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读研,除了传统的考研外,还有保研这条路可走。保研,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前提是本科母校具有推免生资格。全国2600多所普通高校,具有保研资格的本科高校共366所,这些大学基本上是原211大学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属重点大学。这是部分双一流大学2018保研率数据。为什么有的大学,如中科大、上海交大保研率30%以上,上海大学、辽宁大学却不足10%?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按照以下原则确定各大学的推免生名额:(一)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二)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设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5%左右确定。(三)其他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2%确定,其中初次开展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前3年每年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确定。从教育部文件规定可以看出,一所大学是否获批设立“研究生院”是该大学保研率高低的关键!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保研率15%左右,对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保研率5%左右,非211高校则更少,只有2%。被批准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名单及批准时间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率先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即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2000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今天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即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这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1、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二、198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22所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2、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合并8、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4、清华大学研究生院5、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7、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9、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10、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1、天津大学研究生院12、南开大学研究生院13、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14、吉林大学研究生院15、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合并17、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16、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18、南京大学研究生院19、浙江大学研究生院20、武汉大学研究生院21、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3、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以上为首批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23-2=21所三、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第二批试办研究生院的10所高校:22、中山大学研究生院23、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4、同济大学研究生院25、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6、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7、厦门大学研究生院28、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9、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0、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31、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四、1986年4月,教育部批准全国第三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32、北方交通大学研究生院33、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34、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35、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36、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37、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分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38、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3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40、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41、山东大学研究生院42、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43、湖南大学研究生院44、中南大学研究生院45、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46、四川大学研究生院47、重庆大学研究生院48、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49、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5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51、兰州大学研究生院52、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53、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五、2002年5月27日,教育部批准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54、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55、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六、2003年8月,教育部批准1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5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注:1、1999年11月26日成立的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成员单位有34个,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原33所高等学校正式研究生院合并为31所。3、因为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实际上早已形成(教育部批准)两地分别独立办学的格局,所以,到目前为止,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为56所+3所=59所。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名单提醒:设立“研究生院”是要经教育部批准的,目前只有上面59所。其他未经教育部批准的,应该叫“研究生部”。个别大学将自己的“研究生部”改名为“研究生学院”。这些研究生学院,虽然是合法的,但保研率极低。“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学院”,天壤之别~
相信很多考研的小伙伴们可能还不太清楚,考研时如何选择目标院校,以及自己要报考的专业有哪些学校设有硕士点,又或者自己想去的城市有哪些学校招收本专业的研究生。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重要的信息该如何查询。第一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这个网站很重要,无论是查询院校信息,还是报名考试都要用到。第二步:点击专业库出现不同的科目,选择你要报考的学科,比如我的学科类型是工学,工学下边是一级学科的名称,我报考的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在这个一级学科下边又分为七个二级学科。第三步:选好专业之后就可以看到,开设有这个专业硕士点的院校第四步:选择你想要报考的地区,看这省份有哪些院校招收本专业的研究生通过以上四步,你就可以查询到自己要报考的专业都有哪些学校开设有硕士点,查询这些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考的专业课有哪些、复试分数线是多少,再进一步选择自己心仪的院校。确定好学校之后,在qq上搜索这些学校的考研群,群里往往有学长或学姐卖专业课资料、往年真题,往年真题就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但是买资料的时候要当心,不要上当受骗,特别要小心那些一直开启全员禁言的群。
考研的必要性在本科生越来越多的今天,通过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变得越来越有必要。这一方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在学习与工作之间有一个过度缓冲。同时随着学历的普遍提高,一些大型企业的核心岗位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企业都明确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所以说拥有研究生学历无论是在就业还是待遇方面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所以,强烈建议准毕业生们最好能够考研,因为工作以后再考研的难度可能要大很多。而我们在决定考研以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需要确定自己拟要报考的专业与学校。因为确定以后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特别是专业课的复习。由于我们本科阶段所学专业都是属于大类专业,也就是所说的一级学科。比如电气信息大类里的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等。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就不会再有本科阶段所学的大类专业,而是会更进一步划分为子专业,并且有些大类专业可以划分出好几个子专业。这样就会给选择专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同一个专业可能会有很多学校同时开设,并且学校的实力相差悬殊。这样,就需要我们不光要确定专业,还得确定要报考的学校。所以,这篇文章主要就针对准研究生的专业选择以及学校选择问题给出一些方法与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专业查询对于专业查询,我们只需要关注一个网站就可以了。这个网站就是每一个考研人都需要关注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在该网站上可以查到所有研究生招生的学校与专业。在网页上有一个信息库,包含了专业库与院校库。研招网界面专业库:在专业库里面包含有所有研究生可以报考的专业,比如我们选择专业查询,界面如下,然后在左边的专业列表中可以选择我们需要的专业,也可以手动输入专业名称。同时也可以选择研究生类型,比如学术型、专业学位、以及博士研究生类型。更进一步细化查询。专业查询界面下面输入我们拟要报考的专业,比如输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可以查询到如下信息。专业查询结果然后可以选择开设院校查看,或者选择专业主页查询详细信息。可以看到基本信息,包括专业名称以及专业代码等等信息。同时,也可以看到专业介绍以及专业点分布,按省份来划分的,非常方便查到开设这些专业的学校。专业主页信息院校查询院校库跟专业查询一样,网站也有一个院校库,界面如下所示。可以看出,学校也是按省份来分的,下面还有更加详细的可选项,比如院校隶属于什么:“教育部、其它部委”。以及院校特性:“985高校、211高校、以及自划线院校。”可以非常方便查询。比如我们省份选择四川省、院校隶属选择教育部、院校特性选择985院校与自划线,可以查询到如下学校。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然后还可以进一步看到查询到的学校的信息,包括非常重要的招生简章,以及调剂办法等。其它信息可以直接到对应学校官网查询。比如选择四川大学的招生简章,即可看到招生简章如下所示,最上面是最新的招生简章。招生简章是考研学生最值得关注的信息之一。除了招生简章以外,还有其它信息,比如问题咨询,可以看到我们最常关注的一些信息,比如专业课初试、参考书目、专业课考研大纲等等非常重要的信息。所以说,对于准备考研究生的同学,这个网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网站,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一下。说完学校以及专业查询问题以后,下面再说下关于专业以及学校选择的问题。学校选择首先,对于考研来说,有一句话叫做:“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可以看出学校的选择有多重要,可能我们分数很高,但是学校没选好,而有些人分数不高,但是学校选择的好,最后人家考研成功,我们倒失败了。对于学校选择,首先第一点就是要对自己的实力有一个全面并且准确的认识,切忌好高骛远,特别是今年来看,调剂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学校的选择尤为重要,毕竟调剂成功的希望渺茫。想报考985大学请慎重,因为985大学属于自划线学校,对于每一科都有单独要求,并且总分都不低,所以需要慎重,非常不建议本科学校太过于差的学生报考,比如三本以及大专生(不要太关于迷信三本学姐三个月成功逆袭985之类的鸡汤文章)。其次,报考热门城市的学校也要注意,不要以为不是985类大学就比较好考,比如上海的上海财经大学,虽然只是一所211大学,但是分数就相当高。想考一个好大学,但是实力一般可以适当选择一些B区的学校,分数线相对来说比较低,比如兰州大学,贵州大学等,分数线相对来说要低一些。专业选择专业选择也非常重要,毕竟不像本科生的时候,还可以转专业或者等大三的时候跨专业考研,研究生专业只有一次机会,希望要重视起来。专业选择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特别是跨考专业,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然,三年科研生活绝对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要是不喜欢所学专业,平时学习是非常枯燥并且无聊的,也很难坚持下去。下面再说下跨专业考研的事情,跨考其实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看怎么准备了。对于跨专业考研给出的建议就是,尽可能早做打算,在学校期间最好能够选择相关课程来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没有那个导师愿意花时间让你们补专业基础课程。最起码要让导师觉得你们是有基础的,而不是为了应付初试来复习的。结尾“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所以考研专业选择非常重要,无论如何选择,尽可能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即使不感兴趣也不能太反感。不要冲着好就业之类的因素去。学校选择其实也比较重要,实力不错尽量选择一些发达城市的学校,实习以及就业机会都要多很多,实力一般并且想求稳的话可以向B区靠拢,可以选择一些性价比高的学校。感谢您的阅读,一些考研专业与学校选择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十余所高校公开清退过研究生,这当中既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州大学这样的普通高校,也有大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这样的985、211名校。此外,还有高校对来华留学的研究生也“不留情面”,比如说复旦大学,内外无别的做法让网友大呼“干得漂亮”。当然,高校无论是清退本科生、研究生,还是留学生,传递出的信号已十分明显:大学不再好混,加强对在校生的管理将成为常态。这不,延边大学也跟上节奏了,而且还是一记重拳。近日,延边大学发布了一则《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明确提到“13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14名,硕士122名)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因此予以退学处理”。对于清退研究生这件事及其原因,相信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但一次性清退136人,在此前还是极为少见的,也说明了延边大学研究生规定年限无法完成学业问题由来已久。果然,在查看了被退学学生名单后,最早的一位同学是在2005年入学,也就是说他花了近15年都没毕业。不过,类似这样的同学很显然早已放弃了,只不过此前要求不高,延边大学并没有根据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规定实施清退。对于延边大学,虽然其是“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仍有很多人感到陌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也并不吃香。这是一所坐落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的高校,由南开大学对口支援,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外国语言文学,现有的75个本科专业中,朝鲜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汉语言等是最大优势特色,化学、动物科学、临床医学、药学等也具有不俗实力。据延边大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一次性清退的136名研究生,都是联系不上或者学生不愿意来学校办理退学手续的。言外之意是,延边大学真实的退学研究生人数远比这个要大。而且几乎可以肯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延边大学一家,只要各校认真清理自己的研究生学籍库,相信也会发现不少超时未完成学业的。所以可以预见,在研究生严管理的大势所趋下,未来高校主动公布退学研究生的情况会越来越多。那么,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研究生规定年限内完成不了学业呢?现在如此大量的学生考研又是否有必要呢?首先,研究生不能正常毕业责任在个人无论是过去的宽管理,还是现在的严要求,正常年限内不能毕业的研究生还仅是占少数,而且主要责任在个人,这是毫无争议的。在此前,高校圈内流传着“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的说法,以至于让很多本不适合或者没有太大欲望读研的学生,走上了研究生之路。在求学的过程中,这些学生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或者后来发现读研并没有想象中有收获,久而久之就丧失了继续完成学业的动力,最终成了被学校清退的对象。其次,选择考研首先要弄清初衷我们常说,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为何而做,考研亦是如此。如果自己都搞不清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那么求学的目的性十分模糊,动力也会不强。以现在的考研学生来说,几乎多数是为了拿到更高的文凭,提升就业竞争力。这样的初衷让不少人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一旦过程没把握住,在要求愈发严格的大环境下,想要的结果未必能拿到。所以,只要作出了考研的决定,那就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稍有犹豫或迟疑,时间也浪费了,结果也难以遂愿。最后,对大学生的管理可以再严格些无论是对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管理,目前已经看到了可喜的变化,但其实力度可以更大一些、要求可以更严一些。如此,才能培养出真正令社会满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可用之才。当然,严管理的方式可以创新多样,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和结合新一代大学生的特点,这样才可能达到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四方收益的目的。对于越来越多的高校清退研究生一事,你怎么看?你是否期待高校进一步加强对在校生的管理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我国高校分为:部属高校和地方省属高校。地方省属高校,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主管部门、并由其保障办学经费来源的高校,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部属高校,由教育部或者其他部委主管,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推荐研究生比例相对较高,属于行业内传统名校。省属学校,经费主要来自省级地方政府,推荐研究生比例相对较少。一、概述以前曾有这样的说法:“省属211的影响力和校友资源,局限在省内”,如今现实中这样的现象已越来越淡化,升学和就业不会专门区分部属211和省属211,二者之间的差距几乎忽略不计。以江苏为例:部属211的院校南京大学(985)、东南大学(985)、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省属211有: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与部属211南航、南理工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与矿大、河海大学、江南大学相比,差距不大,甚至省属211优势更明显。省属高校保研比例低于部属高校,这是客观现状。以苏州大学、南师大为例,2017届本科生深造率分别为28.7%、36.47%,低于南航39.9%、南理工52.85%、河海大学40.4%。二、省属211高校名单(28所)三、非211高校晋升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省属20所)其中,除位于北京的外交学院、公安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国科大、北京协和医学院5所大学外,其余20所大学均是省属高校。
研究生“过期”退学没商量文 | 俞杨 《中国新闻周刊》新媒体记者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标题为《研究生大清退,十所高校已出手》,首发时间为2019年3月22日,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3年博士最长8年毕不了业,65%的博士可能无法按期毕业,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当然能毕业”,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今年两会上说。最近,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他们中,有5名博士生、67名硕士生。这意味着,有博士生2010年就入学了,至今8年毕不了业。广州大学透露,学位的管理将越来越严格,总的来说是朝着严出的方向。1清退研究生遭清退,这事儿是认真的,可远远不止广州大学一所。从年初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所高校着手清退研究生。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西南大学将对不合要求的研究生学籍开展集中清理;大连理工大学启动2019年在学博士生清退、劝退和学籍预警工作;东北师范大学开展2019年度研究生清退工作;东华理工大学对研究生进行学籍清查工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研究生清退预警工作……按高校已经披露的数字初步核算,至少500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前文所说的不完全统计。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风险,有一个共同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按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第二十条规定,研究生在校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生不超过7年。为什么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弹性学制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地倚赖行政拨款,“很简单的道理嘛,如果一个研究生学了六年或七年了,他就会更多地占用国家经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学的后勤没有社会化,延期研究生一多,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压力也大啊。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给予肯定。“对72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是依据学校学业管理的规定,我们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做决定的。”广州大学表示,“从学位授予角度来讲,就算本科生也不是百分百毕业。”广州大学强调,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不需要去拔高它,也不需要过分去渲染它,这只是很正常的一个管理规定的执行。从广州大学官网可以看到,截止2018年10月,有博士研究生188人,硕士研究生4533人。粗略来算,每40个博士里就有1个被淘汰,每70个硕士里就有1个被退学。广州大学提示道,“其实在广东高校界,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学校相比,我们这个淘汰率都不算高的。像一些老牌的985高校,因为本身研究生的基数会大一点,大家反而会忽略淘汰率。”2严出大学严出,从去年的本科生蔓延到今年的研究生,大势势不可挡。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读得很痛苦,学校加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科研门槛水涨船高。人文社科也一样,“特别是像翟天临事件之后,文科也是重点内容,所以说大环境是越来越严格”,广州大学谈及这个大趋势的渊源。年初的这起明星博士学位事件,将高校在研究生学位授予上存在的问题,拎出水面。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如此要求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势必要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不过,熊丙奇指出,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有研究生抱怨道,“我论文老早发给了导师,至今没有给我修改意见……我预计5月答辩,但是一直被拖,现在6月能不能答辩都是问题。”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一语中的。不过,眼下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强调的是发表的论文,申请的课题、项目经费,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像是老板和员工,熊丙奇说,“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价其实非常粗旷。”从根本上来说,重点是要改革学校的治理结构。熊丙奇总结,“要去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其实就是16个字,‘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监制:王磊监制:夏宇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高校研究生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有区别吗?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 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我们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的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高得多 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 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讲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 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更多,在高校象牙气息更浓。高校各种体育设施一应俱全,而研究所一般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能有个篮球场就不错了,更不要说体育场了。所以在研究所读研究生,获得的个性化认知更加多一些。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我的个人主页有更多内容哦!
本科生一抓一大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2017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201万人,2018年238万人,应届毕业生人数至少100万人,2019年290万人报考,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再次打破了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了17.59%。按照每年人数攀升的情况来看,今年考研的学子无疑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开瑞老师经常说我们填报志愿一定要以就业和职业规划为核心,如果各位考生和家长现在就已经确定了要考研的想法,那么今天的文章一定要仔细了解一下,按照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招考制度,读研除了传统的考研外,还有保研这条路可走。保研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所在高校具有推荐免试生资格,二是需要满足接收高校还对本科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已经明确了将来想要深造的考生家长来说,一所高校有没有研究生推免资格,是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是否选择这个学校的一个重要依据。不过,不同的本科高校,每年的保研名额和保研率差异非常大。今天开瑞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部分知名高校的统计数据,让大家尽可能地了解哪些学校具有保研资格,如果学生有大学后继续读研的打算,这些具有推免资格的院校,需要各位考生和家长重点考虑。从这个表上可以看出367所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多数为 985、211 、“双一流”以及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属重点大学。除此之外,开瑞老师还为给大家带来了由博雅数据库整理的105所大学2020年毕业的本科生的保研率。更正:中央民族大学计算错误,保研率应是15.3%东北大学保研率不应低于15%,尤其是秦皇岛分校不应这么低(可能是秦皇岛分校总数2500人中,有大量定向委培)。◆◆ ◆高校保研率排行榜总体来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保研率较高,如果考虑深造,报考综合类和理工类大学有优势。而一些录取分数很高的专业类大学保研率明显偏低,比如上财、央财、对外经贸、北外、上外等。但是,如果考虑就业,专业类大学比较有优势,行业认可度高。附:申请推荐免试研究生流程、时间申请推荐免试研究生一般有如下五个阶段:一 6月-8月 具备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高校陆续发布保研办法或者保研简章。二 6-9月 考生按高校要求准备申请材料在规定期限内寄送给高校。各个学校要求略有差别,部分高校还需要考生通过网上系统报名。一般要求申请推荐免试的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须是取得就读高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成绩优秀排名靠前。本科阶段在一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或获科研成果奖、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需要准备的材料一般包括: 1、申请表 2、个人陈述 3、专家推荐信 4、成绩单 5、由申请者现所在学校教务处提供同意推荐免试的证明信,并加盖公章 6、获奖证书复印件、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复印件 7、英语水平类证书等三 9-10月 院校组织笔试面试。 院校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之后,将通知符合条件者体检、复试的时间及复试内容和要求。复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 四 10月 院校发布预录取通知。 院校根据复试成绩择优确定申请人的录取资格。 五 10-11月 被预录取者参加考研报名 取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资格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统考报名时间内,履行正式报名手续,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者不能被录取。一般在第二年的6月,院校会寄送正式录取通知书。
考研之路充满孤独、艰辛……考研不但是次再充电的过程,也是一次人生磨练。如果说保研率、出国留学率代表了学校的实力,那么,考研成功率代表的就是一所大学的校风,学生破釜沉舟的勇气。考研率 = 国内升学率 — 保研率实际考研率:高于表格中的理论值,因为最终有同学会放弃保研。本表几乎准确反应了2017届的考研率,18、19届可参照。国内升学率:来源于2017届各校就业报告(详见附录),2018届毕业生就业报告各校正在慢慢公布,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保研率:来源于各校2019届推免公示。近三年来,保研率几乎变化不大;国内升学率变化也不是太大,大部分小幅略增,小部分略降。考研率超过20%的高校共20所。前三名为矿大北京、哈工程、成电。北邮、西工大、南理工、西电紧随其后。这些高校也是国内升学排名前列的大学。考研率超过10%的大学共74所。北京大学、北师大、上外、复旦排名最后。进了这些学校不用考研,保研、出国留学是主要深造途径。上财、上海交大、同济等校考研率也较低。备注:①清华、人大、北航、北理等校推免数据公示不全,无法整理,未列入本表。②师范大学分母应去除免师,实际考研率应高于表中数据大约10%。③医科类大学,应去除本硕博连读的长学制学生,大约10%。如: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1922人,实际报到1888人。其中5+3八年制150人,占比8%。考研率=国内升学率-保研率-八年制=13.7%。南方医科大学:八年制约200人,占比6.9%,考研率=国内升学率-保研率-八年制=23.5%。附录:中国高校2019届保研率:北大、科大、北师、上交、复旦、南大前六
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哪些大学具有推免资格呢?下面是详细名单。一、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二、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三、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四、山西省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五、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六、辽宁省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七、吉林省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八、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九、上海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十、江苏省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十一、浙江省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十二、安徽省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十三、福建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十四、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十五、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青岛大学十六、河南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七、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十八、湖南省湘潭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十九、广东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二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二十一、海南省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二十二、重庆市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二十三、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二十四、贵州省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二十五、云南省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二十六、西藏自治区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二十七、陕西省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二十八、甘肃省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二十九、青海省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三十、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三十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