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复试工作基本已经接近收尾,有的同学被自己心仪的院校所录取,有的通过调剂也,最终也读上了研究生,近几年就业工作形势压力也比较大,很多企业才招聘的时候将自己的门槛提到非985、211高校不要,这也引起了近几年的考研热潮,本科为普通高校的学生想通过考研考进985、211等名校,来提升个人的竞争力,2021年的考研人数达到377万,和去年341万相比,新增加了36万人,考研人数如此之多,研究生也在不断的扩招,但名校录取的人数是有限,这就意味着很多学生只能上个普通高校的研究生,甚至有的还没学上。普通高校的研究生还有出路吗?那么出路又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985、211高校的研究生相比普通高校研究生有哪些优势。学习资源与“211”、“985”等较名牌的大学相比,普通大学无论是在师资还是学习资源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研究生的学习对学生个人的研究成果都有一定的硬性要求,好的大学具有更好的研究资源和科研经验积累,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准确的开展个人研究工作,并保证个人的研究进度能够按时完成,最终顺利毕业。而很多普通的学校,有可能会因为教学资源的缺乏而使得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是面临更多的问题。比如,普通学校的理科研究生有时会面临着想法不错却苦于没有实际试验数据支撑的尴尬。等等的一些问题,最终可能会导致普通大学里的一些研究生不断降低对既定科研目标的要求,甚至反反复复的改变研究方向。人脉资源身处于名校的的研究生,会有比较大的科研平台,有的研究生甚至可以接触院士或专家学者,院士和专家学者自然是该领域的佼佼者,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前途将不可限量,这对于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是没有机会接触到的,在名校读研究生周围的同学也是比较优秀的,这些都将成为潜在的人脉,将来说不定会成为你人生中的贵人。眼界更加开阔在名校读研究生,可以让你接触到更优秀的人,从而极大地提升自己。你的同学都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有活力、有创意、爱挑战,可以让你在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里迅速成长,你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开阔自己的眼界。名校的研究生有如此多的优势,普通高校学生的出路在哪里?1.作为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就业的时候选择一些知名企业相比985、211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没有好的工作机会,毕竟,中国研究生和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口的比例还不到总人口的1%。所以说,研究生学位在就业市场上仍然是非常吃香的,如果你的能力足够优秀,那么你也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2.公务员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考取公务员的时候,有的职业是限制研究生才能报考的,这里面并没有限制非要985、211的研究生,这对于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是个很好的选择,大家公平竞争。3.普通高校的研究生虽然相比985、211研究生缺少了很多的优势,但大家要明白读研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能有一个高的提升,相比原来更进一步,只要我们一直是在进步的,终于一天我们可以实现弯道超车。超越那些来自名校的学生。关于考研大家又有怎样的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文/半农高工论教育近日中科大软件工程专业考研400分以上人数超过300+,引起网友热议。看到这则新闻我马上关注中科大2021年研究生招生目录,发现了研究生招生一些规律问题,仔细研究以后发现很有意思。今年研究生扩招,招生人数超过百万。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很少看到研究生的身影,那研究生都招哪去了呢?这几天浏览了一下各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详细看了一下各大学招生信息,研究了各专业招生目录和人数,经过反复比较,还真看出了不少问题。从招生目录和人数上仔细分析,各招生专业人数真是冷热不均,热门专业招生人数增长很快,而冷门专业不增反降,以前没有注意的专业招生人数太多了,部分大学部分专业招生人数过千,部分专业招生人数只有个位数。那什么专业招生人数名列前茅呢?医学类专业因为不是学医的以前也没有关注医学专业,没想到上网一查医学类专业招生人数这么多。现在查到招生人数最多的为吉林大学,招生人数1000+。而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招生人数接近1000+,其他带医学院的大学如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等招生人数600+,再算上独立的医科大学,招生总数接近20万+。而这些院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附属医院。吉林大学主要招生单位为吉林大学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还有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医学招生人数也不少。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单位为同济与协和附属医院。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这些毕业生除了在附属医院就业以外,还为各级医院输送了大量医学人才。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电气及其自动化类、智能制造类等等。中科大不只软件工程招了532人,其他电子信息类合计招生超过500人,这样一个大学就招生1000+,华中科技大学招生600+,吉林大学招生500+,其他大学招生人数都不少。电子信息类招生大学不仅仅限于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财经类、师范类、农林类等等都有招生,经过测算,一个大学平均招生500+的话,985加211大学招生人数约5万+,再加上二本院校,总招生人数达到20万+。大家要注意,这是研究生,不是本科生,可见以后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竞争会多么激烈。高端岗位就那么多,大部分毕业生只能沦为普通人,就业前景会和当年金融、会计有一拼,供大于求的趋势开始显现出来了,大家一定要引起关注。工商管理硕士在传统印象中一直认为金融、会计专业招生比较多,实际上这两个专业招生人数还真不多,除了财经院校招生多一些以外,其他院校招生人数过百的都很少,而且分散到经济类、管理类很多专业中。而招生人数多的是工商管理硕士(MBA),还有非全日会计专硕(MPACC),这两个专业部分院校动辙招生400+或几百+。这两个专业不仅招生人数多,而且收费高。MBA管理硕士一般学费都是几十万,MPACC学费在6万左右,一般都是招在职的工作几年有积蓄的。这两类招生是很多大学创收的主要来源,以弥补学校财政的不足。这两个专业年招生人数合计不下10万+。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就会明白,医学+电子信息+工商管理硕士占了招生人数的四分之一,再算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话,占去了招生人数的半数。其它专业招生人数增长很少,有的不增反降。这和专业冷热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大家对报考专业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去向很多人都比较感兴趣,毕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能够在社会上有一份有发展,有前途的工作。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华中科技大学2020届研究生毕业的就业情况,看看他们都去了哪儿?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的2020年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本届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分为5大特点。1,就业率保持高位稳定。2,通入国家发展战略更加主动。3,重点产业保持高位流向。4,留鄂留汉人数不断攀升。5,就业服务工作广受好评。本届研究生毕业生共777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86人,硕士研究生6684人)博士生协议就业占比95.77%,待就业占比2.76%,出国占比1.47%。硕士生协议就业占比90.05%,升学占比5.51%,待就业占比2.81%,出国占比1.63%.在专业就业率上工科就业率99.06%,经管就业率98.22%,理科就业率98.16%,医学就业率95.42%,人文社科就业率89.30%。在毕业生男女比例上面 男性毕业生4320人,女性毕业生3450人,男性就业率98.54%,女性就业率95.51%。在就业区域上来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占比相同,都达到48.53%。西部地区5.54%,东北地区0.33%。从就业的单位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占比38.73%,事业单位占比23.90%,国有企业占比19.57%,三资企业占比7.92%,党政机关占比4.89%,科研事业单位占比4.65%,部队占比0.35%。就业行业前五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29.46%,卫生和社会工作12.03%,教育11.9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9.96%,制造业8.57%。毕业生就业重点单位主要有:中共各省委组织部(选调、选聘)、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研究设计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疗卫生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有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民营企业)、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三资企业)。升学深造人数统计:国内升学368人,本校284人,外校84人。国外留学125人。国家服务重点区域:长三角区域1364人,占比18.06%京津冀529人,占比7%。一带一路2770人,占比36.68%粤港澳大湾区1440人,占比19.07%。长江经济带4796人,占比63.51%。2020年前往国防军工单位就业毕业研究生创7年新高,达318人。2020年定向选调生158人,其中硕士生占比95.57%,博士生占比4.43%。2020年留在湖北就业2976人,占比39.41%。在留湖北毕业生人数中来自湖北周边六省市(含湖北)占比87.2%。2020年基层就业毕业生464人。就业是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对于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是每个高校的重要工作,华中科技大学在研究生的就业上做到了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据统计,95.92%的用人单位对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表示满意,对于毕业生的水平保持较高评价,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附各院系就业率统计表: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热度持续上升。预计某些高校的入学人数将增加18,000人,到2021年的研究生人数将达到377万人,比2020年的341万人增长10%以上,再创历史新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提高学历已成为每个人找到工作的便捷之法。然而,在研究生队伍中,不难发现女孩是主力军并逐渐超越男孩。这是为什么呢?原因1:申请文科类的研究生人数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申请管理类和文科类研究生。选择这些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是女孩。而且,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文科专业已经开始扩展,学生人数也在增加。因此,申请研究生考试的女学生生数量自然会增加。原因2:文科类专业女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许多文科专业质量开始下降,例如行政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等。市场也正在趋于饱和。这些职位薪水高,稳定度高,人手不缺。大多数缺人的行业要么与销售工作混合在一起,要么薪水特别低。对于一个文科女孩来说,找到理想的工作确实是有一定困难的。原因3:女孩的天性更适合刻苦学习女孩天生更认真,更勤奋,更坚韧,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研究生入学考试需要这种素质。因此,女生的良好素质可以帮助她们取得更高的成绩,而且登陆率只会更高,经常有“学霸宿舍”,女生在同一个宿舍,一起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并获得了很多奖项。 。研究生入学考试几乎已成为女孩的龙门,但导师并不高兴,并会抱怨:招募“男研究生”是如此的困难,他们毕业后去哪里了呢?许多人也有这个问题。研究生导师抱怨说,招募“男研究生”是如此的困难。进行科学研究并非易事。经常得出去做科学研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很努力。女孩天生就很虚弱。导师必须自己做。一些导师年龄较大,女孩必须扮演男孩的角色。如果有男孩,这就容易了许多。科学研究问题也很深奥,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真思考的能力。即使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他们也需要强大的理科思维。在这一点上,女孩的身体较弱,做科研不是刻苦就可以得到一些东西,还需要一定天赋的。因此,许多导师抱怨说,男研究生越来越少。也正因如此,男研究生越来越受欢迎。即使是导师也毫不犹豫地“放水”,但他们还是一无所获。当然,这种“放水”并不是降低要求,而是符合规定的。 。如果男孩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毕业后他们会去哪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选择直接就业。原因是他们充满了苦涩和无助。直接就业,赚更多的钱更实际男孩不同于女孩。将来,他们需要购买房屋,汽车,娶媳妇和抚养孩子。也需要为老人养老。各个方面的支出都不小,不少于几十万,在一线城市甚至更多。父母用自己一生的积蓄,也很难为自己的孩子买房和娶媳妇。而且,研究生入学考试也需要花费很多钱。没有宿舍,你必须租房子。如果您通过考试,那是值得的。如果您未通过考试,那么时间和金钱都是无用的。男孩们非常现实地看待这个问题。经过综合考虑,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直接就业,这样您就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并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我对自己没有信心,我的目的不明确研究生入学考试是考验一个人勇气的事情。与高考不同,这是一场孤独的斗争。您必须能够坚持自己的初衷,不受外界干扰,不要考虑学习以外的事情,而要专心学习。这是唯一的事情。这不是普通人可以做的,目标不明确,没有信心,直接找工作确实更好。各种压力许多研究生认为自己的学历高,高人一等。相反,他们对自己更加怀疑,因为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他们已经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他们的亲戚和朋友感到困惑。显然,已经可以毕业并赚钱偿还自己父母,为什么还要非常努力地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准备?考上研究生后,我会找到一份更体面,薪水更高的工作。否则,会被人瞧不起。因此,被研究生院录取了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许多男孩被吓跑了。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做出决定之前,您仍然需要仔细考虑。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要后悔。无论您做什么,都需要毅力和耐力。
考研的火爆程度,通过报考人数,就可以窥见一斑。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惊人的377万人。而在五年前,也就是2016年,这一数字只有177万人,连如今人数的一半都不到,可见考研究竟有多么火爆。面对如此情形,大家心中可能会有很多疑问,那么今天,我们就针对大家问得最多的三个问题予以解答,无论你是考研人,还是考研人的亲友团,相信你总会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闲话少叙,让我们正式开始。01为什么考研人数连年激增,势不可挡?我先罗列一组数据,在2010年至2016年间,考研人数从最初的140万人增长到了177万人,而在2016年至2021年间,考研人数从177万人增长到了377万人。前者平均每年增长6万余人,后者平均每年增长40万人。也就是说,暴涨其实发生在近五年。那么近五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行业洗牌,挣钱的企业和不挣钱的企业立即成了两个极端,挣钱的诸如互联网和金融,是越来越挣钱,不挣钱的诸如环境科学和材料领域,是越来越不挣钱。而行业的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就是就业的变化。有钱的时候,招聘的人多,给的钱也多,没钱的时候,裁员优先,然后招聘时候再优中选优,也就是说,以前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如今一定要研究生起步,毕竟僧多粥少,只能择优录取。所以,大环境下,学生们能做的,就是通过考研来博取未来的船票。02为什么院校扩招不起作用,收效甚微?知道了报考人数为什么多,那么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大多数的同学都考不上,不是说好了院校大肆扩招,以此来满足越来越多同学的读研需求吗?为什么事到如今,并没有看到什么成效,反而看到大批考研人“败走麦城”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院校招生扩张的速度,赶不上考生激增的速度,无论院校如何扩招,基本也不会招到总人数的30%,即使按照总人数的30%录取去计算,那么至少也会有260万以上的考生,和成功擦肩而过,最终落榜。通常来说,一个研究生导师带1到3个研究生,牛导会带得更多一些,但也是有限度的,毕竟如果一个导师带了几十个研究生,不仅学习效果没法保证,而且学校的配套资源也将无法满足。所以扩招永远都只能在路上,不可能根本性解决现如今的问题。03为什么考生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既然上岸的位置就这么多,那就只能靠个人努力拼上去了。但是,我们发现,虽然报考人数增加了,但是两极分化却明显了,也就是说,考得好的同学都是特别好,而考得不好的同学,几乎就是崩盘,没有一丝一毫机会,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意识问题。了解考研的人都知道,初试成绩水涨船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要想通过初试,再拿历年的最低分来比,可能已经失去了校准意义。所以如果你还在搏最低分,那么你也而不会考高分,而只有你想搏中上游,你才有进复试的可能。同时,准备时间也成了现如今考研的关键点。在以往,可能暑假开始复习,就能考个差不多的成绩,而现如今,不说从前一年的秋季学期开始复习,也至少要从寒假开始复习了,否则真的就要输在起跑线上了,而且会越输越多。以上,就是大多数人对考研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三个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希望你能好好思考以下三件事:第一,你所在的领域是否适合考研,读研三年的收益是否要大于工作三年的收益?第二,你报考的院校是否考研扩招,扩招之后的难度是否要小于扩招之前的难度?第三,你复习的方法是否正确得体,自己复习的效果是否要好于报班学习的效果?明确了这三件事,你就知道是否需要考研,要考哪里,以及如何备战考研了。总之一句话,乾坤未定,你我皆为黑马!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点击我的主页可以向我发起咨询。
近一段时间,很多的高校毕业生已经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用人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就业这项任务也算是尘埃落定了。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听到了很多关于就业相关话题的议论,例如高校档次、专业属性、学历高低、第一学历等等话题,单列出任何一个话题都足以吸引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关注和热议。但对于很多的硕士研究生而言,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殊感受,这不很多的学生抱怨找不到好的工作,比较沮丧。那么,研究生找工作,究竟难在哪里?难道研究生学历都没有优势吗?研究生找工作,究竟难在哪里?难在专业,难在高校档次一直以来,关于专业和高校的“难舍难分”没有停止过,到底是高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没有统一的观点,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可能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研究生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专业更重要一些,优先考虑专业。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太多的专业真的是就业的“利器”,每年都会有很多很优质的企业前来招聘,而且招聘的门槛还相对而言比较低,适合绝大多数研究生的平均水平,所以就业自然而然要轻松得多。如果再能够在一所还比较可以的高校攻读一个还很不错的专业的话,那么研究生就业六容易多了,并且还能够找到一个差不多的工作。当然,这种专业和高校所造成的就业压力,这是无法避免的了,毕竟考研结果已经决定了。难在学生有限的认知不得不说,有太多的研究生对于就业这一块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盲区,并不了解现在用人单位的门槛,而且还对自己盲目自信。对自己的要求仅仅只是顺利毕业,混一个研究生学历即可。或许这时会有一些研究生会说,能够混一个研究生学历就已经不错了,但事实会告诉你这仅仅只是你的“最低配”,没有其他方面的加分,你未来的就业就还是会一塌糊涂,就还是会屡遭碰壁。同时,想当然地认为研究生学历就是万能的,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觉得:“研究生学历就是金钥匙”、“研究生学历就是硬道理”等错误观念,殊不知的是当你找工作的时候,和你竞争的所有学生也都是研究生,于是研究生学历就没有优势了,那么拼的就是你研究生期间干了什么,有哪些成绩,这才是核心。难道研究生学历都没有优势吗?虽然有些研究生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但这都和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没有关系,研究生学历依然是香饽饽。如果研究生学历已经没有优势的话,那么相信每年不会有这么多的考生报考,同时就业难的原因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没有更好地利用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没有在研究生学历的基础上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包装”。上周六,我大学同学和我分享了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她是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学的是理工类的专业,应聘一家国企时,本以为稳超胜券,没想到最终录用的却是一个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原来是因为这个学生在读研期间获得了各种荣誉,校级、市级、省级的荣誉,还是优秀毕业生,还发表了两篇核心,而我的同学仅仅只是一位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罢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的优势可能就是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写在最后研究生就业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来自于哪所高校,都希望大家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但还是想啰嗦一句,希望还没有毕业的研究生能够珍惜当下,能够利用充足的时间去多方面的提升自己。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父辈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时,便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未来的投资回报问题,如子代的工作薪酬、福利待遇等。但是事实表明,近年来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很多毕业生还面临着找不到工作以及薪酬低甚至零薪酬的状况。在就业难的大环境面前,很多家长意识到二十多年的教育投资,最终可能换来的却低薪酬的结果,因此在家长群体中便普遍萌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事实上,家长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将“读研”即接受研究生教育看成了是一种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的手段,功利性的教育观念是这种想法的始作俑者。他们本以为高经济地位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必然结果,但是残酷的现实表明,接受研究生教育后的就业形势仍旧异常严峻,我们不仅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读研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普通家庭培养给研究生,月薪不足五千,读研真的有用吗?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高等教育道学费10年内上涨了20倍,而同一时期的国民收入增长不足4倍。另一项数据调查显示,一名研究生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位农民30多年年的纯收入。国民收入的增幅远不及高等教育的学费增幅,更何况培养一名学生从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到初高中再到大学之后是研究生绝对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此外,普通家庭的经济条件处于劣势地位,因此由于受到经济因素制约而负担不起子女的教育费用的情况多出现于普通家庭之中。即使一对普通家庭的父母竭尽所能将自己的子女供到大学毕业,在高昂的研究生学费面前也要稍加考虑。在残酷现实的压力下,即使渴望接受更高层次高等教育的学生也只能忍痛走上工作的道路。一些大学生认为,当他们通过竞争激烈的研究生考试,经过4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高等教育的洗礼,毕业后竟遇到找工作困难的现象,且平均起薪工资甚至比农民工低。于是有一些家长开始这样算起经济账:培养一名研究生在教育阶段的投入近10万元,毕业工作收入不高的话,毕业几年都不能收回读书成本。在研究生入学前夕,一位四川女孩的遭遇引发了社会的群体围观: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反对女儿读研究生,甚至宁愿出资给女儿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打水漂,把这么多钱白白扔给大学”。这位女孩的经历绝不是个例,也是多数研究生面临的显示状况。这不禁引发了社会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讨论,读书到底有用吗?读研的意义在哪里呢?“读书无用论”真的对吗?“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主要萌芽于农村,进而席卷至整个社会。很多人尤其是处于农村底层的劳动人民受到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的制约,无法使自己的子代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这些未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学生便另辟蹊径,走上了其他发家致富的道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获得了和研究生相当的薪资,这一社会现象对很多人的观念产生了冲击。他们认为,不读书在节省高额学费的同时又能够多获得比同龄的研究生多几年的工作薪酬,对这些家庭而言,这一举措无疑是更加划算的。“读书无用论”便卷土重来,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事实上,“读书无用论”不是读书无用而主要是指读书效用下降。人们大都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将读书和学习知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来看待。一旦有人因为读书而没有满足他获得财富、权力、地位的期待时,他便对读书的用处贴上了“无用”的标签。从概率上来看,受教育程度高、读书多的人,其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普遍会高于受教育程度低、读书少的人, 当然不排除个别小概率甚至相反的案例。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学习知识的。大学校园考级、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热等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衷,尽管其中有功利的嫌疑。一些人认为,研究生工资涨幅不如农民工,表面上是知识贬值。但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只能说部分掌握技能的农民工工资超过一些专业竞争力不强的大学生工资。大多数农民工就业前景及优势不及大学生及研究生,并且,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作苦脏累、工作不稳定,也是不争的事实。读研的优势(一)学历是就业的敲门砖当今社会会给予高学历者更多的社会资源。这意味着,通常学历越高的人往往得到的工作机会就越多,发展前景越宽广。在这条跑道上,高学历者无疑已经赢了高能力的人,他们所得到的人际资本更多,获得的就业机会也更多,高学历者一旦遇到了自我发展的平台,就能够获得施展抱负及展示自我的机会。(二)促进个体认知发展那些获得较多学校教育的个人比那些获得较少学校教育的人能更好地认识目前国内外形势和公共事物,而且有更强烈的意愿和寻找合适的途径在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不断进步以跟上时代发展。其次,受过较多教育的人比那些受过较少教育的人能够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合时宜的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因此,个体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拥有了更多、更全面、更多的知识和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他有更多关于这个社会的信息,能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更多了解,能够根据这些信息较好地规划未来。结语常言道:“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境难长。”当前我国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研究生薪资较低,而打工者由于对工作期望值不高,更容易就业;在薪酬方面也出现了研究生和高中及以下毕业生同酬甚至不如后者的情况。但这只是特定时期的个别现象,也是多元化社会容易出现的现象。由于受个体差异、环境际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并没有规定研究生一定比学历不如他的人工作好,挣得多。“读书无用论”也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迈出一步,可能有更广阔天地。正解局原创人生,最难的是选择。选择中最难的是,往往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27岁女生,公务员编制,上岸复旦研究生了,要不要辞职去读呢?”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一边是公务员的职位,一边是复旦研究生。可谓,都是大好事。如果搁在你身上,你又会怎么选?今天,没有其他特别想聊的话题,就来说说这个。这个姑娘,今年27岁,在生日之际,收到了复旦大学研究生复试通过的通知。夙愿,一朝达成,对她来说,显然有点突然。根据自述,她考复旦研究生,也是有一番心路历程的。5年前,她本科毕业,但学校不是很好。当时,她就准备继续考研,可是因为父亲突然重病,弟弟还在上初中。所以,她就无奈选择考了家乡的公务员(国税局)。因为,她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机关实际上也很喜欢这类专业的学生,所以,她就被安排到文字岗位(用她的话说,自己也学不会税法之类的专业工作)。后来,父亲走了,弟弟上了高中,母亲就陪弟弟去市里上高中。在心理上,可以说是接连的冲击:一是失去父亲,母亲、弟弟又不在身边。二是工作不如意。所以,就想到了考研。2020年一年,她白天上班晚上自学,常常学到凌晨三四点。原本只想了却自己的心愿,给自己一个交代,成不成功都无所谓。但成功还是突然来了。原帖节选用她的话说,现在自己很惶恐。“我真的应该去读吗,我能养活自己,能找到工作吗,年龄会成为我的限制吗?”著名的经济学家曼昆(1980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29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曾任布什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给出了经济学十大原理,其中,前两个分别是: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其中,第二条有个更常用的表达叫“机会成本”。关键是,这位姑娘现在面临的取舍很难,因为机会成本貌似都很大。先说如果去读研,放弃公务员。下面是几年前就开始流行的一张图,是对中国社会分层一个简单的归纳。当然,这个划分不一定准确,但却比较直接地给我们了一个印象:公务员整体上处于社会中游水平,不好也不坏。也和我们日常的认知差不多。不同阶层的人数占比再说如果继续走公务员路线,放弃复旦研究生。我们先从考试难度上来说,国家部委时常有一两千甚至两三千比一的岗位。但是,一般省考难度会小不少,大部分省录取率在2%左右。如果是小县城、乡镇,这个录取率会翻几番,甚至有些偏僻的地方根本招不到年轻人。部分省市公务员招录比那么,复旦研究生呢?近几年,名校招研究生有个明显的趋势:越来越多地要免试研究生。因为生源好控制,这个很容易理解,名校学生出国,就招其他985高校学生,或者211高校学生。这样一来,普通学校要通过考研,上名校是十分困难的。根据复旦公布的数据,2018年西方经济学招8个人,其中免试的名额是5个,也就是只拿出来3个考试名额,当年报名人数是73。实际上,十取其一,在名校研究生招生中,比比皆是。特别是这两年,因为疫情,名校学生出国受阻,也加入考研大军,招录比还在下降。复旦大学2016—2018年研究生招录数据公务员和复旦研究生,两个都是很难选择的东西。到底该怎么看?先从她最忧心的事情说起:“我能养活自己吗?”还别说,这个观念是很多家长或者老师,在高考填志愿时会说到的,大城市消费高,念书的花费大。但真是这样吗?只能说,这个观念只看到了问题的一头。在另一头是什么?在大城市,哪怕你念书,同样有机会赚更多钱。同样说上海。上海有太多大企业,包括跨国集团总部、大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它们都有很多基础工作(复印、简单的数据统计等等)要做,所以有大量面向高校学生的兼职工作。在至少10年前,这样的兼职待遇是100元/天,一天8小时。所以,有知识、有技能,在大城市活不下去,是几乎不可能的。上海的工资水平是全国最高的实际上,这里涉及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大城市,往往能提供更多的资源。我先前文章里,用刘强东举过例子。刘强东,出身苏北船工家庭。第一次去大学报到,带的是父老乡亲凑的500块钱、76个鸡蛋。但到了北京,他发现钱根本不是问题。大一时,他就靠着抄信封,每个6分钱,一个周末抄40000多个,一下就赚到2000多块钱。这可是在1990年代初的2000多块,要知道1992年全国职工平均月工资才226块,刘强东一个周末兼职的收入,就差不多赶上一个上班族一年的收入。当然,有人质疑,刘强东能不能写得那么快,但可以确定的是,刘强东后面自学编程,倒腾生意,大学时代的确不再缺过钱。北京独特的“资源”刘强东第一次坐火车,到了省城南京,立下只考上海、北京两个城市大学的志向。第一次上大学,到了首都北京。第一次坐飞机,则是去了中国经济中心上海,见投资人。而今,刘强东的事业,谁能否认和大城市没有关系?再说名校。我先前还说过一本书,《乡下人的悲歌》。这是前两年,美国非常流行的一本书,描写了美国“铁锈地带”的衰落。作者J.D万斯,身边很少有人能上大学,即便上大学,也是上本州的州立大学,离家近,开销少。但他后来努力上了耶鲁,结果发现,在耶鲁上更好的大学反而更便宜(因为社会捐助多,奖助学金更多)。在耶鲁法学院,学生找工作基本不去网上投简历,因为他们通过自己和家人的关系网,已经早早锁定投行、律所等最光鲜的工作……其实,这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2020年,清华大学获得的社会捐赠高达47.1亿元,北大是31.87亿元,复旦也有17.73亿元。这些数据,很可能超过八九成的中国高校。在名校里,只要学习科研做得好,奖助学金就完全能完全满足一个人的基本开支。现在,大企业内推也非常多,校友就在其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2020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实际上,面临选择,大多数人恐惧的是陌生,而不是事物本身。迈出一步,则可能有更广阔的天地。
2021届研究生考试即将落下帷幕,多数学校已经公布了拟录取名单,还剩下调剂的学生们在苦苦挣扎。考试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勤勤恳恳复习一整年结果不如人意,有人临时佛脚却金榜题名;有人裸辞孤注一掷榜上无名,有人一年复年终收获果实;有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未到考试便已放弃,有人两耳不闻窗外事积累越发深厚。认真备战考研的学子们小A看着社交圈里的二战的好友们分享自己被录取的截图,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回想自己的学生生涯,虽然学习并不是顶尖的,但她从小就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孩子,认真上课,认真完成作业,听大人的话不和坏孩子一起玩耍,也不早恋,一切都是顺顺利利的,直到上了大学。小A成绩中等,考上了北方沿海城市的一所普通大学,这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去省外那么远的地方,小A有些胆怯,但她也想一个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在大学里的小A以为和小时候一样纯粹,平时上上课成绩中等保证不挂科,周末和三两好友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偶尔窝在被窝里看一看电视剧,寒暑假在家陪陪父母,生活还算惬意,直到到了大三。大三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将来了,是考研还是工作。身边要考研的同学们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了复习备战,而打算工作的同学们简历里都是各种有各样的获奖记录实习经历。小A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成绩中等,没什么实践经历,只读了一些名著,看了一些高分电影,见识了沿海城市的风景,不是荒废时间,可是这些,如何填满自己的履历?看着身边的好友们纷纷打算考研,于是小A也买了一堆的复习资料,开始了她的备考。备考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除了平时的课程时间之外,小A都待在自习室里。早上七点起,晚上十点回宿舍休息,一周有半天或者一天被用来休息调节。在自习室的时间小A觉得很难熬,她既不像一些人埋在书本里一整天,也不像另一些人摆出书本就开始玩手机直到吃饭。她学的工科,即使不讨厌,但也谈不上喜欢,可以应付大学里的考试,但要认真钻研对她来说太困难了。在自习室待了几个月,小A感到了深深地挫败感,无论是进度还是质量都远远及不上周边的人,于是她开始左右摇摆,是去找工作还是换别的专业考研还是在本专业上死磕。就这样到了秋招的时候,没有宣讲的时候,小A就在自习室里复习,有招聘的时候,她拿着拼凑的简历去一家一家尝试,然而她的简历总是一次又一次被退回,直到秋招快要结束都还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小A放弃找工作了,才开始全心投入到备考中。可是太晚了,落下了太多,考试的时候小A发现即使是以前自己会的地方也都被遗忘了,考试结果自然不尽人意。20年春,小A刚毕业回家不久,在网上终于找到了一份在自己家乡的企业的工作,单纯的小A以为自己一入职就是正式员工,就没有仔细询问清楚,临到要签合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劳务派遣,可是等待报到的日子里,其他的招聘都已经结束,而20年已经过半,考研时间也不充裕。小A安慰自己工作之后也算积累经验,就傻乎乎地签了合同。进了公司之后,小A每天整理整理资料打打杂,身边能说上话的人也很少,就时不时和自己以前的同学们聊聊天。她的舍友小C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学校的研究生,和她说的大多数是自己的新舍友,自己的实验;舍友小E入职了一家北京的公司,朝九晚五,常常和她说起的是自己的新生活;舍友小F一战失败全心备考二战。她们问起小A的工作,都劝她找一个靠谱的公司,签一份正式的合同,小A也想,可是屡次失败让她的自信心被严重打击,加之已经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想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就这样,小A逐渐满足于现状,工资足够每月的支出,下班的时间宅在房间里打打游戏刷刷剧,也挺舒坦。过年回家,亲戚们问起小A的工作,小A只能说自己还在实习,过完年考研成绩陆续公布,小A看着二战的同学们也都陆续上岸,小A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意义何在。回顾自己的经历,小A觉得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总是摇摆不定,导致哪一方面都没有做好。其实不论是考研还是工作,只要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选定之后即使开始尝试是失败的,但是只要不放弃,就终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当你真正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连天地万物都会帮你小A下定了决心,要辞职专心备考研究生,不是大学所学的专业,而是自己最初考研就想考的专业,她的父母得知小A的决定之后很支持她的选择,即使跨专业考研的难度更大。小A说想要为自己真正努力一把,即使努力过后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但她也不会觉得后悔,只会庆幸自己敢于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尝试。这是小A的选择,选择辞职备考三跨,祝福她可以在这个经历中收获到自己一直所追寻的。有很多人认为,没有考上研究生就意味着失败,的确失败了,但只是意味着一场考试的失败。其实不论是考没考上研究生,只要是自己认定的选择,成功与否在经历本身面前就没那么重要,人生那么长,怎么知道没有考上研究生就意味着今后的生活就是失败呢,并且就算即使生活暂时困顿,也不能将其都归咎于一场考试之中。等到我们都逐渐老去,在脑海中回望过往的经历,会发现许多事情都没有当时以为的那么重要,更何况只是一场考试呢。
近些年来,研究生的报考热度正以火箭一样的速度增长着,大家挤破头皮得向前冲啊冲,唯恐那个被落下的是自己。要问到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我猜大家的答案会五花八门,逃避工作,提升自己,跟风别人,父母要求等等。作为刚刚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来说,我的答案是:我是被动向前走的,社会的进步在告诉我们,你只有变得更优秀,才能配得上一份好工作,或者通俗来讲是一份高薪工作。社会会告诉你,比你优秀的人仍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考研这件事就是你变优秀的一个重要途径,考研会使你变得自律,变得更能坚持,变得更能静下心去思考,而这些都会是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不得不提的是,考研这条路就一定正确吗?考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只记得上岸的那些人,就像考试大家只记得第一名,却永远不会去记那个差一点的人。虽然考研很重要,但一人一想法,未来的路还要靠自己去走。一旦下定决心,那我希望你是真的做好准备,并且学会去热爱它,然后一条道走到黑,走到终点。考研这条路并不会是简单大道,可能需要一次两次或者更多次才能上岸。而且那些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也许很多人研究生生涯最快乐的时候就是保研或者考研成功的那一天。你可能会想,都已经上岸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呢,是的,他们已经是研究生了,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羡慕的学历背景,但你是否还记得那个不喜欢吃圣女果的学长红烧土豆叶,和他选择同一条路的比比皆是,可能真的是内心的孤独与苦恼真的不能排解了吧。有时我会想,我们这代年轻人经常会感到焦虑与迷茫,是因为我们太渴望成功了吧。不甘平庸的心让我们活得总是更累一些。这个世界一直教我们成功与卓越,却没人教我们如何接受平庸,但人生的真相是我们终此一生可能也只是个平庸的人。但不论选择坚持或者放弃,我都请你尊重自己的选择。我们还年轻,还会有很多的可能,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你要允许别人有安静的青春。这是我喜欢的一位歌手毛不易说过的一句话,分享给你们。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在考研期间,看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想去吃一吃研究生的苦。所以啊,正在考研的朋友们不要打退堂鼓啊,我们已经坚持到现在了,还会选择放弃最后一个阶梯嘛!不管怎么讲,这都是一条向上的通道,研究生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一定要自己去看看呀,冲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