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各代表的是什么意思?麻丘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各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各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全日制、非全日制是2016年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后对于两种不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义,简单粗暴的划分(详细的定义划分请百度)就是全日制得天天在学校憋着,没有工作,拿着点点国家补助和家里的资助完成学业,部分人会兼职,比较辛苦。非全日制相反,有着工作,照样读着研究生,主要是混个学位,自己缴纳学位,不领取补助,大部分学校甚至不分配学生宿舍。简单的说,大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之前的在职研究生,最大的差异是入学难度,之前的在职有不少免试直接入选的,如高校和部分区、市政府合作办的一些班,不过在16年以后这样的班级都被取消啦,需要非全同样在12月份参加全国的统考。小西这两天就参加了几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答辩,从论文的整体水平、答辩汇报PPT的感觉来说,比全日制专硕、学硕的能力差不少,尤其是不少常识性错误要是出现在全日制答辩上,也许就会被延期啦...因在高校工作,小编想说的是因招生指标影响,部分生源充足、招生指标少的高校,会将通过研究生复试的部分同学调剂到非全,简单的说就是做着全日制研究生的工作和毕业要求,但是得自己缴纳学费且无法领取助研津贴。最伤人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在购房、落户等大政策上和全日制享受同等待遇,但求职过程中还是含金量不足。12月份即将开始研究生统考,各位加油,避免发生这样的调剂。

天乎人乎

明白研究生复试的这几个“意思”,也许对你很有帮助

研究生复试是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成绩合格再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复试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介绍关于复试的几个“意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图片源自网络1、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由国家统一划定。为了使研招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有更多的自主性,2003年,教育部下放34所高校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分为专业课、公共课两种,依据不同地区,分数线标准有所差异。2、复试比例:复试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复试不合格,不管初试成绩多高,招生单位都可以拒绝录取。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50%。各招生单位原则上按120%左右的比例进行差额复试,个别高校复试比例为140%。3、复试证件准备:招生单位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4、复试人员组成:招考学院成立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包括“笔试命题小组”和“综合面试小组”:复试小组成员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5人;外语考核如果单独进行,考核小组由不少于2名经验丰富、外语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5、复试加分:对于有特殊学术专长、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和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以适当加分,记入复试成绩;但需经3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并由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图片源自网络6、复试时间: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大多院校在3月进行,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7、复试的形式:各大院校考研复试形式不尽相同,大体上可以分为英语测试、复试笔试和复试面试。复试笔试考察专业课知识,有的院校还有专业英语笔试;复试面试一般包括综合面试,专业课相关知识面试,综合面试里也是有英语部分的,有的学校先进行英语听力测试,然后在综合面试里顺便考察了英语口语。考生们可关注目标院校的复试招生简章进行备考。8、成绩计算:各个高校考研复试成绩计算方法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方法是: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90%-笔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10%9、复试时导师主要看中什么:学术型硕士主要看中学术能力或潜力,对学术的兴趣或热情,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专业型硕士主要看中工作或实习经验,参与过的项目以及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10、在复试前要联系导师: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了解导师情况,主要是导师的经历、工作状况、学术研究状况以及师生之间相处情况。同时要导师了解你的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情况,本科专业课程,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和兴趣等。11、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导师都喜欢踏实用功、思维清晰、脑筋灵活的学生;理工科专业,导师一般不太喜欢跨专业,文科专业导师会喜欢跨专业,因为跨专业的学生能从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研究,有利于知识的综合。图片源自网络12、导师会不会歧视双非学生:学生读研后是大家都处于同一起点,导师一般不会偏向重点院校的学生。但是,同等情况会优先考虑重点院校的学生。总之,复试总体还是看实力和表现。当然,不排除“运气”成分。

小可爱

实验室自缢!醒醒吧!毕业不是人生最后一根稻草

总之,以前我们组还没有出现无法按时毕业的,为了不打破这个优良传统,那我消失好了。正好国家今年正为了就业问题犯愁,我就不给国家添麻烦了,我想我这样的人也没有资格加入公务员队伍为人民服务(逝者生前曾试图考取公务员)。——逝者生前遗书中的文字10月13日凌晨两点,微博上昵称“红烧土豆叶”的他在早已清空的微博上发表了最新也是最后的一条状态《再见》,地点显示: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化工实验楼。他在最后的遗书里讲述了自己读研期间经历过的迷茫与无奈,并最终决定上吊自杀,放弃抗争。(文末附遗书全文)六年前的他,曾经那个没有见过雪的南方娃,在<大连理工大学吧>里还满是憧憬的问 “冬天的雪大么?如题,来自南方的娃没怎么见过雪,求教一下前辈们~ 还有,新生报到是哪一号呀?”。字里行间,短短几句话,可能大家就会不自觉地感受到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或者成功考取研究生时候的那份新奇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六年前,来大连新生报到,来大连第一次看雪。六年后,大连的雪还会下,对于他却早已没了新奇与憧憬。曾经的少年不再,决心一死!其实,从逝者的遗书来看,真的感觉就再坚持那么一下,生活或许就好起来了。为什么就不再坚持那一下了呢?赶上疫情,仪器不灵,结果不稳,老师严格,家长催考。可通过描述来看,毕业或可一搏,延毕也是有希望毕业的呀。与老师或有意见相左,看情况其指导老师Z也是在帮助他以专利的形式毕业。困难是客观的,压力是有的。逝者为大,事发始末已难以置评。可自杀频发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也许正在遭受心里挣扎的研究生。在航空界有一条著名的飞行安全法则叫海恩法则,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虽然在研究生心理健康上没有确切的统计,但是毫无疑问,无比肯定、确定、一定的是,每一起自杀背后,都有更多起因为科研或者毕业引发的自杀未遂、自残倾向、自杀倾向、潜在自杀倾向、抑郁以及抑郁先兆!在实验室的你,现在还能感受到快乐吗?有的小伙伴也数次向小编表达过,为了毕业、为了搞科研,自己把自己搞抑郁了的情况!逝去的,我为之祈祷,为之惋惜。活着的,痛苦着的,抑郁着的,甚至有过自杀念头的又恰好看到这篇帖子的,小榴莲要直接给你一个大耳光!醒醒吧!做一个从985学校毕业的普通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做一个在985延毕的普通人也不丢人!这个世界上多的是普通人,多的是追逐不到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我有一个本科和研究生都在北大的朋友,可以说颇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考什么有什么。如果说我考试前拜拜文殊菩萨保佑的话,人家那种就是文殊菩萨抢着赏他饭吃的那种人。我曾经试图起床比他早,从不打游戏,不参加娱乐活动,就是一个劲儿的学习,连上厕所都嫌浪费时间。可这在人家眼里:消灭你,与你何干。就是这种学神,工作之后工资一万五起步,前几周一起喝酒,一个月七千二百块的我对大神那是无比羡慕。我一如既往一阵崇拜、一顿夸赞。酒过三巡之后,他沉默良久说“我都不好意思说我是北大毕业的,以后别再这么夸我了”。你看,就连这般大神也追不上曾经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自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不曾追上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从未曾拥有,也就无所谓失去。可问题是总有些人,在长长的人生旅途里,曾有那么短暂的一瞬,追上过“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曾经金榜题名,曾经获奖无数。如果你曾经辉煌过,如果你从此再也不能接受失败了。那么你有可能再也不会快乐了。2019年4月12日,在2019年东京大学新入学的3100余本科生的开学典礼上,世界著名的女性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上野千鹤子女士向当代精英的东大新生们致辞,因为“坦诚的忠告”而走红,其中有几条值得细细品味:在校园里,在制度和各方的关爱下,是种表面平等的社会。让我们习惯了付出努力就有回报的逻辑。可未来,即使再努力也不能得到公平回报的社会在等着我们(而这一点或许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这世上,有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回报的人,还有想努力而无法努力的人,更有因为过于努力而身心俱损的人,还有在努力之前,先被浇一盆冷水的人……更有在努力之前,便因为“你这样的人行吗”、“我这样的人不行吧”等挫伤干劲的人。请不要将你们的努力用于一己输赢。请不要将受惠于彼的环境与能力,用于贬低不曾受惠的人们,而是帮助那些没有机会的人。尤其是90后、00后,在国民经济腾飞的背景下素质全面提升。可是真的要清醒,这个世界不是你努力了尽力了你就顺利了。你遵守交通规则但这不能保证别人不会撞你,你去扶老人这不能保证别人不会讹诈你,你尽心尽力去做科研这也不能保证你就能出数据。今年《脱口秀大会》中,王勉唱到:“这世界以痛吻你,你不要报之以歌;这世界以痛吻你,你扇他巴掌啊”。在轻松愉悦中,笑着笑着,不知怎的,眼角竟有些湿润。诚然,当世界以痛吻你,你能决定是报之以歌还是扇他巴掌,但是你无法决定世界会不会以痛吻你。今天在<毕导>的公众号里,也看到了几条很有意思的留言:有人说:这一局我搞不定学术,它也没磨灭我的特质,算握手言和了。有人说:越是优秀的人,越难接受平庸,也没有人告诉我如何面对平庸。有人说:自从心里承认自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一般人之后,生活豁然开朗。评论里还有一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总共九年还在奋战的大哥。最受感动的可能还是“握手言和”四字吧。也许有时候你在想,我怎么就不特别了呢?我怎么就不是朋友里最有天赋最出彩的那个了?我怎么就不能轻易获取成功了呢?终有一天你要学会对心里的那个自己说:兄弟,到此为止吧。可能又会有人说,小榴莲,你这是搞“投降主义”,向生活和科研低下高贵的头颅。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颈椎不好接不住这万千期望与宠爱。这个世界上“颈椎”不好,戴不住王冠的怕是大有人在。《老子》中有句话讲的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坦然面对,“心明如镜,不将不迎”,不要搞昏了头脑,做了傻事。当你想通了,不care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了,虱子多了不怕痒了,这个时候最难受的可能就会是你老板了。没有小绳子能拴住你“放浪不羁爱自由”的心了,你就说说你老板怕不怕?我就是这么不让老板省心,老板套路千万条,条条不能通我心。我很喜欢臧克家这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无边的苦海”,如果没有了老板、家长和社会给我们设置的这些“小目标”,我岂不是会更迷茫,更痛苦?从上高中时班主任就说了,一分之差就是能力之差,你比别人低一分就是你能力不行。我忽然间不care了,我会不会更不适应,心里好怕怕。可说来也奇怪,当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坦然的面对延毕,虚心请教问题,不着急挣钱不着急“往上奔”、“往前赶”时,我反而快乐了,有动力了,充实了。以前我舔着脸,雪地裸体跪求幸运女神给我一个香吻而不得,现在我不care这些“俗事儿”了,幸运女神有时候却也来我家敲我的房门了。有时候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变了?没有这些目标我不应该更颓吗?到底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荀子·荣辱》中讲: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我觉得,于我自身这么一个普通人来讲,我首先不抱怨了。我不抱怨老板为什么对同门师兄弟更宠爱有加,我不抱怨为什么没有一个好课题,我不抱怨别人为什么不帮我,我不抱怨没人理解我的想法理解我的处境,我也不抱怨为什么我天赋不如人。我也不奢求别人为我做什么了,我有时间就热心的帮助别人,没时间就说NO,别人可能从我这儿再也感受不到什么压抑了吧,我给生活微笑多了,生活居然有时候也对我笑一笑了。大家有没有那么一瞬突然发现我们那些“小目标”都是通过努力挣一己之输赢的,大多数都具有完全利己性质?我要比别人更早的拿到博士学位,你是本科生我要考研究生,你月薪八千我要月薪一万,我要比别人住更大的House,都有一个“无形的别人”在和你比,虽然有时候这些动力让你收获了利益,但是夜深人静处总有一丝丝落寞和心累。我不care这些小目标了,可是我发现自己的志向反而坚定了,心态终究是变了。我不再为努力挣一己之输赢而烦恼了,我反而能更“为他为事儿为科研了”。你比我有才华,那好我辅助你;你还不如我,那好我来帮助你。我要学文章发表的模板套路,但是我更想搞明白Nature,Science的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是怎么产生了这么好的想法?我想“往上爬”、“往前赶”,但是我爬上去、赶上去不光是为了毕业和水两篇文章了,我是真想爬上去做点事儿,做点利人的事儿。忽然我发现以前关注的那些事儿都不是事儿了。我把人生立意放的高一点,反而这些事儿遮不住我的眼了,困难也打不倒我了。以前毕业是一种终点,如果无法到达终点我是绝望的,甚至有“以死谢罪”或“以死摆脱”的冲动。现在忽然间就不是了,我有我的诗和远方了,科研也好,学位也罢,仅仅是一个过程,这只是一个窜路费、攒资本的过程,如果这个方法行不通我就换个方法,这条路不通我就换条路,这个赛道不挣钱我就换条赛道,反正我有我的诗和远方,当年在延安住窑洞的那帮人不最后也站在天安门城楼子上了吗?我有自己的“农村包围城市”,我不觉得失败丢人,我有耐心。就那么突然间,不是从别人的“小目标”里,不是从别人的比较竞争里,而是从“利他”的愿景里,心中的诗与远方里,找到了“虽千万人,我往矣”的勇气,找到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老儿拉下马”的劲头。甚至觉得哪天别让我脖子硬了,也想戴戴王冠试一试。这不,我写完这篇帖子,还得做明天组会汇报的PPT,大家的苦逼都一样的。但我的苦逼早已不是为了毕业了,我要去“踏南天,碎凌霄”,我家里还有二亩地一头牛,我他妈还有什么好怕的!人生路远,明日纵然天寒地冻,纵然路遥马亡,也一定要走下去!微博遗书细节: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太阳花

关于研究生考试的考研调剂是什么意思?调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关于研究生考试的考研调剂是什么意思?调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调剂就是你过了国家线,但是你报考的学校分数太高或者你进去复试但被刷下来了,总之,就是你上不了你报考的学校。怎么办,如果还想上研究生,那就退而求其次,联系一个比自己报考学校差一点的学校,看看它能不能接受,如果能,你就可以去这个学校读研究生了。调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个一定要趁早,分数下来,如果感觉自己分数不理想不能上自己报考学校的话,那就提前联系学校,因为每个学校每年招生名额都是有限制的,联系晚了,说不定名额就没了。而且,联系的越早,越有可能联系到好一点的学校。不用不好意思,很多学校都欢迎你来调剂,因为随着大批博士进去高校,高校老师的水平越来越高,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老师也越来越多,所以很多高校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联系方式好找,去所在学校研究生院查找即可。第二个是如果有熟人的话会方便很多。比如所在学校有你的学长,那联系起来就方便多了,毕竟他已经入学一两年了,对好多事情都了解了。第三个就是专业,调剂的话也应该是同专业或相关专业,跨专业调剂的话可能性太低。第四,如果一切确定了如果让自己选导师的话一定要慎重。我觉得有两点需要考虑,首先就是老师的德,看看那么多因为导师跳楼的博士硕士,是不是有点恐惧,所以选老师首先要考虑德。接下来当然是学术水平了,一般说来,博导比硕导水平要高些。学校主页上的信息只能做参考,因为好多都是老师自己写的,未必像你看到的那样,靠谱的方法是多打听打听,听听研二研三师兄师姐的评价,做到心中有数。大概就这些吧,记着要趁早,脸皮厚些,还是那句话,好多学校都欢迎你调剂。

邮递员

都想高考考上本科,你知道“本科”二字是什么意思吗?

本科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学本科,是我们国家学历的一种。一般来说,大学学历有三种,研究生、本科、专科。学位也是有三种,包括研究生学历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本科学历的学士学位。专科学历是没有学位的。本科、专科今天,小编要跟大家介绍的是本科。说到这个词,大家的了解主要还是学历这部分。但是实际上,“本科”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出现了。意思当然不是现下我们理解的学历名词,而是因为科举制而来。科举制考试场景科举制,是我们国家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每三年进行一次考试。一个古代的读书人想要出头,要从秀才、举人、进士,一路往上考才行。考进士的时候,就是要先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会试”。中了进士之后,会参加皇帝的面试,叫做“殿试”。先会试后殿试。科举制考试考场参加完会试,考中进士,接着就参加殿试,就是本科殿试。这也是“本科”一词的最早来源。用我们现在的话理解,就是应届的考生。如果是参见了这次会试,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参加这次的殿试,等到下次再参加的时候,就不能称为本科殿试了。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本科”,跟古代科举制里出现的“本科”是不一样的。这个是因为以前有个说法叫做“预科”。本科和预科是相对存在。预科是学生在普通院校里进行学习或者培训,一年后通过考试,就成为正式的本科学生。预科越来越说,但是本科的说法却保留下来了。本科毕业祝福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能考上自己满意的本科。

凤还巢

考上985研究生后的第二年,我想退学:有点苦,你吃了没意义

文|赵晓璃01“晓璃老师,你说我是不是一个‘逃兵’?”灯光下,坐在对面的来访者孙波(化名)眉头紧锁,脸上的表情痛苦极了。孙波的案例比起我经手的绝大多数职场案例来说,算是比较“特殊”的了:孙波并没有真正进入职场,前来咨询的时候,他还是一名研二的学生,当时孙波的状态很糟糕,是孙波的母亲找到了我们这边帮儿子预约的——她看到儿子痛苦不堪的模样却又无计可施,希望我们能帮他进行一番梳理,让他早日摆脱困境。孙波,某985高校生物专业研究生,按照孙波的说法,如今的他已经萌生出了“退意”。“既然不喜欢这个专业,当时为什么还考这个方向的研究生呢?”我问。只有了解孙波考研背后的信息,才能让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晓璃老师,你有所不知啊。”孙波叹了口气。原来,孙波从小到大都是“学霸级”的人物,成绩一路领先。到了高二分文理科那会儿,其他同学都因为自己某个学科成绩不好或者某科成绩优异进行文理科的选择,而到了孙波这里,他基本上所有学科都还不错,也没有明显的偏科,这让他很犯难。孙波的班主任建议他报考理科,理由是:孙波当时所在的高中以理科擅长,按照孙波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考上重点大学应该不成问题;孙波的父母也建议他报考理科,理由是:理科就业面较广,毕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班主任及父母的强烈建议下,孙波按捺住了内心想要选择文科的渴望(在当时的孙波看来,文科似乎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退路,选文科似乎不太有面子),于是就选择了理科班。到了高考填报志愿那会儿,他按照家人的建议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考上了一所211大学。本科四年,孙波发觉自己对该专业并没有强烈的兴趣和热爱,等到大四那年,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的孙波选择了考研(有点“跟风”的意思),当时的他并没有选择自己想去的城市,觉得万一自己没考上,还要搭上来回的路费有点不划算,但总要考个好一点学校的研究生吧——于是他报考了一所和大学在同一个省的另一所985高校,结果分数不太理想,于是接受了调剂,读了生物专业。接下来的读研生涯让孙波倍感痛苦与迷茫。原来,孙波所在课题组的研究生很多,导师对他们基本处于“放养”状态(尤其像孙波这种“外来”学生,不像本校考上的研究生受老师器重):导师不会管你的课题是什么,也压根不太会指导你实验该怎么做,而孙波本人对生物专业毫无兴趣,头脑中也没有什么idea(主意/想法),这让孙波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要知道,从小到大他都一直是外人眼里的“尖子生”,而今却感觉自己毫无用处——按照孙波的说法,他发现自己更像是一个“被动完成任务”的学生,似乎总是在等待导师给自己分派任务,到了这样的环境遇到了这样的导师,成天“无所事事”的状态实在让自己很抓狂很焦灼。02一年的研究生读下来,孙波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他一度到了怎样的程度呢?按照他的话说,就是一到实验室就想哭,离开实验室才会感觉呼吸顺畅些......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好像没有那个思维,也真的不喜欢做实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煎熬,何况自己还做不好!“晓璃老师,我后来自己反思了下,我从小到大读书之所以比较顺利,多半是因为你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了会做题就可以了,大学也还好,基本上也是学好书本知识、处理些简单的人际关系......可到了研究生阶段,这一切都变了......我发现自己不适合科研,更何况还是一个自己无感的生物专业......也许命中注定我就不该考这个研究生。”孙波说着,眼睛湿润了。“晓璃老师,他们都劝我忍一忍,他们都说这些是必经的苦,熬过去就好了......但是怎么熬?熬下去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为什么要熬?”孙波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虽然声音不大,但却让人倍感沉重。从我的咨询经验来看,孙波的问题确实没那么容易,必须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才可以给到针对性的建议。1、职业围绕生活服务,不同的职业代表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告诉孙波,我们不妨尝试跳出眼前的细节、站在更宏大的角度去看待职业乃至专业本身。我一直坚信,职业应该围绕我们的生活服务,而不是反过来,让我们生活被职业所绑架甚至驱使。因此,想要理清当前是否要退学以及后期转什么专业,都要从生活层面着手考虑,即:你希望十年二十年后,自己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做着什么样的事情?每周的休息时间是怎样的?等等。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可以,尽量去发现内心深处潜藏的兴趣并尝试点燃。从我的咨询经验来看,这个世界上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理性主义者,他们在重大决策的时候权衡利弊,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再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和行动,将后面的路走好;还有一类则是感性主义者,他们在重大决策面前,也许知道理性的选择是什么样,但总是无法说服内心那一关,换句话说,道理他们都懂,但一旦感受不好,有些事他们也不会选择去做。这两类人在职业选择面前的思路和方法不尽相同。而通过咨询分析,文中的孙波属于后者——他安静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敏感细腻的内心,从小到大,让孙波记忆深刻的都是点点滴滴的小事,以及这些小事给当时孙波的内心带来的触动和联想。换句话说,受制于社会、父母及师长等外部对男性的期待,孙波这种内敛且内心丰富的个性实则是不太符合这种期待的,而他的成长环境中,也鲜有人去发掘他的这种特质,很多人都在有意无意将他往传统男性期待上引导,包括选择什么样的专业等等。孙波这一路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可想而知:尽管他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他很少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快乐。3、从过往的成就事件或高光时刻中,发现特质乃至优势的蛛丝马迹。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获得过成功体验,我们就倾向于不断地去重复这种体验,从而在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乃至形成自己的优势。正所谓“成功是成功之母”——很少有人愿意在自己倍感受挫的领域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去重复一遍遍的痛苦乃至不好的体验,这是人性使然。因此,对于孙波这种内在能量匮乏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劝说他看向自己的不足然后死磕,这样只会让他深陷痛苦、适得其反,而是要看到他的闪光点,进而鼓励他往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做些尝试与努力,这样才能逐渐恢复他的自信与内心的能量。03通过系统的咨询梳理,我发现孙波的身上具有几个重要的特点:1、内心细腻敏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从小到大,孙波就不大爱说话,倒不是说不想说话,而是懒得说话——按照他的说法,他曾经尝试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但可惜的是,都被父母或老师给予了批评乃至否定,渐渐地,他学会按照他们的期待去进行表达,将自己真实的想法雪藏了起来。在无人倾诉的时候,能够让孙波聊以慰藉的,就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读书、思考与写作了。咨询到这里的时候,孙波灵机一动,他给我看了一篇他写过的东西,文笔非常细腻优美——我不禁感慨,如果他的父母或老师能够发现这个特点,让他报考中文系这样的专业,可能他就不会如此痛苦了。说到这里,孙波再度哽咽了。他告诉我,自己填报高考志愿那会儿,就想过考师范类学校,因为他对作文非常热爱,也希望自己能做个语文老师,但当时因为种种原因,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打消了。2、心地柔软善良,渴望和人链接互动;孙波和我说起,自己在大学那会儿兼职做过家教,当时客户反馈还很不错,孩子和家长一致认为,孙波耐心很好、责任心很强,也很擅于引导与启发孩子。就是因为这种小小的认可与鼓励,才让孙波大学几年的生活不至于那么灰暗。所以,你可以想见,当这样一个特点的人长期在闭塞的实验室、对着冰冷的仪器和数据的时候,该是怎样的折磨与痛苦啊!3、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不喜欢冲突与竞争。随着咨询的推进,我发觉孙波在个性层面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内心讨厌乃至排斥竞争及冲突——他的内心具有某种理性主义的情怀,这一点是无疑是教育从业者最宝贵及最难得的特质......经过梳理,孙波对于自己的认知及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渐渐明确了起来。04咨询快要收尾的时候,孙波突然问了这么个问题:“晓璃老师,你说如果我真的决定退学,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这个决定真的足够明智吗?”——之前特别注重内心感受的“感性”的孙波,到了关键节点上突然“理性”了起来。“咨询结束后,你是选择继续现在的学业还是果断离开,这都是你的自由,也是需要你自己决定的。在我看来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你要选择一条更高效且对自我更负责的一条路。你说呢?”我说。孙波若有所思:“是啊,正如你在咨询中和我说的那样,其实这些年来,我一直压抑着自己,也不敢表达真实的自我,所以才会让父母乃至老师们认为,我是个没主见的孩子,他们一直试图用他们的意志对我进行塑造和影响。但现在我决定了,不论如何,我要学会发出我自己的声音,也要学会遵从我自己的意志,这样才能不至于继续痛苦下去。”我点头。此刻已是傍晚,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但天边有一抹夕阳红的是那么耀眼。行文至此,我想和你分享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人总得找到真的自我,才能感觉生命和生活的幸福快乐。”以上。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璃语生涯创始人。著有《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等。作者/来源:璃语职美人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从军记

debate是什么意思上热搜 考生:不懂也要瞎掰啊

今天"debate是什么意思"这个词上了微博热搜,很多网友不明真相,在问是哪个明星说出了什么雷人的话了?或是哪个网红新编了一个词汇出来?究竟"debate是什么意思"是个什么梗呢,下面梗直不套路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热搜前6位就有3个是吐槽今天考研英语的热搜前6位就有3个是吐槽今天考研英语的debate是什么意思梗由来说到这里,其实这个debate这个词是出自今天的考研英语二小作文。很多考生在走出考场后发朋友圈或者微博吐槽说都不知道debate是个什么意思,但还是硬着头皮把作文写完了,就等改卷老师看着我认真的份上赏个几分吧。整个考研英语过程都是一脸懵逼整个考研英语过程都是一脸懵逼考生表示我也很绝望啊考生表示我也很绝望啊debate都看不懂还咋写啊!心疼同学们一分钟!评论区也炸开了锅。吐槽派吐槽派不过有的网友就表示都要是当研究生的人了。。。连debate都不认识?? 那到研究生读文献咋办,80%的国际论文都是英文写的。。岂不是啥都不认识了。。还咋进行研究?哗众取宠? 很好笑? 考研了高中词汇debate都不认识,恕我直言这确实很好笑。安抚派安抚派还有其他好心网友安慰说,人家考完试在自己微博发出来调侃下,底下一群人说什么基础词、这都不认识考什么研,是是是,就你们厉害就你们有嘴,你们英语都能托福雅思满分四级六级650+考研英语100分,也希望说这些话的人你们以后千万千万不要忘记任何一个初中高中学过的单词。评论里有些杠精真的很尬了,你能保证自己背过学过的每个单词都过目不忘吗?考场上突然想不起来单词很正常吧,想知道那些杠精考上清华了没。这里梗直不套路正经的普及下debate这个英文单词的意思。debate的中文意思:名词1.不可数名词:辩论,讨论,争论2.可数名词:辩论会v.及物动词:1. 辩论,讨论,争论(+wh-)2. 与...辩论3. 思考,盘算(+wh-)v.不及物动词:1. 辩论,讨论,争论2. 参加辩论3. 思考(+with) 词形变化名称: debater,debatement时态 :debated,debating,debates最后,梗直不套路想说同学们!明天才是考研的重头戏啊!!!所以今天考过的不管做的好不好,赶紧调整心态!明天考好了一切都ok的!好好吃一顿!不要吃太辣太油腻的,不要吃得太撑!然后下楼转一圈放松一下,也可以听两首歌曲,休息一下后立刻回顾明天的考试重点!踏踏实实地!今天晚上看到的明天都会考到哦!加油!

考研:面试中老师问“你为何报考该校”时,含义是啥?如何应对

考研:面试中老师问“你为何报考该校”时,含义是啥?如何应对?在研究生考试的面试中老师问“你为何报考该校”时,含义是啥?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如果老师这样提问的话,最好不要认为是老师的“无心之言”,或者是“没话找话”。在很短的面试时间里(一般中文的面试只有一二十分钟,英语面试不到十分钟),经验丰富的面试老师不会听废话。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背后的意思是什么?大概是这样的意思。1、名牌学校的话,如果考生是要报考的学术型硕士,面试老师可能需要通过这些问题来确认考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其实在面试的老师中,原本可能就有硕导或者博导,可能会从这些考生中收取新一届的弟子,他们当然在这些面试的考生中,关注着哪个人对学术感兴趣,哪个人符合他们选择弟子的标准。2、理解考生对研究生的态度和基本计划。3、对于普通的大学,面试的老师是这样问的,也许是想确认一下考研的研究生院是不是坚定,免得录取了,最后又没去学习,所以浪费了名额。实际上每年都有少数人,最终被录用,最终还是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读研该校,这种情况特别多。大体上,只要知道面试老师说的话背后的意思,面试的时候就可以“对症下药”,根据那个,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就可以了。最后,希望正在阅读本文的各位考生能够有所成就,并考研成功。

刺槐

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为何有实力的人考研时却不愿选名校?

能在名校读研,几乎是每个考研人的梦想,特别是那些有“名校情结”的同学。在高考时没有发挥好,无法圆名校梦,所以考研的时候想冲进985名校读研。只要考研成功,未来的前途自然更好。不过,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考生在考研的时候更倾向于双非院校,哪怕自身有那个实力。那么,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为何有的考生明明有实力冲击985名校,最后考研报名的时候,却偏偏选了双非院校呢?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为何有实力的人考研时却不愿选名校?近几天有考生咨询小水关于择校的问题,他本科院校是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他想考本校的研究生,所以将这个想法告知了他的辅导员。但辅导员的意思是让他冲击更好的学校,比如南昌大学或者华东师范大学。这主要是因为辅导员觉得他的实力还算不错,专业基础扎实,本校也有考上名校的先例。这样的话,这些已经读研的学长们还能给予一定的帮助,辅导员也愿意推荐他们互相认识,备考这方面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但是他觉得南昌大学是211,文学类专业没那么好,很可能还不如本校。而华东师范大学是985名校,难度又太高,自己不太想选,怕成为炮灰。他也知道之前那位考上研究生的学长,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最终考上,时间跨度太久了。因此小水给他的建议是,备考的时候先定一个比较好的院校,听从辅导员的建议,冲击一下211或985大学。同时,也将本科院校当作备选。到了报名前,视自己的复习情况而定,这样才比较靠谱。其实他辅导员的想法也是没错,也是想让他考一所更好的院校,不过要付出不少努力和辛苦。而像他这样的考生也有很多,明明有实力冲击名校,但却宁愿选双非院校去读研,其实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01、报考双非院校,招生名额多,成功率高名校的研究生名额都被推免生占据,真正留下来的名额少之又少。而双非院校不似名校那样,招生名额较多,对于一些不太热门的专业或学校,甚至没什么人报考。这就导致,只要报考这类学校和专业,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就基本上可以被录取,读研的成功率非常高!02、双非院校考研内容较为单一,难度相对较低双非院校的考研内容较为单一,不会考太深的内容,难度也比其他名校低不少。可能连续很多年考研的侧重点都差不多,没有多大变化,这样对备考的同学很有利。只要吃透历年真题,公共课注意过线的问题,考研考出好成绩也不在话下。03、备考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考取名校的研究生,不少考生死磕,甚至花费好几年光阴才能读研。但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没有那么难,因此备考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有基础较好的同学,临考前三四个月才备考,也有可能读研。所以,报考双非院校的时候,有以上优势,对于基础并不太好的同学来说,这种选择更适合自己。而那些实力较强的人,本可以冲刺985名校,但为了求稳,也会考虑双非院校,这也是在清理之中了。考研时别死磕985名校,结合自身情况择校,考生才能顺利读研!小水不建议考生死磕名校,在考研择校方面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才行。如果你本科院校较好,实力较强,可以尝试冲击名校的研究生,毕竟本身也占有优势。但是你专业基础较差,本科院校不太好,甚至是大专生去考研,那么在学校的选择上不应该好高骛远,应该选一所努力就能考上的院校,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的做法!最后多说一句,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也是值得读的。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双非院校也有比较强的专业,和名校相比,丝毫不弱。再者,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在毕业之后,无论是就业还是做学术研究,都是没问题的,社会认可度并不低。特别是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占比并不多,优势还是非常大的。对于一些城市里大型企业人才的录用或者是公务员的招考,最低的门槛就是研究生,这就把大批本科生阻止在门外。因此,越来越多的考生,在考研的时候,尤其是在职考研的人,把目光锁定了双非院校。这样读研的概率大,比较稳,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就能顺利读研。当然,也有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得,其目的也是差不多的。你如果想考研的话,会考虑双非院校吗?有人说,那些有名校情结的人,非211和985名校不读,只要多考几次,一定能够成功。对此,你赞同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2021考研失败后,二战的考生如何择校才能成功?必须换学校吗?英语四级没过,能考研吗?英语差的同学,如何备考才更容易上岸?2021年考研成绩没公布之前,需要联系导师吗?听听过来人的意见

似趼

所谓的“调剂,一路向西”是个什么梗?考研的都知道!

在每年的硕士究生招生考试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那就是调剂,但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于调剂所了解的并不是很彻底,一般都认为是调剂只要分数满足要求便可以顺利的调到某所高校。但事实是在每年的调剂工作过程中很多考生发现调剂是真的难,不过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遵循这样的一条调剂准则即”调剂,一路向西“。或许有很多学生不清楚”调剂,一路向西“是个什么梗?不过,如果你参与了考研我相信你都会或多或少的对此有一定的了解。所谓的”调剂,一路向西“指的就是每年的那一部分需要调剂的学生,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的一个区域划分,也就是将所调剂的目标院校放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越往西越好调剂,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这样的一个说法。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为西部地区的高校一方面,地理位置不好,经济不是很发达,所以很多考生都不会将第一志愿高校定在西部地区,所以每年都会接受大量的调剂学生;另一方面,在调剂中,西部的这些高校对于参加复试的学生没有很严格的要求,甚至可以说复试的淘汰率极低。于是便会吸引很多想读研究生但又没有好学校的考生,慢慢的很多考生在调剂中都遵循“调剂,一路向西”的原则。但是这种调剂的说法其实也有其缺陷的一面,因为最为正确的调剂原则是:根据自己的初试成绩,先在A区调,然后B区调,最后才是西部高校。因为你的初试成绩一旦过了A区的国家线,你便有了在A区调剂的资格,完全不用考虑西部地区的高校;如果初试成绩过了B区国家线,可以在B区中寻找自己的目标院校,例如云南、海南、广西这样地区的高校,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调剂的一开始便就遵循“调剂,一路向西”这样的原则,那么你很有可能会错过非常适合你而且还非常不错的高校,同时西部的高校在很多方面确实是有欠缺,所以在调剂的过程中,最好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最好的院校。总之,调剂,不需要一味的一路向西,只要分数允许还有很多不错的高校等着你,何必因为调剂而自降身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