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内HR招人鄙视链:垫底的居然是研究生?动不为利

国内HR招人鄙视链:垫底的居然是研究生?

2021考研进行的十分顺利,有的考研人已经拟录取了,有的考研人也在认真准备复试和调剂,可那些考研失利的同学们呢?其实到最后,逃不过找工作、考公、考编、留学、二战这几条路。但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与往年情况有亿点点不同,尤其是计划参加春招的应届生和海归留学生...1、909万应届生,真·一岗难求!!!根据最新春招就业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增长了33.9%。随着考研成绩和国家线的公布,更多应届生流向就业市场,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43.1%。1.4倍,这是个什么概念!!好消息是——受后疫情影响,岗位也多了,各大企业都需要吸收新鲜血液,因此应届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了121.1%。2、国内HR研究生学历鄙视链985研究生>985本科生>211研究生>211本科生>北美研究生(非常青藤)>北美本科生(非常青藤)>英国本科生(非top5)>英国研究生(非top5)>澳洲研究生>澳洲本科生看完这个,其实前四是没有太大悬念的,但是也不能一竿子打死,因为对于我们学财务的同学来说,财经院校的排名更有说服力。比如四大在招人的时候真是“偏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强校以外,对于很多财经类院校也是非常青睐的另外,不少留学生表示哭晕在厕所,有人这样形容这两年的海归留学生:国内遍地的海归、满街跑的一年硕,海归身份不再值钱了。尤其是在国外读了一年书就拿到硕士文凭的”一年硕“,更是受到了名企HR们的集体围攻,质疑你的学历水分大!以至于有网友公开发帖吐槽起来:讲真,很多国外留学硕士真心不如国内普通硕士。3、国内HR青睐第一学历是985、211?“抱歉,你的条件与我们公司的要求不太符合!”HR表示:我们更倾向于第一学历是985、211的学生。很多企业都有个“唯本科名校论”。顶级咨询公司、国内券商、国外投行更是明确标注“本科阶段必须为985/211学校”。不知道在看这篇推送的有多少是二本或曾经是二本的同学,我想你们中的大部分人会在上学时上网搜索“二本”“二本好不好找工作”“二本能进XX吗”等等这类的关键词,这其实就是学历焦虑的表现,但至少你们已经能够去勇敢面对现实了。然而现实也确实和你们所想的一样残酷,即使许多大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时不会明说只要本一。但HR在进行简历筛选时为了节省成本,往往就会以学校层次作为筛选条件,而有些大厂甚至会直接明说只要985/211本硕。即使你已经考上了985硕,但本科不是211他们也不接受。4、双非或二本的同学如何应对? 1. 考研不得不说,考研是双非/二本学生摆脱第一学历最便捷的方法。“双非逆袭985”、“二本出身,考研985终上岸”这类的话题无论是在哪个社交平台都备受关注。而作为双非/二本的学生,想要逆袭考985、211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的努力也要比普通人更多。选择考研之前一定要确定好院校和专业,不要一头雾水,一天换一个,方向错了,你剩下什么努力都难以弥补。考研是一个很艰苦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双非想要考985/211的同学,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决心,千万不要轻易尝试去考985/211院校,否则可能只是白白浪费时间。2. 考编/考公疫情之后,越来越多人谋求稳定,扎堆进入国企以及事业单位。曾经我们对“一眼望到头”的工作嗤之以鼻,一心只想北漂、沪漂,如今经历过社会毒打,才惊觉体制内真的香!3. 考证学历不够,证书来凑!在求职中,拥有相关的证书,无疑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来选择,毕竟有一两个专业证书找工作时也更有底气。如果你现在正处在学历焦虑的状态下,那么请正视现实,勇敢地面对,而不是每天怨天尤人。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是迈向上流社会的必经之路,教育的存在有它的价值,且不容否定!多做出一些努力,没准就会有一些改变。考研读研读博不过2-4年时间,我们的人生七八十年,重视这段经历,你会认知到不一样的自己!

狠爱你

做了10年HR,告诉你一个真相:那些研究生根本连2500元都不值

近日,网上一则某市招聘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陕西省神木市子网上发布招聘100名35岁以下神木户籍研究生为公益性岗位协管员,工资暂定为2500元每月。特别注明,属于临时工。引起热议后,当地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对外界解释称:当地协管员一直是这个工资标准,和学历无关,岗位待遇就是这样。整个榆林市都是这个标准。做了十年的HR ,欣姐认为这位招聘管理人员的话一点没错。市场行情是这个价,内部员工也都是同样的标准,凭什么你一个新来的研究生就得比别人多拿?有人说,我辛苦读到研究生,结果工资比民工差,那我的书不是白读了。对,你就是白读了,明知道工资这么低,你还要去,到头来还抱怨人家没有因为你的学历给你特殊待遇。欣姐从事这么多年的HR,发现那些觉得自己工资不如别人的,都逃不开以下几个原因:1自己主动选择低工资,其实是看上了工资以外的东西。就像上文神木市的这则招聘消息,为什么人家用这么低的工资,要求那么高去招一个临时工?还不是很多人看中了这个岗位背后带来的隐藏利益。到底是什么,有可能这个岗位可以让自己和家人脸上有光,毕竟是在政府工作,以后家里有事办起来方便。我们现在很难得知这个岗位除了基本工资,还有没有别的补助,毕竟在大家眼里,政府工作都是实际工资低,福利待遇超级优厚的那种。这也是吸引很多人的主要原因。如果你贪图工作带来的其他好处,比如说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比如工作压力小,可以轻松完成;要么是可以准时上下班,朝九晚五,可以双休,节假日从不加班,那么就别怪别人把你的工资压低,任何利益都是需要付出代价换来的。2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导致估价不高。有的人天天抱怨自己的工资比别人低,跑去找老板要求加薪,结果老板问原因,自己只能像怨妇撒泼一样,找一些无关痛痒的原因,比如我来的时间比较长,或者我的学历比他高等等。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像那些去应聘2500元一个月的临时协管员的研究生。很显然不管哪一个研究生,特长或者专业都不在协管员,如果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工作,即便是没有经验的小白,工资也不可能这么低。研究生的学历,对于搞好协管工作,真的没那么重要。3你觉得工资低,只不过是攀比心在作怪。欣姐做了这么多年的HR,经历过无数次的离职面谈,其中很多人是因为薪资不如别人,或者觉得自己还可以拿更高的薪资。这个欣姐非常理解,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的薪资太高了,觉得自己配不上拿的薪资。因为我们的比价对象永远是比自己高一个层级的人。跟别人比较本身也没有错,但是往往很多人只跟别人比薪资,却不跟别人比工作能力。或者他根本不知道别人付出了什么代价才拿到的薪资,就像《我的前半生》里贺函评价唐晶:你永远都不知道她是多么努力,才让别人看起来她做什么事都毫不费力。在这里,欣姐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你觉得你的工资配不上你的能力,那你就找工资高的。不要天天抱怨,消极怠工,影响别人工作心情,对自己的提升一点作用都没有。那些天天说工资低了,就是不离职的人,多半都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们是想让别人的离开,提升自己的工作中的地位,达到加薪的目的。如果真的有研究生去应聘这个岗位,是我都不想要。因为他可能连2500元都不值,他的学历对这份工资起不到任何作用,还得担心他随时会离职,造成岗位空缺,重新招聘。

孜孜不倦

真相残酷!HR拒绝非名校研究生的理由原来如此!

在求职的时候有一条黄金定律:名校+研究生=就业而且HR口中的职场潜规则:“会对非985大学生区别对待。”也就是说,面子上是公平竞争,实则隐性约束。小编采访了一位准备考研的小姐姐:小编:“小姐姐,你为什么考研啊?”小姐姐:“为了更好的就业,为了更高的薪资待遇,但是我觉得我之前找工作被拒绝是因为我的本科学历不够,所以就来考研了。”小编:“那小姐姐本科找到的工作工资是多少呢?”小姐姐:“3500的底薪,但是我在北京啊!这个吃钱的城市,这点工资什么都干不了。”在之后的了解当中,小编发现HR和小姐姐所说的都不是危言耸听,如此刺耳只因为这把大家不愿面对的真相推到了眼前。如此刺耳只因为你在逃避现实。但是仅仅考研,已经不够了,不仅要考研,还要考名校的研!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今年共有165个招生单位招收研究生,全国范围内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则为322897人(不含推免考生)。从报考志愿来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个招生单位的报考人数均超过1万人。也就是说,这12所“名校”吸引了报考北京院校的约1/3考生。(图源于网络)是的,名校自带标签“更勤奋”、“更聪明”、“反应快”、“门面担当”等等,因此在招聘过程中,HR会不自觉地把天平向名校考生那边倾斜。可能很多学生会不服,“学历又不代表能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名校的人没有更多的机会,这才是规则出现问题。优秀的人,理应获得更好的机会,这才是规则!但是这个社会,也并非不给非名校资格。虽然现在是应试教育,但是在该努力该勤奋的时候没有努力,那自己觉得自己的说服力又有多少呢?要把自己放到一个高平台上,只要不是自甘堕落,即使可能在这个平台上表现一般,最终还是会比大多数低平台的人机会更多、能力更强。因为你身边都是能力比较强的人,你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在读书的年纪好好读书,别想东想西想一些没用的,有了好的学历好的工作,自己的格局和高度都有了,未来想要什么都会有的,所谓龙配龙凤配凤,这是常理!意识到这些之后,我们要做出改变。仅仅把社会的残酷摆在眼前不是目的,早日放弃白日梦,认清现状,这才是改变的开始。身体和思想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不是?我不知道你会不会选择考研,会不会选择考名校的研,但是我知道你的竞争对手一定在考名校的研!还是说,你连当竞争对手都不配?那可真可悲......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不带着自己的父母一起去看看??努力奔跑吧,为了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不要让我们想拉你一把的时候,连你的手在哪里都找不到。

面具侠

为什么大公司都招本科生却不要研究生?从业10年的HR说了实情!

说到考大学,就得先说说大学生的就业。在今年开年后的招聘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知名企业的招聘要求,其中有一条非常有意思的是学历要求:本科985大学或211大学。颇有意思的是,很多的知名互联网公司甚至不想招聘博士,只想招收本科生。为什么大企业喜欢招聘211和985大学的本科生呢?一位从业10多年的HR和我们这样说:因为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通过高考能够考入211和985大学的学生,绝对是非常有学习天赋的。而这样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的可塑性非常强,稍微带一下就立马可以独当一面。而且对比研究生来说,他们年龄优势更大。像某知名企业,员工34岁以上就给裁了,如果招收的是研究生,那么他们能用几年?如果是本科生,至少也要多用两三年。因此这些知名企业最喜欢招收的是知名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而开出的年薪也是天价。据了解,今年的校招中,有一知名企业为清华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开出40万的年薪!总体而言,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当然,在大学中也要好好学习才行,如果考上大学之后就开始沉迷一些恶习,那么读了大学也没用。

上海滩

国内HR:海归硕士,就是比不上985、211?

在「如何激怒一个海外留学生」的帖子里我们发现了些劲爆内容什么?Top 30硕士才能和普通985一个档次现在海归就这么“不值钱”了吗?硕士海归找工作有多难?你根本想象不到以下内容包含最新数据、留学生泣诉真实经历,请做好心理准备我,硕士海归,自己“卷”自己 2020年下半年以来,海归同比增长103%。最新数据显示,求职的硕士海归人数增加了1.6倍,博士海归增加了1.2倍。再看看这学历占比,只有本科的比例在下降,硕博的占比越来越大。图/DBC自制粗略来算,2020年有近50万+的硕士回国!比2019年多了10万+!你说卷不卷?某国内HR:哈麻普耶斯以外,无名校 最令海归窒息的面试场景Top 3里,一定有:图/网络当你介绍完自己的学校后,HR一句“没听过”,基本上就是在说“你读的是野鸡大学吧”。每当这时,我们只想替各位海归给对方一张US News大学排名表,请他们好好看看。不过也有海归只是无奈表示:要是US Top5的学校,确实就顺风顺水得多。图/知乎管从哪回来的,还看本科学历 最令海归懵圈的时刻Top 3,也一定有:拿着北美Top 30的硕士学历,却因为国内读的本科不是“双非”(简单来说,非985、非211)最终被刷掉了。甚至不少公司的招聘信息直接点明: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阶段必须为985或211院校。于是就有网友扎心总结了一番:本科双非与大多数好工作无缘。1/1.5年硕没含金量,不如本科创业? 说起1年硕、1.5年硕的委屈,留学生能跟你唠到天亮。因为学制短被质疑教学质量这点,就不用说了。更无奈的是,过年回家时/面试遇到奇葩HR时的暴击:First Blood 才待了一年啊,那你英语水平怎么样,沟通起来会困难吗?Double kill 一年制学得到东西吗?是为了出去玩儿的吧?Trible Kill 英美一年硕?你是考不上国内985研究生才出去的吧?有同学读了硕士还去读香港phd,最后在社会的毒打下,只觉得本科出来创业有前途。不了解国内求职环境、远在海外存在信息差,不知道国内招聘形势,更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些岗位能够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在往年的春招里,很多同学都因为对自身认知不到位,信息更新不及时,错失了回国求职最好的机会:他们仅仅是有回国求职的想法,但不清楚需要有相关的国内实习经历;不了解国内公司的招聘要求,缺少相关项目经验或积累充足的面试技巧;US Top 50的海归,却被其他准备更充足的国内应届生抢了风头。别慌,海归优势突出,这些岗位只要硕士海归!前面说了不少硕士海归求职遇到的坎儿,但客观来讲,海归相比国内毕业生一定是有突出优势的。比如说:开阔的国际眼界、一口流利的英语……从雇主的评价来看,海归的外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意得分都要远高于国内毕业生。图/前程无忧国内名企:硕士海归,快到碗里来!像腾讯、字节、中信建设、华为等很多行业顶尖名企,每年都会开设海归招聘专场、宣讲会。国内商老大哥中金,对国内财经大学就是不怎么感冒,出了名的偏爱留学生。给大家看一下数据。他们招聘时会将岗位对应候选人从优到劣分为A、B、C三组,录取名额比例如下:A组优先级别,中外大学4:10B组普通级别,中外大学4:16C组一般不要,中外大学4:11我们还发现某些部门的海归比例达到 50%。根据中金去年的年报显示:23% 的员工和65% 的高管都是硕士海归。券商三大核心部门中,海归的比例也是非常可观。另一家牛哄哄的券商中信建设,直接将对硕士海归的宠爱写在了脸上。国内咨询业也有这样的潜规则:不少咨询公司的核心部门只招留学生。但被偏爱绝不等于一切无忧。如何利用好自己的硕士海归背景,及时follow到最新招聘动态,了解目标岗位的招聘“内幕”,是留学生回国找工作必须做到的。除此之外,我们郑重提醒大家:如果你2021年6月份毕业且下定决心回国,去年此时你就要开始备战国内秋招,如果目前尚未上岸,那正在火热进行的2021春招就是你最后的机会。♂如果你是2022年毕业,在准备海外求职的同时,从现在开始,还应该关注国内招聘市场动态,提前进行规划。总结下,海归想要拿名企高薪Offer,做好这两点才能在求职过程中事半功倍。一是要关注自己的毕业时间,别错过时间点;二是要提前规划,了解行业内幕,提升面试技巧。

定慧

HR直呼:本科生烂大街,研究生才是大学生!那博士算什么呢?

不少参加校招的HR都吐槽:本科生已经烂大街,研究生才是本科生!HR们这么说也不无道理,因为每年同一个岗位都有不少研究生来与本科生竞争,在同等情况下,一般优先考虑研究生。为什么说研究生才是大学生呢?如图所示,中国教育在线统计了2001年至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016年人数达到765万。从趋势方面来看,总人数变化速度虽有放缓,但从未出现过负增长,这就意味着大学扩招从未停止;从总数方面来看,近十五年来我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由2001年的114万人变化到2016年的765万人;从增长速率方面来看,2001-2009年形成高速增长,2009年后开始放缓,方向依然是正增加。HR“研究生才是大学生”这种说法在数据上是否成立呢?从2001年到2016年这十几年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扩张了6.7倍。再来看看研究生招生的表现,从2004年到2016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上涨,仅在2006年和2009年等少数年份出现过略微的降低,2016年达51.7万人。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研究生才是本科生”这种说法稍有欠妥。很多朋友也关心博士生的总体情况,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名额,2016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 67216 人。1977恢复高考那年的高考报考人数为570万,总共取27万人。也就是说博士的价值大于1977年的本科生,而研究生的价值小于1977年的本科生。当然这种小于是“物以稀为贵”的角度,而总体的学识和现代化程度肯定不能同日而语。从总体规模来看,现在的研究生相当于80年代的本科生。现在的本科生又相当于什么呢?

世硕

知名大公司资深HR眼中的海归:海归研究生还不如985应届本科生吃香?海归大贬值(三)

每年入秋,就到了“金九银十"的招聘旺季,各大公司的HR都在摩拳擦掌。“两年前,我招过一个学校排名全美前十的应届海归,工作表现没问题,但大家观念冲突比较大。比如说,我们的营销策划岗要求周末上班,平时调休,因为客户最不忙的时候我们这里最忙。但这个海归非常不喜欢周末加班,他觉得做完自己的事就好了,为什么我没事也要周末来公司上班?为什么我高效完成了工作还要被团队其他人拖后腿?"郭先生是一家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浙江分公司的HR,每年校招季要在全国十几个城市收简历面试。这几年,来房地产行业应聘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但是遇到海归不愿加班这种事,真的很头疼!"接下来,随着回国海归越来越多,可能更多的HR会因为“不愿加班的海归"而头疼。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回国人员总数43.25万人,80%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人员输出国。这两年,浙江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超过1万人。据一家大型留学机构统计,出国留学的1万人中,85%-90%的人会选择毕业后回国。大批海归回国,掀起了一波波“海归就业潮"。一家国有银行浙江省分行,今年招聘200人左右,其中约40人是留学生,约占20%,毕业院校多来自英国、美国,还有意大利、澳洲等,有些是名校,比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另一家浙江省的医药公司,每年会收到500多份应届生简历,其中留学生比例超过十分之一,以来自美国、法国、新西兰、日本的留学生为主。2016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通讯员 钟巍 摄 资料图片资深HR眼中的海归:优点:思维创新、乐于沟通缺点:自我评价高、稳定性低快报记者采访了近十位大公司的资深HR,其中大部分公司在浙江、杭州,还有两家,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但是每年都来杭州招聘。这些公司涉及互联网、医药、保险、金融等行业,基本为上市企业。这些大公司的资深HR对海归怎么看?大家对海归的优势和劣势基本认同一致。优势:海归思维更创新,会有一些新点子,让人眼前一亮;语言有优势,更利于沟通、交流;更主动,有疑问会主动找人探讨。一家金融公司的老总在经过多轮面试后,录用了一名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他说:“公司头脑风暴时,这名员工的点子层出不穷,非常活,懂创新。"不过,海归的劣势也很明显:自我评价太高,绝大多数人对起薪的要求是月薪1万元以上;稳定性太低,忠诚度太低,一家银行给海归发出10份offer,仅半数能顺利签约,流失率非常大;和国内脱节,比如会计等专业,国外标准和国内标准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学了难以致用;不重视细节,在同事都穿正装的情况下,有人会穿着短裤、人字拖来上班。“头脑活"成公司拒绝海归的头号理由?最近,一家金融公司浙江部的HR章女士有些苦恼,“选不选海归,有时真想投个硬币来决定!"这家金融公司是国有企业,浙江部有近100名员工,其中海归占了20%,多数是英美国家的高校毕业生。海归一般招进来,多数是做资产管理等工作。“我有时很矛盾。做金融的,需要发散思维,但同时又要脚踏实地。但很多海归个性张扬,脑子太活,不太能沉下心来做事。去年公司招聘,招进来的两位海归,短短一年,都辞职走了。一位男生受不了一周加班两天,考上了老家的公务员,走了。另一名男生觉得起薪太低,上班时多次浏览招聘网站,被老总看到,后来也走了。"章女士说。大公司招聘海归,看中的是他们思维创新、灵活。但更多时候,“头脑活"却成了一些公司拒绝海归的头号理由。应届海归的理想薪资是1万元这跟企业给出的薪资相差不小HR王小姐所在的医药公司排名全国前五,旗下有十多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王小姐主要负责其中一个医药流通公司的人事招聘,每年都要经手上百份海归简历,以美国、法国、新西兰、日本的海归为主。王小姐说:“我们公司录用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比例是5∶1。相对来说,聘用留学生的各方面成本都会更高。首先是工资,公司给国内院校研究生的起薪是6000元,同等学历的留学生要高出500到1000元。"即便是这样,很多留学生对薪资并不满意。王小姐会不时通过非正式面试侧面打听这些应届留学生的理想薪资。“月薪10000元,这是他们心中比较普遍的理想数字。但是坦白讲,我们不可能给到。不过,留学生的家庭条件一般都还可以,眼界也高,像我们这样的国企往往只是他们的一个'跳板'。所以,从这几年招进来的留学生看,稳定度不高,很多待个一两年就走了。"在一家国有银行浙江省分行做HR的刘先生,透露了一个令人咂舌的数据——公司招进来的海归每年的流失率高达50%!和同行业的公司比起来,这家国有银行的省分行,是以薪水高、福利好著称的。每年招聘时,简历就像雪花一样投来。招200人,会有6000多人报名,招录比超过30∶1。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下,一些能力不错的海归,能有40人左右入选。但是,通过笔试和两轮面试后,银行发给理想的求职者offer,最终能够成功签约的,仅占一半。海归们不签约的原因比较一致,银行的起薪低。一般来说,银行的起薪大约在6000元,但不少海归希望月薪能达到五位数,最好过万。花费四五百万做海归招聘HR却对招进来的人很不满意六年前,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出国留学人数33.91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18.62万人,大约占55%。海归回国不像现在这么普遍,公司对海归的期待值,也是蛮高的。期待值有多高?2012年校招季,一家上市韩企的中国分公司,甚至专门拨款四五百万,做了一个应届生海归招聘项目。HR李小姐就是这个招聘项目的亲历者之一:“当时,我们特地去韩国招聘,招了二十几个在韩国留学的应届毕业生。除了正常的工资,这些人每人都有20万的'额外奖金',分5次发放,每年一次。如果在公司没待满五年,中途离职的话,需要退还这笔奖金。"现在,五年过去了,仍坚持留在公司的,仅10人左右,一半都不到。另一边,公司领导和HR们对这批海归员工也并不满意。“留学生的语言优势明显,比如说很多公司领导是韩国人,沟通方面会更顺畅,能够争取到的资源和机会更多。但是这几年下来,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表现并没有和同时间招进来的国内院校毕业生拉开差距,有些甚至表现更差一些。"李小姐所在的这家韩企以服装零售为主,杭州的各大商场都能看到他们的专柜。“坦白讲,我们对专业性要求不高,应届生招进来都是要从头学起的,所以不论本科还是研究生,留学生还是国内毕业生,offer都是统一的,起薪6500元。招这批留学生的时候,我们也根本不在乎他们是韩国哪个大学哪个专业毕业的。"“还有一点不满意,就是这批留学生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或者说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已经享受了更好的待遇,但是会不停地提出要求,这对公司人力成本来说其实挺高的。"李小姐说。留学生学成归国就业,并没有大多数人想得那么顺利。比如经济、财务管理等专业的留学生,多年学习的知识和中国国情不太一致,还需要一个适应期。有时,就连生活、工作习惯等,也有不少区别。小陈毕业后,先在加拿大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回国,却发现之前的工作经验对国内就职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等于从头开始。“海外学了几年,本以为用人单位看中我的专业知识,结果只是看我口语好,唉,很受伤!"一位留学英国的海归说,他在银行的工作都是涉及国际业务的,因为口语好,外语能力强,领导和外方开会都会叫上他,有时现场除了谈业务,还要兼职做翻译,但感觉自己在单位的价值仅仅是“口语好"。不过,行业不同,对海归也有不同看法。曾先生在全国知名的房地产公司浙江分公司工作五年,他对海归就很看好。近几年招聘,他能收到不少海外留学生的简历,其中参加上海站校招的海归最多,去年进入最终面试的20多个毕业生,全是有留学背景的。“这些留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家庭条件好,社会资源更丰富。这对房地产行业来说很重要,所以招进来的留学生'爆发力'比较强,前期表现更抢眼。"几位HR的观点:海归研究生还不如985高校本科生?前段时间,一位HR怒“怼"求职者,说大公司招聘最看重本科是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这个说法在浙江的求职市场里,也得到几位HR的认同。医药公司的王小姐说:“我们每年都会在浙大设招聘专场,很多海归留学生会参加招聘,但是说实话,我并不倾向于聘用留学生。这首先是行业问题,医药流通环节对专业契合度要求比较高,对学历要求低。研发制药公司可能会对留学背景有要求,但是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性价比太低。从某种程度来说,同样是应届生,我们更倾向于国内985、211院校毕业生,甚至是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招聘时主要看本科院校。因为本科能读什么学校,基本就能体现一个人的智商,也能看出他前期成长的基本曲线。"房地产公司的郭先生说,现在毕业求职的海归,多是在外读研究生的,同等学历比起来,可能还是会选本科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的求职者。一家杭州互联网公司的HR说得更加直白:“现在去英国读研究生的越来越多了,为什么呢?因为英国学校多,时间短啊!英国一个研究生读出来只要一年或者一年半,说白了就是去镀层金。有些学校叫什么皇后学校、女王学院,我们做这么多年招聘也没听过,只能一个一个去查,看教育部认不认。"在一家金融行业工作20年的林总说:“我的公司最近在招人,从这些年的招聘经历看,985、211高校毕业生确实不同。简单来说,他们的智商肯定ok,交流中也能发现,专业素养更高一些。一些毕业于英美排名前50高校的求职者,大部分也能达到国内985高校毕业生的水平。但是排名靠后学校或没有排名学校的毕业生,素质就难说了。有些国家的研究生只读一年就行,不少国内高校毕业生出去学一年,镀层金回来,就是海归研究生学历了。海外留学的一年,其实用处不大,硬要比较,含金量还是985高校本科毕业生更高。"在房地产企业工作多年的资深HR周小姐给我们讲了一个特殊的“案例":“ 几年前,我们公司招了一个澳洲留学回来的应届毕业生,他的本科学校很一般,当时招他就是看中了他的留学背景,给到的工资也比正常水平高。"但是,这位海归连6个月试用期没过就被周小姐“劝退"了。“因为他是海外留学生,所以我们当时对他的期待值是远远高于同一批招进来的其他员工的。而他进公司以后的表现非常一般,学习能力弱,上手慢,做事情也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周小姐还提到了一个让她印象很深的相处细节,“我们公司要求员工穿白衬衫黑西装上班,这对接受留学精英教育的人来说应该很正常吧?但是这个男生非常邋遢,我们每天都看到他穿同一件白衬衫,袖口都是发黄的。这一方面说明他不注意细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不认同公司的文化,不用心融入。"快报小调查:应届海归起薪6000元薪资优势并不明显在采访的近十家大公司中,快报记者发起一个关于应届海归薪水的小调查。除了一家金融公司明确表示起薪会在1万元以上外,其他多家公司给出的答案基本一致——应届海归起薪6000元是普遍水平。我们具体来看看——一家全国知名的房地产公司浙江分公司: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一致,本科6000元,研究生7000元。一家知名医药公司:国内院校研究生的起薪是6000元,同等学历的留学生要高出500-1000元。一家国有金融公司浙江部: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一致,基本招聘研究生,起薪10000元左右。一家国有银行浙江省分行:银行的起薪在6000元左右,第二年会比第一年有较大比例增幅。一家韩国服饰公司的浙江分部:所有应届生起薪6500元,不分学历,不分是否有留学背景。一家杭州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国内院校应届毕业生起薪6000元,应届海归留学生6500元。一家杭州本土的影视公司:国内院校应届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基本一致,税前5000-6000元。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的华东分部: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是6000-8000元,985、211高校毕业生起薪是6500-8500元,海归留学生的起薪也是6500-8500元。一家工程公司的杭州分公司: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差不多,税前7000元,税后6000元。从这个小调查中可以看出,在这些大公司眼里,应届海归相对于应届国内毕业生,薪资优势并不明显,最多相差1000元。花几百万元出去留学,几年之后回国就业,面对的却是这样的现实——这几百万花得到底值不值?

我行我素

HR经理揭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必须的!

12月14日19时,距离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仅剩一周,北京一所高校的教学楼内,李芳站在二楼走廊,轻声朗读着手里的复习资料,进行考研的最后冲刺。这名2014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今年要报考一所以化学专业见长的院校的研究生。“我们班考研的同学挺多的,大概占80%,许多人有名校情结,想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完善。”今年7月毕业于大连一所高校的李辉,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了。作为非应届毕业生,李辉在找过几轮工作后,“无奈地”选择继续加入考研大军。“谁不想多赚点钱?谁不想有更好的生活?但不是名校硕士,竞争力太弱,能选择的机会太少了。”他每天都学习到很晚,希望通过考上名校研究生找到好工作。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今年共有165个招生单位招收研究生,全国范围内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则为322897人(不含推免考生)。从报考志愿来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个招生单位的报考人数均超过1万人。也就是说,这12所“名校”吸引了报考北京院校的约1/3考生。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考生之所以扎堆儿报考名校,“继续深造”和“为了更好的就业”是普遍诉求。HR经理揭开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必须的!在安徽卫视一档访谈节目里,一位前HR经理曾抛出“会对非985高校的大学生区别对待”的话题,引起网络热议。这位前HR经理表示,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名义上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对应聘者预先设置各种隐性约束。比如,参加招聘会时,他们会把985和非985的大学生简历分开放,离开时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只能“被清理”。对于这个招聘环节的“潜规则”,很多非名校本科毕业生已心知肚明,许多人甚至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在他们看来,真相虽然残酷,但命运并非不可改变。他们期待通过考研进入心仪的名校,既提升学历,又能在未来为自己增加竞争砝码。曲琳琳已经在某中央媒体工作了一段时间,一个“有情怀的理由”促使她在今年8月辞职,专心投入考研大军。“工作中认识了许多专业精进的前辈,他们让我从单纯对文学的热爱进一步发展到对新闻的热爱,要在这个领域立足,深造是必须的。”曲琳琳表示,她此次报考的是国内最知名的传媒院校之一,希望毕业后继续回归媒体领域。她坦言,名校硕士毕业生才有可能在任职单位解决编制、户口等。而这些对于非名校、又仅仅是本科毕业生的她来说,“不敢奢望”。“名校+研究生等于更好的就业”,似乎正在成为找工作的“黄金定律”。“班主任告诉我们,学医的话,不考研没出路!”一名医学生在网帖中坦陈他坚定考研的原因,他回顾说,大一新生报到那天早上,有着消化科博士学历的班主任告诫道,准备将来做医生的一定要考研,而且一定要考上。因为本科毕业基本进不了大医院,在医院里会让人瞧不起。医学既需要经验,也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不读研就意味着不懂研究和创新,无法最大化实现医生的价值。HR经理心中的名校生标签:更聪明、更勤奋、能充当公司门面在职场,许多人认同“学历不代表能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但可惜的是,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学历低的往往连“出来遛遛”的资格都没有。“目前虽然是应试教育,存在死记硬背的因素,但名校研究生仍意味着更勤奋、更聪明、反应速度快、做事更容易上道。”就职于一家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王亦宣说。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HR经理范雪柯则表示,名校生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很多企业在宣传时经常会提及员工的学历情况、生源地,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时,企业可能招收普通学校的学生,但当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时,谁都想招聘到名校的毕业生。”某国企HR经理邓明表示,录用名校研究生更能壮大公司门面,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学校的毕业生,也能不断优化员工整体素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由于名校学生自带聪明、勤奋、适合充当公司门面的标签,因此被企业聘用的几率更高。广开才路、筛选非名校优秀人才?HR经理:成本太高一些知名企业的HR经理表示,一次招聘往往会收到数十万份简历,确实存在“简单粗暴地”对待非名校毕业生简历的情况。比如,在进行电脑筛选简历的第一步时,就直接设置学校条件,非名校学生无论能力多强,简历也会被筛掉。但依据学校区分毕业生,企业是否担心会漏掉非名校的优秀人才?“我个人认为,根据每年的人才市场行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范雪柯表示,“如果重点学校的学生能够满足招聘需求,就不会担心漏掉优秀人才。如果不能满足招聘需求,会适当放宽对学校的要求,非名校的求职者也不是全无机会。”邓明告诉记者,在大量简历投递而来的情况下,因为筛选成本太高,一定会设置相应标准删除一些简历,非名校的优秀人才往往被漏掉。王亦宣则表示已经习惯了招聘季时“优秀名校毕业生蜂拥而至”,不担心漏掉非名校的优秀人才。“名校的优秀研究生数量已经很庞大了,很难有精力再去甄别一名非名校的研究生是否优秀。”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名校学生确实更有优势,但非名校学生也会以考取名校研究生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文中人物均为化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王亦、记者何欣对本文亦有贡献)原标题:HR经理揭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必须的!

岂更驾哉

如果你是HR,你优先招一个985的本科生,还是一个双非的研究生?

开头,我们先做个选择题!四个选项,多选题,大致如下。调查你也看到了,大家的意见。我也来分析下。首先,必须要明确,特例对于常规讨论没有意义常规讨论是针对多数人的正常状态,比如我们从小学读书一直到大学,没有哪个班级人人都优秀,更没有哪个学校人人都差劲。那么我们简单的来一句“一个学校或者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好或者不好”,这是不准确的。所以,只能按照多数人的水平来考虑。985的本科生和普通本科的研究生谁更好?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因为没有人有一个绝对令人信服的理由。但是,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简单的数据。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211本科的平均薪资,大概和普通本科的硕士平均薪资相当。可见,在本科生种,985本科生薪资较有优势,这是市场对各类型来源的员工的认可程度。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选择问题呢?作为企业方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和产出的员工,并且成本也要控制在合适合理的范围内,简单来说就是,低成本高产出。如果是一个211的本科生和一个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同时站在面前,我该怎么选呢?放心,第一步我绝对不会因为这个本科生是211的就倾向于选他,也不会因为一个研究生的身份就能被我优待,因为我需要的是将收益最大化,也就是尽量选择低成本高产出的员工。如果两人能力相当,要求的工资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那我可能会倾向于节约成本,选择薪资相对相对要求低的那一位。当然,这个节约成本的前提是,员工的能力确实满足岗位需要,而不是只关注成本忽视了人才质量。如果两个人的能力相当,而且要求的薪资相当,那我们更多的是考虑招聘学历更高的,这也是正常的选择。现实如何呢?对于小公司来说,每个岗位的成本可能会控制得死死的,薪资上没有向上的空间。但是对于很多大型公司或者跨国集团来说,薪资的谈判空间就比价大,这也反应出了一些企业在用人成本上相对还是较为宽裕的。如果你的目标是那些没有谈判空间的小公司,你可能会觉得本科生去了月薪5千,就算博士去了也还是月薪5千,那学历高有什么用呢?在这个位置上确实没有用。就像你是游泳冠军,把你扔到沙漠里,能体现出你的游泳优势么?不能。所以你需要找一个能体现和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那就是更大的平台。在更大的平台上,你的薪资空间是很大的,而这时候你的学历,你的专业能力,你的沟通能力,这些都是打分的因素。如果部门领导说一句,我们需要硕士学历的,那HR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作为本科生的简历,可能就被一扫而过了,或者被条件筛选器自动筛选了。如此优秀的你,如果仅仅是因为学历而错失了一次良好的机会,岂不可惜。更加残酷的来了!其实这个岗位的工作很简单,普通大学生就可以做,但是因为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很多的硕士在找工作,那么干脆就先尝试用本科的预算来招聘硕士,万一成功了以后出去谈合作也好“展示实力”。虽然有人会说,你硕士去做本科生的工作拿本科生的薪资,是多么“没能力”,但是你有没想过,对于单个人而言,如果他读研期间都没有能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么他本科毕业的时候能力会更好么?不会的。从个人来说,读研是一定会提高能力的,不过就是每个人提高的程度不同而已。其实读研与否的考虑也很简单:你有没有条件去读研?你将来心仪的工作要求硕士学历而你只有本科,你会不会后悔自己没有去读研?所以,无论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还是未来招聘手下,你都要综合考虑!本文作者:禅师禅师以身作则,大专学历一路提升到名牌大学的硕士,幽哥八年来悉心相传的职场徒弟,外企主管,对考研、在职硕士学位提升、工科生求职、新媒体副业开拓、社群运营等领域,很有见地。所在区域上海和安徽,文章见《如何提升学历?》。希望大家都能进步!

海之歌

非全日制研究生应聘遭遇歧视,HR表示:研究生我们只要全日制的

非全日制研究生应聘遭遇歧视,HR表示:研究生我们只要全日制的。最近出现了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这个话题一出现,在网络上就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这件事情的起因是部分企业在进行招聘中,明确表示了一点:应聘者必须是全日制,非全日制一概不收。而且更有甚至,说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他们之间的差别非常巨大,非全日制研究生就等于本科生。所以这些言论一出来,网络上就炸锅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言论呢?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差别真的这么大吗?同样是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应该遭遇这样的境地吗?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大家不清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具体的区别导致的。所以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他们之间到底具有什么不同。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报考条件不同,上课时间不同,学费不同,奖学金制度不同,住宿不同以及证书不同。报考条件不同:全日制研究生只要符合报名条件就可以报考,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符合报名条件之后,还要受到专业的限制,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够选择的专业其实相对较少,而且是以专业为主。上课时间不同:全日制研究生与我们上本科一样,上课主要集中在周一到周五,周末一般不安排课程,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则主要是在周末上课。学费不同:或许大家以为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会略高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但是事实恰恰相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反而是全日制研究生的好几倍。奖学金不同:全日制研究生会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期末作业和期末考试来进行综合评定,给予优秀者一定数额的奖学金,而且数额不小,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没有奖学金制度的。住宿不同:全日制研究生是必须在学校住宿的,这个是学校提供的条件,当然也是一项要求,但是非全日制则不同,不需要住宿,当然学校也不提供住宿,也正是如此,才叫做非全日制研究生。证书不同:这个主要是非全日制证书,它上面会明确表明“非全日制”的字样。以上就是两者的最主要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仅仅是形式和制度的不同,然而对于最核心的教学方面,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这也就说明,在学生能力方面,在毕业证书方面,全日制和飞全日制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而企业却发出这样的规定,只能说他们对于两者根本就不了解。其实,两者在法律上是具有同等的地位的,这个我们国家的教育部也早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很多招聘的简章中,对于研究生的要求,并没有明确规定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所以说这也就再次证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希望将来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够享受到研究生应该有的权力,获得同样的认可好社会地位。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