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择什么专业,首先需要考虑几个主要问题:1.如果你真的不喜欢本科的专业,并且想对一个相对轻松或有趣的专业感兴趣,你可以列出你感兴趣的方向。比如说,如果你喜欢文学,你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和中文专业;像电影一样,你可以选择编舞、影视创作和其他艺术;像计算机一样,你可以选择软件工程、物联网和其他专业,简而言之,你跨专业,你需要考虑你的兴趣方向。不是跨专业的朋友自然会继续你的专业,当你选择一所学校时,你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详见下文。考研2.你所喜欢的专业以后找工作是否好找,相对来说金融,电子商务,会计,物流,计算机等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你选择的专业就是这些工作前景比较好的专业,那自然选择就好了,好好复习就可以了,但如果不是这些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怎么办呢?那就看下面一点。考研3.如何选择你最喜欢的专业和就业前景好的。你说你喜欢文学,你对职业前景不感兴趣,甚至不喜欢目前的专业。那该怎么选专业?建议大家选择喜欢的专业,不要考虑什么就业前景,老实说,本科已经被专业限制了4年,还要再读研跳进火坑吗?你认为你有信心去了解你不喜欢的东西吗?此外,大部分研究生的目的是取得学位,毕业生毕业后不会从事这个行业,基本上每年不到相应毕业生的40%。而许多行业都没有专业限制,而您的研究生学位考研比别人多拿超过1000块,走出社会,依靠能力赚钱。考研4.我想去这个地区,给自己一个理由去说服自己,“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考研,我们必须选个一线城市的985所学校”,这是许多人所坚持的事实。但是考研不能用一句话可以说清除?这不是选择清华大学选择还是北京大学。当然了也不一定是一线城市,虽然环境可以使人成长,但你也要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以支持自己在大城市生存,至少要考虑毕业后的情况。如果我两个月找不到工作,我能有钱租房子和吃饭吗?当你选择在研究生院读书时,不要说你喜欢杭州,才去的,这不是你的理由,这叫任性,你想要考虑的是一个在北方吃馒头的人能否适应南方每天吃米饭的习惯。习惯了南方的春天本身就能适应北方冬天寒冷、严酷的天气。给你自己和你的家人一个互相接受和安慰的理由。
我觉得考研前首先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考本校还是考外校?第二:考专硕还是考学硕?要回答第一个问题,还需要再问自己几个问题:对当前的学校满意否?对当年的专业满意否?自己的英语、数学成绩是否优秀?如果前两个否,后一个是,建议外校,如果三个都是否,建议本校。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只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考研如果考上的话,是想要工作还是继续读博?想要工作选专硕,想要继续读博选学硕。再接下来才是如果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的问题。如果上面的两个问题你选择的是考外校,考学硕,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如果不是,那恭喜你考研的目标学校和专业已经确定了。要确定目标学校,先要确定目标专业。确定专业只需要主要一条,就是你所选的专业一定要是在不断发展而不是在不断萎缩的。因为考研时的信息相对你研究生毕业是具有滞后性的,在当前这个学历大贬值的年代,读研的三年时间可能社会上对于学历的要求就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发展。所以,从大的方面谈,自己一定要保证研究生所读的专业不是一个在不断萎缩的专业。而如果判断这一点,主要看六个指标:上年度招生人数;上年度毕业人数;上年度毕业生就业率;本专业教师人数、教师职称构成及过去三年有无新教师留校;本专业目前的国家级课题在研数量;过去三年本专业国家级课题的结题数量。其中前四个指标在该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及学院网站上应该都能查询的到,后两个指标在教育部网站上也能查询的到。确定了专业后,就可以根据专业确定学校。如果不是研究生毕业就选择工作的话,其实我比较推荐学校排名低而专业排名高的学校,以及一线城市以外的学校,这样可以在保证自己研究生科研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的规避恶性竞争。在确定了专业后学校后,就可以根据专业和学校来确定自己心仪的导师人选。在选择导师方面,我依然推荐要根据六项指标在进行综合判断:首先是导师最近三年内发表的论文及课题方向,看看导师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不是和你一致。这一点上千万不要相信任何其他资料或者说明,这些都是有滞后性的。一个人在研究方向上是会经常发生变化的。你单看他的履历可能是一位人力资源方面的教授,其实有可能最近三四年人家已经转资源环境管理了。其次是看导师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多少,这取决与你上研后到底有没有活干。这个在研项目太多或太少都有问题,太少证明导师能力一般,起码是在院系不怎么吃得开,太多则要警惕导师到底是准备招研究生还是准备招实验室临时工。第三则要关注近三年毕业的师兄弟的毕业论文方向是否和导师近三年的研究方向一致,如果出入太大则需要警惕这位导师是不是会搞研究生外包或者干脆就是放羊管理。第四要关注一下导师的年龄和职称,最好跟一位还有干劲的导师,比如年轻的副教授准备冲教授的,或是年轻的三级教授准备冲院士的。一般而言四级教授是60岁退休,三级教授是65岁退休,二级教授是70岁退休,退休前三年会停招硕士,退休前两年会停招博士。所以千万不要迷信那个职称高选那个,别一不小心搭上了末班车成了无人问津的关门弟子。
如今本科生和研究生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的时候侧重点不一样,如果你不了解会吃大亏!本科生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会优秀看你的学校,而研究生用人单位招聘的时候会优先看你的专业!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专业细分问题,本科生的专业壁垒还是小一点,而且专业也没有很大的细分,一些工作有很多相近的专业都可以去做,而研究生专业细分的很厉害,一些专业的工作就需要专业的研究生去做。对于专业研究的深浅程度也不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还是需要研究程度深的。学校问题,这个就是学校的王牌专业问题,一些一般的学校总有一些王牌专业,这些专业往往会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从这些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往往很好。而本科生由于专业性问题,就业单位会优先考虑毕业院校问题,专业关注的不多。实践情况,研究生专注研究某一领域肯定会有大量的实践,而本科生还没有专注某一项领域,实践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研究生对于专业的要求比本科生更高。毕业生就业还是一大难题,也是社会上持续关注的问题,就业决定专业的火热程度有一定的问题,但是也是现在的现实问题没有办法,想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是靠自己本身,希望大家毕业都可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到研究生层次了,专业的选择很重要?你们考研选专业是怎么选的?我读完研究生悟出一个道理,到研究生层次了,一定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个很重要,因为如果不出意外,你很有可能一辈子都脱离不了自己专业的影响。首先,选对专业很重要。有好多人告诉我,他们压根就不喜欢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我问,那你们为什么当初选择考这个方向的研究生,回答都无一例外地说,报考哪个专业好考。当然,可能有些专业会好考一点,但正真考上就比较痛苦了。因为每天都要看文献,写学术论文。有的还要进实验室,下去实习。临近毕业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们压根就不喜欢这个专业。你这不是说笑吗?都马上毕业了,说不喜欢这个专业,那这两三年是怎么过来了,那大家可想而知了。三年了,没有本专业的研究成果,就这么浑浑噩噩的毕业了。因为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找个好工作也比较困难。因此,所以说,选对专业很重要,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更重要。其次,弄清爱好很重要。每个人的考研目的都不一样,有些人是为了好就业,有些人是因为不喜欢本科专业,毕业了不想从事与本科专业一样的工作,那只能考研究生换专业了。可能他们在考研之初,就已经选好自己喜欢的专业了。那在读研的时候,也比较喜欢这个专业方面的东西,三年下来,可能收获满满。可能也有些人读了研究生以后,觉得自己学的专业和自己所想的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兴趣缺缺。我想说,到了研究生层次有些问题就不能在浅尝辄止了,一般都需要深入的去探讨。因此,也没有那么简单了,有时候可能会很枯燥。所以,我建议考研最好是报个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专业。第三,极于艺,限与道。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到研究生阶段我们可能初步接触一些本学科比较高深的东西了。这时候就需要你附下身子好好去读书,去钻研了。因此,这时候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你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很无聊。这时候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可能会帮你撑住一阵子,当你习惯之后,也可能会喜欢上这项工作也说不定。所以,我才想说,只有极于艺,方能极于道。凡事做到极限了,你必然会有所收获,但前提是你很喜欢干这件事。总结:兴趣很重要,兴趣放大了,也就好就业了。
大学专业的选择一直是广大的学子比较纠结的地方,若是之前就有明确的兴趣爱好,有很明显的目标倒也好选择,然而大部分学子都是不太能明确自己的方向。在选专业时,我们都知道要把握一个大方向——选择一个好专业、好学校,现实当中,我们也时常会被难倒,到底怎么看一个高校的该专业是不是值得选择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在专业确定下来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该专业强的院校。一、结合大学名中的关键字大学的名称很能说明问题,一些大学就是以它本省特色专业来命名。例如:电力大学、建筑大学、农业大学、石油大学等等,这一些都是该院校的强势专业。还有一种情况,高校在之前进行了合并重组。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该大学的前身弄清楚,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优势专业是会保留下来。例如燕山大学,前身是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因此燕山大学的机械专业保留下来一直发展地不错。二、硕士点、博士点高校在招收博士生、硕士生时,是按照一级或二级学科代码进行招生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在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上遴选出的若干,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有权在整个一级学科范围内授予博士学位的一级学科。二级则是比一级低一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该学校此专业的水平。一般水平强的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都会有。还有一种就是比较特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不是学历,仅仅是一种经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组织相关专家评审而得。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这两个“称号”更具含金量的还是国家重点学科。一般入选这两项的专业都是在该学校排名靠前的专业,在全国的排名也不会差。国家重点学科意味着更加受认可,自然在资金、科研项目上也更具优势,专业教师的水平也更强。四、专业排名关于专业的排名,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它虽然是最直接的,但是有时也会很片面。网络上各种专业的排名层出不穷,也是千奇百怪。专业排名有各大机构发布,有其一定的排名原则,最被大家认可就是教育部的排名。民间机构的排名大家参考参考就可以。专业排名不能盲目信,大家放平心态对待就好。Ps:关于什么是好专业的问题。一直有不少的网友再问:选什么专业未来好就业?其实对于好专业这个话题,每个人的看法都会有不同,大原则上其实更多的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当下而言,什么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大家都能看个大概,在整体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更多关于教育、高校、专业等资讯,欢迎大家关注!
考研小白想在985大学读研,应该如何确定报考的学校和研究生专业?时间已经进入六月底,高考的热度居高不下,而很多同学也在为2020考研努力。对于初次接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来说,考研择校和专业选择都还比较陌生。而每年考研的同学中也不乏跨考考研的人,如果想最大限度的考上985名校研究生,考上该如何准备呢?跨考生如何考研?教你确定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些实用的攻略送你前几天小水就遇到一个跨考的学生小琴,她咨询我跨考考研的事情。她即将大三,现就读于青岛的某所大学,本科专业是材料物理专业,打算跨考四川大学文学类的研究生。但是对于考研择校和专业方面都比较困惑,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虽然四川大学是她比较向往的大学,然而她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985院校也是比较向往。又因为她的跨考考生,对于文学类的研究生还不清楚,所以只是单纯因为兴趣爱好,本身也比较喜欢写文章。小水看过她写的文章,文笔很不错,所以对于像她这样的跨考考研的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01、确定报考的研究生专业以文学类考研为例,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的方向有很多种,大致分为两大类,学硕和专硕。专硕研究生两年,就业为主,有学科教学语文和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学硕研究生三年,学术为主,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专业。而不同的专业考察的内容大不相同,每个学校同专业考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考虑她自身的条件,文笔不错,对古典文学也比较熟悉,所以最终她将跨考的专业定位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02、圈定研究生可以报考的大学确定专业之后,就要选定目标院校了。全国有很多招收文学类研究生的高校,这里面还分了好几个梯度。不过小琴是大二,还有一年半的备考时间,所以她奔着985名校去的,这样的话选择的范围就小了很多。在比对了很多个城市之后,她倾向上海、北京、成都三座城市。这三座城市可选的985大学并不多,上海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四所,北京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五所,成都只有四川大学一所。(没有列出不招收文学类研究生的学校)因为是跨考生,像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这样的超一流自划线985院校暂时不要考虑,因为这些学校考研难度很大,且名额较少。结合小琴自身的情况,作文是她的强项,完全可以选择上海的学校,所以小水建议她首选华东师范大学,兼顾考虑同济大学。因为2019年年初考研复试名单出来的时候,文学类研究生很多缺额,上线人数不足,她有两年时间备考,考上的概率还是蛮大的。03、自查本身的实力,针对性的复习学校和专业确定之后,剩下的就是好好努力了。因为是跨考考研,准备的东西必然有很多。这里小水提到三个是必须有的:专业课参考书目、考研历年真题、备考时间。当然在她复习的道路上小水已经指明了路径,赠予了很多实用的考研笔记,这样的话她复习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当然,也有考生不是为了冲好专业和好学校去的,完全可以选择985院校的冷门专业跨考,这样的话跨考成功的概率也比较大一些。对于那些现在还没确定学校和专业的同学来说,小琴的情况大家可以做个参照。你是工科生,但是你喜欢文学类专业,在考研的时候你会选择跨考吗?有人说读研不论专业只读个985名校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业也容易。对此,你怎么看?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考研关于高校和专业的选择,我个人认为比高考容易一些,毕竟在正式进行研究生报名之前,考生已经对形形色色的大学及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大学以及专业的选择上面,不至于一头雾水。但考研对于考生来说,是个全新的事物,肯定会面临诸多不解,如:跨考怎么选专业,选专业是否还要选方向等等。高考时,大家是如何选择专业的呢?方式是层出不穷的,有的人甚至仅看看专业名称,凭第一感觉就选了,修的是“随心意”之道,再加上大学课程与中学课程相差甚远,许多学生难以适应等缘故,最终萌生出换专业,换人生的想法。所幸的是,考研给了这个机会,每年跨考生的数量比例不小,“全跨”和“半跨”的考生均不计其数。我国研究生所设置的专业,绝大部分都可以跨考,只是少部分专业由于专业性太强,本科期间如果没有与之相称的学习经历,是难以在研究生期间胜任学习任务的,如临床医学等。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特殊的原因,最好不要跨得太远,填报与本科相近的专业最好,初试易过,研究生学习压力更小,也实现了改变人生的梦想。如果非要跨得很远,比如从文学跨到计算机,也不能将目标定得太高,不然很容易打酱油。另外,跨考生没有加试,加试仅针对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分数线也同本专业考生一样,不会有任何的歧视,难度仅仅来源于自己的选择。以上所讲的,主要是针对跨考生而言,那针对所有考生普遍适用的方法呢?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可以让你事半功倍!1.兴趣。有的人说要以专业就业前景为主,这没问题,但是每个专业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就业优势,且研究生还有学历优势。坚持一件事情,往往是因为自己喜欢,没有喜欢何来坚持呢?2.评估初试成绩。知道了兴趣,专业选择就有方向,后面就是能否考上的问题,这里所说了“考上”不仅指的是考上目标院校,还包含了通过国家线,获得调剂资格,特别是对于“二战”考生来说,考虑到这一层面,尤为关键。怎么评估初试成绩,是否取得不错的分数呢?这里要知道两点:【1】即使是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可能也有不同的考法如管理科学与工程,大致有偏工业和经济管理两个方向,不同的方向,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不同,考研初试的数学难度不同,经济管理方向考数三,难度比考数一的工业方向低一些,分数自然更好拿,重点是数三考试内容不仅简单一些,也更少一些,考生可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其他科目上。虽然考数三录取分数也会更高,但考研分高才是王道,即使不能被目标院校和专业录取,分在手上,调剂更有机会。【2】不同高校相同专业,考试科目可能不同,难度不同考生在通过招生专业目录了解到信息后,首要进行自我评估,自己是否擅长所考科目,有机会的话,可以向学长学姐打听考试难度。道理跟前面是一样的,考研分数才是硬道理,说通俗一点,过线才是硬道理,再不济,总得要通过国家线吧,特别是“二战”考生,以及那些不自信,本科期间表现不佳的考生。还有一个问题,选了专业以后,是否还要选择研究方向?答案是否定的。研究生报名,只需选择学校和专业,至于研究方向,积极一点的考生,在初试结束以后,如果感觉希望很大,可以查看相关导师的信息,提前试着确定研究方向,再联系导师。当然,研究方向这事可以不用那么着急,但导师得联系。总结:以上着重讲了跨考生的专业选择和怎样评估初试成绩的,满满的干货。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考法,考生在报名之前,如果稍微了解一下关于高校和专业的选择,考研是能够事半功倍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0年考研已经拉开了序幕,考研学子们也将面临报考院校和专业的重大选择。那么,如何正确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呢?1、学校重要还是和专业重要? 考研难度系数在更大程度上是由院校所决定的,因此,报考名校会增大竞争压力。而专业的选择将会左右你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及待遇。因此,学校和专业都很重要。如果非要判别孰重孰轻的话,那么我给出以下参考办法: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说,学校比专业更加重要,因为不同院校的该类专业实力差距并不大,而找工作时却非常看中该校是否为名校;对于理工科类专业来说,专业比学校更重要,这是由于理工科学生找工作时,就业单位非常看中该校的此专业是否为重点专业,而不太注重是否为名校。但是,如果你读研究生在为了提升学历,而不担心以后的工作问题,那么名校的冷门专业将是你最好的选择。因为,就读于名校将会为你锦上添花,而选择冷门专业则会大幅度降低考研难度。2、如何选择专业在准备考研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件事: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还是跨考其它专业的研究生?当然,无论做何选择,都会各有利弊。首先,在本科期间,无论学习状况如何,都已经对本专业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使自己在专业课复习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进一步。但是,如果本专业的前途并不是太好,并且自己有十分喜欢的专业,那么选择跨专业考研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此,在决定是否跨专业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自己本专业的现状与就业前景,并分析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将来准备做什么工作。一旦决定,就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切勿摇摆不定而影响大局。3、如何选择院校(1)院校的实力在选择目标院校时,可以通过院校排名、学习氛围、师资力量等对该校的总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是由于,在一所排名靠前的学校读研,会在你找工作时为你锦上添花;大多数人的学习状态取决于所处的氛围,因此良好的学习氛围将会让你更能投入到学习当中;研究生期间跟着一个知识渊博的导师会给你的学术生涯添砖增瓦。(2)院校所在地区院校所在的地区也是决定自己是否考取该院校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将来准备到哪个地区工作,就尽量到该地区读研究生。因为在你读研的三年里,你接触的资源和拥有的人脉大多都是该地区的,这种资源和人脉将会成为你走向社会后的垫脚石,为自己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避免盲目追求名校名校对自己的读研生涯以及将来的工作确实有所帮助,但是不能一味地追求名校,而忘记考研的最初目的。很多考研失败的学子,并不是他们不努力,更不是他们智力不够,而是因为选择的错误。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当你做出错误的选择时,你越努力,你就离成功越远!因此,在确定目标院校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复习效率、自己将来所想要达到的成就以及自己的实际实力等)来决定目标院校。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不一定要考最好的学校,但一定要考最适合自己的学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每位考生的实际情况和理想抱负都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院校和专业的选择。祝各位学子:金榜题名、学业有成!
2019考研仅剩一周的时间。这也意味着20考研开始进入了倒计时。20考研的同学们开始准备复习的相关工作了。 我们都知道,考研除了公共课外,还有专业课。往往专业课都是令人头疼的科目。今天小马就来教大家如何使用专业课书籍,为之后的复习之路打好基础。下面跟着小马一起来看一看!一直以来专业课的复习,都不太受同学们的重视。大家都把重心放在数学,英语,政治科目上。但是专业课,是不容忽视的。如何规划复习专业课?建议同学们从专业课的参考书入手。专业课的书籍,小马建议同学们看三次。什么是看三次?第一次是通读全书。这很好理解,就是整体的看一遍。不用逐字逐句地抠细节。就像平时看普通的小说一样。不用非要记住什么内容。这第一遍看,只是需要你大概得有个印象,知道书中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培养一下对专业课的兴趣。第二次看,这时候就需要动笔记一记了。边读书边做笔记。在做笔记的时候,不要整段整句的抄书。这样的笔记没有什么意义。在写笔记的时候,有个标准,要简单明了。把书上主要的知识罗列出来,制成框架结构。让它形成一个逻辑思维顺序,把大部分的知识串起来,当你看到一个点的时候,可以顺着这个点,继续捋下去就好。第三次看,这时的看,大部分的注意力需要集中在做好的笔记上,根据自己的逻辑线,来反推,回想书上所讲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想不起来,就说明这些知识还不熟悉,需要加强理解或者记忆。然后返回书本上,仔细的在巩固复习,强化自己的记忆。书本看完了,不要丢到一边不再看了。任何知识都是来源于书本,无论怎么样的变化,最后还会回归书本上。所以时不时的巩固一下。如果你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是否真的掌握了知识。可以通过做题来检验。因为往往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掌握了知识,但一到做题上,酒会发现并没有完全搞明白,运用起来很困难,这时需要回归书本再去复习。对于复习专业课小马有几个建议1.平均分配时间除了专业课,我们还有公共课需要复习。合理的分配时间,不要偏科。专业课重要,公共课同样重要。最后的考试是看总分数。而不是哪一科分数比较高。2、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看书学习的时候,需要找到一个适合的自己方法。不要总是去看什么学长学姐的复习经验贴...经验固然重要,但这种经验方法是不适合自己,更重要!就像有的人就适合做笔记来帮助自己记忆学习。有些人看书就可以....无论哪种方法合适才是最重要的。3、提高效率专注复习要知道,选择了考研,势必要取舍一些东西。虽然是复习的初期。但是也要注重复习的效率。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减少外界对自己的干扰。比如玩手机的情况,不要觉得现在的时间还早,复习的时间很多,在之后复习进入状态了,就能放下手机,心无旁骛了。最好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
文|响言君首先,我想纠正大家三点误区:1.高考报考专业时,就业率高的专业最好;2.职业技术院校一无是处,不能报考;3.专科生没发展,不能成为高材生。以上三点是最为流行的高考报考时出现的错误观点。原因如下:第一,以国内现在的就业状况来看,虽然有些许的严峻,但还不至于“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这种想法过于杞人忧天了。专业的就业率是很重要,但是就业前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为重要。第二,国家现在非常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目的就是进行学生分流。使无论处于哪一水平的青少年都可以达到自食其力的状态。并且,职业教育出身的学生走到工作岗位中,薪酬并不一定低于本科毕业生。第三、国内现在对于专科生追求高学位的规定是,可通过(专升本)考试从专科升到大学本科,进而可以参加全国研究生统招考试。当然也可以在专科毕业两年后,参加同等学力考试,考取研究生。专科生并非是一无是处,并非无法改变自己的学位规格的,大家通过努力完全可以获得高水平的学习机会。高考报考时究竟该如何报考?我有以下几个维度供大家参考:老生常谈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019年,亳州市第一中学高考成绩超过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有8名考生,但是他们一反唯清华北大是尊的常态,集体放弃攻读清华或北大,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的声音选择了国内有自己喜欢专业的其他大学。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对于高分同学来说,清华北大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唯北大清华是尊的报考行为并不理智。比如有同学喜欢高新技术或前沿的科学技术,完全可以选择国防科技大学等军事院校;如果同学喜欢化学,汽车之城长春市的吉林大学也是极好的选择;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们听得耳朵都要起了茧子,但是我强调这一点并不只是因为鼓励大家尊重自己的内心,而是大学课程十分具备挑战性。除非我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具有很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否则仅仅凭着一份做学生的自觉,真的很难将自己的专业精准的掌握。甚至,还会频繁地挂科,最后积攒到一定的数量,学位证便岌岌可危了。 我说的这一点并不是危言耸听。2019年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研究生拟被学校退学,我国博士的“零淘汰”机制将会逐渐取消。 而且近年来“严进严出”也正在成为研究生管理常态。深圳大学2018年就清退博士、硕士研究生132人,74%是因为未写学位论文或学位论文达不到申请学位的要求无法毕业而退学。2014年,南京林业大学有18名本科生学生被“退学处理”,2015年上半学年有13名学生被“退学处理”。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劝退了81名大学生,华中科技大学18名本科生因学业差被降为专科生;2019年,合肥工业大学46名研究生被退学处理,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被退学处理,深圳大学317名研究生被退学处理。所以,“大学生活很轻松,混一混就能毕业”的时代早已经结束。这一“严进严出”的模式将会逐渐下延到本科生教育,今后无论你处于本科生、研究生、亦或是博士生,你都将接受到严格的学业成绩管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大学“混日子”的时代早已过去,接下是充满挑战与竞争的大学学习生态。因此,只有选择自己最为钟爱的专业,大家才可以在大浪淘沙中,坚守本心,为此专业坚持并奋斗。相信“双万计划”,追随双一流专业对于很多高考学生来说,考试要比报考来得容易的多。奋斗的过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填报志愿,做决定的这个过程。如果你有心中钟爱的专业,那么不要犹豫,根据你自己的分数选择有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大学就可以。如果你对填报的志愿没有想法,那就考虑高校中的“双一流”专业吧。2019年,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双万计划”是指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分别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这意味着,相关部门会对这些“双一流”专业有着师资和经费上的倾斜。所以如果你对未来填报的志愿还没有头绪,那你完全可以填报具有入选“双一流”的专业。虽然这些专业的绝大部分都分布在211、8/9院校,但仍有部分专业归属在省属院校里,相对来说录取分数较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报考社会需要的潜力型专业今年我国在召开两会时,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部分,提出要“加快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这体现了教育事业担负的重任。这意味着我们国家以及全世界将会更加需要可以应对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的专业人才。所以,医学、公共卫生学、生物学等都将是国家大量需要的人才。除此以外,大家可以将报考的关注点放在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养老护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这类专业看似冷门,但实际上就业前景非常广阔,而且职业生涯也比较长久。抛开对高职院校的歧视,选择职业教育也许很多朋友此时有很大的疑问:你前面提到的双一流都是写给高分的人看的,那考了低分又该怎么办呢?别急,请往下看:如果大家在高考中分数不理想,并且没有复读的打算。那么我有两点想法:第一,选择高职院校。也许大家对其有着很强的误解,但实际上国家一直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18年全国就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年招生928.24万人,在校生2685.54万人。而且今年的两会中,提到职业教育要扩招200万人,使更多劳动者涨技能、好就业。如果大家进行过统计就会发现: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所以,选择高职院校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第二,在进行专科报考时,就要选择将来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专业。在前文中我已经提到过,如果大家觉得高考成绩不理想,可能会报考专科院校,那么也不要气馁。毕竟你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从而得到本科生的学位证书,进而也可以继续深造取得研究生,即硕士学历。或者大家可以在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涯结束后,等待两年后继续报考研究生考试。因此,如果大家有这样的想法,就要注意自己报考的专业类别了。建议大家保持垂直度,即专科、本科、研究生都选择一样的专业。这样在就业时就会有更强的说服力。写在最后:人生是一条长河,你的人生自从不掌握在哪次机械的考试中,而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报考大学专业,一看兴趣,二看双一流,三看社会需求,同时高职教育也是很不错的出路。学习的结点不是高考,而是永远。所以如果你最后报考了专科院校,没关系的,就选择那个你最爱读的专业读下去,拼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改写自己在学信网上的那一栏学历信息。高考终将结束,而你的大好人生还在前方等待。祝大家:走进大学,拥抱自在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