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招聘季,大多数学子纷纷投入求职大潮中。但近日一些在读硕士研究生反映,学校要求毕业前在期刊发表论文,成了此时比找工作更让自己牵挂的大事。记者调研发现,要求硕士毕业前在专业学术期刊乃至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并非个例,而这种要求,又出于何种目的,究竟是否合理?论文要求愁煞部分硕士毕业生“研一入学时得知要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2篇论文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我从研一下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但现在一篇论文都没有见刊,今年学院又提出,发一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可以,现在哪有心情找工作,一门心思都在愁论文。”对于学校的论文发表要求,宁夏某大学研三学生刘倩颇为无奈。她告诉记者,目前达到学院论文发表毕业要求者寥寥无几:“我们学院今年有近20名毕业生,达到普刊要求的还不到一半,在核心期刊见刊的更是少之又少。”记者调研发现,有类似论文要求的高校并非少数。有的学校仅要求在专业相关期刊发表论文,如绍兴文理学院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公开发表一份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也有的学校指定了相关期刊范围,例如新乡医学院要求“学术型学位自然科学研究生至少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社会科学学位研究生至少在CN以上杂志发表一篇论文,且不包括会议论文、综述、摘要、短篇等。”“各学科专业需依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出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但不低于学校要求标准”“各学科及指导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多数学校也给予了专业或导师提高标准的权力,但无论要求如何,大多数学校均要求学生发表的论文以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单位或通信单位。期刊论文要求为哪般类似论文要求,对在读硕士而言难度如何?数十位受访在读硕士意见不一,相对人文社科大类硕士认为较难者居多,理工类硕士则认为此要求不难。但他们普遍认为能否发表论文和导师手中项目、指导力度等关系较大,单凭自己研究发表颇为不易。“我们班在核心期刊见刊的同学不少是依托导师课题发表的。”刘倩说,一般核心期刊从投稿到见刊最短也需要半年时间,审稿时间都在1到3个月,还不算退稿、修稿时间,又不能“一稿多投”,投稿“试错”时间太短。不过,普刊则相对容易得多,最后实在不行可以花钱购买。采访中,一些受访者就表示为了达成论文要求,自己曾花钱在一些影响因子较小的期刊发表论文。“我家娃打电话说‘妈,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论文要发表了’,我开始还高兴呢,他马上让我给他打1000元版面费,我理解不了怎么用咱的文章还要花钱呢?”陕西省西安市赵慧玲对孩子的论文发表一事颇为不解。记者在搜索引擎、某电商网站上以“论文发表”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所得结果“成百上千”,一位相关从业者告诉记者,自己可以保证在省级期刊见刊,“加急”的话多给钱就行,如果不成功的话保证退款。高校又为何要求硕士发表论文?数位高校教师对此事意见不一,有人认为此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应有之义,严格要求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上进,是扭转目前高等教育“严进宽出”弊病的针对性措施;反对者则认为硕士撰写的毕业论文即可达到培养考核目的,若要严格要求加强毕业论文审核即可,另行要求硕士发表论文是将学校任务“下移”,把本该由学校、教师承担的任务硬性摊派到学生身上。论文要求宜柔不宜刚早在2006年在北京召开的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7所大学就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教育部相关部门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教育部并无此要求,但为何仍有高校要求发表论文?受访学生及专家学者认为,在自我价值实现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并非所有硕士发展方向,他们建议硕士发表论文要求宜柔不宜刚。“目前国内高校硕士培养水平参差不齐,学校要求硕士发表论文不能简单、孤立给出好坏评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高校要求在读硕士发表论文应由专业组织机构结合具体学校、学院、专业制订,若是一刀切式规定、或盲目加码论文数量、一味求大求多则有失偏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王迪说,在读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首先应区分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高校培养硕士旨在提高其研究能力,发表论文是研究能力得到提升的结果,只是培养方式的一种,不能将手段当成目标;其次要区分考核指标和教育任务,学校的发文指标和学术排名是考核任务,用培养学生来完成任务不可取;三是要区分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因材施教。
本文为募格学术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作者:晨星高校仍未开学,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下去。科研狗或毕业族不能闲着,把这段时间闲下来,后面的日子就难熬了。这天刚在电脑前坐好,几个同事就开始吐槽。“有没四点多起来给学生改论文的?”“害怕学生盲审通不过丢人,你真用心。”“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却用它修改学生论文。”“握手啊,我前几天熬夜到凌晨两点给研究生改大论文,真不容易。”我听着他们的聊天,也禁不住苦笑。我想起了当年我做学生的时候,估计当时没少让自己的导师操心着急上火。我当年的导师是我眼里的“别人家的导师”。我的导师是一位学识渊博又脾气温和的老好人,对学生体惜呵护有加。他一直遵循“响鼓不用重锤”的原则,几乎轻易不对自己的学生发火,或者说很重的话。不过,曾有一次我把他惹恼了,他有次把我叫到办公室(原话是“有空吗?能不能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到了导师的办公室,他让我坐到他的对面,接着给我倒了一杯茶,对我说:“你的论文我已经改好了,发到你邮箱里了,你按照修改意见回去好好地改一下。”然后他顿了顿:“再写好论文后,你能不能自己先看看,然后再发给我。你这篇论文有一些拼写错误,我已经帮你订正了。”导师真诚地看着我,我感觉我的脸有些发烫。等我离开老师的办公室,回到实验室下载完我的论文修订版,仔细地看了一下,感觉我的脸更烫了。我知道,其实有些是本不应该发生的低级误错,我没有仔细检查,就慌忙火急地提交给了导师,看似在抢时间,其实也耽误了不少功夫。其实无论对包括SCI小论文,还是毕业的学位大论文,论文初稿完成顶多算万里长征走完了八千里,还需要仔细在重新阅读,斟酌、润色、修改…这就是论文的修订工作。修订意味着论文需要再看多遍,修改若干处,需要每次从文字表达、布局结构、前后一致性、论文实质内容等等不同侧重进行一遍遍地梳理,检查修改。修订是一篇论文初稿完成后必须的事情,写完草稿后的论文只是个毛坯产品,一篇看得过去的论文(无论大小)肯定是经过多次修订工作。下面我就谈谈对于SCI小论文实际内容修订的那些事情,其中有些对中文期刊论文或大论文也适用。(1)把初稿完成的论文放在一边,不要立即修订,需要一定的时间距离,这样可以用更加客观的状态去修改论文。以个人体验,如果我立即重读自己撰写的论文,我会发现我实际上不是在读自己写的,而是我认为就是这样写的,因为我还没有从延续的写作思维中走出来。(2)在修订原文前,最好先准备一个论文草稿的提纲,用参考文献的工具把论文的参考文献也都提前准备好。(3)开始通读全文,仔细论文中检查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回答以下问题:论文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是否有一个主题恰当固定在有限的领域问题中?有没有说清楚这是论文主题?论文主题的观点有什么贡献,即创新性?有没有指出观点和其他论文之间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改进的地方确实改进了吗?在论文的前面,有很清晰让人明白的“introction”吗?论文是前后一致、系统化的吗?是否组织有序,各章节匀称?“introction”写得能不能吸引读者,是不是有点“虚”?“discussion”真的构成了论文的主体吗?“conclusion”是否准确地说明了论文应该取得的成果?“conclusion”是简明扼要?论文连贯吗?每个句子是否符合段落和每个段落符合论文的陈述的逻辑性?论文简明无冗余吗?论文中介绍了一些不相关的材料吗?有使用任何不必要的词语?描述清晰吗?我有没有避免任何含糊不清和误解的定义和术语?论文中的文字信息表达得准确有效?论文中使用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是否适合专业论文写作的标准?标点符号正确?论文中的数据、公式、图表是否正确?这篇论文的正文大部分段落有多长,特别是那些核心内容比如方法、实验过程、结果、评价、讨论和结论是否表达足够简明明白。科技论文最重要的风格是言简意赅。摘要、前言、主体部分、结论前后是否存在逻辑错误(给审稿人抓住攻击的尾巴)。论文研究的不足、缺点及未来的预期是否存在瑕疵。论文符合提纲?确信摘要是准确的吗?脚注是否足够和准确?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是否足够和准确?脚注和参考书目是否正确?参考文献是否与正文中引用对应一致?(4)选择期刊再回头客观想想这篇论文的水准是否能被发表?如果是的话,是基于什么理由?定位的目标刊物是什么档次,在这个档次里挑选具体的投稿期刊。需要注意的是,坚决杜绝一稿多投,因为有些期刊同属一个出版集团,公用一个投稿系统,投稿信息是可以共享的。选择目标期刊的秘诀是,先投最好的期刊,即使不能中也是使论文得到优良的审稿意见,可以使自己的论文水平提高不少。即使后面被拒绝了,也可以通过顶尖级专家的审稿意见修改完论文,投个其他普通SCI期刊也是很容易中的。论文所述的主题是否是投稿的目标期刊感兴趣的?或者对研究结果感兴趣?这本目标期刊是为什么样的读者准备的?他们在哪些领域,拥有多少什么样背景知识?(5)调整风格如前所述,撰写研究论文的目的是它可以发表在某一学术期刊上。作为刚刚投稿的论文,就第一读者来说,是为了向相关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展示作者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因此作者常常不应该提笔就写文章,连目标期刊的稿件样式也不看看。相反,论文作者应该考虑一下什么者期刊可能对他们的研究结果感兴趣,以及他们的研究领域和主题范围,找出哪家期刊适合出版改论文。在准备论文时,就要根据期刊的需要构思如何撰写论文,调整写作思路。为此,作为作者应该不厌麻烦,考虑所有涉及论文撰写的技术性问题。如果想要能够发表学术论文,乃至取得真正的成功(成功毕业、顺利评奖、及时晋级),都要花费心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因此,至少我们必须考虑关于以下几个建议:期刊的样例论文就什么样的?根据样例论文调整自己论文的布局、字体、体例等…目标期刊刊出论文的字数,其中图表数量是否超限?论文如果超过期刊字数或图表超限了,那么肯定需要缩减篇幅。论文应分为几部分,使其内容、风格、字数和篇幅对应与期刊的论文相配,让论文习惯于期刊,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想直接就投稿了(这有可能让编辑愤怒)。最后,无论大小论文,初稿完成后的第一要务当然是给自己的导师看看,但发给Ta之前,最好自己先看一遍。如果没有思路,可以收藏本文,到时再读一次…
高中的时候梦想是考上一所985高校,大学的时候希望自己考研能够顺利拿到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但是当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却并没有很积极、很主动地表示要去读博士,或者说直接便放弃了读博,而这也得到了所有人的理解,毕竟博士是真的没有那么容易读的。但是每年还是会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选择攻读博士,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所以为此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咨询了很多在读博的师兄师姐,也了解到了很多的消息,一般来说更多的有读博想法的研究生都希望自己能够申请博士,而这便需要一定的条件,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所以,只要你在读研期间能够发表含金量比较高的论文的话,那么一定意义上就可以说你更有机会读博了,当然这里所要求的论文一般是指核心期刊的论文,当然最好是C刊论文,但是对于现在绝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想发表一篇C刊论文是真的太难了,或者说几乎没戏。同时,也有很多的在读博士告诉学弟的经验都是在读研期间最好是能够发一篇C刊论文,因为其一篇的价值相当于是三篇核心期刊论文的价值,更有的说只要你发表了C刊论文,同时第一作者是你自己的话,你便可以直接去你理想院校找你认为优秀的博导,就凭借这篇论文,很多的博导会对你感兴趣的。而且,现在不管是985高校还是211高校,虽然说很看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情况,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考生都必须有这样的经历,有些学校即使没有发表论文也可以攻读博士,但是需要你自己的综合素养有很优质的表现,也就是说你可以参加统考,也能够获得导师手中的名额。因此虽说只有一篇C刊论文,同时第一作者是自己的话,那么你可以去申请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同时还不要忘记的是申请博士并不是说自己有论文就一定能够万无一失,这其中还必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硕士导师的价值,以及在读博士的师兄师姐的价值,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够更有保证的获得攻读博士的机会。总之,想读博的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能够发表一篇C刊论文,在论文发表情况方面已经占有足够多的优势,剩下的便是自己的人脉和导师的综合作用下促成你顺利拿到博导手中的名额了,或者说看你自己和博导的交流了,毕竟想读博关键字在于博导对你的印象,这也很重要。
大家好,我是毕业之家小毕同学。后续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毕业论文写作、修改、降重,记得关注哟。因为学校要求只有通过知网论文查重的论文才可以顺利毕业。因此,大家在上交论文之前都会论文查重一下。但是对于知网大家还有有很多的疑惑的。众所周知,中国知网是我国最大的数据收录平台。中国知网上,大家可以搜索到很多的数据文献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论文。因此,大家在想:如果使用知网查重的话,会不会查重之后,自己的论文就会被知网收录了。中国知网论文查重之后会不会被中国知网收录呢?第一,中国知网论文查重的情况:研究生的论文查重使用的知网VIP5.3系统。中国知网和知网查重是2个不一样的系统。知网查重系统是不会随便收录你的毕业论文的。再查重一段时间之后,知网查重系统会自动消除检测痕迹的。第二,研究生论文的收录情况:一般地,研究生论文是会被中国知网收录的。但是,一般地是在一年之后,不管你的论文有没有被知网收录。中国知网查重系统的“学位论文联合比对库”会收录你的文章。因此,学生抄袭上届学长学姐的论文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大家误以为,只要在中国知网检索不到,就证明没有被中国知网收录。其实,有些论文却是没有被中国知网收录,但是却被知网查重系统的数据库收录了。第三,期刊杂志社的论文查重:对于核心期刊,杂志社有可能采用知网VIP5.3系统对论文进行查重,因此,如果你的投稿时间过长。比如说,你隔了好几年才去投稿,你可能会因为论文重复率高而被拒稿。但是对于一些普刊,投稿要求不高,可能使用知网期刊职称论文系统进行论文查重,那么就不会有论文收录造成的重复率高的问题了。综上所述,小毕建议大家:如果想投稿期刊论文,最好是在毕业论文之前进行投稿。而且,投稿尽量投英文期刊。理由一:在学校里,大家的学习热情和科学研究的状态都是非常好的。试想,如果你毕业2年多了,才想将大学时候的科研成果写成期刊论文发表,会有以下问题:(1)你写好的论文没有老师的指导,很好可能会因为论文的写作水平而被拒稿。(2)出了校园,你就不能使用大学老师作为通讯作者了。没有大学平台的可信平台,论文有可能被拒稿。(3)即使论文被认同,一般也不会直接顺利一次性接收。审稿人会给你一系列的问题。走出校园的你补充实验数据就太难了。理由二:如果你投稿的是中文期刊。那么写毕业论文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已发表的期刊内容是不能直接放进毕业论文的。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将自己的论文内容进行降重修改之后才可以放入毕业论文中。如果你发表的是英语论文,那么写毕业论文时直接写就可以了。由于很多同学(尤其是研究生)在论文查重之后,想着将论文中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发表出去。如果毕业论文因为查重被收录的话,岂不是影响自己后期的论文发表?不会大家就放心了。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欢迎留言讨论。毕业之家一站式毕业生服务平台,记得关注我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要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全文1878字,阅读约需3.5分钟 ▲我国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会舆论,都需建立新的论文观。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文/熊丙奇(教育学者)编辑 何睿 校对 李铭《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月6日,多家媒体发布的以此为题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这篇报道的导语是:“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然而,看完整篇报道,除了在文首有“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以及文中有“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这两句话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没有提及究竟是谁建议。报道虽提到电气学院,但并不明确是其导师,还是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或者学院学位委员会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也不见该校学校学位委员会对此建议有何看法。因此并不能确定这一建议是十分正式,且已经纳入学位申请、授予程序的,还是只是在媒体报道时提及。确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离开了学术标准与规范的媒体建议,除了博眼球之外,还会误导学术评价标准。在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有硕士生因硕士毕业论文被答辩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毕业水平,进而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美谈,但似乎还没有在硕士求学期间发表论文多,就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期刊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授予博士学位需基于博士学位论文,这一学位论文不能由期刊发表论文替代,否则,所有博士生只需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无需撰写学位论文,就可授予博士学位了。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这篇由媒体发布的报道,源自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该文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如果孙同学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主要原因应该是其发表了16篇SCI论文,而不是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被评委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水平。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期刊发表论文,能替代进行系统研究的学位论文吗?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是,要求在读硕士、博士必须撰写、发表多少论文,把这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前置条件,这不但让社会舆论误解平时发表论文比学位论文重要,而且也引导很多学生把精力用在撰写、发表期刊论文之中。而实际上,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主要是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则主要是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这也是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通常根本不要求研究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而是关注课程学习,以及撰写学位论文的质量。我理解很多网友会把硕士求学期间就发表16篇SCI论文的学生称为“大牛”,但这只是论文发表角度的“大牛”。我国还有读博三年发表46篇论文的“高产大牛”。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这无可厚非,这也是他们刻苦学习、勤于写作的结果。但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来说,则应该坚持学术导向,不要只重视论文的发表,而更要重视论文的质量,对学生来说,尤其要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在这一背景下,需要高校和社会舆论,都建立新的论文观。一名学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这是其自主选择,也可作为评优、升学的一方面指标,其科研精神更是值得所有研究生学习。但学校应做到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要紧抓培养的核心环节。如果是破格授予博士,那一定是他撰写的学位论文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而非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值班编辑 花木南 吾彦祖
刚在评论中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小西想划过去的。但是,看到有朋友回复了这个评论,并期待有人能给予解答,就点进来说一说。首先,解决不少朋友的一个疑惑:未发表科研小论文,硕士生能毕业吗?通常一个硕士生想要参加答辩、顺利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得要满足学校、学院/专业、导师的三层要求。常见情况是导师要求最为严格,如"双一流"大学明确发表1-2篇sci论文,这对于不少硕士生来说压力不小。之前,不少研究生常埋怨"导师不让毕业"的主因,尤其是在自身已满足学校、专业的最低要求后。除非是学位论文盲审/送审未过,或未达到学校毕业最低标准,否则导师们都不会让硕士生延期的。因此,也就诞生了那句经典的"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当然,每个学科的毕业要求不同,大致来讲还是有不少硕士生是不必发表小论文的。比如,不少学校的硕士生(部分专硕)毕业要求中没有提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话,只要能完成一篇逻辑合理、少量创新的学位论文,走完整个答辩流程后能顺利毕业。其次,硕士生没有发表过论文考博有希望吗?希望肯定是有的,关键是导师是否愿意给你一个博士招生指标。但是,"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的说法已经不合时宜。之前,我多次提过博士招生在调整,985、211等名校大量引入"申请-考核制",侧重于个人申请-材料初审-面试综合选拔的模式。在整个过程中,申请人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非常关键。比如,不少985大学部分工科明确要求申请-考核制读博的硕士生有2篇中科院三区以上的sci论文,接受导师一作、学生二作。未发表过科研论文,走申请-考核是无法过初审的。记得我们专业有个硕士,毕业后多发了一篇论文,才走申请-考核制读博。当然,统考依然在不少学校的博士招生中出现。和硕士生不同,很多学校博士考试报名时就要求确认导师,毕竟要求考博过线后不得变更导师。这也就经常出现几个学生选择一个导师的竞争,其他人更多的成了陪衬。之前,曾有学生爆料,少量博导不厚道,告知多个学生报考。最终择优录取一个,而耽搁了其他学生。不是为导师辩解,在时间错开的前提下,同样有不少学生报考几个学校,甚至联系几个导师。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难。有导师愿意接受,且能顺利毕业,通过意向学校的博士招生初试、复试,是可以直接读博的。而且,足够的科研经费等核算出来的博士招生指标,导师自身在博士招生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他的选择在复试中是主要因素,直接影响成绩排名。那么,如何提升自己考博成功的可能呢?1.硕士阶段未发表科研论文的可能性不少。比如,实验室平台不足、导师科研经费不足等客观因素,也有可能是自己的懒散、拖延症,缺乏对科研的热爱和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入了博士的门不好出,慎重选择。2.找到往年的真题,认真备考。比如报考中科院体系读博,英语的要求不低,而且分数拉开差距的关键。而且,他们的招生计划不多,研究员人均一个博士指标,提早联系是关键,并非一定是大牛导师。3.找自己的导师或其他校内导师推荐等。往往一些熟悉导师的推荐,比自己大海捞针般地发邮件效果更为明显。比如,我的不少硕士学弟当时就在导师推荐下去他的母校浙大读博。见到聊到这里,其他读博的文章我发过不少,都可以翻着看看啊。还有机会考博的同学要珍惜,日后"申请-考核制"是读博的主流选拔趋势。不管是门路、科研潜力,还是本科院校的层次,都不会存在绝对"公平"。换句话说,"高考"后录取的大学将更为关键,之前通过读研、读博提升自己更难。读研期间的你,发表了几篇什么层次的论文呢?
就小西身边接触到的硕士生导师群体来说,"帮你毕业"的导师比例远高于"刁难延期"的,除非有学术不端或严重违纪,故意让学生延期毕业的导师我没见到。昨天,还有一个参加电竞比赛,自己主动申请延期1年毕业的学生,被同办公室的同事约到学生给他修改学位论文,争取在3月底完成送审。真的,小西想说不要把每个导师都想的那么坏,每年毕业几十万研究生,你感觉身边延期的硕士有几个?我在招学生时常说:你可以将导师当作一生的老师,或者一个三年的短期合作者。硕士生毕业典礼作为导师,小西会帮学生,但不是我给学生写学位论文、写小论文给你挂名一作/二作,而是从开题之前到答辩结束,全程给予学生指导和督促,我会告诉你怎么写、如何做与什么时间之前要给我结果。在你将写的材料初稿拿给我看后,会给你及时修改调整,如实验中遇到数据异常或分析不出原因,也会给你找原因或一些你之前没关注的机制,甚至下载好关键文献发你做参考。你在这个过程中,有疑问也可以和我交流,尽量会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你答案,这也正是培养的一部分。不管如何培养,实验的安排、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必须得你自己全程完成,没有导师会给你现成的。不过,在你能力之外的一些问题导师会尽量帮你解决,如之前我们学科,部分导师的学生按要求得有一篇"已接受"的小论文,若是学生投稿某个期刊失败,再投稿耽搁一段时间,导师们会同意学生先开始送审,同时帮忙沟通一些审稿较快的期刊尽快安排送审和修改。不少大学的学报也会给本校毕业生开辟一些绿色通道。毕业典礼同时,我也遇到过有些学生的小论文已经接受,但是大论文撰写实在问题很多的,如有些同学英文小论文写的非常好,但他不清楚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学位论文写出来真的看不得。给学生学位论文全文一个字一个字的修改得看那一届几个学生,当时团队有没有其他安排等,但是最低都会给学生调整好结构和框架,尤其是章节讨论部分会重点修改,其他部分会告诉学生需修改的点,或者安排博士生帮他修改调整。同时,团队的组会有专门安排学位论文汇报、预答辩等环节,大家一起来提问题、给建议,力争做到最好。最后,有个很关键性的注意点:你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和导师沟通,千万不要自己觉得"导师可能如何……",甚至在"我觉得导师……"的疑虑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因为研究生期间很多事情都有时间节点,如开题、中期检查、论文送审、答辩等,导师可以帮你,也会告诉你如何做,但是你不能一直拖着,直到最后截止时间告诉我,你还没有做......
我国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会舆论,都需建立新的论文观。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月6日,多家媒体发布的以此为题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这篇报道的导语是:“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然而,看完整篇报道,除了在文首有“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以及文中有“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这两句话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没有提及究竟是谁建议。报道虽提到电气学院,但并不明确是其导师,还是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或者学院学位委员会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也不见该校学校学位委员会对此建议有何看法。因此并不能确定这一建议是十分正式,且已经纳入学位申请、授予程序的,还是只是在媒体报道时提及。确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离开了学术标准与规范的媒体建议,除了博眼球之外,还会误导学术评价标准。在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有硕士生因硕士毕业论文被答辩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毕业水平,进而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美谈,但似乎还没有在硕士求学期间发表论文多,就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期刊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授予博士学位需基于博士学位论文,这一学位论文不能由期刊发表论文替代,否则,所有博士生只需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无需撰写学位论文,就可授予博士学位了。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这篇由媒体发布的报道,源自西安交大资讯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该文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如果孙同学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主要原因应该是其发表了16篇SCI论文,而不是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被评委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水平。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期刊发表论文,能替代进行系统研究的学位论文吗?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是,要求在读硕士、博士必须撰写、发表多少论文,把这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前置条件,这不但让社会舆论误解平时发表论文比学位论文重要,而且也引导很多学生把精力用在撰写、发表期刊论文之中。而实际上,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主要是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则主要是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这也是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通常根本不要求研究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而是关注课程学习,以及撰写学位论文的质量。我理解很多网友会把硕士求学期间就发表16篇SCI论文的学生称为“大牛”,但这只是论文发表角度的“大牛”。我国还有读博三年发表46篇论文的“高产大牛”。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这无可厚非,这也是他们刻苦学习、勤于写作的结果。但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来说,则应该坚持学术导向,不要只重视论文的发表,而更要重视论文的质量,对学生来说,尤其要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在这一背景下,需要高校和社会舆论,都建立新的论文观。一名学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这是其自主选择,也可作为评优、升学的一方面指标,其科研精神更是值得所有研究生学习。但学校应做到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要紧抓培养的核心环节。如果是破格授予博士,那一定是他撰写的学位论文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而非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熊丙奇(教育学者)编辑:何睿 校对:李铭来源:新京报作者/来源:新京报#社会百态#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
本文来源:汉斯出版社有些作者曾经在学校写过很优秀的论文,得到了学校及广大观众的认可。有些初次申报职称的人员可能刚毕业没多久,想到毕业论文也没有发表见刊,在申报职称时打算用尚未发表的毕业论文来申报职称,毕业论文可以用来评职称吗?首先,我们要清楚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区别。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临近毕业写作发表的文章,是对自己学业生涯学识能力的展现。评职称论文是在投入工作后对工作能力水平的考评,是岗位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体现。所有评定职称的论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时限性,如果不是近几年所发表的正式论文单位也有可能不予承认,并且还要求你的职称要求要与所投的期刊级别相符。毕业论文如何写作前面有文章讲过我就不过多的赘述了。今天咱们就重点谈谈职称论文。职称论文的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套路跟毕业论文的形式也差不多,但是其侧重点不同。职称论文首先更多地体现在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深刻和有启发性,如果是阶段性成果,它对后续的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如果研究工作没有获得阶段性或最终的结果,就不应动手写论文,靠一个平淡的研究工作无论如何是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的,因而也不可能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文章。对于社会人士而言,职称论文写作可以算是硬性要求,一些工作岗位想要晋升,想要长久在行业发展下去,发表职称论文是硬性要求。其他的论文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学术研究的分享,目的性远不如职称论文的目的性强烈,发表职称论文一定要从宏观上把握职称论文的特点,选择自己有独到见解并且能够驾驭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找文献等一系列工作,论文才能顺利发表。所以毕业论文即便没有见刊发表也不适合用来申报职称,一来毕业论文内容上来说比较陈旧,职称论文最讲究一个新字,新思路新观点是职称论文的灵魂所在;二来有的毕业论文是已经见刊发表过的,这样就更加不适合用来晋升职称了。
痛苦地熬了多个通宵,发际线至少往后移了好远,总算是让毕业论文通过了要求,此时你拿着第N稿的论文,肯定会觉得这是你写作的最高水平了。这么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可以发表吗?当然可以,尤其对于想要继续读研的同学来说,毕竟毕业论文花费了我们很长时间来完成,而且查重率也过了,并且也得到了老师的指导。如果你们学校本科毕业论文不会入知网,就可以按照答辩时老师给出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再去向一些学术期刊或一些学术论坛投稿,就可以成功发表了!在此整理了比较靠谱的论文发表平台:平台一:【爱学术】一个可以发表期刊的网站,点击【期刊发表】有专业的客服直接一对一服务,还会根据你的要求来调整论文,以便更好地发表。目前爱学术这一块的期刊资源比较多,可以跟客服进行沟通,提前预定期望的发表平台同时【爱学术】还可以免费查找国内外的学术期刊,在写论文期间也可以使用。平台二:【壹品优刊】壹品优刊也可以代为发表学术期刊,可以直接在官网上咨询客服,或者电话咨询,需要至少提前1个月预约发表。*关于论文期刊的发表一定要找靠谱的平台,不然会有期刊被盗取的危险。总有人说“上大学就是用了一麻袋的钱换了一麻袋的书,等毕业用一麻袋的书卖了却换不到一个麻袋”。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将自己的论文期刊发表,也算是自己对这四年的一个总结!关注【PaperYY 论文查重】,了解更多论文写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