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选择导师,一定要选教授或者副教授,这或许是最荒唐的标准其于罪也

研究生选择导师,一定要选教授或者副教授,这或许是最荒唐的标准

可能参加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学生,对考研相关的一系列事情都有着自己的感悟,只不过在诸多的事情中一定会设计到选择硕士导师这个问题,毕竟好的硕士导师对于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好的导师决定了你就业时的平台,因此所有考研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找一个完美的硕士导师。记得当时自己选择硕士导师之前,也查阅了很多的导师相关资料,看看导师的科研情况,有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等等,但最终我的选择并不是根据我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而得出来的,因为我的学姐给我推荐了一个她口中非常好的导师,于是我就选择了这位导师,当然在之后的研究生生活中也证明了我学姐的眼光。当然,每一个人选择自己硕士导师的标准不同,可能有的是按照导师的年龄,可能有的是按照导师的性别,可能有的是按照导师的近几年科研情况,但其中有的学生会认为选择导师必须是在那些有教授职称的老师里选择,或者是副教授,这才是最佳的导师。这样的标准没有错误,也不能说完全的正确,因为现在各高校绝大多数的硕士导师都是教授、副教授,因为能够带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最低也是副教授,所以这样的标准其实没有任何的价值,也没有什么参看价值,更不要认为教授就一定是好导师。同时,还有985高校、211高校的一些导师不是副教授,也 不是教授,仅仅只是一个讲师,但是却可以带硕士研究生,像这样的硕士导师,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收到硕士研究生的喜爱,因为年龄相差不大,有着共同的话题,并且这样的硕导近几年的科研一定非常的强势。但回到实际,硕士研究生选择倒是其实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必须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够可以,因为或许你认为的那个优秀导师没有选择你,也没有什么价值,或许你不想选择的那个导师,他却选择了你,最后或许你就是他的学生了。因此优秀的导师配优秀的学生,你自己所具备的属性必须足够给力,同时还不要忘记在选择导师之前和自己认可多的导师见面沟通,争取自己能够进入其门下学习,这样才会更有保障。总之,选择导师一方面需要运气,另一方面需要方法,最终是哪位导师带你?这或许无人知晓,但是研究生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积极的去争取自己认可导师手中的名额,这样或许才能最终跟着自己理想的导师学习。

求通久矣

导师是教授还是讲师对于研究生的影响是否较大

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导师的选拔上都会有相应的规则,通常能够带研究生的导师,往往都需要具备副教授以上的职称,这主要是为了保障研究生期间的教育质量,所以讲师带研究生的情况并不常见。读研期间,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学习效果会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影响研究生学习的因素还包括课题资源、实验室资源、行业资源等等,实际上研究生能否在读研期间获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不同的导师往往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所以研究生选导师往往是跟着方向走的,当然也有一部分研究生是冲着导师来选择方向的,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毕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导师会明显提升自己的学习(研究)主动性。实际上,虽然导师之间会存在能力上的差别(资源整合能力上的差别),但是对于研究生来说,这些差别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学习体验,实际上真正能够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在于培养单位能否为研究生营造一个较好的研究氛围。由于重点大学往往有更好的学术氛围,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重点大学的原因。研究生在选择导师之前应该跟导师做一个有效的沟通,明确自己的读研目的以及读研规划,导师也会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情况向学生做一个整体的介绍,以便于双方作出契合度比较高的选择。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逼猴儿

2020考研:导师选正教授还是副教授,你还在犹豫吗?

有考研想法或者已经决定考研的同学们,最好从现在开始就准备考研的各项事宜。那么对于考研报考来说,选择导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每年都会有学生在衡量报个副教授(一般是硕导)还是正教授(一般是硕导和博导),纠结程度不亚于考外校还是考本校。那么到底正教授和副教授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这么多人迟迟做不了选择?导师拨穗、资历不同、科研能力不同副教授和教授从名字上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了。教授的资历更高,对应的科研能力也更强。包括研究的方向较多,可选择性强,科研项目较多,有足够的经费支撑,科研成果多,科研平台更高等。而副教授一般来说,项目较少,研究方向单一,成果较少。小编所在的课题组导师是二级教授,每年的项目经费就有几百万,有的导师真是几千万,但同一学院其他副教授,项目少的可怜,经费也捉襟见肘。这一点来说,教授完胜。培养方式不同教授所建立的课题组,博硕士成员较多,有的还有很多副教授或讲师。因此,对于新入组的硕士而言,很有可能就是小老师甚至博士师兄师姐带你,毕竟博导都太忙了。具体来讲,一开始他们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后面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就需要自己动手自己学习,而导师是在组会上对你进行指导,给你的大方向进行把控,但具体实验遇到什么问题,你就去求助小老师即可。这种培养方式类似于散养。而资历较高的副教授,自己的项目不多,所以会专心带你。从入学后的文献综述,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写论文等,每一步都有自己导师的参与。很多导师还会专门每周抽时间听你汇报,给你解决各种问题等。小编很多同学都选择了这种导师,天天上演与导师的相爱相杀。这种培养方式类似于精心培养。我与导师的日常有的刚成为副教授,很有可能是某个大教授麾下的小老师,这个时候基本就是把你送到大教授那边,和大教授的学生一起培养。而自己的导师则像一个大师兄领导着你们。有时可能和你们一起被领导教育。但这种导师一般都比较暖心,毕竟自己也是刚毕业不久,深谙学生疾苦,跟着这种导师基本不会挨饿。这种培养方式类似于联合培养。学生科研成果不同一般来说,教授作为导师,对待学生虽然有时疏于管理,但在论文等其他科研成果上抓得比谁都紧。博导的项目多,因此实验所获得的的数据和思路也往往较多,科研产出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作为博导的学生,就算你不想写论文,也会有导师在后面追着你写论文。那么相应的科研成果也会较多。小编所在的课题组有师兄5年来发表30余篇论文,这和自身的努力还有导师的指导密不可分。专利证书而副教授带的学生,在实验条件等方面可能会不如博导的学生。例如测一项指标,我们师门可以花钱买仪器,自动监测,而有的经费紧张的师门,则需要学生自己手动测定。这样一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太多,自然论文的水平和数量也受到影响。不过虽然论文数量少,但有的导师对学生的论文负责,会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改,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发表质量比较高的论文了。不管博导还是硕导,自身努力最重要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管是博导还是硕导,导师仅是给你读研提供一个平台和指导,真正需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身处院士团队,但还是没什么成果的研究生也是存在的。即使是副教授但指导学生获得校长奖学金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内在努力和外在条件一样重要。当然,小编上述提到的教授和副教授的区别,是大部分情况,有的博导可能也没什么项目和经费,有的副教授可能经费充足,条件优越。具体的每个导师的情况不同,这还需要考研的学生们自己下功夫去了解和学习,只有充分了解了导师的情况,才可以做好选择。再次总结一下,教授带学生,财大气粗,科研水平高,对学生的指导往往一针见血,科研产出多,但管理松散,多数情况还要自身努力。副教授带学生,日子过得紧巴巴,对学生精心指导,相处融洽,管理较严,更需要自身努力才能有好出路!

旦而哭泣

考研选择导师,是选年轻有为的副教授还是荣誉满身的教授呢?

选择导师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呢?是应该选择年轻有为的副教授还是荣誉满身的教授呢?这是很多考研学生都将面临的问题,之所以会这么重视这个问题,是因为在读研期间导师对于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选择硕士导师时或许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并且按照前后顺序进行:首当其冲的是导师的人品。这是基础和前提,是每一个考研学生选择导师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常说人品好师德才好,对于硕士研究生的你来说这尤其重要,因为三年的读研期间如果遇到了一个人品极度无底线的硕士导师,完全可以相信你的研究生生活将是多么的黑暗。拿我所在的学院的一个导师来举例,是我们院出了名的人品差,几乎所有的导师和学生对她没有好感,而她带的一个研究生日常挨骂(划重点:不是责怪,是责骂,无厘头的责骂)已经是家常便饭,即使这样都没有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做课题,只是经常忙于各种学术论坛。不得不看重的科研能力。研究生和大学生不同,研究生的我们如果没有科研的话,那么或许研究生也就没有价值了,因此在选择导师时衡量导师的科研能力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可以查看硕士导师近5年的科研成果,包括发表的高端学术论文、支持或者是参与的项目和课题、参加的学术论坛,以及现在硕士导师手里是否还有项目和课题等。通过衡量,然后选择适合选择科研能力比较强的导师。导师职称重要也不重要。选择导师时有一部分研究生总是喜欢教授级别的导师,将职称放在了第一位,认为只要职称高那么这个导师就非常的圆满。然而有很多不是教师的副教授或者是讲师,依然有着热情的科研态度,依然在主持着国家级的项目或者是课题,再加上一些教授在科研方面已经没有了青年副教授的热情,所以教授并不见得一定非常的好。总之,选择硕士导师有些学生相信眼缘,只要第一感觉是好导师就义无反顾的选择;有些学生是只看职称,只要职称高就义无反顾的选择。而正确的选择导师应该是人品、科研、职称,三者都具备时,那么这或许才是我们最理想的硕士导师。

可谓穷矣

考研挑选导师,年轻导师和老教授,谁更适合自己?从5个角度考虑

在一场激烈的考场竞争后,终于在“血泪交加”中有一批勇士坚强的迈入了研究生院校的大门,或许在以前的学习中很苦很累,但是,在录取的那一刻这些都化为尘埃了。首先要恭喜已经被录取的研友们啦,金榜题名,前景一片美好,其次,在被录取之后还有很多问题要考虑,比如:在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时候到底要选择一位年轻的导师,还是年长的老教授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行下面五点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啦。考研挑选导师,年轻导师和老教授,谁更适合自己?从5个角度把握一、个人品德人品是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的最基础的标准,也是我们选导师要注意到的最基础的一点。千万不要觉得所有研究生导师的个人品德都是非常高尚的,还是有很多特殊的例子的,无论年轻或者年长的研究生导师,我们都先要立足于人品,通过和导师带的往届学长学姐咨询一般就可以得到答案啦,如果真的不幸遇上品德不过关的导师,读研这几年真的就很有的受了,所以这个问题十分关键。但是也不要因此而担心,因为大多数的导师都是很认真负责的,对学生态度都很好,只要积极配合导师,应该做的事情努力做好,他一般是不会为难你的。考研挑选导师,年轻导师和老教授,谁更胜一筹?从5个角度考虑二、性格特点挑选导师的时候尽量选择和自己有一定共同兴趣爱好的导师,这样在一起探讨的时候才会更顺畅的进行。在探讨的时候,年轻的导师往往因为刚刚毕业年数不多,所以激情比较澎湃,对研究也会更加有精力。相对来说老教授因为资历比较深厚,并且有一定的年龄差,所以在沟通的时候应该下一点功夫,但是老教授腹中经纶更多一些也是必然。三、导师工作日常很多导师在带研究生的时候还有很多额外的工作,还要参加各种交流会,或者到处出差做讲座等等一系列活动,所以就把带研究生的时间逐渐压缩了,但是相对来说这种导师应该是导师中的比较杰出的老师才有资格参与这些活动。相对于老教授,年轻导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研讨。四、个人规划如果在读研究生前你决定读完研会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那最好就是选择一位老教授啦,因为老教授一般在带一届新生的同时还会带一批博士生,所以相对而言老教授更有经验,可想而知以后攻读博士学位就更加容易了,门路更广阔了。五、所选研究方向考生们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前,都有考虑过自己将来的研究角度或者说研究方向,如果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那就根据这个方向去挑选导师,某一个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可能会不止一个,那就再看是偏实际应用还是偏理论,以这个为区分点。一般情况下,年轻的导师可能在实践上会更多一些,但年长的导师则资源会更丰富些。不管是年轻的导师,还是年长的导师,只要是能对学生负责的,经验丰富的就都是好导师。无论最终你是选择了哪种导师或者被哪种导师所选择,都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的努力,导师只能为你的研究给予指点,而不是一味帮助。

古子君子

考研三问:硕导和博导有多么重要?什么时候联系导师?如何选择?

01序 言2020年考研成绩陆续出来了,那么下一步就是研究生复试。同时,我们需要提前联系心仪的硕士导师或者博士导师。那么,什么时候联系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生导师应该如何选择?通过选择与自己更匹配的导师,可以提高研究生复试成功率,可以使得未来的研究生学业更顺利,使得研究生生涯过得更有价值。以下内容,根据个人的硕士研究生生涯,博士研究生室友,以及在不同高校和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朋友,综合考虑,得出了如下所述的一些建议。某高校研究生学位授予典礼02硕导和博导有多么重要?简单描述一下研究生毕业的一些条件,以便更好地理解硕导和博导的重要性。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条件如下: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不同高校要求不一样)。研究生相关课程达到毕业要求(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主要是研究生一年级和博士生一年级学习)。符合质量的研究生论文(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会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其他条件(如英语四级和六级的一些要求,不同的学校规定不一样。如其他综合素质评定等)。所以,研究生毕业最关键的一些内容都与导师息息相关。同时,选择与自己更符合的导师,可以获得更好的研究生科研能力指导,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对研究生相关奖学金的评定,对研究生生涯成果有很大帮助。对于保送博士研究生,对于以后找工作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上,简而言之,选择研究生导师,需要仔细考虑。某高校某学院研究生毕业合影03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最合理?我们应该什么时候接触导师呢?选择导师的流程是什么样子的呢?选择导师流程:在研究生开学后2周左右,各个学院会安排研究生和导师的双选会,互相沟通,互相选择。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等录取后,研究生开学后才联系导师呢?错!我们应该在研究生成绩出来后,就开始主动联系导师。现在看到这篇文章的,又是2020年进行研究生复试的朋友,应该立刻着手联系导师。为什么呢?考研分数已经出来了,基本上能预估自己考研成功的概率。可以与研究生导师进行比较好的沟通。很多研究生导师会问初试成绩,很厉害的导师会在众多候选人里选择一定数量的研究生作为自己的学生,毕竟各位朋友都想选择最牛的导师。某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楼04如何选择?那么,如何选择一位与自己匹配的导师呢?我们选择导师,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一)考研成绩和本科学校非常厉害的导师对考研成绩和本科学校看的比较重,因为他的可选择范围很宽,都想当他的学生。甚至,很多厉害的导师基本上都是保送研究生的学生。对应的,有的研究生导师由于没有那么多光环,或者比较年轻。很多研究生就比较少地选择他们。大部分研究生都喜欢选择教授。(二)个人规划和导师研究方向其实,有些厉害的教授导师的科研方向可能比较偏,应用范围很窄。而很多年轻的导师科研方向很前沿,比较新。所以选择导师需要综合考虑个人规划和研究方向。因为,一旦选定,后续的研究生生活,就是以这些研究方向作为自己的课题,未来读博士或者未来找工作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三)导师的人品和作风是的,这个非常关键。有少量的导师人品和作风有问题,可能还是那种级别很高的教授。我们要选择一个好人品,好作风的导师。一个好作风和好人品的导师,会影响你的价值观,会影响你是否能够顺利毕业。一个好作风和好人品的导师,你们会相处融洽,对你的职业发展,对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帮助。(四)不要盲目追求教授和副教授其实,有很多年轻的导师,可能只是讲师,但其科研水平很厉害,其研究方向很新颖。所以这种导师,对于那种考研分数比较低一点和本科学校差一些的学生,可以认真考虑,并且成功概率比较大。(五)工作几年之后的情况其实,工作几年之后,很多单位就关注你的研究生学校、研究生科研方向等,很少提及导师。除非那种院士级别的导师。所以,不要错过那些年轻的,优秀的,级别不高的导师。另外,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才是最关键的,是对未来工作影响最大的方面。当然,导师的个性和人品,也会影响你的价值观。某高校学位授予典礼05后 记希望,本文对各位考研的朋友有很多帮助。希望,点击关注我的,后续会提供更多的考研、就业、择业、生活等分享。如果大家有不清楚的,欢迎文章后留言,进行沟通和交流,希望助力大家考研顺利。

群生不夭

考研选导师规则:选年轻有为的副教授还是著作等身的老教授?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四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考研,考研成为了一个“热门”。相比于高考,考研要复杂很多,除了初试和复试以外,如何选择导师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其实对于那些笔试后自我感觉还不错的学生来说,笔试一结束就可以着手找导师了。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有太大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选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导师,将直接影响着你研究生三年的学习、生活甚至影响到你的未来,所以导师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也有很多人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其实会有一种纠结,到底是选择那些年轻有为的副教授好呢?还是选择那些著作等身、造诣深厚的老教授好呢?首先,相比于那些荣誉满身的教授,副教授或许更好考一点,毕竟竞争更小。另外,相比于老教授,和年轻有为的副教授见面的机会更多,讨论的机会更多,或许在论文等方面能够得到更多的指导。如果这个副教授恰好又有一个“大牛”导师,那就更好了。对于那些年轻有为的副教授来说,很多人的首要目标就是评上教授,而对于他们来说,想要评上教授就必须要有研究成果,而往往国内的高校都是导师和学生一起做实验、一起发文章,所以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利的,或许能有更多的研究成果。不过,这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第一作者的问题,学生不一定能成为第一作者。相比于年轻的副教授,著作等身的教授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能对以后的读博更有利,因为一般老教授才有博导资格,以后读博也许会更容易一点。另外,教授的资源、人脉、影响力也许比年轻的副教授更好,找工作时也许还会获得推荐机会。不过选择著作等身的教授也有一些缺点,首先,这些教授可以说已经功成名就了,即便是以后不努力、不继续奋斗,他们也已经很不错了。再说,对于教授们来说,如果过了45岁,还没有评上杰出青年、长江学者,那以后其实就不大可能有太多进展了。所以很多教授,这个时候会选择搞横向研究,追求物质上的东西,发的文章不算多,而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总之,无论是选择年轻有为的副教授还是选择那些造诣深厚的教授,各有各的好处,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来权衡,看自己到底追求什么

石榴

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雇佣还是师生?

研究生与导师原本是师生关系,可现实中关系很微妙,研究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同的人与人相处后产生了不同的关系。人都是有情感的,成为什么样的关系也是相互的。研究生与导师在相处过程中,有的相处成亲人,有的相处成仇人,有的依然是师生,有的平平淡淡,有的是明显的雇佣关系。一、亲人关系一个德高望重的导师遇到一个知恩图报的学生,这样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研究过程中就相处成了亲人。有一个教授,他自己的孩子出国了,待学生像待他的孩子一样,学生们也都非常尊重他。一次他生病住院,一直是他的学生轮流照顾他,他和老伴的日常生活,学生们也照顾,学生们把他老两口当成父母一样对待。学生毕业还在帮学生找项目,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学生找工作,每个学生结婚时,不远千里去做证婚人。这样的师生关系真的很令人感动,也值得传承,才真正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师生文化。这种关系也是大家最渴望的,但现实中又太少,真的只能是可遇不可求。二、仇人关系千辛万苦考上了研究生,本想好好学成归来大展宏图,可是偏偏遇人不淑。遇到的教授变“叫兽”,导师利用职务之便性侵女学生、侵占学生科研成果、克扣学生补助津贴等。因学生身份地位的原因,不管是采取法律措施维权还是忍气吞声熬到毕业,最终绝对是仇人关系。这种导师严重违背师德规范,触犯法律底线。每个学生都不想遇到这样的导师,导师没有真才实学,还道德败坏,误人子弟不说,还害人不浅。哎,遇导师也要讲运气,亲人式的导师都是别人家的导师。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导师和研究生最基本的关系,这种情况导师认真指导学生,学生也听从导师指导,导师和研究生教学相长。但导师也只管教,生活中对学生不闻不问,不谈个人感情,是一种纯师生关系。遇到这样的导师,也知足吧,虽然没有象亲人一样关爱,但导师有真才实学,也能学到真功夫。四、雇佣关系有一类导师把师生关系演变成雇佣关系,学术上对学生要求严格,象上司要求员工一样。说是雇佣关系,但学生从导师那里得到的薪资又不等价。生活上也把学生当免费劳动力使用,不管什么地方缺人手,就叫学生顶上。不管自己的工作还是生活,利用自己是导师的身份随意差使学生,跑腿的事都由学生代劳。反之对学生的生活又豪不关心,时间长了,学生心里肯定不平衡,甚至憋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对我有情,我自然对你有义。导师是学生学术、做人处事的标杆。导师怎么做,学生也会怎么学,再说研究生也是成年人,也需要人格的尊重,不能象对待小孩一样。只要双方真诚相待,相互尊重,合理沟通,都能相处成亲人的关系。

假随从

为何国内高校部分硕士生导师甚至博士生导师的学历是硕士?

小西在大学做老师,对于硕士生导师、博生生导师遴选有点了解。本质上,导师的遴选和学历之间存在联系,会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作为青年教师(青椒),近几年进入高校教学和遴选为硕士导师的,如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都是最优秀的一批博士毕业生。但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遴选的条件是有差异的,相对来说,能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的,不管什么学历,学术能力和地位都不会差。而硕士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得区别来看,有进取心的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博士生导师学历是硕士,甚至是本科?一批教育界前辈受限于特定历史原因,不少人晋升为教授和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后,学历依然是之前的硕士或本科。小西所在学科的创始人是一位老太太,学历虽然是本科,但是不影响她的学术能力和地位,早已培养出几十位博士和过百的硕士生,其中许多学生早已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对这些前辈大牛而言,职称晋升、导师遴选之类的事情早已不是追求,已到达巅峰,如1、2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学历这件事,只要他们想,"混"个博士研究生学历不是难事,但沉心于某个研究方向的他们兴趣早已不在此。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不少是本科学历,同年龄段院士也有不少有国外院校的博士学历,共同点是学术做得好,都是某个研究方向的泰斗。不同的是,随着本科生、硕士生的扩招和国内整体学历要求的提升,走科研路的基本要求就是具有博士学位。如国内高校、研究院所的年轻一批博士生导师(约55周岁以下)基本都是博士,基本都是国内外顶尖院校的博士学历(双非院校博士点不多)。在经历上,部分是是工作后继续深造,全日制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或借助留学基金委的平台出国深造。小西之前的博士生导师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工作2年后脱产报考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当时不少人对于他的离职不是很理解),毕业后没有回原来工作的学校,转而进985高校任教。小西相信我们身边有不少类似的导师,相对发展都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同期中不少留校任教的同事受限于平台层次和机遇,至今依然卡在"副教授"。大学美景-导师为什么硕士生导师学历会是硕士?如何遴选成功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遴选的基本条件不同,会比后者低一些。40-45岁左右的一批人中,在双非或区域较偏远的院校,之前人才引进缺乏优势,不少老师是硕士毕业留校的。之前,硕士研究生扩招引起导师数量的不足,毕竟一个导师一年2-3个硕士还算合理,数量再多培养质量肯定跟不上。因此,不少学校在硕士生导师遴选中放开博士学位的要求,有课题、有科研论文的硕士学历的讲师同样可以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甚至部分院校对于1985年之前副教授(副研究院)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的最低要求是本科(含)以上学历。当然,在遴选过程中,肯定是有博士学历占据优势。硕士生导师中学历是硕士的老师,不少职称被限制在讲师。除特定学科外,大部分学科的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已获得博士学位。小西认识一个老师,之前读了本校的博士,后面因为家庭琐事和个人原因,始终无法毕业。没有博士学位,申报课题做主持受限等因素,已主动要求调整到行政岗,转做专职科研秘书。高校导师个人发展硕士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在高校发展如何?小西想说,类似的这一批老师在遴选为硕士生导师后,不少人已取得博士学位,少量是在读博士生(不少人毕业有点难,会延期)。之前,小西和硕士研究生生聊天时谈到过这个话题,她的导师在读博士,将她硕士阶段的一些实验数据用于自己博士毕业,甚至不给她论文署名一作,她疑惑的是"到底是谁在读博士?"。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得知和她合租的一个大学英语女老师正在报考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因为硕士学历的"她"在高校工作颇为艰难。是不是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和事不少?高校在进行学科评估、学校升格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时,教师中博士学位占比是个重要的考核因素,如之前临沂大学就不再和约300名硕士学历的教职续签合同。一旦啊发生类似的事情,学校也会面临极大的压力,所以学校会有"优厚"的文件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校外知名院校的非全日制定向博士学位,保留岗位和正常发放工资,且报销学费,时间是博士学制的3-4年。这会导致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如不少博士生导师招收的在职博士,年龄比自己还要大一点,其实这也很好地诠释了"达者为师"的内涵。但是,也有不少导师觉得没有必要折腾自己,倾向于做一些横向课题,是谁都无法勉强的。硕士生阶段学习和生活读研遇到类似的导师,如何合理应对?小西在文章之前说过,读研时导师是博士生导师,是幸福的。知名院校的话,做到自己喜欢的课题内容或方向,跟着类似导师不需要再次焦虑如何选个导师,直接选择硕博连读或者直博都可以。而且,类似的导师具有完备的团队,如5-10人的教师团队,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缺课题和经费,起码不用读研担心中文论文的版面费哪里出。或者说,在概率学上读研跟着博士生导师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毕业。若硕士学历的老师(在读博士)作为自己的硕士生导师,不要什么理由,单导师制度体系下学生想要主动变更导师难度比较大。类似的硕士生导师要是有上进心,已选择在攻读博士学位,不管是职称晋升被限制的倒逼,或者主动选择提升自己,在指导你开展课题的过程中应该都会比较尽心和负责的。换个角度看,也许你硕士阶段的部分科研成果的会用于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类似的导师也许不会自己单独设计实验,但会全程参与,尤其是设计、测试、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关于署名先后的问题尽量沟通。成功在于努力和规划小小的分享文末小西想说,有兴趣或规划进入高校任教的话,目前来说博士研究生学是最低要求。在本科阶段,建议提前做好读研、读博的规划(能推免为什么要考研呢?),日后科研工作中年龄是个不小的限制,如35、45岁(女生可延至40岁),有机会直博或硕博连读都是值得选择的。和家人沟通好,4年的付出会有很好的收获,至今我依然相信这句话,而且我自己也算是"小小的"验证了这句话。小三十岁的人还在读书,本身就会带来无限的压力,本科、硕士同学工作后的收入和幸福生活对在读博士来说也是无限的诱惑,让人常常想到"要是我不读博,我现在如何如何"。因此,仅仅是做个规划还是不够的,要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让自己坚持下来,在小西认识的大部分博士或教师同行中,不少在读博过程中都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坚持到最后的他们,无比美丽,诸位学子加油!小西文中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发文最大的鼓励和收获!

原原本本

考研选择导师,是选年轻的老师好,还是老教授好?

最近很多考研学子已经被拟录取,辛苦复习终于有了收获。选择导师一直是很多考研人的难题,不少学生考虑选择年轻老师还是老教授,哪一位多个人的学习成长最有利呢?一、研究方向学生第一个考虑的应该是研究方向,找到自己感兴趣愿意学的方向,这关系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或者深造计划。研究生对某一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看看哪位导师的研究方向与自己相符,还要看看导师侧重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向。如果导师经验丰富,人品端正,对学生认真负责,就可以选择这位导师。即使是年轻导师,也可以满足学生的深造需求。如果你有两三个钟意的研究方向,就可以在比较导师之间的差异了。二、人品第一选择导师的时候一定要首先考虑人品,可以向学长学姐打听,如果名声不好,那就不要选择了。确实有一小部分研究生导师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教导研究生的时间少,给学生安排过量的工作任务,不为学生着想。不过一般导师的人品都比较好,对学生认真负责,所以这一点也不用过分担心。三、未来发展规划如果你还要攻读博士,推荐你选择老教授。老教授获得了不少荣誉称号,科研团队完整,在研究领域经验丰富,有一定学术影响力,人脉资源丰富,对读博发表期刊论文都有好处。而且老教授一般还会带博士,你可以继续考在导师的名下,继续做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如果你要直接工作,老教授和年轻导师都可以,不过跟着年轻导师,沟通比较顺畅,思维方式更加一致,办事比较容易,而且年轻导师时间比较多,可以更好地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四、看性格研究生还要考虑导师与自己性格是否合适。年轻导师比较热情开朗,刚做导师也会比较认真负责任,把大量时间精力放在带研究生上。年轻老师和学生年龄差距小,有共同话题,交流沟通比较顺畅。老教授更加沉稳,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年龄差距大,一些思维方式可能会不同,不过也可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最重要的是不要选择性格不和的导师,不要发生什么纠纷。五、导师工作情况很多研究生导师不只是需要带研究生,还可能要教本科生,带博士生。还有部分导师出差,参加学术会议,甚至出国。如果导师太忙,就没有太多时间带研究生,不能提供及时的指导。一般老教授可能需要带博士,还会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和学术会议,所以考生要注意留意导师的情况。选择导师的时候还是尽量多打听导师的情况,不仅要看研究方向以及个人未来规划,还要考虑导师的性格、人品、工作情况,争取选择一位最适合自己的导师。当然想要获得学术科研成就,个人的努力奋斗才是关键,在专业方向深耕细作,一定可以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