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研究生被导师逼死的事频繁发生。导师评价网,自由评论,给想读研读博的人予导师信息参考,避免碰到恶导以至被逼死的命运。可是现在网站进不去,公众号被封杀,想获取研究生导师人品情况难上加难。我本人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所幸遇到了非常好的导师,亦师亦友。但我也可以听到周围同学谈论某些导师的言论和做法,也为其学生感到可惜。写到这里,想讲一个苏联式的笑话:小李申请去留学,导师问:对实验室设备条件不满意吗?满意。对实验室工作环境不满意吗?满意。对研究补助不满意吗?满意。那对作息时间不满意吗?满意。对我不满意吗?非常满意。既然都满意,那为什么还要去留学?因为那里允许不满意!近些年,因为导师人品问题逼死研究生的情况时有发生。原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生杨宝德在2017年12月26日被发现在灞河溺亡,其女友发文称“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导师冷漠无情不闻不问。”;今年8月17日,一位自称是浙江大学博士生的母亲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大体内容就是向广大网友揭露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系戴教授曾经多次对自己的女儿实行性骚扰,最终导致自己的女儿不堪重负跳楼自杀了。这些事件无不证明,选择导师,学术实力是一方面,但是导师道德更加不可忽视!基于以上的类似事件,导师评价网出现了,为研究生提供了匿名评价导师渠道,据反应其评论基本都很中肯,帮助了不少学生实现了“排雷”。也为许多纠结选哪个导师的学生指明了导师人品、课题组情况,对研究生帮助极大。但是,导师评价网的出现,让有的品行恶劣的导师坐不住了。近年来,导师评价网屡屡出现无法打开的情况,更是有学生反应其对导师的评价被删除。直到今天,导师评价网网站被彻底封杀。导师评价网的存在是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不去解决部分导师侵犯学生利益的问题,而去解决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吗?在信息极不对等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网站给学生排雷解难,何罪之有?我认为这就是学生求学中的“药神”。至于那些“耍手段卡学生毕业”,“把学生当牛做马使唤”,“滥用手上权力搞学生”的老师,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己作为学者,还会做出这种流氓行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其迫害学生的行为会被人遗忘,相关新闻也会难找,但是在导师评价网上,其当年所做的事迹永远都会被置顶在第一条评价上,这个是其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但是现在,是有人想要洗刷这一切?我们虽然无法得到确切的信息,但是一件事情必然有因果关联,并不妨碍我们做出一些猜测。我们把人群分为四种,A和导师评价网毫无关系的路人;B揭露或从导师评价网受益的学生;C人品良好从导师评价网受益的导师;D品行恶劣被导师评价网揭露的导师。这四种人谁会对导师评价网“动刀”?我想没有人会选择前三个选项。成为一个有师德的导师,一个对学术严谨认真的导师,一个为学生着想的导师,很难吗?我想大部分导师都能做到,没必要为了少数品德败坏的人说话,导师评价网里面突出的,只是圈内的污点罢了。希望类似的网站依旧可以挺身而出,揭露污点,打造一个更加完美的学术圈!
前几天南邮研究生自焚事件让很多网友觉得现在很多导师很坑。甚至让很多要读研的小伙伴感到恐慌,甚至一些家里有孩子读研的家长也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靠谱的网站——《导师评价网》。这个网站可以帮助大家选导师。这个网站是一个外国小哥建立,目的是对全世界的研究生导师做评价,一般都是这个课题组的研究生或者毕业生对这个导师的评价,大部分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特别是一些不怎么好的导师,被人吐槽的比较多,每个学校的导师都有,如果大家对哪个导师比较了解,也可以这个网站上对相关的导师进行评价。大家可以这个网站上看看,你自己的导师评价是否合理,你如果是即将要步入研究生或者现在在选导师的准研究生,你一定要好好看看这个网站。上面有一些导师没有列出来,但是列出来的导师一般都是有问题的,大家尽量不要踩雷。另外还有一些途径就是去目标院校的学院官网去找这个导师的实验室网站,然后里面就会有一些他们课题组学生的邮箱或者联系方式。你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去了解一下改课题组的情况,以及导师的情况。像我们东南大学就有一个课题组博士全年除了春节七天假无修。每天都有干活,国庆这些法定节假日,周末都不放假,导师远程控制,明天看监控,硕士要求低一点,基本上一周只休一天,平时不能迟到,抓得特别严。这样的情况,即使是我们一个学院的很多人也不了解,你只要问课题组内部的人才可能了解到。
现在同学们应该开始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了吧?开题报告里最后两项是指导教师意见和领导小组意见,这个本来是老师的工作,但是很多老师为了省事都会要求学生自己填写,而且还要求不能简单的只填写同意开题,那具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给你一些参考:指导教师意见一: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于学生能力提高有利,实验设计合理,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故同意开题。指导教师意见二:该生对本课题相关的知识与理论研究比较透彻,参考了许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课题结构合理,内容完整,主要观点突出,是学生学习方向的延续,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同意该课题开题。指导教师意见三:该生对XX方面的研究比较透彻,参考了许多的文献资料,论文选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课题是学生学习方向的延续,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实验设计合理,工作量较大,注意时间安排,同意开题。指导教师意见四:该生论文选题,紧扣专业方向、紧扣现实,做到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有现实意义,有完成选题的能力和条件,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益。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基本合理,难度合适,学生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该课题。同意该课题开题。领导小组意见一:该生课题较新颖,能收集比较详实的中外参考文献,进行实验设计和准备,实验计划安排合理。希望继续收集资料,完善实验方案,早日开展实验研究和论文撰写。同意开题。领导小组意见二:该论文选题教好,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前期准备较充分,研究内容较为充实,研究方法较合理,研究重点较明确,符合论文开题计划的要求,经过评审和表决,评审小组一致通过论文开题,同意该论文进入下一步研究工作。
“如果能重选一次,我依旧会选择读研。”谈及自己以64岁高龄毕业的经历,浙江工业大学(下称“浙工大”)法学专业研究生朱宏伸说,每个人除了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有精神和思想上的需求。于他而言,学习是莫大的享受。穿硕士服的照片。 校方提供2020年,朱宏伸迎来了毕业。浙工大《刑法前沿理论课》教师杨艳霞在朋友圈上传了一张与朱宏伸的合影,并评价:他上课时最认真,毕业论文也写得最好。朱宏伸是江苏扬州人,1956年出生的他在扬州市卫生监督局工作。2015年,常年与法律打交道的他便隐隐有了再深造的想法。次年退休后,一心求学的朱宏伸甚至没有知会家人便投入到了浩浩荡荡的报考大军。2017年,朱宏伸以初试324分(英语65分)、复试83.43分的成绩成为浙工大法学院53名研究生新生中的一员。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95年,和朱宏伸相差39岁。在他看来,退休后的自己便是一个自由“战士”,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了更多的选择,“从心所欲不逾矩”。入学照片。 校方提供刚进入学校,朱宏伸每天面对满满当当的课表,很不适应,但后来就慢慢习惯了。虽然课程任务繁重且少有空闲,但课余时间,他也会参加班级活动、学习制作PPT并和同学老师探讨相关问题。在大家的印象中,法学是个对记忆力要求严苛的专业,而在朱宏伸看来,记忆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掌握法学学习规律。同时,攻读法学的朱宏伸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也极深。他经常阅读经典著作,涉猎颇广,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他都要读、都要品。也正是对学识汲汲求索的态度造就了朱宏伸思想上的深度和学习上的魄力。读研路上,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极高。聊起朱宏伸,杨艳霞有两点印象深刻:学习特别认真和对老师特别尊敬。朱宏伸在她的课上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做的学习笔记是全班最多的。杨艳霞回忆说,有一次上课,自己提到一本多年前出版的专著,上课的内容就来自这本书。朱宏伸第二天就把买到的专著带了过来,同时他也是班里唯一一个带了专著的人。这种学习精神令杨艳霞动容。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合影。 校方提供朱宏伸的导师张翅对他的评价极高:“待人真诚,谦和友善,认真勤勉”。朱宏伸抱着一本厚厚的《罗马法》认真研读的场景令导师张翅至今印象深刻。他说,这“完全不像是一位老先生,当时我看到的分明是青春的背影”。进校后,张翅衡量两人年龄,提议之间直接以名字称呼。但朱宏伸却仍坚持称呼老师,给导师发重要消息时,以“敬上”落款。“遇到宏伸真是我的幸运,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三年来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愉快地合作,只是感叹时光飞逝。”毕业之际,分别在即,张翅以“做几件可传之事消磨岁月,会几个有识之人论说古今”与朱宏伸共勉。回望读研岁月,朱宏伸说,最重要的收获是学到了法学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要比以前更加深入、系统,思想也得到了极大升华。于他而言,学习这件事是莫大的享受。谈到未来,朱宏伸表示还没有什么计划。也许新的追求将在未来的某天悄悄绽放,这位老先生的精彩人生也将继续上演。
硕士学位近日,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表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认定的相关制度尚不健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考评方式异化,“唯论文”倾向严重;认定标准“宽严不齐”,培养质量难保一致;缺乏细化的划分标准,毕业生质量“良莠不分”;认定程序不健全,极易导致“法律纠纷”。#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黄爱龙黄爱龙认为:“英国一直使用等级制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同样的硕士文凭会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不同,颁发不同等级的硕士学位。大部分分为通过、优和卓越3个等级。”他建议,参照英国分级评价的方法,尽快出台研究生毕业生等级划分细则及评价办法。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等级评定,明确是几等学位,使国内的研究生毕业评价更加公平全面,为毕业学生以及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选择参考。老规矩看看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支持者:双非的硕士天天说自己能力强,有了这个级别,大家再也不用拘泥于学校出身什么的了。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是招聘时HR难道会不看学校吗?反对者:博士学姐:博士学姐这种做法实际上无异于给老师增加权柄,你总不能大家抽签决定谁是A级吧?还不是得老师说了算。现阶段已经出现部分老师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一个毕业签字就已经快压死部分学生了,你再递几把刀给老师,怕是要逼死部分弱势学生。什么时候出个毕业研究生给导师分级的政策,倒是挺有意思。研一学长:压榨严重的导师某大学一长期受压迫且苦大仇深的硕士民工表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人品认定:考评方式缺失,"一手遮天”倾向严重;认定标准“形同虚设”;缺乏细化的划分标准;奖惩机制不健全,极易导致“法律纠纷” (纠纷也没什么人管)。建议对导师进行分级评价,明确是几等导师,使国内的导师评价更加公平全面,为广大研究生提供更加有效的身心健康保障。#同济研究生遭导师压榨跳楼#某大学教授:教授“对研究生毕业进行分级评价”能否有效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不一定的。但是它一定会导致研究生之间内部分化出三六九等。这对于研究生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这反而会导致HR们更多关注可供量化的硬性指标,也就是你是什么等级的研究生毕业生。说句难听的,北大的通过等级的研究生和普通学校卓越等级的研究生,谁更加优秀呢?因此,个人并不认可他的建议。将研究生毕业生划分等级绝对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且,划分等级对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处在哪?难道给每个人贴上标签,教育质量就会提高吗?如果要分级,现在也可以分级,按照3: 3: 4的标准划分不就行了。但是,这样做教育质量真的会提高吗?英国硕士:英国硕士乍一看去,这么分挺好的,有等级分类,区别开了优秀和不优秀的研究生。可我们还必须想到两件事情。1.无论在哪里读硕士,别人都只关心你在哪个学校毕业,圈子小的可能还会问你的导师是谁!就算从英国毕业回来的硕士其学位等级也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你在哪读硕士。简单来说就是:将要模仿的英国硕士学位等级(相对成熟)尚且对硕士本身没什么作用,硬着头皮启动中国硕士学位分级是否欠妥?2.是否有强有力的第三方介入到考核分级中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导师权力过大,不对,我太委婉了,是拥有绝对权力。现在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第三方介入考核,那将是进一步加强导师权力,学生的处境会不会更加水深火热不清楚,没以前好倒是真的!最后,大家基本是反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北大的通过等级的研究生和普通学校卓越等级的研究生,谁更加优秀呢?2、现阶段已经出现部分老师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一个毕业签字就已经快压死部分学生了,这样划分只会给导师更大的权力。3、国内教师队伍的水平有待提高,现在都跳楼事件频发,要是实行分级会更加严重。4、存在利益交换,寒门再难出贵子。天天都在想着给学校分等级,现在又给学生分等级。敢问谁给为校长和各位导师分等级啊,你们里面有多少是不合格呢?大家怎么看呢?你认为你的导师合格吗?
提要:考研初试成绩已出,该如何选择导师,如何评价导师的科研学术水平?最近研究生考试成绩已经陆续地放了出来,其实在城市刚刚出来的时候,就有远方的亲戚给我打电话咨询如何联系导师,以及如何选择报考导师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对其评价自然是导师的学术科研水平,因为无论是谁既然报了研究生,还是想要干出来一点成绩的,想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出相当的研究成果,哪怕今后无意于从事科研工作。那么哪些指标是衡量导师学术水平的指标呢?年龄吗?我觉得这个标准并不太合适,许多人认为在学术圈,能够混到一定的年龄必然能够有一定的成就,哪怕再不济也能够混到一个博导的水平,其实不然,学术同年龄之间其实可不成正比,大家知道颜宁,也就是施一公院士的博士生,人家可是在28岁时候就已经干到了博导,这样的成就着实令我汗颜,因为我如今已经31岁,才即将迎来毕业,可是人家都已经博导了,而在中国这样的例子虽说是少数,但是也着实给我们一个衡量标准——不能以年龄衡量学术。从科学兴农这些年所接触到的老师中,其中不乏英才俊,而且他们在35岁左右,有着相当旺盛的精力,敢于闯、敢拼,思维活跃,有创造性,而就我知道的人当中,其中他们大多数的博导也正是在这个年龄段做出了杰出的成果,为后面的人生铺平了道路。科学兴农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如果选择导师的话,其实选择年富力强,人在40岁左右的老师,不失为一个绝佳的选择。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选择那些比较牛逼的导师,其实往往是由手下的小导师来带,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选择小老师。扯的可能有些远了,那么选择年轻的老师就意味着他们的学术水平高吗?他们的学术水平可能不高,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学术思维以及眼光可能还是比较前瞻的,而那些大牛导师的战略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研究生所能够完成的,而这些年富力强的小老师反而能够带领各位同学走向远方,真正的做出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下,我对于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学术眼光!这个眼光其实说的是战略目标,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思维的好老师,做出来的研究成果是普通老师的N倍。之前看到过一个文章,说的是博士生毕业的文章水平到底谁来决定,是博士自己的勤奋?还是导师?最终答案是导师,中国学生的水平其实差别并不是那么大的,在思维方面可能确实有差别,但是再勤奋的学生,选择一个没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也不可能发出高水平的文章,而一个前沿的导师给你指导出来的文章,再差也不至于发不出来文章。大家可以去查阅一下目的导师的文章,看看他的课题研究方向,是不是同时代脱轨,是不是在这个去圈内很另类,其实另类不见得是贬义词,反而是人家在主动寻求突破。中国的学术圈研究思路其实局限性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小白鼠的故事。实验室用的小白鼠我们一般都会把它关在笼子中,而只要有动静,他就会沿着笼子边缘转圈圈,如果强制性的不间断给他刺激,这时候他就会一直围绕笼子边缘转圈,而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训练之后,我们将它放在桌面上,惊奇的是,它的选择不是逃跑而是转圈,而且这个圈子同原来笼子半径相似。这也说明了一点,如果大家进入一个普通实验室可能接触到的东西依旧在哪个圈子中,而那些能够跳出圈子的导师才真的是值得选择的前沿性导师,即便这样的导师目前没有获得很好的研究性paper。
面对高校教师群体中存在的个别不合理现象,教育部门终于要出手进行彻底整治了。据媒体报道,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这份《意见》的规定,高校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的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方面的问题,都将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按照教育部的解释,如此严格的规定,是为了“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给负责任的导师撑腰”。而且,最令广大网友期待的是,教育部即将出台配套文件,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并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其实,这不是教育部门第一次对此事进行严肃表态。早在2018年2月,教育部就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指出:“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是研究生导师必须满足的三大基本素质要求”,并提出“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理。”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多数高校管理者与研究生导师都能谨遵规定,恪尽职守,绝不让自己的行为逾越底线。但从近年媒体曝光的类似研究生导师性侵学生,恶意霸占学生的科研成果等现象来看,仍有个别人对相关规定视若罔闻,甚至认为导师在学生面前就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学生却成了自己可以呼来唤去的“工具人”。如今看来,这些缺乏规则意识与基本师德的“教师”,迟早要受到道德谴责与法律惩戒。最根本上讲,研究生导师严守师德底线,不做破坏规矩与伤害学生利益的事情,本来应该是其内心深处的基本道德准则。但总有个别人忘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基本原则,败坏了研究生导师乃至高知群体的整体形象。对于这些缺乏底线意识的人来说,建立失责失职的认定标准与追责机制,就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次教育部发布的《意见》中被广大网友认为最能切中时弊的要点,就在以此。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的意义,既在于对违规违法者进行必要的惩处,也在于对广大高校教师群体进行适度的警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反面典型来反观自身,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然而,这个建立追责机制的想法虽然很好,但要真正在现实中得到具体而有效的落实,其实并非易事。一方面,这需要每个高校的管理者,真正对《意见》的精神领会到实处,对存在问题的研究生导师决不能有“护短心理”。事实上,之前在舆论场上备受关注的某些研究生导师的失范行为,并非高校内部管理和监督的结果,而是受到伤害的学生或网友举报之后,经过媒体曝光,才有可能“撼动”问题教师。在这其中,高校管理者的职能有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实,事件发生后,高校管理者应该主动去“面对”那些的确存在严重失范行为的教师,对其依照规定进行相应的惩处,如此才能实现问题的合理解决,甚至将类似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里。另一方面,追责机制的量化标准,还需要得到进一步规范与落实。比如,有些研究生导师的失范行为,往往打着“关爱”的旗号,实际上做的是龌龊之事。比如有学生控告导师对其进行过度的“精神控制”,导致学生陷入严重抑郁状态。还有个别导师以“恋爱”为名义,对学生进行性骚扰,但学生却苦于没有维权依据与渠道。因此,对于研究生导师的行为边界,应有更加细化的规定,如何惩戒违规行为与追责方法,也需要更加详细与审慎的考量。好在相关规定已经发布,还有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与意见在制定与发布的路上。希望随着教育部门对研究生导师行为的规范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风气将会更加清净和谐。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前面我们说过,专家在评价一篇论文的质量时,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综述与选题、知识与能力、科学态度与写作水平。今天,我们来介绍什么是“能力”。这里的“能力”指的是“科研能力”。关于什么是科研能力,网上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科研能力是“单纯依靠做科研谋生的能力”。有的把科研能力分解为“学习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的把科研能力分4个层面,“第一层是素养,第二层是敏锐,第三层是交流,第四层是世界观”。这些回答都不能让我满意,因为:一,它们没有全面指出科研能力的组成部分;二,它们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些能力与科研有关。我也问了一些做研究生导师的同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但三言两语之间,大家都不能够解释清楚。我想,这可能就像回答“数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有的人是自己不清楚所以说不清。有的人是自己清楚,但是由于许多不易说清楚的概念混杂在一起,很难短时间内整理清楚并讲明白。虽然很难解释清楚,但是也并不是不可能。下面是我自己整理的答案。希望大家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把自己论文的内容和科学研究的步骤进行对比,看看你都运用了哪些科研能力。1、什么是科研能力?我觉得,在“科研能力”这个词当中,“科研”是修饰“能力”的,所以科研能力应该指的是与“科学研究”有关的能力。那什么是科学研究呢?科学研究是一种寻找答案的方法,它比其他方法更加可靠,被科学家们广泛应用。我在文章研究生三年做什么?搞研究!什么是科学研究?中对科学研究的概念及步骤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有实例解释。因为科学研究是一种寻找答案的方法,所以我认为,科研能力就是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寻找答案的能力。那么在用科学研究方法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到底都涉及哪些能力呢?2、科研能力的组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科学研究的步骤,通过分析每一步需要用到的能力,来判断科研能力具体包括哪些内容。1)根据现有事实提出假设你的研究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而假设是可以体现出选题新意的地方(见文章如何写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了解专家的评价标准!之一:选题)。因此,在提出假设这一步中,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此外,从问题出发提出假设的过程,你是在作溯因推理。为了保证推理的合理性,你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可能已经有别人尝试回答同样的问题了,这时你需要应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来分辨他们所给答案的合理性。2)从假设中提出若干推论推论是从假设演绎推理出来的,你想通过验证推论的真假,来判断假设的真假。这里,你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来保证从假设推出的推论是合理的、全面的。3)根据推论设计并实施观察或实验在验证每个推论时,你需要设计观察或实验,来收集材料或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具备根据研究方法的知识来设计观察或实验的能力,也就是实验设计能力。同时,你需要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来实施观察或实验的能力,例如根据行业规范来测试试样的某个指标,也就是动手能力。4)分析观察或实验结果得到结论观察或实验的结果常常是很多数据,你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获得结果,例如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方差分析。这种能力属于数据分析能力。接着你需要运用归纳推理,根据分析结果推出数据所表明的意思。在这一过程中,你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来确保你所得结论的合理性。5)比较观察或实验结论与所提推论,验证假设在这一步,你把经过观察或实验所得的结论,与之前提出的推论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来决定是支持、抛弃、还是修改假设。这时,为了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你所做判断的合理性,你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从上文可以总结出来,科研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了解了什么是科研能力,下一次我们来看一看评审专家是如何评价这些能力的。本文作者学亦思,关注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科学研究、论文写作。
很多研一新生在入学后,往往进入的是导师组团队管理,而不是单个的导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对研究生管理往往采取双导师制管理,即就是一个大教授作为研究生的第一导师,而大教授手下的年轻教师作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在这种双导师的配置下,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往往是由大导师来敲定,而研究生具体每个研究工作是由年轻导师来负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教授—年轻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塔主当年因为团队没有年轻教师,因此导师会安排博士生来管理每个硕士生的具体科研工作,这里博士生就充当了年轻教师的角色。后来随着团队的不断壮大,加入和很多年轻教师,因此就开始了双导师制的施行。可能有人会问,这种双导师制到底好不好?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双导师制是一种不错的安排,这样既可以解决大导师因工作太忙而无法腾出时间管理研究生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年轻导师研究方向把控不准确的现象,可谓是相互补充的作用;但是也有人认为,双导师制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安排,因为很多时候大导师和年轻导师在同一个问题上的看法不同,要是两个导师意见相左的话,研究生就不知道听谁的了,所以不如一个导师管理下的方向性明确。所以双导师制管理研究生及有利也有弊,那么作为双导师制下的研究生到底该怎么样做才能变害为利呢?主动约两位导师一起讨论研究方向如果是在定自己研究方向的时候,建议同学们主动一点,一定要在两位导师同时在场的时候商量研究方向,目的就是要让两个导师的思想要一致,这样定的研究方向就很明确,在后期科研开展过程中也不会产生较大分歧。否则两个导师意见相差较大时,你很多前期的研究很可能就会白做了。独立思考,主动交流其实,塔主认为,无论是一个导师还是双导师,在科研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研究方向尽可能的自己去确定,定下来之后再去给两位导师汇报,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两个导师同意你自己提出的思路,这样对你后期开展研究非常有利。以上就是塔主对双导师制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来源:中国科学报】同行评价须重视细节创新成果究竟谁说了算?其实,很多人心中已有答案——同行评审。然而,就过往的经历来看,即便是同行评审,也存在大量放水的现象。导师之间相互打招呼,学生论文多交于关系网中的熟人评审,所谓同行评审形同“走过场”。“重视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同行评审须在细节上做到位。”周光礼说。评审专家为什么放水,有时候与各高校下发的评审标准太过笼统有关。周光礼也曾参加论文评审,拿到手的评审标准一般是一张表格上罗列5条,第一问这篇论文有没有研究价值,第二问作者阅读的文献充不充分,第三问文章是否有学术性……“评审标准本身缺乏区分度,导致评审出来的结果也缺少区分度。”即便严格执行匿名评审,也有新的问题。喻海良指出,如今的匿名评审多是这样操作——把论文发到另一所大学研究生办公室,委托对方进行匿名评审。“有时候为了维护绝对公平,一旦匿名评审,论文反而到了非同行手中。”对此,他建议,成立全国层面的专业委员会,把国内外与该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纳入统一的数据库。评审专家从专业委员会中随机抽取,从而避免“外行评价内行”的现象。退一步说,最后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取消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那么,假如论文尚在投稿状态,是否就意味着学生不符合毕业要求?必须等论文发表了,才允许博士毕业?在喻海良看来,真正的同行评审,应允许把投稿状态的论文一同交给评审专家。只要是评审专家认为有创新性、质量能过关的论文,就应当视作创新成果,而不一定非得要求见刊发表。“一些论文本可以发在很好的期刊上,但因为这类期刊投稿周期长、退稿率高,学生为了毕业前发表,就随便找期刊发表。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学科的正常发展。”预印本,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科研成果讲究先发表为王。考虑到期刊的发表周期,一些作者出于同行交流的目的,会在正式出版物发表之前,将成果公布在预印本上,再陆续寻找合适的期刊发表。然而,预印本只是公开了成果,尚未进入同行评审环节。“学生可将预印本寄给评委,进行同行评审。论文若有意义,评委认为值得发表,就可以视作‘等同发表’;论文若水平较差,评委认为缺少发表的价值,该文便不算数。”喻海良建议。这样的评审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委的诚信与学术眼光。如果评委被公关,是否这套机制就失效了?喻海良认为,实际上并不容易操作。“将来,高校要建立专业诚信库。评委认定为有发表价值的论文,最后没有期刊愿意刊登,评委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会被列入失信评价库中。”同理,专利的授权、转化周期比论文更长。也有教育人士在网上建言,当下,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鼓励高校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未来,通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评估的学生专利,是否也可以认定其为创新成果?如最后没有实现转化或被同行认定为没有价值,也应该追究相关的评估责任。类似的新探索,或许是一条更艰难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