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考志愿填报,人工智能专业了解一下?夫若是者

高考志愿填报,人工智能专业了解一下?

2018年高考结束后,考生及家长们正在抓紧时间为高考志愿专业的填报做准备。据了解,“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炙手可热,成为众多考生及家长重点关注的专业。(中国日报官方微博的报道)作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AI对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科技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当前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缺乏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据《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中数据显示,全球AI领域人才约30万,而市场需求在百万量级。其中,高校领域约10万人,产业界约20万人。全球共有367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每年毕业AI领域的学生约2万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鉴于此,国家教育部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关注。今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了三大类18项重点任务,其中就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列入了计划之中。计划要求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人工智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到2030年,高校要成为引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国内部分高校AI相关专业)在政策引导下,一些大学已经设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等。据了解,这些“人工智能班”和“人工智能学院”都采用“小而精”的试验开班方式,其目的在于积累人才培养经验,为未来批量人才培养打下基础。在奥比君看来,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都将成为高考报考的热点,这也将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作为全球人工智能3D传感领域的领跑者,奥比中光集聚了大量的人工智能行业人才。2013年,奥比中光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源浩博士回国创立奥比中光,并组建核心团队。五年来,奥比中光凭借领先的科研技术、“正能量”的企业文化、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AI专业人才。目前,公司拥有员工超过40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75%,核心研发人员包括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等国际名校的多位博士后,同时包括曾任职于苹果、IBM、AMD等全球五百强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奥比中光十分重视AI专业人才的招聘和培养。今年,奥比中光将启动以“寻找追光者”为主题的2019校园招聘,为优秀高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工作机会。同时,奥比中光企业内部还建立了完善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为人才的专业技能培训及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奥比中光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在奥比中光,AI人才集聚形成行业人才高地,由此带来的是奥比中光持续领跑人工智能3D传感领域的尖端科技,以及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多行业产品解决方案。未来,奥比中光将会吸纳更多优秀的AI人才,共同推动人工智能3D传感技术商业化应用的落地普及。

德利布

人工智能专业首次独立招生 未来就业层次高低有别

伍素文 广州报道对于从事原始创新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门槛很高,因为需要有创新思维,有很深厚的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等,但如果从产品研发、工程技术的角度讲,门槛则大大降低。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与此同时,不少学生家长也开始关注如何选专业。5月18日,北大、清华双双宣布了新专业。北大2019年正式启动机器人工程专业招生,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今年秋季开始招收本科生。两大名校的动作,一定程度代表着今年高校专业调整的风向标。此前,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增设专业点2072个,尤其是35所大学在国内首批设立人工智能专业,其中不少专业在今年秋季就开始招生。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增专业,或许将成为今年考生家长志愿填报的“新宠”。专家认为,新专业设在哪些学科门类、设在哪些学校,都意味着未来就业方向、层次的不同。填报专业时,应避免跟风填报,而是在个人兴趣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校背景和实力。哪些专业增加最多对于此次公布的新增专业名单,不少人对“新增备案专业”和“新增审批专业”这两个概念表示疑惑。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李硕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备案专业是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里已有的专业,高校申请设立并在教育部备案即可。审批专业则是不在专业目录里的新专业。一般来说,后者申报难度较前者大,而它们只要获批了都能招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进行梳理发现,以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工科专业,在这一轮高校专业调整中数量最多。2018年新增备案最多的专业依次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96所)、机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学与技术(96所)、智能制造工程(50所)、网络与新媒体(34所)、数字媒体艺术(29所)等。审批专业中,新增最多的是人工智能专业,有35所高校获得了首批建设资格。其次分别是网络空间安全(25所)、会计学(13所)、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12所)、信息安全(1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22所学校获批了人工智能专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的专业也逐渐兴起。比如管理学门类下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共有25所学校开设;工学门类下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也有东北大学等7所学校增设。“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下,小语种在今年新增专业名单中很有存在感。比如北京体育大学10个新设专业里就包括了5个小语种专业,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新增审批专业——塔玛齐格特语、爪哇语和旁遮普语,也颇具特色。今年还新增了不少艺术类专业。随着越来越多喜爱ACG(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即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的“00后”进入大学,相关的艺术类专业也走进了他们的视野,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新增的漫画专业,河北传媒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新增的电子竞技运营与管理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的前世今生在社会需求旺盛而人才供应不足的背景下,高校开设某些新专业的盛况,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并不为过。比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从2016年首批开设的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三所高校开始,过去三年已有283所高校获批设立该专业。今年又增加了196所高校,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已达到479所。这意味着全国近四成本科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如今,人工智能专业似乎也踏上了大数据专业走过的路。今年是人工智能专业设立的第一年,35所学校获得首批建设资格,其中包括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2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同时,各大高校纷纷办起了人工智能“重点班”,比如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学堂班,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图灵班等。而从2018年开始,全国30多所高校已成立了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记者注意到,在新增专业名单上,带“智能”字眼的专业不少,比如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有说法认为,2003年提出成立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人工智能专业的前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万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8年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学术年会,部分与会代表提出了在我国建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大多数参会人员的认可。但就专业名称,大家最后的共识是叫“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对此,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邓志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范围更广,它包括人工智能、机器智能、脑科学、生物智能等,是一级学科,人工智能目前还没发展到一级学科。”很多高校已开始着手今年秋季的招生事宜。不少招办老师告诉记者,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专业,前景很受看好,竞争应该会挺激烈。这样一来,新的热门专业的招生会挤压已有专业的招生空间吗?邓志东认为,专业招生还是由需求决定。“新专业,比如人工智能,短时间内社会是可以吸纳就业的,因为这个现在确实需求缺口很大。但如果长期来讲的话,任何专业都可能会出现饱和。我觉得学校培养人才要符合市场的需求,有些专业需求小了,招生规模就会压缩。”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一些高校存在只注重申报,不注重建设的现象,盲目跟风申报的问题比较突出。李硕豪认为,专业的建设发展,最核心的是师资队伍建设,然后是基础设施、设备、实习基地建设,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课程建设方面,要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特别是核心课程设计好。人才缺口或达百万级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还是专业的就业前景。以近几年新增数量最多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近年来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源于市场需求的驱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18年7月发布的《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大数据领域人才缺口高达150万,到2025年将达到200万。值得注意的是,从开设学校层次和学位授予门类的差异来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未来会形成不同的就业层次。业内人士介绍,研究型大学一般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实力也较强,并且能够融合国外高校的教育培养方式进行专业建设。二三本高校更多是与企业联合共建大数据专业,偏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样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有的学校把其归类为工学,有的归类为理学。对此,一名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种差异意味着该专业会有不同的建设方向,工学偏技术,注重培养工程师等类型的人才。人工智能也面临着庞大的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缺口。“业内的共识是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在百万级别,目前一些企业已经给相关岗位开出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薪。”邓志东告诉记者。人社部今年2月发布了15个新职业,“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位列其中,这等于给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做了“背书”。“对于从事原始创新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门槛很高,因为需要有创新思维,有很深厚的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等,但如果从产品研发、工程技术的角度讲,门槛则大大降低。很多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都是通过在线课程等自学成才,因为有免费的开源代码框架,也就是底层的代码,技术人员只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结构调参数。”邓志东说。在他看来,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是面向产业应用,由市场来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从这个角度讲,需要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工程与产业开发人员。首批35个获批的人工智能专业全部是工学门类,但不意味着细分方向的固定。邓志东介绍,国内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不仅有计算机科学技术方向,还有自动化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方向等,还有芯片等硬件方向,也可以说培养的是人工智能人才。李硕豪认为,考生填报人工智能专业时,“要先看学校的背景和实力,看这所大学的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等学科是否比较强,否则,相关专业比较弱的大学开设这个专业,可能培养质量会有问题”。

考生应该如何面对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开始招生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领域,所以我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在本科阶段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目前一部分教育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高校已经陆续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目前以双一流高校为主(原985),相信未来更多的高校将陆续在本科阶段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因此,目前选择人工智能专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当前人工智能是科技领域的热点,而且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将有可能会全面打破当前的科技壁垒,所以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源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一方面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另一方面是基础数据资源的竞争。借助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也获得了一定的突破,在各大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陆续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同时,人才培养必然要从研究生阶段向本科生阶段下沉,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为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技术领域需要三个大的因素,分别是数据、算法和算力,其中数据是目前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之一,不论是移动互联网产生的大量消费型数据还是传统行业的行业数据,都具有丰富的储备。但是,相对于数据来说,算法设计则需要一个系统的积累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核心则是专业人才。从近些年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等方向的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而且在薪资待遇上也在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所以选择人工智能专业也建议读一下研究生。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李健

北航开设国内首个人工智能研究生专业 首批122人入学

类脑机器人、无人驾驶飞机、背包机器人……这些新奇的创造发明都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果。科学家预言:未来10年将是人工智能跨越式发展的时代,人才需求量将爆发式增长。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国内高校首个人工智能研究生专业方向,首批122人刚刚入学,他们除了获得院士指导外,还将参加至少1年的企业实习,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表示,人工智能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他透露,目前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只有49台,而全球平均数是69台,韩国更是达到了531台。未来到2030年,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要达到300台左右,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非常广泛。北航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亚告诉记者,人工智能专业方向首批研究生是全国统一招考进入北航,然后通过专业选择就读人工智能方向,“他们中虽然超过一半人之前没有软件专业的学习经历,甚至还有经管类专业学习背景的学生,但是都对人工智能有浓厚的兴趣,也有一定的工科学习基础。”王亚说,学院为这批学生配备了强大的师资力量:30%的老师是业界知名学者,包括像李德毅这样的院士;30%的老师是企业界的专家;还有40%的高校教师。学习期间,这批学生将打破校企隔阂,深入学习认知科学、类脑科学、机器人、无人系统等学科,并且到一线企业接触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

大庆典

考生必看!今年新增的“大热门”人工智能专业到底学点啥?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大部分家长开始关心孩子选专业。人工智能是近年来产业与资本追逐的风口,因此成为了高校开设专业、学生选择专业的大热门。今年是人工智能专业首次独立招生,全国35所高校获得首批建设人工智能专业资格。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专业,或将成为今年考生志愿填报的“新宠”。为什么要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近日,教育部在官网正式发布公告,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获批的除了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还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工信部直属高校。除了35所高校新设人工智能专业外,我们还注意到一些有趣的专业,例如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增获批的海洋机器人本科专业,北京体育大学新增的智能体育工程本科专业等。获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35所高校名单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早在2017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AI学科。去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该计划指出,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AI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毫无疑问,在这个高考季,人工智能已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伴随着知名高校的呼吁,我们还可以看到各个名牌大学的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如雨后春笋一样成长起来。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都已经在一年内成立了类似研究机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什么?人工智能可以说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所涉及的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神经生理学、数学信息论、控制论等等。人工智能专业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核心、人工智能平台与工具、机器人学。此外,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学习人工智能伦理相关的课程,以及认知与神经科学相关的课程。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专业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学的。在学习人工智能专业方面,你需要需要学习如何开展数据分析、实现创新思维,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学习人工智能专业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得不说,我们的制度优势在这次历史关口面前,被发挥到了极致。为了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弯道超车,这绝对使出了我们的举国之力。到2030年,占据全球人工智能制高点;为我国未来几十年经济繁荣创造新的增长周期;带动国家竞争力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教育从娃娃抓起,小中大学相关课程全面推进。就业前景如何?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还是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前景。可以说,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加紧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未来的世界,谁掌握了人工智能,谁就掌握了未来。人工智能现已被我国列入发展规划,提出了人工智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因此,已经有了国家战略的背景支持,在今后的发展当中,肯定是会越来越火热。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面临着庞大的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缺口。业内的共识是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在百万级别,目前一些企业已经给相关岗位开出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薪。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是面向产业应用,由市场来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从这个角度讲,需要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工程和产业开发人员。对于从事原始创新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门槛很高,但从产品研发、工程技术的角度讲,门槛则大大降低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培养AI人才的关键渠道,建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是大势所趋。考生填报人工智能专业时,要先看学校的背景与实力,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否则,相关专业比较弱的大学,可能培养质量会有问题。展望未来,我国的AI人才培养模式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整个AI人才在金融、医疗、建筑、化工等行业发展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期待着三个月后,看见国内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学生踏入高等学府的大门。

法琳

2019适合理科生报考的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航空航天专业上榜!

不过多久,将要进行2019年的高考。许多高三考生比较关心的就是大学专业的选择。我们也知道大学分为理科和文科,就社会总体的发展而言,大学文科所面临的专业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而大学理科专业的分类非常多。对于理科生而言,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保障呢?很多学生会去查阅志愿填报的相关书籍,但是时代在变化,有些新兴专业逐渐出现在了大学校园里。2019年比较适合理科生报考的三个专业,未来前景广阔,薪资待遇都比较好。你知道是哪些专业吗?人工智能专业进入2019年之后,可能很多高考生都听过人工智能专业。而人工智能专业在近几年的发展里,逐渐成为了当今理科生比较喜欢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当今社会上一门非常火热的专业。不仅如此,我国今年也有许多的高校开始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因此这门专业在当今社会上是比较受到认可的。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专业是一门偏向于理科类型的专业,因此理科生报考人工智能专业相对而言是比较对口的。这门专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至少在薪资待遇方面,未来将会呈现出一个高薪的状态,毕竟人工智能专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也比较严格。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的话,理科生可以考虑人工智能专业。航空航天专业我国不仅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在太空领域也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我国有些大学比较侧重于航天航空专业,因此如果大家对这门专业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尝试报考航天航空专业。我国对于太空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歇,近年来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我国不断将宇宙飞船和载人航天飞船、卫星等送入太空,彰显了我国在航天航空领域的显著实力。进入2019年之后,作为理科生,同样可以考虑一下报考航天航空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这门专业同时也是一个高薪专业,一般情况下不会被轻易替代,未来的发展势头也是比较旺盛的。生物科学专业其实对于理科类专业来说,所能选择的专业非常多,但并非每一个专业都能成为当今社会热门的专业,因此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可以往未来比较热门的专业上面选择。生物科学专业应该算是未来发展势头比较好的专业之一,适合理科生报考。生命科学专业其中包含了两个方向,分别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我国对于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尤其是我国一些著名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室,都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作为理科生,如果对生物科学专业比较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择报考这门专业,前途都是比较不错的。当然了,作为一名理科生,所报考的专业比较多,因此大家的选择范围很广。这些专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都比较广阔,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得到国家对于这些专业的重视。因此如果对这些专业感兴的话,不妨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关注更多高考内容,请关注大学有趣事,感谢您的阅读。

金丝猫

35所高校新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新增本科专业目录,“人工智能”专业位列其中,有35所高校获批建设。“它反映的是我国人工智能本科教育呈现出的繁荣景象。”3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万森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设立,对我国各级各类院校的高层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过,也有人感到困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早已有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和它到底有何区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一般认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专业面偏宽,与行业的对应关系不直观,而且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一般划分在生命科学领域。北航牵头组织新申报并获批的人工智能专业,是信息领域的一个本科专业。“至于如何开设,应该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李波说,感知、认知基础好的学校可以选择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技术及应用基础好的学校可以选择人工智能,当然,学校也能在现有计算机或其他专业中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总之,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王万森亲历了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创建、发展的全部过程。在他看来,它和人工智能专业并没有本质区别,差别只是在于专业名称不同,名字的社会认知度不同。18年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学术年会,部分与会代表提出了在我国建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大多数参会人员的认可。但就专业名称,大家最后的共识是叫“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王万森说,这是因为,当时人工智能正处于其发展的低潮,在“寒冬”时期将专业命名为“人工智能”,其结果可以想象。而且,这一名字沿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的结构形式,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惯例。后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工作组,确定了该专业的知识结构。从专业知识结构来看,该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也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在上述专业知识结构下,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15年来的教育实践,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王万森表示。至于两个专业如何并行发展,王万森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是可以将“智能科学与技术”作为研究生教育层面的一级学科名称,把“人工智能”作为本科教育层面的专业名称;如果两个本科专业一定要并行存在,那么建议在研究型高校和部分应用研究型高校采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而在部分应用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和技术型高校采用“人工智能”专业名称——前者注重研究,后者强调应用。不过,王万森也强调,办好高质量的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关键不在专业名字叫什么。“人工智能不是一个孤立专业,而是一个专业类。”例如,沿大数据智能这一学科领域衍生出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沿智能自主系统学科领域衍生出来了“机器人工程”专业……“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深入,很有可能还会不断衍生新的专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为核心,外加衍生层诸专业的新生专业类,即人工智能类专业。”王万森说。而整个人工智能专业教育体系,除上述核心层、衍生层专业外,还应该包括支持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复合型专业和支持人工智能交叉型人才培养的交叉型专业。王万森建议,应创新人工智能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协同发展模式,构建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实现人工智能和其他专业的有机复合与交叉。“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不应颠覆性地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要结合实际需求,和原有专业创新、协同发展。”他表示,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专业看起来发展得如火如荼,但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人工智能与其他社会领域专业的有机复合、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都还不够深入。“这些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渐悟

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看似美好,但难以做出实效

又是一年高考结束,随之而来便是一阵狂热的报考志愿风,开设人工智能学院如今已在高校中形成一股热潮。据了解,在2018年认定的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布局建设了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仅在今年5月,就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所高校的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据不完全统计,此前已有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学院或相关专业。那么,人工智能专业究竟能否培养出真正的AI大学生人才,亦或者只是一味追风口的产物呢?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蜕变:炫酷登场之后的暗自伤神说到人工智能,我们其实并不不陌生,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庞大数据,为以算法为根本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看到俄罗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尤金首次通过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又见证了谷歌的AlphaGo和Master接连战胜人类围棋冠军,这些拥有着浓厚“炫技”色彩的事件似乎在向人们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事实上,人工智能究竟能够做什么?“它到底能够用在什么地方?”“它能够给人类解决哪些问题?”不得不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方面,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似乎表现地更加实用主义一些。比如“ALL in AI”的百度几乎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了旗下所有产品和服务中;阿里巴巴通过展开NASA计划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推向“普惠”;华为也已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将其应用在旗下智能手机产品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是一个比较接近应用层面的领域,智能制造、机器视觉、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机器翻译、文本分析与文本理解、无人驾驶、无人超市、刷脸支付、聊天机器人等等。许多科技界的大佬一方面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又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威胁充满担忧。包括比尔·盖茨、蒂芬·霍金等人都曾对人工智能发展做出警告。尽管从目前来看对人工智能取代甚至毁灭人类的担忧还为时尚早,但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正在抢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饭碗。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的过程中,自然要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而科技较为落后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因为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仍在,受人工智能技术冲击较小。据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的调研数据预测:到2020年,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崛起,将导致全球15个主要的工业化国家510万个就业岗位的流失,多以低成本、劳动密集型的岗位为主。或许,人工智能终将改变世界,而由其导致的大规模失业和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显然属于人工智能“无情”的一面,而你我正在见证着这一切的发生。但不得不说,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越来越广,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而现在的人工智能,尚无法达到人们的“心理阈值”,当大众期望走在科技进步后面时,研究者们就像是大冒险家,每到一处都是新的成就,掌声与鲜花闻风而来。当大众期望走在科技进步前面时,人们更像是站在终点看起点,任凭研究者们在跑道上汗流浃背,等待他们的,却只是一个早已预设好的终点。这也就有了人工智能被嘲讽成“人工智障”的说法。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造诣的确有待提高,而各大高校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是否能够挽救“人工智障”呢?未来报考人工智能专业的大学生会像昔日的微商、电竞专业一样石沉大海么? 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看似美好,却是无情近几年,随着政府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力推崇,加之互联网红利末期的到来,市场重新进入新一代技术开荒期,新商业机会的技术门槛徒增: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一不需要大量开发者来贡献力量。而这便成为了一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冠冕堂皇的理由。深究起来,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庞大异常复杂的概念,无法给出清晰的定义。人工智能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研究范畴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智能搜索等;应用领域包括机器翻译、语言和图像理解、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等。简单来说,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专业的概念,它是模仿、研究人类智力活动的决策、优化、控制、学习、规划、协作等问题的集合,几乎和所有的行业都可能、可以产生密切的联系。所以,许多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只是把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重新排列组合,比如计算机+数学、自动化+计算机、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等,新瓶装旧酒,与之前成立的大数据专业类似,实际上还是那几个专业。只是披上个人工智能的马甲就变得高大上了。而高校的专业与社会实践之间似乎一直存在着谷仓效应。所谓谷仓效应,是将社会上一些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的企业或组织形象地称作“谷仓”,各个组织或企业间缺乏相互协同的现象。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社会各体系间孤岛式”的现象。如果放在大学的专业中来看,在学校中灌输的知识、在社会的实践与应用,就是典型的两个“谷仓”。虽然看起来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为了以后在社会上的工作与实践,但实质上很难会有直接的介入和渗透关系产生。而人工智能专业的设立,似乎更难捅破“谷仓效应”。当然,并非所有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都只是一个噱头,真正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院校也有很多,但真正把人工智能学得比较透的,一般是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抑或是在国外留过学的专业人士,在人工智能浪潮下,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也确实造成了极大的人才荒,因此,才有了五十万年薪找不到一个靠谱人才一说。这也就衍生出了大量公司在做培训班,什么三个月班,五个月班之类的,但事实上,培训班出不了AI大师,尽管培训班可以培训出看似很系统的东西,但也只是皮毛,就像快餐一样,可以应付一时的饥饿,但真正解决不了营养均衡。所以,从长远看来,人工智能想要发展好,确实需要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从而系统化的输出人才,但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所面临最大的痛点就是老师资源稀缺,人工智能人才水涨船高,优秀的老师人才都被公司挖空了。因此学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首先就是要确保学校能够请得到优秀的老师资源。不过,就算解决了师资的问题,还是有许多挑战和痛点,比如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太快,本科生和本科教材能否适应这种速度?是否需要细分研究方向?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是个很大考验。而且,像BAT这个级别的公司的招聘要求都是硕士起步,博士优先。未来是否会降低门槛都还未知,或许,以后的毕业生可能会面临必须考研的窘境。还有关键的一点,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有着大量前置课程需要学习,很多研究生都需要在导师或者前辈的指导下进行入门。首先无论是在抽象建模还是模型算法分析设计环节,都需要依赖良好的数学基础,而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机器学习是计算机科学中对数学基础要求最高的分支之一。另外,对一些现代大型人工智能程序而言,甚至连高维数组的存储顺序都需做到优化,这如果没有扎实的计算、软件程序功底显然是不行的。所以说,不管是清华北大还是三本大专,相较于大学的其他专业来看,想要学好人工智能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即便如此,在毕业之后,也并非就有很高的年薪,也是给在人工智能领域少数的优秀人才的,比如能在ccf-b上发论文,或者有acm金牌的人准备的。所以说,从就业的角度来讲,人工智能专业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无法为普通的人留出足够多的位置。这个跟传统的专业不太一样,大多数传统的专业从低端到高端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无非是优秀的人,能够拿到优秀的报酬,中庸的选手得到中庸的薪资。而人工智能领域不太一样,社会上可供就业的“坑”没有那么多,有兴趣的人却有很多,到时很有可能面临狼多肉少的情况。 写在最后现如今,高校的人工智能,更多的要担负起在未来竞争中的引领责任,而真正有实力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学校并不是很多,尽管大多数学校都堂而皇之的设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名义上的“人工智能”专业,实际上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比起一味的追逐风口,不如在自身的人工智能专业尚未成熟之前,先开一门人工智能的选修的课程,循序渐进,才是高校们正确的探索之路。

大洪拳

浙大招收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学什么,怎么教?

新华社杭州4月10日电(记者朱涵)记者从浙江大学了解到,作为我国首批获批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浙大已完成培养方案的制定,将于今年招收人工智能专业学生。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新在哪,学什么,怎么教?专业新增面向国家需求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包括浙江大学在内,共有35所高校获批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组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说,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此前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存在碎片化、空心化的问题,课程内容设计与人才需求有较大的距离,急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夯实基础,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人工智能专业的设立将大大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构建起人工智能这门学问的基石。这有助于更系统、完整地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吴飞说专业核心课程“精而专”浙江大学表示,首批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将纳入浙大竺可桢学院进行教育,从课程体系、师资配比、科研训练、国际交流访学、产业界实践等对人才培养进行全方位的支持。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陈为教授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想要保质保量,必须抓好教材这个本科教育的“牛鼻子”。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8年3月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担任编委会主任,今年将出版《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可视化导论》《智能产品设计》《自然语言处理》四本教材,相关线上课程也正在录制中。吴飞说,人工智能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核心课程将深入学习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数学课程,以编程和系统为基础的计算机课程,以及以知识表达、问题求解和机器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课程等三类内容。“比如概率、统计、优化方法、矩阵分解等内容以前都一起‘打包’在高等数学一门课中,现在这些人工智能涉及的数学核心内容都将独立开课。”“浙大已经成立人工智能系,参与建设的队伍都是科研出色的年轻教师,希望将前沿研究带入一线课堂。”陈为说。课堂更有趣,也更有挑战记者了解到,浙江大学计划结合自身优势开设人工智能特色课程,学生可在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外,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性地学习智能决策与机器人、统计机器学习、智能感知与语言以及可视交互与设计四个方向的模块课程。此外,由于人工智能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实践,专业课的课堂将更生动、有趣,也更具挑战性。据了解,目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开设的人工智能本科课程内容既有经典理论,也有最热门的前沿内容,学生需要完成一个个人工智能设计挑战。在今年,学生们需要搜集海量数据,在人工智能云上训练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在终端人工智能芯片上进行推理,完成人脸识别、语音分析或机器阅读等任务,这个课程还要求学生们设计一个像“阿尔法狗”那样的围棋人工智能,在8×8尺寸棋盘上进行“捉对厮杀”。来源:新华网

大日子

专业实力超清华北大?这三所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实力不容小觑!

随着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培养人工智能方向人才的AI专业。清华大学开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有智能科学与技术。目前国内有哪些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的地位?这三所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实力不容小觑!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国内首家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学院的高校,中科院自动化所担任主承办单位,共同承担建设的单位有计算所、沈阳自动化所、软件所、声学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2017年9月,首批研究生正式注册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的学生。人工智能技术学院将于2018年9月起逐步面向社会,结合国际、国内人工智能技术产业需求,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及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等人才提升项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2017年11月正式揭牌成立,将以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为主体进行培养,成立“图灵实验班”,探索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科学研究领域结合“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将面向复杂影像感知与人工智能、类脑智能与深度学习、视频感知与光电智能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关键技术、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统和高性能智能计算等开展科学研究。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18年3月,南京大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连续三次在评估中获得优秀,是国内公认的学术与人才培养高地,在国际上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机器学习是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强项,自然语言理解和图像识别学科实力也很强。你觉得哪所学校专业的在人工智能领域最牛呢?欢迎在留言区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