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员发明一种由96%空气成分组成的糕点郗超

研究员发明一种由96%空气成分组成的糕点

伦敦设计工作室Bompass Parr的工匠们与德国汉堡Aerogelex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合作,将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转化为可食用的甜点。气凝胶是美国化学家塞缪尔·奇斯特勒(Samuel Kistler)于1931年发明的,他与科学家查尔斯·勒德(Charles Learned)进行了一项赌注,内容是谁可以用空气代替凝胶中的水而不会引起收缩。气凝胶的空气含量在95% - 99.8%之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所以Bompass Parr的设计师们试图模仿气凝胶的制作过程,创造出世界上最轻的甜点是有道理的。气凝胶可以用多种材料制成,但在这个特殊的项目中,Bompas & Parr专注于类蛋白,即在蛋清中发现的球状蛋白。他们一开始是想做一个蛋白派,但做的方式和平常“略有不同”。他们首先用蛋清做了一种水凝胶,然后把它放在一个模子里,然后浸入氯化钙和水的溶液中。蛋白霜凝胶中的液体被液态二氧化碳取代,液态二氧化碳可以在超临界干燥过程中转化为气体。最后,气体从最终产物中被除去,只留下原始凝胶的骨架。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最终的产品是一个由96%的空气组成的蛋白霜甜点,重量只有1克。2019年10月10日至26日,在沙特阿拉伯达兰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世界文化中心(Ithra),被称为世界上最轻的甜点。目前还不知道这种超轻蛋白派的味道如何,但考虑到它的主要成分——空气——它可能不是有史以来最美味的甜点。不过,如果你能吃的到话,它在嘴里蒸发一定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

车警官

科学家如何测定其他行星的构成和大气呢?

独家内容。感觉大众文化充斥着关于空间发现以及着迷地寻找其他类地行星的消息。鉴于我们只去过太阳系内的其他两个行星的表面(不算月球),我们却似乎对于太阳系内外的很多行星和卫星构成的成分很有自信。当科学家声称一颗行星具有潜在可居住性时只是随意猜测的吗?他们到底怎么能够测定数百万或数十亿英里以外的行星的构成和大气呢?确定行星的构成……一百年以前,天文学与现在大为不同。当时对于遥远行星的运行速度、体积大小、构成物质和大气成分都不过是猜测,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我们的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当看着我们的太阳系,我们可以很有根据的猜测其行星的构成,因为它们离地球是如此的近。对于一些行星,例如火星和金星,我们已经亲身到过它们的表面,确认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但我们仍然有很多太阳系邻居的表面没有拜访过。不过,我们知道了地球的构成和大小,特别是它的密度,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相同信息来与其他行星作对比以了解。如果我们找到一颗类地行星具有相同的密度,那我们可以假设它们的构成是相似的(硅酸盐岩石包围铁镍核心)。如果一个行星比地球大得多但密度更小,那它更有可能是一颗巨型气体行星(例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有可能是由轻质元素构成的,如氢和氦包围一个岩石的或熔态金属的核心。然而测定行星的密度又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需要知道它的质量和体积。基于我们对轨道和牛顿物理定律的学习,我们可以根据它对母星的影响来计算它的质量。当一颗行星绕一颗恒星运行时,行星运行的质量会对恒星产生一股微小的引力。这种摆动是因为行星会吸引恒星,轻微地改变它的速度;根据我们对红移和蓝移现象的知识,俗称多普勒效应,这些速度的变化能极其准确地告诉我们类似行星的物体的质量。图解:红移和蓝移图表(图片来源:wired)不过,测定体积是一门稍微不那么精确的科学。通过观察食相(当一颗行星从一颗恒星前面经过时),或者一颗卫星从一颗行星前面经过时,我们可以探测到由于交叉引起的光线变暗。当一颗行星从一颗恒星前面经过时,它挡住了恒星表面的某一部分,而这部分是可以被测量到其直径的。只要直径被计算出来,以及假定了球体的形状,那么体积就能被比较精确地测出。掌握了体积和质量,密度自然就可以被计算出来了,这就能让我们知道这颗行星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岩石的、熔化的、类地的、气体巨行星或完全不同的东西)。我们能根据这些测量结果来猜测其表面上的元素类型。行星的大气测定一颗行星的大气成分似乎更难了,但实际上,这巧妙地简单。每当一个物体上的光被观测到,就可以测量到这光中被过滤掉的部分。举个例子,当我们观测一颗遥远的行星时,我们可以探测到穿过其大气层的星光。此时,不同的元素会吸收光,而不是让它直接穿过,但它们只会吸收光谱中的某些部分。这就产生了一种“光信号”。图解:光信号例子(图片来源:visionlearning)通过使用一种叫做光谱仪的仪器,天文学家能测量到通过大气的光,然后把其光谱展开,使其看起来像一个条形码。光谱中“失踪”的部分精确地告诉我们大气中有什么元素,因为我们已经测量过每一个已知元素的光吸收情况,并把其制作成了标准表。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去看一个来自地球的光谱, 这个“条形码”中与氮、氧和氩相关的频率会丢失,因为那些元素构成了地球的大气(分别占78%、21%和1%)。读取这些光谱让我们有机会获取宇宙的“指纹”,以及使我们读取理解这些测量值的能力变得更好了。事实上,一些光谱仪甚至不读取可见光,而读取在可见光谱之外的光(微波和X射线)。这些测量遵循相同的规律,但它们甚至能告诉我们大量来自整个宇宙的物体的基本组成信息!参考资料1.WJ百科全书2.天文学名词3.sciabcAsk an Astronomer (Cornell University)Scientific AmericanUSA Today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不削于人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远离人类活动

6月2日,据外媒报道,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索尼娅·克雷登韦斯(Sonia Kreidenweis)领导并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 在测量南纬40°以南南大洋生物气溶胶成分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与人类活动无关的大气区域 。天气和气候是一个与人类活动的复杂过程,并且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气候迅速变化,很难在地球上找到任何一个没有人为影响的区域或过程。克雷登韦斯和她的团队怀疑,环绕南极洲的遥远的南大洋上空的空气受来自大陆的人类和尘埃的影响最小。研究人员通过利用南大洋上空空气中的细菌作为推断低层大气关键特性的诊断工具。他们从塔斯马尼亚出发到向南极冰层边缘的科考船上对海洋边界层的空气进行了采样。这些大气中充满了微生物,它们随风散布在周边数百至数千公里的范围内。通过DNA测序、源追踪和回风轨迹,研究人员确定这些微生物来源于海洋。通过分析发现细菌组成来自广阔的纬度带, 这表明遥远的陆地气溶胶和人类活动并没有向南进入南极空气 。研究人员表示,实验中他们严格控制了苛刻的实验室条件,以确保这些空气不受污染。通过分析发现, 南大洋上空的空气非常干净,几乎没有DNA可供研究,可以说是地球上最洁净的空气了 。【来源:快科技】【作者:斌斌】

担架队

科学家用“稀薄的空气”制造食物……额外需要少量的水和电

在芬兰,科学家们正在用空气、水和电制造一种全新的成分——他们希望它能彻底改变我们的食物生产方式。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给地球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畜牧业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14.5%,主要来自牛肉和奶牛。最重要的是,农业使用了大面积的土地,而这些土地本来可能是碳储存森林的家园;据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中国还消耗大量的水,占世界用水量的70%。但一家总部位于赫尔辛基的公司正试图改变这一现状。太阳能食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Pasi Vainikka说:“为了拯救地球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需要切断粮食生产与农业的联系。”蛋白粉在其试点工厂,这家初创企业正在开发一种新的天然蛋白质来源,称为Solein。与其他蛋白质补充剂一样,它没有明显的味道,几乎可以添加到任何零食或膳食中。但是太阳能食品公司表示,他们的产品将会有很少的碳排放。在液体中培养一种微生物,在发酵罐中培养,制成索林。这与啤酒厂使用的方法类似,但不同于酿造啤酒时给它喂糖,太阳能食品的微生物只吃氢气泡、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和维生素。太阳能食品公司通过向水中供电来制造氢气,通过从空气中提取二氧化碳来制造二氧化碳——这就是为什么该公司将Solein描述为“空气稀薄的食物”。所有这些都是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产品的碳排放。瓦伊尼卡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最后你会得到一种含有65%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粉末状食物。”这种粉末可以添加到面包和意大利面等食物中,或者添加到植物性肉类或奶制品替代品中。他说,有一天,它甚至可以作为实验室培育的肉类的食物来源。Solar Foods声称,Solein的生产对气候的友好程度是肉类的100倍,是植物性蛋白质的10倍,而且使用的水也少得多。扩大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由芬兰国家研究院的前科学家组成。Vainikka公司的试验工厂每天可以生产大约一公斤的干蛋白粉,Vainikka公司说,它可以与现有的植物或动物蛋白成分的价格相匹配,“每公斤100%蛋白质的生产成本是5到6美元。”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1年将Solein推向市场,并在数百万份餐食中使用,但在此之前,它需要从试点工厂扩大到主要的商业生产,Solein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才能用于人类消费。Tomas Linder是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的微生物学副教授,与太阳能食品无关。他认为,来自微生物的蛋白质在为地球提供食物的同时还能减少排放。他指出,使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生产这种食物,并补充说,从农业中解放土地意味着它可以用来让森林恢复,这将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但是Linder警告说,在我们确定与这些产品相关的碳排放之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他表示:“你还必须考虑,按照我们必须生产的数量,你将需要用大量混凝土和钢材建造大型生物反应器。”这将导致额外的碳排放。太阳能食品公司目前正与欧洲航天局合作,研究宇航员在轨道上使用太阳能的方法。虽然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Solar Foods公司却热衷于指出它的过程是自然的。“我们正在做植物正在做的事情,但是……我们不需要太阳,”Vainikka说。“我们的流程从根本上来说更有效率。”敬请关注青清时代,每天带给你最新的科技时尚,社会热点。

唐人街

美科学家小组称发现24个比地球更适合生命居住行星,原因公开

迄今为止,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然而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地球生物学家德克·舒尔策·马库奇率领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近日披露,宇宙还有比地球更适合生命居住的星球。新华社资料图马库奇称,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获得的数据,对4500颗系外行星进行了筛选,最后确定了24颗比地球更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科学家小组为新发现的行星确定的“超宜居”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太阳是恒星;年龄比地球要大;体积质量更大;气候更为温暖;空气更加湿润;液态水丰富;生物多样性;标准的大气压;与恒星距离适中;恒星寿命更长;空气成分合适;氧气充足等等。科学家小组指出,太阳是G级恒星,比K级恒星质量更大,光度更强,但寿命相对稍短,只有100多亿年,而K级恒星寿命则长达200亿至300亿年。太阳目前已过中年。地球经过数十亿年演化才变成今天的样子,其中最简单的生命进化则用了40亿年。再过10亿年或20亿年,地球将会因温度过高而不再宜居。科学家小组强调,如果一个星球质量是地球的1.5倍,则可为生存留有更多地面空间,留住更多热量和大气,保持更长活力。一般来说,岩质行星体积更大,拥有更多宜居范围。如果一个星球比地球暖和5摄氏度,温度和湿度就会更高,会带来更多的水,持有更广泛的热带雨林,拥有更加多样性的生物,为生命提供更多生存空间和资源。24颗行星中,目前没有一颗能满足上述“超宜居”的所有条件,但一般均能实现其中4个条件,这意味着生命在那里可能要比在地球生活得更加舒适。上述行星满足了适居性条件,但并不意味着拥有生命体,仅表示其条件有助于生命体的生长。此外,上述行星与地球距离均超过100光年,人类如何抵达这些行星也将成为一个问题。马库奇称,今后将会使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柏拉图太空望远镜等新型设备对上述行星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测量大气成分,寻找潜在生命活动迹象。(原标题:美国科学家小组宣称 发现24个比地球更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来源:北京日报流程编辑:u008

日夜无降

科学家在该星球的大气层中发现水蒸气,人类的“新家园”找到了?

在探索宇宙中的其他星球时,科学家们往往会将水和大气层作为标准来判断该星球究竟适不适合人类居住。就拿火星来说,火星是一颗外表“火红”,内心“冷冰冰”的星球,科学家一直认为火星在很早之前是存在生命的,因为火星上检测到了水源以及存在稀薄的大气层。可见,水和大气层对于星球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因为这是人类能活下去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探索太空的这个过程中,就曾经发现了很多拥有水和大气层的星球,比如说土卫六、开普勒452-b等等,但是令小编印象最深的还是系外行星K2-18b,因为开普勒望远镜曾经在K2-18b上发现了水蒸汽,这意味着我们或许能够前往K2-18b,成为K2-18b的新主人!系外行星K2-18bK2-18b是一颗很庞大的星球,与地球相比,地球就是一个“弟弟”。K2-18b的直径是地球的2.6倍,质量是地球的8.6倍,和地球一样,K2-18b也位于该星系的宜居带中。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在K2-18b中发现水蒸汽,是因为K2-18b的地表温度可以让液态水存在。星球上想要拥有液态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温度和大气层众所周知,水在常温下也会出现缓慢的蒸发,尤其是到了夏天,蒸发的速度就更快了,所以温度只要稍有偏高,液态水就会被蒸发。同样的,当温度为0℃的时候,水会结成冰,这就好像太阳系当中的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温度很低的星球,所以该星球不会出现液态水,但是会有冰川。此外,想要彻底的锁住水分,大气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拿火星来说,火星存在稀薄的大气层,但是如此稀薄的大气层根本不足以阻挡太阳风,太阳风会将火星上的水不断带走,最后火星的水分不断蒸发,直至全部消失。而地球因为有大气层,所以能够防止太阳风将蒸发的水分带走,这些水分会通过多种方式回馈到地面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循环”。当然大气层的存在还与磁场有关,地球因为存在磁场才能困住大气层,使其不会飘散。所以在K2-18b大气层发现水蒸汽,意味着该星球可能会满足上面的两个条件,会有适宜的温度以及厚厚的大气层。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表示系外行星K2-18b地表可能存在一个液态海洋,但是还需要研究该星球内部的环境情况以及大气成分,看是否能够适合人类居住。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来看,K2-18b的地表温度和压力会过高,人类或许很难承受这样的环境。但是也有好消息,就是通过对K2-18b的大气成分进行分析,结合其体积和质量建立模型发现,K2-18b的大气成分和地球的大气成分很相似,特别是氢气成分的比例,如果这个猜测能够被证实的话,那么就意味着K2-18b的环境和地球很类似。不管是温度还是压力值,都适合人类居住。如果这一切都按照预想的那样,那么我们能去K2-18b居住吗?前往K2-18b的可能性我们从距离来看,K2-18b距离地球124光年,光年是距离单位,我们最快的飞行器飞越1光年需要用时120万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开始出发,等到1.5亿年左右就能够抵达K2-18b。显然,从距离上就非常不靠谱,我们想要移居到其他星球,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飞到,不然一切都免谈,所以在寻找宜居星球上,我们还得从太阳系中寻找。不过,小编认为:“凡事都得要有一个希望,要有期望,说不定等到某一天我们能够掌握穿越时空的力量,到那时,124光年就像从房间走到客厅一样简单快速。”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实事

科学家发现和地球类似的星体,在其空气中发现一成分,表示像地球

文/猿飞日月科学家又发现一颗和地球类似的星体,在其空气中发现一成分,兴奋的表示像地球我们人类自从觉醒智慧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改变,孜孜不倦,正用着自己的方式改造着世界,而地球也在不停的反馈着我们,只不过这是恶意的回复,当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到崭新的阶段,地球想必也会千疮百孔,危在旦夕,为此很多人打起了宇宙中第二地球的主意,希望能找到新的家园供我们人类繁衍生息。据有关报道,很多国家都向宇宙中发射了很多探测器,以期找到新的家园,还有发现外星生命,这些探测器几乎遍布太阳系每个行星,其中在土星的探测器,我们发现了很多新东西,虽然探测器在与土星的大气层摩擦中已经燃烧胎尽,但是大量的研究数据已经保留了下来,而从中发现的新认识,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研发这支探测器的团队最近公布了一些关于这个卫星,土卫六泰坦的一些彩色照片,这些照片非常珍贵,是用最先进的光谱仪和视觉系统合成的,都是人类有史以来对于土卫六最为新鲜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图像非常清晰,不像以往的一些图片模糊不清,很多科学家都对此表示关切,希望这些图片能带给人类更多有意义的好消息,经过探测器之前发送过来的大量信息,科学家着手调查,发现了一些令人兴奋的好消息,竟然在土卫六上发现了大量的甲烷气体,这和它的兄弟行星,40多亿年前的地球非常相似,让科学家对土卫六有生命抱有更大的信心了。经过几代探测器的数据综合,科学家们确认了土卫六有着大量的湖泊这一说法,不过湖水的组织成分不是我们经常喝的水,而是液态烷烃,而且科学家们还发现土卫六上面有着很多有机化合物,那么演变成氨基酸其实也就离生命的产生就不远了。

后青春

美国科学家小组宣称:发现24个比地球更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迄今为止,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然而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地球生物学家德克·舒尔策·马库奇率领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近日披露,宇宙还有比地球更适合生命居住的星球。马库奇称,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获得的数据,对4500颗系外行星进行了筛选,最后确定了24颗比地球更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科学家小组为新发现的行星确定的“超宜居”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太阳是恒星;年龄比地球要大;体积质量更大;气候更为温暖;空气更加湿润;液态水丰富;生物多样性;标准的大气压;与恒星距离适中;恒星寿命更长;空气成分合适;氧气充足等等。科学家小组指出,太阳是G级恒星,比K级恒星质量更大,光度更强,但寿命相对稍短,只有100多亿年,而K级恒星寿命则长达200亿至300亿年。太阳目前已过中年。地球经过数十亿年演化才变成今天的样子,其中最简单的生命进化则用了40亿年。再过10亿年或20亿年,地球将会因温度过高而不再宜居。科学家小组强调,如果一个星球质量是地球的1.5倍,则可为生存留有更多地面空间,留住更多热量和大气,保持更长活力。一般来说,岩质行星体积更大,拥有更多宜居范围。如果一个星球比地球暖和5摄氏度,温度和湿度就会更高,会带来更多的水,持有更广泛的热带雨林,拥有更加多样性的生物,为生命提供更多生存空间和资源。24颗行星中,目前没有一颗能满足上述“超宜居”的所有条件,但一般均能实现其中4个条件,这意味着生命在那里可能要比在地球生活得更加舒适。上述行星满足了适居性条件,但并不意味着拥有生命体,仅表示其条件有助于生命体的生长。此外,上述行星与地球距离均超过100光年,人类如何抵达这些行星也将成为一个问题。马库奇称,今后将会使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柏拉图太空望远镜等新型设备对上述行星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测量大气成分,寻找潜在生命活动迹象。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信强流程编辑:郭丹

上说下教

化学家们及其贡献,包括诺贝尔奖的创立者

【诺贝尔】(Alfred Nobel,1833~1896)瑞典的化学家和发明家。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尔摩。他父亲是机械制造商、地雷发明家,这对诺贝尔的早期成长有很大影响。他在少年时就帮助其父搞水雷,17岁到美国留学,专攻化学。1863年回到斯德哥尔摩,开始从事改进硝化甘油的试验,几经失败,1867年9月3日在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大爆炸,致使其父被炸残,其弟奥斯加被炸死。他冒着生命的危险,终于在1867年发明了安全的烈性炸药。1868年瑞典科学会奖给他父子“雷特斯泰特”奖。1875年他还发明了用硝化甘油和火药棉制成的强大威力的胶状炸药,1888年他又发明了混和无烟炸药,除了炸药和火器技术外,他在化学等领域还有许多发明,他在各国取得300多项发明专利权。诺贝尔一生勤奋,有着无穷的创造力,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科学事业,终生独身,他在临终前留下遗嘱,将其遗产的一部分共920万美金作为基金,以其利息作为奖金(设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和平五种奖金)褒奖那些“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各项诺贝尔奖金。【门捷列夫】(АлександрМихайовицЬутлеров,1834~1907)俄国化学家。1834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1857年毕业于彼得堡师范学院,并获得金质奖章。曾在敖得隆中学任教,1859年获硕士学位,1859年到1861年到国外搞科学研究,1861年回国获博士学位,并应聘任彼得堡工业学院化学教授,后任彼得堡大学教授。他的主要贡献是比较全面和细致地发现和表述了元素的周期律,并预言一些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及其主要性质。另外他还提出了溶液的水化理论,他的研究为建立溶液理论奠定了基础。1860年他发现了气体的临界温度。他在发现元素周期律方面获得的伟大成就,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尊敬,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等十多个外国科学学会的会员,以及剑桥大学等许多国家高等学府的名誉博士称号。他的著作有《化学原理》等。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370)古希腊哲学家,唯物论者。他认为宇宙由真空(“虚空”)和原子组成。认为原子有无限的数目,原子是最微小、坚固不可入和不可分的物质粒子;原子不但有不同的大小,并有不同的质量。他认为原子在性质上相同,但外观不同;原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是永远不变不灭的。世界万物是由原子不断运动和碰撞所致。这种“原子论”直到19世纪初才被近代的科学的原子论所代替。【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约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留下了很多关于自然科学与哲学,特别是关于逻辑和辩证法的著作。他提出万物由四种元素——土、水、气、火所组成,这四种元素是永恒的,不能从无到有、也不能从有到无。他还认为四元素都具有能被人感觉的两两对立的性质:水包括冷和湿的性质、火包括干和热的性质、气包括热和湿的性质、土包括湿和干的性质。从而推论世界万物的多样性全由这四种性质(冷、热、干、湿)以不同比例结合而产生,元素就是由这些原始性质成对地配合而成的。他的元素—性质学说成了炼金术的指导思想。他在历史上的影响最大。【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691)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659年用实验阐明气压升降原理,并发现著名的气体定律,他在化学方面将当时习用的定性试验归纳为一个系统,初次引入化学分析的名称,开始了分析化学的研究。1661年写了《怀疑派化学家》一书,批判了点金术士的唯心主义“元素”观,将元素的定义为未能分解的物质,使化学开始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对破除迷信和提倡科学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恩格斯指出“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罗蒙诺索夫】(МихаилВасилъевичЛомоносов,1711~1765)俄国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唯物主义者。他提出了物质和运动守恒的概念,还做了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实验。他反对当时的燃素说。1748年创建了俄国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室,1755年创办莫斯科大学。他对发展俄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很大贡献。在认识论上,他反对把分析和综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立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他成功地制出了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彩色玻璃和用这玻璃做的镶嵌画。著有《论固体和液体》、《论化学的效应》、《真实物理化学概论》、《论地层》、《关于冷和热的原因探讨》等书。【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1731~1810)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731年生于法国的尼斯,是英国贵族的后裔。1749~175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他生活朴素,不喜社交,性格孤独,终身未婚。1798年用扭秤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还确定了引力常数和地球的平均密度。他在化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有:研究氢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空气的组成并发现其中有约1/130的不知名的不活动气体(即以后发现的惰性气体);用氢氧通电化合成水,发现水的组成;水银集气法也是从他开始使用的。【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1733~1804)英国化学家、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他酷爱实验,1766年偶遇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并受其启发,立志于科学事业。他用水槽、汞槽收集气体,并研究它们的性质,陆续发现氨、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等气体。1774年他还独立地发现了氧气,是化学上的一项重要贡献,但他坚持燃素说,把氧称为“脱燃素的空气”。在哲学上,认为大脑是“思维的部位”,人和自然界都服从于必然的客观规律,但并不因而否认人的主观努力作用。他的唯物主义具有自然神论的色彩。晚年因同情和赞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受到迫害而移居北美。主要著作有《电史学》、《各种气体的实验与观察》、《从水中产生气体的实验》等。【柏格曼】(Torbern Bergman,1735~1784)瑞典分析化学家和矿物学家。他预言过钨、钼元素的存在,并试图提取锰,还作了有关碲的实验。在他所著的《理化大纲》等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化学分析知识。他与舍勒是密友。他善于引导学生,如佐罕·甘英发现了锰、埃尔姆发现了钼、得鲁雅尔兄弟发现钨都曾受过他的启示。【舍勒】(Karl Wilhelm  Scheele,1742~1786)瑞典化学家。他具有惊人的记忆力,知识渊博。舍勒独立发现了氯气、氧气、氨、氯化氢等气体,还研究和记述了锰和钡的性质。他也发现了砷酸、氢氟酸、钼酸等,并对普鲁士蓝、硫化氢、砷化氢、氢氰酸、亚砷酸铜等进行过研究。银盐的感光性也是他发现的。他首创的分离甘油和乳酸、草酸等有机酸的方法至今还沿用着。著有《论空气与火》等书。【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roisier,1743~1794)法国化学家。1772年开始研究硫、磷及金属的燃烧问题,证明物质燃烧和动物呼吸都属于空气中氧所参与的氧化作用,他证明氧气是一种新元素,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给错误的燃素说以致命的打击,从而使化学变化的研究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极大地推动了化学的发展。1783年他写成《对于燃素之回顾》,确立了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初步的反应方程式,天平从此在化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他还开始了有机定量分析。1787年,在他领导下同另外三位法国化学家拟订了化合物的第一个合理命名法,1789年写成的《化学基本教程》中提出了第一个元素分类表,但书中仍认为无机元素中包括“热素”和“光素”。法国大革命时期,因他曾任封建王朝的包税官,参与封建王朝的横征暴敛,并为之出谋划策,1794年5月8日被处死刑。他的著作有《理化大纲》、《化学纪录》等。【道尔顿】(John Dalti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766年生于昆布兰的织布工人家庭里,他长期任小学教师。他对气象颇感兴趣,自1787年起每天都纪录气象资料,由于对气象的喜好,引导他去研究气体的性质,于1801年发表了“气体分压定律”,又导出混和气体中某气体的溶解度与它的分压成正比的规律。1803年他又发现了“倍比定律”,并引入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新概念,编制了有十四种元素的原子量表,他选定氢是最轻的元素作为原子质量的标准。他还编了元素符号,并将符号结合起来代表化合物,他是使用元素符号的创始人。1808年发表的《化学哲学的新系统》中,提出了原子的科学假说“原子论”。恩格斯称他为“近代化学之父”,并指出“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道尔顿曾任曼彻斯特学院的数学和自然哲学教师,后由牛津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亨利】(Willian Henry,1755~1836)英国化学家。他著有许多有关化学的书籍。他曾发现了气体被液体(包括溶液)吸收时,其溶解的量与气体的压强成正比,这就是“亨利定律”。【阿佛加德罗】(Amedeo Avogadro,1776~1856)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于都灵市。出身于律师家庭,他20岁时获法学博士,以后致力于数学、物理学研究,1820年被聘为都灵大学物理教授。他提出分子的概念,以及原子与分子区别的概念。1811年在《物理杂志》上发表了“阿佛加德罗假说”。他还根据气体的密度测定了分子的相对质量。由于他的论点不易理解,以致这些假说在当时没有得到大家的赞同,后来经过康尼查罗的实验论证,直到1860年才获得普遍的公认。阿佛加德罗“假说”发展成“阿佛加德罗定律”。【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1850)法国化学家。1778年12月6日生于利摩日附近的圣·雷奥纳尔,19岁时入高级工艺专门学校学习。曾任法国高级工艺专门学校和植物园的化学教授。他曾和泰那尔合作,不利用电解而制出金属钾(用铁在高温下还原苛性钾),还用钾跟硼酸反应制得硼。他还制得纯净的氢氟酸、无水氢氰酸、氰等。1808年6月在宣读他用钾处理硼酸的论文时,当场表演实验,因爆炸而受伤,但他仍坚持不懈地工作。于1809年宣布发现了气体化合的体积定律。另外他认为酸有氢酸和氧酸两种。他著有《物理化学之研究》等书,并撰写有148篇论文。【戴维】(Sir Humphry Davy,1778~1829)英国化学家。他性格活泼、富于感情、喜欢社交活动。他在15岁时脱离学校生活。致力于自学,在当医药学徒时,自学化学,并用酒杯、烟斗等代替化学仪器做化学实验。20岁时任气学研究所监督,不久发现笑气的麻醉性,他测定了N2O、NO、NO2的质量组成。他在1801年受聘为英国皇家化学学院担任化学助教和实验指导等职,开始了电化学的研究,是电化学创始人之一。曾用电解法制取元素钾、钠、钙、锶、钡、镁等,考察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还独立地发现元素硼。氯是舍勒发现的,但把他当成化合物,戴维通过实验确定氯为一种元素。按照拉瓦锡的观点,酸中必须含氧元素,他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酸的主要成分是氢而不是氧。此外,他还发明了矿工所用的安全灯。1829年在日内瓦病故、终年51岁。【贝采里乌斯】(Jns Jakob Berzelias,1779~1848)瑞典化学家。1779年8月20日生于瑞典韦斐松答村,22岁获乌布萨拉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任斯德哥尔摩医学院教授。他发展了原子论,并以氧原子为标准测定了四十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他还提出现代元素符号并排出原子量表(1811~1826年)。他发现硒、钍、硅、铈、锆等许多元素。开始引用了“有机化学”概念以区别“无机化学”。但错误地用“生命力”解释有机物的生成。他提出“二元论的电化基团学说”(1812年)和“同分异构”现象(1830年)。著有《化学教程》、《动物的化学》、《化学总论》、《矿物学新系统》等书,从1821~1848年编辑出版《物理化学进展年报》等。【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生于铁匠之家,少年时期在一家图书装订店当学徒。他通过实验在许多方面都有所贡献。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这是现代电工学的基础。他还发现,当时认为是各种不同形态的电,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1833~1834年发现电解定律(也称法拉第电解定律),这是电荷不连续性最早的有力证据。他曾著文论述能量的转换,指出能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他在研究电场和磁场时,发现了磁致旋光效应(称法拉第效应)。在化学方面,他研究了氯,制得了液态氯,发现了四氯乙烷和六氯乙烷,特别在1825年发现了苯,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他用实验方法研究气体的扩散和若干气体的液化,并研究合金钢的性质,创制出多种光学玻璃的新品种。【维勒】(Friedrich Whler,1800~1882)德国化学家。1800年7月31日生于法兰克福附近的埃歇海姆村。少年起就爱好收集矿物、钱币,喜爱油画、刻蚀、化学实验等,曾获数学奖金。1823年获外科和产科博士学位。其后专攻化学,曾受业于贝采里乌斯和格美林。他在事业上卓有成就,还热心于社会福利事业。他在1827年发现铝,1828年发现铍,他分离过硼、硅、钇。1824年合成出草酸,还发现过硅烷。1828年由无机物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生命力学说的束缚,指明了有机化学的合成方向。他死于1882年10月9日,按其遗嘱,丧事从简,只在墓上放一石碑记其姓名。他的重要著作有《无机化学的基础》、《有机化学的基础》和《化学分析中的实际练习》等。【杜马】(Jean Baptiste Andre Dumas,1800~1884)法国化学家。曾任法国的阿西尼姆和索尔本大学教授。他创造了蒸气密度的测定法、氮的燃烧定量分析法。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有机化学的理论发展上,例如1834年他研究石蜡氯化之后提出了“取代”的概念;他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蒽,他还证明乙醇中有乙基,有助于“基团理论”的建立;他又发现乙酸中的氢被氯取代后,基本性质未变,这样就导致了1839年化学类型学说的建立;他在研究脂肪醇后,又发展了同系列的概念。【巴拉尔德】(Antoine Jéme Balard,1802~1876)法国化学家和药学家。1802年9月30日生于蒙特培利埃,家境贫穷,曾在药学专业学校当实验室助手。1824年他发现了溴元素,因而被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大学聘为教授。他还发现并鉴定了次氯酸,改进了从海水中提取各种盐类的工艺方法。【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德国化学家。1826年起先后长期担任吉森和明兴两大学教授,最先建立高等学校化学实验室。他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当时的有机化学和农业化学权威,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发现了氰酸银和雷酸银的异构现象;改进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定量分析法;创制三氯乙醛和氯仿;研究了发酵和腐败的化学原理;他把化学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提出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成为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还证实食物在体内氧化产生热和能。他的论文多达318篇,专著有《有机化学对农业及生理学上的应用》、《食物化学》等。他主编的德国《化学学报》是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格雷阿姆】(Thomas Graham,1805~1869)英国化学家。发现了气体扩散定律,即不同气体的扩散速度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他还研究胶体溶液与真溶液的区别,对胶体化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在《水是盐的成分》一文中指出,硫酸铜含的五个分子结晶水中,其中有一个分子结晶水不象其余四个水分子那样容易失去。他的著作有《化学大纲》、《关于气体扩散的定律》、《关于气体分子的移动》等。【本生】(Robert Wilnelm Bunsen,1811~1899)德国化学家。1811年生于戈丁根。他在19岁时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以步行为主,用了三年时间,远游各地进行地质、矿山、工厂、学校的科学考察。他从事化学研究和化学教学达55年之久,直到78岁才从海得尔堡大学退休。他是基团学说的拥护者。研究范围涉及电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方面,在光化学领域内贡献较大。利用他和基尔霍夫所创立的光谱化学分析法,在矿泉中发现铯(1860年)和铷(1861年)两元素。他还是碘定量分析的创始人,并对光化学作用、冰岛的喷泉、二甲胂基等进行研究。他研制和改进的仪器设备有:本生灯(煤气灯)、本生电池、油斑光度计、各种量热器、节温器、定高水浴、过滤泵等。他在实验中,敢于接触极毒和易于爆炸的物质,发现新鲜的氢氧化铁可以解砷毒。本生为人谦逊,性格开朗,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事业,以“总是没有功夫”为由终身未娶。1899年8月16日逝世,终年88岁。【热拉尔】(Charles Gerhardt,1816~1856)法国化学家。1843年建议改革原子量系统,并提出把分子量定为该物质在气态时与2克氢气同体积时的质量。他在进行有机物分类时,认识到“同系物”的存在。1853年他在取代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类型论”,把当时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分别纳入水、氯化氢、氨、氢四种基本类型。这四种母体化合物中的氢被各种基取代,可得到各种有机化合物。【武尔兹】(Charles Adolphe Wurtz,1817~1884)法国有机化学家。曾任巴黎大学教授。他在长期从事研究工作中,先后发现次磷酸、三氯氧磷、胺类、烃类、乙二醇、环氧乙烷,以及醛还原成醇和醇醛缩合等反应。1855年发现将卤代烷和金属纳作用制备烃类的合成方法(武尔兹反应)。他的重要著作有《纯粹和应用化学辞典》、《化学哲学讲义》和《原子学说》等。【霍夫曼】(August Wilhelm Hofmann,1818~1892)德国有机化学家。他是李比希的学生。1845年起任英国皇家化学学院教授二十年。1864年返回德国,任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教授。他在1868年创建了德国化学会。他还是德国染料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研究的题材广泛,自甲醛和异腈类化合物,到苯胺和它的衍生物均有所涉及,他还从煤焦油中制出许多染料中间体或染料的苯胺衍生物,如碱性品红和苯胺盐等。他在化学理论上也有所建树,如提出有机物分类里的“氨类型”;在络合物方面提出了“霍夫曼铵盐理论”。他的著作有《近世普通化学》等。【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德国物理化学家。曾任柏林大学和海得尔贝格大学教授。他在1859年根据热平衡原理导出物体对电磁辐射的发射本领与吸收系数成正比的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他还解释了太阳光谱里的暗线(夫劳和费线)出现的原因,他与本生共同发明了分光镜,并用它发现了铯和铷,共同创立了光谱分析化学。1858年他提出了计算同一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焓变的基尔霍夫定律。【康尼查罗】(Stanislao Cannizzaro,1826~1910)意大利化学家。他在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上都有一定的贡献。在有机化学方面,他发现芳香醛跟碱反应而转变成相应的醇和酸(康尼查罗反应)。在无机化学上,他应用了阿佛加德罗假说和杜隆—珀蒂定律来测定分子量和原子量。1860年他在《化学哲学课程大纲》里,把原子—分子的理论整理成一个协调的系统,并和有关的实验方法相贯通,他提出的有关原子量和分子量的正确概念,深得化学家们的赞许和承认,从而结束了长期存在的原子量、分子量等概念上的混乱局面,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许多障碍。【布特列洛夫】(Aπekcaндp Mиxaйπoвиц Ъyтлepoв,1828~1886)俄国化学家。1828年生于喀山省的契斯托波尔市。曾在喀山大学学习,并留校任教。1861年他在“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生代表大会”上做了《论物质的化学结构》的报告,强调了化学结构的概念,他指出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化学结构之间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可以由其结构推测性质;也可依据其性质和反应来推测结构。是他首先提出了有关有机物的结构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他合成了叔丁醇、异丁烯、乌洛托品和某些糖类化合物,并发现了异丁烯的聚合反应。他的理论与实践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1864年写了《有机化学通论导言》,书中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对有机物进行了分类。【凯库勒】(Friedrich August Kekule,1829~1896)德国有机化学家,1857年他提出“原子数”(即原子价)的概念,指出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原子结合而成,与某一个原子相化合的其它元素的原子或基的数目,取决于各成分的亲合力值(即原子价)。他还提到了氢、钾、氯、溴是一价的;氧、硫是二价的;氮、磷、砷是三价的;碳是四价的。1865年他提出苯分子为环状结构的论说。这些对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的著作有《有机化学教程》等。【迈尔】(Julius Lothar Meyer,1830~1895)德国化学家。1830年8月19日生于奥顿堡大公国的瓦勒尔。1854年在武兹堡大学获医学博士。由于他对科学的兴趣大于行医,所以他又向本生和基尔霍夫学习理化。1858年在布雷斯劳大学教物理和化学。1876年任图宾根大学化学教授,曾兼任校长。他在1864年写的《近代化学理论》一书中论及元素的性质跟原子量的关系,在书中刊出一个《六元素表》。1869年他把当时已知的56种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表明原子量跟原子体系的关系,并把这些元素分为族和副族。他还绘出原子量与原子体积的关系曲线;元素的熔点、挥发性、属性、脆性和电化性等的周期性,提出了原子量和元素的物理性质间的周期性关系的论述。迈尔提出的周期律偏重于原子量和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而同年门捷列夫提出的周期律则比较全面、细致。此外他还发现了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并研究了呼吸生理学。迈尔死于1895年4月11日。著作主要有《近代化学理论》、《元素的自然系统》、《血液中的气体》等。【纽兰兹】(John  Aloxander Beiua Newlands,1837~1898)英国化学家。1837年生于色棱克。19岁在英国皇家化学学院学习,是霍夫曼的学生。曾任女子医学校校长和伦敦学院的化学教授。1864年他发现把元素按原子量递增顺序排列时,每隔八元素就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复出现的现象,即所称的“八音律”,但当时未被人们承认还受到嘲笑。后来周期律被门捷列夫和迈尔发现了,这时才引起英国对纽兰兹的重视,1887年奖给他戴维奖章以表彰他的功绩。【马可尼可夫】(ВладимирВасилъевицМарков-ников,1888~1904)俄国有机化学家。1861年毕业于喀山大学。他受布特列洛夫化学结构理论的影响,1869年发表了“分子中原子的相互影响”的论文,1875年他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出有机化学加成反应的定位法则:在烯烃和含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时,氢原子总是加到双键两端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帕金】(William Henry Perkin,1838~1907)英国有机化学家。1853年他在皇家化学学院受业于霍夫曼,并任其实验助手。1856年他发现了苯胺紫染料,并很快投入工业化生产,成为合成染料工业的开端。1868年他由水杨醛合成香豆素,成为人工合成天然香料的开端。1869年他还研究出从蒽制茜素的方法,并从事茜素的工业生产。除在化学工业上的贡献外,他还发现芳香酮和脂肪酸酐在碱性环境下缩合成为α、β不饱和酸的反应(即帕金反应)。【范特荷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1852~1911)荷兰物理化学家。1874年9月他与法国化学家勒贝尔(Joseph Achille Lebel,1847~1930)各自独立地提出碳原子的正四面体理论,他还描述了马来酸和延胡索酸的几何异构现象,提出这些物质中有不对称的碳原子,为立体化学打下了基础。以后他又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法则。他还与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1853~1932)一起合办《物理化学杂志》并发表过许多文章。“物理化学”一词即由此开始的。他的成就为近代物理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著作有《论原子在空间的构造》、《化学的动力学的研究》、《化学平衡的定律》等。【拉姆塞】(Willian Ramsay,1852~1916)英国化学家。1852年10月2日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1870年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后又在德国海德尔堡大学、戈丁根大学留学,受到良好的指导和严格的训练。187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先研究有机化学,以后又致力于物理化学,曾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和伦敦大学任教授。1894年至1898年他与瑞利(Ray-leigh 1842~1919)等人合作,先后发现了氩、氖、氦、氪等惰性气体。其中氦气原来以为只存在于太阳中,但他在1894年从钇铀矿物蜕变出的气体中发现了氦,说明地球上也有氦的存在。他还确定了这些惰性气体应排在周期表的零族。1904年因发现惰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近代理论与系统化学》、《大气中的气体》、《传记与化学论文集》等。【莫瓦桑】(Henri Moissan,1852~1907)法国化学家。1852年9月28日生于巴黎。12岁在密城公立专门学校学习,18岁因家贫辍学,后到药店学徒,在药店期间他曾用学到的化学知识救活了一服毒自尽者。20岁他转到博物馆学习。1886年他电解氟氢化钾(KHF2)成功地制出氟气。他还创用电炉冶炼出当时不常见的金属钨、铀、钒等。1906年获诺贝尔奖金。他曾任高等药学专门学院教授,但因平时他常在氟、一氧化碳等毒气环境中工作,致使健康受到影响,在1907年2月20日去世,终年55岁。他的遗产20万法郎由学校设为“莫瓦桑化学和药学奖金”。【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法国物理学家。1895年起一直研究磷光现象,1896年他发现铀酰磷酸钾能使相片底片感光,也能使金箔验电器上的静电放电,从而发现了铀的放射性。他是研究放射性的先驱,他还研究过旋转磁偏极、红外光谱等。【费歇尔】(Emil Fischer,1852~1919)德国有机化学家。在生物化学及多肽和糖类的有机合成工作上有重要贡献。他确定过葡萄糖的结构式,以及咖啡碱和可可碱的化学结构,从而使人们对嘌呤的衍生物有进一步的认识。早在1899年他就开始蛋白质的化学研究。曾改进和发展了许多分析方法,确定了几种蛋白质的组成。他还用氨基酸合成多肽,使生化合成前进了一大步。此外他还阐明血红素的结构和有关鞣酸的研究。他在1902年获得诺贝尔奖金。【奥斯特瓦尔德】(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1853~1932)德国物理化学家。他在电化学、化学平衡、催化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1894年他解释了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机理;1895年他提出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解释,指出催化剂只能加速平衡的到达,而不能改变平衡常数。他还根据阿累尼乌斯的电离理论对有机酸的电离平衡作了研究,发现了弱电解质的“稀释定律”公式。1907年他对胶体的形成和本质做出解释。他曾与荷兰的范特荷甫合办《物理化学杂志》,是物理化学创始人之一。但他也曾提出过错误的“唯能论”,给当时的科学工作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他的著作有《普通化学教科书》、《普通化学大纲》、《理化测量实用书》、《分析化学的科学上的基础》、《电化学》等。【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瑞典物理化学家。1859年2月19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1895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1897年任该校校长。1887年他提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部分解离成自由离子的理论——阿累尼乌斯电离学说,这是物理化学初期的重要发现,1903年因建立电离学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还在1889年首先注意到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强烈影响,得到了阿累尼乌斯公式,用它可以求出均相或多相体系中的反应速度:对于计算活化能值有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对化学动力学理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他在晚年还研究了宇宙物理学和免疫性。阿累尼乌斯和奥斯瓦尔德、范特荷甫一起成为物理化学的奠基人。【塔曼】(Gustav Tammann,1861~1938)德国化学家、金属物理学家。在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金属学等方面都有成就。首先他提出玻璃为过冷液体的原理。对晶核生成和晶体的生成方面曾发表过系统的论述,并确定晶核数目和晶核生长速度以及与过冷度之间的关系。此外他对合金的相平衡及溶液的蒸气压等方面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豪尔】(Charles Martirr Hall,1863~1914)美国化学家、发明家和冶金专家。他在学生时代就曾下决心要制出廉价的铝,当时铝的价格十分昂贵。1886年,年仅23岁的豪尔在设备不全的实验室里,用自制的蓄电池制出了铝,从而发明了铝的商业制法,使铝成为廉价的有实用意义的金属。豪尔在1911年获得帕金奖金。【埃罗】(Paul Louis Toussaint Héroult,1863~1914)法国冶金学家。1863年生于图利·哈耳科特。1885年他电解了各种铝的化合物,当他发现电解冰晶石时,铁阴极不到铁的熔点时即熔化;电解氯化铝钠时电极也被腐蚀,通过不断的观察和研究发明了电解法制铝。他与美国的豪尔同时独立地发明了廉价的制铝方法。此外,他还发明电炉,这对炼钢有重大贡献。【能斯特】(Walther Hermann Nernst,1864~1941)德国物理化学家。1889年他提出溶解压理论,从热力学理论导出了电极电位公式,即“能斯特公式”。同年还提出溶度积理论以解释沉淀反应。1906年创立了热力学第三定律,即“能斯特热定理。”他在物理化学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他还曾研究过氮与氧直接化合成氮的氧化物的工业生产问题。192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维尔纳】(Alfred Werner,1866~1919)瑞士化学家。苏黎世大学教授,1890年提出络合物的立体化学理论,并初次提出“配位数”的概念,他研究了非碳的旋光性物质。他的理论成为络合物化学的重要理论,这些理论给无机化学的发展和化合价的电子学说开辟了新的途径。191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Marie Shlodowska Curie,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1891年去巴黎大学学习,1895年与法国物理学家比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对贝克勒尔发现的放射现象进行研究,经过反复试验,从沥青铀矿中发现了钋。1902年又从数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微量的氯化镭,并测出了镭的原子量是225。由于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金。1906年比埃尔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并取得巨大成就,建立了放射化学。她不要发现镭的专利权,而把镭的知识公布于众。其女伊兰·居里和其婿约里奥·居里也都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主要著作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她是法国的第一位女教授,也是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她于1911年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哈柏】(Fritz Haber,1868~1934)德国化学家。1906~1911年任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教授,1911年任威廉物理化学及电化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柏林大学教授。1933年因不满德国的纳粹政权而到英国讲学。他的最大成就是在卡尔斯鲁厄任教期间完成的氨的合成法,前人曾用一百多年时间,试图由氮氢直接合成氨,但未成功。哈柏经多次实验后,终于在1901年用锇催化剂使合成氨的产率达到6%,这样的产率具有工业生产的价值。1909年他又使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循环使用,解决了合成氨的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这一方法经波许(Bosch)推广到工业化生产中,世称“哈柏—波许法”。1913年德国的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合成氨厂,日产60吨。他毕生研究气体反应和化学平衡。主要著作有《工业气体反应热力学》等。191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金。【格林尼亚】(Victor Grignard,1871~1935)法国有机化学家。他于1901年发现了“格林尼亚”反应,用卤代烷和金属镁在无水乙醚中反应,生成烷基卤化镁(RMgX)称为格氏试剂,可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H2O、ROH、RNH2、RCOOH等)及醛、酮等化合物反应,或与金属卤化物、非金属卤化物等分别反应而得到相应的化合物。它是有机化学里的重要反应,因此191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金。此外,他还提出过利用有机镁进行合成等方面的论文。【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英国物理学家。1871年8月20日生于新西兰的纳尔逊。他长期在英国工作。1898年任加拿大的马克居耳大学物理教授,以后又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剑桥大学教授和卡文迪许研究所所长。他的主要贡献在放射学方面,1899年他发现放射性辐射中有α射线和β射线两种成分的存在,接着又发现新的放射元素“钍”。1902年他与英国化学家索迪(FredericSoddy,1877~1956)共同提出原子的自然蜕变理论。1911年根据α粒子的散射实验,最初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并提出关于原子结构的行星式模型。1919年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而获得氧的同位素,第一次实现了元素的人工蜕变。19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茨维特】(M.C.Цвeт,1872~1919)俄国植物学家。他创立了色层分析法。他对一百多种吸附剂如氧化镁、菊根粉、碳酸钙等吸附植物色素的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多种淋洗液的性能进行探讨。他成功地把植物中的不同色素在吸附柱上展开,用不同的溶剂淋洗而提纯了许多色素。他还提纯过卵磷脂。但当时色层吸附法没有被化学家重视,直到1931年德国化学家库恩(Richard Knhn,1900~1967)等人用这种方法将当时人们误认为是单一晶体的胡萝卜素分为α与β两种同分异构体,色层吸附法才很快被人们所重视,并很快地发展起来。【维尔斯太特】(Richard Willstātter,1872~1942)德国化学家。他主要研究生物碱和酶化学。在1894年他阐明了莨菪碱(阿托品)的化学结构,发现了阿托品和古柯碱等成分里的主要部分。他还深入和系统地研究酶化学,并得到许多较纯的酶。他经过长期的研究,阐明绿叶细胞中以3∶1的量存在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是镁的络合物,并阐明了它们的结构。此外,在研究纤维素和淀粉的结构组成与水解产物方面他也有所贡献。【路易斯】(Gilbert Newton Lewis,1875~1946)美国物理化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1901年和1907年他在《美国科学技术学会会志》上发表了有关“逸度”和“活度”的文章,他首先提出了“逸度”的概念。在1916年提出了共价键的电子理论,解释了共价键的饱和性。1932年他与兰得尔(Merle Randall)合著的《热力学及化学物质的自由能》里讨论了有关化学平衡问题,给予自由能、活度等概念以新的意义。1937年以后他集中研究酸碱理论,提出了“路易斯酸碱理论”。他的主要著作有《原子价与原子分子结构》等书。【兰茂尔】(Irving Laugmuir,1881~1957)美国物理化学家。首先发现氢气吸收大量热而离解为原子的现象,其结果被应用于氢原子焰焊接法。在表面吸附方面,提出了单分子吸附层的理论和著名的“兰茂尔吸附公式”。1917年设计了“表面天平”,用它可以测出液面上的不溶物表层的表面积,并由此计算出这些物质的截面积,建立了表面分子定向说,并论述了单分子表面膜和有关固体表面吸附性质和行为的理论。在原子结构问题上,他发展了电子价键的近代理论。他还首次实现了人工降雨。【施陶丁格】(Hermann Standinger,1881~1965)德国化学家。他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合物。1920年提出乙烯的聚合可能是链式反应。他还提出由小分子聚集而成的亲液胶体物质是数以万计的原子通过一般化学键所组成的高聚物,由于大小悬殊故有不同于低分子量化合物的性质。还确立了高聚物溶液的粘度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这些理论对塑料等高分子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他在1913年综合了普朗克(Max Plank,1858~1947)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卢瑟福的行星型原子结构模型的有关论点,提出了氢原子光谱和氢原子结构的初步理论。他还提出量子论的对应原理。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原子结构学说上的一个重大发展,用它能解释和计算出符合实验的正确结论。此外,他在原子核反应理论和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但以他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作出的基本解释,却反映了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阿斯顿】(F.W.Aston,1877~1945)英国物理学家。对同位素和质谱仪进行了深入研究。1919年他首次制成聚焦性能较高的质谱仪,准确度是千分之一;以后又加以改进,1925年制成第二型质谱仪,准确度达到万分之一;1937年制成第三型质谱仪,准确度为十万分之一。利用质谱仪可以直接测定:一种元素所含核素的种数;每种核素的质量及核素的丰度。根据测定核素的质量与丰度,便可计算出平均原子量。由于这一贡献,他在192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哈沃思】(W.N.Haworth,1883~1950)英国有机化学家。他主要从事糖类研究。他与希尔斯特(Hirst)共同研究了糖类的分子结构,特别是单糖的环状结构。他所设计的“端基”法是测定多糖重复单位特性的方法。他还对维生素进行研究,阐明了维生素的结构,并于1937年合成了维生素C。由于他在糖类和维生素研究上的重大贡献,193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糖的构成》等。【德拜】(P.J.W.Debye,1884~1966)美籍荷兰物理学和物理化学家。主要研究固体量子理论,1912年发现了“德拜”定律,奠定了电解质偶极理论。1910年制定了观察X射线干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过溶液中分子的偶极矩,偶极矩单位“德拜”即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1923年和休格尔(Hückel)一起制定了强电解质理论,对强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偏差提出了理论的解释。他还研究过聚合物的结构。由于他对偶极矩的研究和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分子结构上的贡献,于193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赫维西】(George de Hevesy,1885~1966)匈牙利化学家。他于1913年证明RaD是铅的同位素,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大量放射分析法奠定了基础。他与荷兰物理学家科斯特(Coster)合作,发现了第72号元素铪。1934年他利用人工放射同位素作示踪原子研究动物的生理机能,并获得重大的成就。他于194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莫斯莱】(Henry Gwyn Jefferys Moseley,1887~1915)英国物理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随卢瑟福研究放射现象。1913年他用不同材料制成X射线管的对阴极(即阳极靶),测得五十多个元素的X射线光谱,发现光谱特征线的频率和元素原子序数成比例。原子序数就是原子核的正电荷数,是决定元素性质的主要因素。按这个序数排列的元素周期表就要比按原子量排列的更正确,几个元素的位置与原子量大小不一致的地方都获得了解释。他的这一项贡献对周期律、光谱分析法以及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他有惊人的实验技巧和渊博的知识,不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海洛夫斯基】(Haroslav Heyrovsk,1890~1967)捷克斯洛伐克化学家。早年留学英国,后回国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他主要研究电化学,他用水银小滴电极测量电压增加时通过溶液的电流情况,绘制出曲线,建立了极谱分析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溶液的微量物质。1925年他与日本的志方益三共同创造出世界第一台自动照像记录极谱仪,用它记录了铅、锌、镉、汞、硝基苯的极谱图。他的主要著作有《分析化学物理方法》等。195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尤里】(H.C.Urey,1893~1981)美国化学家,1931年他用光谱法发现重氢(氘),这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世界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因此他荣获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在同位素化学方面有重大贡献,经过他的研究,使同位素的分离开始有了化学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了使重水和铀同位素的大规模分离工作,使第一批原子弹生产成为可能。他对同位素的热力学性质以及用化学过程来探讨太阳系的演化等方面的研究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库恩】(Richard Kuhn,1900~1967)德国有机化学家及生物化学家。1933年先后发表了许多有关胡萝卜素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1936年他合成核黄素(维生素B2);确定了抗皮炎素(维生素B6)的结构,还合成了约300种植物性颜料。他发表的论文有700篇左右,内容涉及维生素、生物化学、辅酶等方面的研究。1938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泡利】(Wolfgang Pauli,1900~1958)物理学家,生于奥地利。他主要成就是在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理论方面。他创立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有重大贡献。另外,他提出β衰变中的中微子学说,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鲍林】(Linus Pauling,1901~)美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1922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31年任该院化学教授,现任里纳斯·鲍林科学和医学研究所的研究教授。他在化学键理论上卓有成就,他用量子理论探讨原子里电子的行为而发展了“价键法”。他创立的计算元素电负性方法是几种电负性计算法里重要的一种。他曾从量子理论原理提出氙可能生成氟化物,后来加拿大化学家巴特莱 (N.Bartlett)在1962年制得红色固体XePtF6。1931年鲍林和斯莱特(J.C.Slater)共同提出“杂化轨道”理论,他们利用电子具有波动性,而且波可以叠加的观点,提出碳原子在成键时s轨道和p轨道能够叠加混杂而形成杂化轨道,对价键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1950年他提出在分子内部肽键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氢键的原理,指出多肽可能形成螺旋体结构,这对蛋白质的结构研究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鲍林是把量子力学应用于研究化学结构的先驱者之一,他还是共振论的主要创立者。195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还致力于把物理学和化学结构理论的知识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他在血清系统的性质以及抗体及抗原的蛋白质结构、普通麻醉剂的分子基础,异常酶和精神病关系以及确定镰形细胞贫血的致病原因等方面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鲍林科学和医学研究所的目标是在分子的水平上对病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直接进攻。他的工作成就卓著,发表的科学论文400篇以上,出版的著作有14种,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化学键的本质》。他还是一位国际上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曾获得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伍德瓦德】(Rober Burns Woodward,1917~1979)美国有机化学家。193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1938年起到哈佛大学执教。1952年他首先提出二茂铁的夹心式结构,这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他参加测定过青霉素、马钱子碱、土霉素和金霉素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并合成了奎宁、胆甾醇、皮质酮、马钱子碱、利血平、叶绿素、四环素、维生素B12等,这些合成工作代表了当今有机合成的最高水平,特别是维生素B12的合成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在有机化学理论方面,1965年他和量子化学家霍夫曼合作发表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这是近年来化学理论方面的最大成就,对有机合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965年因在有机合成上的重大贡献,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毕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教学与研究,他工作作风严谨,是个不知疲倦的科学探索者。他在哈佛大学执教四十余年,共培养研究生和进修生500多人,其中许多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化学家。【西博格】(Glenn T.Seaborg,1912~)美国化学家。1934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7年在核子化学研究中获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芝加哥大学的金属研究所主持用化学萃取法制取钚的工作。1946年后任辐射研究所主管,同时兼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名誉教授。1961年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195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和同事一起发现放射性钚-239和铀-233,还发现了放射性的铁-59与碘-131。他提出锕系元素的概念与它们的电子排布,他还发现了超铀元素镅和锔。他对中学教育也很热心,担任过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化学教材研究会和高中教材改进研究会主任委员。【魏伯阳】(约100~170年)中国东汉时期的炼丹家。名翱,号伯阳,后人称他“云牙子”。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一部炼丹著作,记录了我国古代炼丹的理论与实践。他认为“易经”理论、道家哲学和炼丹术三者是统一的。该书记录的有关化学知识和观察到的化学事实主要有:(1)水银容易挥发,也容易跟硫黄相化合,(2)氧化铅能被炭还原成铅,(3)几种不同金属可以组成合金,(4)从汞矿石可以制得红色硫化汞,(5)黄金不容易氧化,(6)物质起化学反应时的比例很重要等等。鉴于炼丹术和道教相结合,披上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所以在《周易参同契》中有很多神秘荒诞和隐奥莫测的内容。【葛洪】(约281~340年)中国东晋的炼丹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人称葛仙公。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内容比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丰富而具体,而且隐讳的内容较少。它涉及的知识有:(1)最早详细地记录反应的可逆性和物质相互转化的实验现象,(2)叙述了金属置换作用的实验事实,(3)制得外表如黄金、白银的几种合金,(4)列举某些化合物的性质及升华提纯的操作要点,(5)汇集了多种炼丹的矿物原料,说明人们认识和应用天然矿物质的范围扩大了。由于历史条件,在《抱朴子·内篇》中仍充满了迷信色彩,宣扬了服丹长生不老之说,但该书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在化学上的成就。葛洪是我国炼丹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颇受国内外化学史界的重视。【沈括】(1031~1095年)中国北宋的科学家和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浙江杭州)人。宋仁宗嘉祐年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他担任过司天鉴、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知延州等职务,晚年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东郊)。他的《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讨论的问题十分广泛,其中有许多有关化学的知识,如灌钢技术、由胆矾水炼铜等。他还根据陨石的比重和外观断定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用比较严格而正确的方法鉴别硫酸盐。他到过许多地方,接触了很多工匠和劳动人民,记载了他们的发明创造,如1080年他在陕北看到老百姓收集石油来点灯,用石油燃烧的烟炱制成墨。“石油”这个名词就是沈括最早使用和写入书籍中的,他曾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梦溪笔谈》这部书在积累、总结和传播古代化学知识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李时珍】(约1518~1592)中国明代的医药家。字东壁,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他著有《本草纲目》,其中记有1892种药物,药物中的无机物就有266种,而且在有关化学知识上较前人有较大的提高,他把前人和自己实验的知识系统化。《本草纲目》里把无机药物分为水、土、金、玉、石、卤六类,水部包括许多水溶液,土部包括各种土壤和烧过的泥土,金类包括金属、某些合金以及一些金属化合物的制成品,玉类主要是较纯的硅的化合物,卤类大部分是能溶解于水的盐类。《本草纲目》在17、18世纪传到日本、朝鲜和欧洲,被译成英、德、法、拉丁、俄、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并得到很高评价。【宋应星】(1587~1655)中国明代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他在科举失败后专心治学。他到农村田间和手工业作坊中做过长期调查,写成了巨著《天工开物》。该书图文并茂,出版于明末崇祯十年(1637年),书中用很大的篇幅分门别类,有系统、有重点地介绍了冶铁、炼锌、金属加工、染色、陶瓷、制盐、造纸、制糖等工艺技术,如在《冶铸》篇,记载了明代三种典型的铸造工艺,即失蜡铸造、实体模型和无模铸造;在《五金》篇里,记述了由铁矿炼成生铁,生铁炼成熟铁,再由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全部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该书17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到欧洲,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的名著之一,被誉为“工艺百科全书”。【徐寿】(1818~1884)中国化学家。号雪邨,江苏无锡人。1862年清朝政府兴办洋务,他曾任安庆军械所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制造我国第一艘“黄鹄号”木质轮船。1867年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造船厂前身)工作,他参与制造我国第一批兵船及各式火炮。与此同时,他用了大量时间从事近代科学书籍的翻译工作,将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系统地介绍到我国来,为我国化学教育做了先驱性的工作。他共翻译了13部科技书籍,其中化学方面的书籍有:《化学鉴原》(6卷,普通化学)、《化学鉴原续编》(24卷,有机化学)、《化学鉴原补编》(7卷,无机化学)、《化学考质》(8卷,定性分析)、《化学求数》(8卷,定量分析)、《物体遇热改易记》(四卷,物理化学初步知识)、《宝藏兴焉》(16卷,冶金)等。徐寿在元素和化合物的汉语命名等方面用音译方法,巧妙地制造了新字,其中许多化学元素名称,如钠、钾、锰、钴等至今还在沿用。1875年他发起成立格致书院(相当于学会性质的机构),他在讲演化学问题时,配合演示实验,收效甚好。他致力于化学事业,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化学知识,不愧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者。【丁绪贤】(1885~1978)化学史家。安徽阜阳人。清末秀才,1904年入江南高等学校,1908年留学英国,1909年入伦敦大学化学系,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拉姆赛的学生,1916年冬回国。1917年发起成立“理化学会”,创办的《理化杂志》为我国早期的自然科学期刊之一。曾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他主张把科学史列为高校教学内容,他写的《化学史通考》是我国出版的世界化学史名著。他认为学习化学史有以下几点好处:(1)打破狭窄的专业局限、统观化学全局、扩充眼界;(2)养成看问题的发展观点和正确的历史观;(3)从根本上给人们一种训练,提供化学知识的稳固基础;(4)从前人的成败中得到借鉴,观往知来、继承优秀遗产。【赵承嘏】(1885~1966)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家。江苏江阴人,清末秀才。1910年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是英国有机化学家帕金的学生。他是应用科学方法进行中草药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他对植物化学特别对生物碱的分离结晶有独到的专长。曾系统地研究了麻黄、雷公藤、细辛、三七、贝母、常山、防己、钩吻、延胡索等三十种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发现许多新的生物碱,例如,从延胡索植物中分离出13种生物碱的结晶、从钩吻植物中分离出7种生物碱的结晶等。他一生勤恳好学,80高龄仍每天坚持工作五、六小时,坚持亲自做实验不肯假手他人,临终当天早晨仍去实验室工作,因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回家休息,于当天下午逝世。【张子高】(1886~1978)化学家和教育家。湖北枝江县人。曾考中秀才,清末第一届官费留美学生。1909年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化学,是著名化学家诺伊斯(A.A.Noyes)的学生,他为建立硫化氢定性分析系统做出贡献。张子高和王琎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对传播世界先进科学成果做出了贡献。他自1929年起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著有《中国化学史稿》(古代部分)一书,总结了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他一生俭朴,把全副精力贡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王琎】(1888~1966)分析化学家。他是我国分析化学和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以分析实验为依据,并与历史考证相结合,开创我国应用新法研究化学史的新河。他曾对五铢钱的化学成分作过专题研究,正确区别了汉、魏、晋(南北朝)和隋的五铢钱。他还用分析结果,澄清了各种我国开始用锌年代的传说,得出我国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用锌的正确结论。【侯德榜】(1890~1974)工业化学家。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3年赴美留学,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化工,其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1921年应我国知名实业家范旭东的邀请,离美回国,负责塘沽永利碱厂的设计与投产,1932年又负责筹建永利宁厂(即南京硫酸铔厂),这两大化工企业的投产,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范旭东、侯德榜坚贞爱国,拒绝与日本侵略者合作,毅然放弃沽、宁两厂,率众西撤入川,筹建永利川厂。由于井盐成本昂贵、苏尔维法食盐转化率仅为70%,他全力探索制碱的新法,1940~1943年间,在他的统一指挥下,一批有志之士奋发努力,制碱新法终于取得成功,把制碱与合成氨工业联合起来,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此即“联合制碱法”,后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1943年12月在中国化学会十一届年会上公布侯氏制碱法后,很快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侯德榜作为世界制碱的权威,先后获得英国化学工业学会荣誉奖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章,荣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学会会员、美国机械学会会员和美国机械工程学会的终身荣誉会员等,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解放后他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化学会、化工学会理事长等职,为我国化学与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958~1965年他主持设计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工艺,并大力推广小合成氨的生产,建立了我国大、中、小相结合的化肥工业体系。他一生著作甚多,主要有两部:一是《纯碱制造》,该书第一次将氨碱法的全部理论与技术秘密公诸于世,轰动整个化学界,风行世界各国,是公认的制碱权威著作。二是《制碱工学》,全书共80余万字,这部专著内容丰富,全面总结了作者从事制碱工业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庄长恭】(1894~1962)有机化学家。福建泉州人。192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24年获博士学位。1931年赴德国戈丁根大学及慕尼黑大学研究有机化学。1948年任台湾大学校长,解放前夕离台返回大陆。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化部学部副主任。他毕生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事业。1933年他研究麦角甾醇的结构,1934~1938年他从事跟甾体有关的化合物的合成工作,对多环化合物化学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他在有机合成,特别是在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天然产物结构的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因此在国际有机化学界享有盛名。他治学态度严谨,十分热心高等化学的教育工作,对我国有机微量分析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杨石先】(1896~1985)化学家与教育家。浙江杭州人。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高等科,1931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南开大学任理学院院长。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科委化学专业组组长、南开大学校长、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等。他根据所观察到的化学结构与生理活性之间的联系,筛选出适合我国生产工艺的含氯丙烯季胺盐类新植物激素“矮健素”,它能使小麦、棉花增产10~20%,并可增强抗旱和抗碱能力。他是有机磷化合物的专家,在农药方面先后制成了杀虫剂有久效磷、螟岭畏;除草剂有燕麦敌、胺草磷;杀菌剂叶枯净等。在元素有机化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黄鸣龙】(1898~1979)有机化学家。江苏扬州市人。早年赴瑞士和德国留学,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他最初从事植物化学研究,1938年转到研究甾体化学。1940年在解决山道年一类物质的相对构型等立体化学研究方面,获得了新的发现。1946年他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期间,对“开西纳—武尔夫”(Kisher—Wolff)还原法作了卓有成效的改进,被国际上广泛应用,并称作“黄鸣龙还原法”。1952年回国后,开展甾体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甾体激素的合成研究,他是我国甾体激素药物工业的奠基人,并培养了一批从事甾体化学的专门人才。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担任过国际《四面体》杂志的名誉编辑等。【曾昭伦】(1899~1967)化学家。湖南湘乡人。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因学习成绩优良提前毕业,1920年赴美公费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工,后又转攻化学,192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1931~1936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兼系主任,在这期间,他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大力提倡化学科学研究——他是我国化学界最早提倡要搞科学研究的人,他亲自带领学生在很多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成绩卓著,代表了30年代我国化学研究的部分水平,有的还受到国际化学界的重视。他还在有机理论、分子结构及炸药化学、近代化学史等方面作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等校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化学系任教。解放后曾任高教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全国高分子委员会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关心我国化学名词的统一和命名工作,倡导在我国开展元素有机化学的科学研究,并组织撰写了《元素有机化学》丛书,该书是我国第一本元素有机化学方面的专著。【黄子卿】(1900~1982)物理化学家。广东梅县人。青年时期他抱着“中国不能没有科学”的心愿,三次赴美国攻读化学和从事科学研究。1934~1935年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精确测定了水的三相点(0.00981℃)——这一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数据,因而被选入美国的世界名人录。195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温标会议上再次肯定黄子卿测定的数据,并以此为标准确定绝对零度为273.15K。1949年回到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要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努力。”他曾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常委兼国家科委化学组委员、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他是我国物理化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他编著的《物理化学》等书,一直是国内物理化学教学的主要参考书。【傅鹰】(1902~1979)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家。福建福州人。1919年进燕京大学学习,1922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留学,1928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再度赴美,继续在密执安大学研究院工作。他虽身在异国,但向往真理,热爱祖国。1950年10月回到祖国。1954年他任北京大学化学系胶体化学教研室主任。1962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编委。早在40年代,他就以热力学为工具,研究溶液的吸附,对固—液界面和气—液界面的吸附层性质作了多方面的考察,设计了一种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50年代以来,他继续指导学生研究吸附问题;开展了硅胶的制备、吸附和热稳定性、白土的吸附、润湿性、吸附色谱、金属膜上化学吸附和红外光谱等研究,他在表面化学领域中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指导研究生研究表面活性剂、气溶胶、铝皂及泥浆的流变等,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他的一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他特别强调学生要独立思考和动手实验,他提出“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他在教学中很重视讲授中外科学史,他说“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他的著作很多,50年代编写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学无机化学》教材,较70年代从西方引进的无机化学教材毫不逊色。【吴学周】(1902~1983)物理化学家。江西萍乡人。1925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193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从事分子光谱、均相反应动力学以及电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多年。是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长期担任科学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陈光旭】(1905~1987)有机化学家、教育家。河南浙川人。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担任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化学教育》杂志主编。他在有机合成和立体化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治学严谨,重视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为培育化学师资做出了贡献。【王序】(1912~1984)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家。江苏无锡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自1940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天然有机产物研究工作,从1960年开始,又进行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为了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抗癌药物,致力于研究核苷酸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理活性。曾任北京医学院教授、药学系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朱子清】(1900~)有机化学家。安徽桐城人。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29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院学习,1933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1937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继续研究有机化学。回国后历任教授、研究员、化学系主任。1955年起为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兰州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兼天然有机物研究室主任。他在植物碱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在国际上很有声望。1957年被聘为国际有机化学杂志《四面体》荣誉编辑。【戴安邦】(1901~)无机化学家。江苏丹徒人。1924年毕业南京金陵大学,1931年获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专长无机化学、配位化学、胶体化学以及合成氨的铁催化剂研究。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的常务理事。他热心教育事业,是中国化学会发起人之一,也是《化学》杂志的创办人。著有《无机化学》一书在我国颇有影响。现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袁翰青】(1905~)有机化学和化学史家。江苏南通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1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解放前从事有机化学立体异构方面研究,关于变旋作用的发现,受到化学界的重视。解放后从事化学史的研究和科学情报的研究工作,关心科学普及和化学学科的发展。任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兼顾问。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是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张青莲】(1908~)无机化学家。江苏常熟人。1931~1934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中国代表。长期从事无机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同位素化学及重水,并参加我国各种轻同位素的试制工作。是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汪猷】(1910~)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家。浙江杭州人。1931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工业化学系,1937年获德国明兴大学博士学位。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50年代初,从事桔霉素、链霉素、碳水化合物化学的研究,以后主要从事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还研究活性染料结构剖析和淀粉的化学利用。现从事核酸、蛋白质、肽、石油醇母等化学研究。【邢其毅】(1911~)有机化学家。贵州贵阳人。1933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1936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曾从事人工合成胰岛素以及多肽和氯霉素等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继续从事多肽、花果香气及立体化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卢嘉锡】(1915~)物理化学家。原籍台湾省台南市,1915年生于福建厦门。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他专长结构化学,近年来从事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和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网兜状原子簇结构的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唐敖庆】(1915~)物理化学家。江苏省宜兴人。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任吉林大学教授、校长兼理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专长量子化学,多年来从事量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和分子轨道、配位场理论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严东生】(1918~)应用化学家。浙江杭州市人。193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41年获该校理科硕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无机高温材料与复合材料的研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是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割喉岛

NASA科学家在土卫六大气层中发现 “奇怪”的碳基分子

横幅图片:土卫六的这些红外图像代表了关于这颗冰冷卫星表面最清晰的全球视野。这些图像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号(Cassini)所搭载的视觉和红外成像光谱仪(VIMS)采集的13年的数据形成。来源: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JPL-Caltech)/南特大学(University of Nantes)/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NASA的科学家在土卫六泰坦(Titan)的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从未在其他星球大气层中发现的分子。事实上,许多化学家几乎没有听说过,也不知道如何拼写这种分子:环丙烯亚基(cyclopropenylidene)或C3H2。科学家们表示,这种简单的碳基分子可能是更复杂化合物的前体,这些化合物可以在土卫六上形成或供养潜在的生命。2005年1月14日,欧洲航天局(ESA)的惠更斯号(Huygens)探测器在成功降落到土卫六表面时传回了这张图像。该彩色图像经过处理,添加了反射光谱数据,以便更好地显示土卫六表面的实际颜色。来源: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ESA/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通过位于智利北部的大型射电望远镜阵,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发现了C3H2。他们在对望远镜收集到的独特的光信号光谱进行筛选时注意到了由碳和氢构成的C3H2。C3H2分子通过释放或吸收的能量,揭示了土卫六大气的化学成分。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行星科学家康纳·尼克松(Conor Nixon)表示:“当我意识到自己看到的是环丙烯亚基时,我最先想到的是,‘嗯,这真是太出乎意料了。’”。尼克松团队的研究发现刊载于10月15日发布的《天文学杂志》(Astronomical Journal)月刊上。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在星际空间发现了C3H2,但在大气层中发现它的确有些出乎意料。这是由于环丙烯亚基很容易与其接触到的其他分子反应,形成其他不同的化合物。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仅在飘浮于恒星系统间的气体尘埃云中发现了C3H2。换言之,发现C3H2之处都是一些非常寒冷、非常分散,无法促进化学反应发生的区域。但是像土卫六这样稠密的大气层可以为潜在的化学反应提供有利条件,这是科学家们对这颗卫星感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土卫六也是NASA即将到来的“蜻蜓”(Dragonfly)任务的目的地。尼克松的研究团队之所以能够在土卫六上识别出少量的C3H2,可能是由于他们观测的是土卫六大气层的上层,那里能够与C3H2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气体较少。科学家们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环丙烯亚基会出现在土卫六的大气层中,而不是在其他星球的大气层中。尼克松表示:“土卫六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毫无疑问,它的确是新分子的宝库。”土卫六是土星目前已知的62颗卫星中最大的一颗,它是一个有趣的星球。从某些方面而言,土卫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星球。不像太阳系里的其他200多颗卫星,土卫六的大气层密度是地球的4倍,还存在云层、雨水、湖泊和河流,甚至还有地下咸水海洋。土卫六的大气主要由氮和少量甲烷组成。当甲烷和氮分子分解,其组成原子释放,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有机化学网络,这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同时,也使这颗卫星被列为NASA关于探索太阳系中过去和现在的生命迹象的重要探索目标。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高级研究科学家,土卫六专家罗莎莉·洛普斯(Rosaly Lopes)表示:“我们正试图弄清楚土卫六是否适宜居住。因此,我们想知道土卫六大气中有什么化合物到达了地表。然后,这些物质是否能穿过冰层到达地表之下的海洋。因为我们认为海洋拥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那些可能存在于土卫六表面的分子类型可能与地球上形成生命基石的分子类型相同。科学家们猜测,在38亿至25亿年前,早期地球的空气中充满了甲烷而非氧气。当时的情况可能与土卫六现在的情况相似。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天体生物学家梅丽莎·特雷纳(Melissa Trainer)表示:“我们把土卫六看作是一个真实的实验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和远古地球在孕育生命时所进行的类似的化学反应。”特雷纳是蜻蜓号任务的副首席研究员,也是蜻蜓号旋翼飞行器上用于分析土卫六表面成分的仪器的负责人。特雷纳表示:“我们将寻找比C3H2更大的分子。但我们需要知道大气中发生了什么,以便了解导致复杂有机分子形成并掉落到星球表面的化学反应。”NASA的蜻蜓号任务旨在探索土卫六的化学成分和宜居性。02:17来源: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迄今为止,环丙烯亚基是除了苯之外,在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发现的唯一一种环状或闭环分子。虽然C3H2目前还未被用于现代生物反应,但像这样的闭环分子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DNA碱基和RNA碱基的骨架环。DNA的复杂化学结构承载着生命的遗传密码,而RNA是关乎生命体功能的另一种关键化合物。与尼克松共同发现C3H2的天体生物学家亚历山大·泰伦(Alexander Thelen)表示:“闭环分子的环状特性使构建这些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分子成为可能。”泰伦和尼克松等科学家正在使用高灵敏度的大型地面望远镜寻找土卫六大气中与生命相关的最简单的碳分子。在此之前,苯(C6H6)被认为是在任何行星大气层中发现的复杂环状烃分子的最小单位。但如今,这个地位似乎已被C3H2所取代。2016年,尼克松的研究团队利用ALMA大型射电望远镜阵观测土卫六。他们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化学指纹,尼克松通过搜索所有已知分子光谱特征的数据库,将其确定为环丙烯亚基。迄今为止,环丙烯亚基只在气体云和尘埃分子云中被探测到,比如金牛座的恒星摇篮,位于400光年之外的金牛座分子云(Taurus Molecular Cloud)。最近,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科学家康纳·尼克松和其团队在土卫六的大气中发现了这种独特的分子。这是首次在分子云之外的地方探测到环丙烯亚基。环丙烯亚基是除苯之外唯一在土卫六上被探测到的闭环分子。闭环分子很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DNA碱基和RNA碱基的骨架环。DNA的复杂化学结构承载着生命的遗传密码,而RNA是关乎生命体功能的另一种关键化合物。来源:康纳·尼克松/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为了再次确认研究人员的确看到了这种不寻常的化合物,尼克松仔细研究了通过对NASA卡西尼号探测器在2004至2017年间对土卫六进行的127次近距离飞越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表的研究论文。他想看看卡西尼号上的探测仪器是否能证实他的新研究成果。这台被称为质谱仪(mass spectrometer)的仪器捕捉到土卫六上许多神秘分子的迹象,科学家们仍在试图识别这些分子。事实上,卡西尼号已经发现了环丙烯亚基分子的带电形式,即C3H3+的存在证据。鉴于这是一个罕见的发现,科学家们正试图对环丙烯亚基进行进一步研究,了解它如何与土卫六大气中的气体相互作用。JPL的行星科学家迈克尔·马拉斯卡(Michael Malaska)表示:“环丙烯亚基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小分子,它不是你在高中化学甚至本科化学中学到的那样。在地球上,你是不会遇到这种情况的。”马拉斯卡曾在制药行业工作,对土卫六产生兴趣后改行对其进行研究。不过,马拉斯卡表示,找到像C3H2这样的分子对于了解土卫六的全貌至关重要:“你所发现的每一小块碎片和一小部分都有助于将土卫六上发生的所有事情组合在一起。”来源:https://www.nasa.gov/feature/goddard/2020/nasa-scientists-discover-a-weird-molecule-in-titan-s-atm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