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志 作者:浴火凤凰学术论文,是作者的科研成果以书面创作形式的一种展示方式,借此希望能够尽快刊登发表并得到同行们的认可。因此,对于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那些若正常毕业必须发表指定级别、数量论文的研究生们来说,尽早熟悉和熟练掌握学术期刊论文投稿的相关技巧,将有助于学术论文在理想的学术刊物上得以发表,进而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作者的学术地位。当然,更重要且更现实的目的是,满足正常毕业、评职称的条件。研究生向学术期刊投稿,应着重掌握以下4个基本要点。01、熟悉学术期刊的类型区别作者撰写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发表,并得到同行专家、学术界以及全社会的认可,从而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学术论文能否在指定的学术期刊得以发表,主要在于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但也取决于论文作者对期刊性质的了解程度。首先,要了解学术期刊的类别划分。投稿之前,必须先要搞明白“学术期刊”的定义,通常有两种解释:(1)收录学术文章的就属于学术期刊;(2)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学术期刊目录里的才是学术期刊。根据目前阶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按照(1)执行,而要求更高的院校和单位则按照(2)执行。所以,研究生在发表论文之前,第一步就要清楚学术期刊具体包括哪些,最好是到各自学校社科处的网站上,查找学校官方认可的“期刊目录”,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按期刊的性质,学术期刊可粗略分为理论、技术、综合类期刊;按学科的类别,学术期刊可细分为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期刊,有的在封面印有中国XX学(类)或学会(核心)期刊(会刊)字样;按出版的类型,学术期刊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期刊,正式期刊又有核心(重点)和普通、公开和内部发行期刊的区别。目前,国内受到普遍认可的核心期刊主要包括: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其中又分为来源刊和拓展版)、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期刊)、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等。此外,还有一些统计源核心(也称科技核心,如医学或工科类期刊在对应领域中的影响力还可以)或者武大核心之类,但没有前几种有影响力。研究生在投稿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将学术论文的研究内容、刊发目标与期刊的性质类别、地位层次保持相对一致。其次,要了解期刊的发文取向。即便是相同类别或者同一期刊,由于办刊宗旨特色、发行对象层次和报道阶段重点的不同,其栏目设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文取向也会随之呈现动态变化。因此,研究生在投稿前,不仅要知悉专业期刊的征稿启示和栏目设置,还要着重关注其年度发稿重点和专栏征稿主题,有针对性地及时跟进期刊的发文取向,才能提高投稿的命中率。02、贴近学术期刊的个性要求作者投寄的论文格式最好与发文的排版格式相一致。此外,不同期刊在投稿方式上有打印文稿邮寄、光盘刻录邮寄、电子邮件投稿、官网在线投稿等不同传递要求,在录用取舍上有是否回复的不同时限约定,在字数限制上有依据论文性质区分的不同上限规定,在版面幅度上有是否收费的不同等次标准。例如:在是否录用结果回复的时限上,自投往往比较慢,而采取代投方式的话,普刊基本上当天回复,学报需1~2周,北大核心需1~3个月,南大核心则需6个月左右;在版面费上的收取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CSCD核心、科技核心期刊存有差异,少的在1000~2000元,多的在5000~6000元。所以,研究生可通过期刊的征稿规定或与编辑部直接联系了解,以避免技术性失误。03、符合国外索引的收录标准根据许多教授们的多年投稿经验来看:一篇学术论文如果要想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EI、SCI和ISTP收录,其基本要求是:学术水平是核心、编排规范是条件、投稿途径是关键。由此可见,即使你的论文学术水平再高,如果出现格式编排不规范、投稿途径有偏差的情况,同样也很难被收录。在编排规范方面,主要包括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英文摘要、项目来源、参考文献等内容。论文的英文题名要能够高度概括主题内容,通常不超出10个实词,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公式和缩略词等。作者姓名按照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姓在前全部都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中加半字线,多人姓名中间用逗号,如 ZHAO Feng,WANG Hong-sheng。工作单位采用规范稳定译文,后缀China,如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 200433, China。英文摘要的编写是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要素;篇幅长度一般在100~150个单词之内,不出现非文字性的图表、表达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文字表述常用第三人称方式,用过去时态描述论文涉及的工作过程,用现在时态阐述论文的结论;注意开篇首句不与题名重复,首字不用阿拉伯数字。项目来源在首页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63”高技术等项目名称,并用括号标出批准号。参考文献遵循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编写并译成英文,剔除著录的教科书文献,主要原因在于,EI、SCI对参考文献中教科书比重较大的论文将不予收录。在投稿途径方面,作者应积极向国内已经被EI、SCI等被列为来源期刊,特别是向已经发表过论文、并被其收录过的期刊投稿。因为,据统计,国外英文和非英文科技期刊被EI、SCI收录的比例为85:15,加之,目前中国学术期刊进入EI、SCI来源期刊的数量有限,其发表难度相对较大。研究生可以将论文(英文稿)直接投寄被EI、SCI列为来源期刊的国外英文期刊,其部分期刊在学术水准、录用标准方面,相对来说低于国内的EI、SCI来源期刊。因此,研究生要了解被EI、SCI等收录的源期刊学科分类目录、刊名目录、出版和机构地址、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名录,这方面的信息可查阅《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最新SCI源期刊要目总览》或到图书馆咨询。另外,由于EI、SCI等还收录重要的国际会议论文,研究生可以主动向在国内或境外举行的国际会议投稿,也可增大被EI、SCI和ISTP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几率。04、遵循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近年来,学术界“学术腐败”问题呈现愈演愈烈之趋,成为各家学术类公众号的重要新闻之一: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一硕士研究生刘某2008年7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颜某2007年5月提交的硕士论文。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某被举报抄袭,涉及硕博士论文、专著等。中国65篇论文涉嫌批量造假,分别来自44所高校,3名院长级人物牵涉其中。……对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很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相继出台了科技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用以规范科技人员的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的环境、防止失范现象的发生。随着各种学术期刊的线上推送,要想通过“下载+粘贴”方式来剪裁拼装一篇学术论文已经变成易如反掌的事。然而,学术论文的网上链接也是一把“双刃剑”,这又使得发现、核实和举报违规论文成为轻而易举的事。为此,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一定要坚守学术道德的底线,尊重他人既有的学术科研成果,杜绝剽窃抄袭 “无商量”、嫁接引用“不标注”,杜撰结论“厚脸皮”等一系列违规操作。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投稿时,一定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原创论点,遵守相关学术期刊的约定,防止没有参与“搭便车”、未经允许“挂虚名”,一稿多投“撒大网”、多稿一投“狂注水”等失范行为。单从技术角度来讲,对于“一稿多投”的现象,如果论文的质量上乘,容易造成多种期刊重复发表,不仅给刊物和读者带来损失,也给作者带来声誉危机,发文期刊还将给予作者终止一段时间在该刊发稿的制约。对于“多稿一投”的现象,如果论文内容相同或相近,编辑部必定会择优刊发,绝对不会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一般来说,除非论文质量特别高或编辑部特约系列论文,否则的话,期刊不会连续发表某位作者相似内容的论文。因此,多稿在手的研究生可以考虑将论文分别投寄不同的学术期刊,这样上稿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陈泽远,男,汉族,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获得2019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年“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和“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发表两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申请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竞赛,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华为杯”第15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19机甲大师中部赛区三等奖、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赛区嵌入式设计与开发组省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1、竞赛之路源起力创团队 the first of all在大一寒假时,学校安排了社会实践,我选择跟着班导王选择老师学习单片机。老师看我很感兴趣而且学的不错,就把我推荐去了由一群学生自我管理的竞赛团队——力创团队,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志趣相投、热爱技术、积极向上的伙伴,开启了我们竞赛之路。刚开始实验室条件并不好,一个小房子里没有空调,冬冷夏热,但我们在这里仍然激情满满,创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赛车梦。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不断取得佳绩,团队也逐渐发展壮大,我也取得了“恩智浦”智能车竞赛华南赛区一等奖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虽说因自己的一个失误导致智能车竞赛没能进入国赛,遗憾满满,但让我更明确了自己的目标。2、更有规划的研究生之旅 i wanna make more sence升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我选择了继续跟着王选择教授学习,从入学开始我就对自己有着明确的规划,我知道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实践,为此我跟着导师做项目、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竞赛并提前准备、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关注行业发展并明确工作方向等。有了本科时的经验,研究生期间能够更从容地准备。但仍然离不开大量时间的投入,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多一直呆在实验室,周末无休,想方案、做试验、写代码、处理数据、写论文,多项工作之间来回切换。数学建模时每天只能休息几个小时,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还闪现着竞赛题目;挑战杯参赛前写申报书、做视频、做展板、准备现场布展、制作PPT、准备演讲稿等等,虽说大部分时间自己都处于一个高压状态,但我仍不断坚持。因为,我相信时间终将会犒赏那些永不服输、一往无前的人。回过头来会发现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学会了很多新技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持续不断的自我提升也终于有了回报,找工作时早早就拿到了联发科技、海康威视等多家大企业的Offer。3、寄语学弟学妹 best wishes在竞赛的路上异常艰辛,你需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前行。出发前,认真规划,这将使你前行的路上更有目标。遇到困难时,不妨做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大汗淋漓之后你的头脑也许会更加清晰,身体更有活力。剩下的一切就交给时间吧,它终将会犒赏你的辛勤付出。来源: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 本期编辑:齐紫荆 文字来源:陈泽远
简单的说说硕士研究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可能并不是很多大学生所想的那样,每天都忙碌中写论文、学术研究中,不可能三年都是这样过来的。由于我是人文社科类的硕士研究生,所以详细说说我们这些文科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主要是干什么?或许你会发现和你上大学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从研一开始,说说研究生的那些事儿。研一其实非常的简单,几乎是和大学一个模式,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的、按时的上课,包括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这是研一主要做的事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顺利的通过各科的考试,有的科目是闭卷考试,有的是开卷考试,有的是写一篇课程论文,考试的方式多众多样,难度也各有高低。但是其中的英语课是所有研一学生最为关注的一门课程,也是最容易挂科的。同时,研一的我们还会积极的参加研究生学生会组织的一些活动,有的学生还需要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要认为硕士研究生英语四六级都通过了,因为有大量的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都忙于四六级考试。此外,在研一这一段时间也是和自己的硕士导师相互磨合的一个时间段,不管是学生对导师还是导师对学生都需要注意一个时期,互相的了解,时不时的探讨一下学术动态,聊聊未来的规划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般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在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就基本结课了,也就是你研究生的全部理论课程已经结束。所以在暑假之前,我们有一个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事情需要开始积极地准备了。再来看看研二的我们,在忙些什么?研二最重要的事情是:硕士学位论文定题目、开题报考、中期考核。研二一开学也就是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的相关工作,这是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毕竟只有开题顺利,才能够更大概率的写出一篇比较好的硕士学位论文。因此在正式的开题之前需要和自己的硕士导师详细的演剧自己开题报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提纲、参考文献等等,只有前期将这些内容准备的足够充分才能够保障我们顺利的开题,并且帮助我们顺利的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只是开题之前,你需要看很多篇文献、需要看很多本专著、需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需要经受硕士导师无数次的责怪,只有经历了这些你才能够写出一个令所有硕士导师满意的开题报告,所以说真心不容易。之后更多的研究生会选择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有的开始每天按时定点的到图书馆看自己硕士学位论文需要的各种资料,有的开始积极的向一些核心期刊投稿,开始不断的接收被拒绝的消息,然后不断的修改,不断的被杂志社的编辑压迫,直到顺利的发表。因为高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有一条是必须在读研期间发表一篇或者是几篇的专业领域内的小论文,所以写论文几乎是所有的硕士研究生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还有的研究生为了能够获得比较高额的奖学金会发大量的小论文,这些都是在研二期间完成的事情。到了研二下学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期考核,因为这距离研究生开题报告已经有一段的时间里了,所以为了检查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情况会举行中期考核,主要是查看每一个硕士研究的学位论文的进度,一般要求要完成整篇论文的三分之一,同时在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要在这次考核中集中解答,例如是否还能继续写下去?是否需要重新开题?以及硕士导师就学生论文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读博,研二的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明确大答案。如果决定了要读博,那么便需要做很多相关的准备。例如选择目标院校、联系博士导师、是统考还是申请-考核?以及目标院校对于申请-考核的学生有哪些方面的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争取在研二这一年全部做到,这样就能够保证自己在研三的时候获得博导的名额,在硕士毕业的时候顺利的拿到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除此之外,这一年也是很多学生频繁参加各种学术论坛的时间,会有大量的研究生参加985高校举办的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坛,这样也是为了能够丰富自己的学术经历,在以后的读博和就业中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于是很多研究生在不断的创造,因为只有你写的论文被主办方认可了,才能够获得参加学术论坛的机会。最后再看看研三的我们,或许你就真的知道研究生的不容易了。研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硕士学位论文的找工作、预答辩、外审、正式答辩、毕业季。这时候各高校的春招陆续开始,所以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然是穿梭在各大校园招聘会现场,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每天频繁的参加用人单位的宣讲会,不断的投递自己的建立,争取拿到一家比较好的公司的offer。同时在寒假一结束,也就是3月或者是4月份的时候,各个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了,这是很多硕士研究生比较重视的一件事情。因为如果预答辩没有通过学院答辩委员会的审核,那么导师也就不能给你的硕士学位论文签字,随之便是不能送外审,最终的结果就是延期毕业。因此研三的研究生非诚重视预答辩,尽管会在预答辩的过程中被很多的硕士导师怼的怀疑人生,可能自己都已经开始质疑自己写的硕士学位论文难道真的非常的垃圾吗?然而,这其实是硕士导师为了你能够顺利的通过外审而及其认真的给你修改建议,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预答辩结束之后,还需要根据各位导师给的建议不断的修改。预答辩结束后,在5月份的时候研究生院会把所有毕业生的硕士学位论文送往外审,从此研究生便开始了提心吊胆的生活,期待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能够顺利的通过外审,一般20天左右的时候会出外审的结果,如果你外审的成绩不到60分,那么结果就是延期毕业;如果你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外审成绩是60分到70分之间,那么还会进行二次送往外审。因此所有的研究生都希望自己的最中成绩只要70分以上就可以。接下来便是各学院组织的正式答辩了,一般来说这个环节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很多高校只要学生的外审通过率,那么在正式答辩时一般都不会为难学生的,当然也会给一些修改的建议,这样也是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学位论文,所以研究生对这一环节并不是很在意,甚至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对于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已经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状态。不过有一个令很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比较开心的事情,那就是向学院报销自己读研期间的一些费用,当然额度有限,一般来说是2000元到3000元,这笔费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可以报销读研期间的路费、资料费、发表论文的费用,所以对于在读的研究生来说不要忘记将自己的火车票扔掉,因为是可以报销的哦。在最后的最后就是毕业季了,一般来说都是那些老套路,拍毕业照、毕业晚会、谢师宴等等,然后在7月份左右正式的走向工作岗位或者是开启博士研究生的生活。以上便是研究生三年期间比较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将时间都放在了学术上,但是看完这些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研二和研三才是硕士研究生最重要的时间段,所以一定要把握好,保证自己顺利的毕业。
对于研究生来说,发表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发表论文的数量与奖学金的评估是有直接的关系的,所以有不少研究生的人都想要快速性的去写作发表一篇论文,下面达晋编译将为大家分享研究生快速发表论文的经验。既然决定要发表论文,那么首先就应该要弄清楚发表在哪一种刊物上,要了解到自己的文章的专业度以及交叉学科的文章,也是需要考虑好投递的方向的,尽可能的是需要选择覆盖范围大的刊物,同时,还需要注意刊物的刊号,可以在专业的网站上去进行查询,千万不要被一些宣传所迷惑了。一般来说,如果是发表的刊物的质量不佳,即便是写得再好,也没有办法去证明自己,所以在选择期刊的时候,建议大家还是应该要找专业的核心期刊。由于有的刊物是要付一部分版面费的,而且还要审稿费;有的刊物的审稿时间会比较短,而有的刊物的审稿时间就会比较长。所以这些因素也是需要事先考虑好的,如果是想要发表少量的高质量文章,那么建议大家还是应该要多花点时间。如果空闲时间比较多,那么可以多写几篇论文,毕竟这样也是可以提高个人的能力的,也可以向他人证明自己。发表论文应当要先上网去查一下,要了解到刊物的投稿指南以及约稿的简单细则,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有很多刊物对于论文的格式内容还有字数,以及文献的条数都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的。因此,作者在寄出之前就需要仔细的检查,尽量的不要出现一些低级性的错误,要按照刊物的要求去完成,尤其是参考的文献。一般需要作者花大量的时间去查询文献,并把文献中有意义的部分引用到论文中,这样可以提高整个论文的质量。写论文是需要时间的,发论文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所以建议大家至少要提前三个月做准备。写作是要注重作者的署名,可以有其他的作者辅助性的帮忙,但是也需要写清楚。如果论文通过之后大家就要注意,千万不可以把同一篇论文不断的去投稿获取利益,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违反道德的,一旦被查处是需要受到相关的责罚的。最后也要提醒各位朋友们,在学习阶段还是应该要多花点时间去考虑论文的,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
首先要恭喜各位已经通过了考研初试和复试的“准研究生”们,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接下来各位“准研究生”们就应该要调整心态,好好了解读研期间的你必须要做的事,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准备迎接研究生生涯的到来。以下四件事,小编认为是读研期间必须要做的,做到了才是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缺一不可。第一、与导师处好关系读研期间,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影响你的专业研究,也影响着你的学术方向,更能影响你毕业之后的就业和发展,这个人就是你的导师!与导师处好关系必须是读研期间的头等大事,导师作为你读研期间最重要的陪伴,他能给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导师手里掌握的各类资源:人脉、科研、项目等等,这些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你作为导师的学生,这些资源基本是“唾手可得”,不要认为从导师身上获取资源就是无能,相反,懂得资源的收集才是最聪明的,导师也希望你能够将他的资源发挥到极致。因此,跟导师处好关系,不要把师生关系闹得很僵,这是成为一名合格研究生的一件事。第二、掌握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阅读外文文献,是每一位研究者的必修课,读研之前的本科阶段,几乎很少有机会或很少有需要去阅读外文文献,因为对于本科阶段来讲,国内已有的研究资料已经足够支撑起本科生毕业,但对于研究生,情况则不同,读研期间,为了解决科研问题,你不仅需要查阅国内文献,更需要翻阅甚至翻译大量的外文文献,你的研究眼界不再仅限于国内,而是会慢慢的与国际研究接轨,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大量的外文文献资料,这是苦活,更是个累活,但是是必须要做的。因此,掌握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从现在就开始锻炼,每天积累阅读量,总有一天你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会得到质的提升,这是成为一名合格研究生的第二件事。第三、掌握大小论文写作能力写论文和发表论文,这两件事贯穿研究生生涯的始末,对于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来说,写论文应该是“信手拈来”的,会写论文,不仅仅是会排版、会码字而已,而是懂得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知晓导师的研究领域,擅长收集各类资源,然后把这些综合到一起形成一篇学术论文,并尽全力的把论文发表在各大核心期刊上,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论文越多越好。高校对于研究生毕业抓的很严格,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小论文发表,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制作要求也非常高,因此,无论大小论文都要会写,这是成为一名合格研究生的第三件事。第四、对学术有敬畏之心关于对学术的敬畏,很多人都不放在眼里,很多人会在学术上造假,小编认为:学术是科研的根基所在,如果连根基都假了,那么整个社会将难以进步,奉劝各位“准研究生”,一定要对学术有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以上就是小编认为的成为一名合格研究生必须做到的四件事,关于这四点,你怎么看?
今年的全国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结束了,在不久的将来,一批新同学将要走进科学研究的大门,走上科研道路。在科研道路上,成果的总结和展现很多时候是依靠论文发表来实现的,那么,应该如何选择期刊,有效的投稿呢?过来人想和同学们分享以下几点:1. 不同的期刊对于文章的要求标准不一。期刊在文章研究方向、研究侧重、数据要求、写作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更重视数据的分析,有的偏好结果的应用,因此在选择期刊投稿时,要先分析自己的文章更适合哪个期刊,再有的放矢;期刊的级别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SCI、EI收录的期刊要求必然很高,国内核心期刊的水平和要求往往也不低,一般的国家级、省部级的期刊要求不一,但都有各自的取用标准,投稿时应该做好预估,不要盲目投稿,尽量避免重投浪费时间。2. 期刊发表的费用不一。有的期刊有审稿费、版面费的要求;有的期刊没有任何费用要求,且发表之后有一定的稿酬。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投稿时做好功课,量力而行,并和导师做好沟通。一般来说,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的杂志发表都是需要支付版面费的,要提前和导师沟通好。3. 发表周期不一。不同期刊因投稿量不同、审稿过程不同、录取要求不同,往往会导致一篇文章从投稿到发表见刊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审稿越严格,录用要求更高,审改次数也更多,发表的周期也更长。如果对于文章发表的时间有要求,建议按照目标期刊往期文章的格式,做好格式的修改,及早投稿,积极与编辑沟通,再对照专家意见逐条进行修改,争取早日见刊。4. 格式要求不一。不同的期刊由于排版风格和版面限制不同,对投稿文章的格式要求是不一样的。建议投稿前一定按照投稿期刊的格式模板仔细修改,之后再行投递,避免因格式问题引发的退修,浪费时间。5. 寄送渠道不一。文章发表后,编辑部一般会附送当期期刊至少一本给作者,纸质期刊对于文章作者来说十分重要,作者应该提早和编辑部取得联系,确定方便的寄送渠道。大部分期刊默认的是邮政平邮寄送,时效性较差,有时还会丢件,十分不便,建议作者早做准备。
作为一个大学生兼准研究生,最近正在忙着写毕业论文,以后读研也一定会跟各种论文打交道(包括各种外文文献、期刊、顶级会议论文等)。所以如何阅读文献、怎样从论文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就成了一种必备技能。最近看了许多相关的资料,通过研究各种资料,最后总结出下面几种看文献的方法,相信对你一定有益处。硕士生开始学读期刊论文时,就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戒除不掉大学部的习惯:(1) 老是想逐行读懂,有一行读不懂就受不了。(2)不敢发挥自己的想象,读论文像在读教科书,论文没写的就不会,瘫痪在那里;被我逼着去自己猜测或想象时,老怕弄错作者的意思,神经绷紧,脑筋根本动不了。大学毕业后(不管是念硕、博士或工作),可以参考的资料都没有秩序地交错成一 团,而且永远都读不完。用大学生的心态读书,结果一定时间永远不够用。因此, 每次读论文都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每次读的时候都只是图回答你要回答的问题。 因此,一定是选择性地阅读,一定要逐渐由粗而细地一层一层去了解。所以不要一字一句,从头到尾线性阅读。千万不要。 史蒂芬平克在《风格的感觉》一书中指出: 写作是个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语法结构,转换成线性字符串的过程(参见 “The Web, the Tree, and the String” 一章)。阅读的目的,定然不是重复记忆那些线性的字符串,而是还原作者的网状思考,并且进行加工。 你可以放心大胆地调整阅读顺序。 不要担心剧透,论文又不是侦探小说。Carr 教授给出了下面这样的论文阅读顺序: 首先是题目、关键词和摘要。 浏览后决定要不要继续看。 然后读结论。通过结论看这篇文章是否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 到这里,似乎平淡无奇。许多文章、书籍也会告诉你上述知识。 但是Carr 教授强调了一句:你可以随时停止阅读一篇文章,甚至丢弃掉。 我的解读是,读论文一样要遵守经济规律,不要试图去打捞沉没成本,在已经不看好、或者不感兴趣的论文上投入更多时间。 许多文章都会告诉你,读过上述内容后,应该去看引言。 但是 Carr 教授说:不要这样做。你应该先看图表(如果有)。 这阶段,你应该只看图表,不要逐字阅读图表上下文的语句。 图表是否吸引你的注意力,直接决定你要不要做下一步——读引言。 我很赞同这种顺序。 因为引言的主要作用是强调论文研究主题的价值和必要性,会尝试与更为宏大的图景、更重要的问题相联系。有的甚至会有“吹嘘”的成分。 但是研究主体部分出现的图表结果,却实实在在可以看出一篇论文在某个问题的研究上,实际偏向哪个方向,以及前进了多远。 读过图表和引言后,你才需要读论文的核心部分。核心部分是哪里? 不,不是实验,而是研究结果和讨论。 论文写作初学者往往在做出图表后欣喜异常。图表展示后,居然没有任何分析文字,就高高兴兴直接跑去写结论。 虽然“一幅图抵得上千言万语”,但是你的图表结果真的是这么不言自明吗? 对研究结果的探讨,要解答读者可能存在的疑问,并且从实验结果中挖掘出全部的蛛丝马迹。 这才是见真功夫的地方。 即便是面对同样的资料,有的人能挖掘与分析出来的内容,比别人丰富许多。 你如果有闲暇时间,可以读读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看看简单的史料,可以被剖析到怎样的深度。 只有你认为作者的讨论部分有价值的时候,才真正需要去阅读论文里面最为困难的部分——实验。 这一部分,你要从头到尾仔细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花更多时间。 而且对有的实验过程,你甚至需要花时间去尝试重复它。 从追求效率的角度看,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才值得你这样耗用自己宝贵的时间。记笔记方法如果论文中有一些新概念,你不理解。没关系,也记下来。 不要尝试当时解决,因为那样会破坏你阅读的整体感和记笔记的流畅程度。 搞定一篇论文的笔记初稿后,再根据记下的这些疑问要点,按图索骥去查找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应有助于你消化理解新知。读外文文献的方法1、平时阅读文献,注意总结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2、找3-5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3、先找5篇跟自己论文最相关的外文文章,花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看,反复看,要求全部读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一个月以后你已经上路了。4、如何读标题:不要忽视一篇论文的标题,看完标题以后想想要是让你写你怎么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标题,根据标题推测一下作者论文可能是什么内容。有时候一句比较长的标题让你写,你可能还不会表达。下次你写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5、如何读摘要:快速浏览一遍,这里主要介绍这篇文章做了些什么。也许初看起来不好理解,看不懂,这时候不要气馁,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你都明白了。因为摘要写的很简洁,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条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图的时候看不懂是正常的。6、如何读引言(前言):当你了解了你的研究领域的一些情况,看引言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绍性的东西,写的应该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献多了以后看这部分的内容就很快了,一扫而过。有些老外写得很经典得句子要记下了,下次你写就可以用了。上面就是如何读论文的几大方法。如果觉得有用的话,就点个好看吧
昨日,看到中传研究生黄静怡因导师薛某不给毕业论文签字跳楼的新闻事件,我感到深深的难过,研究生生活真的挺艰难的。因此,作为一个正在准备论文的研二学姐,我想告诉考研党:真的不要把研究生生活想得太简单,研究生真的不是谁都能读。对于研究生来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看似很长,其实很短。研一:入师门,了解基本的科研生活,比如,培养文献阅读习惯,了解科研领域,锻炼论文写作、数据处理以及实验实施能力等。研二:上半年最重要的任务是准备论文开题,下半年最重要的任务是验证论文的可行性以及实施实验,及时调整论文方向,期间还要准备自己的小论文,协助导师申请课题等等。研三:上半年最重要的任务是补充实验以及完成论文初稿,期间还要发表小论文,如果想读博,就一定要发表至少一篇优质论文。下半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论文以及答辩了。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是如果没有一颗能够耐得住寂寞的心,还是很容易迷失自己,一无所获,从而在论文写作时困难重重。因为,研究生的生活完全是一种自主生活,论文写作、技能学习完全都是靠自己摸索,只有自己体会过之后才知道。所以,只有平时好好积累,多写、多看、多练才能熟能生巧,从容应对毕业论文。同时,经过翟天临论文 事件后,毕业论文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首先,盲审不过就直接被延期;其次,毕业后如果论文被抽查不合格也会被取消学历,连带导师也会被处分;因此,在这里学姐想告诉正在准备研究生复试或者考研的人:如果没有踏实做科研的心,千万不要轻易选择读研;如果你想通过读研来挣更多的钱,不如本科毕业就找一份工作。没有论文写作的能力,真的不要为难自己。
朋友本硕毕业于北京的双一流院校,研究生期间也发表了好几篇核心期刊,犹豫着继续读博还是工作,准备先拿offer保底再考虑。其实有科研项目经历和论文研究成果,在找工作的时候还是比较轻松的,加上学校还可以,拿到了好几个offer。但找工作过程中有一次很尴尬的经历,也让他印象比较深刻,某次在面试的时候HR所问的一个问题:你发的这些论文到底有什么用?是能够转化为实际成果还是能丰富已有的理论体系。朋友确实没想到面试问题会这么尖锐,自己习惯发表论文,一方面是导师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也是毕业要求,至于论文的实用性还真没有考虑过。但也没想从成果层面去高谈阔论跟HR说一些高屋建瓴的理论,想来想去,还是瑟瑟的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好意思。”虽然在面试中出个小差池,但结果还是比较满意,那个单位也给了朋友offer,但朋友一直感到不自在。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论文的实用性到底在哪里,我的论文是用来评奖学金?为了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毕业条件?还是说只是研究课题结项需要书面性总结?说实话,科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每个成果或者论文,最终转化为实际应用或者理论体系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现有的每一项发明都是科研人员日积月累的积淀。发论文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共享科研成果,在已有的研究体系下进行丰富完善和拓展。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很多高校的老师为科研指标而去发表论文,带项目发成果确实也比较方便。还有论文只是简单的避免查重而灌水,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希望未来的学弟学妹在读研之前,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能够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不再为找工作的时候别人问你论文到底有没有用而发愁。你们觉得呢?
【本文为作者鹿野向察网的独家投稿】一近日来,继北大、上财发生的教师性骚扰事件后,高教领域连续又发生了两起震惊全国的事件。第1件事是南京邮电大学一名研究生不堪导师长期压榨,自焚身亡:【2019年12月26日,南京邮电大学发现材料学院2017级一硕士研究生意外死亡。2020年1月5日晚,南京邮电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称对调查过程中反映出的该同学导师张某的相关问题。1月1日,校方已依据相关规定,取消张某研究生导师资格,并根据学生意愿将张某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全部转由其他导师指导,后续调查处理正在进行中。据新京报微博报道,起因是研三学生不堪导师张某三年长期以来的谩骂压榨,不让看六级,不给改文章,逼迫学生在承诺书签字延期毕业,甚至要求学生赔偿3200元的氮气实验费用,帮自己打工等,导致重度抑郁三年,最终不堪重负,在实验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纵火自焚!导师逼死研究生!】第2件事是一篇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神论文”上了其导师主编的《冰川冻土》核心期刊:【这篇名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洋洋洒洒数万字,占据了当期核心期刊30多页的版面。光看题目,你可能不知道它写了啥?摘要里的最后几句话点出了主旨,主要是论述:“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人如其名,我的导师程国栋,上海人,胸怀博大,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已20年,“移山造海”的成果丰富,实乃国之栋梁,望之可让人顿生一种崇高感。我的师娘张幼芬,宁波人,雍容华贵,仪态大方,性格温柔体贴,近处让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优美感四溢。不过,最惊人的应该是徐中民论文中提到的导师程国栋,就是《冰川冻土》杂志的主编,也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院士、研究员。1月12日中午,“冰川冻土”正式发表《冰川冻土》编辑部的撤稿声明称:日前,相关网友在微博等网络平台发表信息,质疑我刊2013年第5期刊发文章《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性不足。我刊获悉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经报编委会审核,决定对该文撤稿。我刊在该文刊发前审核不严,在此郑重致歉!衷心感谢相关网友的关心和批评,我们将严肃对待发表文章质量问题,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出现。吹捧导师和师娘的神论文上核心期刊!网友炸了,作者回应:其实非常深刻】目前这两起事件当中,有关方面已经对曝光的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并且还表示将进一步调查,笔者对此举双手赞成。不过另一方面,个人感觉恐怕不能把这两起事件当作个人品质败坏造成的孤立事件,而应该看到这两起事件以及不久前的北大、上财“禽兽教师”事件,都只是近年来高教系统一系列严重问题的集中表现而已。如果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查处个别已曝光个案,恐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那么,为什么高教系统会有这些严重的问题呢?笔者个人认为,这恐怕和某个时期对于高校的定位不清晰有关。马克思曾经在《剩余价值论》里指出过,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服务,学费的本质是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而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把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获取剩余价值的关系,虽然教师是卖主,学生是买主,但是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仍然是平等的:【如果我自己购买,或者别人为我购买一个教师的服务,其目的不是发展我的才智,而是让我学会赚钱的本领,而我又真的学到了一些东西(这件事就它本身来说,完全同对于教师的服务支付报酬无关),那末,这笔学费同我的生活费完全一样,应归入我的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但是,这种服务的特殊效用丝毫不改变现有的经济关系;在这里,货币没有转化为资本,换句话说,我对这个提供服务的人即教师来说,并没有成为资本家,没有成为他的主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实现了高等教育公有化和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大学的基础上,提倡教师应该具有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精神,高校应该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机构,从而进一步发扬了教育的“服务性”这一本质属性。然而在某个时期,不少人盲目模仿西方资本控制下的教育模式,鼓吹所谓的“教育产业化”,不再把高校当作社会公益服务机构,而把高校当作了私营企业来经营,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关系。相反,很多高校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教师变成了学生的“老板”,学生变成了学校和高校教师的雇佣工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今天高校与部分承担教学任务的科研院所在内的整个高教系统是一个极端的卖方市场,承担着不少人的企图实现阶层跃迁的梦想。高校和其教师不但对提供教育服务的质量好坏,受教育的学生的成绩是否能够毕业几乎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在学生毕业后仍然可以通过自身的优势地位,如在科研院所和核心期刊的主导地位继续控制学生的命运。在研究生教育领域,这一问题尤其突出。这样一来,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便被扭曲了:高校和其教师一方面不断向学生收取学费,另一方面却又可以利用卖方市场的优势地位要挟学生。学生则一方面需要向高校交学费,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接受的教育服务的质量能够合格,还经常要忍受学校和高校教师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北大、上财“禽兽教师”事件;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不堪导师长期压榨自焚身亡;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神论文”上了其导师主编核心期刊等等一系列恶劣的事件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简单地说,上大学本来应该是大学生和研究生接受公益性的教育服务,现在却在教育产业化、学校企业化流行的环境下被搞成了类似旧社会作坊当中的帮工和学徒,甚至是“交钱去打工”。在这种扭曲的关系下,出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才怪呢!三由此观之,如何在根本上解决当下中国高校系统一系列严重问题,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必须改变教育产业化、学校企业化的错误思路,让高等教育回归公益性服务的本位,让高校教师同学生的关系从“老板”和雇佣工人这种扭曲的关系重新回归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具体说来,个人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把教育质量的考核权力从高教机构及其教师手里重新收归国家,并且要求高校和教师对教育的质量承担责任。现在的高校除了英语四六级等极个别科目国家统一考核以外,基本上就是由高校和教师自我制定标准,自我进行考核。学生如果通不过考核,教师和学校几乎不承担责任,完全是学生个人承担责任。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未来,应该让和毕业相关的骨干科目考核标准统一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进行统一考核。对通过考核的学生成绩良好的高校及其教师要提供适当的奖励,像“双一流”等工程便可以按学生的成绩来定。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样做成本太高了。其实完全可以把相关制度建立在现在的考研考博制度的基础上,只不过把相关考试改为类似高考的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并要求全体的学生都参加,然后国家划一个毕业的最低分数线,各高校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制定硕士博士的录取分数线。这样,用不了多少成本,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另一方面,要把高等教育和企业化的科研剥离开来,对于和科研有关的实践性科目的教育应该以国家考核标准为基础。可以选择科研方面擅长的人员专门组建科研中心,并不得招收在读的学生为自己的科研项目做工。剩下的高校教师则专门从事教学任务,只要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达到国家的考核标准就可以了,不得擅自强制学生参加国家考核标准以外的工作。在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招聘,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等也应该建立起回避制度,严禁近亲繁殖。对于冰川冻土之类比较小众的科研领域,相关的国家核心期刊应该实行编辑专任,与导师或科研项目负责人等利益相关者脱钩。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高校的教师不再当指挥学生干活的“老板”,而变成真正教书育人,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教师,还可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解决在读学生占用劳动力岗位的问题,从而让在读学生和毕业生都满意。而且现实当中大量令人诟病的学术腐败问题。也大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笔者相信,只要做到以上几点,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真正摆正了“高校及其教师是服务者,学生是被服务者”的关系,让高校从“企业”变成真正的学校,教师从“老板”变成真正的教师,绝大多数高教系统当中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更不会有研究生自焚、马屁论文上核心等恶性问题了。【鹿野,察网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