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学教授在论坛上痛斥了不诚信的研究生报考者,引起诸多热议,参与者有学生也有老师。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名大学教授每年都会遇到好几个“脚踏两只船”的学生,见怪不怪,但今年有一个学生的行为特别令人气愤。如下便是这名大学教授描述的事情经过。遇到一个学生,发邮件,尊敬的老师,我想成为您的学生云云。特别今年有一个,头天晚上给我邮件,希望成为我学生,我当时回复可以,第二天没见回信,我问他是否确认,第三天回了:尊敬的老师,已经有其他老师联系我了。我相信应该有不少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遇到这样不诚信的学生,怎么办?说好了报考,老师也答应了,转身就跟了别人,这个事情确实做得不地道。有同行表示亦然:已经被这样的学生坑过很多次,还有更过分的,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说不跟我读研的,我的做法是,以后这个学校的学生一概不要。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这就跟找工作一样,报考研究生本身就是有变数的,即使老师答应了,后面也有可能因为复试或者名额的原因,存在未知的风险。学生在联系导师时,不可能只联系一个老师,然后恰好这个老师就要这个学生。如果不成功,将面临的损失太大,他们做好备选方案很正常。学生多联系几个导师,就像找工作多投几份简历一样,给自己留最大的余地。比如下面这名学生的遭遇。我也是今年刚被拟录取的,我深有体会,当然您说的这样同学也有,但是大部分人来说分两种,一种是您没有明确的告诉他,如果你确定来我这,我就要你了,我就不招别的学生了,现在研究生名额紧张。另一种是您估计说,好的,欢迎你报考,这类客套话。如果前者学生放您鸽子的话,真的那个学生真的人品有问题;如果后者的话,我觉得学生可以原谅,毕竟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这也是人生大事万一您放他鸽子呢?今年我也被老师勉强算放过,不过幸亏时间不太晚,最后还又找上了学校,但是的确也错过了不少机会。老师是几乎明确说要我,我出于信任,不能放人家老师鸽子,所以没找别的学校,结果好久之后有别的老师找我报考,我又咨询这个老师时候,告诉我很抱歉今年学校没有给他名额,当时我也几乎要崩溃了,不过得亏不是特别晚。学生挑导师在国外亦然。国外导师招研究生也是一个名额很多申请者,学生也不会只联系一个导师,除非是之前就认识已经确定会给名额。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申请很多地方然后挑一个自己认为最好最合适的,此种做法非常正常。下面这名学生则说得更为直白。这就跟找工作公司一样,拿到几个offer,选择个好的合适的。我想当时老师您选择高校或者找工作的时候也是选择了好几个。因为气氛就这样了,好多研究生等老师的承诺,最后老师说没名额了。一面说欢迎报考,一面最后说没名额。下次你不要说可以,你说我确定要你了,请你24小时内确定,如果不确定,也不要耽误我招生。请您给学生安全感,一年只有一次考研,陪老师玩不起。当然,这名大学教授之所以感到气愤,是学生没有主动告知,在其再三之下,才得知该生已经联系了别的导师。本来这名大学教授已经给这名学生预留了名额,结果却被放了鸽子,换成任何导师都会有一丝丝的不爽。在小编看来,不来可以,要及时告知之前联系的老师,而不是要老师追着问才告诉已录取其他学校,相互理解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欢迎各位读者留言点评此事件,您的看法将是我更新的动力!我是教育向前冲,漫谈教育,关注教育二三事。
今天是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第二天,有考点贴出了考生作弊的通告。无论什么考试,每个考试者都希望自己能考出一个好成绩,特是对于中考、高考、研究生等升学考试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能不能实现龙门一跃——升入高一级学校,成绩至关重要,一分之差,天地两重天。因此,凡有考试,都会有能力不济者试图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一个好成绩,于是就有了作弊。作弊得来的成绩显然不是自己能力的体现,反映的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对其他考生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对国家来说,选得不是最优秀的人才,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严重的失信行为,是不遵守规则、不诚实、不守信、个人素质差的表现。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 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为人之本。现代社会更是如此。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人价值观中,“诚信”位列其中。当下我们国家正在建立全民诚信制度、诚信档案,一个人诚信如果出现了问题,不仅升学受挫,在现实生活的与人交往、就业工作、金融业务来往、甚至出行都会受到限制,在诚信制度健全的社会里,一个没有诚信的人真可谓寸步难行。希望自己考个好成绩固然没有错,但是成绩的取得凭的应当是个人能力,而非作弊。作弊不仅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也已被列入《刑法》条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使自己以后的各种考试受到限制,严重者甚至要被判刑。诚信比成绩更重要,一个人一次考试失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诚信这个做人的根本。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即便靠一次的侥幸,作弊成功,但却为今后的漫长人生埋下了隐患,它像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毁掉你的人生……罗曼罗兰曾说:“人生的大海上, 风高浪急,你须自恃扁舟,方能到达彼岸。”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成功要得益于努力、才学、机遇、金钱、荣誉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我们的人生之舟上要装载的东西有许多许多,且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的增与删。但是,一个人若想驾驭着自己的生命之舟不断驶向成功的彼岸,就一定要将诚信牢牢地定装在船的中央,唯如是,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铸造辉煌的人生!
文/琪琪说教育(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几年来,学历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很多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纷纷选择了考研的大队伍。今年备考人数比去2020年备考人数增加了60多万,2021年考研也是更加艰难,要想在这次考试中能上岸,是非常不容易的。随着考研的即将来临,关于考研的几个新变化不知你有没有了解呢?第一点变化:经济类综合考试不再和以往一样是有各自招生学校进行各自命题,而是开始将由教育部统一命题。所以,2021年经济类综合类考试在考试题目上可能会比较难,在复习上也不要一直以学校的以往的试题当作最后复习的内容,可以在复习上更加多方面一些,不要只看报考学校出的试题,这也是一个比较难以把握复习方向的难点。第二点变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近的,在统考内容上也应该相近。这一点的意思是,如果后续要想调剂的话,那么调剂的专业选择应该与之前的初试的科目在内容上保持相似,不能有太大的差别。所以,之后调剂的同学还是要搞清楚自己的调剂的专业是否与初试科目相关,如果不同的话也是不行的。第三点变化: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会计专业、审计专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划线将有新标准。对于这7各专业的考生来说,如果有考得比较低的同学,他们不知道分数划分,国家线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所以,压力还是非常大的。第四点变化:考生作弊将记入诚信档案,影响比较严重。这一点是十分需要注意的一点,各位考生还是要凭自己的能力自己在考场上发挥。新研究生考试规定中,不诚信考试的考生将记入个人诚信档案之中,进行比较严重的惩罚,所以,各位考生需要认真对待考试,靠自己的知识在考场上作答,不要因为一次考场而是自己的档案出现不光彩的一页,不要掉以轻心,这还会影响考生个人的未来发展,要引起注意。离考研还剩下不到13天,各位考生准备好了吗?要相信自己可以在这次考试当中取得胜利,祝愿各位考生顺利上岸!2021年考研新变化,作弊记入诚信档案,考生要了解。关于考研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下方积极评论,让大家看到你的想法。往期精彩孩子粘人的问题不要怕,用这4招搞定,培养他养成健康人格高中住校真的有必要吗?听听高中班主任的建议,这三点需要去注意小学生作业太多写不完,家长该何去何从?如何改善这种局面专科生的福音来了,“铁饭碗”不再是本科生专属,还不了解一下?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马明星)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至28日举行。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相关负责人提醒,考生考前要了解相关法律知识,避免触及法律红线而抱憾终身。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去年9月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包括研究生考试在内的4大类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严厉惩治考试作弊犯罪。根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或者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其他帮助的,即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发布的司法解释还专门对“情节严重”的情形进行了明确说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涉及面广。在这三类考试中组织作弊的直接规定为“情节严重”;因作弊导致考试推迟、取消或者启用备用试题的也明确规定为“情节严重”;多次组织考试作弊,组织三十人次以上作弊,以及提供作弊器材五十件以上的同样规定为“情节严重”。根据所涉考试的不同,组织考试作弊或者提供作弊器材等帮助的违法所得数额相差较大,基于严厉惩治组织考试作弊犯罪的考虑,将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也规定为“情节严重”。涉及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构成代替考试罪,将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四款的规定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考生还要知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摘录)的相关法律条款,即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前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前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来源:北京考试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新京报快讯 据教育部网站9月28日发布消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维护公平,提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研究生教育,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现就进一步规范质量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遵循规律,严格制度,强化落实,整治不良学风,遏止学术不端,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努力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二、强化落实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主体责任(一)学位授予单位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质量管理责任制的建立与落实。要落实落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规范》,补齐补强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加快建立以培养质量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二)学位授予单位要强化底线思维,把维护公平、保证质量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任务,加强与研究生培养规模相适应的条件建设和组织保障。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模式和规模,强化培养条件、创新保障方式,确保课程教学、科研指导和实践实训水平。(三)学位授予单位要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组织,强化制度建设与落实,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学位授权点建设、导师选聘、研究生培养方案审定、学位授予标准制定、学术不端处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尽责担当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四)学位授予单位要明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主责部门,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位授权点数量等,配齐建强思政工作和管理服务队伍,合理确定岗位与职责,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强化统筹协调和执行能力,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二级培养单位设置研究生教育管理专职岗位,协助二级培养单位负责人和研究生导师,具体承担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质量管理和研究生培养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五)学位授予单位要强化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建立各环节责任清单,加强执行检查。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关键环节管理。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和专项检查,对本单位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进行诊断,及时发现问题,立查立改。三、严格规范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六)招生单位在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中承担主体责任。招生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单位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严慎细实做好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七)各地、各招生单位要强化考试管理,把维护考试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试卷安全保密、考场监督管理等制度要求,确保考试安全。招生单位作为自命题工作的组织管理主体,要强化对自命题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安排,坚决杜绝简单下放、层层转交。招生单位要对标国家教育考试标准,进一步完善自命题工作规范,切实加强对自命题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特别是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监管,切实加强对自命题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坚决防止出现命题制卷错误和失泄密情况。试卷评阅严格执行考生个人信息密封、多人分题评阅、评卷场所集中封闭管理等要求,确保客观准确。(八)招生单位要切实规范研究生招生工作,加强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层层压实责任,将招生纪律约束贯穿于命题、初试、评卷、复试、调剂、录取全过程,牢牢守住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纪律红线。要进一步完善复试工作制度机制,加强复试规范管理,统一制定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评分记录和考生作答情况要交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要规范调剂工作程序,提升服务质量。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坚持择优录取,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除国家有特别规定的专项计划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九)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应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确保招生工作规范透明。招生单位要提前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招生章程、招生政策规定、招生专业目录、分专业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等信息。所有拟录取名单由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统一公示,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要提供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并按有关规定对相关申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及答复。四、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十)学位授予单位要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根据《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按不同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细化并执行与本单位办学定位及特色相一致的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制定各类各层次研究生培养方案,做到培养环节设计合理,学制、学分和学术要求切实可行,关键环节考核标准和分流退出措施明确。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关键节点突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要求。学位论文答辩前,严格审核研究生培养各环节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十一)二级培养单位设立研究生培养指导机构,在学位评定委员会指导下,负责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监督培养计划执行、指导课程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工作。加快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学督导和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教学评价机制,对研究生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十二)做好研究生入学教育,编发内容全面、规则详实的研究生手册并组织学习。把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计划,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持续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学术伦理要求和学术规范指导。研究生应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导师要主动讲授学术规范,引导学生将坚守学术诚信作为自觉行为。(十三)坚持质量检查关口前移,切实发挥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完善考核组织流程,丰富考核方式,落实监督责任,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和严格课程考试。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五、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十四)学位授予单位要进一步细分压实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等责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要客观公正评价学位论文学术水平,切实承担学术评价、学风监督责任,杜绝人情干扰。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对申请人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论文评阅情况、答辩组织及其结果等进行认真审议,承担学术监督和学位评定责任。论文重复率检测等仅作为检查学术不端行为的辅助手段,不得以重复率检测结果代替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的把关。(十五)分类制订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位论文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真实体现研究生知识理论创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符合相应学科领域的学术规范和科学伦理要求。对以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创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位论文,细分写作规范,建立严格评审机制。(十六)严格学位论文答辩管理,细化规范答辩流程,提高问答质量,力戒答辩流于形式。除依法律法规需要保密外,学位论文均要严格实行公开答辩,妥善安排旁听,答辩人员、时间、地点、程序安排及答辩委员会组成等信息要在学位授予单位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评定工作,违者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惩处。(十七)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原始记录收集、整理、归档制度,严格规范培养档案管理,确保涉及研究生招生录取、课程考试、学术研究、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学位授予等重要记录的档案留存全面及时、真实完整。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校际馆际共享机制,促进学术公开透明。六、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十八)导师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积极投身教书育人,教育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学科或行业领域发展动态和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等特点,制订研究生个性化培养计划。指导研究生潜心读书学习、了解学术前沿、掌握科研方法、强化实践训练,加强科研诚信引导和学术规范训练,掌握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撰写学位论文情况,增强研究生知识产权意识和原始创新意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学生分流退出建议。严格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关注研究生个体成长和思想状况,与研究生思政工作和管理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十九)学位授予单位建立科学公正的师德师风评议机制,把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导师选聘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编发导师指导手册,明确导师职责和工作规范,加强研究生导师岗位动态管理,严格规范管理兼职导师。建立导师团队集体指导、集体把关的责任机制。(二十)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各学位授予单位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导师实行常态化分类培训,切实提高导师指导研究生和严格学术管理的能力。首次上岗的导师实行全面培训,连续上岗的导师实行定期培训,确保政策、制度和措施及时在指导环节中落地见效。(二十一)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招生指标分配、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奖评优等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对师德失范、履行职责不力的导师,视情况给予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情节较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七、健全处置学术不端有效机制(二十二)完善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学位授予单位三级监管体系,健全宣传、防范、预警、督查机制,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置措施。将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工作纳入国家教育督导范畴,将学术诚信管理与督导常态化,提高及时处理和应对学术不端事件的能力。(二十三)严格执行《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从快从严进行彻查。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校纪处分和学术惩戒;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对学术不端查处不力的单位予以问责。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十四)学位授予单位要切实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的相关要求,完善导师和研究生申辩申诉处理机制与规则,畅通救济渠道,维护正当权益。当事人对处理或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提起申诉。当事人对经申诉复查后所作决定仍持异议的,可以向省级学位委员会申请复核。八、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督导监管(二十五)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是监管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招生单位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部将把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纳入国家教育督导范畴,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对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中的问题,特别是多发性、趋势性的问题要及早发现、及早纠正。对考试招生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一经发现,坚决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将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二十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加强运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质量专项检查抽查等监管手段,省级学位委员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加强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管理环节督查,强化问责。(二十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力度,适当扩大抽检比例。对连续或多次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加大约谈力度,严控招生规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中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较多的学位授权点进行重点抽评,根据评估结果责令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的,依法依规撤销有关学位授权。(二十八)对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管理环节问题较多,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存在突出问题的学位授予单位,视情况采取通报、限期整改、严控招生计划、限制新增学位授权申报等处理办法,情节严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坚决依法依规撤销学位授权。对造成严重后果,触犯法律法规的,坚决依法依规追究学位授予单位及个人法律责任。(二十九)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位授予单位要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信息公开,定期发布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公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编辑 彭启航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举行一场考试不仅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阅更是对个人诚信品格的考验诚信应考维护的是考试的公平公正更是对自己和他人备考付出的守护之举有关诚信考试的相关法律法规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9年9月4日起施行。《解释》明确规定,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等情形,均应认定为“情节严重”。因作弊导致考试推迟、取消或者启用备用试题的也明确规定为“情节严重”。多次组织考试作弊,组织三十人次以上作弊,以及提供作弊器材五十件以上的同样规定为“情节严重”。组织考试作弊或者提供作弊器材等帮助的违法所得数额相差较大,基于严厉惩治组织考试作弊犯罪的考虑,将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也规定为“情节严重”。考前注意事项1.查看“吉祥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随时查看本人“吉祥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二者状态。如果二者状态异常,即非绿色或“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中“到达或途经”地区显示红色字体(表示考生去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考生须按照考区考试机构在研招网站内信发布的通知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到具有检测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做核酸检测,并在进入考点时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2.考前踩点提前确认好考场和考试座位,避免走错考场。3.注意饮食考试前和考试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不吃生食或者路边摊,选择食物的多样化,及时补充水分。4.考前检查好必备物品考前准备好准考证、身份证、钢笔、铅笔、橡皮这些必备品,疫情期间还需佩戴口罩,在出发前要一再检查好,水和纸巾等根据需要携带。5.考前保持好良好的睡眠考试前一晚就不要熬夜复习了,保持好的睡眠以最好的精神状态面对考试。6.发卷后及时检查试卷是否有缺损等拿到试卷后要先及时检查卷子是否有缺失、损坏、缺页等,如果有要及时跟监考老师反应,做调换。开始考试之后遇到这种问题再更换就会比较麻烦了。同学们,加油希望你们顺利驶向理想的彼岸往期回顾 长春大学2021年高等特殊教育招生简章校园十佳官微评选 投票来了追梦路上他们并无不同主办单位:党委宣传部内容来源:综合网络责任编辑:王昉内容审核:芦晓珊2020第300期觉得不错,点亮在看 ↓↓↓【来源:长春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8月15日,恶意逃票的男子杨某被民警抓获。经了解,30岁左右的杨某是研究生学历,在上海某公司担任工程师。上海铁路警方发现,他长期乘坐火车往返无锡和上海,但购买的车票多为上海站至上海西站、无锡站至无锡新区站的短途车票。杨某一年来逃票480多次,省下将近2万元。因为涉嫌诈骗,杨某现在已经被刑事拘留。我登录12306APP,查询了一下上海到无锡,上海到上海西,无锡到无锡新区的票价,分别是59.5或者49.5,8.5,9.5元。通过对比发现,杨某应该购买上海到无锡59.5元或者49.5元的车票,但是为了省下四五十块钱,每次都是购买8.5元或者9.5元的车票,往返于上海无锡之间。事件一出,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杨某的研究生学历。有人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也有人说,高学历也拯救不了杨某的低素质。30岁的杨某,研究生学历,在上海担任工程师。这样一份体面的工作,应该也有着可观的收入。但是,为了剩下四五十块钱,恶意逃票480次,次数之多令人瞠目,难道光鲜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副道德沦丧的灵魂?学历只是一个的学习经历,代表着一个人学习能力,学术成就。高学历未必就和高素质相生相伴。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复旦女博士李敏劈腿四个男博士事件一度引发热议。李敏周旋在四个男博士之间,为自己的出国做了充分准备。其中一个研究生导师,年纪轻轻,就小有成就,但是发现李敏劈腿事情后,接受不了现实,自杀前,他把送李敏5篇SCI的事情公之于众。5篇均出自这个研究生导师之手的论文,发表后署名都是李敏,这是赤裸裸的学术造假啊?国家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查重,防止抄袭,严把从本科生到博士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但是,这样的学术造假怎么能被查到?杨某一年逃票480次,李敏出轨4个男博士且涉嫌学术造假,我们一度感叹他们的诚信在哪里,诚信于他们而言就这么一文不值吗?看到视频里,审讯室里的杨某面对记者,双手捂着自己的脸,一言不发。杨某是后悔了吗?诚信,是立身之本,是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杨某今天这种逃票行为必然会被记录到自己的诚信档案,他在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恐怕步履维艰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杨某有孩子的话,不知道他怎么向孩子解释今天这件事。言传身教,我们的一言一行,可能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也影响的周围的人。黄金有价,诚信无价。请努力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12月18日,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数达341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为了严厉打击各类考试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考试纪律,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电话。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出现“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等情形的,均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之一的“情节严重”,将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教育部表示,近期各地教育、公安、网信、工信等部门正在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若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以拨打对应的举报电话。对于相关违法违规活动,有关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教育部还提醒各地考生提高法律意识,学法知法、尊法守法。不要听信社会上的“包过”“保过”等虚假宣传信息,不要购买所谓的“试题”“答案”,谨防受骗。
记者 | 戴梦馨12020年考研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但去年考上研的一些学生们却放弃了读研。近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称,69名新生放弃研究生入学资格、逾期未报到,将被取消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公告中学生名单显示,大多数放弃研究生入学的学生为非全日制硕士,共计55人,占到放弃入学资格总人数的八成以上。放弃入学学生数量最多的是工商管理学院,达到17人,法学院、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也是放弃入学学生较多的学院。湖南大学在公告中表示,学生放弃研究生入学的原因包括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根据《中国经营报》报道,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不仅在高校研究机构中认可度不高,在就业时也面临一些就业单位的招聘歧视,部分公司公开在2020秋招中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学生。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47%的学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因此不愿调剂至非全日制。面对就业、留学、复读等多种选择,录取后放弃入学已经成为并不少见的情况,但这种“录取不入学”的行为,开始被质疑是浪费招生名额、涉嫌失信。据央广网报道,某高校招生人员表示如果失信考生来源相对集中,研究生院会采取发函的方式与考生所在学校沟通失信情况,这有可能会影响到今后这所学校的所有考生,包括报考录取。在针对本科的高考招生中,报考、录取相关的失信行为已经开始出现相应的惩戒措施。2018年7月,河南省首次针对高考志愿失信行为提出惩戒措施,2018年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2019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仅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两个。另外,考生失信事实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可以拒绝录取失信考生。除了惩戒失信,如何保证学生、高校自由选择的同时不浪费招生名额,也成为研究生招考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弃录取、报到,会导致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有的导师招不到学生,但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以诚信名义约束学生的选择权,而应该改革录取制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界面教育,研究生招生目前是按照招生计划录取、每个考生只能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因此一旦被录取的学生放弃,就会导致空出来的招生计划没有途径补录。熊丙奇表示,海外部分高校在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录取环节,实行候补录取、多次录取的方式,如果确认录取的学生放弃报到入学,学校可再向其他学生发录取通知书,通过多次录取来完成招生。熊丙奇认为,多次选择、多次录取的招生方式,可成为避免中国高校研究生录取名额浪费的参考。
来源:中国财经报近日,为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全面从严加强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压实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培养单位要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杜绝学位“注水”。推动培养单位探索建立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公开等制度,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破除“唯论文”倾向。加强教学质量督导,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全面落实育人职责。培养单位要严格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兼职导师、校外导师的选聘、考核和培训工作。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团队。——加强学风建设,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单位要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将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作为导师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把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抓住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处置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破除“五唯”评价方式。聚焦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核心要素,健全分类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探索开展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调查。——加强外部质量监督,严格规范管理。统筹运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质量专项检查、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强化对培养制度及其执行的评价诊断。严格规范培养档案管理,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校际馆际共享机制,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建立优秀学位论文示范制度,鼓励培养单位和学术组织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扩大学位论文抽检比例,提升抽检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无法保证质量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撤销学位授权。对问题严重的培养单位,视情况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来源:微言教育编辑: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