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都想考研,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研究生女生越来越多,男生越来越少了,不单单是文科类专业,连理工科也出现了女生多于男生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82年我国硕士学位授予量8665人,其中男硕士7835人,占硕士总数的90.4%,女硕士830人,仅占硕士总数的9.6%;2005年毕业的女硕士达到了64924人,占研究生总人数的40%;2006年,这一比例升至46.36%;2010年,女硕士的数量超过了男硕士;2012年,在全国143万多的研究生中,女生比男生多4万。女研究生比较多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就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的辍学率而言,男生就比女生高,在很多父母的眼里,男生吃点苦没什么,男孩子早点出去工作历练是好事情,这样能早点减轻家庭的负担,很多人以自己的孩子早早出去工作为荣,而女孩子出去工作就让父母很不放心,觉得女生吃不了太多苦,也担心安全问题。当前的教育模式很适合女生,就拿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言,女生非常细心踏实,能坐得住,为了一个知识点会很认真的学习,而男生可能就比较自信,不会那么抠一个知识点,同时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科设置也有一定的影响,文科要考专业课和英语,就算理工科也有很多需要记忆的,这样女生就很有优势了,好好学习的话,女生考研的成功率也更高一些。社会评价对男生和女生的标准不同,女生如果学历高大家会觉得很厉害,学历高的女生更容易找到轻松的工作和更好的男友,但是男生学历高家长们就担心,年龄这么大了还没有工作,成家立业怎么办。社会对男生的工资和薪水的要求很高,这就迫使男生不得不早早的工作。在求职上,男生学历低的话好好锻炼自己肯吃苦同样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但是女生因为体力、结婚生子等方面的限制,就业机会比较少,这就促使女生不得不努力提高学历,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女生对学历的期望要高于男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弥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坚持下去!
说起公务员我们都不陌生,这是很多人大学毕业后的选择之一,近几年公务员报考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今年国考报考的有效人数更是高达157万。可见公务员这条出路还是有很多人选择的。报考公务员的研究生数量不多,更多人选择了当大学辅导员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会有考公务员的想法,毕竟这也是一条看起来不错的选择。大多数的公务员岗位工作稳定,福利待遇也算不错,因此不管能不能考上,很多学生都会试一试。不过仔细研究公务员考生的身份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其中本科生比例较高,还有一部分是大专生。但对于条件更有优势的研究生来说,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却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相比之下,多数研究生更愿意选择当大学辅导员的道路,而不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这又是为什么?难道公务员岗位不“香”吗?为什么更多的研究生不选择考公务员?原因大致有4方面很多研究生不选择考公务员未必是公务员的出路不好,多半是因为以下4方面的原因。1)公务员竞争压力太大从今年国考报考的人数我们就不难看出,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基本都在增加,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相比之下,研究生的出路要比本科生和专科生更多一些,因此他们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数自然也就少了。2)公务员的工作比较单调另外一点,公务员的工作虽然稳定,但相对应的就是工作性质比较单调,重复性高,而且需要很大的耐心,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选择公务员工作的原因之一。3)薪资福利待遇相对一般其实整体来说,公务员的薪资福利待遇处于社会的平均偏上水平,但对于研究生来说,这种薪资待遇显然就比较一般了。所以很多研究生也不会选择考公务员。4)公务员晋升空间有限大多时候,公务员想要在职位职级上更进一步,考察的不仅是工作能力,还涉及自身的情商、个人能力等等。因此,对于大部分人(包括研究生)来说,公务员的晋升空间十分有限,报考的人数自然也就少了。那研究生不选择公务员而选择大学辅导员,是因为辅导员更有优势吗?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确实如此。对于研究生来说,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显然更有优势其实说句实在的,公务员对于研究生来说并不是不好,而是研究生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大学辅导员。因此没必要非得考公务员。首先从竞争压力上来看,大学辅导员的竞争压力显然要比公务员低多了,研究生毕业是最低门槛,这一条就已经足够拦住很多人了。研究生选择当大学辅导员的就业几率要高很多。其次,大学辅导员的工作压力相比公务员要低很多。虽然事情比较琐碎复杂,但主要面对的还都是学生,沟通成本和工作强度都不算高,比较好处理。第三,大学辅导员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不比公务员差,甚至在一些高校当辅导员,福利待遇和地位会更高。而且辅导员和老师的休息时间是一样的,除去节假日不说,至少寒暑假是能够有保证的。第四,在职提升学历更方便。现在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想要提升学历是存在不小的困难的。对此教育部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因此推出的“思政专项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报考人员限制在了思政教师领域。相比之下,辅导员想要提升学历就简单不少了。第五,晋升转岗的几率也很大。这一点也是很多人选择当辅导员的原因。如果在一些公办高校当辅导员,经过四、五年的时间打磨,转入两办、组织部,转入学工部、院系党政办的几率还是很高的。这样一来无论是福利待遇、社会地位还是工作强度都会发生不小的优化。最后一点,优质高校的配套资源比较丰富。一些优质的高校配套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附属小学、中学一应俱全,连学区房都不必考虑。有些学校还会直接分房、分配廉租房等,这样生活压力也会小很多。更重要是,校园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社会基层要高出不少,当辅导员也比当公务员要省心不少。不过尽管如此,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辅导员不适合公务员,具体怎么选,还得看自己。研究生毕业选择大学辅导员还是考公务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尽管大学辅导员和公务员的对比差距很明显,这也不意味着大学辅导员一定就比公务员更好,更适合研究生。具体怎么选,学生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抛开两种做工作的客观待遇、福利不谈,只看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看你能接受或者或者更适合哪一个,然后再综合考虑其他的客观因素,这样逐一做出对比,选择更适合你的。而且同样的,研究生的出路还有很多,当然不只是辅导员或者公务员,比如你对经济财富有很高的要求,那么这两项显然都不适合你。所以,具体选择还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经常听到人说考研难,但是却很少听到人说读研难,真的是考研太难、读研太简单了吗?事实真的并非如此,相信读过研的同学内心都有自己坚定的答案了。我们平常经常听到考研难,是因为考研给了我们更直观的体验,比如今年有341万人报考,庞大的数字就直接摆在我们面前,而读研只是存在一个特定的圈子了,有多难外人很难得知罢了。考研难,已经难出圈了,全国人民都知道考研很难了;读研难,不能就这样默默无闻,应该为读研正名,考研难,读研更难!考研考研难历年考研都很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从历年的考研数据来看,全国考研报录比一直维持在25%左右,每4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能够考上。看起来感觉概率挺大,但是如果考虑到考研这个群体的的基数,感觉就不一样了,事实上每年都将有几百万的人名落孙山。考研难,从近十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中就可以看出,尤其是2020考研生,因为你们需要在341万人中杀出重围,这是史上考研人数最多的一次,也将是史上淘汰人数最多的一次。相较于2010年的140.6万人报考,2020年341万的报考人数翻了一倍还多,并且最近两年还在以每年超过50万报考人数的速度在增长,竞争力之大足以体现出考研的难度。考研的难度不仅仅体现在宏观数据上,如果从个别学校和个别专业来看,冲击将更为直观,2020年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考研报考人数高达4万余人,报录比约为10:1,如果具体到专业,报录比达到几十比一的专业不在少数,甚至一些的较为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高达100:1。考研读研更难考研难,但是实际上与读研相比较,读研要更难一些。第一次见导师的时候,导师的一句话还让我记忆犹新,当时导师跟我们说“考研成功,你们的喜悦最多就只有一个月,进入校门开心一个月后,就有一大堆事要你苦恼了”。过来人都知道,读研期间唯一的事情就是做研究、发论文,压力大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想好好读研和要考博的同学,在搞学术的同时不知不觉头发就变得稀疏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头秃的面积就代表你的学术造诣”。让人头秃读研前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我要发表SCI、核心期刊,我要搞学术、拿国奖,我要做科研、发成果”;读研之后就都变了“我是脑子进水了吗、为什么要来读研、我是怎么觉得自己是搞学术的那块料的呢”要问读研期间最怕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想统一的答案就是导师的召唤。每当导师召唤自己的时候,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想想自己的研究还没有进展,论文也还没有发表,恨不得自己立刻失联掉。sSCI期刊读研难的原因考研是竞争性比赛,因此考研难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报考人数过多带来的难度,而读研并非如此,造成读研难的原因是因人而异的,换句话说就是读研你想读的有多好跟难度是成正比的,你越想读好,它就越难!来看看学长总结的最真实的原因:最真实原因之一:没有目的的读研考研这个事不可否认的是每个考上的同学都很努力,但是仍有不少同学是跟风考研,根本就没有认真规划过自己的读研生活,这样就会导致读研没有明确的目的。这部分同学会误以为读研也很轻松,跟大学一样混混日子就能拿到毕业证,然而进入学校后会被现实按在地上使劲摩擦。迷茫最真实的原因之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搞学术在读研之前,你可能会认为科研很美好,自己要努力进行学术研究,但是等你真正读研之后,会发现搞学术科研跟你想的完全不同,等到认清学术的“真正面貌”之后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搞科研的。最真实的原因之三:一切都要靠自己读研就是一个人的苦行,没有陪伴和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要比考研更孤独。不要以为导师或者学长学姐会帮助你很多,在实际上他们都不一定帮得了你的。读过研的同学都知道,即使是在一个课题组里,大家也只是在为自己的目的和利益而奋斗,甚至你们之间还会成为竞争者,而导师更不会盯着你和督促你,只有靠自己。靠自己总结考研难,读研更难,读研也需要有自己的“名声”,这个“名声”不是为了宣扬读研的难度和劝退考研人,而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对读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否则盲目跟风考研和读研,一定进入研究生生活,就会被拍的“稀碎”。如今,考研已经不再是纯粹的选择了,这其中会有更多现实迫使的因素,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所以真心地希望每一个考研学子都能够想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和考研的规划,不要让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上研,然后又被学术吓得逃跑。明确目标你觉得考研难还是读研难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和留言!
每年年底全国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招生考试,据数据统计,今年的报考人数在341万人次,这逐年上涨的人数也一年一个突破,从2016年的177万人到今年的340万人,这个现象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目前社会的就业压力非常大,让很多第一学历不怎么理想的学生想通过考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这批的考研队伍中985的本科生是少之又少了,下面是一位研究生导师说出了真相,原因是多么的现实。1、985本科生本身的就业机会大首先,考试985的学生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在未来就业时也是很有优势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考研,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缓解就业的压力,但是这985本科生本来就可以凭借着自己985本科毕业证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也就不用再费心费力读研了,985本科毕业生,很多企业都抢着要,对于他们很少有面临就业难的问题。2、985本科生保研的比例非常大就算是想要读研究生,大家也都知道,研究生也是可以保送的,像985这帮学霸,想要上研究生。保研的机会很大,人家压根就不用考,直接保送了,并且985的保研率比普通大学不知道要高出多少,这也就让很多985大学的学生免去了考试直接读研。毕竟学霸的日常就是如此,保送很稀松平常,再反观考研部队中,很多都是二本三本的学生,这就很现实了。3、985本来生常规操作,将眼光投向国外大学再者说了,985的院校就很少,相对毕业生也是非常少的这也让大家在考研队伍中看到985本科生考研的很少的原因,并且,很多有能力的985毕业生,想要深造自己,在读研的时候一般都会将眼光放到国外的大学,凭借自己的能力去申请国外的研究生,这也是很多985本科生经常会选择的,学霸们的选择多,也是我们不能比较的。很多985大学本科毕业生都是选择出国留学,这样不仅是对自己的深造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考研。如此一来,985的学霸们都不怎么参加考研,这对考研生来说也是个好消息,毕竟谁也不想和学霸抢名额,人家随随便便一考,就能赶上普通学生复习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结果,考研生一旦下定这个决心,不管出身是什么名校也好,三本也罢,要想上研究生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少了那些学霸竞争对手,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定能够考上心仪的研究生大学。
为何跨考考研的人很多读研的却很少?这样的考生跨考都失败了!每一年考研的同学中,不乏跨考考研的同学,而且这个比例在考研同学中中也不小。但是每年跨考考研的同学不少,但是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在跨考考研之前,很多同学都比较盲目,其实有的人压根就不适合跨考。那么,你在跨考考研之前,是真的准备好了吗?二战连专业复试线都没达到?其实这些考生根本不适合跨考考研!居于很多条件的考虑,不少同学选择跨考考研,但是在决定跨考之前,小水有话要说,跨考不能盲目,也许你根本就不适合跨考考研!选择跨考,自然有考生自己的考量,但是在跨考的时候,要涉及专业、学校、地域的限制,稍有不慎,浪费多年的备考时间,到最后没读研,白白虚度了光阴!如今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已经陆续下达,在这个时候,有考生小路咨询小水到底要不要三战。问了她的情况才发现,她的这个情况就不建议再考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小路已经毕业一年了,2019年考研是她第二次参加考研,二战的成绩很不理想,还没一战的时候好。她本科就读的专业是金融管理,跨考现当代文学,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自己很喜欢看小说,以后想当个小说家,所以才决定跨考。但是选择跨考的最初她比较盲目,随大流和同学一起选了一所冷门211大学,一战失利之后没工作又全职考了一年。但是考研期间她经常出去旅游,比较贪玩。父母让她出去工作的时候,她又说自己要考研。这样一来二去,时间都被她浪费掉了。二战的结果下来的时候,她的总分比去年低了五十多分,压根就没资格进入复试。所以她这样的考生,既然选择跨考,却不用心努力复习的话,三战是不建议的。除非她痛定思痛,花一年的时间好好的学习,毕竟跨考的人专业基础都不好。因此,我们在跨考之前应该想清楚,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来选择专业。像小路这样的考生并不适合跨考考研,盲目选择跨考的结果只是白白浪费时间。其实除了她这样不愿努力的考生之外,还有以下考生不适合跨考考研,考生要注意!01、不打算改行,只是混个研究生学历的考生有些考生觉得自己本专业考研太难,所以才决定跨考一个比较好考的专业。随便混个研究生学历,都比本科生要强一些。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一旦跨考成功之后,读研的专业基本上就定了以后职业的发展方向。如果你跨考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么研究生期间会非常痛苦,在毕业之后找工作也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到时候做回本科专业的话,薪资待遇一定很差,这样跨考就是在给自己未来道路上挖坑!02、有名校情结,实力不足的考生每年报考985名校的考生有很多,其中不乏跨考考研的同学,像小水就是其中的一员。不过很少有人能够摸清楚自己的实力,在跨考的时候盲目选择985名校。要知道,本专业的考生考985名校尚且困难,跨考的考生要多优秀才有机会呢?小水在这里特指的是那些专业水平不足的考生,跨考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一味的好高骛远,最后只能是考研炮灰,二战三战都没用!03、对某专业感兴趣,但是了解太少跨考考研的学生中这类考生最多,但是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兴趣爱好虽然是使你决定跨考的首要因素,但是真正能跨考成功却是另外一回事。要知道,你对一个专业了解不清楚的话,尽量别乱跨考!就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跨考考研的话有很多个专业可以选择,并不是所有就读这个专业的人都能文,写一手的好诗词。这都是对这个专业的误解。而这个专业考研的话,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要积累一定的知识,要多看原典,这是最枯燥也是最基础的功夫。但是很多人都做不到,到了复试的时候导师一问三不知,最后只能获得被刷的命运!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对待跨考,要根据自身兴趣、专业特点、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理智选择跨考的专业,切忌盲目跟风。要知道每年跨考的同学很多,考研成功的却很少,这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没有比别人更努力的话,读研自然是一种奢望了!你选择考研的话,会跨考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吗?如果某985学校的某个冷门专业比较好考,你会选择跨考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考研择校,是否非211和985名校不选呢?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不值得读?时间进入七月,有不少就业受挫的考生把目光转向考研。临时起意考研的话,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择校。只有目标确定了,才能为之努力,而任何一个人都想在名校读研,但并非所有的考生都能如愿。那么,对于2021考研党来说,研究生院校如何选才好呢?是不是非211或985名校不选呢?考研不选211或985名校就是丢人?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为何很少有人选?近来有考生咨询小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她备战考研一年时间,学校早就定好了,现在却又开始狐疑万分:考研择校是否非211和985名校不选呢?自己选了一所一本院校,为何被同学鄙视,甚至是嫌弃自己丢人呢?她今年考研,选择的是本省的一所一本院校,能考上这所学校她就很知足了。但是她发现她身边的朋友和室友考的不是211就是985,甚至也有一两个同学报考的是北京大学。她有点怀疑,她们这样一所普通二本院校,为何考研的时候没人选一般学校,是不是考研时必须选211和985大学呢?刚开始她也有想过角逐名校的研究生名额,但反观自身的实力,觉得太难。她没有二战的可能,一方面家中父母不会支持她再考一次,另一方面她自觉家里的条件不好,就想一次成功,只求稳上,所以选了一所特别有把握的学校。当初在确定这所学校的时候,小水还帮她分析了学校的报录比。因为是综合类大学,报考文学类专业的考生并不多,复试线基本上就是国家线。而且该校还比较保护一志愿考生,她只需要考到国家线之上,单科线都够,读研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反观211和985名校,不少专业拟录取人数较少,部分专业复试线虚高,有的考生想在名校读研,二战也有可能失败,而她却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所以选择一本院校的研究生对她来说,算是很好的选择了,相比于她二本院校,也算是一个大的进步。当时小水听到这位考生的情况,觉得很有必要来跟大家说一下考研择校的问题。选择211或985名校,还是选择双非院校,都是可以的,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一样有必要去读。在择校方面,考生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01、考研择校应该以自身实际条件为出发点,不要好高骛远考生应该以自身实际条件为出发点,进行考研择校。如果考生有读博的打算,本身实力也不错,可以选择211或985名校。但是,考生自身基础不牢,不具备二战的条件,那就不能好高骛远,应酌情选择一所稳上的院校。对于考研择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打算,具体到每个人的情况也大不相同。有的考生在大学期间,不考研成功就必须就业来赚钱养家,这样的情况,考生就承受不了失败,所以就只能选择一所靠谱的学校。小水建议这类考生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要为外界干扰。02、在考研择校方面,应以自身具体复习情况,合理更换学校有很多考生本来在备考的时候选择的是211或985名校,但是在正式报名的时候就更换了一所好考的一本院校。对于这种降档更换考研院校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考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复习情况,适当调整,没必要死磕名校。03、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含金量一样高,不少王牌专业不输名校其实,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含金量也一样高,不少一本院校的王牌专业丝毫不比名校的差。考生在读研的时候,有不少人纠结过双非院校研究生的问题,尤其是在考研调剂阶段。要知道在就业方面,即使是普通二本大学出来的研究生,也要好过大部分院校的本科生。因此,考研择校的时候,考生应该多角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个选择。既然已经确定了的院校,就不要乱改。但是对于那些临时变换考研科目的院校,考生就不得不酌情考虑要不要换学校了。就算是还学校,也尽量选一所适合自己备考内容的,这样读研的概率会很大!如果你2021年考研的专业今年已经不再招生,你会更换其该校的他专业还是换一所学校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给2021年考研同学一个忠告:想一战成功,一定不要在家中复习!考研有年龄限制吗?过了30岁的已婚女生,导师会歧视吗?
想考研的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我相信很多人考研起初都是没有想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然后看着同学们考研然后自己也跟风一波。自己觉得没事干了,就单纯想提升自己的学历,然后考研。逃避工作,想继续在校园呆着,然后逃避式的考研。除了以上几种,真正考研的人是那种带着决心和计划的考研,这种考生多数是能考上的。考研国家分数线不高,并且近几年考研人数在增加,同时各大高校的录取人数也有所提高。但是一个班下来能上岸的人数却少之又少。而造成这种上岸率不高的原因,小编结合了自己当时的经历,分析以下几点。在备考期间,外界给自己带来的慌张感,大四面临着毕业论文,工作压力等等外界因素,让自己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备考。自己的心态,考研也是一种赌注,考上了可能以后稍微好就业一点,考不上同样面临就业压力。这个时候你就比那些大三下学期出去实习的人少了一年的工作经验,无形中心态负担就大了。家里因素,虽然研究生基本需要用到家里钱,可能你在备考期间也是一笔开销。无形中又给自己施压。当时没有量力而行,想着自己的能力上一本没问题,就想着985/211院校,然后自己分数再好也可能只是陪跑,双数字热门院校考生扎堆。跨专业考生,这种考生本身专业素养就不高,跟科班出身的考生肯定存在差距,自己本身没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尽量谨慎跨考。参考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比如你知道双非去报清北复旦大学的金融学专业,这些院校的考生基本都是来自名校的大神,竞争力一点都不必高考低。因此,我们在决定考研前,想好考研的初衷,问清楚自己是否能够坚持下去。小编是过来人,在备考期间心态崩了,自己坚持不下去,输给自己的同时,也输给那些意志坚定的人。除此之外,想好自己要报考的院校,有时候,往往选择大于努力。
首先声明:考研总分为:500分;而高考总分为:750分。所以,不能以高考的分数来衡量考研分数的高低。考研的难度与4个因素相关:① 备考资源;② 地域;③ 所报专业招生人数及报录比;④ 复试组考官是否“歧视”考生本科院校。第一、备考资源从大三准备考研开始,你会体会到什么叫“分道扬镳”。你我之间,兴趣不同、志向不同,所报学校和专业当然也是天差地别。从此,你的备考之路便只有你一人,独自踏上征程。这条路上,没有各科老师对你的谆谆教导;没有各种大神为你传授复习方法;爸妈也不再像高考时一样,除了学习,把其他事儿都给你整的井井有条;更无法和你的同学、闺蜜一起为同一个目标日夜奋战。没有可参考的复习秘籍,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参考书目,更别提什么真题。虽然有很多考研机构,但是一般只提供政治和英语的课程。你的专业课,没有什么人能帮到你。很多个日日夜夜,你觉得前途一片迷茫,也不知道该不该坚持下去。看到周围的同学,各自偷着时间在努力学些什么,而自己却手足无措。这是我当年备考时,最真切的经历。因此,考研期间,最好有个学校相同、专业相近的研友。两人互相鼓励、分享备考资料和信息。第二、地域(所报院校)从本人考研的经历来看,每年的“政治”和“英语”这两门科目,各个地区的评分标准不同(客观题除外)。同一份试卷分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最后得分的差距可能会相差到15分。所以,考研党经常会调侃有的地方是“水区”,有的地方则是“旱区”。这也就是有的同学没怎准备就能考75+,有的同学又背书、又报考研班,最后才考60分的原因。根据网友的解读,我们将“水区”和“旱区”罗列给大家,以供参考:玩命极旱区:北京、浙江、四川大旱区:天津、福建、江苏旱区:上海适中区:湖北、广东小水区:山东、安徽、甘肃、湖南大水去:陕西、河南、辽宁、吉林、江西、广西、内蒙、宁夏、新疆、河北、山西、重庆玩命水区:云南、贵州、黑龙江、青海、海南神秘区:西藏单从这个角度,我推荐你报考“水分”较重的区域。因为,如果你初试成绩达不到所报院校的复试线,调剂时也不会因为政治成绩太低,而调剂失败。第三、所报专业招生人数及报录比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研究生报名人数比2017年又有大幅增长,达到了238万人。竞争更加激烈。如果你报的专业只招收几个人,我劝你就不要报了。录取你的可能性真的不高。此外,更重要的是你要经常点进所报院校查看招生信息,看所报专业的往年的报录比是怎样的。以2018年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为例:虽然整个经济学院的总招生人数高达:1035人,但是,有的专业,比如世界经济、国民经济、金融学等专业,不管报了多少,最终只录取1个人。这样的情况,就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你报考的专业恰好只招收1个人,我劝你慎重。因为,这1个名额,大概率会留给名校的“推免生”。你努力一年,也只能当炮灰。第四、复试组考官是否“歧视本科学校”“本科歧视”在很多大学的研究生复试现场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你的本科院校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那你在报考学校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报有本科歧视的学校。否则,即使你初试分数再高,也无济于事。当初,我的两个同学报考的就是某某外国语大学,不知道这里敢不敢写真实校名,所以就以“某某”代替吧。这两个同学的初试成绩分别为:413和408。真的非常高了。在初试成绩的排名里都在前三名之列。但是,无一例外,两位都被刷掉了。最后,调剂到了四川的院校。可见,复试依然是生死攸关,绝不是走个过场而已。所以,在准备报考的期间,就要从各个渠道联系到你未来院校的学长或学姐,了解一下本科歧视问题,和复习备考问题。如果歧视太重,最好换一所院校。
文/陈三谈教育当人的世界观统帅着他的思维、感觉、意志、活动等一切精神生活领域时,知识就变成了起作用的东西。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思维,这是教学技巧的重要表现,凭借这种技巧,教养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学生寒窗苦读就是为了金榜题名,考上一个好大学就意味着可以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不过我们学习就是为了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提升自我的价值。近些年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2020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了1071万人,其中毕业生有874万人,但是社会上没有那么多岗位提供,所以大学生就开始考研或者考公务员,2020年参加考研的人数也达到了377万人,对比2019年增加了87万人,可见竞争有多激烈。如今很多的用人单位和企业都十分注重学历,毕竟这也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在面试短短的过程中,只能通过学习的经历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本科学历的含金量也不如以前,所以考研就成为了热门选择,很多人都想要考研后再去工作或者考公务员,这样就更加具备优势。用人单位门槛的提高,本科学历也是大幅度缩水,除非是985学校毕业的学生,否则本科生并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大学生想要在就业的时候脱颖而出,那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学历。大专学历真的比较难就业,在很多人眼中,大专生遍地都是,本科生都不好寻找工作了,研究生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很多人就会在毕业的时候考研,有的人是因为有理想和目标,但有的人只是盲目跟风,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就业,看到周围的人在考研,自己也在盲目的报考。考研的录取率并不高,而且比较容易成为炮灰,尤其是没有目标的考研,这需要一个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也有的人是为了追求学术而考研,近些年考研成为了热门,但是考博的人却有些少,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我们都知道研究生毕业差不多是25周岁左右,有的人可能会参加两三次考研,所以毕业后的年纪也不小了,虽然说在校期间可以兼职赚钱,但是不少周围的人都已经开始赚钱养家了,有的人甚至都结婚生子,所以很多研究生自己也会着急,想要早一点成家立业。而且国内读博毕业很难,基本上三年的读博生涯都不容易顺利毕业,基本上都要拖个一两年,还有人说读博七八年毕业都是正常现象,所以毕业后就三十多岁了,此时没有事业也没有婚姻,凭借一个学历又能怎样,很多人都表示熬不起,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就算是博士毕业,那出来还是需要寻找工作,择偶也会遇到困难,因为现在大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尤其是女孩子,博士毕业已经三十多了,对于成家立业肯定会有所影响。也有的人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才放弃的,要知道读研期间就要花费很多的学费,到了博士这个阶段,虽然说导师会安排一些项目来赚取经费,但是同龄人都自己的领域都已经小有成就,这也会让博士生感到着急。博士生的毕业也是一个未知数,论文就是一个比较难的关卡,还跟平时的期末考试有关系,而且有的导师还会故意延迟毕业,就是想把学生当成免费的劳动力,不过读博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业后薪酬待遇还是很高,至于怎么选择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夺,切勿盲目跟风。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吗?我们一起留言讨论吧!#博士#
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但日常生活中,为何很少看到研究生呢?原因在这学历的重要性,在当下这个社会,已经不言而喻啦,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所感,特别是对于一些80、90后家长而言,现实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课,想想每次同学聚会的场景,相信大家就会有很多话想说,特别是想对自己的孩子讲,好好学习,这句话,孩子可能现在不明白,但不久的将来,会有所感的,最近这两年的时间,考研的热度,持续上升,报考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现在却为何很少看到研究生呢?现实给出了答案,原因在这!进入“大公司”本科毕业,现在优势已经不太明显了,985、211高校出身的大学生还好些,至少名校的背景放在这里,但对于很多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本科毕业后,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面临失业,或者更多的人,会从事一些销售行业,当然,销售行业目前来讲,还是非常赚钱,但对人的挑战也非常大,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再者来讲,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而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讲,研究生毕业之后,虽然工作也不是特别好找,但通过各种途径,自身的努力,再加上导师们的提携,进入一家公司绝对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只要自己敢想,一切皆有可能,这部分成功进入公司的人,基本上都处于潜水状态啦,有可能某天会冒出来一个两个,但总体来讲,这部分人,进入公司后,就“藏”起来了,外人看不到也就见怪不怪啦。前两天有一个做企业的朋友,到我这边来喝茶,聊到学历的问题,他讲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简单统计了一下,公司有百分之六十的研究生生占比,而我这个朋友,是前两年才读的清华的MBA,顿时感觉自己公司的实力上去了,当然这也跟我这位朋友从事的行业有关联,不过,总结起来,这也是一方面影响因素。身份比较尴尬研究生学历,目前来讲,有点高不成低不就,高的有博士、博士后,下面还有本科、专科大学生,说好也不是特别好,但说差,还过得去,所以这让一些研究生,感觉现在所处的位置,极其尴尬,这也导师了,很多研究生们,毕业后,除了去一些公司之外,很少有人,选择抛头露面,去做一件事情的想法和干劲,也就导致了,这部分人,不太容易被人发现,藏的比较深。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特别是很多事业单位、公务员,这种机构,基本上读在职研究生的人,有很多,有时候,莫名其妙的,某某同事,就多了个,什么某某高校的在职研究生什么的,当然最近很多事情也在调整,事业编、公务员的录取要求又在逐步提升,研究生学历,即将成为下一个敲门砖。很多人光顾着敲门,却很少去想,学历这一块,都自然而然的选择低调,研究生这个群体数量是逐年上升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表现自己,将自己推销出去,这样自己就离成功,更近一步啦。对于自己身边的研究生朋友,你怎么看?欢迎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