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实证分析论文?中学的时候,我们要写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大学后,我们要写各种各样论文,如课程论文、EI论文、SCI论文、毕业论文……那么,论文到底是什么?论文就是指学术研究者通过收集资料、数据,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验证理论假设,并把研究的课题、过程、得出的研究结论详细清楚地叙述出来,用以指导社会实践生产等。从狭义上来说,运用统计分析法(如方差分析、T检验、回归分析等)对构建的模型或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得出研究结论的论文可以称为实证分析论文。实证分析论文的一个基本步骤为:根据已有的经济理论或经济行为构建模型,根据研究模型设计问卷量表,搜集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提出的假设或模型是否为真,最后修正模型得出研究结论。为什么要使用SPSS?写论文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工具?一要看论文研究目的、应用方面,二要看论文模型的研究深度,三要看个人统计知识的基础。目前使用较多的统计软件有Eviews,SAS,Excel,AMOS,SPSS等等。Eviews通常在金融、经济行业中使用,适用于计量经济学,处理国民经济,GDP等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SAS功能强大,但使用条件要求高,要求会编程知识,非统计专业人员难以掌握;Excel作为基础的办公软件,图标制作简单,图形工具强大,但是像直方图、曲线图这类的简单分析结果并不专业,得出的结论不能深入讨论,而excel在统计方法上的运用却是大部分人并未掌握的,操作起来并不比SPSS等软件简单,不能运用在大型统计分析方面;AMOS是在结构模型中使用,更多运用在论文中的因子分析部分辅助SPSS对模型的验证,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和拟合度,提高论文深度和意义。SPSS是一款用途广泛,操作简便的基础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数据的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找出数据背后潜在的规律和本质,可以运用在各行各业,如市场研究、医学行业、金融行业等。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利用SPSS分析数据是制定有效管理措施、挖掘用户画像的基础;对学术研究者来说,SPSS是检验模型,推断事物发展方向不可或缺的工具。SPSS功能虽然没有SAS多,诞生在界面简洁易操作,输出结果清晰易懂,是众多非统计专业和统计专业人员的首选。因此,SPSS是帮助毕业生分析问卷数据、写好实证研究论文最常见的统计软件。但由于SPSS只能识别量化数据,不能识别文本,输入问卷数据时需对选项赋值,所以论文研究常设计量表收集数据。问卷与量表的区别将在下面具体讲解。
本文来源:新岗记事如何展示科研结果以及给它最好的发表机会?本文经许可改编自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应用生态学研究小组发表的一篇文章。"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SI Press, Philadelphia, 1979),并在Robert Day的的帮助下进行了完善。科学论文是描述原始研究成果的书面报告,其格式已被几个世纪发展中的传统、编辑实践、科学伦理以及与印刷和出版服务的相互作用所定义。这一过程的结果是,几乎每一篇科学论文都有标题、摘要、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出版物对论文的格式都有规定:有些将论文分成这些或这些部分,有些则不这样,而且在不同的出版物中顺序可能不同。所以,当你准备提交论文的时候,要准备好把你的论文修改成出版物的格式。需要记住的一点是,需要尽可能地避免术语和首字母缩略词。此外一些期刊喜欢用主动语态来写论文。"we carry out a test to…"而不是" test was carry out to…" 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一、题目标题应该简练并准确地描述研究论文的内容。省略所有冗余的词,如"A study of ...", "Investigations of ...", "Observations on ..." 等。索引(摘要)服务依赖于标题的准确性——即从标题中提取对交叉引用和计算机搜索有用的关键词。一篇标题不合适的文章可能永远无法到达它的目标读者。如果研究的是某一特定物种或化学物质,请在标题中注明。如果研究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系统,并且它包含的推论也同样被限制,那么应该在标题中列出该区域/系统。二、关键词关键词列表提供了添加关键字词的机会,即索引和摘要服务使用的关键字(已经出现在标题词汇除外)。明智地使用关键词有助于感兴趣的读者更容易地检索到你的文章。三、摘要一份准备充分的摘要能使读者快速准确地确定文件的基本内容,确定其与自己兴趣的相关性,从而决定是否阅读整个文件。摘要简明地陈述了调查的主要目标和范围,而这些目标和范围在标题中并不明显。更重要的是,它简明地总结了结果和主要结论。不包括所使用方法的细节,除非研究是方法学的,即主要涉及方法。摘要必须简洁;大多数期刊都规定了一个长度,通常不超过250字。如果你能用100个词来表达论文的重要细节,那就不要用200个词。不要重复标题中包含的信息。摘要,连同标题,必须是独立的,因为它是独立于论文发表的摘要服务。省略所有有关文献、表格或数字的引用,省略晦涩的缩写和首字母缩写,即使它们可能在论文的正文中被定义。四、前言前言以向读者介绍相关研究文献开始。一个常见的错误是介绍作者和他们的研究领域,而没有提到他们的主要发现。例如对于“Parmenter (1976) and Chessman (1978) studied the diet of Chelodina longicollis at various latitudes”和“Legler (1978) and Chessman (1983) concted a similar study on Chelodina expansa”这两个研究的比较。相比之下,Chelodina expansa是一种选择性强、进行针对性捕食 (如甲壳类动物、水生昆虫和体型较小的鱼类等; Legler, 1978; Chessman, 1984) 以及高度捕食活动的猎物,但Chelodina longicollis是一种具有多样化和随机性饮食习惯的动物 (Parmenter, 1976; Chessman, 1984)。相比较,后者具有更丰富的文献信息引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当前工作的相关研究背景。写文章时不带参考文献,这样读起来更加流畅; 然后在句子或短语的末尾添加参考文献,这样它们就不会打断你的论点的连贯性。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期刊在引用中都要使用作者的名字,有些期刊在文章末尾使用数字和引用列表。因此,当准备提交你的论文时,务必提前确认期刊的的出版格式。前言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明确你当前工作的重要性:为什么有必要进行这项研究? 在介绍了相关文献并证明了当前研究的必要性之后,你应该清楚地说明研究目标和范围。避免通过罗列要点的方式来进行这一部分的写作。前言可以通过陈述研究目标的方式结束,也可以简短地陈述本文的主要发现。无论哪种方式,读者都必须通过论点论据的阅读,了解论文的发展方向。五、方法和材料“材料和方法” 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一个有能力重复你的研究和结果的人提供足够的细节。科学方法要求你的研究结果是可重复的,你必须为他人可以重复该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此外这部分应准确描述现有的设备和材料(如名称,型号等信息),如果所提供的材料之间可能有潜在的质量差异,应给出材料信息及来源。设备的改进或专门为研究而建造的设备应仔细详细的描述。制备试剂、固定剂和染色剂的方法应在这部分准确地说明,即便其他著作中可能具有可参考的标准配方。通常方法的呈现顺序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但是,相关的方法需要放在一起描述,不能总是遵循严格的时间顺序。如果你的方法是最新的(未发布的),你必须提供所有的方法细节。但是,如果一个方法以前已经发布过,那么只需要给出方法的名称和文献引用。准确地描述测量值,并包括测量误差。研究者也可以向同事展示自己的材料和方法部分,并询问他们是否认为重复你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困难。六、结果在结果部分中,研究者将会展示自己的发现:显示项(即图和表)是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展示并概括性地描述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重要的趋势。因为结果包含了你正在为世界做贡献的新知识,所以将你的发现清晰而简单地陈述出来是很重要的。结果应该是简短且清晰的。不要陈述为 "It is clearly evident from Fig. 1 that bird species richness increased with habitat complexity"。而应该表达为:"Bird species richness increased with habitat complexity (Fig. 1)"。但是,也不要过分简洁。不能期望读者从数据中独立地提取重要的趋势。读者期望的是结合文本表述,表格和以及数据来了解研究的突出趋势。这一部分的展示,请务必参考相关期刊对于作者的图表指南。七、讨论在讨论中,作者应该讨论建立或加强了哪些理论/原则;可以归纳出主要结论;你的发现与他人的发现或基于之前工作的期望的比较;以及你的工作是否有任何理论或实践意义。讨论的关键是需要牢固地建立在结果部分所提供的证据之上。简要地引用你的结果来支持你的讨论陈述。不要把你的结论延伸到那些直接由你的结果支持的结论之外。一段简短的关于你的结果在一般意义上可能意味着什么样的推论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但不应该成为讨论的主要内容。一定要在讨论中提到研究的目标,并讨论结果的意义。不要让读者思考“so what?”, 最后以一个关于工作意义的简短总结或结论结束全文。八、参考文献无论何时你利用另一篇论文中包含的信息,你都必须确认其来源。所有引用文献后,必须立即指出所引用信息的来源,例如,"A drop in dissolved oxygen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has been demonstrated before (Norris, l986)."如果涉及两个作者,则在此引用中包括两个姓氏。不过,如果涉及的作者较多,你可以使用et al,这是拉丁文 “and others” 的缩写。一般来说,你不应该在文章结尾的完整引用中使用缩写,尽管有些期刊允许这样做。如果同一作者在同一年内多发表了两篇文章,大多数期刊会要求你在文章和参考文献列表中添加后缀a、b等。如果你在你的报告中逐字地引用文献中的短语、句子或段落,仅仅引用出处是不够的。你必须在引用中包含材料,你必须给出引用的页码。例如 "Day (l979: 3l) reports a result where '33.3% of the mic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were cured by the test drug; 33.3% of the test population were unaffected by the drug and remained in a moribund condition; the third mouse got away'".必须在论文的最后提供一份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的参考文献列表,或者根据所发表的文章按数字排序。参考文献列表应包含文中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但不能超过此范围。包括在每个参考细节的作者,出版的年份,文章的标题,期刊或书籍的名称和出版地点的书籍,卷和页码。期刊的格式各不相同,所以当你准备一篇科学论文时,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本领域的期刊,并按照它的格式列出参考文献。期刊缩写的使用要保持一致。九、附录附录中包含的信息比论文的主体部分要详细得多,但是这些信息可能会引起在你的领域工作的一些人的兴趣。只有在正文中提及到的内容才可以被列入附录文件。十、格式规范大多数期刊都有关于提交原始稿件和作者指南,用于在线或邮寄提交。大多数期刊要求稿件打印时保持两倍行距和合理的页边距。务必确保你在提交你的论文之前仔细阅读了作者指南,这样你就可以以正确的格式提交你的论文。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在提交论文之前一定要阅读该杂志的作者指南,并且在提交论文之前一定要提供一份内容丰富的Cover letter。这是每个期刊都会要求的部分,作者需要在Cover letter中简要的概括科学问题/假设,主要发现以及发表的意义等内容。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有人说研究生求学生涯主要是围绕论文展开的,这句话用来形容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一点也不为过。课堂作业,写论文;期末作业,写论文;研究成果,写论文;毕业作品,还是写论文。每个研究生都会遇到论文的“那些事”,或为此烦恼,或为此欣喜,或为此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如何写出一篇优秀高质的论文,成为每一个研究生都必须面对的攻坚难题。研究生论文写作要想达到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内容新颖的境界,应该做到以下四点。一、集思广益(一)大量阅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就是我们论文选题的主要来源,只有不断阅读相关书籍、期刊或其他材料,我们才会有好的写作主题,才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阅读是一个人增长见识最快速有效的方法,遨游在书海之中,往往能得到很多灵感和启发。研究生在阅读书籍的时候要注意做好读书笔记,学习他人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形成自己论文写作的系统思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研究生应该阅读哪些书籍或材料才能为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呢?第一,阅读专业相关的国内外经典名著。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必然有其过人之处。经典作品往往是本专业的理论来源,也是本专业的系统之作。有一些社会学经典名著里面的理论能够迁移到相关学科,这也是我们需要阅读的宝贵材料。第二,阅读期刊论文。期刊论文是我们写作很重要的参考依据。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往往代表了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研究生要学会从期刊中发现本专业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为自己的论文选题确定好方向。第三,阅读学位论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也是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学习的重要资料。学位论文往往是一个研究生求学多年的心血之作,也是我们最终都需要完成的毕业作品的范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他人的写作思路、文章架构和写作手法,对我们将来完成毕业论文大有裨益。(二)课堂讨论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与本科阶段相比多了许多讨论的机会,课堂讨论也是我们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讨论是能发散思维的最好的方法,从他人的发言中也能获得很好的思路和想法,这些都可以成为自己写作的基础。同学之间互相借鉴和学习往往能开阔个人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如何能提高个人参与课堂讨论的实效呢?第一,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老师在上一节课往往会布置一定的作业,作为学生,完成作业是本分工作;作为研究生,更要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后认真查阅相关的资料,需要时打印或抄写下来,形成自己的发言提纲和思路。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研究生才能在课堂讨论中占据主动位置,有的放矢地阐述个人观点。第二,认真聆听并做好发言记录。在同学发言和老师点评的时候自己需要认真倾听并做好相应的笔记,以便自己在课后进行阅读和思考。课堂讨论是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形式,也是大家相互学习的一个绝佳机会。只有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积极参与讨论,耐心倾听并记录,才能集“大家之所长”,为自己的论文写作积累丰富的知识并拓宽个人的视野。二、立论成型(一)确定主题主题是一篇论文的核心和方向,确定主题是正式开始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只有先有了写作主题,才能开展下一步的写作计划。写作的主题包括标题和摘要两个部分。如果说标题是论文主题的集中体现,那么摘要就是论文主题的具体说明。好的标题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论文标题要能反映全文主旨,能让人一读标题就能猜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摘要是论文的“缩影”,具有开宗明义的作用,摘要应该阐述本文的写作目的、方法和结论。摘要要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有些行家一看摘要就大概知道论文的内容和质量,因此摘要也起着装点门面的作用。标题和摘要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标题必须能够统领摘要,摘要也必须围绕论文标题进行写作。当然摘要可以在确定好全文框架后再进行创作,但是一定要紧扣标题,不能脱离论文的标题。好的主题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主题鲜明。文章的标题和摘要必须能突出本文的中心思想,突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切忌空洞无物。第二,主题新颖。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文化创新既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主题,同时也是难题。创新的标题和摘要能够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增添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二)构建框架如果把论文写作比作建筑大厦,框架就是大厦的支模,论文的具体内容就是混凝土。一旦支模做好了,只需要往里填充混凝土,这栋大厦就基本成型。论文框架要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凸显文章的脉络思路,切忌东拼西凑,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状况。论文框架就像是人的骨架,人需要骨架的支持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同理,论文也需要有框架的支持才能将作者的思想或观点传递给读者。很多情况下,我们觉得论文无从下笔,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形成一个可以支撑文章主题的框架。一旦框架成型,我们往里填充文字就显得容易多了,可以说,框架成型意味着论文已经成功了一半。好的论文框架要满足两个特点:第一,逻辑性强。论文框架是我们论文最终成型的“骨架”,也是论文的论据,因此论文框架要呈现很强的逻辑性,让读者能根据论文的框架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逻辑性强的框架也能体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减轻论文的不连贯程度。最常见的框架模型是“现象—原因—对策”,这个模型几乎可以说是文科论文的“万金油”,在探讨社会现象的论文中基本都用得上。第二,紧扣主题。主题是论文的核心,框架一定要围绕这个核心构建。如果框架不切题,即使它再完整,再有逻辑性,也是于事无补。论文框架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必须能够为本文主旨提供论据支持。三、锦上添花(一)理论支撑论文写作最忌“空洞无物”,写了长篇大论,却不在点上。限于自己的科研水平,研究生很难提出新的理论,但是我们可以对前人的理论进行新的解读和说明。如果通篇都是作者个人的观点和话语,而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持本文的论据,会让人产生作者的准备工作不足或知识面狭窄的感觉。通过阅读一些大家的论文,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专业人士在其论文写作中从不吝啬引用相关的理论。引用专业理论一方面能够丰富文章的内容,彰显作者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能让读者觉得本文的论据是有理论作支撑的,能够增添文章的专业性和可信度。除了直接引用理论,我们还可以间接引用知名学者的话来支撑文章的观点。名人的话往往透露了其理论的来源和依据,引用名人名句也相当于引用了其理论。当然理论的引用要注意与本文论据的契合,不能为了增添文章的专业性而胡乱引用相关理论,错误引用理论反而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二)巧用图表一篇文章若通篇都是文字,而没有任何的图片或表格,会显得本文格局单调。引用图表可以丰富文章的结构,让人一目了然,直观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图表也是论文立论的依据。有时,图表的应用也可以成为论文的“点睛之笔”,让论文显得更加丰富饱满。图表主要有两种:第一,数据类图表。如果论文有数据支持,可以将数据进行整理,形成相应的图表,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如果是作者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引用问卷得出的图表则更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如果是引用他人的图表要注意标明引用来源,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第二,文字类图表。文科研究生在写理论性文章时没有数据资料,该如何插入图表呢?我们可以根据时间线索或概念分类制作图表,按照时间线索制作表格,比起我们直接用文字叙述能更加直观地显示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按照概念分类制作图表,会使概念的表述更加具体形象。图表一定要简洁明了,如果图表过于复杂也会影响图表的表达效果。图表可以说是论文的“调味料”,在通篇都是文字“主食”的时候,偶尔出现一两个图表会给论文增色不少。四、完稿收尾(一)一鼓作气前面三步只是为论文下笔打基础,论文的形成最重要的还是要动笔书写。作为一名文科硕士研究生,自己和周边的同学经常感慨论文写作的艰难。论文写作之所以难,一个是自己“胸无点墨”,没有做好前期的基础工作;另一个是因为自己拖拉松散,总是要等到临近截稿之前才完成。但是,在论文截稿之前,我们反而会更加焦急,越急躁,文章反而越写不出来或质量难以保证。大部分研究生或多或少地犯有“拖延症”,喜欢将论文拖到最后上交的时间才完成。如果你有思路,就马上开始写,不要想着还有很多时间,越拖反而写得越糟糕。如果写作断断续续,会造成论文前后思路衔接不上、论文逻辑不通、结构混乱等问题。论文写作一定要动笔,及时记下自己的思路或想法,以免出现遗忘。有人说,三万字的毕业论文只要三天就能完事,我们不主张这种做法,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写作潜力。在我们做足了前面的准备工作,论文框架已经成型的前提下,我们要抓紧时间进行论文写作。时间跨度太大,反而影响我们的写作思路,降低论文的质量。(二)反思检查初稿完成后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进行认真耐心的审查工作。论文审查主要是检查格式、漏字、错别字和句法语病,以保证文章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检查是论文写作的最后阶段,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正所谓“行百里路者半九十”,越到最后越需要沉得住气,对文章进行一定反思和调整。论文的检查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自查。在写作完成之后,研究生应该自己调整好格式,按照学校或杂志的要求,对论文进行排版和校对。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论文,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和语病并进行改正。第二,他查。鉴于作者本人的思维习惯和写作风格,有时自己审查自己的文章往往很难发现问题所在,由他人帮忙审查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论文提交之前,研究生之间可以互相检查,找出自己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发现的问题,再进行修改。当然,如果条件允许,采用自查和他查相结合的方式,能在最大限度内降低论文的出错率,提高论文质量。五、小结论文写作并非要按部就班地遵循这四个步骤,它们之间的顺序可以调换或者交叉进行。上面的写作步骤只是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和参考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方式和写作风格,但是一篇论文的最终成型基本上离不开上述四个步骤。论文写作能力是研究生的核心能力之一,研究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要注意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论文写作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回顾性研究论文同其它研究论文一样,在陈述资料来源、总结方法和结果之后,尚须对资料的结果及在总结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以回答研究所提出的问题。达晋编译认为,分析的关键在于严格的科学态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切忌主观意断,言过其实。在这方面常见的问题有:一、主题不集中。有的作者往往想在一篇论文中解决过多的问题,片面地追求全面、系统、完整。其结果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重点不明。需要强调的是,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与教科书或其它研究论文不同,不可能对病因、发病机制等作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也不可能对药物或疗法的作用机理做出科学的解释。这是研究本身的性质所局限了的。因此,在作资料的解释时,一般只要求着重解决一两个问题,把主题集中到最主要、最有实际内容、作者最有体会的问题上。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其它有关的问题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不能与重点问题相提并论,更不能喧宾夺主。企图什么问题都解决,结果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好。二、推论主观。临床回顾性研究可以总结和发现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乃至治疗的规律性,也可以从现有资料的分析中给今后工作的开展以某种启示。但是,不少作者往往以这些规律和启示为依据,无限延伸,加以推论。这种利用现有资料进行主题以外的某些推论,不管作者的逻辑过程如何合理,总不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弄巧成拙。从统计学角度看,企图将现有资料的结论应用于超出样本所代表的总体,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这样做是不客观的。三、套用文献。在对临床资料做出解释时,常常需要引证有关文献材料,以说明作者所得结果与前人的同类研究的结果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而表明作者的见解。但是,在引用时决不能把文献资料当作左右作者研究结果的先人之见。特别是当自己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有出入时,更应该慎重地分析自己研究的材料,仔细地审查各种因素的干扰,并找出差别的真正原因。既不要对自己的结果不加分析和探讨而轻易否定,也不要对自己的结果寄予过高的奢望,甚至偏爱,草率地肯定。因为这里有可能受到各种偏因的影响而出现假象。因此,既不能把文献作为左右资料分析的先验性概念,也不能以自己的结果去硬搬前人所作的结论,否则,将使资料的分析缺乏科学性。四、不正确地利用统计学数据。数理统计能帮助我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少犯主观片面的错误。但是统计学的处理只能在资料系统化的基础上进行。在统计处理的任务完成之后,对结果的解释则取决于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了。统计的显著性不能代表解释的正确性,因为回顾性研究很难避免各种干扰因素及偏因的影响。只有当各种干扰因素及偏因受到良好的控制时,统计的结果才更能说明问题。否则,即使得到“有显著意义”的结果,也很可能是由于某种干扰造成的。因此,不经统计学处理就下结论不对,而把统计学处理看成“万能”,也是不对的。
就目前而言,常见的理论研究有三种情况,一是对实践中的某一现象进行理论性的评说;二是对同类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为理论;三是从概念、理论节点出发形成新的理论见解。对于一般的研究者来说,从现象、事实开始比从理论节点开始要容易些。因此,赛恩斯认为,研究学术者除了阅读文献之外,还要密切关注实践,抓住实践中值得研究的现象,探求其中的道理。由于论题产生的途径,在同样的基础之上可以有所不同,所以下面所说的几种方式虽然不是完整的概括,但都是可以进行尝试的。一、直觉。通俗地说,直觉就在读书、思考甚至是休息时刻突然冒出来的某个念头、灵感。艺术创作领域比较重视直觉,其实在学术研究中也同样存在直觉。直觉是自然的、本真的、纯粹发自内心的,是人的本能感受在刹那之间的综合。它看似突如其来,其实还是以研究者长期的积累、思考作基础。当然,学术研究是有深度、有系统的理性思维,仅仅靠直觉是不够的,但是把直觉轻轻放过去也很可惜。妥当的方法也许是:紧紧抓住“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一点,以此为起点,把问题发散或延伸,看看能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观点。二、评说。一般而言,对于一个已有的实体对象进行评说,比围绕一个理论节点展开逻辑话语要相对容易些。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读过的书、文章,看到的社会现象,其中就有很多可以评论的东西。可以围绕书或文章进行评价,也可以从某个角度评说某人的思想、成就,还可以对某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发表看法。三、关注。即密切关注学术动态、理论热点问题。新观点、新见解常常产生于信息的碰撞中,在对别人的观点的了解和关注中,才能不断激发思维。如学术界近来讨论的学术规范问题,取消高校职称评定的问题等,都能够引发人思考,从中也能够找出一些有价值的话题。可以说,一个经常关注学术动态的人,头脑中的信息才会经常处于活跃状态,才有可能不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四、联系、比较。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开发性,也有人称为联系性、迁移性,指的是思路不局限于某个孤立的事物或问题,而是积极寻找它与其他事物、问题的联系。世界是充满联系的,理论领域的许多话题也是彼此相互联系着的。很多情况下,孤立地就一个话题说理时,不容易发现特点,话语不容易展开。这时就需要把此一话题与别的话题相联结,在比较、对照中看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开拓研究的视野。比较对照往往是建立深刻见解的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有关信息进行联结、组合、比较、对照的过程也就是创造的过程。五、补充。创造性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延伸性,即不满足于现成的观点和结论,有一种探究不止的愿望。别人的论著、论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固然是应当吸收的可贵营养,但如果不是人云亦云式的接收,而是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也许就会发现,其中还有某些地方没说透、没说全、没说清楚。这就给自己找到了学术言说的空间,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自己的论述。要做到补充,关键在于思维的主体性,即使是面对专家、名家的见解,也应当不被动、不盲从,敢于运用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阐述自己的看法。六、质疑。是比补充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学术讨论中常有商榷性文章。与人商榷,通常是发现了别人理论上的不准确,甚至是谬误,或是要发表与之不同的见解。商榷在学术研究中很能活跃气氛,也比较引人注目。在一定意义上,有疑也就是有异,但异不一定就是完全对立,它也可能是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而产生了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和体会。总之,质疑是要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不能人云亦云、毫无怀疑地接受他人的思想成果。七、综合。是合众为一的思路,它是从多个事实、现象、问题的概括和综合中寻找联系,这种联系更广泛,因而也更容易产生新见解。如同一类事实、现象、问题关注得多了,就容易发现其中共同性的、规律性的东西,这就为学术研究找到了新的话题。有时候,围绕同一研究课题,学术界有许多论文、论著发表,从中可以概括出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出理论的进展程度,同时能在比较中发现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增加理论研究的深度。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几种方式不是各自孤立、彼此不相关的,它们往往互相渗透,比较常见的就是,各种研究中都经常要运用比较、联系的方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一、逻辑:写科技论文是八股,但不会写,好成果也可能发路边摊科技论文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多数文章的写作套路都差不多。标题、摘要、介绍、综述、方法介绍、实验分析、结论、参考文献,大概就这几块。八股文一般,把这些内容填充好即可。然而,学生写这类文章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八股文里内在的逻辑。比如摘要中的八股逻辑: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别人怎么做的、哪做得不好、你怎么解决的、你怎么证明你解决了。这其中逻辑和保安常问的三大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来,到哪去”是类似的。但是,如果逻辑上不严密,写出来的文章就有可能像竹片编制筛子,漏洞百出。然而,这却是评审最喜欢的文章,因为随便挑个点就能把文章枪毙了。在现在文章投稿数量快速增加、评审审稿压力极大的情况下,除了真正有突出贡献的论文外,评审爱看的就是这类文章了。因为不会浪费评审太多的时间,但却很可能会严重影响论文作者的研究进度。原因在于,评审多是义务的,都有过“审完这一篇,马上就会来下一篇邀请审稿”的体会。所以为了能尽量少审论文,多数评审即使已经形成拒稿意见了,但仍然可能会拖在意见提交的最后一天才提交审稿意见。如果作者提交的论文属于这种情况,表面上是增加了评审的工作压力,实则是白白地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再加上如果研究的领域是跟进速度很快的,如深度学习,那很有可能经过这一两轮审稿,本该有的贡献就变得不值一提了。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导师对论文的把关及其重要。否则,好成果也只能发路边摊。有的时候,相同贡献的研究成果,在一流大学或国外就可能发表在高档次的期刊或会议上,而在研究实力稍差些的学校,就有可能只能在不入流的杂志上发表,原因就在于此。而对学生来说,写作也是个熟能生巧的活。想让论文写作形成流线型般的思维定式,就得多写,才会有感觉。不是说看两篇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就立马会的,很多经验是需要身倍躬亲才能体会到。除此以外,也不妨在阅读论文时,顺便学习下好文章的写作技巧,看看他人是如何起承转合的。二、写论文可以培养人的完美主义情操,对未来工作的精细化有重要帮助多数研究生入学前是没有写论文的经历的,会想当然的以为写论文跟考试差不多。只要想法好、创新够、实验完整,论文嘛,投稿前冲下刺就可以了。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可能犯下的各种低级错误将是评审挑刺和拒稿时的最好下手的地方。我这里不完整地展示些低级错误给各位借鉴下:1、作文低级错误是比较让人无语的,但确实又经常会碰到。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用的编辑器本身不提供纠错功能。比如我的学生爱使用某软件编译latex论文,但该软件未提供自动纠错的功能,导致语言上低级错误不容易被发现。二是学生没认真检查,自以为论文写好,剩下的事都是导师的了。这种情况非常干扰评审的连续阅读,导致评审不愿意继续往下完成评审,而草草找个理由拒稿了。举例来说:a) 第三人称以及时态上的低级错误,如We has; Aristotle says... b) 单复数的乱用,如Studys;c) 拼写错误,如Stuydd) 长句的乱用,很多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喜欢在英文水平没到的情况下用长句。有些学生一句话能写到三至四行,常让我冷汗不止、费尽脑力才能解开谜团、准确理解。e) 即使是中文文章,也是如此。学生由于缺乏写作的习惯,文章口语化的表述、采用拼音打字二义性导致的错误输出、甚至冗余性极强的表达方式,都屡见不鲜。2、缺乏科技论文写作锻炼时产生的问题,它会导致评审以为作者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从而低估论文的含金量。a) 括号和引用文献前应加的半个空格,如“平猫 (为笔名)”,“平猫 [30]”。b) 图表的不顶宽习惯;如果页宽空格足够,应该尽可能顶格,避免空间的浪费c) 图表线型、颜色都应该保持有区分度,尽量不要使用绿线,因为打印后会看不清。有些评审喜欢打印出来看,发现看不了的话,自然印象分往下打了。另外,多条曲线比较时不要用相同线型。d) 图的坐标轴数字尽可能调大一些,不要让人看不清。e) 排版中,只有一两个字的行,可以通过调整语句来缩去此行。f) 参考文献,作者的姓名缩写应全文一致。如在不同参考文献中出现M Ping、Mao Ping、Ping M,这就是不一致的表现。g) 论文标题中该大写的不能小写,如Bayesian。会议或期刊的名字,不要直接从网上抄。如CVPR, IEEE Conference on 应改为IEEE Conference on CVPR。对于网上抄来的只有一页的文章,尤其需要检查合理性。h) 数学符号应该一直保持数学符号的写法,不要在正文中就偷懒用N,X之类的字体。这些点如果都能做好,不仅能提高论文的质量,也能培养学生完美主义的审美情操。这对于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工作或从事科研,能自觉把事情做到精细、完美显然是有帮助的。三、逻辑的连续性和严密性:写好论文能提高工作效率、精准描述表达好的文章应该是行云流水般的,让读者能连续性地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一步往下走。要形成这种表述风格,作者需要提升自己的逻辑表述能力。一件事可以讲得很啰嗦,但也能简明扼要的表达。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在写论文时,往往不注意科技论文表达的简捷性、客观性和非口语化特点。在叙述上,最开始时由于不习惯科研论文的写作方式,经常是东一锤子西一锤子,导师们看得也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头痛起来确实是骂人的心都有了。不过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还是得耐心地教学生一点一点完善。跟学生一起完善论文,潜移墨化中学生也能慢慢将逻辑的连续性和严密性学会。一旦获得这些技能,自然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更为精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四、论文写作促进团队合作现在的科研,由于专业知识的细化,团队合作已必不可少,因为能形成交叉,优势互补。另外,论文写作的背后实际上还体现了论文创新性的大小和实验的完备性。要形成一篇好的论文,需要经过写作、发现问题、重新实验、再写作的多次迭代,才能获得。那么,由于个人的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经验不足等原因,很有可能会一叶障目,看不清楚论文的内容是否足够完善。此时,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导师、团队与校外合作的方式,就能尽可能地将这些不足弥补,得到更优质的成果。同时,他也能帮助学生尽早地适应团队合作的模式,在今后更容易获得1+1大于2的成就。五、没有经过严格论文写作洗礼的,研究生阶段都是不完整的就我所知,一些专业是不要求有论文发表的,一些学位如专业硕士也是不要求论文发表的,我本人对论文的发表与否也持相同态度。只要学生能学到真本事,即使没在研究生期间形成好的研究成果,只要今后若干年后能获得成果,也同样能表明研究生阶段的努力没有白费,并不一定需要论文来做为最终的证明。但我也相信,如果少了论文写作训练这一环,就很难让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定式和对细节追求完美的态度。因此,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我们不要以论文发表为最终评价标准,但一定要把论文的写作能力培训作为研究生阶段重要的一环,否则,研究生阶段的能力提升是不完整的。
当你开始一项实质性研究,要完成博士论文、本科或硕士毕业论文,再或者只是一篇较长的课程论文,我们清楚你的挑战。但是如果你能将这项工作分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一步一步来完成,你就有可能把握任何研究项目。本书这一部分就是要告诉你该怎么做。我们将首先讨论一下研究的目的,以及读者会对研究报告抱以怎样的期待;接下来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找到一个研究问题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值得你倾注时间探讨,也值得你的读者关注;之后我们要寻找并运用各种资源来支持你给出的答案;再之后要计划、起草、修订研究报告,以便你的读者能够看到你的回答是基于合理的推理以及过硬的证据。下面几个主题将贯穿这一部分:不可盲目地一头扎进一项研究中去,必须要设定计划。接下来从全局出发每次完成一个步骤。从大处着眼将整个研究过程设立成多个小目标,以便一次攻克一个。最好的研究是以一个你想要回答的问题来开启的。但是接下来你必须要想象读者会问些什么问题:如果你不予回答会怎样?而你又为什么要关注这些问题?从一开始就要每天做笔录,不仅仅是对所用资料加以记载,而且要清楚记下如何看待这些原始资料。同时也要记录下你的思想的形成轨迹,从而使这些思想能离开你的大脑来到冷静的日光之下,这时你可以进一步看看这些思想是否还有意义。你不会在调查报告的终稿中用到这一阶段的东西,但是这一部分的写作是必要的准备。不管你如何认真地做研究,读者对你的评价都只是通过你的研究报告,所以你必须知道一份表述清晰的得到认可的研究报告应该包含什么。如果你是一个高级研究员,浏览一下第1-4章,你会发现有很多你熟悉的东西。而如果同时你又是授课的老师,这部分也许能帮助你将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第5-12章的内容在许多资深的研究者看来不但能帮助他们向别人阐述如何从事研究和做报告,同时也能更快更好地帮助自己起草和修订研究报告。如果你的研究生涯才刚刚起步,你会发现第一部分的每个章节都很有用。浏览一下可以对研究过程有个总体了解,然后当你着手自己的研究项目时,你可以重读与自己目前研究相关的章节。你可能觉得这里描述的步骤太多而记不住,但是假如你一次完成一个步骤的话,你是可以驾驭它的。等你从事更多的研究工作后这些会成为你的习惯思路。不要认为你必须遵循本书中提供的步骤顺序。研究者通常在完成前面的研究步骤时会提前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并且当他们处理后面一个步骤时又会重温前面的研究过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通常我们会事先指点你在研究过程中提前考虑下一个步骤,同时回溯上一个步骤。)甚至最按部就班的研究者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使得研究走入一个新的方向。所以虽然要按计划走,也要随时准备离开原计划,甚至抛弃它而采用新的计划。如果你是一位新手,你可能会认为我们讨论的这些东西超出了你目前的需求。我们知道一份十页左右的课程报告是不同于一篇博士论文的,但是这两者都需要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连最生疏的新手也可以尝试。这种方法使你不仅可以了解以后有什么要做,而且可以运用到一些技能,这些技能是经验丰富的研究者在他们处于你现在这个阶段时开始摸索的。此时你就已经开启了向成熟研究者转变的旅程。没有一本书可以为你准备好所有研究的方方面面,这本书也不可能在某些特定领域给你提供具体的研究方法,例如心理学、经济学、哲学等,更不用说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它也不可能告诉你怎样将学术研究运用到商业或专业领域。但是它确实给你提供了研究过程的总体轮廓和思维习惯,这些普适于所有的研究,因为不论研究在哪里进行,你都要汇总出研究报告,起草并修订。本书将这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你并帮助你,使你逐渐感到对研究项目有了些把握,而不再是被这些研究所吓倒,最终你将学会自己管理复杂的项目,在学术领域和专业领域都能胜任。做合格的研究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能,获取这些技能的第一步就是弄明白有经验的研究者如何看待其科研目的。(本文为《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概述)《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美]杜拉宾 著ISBN:978-7-5166-1599-7新华出版社 2015年9月定价:68.00元原文转自:新华出版社
现在一般学校都要求小论文发表或接收,作为毕业的条件。让一直在科研第一线工作的包子和大家介绍,发表期刊论文的注意要点。首先,大家一定要注意,论文就是一个故事,论文发表就是要完成一个故事,只要故事能讲完整,就可以开始准备小论文。第二,自己写完小论文后,可以放2-3天自己在读下,如果自己都读不通或不想看,编辑老师和外审老师都不会想看。第三,按照需要投稿,水平高的期刊对自己读博等是有好处的,除了SCI或C刊外,很多老牌的核心单位也认可。另外如果着急毕业,可以找校报或普刊来投稿。第四,投稿的时候要注意按照格式投稿,防止初审就被退稿。第五,投稿后,按照外审时间1-2个月,如果没有结果可以催促下编辑。尤其是强调下着自己的学生身份,学生的文章很多编辑老师都会帮忙快审的。第六,文章要求修改再审后要按时返修,不要拖时间,而且外审老师的每条信息都要仔细回答,过了这一步,您离发表就差一点了。(包子发表和接收20几篇中英文文章,遇到过2次外审过了,主编没有过)第七,要求版面费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汇款。这些都做到,您离发文章就很近啦~!
紧接上期推文《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Ⅰ)? 》(主要分享了论文选题、摘要、关键词写作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本文主要分享关于论文引言、文献综述两部分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学术萌新和发文困难户有所启发。04如何写论文引言(Introction)论文的引言通常置于论文前面,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进行初步的介绍,通常是一段或数段短文。通俗地讲,论文的引言就是论文的开场白。但要注意的是引言并不是论辩,所以不能将论证的内容放到引言当中。论文引言主要是说明研究缘起和提出研究问题,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简单说明,文献综述系统描述),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研究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论文的引言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本论文研究背景是什么?(主要对国内或国际的一些政策方针进行陈述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理论依据又是什么?本论文的研究拟采用什么方法和运用什么研究数据?本论文要说明什么问题,进行什么样的研究?本论文的创新点有哪些?本论文可能有哪些新的发现?本研究有哪些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引言的一般写作方法有几种: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直接点明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是什么;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语言表达要谦虚含蓄,不要直接说“弥补空白”、“首次研究”或者贬低他人研究不足,突出自己研究价值,尽量少用评价性术语;5.引言避免与摘要雷同,不要把引言的句子直接放到摘要里,需要变换表达方式;6.引言篇幅不宜过长,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是为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的重点内容,所以具体内容介绍不应太过繁琐,写作语言尽量简洁明了,无需做出长篇大论的讨论。05如何写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对他人在某研究领域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评述,包括他人有代表性的观点或理论、发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在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必须标注出处,即这一研究成果由何人在何时何地公开发表。总体来看文献综述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综;二是述。在写文献综述前,需要阅读大量的中英文文献,可以在中英文网站搜索本研究主题是否有纯文献综述类的文章,一般纯文献综述类的文章会对本研究的历史研究进展以及现有研究现状分析的比较清楚,阅读该文章可以让你快速掌握本研究的进展。文献综述的“综”部分:首先,要概括性说明本研究主题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之后分为多个维度或多个层次或根据时间线索进行分别综述。进行主题部分的综述撰写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文献综述的“述”部分:文献综述的“述”首先要客气地指出国内外已有的学术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导了本研究的顺利开展;之后,指出已有研究主要存在了哪些研究不足,比如:研究内容的不足,研究方法的不足、研究数据选取的不足、研究过程简单、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等等;最后,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是什么,本研究对现有的研究不足都做了哪些弥补,本研究是如何开展的等等。文献综述写作注意事项:1.搜集文献应尽量齐全,避免文献搜集不全,遗漏重要观点,尤其是本研究领域内的经典著作或经典作者的论文一定要引用;2.文献阅读不深入,“综”而不“述”,切记文献综述主要作用是梳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现状,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做出评述,指出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自己的研究有哪些创新。因此,文献综述要避免对文献大量简单堆砌,比如A说了什么,B观点是什么,C做了什么研究等,需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把不同学者的不同研究以及主要观点串联起来,之后做出评价;3.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而选用哪篇文献引用的参考依据是作者的代表性、发表期刊的权威性、发表年限的最新性;4.避免个人观点在综述中占主体,避重就轻,故意突出自己的研究。文献综述主要采取描述性分析,主要描述研究现状,之后做出简单评价;5.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文献综述写作小技巧:1.搜集本研究领域内容的文献综述类文章,在此基础上简化和添加最新研究内容;2.瞄准主流领域里的经典文章,从其参考文献顺藤摸瓜查阅文献资料;3.按问题组织文献综述。06写在最后由于内容较多,关于论文研究设计、研究结果、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等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请关注下期推文《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Ⅲ)?—研究设计、结果、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
目前,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仍然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的要求之一。许多研究生开玩笑说:“他们的论文被拒绝或正在被拒绝”,觉得发表论文“困难”。论文能否顺利发表取决于论文本身的质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提交时自然会吸引编辑的青睐。除了论文的质量,还有一些方面也会影响论文提交的成功率。这是提交论文时必须注意的三种策略。策略1:论文标题应新颖有趣一个新颖的主题是本文的重点。标题是文章的总体大纲,是反映论文最重要内容的词语的逻辑组合,也是论文读者和审阅者的第一重要信息。编辑者必须首先查看论文的主题。这个话题新颖而生动,因此他有兴趣读下去。如果这个话题太老了,那将是乏味的,并且论文可能会被“杀死”。如何使主题新颖,简洁,有趣?一种是要更加关注近年来在研究领域(包括跨领域)的一些重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二是关注近年来在目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并着眼于过去两年中这些期刊的目录。主题是如何设计的,包括结构,字数以及如何总结文章的内容等,从而发现了编辑者的“口味偏好”。例如,在2017年的《社会学研究》第二期中,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飞行员”失败了?-关于城市固体废物“计量和收费”政策的试验过程的研究”的文章,相对新颖,简洁,并清楚地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再举一个例子,在《社会》(Society)2019年第二期中,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如何通过尺子衡量措施:基层治理中的系统强化-以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为例”的文章。 ,相同感觉清新而不晦涩。策略2:谨慎选择期刊论文完成后,我应该提交什么期刊?这必须是针对性和战略性的。许多人认为在撰写手稿之前确定出版物是有意义的。首先确定期刊,不一定要确定某个期刊,可以确定一定数量的期刊,或者要发布的出版物级别,以便在撰写论文时可以有一个目标。如果从一开始就决定“冲刺”以发表高级论文,那么在搜索文献时,有必要针对该领域的重点期刊的文献。我们通常会注意这一点,即对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引用通常是重要期刊或知名学者著作中的文献。此外,请务必仔细阅读所提交期刊的“投稿说明”,并查看论文目标期刊的基本要求,例如字数的基本要求。一些期刊对稿件的字数要求有更明确的规定,并指定了最小或最大字数要求。如果论文中的字数超过或低于期刊的要求,将降低被接受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您无法检索目标期刊的“稿件指南”,只需下载目标期刊最新论文的1或2作为参考。同时,尝试更多地了解目标期刊的论文风格,并根据论文的结构和语言风格来研究目标期刊。一些期刊将在今年的官方网站或特定期刊上发布今年的关键主题。如果论文在主题选择的范围之内,也可以增加论文接受的可能性。在提交稿件之前,一个特别重要的步骤是严格遵循目标期刊的稿件要求,并在纸框,摘要,关键字,文本和参考文献方面进行比较性的修订和改进。例如,就论文框架而言,关于引言,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要求。该要求通常在期刊的“论文征集”中没有明确指出,但是您可以通过阅读期刊的论文来获得基本了解。某些出版物的介绍显然采用“ 0简介”的形式,而某些出版物则不是这种形式。再例如,在摘要部分中,一些出版物清楚地使用结构化摘要,即“ [目的/含义] ... [方法/过程] ... [结论]”等。一些出版物没有此权利要求。一些出版物明确要求摘要不得超过300个单词,而某些出版物则不得少于300个单词。所引用的文件应在论文中特别标记,参考文献应在文本后列出。大多数期刊都规定,引用的文档必须在文章末尾列出。但是,某些期刊(例如“政治学研究”)要求以脚注的形式进行引用。注意这些细节。也就是说,论文的写作风格必须符合期刊的风格和特定要求,您可以通过目标期刊的“论文征集”或研究新发表的论文来了解这些信息。简而言之,在提交稿件甚至撰写论文之前,请先了解并熟悉目标期刊的风格,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研究。策略3:把握适当的时间与编辑交流提交稿件后,作者更渴望收到稿件的评论,并希望尽快被接受并安排出版。实际上,每本期刊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稿件处理程序和链接,包括稿件的三支票系统,稿件编辑和处理的三支票和一读系统以及作者在出版和印刷前的最终校对。如果作者能够理解这些链接中的一两个,那么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审阅自己的论文,何时可以发表评论,以及何时可以发表论文,所以他们可以大致知道。现在,许多在线提交系统都已打开,通常您可以在提交系统中看到审阅进度。因此,只需要注意提交系统。如果时间明显延迟,例如在提交后一个月进行初审,或者如果外部审阅状态在一个多月内没有变化,则可以致电编辑部以礼貌地询问文章的进度。如果期刊尚未打开投稿系统,则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稿件,这需要与编辑部进行沟通以了解编辑部处理稿件的进度。通常情况下,您可以在投稿约一个月后致电编辑部查询稿件的状态。大多数期刊都会在“论文征集”中指出出版物的审阅时间。目前,大多数期刊的审稿时间为3个月。如果3个月内没有任何回应,系统将自动将其视为拒绝。一些出版物的审阅时间相对较短,它们还将保证在45天,20天,1个月甚至1周内发表评论。在此阶段,请不要屏住呼吸。稿件提交三到五天后,我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编辑询问进度。应当指出,高质量的期刊越多,手稿就越“不缺”。一些期刊的年度投稿量超过10,000,编辑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如果您急于要求手稿,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