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402分一战成“研”北京理工大学道兼于天

402分一战成“研”北京理工大学

考研有多难?考研准备期间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呢?考研初试和复试又该如何准备呢?今天资源与材料学院一战成“研”北京理工大学的李雯哲同学,带来自己的考研历程,来和你聊聊有关考研的那些事儿!个人介绍姓名:李雯哲学院:资源与材料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GPA:4.0466(专业前7%)考研分数:总分:402 分数学二:124 分 专业课:124 分英语一:82 分 政治:72 分(初试分第一,总分第一)录取院校及专业: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金属方向)关于考研那些事儿01、你是什么时候决定考研的呢?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坚定地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我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四年的学习让我对本专业十分感兴趣,我喜欢这个专业,学起来也得心应手,各科的考试成绩都令我比较满意。再者说,我认为本科时期的学习并不是很深入,还有很多的专业知识需要进一步学习,我也想要进一步开阔自己的眼界,不断地充实自己。02、怎么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呢?就像上面所说,因为对本专业有着浓厚兴趣,我并没有考虑跨专业考研。在我看来,选择考研的专业,兴趣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如何选择考研院校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一件感到头疼的事儿,我也不例外。有一部分同学是有自己梦想的学校的,如果有了目标,只管努力就好。那没有理想的学校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从城市和学科排名两个方面来选择考研院校。就我而言,我的家在山东济南,我毕业后计划回济南工作,但我并不想一直留在济南读书。跳出舒适圈,到大城市开阔眼界,体会不同的的生活,这才是我的目标,我当时主要考虑了北京和上海的学校。我当时有保研和考研两手准备,参加了北理工的夏令营,在听讲座的时候偶然遇到了一个十分投缘的老师,老师的谈吐和研究方向都十分吸引我,所以我当时就和老师表达了想要跟着老师读研的想法,跟老师深入交流之后,便决心考取北理工的研究生了。03、你是如何规划考研时间的呢?时间规划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月——6月。这个阶段我每天大概有3-4节课,再加上3月的前三个星期我们专业有金工实习,所以留下能复习的时间并不充裕。在这个阶段我每天只复习数学和英语,我大概会固定留出2个小时来复习英语,其他的复习时间都用来学习高数和线性代数。第二阶段:7月——8月。暑假期间我选择留在学校继续复习,结果也证明这样的效率是比较高的。我固定每天早上8:00-12:00学习数学,下午2:00-4:30学习英语,4:30-6:00学习政治,7:30-10:00学习专业课,每天大概固定学习10个小时。第三阶段:9月——最后。开学后我加长了学习时间,大概每天早上7:30-12:00学习数学,下午2:00-5:00学习专业课,5:00-7:00学习政治,7:30-10:30学习英语,每天大概固定学习12个小时。04、初试结束后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初试结束后,我觉得首先需要对答案、估分,自己心里有底,大概能不能过线,这样才能对自己的情况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也能进一步做充分的准备。如果不能过国家线的话,需要抓紧时间考虑二战还是找工作,尽快做好决定。如果过了国家线,但是不能过校线的话,就可以着手准备调剂。如果过了校线,也过了院线,我认为最应该做的是了解这个学校各个课题组和老师的情况。把握住机会,找到自己心仪的老师。同时要准备好自己的简历、自荐信和证书。复试考的知识面很广,灵活度也很大,所以在复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会或者不了解的问题,我认为这时谦虚的态度很重要,遇到不会的就说不会,然后表明之后会进一步学习。但是专业问题的回答还是比较重要,所以要在复试前做尽可能周全的准备。复试的老师们都很和蔼,大家不用过于紧张,尽可能地用轻松的心态和谦逊的语气去回答老师们的问题,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05、期间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我有写过一张纸条,上面写的是我希望各个科目考到的分数,这样一来,我的目标就不是“考上这个学校”而已,我的目标是“考第一名”,具体的目标让我更有动力。每当我很焦虑的时候,我都会看看这张纸条,然后幻想自己真的考了第一名的时候,会得到什么,每次幻想完了我都会很幸福,然后继续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九月份开始,我就和我的舍友每天在一起学习,我们宿舍六个人都考研,我们每天同时起床,一起去825自习室复习,一起吃饭和休息。路上大家嘻嘻哈哈地聊天,仔细想想,我心态不好的次数很少,每次我们当中有人焦虑或者紧张的时候,我们宿舍都会一起出去吃顿饭,吃完饭再一起回自习室学习,学习就又有动力了。偶尔我真的很沮丧的时候,也会跟家人和好朋友们打电话聊天,说说与考试无关的事儿、聊聊八卦,心情也就能好起来了。学姐寄语考研的路不好走,但不要轻易地怀疑自己,也不要轻易地改变自己的决定。很多人能在这个阶段会迷茫与焦虑,停滞不前很容易,但把手里的每一件事情做好,脚踏实地把当前的任务完成才不简单!当你决定考研时,就不要纠结自己能不能考上,迷茫自己未来会发展如何,这个时候你该想想当时为什么要考研,并“按部就班”地完成每天的复习计划,等你考完了以后,就不会再怀疑和迷茫了。小在祝愿李雯哲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河山,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也祝愿即将踏进研究生考场的东秦学子们都能一战成“研”,一路高歌,终得心中所爱!

乃身从之

北理工取消研究生考生到校复核成绩计划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丽霞)2月3日,北京理工大学发布《致全体研究生、各位考生和导师的一封信》,提出,取消原定于2月18至19日,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到校复核成绩计划安排。改为采用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受理考生复核申请,并在网上发布成绩复核结果。信中称,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安排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并在研究生院招生网、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报考学院网站及时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做好复试准备并耐心等待复试通知。北京理工大学提醒考生,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对各种类型博士生的招生考试工作进行调整。普通学术型博士和全日制工程博士报名按原计划执行,不在校内的考生提交书面报名材料时须要通过邮寄方式送达;报考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和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的考生,请及时关注研究生院招生网站发布的报名考核工作安排。此外,北京理工大学要求研究生导师在寒假期间不安排研究生到实验室开展交流讨论、不派遣研究生到任何地点(国内外)开展研究工作;要定期了解研究生身体健康状况,做好思想引导,发现情况应及时向学院报告;并积极通过网络等手段,远程指导研究生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开展文献阅读和课题研究工作等。针对疫情期间高校研究生考试工作安排的调整,记者注意到,此前,中国农业大学也发布了《致报考中国农业大学2020级研究生考生的一封信》。信中提出,学校将制定复试工作应急预案,灵活组织安排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复试工作。相关工作的时间、方式可能会因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而顺延或调整。新京报记者 李丽霞 校对 李世辉

录像带

北京理工大学,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时它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中管副部级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是建国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3年学校并入延安大学,1946年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迁入北京,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将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缙笏绅修

北京理工大学迎来2019级研究生新生,最年轻的硕博都是00后!

8月30日至31日,北京理工大学迎来了2019级研究生新生,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共录取了5528名研究生,学校分别安排于8月30日和31日,在中关村校区和良乡校区组织迎新报到,学校各处都一片迎新祥和的气氛,校园里各处都摆放了迎新的指路标志,而且还为新同学开设了绿色通道,设立校园一卡通和体检表发放处,为新同学做好了开学相关服务工作。今年北京理工大学的5528名研究生新生中,其中硕士生4482人,博士生1046人,硕博比例为4.3:1,可以看出来,硕士研究生比较多一点,占比81%。北京理工大学在理工科方面是强项,所以博士生所在学科中,机电学院博士生最多,收获139名博士生,机械与车辆学院收获127名博士生,材料学院收获112名博士生,宇航学院收获104名博士生,信息与电子学院收获102名博士生。总体研究生性别比例为6:4,其中硕士研究生的男女比例比较均衡一点,博士研究生中,女生比例只占到了27%,女生还是稀缺的,一所理工科大学,这样的男女比例可以说是正常操作。在硕士生中,拥有一些女生比例高校的学院,排第一的就要属外国语学院了,男女比例高达1:11,哇塞,该学院的男生肯定要成为被嫉妒的对象了,其他学院的小哥哥肯定会纷纷去外国语学院找女朋友,其次就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男女比例为1:4.2,女生也是非常多了,再往下就是设计与艺术学院了,男女比例为1:2.3,这就是女生比例排前三的学院。最让人意外的就是物理学院和化学与化工学院,女生比例也不低,其中物理学院男女比例为1:1.8,化学与化工学院男女比例为1:1.7,没想到这样的理工科女生还有这么多。北京理工学院一向都是充满阳刚之气,女生能超过男生十分难得,那些想找女朋友的男同学,学校不欠你一个女朋友了。在博士生中,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男女生比例最高1:4,紧随其后的就是设计与艺术学院的男女比例为1:2,第三名就是生命学院,男女比例为1:1.29。在年龄层次分析中,硕士研究生中数量最多的是90后,199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有3913人,80后新生则有522人,70后有41人,在硕士研究生队伍中,还出现了00后,19岁就上研究生的同学有6人,真是太厉害了。在博士研究生中,90后依然是最多的,有849人,80后165人,70后29人,60后1人,这位60后的博士研究生,真是太抢眼了,应了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在博士研究生中也出现了00后的身影,19岁读博,只能说: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希望这些学子都如初生的太阳,未来一定会非常耀眼。为了梦想而奋斗,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大雷雨

北京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新生6070人,00后读博啦

秋风送爽,树叶微黄,阔别数月之后,书声琅琅重返校园,金秋九月,学校里即将迎来新一批北理工人。这些“萌新”们来自哪里?男女比例是否如传闻一样相差悬殊?最小的研究生难道已经是“00后”了吗?……下面为你揭晓,北京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快来围观!2020年研究生新生共计607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15人硕士研究生4955人确认过眼神,是北理的人!95后已经成为硕士研究生的主力军入学年纪最小的博士生来自00后,年仅20岁!大家最关注的男女比例来啦!整体上看男多女少男女比例是1.6:1。各学院的男女新生比例各有特点其中男生比例最高的学院当属机电学院而外国语学院位居女生比例的榜首不知道这两个学院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校园里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硕士新生中“王”姓拔得头筹成为姓氏之“王”。“刘畅”、“王鑫”、“王旭”成为重名率最高的三个名字同名同姓又同时进入北理工在缘分的奇妙作用下不知道这些同学会不会在学校的课堂上或图书馆里相遇呢?研究生新生少数民族人数排行满族、蒙古族、回族人数较多在北理工的大家庭中无论哪个民族,大家都是一家人博士新生党员比例大于硕士新生期待他们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籍贯排行中山东人和河北人占据了北理工的半壁江山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跨越千山万水在此相遇有没有在学校里遇到自己的老乡呢?快看看这些学校里有你的母校吗?中关村校区的新生进驻率最高超过70%的新生在此报到今年还有一对双胞胎一同考入北理工!这对“姐妹花“在机缘巧合之下双双进入自动化学院,希望她们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奋斗共进!欢迎2020级新同学加入BIT大家庭,80岁的北理工因你们的到来,更加朝气蓬勃!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出品: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来源:研究生院 设计:苏远思、张楠、李罗海 摄影:韩学礼、郭洛宁、祝德刚、马宁 编辑:徐梦姗、苏远思

采薇

北京理工大学2019研究生新生大数据:5528名研究生,00后硕博来啦

8月30日至31日,北京理工大学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19级研究生新生。2019年,北理工共录取5528名研究生,学校分别于8月30日和31日在中关村校区和良乡校区组织迎新报到,迎新现场学校开辟绿色通道,设立校园一卡通和体检表发放处,各学院也设立迎新站,欢迎研究生新同学入学。八月暑末,九月初秋,天朗气清,万物明媚,北理工的开学季悄然而至。新成员,新面孔,2019年的这个夏天,又一批研究生新生正式加入北理工大家庭!他们都是谁?叮!新鲜出炉的研究生大数据,为你带来他们的数字画像!5528名研究生新生来啦!2019年,北理工迎来5528名研究生新生,其中硕士生4482人,博士生1046人,硕博比为:4.3:1,先在这里为他们点个赞!最高学历都在哪儿?博士在哪里?机电学院拔得头筹,收获139名博士生,机械与车辆学院紧随其后,迎来127名博士生。不甘落后的材料学院博士新生112名,宇航学院104名,信息与电子学院102名,欢迎我理的“最强大脑”们,冲鸭!男女比例6:4学历渐高,性别平衡2019级研究生的性别比例为6:4,其中,硕士研究生的男女比例较为均衡,而博士研究生男女比例对比明显,女生只占到了27%。博士女生在我理稀缺而宝贵,大家可要好好珍惜哟!女生力MAX的学院,请举起你们的双手!在充满阳刚之气的北理工,女生超过男生的学院十分难得,今年,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男女比1:11。在博士新生中,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位列榜首,男女比例1:4,设计与艺术学院1:2,紧随其后!How old are you?2019级硕士研究生,依然是“90后”的天下,199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有3913人,稳居第一位,而“80后“新生则有522人,“70后”41人,而在硕士中,还惊现“00后”的身影,19岁就上研究生的同学有6人,学习无长幼,你们都是我理最可爱的新生们!18岁的硕士,请收下我的膝盖!博士新生的年龄分布大体与硕士新生保持一致,其中“90后”占到了大多数,但是“60后”和“00后”的身影依然十分抢眼,学无止境,勇于攀登,点赞!19岁读博,这还能说什么呢,学神,牛牪犇!多姿多采多民族!2019级硕士生中,有278位来自25个不同民族,其中,满族的小可爱最多,共98人,蒙古族新生43人,紧随其后。希望在北理工,我们结下真挚友谊,为青春留下靓丽色彩!2019级博士生中,少数民族占比约5%,来自14个不同民族。其中满族同学最多,共16人,蒙古族同学以15名的人数位列第二。“李同学,你好吗?”“张同学,我很好!”2019级硕士生中,“李同学”“人多势众”拔得头筹,共411人;博士新生中,“张同学”则成为“大户人家”,凭借101人居于首位。这个夏天,来自祖国八方的“八百年前一家人”,今朝汇聚北理工,真好!“李超!杨柳?”“到!”“到!”“到!”“到!”2019级硕士生中,重名率最高的名字是“李超”和“杨柳”,共有4人。博士生中,也会有很多同名同姓的小伙伴。这个夏天,最美好的就是在北理校园遇见同名同姓的你~夏末初秋的遇见,带着几分校园的香甜,沁人心脾,与北理的缘分,就似蓬勃的晨光,刚刚开启。再一次,欢迎5528名研究生,加入BIT大家庭。希望在这里,实现青春梦想,在这个时代大有作为,为伟大祖国写就精彩与辉煌!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出品:党委宣传部 数据来源:研究生院 策划:王朝阳 图表制作:张楠 摄影:王征、马宁 编辑:陈双、修珊珊

天安门

北京理工大学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9月25日上午9:00,北京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校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张军,党委常务副书记项昌乐,副校长王晓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志宏,党委副书记包丽颖,副校长魏一鸣、王博,校长助理汪本聪、杨亚政、李振键、阎艳出席典礼。各学院、各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典礼。开学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设立中关村校区主会场和良乡校区分会场。典礼由包丽颖主持。升国旗 奏国歌迎着初升的朝阳新一代北理工人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开启人生新篇章开学第一课《延安精神传薪火 矢志报国立潮头》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军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我代表赵长禄书记,代表北京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2020级4988名硕士研究生、1116名博士研究生,特别是,4368名首次加入北理工大家庭的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还有部分远在海外的留学生新生,因为疫情原因,暂时无法入校报到,在这里,也向你们表示诚挚的问候,期待我们早日相见!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我们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同舟千帆渡,共担风雨时。在疫情阻击战中,北理工发挥学科优势,迅速组织开展应急医疗装备研制等相关工作,与一线的抗疫勇士协力同行。对同学们来说,在这不同寻常的时期,大家的学习生活也面临极大考验,但你们意志坚韧、心态积极,克服备考、复试中的重重困难,最终在北理工校园顺利“会师”。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学校已经准备充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与学校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共筑抗疫安全防线!六天前,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了建校80周年纪念活动。北京理工大学诞生于延安烽火中,艰苦奋斗、服务抗战建国;成长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燃情奋斗、兴学图强;奋进于改革开放时期,与时俱进、砥砺前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北京理工大学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内涵提质、矢志一流。80年时光流转,北理工人始终不改报国初心,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谱写了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的壮丽篇章。延安根脉、报国情怀,是铭刻在每一位北理工人身上的基因标识和成长密码,也是北理工将赋予你们的气质品格。爱国,是北理工人最鲜亮的底色。我校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冯长根教授,1979年远赴英国留学,博士毕业时,在论文扉页郑重写道:“本论文献给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冯长根教授坚信,“报效祖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份内事”,学成后毅然选择回国,在国家安全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将一腔热血播撒在祖国大地上。奉献,是北理工人最无悔的誓言。自然科学院老院长李强,是校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反帝爱国,领导“五卅”学生运动,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专注科研,主持建造短波广播电台,把党的声音传到全国;跨界经济,投身外贸领域,引资建厂促进对外开放。“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李强老院长一生,为党的事业、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创新,是北理工人最执着的追求。我校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姜澜,2006年放弃美国高校教职,毫不犹豫回到母校任教。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支持着他带领团队,突破了长期制约飞秒激光技术发展的理论瓶颈,推动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担当,是北理工人最赤诚的品格。自动武器专家朵英贤院士,研制的某式轻重两用机枪,是我军主要武器装备之一。光学专家周立伟院士,奋力开拓“夜视”技术,为我国微光夜视领域发展开辟了道路。还有一生科技报国的王越、毛二可等院士群体,都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勇担重任,展现了北理工人的时代担当。同学们,作为学校建校80周年迎接的首批“80后”研究生新生,你们将在这片红色土壤中学习成长。来到北理工求学,不仅仅是一次选择,更意味着一份重托、一项使命、一腔热忱。借此机会,我也想对同学们提几点希望。一是立德为先,以重大选择见真抱负。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30余万名毕业生,包括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60余位两院院士、一大批创新人才。在研究生毕业生中,超过三分之一投身于国防事业和基层一线,选择了热爱并为之奋斗终身的领域,生动诠释了“党的事业就是我们的奋斗方向。”“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同学们,希望你们像师长们一样,明德致远、为国奉献,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抉择。二是强基为本,以守正创新见真学问。2017年6月,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生命科学载荷,搭乘“龙飞船”,成为首个登入国际空间站的中国空间科学项目。该项目团队的优秀骨干,2014级博士生杨春华,在北理工12年的求学生涯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中多项“第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同学们,希望你们向杨春华学习,宽厚基础、久久为功,瞄准“从0到1”的突破,勇攀科学高峰。三是精深为实,以拼搏事业见真劲头。被誉为“北斗女神”的徐颖,是我校2009届博士毕业生。她在多源辅助卫星导航增强方向开展研究,严谨务实、执着求索,成为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同学们,希望你们紧随徐颖的步伐,行远自迩、精深求是,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服务国家战略的伟大事业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干劲、韧劲、闯劲。四是创新为核,以卓越精神见真功夫。2019级博士生宋哲,深入研究卫星通信阵列测量关键技术,与导师团队协同攻关,发明了系列化测量新体制、新方法、新装置,支撑了北斗系统等国家重大型号的研制工作,以学生身份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宋哲为榜样,敢于瞄准国际前沿,在追求卓越、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让科技创新迸发涌流。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国家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希望每一名北理工研究生,传承延安薪火,牢记报国使命,勇担复兴大任,做“明德致远、宽厚基础、精深求是、包容创新”的高层次领军领导人才,奋楫争先、勇立潮头!导师代表、学生代表发言教师代表庞思平教授发言欢迎你们,未来的红色工程师!教师代表、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庞思平教授向新生们诠释了“红色工程师”的含义,勉励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德以明理、学以精工”校训内涵,将国家之所急所盼内化为自己奋斗的不竭动力,胸怀壮志,把使命担当变为习惯和自觉,让自己在研究生生涯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跨越。宇航学院2020级博士生吴则良发言宇航学院2020级博士生吴则良代表全体研究生新生发言,他表示将不忘初心,以创新为己任,勇攀学业高峰,胸怀天下,把自身小我融入祖国大我,让个人奋斗与国家需求、学校发展同频共振,以不懈努力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宇航学院2017级博士生邵龙发言宇航学院2017级博士生邵龙代表在校生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在北理工求学奋斗的创新创业故事,展现了北理工学子的情怀、担当和坚持,鼓励同学们要珍惜当下,仰望学术星空,踏实求索笃行。佩戴校徽学校领导为2020级研究生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全体新生起立为自己佩戴校徽佩戴校徽戴上校徽那一刻,他们正式成为北理工的一员,将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砥砺奋进,矢志强国。最后,在激昂的北京理工大学校歌声中北京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落下帷幕八十载栉风沐雨八十载砥砺奋进新一代北理工人将继续立德为先,以重大选择见真抱负强基为本,以守正创新见真学问精深为实,以拼搏事业见真劲头创新为核,以卓越精神见真功夫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学生工作部 摄影:郭强、徐思军、郭广泽、白天祎、韩泽京、尤乐淳 编辑:徐梦姗、王艳芳、戴晓亚

雪椰

实锤!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落地秀水新区

1月5日,北京理工大学——嘉兴市人民政府联席工作会在北京召开。联席工作会的召开,也意味着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按照计划,今年9月,秀洲区将迎来首批约250人左右的导师和研究生团队入驻。北京理工大学诞生于1940年的延安。长期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科研英才、时代先锋和治国栋梁,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为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和“红船精神”,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注重实效、合作共赢”的宗旨,2020年8月21日,北京理工大学与嘉兴市深化战略合作座谈交流会召开。会上,北京理工大学与嘉兴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同年11月5日,《北京理工大学与嘉兴市人民政府共建长三角研究生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随后,嘉兴市、秀洲区两级工作专班会同北京理工大学合作与发展部积极抓好各项筹备工作,为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正式启动建设创造条件。“去年12月9日至10日,北京理工大学合作与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还带队来到秀洲商议筹备工作,并实地踏看过渡校区备选场地。”秀洲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推进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建设,嘉兴市、秀洲区联合北京理工大学组建了筹建工作组织框架,并制定了推进工作时间安排。据了解,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选址秀水新区,预计将在7月完成校园建设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开工建设。而这也是2021年开年以来秀洲区在校地合作上又一实质性进展。1月4日,秀洲区与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签订协议,校地合作共建启动新进程。2020年7月14日,嘉兴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举行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秀洲区人民政府浙江大学关于共建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合作协议》同步签订。这标志着,秀洲区携手浙江大学共建研究院,共同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先进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按照协议,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下设三大创新中心,依托浙江大学三个学院科研、人才优势,通过建立基础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开展基础创新研究,解决产业技术难题,支持秀洲区企业与中心、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秀洲产业创新发展。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办学是一种能够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近年来,秀洲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创新发展最优平台,大力营造人才创业最优生态。2020年12月31日召开的区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开展创新驱动争先竞赛,将加快建设创新平台放在首位。据统计,截至目前,秀洲区已与国内外多所高校院所达成合作关系,建立中科院国际环境技术研究院、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新能源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在人才引育上,秀洲区出台史上最强人才新政,累计引育市级精英引领计划人才100多人,国家及省级高端人才50多人;在外资集聚上,吸引了来自欧洲、北美、亚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外资企业。(图片由区传媒中心提供)【来源:嘉兴在线】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摇摇晃晃

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

注:1. 照顾学科:力学[080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2.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3. 符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条件的考生,按教育部加分政策执行。符合以上照顾和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我校复试具体安排公布后,向我校研招办和报考学院提出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供证明材料。复试安排我校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制定硕士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并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研究生院网站和报考学院网站及时对外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耐心等待通知。(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真琴

北理工迎来5000余名研究生 “00后”硕博出现

北京理工大学9月6日举行2019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 供图 摄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马海燕)北京理工大学6日举行2019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4482名硕士研究生和1046名博士研究生中,超过70%都是“90后”,甚至还有“00后”——最年轻的硕士只有18岁,最年轻的博士只有19岁。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为新时代的研究生们讲解“求学之道”时表示,求学之道,要进德修业,开创新境界;要求精求是,提升新高度;要领异标新,焕发新光彩;要兼收并蓄,展现新气象。师生们高唱《歌唱祖国》。 供图 摄张军举例说,“中国预警机之父”、该校1956级校友王小谟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第一位完全由国内培养的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69年,王小谟响应国家号召,从大城市赶赴贵州,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以超常规的速度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中低空雷达,使我国在该领域与美、英等强国同台竞技。和当年的王小谟一样,在今年的毕业求职季,北理工57位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去基层、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其中大半为研究生。北理工“80后”教授王博执着科研,从2004年接触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到把MOF材料广泛应用于大气治理、污染物降解等领域,王博率领团队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实验,最终实现该材料对PM2.5的滤除达到99.5%,研制成功“防霾利器”。两个月前,一场新车发布会在北理工人的朋友圈刷屏,纯电动方程式赛车“银鲨Ⅷ”与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灰鲨Ⅲ”正式亮相。这背后,是一个成立十年、披荆斩棘的国际化专业赛车团队——北理工方程式赛车队。他们获得过全国总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最高水平比赛。十年,十多个学院,本硕博三个层次,近500名队员,他们通力合作,战胜了发动机受损、电池自燃、赛车焚毁无数打击,协作精神深植于每位队员心中。“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张军用这些例子勉励同学们读研期间学会创新思维、批判思维、颠覆性思维,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力学笃行,敢为人先,在协同共进中不断拓展自己的人生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