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和研究生的平时学术交流,都会以开组会的形式来进行。因为一个导师手底下都有好几个研究生,总不能每次都单独只跟某一个研究生交流吧,这样也太浪费导师和研究生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了。研究生组会的意义到底有多大?研究生组会,需要认真对待吗?先看看俺导师以前怎么指导俺的。以前俺的导师基本上属于那种不怎么爱开组会的教授,而是哪天有什么想法,先整理一下思路,然后把他带的几个研究生都叫过来讨论一下,让各自先说一下最近的研究进展,之后就开始布置任务,有的是导师想做,但是觉得编程能力不足或者其他原因,让研究生帮忙代劳一下;有的是想法很好,就是比较难,研究生基础都达不到,但是一旦能做出来基本上都能毕业的那种。这种属于不确定性的组会,是俺比较喜欢的类型。因为平时没有规定每周都要完成多少阅读量,算是很自由了,也很开放,做什么科研,做到什么程度,都只取决于研究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一旦论文产生了,导师都会很认真的对待和批改,这一点也是让俺受益匪浅至今的宝贵财富,做人就应该仔细一点和认真一点。也见过其他导师开的组会,每周汇报一次,七八个研究生坐在一起讨论,比如说最近做了什么,没做什么的就说一下最近看了什么文献等等,反正也是糊弄一通,有的研究生平时根本没有看文献,临时拿出一篇来,随便说一说也给过了,其他人根本听不懂,这样的组会就很浪费时间了,也没必要开,因为这样的效果根本看不出研究生到底有什么进展,没有进展的研究生还要再额外浪费时间去读一些临时抱佛脚的文献,意义也不是很大。因此,研究生组会开不开,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给研究生自由的探索空间,让他们充分依照自己的兴趣来做研究生,不能再像本科毕业论文那样,从头管到尾了。
大家好,我是@阿芷学姐,211研三在读。绝大多数工科研究生都感受过被组会支配的恐惧。组会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今天学姐就来和你聊一聊。组会怎么开?这里的组会一般指组内小组会,大组的学术汇报另外讲。组会的形式由所带领的老师决定,一般是老师和小组内同学,大概6-10人,每周固定时间和老师坐在一起开会,会上学生需要做PPT演讲汇报自己的进度。有的老师课题组组会定在周五下午,这样算是对学生非常友好的了,开完组会就能过周末了。像而我所在小组组会定在每周日晚上,就导致了你这一周需要一直工作到周日晚上汇报前都不得休息。组会的时间视内容和人数而定,每个人讲完其它学生可以提问,老师也会提问和讨论,安排下一步工作。一般每个人的时间大概20-30分钟。有的课题组是每周安排2个人做文献报告,有的课题组是每个人只做实验汇报,也有的是每个人都要做文献汇报+实验进度汇报。当然每个人都要做文献汇报+试验进度汇报是最累的。组会讲什么?组会主要有两类:文献汇报和实验进度汇报。1.文献汇报对于刚研一的同学没有实验,一般都是做文献汇报。文献汇报就是精读一篇或者多篇与课题相关的文献,通常是英文文献,拆解内容做成PPT向大家讲解。文献汇报的话,首先你需要找符合课题相关的文献,精读文献的思路、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然后还需要做PPT向大家讲解。按照我们当时研一的进度,一篇好的文献汇报PPT,光准备时间至少得半天。效率低的话,可能两三天才能做好。有的实在糊弄的,开组会头天晚上才赶着做好。2.实验进度汇报/事务性汇报学生整理自己一周的工作进展,整理成PPT汇报,有利于学生和导师沟通,使得老师能够了解并帮助解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老师督促学生实验进度,避免实验室学生散漫,帮助学生答疑。除了实验进度外,还会有一些事务性报告也可以讲,比如分享论文投稿写作技巧,仿真模拟软件教程等,来不及做PPT,把实验设备、试样照片放上去讲也行。组会难在哪?1.没有准备研一新生课多,科研效率低,做文献汇报可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来准备。有时候只顾着玩了,等到开组会前一天就开始着急,一周啥都没干,只好通宵熬夜做PPT。2.要挤时间对于我们现在研三的学生来讲,每天忙实验都忙不过来。常常是做着实验呢,一看到点了得开组会,设备还开着,实验还进行着,开组会太耽误实验了。组会有啥用?1.交流学习组会上你可以系统地把最近的实验成果和老师进行汇报交流,而平时导师很少有时间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问,一起解决问题。2.了解组内最新成果通常一个课题组内会同时做着好几个课题,组会上你可以了解其他课题的最新进展,化为己用。比如找工作时,用人单位需要某某方向的,你自己不是做这个方向,但是组内有其他同学做,并且开组会你都认真听了也了解该课题的实际情况,可以进一步争取就业机会。3.整理实验数据很多学生一个劲地做实验,实验数据、图片都没有处理,时间久了用的时候也记不清了。组会每周召开,可以督促你每周定期整理自己的实验数据,做成PPT。等到期末学术汇报或者最后写论文的时候,把每周的组会PPT整合一下就可以了。总之,组会准备得越充分,你在组会上的收获就越多。你越是糊弄,越学不到东西。我是@阿芷学姐,关注我,了解更多读研那些事儿~
近日,傻傻博士和一个刚转成副教授的同学聊天,聊到了他们课题组因为疫情原因虽然还没开学,但是大组会小组会一样没落下的事情,特别感慨,已经好多年没有像参加学校课题组讨论的感觉了。就着这个机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研究生课题组例会到底是个什么鬼?是无聊的垃圾时间还是有意义的学术海洋时间!名词解释:大组会:指的是那种人数比较多的课题组全组一起开的机会,比如傻傻在学校的课题组人数有100号研究生和博士生,每两周开一次全员的大组例会。小组会:近似同一个方向的学生,由小导师或者大导师带领开的小范围会,一般控制在10人以下。(一)大组会,不是无聊的例会,而是博采众长、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傻傻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大组会最让人期待的是导师会出钱给大家准备水果和早餐或者晚餐等,最让人不开心的是自己被安排做进度和成果汇报的事,而且是当着全体课题组成员的汇报,包括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做差了挨喷该有多囧!我想读过研究生的都应该有这个感受吧,定期被检查还是很痛苦的,但是还好,傻傻基本上没半年才能轮上一次,特殊情况除外(比如项目要结题时,各种汇报啥的)!虽然当时感觉很痛苦,但是工作后才发现,研究生大组会对自己帮助有多么大!①大组会优点一:锻炼自我的好平台可能有很多研究生毕业的学生有这个感受,初入职场,当让你面对一大群专家、领导做汇报时可能会紧张,说话声音都会变调。这就是这种场面见少了,练习的机会少了,而研究生时期的大组会恰恰是你练习的好机会。一个研究生将他近期的工作进展、成果和疑问做成PPT,面对下面好几个博导硕导、黑压压一片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汇报的压力该有多大,我想经历过的应该都能理解。在这个环境一下,定期经历一次,获得导师的点评,同门的提问和建议,我想这个学生肯定也会熟能生巧、受益良多!不仅在定期例会的压力下督促了自己的学业和研究,也会让他培养出面对多人汇报时的从容!这也为以后工作汇报,奠定了坚实基础。②大组会优点二:扩大知识领域的绝佳机会!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我们所面对的知识却是无限的!一个研究生甚至一个博士生,学习期间最多能深入的开展自己学位论文相关的一个很窄方向的课题,但是工作后你才会发现,仅仅了解和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其他领域或者研究方向的知识从哪儿更容易获取?这就是研究生大组会的巨大好处!假设一个研究组有80个人,那么这个课题组最少也应该有40个不同细分的研究领域。当开大组会时,你当观众时,你可以获取的知识,可能就是其他39个方向的知识!也许你对别人研究方向的方法不甚了解,但是研究背景、相关结论你肯定能有所了解,这往往就对你扩大知识面,对你今后工作有莫大的帮助!傻傻博士以前是搞核反应堆工程某个领域的理论研究的,自编程序计算偏多。但是,通过大组会,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了解到了CFD计算可以作用到哪些领域、新型反应堆和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加快计算方法有哪些、怎么做相关试验等等等等!工作后,我不再只做理论计算,转行做了试验研究,但是这就体现了经常开大组会的优势,我很快就掌握了研究方法并得心应手!所以,研究生大组会是大家扩充知识领域的绝佳机会!这也许你不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但是肯定是踏在前人的路上行进!所以:研究生大组会不仅为你提供了展示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而且为你提供了扩大知识面的绝佳例会!这是看书看不来的!(二)小组会,是头脑风暴时刻,也是切实解决问题的时候研究生大组会之外,我觉得小组会才是最有效率的例会!前面我们说到了大组会的好处,但是没有说到其短处,那就是大组会只是点到即止,很难深入为你剖析遇到的问题,而小组会恰恰弥补了这个问题!开小组会人数少,研究方向近似,当你将遇到的问题详细说出来后,少数的几个人可以头脑风暴,详细去查找问题的根源,为你提供具体的指导。比如,当年傻傻读研究生时,在编写程序时总感觉计算太慢,结果偏差太大!无论怎么调,都无法解决。开小组会时,傻傻把程序和解方程的思路详细进行了汇报,一个师兄详细看了代码后直接就说他也遇到过相似问题,仅仅是由于我是解均相流流体方程偏导数畸变造成的,需要在相变点进行过度。可能有的同学没看懂,但是傻傻想说,小组会,同组的同学可以有时间帮你详细查找问题,这就是它的优势!因此,小组会可以作为大组会有益的补充,能够提供很多的时间解决具体的问题,避免了大组会点到而止的缺点!(三)结论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傻傻博士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研究生课题组的大组会和小组会并不像很多同学认为的无聊、无趣、无意义,它们能够结合着帮助你锻炼自己、扩大知识面并解决具体问题!如果研究生开组内例会你睡过去了、玩过去了,你将失去很多!这周马上考研国家线就要公布了,作为过来人,为这些准研究生们给个建议,请重视课题组例会,你将受益无穷!文末,不知道大家对于研究生期间课题组的例会怎么看?如果觉得“傻傻博士”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关注@傻傻博士!本文章来自工科博士“傻傻”原创,插图为网上图片(如侵权删),转载请标明,谢谢!
课题组制是不少高校科研团队采用的模式,小的三四个老师、十几个学生;大的十几个老师、过百的学生。大、小课题组各有优势,如何选择看学生的性格,毕竟人越多是非往往也多。导师给你安排的“小导师”,是如今不少大课题组/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常用方式。课题组带头人(学术大牛)不少都有行政职务,日常工作比较忙。她们自己无法全程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开展课题研究,基本都是参加每周、月一次的课题组例会(不同课题组的组会频率有差异)时,听取团队学生的研究进展,在大方向上给予指导或纠正。小西曾协助课题组带头人指导研究生。之前也是“青年教师”(小老师)的一分子,在未遴选为研究生导师时,和不少学生也有过不少相处。尝试着换个角度来聊聊小西对整个问题的一些看法。作为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和学生间最大的矛盾的确是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其中就有小论文。以我知晓的情况,核心问题往往出现在学术论文的署名上,后期不少学生也许可能遇到。青年教师职称晋升需要学术论文一作,而博士生同样需要(求职)。在大部分高校、研究院所,研究生学术论文署名二作(导师一作),符合毕业答辩条件。但是,学术论文非一作、通讯,博士生用来作为科研成果,求职时将不被意向单位认可。这个真的很矛盾,一时间也无法做出大的改变。有人会问:不是还有通讯作者吗?为何不是学生一作,青年教师通讯呢?通常小论文的通讯作者都是课题组带头人,毕竟提供了整个课题的经费,而且通讯作者的知名度可以提高论文的接受概率。相信不少人都有经历过,投稿到某个期刊后,通讯作者知名度不够会被直接退稿(尤其学生是通讯)。青年教师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开展课题研究付出时间、精力不少。在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初稿修改润色、审稿回复意见把关上,都有参与或出力。青年教师付出不少,而论文署名博士生同样需要,有时就会产生矛盾。其实,青年教师晋升的压力非常大,甚至部分特聘教授、副教授模式引入后,将面临5-6年的考核期,非声即走。而考核的主要指标是国家级课题(自科青年)、高水平论文等。时间紧、任务重,没有研究生,很多事情都得自己完成。指导学生的,而没有收获,仅仅作为课题组带头人安排任务的话,往往就会导致青年教师缺乏积极性。换位思考,付出这样的精力自己找2个本科生来开展实验(申请创新课题),课题同样可以完成(速度会慢一些)。部分课题组在博士生入学之前就有说明,第2、3篇论文开始署名一作,尽量减少青年导师和学生间的矛盾。我们团队采用的是青年教师、课题组带头人共同通讯,博士生一作,便于她们求职。个人觉得,不同课题组的规定有差异,在读博之前尽量和导师沟通清楚毕业条件(几篇什么层次的论文)、补贴情况、发表论文署名等细节。期间,也可以和大导师、小老师多沟通交流,尽量减少矛盾的产生。你觉得呢?
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写道,一些大的课题组整个研究生团队硕士加博士有上百人,很多同学在毕业的时候都没有认全全组的成员。没想到这句话立马遭到了一些网友的反问,有网友直接说你吹牛,哪有这么大的课题组,一个学院才多少人?一个课题组就上百人了?我个人都没有想到这句话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论,这里就再解释一下有没有上百人的课题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有绝对有上百人的课题组,100人的课题都不算最多的,200人的都有。什么样的课题组能达到上百人?其实上百人的课题组在985大学中很常见,一些比较大的学院每年研究生招生可以达到300人到500人,我们就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为例,根据官网介绍学院每年会招收本科生300余人,硕士生300余人,博士生100余人,这么算下来每年招生的研究生人数就在400人左右。尤其是有院士或者杰青的课题组,100人的团队太正常不过了。不信我们可以简单的算一下,一个导师每年可以招2~4名硕士,简单点我们就按照3个来算,研究生读三年那就是9人,假设每年招一个博士,那么博士读4到5年,一个导师手下就有9名研究生加4~5名博士,这么算下来就有14人了。一个课题组有多少名导师呢?一般而言比较大的课题组有十到几十个导师,就算我们按照10个导师来算10*14=140人,所以上百人的课题组没有好奇怪的。如果有人还是不信,那么只能说你的学校层次比较差,没有见过好学校的大课题组。其实这一点很好验证,不信的同学去打开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些高校的各学院官网,一些课题组的导师队伍是非常大的。比如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就分好多课题组,有复合材料研究所、轻合金研究所、特种材料研究所、高性能金属材料研究所等等。其中复合材料研究所下面的导师就有60人,当然了这其中有分很多研究方向。每一个课题组都会有一个学术带头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导师,对于大的课题组来说,大导师认不出团队的所有成员这一点都不夸张。我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肯定也有刚刚考上硕士的研究生或者在读的硕士、博士,本身就可以现身说法一下,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团队课题组有多少人,欢迎各位留言评论!
对于刚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这里有一些建议还要时要给你们提前说一下,希望你们了解之后能够少踩坑顺利毕业。研究生是以课题作为单位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同一个课题组之间研究的项目基本上都相同,这样很多师兄师姐之间就是一种竞争关系,作为刚进组的研究生你该抱哪个大腿?再比如两个导师之间学术观点不同,关系不和你该如何站队?图片与内容无关对于一个课题组来说少则三五个导师,多则十几二十个,不同的老师又有自己带的硕士和博士,尤其是比较大的课题组人数较多,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内部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和谐。在同一个课题组内大家做的项目基本上都很类似,大家研究的基本上都是同一个东西,谁先想到创新点谁先发论文,尤其是博士发不了论文就毕不了业,所以面临着很大的毕业压力,想出来一个创新点也不会轻易和别人说。我了解到的一些比较大的课题组好多都是这样的,硕士还相对好一些,尤其是博士之间没有发论文研究内容都是互相防着的。图片与内容无关对于刚进组的研究生可能不了解这一点,如果有个博士师兄师姐愿意带你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你愿意跟着一个师兄做实验后面你们相关讨论内容就不要对外说,更不要跟课题组的其他博士师兄师姐说。简单的说就是要注意保密,科研或者说创新点有时候就像一层窗户纸,获得诺贝尔奖的石墨烯是用透明胶带粘出来的,研究成果公布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太简单了,但是没有公布之前你就是不好想到。当然了,同一个导师下面的学生一般关系还相对不错,不同导师的学生就未必了。同样的课题组导师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并不是那么和谐,比如说学术观点不同分成不同的派系,或者就是单纯的两个导师互相看着不顺眼,你作为其中一个导师的学生应该怎么办呢?这里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你作为一个小小的研究生不要去干涉导师之间的学术争论,你读研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拿到毕业证找工作。其实这一点很多人在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就应该有过类似经历,比如说答辩中的一个导师和你导师关系不和或者之间有矛盾,你在论文答辩的时候很可能就容易被刁难或者打低分。严重一点儿导师之间矛盾激化,会导致在毕业答辩的时候互相卡对方的学生。像这种学院派系之间的斗争,往往都是拿老师手下的学生出气,作为研究生来说尽量不要主动惹事,导师之间的事情让老师去解决,千万别去掺和。图片与内容无关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课题组都是这样的,事实上很多课题组的关系非常和谐,师兄师姐也都非常乐意帮助师弟师妹,这里只是提示大家,如果以后遇到这样的课题组该怎么办,遇不到当然是最好的!
马上就要到祖国的70周年庆了,随之而来的是一周的小长假。对于大部分研究生而言,会抓住放假的机会出去旅游或者回家探亲。毕竟工作以后这样的机会真的不多了!而国庆买票难是一个阻碍大家出游的重要因素。为了买到票,很多人选择提前一天出发,还可以多一天玩的时间。但是,如果碰到导师通知国庆前一天开组会,该怎么办呢?如果研究生接到这样的通知,那么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假期又泡汤了。不管是打算出去玩还是在宿舍休息或者加班,只要听到开组会这样的消息,心里都会骤然一紧。开组会意味着要做ppt、要给老师汇报,还要在会议室坐上半天甚至一整天。而会上导师可能会针对你的汇报提出意见、布置任务等,如果事情较多,是不是这个假期要在加班中度过了呢。所以,学生很怕导师在放假前一天开会。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想要利用小长假出去玩,买票又买到了放假前一天的学生而言,导师这样的开会通知无异于晴天霹雳,想必听到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就算开完会可以继续出去玩,那么心情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快乐了。那么,对于导师而言,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一天开会呢?究竟有什么用意?了解学生近期学习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塔主相信大部分老师选择在放假前一天开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故意让学生不能回家,过不好节。可能只是时间上的恰巧,正好月底进行月总结,或者提前到月底开会,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准备。而开会的目的也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近期状态。对学生的实验、论文等进行讨论,指导,为学生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提出建议和意见等。要知道,谁不想要放假呢?开会的时候老师也在,和学生一起,付出的精力要大于每一位学生。所以,当工作结束后,导师自然也就给你们放假了。督促学生学习,不能忘乎所以有的老师要求很严格,就算是国庆放假,也会要求学生只休息几天就要回来坐班。因此,选择最后一天开会是起到一个警示作用,不允许学生早退,鼓励学生提前回来。塔主有朋友在读博士期间,也是国庆放假前一天导师开会,布置了很多任务,要求国庆后提交,却丝毫没有提国庆放不放假的问题。这样已经很明显地说明国庆期间要加班做任务了。当然,塔主相信这样的导师还是少数。如果导师提前通知国庆前一天开组会,那么会给大家一个缓冲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汇报,同时把已经买好的票退掉等。但如果临近放假才通知开会,而开会的时候你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该怎么办呢?塔主建议各位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先冷静分析导师开会的意图,如果是定期的汇报,没有特别紧急的情况,同时导师心情还不错的话,可以选择跟导师请假,在假期结束后主动找老师进行汇报。如果是紧急情况,且导师也很着急,那么塔主建议还是尽快返回,先把工作做好再谈放假的事情!各位在读研究生期间有没有遇到过放假前一天导师却要求开会的情况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对于今年刚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无论您是否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都只能在正式上学之前将其视为“准研究生”。因为暑假期间家里没有工作,而且许多人对研究生充满期待,所以他们想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有很多人提前申请加入小组。目的是更快地进入实验室并提前学习实验。为了在实验室中使用各种设备更好地进行实验。这样,您就可以在每个人都刚刚开始入学时快速开始实验。如果幸运的话,您可以在研究后立即发送一小篇论文。顺便说一句,您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你必须知道,研究生奖学金有两万元。研究生与大学不同。在大学期间,我们在各个学科上追求高分和高绩点。为了高数考一个高分有很多同学去刷各种课后题,甚至还有同学去做考研的试题。人们之间打招呼常问,考了多少分,绩点多少?但是,这种情况在研究生期间很少发生,没有人会在每次科学考试中故意追求100分,也不会有人提出各种模拟题。原因是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能力不同。大学希望您对这个专业有很好的了解。考试分数高是一个很好地反映,研究生很重视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您的各种考试能力已经在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中得到证明,因此在研究生期间参加考试的能力并不是重点。当然,并不是说研究生的成绩并不重要。研究生的成绩同样重要,但是科学研究的能力更为重要。研究生们互相打招呼,问“实验是如何进行的?论文发表了吗?影响因素是什么?”了解了上述情况后,许多准研究生申请了他们的导师以提前进入小组,并希望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如果他们被安置在前几年,辅导员通常会批准它。另一方面,有好处的是,请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来熟悉实验的各种设备,即使您掌握了窍门,也可以在开学后更快地进行实验。但是,由于今年的特殊情况,许多人向他们的导师申请了早期加入该小组的机会,但失败了。实际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到目前为止,许多研究生尚未返回学校,因此他们刚刚进入研究生院。同学没有机会提前进入实验室。此外,准研究生必须提前进入实验室,然后导师必须承担某些责任。在今年的这种情况下,不仅导师有顾虑,而且学校也不敢冒险。但是由于学生联系了老师,老师不得不说几句话。我在上一篇文章中看到有人评论:“我申请了早期加入小组的意见,但遭到教师的拒绝,但教师先发了几篇文章供初读。实际上,类似的情况非常好,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应聘者提前进入小组,如果没有人参加,您基本上也不会学到任何东西。您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在家中阅读本文,以了解研究小组的工作。研究方向还可以帮助您将来选择适当的主题。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第一步是阅读论文,并阅读大量论文。最基本的一点是您对研究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最快的方法是看别人的论文。通过论文,你能理解方向是什么?你在做什么?它采取了什么步骤?您遇到了什么问题?只有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您才能走得更远。如果导师不允许您提前进入小组,那你就安心在家看论文吧!当然了,这说的是准研究生,正在考研究生的同学们,也同样希望你们考研上岸!在这里,我推荐一本非常适合现在正在考研的同学的一本书《考研英语词汇》,因为大家的专业各有不同,但英语却是相同的,所以给大家推荐的是英语。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文|晗妈教育指南2021年的研究生笔试成绩将于2月10号便可以陆续开始开放查询,考生也可以在考研成绩查询中心,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的成绩以及,根据今年考研的难度来看,很多考生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虽然成绩没出来,有些考生已经开始准备复试了,相对而言复试要比笔试简单得多,毕竟竞争的人少了,而还有部分考生认为,复试有什么好准备的,不过是走走过场,千万不要这么认为不然很可能会输在复试上。考研复试有内幕吗?很多考生都认为考研复试有内幕,相同的成绩下,导师们复试会更倾向985、211院校考生,或者哪些学生提前联系了导师,获得了“特殊”的资源,所以,复试的时候,很多学生才会疯狂联系导师。其实,考研复试是不存在“内幕”的,尤其是名校,相对还会更严格,复试期间,全程都是有监控的,如果考生觉得哪里不公平都是有据可查的,所以考生不用担心复试的公平性。但是,考生不要忽视复试的重要性,复试在研究生整体考试中也是占有很大“权重”的,如果考生不能通过复试,也不能被院校录取,所以,很多复试的细节一定不能忽视。研究生导师揭秘“潜规则”虽然复试是公平的,但是复试也有很多“雷区”,如果考生有以下这些行为,也是会影响复试成绩的,所以想要顺利通过复试,研究生导师揭秘的这些“潜规则”,考生尽量要避开。业务能力特别差复试,除了要看成绩还要看考生的业务能力,也就是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专业知识掌握得好,成为研究生以后,导师带你们进组做项目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如果业务能力差,带起来也很困难。毕竟哪个导师不喜欢“好学生”呢?专业能力强、品学兼优的学生,理解能力强,“一点就透”,而专业能力差的学生,可能会让导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复试很可能会不过。心态不好容易紧张并不是所有的考生在面对复试的时候都能自信满满,对答如流。一般情况下的考生都是处在紧张的状态中,有的会表现得语无伦次,还有的考生紧张的说不出话,还有照本宣科的和导师缺乏互动。面试是陌生人之间的沟通,能让所有的导师认识你,并赞同你的观点是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充满自信,侃侃而谈的考生更能受到导师的青睐。所以做好充分的面试准备是一个关键的细节。衣着不正规任何“面试”穿衣服都是有讲究的,尤其是国考对着装的要求会更高,所以但凡面试一定要穿得正规,虽然研究生面试不比国考,但是考生做到衣着得体是非常有必要的,还能有加分的机会。那么研究生复试,如何穿才算得体?干净整洁,不要邋里邋遢,更不要为了博人眼球穿的花里胡哨,保持服装的严谨性,至少看起来清爽简单,不然很容易被导师pass掉。英语水平堪忧很多考生都知道在研究生的学习上,“英语基础”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每天要参考和翻译大量的文件,如果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起来会非常困难,然而有些大学生虽然成功通过笔试。但英语水平堪忧,这一点导师们也会有顾虑,所以,一定要在面试时候尽量向导师展示你的英语水平,如果,英语真的差,很可能就会在面试的时候会吃亏。以上都是考研复试中常见的“雷区”,考生最好要避开,不然很可能初试过了,败在复试上,除此之外,考研复试还要准备很多材料,虽然,面试在3-4月份,但是材料需要提前准备。考研复试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证件类考生需要准备身份证、学生证、初试准考证,这三个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另外需要有政审表,和加盖学校公章的成绩单,应届生在学校办理,往届生的政审表要有工作单位提供。证书类考生需要携带毕业证、学历证、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大学期间获得过奖项的证书,最好携带一寸的免冠照片,体检的时候,可能会用到,考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不时之需。今日探讨话题:你觉得考研复试有黑幕吗?你会提前准备复试内容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前几天,傻傻博士和大家聊了聊研究生开大组会和开小组会的作用和重要性,说到了开大组会大导师和小导师都会在场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考研复试后面临调剂时,选择课题组小导师的好处!4月14日,国家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考试复试线。随后,各大高校也相继发布各自的学校复试线。虽然规定,各高校复试时间不得早于4月30日之前,但是各位考生仍然需要考虑调剂的时候了。这儿,傻傻博士指的调剂是你上了学校复试线,但是可能面临调剂导师的事情!在疫情期间考研复试线还没有公布之前,我想很多考生已经开始了复试准备,应该了解几个概念:考研调剂分为两种,一种是校内调剂,一种是校外调剂。校外调剂需要通过研招网进行网上操作,而校内调剂不需要。在校内调剂中,又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调剂到不同的专业,二是在同一个专业和课题组调剂导师。本文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课题组内调剂导师。在大学里面,一个专业可能会分不同的研究组,主攻方向不尽相同。一个结构合理的研究组一般会有1-2名大牛导师,下面跟着多名小导师!当然,对于很多院士团队来说,就不是这个结构了,一般会有三层,院士,中间层次的教授和再下面层次的小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课题组运作模式:在同一个课题组,虽然学生挂在不同导师名下,但是在平时培养时都是一起培养,比如一起开组会,一起分配课题,遇到问题时组内导师都可以请教。最关键是,找工作时,组内所有导师都会帮忙!众所周知,对于很多不知道内情,只追求面上最优解的情况下,很多本科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选择导师经常会出现向大牛导师扎堆的现象。但是,每个导师每年招收硕士名额是有限的,一般在2到4个,所以在复试后,极大可能会面临调剂导师的问题。而很多年轻老师(小导师)由于才工作,了解的人不多,经常会出现招不到学生的尴尬局面。此时,向他们调剂学生是学校惯常的操作方法。傻傻博士当年考研的时候就傻逼了一回,和本校很多同学一起,报了一个大导师,最后我们都过复试线了,最后面临调剂小导师的局面。面对调剂小导师,大家是不是感觉特别不甘心呢?实际上完全不用,因为你可能会捡到宝。1.小导师因为才招收学生,会对自己学生的课业、研究方向和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你们有可能会更像哥们儿!2.小导师能留校,实际上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存在弱鸡,很多都有国外留学经验,跟着他做研究生课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3.如果想要,跟着小导师,也是一种曲线跟着大导师、大牛导师的方法,因为一个课题组的学生一般是一起带的,组内大牛导师也是你的老师啥。4.跳板作用,在组内读完研究生可以直接考大导师的博士。这种情况,傻傻博士身边很多博士都是这样操作的!5.小导师,年轻,新思维,跟着实际上蛮有激情的。读研,就怕读成了一潭死水。傻傻博士的同学现在也在带学生,经常带着他的学生来我们单位交流,平时看到他们之间的互动,就特别好。有了上面的优点,大家是不是觉得调剂小导师,也是可以的?当然,小导师有小导师的劣势:经验不足、视野层次可能不高!但是,对于这几个劣势,傻傻博士之前的一篇文章完全可以解决你的问题!每个课题组一般会在一到两周开一次大组会,在大组会中你就能弥补小导师的劣势。因为那种会议大导师和小导师都在,遇到问题,完全可以放在那个上面交流,而且还能听到导师对不同学生和方向的指点。所以,当你考研复试时,如果成绩无法让你选择大导师,你完完全全可以选择大导师下面的小导师!有时候,这比你折腾再调剂外校更好!文末,大家对考研调剂课题组内小导师怎么看?你愿意吗?本文章来自工科博士“傻傻”原创,插图为网上图片(如侵权删),转载请标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