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大一部分考生当初选择考研,只是因为觉得这是自己人生的有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而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相信研究生学历能够令他们在之后的就业和生活中更加的从容,更加的自信。当然不可否认,硕士学位从理论上确实能够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从理论上确实能够给学生带来更有物质保障的生活条件,但这仅存于理论上,具体到你自己或许就不是这样了,或许当你硕士毕业的时候,你依然面临着和本科时同样的困境,同样的难题。所以越来越多的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学姐学长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感悟,即研究生毕业之后,我才真正明白,没做好这些事情,依然寸步难行。可能会有很多的准硕士研究生会质疑,既然都已经顺利毕业了,那么一切的问题都应该很顺利的迎刃而解了,怎么可能会寸步难行呢?而事实上,虽然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但有太多的硕士研究生,也仅仅是刚刚达到了毕业的基本要求,即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外审,学院答辩委员会通过答辩,于是就这样毕业了。可是有太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没有一丢丢的科研成果,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与你硕士学位相匹配的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于是在校园招聘会中,这些学生只能说自己是毕业于双一流高校,或者自己是硕士研究生,以此来期待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或者有更足的资本。但所有应聘的HR一看你的简历就能够直接看清楚你的本质,简历上只是有求学经历,其他一切学术科研活动都没有,直接对你的研究生生活提出了质疑,尤其是在面试的交流过程中,一定能够发现问题,最终只能是被淘汰。还有的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完全将自己锁在自己的空间中,没有社交,几乎不结交任何的朋友,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拉倒,于是自身的能力一直停留在原点。同时,这些学生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从来不会和导师联系,只有导师联系他,所有久而久之导师有一些工作也不愿意交代给他去完成,而是选择其他同学,这样看似很舒服,没有被导师压榨,殊不知这是丢失了锻炼自己的机会,所有当自己毕业开始上班时,在新的环境下,总是显得自己格格不入。总之,只是想告诉所有即将读研的准硕士研究生,不要对自己的要求仅仅只是毕业,因为这解决不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而是应该在顺利毕业的基础上,不断的为自己增加竞争力,不断的为自己之后顺利找到好的工作增加砝码。同时,不要忘记的是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要从校园逐步走向社会,这对你百利无一害。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认为读研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事实却不能如愿!很多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即使出身名校,即使学历已经是研究生,但是却还是找不到工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名校毕业研究生一定要注意这3点!否则,你将找不到工作!1、放低姿态通常研究生毕业,尤其是名校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对于找工作会比较挑剔,普通的工作都不愿意选择。很多研究生毕业之后,即使没有工作经验,但是因为学历较高,找工作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很多研究生毕业后的同学,对于很苦很累的工作比较排斥,研究生更倾向于体制内的一些轻松工作,或者一些研究机构从事的一些专门的研究,还有一部分想要去大学里任职。但是这些工作与社会上的普通工作比较起来,职位是比较少的,找到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可以把这些工作作为一种选择,但是不要迷失,放低姿态,你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没准也是一个“暴富”的机会。2、合理定位自己很多毕业研究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工作经验,却对工资待遇要求较高,尤其是名校研究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更是有很强的优越感。同样一份工作,企业招聘研究生将会付出更高的成本,即使这个研究生毫无经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宁愿选择经验丰富的本科生,也不愿意要没什么经验的研究生。因此,名校研究生再提工资待遇要求的时候,要合理的定位自己,想想自己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然后再去提工资待遇。3、扩大范围大家都知道,在读研究生期间,自己的专业领域较为专一,很多研究生毕业之后只希望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领域,这样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就会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范围里面。其实,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将自己找工作的范围适当的扩大,不需要只局限于一种或者一个工作,虽然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可以胜任,但是相关工作也可以做的。其实,无论是无论是名校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只要做到放低姿态、合理定位自己、扩大范围,应该就不会出现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无论你是名校研究生毕业生还是普通学校的研究生毕业生,都希望你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亲爱的读者,对于找工作,你有什么想吐槽的吗?赶快评论告诉小编吧!
现在有很多人申请考研,在他们的认知中考研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是为了逃避本科毕业后就业的压力,这样的话,这些人都考上了研究生,但实际上和本科生没什么区别,既没有目标也没有方向,接下来就介绍一下研究生毕业好处多多,除了工资高,还有很多优先机会。一:继续读博研究生的毕业证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好工作,但是有这样的专业,即使大学院毕业也想找到好工作,比如医学专业,对学历的要求非常高,另外,学生自己也有兴趣进行研究,但是因为博读可以给学生提供这个机会,所以这些学生在研究生毕业后也会继续博,博士毕业的话,毕业后工资和前景会更高。二:公务员即使大学院毕业了,也可以不好好看自己的专业,或者以其他理由申请公务员,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研究生毕业后,如果考上公务员,待遇就会变好,工资也会更高,这个方式比在机关系统中努力了好几年简单得多,三年内其他人可以达到10年内无法达到的高度。三:指导员当然也有毕业后想留在大学的学生,但是只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在大学当老师,还有一个是在大学当指导员,在大学当教师的话,至少需要博士课程的毕业,所以,大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成为指导员,工作量少,而且休假也多,工资也没那么差,但是,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只能成为普通大学的指导员,因为一流大学对指导员的要求非常高。四:工作大多数研究生还是选择就业的道路,但毕业后请不要计划就业,现在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非常高,研究生院的学生也不能100%找到工作,因此,在大学院学习期间,可以考虑今后就业的事情,一般休息的时候去几个公司实习,这对毕业后的就业旅行有很大的帮助。以上就是研究生毕业好处多多,除了工资高,还有很多优先机会。
“对于现今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大学院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社会,面对大学学历贬值,很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考研成为了很多毕业生加深学历的选择。”据了解与2020年相比,今年的考研人数增加了近40万的考生。随着考研队伍的逐年壮大,考生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虽然很多院校都增加了录入的名额,但是想要脱颖而出依旧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所有的成功都不是投机取巧能够得来的,需要为之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希望考生明白,考研之路从来都不是那么好走的,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心无杂念坚定地走下去。今年研究生考试初试的成绩相继公布,考生们对自己也有了大概的认知,不要再揪着初试的成绩,不管初试的成绩理不理想,接下来复试同样至关重要,考生们即使在初试取得很好的成绩,也不要放松。研究生们即将迎来的“好消息”就读研究生的学生都知道,往届研究生毕业的标准是,需要在学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很多院校把论文作为衡量学生能否毕业的唯一标准。而在今年,研究生们即将迎来的“好消息”是:院校不允许把论文当作授予学位的标准。近几年,一些高校把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当作毕业的唯一标准,促使很多考生为了能够顺利毕业,长时间徘徊在导师的周围,甚至有的考生被导师要求做一些与学业无关的事情,因为时间有限,就意味着考生没有过多的时间放在学业上。这个消息不是说不用写论文了,是论文不再是唯一的标准。研究生们不用再为了顺利毕业而过多讨好导师,去帮助他们做一些与学业无关的事情,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钻研学术上面,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得知这一“好消息”学生都拍手叫好。考研的学生需要知道的哪几件至关重要的事?初试成绩复核在考研初试成绩可以查询后的7天内,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成绩,和你预估的有出入,就可以申请复核,但只能申请复核两门:公共课、专业课。要知道在这样全国范围的考试中,哪怕小小的“一分”,都可以甩开很多人,如果你的成绩和国家线仅差一两分,建议申请复核,毕竟要是能一年过得考试,为什么等第二年再考浪费时间呢!一定要记住,一般只有在成绩查询后7天之内可以申请复核,如果想复核的考生,认真按要求填好资料,掌握好时间。破格复试破格复试要求考生初试总分足够高的情况下,单科成绩不够,且单科成绩不得低于国家单科成绩“5分开外”的考生,是可以申请破格复试的。申请破格复试的的考生一定要注意,每个院校破格复试的时间、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考生如有想申请的,一定要仔细了解相关要求。提前准备复试初试成绩合格的考生,紧接着就是迎来复试,切记即使初试取得相应的好成绩,也不要放松,复试也至关重要,考生们要有危机感,要知道每年在复试上被“淘汰的人”也不计其数,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预调剂如果考生的初试成绩高于国家线,却又低于报考院校的复试线时,要提前和导师联系,申请预调剂,这样不至于让初试的成绩白白浪费,还是有很大机会成功“上岸”的。调剂大概是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在本年能否考上研究生最后的希望了。每年也会有很多考生通过“调剂”而成功的,只是看时机,也是注定的,努力的人怎么都会成功,原地不动的人,却只能停滞不前。总结:所有成功的背后,都少不了夜以继日地坚持和付出,虽说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但趁着年轻,为自己的未来拼上一拼总是没错的。考研从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既然选择了,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考研虽不是获取成功唯一的途径,却真真是一条可以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的明路,而对过来来说,想要选出更为优秀的栋梁之才,自然会从根本上解决考生们的问题,就如上述的不在以论文作为能否毕业的唯一标准。得知这个消息,身为研究生的你们,是什么样的心情?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下方留言。
相信绝大多数的准硕士研究生,现在已经或多或少地开始了解研究生生活,甚至已经有少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了研究生生活,已经参与到一些科研项目的基础性工作中。而对于所有的准硕士研究生而言,现阶段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吸取教训,多听取那些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学姐学长的一些经验教训,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拥有一个更加有价值,更加有意义的研究生生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很多研究生毕业之后,才恍然大悟,后悔当初没做这些事情,现在已经晚了。当然这对于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学姐学长而言已经是不能够弥补的遗憾了,只能是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中尽力吸取教训,但是对于即将开始研究生生活的所有准硕士研究生来说,这是最佳的机会。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研究生期间没有恋爱经历,或许你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当你硕士研究生毕业,开始进入工作岗位时,你就发现这件事情是多么的重要了,如果你在大学期间,研究生期间都没有恋爱经历的话,那么在你进入社会时,也会因为这个问题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毕竟你已经相对应同年龄段学生的规划已经晚了,再加上你一定的工作压力,如果想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你会感觉到疲惫不堪,但是当你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已经有了确定的对象,那么你就不会因为这件事而苦闷。此外,有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术科研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但这并不是他们因为能力问题造成的,而是因为自己的认识所造成的。毕竟他们的观念里只是觉得只要能够顺利毕业就可以,所以研究生生活的一切安排都是以顺利毕业为前提,而绝大多数高校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只需要发表一篇论文就可以的,所以这些学生只有一篇学位论文和一篇很水的论文。可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你就能够发现,这样的学生根本不是用人单位的理想对象,毕竟你没有和自己的硕士学位相匹配的东西,论文没有,学术经历没有,你只是一个空壳子,最终的结果就是找不到好的工作,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所以,希望所有的准硕士研究生,不要仅仅只是将毕业作为对自己的要求,而是应该再顺利毕业的基础上面,不断提升对自己的期望,这样才能够不断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更好地找到优质的工作。同时,研究生期间也应该注重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尽可能找到和自己三观相符的伴侣,不然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解决这一问题是多么的复杂了。
研究生学姐:毕业后我才明白这3个道理,真希望早点知道!如今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成功上岸的几率也变得越来越低,其实在考研之前有不少同学都是比较迷茫的,毕竟自己没设么经验,只是想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一位研究生学姐指出,她在毕业之后才明白这3个道理,也许会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首先,三年的读研时间太短了,转瞬即起,而这三年里同学们的想法会决定未来的发展,个别学生成功考研后就觉得已经达到了终点,只要能顺利混到毕业那天,就业就应该不用担心了,毕竟现如今的研究生还是比较吃香的,可正是这样的想法,毁了不少已经成功上岸的研究生,因为毕业之后很多优秀的企业在面试时,都会要求同学们制作一份完整的简历,这其中包括在研究生阶段的各项成果,如果混日子度日简历空白的话,一样还是非常难就业的,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其次,研究生也不过只是普通人而已,千万不要把自己想象得太高,否则如果毕业后眼高手低,那么很多机会都会与你擦肩而过,因为决定你人生命运以及走向的,并不仅仅是这么一张学历,更重要的还是你对生活的态度,只有大家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去奋斗,那么同学们才有机会走得更远。最后,导师的各类资源不会白白给你,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挖掘。很多学生在考研之前经常天真地想,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如果特别厉害的话,一定有机会把自己带起来,认识更多有能力的人。但读研之后才发现,老师只是会给你安排任务,哪些导师的人脉可不是你想用就能得到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去争取,否则做事时总会有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如果学姐能早些明白这3个道理,相比在研究生阶段一定会更加努力奋斗了,同理希望这些道理能够给即将考研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尽早摆正自己的位置。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 观察家给予导师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前提是保障学生“申诉权”。近日,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的建议,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该建议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下一步将“充分采纳”,今年下半年还将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职责。消息引来热议,有人赞也有人弹。赞同者认为,此举可更有效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把研究生毕业质量关;但也有人表示担忧:导师一旦掌握了研究生能否毕业的“生杀予夺大权”,会不会引发权力滥用?近些年,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颇受关注,这主要与部分高校发生的一些负面事件有关。例如,个别学生因无法正常毕业,心情抑郁甚至轻生;另有研究生反映给导师免费打工,被压榨劳动力等。这些都与一些导师的不当言行或多或少有关,而且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即高校研究生培养中导师的权责边界到底在哪里?必须看到,在大学里,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等,研究生往往相对弱势。在此背景下,如单方面强化导师“自主权”,就难免会出现个别导师额外设置障碍、导致学生毕业延期等问题。换句话说,导师能否运用好这种自主权,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自身的专业水准和道德素养。这就不难理解,舆论为何对导师“扩权”心存担忧。寄希望于“铁打的导师”对每一位“流水的研究生”尽心尽责地培养,同时给予全面、客观的学业评价,有些理想化。不过,还须看到,我国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既存在上述导师权力过大的问题,在一些学校和学科,同时也存在着虚置导师权,导致导师自主发挥作用不足的问题。这一点,在文科研究生培养中更为突出。又尤其是毕业环节,论文选题由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安排专家组负责审核,一些专家对此并不在行,但往往也要信口发表意见,是否通过也是专家投票表决,导师的意见未必能得到尊重。毕业论文答辩前的审核,起决定作用的是外审专家盲评,但论文送到哪位专家手里,都是行政管理部门随机决定,未必能按照论文内容送到真正懂行的专家手中。凡此种种,最后都在所谓“严格统一管理”的名义下虚化了导师应有的权责。因此,讨论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权力过大还是过小,其实并不存在统一答案,但总体来看,导师比学生还是要有更多主动权。要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首先就要明确这种自主权该如何发挥,并建立配套机制防止权力的任性。尤需强调的是,自主权绝对不能简单变成导师的“决定权”甚至“独裁权”。在现代社会,导师和学生原本是两个平等的权利主体,考虑到在现实层面两者的不对等,教育管理部门在落实导师自主权的同时,也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申诉和救济机制,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必须给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才有利于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培养,让每个研究生的潜能充分释放。但这一过程中,也须对一些不良现象高度警惕,要在导师自主权与学生合理诉求表达权方面建立充分平衡。也就是说,当导师对研究生论文是否通过等事项做出否决时,要在制度上保障学生有申诉并公平仲裁的权利。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为落实导师自主权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王天定(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编辑:吉翔】 【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考研热是真的已经很强势力,不知道你是不是曾经也是考研的一员呢?或者说你现在正在忙的事情就是考研的复习呢?但是现在还是祝愿所有的研究生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不过,在大家都对读研有很美好的憧憬的时候,我觉得很有必要泼一盆冷水,因为当你研究生毕业时,你或许将面临和本科毕业同样的尴尬。对于每年几百万的考研学生,能够最后顺利的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是很少的,在去年的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大约有80万左右的学生,但是能够考取211985院校的学生是不是更是少之又少呢?或许你会说,不要问我是什么学校的研究生毕业,不要问我研究生的专业是什么。我知道哦我是研究生学历。如果你真的是这样想的话,我只能是替你感到可悲。当你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你或许就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可悲了。因为研究生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你是什么级别的研究生,将会在你找工作时,足够充分的体现出来,甚至你会发现和你本科毕业时所面临的场景不是一样的嘛。没错,在你研究生毕业时,如果不是211985院校的研究生,你同样会面临学历的歧视,你同样会面临找不到一份好工作的惆怅。因为有很多用人单位虽然招聘的是硕士,但很多都会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硕士必须是毕业于211985院校的学生,这种现象尤其是在人文社科类的研究生群体中表现的极为明显。因此,虽然是具备了研究生的学历,但是在找工作中还是会面临诸多的限制,所以很多研究生都在想自己读研都最后获得的是什么呢?结果就是获得了一个研究生的学历,仅仅是一个学历,至于其他方面还真的体现的不是很充分。总之,要想在研究生毕业时,不面临和本科毕业时的尴尬,或许你还得继续在读研期间继续一如既往的奋斗,拿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吧!!!
“没有考不上的博士,也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曾几何时,这是硕博圈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但是,现在看来情况有变。多所大学有研究生被要求退学最近两年,特别是2020年,有不少大学纷纷发出研究生退学公告。比如,8月3日,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了一则通告。根据有关规定,拟对16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其实,在2019年的8月份,南方医科大学就已经一次性对28名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并且,还明确注明这些学生不是因为未报道,而是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还比如,上海师范大学,在6月28日,曾发布公告,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吉林大学,也有超过20个学院发布公告,超期研究生超过了100人。但对于正在积极准备论文答辩的超期研究生,可以给予答辩机会,最后答辩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超期不能答辩的研究生将按退学处理。看得出来,吉林大学对于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也足够“仁慈”。通过以上高校发布的研究生退学公告情况来看,情况貌似有所变化,研究生想要毕业,好像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严进严出”逐渐变成了一种常态,凭本事考上的研究生,居然毕业不了?我们不禁要问,研究生毕业,真的有那么难吗?研究生毕业,真的很难吗?难不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自己几年的读研感受来说,确实是变难了。自从某明星事件以后,很明显,对于研究生毕业的要求提高了不少。想要靠“混”来毕业,已经不再可能,其实,这无论是对于学生本人还是对于用人单位还是社会来说,都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很多高校即使是硕士研究生想要正常毕业,都需要有论文发表,最差也要求一篇“核心期刊”论文。而博士要求将会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可以看到,很多退学的研究生中,博士研究生占了大多数的主要原因。而真的想要研究生顺利毕业,其实,并不是特别难。因为,如果大家有仔细去看这些退学学生名单,就会发现,这些学生真的是有点自己“作死”的意思。学校,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最后仁慈。因为,很多学校对于读研的时间,都会有最长年限一说。一般来说,硕士都会超过4年,博士一般会超过5年。有些大学,可能允许就读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可以看到,有不少被退学学生就读年限达到了10年。所以说,在这么长的规定年限内,还毕业不了,可能就真的不能怪学校了。那么,在严进严出的情况下,我们依旧要努力毕业,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严进严出”之下,学生如何顺利毕业?即使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再严格,只要我们能够正视并且及早开始准备,一般都可以顺利毕业,即便延期,也就一年到两年。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视。1、想要顺利毕业,从选择一个靠谱的导师开始研究生相对导师来说,完全处于劣势地位,就目前来说,导师权力过大,决定着研究生读研期间的一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言堂”!最为关键的是,并不是所有导师都合格,也不是所有导师的人品都没有问题,更不是所有导师都能够替学生着想。最近几年,不少高校不断爆出来的研究生“悲剧”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说,如果想要顺利毕业,从选择一个比较“靠谱”的导师开始,导师水平差一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人品好。2、尽可能早确定研究课题很多同学之所以不能顺利毕业,就是因为没有确定下来研究课题,一直都在更换课题。可能在毕业前一年还在更换课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顺利毕业,难度真不小。所以说,希望准研究生们,能够吸取教训,及早确定研究课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课题并不一定非要导师给,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阅读相关文献,确定一个可行性较高的课题。然后,再与导师去讨论,最终确定下来,而不是真的一直在等导师来分配。那可能就会显得比较被动。3、读研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转变思维,化被动为主动很多同学考上了研究生,思维却没有转变,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研究课题等着导师来分配,课题进展等着导师来催促,就算是写论文,也需要导师来给你列提纲?在这种状态下读研,不延期毕业都难。而正确的读研思维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去操心,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需要化被动为主动。没有课题,就自己阅读文献,然后再与导师去讨论,不行,就继续找。课题卡住了,就去找学长学姐,找导师去问,而不是就等着什么都不干。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读研之路顺利很多。4、无论什么时候,心态都不能“崩”读研,并不轻松,特别是读博士研究生。压力可能会很大,特别是课题不顺利的情况下,心态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在心态上都不能“崩”,否则,就会比较难受,好心态也是确保研究生顺利毕业的关键。研究生毕业不了没关系,最关键的是把身体搞垮了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这也要求我们在读研的过程中,注意心态的调节。读研,更像是一种修行,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心理,都是一种考验。以上,就是关于读研的一些建议,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调整好心态,顺利毕业,即使读研之路不太顺利,也要记住,读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退学就退学,没什么大不了的。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不出意外,所有的考研成功的学生一定在漫长的考研复习中,遇到过很多的难题,可能是学习方法上,可能是学习效率上,也可能是学习进度上,但不管怎样最终我们还是顺利拿到了自己理想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只是每年的研一新生都会很自然地将自己高度紧张,高度认真的状态彻底松懈下来,开始了无所事事,自由散漫的研究生生活,于是当自己即将要毕业的时候,即将要找工作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真的没有一点点的核心竞争力,可是已经没有时间弥补了。所以,很多的研究生学姐直言,不要等毕业时,才后悔自己读研时没有做这些事情。能够得出这样的经验教训自然是有太多太多的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学姐学长的亲身经历了,因为见到过很多虽是硕士研究生,虽有研究生学历,但是却没有研究生该匹配的技能和能力,甚至还有很多的研究生学姐学长毕业都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于是面对这样的真实案例,我们不得不仔细想想自己读研时应该做哪些事情,才能够帮助我们在毕业的时候,在找工作的时候,能够更自信,更顺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学术成果,这其实是一件家喻户晓的事情了,凡是有在读研的学生,人人都知道学术成果的重要性,但人人也都知道想获得自己的学术成果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可是如果你一旦放弃了,那么就更没有竞争力了,所以学术研究必须得做的,即使它很难。而为了能够保证自己在毕业时,能够有一些学术成果这就需要每一位读研的学生能够在研究生学习生活一开始时,便将自己的学术规划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事情,只有你慢慢地积攒,慢慢的交接,慢慢地掌握其内涵,你才能够写出自己的学术成果,才能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也就有了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不得不提的研究生实践生活,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包括很多的方面,例如研会、课题组、实习、外出参会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保证自己正常学习生活的前提下还要关注的事情,毕竟学习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有保证自己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才能够保证自己在毕业时,在找工作时,更加的畅通无阻,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单位的HR都很看重学生的这些方面。总之,我们能够考研成功是很不易,但要想获得最后的成功,我们一定要在读研期间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不然我们可就真的对不起当初自己考研复习的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