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写:1、从时间方面写,计划自己未来达成什么目标。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可以从时间入手,计划自己未来做什么,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比如想考研,所以这三年就努力学习,争取三年后考上研究生。比如自己毕业想进好公司,就寒暑假去实习,然后平时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2、从职业方面写,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做哪些方面的工作。从职业方面写个人发展规划,就比如自己未来想当科研人员,自己就要本科期间努力学习,争取获得推免资格。然后读名校的研究生,进研究院研究自己喜欢的课题。3、从情感方面写,自己未来如何对待父母,家庭是怎样的。个人发展规划也可以从情感方面入手,比如写自己希望未来家庭美满,和父母一起生活,那自己要达成这样的愿望,就要具体分析如何去做。这样就能很顺畅地写出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了。4、从人生价值方面写,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也可以从人生价值方面写,比如自己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样自己本科期间该如何,做的一些事情体现了自己怎样的价值,这样的发展让自己很满意。写个人发展规划主要是为了让自己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有怎样的人生,按照自己心中真实所想来写即可。
当同学们拿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心里一定会美滋滋的,因为自己考研期间付出的汗水终于有了回报。录取通知书拿到之后2个月左右,同学们就要正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啦。为了让研究生期间过得更加充实,同学们在开学前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三年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活哦。01一、写好硕士研究生学习计划同学们要利用硕士研究生开学前的那个暑假写好研究生期间的学习计划。首先要熟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基本信息;再就是多阅读硕士研究生导师发表的论文,了解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第三,关注本专业国际前沿研究成果以及重点研究方向。做好以上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好好写学习计划了,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3年)、中期计划(2年)、短期计划(1年),把学习计划尽量细分到每个学期,让自己在开学后不会迷茫。做好研究生期间的规划,顺利毕业02二、跟硕士研究生导师多交流开学后,可以拿着暑假写好的研究生学习计划与导师交流,认真听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其充分探讨、修正,这样你不仅能得到及时的专业方向指导,导师也能充分了解你的学习计划以及你的学习目标。这就为充实度过研究生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生期间,一定要多请教导师,多主动向导师汇报近期的学习收获和研究成果,比如近期阅读了哪些文献,最好用PPT的方式展示出来。硕士研究生导师对于同学们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要经常跟导师交流哦。利用好硕士研究生期间的时间03三、硕士研究生期间要阅读大量专业文献硕士研究生的毕业条件,每个学校的规定不一样。最低要求:1篇硕士毕业论文加1篇学术论文。关于学术论文,大多数学校要求硕士研究生需要发中文核心期刊、SCI等才能毕业。所以硕士研究生要想顺利毕业,一定要多阅读专业文献。阅读文献的数量上来之后,你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才会有深刻的认识,才会知道最新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成果。这样你在写论文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灵感。硕士研究生期间要大量阅读文献04四、集中精力写论文写论文是一个很煎熬的过程,它需要同学们反复修改、反复校正、反复思考,所以同学们在写论文的时候要集中精力,做到心无旁骛。理工科研究生在写论文前需要做很多实验,文史类研究生在写论文前需要做很多调研、分析、比较,所以写论文的过程可以修炼同学们的耐心、毅力、专注力。也许在写论文的某个时刻你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同学们一定要挺住。理工科研究生读研期间经常进实验室05五、为就业或者考博做准备当同学们到了硕士研究生二年级之后,对于本专业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了,这个时候要开始思考是考博还是就业了。如果要考博的话,那么就要多发几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英语最好过六级,并且跟导师多交流考博方面的想法,寻求导师的支持和帮助。如果决定就业,那么就要多留意自己关心的就业岗位,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硕士研究生要开始为就业做准备06在繁忙的研究生学习研究之余,一定要抽时间锻炼身体。运动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压力,面对数据、论文、实验、调研,我们经常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对于身体健康不利,所以每天挤出一些时间去运动场锻炼身体对于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很有促进作用。硕士研究生期间要经常锻炼身体硕士研究生可以利用下午5点进行运动同学们,如果你在研究生学习期间遇到了困难,欢迎跟我交流互动哦。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张力友)综合自南方都市报(ID:nddaily 记者:张小玲)、各校网站、教育部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谁说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对部分大学生作出退学处理!132人退学!“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过去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近日透露,该校研究生院建立的完整的“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分流淘汰机制,让“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过去,“严进严出”成为常态。深圳大学研究生院介绍,2018年,该校结业的博士、硕士共38人,单科及格但有75分之下者有1529人次。中期考核前均及格,但平均75分之下者有51人,学习年限预警有1215人,成绩预警有70人。退学有132人,其中,未注册退学有34人,学习年限超期退学有39人,学业退学4人,个人申请退学55人(其中27人学习时间达到最长学习年限)。“132名退学学生中有74%是因为未写学位论文或学位论文达不到申请学位的要求无法毕业而退学。深圳大学有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对学位论文的开题、预答辩、查重、送审、评议和公开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要求。”深大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建议研究生与家长在报考研究生前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和本科学习基础选择专业;入学后要与导师详细讨论确定研究方向并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动真格!不少高校纷纷出手了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转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除了深圳大学,不少高校都对部分大学生作出退学处理,引发关注!比如: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因其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或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理由,且未经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博士7年、硕士5年,下同)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决定对这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西南交通大学↓↓↓对于“超出最长学习年限且未提出结业申请”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拟按学校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退学处理。对此,有网友表示,“真吓人”,“不是说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吗?”,“考个研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吧”...还有网友留言说,这会不会扼制研究生报考越来越热的趋势?教育部发文,有人开始担心毕业了此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通知》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通知》称: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自律,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责任。培养单位要突出学术诚信审核把关,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举一反三,防范在前,层层压实责任,强化日常监督。对学术不端行为坚决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依法依规从快从严查处。对当事人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和学术惩戒。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办。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馆际和校际学术共享公开制度,以公开促进学术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此,有人开始担心自己的毕业问题。还有人表示,应该好好落实!据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表示,我国可能有65%的博士无法按期毕业。他表示,不是所有的博士生都理所当然能毕业,目前,我们的博士教育体系是开头松——中间松——毕业严 。能不能在中间过程也严格起来?一旦严格要求,老师要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在学问上关心学生,在思想品德上、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影响学生。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如果在大一期间就有明确的考研目标,那么早做准备会更从容一些,可以制定一个更完善的学习规划。从近些年来的考研情况来看,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热门专业更是如此,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考研热依然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准备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基础学科,包括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另外需要重视外语的学习。数学和外语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学科,而且这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对于考研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应该重点关注。另外,部分高校外语的复试环节会有口语交流,要重视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第二:注重专业知识的广度。专业课的考察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初试阶段,初试阶段的考察内容通常是比较明确的,准备起来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复试部分的准备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有的学校在复试的时候会随机考察专业课内容,这无疑增加了复习的难度,所以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要尽量面面俱到,注重知识的广度。有的学校复试环节如果有不及格的情况会直接淘汰,这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三:注重实践能力。由于目前的考研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实践能力往往也是复试环节比较关注的内容,如果在大学期间能够参与到一部分科研任务中,或者是参加一些比赛,这都会提升复试的成功率。最后,大一、大二期间可以先不选择目标学校,因为考研是一次重新选择高校的机会,所以如果学习能力比较强的话,可以选择一个资源整合能力更强的高校,这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会有较大的帮助。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各位2019年考研党,你现在可以查看各个高校的最新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计划——各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相关网站都可以查阅。就42所双一流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来看,大多有不同程度招生指标的增加,但是保研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很多报考者不太理解的是,这些招生计划是怎么编制出来的?它们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有什么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首先,硕士研究生招生编制基本按照“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方式实施的。部分高校2019年招生计划我国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在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时,采用的方法基本上还是平衡兼顾各个专业学位点分摊招生指标为主。一般而言,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者根据多年招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招生单位内各招生专业的招生名额进行协调分配,最终得出招生计划。同时,在为各招生专业进行名额分配时,编制者主要依据是往年的招生情况,比如考生报考人数多、过线人数多的专业相应追加招生名额,而那些考生报考人数相对较少、一志愿过线人数达不到原定招生计划的专业则相应减少招生名额。最终,这种协调使各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总和等于上级部门下达给招生单位的招生名额。山东大学的秋天其次,这种陈旧的编制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被应用多年,具有方便的操作性。其一,这种方法在编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时,由于主观因素发挥较大作用,因此编制工作相对较为简单,便于操作。同时,招生计划编制者通过工作经验对各专业招生名额调整,可避免招生专业名额的分配不均,也不会出现专业招生名额过多或过少等现象。其二,招生计划编制者通过多年招生数据可总结出各招生专业考生报考情况等基本规律,这对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各专业报考人员多少具有一定的把握,也便于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进行调整。然而,这种凭经验的主观调整法也容易产生四种弊端。南开大学的秋天一是招生计划与学科导师培养能力可能不符。在编制硕士生招生计划时,对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能力没有充分分析,往往容易造成热门专业招生名额超出导师能够指导研究生的能力范围,冷门专业招生名额远低于导师指导研究生能力范围的现象。二是招生计划与考生报考数可能不相符。由于在编制硕士生招生计划时, 都是一种凭经验编制计划的模式, 缺乏科学、合理的判断依据, 所以在考生报考时容易出现所谓的“招生大小年”现象, 最终损害的将是考生和招生单位双方的利益。三是招生计划与学科现有教学资源、学科重要程度不相符。依据经验编制计划的方法,对于一些生源充分的专业,则追加招生名额,但一味的追加招生名额,招生专业可能出现由于现有教学资源有限,专业基础薄弱等原因,达不到在现有招生计划下培养研究生的要求。秋天的湖南大学同时,一些专业由于专业较冷门,受考生关注度低,考生报考人数较少,合格生源数一直低于招生计划数,但该学科可能具有较强的培养能力,专业实力雄厚,甚至是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等。如若单纯依靠考生报考情况考虑招生计划, 则该类专业招生计划会逐年减少。因此,单纯依靠招生情况来分配招生计划名额会造成强者不强现象。四是招生计划与社会需求可能会不相符。传统的招生计划编制过程对于学生就业因素、国家相关政策等因素考虑较少。由于报考考生选择专业时都考虑就业等因素,从而使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专业报考人数较少,势必造成冷门更冷。实际上社会对任何专业都有需求,一味地对热门专业增加招生名额、减少冷门专业招生名额,必然会使杜会需求与各专业学生数量不协调,这也不符合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大连理工大学的秋天最后,鉴于上述种种情形,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应该有固定标准。因为,各个高校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编制具体标准,以及执行的方法,国内高校理所当然应尽快构建立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具体办法和实施细,确定各招生专业相对重要度、保研计划等等,进而得出各招生专业实际招生名额。附录42所双一流高校招生计划表42所高校全表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这几天由于各个院校的研究生入学录取通知书已经下发,也有很多被录取的同学在网络上晒出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对于我们大部分考研的同学来说,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意味着自己在以后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我们以前一些阶段的学习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需要我们在研究生就读期间注意的事情也比较多,那么我们在研究生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研究生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读硕期间做好4件事,本科生羡慕。一、学习需要注意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研究生就读期间所实行的模式是导师制的模式,一般自己会有一个学业导师,有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的导师会教会自己很多的知识,自己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就行了,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一般带研究生的老师都有其专注的领域,平时工作也比较忙,用来指导学生工作以及学习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自己也不要抱着太大的希望老师会给自己过多的指导,需要我们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另外也要专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并且现在我们国家研究生毕业的要求就是撰写论文,在此之前我们都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争取自己所撰写的论文能够一次性通过。二、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学会阅读与自己相关专业的文献,这样在做属于自己的课题项目的时候,也能在别人身上吸取到一定的经验,同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要学会制定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并且为之做出合理的计划,并且要坚决执行自己所制定的计划,为着自己的学术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样不但实现了自己的学术目标,也养成了非常良好的学习习惯。三、社交圈的建立随着自己学历层次的提升,与自己所接触的人的水平也有相应的提高,对此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学会改变自己,同时在与人交谈和讨论问题的时候,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另外在获得别人的帮助的时候,要学会感谢别人,对于没帮助自己的人也不要抱怨。四、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处于研究生阶段的同学来说,自己虽然比本科就业的同学学术水平高,但是自己的社会经验显然是不如这些同学的,虽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强调大学本就是一个小社会,但是由于学校的情况与社会上的真实情况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别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强化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意识,一般研究生毕业之后,各个同学也都会踏入工作岗位,所以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体来说研究生学习期间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相信大家只要肯努力付出,就能在研究生期间收获更多的知识,结识更多的朋友,在以后的就业当中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关于:大学生为何要考研?研究生做好4件事,本科生羡慕,博士生惭愧,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原标题:从“研”出发,培养勇于钻研的高层次人才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任煜在广西柳州融水镇苗美双龙沟社区指导女孩折纸。廖子渊摄/光明图片沈阳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研究生在温室大棚查看西瓜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杨青/摄东华理工大学邓居智教授带领科技防汛博士团,对江西九江芙蓉河内堤进行地球物理“CT”,为防汛抗洪提供治理依据。新华社记者李鑫/摄【专家·面对面】对话嘉宾: 杨 斌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王军政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 娇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报记者: 邓 晖 周世祥 杨 飒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指出,要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从“研”出发,肯钻研、能钻研的研究生该如何培养?研究生教育需要在“入口”选拔、过程培养、课程设置、“出口”把控等方面做出哪些变革?我们约请三位嘉宾,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是钻研探究,也是精通突破教育周刊: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对研究生提出了哪些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科的研究生而言,“研”表现为什么?杨斌:研究生教育突出“研”字,像本科教育突出“本”字,都是富有思想性、启发性的点睛之笔。“研”字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一旦陷入偏狭的误区,可能与研究生教育会议的精神背道而驰。“研”,是钻研探究,精通突破。站在本科基础上的研究生教育,审辩式、建构性、创新型的学习特征更为显著。学术型研究生钻研探究,创造某个学科前沿的新知,让人类“知”的半径扩增;专业型研究生精通突破,目标是成为某一实践领域的专精人才,让人类“行”的效益提升。以学术和专业这两个维度,还可以组合出更有针对性、更细致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这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经过近40年的探索而明晰坚定了的一条分类培养的道路,是一条对研究生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极其重要的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育界以及全社会认清并落实“分类培养”,能够极大地解放研究生教育的生产力。突出“研”,绝不是说所有研究生都要做学术研究或者理论研究,不是说发表论文、著作才是成果,不是说进入学术机构或者教研单位才是值得提倡的就业。衡量研究生的培养成效,设立能力和素质提升指标体系,一定要分类而行,才更科学准确,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王军政:有个形象的比喻是本科是“学矿”,知道什么是矿,硕士是“采矿”,博士是“探矿”。仅对博士而言,“研”也不尽相同,对于理科基础学科的博士,“研”更多地在于探索前沿基础理论,创新性地提出新原理、新概念,发现新的科学现象。对于工科技术型博士,“研”在于突破关键性技术、颠覆性技术,以及复杂性综合技术的创新研究。而对于工科工程博士,“研”瞄准的是复杂的工程问题,更要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复合型的领军人才。对硕士而言,一部分是为博士提供优质生源,要培养颠覆性、创新性思维方式,培养善于提问、善于思考的能力,为将来博士阶段做准备,或为走入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专业学位硕士要强调专业动手能力,注重多学科交叉,要成为一个大领域而仅非一个学科的行家里手,最终成为各行各业里能够提供技术方案的领军人才。突出“研”,紧抓课程科研改革,把好“入口”“出口”关教育周刊:让“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需要在哪些方面着力?杨斌:突出“研”,要狠抓研究生课程质量。因为研究生毕业有学位论文这一关,人们在心理上容易对于研究生课程有某种放松的倾向,表现为研究生课程在设课、课与课的关联逻辑、内容更新、教学法、学生的主动性等方面都有许多不足;研究生课程在体系的完整、平台课的宽厚、内容的新与深、教学方法上给予学生更大的参与与贡献度、课程考核评价的综合性等方面上都大有潜力可挖。学位(分)委员会应当设立专门的课程工作组,针对性地研究与改革研究生课程。研究生教改要从项目深入到课程层面,并抓住不放,直到让研究生课程整体质量出现大的改观,涌现出一大批研究生精品课来,这是“研”的基础。学科评议组和教指委也要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学位授权、评估审核要真去看课的实情而不只是看课程清单和教师名录。王军政:除了课程体系要大力气设计外,研究生的科研训练要由浅入深,如果一上来交给学生非常困难的问题,一是无处下手,也容易打消其科研兴趣。北京理工大学的不少硕士生参加学生科技竞赛,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让不同学科、学习阶段的学生相互学习、沟通、讨论,不断深入,将所学原理、机理变成模型,通过参赛、获奖,信心就更强了。课程、科研二者应是统一的,课程支撑科研,教师从科研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郭娇:以新设的第14个学科门类即交叉学科为例,研究生培养过程可突出交叉性。从课程体系来看,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院系甚至跨校选课。实施起来需考虑以下细节:学校教务部门或研究生院对跨系或者跨校课程的学分互认;院系给研究生选课留下一定空间;导师对研究生选课计划进行“把关”,尤其是培养方案之外的课程。地理位置接近、学科互补的学校可实现线下联合培养;线上课程经过前期准备与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实践也可为研究生提供更多选择。教育周刊:在“入口”上,应如何突显对“研”的考察?在“出口”上,如何加强对“研”的把关?杨斌:突出“研”,要在人才选拔的入口更有效选材。根据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不同特点,赋予导师和专家组以更大的选材主导权,强化申请与复试中对于学生的兴趣、潜质的考察考核,更注重发掘富有创见和钻研精神的苗子。这需要导师和专家组下更大的功夫来选对人,院校设计更为立体丰富的考核方式,也需要招生政策进一步改革,真正能招到可“研”之才。学术型要考核学术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挑战既有权威观点的自信,攻克学术难题的热望,耐得住冷板凳考验的坚韧等。专业型要真正了解考生在学习与工作中所体现出的专业素质与品格,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本领等。选对可“研”之才,是“研”的前提,“入口”关既要严,也要深和活。要改革出口的评价方式。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评定标准要破五唯,导师和答辩委员会要围绕学生的创新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以此作为“研”的保障;而不能把关注点转移到“学术期刊发表数量”上,这会对导师和研究生的选题导向,研究生是否肯下笨功夫走远路都产生不利影响。要认识到分流淘汰对师生而言是包含坏消息的好事,能激活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有效地发展自己,而不是蹉跎耽搁在不适合的角色中。王军政:在“入口”上,选拔要注重体现科学性、公平公正性。考核应该包含对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的考核,复试、面试很重要,应当加强。此外,还应适当扩大推荐免试生比例,推荐免试的学生经过严格程序和公示,对学习成绩、科研素质、志向目标等都可以进行考核筛选。尤其是学科实力强的综合性大学,保研名额应当增加。还要加强过程性考核,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国外交流访问等可以适当纳入考核内容,重视博士生资格考试、论文中期考核等。对于出口关如何分流,现在很多学校已经采用博士学位和毕业证分别授予的方式,如果学位论文还达不到水平,给予毕业证而非学位证;本科直博的可采用授予硕士学位分流等措施。郭娇: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进行的《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数据调查表明85%以上的在校本科生有读研意愿,八成以上倾向于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这意味着国内考研竞争更为激烈,高校需要从更多报考者里选出优质生源。对“研”的能力考察可侧重博士生的招生体制改革与分流淘汰机制。博士生培养可适当增加直博比例,一方面衔接高校本科阶段的“强基计划”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打造贯穿本硕博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直通车”。另一方面优化培养过程里的分流淘汰机制,例如直博生在读博三年内未能开题或通过资格考试等可获得硕士学位退出。践行“研”,构建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教育周刊:在“研”的践行中,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有没有不同的培养路径?杨斌:突出“研”,要对专业型学位的培养质量建立起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近年来,尽管教育部明确专业学位论文可以采用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等多样形式,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院校和教育部门的认识也还不一致。专业型研究生应建立起以职业胜任力为长期导向,以知识、能力和价值等综合指标为学位授予标准的专业学位质量评价体系,不能不分类型都拿学位论文来要质量,这是对人才质量的粗放错判。王军政:其一是课程体系,专硕和学硕有些课程可以是相同的,比如思政课、外语课、数理基础课等,而30%~50%的课程应当有所区别。其二是培养过程,要强化导师招生管理,招生类型和导师自身能力要匹配,有的导师研究方向偏理论基础,有的偏技术应用,如果一个导师二者的能力都具备,可以同时招学硕、专硕,但如果只具备一种能力,就只能带一种类型,否则可能会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四不像”。此外,可以探索打通两类硕士的新招考机制,如采取“先招考,后分流”方式,“入口”都是硕士,进校后再通过学生兴趣和其他选拔方法确定读学硕还是专硕;或招考后有交叉、互换的通道,如经过相应考核,根据个人的意愿、满足一定条件,专硕、学硕可以互相转换等。郭娇:基于前面提到的培养类型与学科差异,学术型研究生主要参与导师的课题、撰写与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尤其是博士生论坛)等。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重点略有不同,理想状态是学术训练与实习实践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嵌入到正式的课程体系里。对特定学科(例如医学、教育),这种临床诊断、学校见习、田野研究或实地考察的重要意义在研究生培养过程里不可替代,是在真实情境里综合运用他们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影响他人或产生社会效益。(来源:光明日报)
导读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谁说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对部分大学生作出退学处理!132人退学!“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过去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近日透露,该校研究生院建立的完整的“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分流淘汰机制,让“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过去,“严进严出”成为常态。深圳大学研究生院介绍,2018年,该校结业的博士、硕士共38人,单科及格但有75分之下者有1529人次。中期考核前均及格,但平均75分之下者有51人,学习年限预警有1215人,成绩预警有70人。退学有132人,其中,未注册退学有34人,学习年限超期退学有39人,学业退学4人,个人申请退学55人(其中27人学习时间达到最长学习年限)。“132名退学学生中有74%是因为未写学位论文或学位论文达不到申请学位的要求无法毕业而退学。深圳大学有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对学位论文的开题、预答辩、查重、送审、评议和公开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要求。”深大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建议研究生与家长在报考研究生前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和本科学习基础选择专业;入学后要与导师详细讨论确定研究方向并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动真格!不少高校纷纷出手了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转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除了深圳大学,不少高校都对部分大学生作出退学处理,引发关注!比如: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因其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或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理由,且未经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博士7年、硕士5年,下同)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决定对这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西南交通大学↓↓↓对于“超出最长学习年限且未提出结业申请”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拟按学校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退学处理。对此,有网友表示,“真吓人”,“不是说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吗?”,“考个研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吧”...还有网友留言说,这会不会扼制研究生报考越来越热的趋势?教育部发文,有人开始担心毕业了此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通知》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通知》称: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自律,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责任。培养单位要突出学术诚信审核把关,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举一反三,防范在前,层层压实责任,强化日常监督。对学术不端行为坚决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依法依规从快从严查处。对当事人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和学术惩戒。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办。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馆际和校际学术共享公开制度,以公开促进学术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此,有人开始担心自己的毕业问题。还有人表示,应该好好落实!据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表示,我国可能有65%的博士无法按期毕业。他表示,不是所有的博士生都理所当然能毕业,目前,我们的博士教育体系是开头松——中间松——毕业严 。能不能在中间过程也严格起来?一旦严格要求,老师要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在学问上关心学生,在思想品德上、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影响学生。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考研已接近尾声,而各位2019备考的小伙伴们也在入门阶段。“硕师计划”的推出是为了吸引优秀大学毕生生去服务农村教育事业,从而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跟随婉儿了解一下“硕师计划”具体申请流程吧~选拔时间及程序以下是选拔时间流程图:1、上述时间均为大体时间,具体时间要视学校官网公布的硕师计划招生简章而定,招生简章大致在每年的9月上旬公布。2、申请:学生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到指定部门领取并填写《“硕师计划”研究生登记表》,具体过程视学校官网公布的硕师计划招生简章而定。填表时注意只能填报指定的培养学校,填写登记表则表明本人志愿到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县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3、签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用人学校与“硕师计划”研究生的供需见面会,按照正式教师或特岗教师录用程序进行考核和面试,与教育行政部门、用人学校签订《教师聘用合同》、《就业协议书》及《硕师计划培养协议书》。签约成功后,填写《“硕师计划”研究生登记表》。4、未通过复试的学生还可以继续报名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相当于有两次上研究生的机会。任教及培养被录取以后,“硕师计划”学生的培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边任教边在职读研,第二步是脱产读研。(一)到农村学校任教前三年到学校所在省的农村学校任教,具体的农村学校以学校招生简章上的为准。任教的3年,边工作、边学习,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寒暑假集中面授等方式学习研究生基础课程。被录取后,要按有关规定到农村学校办理报到手续,将户籍及人事档案等落在任教学校所在县。《“硕师计划”研究生登记表》放入人事档案。三年任教结束后,可以选择是否续签就业合同。续签合同的第四年回学校脱产学习,完成学业后回到农村学校继续任教。不续签合同的第四年脱产学习后,自行决定去向。续签合同的不转户口、档案。不续签的户口、档案转至就读学校(培养学校)。(二)到培养学校学习“硕师计划”研究生于第四年到培养学校报到,脱产集中1年学习核心课程,并完成教育学硕士论文答辩,才能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学生报到时需持《”硕师计划”研究生登记表》,在登记表中要由任教学校签署任教满3学年、年度考核合格的考核意见。任教不满3年或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三)与“特岗计划”相结合“硕师计划”可以与特岗计划结合。被录取的学生科同时应聘为特岗教师。特岗教师需要到设岗县任教,具体的设岗县视学校分配情况而定。对于具备普通高校本科学历、三年聘期内年度考核至少一年优秀并继续留在当地学校任教的表现突出特岗教师,经任教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考核推荐,培养学校单独考核,符合要求的可推荐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
导读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谁说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对部分大学生作出退学处理!132人退学!“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过去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近日透露,该校研究生院建立的完整的“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分流淘汰机制,让“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过去,“严进严出”成为常态。深圳大学研究生院介绍,2018年,该校结业的博士、硕士共38人,单科及格但有75分之下者有1529人次。中期考核前均及格,但平均75分之下者有51人,学习年限预警有1215人,成绩预警有70人。退学有132人,其中,未注册退学有34人,学习年限超期退学有39人,学业退学4人,个人申请退学55人(其中27人学习时间达到最长学习年限)。“132名退学学生中有74%是因为未写学位论文或学位论文达不到申请学位的要求无法毕业而退学。深圳大学有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对学位论文的开题、预答辩、查重、送审、评议和公开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要求。”深大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建议研究生与家长在报考研究生前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和本科学习基础选择专业;入学后要与导师详细讨论确定研究方向并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动真格!不少高校纷纷出手了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转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除了深圳大学,不少高校都对部分大学生作出退学处理,引发关注!比如: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因其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或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理由,且未经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博士7年、硕士5年,下同)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决定对这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西南交通大学↓↓↓对于“超出最长学习年限且未提出结业申请”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拟按学校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退学处理。对此,有网友表示,“真吓人”,“不是说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吗?”,“考个研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吧”...还有网友留言说,这会不会扼制研究生报考越来越热的趋势?教育部发文,有人开始担心毕业了此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通知》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通知》称: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自律,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责任。培养单位要突出学术诚信审核把关,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举一反三,防范在前,层层压实责任,强化日常监督。对学术不端行为坚决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依法依规从快从严查处。对当事人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和学术惩戒。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办。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馆际和校际学术共享公开制度,以公开促进学术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此,有人开始担心自己的毕业问题。还有人表示,应该好好落实!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整理:张力友),综合自南方都市报(ID:nddaily,记者:张小玲)、各校网站、教育部本期编辑:崔鹏、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