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邮电大学举办第四届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洗车场

北京邮电大学举办第四届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

为充分展示研究生优秀创新创业成果,加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深化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北京邮电大学于2019年11月23日-24日举办了第四届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北京青年报在现场看到,人工智能、5G元素的在成果展上应有尽有,来自北邮网络技术研究院的学生常远和他小组成员展示的成果是“5G条件下的AI辅助短视频后期制作”,这个成果在未来5G信号普及后,可以手机用户在接听电话的时候,显示的不是对方手机号,而是一个动态的短视频,让接听电话也有“视频通话”的体验,同时,用户也可以运用ai技术对这个视频进行个性化编辑,让视频中的人物实现任意的舞姿和任意面孔的切换,定制出自己的“视频来电显示”。据了解,北邮2019年重点培育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共立项300多个项目,并优选其中117个项目参加此次展示交流。本届研创展共设四个展区:5G研究与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网络安全,体现了北邮双一流学科的专业特色,集中展示了北邮研究生的最新创新成果。展会期间,北邮同期举办了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授牌仪式和研究生创新创业论坛,为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开展丰富的系列活动。一直以来,北邮坚持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素质教育各环节——设置专项基金,鼓励国际学术交流;实施贯通培养,推动 “本硕博”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衔接;完善培养方案,制定学科竞赛资助和奖励政策;搭建实践平台,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组织举办各类实践活动。2019年,北邮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北邮团队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两项金奖,为历史最好成绩,其他研究生也在国内外各项大赛上屡获佳绩,多名研究生也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未来,北邮将继续保持办学特色,积极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打造创新创业优秀教师团队,推进协同育人,坚持立德树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编辑/崔毅飞

张策

北京邮电大学举办第五届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董鲁皖龙)2020年11月21日—22日,北京邮电大学举办第五届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本届研创展共展出129项作品,聚焦于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信息网络安全、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研究领域,集中展示学校研究生科技与学术创新的成果转化。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徐坤在致辞中表示,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自2016年举办以来,正日益成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品牌工程,涌现出一大批创意新颖、技术过硬、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的高水平项目。他表示,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北京邮电大学将继续保持办学特色,积极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设置专项基金,支持对外学习交流;实施贯通培养,推动 “本硕博”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衔接;完善培养体系,制定学科竞赛资助和奖励政策;建设产教融合大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实践平台,举办相关实践活动等。开幕式后,研创展组织了线上展示及评审、创业论坛、路演和学术之星论坛系列活动。“十四五”开篇在即,北京邮电大学将积极以时代引领为目标,以市场要求为指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坚持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作者:董鲁皖龙

吉格舞

北邮举办第三届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

为充分展示研究生优秀创新创业成果,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深化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北京邮电大学于10月26日至27日举办了第三届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以下简称研创展)。为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北邮2018年初开展了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工作,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近200个创新创业项目,并从中选拔了123个优秀项目参加此次展示交流。本届研创展共设人工智能+、互联网+、理论技术研究、区块链及信息网络安全、高水平创新成果五个展区,内容涵盖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等诸多新兴前沿研究领域。研创展期间,北邮还举办了研究生创新创业论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项目负责人、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和优秀创新创业在校学生分享了成功经验。近年来,北邮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各环节、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形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衔接。通过完善培养方案和修订学籍管理规定、建设一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制定学科竞赛资助和奖励实施办法等政策,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通过搭建平台组织举办创新实践活动,充分展示创新创业成果,有效促进了“创新”和“创投”的有效衔接;通过管理创新,加强组织保障、加大投入力度,结合学校优势学科领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培育了一批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2018年,北邮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分别获得了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亚军、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特等奖、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多名研究生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表示,站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北邮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光明融媒记者 刘博超)

焰钢

辽宁省举办首届研究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

新华网沈阳11月24日电(记者张逸飞)23日,首届辽宁省研究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沈阳体育学院举行,共有来自7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0个项目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决赛。沈阳体育学院副院长刘兴表示,辽宁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助推辽宁经济全面的振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推动我省体育产业乃至整体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沈阳体育学院有义务切实履行责任,有效整合学校资源、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促进辽宁体育产业和辽宁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将研究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办出水平、办出成果、办成品牌。辽宁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陈涛则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辽宁省体育类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是覆盖辽宁省体育类研究生的中心,中心一定要围绕辽宁组织好体育类研究的生各项活动,并整合全省体育类研究生的资源和学科优势,力争在省外竞赛中取得突破。二是希望今天到会的外省企业能够将好的项目放在沈阳,助力辽宁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三是希望辽宁省研究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办成品牌,并延续下去,为辽宁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擒凶记

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开始,比如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研究生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而要想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选择一个主攻方向,然后通过系统的学习来到达知识边界,再通过不断的努力形成突破,以达到创新的目的。当然,某个“创新”要想真正地从知识层面走到现实应用中,还需要跨越多道障碍,这通常也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应用层面的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渠道,应用层面的创新也涵盖了更大的范围,比如传统行业领域就有大量的创新机会,尤其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新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应用层面的创新往往需要有大量的行业应用经验,比如能够通过自身的技术革新完成生产效率的提升,再比如通过生产模式的改变来减少中间环节,从而提升生产效率等等。在当前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通过互联网的资源整合能力来完成各种创新也是一个创新的重要渠道。而要想培养自身的互联网创新能力,需要具备三方面基础,其一是掌握互联网相关技术,至少要了解各种互联网技术的功能边界;其二是具有互联网思维方式;其三是具有一定的行业经验。所以,互联网领域的创业看似简单,实则是难度比较大的。总之,要想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一个渠道是读研,另一个渠道是在行业领域进行深耕,还有就是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学习新的技术来提升创新能力。最后,创业能力与创新能力虽然有诸多共同点,但是培养创业能力,还需要培养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其心之出

清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落地贵阳

日前,清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在贵州小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是清华大学在贵州省首个落地的创新创业基地,基地建成后,双方还共同签署了《共建清华大学创新创业基地协议》,达成一系列产学研合作规划。据介绍,今年6月,清华大学入黔考察团来到贵州小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了由贵州小爱机器人打造的贵州首个人工智能展厅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贵州小爱机器人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多项创新应用,让考察团印象深刻。一个是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的领跑者,一个是中国顶尖人才的摇篮,双方随即达成共识,共建清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基地成立后,贵州小爱机器人将成为清华大学研究生重要创业实践基地。清华将不定期组织推荐创新创业支队前往小爱开展学习、调研考察。贵州小爱机器人对这些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全面支持,包括项目指导、成果转化、政策支持等,而清华将配合小爱完成科技合作、人才输送等方面的工作。此外,双方已商定于下月就人才培养、引进、科研合作等具体事宜展开交流。优势互补的创业基地的成立拉近了企业与尖端人才的距离,为贵州小爱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关注新浪乐居,洞悉房产市场风云变化。】

白菜

研究生创业两次无所谓,瞄一行赢一次就成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他在高新区开启了智能检测领域二次创业的新征程。西安因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芳洲,和他的团队一直朝着让工业设备更加智能化这个目标打拼,朝着“一个烟囱钻到底”。2017年,他们公司实现产值近500万元人民币,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签约收入已超过2017年全年水平,预计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将实现不低于10倍的高速增长。吕芳洲2005年研究生从西安交大毕业后他就投身到创业的大潮中。第一次创业时面临了诸多挑战,多次遇到了资金链的危机,但是因为对自己的产品价值和专业技术非常有信心,所以从来没有退缩过。第一次创业很艰辛但也让他积累了不少创业经验,由于当时行业正处在爆发式增长的前夕,随着校友投资助力,团队也把握机遇发愤图强,2013年的时候他们的业绩已经做到了全国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好成绩。第一次成功创业让他有了更敏锐的商业嗅觉,2014年他根据自身经验判断,认为“互联网+”智能制造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于是于当年9月份注册成立了西安因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了第二次创业,果不其然,2015年5月份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恰好印证了他的预见,智能制造发展迈进了新的快车道。创业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有时经常是九死一生,但是创业者必须认准一个行业,朝着预期的方向前行,要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吃苦耐劳的毅力,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谈到创业成功秘诀,吕芳洲认为,创业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只要坚持自主创新,不因循守旧,敢于打造拳头产品,注定让公司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发展开拓更大的提升空间。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国财并焉

大学创新创业教材有了“上财方案”

“创业路上,如果有了‘蜗牛’的不断试错精神和坚持不妥协的恒心,每个创业者都可能达到心中的目标。”这是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刘志阳团队主编的《创业画布》中的一句话。《创业画布》是上海财大诸多创新创业教材中的一本。经过15年的摸索,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材已形成体系,打造出创新教育的“上财方案”。15年形成创业教材体系教材编写不能一蹴而就,本身也是个不断吸收、传承和创新的过程。自2003年开始,上海财经大学在本科开设《创业学》课程,最初在课堂上使用的是国外的翻译教材。2006年,一些学生提出“为何创业学以西方经典创业理论为主,教材中更多出现的是FACEBOOK、亚马逊等国外案例?”这引发了教师团队的反思,刘志阳说:“这些案例都建立在西方经济基础之上,缺乏对中国创业独特性的研究。”于是,刘志阳决定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学》教材。“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蛇口精神”等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业模式,以及阿里、腾讯、字节跳动、滴滴等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楷模等,这些在中国诞生的创业文化和创业企业出现在他编写的创业学系列教材中。刘志阳不断深入初创企业一线,搜集上海乃至中国的本土创业案例。从2006年到2008年,历经3年的暑假集中采编,才有了第一本《创业学》教材的正式出版。之后,刘志阳团队在2012年至2020年间,又相继编写《创业管理》《创业修炼》《创业画布》《社会创业理论和实践》《创新创业基础》系列教材。这些教材面向不同层次学生:修订版的《创业管理》主要面向管理类本科生和MBA学员,《创新创业基础》作为通识类课程主要面向所有本科生,《创业修炼》则是《创业管理》配套练习教材,《社会创业理论和实践》作为专业选修课程教材主要面向研究生,《创业画布》面向社会上的中小企业和初创者,这些丰富的教材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上海版教材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材编写团队从最初的一个人发展到后来的一群人。依托教材和课程开发,刘志阳团队获得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工商管理教指委金课等“含金量”颇高的奖项。用“创业精神”编写教材创业课程究竟是要培养一个个“老板”,还是要让创业者具有创新精神的核心素养?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刘志阳团队逐步形成自己的理念。围绕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创业管理》强调创新创业核心知识的掌握,《创业修炼》从能力维度强调机会构建和创业领导力的重要性,《创业画布》更多是从思维维度强调不确定性应对理念的养成。“这些核心素养不仅是有创业需求的学生需要具备的,而且和职业素养一样,也是所有青年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教材体系是育人的重要基础,这套教材每一版都贯穿了社会责任意识和商业规则意识的教育。比如,《创业管理》其中一章是“创业伦理”,强调创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合法合规经营。《社会创业理论和实践》强调要把社会问题的解决当作新的商业机会,青年创业者要主动为国家解决社会问题,“不要打小算盘,要做大生意”。教材编写与时俱进,及时融入了数字化内容。从互联网+到数字经济,生动的创新创业实践对于创业类教材提出了极强的知识更新需求。“创业是常新的,需要编写者时时走进新创企业,不断了解科技前沿。”刘志阳团队敏锐捕捉新兴行业的实践,及时更新到教材中。教材内容不断更新迭代,给编写工作带来挑战,但本身也是一次从无到有的“创业”。跨越教与学之间的鸿沟“教材是死的,老师是活的,怎么上好课很重要。”刘志阳说,知识传授和应用之间往往有一条鸿沟,如何让学生所学得以运用,课程设计十分重要。“e电充”是上财创业学院匡时班培养的初创企业,也是新能源充电领域新秀。在“创业管理”课堂上,这家企业CEO曹一纯带着同学们参观光储充放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还对碳中和目标下的创业机会进行了详尽分析。本科生和MBA学员把企业家提出的现实需求作为自己课堂任务和研究课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在深入企业的同时,不断体会创新创业的艰辛和魅力。“这些都是书本上体会不到的。”除了传授创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创业者的素养。在匡时班,刘志阳设置了创业币积分体系,从出勤率、问题回答、微信点赞等方面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自律习惯、反思习惯、积极参与和主动营销习惯,由此构建了创业学习者的完整画像。“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我们也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去解决,并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其中。”创业空间不仅在都市,更在广袤的农村。在创业教学中,上财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乡村,搜集农民潜在的各种需求。去年暑假,正当黄山茶林场的家庭农场主胡青秀为如何提升网上销售额犯愁时,从“云端”收到了来自上财创业学院匡时班的各种网络营销方案,这是匡时班持续多年的暑期实践内容。同学们在暑期实践中的思维迸发,不仅加深对创业的理解,更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我们用‘做中学’的方式来达成专题知识学习,用互助学习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来达成能力提升,用数字化手段来衡量学习效果。”刘志阳说。

福星到

加强大学生学习驱动力促进创新创业发展

【光明论坛】新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如何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一流创新人才支撑,是高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高校学生既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又精力充沛,是最有可能实现创新的人。今年3月我们对重点高校学生进行的学习驱动力调研显示:有29.2%的学生对大学的学习内容不太感兴趣;44%的学生几乎不会将课余时间用于学习;同时,有69%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压力非常大,主要来自就业压力。可见,当前大学生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压力与动力不成正比,学习驱动力严重不足。在本该奋力拼搏的阶段,学习驱动力却严重不足,导致其创新动力缺乏、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创新水平提高和创业精神发展。不解决当今大学生在高校录取入校后出现的学习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创新创业发展就会困难重重。是什么原因导致高校学生学习驱动力不足呢?首先是缺乏学习兴趣。在小学到高中一系列功利性较强的应试教育下,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天性没能得到充分释放,很难找到学习的兴趣点,容易对所学知识产生厌倦,从而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念。另外,多年机械化的应试教育使得许多学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并不明晰自身兴趣和个人特点,只是功利化地进行专业选择,导致学习驱动力不足。其次,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清晰。入学前,许多学生把考取重点高校当成学习的主要目标,在进入大学后,没有利用这个平台以汲取更多的知识,很多人把考试及格当作学习目标,其学习动机带有近期性和功利性特征,缺乏主观能动性,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学习效果博而不精甚至考完即忘。再有就是学生学业考核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的考核多以通过率来呈现,是一种传统的选拔性评估方式。大学是培养社会英才的地方,学生需要达到的专业水平应该通过水平性的考核方式来测评,即达到水平才能过关。但是,对于高校老师,会受课程通过率的束缚;对于学生,只要保证自己不是最差的几个即可,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动力和压力不足。此外,相较于大部分欧美国家的公立学校,我国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学生付费占比较低,这也是学生不珍惜学习机会的原因之一。作为知识传承和创新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极为重要的智力支持,其学习驱动力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国家创新能力。在如此关键的时间节点,若放任大学生学习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将对我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消极作用。因此,主管部门应从制度设计入手,减轻初等教育阶段升学压力,让学生更加贴近自然,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培养学习兴趣,找寻自身兴趣点、使其成为具有健全独立的人格,富有理想、责任感和宽阔视野的人。笔者建议,高校应完善和严格落实学业评价制度,改革和创新学业评价内容,改选拔性考核为能力性水平性的考核;将学生考试不及格后的重修费用按成本进行收费,提高大学生重修成本;建立师生诚信体系,对学生实行严出政策,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者:周育红、张程,分别系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生)

识知

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成校园新时尚

今年的“西安创业英雄”榜刚刚揭晓,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就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在高校云集的陕西西安,获选的10名大学生“创业英雄”中,有4人来自西工大。近年来,以“航空、航天、航海”为特色的西工大将创新创业持续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起一套集课程体系、实践实训和服务孵化于一体的生态系统,打造出以高水平、硬科技、军民融合为鲜明特色的西工大双创模式。双创教育理念“全覆盖”“我读大三时,就受到创业大咖们的影响,创立了西安第六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谈起4年前创业的原因,西工大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闯说。他所说的创业大咖,是指西工大近年来先后聘请的167位校外创业导师。学生们不出校门,就有机会和知名创业导师交流分享,并当面讨教切磋创业经验。“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创新创业是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和刘闯一样,还有许多西工大学子自踏入校园伊始,就受益于学校“面向全体,结合专业,梯次递进”的全覆盖式双创教育体系。“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顶层设计’,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工大校长汪劲松介绍,“面向全体”就是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意识,“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结合专业”则是调动专业课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切实将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学术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优势,“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梯次递进”是根据学生所处年级和创新创业需求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不仅如此,西工大还着力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开设两门创新创业国际课程、10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8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覆盖学生达2000人次以上。“立体化”实践平台助力“奇思妙想”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健楠从入校起,就与学校“飞天创客空间”结下不解之缘。大一时,作为航海学院水下航行器基地的一员,他申请加入大学生创新中心。本科4年,在创新中心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他所在的项目团队完成了“潜创”水下机器人初级产品的构想和模型构建。升入研究生后,创新中心又为他的团队提供免费入驻场地,给予每年5万元的创业资金作为项目研发费用。创新中心还邀请了水下航行器领域的专家,对朱健楠的团队进行“一对一”深入辅导,对其项目进行持续打磨。目前,其公司已免费入驻西工大飞天创客空间创投加速器,在学校的帮助下开始对接市场资本。这样的创新中心,正是西工大投入巨资和人力,为学生打造出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该校党委书记张炜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立体化”实践平台的搭建,强调“基地、基金、项目、竞赛、交流”五位一体,“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校地、校企、校所”三方协同育人,“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融合共生,以此全方位助力学生实现他们的“奇思妙想”。截至目前,西工大已确立航海学院等4个学院为陕西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使其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特区”。在飞天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团队可入驻不同的孵化平台。目前,基地在孵师生企业有59家、创业团队58个、创客500余人,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类项目占比超过80%。优秀创客成校园最亮的星今年4月,将在一期实现对“一带一路”全域高频度重访遥感的“陕西一号”星座计划发布实施。其背后的翱翔星空创业团队由西工大航天学院在校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组成。在西工大研究生创新中心的支持下,目前,该团队已完成系列微小卫星关键组件的开发与试验工作,拥有完善的立方星设计、研发、制造等条件,为国际立方星的设计确立了“中国标准”,而其产业公司也已落地。“‘翱翔星空’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凝聚着学校多部门协作配合的拼搏和汗水。”翱翔星空团队CEO杨中光表示。在西工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离不开这里特殊的创新“空气”。2013年以来,西工大每年划拨1800万余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开展交流分享、实践竞赛和项目实施等创新创业工作,校、院两级研究生也积极筹办各种学术年会、学术沙龙和班级创新大赛。学校还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管理服务队伍,并积极组织指导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认证,鼓励教师从科研项目中提炼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选题。近两年来,每年获批立项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就有400多项,覆盖学生2000多人。如今,创新创业已成为西工大校园里的新时尚。飞天创客创业经验分享会、青春故事分享会等,为优秀创新创业者搭建起展示风采的舞台。“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太阳能Wi-Fi无人机”“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一项项创新高科技成果和他们背后的优秀创客一起,成为西工大校园里最耀眼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