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受阻,研究生招生可以再扩招大 目前国际关系复杂,特别中美关系生变。由于美国无理打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总统声明,宣布禁止与中国军民融合(MCF)有关联的中国公民持F或J签证,进入美国攻读研究生学位或者访学,从6月1日起生效。等等这些无理做法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我们知道,每年中国有不少学生出国读研,去美国很多。现在因为这个原因,原本有些赴美留学的学生受阻留学读研不成,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留国深造。这无疑会增加考研的竞争度。为此,这里建议2021年不妨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让更多学子有深造机会。
作者李鹏辉访学期间与两位导师课题讨论照片在英国利兹大学为期6个月的访问结束了,回想这次访问学习,让我受益良多。英国政府较注重社会科学的发展,政府在社会科学方面投入的科研经费较多,使英国的社会科学发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我的博士课题——驾驶员分神行为,正是属于工程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研究,一方面需结合车辆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一方面需考虑行为、决策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此次访学,使我的博士课题能够吸取英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及基础知识。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在利兹大学的合作导师Natasha教授虽处于交通系,但其本身具备心理学博士学位,从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给了我很多启示;二是利兹大学与附近的谢菲尔德大学、约克大学组成白玫瑰大学联盟,主要在社会科学领域共享师资、试验工具,并定期举办社会科学学术交流会议,并且三所高校老师发表的前沿论文,在正式期刊出版前均会提前共享在白玫瑰大学联盟系统中,可供三所大学的师生最快掌握这些前沿的研究,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三所大学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三是我在利兹访问期间所使用的一些较新较前沿的统计分析方法,经过网上检索发现其大多开发或者发展于英国,所以我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英国找到这些工具的介绍及使用方法。英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英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与美国、德国截然不同。首先,英国的博士生与其导师是独立的同事关系。一般情况,英国的博士生并不享受导师课题的资助,故并不需要对导师的课题负责,学生可将全部精力致力于博士课题的研究,从而保障其科研的自主性、独立性及创新性。而对于享受导师项目资助的博士生,因其研究以完成导师的项目为主,故规定其博士毕业论文需具备除去项目内容以外的三个创新部分,从而保证了博士生研究的创新性。在保障博士生受到充分的指导层面,在双方确定导师与学生关系时,便表示两者愿意在博士生所开展的课题中进行合作,会各自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在学校政策方面,学校明确规定每学期导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科研的次数下限,并采用相关系统记录每次讨论的具体情况,从而确保了博士生能够得到足够的指导。最后,由于英国本、硕、博的学制普遍较短,其对博士毕业生的定位是具备继续从事科研的能力,而非已具备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当然,这种培养模式也存在相应的缺点,博士生不直接跟从导师完成课题项目,导致博士生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具备自主科研能力、创新力的博士生可在此种氛围下做出非常创新、突破现有框架的研究,但不具备自主科研能力及创新力的博士生在此种氛围下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博士论文。与此截然不同,美国导师只有在具备课题项目及经费的情况下才可招收博士生,即博士生均可根据项目内容及规划开展自己的博士课题,此种模式保证了全体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下限,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上限。而工程化培养模式极高的德国,则更注重博士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而非基础理论的培养。处于更高水平的社会发展阶段,英国整体的精细化程度较高,比如博士生的双(多)导师制度,博士生数量少而精,博士生可根据课题需求选择相应方向的导师,从而在不同研究方向均可得到充分的指导。我在利兹的访问也得益于此种科研氛围,在到利兹之后,导师Natasha教授很快便安排我在组内进行了一次学术报告,介绍我的博士课题及在利兹的研究规划,而后根据我的课题需求,帮我联系了另一位副教授Gustav,一同指导我在利兹的科研。我的博士课题主题为驾驶员分心,涉及汽车、交通及心理学等多学科,我本身具备汽车工程专业背景,导师Natasha教授具备心理学及交通背景,而Gustav副教授则具备很强的汽车控制及心理学建模背景,与两位导师的合作极大地补充了我所缺少的心理学及交通背景知识,从而极大促进了我在利兹的研究工作。访学期间与课题组同学照片英国的高校管理英国高校管理的科技化、资源集中化、设施人性化程度也极高。其科技化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利兹大学网络中心给每位学生、教职工划拨出足够空间的网盘,供大家存储办公数据及文档用。其优点是,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电脑便可访问该网盘中的数据,从而开展工作。二、我们也可非常方便的远程使用网络中心的计算机,上面安装的商业软件非常全面,便于我们进行数据处理、大型计算等。三、会议室较多,并且会议室的电脑、大屏幕均具备远程视频功能,保证了师生间的远程会议。这些高科技的软硬件系统确保了我们即使在家、出差在外,也可随时随地无障碍地科研、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其资源集中化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在每一栋研究所大楼的每一层中,均有一台公用打印机,大家在个人电脑上点击打印文件后,便可在任意一台打印机上登录自己账号打印文档。二、每栋研究所大楼中均有厨房、大厅(很多桌椅),大厅一般作为公共的吃饭、交谈、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一般我与导师单独讨论自己的科研进展也是在大厅中进行的,由于大家均在大厅中进行这些活动,反而互相不受干扰,可以非常愉快、畅所欲言的进行学术交流讨论。因此,该空间的利用率非常高,氛围也很轻松,省却了很多会议室的占用。设施人性化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学生工位的座椅非常舒适,可任意调节高度、倾斜度,从而让我们中午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座椅上进行午休,省却了回家午休的路程时间。二、大楼中也有小的独立浴室,方便骑自行车上班的同事。我觉得在未来,我国的高校也可部分借鉴其管理科技化、资源集中化、设施人性化的模式,相较于国内高校每个办公室都有自己单独的打印机、单独的学生电脑,英国的这种模式更高效、整体成本更低。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其社会人员少而精,此种模式更适用于英国。生活和科研上的收获在利兹交流期间,我在生活和科研上也有很大的收获。在生活上,从大的层面,我感受到不同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异。西方社会生活相对自由度高一些,体现在各方面,比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在生活方式上,周围人会较为理解你在生活上面与别人的不同,比如穿着、饮食等。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这些都是被认可的。在工作方式上,由于我所在的大学国际生较多,不同国家的学生在一起,有的愿意白天工作,有的愿意晚上工作,所以学校的工作室允许24小时工作,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同时,国外的导师也不会要求学生必须在工作室工作,也不会查看学生白天是否有到工作室,只要学生课题进度合理,定期讨论的内容充裕,导师也会非常认同该学生的。在国外的生活也特别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及独立能力,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自己租房子,自己购买生活必需品,自己解决每日三餐,让我真真切切体验到独立生活的感觉。因为在国内校园这样一个熟悉的环境里,我们所有的东西都被安排规划的非常周到,吃饭直接到食堂即可,购物在学校的超市里面也是无所不有。但是在国外却大不一样,偌大的校园里面,仅有一个小食堂,里面卖的还是以西餐为主,我根本就吃不习惯,所以最后只能每天自己做中餐吃。所以每周六我都需要抽出半天的时间,到市中心的中国超市购买所需要的蔬菜、食品等带回家。为了保证每天吃到的饭菜是新鲜的,我每天都早起做好早饭和午饭,吃完早餐后将午饭带到学校去。到学校后我便开始整个上午的刻苦科研,大概到1点钟,便开始与周围的同学一起加热饭菜,边吃午餐边聊天,感觉氛围也特别棒。一群身在异乡的小伙伴,大家一起聊聊近期科研、生活方面的事情,也感觉特别高兴。有时候也会有国外的同学一起,边吃边聊,了解不同国家在饮食文化、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整体来讲,在国外的六个月,让我更加的自立,同时也学会了很多的生活技能,与不同国家的同学建立了友谊,增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扩大了视角。在科研上,受益于英国高校精细化的博士生培养方案,我每周都能单独与Natasha教授及Gustav副教授进行一次大约45分钟至60分钟的讨论,极大地促进了我博士课题的推进,及科研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我利用半年的时间与两位导师一起完成了2篇英文期刊论文的内容。在其中一篇论文中,我分析了一种安全性参数,发现了认知分神会导致驾驶员车道保持能力下降,与前人采用另外一种参数认为认知分神会导致驾驶员车道保持能力提高的结论相反,从而推进了该领域学者对于该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目前已完成该论文的投稿。在另外一篇论文的构思阶段,在与两位导师头脑风暴之后,我们发现我在清华做的实验数据可用来测试他们最近在认知分神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猜想,经过2个月的分析后,我的数据成功验证了他们的猜想,目前该论文处于修改阶段,也即将进行投稿。这两篇论文对应的内容正是我博士课题中很重要的两部分内容,极大地促进了我博士课题的完成,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科研能力与素养。同时,这次访学也为清华大学和利兹大学两课题组的后续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即便在我回国的日子里,我也能够与国外两位导师继续开展科研上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让我非常高兴的是,我也得到了两位导师的认可,Natasha教授愿意提供科研经费,邀请我到利兹大学再次访问半年,继续在我的博士课题驾驶分神领域开展合作,保持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前沿性研究。最后,也要感谢清华大学给予我这次机会,资助我在自己研究方向最为知名的几所大学之一学习,极大地促进了我的博士课题进展,提高了我的科研能力,并建立起与国外同研究领域导师、课题组的联系,为今后的交流、合作打下基础。同时,此次访学也让我感受到不同的国家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本文来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李鹏辉同学的访学总结报告编 辑:邵正隆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徐思羽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学生记
春季学期开始,上海大学新一轮的海外实习、海外留学又开始申请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数十个国家纷纷与我校学生展开了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少研究生加入了出国的大军。今年3月初,教育部召开了教育新春发布会,介绍了我国留学工作情况。数据显示,我国留学规模持续扩大,出国留学人数稳步增长,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54.45万人。攻读硕博的研究生所占比重占35.51%。《上海大学研究生报》针对出国访学、留学情况,对上海大学硕士生博士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展开深度分析。Q1:留学你更关注什么?调查者中有意愿出国访学、留学的同学所占比例为41.3%,正在国外读书所占比例为11.6%。在这些学生中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选择了美国,英国、欧洲其他地区分别占有五分之一,选择澳洲/新西兰的同学占有百分之十三。当问到他们所选该地区学校的原因时,人文风情与教育基础都是同学们的首选条件,除此之外则是自然环境。出去看看,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领略不一样的风景,体验别样的生活。图1-1 留学,你想去哪个国家或者地区?图1-2 你选择该地区留学的原因是?(多选)在学校的选取方面,大家最为关注的是该学校在专业上的水平,专业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其次,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学费,目前访学交流或者留学所申请的学校都会提供一定金额的补助与奖学金,能够减轻学生一部分负担,但是对于一些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孩子留学往往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压力。在美国杜克大学的杜新宜告诉我们:“一年学费加住宿费,大概10万元人民币左右。自己在美国刚呆了一年,各种花销加起来,大概需要花20万元左右。在国外的学习任务还是挺重的,一开始语言关就是一个考验,你需要花费两倍甚至三倍的时间去弥补课堂知识,压力很大。平时也不想花太多钱,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我们采访了在悉尼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葛志文,他说道他所读的专业一年学费是15万元,学校并没有给研究生提供补助,奖学金设置名额也较少,拿到的人也只是少数。为了减少父母的开销,他平时都会做一些兼职。正在申请东京大学的毛以晨跟我们说道:“学校几个月前有东京大学的访学信息,正好我想趁这个机会出去看看,东京大学法学在世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正好可以学习一下。”图1-3 对于留学,留学教育方面你更关注哪方面的信息?(多选)Q2:留学到底值不值?面对人数越来越多的留学热潮,不仅没有让人望而却步,反而却愈演愈烈。留学算是对自身的投资,而投资必然有风险,有些人往往会把投入与收入看作是有直接相关的,如何预估留学值不值,评判指标因人而异。图1-4 为什么选择留学?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同学是想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下其他国家的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国外教育资源丰富,在国外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有一部分同学是冲着毕业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去的。无论原因是怎样,这都不能代表留学值不值得标准。理论上说,读书是为了求道,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有的人选择出国读书完全是因为自己热爱,因为渴望在世界顶级的学府彻底地学习自己所爱的专业;而有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学历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甚至希望用自己最高学历的毕业证换得房产证,因为大多数人的“理想”其实包含了更好的物质条件。放长远了看,其实,让出国值回票价的,不只是眼前的经济回报,更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Q3:回国就业?一个沉重的话题如今,出国深造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归学成回国,有留学背景的学生回国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国内激烈的竞争情况, 他们不得不更加谨慎选择。186位调查者表示,若海外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就业的占总人数的78.26%,数字非常乐观,但是当他们谈及回国后不得不面对的就业压力时,和国内高校毕业的学生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图1-5 海外完成学业后是否会回国就业?“我本科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出国留学选择的还是跟这方面有关的专业,但是了解到国内的就业现状后,虽然这个专业在国内还是比较火爆,但是不得不担心回国后就业问题 。”吴鹏说。而还有一些同学有着其他的困扰,本科专业为工商管理的李雪去年成功申请到香港大学读经济政治专业,她现在非常担心回国后的工作问题,因为当时报选专业时比较随意,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以至于现在不得不学习其他知识。“我一直对学术比较感兴趣,想出国了解下最前沿的学术信息,所以一直准备出国读博”,林木子说道。林木子是该专业的“学霸型”人物,平时经常会阅读各种书籍,学习社会学的她,非常具有钻研精神,现在她正在努力准备英语考试,申请英国留学。谈到关于未来就业问题,她说道:“我并不是很担心就业问题,因为我想在该领域努力钻研下去,做出小有成就,如果回国的话最好可以在大学任教。”无论是出国短暂的交流或是留学,同学们越来越谨慎了,更加在意专业的选择与对自己未来的规划,选择合适的专业,并对自己回国后的就业有着详细的计划那么出国留学就是值得的。面对越来越多的留学机会,你是否也曾心动过呢?留学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的留学生和家长不再盲目跟风,选择留学也更加慎重与理性了。出国看看固然好,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仅要对国内外的学习环境有一个清晰地了解,也要对自身素质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做出真正适合的自己的选择。
本文来源:质化研究整理自《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年第2期(节选) 作者:娄枝 乔刚 蓝文婷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实践是否具备某种共同特征?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能否为我国一流博士生培养提供启示与借鉴?作者基于对博士生的访学体验分析,试图揭开问题的答案。本文研究目的:博士生是博士生培养的最重要的主体, 同时也是博士生培养的目的。本文基于国内顶尖大学在读博士生国外访学体验, 探讨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 旨在提升我国博士生科研竞争力,推动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和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 对18位国内顶尖大学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项目出国访学的博士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应用扎根理论, 利用NVivo12. 0软件进行资料编码, 对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进行深入研究。01、研究问题“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 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未来发展的道路和前进的方向。从人才培养角度看, “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博士生尤其是研究生科研体验一直是学者关注的对象。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最早由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cation Research) 和毕业生职业生涯协会 (Graate Career Association) 于1999年发起, 致力于系统搜集毕业研究生对其科研经历的认知、感受和看法的信息。[4]此后, 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在英国得以兴盛。2007年, 英国高等教育学会 (Higher Ecation Academy) 针对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经历在全国高等教育机构中发起了一项系统性调查, 迄今已开展了七次。问卷涉及导师指导、研究技能、设施与资源、学术氛围等核心问题, 成为英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途径之一。[5]此外, 美国各院校开展了有关博士生科研体验方面的调查, 例如MIT的博士生离校调查主要包括博士毕业生在MIT的就读体验、经济支持与负担、在读期间学术活动参与以及毕业后计划和求职经历等。[6]同时, 国内学者也非常关注对博士生科研体验研究。例如, 自2011年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每年开展对全国不同层次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读研究生的大范围问卷调查, 研究在读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导师指导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7], 但该调查群体涵盖所有类型和层次的研究生。2014年, 罗英姿等开展博士生对教育环境质量满意度的调查, 结合博士生对环境质量因子重要程度的感知, 得出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生成的关键环节和因子有:学术氛围、物质环境、导师科研能力等[8], 学术氛围排在第1位。2016年, 袁本涛、李莞荷针对博士生群体, 调查了在读博士生所感知的学习环境、切实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具体包括导师指导、资源平台、质量文化、博士生能力发展等维度。[9] 综上所述, 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是基于问卷调查了解博士生就读期间的科研体验, 对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研究内容不多。本研究以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体验为切入点, 运用访谈法以国内顶尖大学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项目出国访学的博士生为研究对象, 从博士生主体视角着重分析当前世界顶尖一流大学博士生的科研特征, 以期为提升我国博士生科研竞争力, 加快促进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02、研究对象和方法(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首先, 确立访谈思路与提纲。本研究通过查阅中国知网 (CNKI) 等数字资源数据库获取国内外博士生科研特征相关文献, 在此基础上初步归纳博士生科研特征所涉及的问题, 据此设定访谈提纲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对访学所在课题组 (团队) 博士生的科研态度评价。二是对访学所在课题组 (团队) 博士生科研行为特征评价。在访谈提纲的指导下, 一方面由访谈对象对访学等细节进行回忆和描述, 另一方面根据访谈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兴趣点与情境进行或引导。[10]访谈结束后, 在第一时间内整理访谈文件。 (二) 研究方法与工具“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 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 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1]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通过对博士生的深入访谈, 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及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0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整理, 并对归纳概括而成的理论框架进行深入分析。扎根理论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扎根理论流程 资料来源:黄辉华, 余昌胤, 张年, 魏来, 冯毅.基于扎根理论的医院管理者视角下医师多点执业现存问题及对策的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9 (1) :91-96.(三) 研究对象与样本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2月26日, 作者根据专业筛选, 陆续联系并最终访谈了18位国内顶尖大学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项目出国访学的博士生, 以面对面访谈和微信语音等媒介进行交流。访谈的所有录音时长501分钟42秒, 平均每位访谈对象约28分钟, 访谈记录文本共计55 101字。 18位访学归来的博士生访学时间跨度从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 访问大学包含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渡大学、密歇根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见表1) 。被访谈对象访学科研时间为6个月至2年不等, 对于访学所在课题组 (或团队) 博士生科研特征具有直观切身的体会。本文通过质性研究方法, 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 探讨访学博士生视角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 表1 访谈样本信息汇总03、研究过程(一) 开放编码开放编码是通过分析原始资料中的句子或段落对类似的现象进行概念化, 并在此基础上将相同或相似的概念集聚到相应范畴中的一个过程。[12]为确保编码过程的有效性, 由2位研究人员同时逐一对访谈原始记录文本进行了至少2次编码活动。依照此方法, 最终确定参考点267条。 表2 开放式编码举例(二) 主轴编码在NVivo12.0中, 主轴编码阶段的主要工作体现在将自由节点归类成树状节点。[13]本文将267条自由节点 (参考点) 进一步提炼和归类为树状节点。例如, 2位研究人员根据研究设计和被访谈者的主要思想, 将A11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积累,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文献等。经编码, 最后总结归纳出4个树节点, 分别是A1持续的科研热情、A2高水平的学术专注、A3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A4高效的科研产出四个方面。 (三) 核心编码核心编码 (或选择编码) 指在所有已发现的类属关系中经过系统分析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 并通过这个“核心类属”将其他类属串成一个整体, 使所得到的资料形成一个清晰的故事线索的过程。[14]通过分析, 最终将4个树节点提炼成1个核心节点———博士生科研特征 (见表3) 。其中, 广泛的学术交流参考点数最多, 共有97个参考点, 其次是高水平的学术专注 (84) , 持续的科研热情 (51) 和高效的科研产出 (35) 。从参考点数来看, 访学博士生更多关注到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的科研过程、科研氛围, 以及博士生个体的科研投入, 反映了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过程模式”给访学博士生留下的深刻印象。 表3 三级编码表(四) 理论饱和度检验本文参照吉尔·J.费兰西斯 (Jill J.Francis) 等的研究, 采用理论饱和度指标检验样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15]研究人员继续访谈3名博士生来验证数据是否达到饱和, 编码结果表明, 未出现新的范畴, 因此, 访谈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04、研究结论与分析(一) 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通过对访学博士生的科研体验, 从科研热情、学术专注、学术交流以及科研产出四个维度总结提炼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具有持续的科研热情、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高效的科研产出四大特征。以下是具体分析。 1. 科研热情维度:持续的科研热情是推动博士生科学研究的根本动力心理学家指出, 内因和外因共同影响个体的行为结果, 其中, 内因对个体行为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科学研究活动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具备良好的智力支持, 而且需要耗费科研人员极大的精力和体力。因此, 博士生要想持续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必须具有高度的科研热情。科研热情度是指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意愿强度, 是激发博士生维持科研活动并致使行为朝着一定科研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反之, 科研热情度低则科研动机不足, 科研水平不高。因此, 科研热情度对博士生的科研业绩具有预测作用。 通过对18位访学博士生的访谈, 近70%的博士生在访学期间体会最深的是所访问学科的博士生具有极高且持续的科研热情。正是因为有持续的科研热情, 他们才会有取之不竭的科研动力。根据参考点数分析, 在持续科研热情这一树状节点下, 参考点数排在第一位的是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积累,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文献 (23) ;其次是科研工作量大, 不间断地从事纵深研究 (14) ;再次是不断学习和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 (9) ;最后是敢于挑战权威, 勇于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或领域 (5) 。其中, “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积累,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文献”是“持续的科研热情”子节点中最多的一个自由节点, 其节点参考数占到45%, 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态度特征。其次是科研工作量大, 不间断地从事纵深研究, 其节点参考点数占27%, 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纵深研究对维持博士生科研热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见表4) 。 表4 持续的科研热情中子节点的材料信息2. 学术专注维度:高水平的学术专注是提高科研效率的基本素质专注力也称为注意力, 是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者某一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专注力, 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 同时会提高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博士生学术专注度指的是博士生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注意力集中, 专心于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心理行为。该指标是衡量研究效率的指标, 同时, 也能对科学研究产出进行科学预测。只有对科研活动保持高水平的专注, 才能确保高水平的科研产出或科研业绩, 反之, 则科研产出低下。访谈中发现, 近60%的访学博士生认为所访问大学博士生的科研专注度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根据参考点数, 依次是“工作时间心无旁骛, 互不干扰, 工作效率高” (44) 和“将科研与生活分开” (40) , 体现出博士生将科研活动与社会生活同等对待的状况 (见表5) 。正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C所说:“我们工作时间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 工作效率很高。但在周末或者假期, 大家基本都会选择放松, 这是在为后续的高效工作做充分准备。”同样, 教育学专业博士生D指出:“虽然科研任务重, 但我身边的博士生却能怀着愉快、平静的心情从事科学研究。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同时又很羡慕的地方。”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将科研与生活并重, 使用“两条腿走路”的行为方式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博士生科研高效的原因。 表5 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子节点的材料信息3. 学术交流维度:广泛的学术交流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最佳路径学术研究最根本的就是交流。[16]学者们通过有效的交流不仅可以提升和扩展知识, 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研究, 从而扩大学术影响, 树立学术声誉。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和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人托尼·瓦格纳在2013年撰写的《教育大未来》一书中指出:“未来世界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7个关键力, 即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其中, 沟通交流能力是一项必备能力。 通过访谈发现, 18位访学博士生都指出, 去世界一流学科访学对扩展视野、增长见识有极大帮助, 同时指出在访学期间更能清晰地认识到科研交流的重要性。访学期间, 被访谈者可以与国外导师、国外其他一流学者、课题组其他博士生等分享科研体验, 交流科研进展, 交换科研想法, 探讨科研问题, 交流群体来源多样, 交流的内容广泛。 根据参考点数, 在“广泛的学术交流”这个树节点中, 参考点数最多的是“朋辈之间你追我赶, 注重团结协作” (22) 。被访谈者回忆称, 由于所在课题组 (团队) 成员来源广泛, 且非常优秀, 博士生身边的“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效果显著。例如, 工业工程专业博士生E指出:“我们团队一个师兄, 在读期间除了学术论文成绩显赫以外, 还成功地申请了好几个发明专利, 并且其专利很快被投入到生产实践中,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很多人都在向他看齐。”同时, “乐于分享研究思想、体验和成果”参考点20个, “积极参加世界一流学者专家讲座和报告并交流”参考点16个, 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活跃程度和积极程度。此外, 课题组内的沟通和交流仍然是博士生从事科研实践的主要形式, 主要体现在“定期参加导师组织的课题组会, 围绕课题热烈讨论”(14) 、“定期与导师面对面单独交流, 共同讨论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3) 等。最后, “课堂讨论气氛热烈” (7) 以及“主动参加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5) 也成为博士生扩大科研社交的重要渠道 (见表6) 。 表6 广泛的学术交流子节点的材料信息4. 科研产出维度:高效的科研产出是体现博士生科研活力的核心指标高效的科研产出是衡量科研绩效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博士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效的科研产出, 既能让博士生有效完成既定科研任务, 也能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 让博士生在科研上更加勤奋。罗伯特·艾森伯格 (Robert Eisenberger) 曾利用二级奖励理论 (second reward theory) 来解释勤奋。他认为, 个体通过勤奋行为产生了勤奋体验, 这种体验具有二级奖励特征, 使得个体为获得更大价值体验而产生更高勤奋度的操作行为。[17] 几乎所有的访学博士生都指出, 访学所在课题组的博士生基本都能较快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同时, 他们的科研成果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28) , 科研成果丰硕 (7) (见表7) 。究其原因, 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独立承担科研任务激发了博士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一流大学博士生读博机会难得, 博士生表现出更多的“惜时”行为。同时, 在课题研究中需要博士生独立承担科研活动, 博士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 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二是朋辈压力促使博士生更加努力。世界一流大学一般具有优质的博士生生源, 在共同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形成竞争氛围, 朋辈之间易于发现差距, 同时也易于受到朋辈努力行为的影响。例如, 社会学专业博士生E指出:“半年的访学经历, 对于我的整个学术生涯都起着重要作用。在这半年里, 我不断反省自己的不足, 深知唯有不断努力, 才能和自己的朋辈竞争, 时不我待。”三是团队协作提高课题完成效率。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不是单兵作战, 而是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和合作, 共同为课题研究贡献智慧。所有被访谈者都指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从事科研时需要团队协作, 毕业之后更要看重团队协作。四是注重深度研究, 确保研究的创新性。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注重深度研究, 即在有限的研究领域注重深入挖掘, 并注重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 提升研究的创新性。 表7 高效的科研产出子节点的材料信息(二) 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投入—过程—产出模型———基于核心编码的分析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基本可以使用CIPP评价模型进行阐释 (见图2) 。博士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 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其科研动力的最直接、最稳定来源。在博士生主观能动性极大发挥的情况下, 博士生能具备持续的科研热情, 而正是因为有了科研热情, 才能确保其在科研活动过程中时刻保持高度的学术专注, 并且活跃于各类相关学术活动之中。饱满、充实的研究过程是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 同时也是推动博士生更加努力并维持持续的科研热情和投入的催化剂和助动器。不仅如此, 除了博士生个体主观能动作用以外, 博士生所处的环境对博士生科研活动的影响显著。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 大学内部自由的学术氛围,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及同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良好关系等是确保博士生安心科研、热爱科研、投身科研的重要保障。另外, 友好型环境也促使博士生与导师与同学等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他们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促使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学术水平的进步。图2 基于CIPP的博士生科研特征模型05、启示与建议通过对18位访学博士生的访谈, 从科研热情、学术专注、学术交流、科研产出四个维度, 总结提炼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具有持续的科研热情、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高效的科研产出四个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 使用CIPP评价模型对研究结论进行阐释。结合以上分析, 提出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的四点启示和建议。结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具有持续的科研热情、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高效的科研产出四个特征。在此基础上, 借助CIPP评价模型进一步对研究结论进行阐释。建议:一是注重博士生科研热情培养, 确保博士生科研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科研氛围营造, 提高博士生学术专注力;三是搭建国内外博士生交流合作平台, 提升博士生学术交流能力;四是加强团队协作, 提高科研产出水平和效率。
作者(后排右二)留学期间与同学在一起。作者(左)与外国朋友共度圣诞节。2017年10月,在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国外短期访学项目”资助下,我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进行短期访问学习。对个人而言,一个博士生应该多接触不同的科研环境,与不同的学术思想进行沟通交流,才会激发自己的研究思路,更加富有创造力。南大研究生院的这个项目正是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1次来到美国,开始了访学生活。虽然只有短短1个月的时间,但我却收获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国外良好的校园文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也为以后进一步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2018年9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资助下,我再一次来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进行为期18个月的交流学习。访学期间,我按照预期计划旁听课程、参加学术交流,也曾去当地人的家庭感受别样的节日气氛。记得去年感恩节,我受邀与其他几位国际生一起去MelissaCollins夫妇家做客。感恩节是一个美国独有的节日。虽然经过4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感恩节的食物并没有太大改变,仍是以火鸡为主食,加上蔬菜、水果、土豆泥和南瓜馅饼,饮料则是葡萄酒和水果苏打水。那天,我和其他国际生按照美国人的风俗,有的带了一些自己国家的特色小礼物,有的带了葡萄酒,有的带了感恩节贺卡,搭Melissa的顺风车前往他们家。大约半小时后,车停在了一栋装饰着秋收景色的房子前。眼前的景象非常有趣,在一栋现代别墅前,整齐排列着大捆的麦秸秆和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南瓜,门前用稻草扎成的小人在风中摆动着腰肢,房檐下还挂着成串的红辣椒和大蒜头。这一片丰收景象顿时让人感觉到温馨无比。Melissa的一双儿女在门口欢迎我们,同我们每一个人拥抱问候。吃饭前第一个环节,Melissa拿出准备好的一张纸,让小女儿先给大家念感恩节的由来。小姑娘念完之后,开始进入第二个环节——祷告。之后正式开始用餐。饭后,大家一起观看电视里播放的感恩节特别节目——美式橄榄球比赛。女主人介绍说,这也是美国家庭的传统,感恩节饭后全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我瞬间联想到中国年夜饭之后全家一起看春晚的情景,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也各自聊了些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印度同学讲述了他们洒红节,我则介绍了中国的春节。在这期间,Melissa问我,现在的中国小孩学不学英语——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很早之前。对于还没有去过中国的Collins夫妇一家人来说,通过我的介绍,他们对于当代中国充满了更多的好奇与期待,我也非常热情地邀请他们以后去中国游玩,他们将会看到与想象中不一样的中国。做游戏也是感恩节家庭聚会中的一个重要活动。有纸牌、投飞镖、桌球等小游戏,游戏期间Melissa开始忙着给每个人准备咖啡、茶和水。正玩着,烤箱里又“变”出了南瓜派和苹果派,对于喜欢吃甜食的我来说,这真是太美妙了。时间很快到了傍晚,我和其他几位国际生向Collins夫妇一家告别,感谢他们带我体会到了感恩节的真谛,我也让他们一家人了解了不一样的中国。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也在传播中交流。中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在美国学习的这段日子里,我认识到自己除了要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以外,也要承担起一份促进中美教育文化交流的使命。(作者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留学生)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幸请到两位国外考试的大咖来分享经验,对自己有高目标和高要求的同学们,一定要看过来。一位是来自韦林托福、雅思课程标准课的制定者许乃夫老师,另外一个是来自美国ETS托福项目经理赖苏闽女士。谈到ETS,我先给大家做个介绍。ETS(EcationalTesting Service美国考试服务中心)是全球领先的非营利组织,热衷于完成我们的使命(英语内容),来提高全世界人民的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我们致力于提供创新而有意义的评估方案,改进教学,拓宽教育机会并提供政策信息,是世界级语言考试。许乃夫老师谈研究生访学的注意事项1. 时间规划每年的研究生选拔海外访学项目都会在新学期开学10月份左右由学校下发文件,要求学生报名。报名材料包括:外语水平/证书,是否参加奖学金计划,平均GPA,申请方式(学校推荐或自主申请)等申请相关材料,具体可以参看学校下文文件要求。因此,要赶在10月份雅思、托福出成绩,例如要达到访学语言成绩要求雅思6-6.5分、托福80分-105分。需要预留3个月-6个月的学习、刷题和考试时间,一般来说考2或3次。最佳学习时间是考完研究生考试之后,1月——9月这个区间段学习雅思、托福,保证出分,顺利完成访学的申请工作。2. 对申请时语言成绩的理解1)无语言成绩第一:无语言成绩的合作院校也是有效的合作院校,但是没有做语言要求的话,你一定会在访学期间遇到语言障碍,影响访学交流的效果。第二:无语言成绩要求的合作院校,最好查询官网,看下院校介绍、专业介绍和大学排名和专业排名,已确认真实有效。2)桥梁课程所谓“桥梁课程”指的是语言学习,类似于预科学习。一般来说,国外的语言学习都是按照周计算培训费用,学费大致在1000-1200美金每周(根据每个州和当地的要求不同)。建议:在国内学好语言,省钱。3)有语言成绩要求学校排名和专业较好的学校才会对访学提出高的条件。例如:托福105分,雅思6.5分,这是国外研究生入学的中等要求。语言水平高不仅能帮助同学们大量进行文献阅读和查收,更重要的是当你写论文和做presentation的时候,对语言水平的驾驭要远远高于国内研究生。3. 案例分析梁某同学,2010年本科就读于江汉大学历史学系,2016年考上云南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史硕士。2017年托福90+的分数,导师直接推荐就读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费雷斯诺分校美国史硕士。乃夫老师经常给学生讲一句话: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就像在文学巨匠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一样,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这位同学在大学二年级就高分通过四六级考试,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三等奖,2009年湖北省翻译协会首届笔译竞赛三等奖。一句话总结:学英语,要趁早。赖苏闽(Sumin)对托福考试的介绍1、托福考试介绍托福考试不同于其他考试,在于它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测试。特别是在写作和口语方面,你会发现它和阅读、听力是结合在一起的。在Writing 和Speaking里有综合口语、综合写作,会同时考核阅读能力、听力能力,并把它结合到说和写的技能上进行考核。通过读和听来获取的信息,写或说的形式,从而进行体现。这也是为什么托福考试听力占很大比的原因。不管听和写作也好,都会接触到听力,听到文章、对话,通过读和听获取的信息。除了阅读部分没有涉及听力,其他三个部分都有涉及听力,但为什么这样设计考试呢?因为:1. 初衷:帮助大家完成留学、交流的目的,对于非母语的学生更需要什么。2. 托福研究员进入学校、各种场景、亲身体验,完成TASKS所需要的语言要达到哪个程度。再根据这个所需要的程度,在反推到我们的考试中设计考试。所以,托福考试是一个evidence-based tasks(以论据为依据的考试任务)。 托福是一个高度的仿真的考试,它的场景的设计,语言出现的顺序、包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种种场景设计出来的考试。考托福考试包括学术知识都是有涉及到的,完托福考试的人在国外没有很强的不适应感。2.托福考试的特点托福考试考试顺序是先考阅读,而托福阅读的内容又为托福听力考试提供了背景阅读信息。在相同话题的口语和写作中非常注重考生的话题延伸、语言使用。对于中国考生相对较低得分的口语来说,整体水平比全球考生要低1分。那么这1分的差距在哪儿呢?作为韦林托福标准课的制定者,资深托福雅思教师,2011年出访美国ETS并获得培训证书的许乃夫老师来说,这1分主要在考生的表达(Delivery)。托福口语评分标准The two key features that characterize delivery are clarity of speech and pace. Pronunciation, stress, and intonation most often determine the clarity of speech in a response. The rate of speech, length of utterances, and the degree of hesitancy or choppiness all factor into the pace of a response.——选自于Propell Workshop for the TOEFL iBT Test的口语评分标准决定表达的两个要点是表达的清晰度和节奏。语音、重音、和语调决定了回答的清晰度。回答的速度、长短和是否有停顿和卡顿决定了回答的节奏。许乃夫老师建议各位同学采用ETS的官方指南(OG,OfficialGuide)为主,并且以past papers(真题)进行验证,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方位提高自己。特别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机构,“每天坚持一点点,进步带来大改变”。2011年许乃夫老师在ETS培训并获得证书 2014年许乃夫参加ETS托福培训并获证书
引子:最近,某教育平台推出了出国读研比率最高的十所大学排行榜,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对外贸易大学和外交学院居前三位。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科大、北外和北语位居四至十名。正文南方科技大学南科大是一所属于未来的大学。我们将逐步建成六个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生命与健康学院、医学院、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建成人文中心、社会科学中心;建成30个系科和26个前沿交叉研究中心;建成一支由世界级人才领衔的800人左右的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充满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将坚持以“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国际化、个性化、精英化”为核心和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10000人的学生规模;随着二期规划的顺利实现,一个现代化的校园将更加完善,一个中国最美丽的校园将呈现给各界。对外贸易大学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和支持:政府机构、企业家、财团、大公司等纷纷向学校捐资设立基金或奖学金,许多国际著名的跨国企业成为学校的赞助团体。目前,社会力量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奖教金等20余项,院系级基金则更多。学校与美、英、法、德、日、俄、意、澳等48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特色更加鲜明。外交学院同国外院校的校际交流日益扩大,目前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79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并每年选派部分优秀本科生及研究生到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荷兰、瑞士等国家的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此外,2013年1月和6月,分别与法属波利尼西亚大学和俄罗斯外交学院签署协议,合作建立两所孔子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与境外20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本科生境外访学人数占年级人数比例超50%,居全国高校领先地位。2016年全年学生海外交流3574人次。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239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与港澳台地区25所高校(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2016年12月,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13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其中欧洲7家,美洲4家,非洲1家,亚洲1家。学校自2009年始,每年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学校还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包括世界汉学大会在内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授予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罗德里格斯等14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尔斯宾思、约翰纳什、泽尔腾、托马斯谢林,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台湾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阿纳斯塔西亚迪斯,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等81位知名人士为名誉教授。
在麻省理工学院大草坪前,与主楼Killian Court (俗称“大圆顶”)的合影时间过得飞快,在麻省理工学院为期六个月的访学生活即将要结束了。回忆半年来学习与工作上的点点滴滴,感触很多,这其中有许多麻省理工的优点值得我们中国的高校去学习,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需要我们去避免,甚至引以为戒。Mind and Hand:在科研中提升自我2018年的3月1日,抵达波士顿的第二天清晨,顾不上尚未倒过来的时差和旅行的疲惫,我就匆匆从位于萨默维尔镇的租住地,赶往位于剑桥镇的麻省理工学院报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各栋建筑散落在剑桥镇东南角的查尔斯河河畔,隔着查尔斯河与波士顿的后湾区相望,校区基本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跟随手机导航走了许久,却迟迟没有找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大门入口,这让我不禁焦急起来。直到遇到一位身穿带有MIT标志衣服的同学,拦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我已经身处麻省理工校园之中了——和国内的大部分高校不同,麻省理工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校内外所有的道路都是直接相通的,校外的人和车可以毫无阻碍地进出校园,各个院系的系馆也没有门卫,游客均可自由出入。虽然时不时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前来参观,但整个校园依然显得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我和麻省理工的第一次邂逅就在这样一种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发生了,真可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是麻省理工这所世界名校留给我的第一印象。2017-18年度,麻省理工学院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一、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世界第四、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五,其材料学科更是长期位居全美第一。虽然在各种各样的非金属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日益占据美国各个高校材料学科研究热点的背景下,我所研究的传统金属结构材料越来越不占主流,但是素来拥有物理冶金背景的麻省理工材料系,还是保留了一支短小精悍的金属结构材料研究队伍,这一点实属不易。而我在麻省理工的合作导师,材料系的C.Cem Tasan教授,就是这为数不多的队伍中的一员。他从世界著名的金属研究重镇——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马克斯·普朗克钢铁研究所入职麻省理工还不到三年,就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独立研究团队,共有博士后三名,博士生七名,访问学者和访问生三名。第一次和Tasan教授见面,他就立刻和我约定了每周固定的讨论时间。在他的课题组里,每位成员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每周和他讨论科研进展,以确保导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状况。在Tasan教授的日程表上,每位成员的项目进展情况标示得密密麻麻:有的处在项目开题阶段,有的处在实验和数据收集阶段,有的处在数据后处理阶段,有的处在文章撰写阶段,还有的处在投稿阶段……根据不同的进展情况,每周的讨论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这种有效的时间管理令我印象深刻,它有力地确保了组内科研活动的高效运转,值得我校的课题组学习借鉴。麻省理工对实验室的安全也十分重视。和导师敲定课题细节之后的第一时间,我就想投入工作,结果却被实验室的管理员告知没有进入实验室的权限。原来是因为我还没有完成学校规定的安全培训课程。麻省理工的安全培训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实验安全知识培训,在网上进行。学生浏览每一章节的幻灯片后,需要回答相应的课后习题,只有正确率达到60%以上才能通过。所有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博士生、访问生都必须参加;第二层次则是每个实验室根据自身情况组织的单独培训,包括危险源的识别,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仪器的操作须知等等,由实验室的工程师负责组织考核,该实验室所属的研究生必须参加。在完成了上述两项安全培训之后,我才终于开始了我的实验之旅。麻省理工的校训是“Mind and Hand”,意在强调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分析能力,也必须具备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前在清华做实验,很多事情并不需要自己动手,比如加工试样,只需要把CAD图纸画好,直接交给机加工师傅即可;又比如拍摄试样的电镜照片,只需要自己坐在一边,告诉电镜工程师用多大的倍数观察哪些位置、哪些区域即可,并不需要自己操作电镜。然而,在麻省理工,这一切都需要自己来动手了:在线切割设备上切取试样,切割丝的运行轨迹需要精心设计,遇到一些复杂的几何结构如何处理,如何选取合适的切割参数,都让我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学习电镜的操作,对我来说更加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失去了工程师的帮助,我必须自己学会图像的对焦、对中、消象散,然后设置各种合适的观测参数,有时候还需要转动和倾转样品台,却又要格外小心,不能让试样撞上电镜真空腔内安装的各种探头……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我才终于掌握了这些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了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的资格。Tasan教授课题组的组会安排在每周四的下午,由一个45分钟左右的长报告和一个15分钟左右的短报告组成。报告中的讨论也相当活跃,大家可以随时打断报告人,就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讨论和商榷,充满了学术民主氛围。开始时,由于英语口语不熟练,我还不太敢随便插嘴提问。Tasan教授看出了我沉默的原因,便鼓励我勇敢提问,他说即使说的不规范也不要紧,只要大家能理解我表达的意思就行。于是我开始勇敢地参与组会讨论,虽然英语讲得并不流利,时不时地夹杂一些语法错误和中式英语的不正确表述,但总算是正常地参与学术讨论了。整个访学期间,我一共做了三次长报告、一次短报告,口语水平也随之提高了许多,英语水平确实需要语言环境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提高。相较之下,我们清华大学虽然是国内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大学之一,但是研究生还是普遍比较缺乏英语口语锻炼的机会。希望以后除了一般性的英语课程之外,学校能够更加重视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的培养,这对我们日后融入国际学术圈,进行国际性学术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制度差异在Tasan教授课题组工作期间,我也和组里的麻省理工博士生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了解到了这里的博士生培养制度。总体而言,MIT的许多制度和国内是比较类似的:博士生入学后,首先需要经历一年的课程学习,修完四门必修课程,然后必须通过严格的博士生资格考试环节。博资考有一次补考机会,如果两次都不能通过,就只能拿硕士学位毕业,或者转学去其他学校。博士生的开题环节也异常严格,由系里相关领域的教授组成专门的开题答辩委员会,每次都会有很高的淘汰率,这也是美国“宽进严出”培养模式的特点之一。但与清华不同的是,麻省理工材料系对博士生毕业时的文章发表数量没有专门的规定,只要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达到毕业要求、能够通过答辩委员会的认可,就可以毕业,并不强求一定要发表多少数量的文章。相反,如果学位论文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即使在读期间发表了很多文章,仍然是不给予通过的。在这一点上,也希望我们清华可以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更全面地、积极地评价一名博士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而在学校的组织结构和权力运行上,麻省理工非常注重学术自治,而非行政主导。学校的科研活动以各个教授的课题组为基本单元独立运行,校长和系主任不会过多的影响和干涉。甚至说,校长的职责仅仅是代表麻省理工出席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等隆重的活动,平时就显得很“没存在感”。与此同时,学校也非常尊重每一位教授自主选择科研方向与课题,不会制定过多的学术指标去要求教授完成;当然,教授们也必须对自己的科研方向负责,如果因为选择了不合适的方向导致科研经费缺乏,或者学生无法毕业、甚至招收不到学生,学校也不会替教授去承担任何后果。实质上,这也是美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在学术领域的体现,即“小政府、大自治,自由竞争”的逻辑。当然,必须要指出的是,去行政化并不是去政治化——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政治活动在这所学校里留下的痕迹:美国两大政党在麻省理工中都有自己的组织,比如民主党人反对特朗普政府强制遣送非法移民的宣传单就经常散发到我们实验室中。此外麻省理工也非常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楼大厅的墙壁上高悬着在二战中为美国牺牲的麻省理工校友的名字,这一点和清华设置英烈纪念碑的理念不谋而合。名校亦有不足作为一所国际顶尖高校,麻省理工当然有许多值得学习之处,但不是所有的制度都值得我们不加甄别地照抄照搬,甚至有一些不足是需要注意规避的。第一,麻省理工的本科生、研究生招生均采取“申请—审核制”,学业成绩(课程绩点)和标准化考试成绩(本科的SAT和研究生的GRE)只作为参考之一,而学生在科研经历、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背景则是决定是否录取的重要因素。这一机制固然有利于招收更多的精英学生,却很能保证招生的公平性。在Tasan教授的课题组里,我就遇到了一位韩国某官员之子正在做暑期研究,他高中都还没有毕业,甚至不具备从事科研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框架,就已经在父亲的安排下,进过麻省理工两位教授的课题组了。六周时间内,他其实什么工作也没做出来,但出于将来申请本科学校的目的,还是硬生生地利用组里博士生的一些数据给他“造”出了一篇文章,为他的简历上增添了“光辉的一笔”。而对于普通家庭的子女来说,恐怕是很难有这样的机会的,这也就造成了美国名校招生极大的不公平性。相比之下,我国的高考制度虽然存在着某些问题,却相对能够保证绝大多数人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目前,中国也正在推动本科招生和研究生招生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公平必须得到严格的监督和保障。第二,麻省理工的市场化运作,也导致了学生的社会保障不足。学校没有专门的公共食堂,所有的餐厅都和校外一样是市场化运营,不享受政府补贴,因而饮食价格异常高昂,往往一顿饭就要需要花费10美元以上。而在清华,只需要刷学生卡,花10元人民币就可以在学校食堂吃上一顿很不错的饭菜,两者不可同日而语;麻省理工学生公寓的住宿费更是比一般校外房屋的租金还要高,达到1000美元/月以上。而在清华,学生宿舍的住宿费远远低于北京市房屋的一般租金;医疗方面,麻省理工的学生都需要自费购买昂贵的医疗保险,而清华的学生都可以享受校医院的公费医疗……以上种种,都造成了美国的顶尖教育为精英阶层所垄断,底层群众很难负担得起这样的教育成本。第三,虽然美国社会历经了南北战争和黑人平权运动的洗礼,但是在今天麻省理工的教授队伍中,仍然残存着一些种族歧视的痕迹。比如,有些教授对中国学生持有一定的偏见,在招生和奖学金的授予上对西方学生有倾斜,甚至在学术上对中国学生和学者不甚友好。据一些中国籍的学生反映,麻省理工材料系某位担任知名杂志主编的教授,对中国学者和中国机构署名投送的稿件,几乎每次都不予送审就直接拒稿,而对来自西方国家学生的稿件则大开绿灯。这样的做法不仅侵害了中国学者的权益,也对学术的公平和公正有着极大的损害。相对而言,清华对待外国留学生的态度还是相当友好的,我们也应该极力规避生活中、学术上类似种族歧视问题的出现,体现出清华大学海纳百川的胸襟。总的来说,为期六个月的麻省理工访学之行,让我学到了很多、感受了很多。在完成既定科研任务的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制度差异,认识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不足之处和优势所在,非常有意义。正像鲁迅先生在多年以前提倡过的“拿来主义”那样,在清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今天,我也希望母校可以扬长避短,辩证地吸取麻省理工的先进经验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注意避免照抄照搬,也避免麻省理工存在的一些问题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只要通过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清华一定可以屹立于世界名校之林,像今天的麻省理工学院那样,成为世界各国学子纷纷向往之地!本文来源: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芮少石同学的访学总结报告 编辑:邵正隆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徐思羽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学生记者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大学专业和就业2018年已经过去了,2019届毕业生正在忙乎着关于深造和就业的各种事情,很多人很想了解国内顶尖级高校学子的毕业去向,冷丝今天用9张图表解读一下最牛毕业生的深造和就业状况。清华大学毕业生,男生多于女生,到哈佛大学深造的人数最多首先来看看图1和图2:清华大学毕业生整体情况清华大学毕业生整体去向就性别来说,清华大学因为工科非常强大,毕业生男生人数相对来说要多于女生。就不同学历来说,深造率最高的是本科生,超过70%的学生最终选择了继续读研,博士生继续深造的比例也很高,超过30%的博士毕业生选择出国和在国内做博士后工作、访学。相反,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选择继续读博士的不多,比重仅占10%。清华大学毕业生再看看图3:清华大学毕业生出国深造情况仔细看过这张图以后,你会发现,清华大学学子非常喜欢美国的哈佛大学,在所有的出国深造高校中,去哈佛大学就读的毕业生最多,其次是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也是两所理工科在国际上排名第一或者第二的世界名校。图表4显示的是清华大学毕业生在国内的就业单位:国内就业的单位和人数就业去向人数最多的当属于华为,几乎近三分之一的清华毕业生都去了华为上班,其次是腾讯科技,还有国家电网公司、百度、网易和阿里巴巴这样的名企。当然,清华大学毕业生也喜欢到一些党委组织部门就业,2018年毕业生中部分学生就选择了去福建省委组织部和四川省委组织部。再看看清华毕业生去了哪些国内的地方:清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清华毕业生最喜欢去的地方依旧是北上广和浙江,这些都是国内目前最为发达的区域,无论是城市基础建设还是用人制度建设等等,这些地区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大学毕业生选择去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人数较多,去华为上班的人也很多。先来看看图表6:北京大学毕业生整体情况与清华大学相似的是,北京大学2018年毕业生人数相比较往年没有太多的变化,基本持平。就学历而言,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也是情况相似: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博士生,最后是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毕业生图表7显示的是北京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情况:北京大学国外深造的去向与清华大学不一样的是,北京大学选择去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芝加哥大学,而哈佛大学被排在第三位。图表8显示的是北京大学毕业生国内就业单位:北京大学毕业生的国内就业单位与清华大学几乎是一模一样,北京大学毕业生选择去华为上班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腾讯科技,再就是国家金融单位,其中一部分北京大学毕业生留在了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整体上看,北京大学毕业生还是喜欢去薪资高的单位上班。最后看看图表9:北京大学毕业生所去的地区与清华大学一样,北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去向绝大部分在北上广和华东地区。就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18年毕业生去向来看,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到世界名校深造,这是好事。但是就毕业去向的国内地区来看,毕业生基本都去了最发达的地区,这可能是人们比较担忧的问题。冷丝个人认为,这不是坏事,但也不是好事。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留学生落户上海学历有哪些要求?哪些学历无法申请留学生落户上海?非全日制学历无法申请留学生落户上海?赶快来看看2021年留学生落户上海学历要求有哪些?2021年留学生落户上海的问题1:目前申办留学生落户上海所要求的社保缴费基数为多少?积分落户服务站老师答:目前以9339元/月作为参考水平。后续如有调整另行公布。 2021年留学生落户上海的问题2:办理留学生落户,对于申报企业有什么样的资质要求? 积分落户服务站老师答:申请单位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具有用人自主权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制事务所以及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信誉良好,并在本市依法纳税、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各类企业(非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其上级法人注册资金应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2021年留学生落户上海:学历要求 海归学士1. 国外高水平大学本科,累计学习时间2年以上2. 国内外联合培养本科,需获得国内外三张证书海归硕士 1. 国内本科/研究生“双一流”高校,国外研究生高校无学校排名限制2. 国内本科/研究生非“双一流”高校,国外研究生高水平院校 3. 国外高校本科+研究生海归博士,无学校排名限制进修访学:国内研究生/副高级及以上职务,国外进修/访学1年以上2021年留学生落户上海:哪些学历无法落户上海?①合作办学性质的同学申请留学生落户上海,必须国内外都有有效学历证书,并且满足累计学习天数才可。②国内专科+转学分至国外本科 ③国外硕士,境外累计学习天数<半年 ④国外大专 ⑤国外只获得文凭(Diploma)没有获得学位(Degree)非全日制学历无法申请留学生落户上海? 国内本科学历为非全日制的同学也是可以申请的,只不过对于工作要求相对高一点,需要连续缴纳12个月社保,社保基数达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1.5倍以上才可以提交落户申请。所以非全日的同学不要灰心,只要不是“一刀切”,把非全日制学历拒之门外,后期等换工作涨薪了,我们还是有机会的,起码我们是有资格提出申请的,只是暂时条件未达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