项研究生艺术作品在武汉市美展、湖北省学院空间美术设计作品大展中获奖,2项研究生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传播展览项目。
研究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对象,也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2014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针对在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专门设立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以下简称“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这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也是国家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奖项每2年评选一次,至今已经评选出了3届。眼下正值双一流收官阶段,那么双一流建设以来,有哪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获奖方面表现优异?又有哪些高校进步明显呢?软科整合了双一流建设以来的两批次获奖数据,对各大高校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鉴于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从奖励等级上又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考虑到不同级别奖项的获奖难度差异,本文在计算折合分数时分别对其赋予不同权重:特等奖4倍权重,一等奖2倍权重,二等奖按照实际获奖数量计算
经专家评审,省教育厅拟遴选出第三届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具体名单见附件)。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第三届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点击可查看大图)公示时间为2019年10月29日-11月3日,如有异议请书面与省教育厅科技与研究生处联系。联系人:熊星,陈迎龙联系电话:0851-85283677来源:贵州教育发布
双一流以来的两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中,共有52所内地高校获得87项奖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69项。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所“一流大学”的获奖折合数居高,霸屏前三。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成果“创建‘五链环’野外综合实训平台与‘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其实践”摘得了两届评选中唯一的特等奖。该获奖成果以中国工程院康绍忠院士为第一获奖人,是农大研究生教学团队近20年来扎根西北干旱内陆区取得的成果,也是新时代农业院校应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重要的教育实践成果,为农业院校应用学科培养出既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模式参考。中国农业大学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网站)西北工业大学两届获奖折合数为4,是榜单中得分最高的西部一流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2016年和2018年的评选中,均斩获一等奖,其在研究生教学水平从众多工科类高校中脱颖而出,堪称标杆。值得一提的是,西工大2016年的一等奖获奖项目“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造就航空领军人才”和2018年的一等奖获奖项目“创新硕士试飞员培养模式,造就高端试飞人才”均由该校航空学院申报并获得,充分展示了西工大“国防七子”“军工强校”在国防科技领域的专注和实力。
2016-2019年期间,中国哪所高校荣获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的数量最多?哪些高校跻身2016-2019年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排名前3甲?2020年6月,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咨询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依托国内首个免费的“艾瑞深中国大学360度对比分析与学科水平动态监测公益咨询项目”,最新发布《校友会2020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分析报告》,报告最新公布艾瑞深校友会2016-2019年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排名。“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是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于2014年设立的教学奖励,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在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开拓创新、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效的集体和个人“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是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监测及期末验收评估、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艾瑞深校友会网2016-2019年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排名是以2016-2019年以来中国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的数量为基础统计得出,旨在为社会各界全面了解最近4年来中国高校综合实力、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水平和竞争力提供权威参考。清华大学问鼎2016-2019年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排名冠军,北京师范大学挺进前7强报告显示,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雄居艾瑞深校友会2016-2019年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排名前10强。引人关注的是,2016-2019年,在全国非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昆明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表现突出,跻身全国前30强。
研究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对象,也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2014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针对在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专门设立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以下简称“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这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也是国家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奖项每2年评选一次,至今已经评选出了3届。眼下正值双一流收官阶段,那么双一流建设以来,有哪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获奖方面表现优异?又有哪些高校进步明显呢?软科整合了双一流建设以来的两批次获奖数据,对各大高校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鉴于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从奖励等级上又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考虑到不同级别奖项的获奖难度差异,本文在计算折合分数时分别对其赋予不同权重:特等奖4倍权重,一等奖2倍权重,二等奖按照实际获奖数量计算。以下为双一流建设以来内地高校国家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统计。双一流以来的两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中,共有52所内地高校获得87项奖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69项。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所“一流大学”的获奖折合数居高,霸屏前三。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成果“创建‘五链环’野外综合实训平台与‘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其实践”摘得了两届评选中唯一的特等奖。该获奖成果以中国工程院康绍忠院士为第一获奖人,是农大研究生教学团队近20年来扎根西北干旱内陆区取得的成果,也是新时代农业院校应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重要的教育实践成果,为农业院校应用学科培养出既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模式参考。中国农业大学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网站)西北工业大学两届获奖折合数为4,是榜单中得分最高的西部一流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2016年和2018年的评选中,均斩获一等奖,其在研究生教学水平从众多工科类高校中脱颖而出,堪称标杆。值得一提的是,西工大2016年的一等奖获奖项目“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造就航空领军人才”和2018年的一等奖获奖项目“创新硕士试飞员培养模式,造就高端试飞人才”均由该校航空学院申报并获得,充分展示了西工大“国防七子”“军工强校”在国防科技领域的专注和实力。三校实力比肩“一流大学”该获奖项目统计的10强当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占据7席,另有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进入前10名,其研究生教学实力可媲美众多“一流大学”。其中南京高校表现出色,前10名中除了“一流大学”东南大学之外,还有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两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京农业大学是唯一的折合数达到4的一流学科大学,也是南京三校中得分最高的。作为我国综合实力强劲的几所部属农林类大学之一,南京农业大学聚集了一大批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等在内的专家学者。以侯喜林教授为第一获奖人的成果—“‘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三位一体的农科博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获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也填补了南京农业大学在该奖项一等奖的空缺。南京师范大学凭借2016年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的成果“基于网络化教学的硕士生思政课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成为获奖折合数最多的师范类院校。自2014年奖项设立以来,南师大的研究生教育工作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已连续三届获奖,共摘得一等奖一枚、二等奖二枚。南京农业大学(图源:南京农大网站)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学科优势显著,两届评选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折合分数3分,位列第7名。其一等奖获奖成果“优势学科交叉、特色平台支撑——交通行业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对交通运输行业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学科优势转化为研究生培养优势,构建了优势学科交叉、全过程融合、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对国内交通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意义深远。北京交通大学(来源:北交大网站)研究生是我国科研力量的后备军,高校充分重视研究生教育,是统筹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与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和任务都紧密契合,对于我国科研人才梯队的建设,提升高校的学术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自从2017年“双一流”建设以来,各大高校非常重视研究生教学工作,由于“双一流”评估是实行滚动淘汰制,不注重研究必然会被淘汰。而当前,正值“双一流”高校收官及下一轮双一流评估即将来袭阶段,那么有哪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获奖方面表现优异?又有哪些高校进步明显呢?根据榜单显示一共有52所内地高校获得87项奖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69项。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所“一流大学”的获奖数位于前三甲,获奖折合数分别达到7件、6件和5件。详细看下图注:“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即为了表彰在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专门设立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这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也是国家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奖项每2年评选一次,从2014年开始至今已经评选出了3届。
近日,软科公布了双一流建设以来,内地高校国家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统计结果,第一名有点意外,清华大学只能排第二,如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则榜上无名!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是针对在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而专门设立的。2014年开始设立,奖项每2年评选一次,至今已经评选出了3届,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也是国家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从奖励等级上又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软科将其折合成不同的权重:特等奖4倍权重,一等奖2倍权重,二等奖按照实际获奖数量计算。根据此权重进行了统计排名,具体榜单如下:前十五位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在第一的中国农业大学,由于其获得一个特等奖,因此权重分很高。其研究生教育成果“创建‘五链环’野外综合实训平台与‘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其实践”摘得了两届评选中唯一的特等奖。值得注意的是,有三所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跻身前十,可谓比肩一流大学。虽然这份榜单不足以说明一所大学的实力,但是也可作为一个考量指标,既然能产生这样的结果,必然有其原因。大家怎么看?有没你感到意外的一些结果呢
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排名,清华大学依旧排名第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次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三具体排名如下图片数据来自校友会
薛 墨 ( 主 持 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今天各位同学和各位老师能看到这样的作品,是林逸鹏老师对艺术和教学开放和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艺术的崇高的致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我想应该给予林教授和他的学生报以热烈掌声的地方。-----------------------------------刘 赦 ( 院 长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 授、博士生导师我们南师大的中国画是一直在探索中求生存、求发展。所以,今天这个展览有各种各样的表现语言,多样性地诠释我们的生活。从一个个探索的轨迹中可以看到,有成熟的、有生涩的,但这所有的东西让你感觉到一种希望,这种希望我觉得就是我们探索中国画未来的勇气。-----------------------------------刘 西 洁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院院长教 授、博士生导师我们从这个展览能够看到南师大在研究生培养上,长期以一种自己的、独立的、特色的教学,从这个展览上明显的看到林教授带的这些学生,在形式语言的探索,尤其是在新的关系的植入做了全面沟通与努力。跟我们八大美院的很多方面相比,他有自己的特色。我想这个展览,在今后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文化发展中都起到重要的一个作用。通过这个展览,我们看到了这些学生创新的思维,以及他们在自己的学科和专业方向理念的突破,他们有一种对我们现在新的社会、新的时代精神性的描述。-----------------------------------大图模式王 竞参展画家代表进入美院学习以来,我发现林老师的专业教学完全颠覆常规的艺术教育的套路,他有自己的想法,很多都是他多年独立思考的结果。而且他教学的涉及面非常的广,古今中外。在研究生大课上,他为我们请来了各个学科的教授,有美学的、哲学的,甚至数学的,这对我们思维空间的拓展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还有就是林老师的独立人格方面。他从“废纸论”一直到三届“重塑东方美”,我感觉老师就像太阳一样,是那种一腔孤勇的,甚至是唐吉坷德式的往前冲,自顾自的、充分的忘我地燃烧。这种光和热直接辐射到我们学生的身上,这种感染力和影响力是非凡的。所以说实话,我来美院之前,我的艺术探索正陷入困顿,是在一个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状态。通过林老师的教导,我现在的艺术方向清晰且笃定。还有就是感谢美院提供的这样一个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我在这里的收获非常大,有一种破茧的感觉。-----------------------------------林 逸 鹏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这个人实际上内心是很悲凉的,就像西方一个哲学家说的那样,我们每一个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我被抛到世界上,被抛到了南京,后来被抛到了南师,我进了南师的门就没离开过,在这里度过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从事自己视之为命的艺术,让悲凉的人生有了热度和希望。因此,我首先真是深深地感谢美院,然后再感谢南师,还要感谢今天美院主办的这个活动;第二份感谢,我要感谢的是我的研究生。因为他们作为我的研究生是极其痛苦的,三年研究生期间几乎看不到我画画,我只是讲经,实践全靠他们自己。但他们在研究生期间依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最后,还要感谢在座的所有来宾,以及前来观展的其他专业的学生,今天他们很给我面子,给我捧场,感谢你们!-----------------------------------朱 毅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记宣布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届“研究生教学画展”——林逸鹏教授教学成果展开幕。----------------------------------画 展 研 讨 会聂 危 谷(学术主持)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因为我们中国艺术的传统非常深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画发展,痛定思痛之后,我们要不断变革,要改变我们文化、艺术的种种方面,我们都是不断努力去改变的,否则,我们的艺术是不能往前推进的。所以,有先见之明的人,他们老早发出这样的呼喊,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觉得变化还是不够的,所以还是需要林教授这样的人。当然,我们除了作为画家,除了我们有很多艺术的活动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老师怎么样去引领自己的学生。林老师的教学思想,追求艺术的精神对同学的影响,是永恒的无形资产。不断地推进我们中国文化的创新。南师大美院的目标导向很明确,就是当代。虽然在南京这个六朝的保守之地,冲击的力量、奋进的动力还是存在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壮大这种力量。-----------------------------------刘 赦 ( 院 长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觉得逸鹏师生的展览,如果要全像逸鹏,那就有问题,现在他们似像似不像,说明学生在思考,这个就是展览最成功的地方。今天既然是一个教学成果的研究,我觉得什么叫成果?就是能够把学生培养有独立人格、独立思维能力,这个学生就应该是高材生。如果只教会学生技法,我们在座各位老师都有一个感觉,如果教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画张画,这个对我们老师来讲是太容易不过的事情,但我觉得是不负责任的;第二个问题就延伸到观念和理念的问题。我对我的学生就讲不要拒绝西方,西方艺术包括当代也有很多值得思考、借鉴的地方。在观念上,至少逸鹏在南师大是开了先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请了若干相关领域的,甚至有数学家来做讲座,我觉得这就是大学精神。-----------------------------------李 强著名画家 原南京书画院院长我跟林逸鹏老师是同门师兄弟,跟他接触也比较早,他画得好。他这么多年又带了这么多学生,还真是有点吃惊。林逸鹏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现在有一句话叫先做人,后从艺。我觉得这些学生在做人上面,林逸鹏教授会给很好的指引,从这一点上讲我觉得学生也是蛮幸运的。虽然有的东西可以教有的东西没法教。但是作为一个老师,他可以点拨,可以指引。通过开幕式上王竞对林教授的崇敬,我觉得林教授人格魅力可以用一句网络语言来说就是“简直了”。整个展览我看完以后,感觉就是气息很好,它是一种朝气蓬勃的,一种向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整个展览没有一种学究气,一看就是一种年轻人的展览,但是不管他们的这种在艺术上的追求成熟不成熟,有追求总比原地踏步要好,一直探索下去,它总会有成果。-----------------------------------尚 可中国国家画院画家、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先林逸鹏教授师生展非常成功。我觉得办师生展,而且还召集老师和专家来进行座谈,这是非常难能可贵。我知道在高校里面,现在能够去思考教学的老师还不是太多。林老师在教学的同时,不仅关注学生的成长,还关注他们创作的进步。这个展览的参展画家都是硕士以上,艺术绘画作为一个学科来说,研究生教学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的,需要老师在思想上的一种指引,这是一种深刻的艺术思考的指引。我觉得画画分为两类,一类就是用手来画画,它就是达到了技术上的成熟;还有一种是用心来画。就是更多追求思想的表达。所以说绘画需要很高的智慧,而去思考绘画发展这个流变过程中要进一步推进的问题,可能是每个画家终身奋斗的目标。林老师的观念是很新的,他希望打破传统的语言表达,为人类创造一种新的面貌,他做的非常好。他学生的作品也令我印象深刻,我觉得他们是很有想法的。在林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作品的面貌带给我们视觉上一种新的感受。他的学生有他的理念,同时作品手法多样,这就反映了他在教学生的时候是一种开放的胸怀。虽然有林老师的理念的影响,每个学生的视觉表达有各不相同,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一种现象。这是我对展览最突出的印象。-----------------------------------杨 骏编 剧、导 演、南京大学中国影视剧本研创中心执行主任我在戏剧、影视、文学、艺术性剧本创作十年了,虽然不是美术专业,但跟林老师交往很多年,受了一些影响。康德有一句名言叫静止和运动都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比如吴冠中说笔墨等于零,其实,我们的创作桥段也等于零,因为它本身没什么价值,只有在你投射了价值观,投射了世界观和宇宙观,或者说投射了个人的情感之后,它才会变得有价值。也就是事物的静止和运动它是有条件的,没有条件就等于零,都不是它的本来面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跟林老师在观念上是接近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王家卫是最好的华语电影导演,就是因为他没有按照一个标准的范式去创造,摆脱了我们以往的那种节奏、审美和趋向。我今天看林老师的这个教学展,我觉得画的非常好,它好在哪儿?我觉得我没见过这样的画展,尽管我还是看过不少画展的。就是从视觉感受上,以及我能够透过这个视觉背后感受到创作者的那种精神或情绪,那种不安分或者是不满足的精神或情绪,我们文学创作上也有这样的感受啊,我就是不愿意按照已有的范式去创作,我又不满足,用自己新的方法可能会失败,但是失败我认为也是有价值的,这就是我今天看展览的一个感受。-----------------------------------张 正 民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 授、硕士生导师今天是林老师和他的研究生的一个展览,因为我作为林老师的同事,首先,实际上我觉得在座所有的人最重要的身份是艺术家,因为你只有是一个好的艺术家,才有好的践行,才能在教学上有所体现。我觉得林老师他首先是个好的艺术家,他把他的所思所想,他的经验、感悟,他把他对整个的美术史的梳理和认识传达给学生;第二如何继承传统?几乎是每个在座的老师或学生必须讨论的问题。我们需要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加入到我们艺术思维的主体里边。林老师把个体的实践带入我们的教学。他通过这个教学,使我们每一个艺术学子独立。实际上大学的学习只是开始的第一步,我想你们在未来个体的实践中,要不断地回到自己的个性中。我觉得老师在大学期间给你领进一个门槛,独立的思考、独立的思维、独立的思想,一定靠你们自己。所以,我觉得林老师就是在你具有独立的思维和独立的思想之前,培养你们独立的能力,他做了一个极为有意义的事。我觉得这就是先生,这是老师的力量,所以,我要向林老师致敬。-----------------------------------孔 晓 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林老师的敢说敢做让我很敬佩。今天看展览,培养出这么多弟子都很优秀。林老师对艺术的思考方向,对于中国画而言这个方向是一种声音,如果只是一个声音,对艺术不是一个好事。诸子百家和而不同,这是好事。林老师的教学成果一挂出来很有气势,能见出每个人的个性、审美的体味,还有油画我觉得这个质量还是很高的,值得我们静下来欣赏。南师美院教学,大家方向不一样,我觉得很好,提供每个人教学经验。关于中国画的发展,我认为传统不是守旧,它代表东方哲学这种体系的人文系统,中国画在这套系统下发展起来。我们中国画之所以区别于西方绘画,它是落实在材料不一样,它不是简单一个技术的呈现,它融入了这套文化理念。我觉得从中国画发展的思考点出发介入当代,可以多方向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最主要一个点。-----------------------------------翁 志 丹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我要向林老师致敬。今天来参加这个研讨会,我很受教。今天看了展览是很有冲击力的,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正如林老师自己讲的,他开拓学生的天赋有点像是点拨,从情感来切入,让他有悟性。这个有一个生长过程,这次展现了这种好的面貌。学生受启发之后,经过漫长的过程,就会慢慢长出果子了。我觉得林老师能够唤起学生对艺术的这种情感,是特别珍贵的。-----------------------------------沈 阳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林老师是我读研时期艺术基础大课的老师,所以说是正儿八经的老师,尽管我后来读博,包括在社会上发展,离开学校有很多年了,时常会想起林老师嬉笑怒骂皆文章的这种状态,给人的印象比较深刻。我跟林老师的学生私底下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今天能够在这里济济一堂呢,感觉到非常的温馨亲切。对林老师的教学、艺术探索,包括学生一个整体的风貌和追求,都要全方位的解读,作为年轻教师我也学到了很多。林老师教学最重要的或者是最可贵的地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他不可能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个独特的绘画语言,这是最主要的,因为艺术的价值评判最主要是它的唯一性或者独创性。这是作为年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非常值得深思和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林 逸 鹏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我认为发现学生的天赋所在,充分尊重、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是艺术教学的关键,那些“打好基础再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等教条十有八九培养庸才,因为所有的“基础”、“传统”都携带了以往时代的局限性,其足以扼杀学生稚嫩、但很有价值的天赋。-----------------------------------谭 雷 鸣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我耳闻林老师更早,当年林老师的“废纸论”更加有冲击力,简直是对画画的一种冒犯。后来我买了《废纸论》,一看不得了,这是林老师在我生命里埋下的种子,以后我但凡画画,我就会问自己,这是不是一张废纸?我时常想一张画如果从完成度上还说的过去,也不算是废画,但是如果从思想观念,艺术形式,艺术语言上没有自己的独创性和独特性,很快就会被替代。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之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就是一张废纸。基于这样的认识,这个种子埋得比较深。如果大家对我稍微有所了解的就会发现我是个探索不止,在绘画形式和绘画本体上从未满足过,也不会在某种方式上停留太久,这或许就是林老师埋下的种子。我想在座的所有同学,有些同学已经泉涌,有些可能还没有,但是一定给你们都埋下了种子。你们作为林教授的学生,种子已经埋下,有些还留下了刀疤,你们是未来的种子,也是我们南师中国画专业有林老师这段历史时留下的种子,你们撒向中国各地,将来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