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无惧极端恶劣环境!河南科研人员最新科研成果被国际公开发表!吉原

无惧极端恶劣环境!河南科研人员最新科研成果被国际公开发表!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可穿戴柔性压力传感器在电子皮肤、人机交互、运动检测和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日前,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基可穿戴柔性传感器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该论文题为“Lightweight, Superelastic and Hydrophobic Polyimide Nanofiber /MXene Composite Aerogel for Wearable Piezoresistive Sensor and Oil/Water Separation Applications”,第一作者为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刘虎副教授,第一学生作者为2018级硕士研究生陈晓玉,通讯作者刘虎副教授、刘春太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潘曹峰研究员。刘虎副教授目前,对于可穿戴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提高传感器的响应性能,而往往忽略了对传感器在不同实际工作环境(如正常或极端的机械变形、温度变化等)下性能的研究。刘虎副教授的研究选用耐高温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PINF)作为骨架,水溶性PAA作为粘结剂和碳化钛MXene纳米片作为导电填料,通过环境友好的冷冻干燥和热酰亚胺化工艺构筑了超轻、超弹、疏水并具有特殊的“层-架”结构的PINF/MXene导电复合气凝胶。该材料表现出超低的压力探测限、宽响应范围以及优异的机械耐疲劳性,尤其在液氮、高温等极端恶劣环境下也具有稳定的传感能力。该研究为制备高性能可穿戴柔性传感材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基于优异的疏水性和特殊的泡孔结构,所制备的导电复合气凝胶在油水分离领域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11”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首批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4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设有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硕士点,拥有“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国家111引智学科创新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学科及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等,是我国材料成型和模具技术领域理论研究、技术开发、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相关产业技术发展主要基地。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5人,教师中85%具有博士学位。中心主任为著名塑料加工专家申长雨院士。学科拥有先进的现代材料制备及分析测试仪器设备,为进行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微观结构分析及性能特征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科还在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多个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学科科研领域包括:(1)模具及高分子材料成型。包括塑料成型过程模型化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中跨尺度建模和计算,塑料制品的成型及模具设计制造关键技术,高分子成型、结构、性能及功能;(2)高分子材料功能化和高性能化。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近年来,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和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973、国家863、国防973、“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等30余项,横向项目6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2007年,中心完成了“神七”出舱宇航服头盔面窗和相关塑料件的研制,得到解放军总装备部的高度肯定,作为全国20个获奖集体之一,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励。欢迎关注"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获取关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精彩资讯!本文部分素材来源: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滴雨成溪

椎名

明日启动!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落户华中科技大学

长江日报4月16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日前获悉,“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将于4月17日(本周六)在华中科技大学启动。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此前两届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该赛事面向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整个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总决赛预计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据介绍,前两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支队伍报名,本届大赛预计将吸引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机器人研究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王牌领域之一。据介绍,学校汇聚了一大批机器人领域著名专家,形成了以7名院士为核心,4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师资队伍。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了解到,17日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大赛工作人员将向同学们介绍本次大赛的比赛流程、奖项设置、组队要求、作品提交以及相关时间安排等具体事项,并为同学们解答关于比赛赛程的相关疑问。此外,往届大赛获奖团队代表将现场进行经验分享,就赛事相关问题与高校研究生深入交流。位于光谷的相关科技企业还将带来机器人产品展示,与参赛团队对接交流。(长江日报记者吴曈)【编辑:冀杰】举报/反馈【来源:长江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鲁问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今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启动

记者日前获悉,“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将于今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启动。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此前两届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该赛事面向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整个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总决赛预计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据介绍,前两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支队伍报名,本届大赛预计将吸引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机器人研究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王牌领域之一。据介绍,学校汇聚了一大批机器人领域著名专家,形成了以7名院士为核心,4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师资队伍。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了解到,17日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大赛工作人员将向同学们介绍本次大赛的比赛流程、奖项设置、组队要求、作品提交以及相关时间安排等具体事项,并为同学们解答关于比赛赛程的相关疑问。此外,往届大赛获奖团队代表将现场进行经验分享,就赛事相关问题与高校研究生深入交流。位于光谷的相关科技企业还将带来机器人产品展示,与参赛团队对接交流。(长江日报记者吴曈)来源 | 长江日报-长江网编辑 | 宋涛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飞影

研究生国奖人物|同聪慧:追求极致 砥砺前行

同聪慧,山西长治人,中共党员,2018年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刘建伟教授。硕士期间,她学习成绩优异,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一篇,主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一项,获得省级征文活动二等奖,研究生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一等学业奖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等奖项。同时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获得“优秀研究生”、“优秀研会骨干”、“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研会干部”等荣誉称号。2020年9月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人物故事早在大四上学期,她就将生态扶贫定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主动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生态扶贫相关文献,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入学后,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她将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扶贫的历程及经验作为研究方向,开始了在学言学、砥砺前行的奋进之路。“在最好的年华做最对的事”,这是学校“三好三有”优秀导学团队——海曲门第的团队精神,更是她学习、科研与日常生活的座右铭。三年来,她坚持每日早起,每天都规划出一段完整的时间阅读文献、撰写论文,每晚对自己当天的收获与不足进行回顾总结。同时,她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坚持每日阅读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平台上的时政新闻、学术信息,真正做到了将学术融入日常生活。“做事做到极致!”导师的谆谆教诲转化为她精益求精、执着学术的前进动力,不浪费时间、不虚度光阴成为她严格自律的内在要求。春华秋实,瓜熟蒂落。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和艰辛的探索,她逐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规范有了更好地把握。她将自己的思考熔铸到自己的论文写作之中,用心打造自己的代表作,写出自己满意的句子。历经多个不眠之夜,与老师多次的讨论,以及不厌其烦地修改、完善,终于将“毛坯房”建成了“装修房”,写出了自己满意的文章,并发表在211大学学报上。凭借相对扎实的理论功底,她申报的研究生创新基金得以以第一名的成绩立项,撰写的论文获得陕西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优秀论文奖和学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她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不仅需要科研能力过硬,同时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她曾经担任校研会南校区分会活动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会主席等职务,带领院研究生会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基层研会”称号。同时,她还参加了2019年陕西省“大学生假期到政府机关见习”项目,在陕西省体育局机关党委见习两个月,锻炼了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上,她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运动是强健体魄、锻炼自身意志力的重要途径。不间断的身体锻炼,让她收获了健康,也获得了2020年“西军电”杯健身健美比赛女子形体第二名的荣誉。别人眼中的同聪慧同学王倩说:“同聪慧十分自律且努力上进,能够很好的平衡生活与科研。在生活中,她非常热心,对同学们都很热情。在学习上,她刻苦努力,几乎每天都在B楼自习室。对待学术研究,她非常严谨,即使是很小的问题,她也会多方查找资料,力求准确无误。”导师刘建伟点评:导师刘建伟教授说:“优秀的学生总有优秀的特质,同聪慧的优秀品质就是执着、勤奋和努力。在浮躁的社会中,她握住了从容,让读书、写作成为了生活的方式,并塑造了更好的自己。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期待更多美好。”(来源:西电新闻网)

清华大学: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

近日,清华大学正式发布《关于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和《关于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创新体系意见》)。《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提出“四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急需的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坚持内涵发展,面向学术前沿完善学科布局,面向行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坚持开放融合,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能力。只有拿出“真举措”,解决“真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目标。清华大学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的研究生教育整体层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全校研讨中总结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21个主要问题,提出12条举措,重点包括: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调立德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石。凝聚“三全育人”合力,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重点提出融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师德正、教风严、研究活跃、学术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强化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传承学校导学优良传统,弘扬高尚师风,培育严谨学风,完善导学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根据党和国家需要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提前布局和建设相关新兴学科,增设若干高质量的交叉学科,建设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学位项目。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以学生成长为本,以能力提升为要,推进本研贯通,协调推进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改革。实现本研培养方案统筹设计,加强课程衔接,推进学分互认转换,完善本研弹性学制。创新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与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融合衔接。加强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前沿性、研究性和挑战度,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严格课程考核要求。健全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与监督机制。建立支持高水平研究生教材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科教融合育人优势。鼓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鼓励活跃在学术研究前沿的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鼓励研究生在自主探究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涵养内在持久的学术品格、学术情操、学术志趣。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强化研究生实践教学,提升博士生社会实践、硕士生实践实习的育人成效。提升研究生发现真问题、解决大难题、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充分发挥资格考试、选题报告、最终学术报告、学位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的质量把关作用,加大分流力度。坚持以学位论文作为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就业引导。建立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学术规范、伦理道德教育,鼓励潜心学术研究,摒弃学术功利化,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充分激发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术文化和优良学风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层次。持续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顶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招生质量,完善国际学生奖助体系。构建全覆盖的研究生发展支持体系。完善研究生兴趣培养、兴趣发展支持体系,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研究生职业发展指导的精细化水平。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组织实施。坚持党委全面领导,加强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落实院系研究生培养主体责任、指导教师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以及相关部门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职能。《创新体系意见》对清华大学要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创新体系进行了明确阐述,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以健康的学术生态为基础,以制度健全、机制畅通的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一流学术成果产生和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成为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创新体系意见》指出,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理工文医交叉融合,实现各学科高质量发展。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科研宗旨,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科研模式,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大学创新体系,服务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以服务国家、服务育人、文化引领和学术引领为基本原则。直面突出问题,激发创新动能。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讨论会通过全面调研、深入分析,查找出制约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20个突出问题。《创新体系意见》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13个建设重点,包括:营造健康学术生态、完善学术治理机制、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强化面向重大问题的有组织科研、推进学科布局和学科建设、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水平、建设新型智库体系、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的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提升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水平。据悉,学校后续还将研究制定两份意见的相关行动计划。来源:清华大学

埃德加

产学研融合赋能研究生教育改革

产学研融合是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深刻理解研究生教育之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研发方面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资源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创新研究生教育中的产学研合作形态,赋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使其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引擎。创造多元化培养格局过往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产业、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参与程度较浅,联合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研究生参与产业实践的机会、参与度和掌握度等都受到较大局限。研究生培养要精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以更加开放的思想,创造多元化培养格局。打破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路径依赖,创造以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为引领的产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与高校共为培养主体的多元培养模式。不断升级产业、企业对研究生教育的参与度,促进研究生培养跨越高校环境,打破“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的界限,在地方高等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合作机构,或企业开拓研究生学习课程或研习项目,给研究生创造更多途径接触行业、产业等社会实践发展的机会,实现研究生专业知识和产业实践见识共同增长。创新培养管理体制机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形成实时动态的可视化过程管理,为延伸、拓展培养场所提供精细化管理服务。改革以往以学术论文为主的研究生学业评价机制,激励产业或企业深度参与研究生学业评价,形成以应用为导向的多元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业评价方案,助推研究生深入行业企业研发研究,培养卓越且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创设“产业集群创新共同体”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接产业或企业研发需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掣肘一个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更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中试放大,从产业化形成产品到占有市场,环节多且复杂,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人员共同参与。研究生教育的产学研合作应创设“产业集群创新共同体”,突破“一对一”“点对点”的联合培养模式,吸引基础研究团队、应用技术研发团队、行业产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专家以及研究生等多种研发主体聚集互动,形成多层、多面、多维度的产业集群创新局面。在项目管理上,引入市场运营方式,构建开放的互惠互利的研发运行机制,让产业、企业提出“难题”与研发队伍之间全面对接,以“点(产业或企业)对面(产业集群创新共同体)”甚至“面(产业群或企业群)对面(产业集群创新共同体)”的形式,构建“产业重大攻关项目”,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产业集群创新共同体”中多元的对话交流机制,可以发挥基础研究的灯塔效应,引导企业了解和理解某一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激发其成为科技创新发展主体的意识和行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我国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当下,很多企业从资源消耗型的低端转型到知识密集型的中高端过程中,均面临技术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其转型升级需要“扶持”。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作为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勇于担当,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用“产业集群创新共同体”联合中小企业参与共同研发,协助其转型升级。创建“资源共享立交桥”以往的产学研合作存在成果转化“成功率低”的状况。这种成果“低成功率”并非研发成果“含金量低”,而是研发的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低”,或者是转化科技成果的人才队伍与岗位的“适合度低”。因此,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高等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产学研合作机构管理上,应创新运行机制,扩展其职能,强化这些机构的公共服务流通功能,将各种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成果进行扩散性发布与传播,以解决因“匹配度”和“适合度”等因素导致的诸多创新成果“卡”在实验室、“躺”在证书上甚至被贴上“死亡”标签的问题。站在新时代发展的新起点上,面对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需求,我们应切实把握从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市场应用的运行规律。开拓产学研合作机构管理运行思路,建设一些专业化数字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机构,即“资源共享立交桥”,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之间进行人员、信息和成果的沟通、交流及应用推广,聚合“产业集群创新共同体”各方力量。一方面,将行业、企业需求拆解成为技术创新需求,引领各类科技研发人员将自己的研究专长与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对接。另一方面,将专家技术发明创造导向产品转化、行业发展趋势,以促进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将“有距离”的科技创新成果,经过多方协同努力,转化为“无缝”助推产业经济发展的成果,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之间的通道,让师生的创新成果更充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作者俞晓平系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李海芬系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19日第5版

过年好

清华改革创新举措:增设若干交叉学科,支持基础研究自由探索

澎湃新闻从清华大学获悉,2月24日,清华大学发布了《关于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和《关于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创新体系意见》)。根据上述两个“意见”,后续清华将增设若干高质量的交叉学科,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招生质量。同时,将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最重要位置,鼓励师生自由探索;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倡导研究中国问题,推进人文社科与理工医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持续加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校、企业之间高水平人才的流动与科研合作。增设若干交叉学科,推进本研贯通,提升国际学生招生质量《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的研究生教育整体层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清华全校研讨中总结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21个主要问题,提出了12条举措,其中包括: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根据党和国家需要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提前布局和建设相关新兴学科,增设若干高质量的交叉学科,建设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学位项目。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以学生成长为本,以能力提升为要,推进本研贯通,协调推进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改革。实现本研培养方案统筹设计,加强课程衔接,推进学分互认转换,完善本研弹性学制。创新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与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融合衔接。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充分发挥资格考试、选题报告、最终学术报告、学位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的质量把关作用,加大分流力度。坚持以学位论文作为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就业引导。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层次。持续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顶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招生质量,完善国际学生奖助体系。构建全覆盖的研究生发展支持体系。完善研究生兴趣培养、兴趣发展支持体系,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研究生职业发展指导的精细化水平。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加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体系意见》则是清华在“创新体系”的框架下系统推进科研创新作出的重要布局,其直面突出问题,提出了13个建设重点,其中包括:营造健康学术生态。坚持学术自由,发扬学术民主,加大学术开放,完善学术评价,坚守学术诚信,遵守科研伦理,推进学术共同体建设,形成敢于质疑的学术氛围,增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支持基础研究领域的自由探索,建立以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的有组织攻关,强化跨学科交叉,建设一支适应不同科研组织模式需要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和服务支撑队伍。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最重要位置,尊重教师和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判断,鼓励师生自由探索。跨学科交叉研究是孕育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学术创新,倡导研究中国问题,促进有引领性的思想创新成果和艺术创新成果的产生,推进人文社科与理工医的深度融合。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水平。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持续加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科研实践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积极拓展企业和社会资源,促进学校、企业之间高水平人才的流动与科研合作。《创新体系意见》还明确,将构建以国家高端智库为龙头、辐射全校智库机构的新型智库体系;提升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水平,努力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人工智能治理、在线教学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后续,清华将研究制定上述两份意见的相关行动计划。来源:澎湃新闻

不得

清华改革创新举措:增设若干交叉学科,支持基础研究自由探索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清华大学获悉,2月24日,清华大学发布了《关于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和《关于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创新体系意见》)。根据上述两个“意见”,后续清华将增设若干高质量的交叉学科,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招生质量。同时,将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最重要位置,鼓励师生自由探索;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倡导研究中国问题,推进人文社科与理工医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持续加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校、企业之间高水平人才的流动与科研合作。增设若干交叉学科,推进本研贯通,提升国际学生招生质量《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的研究生教育整体层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清华全校研讨中总结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21个主要问题,提出了12条举措,其中包括: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根据党和国家需要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提前布局和建设相关新兴学科,增设若干高质量的交叉学科,建设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学位项目。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以学生成长为本,以能力提升为要,推进本研贯通,协调推进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改革。实现本研培养方案统筹设计,加强课程衔接,推进学分互认转换,完善本研弹性学制。创新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与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融合衔接。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充分发挥资格考试、选题报告、最终学术报告、学位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的质量把关作用,加大分流力度。坚持以学位论文作为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就业引导。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层次。持续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顶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招生质量,完善国际学生奖助体系。构建全覆盖的研究生发展支持体系。完善研究生兴趣培养、兴趣发展支持体系,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研究生职业发展指导的精细化水平。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加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体系意见》则是清华在“创新体系”的框架下系统推进科研创新作出的重要布局,其直面突出问题,提出了13个建设重点,其中包括:营造健康学术生态。坚持学术自由,发扬学术民主,加大学术开放,完善学术评价,坚守学术诚信,遵守科研伦理,推进学术共同体建设,形成敢于质疑的学术氛围,增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支持基础研究领域的自由探索,建立以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的有组织攻关,强化跨学科交叉,建设一支适应不同科研组织模式需要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和服务支撑队伍。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最重要位置,尊重教师和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判断,鼓励师生自由探索。跨学科交叉研究是孕育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学术创新,倡导研究中国问题,促进有引领性的思想创新成果和艺术创新成果的产生,推进人文社科与理工医的深度融合。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水平。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持续加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科研实践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积极拓展企业和社会资源,促进学校、企业之间高水平人才的流动与科研合作。《创新体系意见》还明确,将构建以国家高端智库为龙头、辐射全校智库机构的新型智库体系;提升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水平,努力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人工智能治理、在线教学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后续,清华将研究制定上述两份意见的相关行动计划。(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菊池

四川农业大学全力打造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

四川农业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提升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推进落实教育部“十大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知农爱农的创新型人才。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厚植“三农”情怀坚持党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构建校党委统一领导、研工部统筹协调、院所党委全面负责、导师具体负责的“四位一体”机制。出台加强思政工作、思政课建设等制度,抓好研究生和导师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川农大精神”大思政工作格局,学校入选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创新研究生党支部设置,硕士生按学科、年级或科研团队设置支部,博士生编入教工党支部管理。选聘优秀党员导师担任班主任或党支部书记,教师兼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占比85%。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元素和江姐、王右木等英烈校友红色资源融入研究生教育,培育爱国爱农、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打造实践育人体系,组织研究生入驻科创农庄、博士工作站等,近5年研究生参与科技扶贫、成果转化项目100余个、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2000余次,学校2次入选教育部精准脱贫典型案例。二、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布局坚持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把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龙头工程,统筹高峰、高原和特色学科建设。面向现代种业、智慧农业、营养健康等需求加强学科交叉,推进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构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植物动物为特色、理工经管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近2年,中央财政专项、省“双一流”专项和校本级《学科建设双支计划》《专业建设支持计划》共投入近3.5亿元,突出扶需扶特扶优,保障学科高质量建设。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自评通过专家论证,4个学科跻身ESI前1%,入围学科数居在川高校第三、省属高校第一,5个学科入选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其中农学、兽医学分别进入世界前50强和100强。三、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创新培养模式着重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学术型和应用型不同目标定位,健全课程育人体系、过程管理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教”与“科”紧密融合,科研参与率达100%,对科技创新贡献率超70%,20余名研究生在Science、Cell、Nature Genetic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学校近3年连续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奖,研究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强化“教”与“产”有效协同,建成60个博士工作站、校外基地280余个,参与全省10余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形成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多元投入、合作共赢的育人模式,《畜牧学科研究生“产学研”融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之一,近10年累计派出研究生700余人,选派地包括哈佛、剑桥等世界顶尖大学,规模居西部高校前列。四、以保障体系为基石,提高人才质量持续提升招生就业质量,一方面严把“进口”关,规范学校自命题和复试环节,着力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畅通“出口”关,抓紧抓实就业作工作,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70%以上博士到科研院所、高校工作,50%以上硕士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涌现出获李克强总理接见的金柳、全国大学生创业百强的彭洁等优秀研究生创新创业典型。持续优化课程体系,课程教材质量,推动优质资源共享,现有《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原理和技术》等重点建设课程19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修订研究生导师管理系列制度,规范导师招生权、指导权、评价权和管理权。目前拥有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在内的研究生导师1132人,其中80.7%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占66.9%。【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活精彩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多措并举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

中宏网山东3月4日电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在研究生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学术能力不断提升。近三年,经济学院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成果奖5人,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7篇,考取博士研究生39人,其中通过申请审核制录取博士研究生10人。注重夯实基础,培养学术能力经济学院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注重研究生培养基础工作的落实。一是发挥导师引领作用。高水平的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前提,经济学院将思想素质好、道德修养高且学术能力强作为选择导师的主要标准,并在指导学生的数量上给予倾斜。同时强化导师责任,落实培养目标,不定期召开导师指导研究生经验交流座谈会,分享指导心得,研讨存在的问题,共同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二是提前进入科研培养期。研究方法和工具是青年研究者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经济学院充分利用研究生录取后和开学报到的这段时间,提前着手举办“本硕衔接高潜力学术人才培训工作坊”,打造出从“学习技术”到“钻研思路”最终实现“亲手完成”整个行动式学习过程的全链条培训方式,让准研究生同学能够系统、快速、精准地掌握微观计量方法,并有效提高实证论文写作水平。三是参加项目激发潜力。充分利用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暑期实践等项目提升学术能力,在近两年的乡村振兴重大调研活动中,经济学院成立17个调研队,每个调研队都选派研究生担任队长,在老师的指导下负责调研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报告的撰写工作,在实践中激发科研潜力。搭建学术平台,营造交流氛围一是开办专家讲座,掌握学科前沿知识。经济学院开办经济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讲座,研究生积极参加讲座,通过聆听经济学学术前沿、了解学术动态,与专家面对面探讨和深入交流,激发创新思维,启迪学术思想,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二是鼓励走出去,加强校外交流。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近三年学院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60余人次。成功举办两届省级“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共有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80余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加,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围绕“中国经济学创新与发展”主题进行讲授,组织学生到知名企业和集团参观实践,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三是搭建交流平台,激发思想火花。为促进研究生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学院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举办研究生SEMINAR,从年轻教师中选取主讲人,确定选题,组织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参加,在讨论中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组织“研究生国奖面对面”等活动,通过获奖人员分享科研经历和感悟,主持教师点评总结,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提升研究生学术思维。建立制度保障,激励科研热情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科研要求。为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学院在培养方案中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提出要求,鼓励研究生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等科研工作。合理制定资助办法。为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拓展视野,提高科研水平,学院制定《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学术会议参会资助管理办法(试行)》,对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进行资助。学院还积极鼓励研究生出国访学,2019年有3名出国访学研究生获得学院资助金额近10万元。定期举办学术活动。丰富的学术活动能够促进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的情况下,学院每两周组织一次研究生SEMINAR,每月组织经济学workshop,定期邀请专家来院讲座等,为研究生提供学习交流机会,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学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