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指南针服务平台(ID:sciclubs)作者:An 编辑:学妹师生关系盘点,来看看你的导师是哪类?亲爹亲娘型这种类型的导师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无论是在科研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都是事无巨细的关心,完全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闺女亲儿子一样看待。这种导师,在科研上,他会给你制定一个十分靠谱的课题,每天关注着你的科研动态,有问题及时帮你解决,甚至,说不定还会帮你做实验,发文章。生活上,关心你的生活费够不够,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和同学朋友相处的是否融洽-----不过,上面条件全符合的神仙导师,大家还是在梦里想想就行,反正我是没见过,应该是“此导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吧!现实中,能达到三点以上的,我觉得都是亲爹亲娘型的优秀导师了。导师评价 ★★★★优点: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不用承担毕业压力缺点:在“过于溺爱”中成长的研究生,缺乏科研独立完成的能力,虽易达到毕业要求,但不能称之为“合格研究生”。亦师亦友型这种类型的导师呢,相处起来应该是最舒服的一种导师了。和这样的导师在一起,你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平等交流,互相尊重的感觉。在科研上,你们或许是并肩作战的好兄弟,他可以和你一起很正经的讨论学术问题,互相指导,共同进步。抛开科研,他可能会和你一起八卦吐槽,可能和你一起酣畅淋漓的运动,可能和你一起逛街扫荡整个商场,还可能和你一起划拳打牌喝酒畅谈国家大事-----如果正在科研圈中摸爬打滚的你遇上了这样的导师,那么,一定要好好珍惜啊。在这种亦师亦友型的师生关系中,药物学方向的李泽琳教授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代表人物了。李老师一生培养学生无数,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她曾说过在学校工作的她,因为跟年轻人在一起觉得自己也变得有活力了,学生们也都很亲切的称她为“李奶奶”,她很喜欢跟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教她用微信聊天、上网购物,她经常熬到深夜甚至躺在病床上帮学生修改论文、设计实验方案……前些日子,一位导师发的帖子“假期见不到学生,导师又发妖娆的朋友圈了”在微信朋友圈火了起来,大致内容是这位导师在暑假见不到自己的几位爱徒,百无聊奈,想通过微信朋友圈关注下他们的行踪,结果发现除了自己刚入门活泼可爱的小萌新一人在朋友圈尽情的游山玩水,其余几人票圈一片空白。于是,夜半时分,这位导师开始辗转反侧,不惊发出灵魂一问:难道我的爱徒们把我屏蔽了不成?接着,导师开始为他的几位弟子发愁了,一愁大弟子论文未发,毕业岌岌可危!二愁二弟子只会纸上谈兵,理论结合不了实际。三愁三弟子过于手高眼低,心高气傲。四愁四弟子过于心急,结果事急过反。五愁五弟子过于功利,迷失自我。最后,导师终于不愁小弟子了,因为她是个不屏蔽导师的好学生啊----哈哈哈,说实话,你的导师要是也这样对你的科研生活都操心的话,你是不是开心的飞起呢。亦师亦友的导师关系是我觉得最好的师生关系了,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比如以下这位童鞋的导师:可谓是真正的优秀导师的典范楷模人物!导师评价 ★★★★★优点:科研过程愉悦,毕业要求易达到,且可以合格研究生身份毕业。缺点:无客气防备型这种类型的导师和学生吧,见面十分客气,但都心有防备。导师会很认真的指导你。除此之外,绝无他事。导师跟学生说话客客气气,说话做事上对你处于防备状态,绝不会惹你不开心,更别提说一些重的话让你难过或抑郁了。而学生也是如此。这种关系的师生关系,谈不上有多好,也谈不上有多不好。毕竟,他指导了你毕业。只是,你在日常的交流中提不到他,他在日常的交流中也提不到你。你毕业后,不会再想着来看望他,只记得自己有过这样一位导师罢了。对他而言,送走了一个还是“活着”的你,他也是如释重负,只记得你曾是他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你们,可能以后只是彼此的一份----en en en,不太重要的回忆吧!小编的朋友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毕业后朋友去了某地方科研研究所,该研究所当时刚建成并招了第一届研究生,朋友所在的课题组就来了一位,但就这一位研究生让朋友觉得自己中了“彩票”!朋友在该课题组是助理研究员。这位刚进实验室的新生,刚进课题组,对朋友以及另外三位工作人员可谓是怼天怼地,谁也不放过,并认为他们身上没有一丝一毫值得自己敬佩的地方,天天在群里找自己的导师“投诉”四位工作人员,整的朋友及他的同事们既心累又无语---先说下小编的这位朋友,硕士期间发了两篇SCI,其中一篇Angew,其余三位均是有至少一篇一区文章的人。反过头来看看该生,不对,现在称其为“奇葩”吧,一个名不经传的大学毕业生,刚刚读研啥都不会还指责别人能力不行。朋友及其同事忍了多次之后,终于爆发。于是,他们多次找自己的领导,即“奇葩”的导师沟通,希望其能出面解决这个问题。无奈这位导师担心如果他教育了这朵“奇葩”,万一其受了刺激做出不可挽回之事---于是领导劝几位下属多忍忍,忍够三年“奇葩”走了就解脱了---导师的这种态度更是助长了“奇葩”的嚣张,甚至快变成了四位助研的第二领导,于是不到半年,四位全部辞职---导师怕学生怕到如此地步,真是教育届的悲哀与失败!导师评价 ★★优点:彼此小心做事,该毕业毕业,该升迁升迁。缺点:没有深厚的师生关系在其中,互相隐忍,内心不痛快!路人陌生型这种类型的导师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心平气和的把你招进来,然后半认真的给你制定了一个课题,接着----放养!没错,就是放养!给你个开头,要怎么结尾就各凭本事吧,为师如果不是事务繁忙,就是水平不够,你们还是自力更生吧!怎么说呢,遇上这种类型的导师吧,和上述一样,不能说你不幸,可也不能说你幸运。说你不幸吧,可是你却得到了绝对的自由,想干嘛就干嘛,反正他也不会管你。可说你幸运吧,自己本来就是一张白纸,还得毕业找工作,没有导师指导,只能自己硬着头皮迎难而上,可能在科研路上不知道会碰到多少的一鼻子灰,还只能有苦往肚子里咽,什么都自己硬扛----最后,自学成才!小编认识的人中就有几位处于这样的一个尴尬境地。其中一位仁兄,起初找导师的时候听说XXX老师学术水平超高,年纪轻轻的就牛逼期刊文章是一堆一堆的发,绝对的学术届小牛啊。慕名过去的他很“幸运”的被小牛所青睐收入门下。直到这位仁兄怀揣着科研的梦想正式进入了实验室,期待学到小牛的独门绝技并直摇而上时,才发现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小牛事务繁忙,底下学子并非只他一人,且小牛还要经常在外面作报告参加会议,或者回来也是写着一堆东西,根本就无暇顾及自己的徒弟们。于是乎,朋友只能自己一步步来,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达到毕业的要求,但过程之艰辛可想而知。朋友硕士毕业后就不想再搞科研了。只记得他说了句“今后,我与他(导师)可能再无任何瓜葛!”另外,小编还有一位学妹,进实验室两年,导师对其不闻不问,学妹虽心有不甘,但也选择自我成才,直到两年后,学妹有事找这位路人导师时。导师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学妹:“----”学妹说,那一刻,她对这个导师不是失望,而是有点忿恨了师生关系走到这步也是令人遗憾,在这种关系当中,导师与学生,两人之间,从未有过互相温暖时刻,却也从未有过翻脸时刻,只是,对导师而言,流水的学生,铁打的导师,他们也许已经对这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见怪不怪了,也可能,对他而言,学生们只要“静静的来,静静地走”就好了!导师评价 ★优点:自我提升极大,能力超卓。缺点:按期毕业太难,过程过于艰辛痛苦。上司下属型这种类型的导师是比较可怕的类型,其典型的特点就是:我名义上是你的导师,但是,我给了你实验平台,给了你读研的机会,你要借助我的平台做实验,靠我发文章,靠我毕业拿学历,所以,你什么都得听我的,我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采用现在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揣着“明学”思想,打着资本家的小主意,这种类型的导师呢,轻则让学生抑郁几年,毕业后只是不再联系而已,重则,想不开自杀的,也不在少数。小编在知乎上,也无意间浏览到这样一个帖子:“复试的时候,老师说他这里补贴多,而且法定节假日都休息,有自己的课题……等进了实验室,一直在剥夺我们的时间,每个房间都装着监控,老师随时看监控,发现谁没在做实验,就会打电话骂骂咧咧,现在是每天打卡,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要一直在实验室,吃完饭就要立即赶过去,什么午休,不可能,每周一天休息,晚上回到宿舍或者周天也要随时待命,过年现在只给放三天,法定节假日几乎不放假,呵呵,补贴高?一个月四百,别的同一个专业的至少八百,还比较轻松,累就累吧,还不给发文章,有史以来,我们实验室老师从来不给发文章的。真心的,很累……想退学,但是,想当初自己那么努力又觉得不值,可是在这个老师的手下,我觉得没有希望,而且真的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夏天的时候40几度,在田里,七八九月,中暑中了好几次,我不过是个女生,老师从来不管这些...难道就任由老师这么压榨么,我该怎么办,何去何从?”“我该怎么办,我该何去何从!”这是多少身处这种境地的学子想解决的问题啊!中国一向崇尚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在现代生活中,大家称自己的导师不再是“XXX导师”,而是“XXX老板”。这种称呼来源于西方欧美国家,在国外,老板给学生发一定的工资以维持生计,因此学生更愿称呼自己“导师”为“老板”,而在中国,当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导师”的思想也逐步变成“老板”思想,于是,在这种导师眼里,师生不再是师生,而是“上司与下属”,这是科研届的悲哀,也是传统文化流失的悲哀----导师评价 ★★★★优点:能力上升。缺点:压力大,得心理疾病,社交恐惧!鱼死网破型如果比压榨还痛苦的师生关系,莫过于让人绝望的“鱼死网破型”了,这种关系总之就是一句话“你让我对这个世界无所眷恋,那就让我带着你一起毁灭吧”!貌似不过几个月,就会报出一则两则“XX博士轻生”的消息,除去被曝光出来的,被学校压下去的更不再少数。看着一条条年轻鲜活的生命撒手人寰,留下亲人痛不欲生的活在人间,不禁有人想问,到底是现在的博士心灵太过脆弱,还是现在的导师过于没有人性!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杨宝德被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而他生前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是,“周老师,我还在实验室,下午过去找你。”紧接着,杨宝德与其女导师之间的聊天内容曝光,引起一片哗然!杨宝德平常除了陪导师周教授吃饭、挡酒以外,他的导师对杨宝德明确提及或暗示的要求还包括:浇花、打扫办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车场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装窗帘等。甚至,杨宝德周五晚还要去周某家打扫卫生,给她擦车洗车,喝醉后还得陪她打麻将,而且还过分干预他的私生活,明确说杨宝德和其女友不合适-----OMG!说实话,小编对这导师也是活久见了,这导师真的不是把杨宝德当做自己的学生,而是给自己招了一个免费的保姆好吗?不对,保姆也没杨宝德这么惨呀!通过这件事情,让很多人都了解到现在大学里很多导师,都把学生当做长工一样使唤,谁说知识分子就不会压迫和剥削人!真的是不怕流氓没文化,就怕流氓有文化!知识分子手中有权力,比官员还可怕。这样的人,真的是枉为导师!也再次印证,素质与学历真的不一定正相关。而现在,一些学生在被导师压榨绝望之际,选择通过轻生的方式昭告众人其导师的劣行,来个鱼死网破。然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你真的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还有父母,还有亲人,还有朋友,你是否想过你的离开给他们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又是否想过,把你的经历告诉他们,找他们倾诉,一起找到解决之法呢。大多数的博士轻生案件在自杀前并没有向自己的至亲倾诉过,怕他们担心,可是,以极端方式离开世界的你,给他们造成的痛苦却是担心的N次方啊!导师评价 ★★★★……★优点:无!缺点:残害人命,荼毒社会!希望大家遇到的导师都是“亦师亦友”型!如果遇到不公正的对待,请不要沉默,也不要逼自己,适时沟通解决,不要自己一个人扛!
00:49【简介】22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目前全国共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记者:卢佳、张文编辑:朱高祥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中新网客户端11月11日电 11日,教育部公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据介绍,目前,全国共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5万人。此次公布的《准则》,针对当前导学关系、师德师风等方面出现的典型问题,明确了导师指导行为“十不得”,为导师指导行为划定底线。《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提到的“十不得”包括:1、不得有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党和国家形象、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2、不得组织或参与任何有可能损害考试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动。3、不得对研究生的学业进程及面临的学业问题疏于监督和指导。4、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5、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6、不得有违反学术规范、损害研究生学术科研权益等行为。7、不得将不符合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评审和答辩。8、不得以研究生名义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9、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10、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教育部表示,各地各培养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按照《准则》要求,依法依规建立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违规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对违反准则的导师,培养单位要依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视具体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直至清除出教师队伍等处理措施。教育部将把导师履行准则的情况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双一流”监测指标体系中,对导师违反《准则》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严格限制招生计划、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情节严重的,将按程序取消相关学科的学位授权。(完)
事件/讨论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崇园在宿舍楼坠楼身亡,此后陶崇园姐姐在微博发文称,陶崇园系因导师王攀“精神压迫致死”。陶崇园家人提供的陶崇园和导师王攀的聊天记录显示,王攀曾长期让陶崇园送饭、买车票、叫醒起床、找眼镜以及私人工作等,并干预其出国读博、找工作等。两人的聊天记录还显示,王攀曾要求陶崇园叫他“爸爸”。2019年12月,南京邮电大学某研三学生在临近毕业之际用一把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据调查发现该生三年来面对其导师长期的谩骂压迫、人格侮辱,以及被逼迫在承诺书签字延期毕业、被要求赔偿不合理的试验费用等,该学生患重度抑郁症三年,最终不堪重负,在实验室用一把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上述报道节选自澎拜新闻、腾讯网我们在为一条又一条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深深惋惜的同时,这一“与导师密切相关”的事件也警醒我们:选择导师,一定要慎重!临近九月,也快到了需要提前联系导师的时候了,一些保研er以为拿到保研名额,过了复试就万事大吉,但其实忽略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研究生导师的选择!很重要!非常重要!十分地重要!因为,研究生导师就是你研究生三年学业生活中的“大老板”:从你的入学指导、科研指导、论文发表到你的暑期寒假、实习就业、能否毕业……导师,可谓是渗透进你研究生三年的方方面面,你研究生三年学业生活的质量高低,导师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而依据导师与学生的交往,我们分为“PUSH程度”和“成果获取程度”,“Push程度”,也可理解为导师要求你的付出投入程度以及任务强度;而相对应的“成果获取程度”就是研究生阶段导师的帮助带给我们收获和可见成果。按照此类划分方法,以“高强度的有”和“几乎没有的无”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01类型一:有PUSH有成果此类型简言之就是“带你飞”的导师,导师自身很有干劲和学术热情,带你做项目,带你发文章,带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帮你引荐行业大佬,认真指导,指点迷津,甚至还会关心你的个人生活和实习就业,未来规划与学术困惑等等....这类“神仙”导师往往会高标准、高效率、高要求,PUSH强度比较大,需要个人做好抗压准备,但个人收获也会非常大。如果有计划从事科研、读博深造的同学,此类导师一定且行且珍惜。02类型二:无PUSH有成果这类型一般导师不怎么管也不怎么带,发文科研都主要靠自己。什么事情都需要学生自己来做,但不太会让你做私事。面对这种情况就只能是你自己努力成为“超神大佬”,不靠导师推动带领来获得较好的成果和收获。但如果个人有科研学术的发展规划,选择此类导师就很不利了。03类型三:无PUSH无成果这类型主要是佛系导师,对学生主要实行放养。一般这类导师虽然学术上不会带你飞,但人品也不会太差。可能三年见不到太多次,但毕业论文会管管你,如果碰到比较好的导师,会在最后实习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帮忙。这类就比较适合没有继续学术科研计划、打算毕业就业的学生,大概就是“佛系导师、佛系学生”。04类型四:有PUSH无成果此类型是各位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一定!一定!一定要竭力避免的!该类导师会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让你各种打杂,甚至做一些老师的私人事务。而或许有些项目你参与了,其中一些行政事务、申报撰写等繁琐事务都是你来办,实验、模型也是你自己废寝忘食一步步做出来的,但最后成果发表却与你无关。尤其是很多院校研究生毕业条件包括文章发表,并且有一定文章等级要求,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导师的带领研究生阶段发表高级别的期刊的难度非常之大,成功可能性也偏低。所以很有可能研三的时候你就会面临毕业论文写完但发表成果不足的延毕问题,最终你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成果,致郁程度极高。除此之外,这类型导师的“高强度Push”,往往还伴随着强控制欲,很少鼓励,而是更多地对你进行打击与打压,上述“王攀事件”的案例便是其中一例典型。这类导师往往以自己手头的项目为优先,如果你研究生毕业就想就业,此类导师很有可能也会禁止你出去实习。这一类导师手下的学生的延毕情况有很大可能会远远高于其他老师,一定要慎重再慎重!通过以上简单的分类相信保研er们对不同导师类型有了一定了解,以下的金字塔图可为同学们提供选择上的优先级(仅作参考):那在了解各个导师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又该如何选到你的“one pick”导师?明确自身能力以及自身需求导师与学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在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导师的情况下,才能选到和自己意向高匹配度的导师,我们需要考量:简单来说,如果你更倾向于尽早就业,可以选择一位学生风评好的、人品好的佛系老师,哪怕在专业科研上帮助不大,但至少符合你的预期,研究生学习生活也不会十分致郁。反之,如果你想读博深造,那你就需要尽量选择行业大牛且会带你飞的导师。关于选择“大牛”导师的小tips——部分导师由于过于“大牛”会没有时间带学生,完全让你自力更生,但一般会有较好的资源和平台,这个就要看你自身是不是一个自主能动性强的人了,这个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尽可能地搜集导师相关信息关于导师信息的搜集,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学院官网学院官网是获取导师个人信息最直观的地方,包括导师的研究领域、级别、职务、所获成就等个人信息。一般学院官网会提供相关信息,也有部分院系因种种原因发布的相关信息较少,甚至有的只有照片和姓名,那这就需要保研er们善用各类搜索引擎了。中国知网以“作者”进行检索,看导师近几年的研究方向、发文量、期刊级别以及是否带学生发文章等等,是导师学术成果的一个重要展示。外文期刊数据库此类数据库数量过多,如Web of Science, Scopus等。部分专业会更侧重外文期刊的发表,那就一般需要以导师中文名的姓氏拼音进行检索,关注角度同上。导师评价网导师评价网为一个由各高校学生匿名发表对导师评价的平台,其中会有针对导师比较真实的评价,可以通过“学校”“专业”来进行检索。与此同时,会有部分导师无法检索到,各位同学酌情使用。师兄师姐&其他学生们以上都是线上的数据信息,而师兄师姐是最为直接接触到导师的人,可以通过师兄师姐来对导师有一个侧面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咨询上过课的学生或者同院系的其他导师门下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有意向的导师的风评如何。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前了解导师是否适合自己。相信同学们对如何选择导师都有了一定了解,但归根结底,导师选择的根本原则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最后,祝各位同学都可以匹配到适合自己的那个one pick导师!
现在已经临近5月份中旬,20考研的进程也开始步入正轨,因为疫情的影响,初试成绩推迟、国家线公布推迟、考研复试还推迟,今年的考研复试可以说是非常曲折了。现在,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为复试做准备,线上面试调试,学校的预调剂系统开放,距离官方公布的调剂系统开放还有10天左右了,从现在到调剂系统开放的这段时间,20考研复试估计会迎来一波高潮。随着各个院校的复试开始,第一批拟录取的考生已经出现,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儿童医学专业已经给通过复试的考生发了通知,在昨天,北化工大学的化工学院也公布了第一批拟录取学生名单。可以看到,从五月初开始,已经有部分院校完成了复试,而且基本上都是通过线上复试的方式来进行的,在后面的几天里,估计绝大多数院校都会开始进行复试。因为今年疫情的原因,考生们不能大规模聚集,也就导致了今年的复试要在网上进行,至于网络面试需要做哪些准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小编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系统地总结过。今天我们要来谈的是,在今年网络复试中,导师到底看重学生哪一点?我们又该如何去向这方面靠拢?我们可以根据已经复试结束的学生的反映来分析一下。因为是线上面试,所以很多考生觉得最后的成绩会以初试成绩为主,确实,因为线上面试,导师们并不能很好地去了解一个考生的能力,时间和条件比较有限,所以跟往年的复试相比,今年的初试成绩可能会比往年占的比例大一些。不过,这还不至于让我们放弃,通过前面复试结束的考生反应,有高分考生险些被刷的情况,也有低分被录取的考生。这时候很多考生就会有疑惑了,线上复试,导师到底会看重学生的哪一方面,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已经公布复试细则的院校来看看,看看他们公布的复试细则中,导师们到底倾向于哪个方面。我们可以来看看燕山大学的复试评分标准,复试总分为220分,其中外语水平和培养潜力分别占50分,专业知识及能力占120分,从分数的比例来看,学校还是更侧重于学生的专业和能力,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方面的分数,就不用担心复试会拖后腿。那么在剩下的时间,我们又该怎么去做?1.专业知识不管是什么方式的面试,哪个导师都不会放弃对专业知识的提问,所以,在剩下的一段时间,我们还是应该把侧重点放在专业知识上。把学校规定的复试专业课再好好看几遍,把学校历年的复试专业题再好好准备一下。如果,在复试中,能够很顺利地回答出老师的专业问题,相信就算是初试分数低的考生,也会有很大机会通过。2.毕业设计今年跟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的复试非常晚,这也就意味着考生们的毕业设计基本上已经完成,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跟着导师做课题项目,所以今年,导师肯定会侧重于学生的毕业设计。以此来看看一个考生适不适合跟着自己来做项目,如果毕业设计做的精彩或者对老师提问的设计中的问题能够轻松应对,会给考生加好多分。至于像英语水平的测试,从往年来看,大多数考生相差不会很大,差不了几分,而且短时间内不好提升,所以现在的侧重点可以放在我们前面说的那两点,做好了前面说的这两点,初试分数不理想的同学也有很大的机会逆袭,成功上岸!
十六年寒窗,冥思苦读,硕士一朝题名,喜大普奔。但是面临的问题接踵而至,自己如何能选到一名适合自己的导师?选导师是自己研究生生涯的头等大事,只有选到适合自己的导师才能为硕士生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何选好导师,小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才是最好的。选导师之前你先剖析自己,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很上进,和年轻老师很聊得开,在研究生期间迫切想搞出成绩,建议你选择年轻导师;假如你自己喜欢和老专家沟通,只对老专家情有独钟,建议你报考学院老教授。导师并不是职称越高越好,官职越大越棒,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第二,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再选导师。在信息化的今天,稍微有点名气的人的相关信息都会在网络查到,更何况是研究生导师。你可以先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譬如你可以先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目标,想在哪一领域大显身手,并为之而奋斗,然后再根据研究领域方向选择导师。选择研究方向非常重要,可以称之为“第二次选择专业”,所以一定要慎重再慎重。第三,咨询校友,摸清导师脾性。每个研究生学院都是一个江湖,江湖里流传着各位“武林高手”导师各种各样的传说,只是我们涉足未深,需要通过校友来打探消息,譬如有的导师研究项目很多,有的导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有的导师开有自己的公司,门下弟子都会去公司实习等等,这些信息有时会有些杜撰的成分,但流传出来的消息也会八九不离十。这时,你可以通过收集到的信息给想跟的导师发送自荐信息,期待好运的降临。第四,好导师是自己争分夺秒抢出来的。研究生复试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的导师名额已经满了。这就包含了一个小技巧在里面,提前联系导师。越优秀的导师越容易报满,选择优秀导师并不只是你一个人的目标,所有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同学都在虎视眈眈,抓紧时间利用一切资源抢优秀导师是一种必然,最好在初试成绩公示的第一时间就联系导师,如果在考研之前就已经联系到了导师说明你手里的牌已经有了王炸,胡牌翻倍只是等待时间问题。最后,打铁还需自生硬。以上种种情况是基于你考了一个不错的分数,如果成绩不理想怎么办,不要放弃,只要进了复试就有机会,复试逆风翻盘的例子不在少数,相信自己,导师都会喜欢积极乐观的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提升自信心,把专业课知识储备好,奇迹一定会发生。如何选择研究生导师,三分在天七分看人,只要自己努力的争取,不抛弃,不放弃,秉承执念,终会选到适合自己的好导师。
距离2020年研究生考试还有2个月,有些心急的同学可能已经联系导师了。选对了导师,研究生生涯就成功了一半过来人告诉你怎么选择一位“真香”的导师。首先明确一点,以后要不要做学术?如果选择学术,导师放第一位,如果选择工作,名校光环放在第一位,导师可以将就。如过打算做学术,一定一定要选择实力雄厚的导师,学校的优先度可以往后排。在哪里做学术不重要,重要的是导师能不能给你带来潜在的资源,以后能发什么水平的成功,做什么水平的项目,可以去哪里深造。目前国内科研人员的最低要求已经提升到了博士,有些学校只允许博士后留校。这个前提下,如果希望做学术,导师必须拥有带博士资格,手里有省部级以上的基金项目或者容易发大文章的课题,最好导师还能有海外关系,能够推荐读博后。千万不要相信简历里写的与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鬼话,这些都是虚的,不靠谱。如果课题组的师兄师姐能够出国或者去名牌大学继续深造,那说明这个倒是实力强,人脉广,在科研圈有发言权,优先选择这些导师。导师的简历一定要去官网查老师的简历,优先选择简历清楚详实,名下有顶级期刊的导师。有些导师甚至会写明自己课题组学生的毕业去向,这样的宝藏导师不能错过。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导师的项目争取能够了解导师领导的项目,比如国自然基金,面上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西部之光等等,项目最好没有结题。有项目意味着他能够支持你研究,不至于三年荒废在整理文献中。还有,努力读一篇老师的文章或者了解老师的研究成果,小心挂名现象。如果打算研究生毕业去工作,那么请以学校优先努力考上名牌高校,企业都是只认出身,出身是敲门砖,能力是进门以后考验的东西。所以一定要非常努力地跨进名校大门。第二步才是选导师。如果打算研究生出来就工作,做横向课题(企业合作项目)的导师比做纵向课题(国家基金项目)的导师好。因为一来做横向课题直接锻炼了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喜欢,又免了自己毕业之后的适应期。二来横向课题导师可自由支配的经费多,能够给你开更多地补助,虽然不能和工作比,但是也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一个硕士生导师能带多少研究生:(1)原则上不超过2个,但是始终有不讲原则的。我们学校通常要求每个导师招生人数不超过2个,如果当年承担有重大项目的导师,可以申请多带1个,也就是最多不超过3个。然而,总是有破坏规矩的人,那就是一群叫做“领导”的生物,他们可以跨专业、夸学院、无视一般规矩肆意妄为地多招生,有的老师一年可以找七八个学生。(2)对于有项目、有经费的老师,招生数量是多多益善,无奈僧多粥少。我们课题组4个老师,3个导师,原则上每年可以招6人,也就是在读人数最多可达到18人,实际上我们现在在读人数只有10人。原因在于学科导师多,每年的招生人数有限,僧多粥少。前几天课题组会时,组内老师还在抱怨,学生太少了,很多事情都没法开展。(3)研究生导师招生人数与学科和导师个人也有关系。通常工科的老师喜欢多招生,因为他们通常承担大量来自企业的横向课题,需要大量学生跑现场、做实验,导师当“老板”的大多数是工科学科的导师。有的导师招生喜欢“精益求精”、“宁缺毋滥”,这样的老师每年通常只招一个学生,没有遇到合适的,甚至一个学生也不招。(4)很多学校规定,有课题、有经费的老师才能招生。研究生一般都是成年人,学校会给他们提供少量的生活补贴,更多的补贴还是来源于导师的课题经费。因此,许多学校就明确规定,有课题、有经费的导师才有招生资格。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研究生录取的综合面试环节,各个学校或学科的考核重点有差异。以工学为例,学科跨度过大的考生不太受考官们青睐,如2019年不少报考小西所在环境工程学科的考生,之前部分是没有实验经历的管理类专业。这也是跨专业考研相比本专业的难点。同时,对于有过科研或学术论文撰写经历的同学较为认可,如今年面试有个导师直接问"你能否说出本专业《生态学报》等刊物一篇论文的结构是什么,你查阅文献时重点关注哪个部分?"。相对来说,这个问题不算难,就算没有撰写过,复试之前的准备也会看过不少文献。遗憾的是被提问的该考生回答的很不好,未出现在拟录取名单中。导师新生交流导师们喜欢什么类型的研究生呢?不同导师的性格不同,喜欢招的研究生也有差异。2019年在我们学科研究生分配会上,根据考生填报的意向选择表,各个导师之间对于部分优质生源还是"争"的比较激烈。为保障公平,导师先后确认学生的排序是一志愿导师数量最多的老师优先挑选。小西之前建议各位考生提前沟通导师就是这个原因,对于提前沟通的考生且在意向选择表中第一个导师填报自己的,导师基本都是招进来,剩下的考生就得看二志愿导师是否要,或者最后分配到未有考生填报的导师。在整个挑选过程中,参加过面试的导师都有明确意向,如XX号考生表现不错,有科研潜力,之前做过不少野外实验等。之前不建议考生化妆的原因也在这里,偶尔一两个化妆或短裙的女生在我们学科面试中很特别,不少考官给打上一个"时尚"的标签,前期都没有导师愿意选择。主动好学、本科期间有过科研经历或发表过学术论文、原学校专业圈内知名度高、同专业之前读研的师兄师姐表现好的生源往往都是导师们比较喜欢的,甚至有不少考生原学校的导师打电话给报考院校导师做推荐,如我带的本科生比较优秀,今年考上你们那边研究生,你还有招生名额吗?可以考虑下她,真的很不错呢。研究生考研面试环节抽选1-2个问题、考官提问2-3个问题,再算上自我介绍,一般20分钟左右,时间短。在自我介绍环节就要突出报考学科所具备的能力,如小西对一个小伙子影响比较深刻,本科期间跟随校内导师经常去野外打样地、采样等。刚好我们研究方向是矿山修复,拟录取名单发布之后沟通了下挺不错的,就招进我们团队。小西觉得各个导师的侧重有差异,之前的邮件沟通和复试后的面谈很重要,与其等着填意向选择表后等导师挑选,不如积极主动提起确定好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和导师,你觉得呢?
2019年考研成绩很快就要出来了,很多考研的小伙伴也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的复试。有的同学已经开始着手联系导师了,那么复试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联系导师呢?联系导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询问学长、学姐来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了解导师的喜好不是让学生投其所好,而是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复试见面的话会更加自然,不至于出现因为没有话题而尬聊的场面,这样会让导师对你的印象减分。第二种方法:关于导师名单除了询问学长、学姐之外,在学校官网上面查询导师信息也是一个好的途径,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准备复试。知晓面试的具体事宜之后,可以取学校官网上查找相关导师的信息,官网的信息一般比较可靠,通过学校官网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师的科研项目、活动动态以及排课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了解导师十分重要,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预先准备一些老师有可能提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三种方法:通过阅读老师的论文作品,了解导师在学术上的见解,这其中包括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次要研究方向、主要学术成果、独树一帜的研究、代表作以及对哪些学术观点所持的态度等等,除此之外,还要熟知你所报考的专业是不是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近些年共招了多少研究生。掌握以上信息可以让我们在准备复试时有重点地复习,同时在回答问题时巧妙地避开不会答的问题。但是在联系导师过程中,也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的。如果反复打电话与导师联系,可能影响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乃至影响导师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仅如此,绝大多数导师对此是反感的,过多的骚扰不利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生、还会干扰了正常的招生工作。据了解,大部分导师会对这些骚扰类型的考生会有一些抵触情绪。同样,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联系之后,感觉导师不够热情,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情程度。所以,适当的和导师联系还是可以的。作为导师,更关心考生对学术的追求,因为他们是知识传授者。所以,喜欢学习的你可以尝试着和导师进行适度的联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