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究生,选导师很重要,看看这四类导师哪类最适合你棺材石

考研究生,选导师很重要,看看这四类导师哪类最适合你

俗话说的好,导师选得好,读研无烦恼,在选择导师之前,每年考研的时候,很多同学初试没什么问题,复试的问题也不大,难就难在不知道应该选什么样的导师,本文,小编在选导师的问题上给大家几点建议,首先建议大家在选导师前,要先考虑这几个问题,你要仔细想清楚你读研的目标是什么,研究生毕业之后你的打算是什么,读研期间,你是想轻松一点,还是想苦一点,读研期间是想混个文凭还是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为什么有这些问题呢?因为到了研究生阶段,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有的人把读研认为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有的人只认为是一个过程,所以你要带着这些问题找最适合自己的导师,小编把导师大致分为四类:大牛型、实力型、奋进型、和散养型。第一类导师,大牛型导师在刚进入研究生阶段选导师的时候,我们多半是通过网络上的介绍来了解导师,进入目标院校找到导师简介,我们会看到有些导师的后面带着一些头衔,能够拥有头衔的,基本上就是小编所说的大牛导师,这类导师985和211的学生最多,这类导师除了每天忙科研工作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跑各种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成果转换、社会交往等等工作,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这里导师“不差钱”。这类导师最大的好处,无论是你以后读博还是找工作,只要说出导师的名字,别人都会高看你一眼,毕竟师出名门,如果你要找这种类型的导师,首先你要想清楚一点,你自己有没有较强的自制力和自学能力,这类导师经费充足,你的外围科研环境是没有问题的,需要考虑的就是你的内驱力和你的个人能力,包括你以后从事理论研究的科研决心,可以说你的发展几乎是靠自己野蛮成长,所以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以后想继续攻读博士,这类导师是首选,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想法再看看下面这几类导师有没有适合你的。第二类导师,实力型导师这类导师,除了在学术上有些研究以外,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自己开公司、接项目、挣钱上面。科研项目,通常把它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叫纵向项目,第二类,叫横向项目,这两个项目具体的什么意思,大家自行查询一下,这里我就不多说了,这类导师跟企业和地方联系的比较多,有的也更希望把自己的技术能够市场化、成果化,赚到更多的钱。他们经常会跟企业去谈合作,参加的会议也不是那种纯学术性的会议,这些老师特别善于交际,在各种场合各种圈子都混得很开。如果你选择这样的导师的话,除了能够学到很多实用方面的技术以外,还能够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他们往往也被学生称为老板,他们会安排学生搞定很多自己项目上的事情,比如说他们会安排你去做一个市场调查,写一个结题报告,做一个评估分析,在这样的团队读研,你的打工性质要强一些,你的学生性质的相比要略微淡一些。对于这类导师,小编的建议是,如果你以后不想读博士,只是想找一份好的工作,是非常适合你的,差不多就相当于你选到这样的导师,你的工作基本上就搞定了,因为你在读研期间已经跟着导师接触了很多项目,甚至有的学生,毕业之后就去了跟导师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里面去工作,还被企业当作储备干部来培养,如果你的本科学校出身不是很好,你读的研究生选择又是专硕,这样的实力派导师非常适合你。第三类导师,奋进型导师通过网上的简介,我们可以看出,这类导师的年龄都不是很大,通常在30到40岁之间,职称多以副教授为主,年轻的有的是讲师也有少量的教授,在这个年龄段,如果能够评上教授的你就要特别的关注一下,因为能够评上教授的都是这类导师中的佼佼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正处于事业发展的上升期,跟着这样的导师,你就像是坐上了高铁一样,为了发表一些高水平的影响因子大的论文,他们会更加细致的来指导自己的学生做实验、发论文,对科研上的指导也是非常的认真和细致,因为你的论文都会挂有他的名字,也是他评职称拿项目最有利的一个条件,如果你能找到这类导师中相对杰出,而且人品也不错的老师,那么恭喜你,你读研期间的成果应该是非常丰硕的,有了这些成果,我在读研期间去拿各种荣誉,评各种奖学金,基本上就是手到擒来了,当这位导师以后成长为大牛,你就成为他门下弟子中的师哥师姐级的人物了,也会有很多资源。综上,选择这类导师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希望有人能够手把手地教你各种东西,带你去发文章拿各种奖学金,这是你最好的选择。第四类导师,散养型导师散养型导师,我们可以通过导师的简介去看这类导师,有的是教授,有的是副教授,基本上年龄都比较大,快接近退休的年龄,有的是已经评上了职称,也没有什么追求了,有的是因为评职称无望,心灰意冷,基本上对发文章没有什么欲望,或者说他们更注重于教学工作,而不是科研成果,这类导师怎么去看呢?你去看他的简介,近几年有没有组织过什么样的项目,或者搜索他近几年有没有发表什么高水平的文章,当然这类导师,有可能他年轻的时候非常的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和事业进入了一个平稳期,或者因为身体的各种原因,不像我们前面所讲的三类导师一样那么拼了。总而言之,散养型导师,他自己不需要发什么论文,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自己的研究生,基本上是让学生自由发展,优点是读研期间,你想干嘛就干嘛,只要能够达到毕业要求就行,缺点是有很多问题,你需要自己去琢磨,对自制力不强的同学来说,有可能读研三年就这样混过去了,学不到什么东西,在科研成果上也很难有很大的建树。这里小编把导师大致分为这四类也不是绝对的,还有很多混合型的导师,讲这些,只是给大家选择导师进行一些参考,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致了解导师,但是选导师除了这些,还有导师的性格和人品等很多因素,这些需要你通过其他的渠道去进一步了解最适合自己的导师。

钢琴手

研究生学长:这4种导师千万不能选!

有的学校是考上了就定导师,但更多的是在开学之后师生互选,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但领你进门的师傅,也是至关重要的。考不考得上研究生,是看你个人的努力,选不选得对导师,就得凭你个人判断和认知的问题了。而判断和认知能力是在实践经验中生长出来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传授下选导师的经验,下面这4种类型的导师是千万不能选。老板型导师在研究生中,背地里都喜欢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这是因为导师可能有自己的事业,生意,甚至是公司。所以研究生跟着他们在一起,不仅是学习,同时也可能会接到导师给他们的一些工作安排,所以他们把导师称为老板。那遇见这种老板型的导师,你入学的第一天,就是你上班的第一天。你会成为你导师事业背后的那个男人/女人,帮助导师提升收入,而且干得活也比较零散,通常是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跟着这样的导师,有好处也有坏处。一方面,你能通过帮导师干活,可以获得一些薪资报酬,但薪水一般看导师的心情给,不会像在企业上班一样有确定的标准。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不错的参与社会实践,进行锻炼的好机会。坏处呢,可能就是颗粒无收,你做的可能是义务劳动,且大量的时间被占用,导致学业被耽误,在研究生阶段没有真正的学习成果。佛系型导师佛系型导师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闻不问,事情大大小小基本都交给手底下的博士或者是高年级的硕士生去做。这样,你能从导师这里学到的东西是少之又少。当然,大部分的时间你是自由的,没有人管理,有的是时间挥霍。但如果,你自制力不高,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学业成绩可能会下降,最终可能毕业也都会存在问题。有时候碰到这种佛系型导师也是挺可怕的,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够自律。外行型导师外行导师一般对考研的这些事情其实没有太深的了解,这类导师是很少阅读科学文献的,所以很难给学生提出什么好的意见。遇见外行型导师,那么上学的第一天,就是自学的第一天。基于这个显示,你能从导师那里得到的少之又少,导师无法给到你科研的方向,学习上的帮助。在科研领域,最怕的就是不专业。地主型导师地主型导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剥削,剥削学生的劳动力,剥削学生的学术成果。学生的所有时间都得规导师分配,学生在导师那里就是了弱势群体。跟着这类型的导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但同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跟着这类型的导师,也是网上爆出出事最多的,被剥削压迫久了,心态就容易失衡。选择导师很重要。老板型导师,干活、干活,还是干活!佛系型导师,还行,还行,都还行!外行型导师,可以,可以,都可以!地主型导师,剥削,剥削,还是剥削!选择导师,要记住一个原则那就是“人品第一,学术第二,性格第三。”导师的能力和人品对于我们在研究生阶段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能跟随一名良师,研究生生涯很可能会经历较多的坎坷。祝大家都能碰到良师~

报到日

导师选不对,读研也“痛苦”,学长给你3点建议!

文|学个习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研究生导师,到底有多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比如,你的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更换课题、要去实习、发表论文、毕业答辩等等,都需要导师的参与以及导师的签字确认。这还只是在学术研究上对你的影响,除此之外,导师可能还会在你的生活、心理等方面带来影响。有一位已经退学的研究生同学说:“短短两年的读研生活,让他从一个自信、乐观、开朗的人变成了一个严重怀疑自己,内心极度不自信的人,对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不要太过于随意,你如果很随意,那估计导师对你也就会很随意。下面,就针对研究生选择导师的一些注意事项,给大家3点建议,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快乐读研,快乐生活。1、选导师前,先想清楚两个问题在选择导师之前,建议大家先想清楚以下这两个问题。①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被动还是主动的人?喜欢被Push才能行动,还是喜欢自由自在,不喜欢被束缚?在行动上,你是一个主动的人还是被动的人?你的自制力怎么样?能不能主动管理好自己的事情。② 对于未来有什么设想?将来会不会考虑读博?对于未来,有什么设想,有什么规划,最重要的是将来要不要读博?针对以上这两种情况,我们选择的导师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不一样。因为,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着你选择什么样的导师。2、选择的导师与自己的预期最好符合根据前面两个问题,我们在选择导师时最好选择跟自己预期一样的导师。比如,你是一个比较松散的人,需要有人Push你才能行动,那么,最好选择一个年轻又科研动力十足的导师。这些导师,多半还是硕导,只是个副教授,有升职称需要,同时,在学术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这些导师可能会对自己的学生比较严格,要求也比较高,我们的时间可能会被发论文、做科研给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所以说,如果有同学对科研满怀热情,并且,抗压能力也不错,喜欢被Push,那么,选择这种类型的导师就挺好的。至少能学点东西。而有些同学,喜欢自由自在,对于学术研究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想“混”毕业拿证走人。那么,就不要选择以上这种类型的导师,你可以选择“佛系”一些的导师,俗称“放羊型”导师。什么优青、万人领军、长江学者、千人、杰青、院士、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些导师已经属于“大牛”,在所研究的领域也是佼佼者,他们可能会很忙,谈项目、谈合作、经常出差见不到人,并且,带的学生又多。可能压根都顾不上指导学生,基本上都是靠学生自己在“野蛮生长”。所以,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有很强的自制力,能够安排好自己的所有时间。不过,这类导师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影响力很大,项目、资源可能也会比较多,手下的学生不缺项目,这一点也是小导师无法比的。而如果有同学想读博,那么,在选择导师时最好选择一个“博士生导师”,这样可以直接转博,免去很多麻烦,导师也更愿意带。3、选择导师,人品好要排在第一位关于导师的人品到底有多重要,我想不用再或多强调了。看看最近两年不断传出的一些研究生“悲剧”事件就知道了。一个人品有问题的导师,不光会影响学生顺利毕业,可能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轻则让学生抑郁,重则让学生严重怀疑自己,然后给心理造成创伤乃至于走向极端。所以说,在选择导师时,我觉得应该将人品放在第一位,人品可能要比学术能力、行政级别重要得多。但是,人品又不容易被看出来,不像学术能力(看导师是一作的论文和科研经历),行政级别(看头衔,比如院长、系主任等等)那么容易看出来。所以,想要知道导师的人品,你可能需要动一些脑筋。下面教大家一些方法。① 向同课题组师兄师姐打听这是一个比较直接的方法,大家可以向他们问两个问题。导师会不会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以前的学生,都能不能顺利毕业?当然,这个方法可能不一定能够听到真话,所以还得需要自己判断。毕竟,在他们没有毕业之前,是与导师存在利益关系的,所以,也怕“得罪”导师。然后,可能会告诉你一些比较“模棱两可”的话,你就得聪明点,学会从话里听话。比如,他们可能会告诉你,“导师还行,就是要求比较严格了点”,那你最好别选。相反的是,如果能够从其他课题组的学生口中去了解你的导师,可能效果会更好。因为,同学们私下讨论都会说真话。比如,之前帮同学打听过一个导师,得到的反馈如下。② 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判断在决定选导师前,最好与导师接触一下,可以见面,也可以通一次电话。然后,根据自己的交流情况进行判断,看看导师是不是一个比较纯粹,有啥说啥的人,比如,对你的要求,你所面临的压力等等,都能提前讲出来。如果,导师说话有点不着调,一直都在给你“画大饼”,还超级热情,那你可能就需要留个心眼了。有些人,真的很善变,前后完全就是两副面孔。比如,某邮电大学宣称“快乐科研”的那位姓张的女导师。所以,大家不要被“骗了”,选择导师还是要擦亮眼睛。最后,在大家选择导师时,一定要尽早,不要等着学校分配,否则就会被动。以上,关于研究生选择导师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快乐读研,快乐生活。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里人有病

硕士生如何选导师?需先考虑这些问题

最近,很多大四学生拿到读研的录取通知书。很多人急吼吼地“预定”导师。但如果考虑不周,那么今后师生彼此都会苦不堪言。选择导师真的很有讲究吗? 研究生找导师的考虑因素很多人都说选择导师,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研究方向和课题。诚然,跟着导师做科研,需要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感兴趣,但是大多数的硕士生毕业后都不会读博士。如果就业的话,那么从事的工作往往和本专业关系不大,比如学环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去做电商或者去做企业HR。对于这些学生来说,纠结于课题的“冷门”还是“热门”是没有意义的。只要自己对这个课题不那么反感,并且能顺利读出来,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就行了。我认为,选择导师的关键考量在于学生和导师是否能“匹配”。第一,学生将来就业、深造的倾向是否能和课题组“运行模式”匹配;如果不一致,那么能否找到平衡点。有的硕士生准备毕业后直接就业,有的准备出国,还有的准备在国内读博士。无论哪种选择,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有规划、有铺垫。但问题是,课题组有一定的运行模式,那就是要努力做研究、取得科研发现,并发表科研论文、申请科研项目。准备在毕业后深造的硕士生往往更能够把心思花在科研上,也不需要参加自选实习。于是,他们的目标契合课题组整体目标。而如果硕士生不准备在国内读博士,那势必需要花很多时间外出实习、找工作或者复习英语、申请出国。这有可能会和课题组的运行模式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导师会更多地为学生考虑,而有的导师更多为自己考虑。平衡点放在哪里,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幸福和前途。第二,学生的能力是否符合导师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导师急切地“抓”学生来“干活”。他们“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一下子招了几个学生,又对学生提出极高的论文发表要求。比如院系要求硕士生在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而有的导师提出硕士生要在高档次SCI刊物发表一篇论文才能毕业。在管理学当中,一个人是否有积极性做一件事,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目标是否匹配。如果目标太高,人会感到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目标,于是就没有积极性。而如果目标太低,人会感到很没劲,也不会有积极性。能使人发挥出最佳水平的情形,是“跳一跳摘桃子”。第三,师生的性格是否匹配。DISC行为模式理论用把人的行为模式分为支配型(Dominance)、影响型(Influence)、稳健型(Steady)、服从型(Compliance)。这不是说一个人只可以对应于一种行为模式,而是说一个人在通常条件下主要遵循一种行为模式,其他行为模式也可以占据一定比例。有很多导师非常强势,你可以发现课题组的学生对导师都言听计从。道理很简单:和支配型导师最匹配的,当然是服从型的学生,而不是支配型的学生。学生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那么最好选择别的能够使自己舒适的课题组。研究生找导师要问清楚每个导师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研究生在进课题组之前就要找导师问清楚。首先要问清楚导师的培养理念和毕业要求。有的导师以培养科学家为己任,有的导师认为只要达到院系的毕业要求就行,还有的导师会提出稍高一点的要求,比如院系要求发表一篇论文,该导师要求发表两篇论文,但万一达不到也可以接受。得到导师的回答后,一定要慎重考虑——如果导师提出的毕业要求远远超过院系要求,自己是否能够达到?不要逞能说自己就是要做科学家。当自己的能力和导师的要求相差太远时,最终矛盾会爆发。其次要问清楚导师对学生日常时间安排、实习、找工作有什么要求。有的课题组要求学生“打卡”,甚至在办公室还有摄像头。有的导师采取相对温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管理时间;当然,学生在需要找导师讨论时,导师也有可能不在办公室。每个课题组都会对学生寒暑假休息的时间进行规定,区别会很大,这得问清楚。实习、找工作也是大事。有的导师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实习、找工作,也有的导师同意学生在取得较好科研进展之后实习、找工作,各个课题组的规定有很大差别,对学生的影响也会非常大。再次要问清楚:如果进这个课题组,那么具体从事什么课题的研究?研究的模式是什么?是一开始跟着课题组师兄、师姐做实验,然后再开展相对独立的研究,还是课题组一群人像“生产流水线”一样每个人负责一小块研究,最终导师将论文“按需分配”?论文由谁来写?这里面有奥妙。最后,对于一些“敏感问题”,也要见机行事,即看导师的性格脾气和谈话时的气氛。比如,有的学生一见导师就问每个月能拿到多少研究生补助,这显然不合适。也有的学生和对象“异地恋”,她小心翼翼地问导师:究竟多久能和对象见一面?遇到这种问题,有的导师会故作开明地说:“这是你们的事,我不管。”也有的导师会觉得有些尴尬。侧面打听,避免进“火坑”在和导师谈话之余,还不要忘记和课题组师兄师姐以及别的课题组的学生聊聊:这个课题组的学生都按时毕业的吗?如果没有按时毕业,原因是什么呢?他们在毕业前有时间实习、找工作吗?毕业后去向如何?这位导师的指导风格究竟是怎样的?他的性格是怎样的?他有什么缺点?学生和他相处需要注意什么?往往,有些导师急需招研究生时,把科研前景说得花好稻好,但学生进组后,就会发现进了“火坑”——1. 研究生经常帮导师跑腿报账,影响自身学业;2. 帮导师做企业“横向”课题,影响毕业所需的基础科研进展;3. 实验周期长,不能独立做实验,而是像“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4. 导师不让学生毕业,也不及时修改学生毕业所需的科研论文;5. 导师把学生采集的数据交给急需论文毕业的人去写,或者在学生写的论文上面加上别人的名字作为“共同第一作者”;6. 当学生在组里过不惯,提出转导师时,导师不同意,理由是这样会损失他一个招生名额;7. 导师平时不大指导研究生,或者缺乏指导能力,以至于学生不能按时毕业。出现上述情况,有时候情有可原。比如,有些医科、生物实验室开展实验的确周期长,需要由不同的人合作完成。再比如,有的学生采集了数据,不及时写论文,所以导师把这位学生的数据交给别的学生来写论文。但问题是,很多学生没有打听清楚就急切地跳进了“火坑”。【来源:中国科学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美洲狮

考研上岸后,这4种导师“不要选”!不然读研期间会苦不堪言

文/哇哦宝贝!研究生考试,是继高考后又一个比较重要的竞争性考试,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考研的大军中,就为了自己能在学历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奋力备考,只为那一张入学通知书。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感觉都得到了回报。学子们开始畅想研究生的美好生活。考研成功就是好日子的到来吗?其实不然,一些研究生学姐的过来人经验告诉我们,研究生选导师才是决定你读研三年能否幸福。研究生这几年和导师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好的导师助你读研一臂之力。因此要根据自己情况选好了导师,才能给自己读研少点痛苦。选研究生导师很关键,这几种导师不要选1.强行命令的导师有些导师性格比较强势,凡事喜欢占主导,这种性格也会在和学生的相处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无论小事大事,一定要学生听从自己的,不容许有任何的反驳和对抗。导师非常威严,并不全是好事,太专制容易让学生感到压力巨大,甚至有些导师规定学生必须上什么课,不能上什么课,本该是有自主决定权的学生,全部要被迫听从导师的安排,这样的研究生学习未免太压抑。2.事情全都“下放”给学生的导师导师经常给学生安排任务,是好事,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学术技能和专业素质,但把所有事情都给了学生的导师,不是个负责的老师。看似是培养学生,实则是把学生当成了免费劳动力。整天指挥学生做这个做那个,干的都是跑腿的杂活,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没学会,还耽误了不少时间。让学生去研究去写论文,学生认为这是机会,但最后才发现,论文发表的时候自己一字一码写下的论文成了导师的作品。这一类导师不仅没有给学生很好的教育指导,还任意抢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如果真碰到这样的导师,学生们苦不堪言,堪称委屈。3. “神出鬼没”的导师还有些导师,看似很忙,每天都找不到人,其实这是他们偷懒的伎俩。读研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试验和学术研究了,而刚入学的研究生们就算自身能力再强,也需要老师的辅助和指导。碰到负责任的导师,会和学生们一起深入研究,共同提出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自己整天找不见人,任学生们群龙无首,自己研究。这样的行为会让学生感到很不安,学术能力也不会有太高的提升,反而会因为缺少导师专业的指导,容易将实验和研究做偏,降低学术质量。当然,如果导师确实因为学业问题非常忙,作为学生也能理解,会在时间上尽量和老师配合,争取更多的有效时间来进行学术交流,就怕导师是因为和专业不相关的事耽误着学生们的时间。4. 势利眼,区别对待学生的导师导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这就要求他们尽全力做好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不论学生的师资和出处。而有些导师,有点势利眼,容易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特别钟爱自身条件出众或是领悟能力乃至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有好的研究项目优先给这些同学而那些自身条件不是太突出的学生就从来不会主动过问,就连这些同学提出的问题也不屑解答。如果学生被区别对待,不仅仅是专业能力上形成差距,也会导致他们心里的落差,同样都是研究生,都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为什么要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呢?以上这几种导师在现实中还是少数,多数导师还是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带研究生的。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呢?这几点比较关键:1.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导师每个学院每个专业都有比较有威望的导师,这也会让很多学生趋之若鹜。毕竟名额和精力有限,导师肯定不能全选,学生与其一股脑的去跟风老师,不如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更合适的导师。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再考虑想要研究的方向,综合考虑来选择导师,或许会有更好的研究成果。2. 提前了解导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句话也适用于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提前了解自己的导师性格和做事风格,多关注导师平时研究课题的方向,去随之去深入研究,在课题中找自己的优势和习惯,更好的和导师配合,让研究事半功倍。导师的水平对读研几年还是很重要的,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个适合自己的好导师,争取让自己的读研生活更有意义,少点痛苦。

优木

考研上岸第一步:说说选导师的那些事

这段时间,复试和调剂过后,上岸的、落水的、迷茫的、咬牙叫嚣二战的等等各种各样的青年才俊们正上演自己2021考研的最后一出大戏。今天不说复试了,换个话题,说上岸后的第一件事,选导师。如果现在用不到本文内容没关系,建议收藏了以后看。先说几个事实,首先是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将突破300万人,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大概是20多年前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展前的本科招生人数,所以真的,别再拿读个研究生太当回事,怎么说呢?也就那么回事吧。第二,2020年全国共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40多万人是什么概念?大概就是武汉的青山区的常驻人口数吧,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40多万人里面首先一定是高学历的,并经过层层考核认证的才获得的指导研究生资格,但刘德华都说了“开好车的就是一定是好人吗?”,同样,研究生导师就一定是好人么?这几年新闻都常有各种事件:研究生跳楼的、逼迫学生造假的、PUA学生的、下三滥性侵的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能上新闻的都是比较恶劣的;第三,如果你按前两条的人数做除法就会发现,平均每个研究生导师要指导7名左右的学生,注意这是平均,而其实导师指导学生的人数是极不平均的,马太效应都知道吧,真相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的导师指导20多个以上学生,有的好几年也没有一个学生投门下。说个真事,有个研究生毕业了,导师居然不知道这个是自己的学生,不是这位导师老年痴呆发作了,他就是真没记住这个眼前的小伙子就是自己的学生。现在中国,当个研究生导师没那么神圣,研究生也就更普通,大家都是很普通的普通人,样本足够大了,所以真出个别恶劣事件也别意外,关键是你怎么能避免意外。这就涉及到了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问题。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远远深刻和复杂于本科教育阶段,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包括了制度意义上的负责与被负责的关系、传统意义上的师傅与徒弟的关系、伦理意义上的长辈与晚辈的关系、组织意义上的团队合作关系等。一个好的导师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大门,铺就迈入辉煌人生的成就之路,而一个糟糕的导师就如华山派岳掌门,在读阶段全程不管不指导都是小事,关键时候让你背锅、甚至扣着你当长工才叫一个惨。现在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和导师是双向选择的,一般都会有一个开放期让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建立初步信任关系,学校的管理部门最后再通过某种方式来正式的确定下来这种关系。按教育部发布研究生导师“八条准则”:“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一旦这个关系在校方确定完毕,导师就正式开始对学生培养负责了。回到主题吧,选导师的时候怎么选呢?首先一条:这个事情还是要综合考量,找导师就如找对象,不只是看导师,也要看学生本人的要求。分这么几种情况:(1)就是混文凭来了,能平安毕业就行的。这样的最简单,对老师要求不高,最后能在毕业前把东西都给凑全了,顺利毕业就行。导师能力水平差不多就行,关键是导师一定对你也没什么高的要求,千万别找那种还挺上进的导师,一天到晚看着你打卡、写代码、做实验什么的。这样的导师项目不多,一般已经混硕导好些年了,但是始终没什么大长进,他也知道自己的斤两,自己也属于比较佛系的,对什么事也都看淡了,典型的“差不多”先生。(2)就是来学东西来了,真心希望学点什么,更希望在科研道路上更向上走一走。这样的的学生选导师一定要先下手,先奔着“大牛”使使劲,试一试看。当然大牛手里项目多,名额更是紧俏,他们招学生要求也高,来的学生恨不得当两个用,996都小意思,主要是心理压力贼大。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科研这口饭,挺不下去,整不出来东西也挺闹心的。如果“大牛”没有名额了,看看其他的老师,可以多关注一下还处于“上升期”的导师,这样的老师虽然没有大牛那么多资源,但是自己也比较上进,自己也想干点什么,所以也能带着你向上走,毕竟“大牛”也是从“牛犊子”开始成长起来的,有些刚评上导师的,但是出身自某“大牛”门下的也可以选,只要有这层关系,你导师的导师的资源也能成为你的资源,看造化吧。(3)最后不管你的读研的诉求是什么,要警惕这样一些导师:①人品不行的:扣扣搜搜吝啬成性的,色眯眯见到美女就各种挑逗的,表面知心大姐其实内心PUA的,满嘴跑火车言而无信毫无信用可言的。②能力不行还自己硬撑的,成天给你画大饼吹牛B,实际他跑不来项目也拉不来资源,还tm成天指使写这个本子哪个本子的,全程从头到尾给你找茬的。③彻底放羊自个修仙的。这样老师是啥也不管学生的,根本就不指导你,你交的东西他也不看,跟个神仙似的,你都不知道他成天在忙什么。④个性太强,树敌太多的。这样的老师自己的东西可能还行,但是在团体内部没有什么朋友,都是“敌人”,你在他门下会成为你导师的“敌人”的优先“照顾”对象,会有各种“好事”等着考验你。那么,怎样利用现有资源更多地收集和了解导师的情况呢?请继续关注本号,后续更新!欢迎您点赞,关注本号,更多考研、高校、教育、科研话题持续更新。关于本文您有任何看法、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大甩卖

研究生“坑”导师4大现场,把导师下半生“骗到手”是什么体验?

在研究生阶段,导师与学生之间可谓是“相爱又相杀”。由于是导师负责制,因此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为融洽。大多数导师对自己带的学生都非常关心,无论是学术还是生活层面,都能给予细心的指导。当然,也有一些比较佛系的导师,学生可能半年都见不到导师一面。对于研究生来说,最大的难题无疑就是毕业论文,学生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都与导师的业绩考核、招生名额甚至是职称晋升直接挂钩。因此,导师一般都非常关注学生的科研工作,并尽可能帮助学生顺利毕业。谈到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很多经历过研究生阶段的人都众说纷纭,不同导师有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相看生厌恨不得永不相见的,有相亲相爱宛如家人的,有势同水火非要让对方不舒服的……但是,你见过学生“坑”导师的吗?一般来说,导师能被学生“坑”,不仅说明这个学生令人无奈,还代表导师性格很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研究生花式“坑”导师现场!研究生“坑”导师4大现场,把导师下半生“骗到手”是什么体验?现场1: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导师亲自上手写论文这个花式“坑”导师的故事来自于一位网友的分享。根据这位网友透露,他曾有一位研究生学姐,男导师很年轻,学姐是这位男导师带的第一位学生。但有意思的是,这位学姐刚考上研究生就结婚生孩子去了,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学术研究上面。等刀导师打电话给学生的时候,这位学姐还总拿孩子当挡箭牌:“孩子太小不方便,导师要多多体谅”。可能是担心自己第一年当硕导就导致学生无法毕业很没面子,这位导师一气之下亲自帮学姐写论文,最终学姐成功毕业。现场2:直接把导师下半辈子“坑”到手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日久生情的例子并不多见,但这并非说一定不存在。这位网友分享的“坑”导师方式,可谓是独树一帜。他自己读硕士时选中了一个博士刚毕业的年轻女硕导,这两人都对本专业某个冷门领域的研究高度感兴趣。在兴趣相投、学习方向一致、天天“相依为命”搞学术的情况下,两人一来二去便诞生了情愫,后来还顺利步入了婚姻殿堂。其他人“坑”导师估计只有一次两次,这位网友坑导师,那可是一不小心就“坑”了一辈子呀!现场3:读研时不带脑子,导师只能高频率收烂摊子这位分享自己“坑”导师实例的网友,是一所不怎么出名的双非院校研究生,而这所学校的研究生是出了名的只要能考上,以当初考研的意志力一定可以撑到毕业。也许,这也是为何这位研究生敢“不带脑子去读研”。但是,这位学生总是在各方面犯错出问题,但他的导师却依旧“不离不弃”,不断给他收拾烂摊子。现场4:一心想浪迹天涯,却硬生生被导师拉回正途这位成功考研的学生,考上研后就忍不住“浪迹天涯、吃喝玩乐”了。由于学习态度不太端正,这位研究生进实验室、每周例会总结的时候硬是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憋不出来。但是,这位被学生“坑”的导师并没有生气或放任不管,而是耐心引导、一点点告诉学生怎么做课题、任务要怎样完成。最后,这位“水货”研究生虽然依旧没做出什么好东西,但却收获了很多比做课题还重要的东西。考研阶段,要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01先判断自身条件自身条件很好判断,大家可以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1、读研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还是真的想搞科研?2、自己的学习自驱力怎么样,是否可以做到无监督情况下依旧安心搞学术?3、自己的自控能力如何?在搞清楚这些问题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导师群体的分类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导师的各种类型。02导师群体的分类导师一共可以分为6大类型:1、年纪大且资质高的行业大牛;2、年纪大但资质一般的佛系老师;3、年纪中等但资质很高的后起之秀;4、年纪中等且资质中等的“平庸”导师;5、年纪很小却资质很高的奋斗者;6、年纪很小资质也低的“菜鸟”。03适合学生的导师类型根据上述分类,第一类导师最抢手,也最难报。年龄大、资质高代表见多识广,对学生的发展有不少帮助。而第二类导师一定要谨慎选择,这种导师一般自己都打酱油,要么对学生没有任何帮助,要么给一大堆活儿给学生干。第三类导师的未来发展很大,做事的动力也很足。如果你想读研时轻松点,最好不要选这类。但如果你对未来也有充足的动力,选这类型导师也很不错。第四类导师和第二种差不多,但稍微好一点,适合普通学生。第五类导师也稍微火一点,尤其是刚刚当硕导的导师,为了面子过得去,一般都会让开门大弟子毕业。第六类导师基本无法判断是否适合报,因为这类导师太年轻了,资质低是很正常的表现。考研到底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联系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01考研一定要联系导师有的导师极其看重公平性,很不喜欢学生提前联系自己。但有这种特征的导师,往往很出名,学生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导师的这个特性。除了具备特性之外的导师,学生都可以提前联系。联系的时间最好定在成绩出来之后,如果你估分觉得可以进面试,就该第一时间联系导师了。如果家里有条件可以和导师攀关系的,最好干脆在复试之前约导师出来见一面、叙叙旧。02导师联系方式获取渠道及常见问题解答导师的联系方式很好找,直接去学校官网“师资力量”一栏中去找自己心仪导师的介绍即可。建议在联系导师的时候,优先使用邮件的方式来和导师打招呼。选择导师的时候,一定要多联系学长学姐,打听导师品德。有的学生可能会很纠结到底要不要提前去导师工作室打招呼,针对这个问题这里给的解答是:如果有搞科研的打算,就提前去。如果没有搞科研的打算,和导师线上打过招呼即可,没必要再去工作室看看。总结不同导师性格,有的同学能与导师打成一片、相处得其乐融融,也有导师被学生坑得不想说话,气得不行!但从整体来说,学生最好不要轻易得罪导师,毕竟自己毕业的“生杀大权”那可是被导师卡得死死的。今日话题:你读研的时候,和导师关系怎样?有坑过导师吗?

绿水缘

研究生该如何与导师相处?6段真实经历突显选对导师的重要性

来源 | 大木虫综合整理编辑 | 学术君师生不对等学生对导师的恐惧心理强烈讲述者:赵显 性别 :男国内某985高校工科专业硕士毕业生我当时是通过一个已经保研的同学联系的导师,我们都不了解他,见面后的第一印象还可以,感觉他比较严厉,不苟言笑。导师学术造诣还可以,但是因为本校大牛比较多,他就不那么突出了。入学后我们基本上是导师给选课,研一前半学期上课,然后进入教研室学习,基本上就是帮导师做项目、写论文等。一般的实验室是学生在一起,导师偶尔过来看一下,每周一次汇报。我们导师要求比较严,和互联网公司加班时间类似,早上9点工作,一天工作9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老师规定,一天中9:00-12:00,15:00-18:00,21:00-24:00,三个时间段必须在,一般夜里都会被导师留下来加班。导师是夜猫子,我一般走的时候到凌晨两三点,只有每周六晚上和每周日上午休息,偶尔还有加班。基本上休息不过来。最令人感到压抑的是,导师会一直在教研室盯着你,就像在工作时老板坐在你旁边监工一样。当然,我们导师这种情况算是比较极端的,更多的还是自己做项目,一周汇报一次。导师会让我们做两种项目,一种是研究所或者公司的项目,一种是国家的科学研究基金。第一种项目是有实物或者其他软件要交付,学生要不停地调试出差;第二种基金主要就是写论文和相关的一些实验,一直在教研室坐着不出门,不过论文有SCI或者EI的要求,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我们导师也是经常潜在研究室,他租住学校的宿舍,平时基本上是教研室-食堂-宿舍,基本不出校门。他对学生到岗的规定特别严。有一次十一假期, 我的姥姥去世了,当时没来得及和导师请假就回家奔丧了,在家待了五天,刚到学校就接到电话被骂了一顿,可是我当时还在假期啊,为了不耽误进度我八号就返校了。这件事之后,我就预感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可能会很苦。导师基本上除了上课,就是在教研室盯着,我和师兄弟在教研室基本是零交流,一言不发地盯着电脑,不是看论文就是编程序,环境特别压抑。导师对同学们的态度也很差,基本上就是讽刺加吵,平时没有交流。有一次,一名同学骑自行车被摩托车撞了,找导师请病假,他很不屑地对那个女孩说,为什么那个摩托车只撞你不撞别人?因为长期压抑,有两个学生因一些小矛盾和导师爆发冲突,相继离开了实验室。图源:unsplash文图无关教研室是一个导师独裁的空间,学生要去适应老师,我的一名本科同学因为项目延期,被迫留级半年,完全是导师决定的。我也只能平时和同学吐槽倾诉一下,但是交流也不多,因为教研室工作太忙,我回宿舍的时候别人都睡了,也想过退学或者换导师,但是所有人都劝我忍忍就毕业了,不要冲动。后来我忍不住,还是和导师爆发了冲突,当时就想干脆退学算了,之后和同学商量,找学院领导反映情况,领导说“你不是第一个离开这个导师的学生,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同学们的支持下,我最终换了导师。我是近几年第一个成功换导师的,之后几年也有同学更换导师,然后学校反复和他谈话,听说这两年已经有所改观。导师对我的监督比较严格,学术上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现在回头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工作环境过于压抑,而不是工作强度大。我关注了最近几起高校事件,我觉得学生自杀并不是某件事情直接引起的,而是导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对等,学生对导师的恐惧心理强烈,长期以往,个别人会有一些极端的选择。高校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制度上解决学生和老师之间地位不对等的关系。毕业之后做到老死不相往来就好了姓名:喻玉性别:女 国内某高校医科专业硕士在读我2015年从外地考过来,导师是学院直接安排的,我事先对他一无所知。导师在我们这个领域很有名气,他确实有很强的学术能力。刚开始我觉得他挺好的,很喜欢他的课,会给他发微信讲我最近遇到了什么新鲜事儿,有什么问题也会去问他。他很有爱心,有的病人家庭条件特别差,他会主动减免费用、给病人捐款。过年回家时,他会给我们一些路费。入学第一个月,我的手机丢了。导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手机丢了,饭还是要吃的,就给了我一个信封,里面有800块钱。我推辞了好几次,他一直说没事没事,你就拿着吧。我当时觉得这属于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丝毫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有时候我会发微信提醒导师注意身体,会使用喵、啦等语音词,或许是我没表达好,让导师产生了误会。有一次下课以后,导师把我叫去他办公室,询问了我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事,然后又给了我一个信封,我当即表示没干活不能要钱。导师说他喜欢我,愿意照顾我。我从小被家人疼爱,以为长辈对我的喜欢只是单纯地疼爱。况且导师都五十岁了,我怎么也没有往男女之间的喜欢那方面想。在我弯腰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他突然过来,亲了一下我的额头。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退了回去。导师以前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我以为这是他表达亲昵的方式,仍然没有多想。我和导师关系的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12月份。一天,我因事去找导师,路上很冷,手快冻僵了。他说来我给你暖暖,我说没事一会儿就好了,他就直接握住了我的手。他力气很大,我没能把手抽出来。然后他又摸了摸我的头发,我只是尴尬地笑了笑。我以为这就结束了,他却说亲一下,我没有多想就低头把额头给了他。导师吻了一下额头,然后居然亲了我的嘴,连舌头都伸进来了一半,这也太恶心了吧!我马上推开他,大喊,老师这太过了!死一般地沉默。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直接傻掉了。我万万没有想到,作为一个旁人眼中事业有成、疼爱妻女的模范老公,居然会对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舌吻。导师问是不是吓到我了,问有没有人喜欢我。他让我笑一笑,我僵硬地扯了一下嘴角,转身走了,没走两步忍不住眼泪就掉下来了。回去以后我给导师发了一条微信,说您今天的行为实在是超出了我所能接受的范围,我是您的学生,请您以正常的师生关系对待我。然后我把导师曾经给过我的钱都转了过去。他表示自己很内疚,说不要钱,这不是交易。图源:unsplash 文图无关自那以后,每次见他我都有所防备,如果单独见他,我就把手背在后面,站得离他很远。这段时间要修改毕业论文,需要经常去找他。你知道每次去我心里有多慌吗?我连门都不敢关,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当时我想的是,如果他继续侵犯我,我就跟他拼个鱼死网破,哪怕是退学,我也不能让他把我怎么样。所幸他还没有坏透,那之后没有发生什么特别过分的事了,平时拍拍肩膀我就忍了,毕业之后我赶紧滚蛋就好。他以前从来不骂我,从那以后就开始骂我了,我犯一点错,他就说你不要来上班了,你出去吧。还有一次,我男朋友来科室接我,被他看见了,回去以后他就给我发微信,说我很讨厌,不要我了,让我休学。刚开始我还打算读博,现在我靠自己已经找好了工作。即使以后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读博,我也不会读跟他相关的专业,他在我们这个领域算是大咖,我不想和他再有任何接触,毕业之后做到老死不相往来就好了。评判学生的最大权限都给了导师讲述者:李立 性别 :男国内某高校理科专业博士在读当时考上硕士后,我刚开始进行本科的毕业设计,那天老师还没到办公室,我在研究生办公室等待,旁边的师兄师姐们跟我搭话,问我考研了吗?选好导师了吗?我稀里糊涂的啥都不知道,他们就推荐我选现在的导师,说他很年轻、比较容易沟通。第一次见到导师,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很有气场,说话也比较严肃,一开始讨论的问题就是专业,然后问我对于他的了解(网上有资料),还问有没有感兴趣的课题。我觉得他给学生的选择挺多的,给人感觉很开明,于是坚定地选他了。之前我没有想过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带着做事学技能;现在觉得其实也差不多,导师指导做课题、提点需要注意的方向,额外也就是做项目跟偶尔跑下腿,没有其他多余的事。我的导师要求每周发报告,所以和他沟通是最少一周一次,内容都是课题方面的。有解决不了和需要确认的问题都直接找导师,他一般都在办公室。平时都是学术研究,需要合作的项目是找好了相关的学生,安排好各自的工作然后去做。频率不好说,要是外面自己接的项目一般都是合作完成,抽空做,最后大家分成,国家项目就是当课题做,这些行政上都有分配。实际情况自己分配时间,时间最久的从早9点到晚11点,有些科研任务客观要求比较高也可能需要通宵。虽然自己的时间不够了会不舒服,但是为了实验和工作也可以接受,毕竟完成项目确实是需要时间和投入的。而且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跟老师解释。实验室的工作是比较累,但自己的课题做出成果也会很开心。工作的理由最主要还是想要毕业,当然也想学到东西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觉得我的导师还是不错,硕士毕业的时候论文抽到盲审,我担心论文写不完于是向他求助,老师熬夜到凌晨三点多帮我改论文。如果我延期其实还能帮老师至少多做半年的事,但是老师更希望我顺利毕业。他能给指导的都给了,不能的大概率会提供一个思考方向,让自己去摸索。有时候导师比较严格,每个微小的方面都要我们去深究其原因,工作量大的时候会觉得顾及不过来,我会觉得心理压力比较大。他也让我帮他做过私人事情,比如取过工厂的样品,然后转手就让我做相关分析了;还办过个人信息,用于参加会议等。有一些学生可能会经常帮导师跑腿甚至做家务,这个情况看导师个人,如果双方平时沟通比较多,有这种信赖感,大体上是没问题的;如果没有,只是导师单方面要求的话,就很不合适了。我觉得师生之间相处首先大前提是双方都觉得OK,比如我的导师几乎只关心学生工作方面的事,学生也从导师这里学到了很多科研的思路。有的导师会与学生走得比较近,邀请学生一起吃饭,同时也互相分享各方面的信息。这些都挺好,主要就是要规避其他不健康的关系,比如处理涉及个人生活的私人问题或者是单方面的索取而另一方忍气吞声等。图源:unsplash文图无关相比遇见过的很多正常的导师,我觉得近段时间这些高校事件中导师自身思想行为不当是主要的原因,任何人有这种不好的特质都容易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而拥有这些特质的人群担当导师这个职位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反差,从而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毕竟老师作为教育者的形象一直都被要求光明与正直,然而个人特质与其学历或者某方面的思想深度无关,人很复杂。我和同学有讨论过,按照现行的导师制,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很密切,导师最了解学生的学术能力,因此评判学生毕业相关问题的最大权限都给了导师,但权力过于集中就会导致类似事件的发生。有人提出过释放这些权力,就我个人经历而言,硕士毕业时,学院给的各种要求也挺让人喘不过气的,我的导师也感叹毕业怎么这么麻烦。所以事情还是要专业的来做,权力需要监管。师生之间的界限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维护讲述者:张晶性别 :女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硕士在读我是自己选的导师。第一印象是老师很可爱又温柔,会很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讲话,也会很兴奋的讨论他钟爱的哲学,没有一点点的架子,很有耐心。我咨询过师哥师姐的建议,觉得老师的性格和自己更合拍,个人更加偏爱这种暖心型老师。之前在准备读研前读了许多导师写得书,他擅长用最简洁的文字阐释清楚复杂的理论,觉得更适合跨专业的自己。我觉得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学业上传道授业解惑,生活上也会有关心和慰问。课程多的时候我和导师沟通比较频繁,特别是老师在学校时,都会和我们沟通一下最近的学习状况,及时予以指导。开始实习后我由于经常不在学校,沟通频率降低,我和导师沟通方式主要通过微信。沟通的内容主要有最近的学习状况,论文准备,生活状态,实习进度。我觉得一个好的导师首先在学业上会花大量时间和学生讨论如何读书写论文,了解学生对学术生涯的整体规划并予以指导。硕士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帮学生找到好而且可行的题目,并逐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的导师会分阶段对我们看书论文做出不同的要求,并且耐心的传授自己读书教学的一些感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可能与导师研究方向有些偏差,老师也会在和自己沟通过题目可行性后宽容地鼓励自己去探索。他是一个很温柔善良的人,对教过的每个学生都会热情的打招呼,非常认真的倾听你的问题给出反馈。印象最深的一次便是期末复习焦头烂额时,导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了橙子,希望我们学习之余也要注意身体健康;他一直保持着健康的生活习惯,早起和跑步,他也会把他的生活理念传达给我们,在微信群里早起打卡,言传身教,每天看到老师的早安打卡都会觉得既温暖,又是自己的榜样。导师有什么困难,学生提出帮忙,分担自己能分担的工作,自然是皆大欢喜。作为学生,我觉得帮老师干活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我的导师一般不会让学生去分摊琐碎的杂事,连报账这些都身体力行,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好好读书。可能工科研究生需要到实验室做实验等,师生见面机会更多,除了学习工作之外,在生活上有些接触也是很正常的。但师生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边界,绝对不能把家里的琐事让学生去承担。我觉得老师关心学生的个人生活是正常的,任何事物都有量和适度的要求,中间的界限是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维护的。师生关系应当保持在正规的轨道上,尽量拒绝导师在学生职责之外的要求,不要把师生关系变成主奴式人身依附关系。导师没有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垄断权讲述者:郑淑性别 :女 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硕导我在高校工作有17年了,当硕导有10年时间。我每年会带2名学生,是按学校统一的招生考试方式筛选的。学校研究生选择导师原则上以学生的想法为主,学生填表格申请导师,有三个志愿,原则上满足学生第一志愿,由研究生院统一调度。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是不愿意选择高分低能的学生。所谓导师,就是学生学术上的指导老师。这一角色即便不是唯一的,也是首要的,至于其他角色如生活顾问等则不是必要的。当然,这也不排除和反对导师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但这种关心和爱护是要有度的。我带学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面授读书和研究方法;一是修改学生的论文。我对他们没有太高和太多的要求和期待,只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就够了。作为导师,关心和爱护学生是一回事,但师生关系还是纯粹一点好。我并不主张导师要当学生的生活顾问,更不希望老师扮演学生家长或保姆的角色。我之所以在生活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关心,是觉得通过这种生活上的关心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师生之间的严肃的“高级政治”关系,缓和其“官方”色彩。从客观上讲,正如家庭里面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学校里的师生之间是存在权力差的。但我并不认为这种客观的权力关系会必然地产生老师对学生的剥削和压迫,因为师生之间的这种权力关系不同于政治权力关系,它是自然生成的,是隐性的,它隐秘得几乎让老师与学生双方都感受不到。如果师生之间的权力差引发了灾难,那一定是老师有意地“滥用”权力了。我不会过于亲近学生,不会与学生称兄道弟,因为不希望师生关系发生变异。健康合理的师生关系就是——学问上,学生有求,导师必应。图源:unsplash文图无关近期媒体曝光了很多起高校中师生关系的负面新闻,我关注了。我觉得导致这些极端事件的根源不完全是制度上的,主要还是人性上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修为和价值观。导师应只有学术指导上的职责,没有判定学生学术水平和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垄断权。如果导师有坏心思学生容易成为牺牲品讲述者:孙彬 性别 :男 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博导我在2016年招了三个学生,平均每年招收两个,现在手下就是五个研究生。我会不定时和他们见面,一般都是指导学术论文。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做一篇论文,需要看大量英文文献,国外的文献确实在我们专业方面做得比较好。做一篇论文下来实际上也是一个学术的指导。他们要看书,我就让他们用我的课题经费订,因为他们的生活费本来就不多,想买什么书就用我的课题经费买,到我这里报销就行了。平时,我和学生很少聚餐,一般一个学期一次,我不会单独和任何学生吃饭。私生活方面的话,硕士生我一般没有怎么管,博士生的话有两个一年级的女生都已经成家了,她们一般时间抓得紧,大事会主动告诉我,比如要生孩子了,小事的话我就没怎么管了。我觉得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因为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学术研究之外,我唯一让学生做的事情就是报账。报账是很麻烦的,所以每年我是指定一个博士生,但也不会只让一个博士生做,会有分工,不然会让学生觉得压力太大。国内的导师制是搬国外的,学生跟老师做实验,称老师为老板。但中国的导师制还有他的独特性,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学生对老师会更加尊重,服从,这样会加深导师的这种权力。如果导师有坏心思,那么学生确实容易成为牺牲品。各个学校可以制定一些相关政策来规范导师的行为。比如可以通过学术委员会,如果导师觉得学生的论文不行,那还有一个学术委员会,如果他们都觉得可以,导师觉得不行那肯定也没办法。此外就是学生要有一个申诉投诉的机制,让他们能够向学院、学校直接反映。尽管学校有申请换导师的政策,但是学生很怕老师的话,就不敢提出这个要求。比如我们学院就有一个教授,15年六个博士生联名告到了党委书记那里,最后他们是换了导师。那是学生比较多,但是单个人的话,我觉得学生就不敢。 高校师生之间当然是以学术为主,其他个人的事不要去掺和。过于公私不分的话,就会很容易出现问题。图源:unsplash文图无关我觉得应该有一种明确的政策,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让学生到自己家里去,以前老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需要到老师家里去。但现在一般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有什么事就在办公室去谈,没必要公私夹在一起。我在美国做过教授,知道(和学生谈话)老师办公室的门都是敞开着的。说事情我也一般倾向在微信群里说,可以让其他同学都知道。因为是探讨学术方面的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学习。2018年1月19日,我提出了《全国高校教师反性骚扰宣言》。国内高校性骚扰现象确实比较严重,受害的学生整个人生都是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在中国这种文化环境下,女生遇到这种事可能不会说出来,但如果有老师站出来支持学生的话,实际上对于性骚扰者是一种极大的威慑。国外对性骚扰的界定很清晰,比如你经常约一个女学生出去喝酒,就已经属于性骚扰的范畴了,我在国外读书和工作时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培训,而在国内,目前这块并没有培训,还存在制度性的空白。国内很多老师也都不知道性骚扰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大家警醒,知道性骚扰的范畴是什么。本文来源:大木虫综合整理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铮铮有声

研究生与导师相处的6段真实经历

师生不对等学生对导师的恐惧心理强烈讲述者:赵显 性别 :男国内某985高校工科专业硕士毕业生我当时是通过一个已经保研的同学联系的导师,我们都不了解他,见面后的第一印象还可以,感觉他比较严厉,不苟言笑。导师学术造诣还可以,但是因为本校大牛比较多,他就不那么突出了。入学后我们基本上是导师给选课,研一前半学期上课,然后进入教研室学习,基本上就是帮导师做项目、写论文等。一般的实验室是学生在一起,导师偶尔过来看一下,每周一次汇报。我们导师要求比较严,和互联网公司加班时间类似,早上9点工作,一天工作9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老师规定,一天中9:00-12:00,15:00-18:00,21:00-24:00,三个时间段必须在,一般夜里都会被导师留下来加班。导师是夜猫子,我一般走的时候到凌晨两三点,只有每周六晚上和每周日上午休息,偶尔还有加班。基本上休息不过来。最令人感到压抑的是,导师会一直在教研室盯着你,就像在工作时老板坐在你旁边监工一样。当然,我们导师这种情况算是比较极端的,更多的还是自己做项目,一周汇报一次。导师会让我们做两种项目,一种是研究所或者公司的项目,一种是国家的科学研究基金。第一种项目是有实物或者其他软件要交付,学生要不停地调试出差;第二种基金主要就是写论文和相关的一些实验,一直在教研室坐着不出门,不过论文有SCI或者EI的要求,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我们导师也是经常潜在研究室,他租住学校的宿舍,平时基本上是教研室-食堂-宿舍,基本不出校门。他对学生到岗的规定特别严。有一次十一假期, 我的姥姥去世了,当时没来得及和导师请假就回家奔丧了,在家待了五天,刚到学校就接到电话被骂了一顿,可是我当时还在假期啊,为了不耽误进度我八号就返校了。这件事之后,我就预感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可能会很苦。导师基本上除了上课,就是在教研室盯着,我和师兄弟在教研室基本是零交流,一言不发地盯着电脑,不是看论文就是编程序,环境特别压抑。导师对同学们的态度也很差,基本上就是讽刺加吵,平时没有交流。有一次,一名同学骑自行车被摩托车撞了,找导师请病假,他很不屑地对那个女孩说,为什么那个摩托车只撞你不撞别人?因为长期压抑,有两个学生因一些小矛盾和导师爆发冲突,相继离开了实验室。图源:unsplash 文图无关教研室是一个导师独裁的空间,学生要去适应老师,我的一名本科同学因为项目延期,被迫留级半年,完全是导师决定的。我也只能平时和同学吐槽倾诉一下,但是交流也不多,因为教研室工作太忙,我回宿舍的时候别人都睡了,也想过退学或者换导师,但是所有人都劝我忍忍就毕业了,不要冲动。后来我忍不住,还是和导师爆发了冲突,当时就想干脆退学算了,之后和同学商量,找学院领导反映情况,领导说“你不是第一个离开这个导师的学生,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同学们的支持下,我最终换了导师。我是近几年第一个成功换导师的,之后几年也有同学更换导师,然后学校反复和他谈话,听说这两年已经有所改观。导师对我的监督比较严格,学术上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现在回头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工作环境过于压抑,而不是工作强度大。我关注了最近几起高校事件,我觉得学生自杀并不是某件事情直接引起的,而是导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对等,学生对导师的恐惧心理强烈,长期以往,个别人会有一些极端的选择。高校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制度上解决学生和老师之间地位不对等的关系。毕业之后做到老死不相往来就好了姓名:喻玉性别:女 国内某高校医科专业硕士在读我2015年从外地考过来,导师是学院直接安排的,我事先对他一无所知。导师在我们这个领域很有名气,他确实有很强的学术能力。刚开始我觉得他挺好的,很喜欢他的课,会给他发微信讲我最近遇到了什么新鲜事儿,有什么问题也会去问他。他很有爱心,有的病人家庭条件特别差,他会主动减免费用、给病人捐款。过年回家时,他会给我们一些路费。入学第一个月,我的手机丢了。导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手机丢了,饭还是要吃的,就给了我一个信封,里面有800块钱。我推辞了好几次,他一直说没事没事,你就拿着吧。我当时觉得这属于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丝毫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有时候我会发微信提醒导师注意身体,会使用喵、啦等语音词,或许是我没表达好,让导师产生了误会。有一次下课以后,导师把我叫去他办公室,询问了我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事,然后又给了我一个信封,我当即表示没干活不能要钱。导师说他喜欢我,愿意照顾我。我从小被家人疼爱,以为长辈对我的喜欢只是单纯地疼爱。况且导师都五十岁了,我怎么也没有往男女之间的喜欢那方面想。在我弯腰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他突然过来,亲了一下我的额头。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退了回去。导师以前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我以为这是他表达亲昵的方式,仍然没有多想。我和导师关系的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12月份。一天,我因事去找导师,路上很冷,手快冻僵了。他说来我给你暖暖,我说没事一会儿就好了,他就直接握住了我的手。他力气很大,我没能把手抽出来。然后他又摸了摸我的头发,我只是尴尬地笑了笑。我以为这就结束了,他却说亲一下,我没有多想就低头把额头给了他。导师吻了一下额头,然后居然亲了我的嘴,连舌头都伸进来了一半,这也太恶心了吧!我马上推开他,大喊,老师这太过了!死一般地沉默。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直接傻掉了。我万万没有想到,作为一个旁人眼中事业有成、疼爱妻女的模范老公,居然会对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舌吻。导师问是不是吓到我了,问有没有人喜欢我。他让我笑一笑,我僵硬地扯了一下嘴角,转身走了,没走两步忍不住眼泪就掉下来了。回去以后我给导师发了一条微信,说您今天的行为实在是超出了我所能接受的范围,我是您的学生,请您以正常的师生关系对待我。然后我把导师曾经给过我的钱都转了过去。他表示自己很内疚,说不要钱,这不是交易。图源:unsplash 文图无关自那以后,每次见他我都有所防备,如果单独见他,我就把手背在后面,站得离他很远。这段时间要修改毕业论文,需要经常去找他。你知道每次去我心里有多慌吗?我连门都不敢关,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当时我想的是,如果他继续侵犯我,我就跟他拼个鱼死网破,哪怕是退学,我也不能让他把我怎么样。所幸他还没有坏透,那之后没有发生什么特别过分的事了,平时拍拍肩膀我就忍了,毕业之后我赶紧滚蛋就好。他以前从来不骂我,从那以后就开始骂我了,我犯一点错,他就说你不要来上班了,你出去吧。还有一次,我男朋友来科室接我,被他看见了,回去以后他就给我发微信,说我很讨厌,不要我了,让我休学。刚开始我还打算读博,现在我靠自己已经找好了工作。即使以后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读博,我也不会读跟他相关的专业,他在我们这个领域算是大咖,我不想和他再有任何接触,毕业之后做到老死不相往来就好了。评判学生的最大权限都给了导师讲述者:李立 性别 :男国内某高校理科专业博士在读当时考上硕士后,我刚开始进行本科的毕业设计,那天老师还没到办公室,我在研究生办公室等待,旁边的师兄师姐们跟我搭话,问我考研了吗?选好导师了吗?我稀里糊涂的啥都不知道,他们就推荐我选现在的导师,说他很年轻、比较容易沟通。第一次见到导师,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很有气场,说话也比较严肃,一开始讨论的问题就是专业,然后问我对于他的了解(网上有资料),还问有没有感兴趣的课题。我觉得他给学生的选择挺多的,给人感觉很开明,于是坚定地选他了。之前我没有想过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带着做事学技能;现在觉得其实也差不多,导师指导做课题、提点需要注意的方向,额外也就是做项目跟偶尔跑下腿,没有其他多余的事。我的导师要求每周发报告,所以和他沟通是最少一周一次,内容都是课题方面的。有解决不了和需要确认的问题都直接找导师,他一般都在办公室。平时都是学术研究,需要合作的项目是找好了相关的学生,安排好各自的工作然后去做。频率不好说,要是外面自己接的项目一般都是合作完成,抽空做,最后大家分成,国家项目就是当课题做,这些行政上都有分配。实际情况自己分配时间,时间最久的从早9点到晚11点,有些科研任务客观要求比较高也可能需要通宵。虽然自己的时间不够了会不舒服,但是为了实验和工作也可以接受,毕竟完成项目确实是需要时间和投入的。而且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跟老师解释。实验室的工作是比较累,但自己的课题做出成果也会很开心。工作的理由最主要还是想要毕业,当然也想学到东西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觉得我的导师还是不错,硕士毕业的时候论文抽到盲审,我担心论文写不完于是向他求助,老师熬夜到凌晨三点多帮我改论文。如果我延期其实还能帮老师至少多做半年的事,但是老师更希望我顺利毕业。他能给指导的都给了,不能的大概率会提供一个思考方向,让自己去摸索。有时候导师比较严格,每个微小的方面都要我们去深究其原因,工作量大的时候会觉得顾及不过来,我会觉得心理压力比较大。他也让我帮他做过私人事情,比如取过工厂的样品,然后转手就让我做相关分析了;还办过个人信息,用于参加会议等。有一些学生可能会经常帮导师跑腿甚至做家务,这个情况看导师个人,如果双方平时沟通比较多,有这种信赖感,大体上是没问题的;如果没有,只是导师单方面要求的话,就很不合适了。我觉得师生之间相处首先大前提是双方都觉得OK,比如我的导师几乎只关心学生工作方面的事,学生也从导师这里学到了很多科研的思路。有的导师会与学生走得比较近,邀请学生一起吃饭,同时也互相分享各方面的信息。这些都挺好,主要就是要规避其他不健康的关系,比如处理涉及个人生活的私人问题或者是单方面的索取而另一方忍气吞声等。图源:unsplash 文图无关相比遇见过的很多正常的导师,我觉得近段时间这些高校事件中导师自身思想行为不当是主要的原因,任何人有这种不好的特质都容易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而拥有这些特质的人群担当导师这个职位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反差,从而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毕竟老师作为教育者的形象一直都被要求光明与正直,然而个人特质与其学历或者某方面的思想深度无关,人很复杂。我和同学有讨论过,按照现行的导师制,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很密切,导师最了解学生的学术能力,因此评判学生毕业相关问题的最大权限都给了导师,但权力过于集中就会导致类似事件的发生。有人提出过释放这些权力,就我个人经历而言,硕士毕业时,学院给的各种要求也挺让人喘不过气的,我的导师也感叹毕业怎么这么麻烦。所以事情还是要专业的来做,权力需要监管。师生之间的界限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维护讲述者:张晶性别 :女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硕士在读我是自己选的导师。第一印象是老师很可爱又温柔,会很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讲话,也会很兴奋的讨论他钟爱的哲学,没有一点点的架子,很有耐心。我咨询过师哥师姐的建议,觉得老师的性格和自己更合拍,个人更加偏爱这种暖心型老师。之前在准备读研前读了许多导师写得书,他擅长用最简洁的文字阐释清楚复杂的理论,觉得更适合跨专业的自己。我觉得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学业上传道授业解惑,生活上也会有关心和慰问。课程多的时候我和导师沟通比较频繁,特别是老师在学校时,都会和我们沟通一下最近的学习状况,及时予以指导。开始实习后我由于经常不在学校,沟通频率降低,我和导师沟通方式主要通过微信。沟通的内容主要有最近的学习状况,论文准备,生活状态,实习进度。我觉得一个好的导师首先在学业上会花大量时间和学生讨论如何读书写论文,了解学生对学术生涯的整体规划并予以指导。硕士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帮学生找到好而且可行的题目,并逐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的导师会分阶段对我们看书论文做出不同的要求,并且耐心的传授自己读书教学的一些感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可能与导师研究方向有些偏差,老师也会在和自己沟通过题目可行性后宽容地鼓励自己去探索。他是一个很温柔善良的人,对教过的每个学生都会热情的打招呼,非常认真的倾听你的问题给出反馈。印象最深的一次便是期末复习焦头烂额时,导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了橙子,希望我们学习之余也要注意身体健康;他一直保持着健康的生活习惯,早起和跑步,他也会把他的生活理念传达给我们,在微信群里早起打卡,言传身教,每天看到老师的早安打卡都会觉得既温暖,又是自己的榜样。导师有什么困难,学生提出帮忙,分担自己能分担的工作,自然是皆大欢喜。作为学生,我觉得帮老师干活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我的导师一般不会让学生去分摊琐碎的杂事,连报账这些都身体力行,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好好读书。可能工科研究生需要到实验室做实验等,师生见面机会更多,除了学习工作之外,在生活上有些接触也是很正常的。但师生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边界,绝对不能把家里的琐事让学生去承担。我觉得老师关心学生的个人生活是正常的,任何事物都有量和适度的要求,中间的界限是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维护的。师生关系应当保持在正规的轨道上,尽量拒绝导师在学生职责之外的要求,不要把师生关系变成主奴式人身依附关系。导师没有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垄断权讲述者:郑淑性别 :女 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硕导我在高校工作有17年了,当硕导有10年时间。我每年会带2名学生,是按学校统一的招生考试方式筛选的。学校研究生选择导师原则上以学生的想法为主,学生填表格申请导师,有三个志愿,原则上满足学生第一志愿,由研究生院统一调度。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是不愿意选择高分低能的学生。所谓导师,就是学生学术上的指导老师。这一角色即便不是唯一的,也是首要的,至于其他角色如生活顾问等则不是必要的。当然,这也不排除和反对导师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但这种关心和爱护是要有度的。我带学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面授读书和研究方法;一是修改学生的论文。我对他们没有太高和太多的要求和期待,只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就够了。作为导师,关心和爱护学生是一回事,但师生关系还是纯粹一点好。我并不主张导师要当学生的生活顾问,更不希望老师扮演学生家长或保姆的角色。我之所以在生活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关心,是觉得通过这种生活上的关心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师生之间的严肃的“高级政治”关系,缓和其“官方”色彩。从客观上讲,正如家庭里面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学校里的师生之间是存在权力差的。但我并不认为这种客观的权力关系会必然地产生老师对学生的剥削和压迫,因为师生之间的这种权力关系不同于政治权力关系,它是自然生成的,是隐性的,它隐秘得几乎让老师与学生双方都感受不到。如果师生之间的权力差引发了灾难,那一定是老师有意地“滥用”权力了。我不会过于亲近学生,不会与学生称兄道弟,因为不希望师生关系发生变异。健康合理的师生关系就是——学问上,学生有求,导师必应。图源:unsplash 文图无关近期媒体曝光了很多起高校中师生关系的负面新闻,我关注了。我觉得导致这些极端事件的根源不完全是制度上的,主要还是人性上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修为和价值观。导师应只有学术指导上的职责,没有判定学生学术水平和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垄断权。如果导师有坏心思学生容易成为牺牲品讲述者:孙彬 性别 :男 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博导我在2016年招了三个学生,平均每年招收两个,现在手下就是五个研究生。我会不定时和他们见面,一般都是指导学术论文。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做一篇论文,需要看大量英文文献,国外的文献确实在我们专业方面做得比较好。做一篇论文下来实际上也是一个学术的指导。他们要看书,我就让他们用我的课题经费订,因为他们的生活费本来就不多,想买什么书就用我的课题经费买,到我这里报销就行了。平时,我和学生很少聚餐,一般一个学期一次,我不会单独和任何学生吃饭。私生活方面的话,硕士生我一般没有怎么管,博士生的话有两个一年级的女生都已经成家了,她们一般时间抓得紧,大事会主动告诉我,比如要生孩子了,小事的话我就没怎么管了。我觉得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因为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学术研究之外,我唯一让学生做的事情就是报账。报账是很麻烦的,所以每年我是指定一个博士生,但也不会只让一个博士生做,会有分工,不然会让学生觉得压力太大。国内的导师制是搬国外的,学生跟老师做实验,称老师为老板。但中国的导师制还有他的独特性,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学生对老师会更加尊重,服从,这样会加深导师的这种权力。如果导师有坏心思,那么学生确实容易成为牺牲品。各个学校可以制定一些相关政策来规范导师的行为。比如可以通过学术委员会,如果导师觉得学生的论文不行,那还有一个学术委员会,如果他们都觉得可以,导师觉得不行那肯定也没办法。此外就是学生要有一个申诉投诉的机制,让他们能够向学院、学校直接反映。尽管学校有申请换导师的政策,但是学生很怕老师的话,就不敢提出这个要求。比如我们学院就有一个教授,15年六个博士生联名告到了党委书记那里,最后他们是换了导师。那是学生比较多,但是单个人的话,我觉得学生就不敢。 高校师生之间当然是以学术为主,其他个人的事不要去掺和。过于公私不分的话,就会很容易出现问题。我觉得应该有一种明确的政策,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让学生到自己家里去,以前老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需要到老师家里去。但现在一般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有什么事就在办公室去谈,没必要公私夹在一起。我在美国做过教授,知道(和学生谈话)老师办公室的门都是敞开着的。说事情我也一般倾向在微信群里说,可以让其他同学都知道。因为是探讨学术方面的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学习。2018年1月19日,我提出了《全国高校教师反性骚扰宣言》。国内高校性骚扰现象确实比较严重,受害的学生整个人生都是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在中国这种文化环境下,女生遇到这种事可能不会说出来,但如果有老师站出来支持学生的话,实际上对于性骚扰者是一种极大的威慑。国外对性骚扰的界定很清晰,比如你经常约一个女学生出去喝酒,就已经属于性骚扰的范畴了,我在国外读书和工作时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培训,而在国内,目前这块并没有培训,还存在制度性的空白。国内很多老师也都不知道性骚扰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大家警醒,知道性骚扰的范畴是什么。来源:大木虫综合整理

狐仙记

考上研究生后,与导师相处有“讲究”,学生需提前知晓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多,大学生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值钱”了,以往谁家要是出一个大学生,那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情,但是现在的大学生遍地都是,仿佛一抓一大把一样。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据预测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将高达909万余人,而如此庞大的数目,也让学生之间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学生纷纷寻找新的出路,那就是“考研”。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讲,考研并不算啥新鲜的事情了,甚至已经成为了学生之间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考研之中,但是能够成功上岸的仅有十之二三,其余的学生都将会沦为“陪跑”。而考上研究生之后,学生们便要与导师朝夕相对,但是学生知道吗,据数据显示国内30%的研究生因为和导师的关系不好,导致毕业困难。所以今天我们讲的便是:考上研究生之后,与导师相处要注重“细节”,有很大的“讲究”,做好对未来的帮助很大,学生需要提前知晓。考上研究生后,与导师相处要注重“细节”认真对待导师布置的任务,不要随意糊弄其实只要学生认真完成导师所布置的任务,做个听话的好学生,那基本上导师也不会过于为难学生,毕竟导师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宝贵的,没有必要非要针对学生。学生认真的对待任务,并从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而不是随意地糊弄完事,或者是不将导师的话放在心上,那估计导师也会很欣慰吧。在探讨中吸取自身的不足与缺点,改正自身的陋习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在与导师的探讨中,清楚地知晓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加以改正,也代表学生在不断地努力,估计导师也会觉得学生孺子可教,从而对学生产生好感。了解导师的脾性与习惯,适当的“投其所好”在考上研究生之前,学生应该了解过导师的脾性与相关习惯,所以学生也可以适当的“投其所好”,若是导师喜欢安静,那就做个听话认真的好学生,做好对学生未来的帮助很大。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成为导师的“左膀右臂”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知识,那样也能够成为导师的“左膀右臂”,从而成为导师的好助手,所以学生也要多多努力才可以。导师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所以学生一定要认真对待首先不要有顶撞导师的行为,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研究生导师也是学生的老师,尊师重道是学生们从小便知道的词语,所以学生也不要有顶撞导师或辱骂导师的行为,那样都是不对的,很有可能会直接面临着开除。其次将导师所说的话放在心上,学生在校期间,要以导师为中心,认真对待其布置的课业任务,那样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最后导师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也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和课题,所以学生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对待,不要对导师不礼貌。研究生想要顺利毕业,需要注意这2个方面1、保持和导师相同的学习节奏,紧跟导师的步伐走在读研期间,学生尽量和导师保持着相同的节奏,认真对待并且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及时向导师总结汇报,并加以改正和提升,紧紧跟着导师的步伐走。不论是学习还是科研,学生都要认真的对待,学习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读研期间,若是自身不努力的话,是不会有人对学生耳提面命的。2、尽快适应研究生角色,充分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的学生考上研究生之后,就飘忽所以然了,但是学生要清楚地知道,考上研究生之后只是迈向成功的一步,所以学生也要尽快的适应研究生角色,充分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学生先以学习为主,后期才是以科研为主,所以学生也要提前熟悉相关的领域,并做好相关的准备,最后还要为毕业论文以及发表学术论文做好准备,留给学生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足。笔者寄语:研究生三年的时间并不长,学生与导师相处有很大的讲究,一定要注重细节,那样对学生的未来是有很大帮助的,最后也祝愿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记得分享和收藏,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