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紫牛头条」奔跑吧少年!南理工17岁男孩研究生毕业考上博士了入水不濡

「紫牛头条」奔跑吧少年!南理工17岁男孩研究生毕业考上博士了

01:54还记得三年前扬子晚报的报道么?2004年出生的广西男生胡耀元,通过了南理工研究生招生复试,在14岁那一年考入心仪的高校,成为了南理工年纪最小的研究生。三年后,胡耀元不仅顺利从南理工研究生毕业,还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即将奔赴上海,开启新的求学征程。他或将是全国入学年龄最小的文科博士生。4月19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再次采访了他,胡耀元告诉记者:“这次采访没有告诉妈妈,导师说,可以将这一场采访看做我的成人礼。”三年前的他——年龄不够参加高考,只好考研3岁时能够认识一千多字,小学入学前就已经读完了《悲惨世界》《荷马史诗》等外国名著。2018年,胡耀元出现在记者视线里,完全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在妈妈的陪伴下,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还现场秀过自己的理论基本功。胡耀元的妈妈莫女士曾经担任过英语老师和电视台编导。对于孩子在小学求学道路上的种种境遇,莫女士深有感触,在胡耀元小学毕业后,莫女士和孩子商定,让他在家学习。在扬子晚报2018年的报道里,莫女士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陈寅恪没有在任何学校得过任何文凭,你能说陈寅恪没有文化吗?”三年前的胡耀元妈妈的决定,胡耀元是认同的。在家学习期间,文科由胡耀元自学,莫女士指导,理科请人回来一对一辅导。按照莫女士和胡耀元原先的规划,胡耀元是要参加高考的。但由于年龄太小的原因,胡耀元当时无法参加高考。2014年10月至2017年,胡耀元报考了广西大学自考英语专业、南京师范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自考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等多个专业,先后通过了30多门自考科目。2017年11月,胡耀元正式开始复习考研,专业方向为传播学,还自学了文学、历史、法语和德语。对着我们的镜头,胡耀元流利地背诵起了莫泊桑《项链》法文版中的一段。在南理工设传学院的研究生复试现场,除了相关专业问题,他还用英语介绍了自己最喜欢的作家简·奥斯汀,“她的《傲慢与偏见》等作品我都看过,是英文原版。”最终,胡耀元成功考入南理工设传学院读研。胡耀元在南理工校门口留影三年后——有了大人模样,跨专业考取上外博士生“您好!”出现在南理工校门口,胡耀元换上了一身黑西装,明显蹿了个子。这一次,陪着他一起出现的是导师张宗刚教授。“今天我出来接受您的采访,并没有告诉妈妈。导师说,可以将这一场采访看做我的成人礼。”校园生活给这个男生带来的最大变化,莫过于流利的谈吐。长达一个小时的采访,胡耀元讲述时很放松,滔滔不绝。“入学时我的确有过担心,同学们会不会用有色眼镜来看我。”胡耀元说,“但后来我发现,大家都把我当同龄人看待,我也觉得,大家不需要太让着我。”现在的胡耀元“研究生阶段我还是和妈妈一起在校外租房子住的,毕竟我没有成年。”十六七岁是男孩子的叛逆期,在胡耀元的成长轨迹里,母亲的印记开始有了消退的迹象。胡耀元强调着自己的成长:吃食堂、泡图书馆和自习室,练习辩论……校园里的一切,让他感到新鲜和自在。“我觉得一般来说保持谦逊的听课心理比较好。如果我对课程特别感兴趣,或者是想要发言的时候,我一般坐在三到四排的位置。如果和老师熟悉了,我可能会在课程中后期坐到教室最前排去。我还去蹭了外院的课,在外院我也算是有‘师门’吧。”学生转益多师,导师张宗刚予以赞许,“这是好事。”胡耀元的研究生毕业照“三年前第一次见到胡耀元,我想着,这还是个能过儿童节的孩子啊!”张宗刚教授是个豪爽的山东汉子,对于年轻的弟子分外关照,“后来我发现,这个孩子的理论功底不错,写作效率也高,他的硕士论文做的是关于简奥斯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影视建构研究,写了10万字左右。这一次能考上博士,应该是全国最年轻的博士之一了。他个子也长了,大约一米八,比我高了!”“我的导师张宗刚老师非常负责,我们谈论学业、论文计划,我的研究方向得到了张老师的支持。如果是参加培训或者是交上新朋友了,我也会告诉张老师。”研二下学期,胡耀元正式开始准备考博,他选择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考博的决定,我首先告诉了张老师。”显然,胡耀元对于导师的信赖程度不一般。“按照考试要求,我是不能透露考试内容的。”胡耀元表示,只能“透露”博士考试的面试是以线上形式进行的,“公示结束,正式出名单之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链接上了上外的最终录取名单,就写了一行字,‘上外已录取’。”胡耀元和同学们的合影对话胡耀元:“心理上的‘年纪小’和客观事实还是不同的”记者:研究生阶段你的学习生活是怎样一种状态?胡耀元:刚开始入学时,因为我比较小,所以都是我自己去和别人主动联络,去communicate(交流)。时间久了我发现同学们把我当做同龄人来相处。这样让我很放松,是一个free的状态。同学对我有一些比较亲切的称呼,比如“胡弟弟”或者“耀元”。学业上,我们是比较平等的相处模式。生活上,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我比较喜欢让着别人。我是比较随和的,如果这样说不是太自夸的话。我比较喜欢在院办或是四工三工的自习室学习,在图书馆的时间主要用来借书。社会科学、传播学、文学批评类的书我都会看,看看书中有没有思想可以和我撞击出火花。我不是很喜欢在网上看PDF电子书,除非实在找不到。闲暇时间我会自己买书看。记者:你是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的?胡耀元:我考上研究生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来要读博了。当时我有很多条路,比如再去读个master(硕士学位),或者投身传媒行业成为一名记者,但博士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未来的发展,我现在还没有怎么想好。读完博以后我应该是回高校当个老师,从讲师或者是副教授当起。不过也不可能是副教授起点啦,现在竞争压力这么大。可能会从讲师开始。这是我的第一选择。但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机遇,我可能会选择投身传媒行业,向记者或者编辑方向走。记者:你每天的时间都是怎么安排的?听说你有着规律的作息。胡耀元:不能用规律这个词来形容,这样感觉我每天都是固定的。除了我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作业、论文和科研任务之外,我其实还是挺flexible(灵活)的。我的睡觉时间比较规律,研一的时候会9点睡觉,但到了研二就比较少见了,通常是10点或者11点入睡,比较忙的时候会熬到12点。早上起床时间夏天最晚7:30,冬天会睡久一点,8点起来。当然,如果要上课的话也有6点起来的时候。休闲的时候,会偶尔玩玩植物大战僵尸这种古老的游戏,当做一个消遣。但一般来说我的时间会花在更有用的地方。比如和别人说话聊天,可以满足我的精神需要,我更喜欢这种灵魂上的交流。记者:集体生活也是校园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但你这三年好像一直是在校外租房和妈妈一起住。胡耀元:研究生入学时我刚14岁,虽然我的心理年龄可能不止14岁,但我妈还是觉得,我毕竟是一个未成年人,在校外租房子住她可能会更放心一些。我自己也觉得,如果入学时我选择住宿舍的话,我的生活习惯和别人还是有一些出入的。比如我研一时生活还是比较符合小孩和老年人的标准的,六七点起床,闹钟可能会吵到别人。我晚上睡得比较早,他们可能不想睡这么早。这样一起生活,可能会给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上带来一定的压力。如果他们不让着我,他们会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连小孩都不让。另一方面我也不想“倚小卖小”。我不想以小孩的身份来要求别人按照我的节奏来生活,这对他们不公平。记者:有没有参加一些社团或者是集体活动?胡耀元:研一时我参加了社团和辩论赛,但后来就不参加了,因为没有什么时间。春游秋游他们组织过几次,第一年有两次,最近也有一次,这三次我刚好和别人有约,所以没有参加。我参加的集体活动虽然也不少,但四十几个人五十几个人一起出去玩,我还是不怎么喜欢。我自己聊天也不太容易放得开。如果大家都要各自玩各自的话,还不如自己玩比较好。记者:对于“年纪小”这个标签,你自己怎样定义?胡耀元:心理上的“年纪小”和客观事实还是不同的。客观事实是我很清楚他们会有什么反应,而心理上是指他们不觉得我小,我也不觉得他们老。如果住在宿舍,他们会想当然的,会觉得我这个年龄是必须要被礼让的,可能这是传统上的习惯,所以我很能理解他们。记者:和妈妈意见相左时,听谁的?胡耀元:和我妈没有什么很重要的冲突,没有太多的意见出入,如果出现意见相左时,我可能会综合大家的考虑,还有自己判断。我不会针对亲子关系和别人聊。每个人的亲子关系都是不一样的。来源:扬子晚报网

逆教

我,35岁,年薪百万,辞职考研

来源:财经记者圈文|陈薇沁,责编:陈子文,原载于一条(ID:yitiaotv)根据教育局数据,2021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有377万人报名,比去年多了10.6%,5年内考研人数翻倍。除了本科毕业直接考研的22-24岁的年轻人,还有一大批年龄超过30岁的考研者。一条在3月发出一份“30岁+考研人”的调查问卷,并深入采访数十位30-40岁的考研人。不少人选择在职备考,在迈向中年的路上,抓紧时机提升自己;也有人35岁年薪百万,却决定辞职考研,积累一定物质基础后,想在学习中滋养精神;有33岁大龄单身女性,边考研边被父母催婚;不少近40岁管理岗在职的人考MBA,试图为职场发展拓展人脉;最硬核的莫过于职场妈妈考研,“工作-带娃-备考”三点一线,几近007奋斗模式。0130+考研人:人生路上的“多选题”31岁的李豫鲁,是青岛大学广播电视专业2021级的研一新生。2020年底考研之前,他的职业是一名医生,曾进行了4年的医疗扶贫。“全家人都觉得我当医生是理所当然,因为我祖上四代都是医生,太爷爷的老师是清代的末代御医。”背着父母和医院院长,他在外租了一间自习室,备考传媒专业。医院有事就往回跑,中间开车要3个小时。李豫鲁形容自己这个群体“向青年逆行”——背着父母和单位偷偷进行考研准备,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和比自己小10岁的人做同学,用20几岁时赚到的钱支持30岁时的梦想,“享受叛逆的刺激与学习的孤独。”结合50位调查者的问卷数据和20位考研者的深入采访,我们发现这个群体的一些特征: 年龄多处于30到40岁; 男女比例几乎是1:1; 已婚和单身各占一半,已婚者多数已有孩子; 人群的年收入跨度在20-100万。而至于30多岁的人考研的理由,十分多元化。很多人认为是目前学历含金量不足,导致长期无法升职;还有一部分人想打开自己的社交圈,包括挖掘项目的创业人士、寻找同伴的企业老板、远离职场多年的全职妈妈;极少数人提到了考公务员需要高学历、孩子读书看父母学历等小众原因。2020以来疫情的影响,使这个群体又更“壮大”了。根据《2021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全国今年比上一年整整多出了36万的考研者,其中不乏疫情影响下升职受阻、甚至失业的大龄考研者。02我年过30岁,为何选择考研?2020年中,在某广告公司任HR总监的陈挺,用3个月的时间裁掉了办公室近80%的员工。老员工会来找他“求饶”,后来他一度听到敲门声就恐惧。亲历一波裁员潮后,“为了摆脱那种窒息感,也是想督促自己要进步。”他跟公司协商签了一份协议,37岁的他决定脱产考研。如今他正在居家备考某商学院,“专业难度较小、适合30+人群的管理类硕士(MBA、EMBA、MEM、MPAcc等)现在尤为受欢迎,我们的项目今年录取比例从4:1变成近8:1。”他解释说,“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作为某国际酒店集团的财务总监,35岁的Vivi年薪百万,她却认为自己“离CEO或者项目主管就差一个顶级商学院的学位”,毅然辞职考研。同时多年在职场摸爬滚打的她,见多了人心冷漠的时刻,她也想借读书暂避职场,少些消耗、让精神多一些滋养。一部分人想要在学校里寻找新的机遇。刚满30岁的奶爸阿正本来在国企上班,年薪30万,孩子出生后他却突然生出了“育儿焦虑”。“不如去读个MBA,认识一些新朋友,未来可以一起创业做幼儿教育,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将来。”“说白了就是内卷”,在华为做行政、33岁的郭德冈说,从去年开始,有同事突然就考上了复旦,家里人开始备考南大,大有人人都是研究生的趋势,她联想:学历是否和升职挂钩?对于在山东长大、从小被教育“学习和吃饭一样重要”的郭德冈来说,考试是强项。几个月后,她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附言“上班、带娃的间隙抽空复习,竟然比去年国家线高近70分”的研究生初试成绩单照片,她也觉得自己有点凡尔赛,“但这个成绩确实缓解了焦虑”。丈夫对她考研尤为支持,主动承担起带娃重任,“高学历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整个家庭未来的保障”。两个人决定等她考上以后交换生活状态——丈夫再去考研,她负责学习、带娃、分享经验。33岁的补习班老师Lisa认为部分企业对研究生学历有硬指标,比如说公立院校招聘,比如说公务员考试。她在补习班教英语,断断续续已有10年。她的工作包含帮老板筛选面试者的简历,“我招人时一般会先把研究生学历的人挑出来进行复试,再去看本科学历的人工作经验如何。”而Lisa自己的职业理想是进入公立学校或者知名教育机构。如今她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自己的“教育类硕士”考试,“明白用人单位对学历的心态后,我就照着这个方向努力。”34岁的苗庄之前在人民日报当了10年记者。辞职读研,是因为记者日复一日的工作能看到尽头,能力没有提升,在体系下性格越发圆滑,“其实现在80%的工作未来都会被AI淘汰”。目前他比较感兴趣的领域,是AR、VR技术在新媒体领域的运用。他认为自己本身已经积攒了多年的工作经验,正好趁着疫情这段全球经济紧张的时期,去学一些新兴专业,待经济复苏后,再申请自己理想的工作。在这群大龄考研人中,令人不解的当属申请海外研究生项目的人,很多人好奇:他们为什么要在疫情下坚持交昂贵的学费上网课?在洛杉矶当地创办了一所考研机构的Rebecca给出了答案:“30+的海外考研人,有人为了绿卡,有人为了孩子,有人为了学历,有人为了人脉……”Rebecca今年35岁,自己也在南加州大学传媒系读研究生。她继续在当地读研的主要原因,是要等绿卡的面试通知。疫情来袭后,这项移民业务停工了大半年,一旦选择回国,前几年的努力就浪费了。Rebecca的机构负责的学生人数,在疫情期间不减反升。其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来自尔湾的30岁贵妇,据说之前是北影表演系毕业,申请经费到位。“有些家境殷实的人家会对儿媳妇有学历要求。申请专业上,对方希望是艺术史或者珠宝鉴赏。”30岁+考研人,尽管出发点不尽相同,无论如何,都是一群特别拼的人。03自习室、居家、培训机构:苦读还是花重金?无论是脱产还是在职,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开车3小时来回单位和自习室的李豫鲁是个极端案例。他在曲师大租了考研自习室的一个格子,30个人共用一整间,3个月只需1000块。他说这是为了“彻底和熟悉的环境隔绝,一心一意把备考这件事做好。”开车途中,他会提前复印好单词书放到手机支架上,红灯亮了就翻上几页,经常会被后面的车摁喇叭,“还是有点危险,不推荐大家都用这个办法”。到了自习室以后,空间里最响的声音就是翻书声。没有人吃东西、聊天,手机调成静音。李豫鲁在自己专属的课桌上用彩色胶带工工整整贴上了每日计划。单身人士或许可以选择自习室或者图书馆,拖家带口的职场妈妈们往往必须在家完成复习。职场妈妈JoJo的孩子刚满2岁,家里没什么人能帮忙带孩子。平日她报名了3000元的网课,每天上班前看1节课,中午午休温习,晚上回家再看上1节课。等到临近考试的1个月,再请一个私教突击薄弱环节,1节课1000元,上完5节课,就差不多上考场了。李老师主要负责考研培训的销售,他认为绝大多数30岁以上的考研者“不听营销、不爱花钱”。“如果说一个考研套餐,包含了考研资料、项目推荐、一对一辅导、英语私教、面试模拟等等。他们会在套餐里挑出最需要的部分,再去计算每个项目的成本。一个6万6的套餐最后就被拆成了一个2万3的组合。”38岁全职妈妈韩小鱼曾经参加过考研机构的宣讲会,拿走了他们免费发放的考研资料,自学效果也不错。但也有极少数愿意花重金的人。李老师透露,过去的5年里,他的200多个学生中,只有一个冲到了最前端,进了美国沃顿商学院。撇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她花了10万,我们突击了面试,Personal Statement来回修改了5遍。”这位学员在申请前就查阅了大量商学院的资源配置,包括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在沃顿,这个数字约是100万。到了30岁+的年纪,“考研人”的社会经验也多了,大家会更理智地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04记忆衰退、被催婚…… 大龄学习的困境一点不少 尽管大龄考研人的目标更明确、心智更成熟,但“逆龄而行”的学习中,碰到的难题还是一点不少。传统的考研有两个阶段:全国统考和面试。大多数大龄考研者比较头疼的是英语、数学、政治,主要都和这个年龄段人“明显下降的记忆力”相关。34岁,从部队退伍的穆西目睹了多个队友的“职业瓶颈期”——转业或者是继续留在部队,都会受到学历的限制。他决定报考中欧商学院,而备考科目中尤为折磨的是英语的练习,“拿红宝书背单词,从abandon(放弃)开始。翻到第二页的时候,第一页的单词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反反复复一直是abandon、abandon。”因为长期在部队,没有英语使用环境,他的口语更是别扭,私教老师形容“和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没太大区别”。比穆西更惨的是英语老师的另一个学生,据说学着学着人就不见了,3个月后再见到他,说是因为考研得了抑郁症。自嘲自己是“996打工人”的李阳,每天下班后还是会用kindle刷往年的研究生考试题。他认为“自己的脑子割裂得太厉害”,总是没法从工作中迅速切换到试题,等到缓过来,往往就快睡着了。这也是大多数在职备考的打工人们普遍碰到的难题,“无解,只能挺过去。”在一条发出的调查问卷中,有50%的人表示自己尚未组建家庭,很多人自嘲“在解决个人问题之前,单身人士仿佛不配考研”。家长常常将“考研”视为“结婚”的对立面,传统的“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的观念根深蒂固。正常情况下,30岁出头、有房有车、医生编制的李豫鲁绝对是相亲市场里的抢手货。父母原本期待给他安排几个相亲对象,在今年成家立业。他却在这个时间点,开始备考新媒体类研究生。“在他们看来,我是彻底掀翻了稳定的生活,大吵一架在所难免。”长期待在学校,李豫鲁身边现在都是98、99年的人,年龄相差10岁,大家喜欢剧本杀、看漫展,他喜欢看书、看戏剧,“爸妈现在心情很复杂,又想催又想放弃”。33岁依旧单身的Lisa已经拒绝与父母沟通“婚恋”好久了。她说自己特别喜欢一句话:“不要看着别人开花、自己没有开花就着急,也许你本来就是一棵树。”在她看来,每个人的成长周期是不一样的。在她的人生规划里,结婚并非必要,她已经习惯了自己挣钱自己花的生活,并为未来的读研生活存下了将近10万元的积蓄。让所有考研者最佩服的“王中王”——非工作、带娃、读书三合为一的全职妈妈莫属。备考湖南师范大学MBA项目的JoJo正是这样一名职场妈妈,本职是一名银行职员。2018年她第一次裸考,英语差了几十分。2020年4月再次报名考研,开始认真复习。不幸的是,复习阶段撞上了银行的业务高峰期。领导出门跑业务,她要处理办公室大大小小的考核、报表,并且及时和总行沟通。几个月下来,她瘦了十几斤,内分泌失调,住院好几天,休息了快2个月才缓过来。先生为此十分反对她考研,认为这是“雪上加霜”,给自己太大压力太累了,而且耽误了孩子成长需要陪伴的黄金时期。JoJo知道,学习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16岁,妈妈突然中风,家里人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妈妈的病上,她高考失利,只能先读专科。在过去的10年,她也一直以赚钱给妈妈治病作为唯一目标。直到2年前,妈妈去世了,“我才开始想重新做自己,不再只是去赚钱,我想去弥补学习上的遗憾。”答应了先生就“只搏一次、不录取就放弃”,JoJo每天看书8-10个小时,主要在中午、晚上还有周末。就连这次跟一条的采访,也推迟到了她研究生面试结束以后。”。05不论考上与否,都是人生常态 无论是20岁,还是30岁、40岁,学霸永远是学霸。35岁的Vivi考上研究生乃至读研的经历堪称强悍。怀孕3个月考上美国康奈尔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中欧商学院的MBA项目。怀孕7个月开始上课,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临盆,在隔壁的学校医院生娃。孩子出生不久就交给了学校的Nursing Room照顾,然后跟教授商量,把延期1个月的期末测试给考了。同是学霸的郭德冈,计划未来做综合管理的岗位。前年考了财务相关的中级经济师,去年考了人力相关的人力资源师,算了算还缺一个工商管理类的硕士,今年就考上了西北大学MBA项目笔试加面试的第一名。考上了,当然满心欢喜,好好把握机会提升自己;但就算考不上落榜了,对绝大多数大龄考研人来说,也不再是天大的事情。“都是有工作保底的人,今年考不上就明年继续咯,拖个3、5年也是常事。”“尽管过程苦,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吃苦的机会。”“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再体验一次这种沉浸的学习的心境,就已十分受益。”Lisa今年英语差了几分,考研落榜了。短暂的自我怀疑后,她理了理思路,打算先回补习班继续上班,“我的5年计划,是在明年考研成功,后面3年边工边读,第5年去公立院校面试。”刚满30岁的奶爸阿正自嘲说成为了“大龄考研人中的反面教材”。他原本从国企辞职,计划考北大光华,“今年竞争太激烈,我过了去年的分数线,发现今年竟然高了5分。”收到结果后,他分析了未来几年家人的需求和自己职业发展路径,决定暂时放弃自己的考研计划,开始创业做幼儿教育。面对考研的成功或失败,有人欢天喜地,有人淡然处之,有人再接再厉,有人暂且搁置。无论如何,30+考研人,不再为考试的结果痛哭流涕。

暗之光

他人到中年坚持考研,原因意想不到

最近读了篇文章《考研》,很感动,就写了点感触。“ 我只想把女儿带回上海,让她喝一下星巴克的咖啡。”文章的这句结尾,瞬间让我泪目。这是一篇关于父爱的励志文章。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我们已经用尽全力,才过得上普通人的生活,觉得我们已经为我们的亲人,付出了全部的努力。然而在夜深人静,我们辗转反侧,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有没有扪心自问过:自己有没有真正把一个目标紧紧的咬定,并全力以赴?有没有经历过无数的挫败和耻辱,仍然重整旗鼓的耐心和毅力?真正打败我们的,是社会米的不公、命运的不济,还是我们自己其实并不曾真正全力以赴?文章中的我,毕业后做过推销员,整整两个月卖不出一件产品,只领到400元基本工资,之后5年换了十几种工作,受学历和能力所限,混不出一个名堂。最后接手了自己父亲的早点店,有了月收入一两万的平稳的生活,一干就是8年。偶然的机会,他在杂志上看过一篇名为《我奋斗了18年, 才能和你一起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文章,蒙生了 “我的女儿要怎样才能和别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的忧虑。想培养女儿,就必须让女儿进好的幼儿园,好的中学,让女儿在上海参加高考,才能更容易考进好的学校,进入更大的世界。但是这一切,必须先攒够120个积分,而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可以一次性得到100分。就为了这个积分,文章中的我,开始了研究生的备考。一个毕业13年没看过书、英语水平还停留在小学、年纪已到中年的男人,每天在12个小时忙碌的生计中,见缝插针的学英语:在早点店里,边洗碗边背单词,包饺子时看视频,扫地时听音频,在店里学到11点,第二天早上4点还要爬起来卖早点。在离考试还有78天时,他忍痛关了早点店,到北京的考研机构去学习,两个月的房租、学费、生活费加在一起3、4万块,这段时间,家里因为关了店没有收入。经过努力,最后考研总分超过了去年国家线20分,但是英语和政治因为差了1分和2分,考研失败……看到这里,我一个读者已经心情无比沉重,难以想象这种挫败感,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绝望的气息。如果不继续考,之前的钱和精力都全盘报销了。他决定继续考研之旅。因为前次的挫败,家里的父亲母亲都反对他考研,而考研机构的室友,又因为每晚打游戏严重影响他学习和睡眠。不得已,他搬到另一个宿舍,然而因为自己已经40岁,年纪大,打鼾,影响了其他二十岁的年轻室友,他只好压缩睡眠时间,等这些年轻的室友睡去,自己后面才睡,并且硬撑着吊着一口气不打呼噜,终于做到了不影响他人。就这样在煎熬中度过了116天,初试通过。2019年,复试结果下来,作者考上了河北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知道女儿的未来有着落了。”文章写到这里,作者才开始缓缓叙述他考研的目的和艰难过程,答案如迷雾散开般渐渐的清晰,那些考研过程中艰难的经历如画面般徐徐展开。一个中年男人,与一群二十来岁孩子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去考研,年龄不平等,资质不平等,然而这一切,他终于是付出了比年轻人多几倍的的精力和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境,就为了那个坚定的目标“我想让女儿的人生轻松一点,更重要的是,我想让她看见更大的世界。”文章最后,作者又生了考博士的想法,这样可以稳妥得到110个积分, 女儿也能上个更好的学校。同学笑他“就算能考上,等你读完都快五十岁了,你还能干嘛?” “还能干嘛我也不知道,我只想把女儿带回上海,让她喝一下星巴克的咖啡。”到这里文章结束了,此时此刻,已经夜深人静,我想此刻我在为这位父亲感动之时,想必他正在挑灯夜读,又开始他的考博之旅了吧。抬头望望遥远的天空,是那么深邃高远,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人,很多很多的梦想,然而在这样又冷又黑的深夜里,真正为了心中的爱,去坚持追逐那个梦想的,还有多少人呢?

莫愁女

61岁大爷去读研究生,网友:年纪大了瞎折腾,结果打脸了

俗话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大多数人都只当这是一句玩笑话。毕竟当一个人历经了世事颠簸之后,棱角早已被岁月磨平,精力也在柴米油盐的生活琐碎中被消磨殆尽,怎可能再折腾自己,做好自己这个年纪该做的事,颐养天年就好,学习这种事就交给小辈。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不服老的人,即使是在日薄西山的年纪,依然坚持在知识的高山上攀登,他们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退休后再入学海1956年出生的朱宏伸,在扬州市卫生监督局工作了60年之后,终于迎来了他的退休生活,然而,他却并不满足于娴静安适的养老生活,萌生了再于法律领域深造的想法,于是他由着自己的想法,在没有告知家人的情况下投入了浩浩荡荡的报考大军。2017年,仅在复习了一年之后,朱宏伸就以初试324分、复试83.43分的成绩成为了浙江工业大学53名研究生新生中的一员。那时,新晋研究生中最年轻的新生仅22岁,朱宏伸与他有着39岁年龄跨度,成为了最大的研究生新生。有的人,即使是老了,身体里仍住着“战士”的灵魂。在校期间,朱宏伸本来很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可是在很快沉下来之后,他便一头扎进了学习的海洋。法学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对记忆严苛的专业。对朱宏伸来说不仅仅是记忆,学习的规律同样重要。在完成法律课程之余,为了满足学习的渴求,朱宏伸甚至还广泛阅读经典著作,其中涉猎宽泛,包含了哲学、历史、文学等诸多领域。而不仅仅是在个人,在读研的过程中,朱宏伸的老师对其评价也颇高,他的老师杨艳霞表示朱宏伸的学习态度十分端正,不仅学习认真,做笔记也是最详细,还对老师特别尊重,最令她动容的是某日她提到一本自己多年前的专著,上课第二天朱宏伸就把这本专著带来了,也是全班唯一一个带了这本专著的同学。朱宏伸的导师张翅对其评价也极高,他表示朱宏伸“完全不像是一位老先生,当时我看到的分明是青春的背影”。张翅还表示,遇到朱宏伸是他的幸运,三年来他们一直互相学习、尊重、合作,只叹息时光飞逝。2020年,朱宏伸迎来毕业,顺利完成了为期三年的研究生课程。负责他《刑法前沿理论课》的教师杨艳霞这样评价他:他上课时最认真,毕业论文也写得最好。当问及朱宏伸未来的计划是,他表示并没有明确的计划,但是不会停止学习,毕竟研究生虽然毕业了,但是人生还没有“毕业”。相较于大多数的老年人,乃至于年轻人,朱宏伸的求索精神都要高上许多,为什么在退休的年纪仍能保持如此旺盛的学习欲望?岁月不老重要的是,在精神上不能屈从于岁月。1.不老的求索精神。朱宏伸老先生在退休后仍未放弃求索的欲望,还对法律的领域有了求索的欲望,并付诸了实践,而非屈从岁月而放弃求索。2.年轻的刻苦精神。按理来说,以朱宏伸老先生的年纪,应该不必如此努力才对,但是在他的骨子里仍然保持着年轻的火种未曾熄灭,并以年轻的精神付诸于学习的生涯。3.不服岁月老。最主要的是,朱宏伸老先生并未因为自己老而颓废,选择安享晚年,而是不停止前进的脚步,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对于“老迈”的老人与年轻人来说,应如何面对岁月的挑战?老非“老”1.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对未知的求知欲是人类进步的驱动力,只有维持旺盛的求知欲,才能有探索下去的动力。2.保持严谨的精神。年龄并非是懈怠的理由,严谨认真的态度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并将其贯彻在人生的各个阶段。3.不服老。身躯虽然腐朽,但灵魂不灭,也许岁月会将身体摧毁,但是只要始终维持着探索未知的欲望,就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结语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老了?不是年龄,而是当他自己认为自己已经老了的时候才是真的老了,许多人年到中年,便给自己的潜意识里烙印上年岁已老的印记,进而把自己封锁在自己所认为的那个最美好的时代,拒绝吸收一切崭新的知识,继而渐渐与世界脱节。与朱宏伸老爷子相较,这些认为自己已老的“年轻人”才是真的老了。你对朱宏伸老爷子这种不懈学习的行为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老同学

公务员招录的年龄限定你知道吗?

#公务员考试#不论什么时候,报考公务员总是一项热度不减的活动。为什么要考公务员呢?除去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的理想,最大的一点便是“安全”。不论岗位、单位还是职务、级别,公务员这份工作是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安全、保险。因为有着《公务员法》的保护,一个人如果不主动辞职或者违法乱纪,那么他是可以把这个饭碗一直稳定地端下去的。这种稳定带给一个人最重要的心理体验,就是安全感。想一想为什么父母总是更倾向于让我们考公,因为他们一生中经历了太多浪潮与风波,比我们更懂得安全感的重要性,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为生存苦恼,从而活得疲惫、压抑。再想一想为什么有那么多已经在体制外工作多年的人,最终又选择回来考公,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种安全感。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报考公务员的,就那学历来讲,一般需要专科以上学历,其实有多211、985的高材生加入公务员的行列。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限制常常被人忽视,那便是年龄!依据2020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其年龄要求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3年10月至2001年10月期间出生),2020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8年10月以后出生);可见,对于大都数人来讲,如果35岁之前还没有走进公务员序列,那么恐怕就是无缘于公务员这个职业了,多少有点可惜!但是,似乎有好消息要来了。在今年的两会上,就有代表建议取消35岁的年龄限制,如果这个建议被采纳那么真的对于哪些大龄考公人来说是一大利好,对此,许多人也是表示支持的。但是,也有人认为“没可能的,这样待业人员太多,不利于国家就业,经济增长”,“有什么好争的,年轻本来就有优势。就是开放了年龄,你以为他们能轻易的考过你?给别人个机会而已,没必要急赤白脸的”,“不同意!坚决反对!这是矛盾的转移,是对某些人想来体制内养老的愿望的满足,此口一开对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百害而无一利”。可见,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但是笔者还是认为,年龄的限制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只要能够胜任工作,符合基本要求就可以招录。话是这样说,但目前依然存在硬性的年龄限制,因此,想要进入公务有队伍的朋友要抓紧了,及早上车!

残片

“我,28岁考上双非冷门专业研究生,该去读吗?”

假如你今年已经28岁了,因为找不到工作,所以选择考研,幸运的你最终考上了研究生,但是学校是双非,专业是冷门,类别是专硕,你是会选择读研还是选择出去工作?如果家庭条件优渥,或者还行的话,可能大多数人会选择读研,但如果家庭条件非常一般,甚至要借钱才能凑得齐学费,你还会选择读研吗?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就要明白三件事: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究竟有何差别?工作三年和读研三年究竟谁更有益?眼前的囊中羞涩和想象的诗和远方究竟如何平衡?01本科学历 VS 硕士学历一个来自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学着冷门的专业,那么毕业大概率是找不到什么好的工作,甚至于找不到工作,而且大概率会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考公上,如果考不上,就只能看看有没有什么工作,能够做一做,同时还要冒着被骗或是被压榨的风险。一个来自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学着冷门的专业,但是毕业还是有可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的,因为这个学历就已经帮助他跨过大多数“好”企业的招聘门槛,即使再不济,也能找到一家正规企业求职,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考公作为另外一条路。这就是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的区别,前者可能连简历都没法通过,后者则有机会拿到还不错的工作。对比下来的结果,就是如果有机会读研,一定不要错过,即使是普通学校,即使是冷门专业,因为学历的提升会带来人生质的飞跃。02工作三年 VS 读研三年如果一个冷门专业的普通高校本科生工作三年,那么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以下两种:第一种,工作努力,运气不错,三年的工作至少能让他成为一个小领导;第二种,努力一般,运气一般,三年的工作也不会让收入和生活有太多的起色。如果一个冷门专业的普通高校研究生读研三年,那么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也是有两种:第一种,通过努力科研,硕果累累,去到211甚至是985高校读博;第二种,正常科研,正常找工作,但是因为研究生学历,起点薪资就不低,而且未来升职有学历保障。这就是工作三年和读研三年的区别,工作三年并不是没有机会让生活变好,但是难度比较大,非常考验个人的自律和坚韧,稍带一些运气;读研三年,既有向上的跨越机会,还有就业的起点优势,综合来说,稳定性更高,发展更好。03囊中羞涩 VS 诗和远方如果到了28岁才读研,那么很多人可能不好意思还向家里要钱交学费,要钱过生活,更不用说家境本来就不好的了。面对这样的困境,很多人可能会心生退意。囊中羞涩是我们这代年轻人大多数的现状,但是囊中羞涩并非没有办法解决。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么每年就有6000元的补助,至少每月生活费的一部分就有了着落。如果你努力学习,认真科研,拿下常规的学业奖学金,那么你的学费就相当于不用交了;拿下社会奖学金,甚至是国家奖学金,那么你的生活费就彻底不用担心了。读研的生活,并不是让你囊中羞涩到极致,而是给了你无数的机会,让你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热情和信念去挣钱,这样的钱,挣得高级,挣得光荣,也为你未来的诗和远方打开一片天,让你能够更有机会实现内心的理想,迎接生活的光辉。如果你考上了研究生,如果你还算年轻,如果你的过去真的不值一提,那么这个研究生你一定要去读。可能更广大的同学面临的困境是,要不要在28岁这个年纪去考研究生?我的答案是,如果你现在的工作十分不稳定,如果你干得毫无起色,如果你是很普通很普通的本科生,甚至是专科生,那么你可以去考研究生,也许它就会为你的生活带来一道光。但是切记一点,千万不要辞职,要考就边工作边考,别问为什么,考上或考不上你都会明白!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点击我的主页可以向我发起咨询。

大龄考研、花光积蓄、拒绝调剂,我错了吗?

大龄考研、花光积蓄、拒绝调剂这个选择是对是错?其实去年考完初试当天晚上看到公众号上有这个征稿活动就很想写的了,毕竟当时有很多想要说的。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一直没有开始着手去写,也许是觉得自己考的很不理想,这种征文活动还是比较适合那些考的很好的人去分享备考经验的。就这样一直搁着没有去写。1先来交代一下背景:17年毕业,工作了将近四年,(活脱脱的大龄考研军团的一员)去年九月份辞职脱产备考。目标院校是某211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专业是英语,跨考生)。初试成绩350,过了国家线,离目标院校复试线差3分。由于自己的坚持,没有选择调剂。未来也不知道会不会二战。说实话,从交代的背景来看,就看得出来我并不是来分享备考经验的,而更多的是来对这次的考研作一次完整地总结的。2目标院校复试分数线的公布,就意味着我这半年的考研也画上了句号(这句号虽然并不完美)。中间跟很多亲朋好友说了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很多朋友劝我去选择调剂,不然这大半年的坚持辛苦就真的白费了。如果有幸有人看到我这篇文章,也请隔空给我一个回答:我不选择调剂,就真的浪费了吗?但我自己心里非常清楚,我自己要的答案。我知道即便跟我最好的研究生毕业的朋友吐露我考研之后的感受,她都不一定能感同身受,毕竟这世界上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吧!所以,我还是决定写下了这一篇稿,就当自己跟自己的一个交代吧!3我记得跟我的好朋友(就前面提到的研究生毕业的那位)说过,抛开其他的,比如研究生这个tittle在社会职场的认可度或者是含金量,单纯从备战考研这件事情来看,能顺利考上研究生,就很厉害了。以前没有特别深的感觉,直到自己真的成为其中的一个缩影的时候,就更加有深刻的体会了。备战考研真的很苦很苦,这种苦有身体的,但更多的是心理的。无数次的崩溃,无数次的自我怀疑,无数次的想要放弃。尤其像我这种已经远离大学校园生活许久的人,浮躁不安的情绪随时都可以在某一个知识点迟迟搞不懂的某瞬间就涌上心头,继而产生怀疑:我要是不选择考研,继续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不是挺香的吗?我这番折腾,到底图啥?再加上当时是自己一个人在出租屋内“孤军奋战”,复习累了或者是感觉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身边没有人陪你说说话,聊会天儿。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我想每一个经历过考研的人都有体会而且大部分人都是能够克服下来的。但作为毕业已经工作几年的我,已经到了一个所谓的“催婚”年纪,我这次的决定,完全没有跟家里人沟通,因为我知道,我是得不到他们的认可跟支持的。所以从一开始,我身上背负的心理压力就得要比一些人要多。4说到这个,顺便插一个让我有点苦笑不得的事情。去年辞职脱产备考,只跟家里面交代了辞职了,而且暂时不会找新工作,这几个月也不会给老妈寄生活费。虽然他们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辞职而且又不找新工作,但好在家里人也比较“心大”吧,辞职就辞职吧!不给生活费就不给吧!也从未怀疑过我到底这几个月干了啥。(当然即便问我也不会说的)国庆节期间考虑到中秋节也是国庆当天,应该要回老家陪一下老妈过节的,于是提前回老家了,结果回去当天莫名其妙就被“盯”上,加微信相亲,长这么大,第一次相亲,还是自己在艰难瞒着家里人备考的时候。最后见面后还得发“小作文”拒绝对方。然后对方似乎还想知道为什么不适合,无奈之下我只好跟对方说,我没有谈恋爱结婚的想法,现在在准备考研。还好对方能理解,就没有再“纠缠”下去。所以,大龄考研人士,身上背负的除了考研复习本身带来的压力外,还得面对家里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其实是“催婚”)现在想想,还挺搞笑的,我说我怎么会在备战考研阶段碰上这样的一桩事情呢?5最后还是来点“鸡汤文”似的感想吧!我一向讨厌鸡汤,但很多时候又不得不靠着所谓的“鸡汤”坚持下去。备考期间还蛮枯燥乏味的,因为坚决抵制了一切的娱乐项目,最多只让自己在吃饭之余看一下蜡笔小新。偶尔会看一些up主的分享,主要是考研心态方面的。记得印象很深是有一个视频,说考研最重要的是坚持。那个up主还描绘了一些在考场考试时会见到的情况。比如,你会发现考场上有些人考着考着就不见人了。当时不以为然,直到自己坚持到了考场,考完了四科,看到考场上越来越少的人的情形,然后才有感而发:原来坚持下来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毕竟有很多人是坚持不到考场的。尤其记得当天晚上考完,就发微信问了一位跟自己一样的大龄考研的朋友,得知他在考英语的时候崩了(具体我到现在还是不清楚他到底有没有考英语),我就越发觉得自己其实也还蛮“厉害“的了。我也不知道,我费尽了心力,花了这么多的人力财力(说实话,如果不辞职还是能存点小金库的)但现在“一贫如洗”,考研结果不如意,自己也把手头上存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还是不禁问一下自己:到底图个啥。值得吗?(可能对于我很多朋友来说,你起码去选择调剂一下才显得值得一些吧)我也问过一个好朋友,我说:我如果当初不辞职考研,现在会过得怎样?她回我说:跟现在没有什么变化。哈哈哈!当时坐在下班回去的公交车上的我不禁笑了。也许大概可能吧!也不清楚是不是她觉得这样的回答会让我觉得好过一点。蛮感谢这群好友的。但我知道,能给自己答案的,还是自己,我应该跟自己和解。其实蛮难的。直到有一天晚上,我跟堂妹又提到考研的事情,我当时半开玩笑说:我自己挣的钱,我花我自己身上,我有错吗?没钱大不了再继续挣呗!于是,当下,那一瞬间,我好像在自己的这句半玩笑话中得到了跟自己和解的理由。我不再去在乎里面的得失。就算考不上目标院校也好,就算不选择调剂也好,就算这几个月花掉自己不少积蓄也好,好像没有这么重要。所以,现在生活还在继续,生活嘛,慢慢来,你又不差!

假随从

三支一扶报考条件有年龄限制吗?

还不清楚三支一扶报考年龄限制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优路公考为大家整理,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资讯!报考年龄有年龄限制,各省三支一扶公告中对于年龄的限制不同,从25-35岁均有表述。例如:吉林要求年龄35周岁以下;安徽规定年龄30周岁以下;湖北要求28周岁以下;山西要求本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年龄限制至25周岁及以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年龄限制至30周岁及以下。报考条件1.政治素质好,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具有敬业奉献精神,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2.学习成绩合格,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如期毕业。(1)从事支教工作的须是师范类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须取得教师资格证;(2)从事支农工作的须是农业类、林业类、畜牧养殖类等相关涉农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3)从事支医工作的须是医学类、药学类、公共卫生类等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须符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要求;(4)从事扶贫工作的须是公共管理类、社会政治类、中文文秘类、艺术类、法律类、城建规划类、建筑工程类、财务财会类、环境保护类、经济类、工商管理类、商务贸易类、计算机(大类)类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5)从事水利工作的须是水利工程类等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6)各地具体招募岗位及要求详见招募计划表。3.本科生和专科生年龄为27周岁以下(1992年1月1日后出生),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年龄为30周岁以下(1989年1月1日后出生)。4.同等条件下,中共党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先。什么是三支一扶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其设置有4个岗位,分别是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支教:支援乡镇基层教育事业,主要从事9年义务教育中的小学、初中学科教育。支医:支援乡镇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主要从事临床诊疗,中医诊断,医疗救护,医学检验工作等。支农:支援乡镇基层农业生产工作,主要从事涉农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深加工等)建设工作。扶贫:支援乡镇基层扶贫攻坚工作,主要从事与农村脱贫致富相关工作。

梦宝谷

三年研究生读下来,需要花多少钱?普通家庭可以负担吗?

这几年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多数同学都是希望能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自己就业的竞争力。当然考研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除了考试难度外,大家也不得不考虑一些现实问题。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大学毕业后是22周岁左右,按理来说这个年纪早就应该经济独立了,如果大家选择继续读研,那么意味着同学们至少要在研究生的这2-3年,依然需要花家里的钱。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研究生三年读下来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呢?自己的家庭是否能负担得起呢?三年研究生读下来,需要花多少钱?研究生一般分为2年制的专硕和3年制的学硕,专硕的研究生教育更重视专业的培养,学硕的研究生教育则更重视学生在学术上的研究。一般来说专硕的学费要比学硕略贵一些,同时也会结合专业的不同进行调整。学费:在学费上一般学硕一年的学费在8000元左右,而专硕则要根据具体专业的不同,一般是在10000-16000元之间。当然也有少数专业的专硕学费较高,例如金融专业的专硕一年就可达到2万以上,一些知名高校甚至还要更高。按正常情况下来算,学硕的同学3年学费是2.4万,而专硕的同学3年学费的则在2万-3.2万元之间。除了学费研究生期间还需要发表论文,在此过程中同学们需要购买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加上前面的学费,我们取一个中间值大概需要花费3万左右。住宿费:研究生和大学生一样都是可以住宿舍的,研究生一般是2人间居多,所以较大学宿舍也要稍贵一些,大概一年1200-2000元左右。当然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向学校申请较为便宜的4人间或6人间,住宿费相对会低一些。按一年1200元算,三年下来就是3600元。生活费:研究生期间的生活费总体来说和大学期间差不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大学期间的花销来看看自己研究生需要多少生活费。如果同学家境一般完全可以三餐都在食堂解决,不得不说各大高校的食堂物价还是很低的,即使是学校的超市或其他店铺,学校也会注意控制物价。总体来说,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在1500-2000元左右,三年下来大概在6万块钱左右。读研究生成本如此之大,普通家庭真的可以负担吗?在同学们没有额外收入的情况下,研究生3年一共要支出,学费3万+宿舍费3600元+生活费6万=9.36万元。将近10万的花销,这真的是一般家庭能接受的吗?根据相关调查,我国有超过50%的家庭年收入不超过6万。10万块钱对于这些普通家庭来说是近乎2年的收入。再者这些收入也需要用来支付家庭日常花销,不可能完全拿出来给同学们上学用。当然这只是只少部分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如果同学们家庭条件还可以,那么这10万块其实也是可以负担的。读研期间有这些“收入”,认真学习有可能得到虽然研究生也是学生,可在读研期间同学们可能会提前“挣钱”哦,根据相关政策,各个高校都会给在校研究生发放助学金,这笔助学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每年差不多有6000元左右,一般是分10个月发放,也就是一个月发600元,对于开销不大的同学这笔钱完全可以成为生活费了。除了助学金,学校还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发放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在2万左右,抵得上2年的学费了,不过相对于的国奖的竞争也很大,不太容易得到。各大高校还会设立自己的奖学金,奖金一般也都在8000-10000元左右,学校的奖学金还是比较容易拿到的。除了这些,部分同学还可以受到项目补助,一般研二研三以后,同学们就可以跟着老师做项目了,每个项目都是有相对于的资金补助的。导师会根据同学们贡献程度,发放给同学们项目补助。想考研的同学提前了解“读研成本”,根据家庭情况慎重选择读研的成本并不算小,想考研的同学应该提前了解一下自己想要报考院校的学费情况,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取舍。毕竟同学们都已经成年了,研究生这3年的花销也并不算小,我们没有义务让父母继续替我们承担。如果同学们家境一般,但又真的很想读研,可以优先选择一些学费不是很高的院校和专业,在研究生期间努力学习,尽可能的拿到奖学金,同时也可以利用假期赚取生活费。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同学们下定决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困难的。今日话题:你觉得读研成本大吗?#新春创作季#

驺忌

考研失败了,想二战,本人98年,是否年龄太大了?

考研失败,想二战,年龄可能会成为很多同学最为顾虑的一个问题。所以,作为过来人,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希望能够打消大家的顾虑。读研,98年出生,年龄真的不大给大家说一个我们教研室的研究生吧。他大学毕业以后没有考研,选择了直接参加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也是频繁跳槽,就这样,不知不觉好几年就晃过去了。但是,他有点不甘心,所以选择了考研,于是,他报名参加了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且,还成功考上了。目前正在读研二。而他的年龄确实有点大,90年出生的他,年龄已经超过了30岁,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所以说,考研,年龄真的不是问题。何况只是“二战”,也就比其他同学大了一岁乃至于同岁,因为,你的研究生同学中可能就有不少也是“二战”考上的。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担心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换个思路想这个问题无论我们考不考研,也无论我们选择怎么读每一天。时间并不会停止,我们的年龄也会一天比一天大。如果我们选择读研,那么,三年以后,我们的学历就是硕士研究生,我们就是26岁的研究生。你嫌自己年龄大不去读研,那么,三年以后你依然是个本科生。所以说,大家不要让年龄成为阻碍你追寻研究生梦的绊脚石。读研,提升学历已经是一个趋势2021年考研人数已经多达377万人,短短几年时间,考研人数就翻了一倍。这也是一个学历普遍提升的信号,对于广大本科毕业生来说,越来越多的考生会选择读研深造,除了保研的同学,很多同学会去考研。所以,为了让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更有竞争力,考研也是一个性比价比较高的选择。以上,希望题主不要太在意年龄,因为,导师是不会在意你到底是哪一年出生的,他们只会在意你适不适合读研,有没有这个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