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掀起一股考研热潮,考研人数越来越多,2021年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377万人次,其中材料专业考研相对更加容易,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我想原因有三。1、有合适的定位不管是材料专业还是其他专业,每一位学生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自身能力如何,专业课能够考多少分,公共课能够考多少分,自己心里面有数,还有自己想要考哪一个学校,通过一年备考过后考上的几率多大,有这些评估过后,选择一所合适自己的学校,不仅是材料专业,其他专业考研一样容易。2、报考人数少,招生名额多材料专业初试报名人数较少,研究生热门专业都集中在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专业,生物、化学、材料等专业热度较低报名人数少,就会存在招不满的情况,除去少数顶尖大学的材料专业,多数学校的材料学院都有调剂名额,初试报名人数都不够招生指标,这种情况下,复试成功率非常高,几乎不会刷人,这也是材料考研容易的原因之一。3、国家线更低工科的国家线是所有类别里面国家线最低的大类,近五年的国家线都在260-270分之间,相对于经济学、教育学、计算机等专业来说,国家线是要低80-100分,总分直接多出40%,国家线低,报考人数少,两者同时作用,报考的同学上线更容易,上线过后因为人数少,录取更容易。在考研的大环境下,不是每一个专业都是热门专业,材料专业确实考研成功率也要高一些。
“生化环材”四个专业,材料算是四个中相对好一点的,如果要考材料的研究生,其实只需面对两个问题,一.报哪个学校?二.选什么专业方向?先说学校,材料算是工科下一个比较大的专业了,国内开设材料的院校也非常多。比较好的学校有以下几个,清华、北航、武汉理工、北科、哈工大、西工大、上交以及浙大。但是要说明的是这些学校竞争非常激烈,报考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力和学校层次,如果学校层次较低,为了提高成功率,需要适当放低要求,不一定非要选A+或A档的学校,还有许多其它学校的材料也非常不错。大家都知道清华北大好,但也得你能考上才算,不是吗?第二个要注意的是选什么方向的问题,材料是一个大类,学硕分材料学和材料加工,专硕指材料工程,考研时不区分研究方向,而材料加工又可细分为铸造,锻压、焊接以及现在很火的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从材料本身的性质来分,材料又可分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个大类,而每个大类又可继续细分。最后说考研,材料考研学硕考英语一,数学二,专硕考英语二,数学二,政治学硕和专硕相同,专业课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考的《材料科学基础》,也有部分学校考《材料力学》或《物理化学》,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事情可以下方留言评论,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基础学科 就业稳定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能源、信息是构成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基础性学科,从民生制造到航天工程,无不与之有关联。材料无处不在大千世界中的材料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吃、穿、住、行,每个人每天会碰到诸如金属、橡胶、磁性、光电等众多材料,小到一根针、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一件衣服,大到交通工具、医疗器械、工程建筑、信息通讯、航天航空,处处都有材料科学的身影。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该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的是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事实上,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解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研究各类材料的组成及结构,制备合成及加工,物理及化学特性,使役性能及安全,环境影响及保护,再制造特性及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制约规律,并研究材料与构件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及构件的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它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合成加工、基本性质及使役性能等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并研究材料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根据材料的组成形式,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特征,又可分为以力学性能为应用基础的结构材料和以物理及化学性能为应用基础的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科学为基础,以加工制造等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其他工程学科的结合发展和相互丰富,充实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推动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材料类专业包括以下8个基本专业和6个特设专业0804材料类(基本专业)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2材料物理(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403材料化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404冶金工程080405金属材料工程08040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04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408复合材料与工程0804材料类(特设专业)080409T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10T宝石及材料工艺学080411T焊接技术与工程080412T功能材料080413T纳米材料与技术080414T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专业主要课程有:(1)工科的基础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线性代数等;(2)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3)专业课——材料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等。学科建设: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范畴的广泛,决定了各校研究方向的多样性。清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材料学倾向于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拥有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拥有先进的现代材料制备平台和分析测试平台,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与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二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研究生超过本科生,博士和博士后人数之和超过硕士研究生。全系33名教授中有两院院士5人。北科大被誉为“材料领域的航空母舰”,在历次全国权威学科评比中稳居前二三名。学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历史可追溯到建校初期,是我国最早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校师资雄厚,汇聚了众多材料领域名师,有3位科学院院士,1位工程院院士,136位博士生导师,189位硕士生导师。强大的师资阵容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坚强后盾。北科每年招收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达6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余人。新招研究生人数是本科招生的1.5倍。“量大面广,贴近产业”是北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学校不但设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还设立了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侧重研究技术成果的现实转化。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乔利杰教授介绍,传统材料研究是学院特色,功能材料研究也发展较快。学院在钢铁、陶瓷、粉末等领域均有突出优势,磁性材料科研是强项,金刚薄膜材料在全国最好,对材料性能服役行为的研究如环境适应性、寿命、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在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从海南岛到新疆,从四川到黑龙江,遍布着研究院腐蚀领域的科研站点。显示材料、有机光电等领域研究发展很快。学院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汇聚了业内名师的材料名师讲坛在这个“五一”节前已经做到了53讲。北航的材料学具有“空天信”一体的特点,形成了轻合金结构材料及激光制备、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先进高温结构材料与涂层技术、特种功能材料及器件、失效分析与预测预防等具有明显优势的航空航天特色研究方向。该校朱立群教授说,学院注重航空航天和信息科学领域科研的融合。轻质材料研究属高端领域,因为空间环境复杂,如高温高湿,对材料性能、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材料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已与国际接轨,与国外多所著名高校、一流研究机构和世界级跨国公司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本科教学实行中外“3+2”联合培养,研究生每年有很多与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融入国际最前沿的科技,逐步向材料、器件一体化发展。“学院给人的印象是国防特色,其实,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大量的学生是面向民用领域的。”他说。学院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教授和徐惠彬教授等教授为代表的一流师资队伍,拥有教授37名、博导34名、副教授32名,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徐惠彬院士的科研项目宽温域与耐腐蚀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形成了“超常服役环境金属智能材料”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高性能非平衡材料科学与技术”和“高性能金属材料激光制备与成型”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高温材料与涂层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院每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平均带一个硕士生和一个博士生。北工大的材料学院则注重材料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以环境友好为主导的多门类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科研和技术开发特色。学院现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态环境材料及其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基地等。学院践行“产学融合、协同创新”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服务社会为主,“研究出来的东西能用,是对研究生培养的新要求”汪浩教授解释说。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也都是材料领域的名校,形成了各自的方向和特色。就业方向就业率比较稳定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1.2万人-1.4万人。就业保持稳定,连续三年就业率区间一直处于90%-95%之间。业内人士表示,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应用广泛,在工科专业中就业率不算最高,但是还是比较稳定的。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100%,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多在京、津、沪及各省会和沿海发达城市,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广东、山东、上海、天津、北京。就业方向:国有企业比例为50.15%,三资企业为22.12%,机关事业单位为7.3%。其中去往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人数较多,比例为25.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可以达100%。上海交通大学该专业近年来在传统学科中脱颖而出,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处于99%左右。专业覆盖面广随着人类进入新世纪和科学的发展,无论是工业领域、建筑领域、医用领域还是航空领域,材料学都面临着技术突破和重大产业发展机遇。同时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也显得异常活跃。很多日用化工类、机械加工类、石油化工、钢铁制造类企业都需要材料及相关工程方面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陶瓷、水泥、家用电器、电子电气、汽车厂、钢铁企业、石油化工、制造企业、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本科生除了就业以外,另一个主要去向就是读研或深造。可以说读研率高是材料类专业的一大特点。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也是全面的、基础性的,以便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如果想要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深造。从很多企业招聘的学历要求和给予的待遇就能看得出,高学历毕业生在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等方面明显优于本科毕业生。因此,毕业生考研和继续深造的比例很大。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读研和出国的比例就达到了67%;北京化工大学近三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考研率为41%左右,2012年出国人数占总毕业生数的13.56%;天津大学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读研深造率在50%左右,5%同学选择出国深造,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这一数据也在逐年递增;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该专业优秀本科生选择继续研究生教育比例也增长明显,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例超过50%。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毕业后可在商贸、经贸、商检、旅游、银行等部门从事珠宝首饰和材料工艺的商贸、鉴定、加工制作、质量监督和检验、生产管理、科技开发工作。金属材料工程毕业后可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冶金工程毕业后可从事冶金技术及其理论、冶炼过程及控制、冶炼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冶炼成品性能改进和检测及冶金企业管理等工作。焊接技术与工程毕业后可面向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等行业,大、中型企业,从事自动焊接、半自动焊接技术操作与施工,工艺规程制定,产品质量检验,现场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等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毕业后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材料科学与工程毕业后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毕业后可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能源、计算机制造、通讯器材、生物医用设备、建材、家电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和高校从事研发、产品设计、管理等工作。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毕业后可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材料与工程毕业后可在与复合材料相关的汽车、建筑、电机、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轻工、化工等有关企业和公司从事设计、研发、分析、生产、测试、营销、管理等工作。生物功能材料毕业后可在生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在研究院所、设计院、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稀土工程培养从事稀土材料,稀土冶金,工程设计和科技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稀土材料,稀土冶金,工程设计和科技创新。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毕业后可从事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粉末冶金、硬质合金与超硬材料、陶瓷材料、新型电工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科研、生产、开发、教学、管理工作。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培养在再生资源领域中从事生产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工程及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开发研究和设计的高层次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生产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工程。报考指南看准方向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蓬勃发展,很多工科和综合院校均开设了这个专业。目前,全国有150余所高校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大学的专业方向和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专业方向的选择可能直接影响未来的就业,考生在考虑院校时,最好对学校特色和专业方向有所了解,看准目标比较清楚后,再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学校和专业。国内一些著名的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方向,如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东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这些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在2012年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前20名。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全国最早进行“材料科学大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专业,按一级学科宽口径培养人才。该专业拥有与国际接轨的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共基础+学科大类平台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体系,高年级后按金属与陶瓷材料、特种功能材料与器件、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腐蚀与保护等五个培养方向。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设有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按一级学科统一招生,两年后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功能高分子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七个专业方向之一进行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培养重点在材料加工工程,该学科在全国金属压力加工行业中有重要的影响。中南大学该专业在京按材料类招生,该大类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类专业复合材料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航空航天领域轻质高强耐高温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和研究能力。什么样的学生不适合?材料专业研究的主要是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等方面,而构成材料性能结构的因素主要就其化学结构。从该专业所学的课程就能看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其专业课程很多都是与化学相关的。可以说,化学是研究材料性能的基础,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改性、塑性等都离不开化学和物理学的基础。所以,考生在报考该专业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情况来选择,喜欢化学、物理的学生学习起来应该会“如鱼得水”。另外,材料类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考生不宜就读材料类专业。患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中就包括材料类中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另外,患有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中除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外,还包括了材料类中的材料物理、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这里所说的只是总体情况,各校的要求不同,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各院校招生章程或咨询该校招办,以免发生误选、错漏的情况。教育部最新排名!2017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大学毕业即失业在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2020年我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了874万,再加上以前毕业的学生数量,可以这样说,如今差不多遍地都是大学生了,而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今年又遇到特殊的疫情,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很多的大学生毕业时就意味着失业。按理来说,虽然大学生的数量已经很多了,但也是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而来的,不至于找不到一份工作,现实其实是很残酷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近几年周围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了,有些人一直在考公务员,一些人跨专业考了几年的研究生,有些人在考虑待业转行,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做好了啃老的准备,甚至研究生毕业找不了工作或者重新参加高考的事情也屡见不鲜,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自己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就拿高考填志愿来说,很少有人考虑到以后的工作,大家都是依据前几年的录取情况,看自己的分数能够就读哪所大学,诸君可能有所不知,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更能决定以后的职业方面,而不是就读的大学所决定的,虽然也有少部分的同学转行成功,但是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有些人为了成功转行,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大学期间转专业(每所大学转专业都有门槛,并不是那么容易)、跨专业考研(可能二战三战才成功),甚至研究毕业后重新参加高考,年龄越大,转行的成本就越大,成功率也越小,所以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早期就做好职业规划显得很重要,我们来看看一名研究生的转行路。校园招聘现场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已经毕业,2020年重新参加高考,预计40岁才能毕业大家来看看武汉市小伙程传坤的传奇人生经历,程传坤本科所学的专业是材料专业,大学毕业后又在2013年考取了材料研究生,毕业后已经工作了几年,但是重新参加了2020年高考,高考考了567分,如愿地考入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专业,按照这个专业的学制要求,他毕业时已经40岁了。当事人首先,这种求学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但是更多的是思考,如果他在年轻时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那么就不必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了。写在文章最后我们最好在高考填志愿之前就做好职业测评,然后进行规划,越早越好,最后在大学里面进行针对性学习,比如计划搞科研,那么我们就需要泡在实验室,多做一些科研项目,最好能够保送研究生;如果打算毕业后直接工作,可能就需要一些实践项目经验;如果计划考公务员,那么就需要积极地参与学生工作,每一种职业规划对应的大学生活都是不一样的。大家怎么看待这个事情?你觉得值得吗?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等提供科学依据;大学材料类专业属于工科,可以细分为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西电和北科都设置了这一学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至于考生考研到底要选择哪一所大学?笔者谈三点个人看法:首先、北科即北京科技大学位于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曾经的211工程建设高校,更是目前的“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科始建于1952年,由多所高校的部分系科组建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在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北科设有14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北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级;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还是北科的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之一,4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之一,5个跻身ESI排名全球前1%学科之一,且是唯一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在国内大学材料类专业排名中,北科都是名列前茅,绝对的最顶尖学科高校!其次、西电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同北科一样,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曾经的211工程建设高校、目前的“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西电的校史要追溯到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历经中央军委工程学校、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等历史时期;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设有18个学院(部),本科专业63个;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西电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C+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没有进入西电的全国重点学科,也不是西电的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之一;但是材料科学却是西电4个跻身ESI排名全球前1%学科之一!再者、北科与西电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在材料科学方面,北科的材料科学专业明显要远远强于西电,如果再考虑到区位优势的话,选择北科更明智。材料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1世纪三大支柱产业:材料、能源、信息,这个排位材料处于首要,非常直观的告诉我们材料研究的极端重要性,社会生产的任何领域都离不开对材料、尤其是先进材料科技的研发,所以这个研究领域肯定是大有作为的。材料专业的本科生考研,比较于北科和西电,从地理区位、经济发达、学科地位、未来就业等方面,显然北科都更占绝对优势;因而,考生选择北科应该没有什么可疑惑的,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能够考上,如果自己实力不逮,选择西电,也是应该相当不错的正确决策!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材料专业想考研,西电和北科怎么选择”的问题,通过全面的横向比较北科与西电两所全国重点大学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综合实力,我们能够很容易发现,北科的材料科学专业更具竞争力和说服力,当然前提是,考生也要有这个实力能够考上才可以!
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哈工大焊接科学与工程系于1952年由苏联专家援建,是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第一个焊接师资研究生班诞生地,国家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首批国家重点专业。现有研究人员4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0人(博士导师21人),副教授15人,讲师7人,教师博士化率接近100%。60多年来,焊接专业来为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了大批拔尖人才,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焊接系拥有我国焊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5000余平方米,拥有光纤激光加工系统、真空电子束焊系统、真空扩散焊设备、等离子体浸没注入装置、焊接机器人系统、搅拌摩擦焊设备等国内外先进设备50余套。近年来相继参加或承担了以“KM6”工程、“嫦娥”卫星、“神舟号”飞船返回舱焊接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国防科研课题、973和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年均科研经费接近5000万元。焊接系与国内外许多学术、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体系,已与英国焊接研究所(TWI)、美国肯塔基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7个国外知名焊接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和长期合作关系,聘请本领域国内外著名学者任实验室顾问教授或客座教授,并与国外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每年向海内外学者资助与本领域相关的开放课题研究。开展'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为毕业生获得有国际权威专业学会授予世界公认的国际专业工程师证书提供条件。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珠宝学院是一所经原地质矿产部批准设立的以培养高级珠宝专门人才、推动珠宝科技进步、服务珠宝产业发展为己任的高等学府。1988年,学院与英国宝石协会合作,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珠宝鉴定师(FGA)培养体系,开创我国珠宝教育的先河。1994年,学院成功推出中国自己的第一个宝石证书和钻石证书课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珠宝玉石鉴定师职业培训体系,创立了GIC品牌。至2013年底,累计来院学习GIC证书的已有3万多人次,学习FGA、DGA证书的也有一千多人次,学员遍布大陆地区各省(市、区)珠宝质检站及各大珠宝公司,乃至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珠宝产业界,被誉为“宝教摇篮”。学院从1994年起承担宝石学方向的本科生教育任务,随后在国内率先陆续独立设置珠宝类本科、硕士、博士学科专业,系统构建培养各类高层次珠宝首饰专门人才的完整学历教育体系。目前,学院设有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首饰设计2个本科专业,宝石学、材料工程(宝石材料)、设计学、艺术设计4个硕士学科/专业,宝石学1个博士学科/专业,其中设计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珠宝首饰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十分重视面向国际办学,自成立起即与国际主流的珠宝机构建立和保持着密切的教学、研究合作与交流。目前,已经与英国的伯明翰珠宝学院(BIAD)、伦敦创意艺术大学(UCA),法国的英赛克高等商学院(INSEEC)、雷恩商学院(ESC)、国家宝石学院(ING),美国的罗彻斯特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IT)、美国宝石学院(GIA)等世界著名学府的珠宝首饰教育机构,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进修、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 产学研紧密结合、服务珠宝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是学院的鲜明办学特色。学院除了每年为行业培训和输送数千名职业技术能手外,还建有国内最权威的珠宝检测机构,在武汉、深圳、广州、竹山、宜昌等设有国家授权的珠宝检测实验室,为数百家珠宝首饰企业提供专业检测服务。学院研制生产的宝玉石鉴定仪器设备获多项国家专利,并销往许多国家和地区,饮誉国内珠宝界。学院主导的湖北竹山绿松石资源保护和有序开发项目已成为该县第一大产业、绿松石身价增长了数十倍,支持建成的湖北宜昌国际珠宝产业园每年有近50亿元的产品直接出口国际市场,积极促成的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武汉黄陂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9月建成投产,参与策划推进的“鲁磨路珠宝文化街”和“武汉·中国宝谷”项目(2014年10月正式启动)建成后将对湖北省、武汉市珠宝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巨大影响。苏州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是苏州大学一所以精英化教育为特色的公办学院,是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携手共建的一所高起点、国际化的新型学院。2011年10月,学院成功获批为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7 所“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之一。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是根据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纳米产业的需求,依托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等学院(部)雄厚的科研和师资基础组建的国内第一家以培养纳米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学院。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学院集合力量全力建设的唯一本科专业,“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属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唯一一个依托首批国家试点学院建设的纳米专业,是聚全院资源集中建设的唯一专业;唯一一个依托首批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纳米专业,集行业产业资源开展人才协同培养;唯一一个依托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的纳米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学院融合了苏州大学和世界上首家开设纳米技术本科专业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优势课程,制订了国际化的教学方案,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一年级分小班互动教学并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全方位英语语言能力强化,大学二年级开始实施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学院实行导师制,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同时,学院全面推行助教制,即由课程主讲教授负责课内讲授,定时开放答疑时间,助教负责作业批改、课后小班化辅导等工作。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北京科技大学的冶金工程专业,设立于建校伊始的1952年,是其前身“北京钢铁学院”最早设立的骨干专业,是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素有“钢铁摇篮“的美誉。是1981年中国高校首批博士点授予权专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校冶金工程专业目前涵盖钢铁冶金、有色冶金、冶金物理化学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为国家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授予学科,是“211工程”及“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 2011年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2014年通过国家工程专业认证、属“华盛顿”协议缔约国互认学位的专业。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还有:2012年批准的“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于2013年批准的“稀贵金属绿色提取与回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4年批准的北京市国际技术合作基地。和首钢、宝钢、河北钢铁、金川有色金属集团等十余家大型冶金企业建立长期的学生实习和行业合作关系,并设有专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学术科研在冶金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本专业拥有“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稀贵金属绿色提取与回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态与循环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每年承担了几十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本项目及校企合作科技项目,促进了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钢铁与有色冶金工业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本科毕业生每年有40~50%免试推荐或考取硕士研究生,10%左右的同学出国深造。同时每年十几名毕业生到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其余大部分同学到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国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合资与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工作。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维持在98%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很快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中南大学——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是我国粉末冶金领域(专业)教学、科研与新产品试制开发三结合的学科综合基地。研究院拥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摩擦学、生物材料学等5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研究院建设有“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基地;研究院辖有8个研究所、5个实验(检测)中心。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以国家级科研任务为主体的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200余项,拥有专利100余项。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第一座生产性原子反应堆,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颗同步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以及“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等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五次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嘉奖,被授予“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研究院以国家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为“孵化器”进行高新技术的产业转化。主要科技产品有航空和汽车用摩擦材料、减磨材料、铁(铜)基粉末冶金机械零件、粉末注射成形产品、高比重合金及难熔金属材料、磁性材料、电工合金制品、特种陶瓷制品、生物材料、纳米粉末及材料、精细(异型)硬质合金制品、超硬材料及各种金属及合金粉末等。研究院1999年在全国教育系统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作为一名材料人,不知道给怎么叙述这个问题,当初报这个材料专业只是觉得“材料科学”这四个字特别的霸气,让人一听就有种在研究领域工作的感觉,所以也就选了材料这个专业!直到上了大学,才渐渐地明白,当初选专业真的有点仓促了一点!应该把所有的专业都了解一遍的嘛,而且还应该考虑以后自己就业方面的!小编在此给即将高考的学生提醒一句,如果今年选专业,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千万不要觉得名字好听而去选!不过材料专业也挺好的,因为材料毕竟作为现代国民经济三大能源之一,它的重要性,我想我们都很清楚,我们用的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材料,所以材料的范围也很广!不过嘛,就就业来看,材料专业要想以后发展得好,那就必须要考研,因为如果本科生出来的话一般工资低,而且说实在的,我们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在本科毕业以后用得上的真的很少,不过考上研究生可能会不一样了,因为上研究生后如果你要搞科研的话,那材料专业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本科阶段,材料专业主要学的是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现代材料分析方法等课程,这些课程听起来不错,但要真正学得好,那真的很难,因为这些课程都很抽象,尤其是材料科学基础,小编现在也是材料专业,今年材料科学基础班上就只过了几个人,其他的全都挂了,因为题目很抽象,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如果要想学材料专业,那就要有很好的想象力了!材料专业最好的学校是武汉理工大学了吧,除了武汉理工大学,像清华大学等其他985大学的材料专业也是非常牛逼的!最后我们来聊聊材料专业的就业问题,小编上网去查了一下,材料专业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在三千八左右,人家都说学材料的,出来发不了财,不过绝对能吃饭!这也说得没错,因为毕竟材料学科是属于研究型学科,如果你出来不去搞研究,那材料专业真的和其他学科相比还是有一些劣势的,不过也属于中等的!也没有那么差!我们学材料的其实只要认真学习,把材料知识吃透,那我们也能做出一些成果的,而且我们材料专业在社会上认可度也非常高,是工科里的主要学科之一!所以说如果是材料专业的,最好还是考研,不过只要认真学习,我相信,我们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的!
正如黄蘖禅师所说“不乡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有先摆正了心态,用于对世俗的诱惑说不,你才算一个考研人。 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既然你有考研的决心和毅力,那你不妨给自己再加上一点动力,挑你所学学科专业实力强劲的名校或者研究所!普通本科出身的我可以向你保证,两者的研究生的区别是很大的。初期的计划并不需要特别的详细,因为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必要的环节主要包括:选取报考的学校(目标),预期分数,各科复习时间梗概(每一阶段的复习时间表以及相应阶段的作息时间表)。这一轮复习的时候如果遇到比较难的题目就不能急着看答案了,自己要学着分析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大家可以尝试着从结果往已知条件上靠,或者根据条件联想到哪些公式或者定理可以用。距离复试结束已有一段时间了,自己也从当初的焦急等待到被录取时的兴高采烈中走了出来,恢复了平平淡淡的大四生活。 在这将近一年的复习生活中,我体验到了种种的酸甜苦楚,现在回首也不枉是一段美好充实的回忆。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够对后来者有所帮助。十字路口大三是我们考虑毕业后何去何从的问题的时段,作为一名大学生不外乎就是在“考研,就业,公务员,事业编”里进行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长处,相应就有自己的选择。有很多人说考研是在逃避就业,对此我不敢苟同。我承认早就业能够得到相应的实践经验,可是换一个角度,读研也是在磨砺自己。对于工科的学子们我更建议大家读研,因为就我了解本科毕业的学子在公司掌握核心技术是很困难的,简单来说就是给你提供的平台是有限的。对于“如何选取学校”这个问题,我和我一个考上武汉理工的同学的观点是一样的。既然你有考研的决心和毅力,那你不妨给自己再加上一动力,挑你所学学科专业实力强劲的名校或者研究所!普通本科出身的我可以向你保证,两者的研究生的区别是很大的。 比如我本科的学院的研究生所做的课题有些都是很多年一直不变的,更不要说想取得一定成果了。考前准备阶段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我们全身心投入考研复习之前,我们需要做的是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一个没有详细计划作为支撑的考研过程注定逃不过效率低下、成功率低的命运。 我们需要做的主要有:一制定计划很多同学说到考研都很有信心,可是他们往往会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对应的计划。 有一个好的计划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好的行动,才能有美满的结果。 初期的计划并不需要特别的详细,因为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 必要的环节主要包括: 选取报考的学校(目标),预期分数,各科复习时间梗概(每一阶段的复习时间表以及相应阶段的作息时间表)。二,找信息在大三上学期就有很多辅导班的公开课,大家可以去听听老师对当前的考研形势的见解,而且也会有一些关于全程规划之类的课程。 如果你已经确了目标学校,就可以去该学校的网站找一下往年的招生信息,如所要考的科目以及指定的教材,往年的招生人数,报录比等。 最好能找到一个考上该校研究生的学长,有一个好的领路人能够给你提供最新最多有用的信息。这里给大家提供两个途径: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就是找到你们本校这两年考上的字长;在考研网 考研论坛甚至百度搜索相关的信息。三,找个志同道合的同伴同伴会在你沮丧时给你鼓励和安慰,在你骄傲、目满,洋洋得意时给价当头棒喝。有一个好的考研同伴,你将不再是那一叶孤零的扁舟。考研同伴不一定是选择和自己报考同一个学校的人,只要她(他)和你有着一样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两个人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互相帮助就行。考研征程如果你已经将备考阶段相关事宜准备妥当,接下来就轮到我们的重头戏了。在这里我将逐科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复习过程。一英语考研英语的题型包括: 完形填空、阅读(4篇)、新题型、英译汉、大小作文。其中阅读包括新题型在内占了一半的分数,所以你的英语如果要想拿高分,阅读是关键。 当然大小作文同样不容忽视。我是从三月中旬开始着手复习英语的,在暑假之前我一直都是每天花两个多小时背单词(一般就是早上和晚上)。我认为单词书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要你能够每天坚持下来,你的单词量肯定没有问题。 我背单词的习惯是先把单词书过一遍,把陌生的单词用笔画出来。 等到第二遍背的时候着重看之前标记的单词,如果某个单词还是没印象我就用笔勾出来,如此反复。在此期间没有必要做真题,大家可以有时间多浏览一下外文期刊比如《经济学人》,《时代周刊》(TIME)等。暑假期间,我开始做真题。先做的是1997~2004年的真题,基本上保持,每两天一套,第一天做完然后第二天对答案并分析答案。当时用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做完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认为这一部分题做不做用处不大,虽然可以作为练练手的题目,可是它的难度偏小,如果你做得仔细, 阅读能做满分。在这期间,大家不如多找点文章读一读,增加一下自己的阅读面和语感。之后我就开始做2005~2013年的真题,有人建议把2012,2013年的保留下来以备用来最后两个星期的模拟考试,我认为这大可不必,因为到最后你有没有空闲的时间能够静下心来完整地做一套卷子。还是一个问题。这几年真题的做法和之前的一样,只不过是只做阅读,建议不要将答案直接写在上面。重点在分析错题上面,要着重分析你的选项为什么错了,揣摩出题人的思路并适应它。 而且我建议大家把每一套题中的所有生词都抄写下来作为背诵单词的一部分,同时我也建议大家最好能够选择某一篇阅读将其翻译出来并和答案上的翻译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也相当于把翻译那一关拿下了。在暑假期间我将真题做了两遍。你会发现暑假是一个跳跃期,切记不可放松。九月份之后,主要还是做真题,揣摩真题,并把之前没做的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拾起来,而且着重分析新题型的做题思路。就我而言,新题型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行性最高的就是联系上下文,同时出现的不用考虑太多选就行了。因为我的作文不太好,所以我从十一月份就开始准备作文了。我买的还是张剑的那本很小的,结果发现大题结构很不好,有很生硬的感觉,不过里面的某些句子结构挺好,我的模板就是根据他里面的句子和真题作文范文写的。 虽然都说模板作文得不了高分,可是对于那些作文写得不好的人来说也是一根救命稻草了。在此期间你如果感觉真题基本已经拿下,可以买辅导班的模拟题做一做,千万不要手生。对于英语阅读,谨记: 所有的正确选项都与文章中心或者段落大意联系。二,政治对于政治,一开始我的担心甚至高于英语。 事实呢,政治是一门很难拉开距离的科目,你想高分很难,你想卡线也很难。政治的题型包括: 选择题(单选、多选)、主观大题。 如果你想拿相对较高的分数,你必须在选择题上多下功夫。单选题一般很少失分,重点在多选题上。你多选或者少选都不得分。 对于政治的复习时间,我认为到九月出考试大纲以后开始也不算晚。 对于思修和毛特部分主要是把脉络理顺,这一部分需要背诵的东西很多; 难点在马原,这一部分尤其那些辩证法分类我感觉找个辅导班(一般冲刺班就可以了)听一下会比较好一点。 如果你没有报班,那你就把“红宝书” 或者《风中劲草》多看几遍。在十一月份可以做做住年真的选择题来查漏补缺。 之后就可以开始背诵时事政治了。 对于主观大题,我的建议就是在最后一个月,最晚半个月的时候,去买那些辅导班所谓的押题,比如肖秀荣 《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任汝芬的《序列之四·最后四套题>启航的《考研思想政治20天20题)等。总之选择题多练,大题多背,答题时多写就行了。三数学如果你想和别人拉开距离,那么数学将成为你的有力武器,少则一二十分,多则四五十分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你不想被别人拉开距离那你更要注意数学的复习。 今年很多人抱怨数学二有点难,我考了124分也有点失望。对于今年的数学二我觉得也不是难就是感觉做题的时候有种不适应的感觉。我的数学成绩一直都不错,因此对数学抱有很大的希望。 所以我开始复习数学的时间很早,在3月20号左右我就把课本以及后面的习题基本过了一遍,主要目的在于熟悉一下知识点以及一些定理的基本运用。 对于课后习题来说,虽然我都做了,不过我不太建议大家和我一样,一是后面的习题太多,二是因为它和考研的难度差别很大。我觉得有个同学的建议很好:只做单号的题目。接着我便买了李永乐的那本复习全书,这本书是我重点推荐的一本书。刚开始做你肯定会感觉到压力山大,不过只要你坚持做,经过一轮的洗礼,你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解题方法的运用会有很大提高。 在这期间如果遇到没有思路的题,将该题摘勾起来,然后去看一下答案并将其摘抄到一个本子上留作后用。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对全书的第二轮复习,在此期间你会发现有好些题目还是不会,更有甚者之前有思路的题现在又完全没有思路了。 这是因为第一轮复习由于花费的时间很长,之前复习的有的忘掉了。第二轮复习也是要将所有的题目都做一遍,即使那些已经会做的也要再做一遍,切记勿要成眼高手低的习惯!这一轮复习的时候如果遇到比较难的题目时就不能急着看答案了,自己要学着分析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大家可以尝试着从结果往已知条件上靠,或者根据条件联想到哪些公式或者定理可以用。全书做完第二遍的时候还没到七月底,于是我又进行了第三轮复习。一遍是有目的性的,因为即使是第二遍做完全书,最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难把知识点全部概括起来, ,所以这一轮的复习相当于一次查漏补缺。这次主要是全书上面的知识点,题只需要做上面的例题以及之前你所做标记的题目就行了。开始第四轮已经到七月上旬了,我主要是用于攻克线性代数,选用的是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看完这本书,线性代数的知识点应该都能句括了,不过不要因此前把高数放下了,全书也要随时复习着。在看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做《数学基础过关660题》,这本书有点难,建议做两遍,并把自己觉得解法很犀利的题目摘抄下来。九月份左右我依然选择了把全书再过一遍,并把前几轮复习时所摘抄的题目再做一遍。接看便到了十月初了,这个阶段就该做真题了。我建议大家做题时,选一个时间点上午或者下午一次性做完一整套题。然后看答案分析错题。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养成一个好的做题习惯,做题时把答案工整书写出来,这能让你以后做题更有条理性。真题我不建议大家做两遍,最多就是做完以后再花些时间看看真题的解题过程。再之后我做了 《数学全真模拟经典400题》,难度比真题应该稍大而且计算量很大,解题方法也很犀利,完全可以用它来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建议做两遍。 如果做完《数学全真模拟经典400题》 还没到十一月底,大家可以买点模拟题做做,据今年的数二的题型有很多在模拟题中都有体现。到了十二月初,大家就不用再买书了,回顾一下知识点,看看之前总结的错题,静心等待考试就行了。总之,对于数学就是要多做题多动手算,不要眼高手低,注重解题方法的总结,学会分析题目的思路。四专业课我报的是华科的材料学,由于本科期间我们所用教材和华科指定教材不一样,我在四月份左右就开始着手准备专业课了。第一阶段,我主要是根据华科往年的考试大纲把课本自学一遍(包括所有知识点)。第二阶段(暑假期间),我仔仔细细复习了一遍课本,并将这本书相应的练习题做了一遍,将其中不会的做上标记。第三阶段(八月下旬至十月初),重新看课本,而且这期间不止看华科的课本,我还参考了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指定的书以及习题集,发现原先不明白的知识的点在这此书中都有详细的讲解。 在十月份左右我就像复习全书那样对课本知识点进行了一次总的概括。第四阶段(十月份),开始一遍一遍做真题,并且我同样把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的往年真题借鉴了一下,收获蛮大的。剩下的时间就是查漏补缺。 对于华科的材料学来说, 专业课难度不是很大,只要你反复看书,多做真题,拿到140分以上也是很有可能的。考研并不难,难的是你能否经受住那种每天三点一线枯燥无味的生活,难的是你能否经受得起外面多姿多彩生活的诱惑。正如黄蘖禅师所说“不乡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有先摆正了心态,用于对世俗的诱惑说不,你才算一个考研人。 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国的一个一级学科,其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有很多,比如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等,看大家专业研究的方向,选择自己喜欢的报考。下面则是推荐给大家的参考数据,主要就是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的数据,让人比较意想不到的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A+级别高校,学科实力比肩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家在考研选择时,如果追求专业深度研究,不太在乎学校名气,武汉理工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武汉理工大学整体实力上是稍逊清华北航的,考上武汉理工的难度就要小不少。A+级别高校: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A级别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A-级别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A+、A、A-级别高校中,大多还是985重点高校,像清华大学、哈工大、天大、川大等这些,即便是在A-级别中,想要考上还是很难的,但像武汉理工大学这种,专业实力强,整体实力相对不高的,考研就容易许多。再者说,同一级别中,名气不显的高校要比名气大的高校好考一些,比如A-级别中,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大学要比其他高校好考一些。B+级别高校: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燕山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同一级别高校排序不分先后,不同级别高校实力一目了然,大家选择院校还是要尊重自己的实力,不要好高骛远,不然,接连失败2次3次就会打击信心和考研的决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不少材料专业的考研学子,最近在搜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院校的调剂信息,小编搜集了一些材料类专业的相关院校的考研调剂信息,希望能节省大家搜集院校调剂信息的时间。接收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院校,有湘潭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也有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还有众多普通院校可以供准备调剂到材料专业的考研朋友提供选择;准备调剂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初试成绩,选择合适的研究生院校,希望准备调剂的20年考研生能够顺利上岸。以上院校的调剂信息,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相关院校的招生网站或者研究生调剂信息网,查找更多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