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就业压力骤增,考研成为大三大四毕业生最好的选择,甚至很多毕业很久的学生也加入考研大军。这就导致近几年考研压力急剧增加。如图所示是近四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一览,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递增,尤其是近两年更是井喷式增加。考研人数如此之多,他们究竟是为什么选择考研,难道仅仅是为了就业?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不同人群对于考研报以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自己本科阶段掌握的知识量不够,想继续深造学习更多的知识。本科毕业就业压力增加,希望通过学历的加持,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尤其是那么本科学校不是特别好的同学,这种心情越发强烈。高考报志愿时,懵懵懂懂,导致很多学生上大学才发现对于本科专业不感兴趣。于是,想通过考研彻底改头换面,换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去。不少人都是在父母亲戚朋友以及七大姑八大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稀里糊涂的就选择了考研。圆自己心中的名校梦。相信这是不少没如愿考进名校的人的梦想吧。跟风。看到同班同学都在考研,自己也加入考研大军那问题是,考研真如大家所想的那么美好吗?下面有请某985高校的学长给大家分析一下。一、明确的告诉大家,考研成功,毕业之后拿到硕士文凭,找到一份安稳舒适的工作肯定没问题。相信很多朋友尤其是就业之后的朋友更有切身体会,走出校园,没有名校光环的你找工作处处碰壁。想去的公司不要你,,要你的公司你不想去。可是读了研究生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收到很多大公司的OFFER。二、大公司的OFFER也不是凭空就出现的。这同样和你毕业的高校息息相关,更与你在硕士阶段的成绩以及实习经历有关。当然了,如果有导师项目的加持,找一份让你满意的工作是很简单的了。三、本科生在工作几年之后往往会遇到瓶颈,很多情况下都是学历造成的。因为本科出来知识面肯定不如研究生广,再加上公司晋升需要学历作为支撑。没有高学历的你显然需要更多的付出才能晋升。不过如果贵公司竞选的第一个条件就是硕士的话,那本科生就无法达到了。我有位朋友本科毕业后在银行工作数年,业绩很突出,可是因为没有硕士学历导致他无法晋升更无法调入总行,也就是说与升职加薪无缘了。四、硕士阶段的教育方式与本科阶段不同,这是最大的区别。本科阶段只是草草的将很多知识过一遍,但并未深究。而在硕士阶段,你会在某一领域的某个方向进行钻研,培养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方式。综上所述,归根结底,读研是提升自己的过程。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碰壁皆因自己不够优秀,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考研,那就赶紧决断吧。如果你在努力的复习,那就继续努力,在坚持几个月!
985大学本科生和985大学研究生毕业,谁更容易找到好工作?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存在,有的985大学研究生找工作却输给了985大学本科生的情形出现呢?现在,就让我们来捋一捋这个话题。都是985大学生,但录取难度不一样虽然说,985研究生和985本科生,身上都有着985的标签,但是,他们成为985大学生的录取难度,有可能不一样。在高考中,考上985大学,和考研时考上985大学,难度差别比较大。一般而言,大家倾向于认为,高考考上985更难。实际上,有一部分985大学,研究生的数量明显超过了本科生的数量,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高考上985,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比之下,一部分985研究生,本科阶段可能仅仅就读于二本院校。录取难度不一样,当然就会导致就业情形有差别。都是985大学生,但教学形式不一样985大学本科生,通常情况下,都只招收全日制大学生。但是,985大学研究生,其中的有一部分人,可能并不是全职研究生,而仅仅是在职研究生。大家都知道,在职教育和全日制教育,在教学形式上不一样,在教学质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985大学本科生,通常情况下,老老实实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了4年。但是,985大学研究生,如果仅仅是在职研究生,可能2~3年的研究生教育读下来,在大学呆的时间,仅仅只有几个月。与此同时,大学教师对于在职研究生和全职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学方式,都有可能不一样。不同的教学质量,同样也会折射或影响到他们毕业后找工作时的情况。都是985大学生,但文凭含金量不一样现在,有一部分企业,在进人的时候,需要了解求职者的第一学历。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大学生,即便是985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在找工作时,也有可能会遭遇到就业歧视、文凭歧视。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第一学历,并非985大学全日制本科学历。因此,985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文凭和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也有可能出现差别,尤其是如果985大学研究生的文凭仅,仅是在职文凭,含金量就更低了。对此。你怎么看?
我有个学生,之前和我聊到读大学出来找工作的事情。他说,其实在他出来找工作之前,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能力是很有信心的。但是没想到他自己的就业之路竟然是被自己所喜爱的专业牵绊。这个学生是一所985学校本硕一起读的,在读书期间,他尽可能地参加一些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为自己以后出来找工作打下基础: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干部啊!奖学金啊!该拿的基本上都拿了,但是临近毕业,投简历的时候,才发现因为专业名称,他连投简历的机会都没有。其实最近几年,很多高校在专业名称的设置上,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尽量符合人才的需求。这个学生本科是环境工程,看着挺不错的,也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但是读研究生的时候,因为可以保送本校就读了一个环境工程与管理。当时觉得读自己学校的硕士,不用参加考试,也是985,就没多想。但是问题来了!毕业时候找工作,居然在所有企业和单位,找不到他学的专业,网上申请表格的时候,也没有找到相关的专业选项,就这样,这个学生和很多大企业失之交臂。更让人气愤的是,很多招聘环境工程的专业,居然有环境评价和环境分析,和他研究生所学的科目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东西都学了,但是专业名称对不上,也不能去。所以啊!各位家长,在填志愿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专业名称,千万不要自己想当然,不然就算是985毕业,也很难。请大家多多关注孙老师
大家都知道,就业难这些年一直困扰着应届毕业生,毕竟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以2019年应届毕业生为例,居然超过了830万!那么多的应届毕业生涌进就业市场,能够给就业市场带来多么大的压力可想而知。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就业到底有多难呢?没有经历过招聘会的同学真的不知道。最近不少企业都在各大名校开始招聘,这一波招聘热潮就是我们常说的“冬招”!急需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们,会印上几十份自己的简历,投档给用人单位,这叫做海投。如果有用人单位看中了你的简历,自然会通知面试时间和面试地点的。因为冬季招聘的时候可以大批量的选拔人才,随便挑选人才,所以很多企业都很重视冬季招聘,明年春天就能上岗实习。王媛媛是某985高校水利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她的本科院校也是985。按理说这样双985大学的毕业生工作应该是不愁的,可是在这两天的招聘会上,她很受打击。由于自己本专业的女生数量太少,所以女生就业不太占优势,用人单位都觉得男生更能吃苦耐劳一些。的确,现在年轻人刚踏入工作岗位上,确实是需要经常加班,男生比女生更合适。再加上女生研究生毕业已经到了适合生育的年龄,所以工作一两年就结婚生子是常有的事儿,这样一来企业不但要承担女员工产假的工资和福利补贴,还需要招聘新人顶岗,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真的是不太划算,所以说女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了一定的“歧视”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建议女生毕业以后,尽量先考虑编制内的工作,安稳,这样更有利于家庭和谐和孩子的教育。如果你以为男生就好找工作,那你就错了。王媛媛告诉我们,她的同班同学去投简历,双985的学历,期望工资4000――5000人家用人单位都觉得太高了,直接不客气的问:你要那么高的工资,能给我们什么?因为对方是国企,所以不愁招不到人,所以才会这么挑挑拣拣!最近几年毕业的应届生,在找工作中遇到阻碍是常有的事儿,不过别灰心,工作终会有的,即使找不到千里马,先先一头驴骑一段时间,再慢慢找马,也未尝不可!你觉得现在就业困难吗?985硕士工资4000高吗?欢迎留言讨论
研究生毕业怎么找工作?反正不是包分配。我以前在读研期间,总有很多家里的老人说我学历这么高,肯定要包分配才行,老是搞得我哑口无言、心里苦。作为一所985学校毕业的老学长告诉你,研究生找工作跟本科生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自己找以外,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得到导师的推荐的。自己找工作是最主流的方式,主要包括投递简历-参与宣讲会-多轮面试等几个步骤。投递简历,首先需要在学校的就业信息网或者应届生求职网上查询企业的招聘信息。前者一般会发布现场招聘和网上招聘的企业信息。现场招聘的企业对学生可谓是“贴心服务”,参加宣讲会跟面试,学生都不需要担心距离问题。对于那些从大老远跑来找工作的外校学生,也仅需要租个房子,这种情况很常见的,有些外校的学生一租就是好几个月呢。而网上招聘信息就跟应届生求职网差不多。缺点是如果学生在上面发现了“心动”的企业信息,可能还要大老远地跑到其他地方去参加宣讲会或者面试。往年为了找工作,坐飞机全国到处飞的学生可不少。投递简历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任职要求、工作地点、薪酬福利等重要信息宣讲会,我个人认为参不参加都不可以。可以不参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宣讲会很多,忙不过来啊;二是宣讲会实际就是企业的“吹嘘”大会,吹了半天可能也不会详细的讲讲薪酬福利、未来发展等重点;三是地点可能很远。可以参加的原因也有两点:一是有的企业往往会在宣讲会的时候收取纸质简历,当然,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有可能会收取成绩单、所获荣誉证书等材料,企业会据此进行简历的初次遴选;二是有可能会在宣讲会结束之后直接进行第一轮面试或考试。所以,我认为该不该参加宣讲会,就是在网申的时候,重点关注一下宣讲会的地点、是否会收取重要材料、是否在会后直接面试等。当然,想去就去呗。面试,这肯定是最重要的。最开始有个做考题的初试,有的企业是在网上进行,有的则是现场找个教室进行;有的是直接全考专业课,有的则是做心理测试、逻辑推理题等,有的则是全都有,但专业课会简单一些。除了自己找以外,导师也可能会进行推荐,主要有四点原因:一是大学教师地位很高,很多都跟外面的什么总裁啊、高管啊等“大佬”称兄道弟,并且他们的同学一般都是社会成功人士,所以优质的人脉资源甚广;二是很多大学教师都在各大企业里边担当技术顾问等职位,跟很多企业很熟;三是很多老师自己就有公司;四是研究生跟导师的关系一般很亲密,不乏“一师一生”的情况,交流机会很多,很多学生亲切地称呼导师为“老板”、或者学长学姐。正是由于如此,性格豪爽的导师很有可能会给推荐工作,当然自己也必须达标够优秀才行,不然导师才不会贸然推荐你,万一以后砸了他的招牌怎么办喃?导师推荐的工作一般不会差,虽然还是要经过网申、面试等过程,但大大增加了通过的机率。不过也不要总想着导师推荐,导师没有给学生推荐工作的义务,他们只有指导学习、指导论文的义务而已。具体情况你了解了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讨论,方便的话点个关注,感谢~
现在的社会,学历贬值的太快,之前大学本科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个个都是社会精英,自从大学扩招后,本科生遍地走,仅仅是工作的一个最低要求。而考研,提升学历,提升自身工作砝码,成了不少大学生的首选,可是,研究生毕业后就好找工作吗?不一定!某985高校毕业的小陈,是硕士研究生学历,16年毕业后,工作一年左右换了四份工作,五个月前,他终于不在找工作了,整天在家抱着手机玩游戏,下定决心要啃老!说起这个小陈,还真的不是别人,就是小杨老师的远房亲戚,他的妈妈是我的阿姨,从小成绩就优秀,每一次听到关于他的消息,都是这孩子考了全校前几,这孩子拿了多少的奖学金,他简直就是我们亲戚中晚辈的典范,高考时,他考上了全国排名前十的985高校,对于一个河南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毕竟竞争压力那么大,他的升学酒我还去随礼了,看着孩子斯斯文文的,像是一个文化人,就是不太爱说话。大学本科毕业后,直接保送本校研究生。他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大,培养出来一个硕士研究生,可以说是父母一生最骄傲的作品。研究生毕业后,他凭借着自己的高学历和优秀的研究生成绩,进入了我们当地的一家大企业,过上了白领的生活,月薪八千以上,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可是,仅仅干了两个月,他就辞职了,理由是不顺心。之后走换了两份工作,最后一份工作,是他都在教务系统的父母帮忙找的,某中学老师岗位。可是,干了三个月后,他又辞职了,今年过年去他家拜年,他已经在家啃老五个月了,整天就是晚睡晚起,抱着手机和电脑消遣,可急坏了我的阿姨!我们都纳闷,一个研究生,怎么会连着四份工作都做不好?原因在哪?我的阿姨托人找了最后一份工作单位的教务主任,据说:小陈在中学上班期间,工作态度马虎,上课不提前备课,领导交给他的任务,他从来不给反馈,单位里面装大爷,跟同事频繁发生矛盾,在他上班的三个月,他的班级平均分下滑了十分,最后,领导再也不敢用他了,只能让他走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陈自私,自大,不懂得和人交往,工作态度不端正等等,那么,这么多坏毛病的孩子,他当老师的父母就没看出来吗?看出来了,只是,这一切都被他的好成绩遮盖住了,本来想培养出一个大人物,却培养出了一个“大爷”!这事告诉我们,不学会做人,你再高的学历,也只不过是一个废品,你同意吗?
很多人对于这样一种情况很疑惑,就是假如一个是本科的985毕业生,而另一个是普通一本毕业,然后就读了985大学的研究生,这两者之间哪个更好找工作一点,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的谈谈我的看法。企业需求不同,两者找工作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其实找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看企业需要找什么样的人,与企业需求更贴近的人员就是更加容易进入到公司的。并不是说学历越高就越会被企业录取,因为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就是想要找学历稍低一些,但是又不影响公司发展的人员,有些岗位只需要本科生就已经足够了,而本科生与研究生所开的工资是不一样的,所以在985的本科生与本科普通一本之后又就读985研究生的学生之中,企业可能会更加愿意招录985的本科生。而有些企业为了公司的更好发展,他们想要招录更高学历的人才,因此会更加愿意招录普通一本毕业然后就读985研究生的学生。所以,根据企业需求的不同,两者之间被企业录取的情况是不同的。 企业性质不同,两者求职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目前而言,企业性质的不同,所看重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个在职场中已经混迹了两年的过来人,并且在当初求职过程中的所见,还是看清了一些东西的。像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考公务员这样,学历越高的是越有优势的,因为这些企业单位是更加注重学历的,所以应聘这类企业时,普通一本毕业后就读985研究生的学生是比985毕业的本科生更加好找工作的。而对于私企则有不同,首先在学历上是有一定的门槛的,当两者都符合条件之后,公司然后所看重的就是毕业生的能力了,而非一味地看重学历,这就需要两者在面试时候尽情展现自己实力的一面。一个是985的本科生,在高考时候比就读普通一本的学生考出更高的分数,而就读普通一本的学生之后又考取了985的研究生,这两者之间谁更有能力是很难辨别的。所以,企业性质不同,两者求职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 找工作不单单与学历有关,还与面试时候的应变能力有关学历是企业考虑的一个因素,但是也不单单是只关注这一方面,有时候面试时候的应变能力、回答问题情况也都是能够影响面试官的判断的。我当时求职一家企业的时候,其中一个应聘者就是985院校的研究生,当时他面试出来以后听了他问题的回答,就感觉他有些问题回答得太直白了,一下子就让面试官看到了应聘者的最真实想法,当这种想法对企业未来发展不利时,面试官就不会考虑的。果然,最后一个普通的本科生被录取了,而他被刷了。所以,面试时候的回答与应变能力也是很关键的。结束语:对于一个985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和一个普通一本毕业之后再读985院校研究生,两者找工作的难易程度,我认为与企业的需求、企业的性质、两者在面试时的表现有关。我是小刘老师说,欢迎关注、转发和分享。
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每年毕业的本科生不计其数,这实际上给每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很多人愿意参加研究生考试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一些从211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找不到工作。那是什么原因呢?这三个原因是“痛点”,毕业生应注意。1.眼高手低。可以说,这是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当他们面对一些相对不完美的就业机会时,名校毕业生自然而然的就轻视他们,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211名大学毕业生中的有尊严的毕业生,而且他们真的不值得从事这些工作,因此他们会放弃这些到来就业机会,想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在当今社会,研究生也不是很稀有了,除211研究生外,大学中还有985研究生,你不能因为自己是名校毕业太过于骄傲。和其他毕业生一样,盲目追求高质量的就业单位,希望获得高薪和轻松的工作,但作为刚毕业的学生,他们通常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因此,高不成低不就,宁愿等一个好的,也不愿意在一般的公司就业成为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2.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作为一名研究生,会比同期的同学晚了两年进入社会,这意味着每个人都缺乏两年的社会工作经验,许多就业单位在招聘时会非常重视社会工作经验,所以那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有更多的就业机会。3.工作选择太有限实际上,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与其专业不相适应的工作是很普遍的,因为这个社会有太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性,而且作为本科生,活动的空间也更大,相对来说,在就业方面没有太多限制。但是研究生是不同的。他们为研究生学习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再加上四年的本科学习。如果他们毕业后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那将是浪费时间,就业方面没有了研究生学位这样的优势。也就是说,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工作的机会太有限,很难做出大的改变,这也是一些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对于研究生来说,毕业后找工作并不困难,只要您采取正确的态度并结合您的具体情况,通常就可以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至于工资等问题,今后可以继续努力改善。图片来源网络,欢迎关注山东枣峄信息咨询。
硕士毕业生的待遇薪酬,主要还是看自身能力。1、就读院校不同,待遇差距明显。同样是985大学,清华北大和兰州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工作待遇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再说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还是看第一学历,如果本科就读的院校不理想,虽然考研进了985名校,但是毕业后学位证的含金量不高,参加工作后的待遇水平也不会很高。据我所知,现在很多五百强和知名企业的的硕士员工,待遇很可能也就是税前八千,这样下来就算是年薪,也就是10万左右。说句玩笑话,把这个待遇发到网络上,说不定会引得网友一片嘲笑。2、工作岗位不同,待遇差距明显。曾经有一名在央企航天研究所工作10年的985硕士吐槽,自己的年薪只有20多万;也有一名在中国电子集团某研究所工作的985硕士说,自己的年薪到手才15万;更有甚者,又一名北大文科硕士毕业生,提及自己在北京某部委事业单位工作,已经四年多,却是月薪8千无福利。“因为自己专业不好,想跳槽都没法跳。”由此可见,并不是名校毕业、能力过硬,工作待遇就能让自己满意、让旁人羡慕;而且体制内的工作待遇,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优渥丰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体制内工作,退休后的工资很可观,甚至可以翻倍,但是在体制外工作,在退休后的工资却会大幅度降低。因此,表面上看来,私企、互联网和科技企业的精英员工,有可能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是真正让我们羡慕的,还是体制内工作。3、985和211毕业生的待遇,相对普通大学要好得多。但是如果在985大学里分隔高低上下,那么可以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这10所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在求职就业和薪酬增长方面,竞争力最强!曾有一位武汉某国企员工,985硕士毕业生,在网络上晒出年收入,全年工资福利合计43万元,包括24万的年终奖金,全年收入相当可观,在33岁就能够无债一身轻,着实让许多无力买房买车的年轻人羡慕不已。但也有些985硕士毕业生在“拖后腿”,甚至只有月薪3千元,显然是特例中的特例,毕竟作为勤学苦读20年的985研究生,即便年薪超过10万,也只能说是及格水平。对于大多数985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来说,一下子想要年薪百万,除非是天赋异禀,否则确实不太现实。大多数职场精英,也都是从年薪10万、20万,再到三五十万,稳定不跳槽,然后做出业绩和效益,才能达到年薪百万的薪酬水平。当然,除了公认的“生化环材”4大“天坑”专业。毕竟,生物、化学、环境和材料这4个专业,不但涨薪慢、没副业、创业难,而且体现不出个人能力。在这些行业,确实有一些985硕士,工作累、待遇差,发展前景还有限。因此,如果你的第一学历是985大学,专业不是“生化环材”,然后考研或保研成功,成为一名985大学的硕士毕业生,那么恭喜你,只要你择业顺利,那么年薪很可能是10万起步。当然这个待遇水平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你的工作时是体制外还是体制内,是国企还是私企,是500强还是街道办。如果你在职场的每一步都能称心如意,那么10年后,就有可能成为年薪百万的985硕士。当然大多数人,还是在一二线城市里,背负着房贷和车贷,默默生活。
不管是否承认,80%的考研人都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剩下20%是为了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好工作。提升能力?提高视野?增加人脉?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就业,还是为了找到一份高薪不累的工作。但是你以为研究生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too simple。眼下不知不觉已经是过了“春招”,转眼已经在毕业季,很多同学都在忙着投简历,奔波于各种招聘会。他们忧心忡忡、火急火燎,坐立不安、废寝忘食,只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这个样子,真是像极了秋招时候的我们。说起“我们”,其实这个称谓是存在争议的。因为我发现,很多参加过秋招的同学,至今依然出现在各种招聘会现场,重演着秋招时的焦虑,或者说延续着秋招以来的不安。他们很多人就是秋招的“遗民”,里面不仅有本科生,而且有研究生。按多数人的看法,研究生是不应该出现“找工作困难”这种情况的。按一般人的认识,研究生都是高材生,都是智商卓群的精英人士,接受过高等的科研教育。读研究生的人,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天之骄子,区区一份工作,岂不是唾手可得?事实上,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多数考研的人也是这么认为的。考研大军之所以浩浩汤汤,逐年递增,背后的动机或多或少都是为了能够更容易地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直到参加了招聘才知道,现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研究生真的好找工作么?2017年的秋招,可能是很多研究生这辈子最大的拐点。之前关于学历有过的美好幻想,在这一场鏖战中灰飞烟灭。我亲眼看到,身为211高校的研究生同学,每天费力地更改简历,刻苦地查询各种求职信息,为了找一份“看得过去”的工作,前前后后投了109份简历,但是只得到不足10份反馈,最终才只有3家用人单位勉强让他参加面试。其背后的辛苦,真是难以设想。而还有作为一个985的理工科大学的中文系硕士毕业生,要转念去考北大研究生,很可惜也意料之中没考上,不得不去找工作,但是求职,让他也是怀疑了人生。简历不算最好,但也不差,做个几份还不错的媒体实习,学校不错,研究生,发过不少稿子,获过奖,参加过实践项目,六级也过了。但是事实就是,他投出的简历,大部分没有回音。我亲眼看到,身为美国著名高校留学生的朋友,为了在秋招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惜花几万块钱报了求职能力培训班,每天苦练各种笔试、面试能力,坐飞机全国各地跑,光路费就花了七八千。最终也只是得到一个在他眼里“马马虎虎”的工作。我更亲身体会过,从去年9月至11月,前前后后至少投了50份简历,从北京回杭州来回奔波四趟,在湖州与杭州之间,每个星期都至少赶两趟,焦灼等待各种面试消息,火车票积累了一张A4纸。这样的体验,有谁能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经历过近年秋招的研究生(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生),多数都能写出一部属于自己的血泪史。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不禁要问:研究生真的比本科生好找工作么?显然不是。本科应届生,倘若不是要求特别不切实际,找一份符合本科生水平的工作,其实并不难。我的一位本科生朋友说:“本科生出来找工作,找来找去,价格都差不多,工资就3500~5500左右。选择也不是很多,反正都是低于预期的,凑合着干咯。”所以多数本科生在求职的时候,都没有研究生那么纠结,基本上看了一两家就能确定下来,然后很爽快地找到了工作。这么说来,本科生倒真是比研究生容易找工作。其实,这是符合经济学的价格规律的。一般来说,研究生的期望工资都要比本科生高,这是从求职者的角度。如果从招聘者眼里,这意味着研究生比本科生“价格贵”。招聘本质是一场劳动力市场上的交易。求职者在市场上兜售自己的技能或劳动力,购买者则是那些招聘单位。任何交易,都不可能逃离经济学规律。按照需求定律:同样的商品,如果价格越高,那么需求量就会下降。反观劳动力市场,如果面对两个差不多的劳动力,企业当然会选择一个价格便宜的。如果在企业眼里是同样水平的两个人,本科生自然是优先被选择的。很多人一定会反驳,研究生怎么可能跟本科生相同水平?对于理工科来说,我不敢妄议,或许多学两年的编程技术、理论知识,确实能够脱胎换骨,超凡于本科生。但是对于人文社科的学生来说,这是很可能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本身就不是技术性学科,所学的知识多数都和实际应用脱节。如果说研究生有什么比本科生强的,或许就是逻辑思辨能力,这个在分析类的职位上还是有些许作用的。因此如果当研究生在思维能力方面,都比不上本科生,这时候真的是失去了核心竞争力。这种情况下,输给本科生,只是时间问题。即使不是求职过程中,也会在未来的业务上渐渐暴露的。说起核心竞争力,或许很多人都把它寄托于学校声望上,认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学校牌子好。这种“一叶障目式”的优越感,也曾糊弄过我。但是,直到实习后看到单位里面的奖惩提拔制度,我才恍然发现,学校声望,不过是求职时候的一股迷雾罢了。就像相亲时精美的化妆,女子终有素颜的一天,因此它决定不了未来婚姻的幸福程度。你在简历里面大加渲染的东西,最终都只是你为了吸引对方而营造的迷惑手段罢了。你构建了一个精英的人设,用你的学校名望、用你似是而非的实习经历,这些在企业眼里其实都只是辅助信息——辅助计算你的利用价值。而你真正的利用价值,却被深深隐藏了起来,这恰好是企业感兴趣的东西。说句实话,你曾经多厉害,获得过多少成绩,这跟企业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企业关注的是,你以后能给他带来多大的价值。因此,你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匹配到好工作的关键。当然了,由于考研机制比较完善,能读到研究生的人,平均水平都不会差。但另一个问题在于:即使你水平极好,达到研究生的能力,你的求职机会也不一定比本科生多。这是为什么呢?这就牵扯到更本质的问题了企业在哪些情况下会需要研究生?前面说了,少数研究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自己的水平不够。但是对于多数研究生来说,他们的水平都是合格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依然不会像需要本科生那样需要研究生,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因为,研究生有研究生的优势,但也有研究生的劣势。研究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分析能力强大。但这也是他最大的劣势,因为,社会上需要分析能力的岗位其实并不多。比起分析能力,社会还是更需要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前几天,有一个学妹咨询我,是否应该考研。当她介绍自己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且考研的意向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所以考会计研究生。我毫不犹豫给出了劝退的建议。“并不是我泼冷水。如果你考的是金融、经济类的研究生,我一定会支持。因为,它们的就业方向是在金融投资领域。而金融投资领域需要庞杂的分析能力,一般本科生是兜不转的。但是你作为会计专业的,而且想去做财务。财务人员,本科生就可以胜任啊。本科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企业为什么要招研究生呢?”“确实,有些国企或大集团,出于员工素养提高,人才储备战略等等,在人员结构方面有一些硬性指标是需要给研究生留一定名额。但即使留,也未必能比本科生需求量大。因为本质上,财务这个工种,仍是本科生水平就可以的。企业都是理性经济人,既然本科生便宜,为什么还需要研究生?或许你会说有差距。但即使有差距,这更多地也是CPA证书带来的。读研所能获得的,或许只是两年时间,给你去准备考CPA罢了。”这段对话,基本上反映了我对于研究生需求量的思考。有些工种,对于理论能力、分析能力较高,那当然是研究生优先,例如金融投资、市场调查、分析师等等。拥有这些工种的单位,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岗位供给量并不是很大,基本集中在大城市。一旦找到,当然是好工作,但是机会没有普通工种多。有些工种,并不偏重于理论能力,而是基础技能,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核算等。这类工作,只需要有基本能力就可以了,算不上什么好岗位。但是需求量大,机会多。因此,我下了一个结论:研究生,虽然能找到好工作,但是不好找工作本科生,虽然好找工作,但是很难找到好工作。一个机会多,质量差。一个质量好,机会少。任何处境,都是有优有劣的。研究生并不比本科生有利。可悲的是,目前研究生依然看不到这一点,甚至天真得可爱。在一次三人一组的面试中,我亲耳听到某985高校的研究生如此描述自己的期望工资与理由。他说:我的期望工资不高,就是15万以上。面试官心里估计在骂街,但是保持微笑地问:喔这工资不低哦,为什么这么设定呢?那人说:我就这么跟你说吧。我粗粗计算了一下自己读研期间的成本,读研学费是44000一年,日常开销是2500左右每个月,这样算下来就有11万8。另外我以后还要在这座城市生活,一年生活成本应该也不会低于5万吧。所以我定这个目标应该不算是高的。面试结果,在下一轮的复试中,果然没再见到他的身影了。这位仁兄的回答可能反映了绝大多数应届生的心理吧。但是也触犯了求职的忌讳,犯下不少错误。他犯得第一个错误是:不专业。身为一个金融学生,居然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只算了显性成本,而没有计算隐性成本,也就是机会成本!这位仁兄谈工资的口气很牛,一副不容让步的样子,这种胆识可敬可佩,很明显是在演绎一位桀骜不驯天之骄子的人设。但是,既然你这么牛,把读研的成本算的这么细致入微,怎么能犯一个入门级别的错误呢?成本是由显性成本和机会成本构成的呀,如果非要按成本去给自己定价,那至少提一下机会成本吧——“这两年我放弃了直接就业,如果直接就业每年工资多少多少。”这样一来,你计算出来的年薪估计得有二三十万了吧。这是重大失误啊,太不专业了!当然,“不专业”只是表面错误,根源是认识上的。他忘了自己是在求职和面试啊!诚然,在读研路上,你付出了很多。但是这跟企业有什么关系呢?你读研花费了多少,凭什么要让企业来为你买单呢?你以为你是谁啊就可以漫天要价,一开口就让企业帮你报销学费?企业招工,并没有欠我们,我们没有理由把自己的旧账翻出来让对方去承担。这种认知上的错乱,其实直接暴露了求职者的分析能力不足。只知道从自己个人角度考虑问题,而不能从双方角度思考。最起码的态度,至少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博弈的。如果你真的足够自信,完全可以说:“我之所以如此期望,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我在诸多方面都比本科生强很多,也在同班研究生之中属于优秀的。我愿意为企业付出更多,尽可能创造更多地价值。所谓得到越多,责任越大,我不是在贪婪地索取,而是一个对自己未来目标的筹划。我希望用一个更高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去承担比别人更多的责任。我期望自己能付出与15万相当的心血,让自己能够与这个工资相匹配。我相信自己能够实现的,请你们相信我,考虑考虑。”这样一说,至少从态度正确性上是无可挑剔的,能否被认同,就取决于对方信不信,如果对方认为是空头支票或者是套路,这也没有办法。而一旦对方认同这一点,你们的合作就算是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了。当然有些人并没有这么自信,认为这会给自己更多压力。那你至少从横向比较去回答:“我之所以这么回答,是参考了XX企业、XX企业、XX企业的薪酬水平。我认为这些企业基本上代表了这个行业的待遇水平。在我眼里,贵公司并不比这些企业差。我相信贵公司对待人才的态度也不会输于那些公司。因此,我希望能在你们公司得到如这些企业一样的工资水平。”但是,很不幸,面试技巧的缺乏和认知的短路,这些毛病,从本科生到研究生都没有得到改善。所以,研究生没能超越本科生,一点都不冤枉。所以,就不要再抱怨,不要再焦灼了。研究生并不是天之骄子。从价格上,比本科生贵;从需求量上,针对性的岗位也比较少。研究生一旦找到工作,当然就是“又贵又少”。之所以,多数人觉得研究生厉害,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那些找到好工作的研究生,那些“又贵又少”的“幸运儿”,这在认知学上叫做“幸存者偏差”。客观条件的不利,加上主观层面的盲目,构成了研究生求职的一个困境。很多研究生能力平平,对就业的认知也略显肤浅,跟企业打交道依然满满的学生思维,这导致很多到手的机会,都从手指间溜走。从内心上,他们对读研的定位就是一种投资,但是又只注重虚的东西,拿不出实实在在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即使找到工作了,也未必能够守得住。找工作并不是什么终点,暂时欺骗一下对方,把对方糊弄过去,这没什么可喜悦的。以后还是要和单位长期相处的,建立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设,是很难维持的,即使要维持也很累。人就一辈子,何必这么累呢?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工作其实就是那个原本就属于自己的位置,它一直都在那里,不管你一开始选择高于它的、还是低于它的地方转悠了几年,最后还是要回归到真正的归属地。既然如此,又何必纠结呢?真实敞然地去求职吧,最终收获一个与你匹配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干好它,未来定然不会亏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