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公司的正确姿势悒悒不乐

研究公司的正确姿势

来源:雪球前几天仓老师发了一篇文章腾讯2020Q3财报点评——一般般的业绩,引起很多人的不满,虽然我在文末强调“再次强调,不要太看重一两个季度的业绩。只要人人都用微信,这块大金矿让小马哥帮我们挖,别太操心了。”,还是有很多人不满仓老师唱衰腾讯,也有猜测仓老师基金要建仓发文打压腾讯股价的,这是小瞧仓老师的人品还是高看仓老师有操纵市场的能力?文章引来这些噪音,其根本的原因是很多人没有搞清楚研究公司的目的,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写写研究公司的目的。我们做公司研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收集信息,第二步,形成投资逻辑,第三步最关键的来了,有些人第三步是继续收集信息强化自己的逻辑,有些人第三步是继续收集信息否定自己的逻辑。我发现很多朋友对公司说的东西尽信甚至迷信,这是不对的,很危险。仓老师听到公司说的第一反应是质疑,因为我觉得前者是赔钱之道,本着对自己的钱包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在形成投资逻辑并买入后反复地、持续地否定自己的投资逻辑。这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投资中非常重要,否定自己的逻辑卖飞了公司,大不了你少赚点,强化自己的逻辑爱上公司赔光钱,股市中这样的悲剧数不胜数。下面举几个例子帮大家理解和思考。第一个例子是读财报。上述腾讯财报点评中提到的“其他收益淨額”,这个项目这个季度的数字是:11,551,你猜2019年Q3是多少?932,对于这个项目,巴菲特在2018年的股东信里是这么说的:在介绍了财务情况后,我很想马上讨论一下伯克希尔的经营。但这里还是要插一 句,我必须先说说一项新的会计准则——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中的一项: 它在未来会严重歪曲伯克希尔的净收益数据,而且会经常误导股评家与投资者。这项新规指出,我们所持股票中未实现的投资收益与亏损的净额变化,必须写进 我们公开的所有净收益数字中。这种规定会对我们在 GAAP 口径下的利润产生 极大且不确定性极高的影响。伯克希尔坐拥价值 1700 亿美元的可交易股票(不包括我们在卡夫亨氏公司中的持股),而且这些持股的价值在一个财务季度中可以轻松发生 100 亿美元或更高的浮动。在财报净收益中计入这种波动,会淹没真正重要的、可以体现我们经营水平的数字。所以如果是想要分析,伯克希尔的“利润”数据将毫无用处。 这项新规涉及到我们很早之前就提到的问题,在处理已实现收益(亏损)时,会 计准则会强迫我们将这些收益(亏损)计入净收益。在过去的季报和年报中,我们定期警告您,不要关注这些已经实现的收益,因为它们就和未实现的收益一样,会随机波动。2019年的股东信:新的GAAP规则要求我们在收入中包含上述最后一项。正如我在 2018年年度报告中强调的那样,伯克希尔的副主席查理芒格和我都不相信这条规则是明智的。相反,我们俩都一直认为,在伯克希尔,这种按市价计价的变化会产生我所说的“净利润的疯狂而反复无常的波动”。具体到腾讯,腾讯的战略投资主要收获已经体现在主营业务里了,“其他收益淨額”这个项目“会淹没真正重要的、可以体现我们经营水平的数字”,会导致腾讯的““利润”数据将毫无用处”。这是第一个例子,财报里即使是如实披露的数字也不能尽信,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如果有人跟你说,或者你自己已经形成这样的投资逻辑——即,腾讯的投资利润应该纳入估值——建议你再想想,我是半秒钟都不到就否定了这个投资逻辑的。第二个例子是听财报电话会议。拼多多2020年Q2财报电话会议里的内容,战略副总裁David Liu:四分之一的中国工作者从事农业,但农业占中国GDP的比例不到10%。这是因为农业在数字化程度方面落后于其他行业。读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要想一想,农业占中国GDP比例不到10%真的是因为农业的数字化程度落后吗?公司这么说,究竟想表达什么?是不是公司的战略方向错了?很多人对拼多多的投资逻辑里一定有农业方面的逻辑在,那我们再多听听农业方面公司怎么说的,还是战略副总裁David Liu:一般而言,农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至少要经过五层分配。行业研究估计,整个产业链中蔬菜的成本增加了高达105%的比例,浪费则高达37%。拼多多团队购买模式,将分散的利益聚合成规模可观的协调需求,直接连接卖家和消费者,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咦,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那接下来怎么印证公司的说法呢?去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一下,仓老师在新发地卖过一个星期的西瓜,顺便也打听了很多信息。继续拼多多农业,在Q3的财报电话会议里,陈磊:目前我们的物流网络已经优化,可以稳定地运送制成品,但不能运送农产品。如今,拼多多可以利用现有的物流网络,在两到三天内将某些农产品,如苹果、土豆等送到中国各地。一些商家甚至找到了以最小的损失来转运鸡蛋的方法。读到这里各位朋友怎么看?陈老总是什么意思?在拼多多做农产品之前大家在网上买不到农产品?“一些商家甚至找到了以最小的损失来转运鸡蛋的方法”也是拼多多的功劳?甚至得出拼多多已经自建了一套牛逼的物流的结论?我看到一篇投研文章里是这么说的:在拼多多崛起之前,传统电商巨头不是没看到下沉市场的潜在机会,阿里、京东都曾将农村电商战略画做过重点,但最后都以不了了之。巨头沉不下去的原因之一,就是没能解决物流上行、下行双向高效流通的问题,阿里京东想把商品买到下沉市场,但是从下沉市场返回的上行物流空置的问题,是农村电商战略落实的障碍,高昂的物流成本是商家和用户都不愿承受的。这是比较典型的“继续收集信息强化自己的逻辑”的做法。再来看腾讯2020Q3财报电话会议里的内容:Q:关于云业务收入,三季度增速疲软,原因在于IaaS服务收入延后确认,但如果看整个行业还是有比较健康的增长速度的。我们面前面对的挑战?A:针对云业务疲软有很多原因,尤其是与同行相比,实际上是更聚焦于一些产品项目和合同,下一季度将消失。因此这是一次性的有关某些项目的延迟和充足的事件。第二,当我们在追赶时我们实际上在很多新项目上比较少。在疫情期间,一些延迟的新项目被打乱。另一个原因在于很多短视频、游戏,其实很多游戏收入来自我们自己的游戏,尽管我们只是为自己提供了云服务但仍很受欢迎,并没有计入收入。在短视频方面确实有竞争原因。我认为一次性调整后我们也会迎头赶上争取新的项目。看到这段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是质疑,在网上公开质疑,我这么做了,也获得了收获,有位网友告诉我“是交付环节出了问题”。第三个例子是估值逻辑的例子。华尔街对SaaS公司的估值模型是PS模型,华尔街还有个rule of 40标准,即(growth rate + operating margin超过40)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这个估值逻辑真的适用所有SaaS公司吗?我们知道,任何公司的估值,任何估值模型,其本质是“公司未来能赚多少钱”,SaaS公司适用rule of 40的大前提也一定是“公司未来能赚多少钱”,高增长,高毛利率的情况下,现在的亏损可以无视,是因为投资人相信未来operating margin能降低,比如70%的毛利率,未来起码能赚到20-30%的净利润率。列举一些数字帮大家理解,比如一家40%增速,operating margin为零的公司(刚好符合rule of 40),估值是夸张的40倍PS的公司,它增长5年后的PS是7.43,如果判断它未来的净利润率是30%,那么折合5年后的PE是24.8倍;如果它只有5%的净利润率呢?折合5年后的PE是148.7倍。最近讨论得比较多的$Palantir(PLTR)$,感谢@苍山靓仔的研究,和我自己的想法加以印证,我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Palantir是项目型公司而不是产品型公司,未来很难赚到高利润率,那么就不能简单地套用role of 40标准。更多的例子在我的个人首页里翻,仓老师没少质疑,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大家自行参考。最后,还有一句更重要的话放在最后,不要因为短期的逻辑否定长期的逻辑,比如腾讯,一个季度的to B收入放缓就能否定微信是不可战胜的这个长期逻辑吗?作者:仓又加错-Leo链接:https://xueqiu.com/6623660105/163492590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静居则溺

顶级私募机构是如何研究公司的?

来源:证券时报网证券时报记者 付建利如何研究一家公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投研水平和投资业绩。很多时候,“如何做”比“做”本身是更重要的,方法论其实是行动的指南,方法论不对,做的太多,也没用。在投资这件事上,本质上是投资企业的股权,和企业一起成长,享受企业成长的红利,但大部分投资者其实是做不到这样的,即便是研究一家上市公司,如何研究就是一个很大的门槛。有的人会根据消息一把梭,有的人会看技术面,有的人会实地调研,有的人会坐在家里仔细研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各有各的道,不一而足。那么,顶级私募机构是如何研究一家上市公司的呢?近日和深圳一位顶尖级私募老总聊天,他今年主要重仓了港股和美股市场上的消费互联网公司,赚得不亦乐乎,这位私募老总已经54岁了,为何对这些新兴商业模式如此感兴趣?而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位私募老总是如何调研这些消费互联网公司的?按照他的说法,高端白酒和医药龙头股是“底仓”,这些资产可以至少保证获取平均收益,A股市场的医药股和科技股估值水平太高,超出了价值投资者的理解范畴,而要获取超额收益的话,港股和美股市场里那些估值水平合理又代表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资产,便成为上述私募老总的首选,显然,消费互联网成为他的首选。但如何去调研这些公司呢?除了研究上市公司商业模式、财务报表外,这位私募老总最依赖的一种调研方式,就是去跟一级市场投资互联网的大佬聊。当然,顶级私募老板的“朋友圈”是一般人比不了的,比如这位私募老板的校友、老乡、EMBA班同学中,就有不少是国内顶尖级PE机构的创始人或高管,以及知名上市公司的高管,这些人最了解新兴经济的动向,比如在了解一家运营外卖的公司时,除了做一般投资者必然要做的功课外,这位私募老板还向投资了这家运营外卖公司的PE机构负责人了解公司的最新情况,并且保持持续跟踪。毫无疑问,这种通过一级市场已经投资了某家公司的大佬去了解这家公司,绝对是最可靠的,信息最准确,也有前瞻性,当然,已经投资了一家公司的股权机构高管,也许会有意无意屏蔽掉不利于公司的信息,但作为顶尖级二级市场的私募,对此还是有保持警惕的能力的。说白了,这是一种运用产业资本的眼光来了解公司,而且无形中顶尖级一级市场的大佬实际上充当了二级市场私募的“研究员”,这完全是高配的节奏。当然,对于我们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不可能有这样的“朋友圈”,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种研究一家公司的方法论,我们也可以试着用产业资本的眼光去了解一家公司,比如去一家消费品公司的产业链上下游看看,去看看它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情况如何、口味如何,等等,多研究一段时间,才有可能看得更准,投资的胜算才能更高一些。

克之

2019全球十大颠覆性技术!国内仅一家公司参与研究

最近一段时间看到很多人对于国内的科研水平有疑问,尤其是在华为出事之后,对于国内的科研水平更是抱有一定的好奇,想知道目前国内科研水平和其它国家相比究竟是什么水准?为此笔者统计了一下去年被誉为全球十大颠覆性技术的数据,看完这份数据你就能对国内科研水平有一定的认知。1、灵巧机器人这是由OpenAI(人工智能非营利组织)、卡内基梅隆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研究出的一项技术。而这项技术的作用也是十分广泛,能够让机器人拥有自主学习能力,使得机器人不再是僵硬反而变得更加灵活,能够替代人类在工厂进行工作。2、核能新浪潮这是由陆地能源、泰拉能源、纽斯凯尔、通用核聚变等四家能源巨头企业联合研究出的一项,能够解决核能问题,取代原来的核裂变反应堆,不过这项技术最少还需要10年时间才能成熟。3、早产预测这项技术是由Akna Dx所研究的一项技术,能够对孕妇是否会出现早产情况进行预测,减少因为早产情况而导致婴儿死亡。这技术对于整个医学界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能够帮助成千上万的婴儿以及孕妇,不过需要5年左右时间才能进入临床测试。4、肠道显微胶囊该技术是由麻省总医院所研究的,其实一种十分微小且可以吞咽的设备,主要是为了让肠道疾病等的探测和研究变得更为容易,让医生能够更加了解这类疾病情况。5、定制癌症疫苗癌症想必大家都清楚,而由BioNTech 、Genentech所研究的定制癌症疫苗,和目前针对癌症的传统化学疗法不一样,其实通过人体天然防御系统进行选择性破坏肿瘤细胞,减少对癌症患者自身健康细胞的损害,让癌症治疗不再那么痛苦难熬。6、人造肉由美国人造肉企业Beyond Meat研究的人造肉,是通过蛋白质等元素合成的人造肉类,虽然说没有真实肉类的口感和味道,可是在营养价值方面确实相差不多,目前也已经开始在市面上流通。7、捕获二氧化碳这是由Carbon Engineering、Climeworks、Global Thermostat共同研究的一项,为解决因二氧化碳过多造成温室效应的技术,其能够以最经济省钱且最直接地捕捉到二氧化碳。8、可穿戴心电仪这是由苹果、AliveCor、Withings共同研究出的一项能够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可持续监测用户心脏健康的技术,让用户能够更加了解到自身健康情况,并且在身体发生情况时做出预警。9、无下水道卫生间由杜克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Biomass Controls、加州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共同研究的,听名字就能够知道,就是能够在没有下水道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让用户正常使用厕所。10、真·可以聊天的 AI 助手由谷歌、阿里巴巴、亚马逊三家公司共同研究的AI技术,能够捕捉到用户的发出的各种语言指令,并做出执行任务。最重要的是,其能够和用户进行流畅自然的对话,并不是和其它AI技术一样只是简单地服从用户指令。看完这份全球十大颠覆性技术之后,能够发现在这十大技术中,只有国内的阿里巴巴参与了其中一项,其它的九项技术都是由海外的企业、学校、个人共同研究的。算下来的话,相当于国内只占据了10%都不到的比例,和美国等企业相比还是存在着极大差距。当然,这只是代表着目前国内在科研技术方面要落后于其它发达国家,只要我们正视自身的差距,相信在未来这样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最终和其它发达国家保持同一水平之中。

撒沙

软实力:十大调查研究咨询公司助力中国梦

2017年6月9日:社科院智库研究所根据企业经营规模、专业水平及行业影响力星级指标体系评析,评价整理……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加上全球化、信息化扑面而来。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由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可使用的成长工具、扩张工具、竞争工具更多,组合工具更多,难度更大,专业要求更高。全球化、信息化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如何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如何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复杂的情况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难以独立应对,这时要在竞争中获胜就客观的需要引入“外脑”,利用外部先进的智力成果。我国咨询业和改革开放同时起步,通过学习与引进国外咨询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企业咨询研究,并逐步形成较强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咨询公司3万余家,而真正从事咨询服务业务的仅1500余家,在咨询业中做大品牌的只有几十家。社科院智库研究所根据企业经营规模、专业水平及行业影响力星级指标体系评析,归纳整理以下中国前十大研究咨询公司介绍:1、零点咨询(Horizon)零点研究咨询是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产生并不断成长的著名专业研究咨询机构。1992年成立零点调查(市场研究),于2000年进行结构调整,投资成立了前进策略(策略咨询)和指标数据(共享信息),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提供专业的策略性研究咨询服务的集团公司之一。零点同时拥有一支学科配置整齐、专业人员年轻、国际与国内职员兼有、高度自觉的学习型研究队伍,95%以上的全职研究咨询人员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50%以上的研究咨询人员拥有4年以上的专业市场研究经验,30%以上的研究咨询人员具有海外学习背景,团队同仁秉持“勤奋敬业,分享成就”的企业精神,进行持续不懈的业务探索和开拓。2、中为咨询(ZWZYZX)中为咨询是中国领先的产业与市场调查研究咨询服务供应商。中为咨询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努力,与客户真诚合作,在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IPO咨询等领域构筑了全面专业优势。目前,中为咨询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5万多家企业,涉及机械设备、工控电子、信息通讯、旅游酒店、家电家居、文化传媒、化工化学、医疗医药、能源环保、公共事务等领域,并向海外市场拓展。中为咨询与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院校建立合作研究关系。350多名员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的最大财富,也是中为智研提供优质服务及践行客户价值的保证。中为咨询业务覆盖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辐射全球。公司90%以上的业务主要针对大中华区实施,企业在中国大陆67个主要城市设立调查派驻点,赢得较好口碑及长期协议客户。中为咨询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力争取得业务亿元规模突破,合作客户突破10万个,业务升级取得显著进展,中为咨询努力向国际化的道路迈进更坚实的步伐,稳固中国最为专业的产业市场调查研究咨询机构品牌。3、赛迪顾问(CCID)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在业内率先通过国际、国家质量管理与体系标准认证的现代咨询企业,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凭借强大的国家部委资源支撑、丰富的行业资源和高端专业化人才等竞争优势,面向政府、园区和企业,提供现代咨询服务。研究领域涵盖电子信息、互联网、通信、基础电子、装备、消费品、汽车和原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领域。致力成为中国本土的城市经济第一智库、企业管理第一顾问、信息工程设计第一品牌。4、慧聪研究(HCR)慧聪研究是一家根植于中国、放眼全球,提供大数据与小数据有效结合的洞察研究公司。HCR为企业提供大小数据结合的深度洞察服务。企业的数据既有来自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中沉淀的网民浏览行为、消费行为、舆论文字等海量数据;也有来自于企业内部沉淀的大量用户的购买行为和数据。HCR前身为慧聪研究院,2011年,HCR完成MBO,为推动HCR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奠定了有力基础。2012年,公司引入多位业界重量级专家,并于同年8月与上海DNA合并;2013年,HCR宣布与国内顶级投资机构达晨创投达成融资协议,5000万的金额也成为市场研究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2014年11月,HCR完成股份制改造。2015年8月12日,HCR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新三板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股。HCR拥有24个行业1159种品类20余万广告主的媒体数据库,连续积累22年行业数据库,1000万中小企业数据库,70万的B2C消费者样本库,100万移动端用户行为追踪panel。具有业界领先的搜索技术、数据挖掘与管理技术、报告电子化平台技术。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等地设有8个分公司,拥有市场研究与传播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研究人员500多名。5、艾瑞咨询(IResearch)艾瑞咨询成立于2002年,由杨伟庆发起创立,致力成为中国大数据时代下最佳互联网收视率及消费者洞察公司。艾瑞咨询以“生活梦想科技承载”为理念,为客户提供中国市场最专业的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数据产品、研究咨询等专业服务,助力客户提高对互联网产业的认知水平、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让互联网的力量点燃中国各个行业。艾瑞咨询累计服务超过1000家客户,涵盖多个行业领域,客户几乎覆盖中国所有主要的互联网公司、90%的互联网广告代理公司、主要的电子商务企业、主流的投资银行及互联网对冲基金等。在多个互联网公司IPO上市报告中,艾瑞咨询是主要的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方。6、易观国际(AnalysysInternational)易观国际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和互联网化市场卓越的信息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易观国际吸引了TMT研究、咨询、分析领域的专业人才,在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商业决策优化服务。在为客户进行商业服务时,他们对整个产业与市场具有深刻的洞察,对企业竞争战略、管理运营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得到了海外市场的高度认可。易观商业解决方案是易观国际集团下属的专业咨询公司。易观智库拥有业内最丰富的内容资源与分析模型、最专业的信息分析与检索工具、最超值的分析师增值服务以及最便捷的定向推送服务。易观智库为客户提供可信、可靠、可用、成本有效的信息和数据,保障您在市场持续发展和剧烈变化的过程中,把握商机、规避风险。7、赛立信研究(SMR)赛立信拥有中国大陆最早涉足市场研究和信用管理行业的专业人士,熟悉中国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是中国大陆少数几个能够同时提供市场研究服务和商业信用调查服务的专业机构。赛立信具有丰富的中国市场研究经验,致力于提供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专业服务,包括定性和定量研究的项目设计、项目管理、研究分析和营销解决方案。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培育了一批专家型的研究人员,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专业研究技术与研究模型,帮助客户更加有效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赛立信集团共有员工超过300人,广州总部有正式员工2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此外,还聘请了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博士、教授担任研究顾问。研究人员全部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及4年以上市场研究经验,专业方向涉及多个领域,大多具有其他行业如市场营销、政府部门、统计、银行投资、媒介等的工作经历。8、现代国际市场研究(MIMR)广东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MIMR)1995年创立于广州。先后在上海、北京、成都设立MIMR的全资分公司及办事处,拥有专业市场研究人员超过200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MIMR已成为国内知名的专业化市场研究公司,并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市场研究的发展。MIMR清醒的知道自己的未来:运用市场营销要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市场研究服务,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型专业化市场研究公司。MIMR不仅有标准质量体系,以监控研究过程的每个阶段;还有针对不同行业,甚至于不同区域的质量体系,最终达成最有效的方案实施。公司致力于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市场和消费者,准确把握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效识别和选择目标市场,制定适当的营销方案和市场定位,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您的决策风险。9、达闻通用(Dmworld)达闻通用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专业化市场研究公司,以卓越的研究分析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著称。总部设在广州,在武汉、深圳设有分公司,珠海设有办事处。达闻通用愿景:连接消费者与企业的互动桥梁,健康生活和生产力高效发展的推动力。公司使命:全力研究发展市场研究分析技术,宣传和推动市场研究在企业中的有效应用,让中国以及全世界的企业通过市场研究充分享受到可持续发展的成长历程,让人们充分享受到符合利益的产品所带来的健康生活的乐趣。公司注重研究技术,不断创新,拥有自己独立开发的研究模型,而且在市场策略分析方面尤为擅长。10、明镜咨询(CMMR)明镜咨询成立于1997年,旗下包括广州明镜、北京明镜、成都明镜、上海明镜、深圳明镜五家独立注册的公司。约100名优秀员工组成明镜的团队,平均行业经验超过8年;员工伴随公司的成长而成长,基于“心如明镜”的企业文化氛围,员工队伍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平均工作年限超过6年。明镜咨询集数据收集、市场研究、管理咨询于一体,一直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科学理性的经营管理解决方案。迄今,明镜已经在移动通信、医药、交通、家电、日用品、食品、房地产、金融、汽车等行业为100多家企业提供过1000多个研究咨询项目服务。明镜参照行业标准建立了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并根据客户需求和营销潮流对相关服务标准不断进行动态更新和完善。超过1000个项目、10万个顾问工作日、100万次现场观察体验、300万个消费者访问,不断丰富了明镜的数据库;几乎每一年,明镜人都能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一个个成功的实战案例;明镜有大量项目成果获奖,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好评,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咨询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竞争愈激烈,对咨询业的需求愈大。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咨询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和发展,可以预言,咨询的作用意义将更加突出。面对市场发展,中国不同的咨询公司应根据自己的专长找准市场定位,还要不断地扩展业务,增加咨询服务范围,提高与外国咨询公司的竞争力。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在咨询实践中要秉持“顶天立地”的原则。所谓“顶天”,即咨询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理论和实践的前沿脉搏;所谓“立地”,即咨询人员必须深入企业实际,参与企业及产业市场的实践,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咨询能力。此外,还要遵循“宏观把握,中观设计,微观操作”的原则。面对时代发展,我国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要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迅速提高咨询服务的价值和实用性。

夏礼

立足产业研究做公司内在价值的发现者

“我们坚持以基本面深度研究为基础,挖掘公司内在价值增长带来的收益,同时,通过构建适度均衡的组合,在控制好组合下行波动率的前提下,力争获取更多的超额回报。”谈及自己的投资理念,已有14年证券投研从业经历的银华基金经理贲兴振作出上述表示。立足产业深度研究重视投资安全边际贲兴振2007年加入新华基金,曾任公司基金管理部副总监、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和基金经理。2016年,他加盟银华基金,现任银华基金基本面研究投资事业组负责人,并担任多只绩优基金的基金经理。近期,由他担任基金经理的银华稳健增长一年即将发行,区别于他在管的其他产品,新基金将对每笔份额设定一年锁定期,且将港股纳入了投资范围,以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和挖掘港股市场更多投资机会。在投资理念上,他以价值为本,立足于产业研究与思考,同时,注重安全边际,追求以持股为基础的灵活操作,力争实现组合的中低风险和中高收益。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他从2018年12月3日开始管理的银华行业轮动,自成立2年多总回报168.23%,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07.34%,区间最大回撤14.82%,获取了较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在具体选股上,他会审视行业的短中长期变化,追求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性价比。例如,从长期变量看,他会优选行业成长空间大,天花板和市场空间较大的行业;从短期变量看,他又关注行业景气度上升的趋势,以产业中短期景气度变化和长期市场空间相结合,筛选出当下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标的。在追求长期收益的同时,他非常重视净值回撤,在投资中重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安全边际,定期评估企业的估值水平和市场定价,力争控制组合的下行波动,获取稳健的收益。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贲兴振历史管理的6只主动权益混合型产品(等权拼接)收益率位于同类前20%,年化波动率和年化夏普比率位于同类前5%,组合的下行波动率控制表现突出。看好优质核心资产和低估值板块关注港股投资机会对于2021年A股市场的整体走势,贲兴振认为,尽管结构上部分标的存在阶段性高估,需要时间消化,但并没有系统性的泡沫出现,所以,2021年股票市场走熊概率较低,但收益率预期需要降低。他分析,从美联储和欧洲会议的表态看,2021年海外市场可能不会面临流动性大幅收缩的压力,预计我国在2021年流动性大概率也保持在中性水平;从经济周期所处位置上来看,虽然长期宏观经济指标仍处于温和下滑趋势中,但随着国内生产有序复苏,环比数据的增长体现了中观景气度的稳步改善。基于以上判断,他将在新基金中重点配置食品饮料、医药行业,增加预期不高或是机构配比较低行业的比例,如家电、保险、建材等低估值的传统行业。他认为,2021年市场结构性行情可能较为突出,企业中短期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兑现程度,将成为自下而上的选股标准。“A股传统行业的细分领域中存在大量自身成长逻辑清晰,且市场空间较大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推出新产品、拓展新客户、提高管理效率等方式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而它们的安全边际相对更可测,估值波动性更小,在行业景气度周期也会体现出成长性,投资的性价比在不断提升。”对于港股市场,贲兴振认为,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存在不少较为显著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一方面,南下资金和海外资金的共同流入为港股增添新活力;另一方面,港股市场估值是亚太市场中最低的。 他表示,不管是低估值的资产,还是新兴消费领域,总能在港股中找到相对A股有明显估值折价且很有特色的公司,如低估值资产中的银行和保险,新兴消费领域中的软件、互联网、半导体、体育服装等,综合公司质地、成长性、个股的估值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考虑,较A股都有性价比更高的可选标的,安全边际也更为充足。此外,他指出,投资具有长期增长价值的港股上市公司,可以与A股标的形成互补,降低组合波动性,不管是从实现收益还是控制波动的角度来看,港股市场都能为组合贡献更大的价值。(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生于灶下

如何研究透一家公司

来源:雪球第一部分:公司“质地”1、天花板天花板是指企业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大于求的状态。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企业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在判断上,既要重视行业前景,也必须关注企业素质。投资机会来自于具有垄断经营能力的企业低成本兼并劣势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从而进一步构筑市场壁垒,获得产品的定价权。如果兼并不能做到边际成本下降就不能算是好的投资标的。比如,国企在行政推动下的兼并做大,并非按照市场定价原则进行,因此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此类国企不具备投资价值。那些在行业萧条期末端仍有良好现金流,极具竞争能力的企业在大量同类企业纷纷陷入困境之时极具潜在的投资价值。判断行业拐点或需求拐点是关键,重点关注那些大型企业的并购机会,如国内四大钢铁公司。产业升级创造新的需求,旧的天花板被解构,新的天花板尚未或正在形成。如汽车行业和通讯行业。这些行业通常已经比较成熟,其投资机会在于技术创新带来新需求。“创新”——会打破原有的行业平衡,创造出新的需求。关注新旧势力的平衡关系,代表新技术、新生产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其产品和服务将逐步取代甚至完全取代旧的产品,如特斯拉电动车(TSLA)和苹果(AAPL)的创新对各自行业的冲击。行业的天花板尚不明确的行业。这些行业要么处在新兴行业领域,需求正在形成,并且未来的市场容量难以估计,如新型节能材料;要么属于“快速消费”产品,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的医药产品和服务。我们完全可以从公司和行业报道中,通过以上3点探讨深刻了解一家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未来想象空间。2、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提供哪些产品或服务,企业用什么途径或手段向谁收费来赚取商业利润。研究商业模式的意义在于: 是不是个好生意? 这样的生意能够持续多久? 如何阻止其他进入者? 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壁垒。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壁垒三位一体构成公司未来投资价值:前者指企业的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是指实现前者的能力,壁垒是通过努力构筑的阻止其他公司进入的代价。通常来说,我们尽可能投资那些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商业模式的企业。商业模式进一步分析涉及企业所处的产业链的地位如何?处在产业链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整个产业链中有哪些不同的商业模式?关键的区别是什么?那些是最有定价权的企业?为什么?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是否具备很强的粘性?等等,这些决定该商业模式能否成功。3、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谁都可以模仿。但是,成功者永远是少数。优秀的企业关键是具备构筑商业模式相应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含:股东结构,领军人物,团队,研发,专业性,业务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应用,财务策略,发展历史等等。专一性:专一并不等同于“单一”,而是指企业在某一领域具有深度挖掘和扩展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专一性决定了企业的主攻方向和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必有成就。创新能力:优秀的研发团队,已经获得的能够提供高标准产品和服务的先进的工艺、流程,或是发明专利,等等。纯粹的技术并不构成永久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某一领域的技术壁垒(如专利技术)却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企业的领先优势。此外,技术优势会带来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的优势,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就能够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回报。管理者优势:企业的发展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企业的领导者及其管理团队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素质,关系到企业能走多远、能做多大,“投资要投人”正是这个含义。在这一部分,重点要考察领导者和管理团队成员的背景,通过跟踪他们的言行(通过新闻、招股说明书或董事会报告)中获取企业的发展方向、行业战略、用人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的信息。我们需要判断他们的人品、格局和价值观,这些因素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企业的前途,也间接地影响到投资者的回报率。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诸多条件中,对人的因素的考察极其重要。4、经济护城河(市场壁垒)护城河是一种比喻,通常用它来形容企业抵御竞争者的诸多保障措施。上面所述的核心竞争力是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我们还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条件来确认企业护城河的真假和深浅:1.回报率:回报率主要指毛利润、ROE(股东权益回报率)、ROA(总资产回报率)和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2.转化成本:用户弃用本公司产品而使用其他企业相类似产品时所产生的成本(含时间成本)与仍旧使用本公司产品所产生的成本差值。3.网络效应:是指企业的销售或服务网络,这些网络的存在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以用户为中心的便捷性就能产生粘性。4.成本与边际成本:企业要想长久地保持成本优势并不容易,它需要有优于对手的资源渠道(原材料优势)以及更优越的生产工艺(流程优势),更优越的地理位置(物流优势),更强大的市场规模(规模优势),甚至是更低的人力成本。5.品牌效应:品牌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反映出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质量、品位和口碑。品牌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为企业带来高于平均水平的附加值。因此,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品或服务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具有很强的辨识度。是信任、依赖和满足感。5、成长性成长性侧重未来的成长,而不是过去,要从天花板理论着眼看远景。成长性需要定性、而无法精确地定量分析。6、回报率水平ROE(股东权益回报率,或净资产收益率)ROA(总资产回报率)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7、安全性1.产业结构:A.现金资产,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比重,代表了企业的现金储备。B.可转换现金资产,包括金融资产、交易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等等。C.经营性资产2.负债结构:A.有息负债 B.无息负债3.运营资本与资本流转:A.应收账款与主要欠款方 B.存货构成 C.资本流转情况,即:本期运营资本变动与上一期运营资本变动的差值。运营资本变动=(预收+应付)-(应收+预付+存货)D.用别人的钱赚钱。E.信用。这里的信用是指票据信用。票据是一种信用融资,企业的应收票据是对下游客户的信用,应付票据体现了上游客户给予企业的信用。4.现金流:现金流是评估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因为利润可以被粉饰,其结果的水分较多。经营现金流持续为正的企业具备研发和投资实力。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A.现金增加值和经营现金流都是正值——企业很安全。B.现金增加值为正或者相抵,经营现金流为负值。表明筹资、发债或者银行借款的现金流入抵消经营现金支出。C.现金增加值和经营现金流为都为负值,表明公司存在财务问题。当然对于家公司的判断要看其发展趋势,要看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壁垒。D.现金增加值为负值,但经营现金流为正值。说明企业有投资、研发或者还债支出。这种情况须具体分析。第二部分:估值1、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估值模式重资产型企业(如传统制造业),以净资产估值方式为主,盈利估值方式为辅。轻资产型企业(如服务业),以盈利估值方式为主,净资产估值方式为辅。互联网企业,以用户数、点击数和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2、市值与企业价值1.无论使用哪一种估值方法,市值都是一种最有效的参照物。2.市值的意义不等同于股价的含义市值=股价×总股份数市值被看做是市场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认可,侧重于相对的“量级”而非绝对值的高低。国际市场上通常以100亿美元市值作为优秀的成熟大型企业的量级标准,500亿美元市值则是一个国际化超大型企业的量级标准。而千亿市值则象征着企业至高无上的地位。市值的意义在于量级比较,而非绝对值。3.市值比较a.同股同权的跨市场比价,同一家公司在不同市场上的市值比较。如:AH股比价。b.同类企业市值比价,主营业务基本相同的企业比较。如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比较。c.相似业务企业市值比价,主营业务有部分相同,须将业务拆分后做同类比较。如上海家化与联合利华比较。4.企业价值企业价值=市值+净负债 EV的绝对值参考意义不大,它通常与盈利指标组合,用来反映企业盈利、净负债与市值之间的关系。5.估值方法1)市值/净资产(P/B),市净率考察净资产必须明确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净资产要做剔除处理,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性资产结构。市净率要在比较中才有意义,绝对值无意义。找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档市净率区间。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若是新上市企业,必须有至少3年的交易历史。找出同行业具有较长交易历史的企业做对比,明确三档市净率区间。2)市值/净利润(P/E),市盈率考察净利润必须明确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净利润要做剔除处理,以反映企业真实的净利润。市盈率要在比较中才有意义,绝对值无意义。找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档市盈率区间。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若是新上市企业,必须有至少3年的交易历史。找出同行业具有较长交易历史的企业做对比,明确三档市盈率区间。3)市值/销售额(P/S),市销率销售额须明确其主营构成,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找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档市销率区间。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若是新上市企业,必须有至少3年的交易历史。找出同行业具有较长交易历史的企业做对比,明确三档市销率区间。4)PEG,反映市盈率与净利润增长率之间的比值关系。PEG=市盈率/净利润增长率通常认为,该比值=1表示估值合理,比值>1则说明高估。价值=年收益×(8.5+预期年增长率×2)公式中的年收益为最近一年的收益,可以用每股收益TTM(最近十二个月的收益)代替,预期年增长率为未来3年的增长率。假设,某企业每股收益TTM为0.3,预期未来三年的增长率为15%,则公司股价=0.3*(8.5+15*2)=11.55元。该公式具有比较强的实战价值,计算结果须与其他估值指标结合,不可单独使用。5)还有一种常用的估值方法——利率估值法,见下文。6)以上方式均不可单独使用,至少应配合两种联合研判,其绝对值亦没有实战意义。估值的重点是比较,尤其是相似企业的比较,跨行业亦没有意义。第三部分:安全边际1、市场利率1)利率水平体现了市场融资成本,也是衡量市场资金面的有效指标。2)利率双轨制。由于制度原因,我国的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因此存在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的并行存在的状况。官方利率(银行利率)并不能完全反应市场的真实融资成本和资金供需关系。3)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当前为3%),被认为是中短期无风险收益的参考标准,其倒数代表了当前市场静态市盈率,即:1/0.03=33.33。当股票市场综合市盈率低于此数值则表示投资于股票市场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4)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与国债回购利率(Repurchaserate),这两个利率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市场资金面的波动,具有较强的实战参考意义。因此这两个利率指标通常被视作短期无风险收益率的参考标准。他们的倒数反映了市场的动态市盈率范围。5)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参考标准。6)上述各种市场利率的综合值,体现了市场整体资金的安全边际,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投资人的风险偏好。2、利率估值法1)利率估值法,市场的安全边际收益率=收益/买入价格 “买入价格决定收益率”。把上面的计算公式转换一下,买入价格=收益/收益率。这个方程式告诉投资人这样一个事实:假设一家公司的收益是每股0.3元,要获得相当于市场无风险收益的水平(假设为4%),那么,买入股票的价格必须低于7.5元(买入价格=0.3/0.04=7.5)。换而言之,当股价低于7.5元时,投资者就能够获得高于市场利率的收益。7.5元这个计算结果可以被认为是该股票的安全边际值。2)多重利率估值法把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长期Shibor利率、国债回购利率、银行理财利率分别代入公式,便可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无风险收益率区间。这个区间代表了市场的安全边际范围,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策略,也间接地影响了市场整体资金的去向。3)折扣和溢价估值须根据具体的行业和企业特性来确定,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还是格雷厄姆估值法或利率估值法,无论哪一种估值方法,根据“买入价格决定收益率”原理,买入价格越低,则未来收益率就越高。第四部分:底部与顶部1、双击与双杀每股收益EPS体现了企业的盈利情况,市盈率P/E反映出投资人对企业盈利状况的预期,一个是现实,一个是愿景。当商业景气回暖、企业EPS回升,并且伴随着市场预期好转P/E逐步走高。现实和愿景同步上升,能够为投资者享带来股价的倍乘效应,获得巨大的投资回报。将上述情况反过来就是戴维斯双杀。戴维斯双击、双杀很难量化,往往在数据上体现出来之时,股价已经面目全非。(戴维斯双击是指在市场低迷之时,在EPS和P/E相对低位并预计企业将出现盈利拐点之前买入股票,待其盈利好转)2、好股不怕等三年对于一个优质的企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持续关注和等待,等待市场错配的机会。这种机会需要完美的、多方面的因素共振配合,包括市场综合因素、行业景气度和黑天鹅事件等等。对于稳健的投资者而言,戴维斯双击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至少是数年才有一次。一旦双击成功,股价将会上涨至少1倍以上,优质的领头羊企业有可能上涨数倍或数十倍!一旦错过双击买入的机会,股价也许就再也没有可能回到双击前的水平。做投资的乐趣就在于寻找这样的股票,享受复利!3、主流偏见舆论是市场情绪的放大器,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大机构观点具有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其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这部分具有巨大市场影响力的舆论也被称之为“主流偏见”。主流偏见会引导市场共识,对主流偏见的方向性解读能力是成熟投资者的基本功。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认为:主导价格趋势的主要力量是主流偏见。主流偏见的根源是对基本面(事实)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预期所致,其根基还是基本面。研究基本面是寻找价值的平衡点,只不过市场的钟摆从来不会在平衡点停下来,总是在其左右晃动——正是因为市场的钟摆效应,才为有准备的投资者提供了机会。股票价值的根基是企业基本面,当主流偏见与基本面出现严重背离,市场的钟摆开始修正转向时,价格回归的强烈作用力会导致股价的极端形态。主流偏见既是市场钟摆的加速器,也会对其产生阻尼作用,最终导致转向。对于投资者而言,敏锐的方向感极其重要——钟摆与偏见的方向是否一致?4、转向的迹象1)有价值的信息新闻舆论开始出现反向口吻;有没有更极端的情况出现;宏观环境和市场资金面发生变化;主流偏见的口气不再那么坚定,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2)企业管理层开始行动回购或抛售本公司股票;企业发展目标发生变更;领导者有利或不利的言论和举动。3)服务数据验证收入是利润的先行指标;收入的含金量变化;运营资本的变化。4)市场数据验证股价到达历史最低(高)估值区间;图形出现极端走势;成交量出现剧烈变化;融资融券出现剧烈变化。来源:万奥$上证指数(SH000001)$$深证成指(SZ399001)$

疾走不休

新手投资人 怎么在2天内快速研究透一家公司

春节过后,去年冬眠了整整一年的A股出现回暖迹象,开始蠢蠢欲动。去年的A股那叫一个不忍直视,上证跌幅超20%,熊冠全球。这就像一个新手玩高山滑雪,刚一出场就摔个四脚朝天,无奈想停也停不住,只能呲溜呲溜一路翻滚下山,到了山底还得边界说:“新动作,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本来对2019年的市场不抱有幻想,刚才无意间看见《证券日报》一篇报道的数据,2019年从开年到现在,热钱流入国内规模比2018年竟然多了2.7倍,一共是1058.73亿元,反应到市场上,这两个月股市也开始抬头,市场上永久不变的铁律是给他点阳光就灿烂,有点灿烂就来了热情,有了热情就上涨,越上涨就越有信心,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人,都摆脱不了这个规律,尤其是即将登台的科创板,国内将有一大批优质科创企业上市,我心里也不免有些长草。巴菲特老爷子告诉我们,做投资一定要回到价值本身,尤其是全球经济形势不太明朗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盲目跟风踩雷,比如去年价格过山车的数字货币。所以,如何快速研究透一家公司,判断是否有投资价值就显得很有必要。我看着都晕在这个时代,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科技创业公司都想方设法广而告之,电视、报纸、网站、论坛、还有直播,我们能从网上轻易获取一家公司的大量信息,常常以为对一家公司了如指掌,可是一旦真的有人跟你说,这家公司业绩增长很快,太牛了,今年又要开设新渠道,投资几个亿,还不赶快上车。这时候其实我们会陷入混乱,因为掌握的大量信息其实是孤立的点,没有框架,这就像盲人摸象,如果没人告诉你,还以为是只沙皮犬。在投资机构工作了一段时间,我整理出一套快速研究公司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不只是业务层面,这些经验也帮助我理性的判断遇到的人和事,打开了认知世界的另一道门,接下来我会把这些经验分享出来,大概有宏观格局、行业空间和竞争格局、商业模式、公司治理等几个方面。对自己是个思路整理,也希望能对看到这些思路的人有所帮助。如果你有所期待,评论区里别忘了给我留言!

杨贵妃

研究企业要区分愿景和事实

在分析企业的时候,许多投资者会犯一种错误:把愿景和事实混淆起来。简单来说,就是当人们在判断一家企业的前景时,主观认为“这家企业能够怎么样”、“通过怎样的发展能够达到怎样的状态”,而不去判断“这家公司现在的状态是怎样”、“未来的发展计划有多大的成功概率”。这种“把美好的想象当成一定会发生的事情”的做法,往往会给投资带来麻烦。愿景和事实存在差距举例来说,一家做某种产品的公司,目前市场份额很小。有投资者就会说,这家公司的发展空间很大。确实,市场份额小的企业有提升市场份额的潜能,但是为什么他的市场份额在过去一直很小呢?事实通常是,这家公司的经营不力、管理无序,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市场份额一直做不大。投资者应该看到的是这家公司市场份额不大,和导致这种问题的事实,而不是简单地看到“现在小所以将来可以做大”的理想。以宠物食品行业为例,这个行业的利润最丰厚的部分在于品牌、而不在于生产。也就是说,一家企业把食品生产出来,可能赚不了多少钱。但是有品牌信任度的企业,把生产出来的食品用自己的品牌卖出去,就可以赚到前者几倍的利润。这种利润的来源,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以及自己对产品辨别能力的缺失:消费者没法天天吃猫粮或者狗粮,然后观察自己的健康状况,所以他们就只能相信品牌。对于那些消费者比较能鉴别产品质量的东西,品牌往往就没有那么重要。比如买打印纸的时候,往往不会在乎品牌,会更看重的是性价比,因为你能明确分辨打印纸的质量。由于中国企业在宠物食品行业起步比较晚,因此这个行业中,品牌溢价最高的企业基本都是外资。这时候,行业分析中的“愿景和事实”的矛盾就出现了。宠物食品行业的愿景是,一旦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足够信赖的品牌,企业就能赚到很高的利润。但事实是,品牌的建立比产品的生产要困难得多,需要大量的商业经营、宣传、品质控制、长期的口碑和信任度等等。如果说生产是个力气活,那么品牌建设就是个艺术活。话说回来,如果品牌的建立那么容易的话,好品牌的利润率也就不会那么高了。愿景不是事实当然,这不是说“愿景”都不会成为“事实”。还是以宠物食品行业为例,当中国本土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以后,其中一定有一些佼佼者能够建立自己的品牌,赚到以前属于外资品牌的利润率。实际上,几乎每个行业的经历都是这样的:中国企业先做低端、然后慢慢往高端做,最后做出品牌来,其中华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这种过程必然是艰难的,而如果投资者看着一个“有愿景”的公司,就立即不假思索的给出“有事实”的公司才应该享有的估值和定价,那么这种投资无疑是草率的。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家公司宣布进军某个新行业时,不应该立即按照商业拓展成功的情况给他估值,而是应该计算,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当我们看到一家企业并购了一个有新科技的公司时,也不应该直接按照两家公司顺利整合的情况进行估值,而是要想想,如果整合失败,1加1小于2甚至小于1怎么办?在互联网经济盛行的时候,我们还经常看到有些公司,原本线下产品(比如衣服、鞋子、食品)做得非常好,却突然跑去收购一家网站、或者一家大数据公司。公司的愿景很好:线下产品发展太慢、利润率太薄,如果能把这种实体产品和新的数码经济结合起来,公司是不是可以辉煌很多年?但是,请注意“如果”两字。“如果”代表的是企业的愿景,是不是真能做成?投资者必须在心里打上一个问号。事实在很多情况下,线下的公司,其管理风格和科技公司有巨大的差异,一个传统企业收购一家互联网、大数据公司的结果,往往是前者很难有效管理后者,而在收购中付出的高成本也常常很难收回来。投资一定要看事实“把愿景当成事实”给估值,这种现象还经常是双向、而非单向的。也就是说,不仅是投资者在泡沫的驱使下,会有意无意地将“愿景”和“事实”进行误判,企业也经常会利用这种误判给出更多的“愿景”,以期得到更高的估值,以更贵的价格融资。在2000年以前的美股科技股泡沫中、2015年的A股小盘股牛市等市场中,这种现象一再上演。在科技股泡沫中,很多企业本身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的业务也很难和这些高科技进行整合,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但是有些企业因为知道投资者爱听怎样的故事,因此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业务往这个方面靠拢。而投资者常常也揣着明白装糊涂,明知道企业这样做对长远的发展有害无利(收购热门科技公司的价钱往往不低,一旦业务整合失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带来很大困扰,给新公司开出的高价码也会让老公司的员工蠢蠢欲动),也愿意借机炒一把股票:反正本来也没打算长期持有。所以,投资者在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时,一定要分清企业的愿景和事实之间的关系。尽管优秀的愿景往往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但是真正有大发展的企业毕竟是少数,而为虚幻愿景付出的高昂代价,常常被证明是得不偿失的。(作者系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证券时报》旗下专注上市公司新媒体平台

吴虞

评论:顶级私募机构是如何研究公司的?

来源:证券时报原标题:顶级私募机构是如何研究公司的?证券时报记者 付建利如何研究一家公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投研水平和投资业绩。很多时候,“如何做”比“做”本身是更重要的,方法论其实是行动的指南,方法论不对,做的太多,也没用。在投资这件事上,本质上是投资企业的股权,和企业一起成长,享受企业成长的红利,但大部分投资者其实是做不到这样的,即便是研究一家上市公司,如何研究就是一个很大的门槛。有的人会根据消息一把梭,有的人会看技术面,有的人会实地调研,有的人会坐在家里仔细研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各有各的道,不一而足。那么,顶级私募机构是如何研究一家上市公司的呢?近日和深圳一位顶尖级私募老总聊天,他今年主要重仓了港股和美股市场上的消费互联网公司,赚得不亦乐乎,这位私募老总已经54岁了,为何对这些新兴商业模式如此感兴趣?而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位私募老总是如何调研这些消费互联网公司的?按照他的说法,高端白酒和医药龙头股是“底仓”,这些资产可以至少保证获取平均收益,A股市场的医药股和科技股估值水平太高,超出了价值投资者的理解范畴,而要获取超额收益的话,港股和美股市场里那些估值水平合理又代表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资产,便成为上述私募老总的首选,显然,消费互联网成为他的首选。但如何去调研这些公司呢?除了研究上市公司商业模式、财务报表外,这位私募老总最依赖的一种调研方式,就是去跟一级市场投资互联网的大佬聊。当然,顶级私募老板的“朋友圈”是一般人比不了的,比如这位私募老板的校友、老乡、EMBA班同学中,就有不少是国内顶尖级PE机构的创始人或高管,以及知名上市公司的高管,这些人最了解新兴经济的动向,比如在了解一家运营外卖的公司时,除了做一般投资者必然要做的功课外,这位私募老板还向投资了这家运营外卖公司的PE机构负责人了解公司的最新情况,并且保持持续跟踪。毫无疑问,这种通过一级市场已经投资了某家公司的大佬去了解这家公司,绝对是最可靠的,信息最准确,也有前瞻性,当然,已经投资了一家公司的股权机构高管,也许会有意无意屏蔽掉不利于公司的信息,但作为顶尖级二级市场的私募,对此还是有保持警惕的能力的。说白了,这是一种运用产业资本的眼光来了解公司,而且无形中顶尖级一级市场的大佬实际上充当了二级市场私募的“研究员”,这完全是高配的节奏。当然,对于我们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不可能有这样的“朋友圈”,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种研究一家公司的方法论,我们也可以试着用产业资本的眼光去了解一家公司,比如去一家消费品公司的产业链上下游看看,去看看它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情况如何、口味如何,等等,多研究一段时间,才有可能看得更准,投资的胜算才能更高一些。

老流氓

96家公司获机构调研(附名单)

近5日机构合计调研96家公司,诺德股份、东鹏控股、航天宏图等被多家机构扎堆调研。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近5个交易日(1月12日至1月18日)两市约96家公司被机构调研,调研机构类型显示,证券公司共对80家公司进行调研,即83.33%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有证券公司参与;基金公司调研56家,位列其后;阳光私募机构调研41家,排名第三。机构调研榜单中,共有19家公司获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诺德股份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机构达到127家;东鹏控股被58家机构调研,榜单中排名第二;航天宏图、永兴材料等分别被55家、50家机构调研。机构调研次数来看,有6家公司被机构调研2次,分别是鸿路钢构、金风科技、亿田智能等,机构调研最为密集。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 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股中,近5日资金净流入的有6只,风华高科近5日净流入资金1.1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净流入资金较多的还有顺络电子、金科股份等,净流入资金分别为0.96亿元、0.89亿元。市场表现上,机构扎堆调研股中,近5日上涨的有12只,涨幅居前的有风华高科、安利股份、东鹏控股等,涨幅为16.24%、14.81%、12.88%;下跌的有4只,跌幅居前的有老板电器、永兴材料、伟星新材等,跌幅为4.69%、4.49%、4.39%。机构扎堆股中,公布去年业绩预告的共有5只,业绩预告类型来看,预增有2只。以净利润增幅中值来看,净利润增幅最高的是亿田智能,预计净利润中值为1.50亿元,同比增幅为52.57%。近5日机构调研股一览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数据宝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