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选导师说明是保研或者考的还不错,处在分数线边缘的人表示只要有老师要就行,而对于调剂的学生来说扑通一声跪下,只要有老师要,我什么专业都能学!如果你不知道该选什么导师,可以先分析一下各年龄段老师的优缺点。40岁以下:如果导师年龄35岁以下,你很可能是你导师的第一位学生,导师在经验上可能没有年龄大的导师有经验,但优点在于年轻导师会非常尽职尽责,非常热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发论文,评职称的压力,同时是否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也是他们的评价标准之一。因为面临的压力大,就会把这种压力转到学生身上,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学生的确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可以在短期内发表比较优秀的论文!40~55岁:处在这个年龄段的老师,也算是在学术界摸爬滚打了许多年,事业处于稳定期,已经不再需要为生计或者保住工作职位而发愁,在学术界也有了一定的人脉积累。这个年龄段的老师是最理想的导师,他们经验丰富,你走过的路他们曾经都走过,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业上都能提供帮助。55岁以后:超过60岁的老师,基本上都不会再亲自做研究,要么就已经到了管理层,要么就是等着退休。到了快退休的年龄,野心也没这么大了,心思不会完全放在学术上,在许多事情上也没有这么热心,但是只要你有想法,有要求,他们大多还是愿意帮助的!如果你选择年龄比较大的老师,有许多杰青,院士等学术大牛,好处是你不用担心课题组钱的问题,除此之外可以利用老师的人脉给你推荐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因为每个人的差异都非常大,在选导师的时候,也不要过分的注重头衔,有许多老师很厉害,但是却不会指导学生,最重要的是在选择导师时要记住人品比学术能力更重要。
如果说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的话?相信很多的硕士研究生会表示,研究生是导师负责制,大学生时高校负责制,也就说读研的你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硕士导师,这对于自己之后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每一个硕士研究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被一个非常好的硕士导师带。只是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在选择硕士导师的时候,各种标准层出不穷,每一个标准都有自己的立足点,而且也有一定的说服力,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核心点进行考虑的,只是这其中哟这样一个标准即硕士导师的选择要根据年龄去衡量,并且认为年龄大的硕士导师最好,年龄小的硕士导师却被嫌弃。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老学长,看到这样选择硕士导师的标准真的是捧腹大笑,如果你按照这样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硕士导师,那么很有可能并没有你当初所想象的那么的美好,甚至还会极度的后悔,因为你选择硕士导师的基础都已经错了。因为衡量一个硕士导师是好还是坏,绝对不是通过年龄来进行的,这是最没有价值的衡量标准,而且年龄的大小和硕士导师的个人综合素养完全没有关系,所以选择导师还是应该这样去做: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想找一个什么类型的硕士导师,一般是科研类导师和行政类导师,两种不同风格的导师会有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如果你希望读研期间能够更加的忙碌,能够更加的深入接触科研,不断的撰写论文,那么你一定要选科研类导师,因为他的时间绝大多数都在搞科研,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和你交谈科研和论文写作。但如果你想读研轻松一点,那么行政类的硕士导师是你的首选,因为这写导师一般都会忙于各种行政会与和各种外事活动,几乎没有时间去过问自己的时间,也没有事情吩咐自己的学生去完成,所以我们便有了很多可以自行安排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获得相对来说的自由。此外,不要仅仅只是盯着那些教授和副教授的硕士导师,因为现在很多的211高校、985高校很多的讲师也可以带硕士研究生,而且他们的科研水平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不好,也不见得和教授这些导师相差很远,更不要拿着自己的传统观念去审视这些仅仅是讲师的硕士导师,要学会变通,因为他们的科研能力也是非常的高。而且更加有可能会和硕士研究生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这样更加有利于之后的学习和工作。总之,当你考研成功要选择导师时,千万不要将年龄作为选择的标准,这真的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甚至还会误导你,因此你只需要从科研、个人意愿、导师支撑和学生评价等几个维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硕士导师。
建议选择年轻导师,特别是讲师或者年轻的副教授,不建议选择年龄大的尤其是距离退休没几年的。具体原因如下:1、年轻导师尤其是讲师或者年轻副教授精力好,就是因为年轻,而且更容易理解学生,没有距离感。年轻老师比较好接触。年轻人精力好,可以全心地带学生,和导师见面的机会非常多。而老教师,特别是快要退休的,基本上重点都在享受生活,人家该有的都有了,啥都看明白了,有的甚至很佛系,没那么好的精力来指导,基本上是让博士或高年级硕士带一带,和导师见面的时间也少。2、年轻的讲师或副教授面临职称晋升压力,更安心做科研,更愿意手把手教学生,能学到更多科研方面的东西,科研训练得比较多。尤其是讲师带的第一个研究生或者前几个研究生,基本上都是按照博士的来培养。我就深有体会,有的时候甚至和导师就像同学关系似的。当然年轻老师也有比好的地方,比如社会关系没有老教授广,如果你想让导师在就业时帮你一把,可能老教师特备是戴帽子的老教授,可能会帮你一把,但也说不好。总结及建议:想学东西,想让老师手把手的指导科研,建议选年轻导师。另外补充一句,本文没有说老教授不认真的意思,事实上绝大多数老教授是很认真的,指导学生的经验也很丰富。
小西看了下时间,部分省份的高校11月份正在进行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相信不久又会诞生一批新的硕士生导师(博导遴选已结束)。之前,我也聊过类似的话题,高校体系的职称(讲师-副教授-教授)和硕士生导师的遴选是分开的。比如说,不少副教授并非是硕导,教授并非是博导。通常,硕士生、博士生导师2年遴选一次,区分学术学位型、专业学位型。主要考核条件是在研课题、科研成果(论文、专利、奖项等)、到账经费。因此,不少讲师同样可以遴选为硕导,指导学生开展课题。在考核要求中,到账经费通常要求15-20万。做科研,很多时候就算节约,也得“烧”钱。毕竟,培养一个硕士研究生(理工科)不耗费10万+的科研经费,学位论文也很难出来啊。聊回青年硕士生导师是否值得选择的话题。小西也是这么过来的,博士毕业后在高校工作。在协助课题组带头人指导多名学生之后,自己顺利通过遴选成为硕导。在正式带自己的学生(研究生系统内确定的导师)之前,其实还是比较难的。作为导师,需学生在导师-硕士生双向选择中选定自己。而青年教师往往在课题、学术和指导经验上都没有足够优势吸引学生。我们学校的一个专业,之前进的几个新青椒(青年教师)在顺利遴选为硕导后,第一年都没有学生愿意选择。部分是后期学院随机协调分配的,剩余的就没有缺生源一年。其实,我个人觉得青年教师值得选择的。别着急反驳,我来聊聊我自己的经历和认为值得的理由。以我个人为例,在读研时,我的导师也是刚来学校工作3年(副教授),冲劲很大,愿意带着学生一起前行。当时,在我前面只有一师兄、一师.姐(同一届),中间一届没有招到学生。入读后,其实导师对我帮助很大,后期我又继续在课题组攻读了博士学位。博士入学时(挂在专业内其他导师名下,我的硕导指导),那一年导师刚晋升为教授,第2年遴选为博导。回想过去,和我同批选择几个年轻导师的博士同学都“混”的挺不错的。反而是3个选择年龄较大,且课题经费不太足的导师,毕业时比较艰难,都有不同时间的延期。个人认为青年导师值得选择的原因:能遴选为硕导的青年教师,要不个人能力出色,要不“背景”不浅。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导师体系内,部分优秀导师,如千人(留学归国)、优青、青长、青拔(四青)的年龄同样不大,35岁以下。一般,这类优秀青年导师所在的大学平台也不会低喔。跟着这样优秀的导师,会接触到国内国际科研的前沿,读研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前提是自己肯努力)、科研成果。当然,读研过程中也会比较忙、累。另外,一旦有机会跟到这样的导师,甚至是“大师兄”、“大师姐”,未来导师起来后,自己走科研之路会更加顺利。比如说,在硕士毕业时,还可以继续跟着导师读博。当然,并非是所有青年导师都能如此优秀。不过,能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的青年教师,基本都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科研起步的第一步已踏实走好。不过,四青(人才计划/帽子)优质导师可能成为独立的科研PI(课题组带头人/老板),组建自己的团队。而其他青年教师引进后,也会归属于某个团队。在团队中,青年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协助带头人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出科研成果等。在这个过程中,协助指导学生一样很出色,对自己名下的学生会更用心。在经费上,也不需要担心。团队的意义就在于经费是由带头人掌控、灵活处理的,不会缺少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费用,助研津贴也不会少的。说的直白些,就是能遴选为硕导的青年教师自身和团队实力都不会差。真要是又没有经费,又没能力,硕导就算遴选上,2年后也会被刷的,别担心。还有就是,很大时候选择青年教师并非是学生的意愿,而是课题组内的灵活调整(类似的学生真不少)。比如说,你想跟某个学术大牛读研,但是他的招生名额已满,就会安排你跟课题组某个青年导师,由他一起指导(本质上是青年教师一起指导的概率较大)。职业规划也是导师选择的因素之一。后期有心深造的话,可能跟随学术大牛继续读博会更好些。求职的话,挂在某个青年导师名下,要是学术大牛(大导师)器重(资源更多),肯帮忙推荐的效果会更好些。其实,做科研也有“烧冷灶”的说法。在导师成长之前,一起前行会收获更多的师生情,也有机会在科研路上走得更扎实、更远。你觉得呢?
为何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年龄大的考生?30岁以后再考研还有用吗?如今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往届生考研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中不乏一些大龄考生。很多往届考生在考研复试的时候因为年龄的缘故被不少导师责难,甚至在同等水平的条件下,导师会优先考虑应届生。那么,为何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年龄大的考生呢?年龄超过30岁的人考研还有用吗?为何不建议超过30岁再考研?不仅仅是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大龄考生!有人会问:30岁有资格考研吗?现在研究生报名已经取消了年龄限制,即使你符合报考条件,即使年过花甲也可以考研。只不过不建议30岁以上的人考研,却不仅仅是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大龄考生!有网友咨询小水,自己已经30岁了,打算考研,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又担心自己读研出来无用。年龄超过三十岁,适不适合考研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不适合考研,主要是针对研究生录取和做学术研究这块。而读研却很有用,无论你年龄大小,最起码高学历就比别人多了很多竞争力!30岁是而立之年,无论是男女,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不小。成家与否?经济基础是否无忧?考研的初衷?全日制研究生还是在职研究生?在研究生导师层面来讲,他们更愿意录取那些年轻人。年龄小的,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可塑性强,专业基础牢固,有精力和体力做学术研究。而30岁,年龄有点大,人的体力和精力跟不上,工作年限多了,基础知识早已忘却。再加上往届生基本上接触社会较多,也不便于管理,很多人功利性考研的又多,所以研究生导师更偏向于要年龄小的,特别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在生活层面,30岁的时候考研,你就要面对家人的不理解,还得挤出来时间复习,确定自己的读研目标,这都是很难的事情。如果有家庭,还得承担家庭的责任。如果有工作,还得想清楚是在职考研还是辞职考研。辞职考研又该如何处理,在职考研又得如何努力?所以说理想虽好,但是现实很骨感。不过,也有一些大毅力的人选择辞职考研,考上了985名校,改变了命运。但这毕竟是少数人,而更多的人在30岁以后,并不适合再读研了,他们更多的是为生活所累,对学术研究早已没了热情,也很难做出成绩来。46岁也可以成功读研?考研路上的成功只给那些有梦想和愿意努力的人!世事无绝对,虽然不建议年龄超过30岁的人考研,毕竟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都已经不适合读研了。但是也有不少超过30岁的人成功读研的!今年一位福州的姐姐以46岁的年龄成功读研,这其中不仅来源于她家庭的支持,还有她朋友的鼓励和帮助。这位姐姐报考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古典文献学专业,而且今年只有她一个人上线,其他的缺额考生都是从其他专业和学校调剂过来的。因为她工作过,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读研为了什么,所以目标明确,知道如何努力和坚持,也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读研机会。导师们虽然会介意往届生的年龄,但是并不绝对,因为往届生有其优点,即使年龄很大,只要不断探索专业的方向和深入研究,也一样会被导师看重的!你觉得往届生考研和应届生考研哪个更有优势呢?如果你年龄超过30岁,但是学历很低,你会考虑读研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最近很多考研学子已经被拟录取,辛苦复习终于有了收获。选择导师一直是很多考研人的难题,不少学生考虑选择年轻老师还是老教授,哪一位多个人的学习成长最有利呢?一、研究方向学生第一个考虑的应该是研究方向,找到自己感兴趣愿意学的方向,这关系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或者深造计划。研究生对某一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看看哪位导师的研究方向与自己相符,还要看看导师侧重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向。如果导师经验丰富,人品端正,对学生认真负责,就可以选择这位导师。即使是年轻导师,也可以满足学生的深造需求。如果你有两三个钟意的研究方向,就可以在比较导师之间的差异了。二、人品第一选择导师的时候一定要首先考虑人品,可以向学长学姐打听,如果名声不好,那就不要选择了。确实有一小部分研究生导师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教导研究生的时间少,给学生安排过量的工作任务,不为学生着想。不过一般导师的人品都比较好,对学生认真负责,所以这一点也不用过分担心。三、未来发展规划如果你还要攻读博士,推荐你选择老教授。老教授获得了不少荣誉称号,科研团队完整,在研究领域经验丰富,有一定学术影响力,人脉资源丰富,对读博发表期刊论文都有好处。而且老教授一般还会带博士,你可以继续考在导师的名下,继续做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如果你要直接工作,老教授和年轻导师都可以,不过跟着年轻导师,沟通比较顺畅,思维方式更加一致,办事比较容易,而且年轻导师时间比较多,可以更好地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四、看性格研究生还要考虑导师与自己性格是否合适。年轻导师比较热情开朗,刚做导师也会比较认真负责任,把大量时间精力放在带研究生上。年轻老师和学生年龄差距小,有共同话题,交流沟通比较顺畅。老教授更加沉稳,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年龄差距大,一些思维方式可能会不同,不过也可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最重要的是不要选择性格不和的导师,不要发生什么纠纷。五、导师工作情况很多研究生导师不只是需要带研究生,还可能要教本科生,带博士生。还有部分导师出差,参加学术会议,甚至出国。如果导师太忙,就没有太多时间带研究生,不能提供及时的指导。一般老教授可能需要带博士,还会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和学术会议,所以考生要注意留意导师的情况。选择导师的时候还是尽量多打听导师的情况,不仅要看研究方向以及个人未来规划,还要考虑导师的性格、人品、工作情况,争取选择一位最适合自己的导师。当然想要获得学术科研成就,个人的努力奋斗才是关键,在专业方向深耕细作,一定可以取得进步。
在一场激烈的考场竞争后,终于在“血泪交加”中有一批勇士坚强的迈入了研究生院校的大门,或许在以前的学习中很苦很累,但是,在录取的那一刻这些都化为尘埃了。首先要恭喜已经被录取的研友们啦,金榜题名,前景一片美好,其次,在被录取之后还有很多问题要考虑,比如:在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时候到底要选择一位年轻的导师,还是年长的老教授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行下面五点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啦。考研挑选导师,年轻导师和老教授,谁更适合自己?从5个角度把握一、个人品德人品是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的最基础的标准,也是我们选导师要注意到的最基础的一点。千万不要觉得所有研究生导师的个人品德都是非常高尚的,还是有很多特殊的例子的,无论年轻或者年长的研究生导师,我们都先要立足于人品,通过和导师带的往届学长学姐咨询一般就可以得到答案啦,如果真的不幸遇上品德不过关的导师,读研这几年真的就很有的受了,所以这个问题十分关键。但是也不要因此而担心,因为大多数的导师都是很认真负责的,对学生态度都很好,只要积极配合导师,应该做的事情努力做好,他一般是不会为难你的。考研挑选导师,年轻导师和老教授,谁更胜一筹?从5个角度考虑二、性格特点挑选导师的时候尽量选择和自己有一定共同兴趣爱好的导师,这样在一起探讨的时候才会更顺畅的进行。在探讨的时候,年轻的导师往往因为刚刚毕业年数不多,所以激情比较澎湃,对研究也会更加有精力。相对来说老教授因为资历比较深厚,并且有一定的年龄差,所以在沟通的时候应该下一点功夫,但是老教授腹中经纶更多一些也是必然。三、导师工作日常很多导师在带研究生的时候还有很多额外的工作,还要参加各种交流会,或者到处出差做讲座等等一系列活动,所以就把带研究生的时间逐渐压缩了,但是相对来说这种导师应该是导师中的比较杰出的老师才有资格参与这些活动。相对于老教授,年轻导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研讨。四、个人规划如果在读研究生前你决定读完研会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那最好就是选择一位老教授啦,因为老教授一般在带一届新生的同时还会带一批博士生,所以相对而言老教授更有经验,可想而知以后攻读博士学位就更加容易了,门路更广阔了。五、所选研究方向考生们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前,都有考虑过自己将来的研究角度或者说研究方向,如果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那就根据这个方向去挑选导师,某一个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可能会不止一个,那就再看是偏实际应用还是偏理论,以这个为区分点。一般情况下,年轻的导师可能在实践上会更多一些,但年长的导师则资源会更丰富些。不管是年轻的导师,还是年长的导师,只要是能对学生负责的,经验丰富的就都是好导师。无论最终你是选择了哪种导师或者被哪种导师所选择,都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的努力,导师只能为你的研究给予指点,而不是一味帮助。
你是如何选择你的导师的呢?研究生导师怎么选,是选年轻老师还是学术大牛?要知道研究生选择一个好的导师非常非常重要,下面我就具体讲一下该怎么选。1、忠于人品!首先说一点,我们选导师的第一点,不是要看他的专业能力、不是要看他是不是院长是不是大牛、不是要看他发了多少篇SCI,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个老师的人品。很多同学可能会忽视这一点,而在我看来这一点确是非常重要的。真人真事,某某大学的导师出去请公司老板吃饭,然后叫了几个自己的研究生(女生)一起,其实就是去陪酒。让自己的学生去陪酒,这种老师就算学术再厉害,但是人品就有问题嘛!所以说,选导师,一定先要选人品好的,然后再去看他的学术能力,遇到一个真正对自己好的导师,真的是能受益匪浅,影响自己一身。2、选择轻导师?年轻一点的导师,这种导师一般自己刚毕业没多久,所以非常有学术热情,会真正在自己研究的方向下功夫。所以,如果你作为他的学生,跟着他做,他会手把手教你,能在研究生几年学到真正的东西;因为他也需要发高质量的论文来评职称,所以你只需要给他打打下手,比如翻译翻译论文,他在发论文的时候就能挂上你的名字。我一个师弟,研一刚半年,就已经发了4篇SCI了,怎么发的就不用我说了吧;能拿国奖的几乎都是年轻老师带的学生(除非你真的非常非常厉害啊),这是和第2点挂钩的啊,因为论文发的多,自然而然就能拿奖学金了。他能真正对你上心,因为你可能是他带的第一届第二届学生,如果你发不了论文、找不到好工作,那他以后还怎么带学生呢?3、选择学术大牛?导师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大概总结一下:(1)实验室师兄师姐比较多,实验条件相对年轻老师要好一些,所以你在选方向的时候,能多一些路子;(2)导师在学院有一定的地位,不管干什么都能方便一点。比如研一专业课考试,老师一看你导师是谁,分数就不会太低;(3)如果以后准备读博,导师会给你推荐;(4)找工作的时候,导师也能给一些推荐;(5)导师可能已经带了几十届学生了,那么你就有几十上百个师兄师姐,比如你去一家公司的上司就正好是你师兄,那自然会照顾你了。最后总结一下,其实选导师也要结合一下自身情况,第一当然是想做的方向,再一个就是看自己的性格,比如说你是那种坐不住的,干什么事都没有积极性的,需要有人催的,那我就建议你选择一个年轻老师,因为他能管着你;如果你自学能力比较强,那可以选择一个大牛,因为他可能给了你一个方向之后就不管了,可能一个月都见不着他一次。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我的个人主页有更多内容哦
每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总是会吸引着足够多人的注意力,毕竟这也是一场关乎未来的重要考试,只不过对于每年的考生来说,这或许是他们必须把握住的又一次跳板,所以拼尽全力也要成功拿到目标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而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选择自己理想的导师是一个很纠结的事情,自己的初试成绩非常好,复试成绩也足够的给力,但是如果选择的导师不是那么的好时,或许都有点对不起自己所考的分数了,毕竟研究生期间你所跟的导师对你的学习和生活将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可是,选择导师究竟是以何种标准进行呢?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很多的准硕士研究生不约而同的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硕士研究生导师决定不能选择年轻的,似乎已经成为了禁忌,于是很多的准硕士研究生真的就按照这样的标准选择自己的研究生导师。然而,现在我国很多的211高校、985高校的硕士导师在逐步的 年轻化,很多虽是刚从院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可能没有足够丰富的教学经验,可能没有足够的带学生的经验,但是他们每一个热都有着极强的科研能力,在硕士导师这个群体中,科研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的高校已经不再是使用以前的那种老传统,即必须是副教授以上才可以带学生,积极地用一些科研能力强的年轻教师。一方面,年轻导师有着蓬勃的干劲,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科研和教学上。作为赢老硕士研究生,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感悟很多,在硕士导师这一方面也有自己的感受,一些年龄比较大的硕士导师,他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出多么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他们的目标是自己带的硕士研究生能够毕业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就完全的看学生自己的造化了。可是,年轻的硕士导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他的工作重心必然会放在自己的工作上,会竭尽自己所有能力带好自己的学生,不管是在科研上还是日程的学习中,当自己所带的学生发展的好了,也就证明了硕士导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况且年轻教师精力和时间上也有着很大的优势。另一方面,年轻的硕士导师,一定有着非常傲人的科研实力。能够在这样一个年龄就成为硕士研究生的导师,试问这样的老师可能没有实力吗?答案当然不是了,高校不可能很随意的将一个硕士导师任命为硕士导师的,更不会允许其带硕士研究生的,只有老师有着很强硬的科研实力时,学校才会给予考虑。一般,这样的硕士导师都有着自己主持的国家级项目,或者是省级项目,你说这样大的硕士导师能不是一个好的导师吗?当然,选择导师并不能以年龄作为唯一的标准,这是极其错误,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发挥师兄师姐的作用,这是选择优质导师最直接的办法。经过一年或者是两年的和导师接触,我们的师兄师姐对于学员里的硕士导师必然会有一个极为清晰的认识,这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你要选择导师时,他们的建议和一件将对你有着不可忽视的帮助。尤其是很多师兄师姐一致认为不能选择导师,你应该毫不犹豫地将其淘汰,同时在根据自己所喜欢的研究反向再慢慢地斟酌。其次,导师的科研是必须考虑的,但不看起过去的,要看近几年的。几乎所有的考研学生都清楚研究生期间,写论文以及做实验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所以你所跟导师的科研近况怎样对你影响颇深,有的导师虽然有着很丰富的科研履历,但是近期的科研经历几乎没有了痕迹,这种是不能选择的,因为很有可能这位导师的重心已经不再科研上了。因此,要看学校官方公布的导师信息,在科研方面的最新成果,有没有正在进行的课题或者是项目,近几年参与过哪些等级的项目,这才是关键之关键。最后,你选导师的时候,导师也在选你。可能我们对自己未来的导师有着各种要求,希望找到一个近乎完美的硕士导师,这样自己读研的三年期间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而对于硕士导师来说这也是必然的事情,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找到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能够端正学习态度的,能够有一定悟性的学生,所以在这个环节上,最终的结果或许就真的是互相的包含和理解。总之,考研学生辛辛苦苦一年多的复习,选择导师时不能轻视,毕竟这很有可能将影响你三年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你的未来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多方打听,综合分析,作出最正确的选择。
文丨在职研老师现在正是研究生正式报名的时间,相信很多打算今年考研的人都已经成功报名了。2020年,被称考研最难的一年,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今年的报名人数多引起的,据预测,今年考研人数或将达350万之多。而在这些考研人群中,除了应届生以外,有相当一部分往届生、在职人员。尽管那些二战、三战的人参加考研有一定的优势,不过他们也存在这样的困惑,那就是由于年龄过大而遭遇导师的嫌弃。年轻研究生更有精力做研究在研究生阶段,要想真正做出成果,就需要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且很多时候由于导师比较忙而把项目交给学生。因此,这就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否则是很难如期完成课题的。而对于大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在时间安排上要明显比年轻学生更紧张,很可能当他们忙一个研究的时候,家里一个电话打来,立马就要往家里跑,这很可能就会耽误研究进度。而年轻学生如果有研究项目,基本都能够待在实验室,这便大大有利于研究课题的进行和完成。另外,在体力上和干劲上,年轻学生也会更足,所以导师选择年轻学生也就更加合乎情理。年轻研究生可塑性更强除了在时间和精力上更有优势以外,导师更喜欢选择应届毕业生的原因还跟他们具有更强的可塑性有关。尽管在工作经验和为人处事方面,大龄考生更有优势,但是由于年龄的增加,他们的劣势也逐渐凸显出来, 比如思维可能更没有那么活跃、记忆力没有那么强,有时候还可能会因为家庭琐事而无法集中精力做研究。而年轻研究生尽管可能缺乏经验,但是在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都更有优势,只要愿意潜心研究,那么其可塑性往往要大于大龄研究生,而且很多理工类的科研成就大多是年轻的科研人才做出来的。在职人员该如何选择?那么,大龄考生该何去何从呢?如果你已经在职场打拼多年,读研只是为了镀镀金,那么不建议就这样贸然辞职去读研,要知道三年研究生生涯结束后,你再进入职场很可能会很难适应。如果你实在想读研,那么可以攻读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这样既可以不用辞职,又可以兼顾学习。只要你能够有毅力坚持下来,相信这段在职读研的经历会让你受益匪浅。而且,随着国家研究生培养政策的改变,未来的研究生类型将会更加具有实用性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当然,如果你真的非要辞职去读研,那也未尝不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接受这种选择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比如从职场走进学校的时候感觉不能适应,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等等,当这些问题你都必须考虑清楚。如果这些结果你都能够接受,那么就义无反顾地去读研吧。毕竟,人生就是不断地折腾嘛,或许你的未来就因这个决定而改变。更多精彩点击“了解更多”。微信公众号:125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