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的应届硕士研究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外审,顺利毕业,然后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其中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希望在自己毕业后去高校做教师,做大学老师,不过有些人对于这件事表示有很大的质疑。硕士研究生毕业很多人都表示,确定这样可以吗?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就可以去高校任教了?其实大家这样说的原因就是大家认为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很难达到高校任教的标准,但是也有的硕士研究生就真的做到了。年轻教师目前大家认为去高校任教的最低学历是博士,研究生根本不沾边。而且现如今许多高校任教的最低学历还在提高,有的学校甚至要求要有留学经历!这留给很多人的心里印象就是高校任教最低学历就是博士。技术学院其实这并不是所有高校的标准,还是有很多学校招聘硕士研究生做教师。当然了这些学校大多为普通二本学校或民办的,尽管院校档次和985、211学校相比不是很高,但是待遇还是不错的,甚至有的学校还会给事业编制。因此,硕士研究生去高校任教很正常。还有硕士研究生去高校任教的情况就是,他是属于紧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的学校为了完善自身,完善师资队伍,那么招聘教师的标准就会相对降低,这给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去高校任教提供了机会。山东大学因此,想要去高校任教的硕士研究生自己也要放低眼光,不要总是想着去985、211学校任教,打开眼界去看一下普通的二本院校,这样可以进入高校任教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总而言之,尽管你是一名硕士研究生,但是不要因为学历就否定了自己去高校任教的资格,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足够优秀,相信一定会有高校录取你的。
校招中研究生成了门槛,研究生已经成为以后念书的基本标准了吗?毋庸讳言,现在的校园招聘中,很多相对较好的单位确实把研究生学历作为招聘的门槛,特别是在毕业生的校园招聘中;不但如此,还有些附加条件,比如在校成绩、英语过级情况、职业资格证书等。一方面,现在研究生每年毕业人数是60万左右,数量不小,而相对不错的单位新增岗位数量并不很大,就业市场有供过于求的迹象,学历要求自然水涨船高,好一些的单位要求研究生学历自然而然,加上校招面对的对象是在校学生,大多数人都是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的小白,只能通过学历、成绩、证书等情况予以选拔,特别是学历要求会较高。另一方面,在校招这种比较特殊的招聘环境中,面对的是一窝蜂参加招聘会的毕业生,场面展示的往往是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状况,很多单位招聘几十个人,却能收到成堆的简历,因此这个招聘环境是大大有利于用人单位的,他们会在无形中提高招聘的门槛。所以,校招中对于学历的要求往往高于现实中的实际供求情况,出现很多单位招聘中把研究生学历当做最低学历,也是难免的。当然,由于现在每年毕业800万左右的大学生,本科生占了其中一半以上,每年这么大的大学生新增数量,让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上确实竞争力不强;加上研究生现在每年毕业人数也是5、60万,而且每年都有扩招,这使得即便是研究生毕业,也未必一定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但一般来说,相对于本科生,无疑是明显增强了就业竞争力的,所以现在很多人考研,考研大军不断膨胀。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正处在一个“学历大爆炸”的时代。20年前,大专生就属于较高学历了;但到了10年前,大专生已经落伍,本科才算学历不错;而现在,本科已经是很普通的学历了,研究生才算学历不错。这种群体性的学历“升级”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且,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10年后,研究生学历变得比较普通,也并不出乎意料。虽然现在不可能人人上大学,未来也不可能人人都念研究生,但对于个体而言,念一个研究生还是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的,可以把这个作为自己念书的一个“标准”。不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研究生学历无论放在怎样的时代,都属于高学历,都只可能是相对少数人可以拥有的,说“研究生成为以后念书的标准”,仍然是不恰当的。我国目前大约有800万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即便每年增加60~70万,十年后,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的比例仍然只占总人口的1%左右。虽然那时候研究生学历比较“普通”,但仍远远谈不上“普遍”。“研究生成为以后念书的标准”之说还是不能成立的。你对此怎么看呢?
研究生复试已经告一段落了,大部分院校都已经进入了调档环节,对于研究生学习,大家内心可能既充满期待又有点忐忑,意味着学习生涯又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学习的东西更加专业化,不能再像大学时那样了,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接触的圈子也发生了变化,导师制的学习方式也更加残酷。研究生扩招的大环境下,硕士毕业就业竞争压力也不小,所以准研究生们,在开学前一定要认真思考好这三个问题。少走弯路准研究生们:9月开学前,这3件事要重点规划!避免吃亏NO1.思考学习目标与未来规划有一些学生之所以考研往往是随大流,而并不清楚自己考研的真正志向和未来的工作规划。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即使是成功的被报考学校录取,也不会在研究生就读期间有太大的作为和进步,甚至在读研完毕进入社会之后都不能真正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那么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读研的意义也并不大。所以说大家一定要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做好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不要浪费了自己努力拼搏得来的这一宝贵成果。现在许多大学基本都是出来录取结果不久,准研究生们现在也并没有被要求去报到学习,所以从现在到去报到基本还有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大家完全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个空档期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涯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尽量在开学报到之前就联系多方搜集一些学校和行业信息,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有一个大概的规划目标,等到开学之后再根据具体实际细致规划。NO.2思考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准则经历过大学生活的同学都应该深有体会,步入了大学校门就就相当于跨入了大半个社会。而研究生同学们的学习生涯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说各位准研究生们在开学进入学校之后,能够学会为人处世,正确合理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与自己的导师处理好关系,因为大学里尤其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基本上都是在本行业领域比较有经验和权威的大牛人物。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仅可以教给大家专业知识,带领大家做项目搞试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本行业领域的各种规划和发展方向都比较清晰明了,可以给大家一些未来发展上的指导建议。而且如果有学生表现足够优秀的话,甚至还会得到自己导师的推荐和铺路。因此在研究生阶段学会为人处世,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说是关乎着大家的未来走向和发展也不为过。NO.3思考与社会的接轨大家在进入了研究生阶段之后,大部分专业研究生课余时间应该是比较自主的,而且由于学历和认知上的优势,大家完全有能力在学习和项目时间之外进行一些其它的工作,以此不断地进行社会的认知经验和自立能力,从而顺利的从校园过渡到社会生活。上述所谓的其它工作,可以是一些贴补生活的日常兼职,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一些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社会项目,要好好把握身边的资源,并和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总之就是应该能够走出校园进行一些工作,尽量达到经济上的独立,然后不断地从自己所进行的这些工作中增加社会阅历,获取生活经验,使自己能够在脱离校园之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实现自己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大家应该在研究生阶段在搞好学业的基础上尝试逐步走向社会,使自己将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今天的话题:准研究生们:9月开学前,这3件事要重点规划!避免吃亏!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近年来,考研人数呈直线型增长,已经即将突破300万,考研的热度、竞争程度也由此可见,因此考研成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尤其是那些考上985大学的学生们,考上了不仅仅是让自己高兴的一件事,更应是全家都高兴的一件事情,可总有一些人比较“奇怪”,考上了985大学却还拒不到校。近日,湖南大学有69名研究生新生在开学两周之后还未到校,因此后来学校在逐步了解了情况之后决定——直接取消这些学生们的入学资格,并且发布了相关通告。对于这些研究生新生的行为,很多人都表示不解,费那么大的劲,考上了老牌985大学的研究生还不去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如果我们仔细一想的话,他们拒绝入校的理由都在意料之中。这些69名新生中,大部分考上的都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何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大概可以这样理解,平时抽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去学习,白天还依旧工作,所以单从学习时间上看,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差别还是挺大的,而且二者的含金量也不同。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在应聘工作之时一般都不被认可,只能在单位评职称的时候用上,所以它的作用相对于全日制研究生就小很多了,而这69名新生多数都是在职人员,大多数都是想通过提升学历,来晋升职称,不过在职人员想出来读研是非常受限制的,因为很多单位往往不允许。有的考生想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前就和单位打了招呼,单位也批准了,可是考上之后单位却说不能因为读研单位工作,不能因为读研请假,那么学校组织考试怎么办?本来自己只是希望拿到研究生学历,在评级的时候用,如果因为读研丢了工作,就有一些本末倒置了。再者,如果将这份工作辞了,自己拿着非全日制学历的文凭去找工作,不一定能找到一份比现在的工作更好的工作,所以权衡之下,只好放弃读研。总得来说,在职人员一般都已经结婚生子,有自己的家庭了,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什么年龄段做什么年龄段的事才是正确的”,在成家立业之后去考研究生甚至会被认为是自私的表现,因为做的事情稍有不对,就会在单位、家庭这两方面受气,所以权衡之下选择放弃入学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结过婚的人有家庭了,需要方方面面都考虑的周到,不能再向以前没成家的时候了,所以这样想的话,他们拒绝到校也在情理之中。
上个月,研究生考试在全国拉开帷幕,面对过去的2020年,很多挑战和苦难虽已不必回首,2021年开年迎来的,却并不一定就是轻松的生活。都说2021年的考研,将是史上最难的一年,看到考题的那一刻,或许很多考生都会“热泪盈眶”!即便是如此难度的考研浪潮,仍然没有吓退想要奋力一试、激流勇进上岸的人,今年仍然有三百七十多万人报考考研,竞争环境的恶劣,可见一斑。可现有考研环境下,却有着这样极为令研究生头疼的现状,那就是“唯论文”现象。研究生“唯论文”现象论文,是每个研究生想要顺利毕业,所必须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现阶段,论文几乎成为能直接决定研究生是否毕业的唯一要素。这也导致研究生们,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去应对这样的现实。花钱向出版商买版面刊登文章、帮助导师完成各种生活杂事,以求被导师带动做课题、写论文,还有东拼西凑、胡编乱造、毫无实事依据的写论文,更有干脆找人代写等等。这些乱象丛生的研究生论文,使得整个研究生毕业环境,被乌烟瘴气所弥漫,不仅导致研究生毕业受到不公平待遇,更对相关学术研究,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乱像终于引起教育部关注,并被采取措施来制止,教育部出手了。教育部下达“好消息”关于研究生在读以及毕业时所出现的问题,教育部提出了相关整改意见,其中,有以下两点,事关毕业论文,研究生们迎来“好消息”。不得将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毕业论文是对研究生学业研究程度的一个考察,其需要真实表达出研究生对相关专业、课题的了解、完成程度,是对学业完成度的检验。并不应该以是否被刊登、或者发表作为唯一判断依据,不然,只能导致研究生们无论文章质量好坏,只会去不择手段的考虑发表问题,而非学术内容。这次,教育部推出的新规定,不得将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直接从根源上扼杀了某些研究生的“歪门邪道”。及时刹住了这股歪风邪气,由此敦促学校和导师,对学生的考核要全方面、多元化,不能再过度盲目将论文与毕业相捆绑,对于这种改变很多研究生表示双手赞同,幸福来得太突然。不能过度依赖论文在期刊发表与否通常评论一篇论文的好坏,应该从论文的内容着重入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论文的评价,仅限于是否在专业杂志上刊登为唯一评判,虽然专业杂志具有一定权威性和认可度,但绝不能把其作为,认证学生论文质量的唯一依据。教育部的这一通知,及时整治了这样的乱象,为保障研究生论文的创新以及贡献度,提供了有效的改善方法,也防止了以期刊数据作为研究生评定的唯一标准。这样的通知对广大研究生来讲,无异于是一种好消息,不仅能从根源上净化研究生毕业风气,还能为研究生专心搞研究,不被其他与学术无关的问题所支配。当研究生们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研究问题上时,自然会更乐意钻研学术知识,为国家科研事业创造贡献,也从最根本上解决了研究生“唯论文”的问题。其实研究生要想顺利毕业,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该做好以下三点:认真学习本专业,多去阅读相关书籍所谓研究生,当以研究学术问题为主要学习任务,在读研期间,应该专心搞科研,将本专业知识与科研课题相结合,认真学习,通过导师的引导和推荐,在与同学间交流互动的同时,日常做好笔记,多去阅读相关书籍,以事实论证为基础,将结构梳理清楚,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专攻本专业知识才是关键。做好研究、写好论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在对本专业知识研究透彻的同时,自然能很好地完成一篇优秀的论文,在研究生期间,之所以将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考核标准,是因为论文既能训练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将学生日常所积累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最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完整的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研究生论文也是对研究生能否获得奖学金的一项考核标准。如果前期研究到位,就不必担心自己论文的优秀程度,也就不必担心自己的论文是否会被发表。争取一些奖项,争取获得学校的学业奖励针对努力学习表现优异的研究生,国家和学校都有一定奖励,在读研期间,学生应争取努力表现,争取获得学校的学业奖励,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肯定和荣誉,也是研究生能力的体现,对于日后研究生毕业、就业等都有很大帮助。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也要努力学习,争取获得一次国家或者学校级奖励。结语: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会选择读研,当成功考取读研机会后,应该珍惜这样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读研期间应尽力专心研究,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和认识。不要考上研究生后就觉得万事大吉,快毕业才去临时抱佛脚,想用各种“旁门左道”的方式换取毕业的成果,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整体研究生毕业环境的污染。今日话题:研究生想要顺利毕业,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月新年启航计划#
考研已经成为了大多数本科生越来越青睐的选择,从就业现状的角度来讲,成为研究生,在就业时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也有更高的起点。那么研究生与本科生有什么区别呢?相信不少本科生以及家长们有这样的疑问,其实作为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疑问?今天,通过一件小事来分析一下他们的面对问题方式。一、事情的经过在这一天,研究生的导师布置给研究生一项任务,让他带领几名本科生做试验,在做试验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一个水泵不工作了,于是他们把水泵从水池里拿了出来,发现,水泵由于工作时间太长,泡在水里的时间太久,上边已经生满了铁锈,连其中的螺母都已经找不见了,在水泵的底端,他们发现了有许多树枝泥土塞满了整个水泵的内部,致使其不能工作。他们都看出来问题的难办之处,里边的东西应该没有损坏,可是要将其拆卸开来确实有些难度,而试验需要继续,那么这件事需要怎么办呢?二、本科生的选择本科生们由于之前没有做过试验,因此兴致勃勃,当他们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立马尝试着去修好它,找来并不合适的钳子,扳手,刷子,尝试着去修好它。三、研究生的想法研究生尽管已经做过好多次试验,但是也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过并没有像本科生立马去做,而是看着他们修理水泵。他看着时间,想着试验的进度,分析如果修不好,而要保证试验的进度有没更好的方法。他想起实验室还有一个备用的水泵,他在本科生修实验仪器的时候去找了备用水泵,发现水泵上面没有适合的连接水管,因此放弃了这个换用的方法。他又回到本科生旁边,看了下手表,给自己定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半个小时之内,他们没有任何进度,或者进度过于缓慢的话,他决定带着水泵去找地方专门去修,尽管水泵的维修原理很简单,但是由于锈蚀有些严重,且没有太专业的维修工具,因此不能在这方面浪费过多的时间。最后的结果就是,尽管没有太专业的维修设备,可本科生的维修进度依然不慢,水泵被修好了。从本科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有着充足的干劲,研究生并没有铆足了干劲力争修好它的想法,可是研究生会考虑整个试验的进度情况,并且寻找备用的方案,在有可能面对最糟糕的状况时,给自己设定一个底线,保证试验得以顺利进行,然而面对锈蚀严重的水泵,并没有一定把它修理好的信心。事实上,不干一下,怎么知道结果呢。言而总之,各有优势与不足之处,你觉得呢?作者:淡刃
说实话这是中国研究生培养当中算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见过从来不让学生帮助自己做私事的导师,报账等杂事全部交给一个人做然后每个月按照2000给钱,我也见过动不动就让学生拿这送那的导师,甚至之前网上爆出来的一些还让研究生去家里干活的!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研究生大部分依赖导师的培养,让学生做点小事不敢不帮忙!我国硕士和博士就是导师负责制,如果导师不签字让你参加毕业答辩那么你就无法毕业,这就是事实,而且在做实验前期的想法,过程中的仪器、材料,做完写论文需要修改等等事情都需要导师来参与,那么导师平时让你跑个腿你敢不答应吗?2.导师需要人来干一些杂事!现在的老师也不单单是要做科研这一块任务了,还要教书、处理报账、开会等事情,一些行政老师还要干行政的事情,这些都使得研究生导师需要人干一些杂事!对于一些大牛导师可能会专门聘请一个秘书来处理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但是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没有这个多余的钱来请专职秘书处理这一切,而且身边现有的学生不用还要谁呢?总而言之就是导师时常会有需要找学生干杂事,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非常过分的事情,学生也只能勉强答应!现在想找一个不让学生干杂事的导师怕是非常难了!
“硕士研究生,在怎样的学校当老师更有优势?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有人问。研究生学历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如果是博士研究生,而且是在海外“镀过金”的海归博士,估计当教师的话可以成为一些高校的教师。但如果是硕士研究生,那么不好意思,想要进高校任教,估计难度是非常大的,毕竟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哪怕是二本院校的辅导员,几乎都需要博士学位才可以。所以,现在的硕士研究生想要当老师,去大学估计能争取当个传说中的实验员;硕士研究生如果去当中小学老师,特别是去当小学老师,才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首先,研究生学历如果去农村小学当老师,那么应该是文凭最大张的牛人。在农村小学,很多老师现在都是保持大专文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孔雀东南飞”效应:一些比较年轻的拥有本科学历的老师都纷纷选择离开农村,调往更有前途、更有“钱途”的市区、县区的实小、中心校去任教,所以在乡村地区,基本上都是学历水平不怎么高的“油腻中年教师”。当然,这两年在农村中小学,本科生的比例也不容小觑,像我们镇的中心校,拥有本科学历的老师基本上超过八成。如果我们镇的某一所小学突然来了个硕士研究生过来任教,估计会成为最牛的存在。其次,研究生学历在中小学当老师,底薪会比其他普通的大中专和本科学历高一些。我记得在17年前,我刚走上讲台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达到859元,如果是和我同一届毕业分配的研究生,估计可以达到九百多甚至四位数,因为硕士研究生如果从教的话,在入职底薪方面比大中专生、本科生多一些,不过基本上也不会高太多,能高个几百块差不多就顶到“天花板”了。第三,研究生在中小学当老师,职称评聘的速度会更快。在我们这边,本科生要想评上中级职称,差不多要等待二级教师评聘四年之后才可以参评,而研究生想要晋升中级职称,则只需要二级龄两年就可以了。但是,我说的是有职称评聘“职数”的情况下才有机会晋级职称;如果在没有“职数”(职称评聘名额)的情况下,别说硕士研究生学历,就是博士后也照样不能评上中级。没有传说中的“职数”,无论是谁都直接与更高一级的职称无缘。当然,在有“职数”的情况下,研究生还是可以享受优先评上更高一级职称的优惠。总而言之,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相比确实是有一定的差距,但硕士如果参加中小学教师竞聘,正常情况下在学历方面是可以“独领风骚”的。
“文/李大宝说教育,欢迎个人转载、分享”每年1月份和7月份是研究生的毕业季,每到这时候就会有一大堆研究生,为了毕业论文而“头秃”。明年就要研究生毕业了,回想三年的学习,小刚自己也有些模糊,似乎都是在围绕论文:选题、阅读资料、构思修改、发表,但最让他崩溃的是,自己挖空心思历经千辛万苦写好的论文,导师过目后经常被打回来。小张坐在电脑前面无表情,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这篇毕业论文已经是他第五次修改了,为了顺利毕业,他只能继续一遍一遍地修改着,把四万字的论文改成五万字,又把五万字删成四万字……这两个研究生,就是很多在毕业苦海里挣扎的学生的缩影,无一例外,他们都深受论文的困扰。但研究生就是“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如今考研形势可以说一年比一年严峻。越来越多学子渴望考研,但毕业却是研究生的心病,论文成“拦路虎”据教育部的最新消息:2021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377万人,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在这恶劣的考研环境下。还有一个更加头疼的现象,那就是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不但要写毕业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似乎是不成文的规定,也是每一个研究生要面对的现实。目前来说,论文仍是决定研究生是否毕业的一个重要要素,一个研究生要想顺利毕业,首先要过了论文这一关。这一现象直接导致,研究生们想尽办法去应对这样的现实,有的学生为了写论文东拼西凑,写出的论文毫无逻辑;还有的胡编乱造,写出的论文毫无根据;还有花钱向出版商买版面,更有甚者直接找人代写等。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研究生论文,不仅浪费研究生的时间和金钱,而且也对相关学术研究造成影响,不如努力将知识融入到论文中去研究去发现,在毕业答辩中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可以说现在多数研究生的毕业环境,都被这种乌烟瘴气弥漫着,这种不良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如今终于传来好消息。教育部传出“好消息”,关系到研究生毕业,当事人表示:太幸福针对研究生在读以及顺利毕业的要素——论文,教育部提出了两点相关整改意见。一、防止“以刊代评”,不能过度依赖期刊大家都知道专业期刊有一定的权威性,尤其是一些知名的期刊,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可以说是很高的,如今研究生每年都要写论文,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似乎是不成文的规定。是否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也成为评判一篇论文好坏的标准,其实这样的评判是片面的,评价一篇论文的好坏,绝不能仅从在专业期刊上刊登来评判,而应从论文本身的内容入手,“以刊代评”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二、论文将不再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研究生毕业论文,主要是对研究生相关专业及课题完成程度的了解,是对研究生学业完成度的检验,就是对研究生学业研究程度的一个考察,要的是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是真实的学术内容,怎能以是否在期刊发表,作为评判一篇论文好坏的标准呢?教育部这则新规定,可以说从根源上扼杀了一些研究生的旁门邪道,阻止了这股歪风邪气的蔓延,也为研究生论文的创新提供了新方法,这则通知对研究生来说真是太幸福了,研究生们终于可以专心搞研究了,再也不用被与学术无关的问题所支配了。没有了毕业与论文的捆绑,研究生们有更多的精力钻研学术知识,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那么作为研究生要想顺利毕业,还应做好以下几点。研究生阶段时间宝贵,在校生不要放纵自己,潜心学术和提升实力一、致力于学术研究,研究与论文相结合专业知识的研究是写好一篇毕业论文的前提,如果对自己所研究的专业知识都一知半解,那么又怎能去写好一篇论文呢?东拼西凑的论文是毫无逻辑的。论文不仅需要精确的数字、严密的逻辑及逻辑思维能力,更需要用恰当的语言,将平时所积累的知识恰当地完整地表达出来,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查,这也是为什么将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考核标准的原因。研究生的论文也是对研究生的考核标准之一,能否获得奖学金,论文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前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比较透彻,后面的论文自然就不用担心了。二、多阅读学术相关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学术的研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只有多阅读、多学习,才能研究得透彻。在读研期间,一定要把学术研究当作主要学习任务,认真对待导师提出的问题,将专业知识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多阅读相关书籍,并做好笔记。平时多与同学们及小组交流,将知识结构梳理清楚,掌握独立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三、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学校的学业奖励学校的学业奖励对研究生来说,既是对学习的肯定和奖励也是一种荣誉,这种奖励不但是对研究生能力的肯定,而且对以后的毕业和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读研究生,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学校或国家的学业奖励。当今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本科生找工作已经面临困境,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读研,研究生的这条道路虽然艰辛,但是既然冲出千军万马,得到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就应该努力学习认真潜心研究,并写好自己的论文,而不是自认为考上研究生就万事大吉了,平时不努力快毕业应付几篇论文的思想万万要不得,是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表现。留言板话题:您认为研究生毕业,用论文衡量合理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认为读研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事实却不能如愿!很多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即使出身名校,即使学历已经是研究生,但是却还是找不到工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名校毕业研究生一定要注意这3点!否则,你将找不到工作!1、放低姿态通常研究生毕业,尤其是名校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对于找工作会比较挑剔,普通的工作都不愿意选择。很多研究生毕业之后,即使没有工作经验,但是因为学历较高,找工作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很多研究生毕业后的同学,对于很苦很累的工作比较排斥,研究生更倾向于体制内的一些轻松工作,或者一些研究机构从事的一些专门的研究,还有一部分想要去大学里任职。但是这些工作与社会上的普通工作比较起来,职位是比较少的,找到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可以把这些工作作为一种选择,但是不要迷失,放低姿态,你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没准也是一个“暴富”的机会。2、合理定位自己很多毕业研究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工作经验,却对工资待遇要求较高,尤其是名校研究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更是有很强的优越感。同样一份工作,企业招聘研究生将会付出更高的成本,即使这个研究生毫无经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宁愿选择经验丰富的本科生,也不愿意要没什么经验的研究生。因此,名校研究生再提工资待遇要求的时候,要合理的定位自己,想想自己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然后再去提工资待遇。3、扩大范围大家都知道,在读研究生期间,自己的专业领域较为专一,很多研究生毕业之后只希望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领域,这样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就会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范围里面。其实,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将自己找工作的范围适当的扩大,不需要只局限于一种或者一个工作,虽然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可以胜任,但是相关工作也可以做的。其实,无论是无论是名校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只要做到放低姿态、合理定位自己、扩大范围,应该就不会出现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无论你是名校研究生毕业生还是普通学校的研究生毕业生,都希望你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亲爱的读者,对于找工作,你有什么想吐槽的吗?赶快评论告诉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