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心理学研究论文发表,其中包括儿童发展、抑郁、焦虑、社交媒体、贫困、不平等等研究在内。然而,由于2019年是许多心理学发现的突破之年,因此它在任何其他时间段都显得与众不同。首先,精神病学家终于开始讨论抗抑郁药的广泛使用,以及它们是否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益。过去一年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社交媒体给人们带来的精神负担终于得到了科学的证明。除此之外,孤独感的蔓延也促使科学家们认真研究在这个不断联系的时代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疏远。因此,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最突出、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希望今年能为仍然没有答案的问题带来答案。也许,只是也许,其中的一些会帮助你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看待你的人生选择,并激励你最终放下手机,就像你妈妈一直告诉你的那样。关注生活技能训练营,了解更多。一、直升机育儿会导致孩子乱发脾气以及行为失控所谓直升机育儿,就是家长像直升机一样一直徘徊在孩子头上,包办孩子左右的事情。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花了8年时间调查过度控制的父母与孩子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孩子2岁时就开始直升机育儿的父母,会导致孩子5岁时情绪调节和抑制控制能力差。除此之外,这些5岁的孩子还报告了情绪和学校方面的问题。老师们注意到他们10岁时社交能力和学术创造力都很差。简单地说,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可能很差。研究表明,他们对应付压力毫无准备,容易对别人大发雷霆,这导致社交能力差,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轻松地交朋友。研究报告的合著者妮可·B·佩里说:“孩子们不想和其他无法控制自己愤怒情绪的孩子交朋友,一旦有意见分歧,他们就会打他们。”。在她看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孩子们在幼儿时期培养的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二、少刷朋友圈可增加你的幸福感抑郁,自尊心差和社交媒体之间的联系已经讨论了多年,但是,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前从未得到证实。去年,心理学家梅利莎·亨特(Melissa G. Hunt)进行的一项研究首次证明,Facebook,Snapchat和Instagram的使用会降低幸福感。在实验过程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143名本科生被随机分配,一组限制其Instagram,Facebook和Snapchat使用,每天不超过10分钟;另一组像往常一样使用社交媒体。结果显示,在三周后,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受到限制的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感显着降低。研究结果强烈表明,限制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以及任何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每天使用30分钟左右,可能会大大改善健康状况。研究背后的心理学家梅利莎·亨特(Melissa G. Hunt)说: “使用比平时少的社交媒体会导致抑郁和孤独感的显着下降。对于进入研究时更加沮丧的人们来说,这些影响尤其明显。” 结论?好吧,我们都应该放下手机,享受更多的现实生活。毕竟,科学证明对您有好处。三、多参加广场舞等活动可以极大地降低50岁以上人群的抑郁风险在12月发表的研究论文中,黛西·范库特(Daisy Fancourt)博士提出了抑郁与从事文化活动之间的联系。在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中,跟踪了2000人(年龄在50岁以上),以查看他们每个月参加了多少文化活动。每几个月参加一次戏剧,艺术展览,电影和其他活动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了32%。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活动的人,患该疾病的风险降低48%。该研究的作者指出,它描述的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但是结果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且有益。Daisy Fancourt博士补充说:“一般来说,人们知道少吃多餐和锻炼对身心健康有好处,但很少有人意识到文化活动也有类似的好处。四、睡眠不好的人更孤独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埃蒂·本·西蒙和马修·P·沃克决定研究睡眠不足与孤独感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在他们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邀请了休息良好和困倦的受试者进行脑部扫描,同时观察一个他们不认识的人。结果发现,疲惫的参与者更容易被陌生的人排斥,希望他们远离自己。除此之外,他们还报告说比休息良好的人更孤独。在随后的一项实验中,这位科学家还发现,其他人倾向于避开瞌睡的人:“那些对实验环境一无所知的人却认为睡眠不足的参与者明显更孤独,他们选择不与他们进行社交或合作。”更重要的是,据研究人员称,与睡眠不足的人接触的人会因此感到更加孤独。因此,睡个好觉会让你更具同情心,减少我们的偏见,让我们不容易被拒绝。五、与过去的信念相反,在彩票中赢得大笔金钱可以提高你的生活满意度40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人们普遍存在误解,认为彩票中奖会让人痛苦不堪。这种信念可能基于对较早一代彩票中奖的研究。但是,去年八月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了完全相反的证据。该研究的作者要求瑞典统计部门对该国三大彩票的获奖者进行长达十年的调查。然后,他们使用政府记录来跟踪获奖者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家们还为那些进入彩票但迷路的人检查了相同的指标,除了获得了小奖的人。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些结论:首先,赢得大笔奖金会带来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先前的研究仅显示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其次,赢了很多钱的人并没有立即兑现大部分奖金,相反,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花掉自己的财富。第三,许多人甚至不辞职,尽管他们的确工作量少一点,退休也早些。因此,这项研究证明了不那么浪漫的事实-虽然金钱无法买到真正的幸福,但它无疑可以提高您的生活满意度。六、电影中的暴力画面不会影响孩子的暴力行为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与普遍的看法相反,PG-13级电影不会使孩子变得暴力。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PG-13电影在1985年至2015年期间变得更加暴力,而谋杀和暴力的总体发生率却下降了。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指出,尽管孩子们可能会重演他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东西,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会倾向于变成暴力,例如欺凌。但是,其他研究人员对此表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电影中暴力场面的刻画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具有麻木作用。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暴力越多,受到的暴力影响就越小。波士顿儿童医院媒体与儿童健康中心主任迈克尔·里奇博士指出,这项研究试图简化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七、当你的手机不在视线之内时,与人聊天会更有趣科学终于证实了,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时候看手机会让你觉得没那么有趣。这项研究调查了智能手机如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研究人员邀请了300多人在咖啡馆与朋友或家人一起吃饭。有些人把手机设为静音模式并把它们放在一边,而有些人则把手机放在桌上。饭后,参与者填写关于他们经历的调查。然而,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令人震惊——把手机放在视线之外的人比没有手机的人更快乐,也更喜欢这顿饭。总而言之,这项研究得出了一个简单但坚定的事实:当你的手机不断侵入时,和人在一起并没有那么有趣。八、5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在乎自己的形象大约二十年前,人们普遍认为,直到9岁的儿童才能获得复杂的维护形象行为。但是,2019年3月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在5岁时,孩子们就开始了解形象在社交中的重要性。设置,并积极参与复杂的印象管理。该文章的共同作者艾克·西尔弗(Ike Silver)指出:“幼儿将根据观看者的不同来改变他们的行为,例如他们有能力读书或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这项研究是通过将儿童置于与名誉相关的情况下进行的,该研究表明,儿童可以以“令人惊讶的,有时是欺骗性的或战略性的方式”改变他们的行为。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儿童是否正在积极地欺骗他人,或者当他们通过炫耀获得一些好处时,他们只是更加友善。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理解父母和老师应如何与儿童接触,以鼓励良好的行为。尚不清楚儿童是否正在积极地欺骗他人,或者当他们通过炫耀获得一些好处时,他们只是更加友善。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理解父母和老师应如何与儿童接触,以鼓励他们表现良好。九、朋友圈的频繁使用与年轻女性的抑郁症症状,低自尊心和外貌焦虑有关instagram(国外的朋友圈)是使用最广泛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检查了自尊心低下与频繁使用Instagram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确定,使用上述照片共享应用程序可能会导致女性产生负面的心理后果。科学家对119位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的女性进行了调查,调查了她们对Instagram的使用,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状况。他们发现,平均而言,频繁使用Instagram可能导致自尊降低,抑郁症状,对外表的焦虑以及更多的身体不满。十、处于稳定的关系中的人会有体重增加的机会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发现,与单身人士相比,夫妻的体重往往增加更快。即使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夫妻俩比单身人士吃的食物更健康,但研究表明,夫妻俩的饮食也更多。人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恋爱关系的人不再“在市场上”了,所以他们不太在乎自己的容貌。而且,正如该研究的作者之一所说:“虽然家庭进餐可能包括更多的健康食品,例如水果和蔬菜,但与其他人相比,人们经常在别人的陪伴下消耗更大的份量和更多的卡路里。 ” 除此之外,还发现有孩子的人由于倾向于吃完孩子的饭菜和零食而体重增加。十一、童年时期的贫穷可能对老年人的认知技能产生持久影响根据这项研究,在贫穷中长大或在社会和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在认知技能测试中得分可能比其他人更低。这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20,000多名老年人(平均71岁)接受了测试。结果发现,在儿童时代经历过社会经济不利因素和困难的人,在认知测试中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老年人。这项研究增加了“不良童年经历”对儿童的破坏性影响的证据。该研究的作者补充说:“应该为面临社会和经济挑战的儿童提供更多资源,以应对他们面临的不利条件。”十二、不可信的八卦对个人评价有很大影响该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八卦和谣言是否影响了人们的观点,偏见和判断。在实验中,有关他们不认识的人的不道德行为的社会情感信息被口头传达给实验者。在第一个实验中,信息被表示为可信赖的事实(例如“他欺负了他的同事”),而在第二个实验中,通过使用某些单词(例如,据称)将信息标记为不可信的八卦。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即使信息来自不可靠的来源,谣言和八卦也都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观点。该研究的作者指出:“我们的发现表明,即使有意基于不清楚的证据,也倾向于进行强烈的情感评估和人为判断。媒体经常以表明信息的可疑性,从而避免可能的错误指控。十三、学生交朋友比成人快堪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杰弗里·霍尔(Jeffrey A. Hall)承担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即找出一个人交朋友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这是同类研究中的第一次,因为它不仅研究了哪些活动使我们更加亲密,而且确切地了解了相识成为朋友的时间。在大学的前九周中,霍尔每三周对11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然后,他给了355个成年人的一次性问卷,这些成年人在过去六个月中搬到了新城市。在调查中,参与者选择了一个或两个朋友,并报告了他们在一起度过的时间,他们进行的活动以及友谊的密切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大约需要43个小时,成年人大约需要94个小时才能将熟人变成休闲朋友。要从休闲的朋友过渡到朋友-学生需要57个小时,成人-164个。要使朋友成为好朋友或亲密朋友,学生需要119个小时左右,成人大约需要两倍的时间才能实现。研究人员认为,学生结交朋友的时间更少,因为他们与同龄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而且他们很可能高估了他们的友谊有多深。
参考消息网9月14日报道美媒称,地球上最灾难性的毁灭并非发生在恐龙身上。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大约20亿年前,大气的极端变化导致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死亡。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9月4日报道,研究人员在加拿大贝尔彻群岛的亚北极地区采集了有20亿年历史的重晶石样本。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之一、斯坦福大学博士研究生马尔科姆·霍奇吉斯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说,这么古老的岩石“锁定了一些化学特征”,这些线索有助于研究人员发现岩石形成时的大气状况。这项研究聚焦于一种被称为“大氧化事件”的现象:数十亿年前,只有微生物生存在地球上。当它们进行光合作用时,就改变了大气的化学构成,制造出它们最终无法忍受的过量氧气。微生物耗尽了它们制造氧气所需的养分,从而使地球的大气变得失衡。这导致生物圈——地球上的生命数量——“急剧下降”。科学家们现在还不确定下降的幅度有多大。霍奇吉斯说,研究小组的计算显示,在“大氧化事件”结束时,约有80%至99.5%的生物体消亡。它们实在太多了,而且产生了太多的氧气。研究人员是如何研究人类生存之前的地球状况的?他们把一个基于过去的研究显示当时大气中有多少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模型,与他们从重晶石中测量出的化学物质含量相结合,估算出当时有多少生命。霍奇吉斯说,这些发现比地球上大多数生命都要历史悠久,但它们与今天的地球有关,因为地球仍然容易受到大气变化的影响。海洋正在升温,这事关一些营养物质的丰富程度。海洋的径流也破坏了水下生态系统,威胁到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而这些生物体贡献了地球大气中一半以上的氧气。(编译/马丹)
相信大家都听过“伤仲永”的故事,其年少成名惊艳世人,但是长大后却变得泯然众人。很多家长也会因此疑惑,为什么小时候很聪明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笨呢?问题究竟出在哪呢?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家长们教育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与三观,但是有时候家长一些不自觉的做法,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哈佛大学曾做过一场名为“格兰特”的长达75年的研究,实验过程中挑选了哈佛大学本校学子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最终发现:其实这些外人眼中的学霸,并不是天生就拥有高智商,大部分逆袭的原因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而一些不好的家庭坏习惯,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笨。越来越笨的孩子,大多有以下5种习惯:一、每餐吃太饱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经常不管孩子饿还是不饿,一股脑地给孩子夹菜。可事实上每餐让孩子吃得太饱,反而会让孩子的身体机制进入懈怠阶段,大脑运转也变得迟缓。长此以往处于大脑发育中的孩子,很可能脑细胞会出现衰退现象,智力也很可能出现下滑。二、熬夜曾有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八十的家表示自己的孩子会熬夜。熬夜的原因一部分是作业太多,另一部分则是家长的诱导。部分家长下了班之后,很珍惜娱乐的时间。所以会熬夜追剧或者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但是家长的这种熬夜行为,会导致孩子也跟着兴奋,不想睡觉。长期的熬夜会引发孩子出现健康隐患,还会影响孩子的生物钟,让孩子白天困、晚上精神。并且睡眠不足会导致孩子的大脑的生长激素不能分泌足够的数量,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变得越来越笨。三、不吃早餐孩子们正处于一个快速生长的阶段,身体消耗非常大。前一天晚上吸收到的营养物质,第二天早上就会消失殆尽,所以孩子们需要用早餐获得开启一天的能力。部分家长因为工作,以及图省事的原因,有可能会导致孩子隔三差五吃不上早饭,或者吃得很敷衍。这样长期的敷衍,会导致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开始滞缓。还会导致孩子的大脑吸取不到足够的能量,活跃度下降,影响听课状态,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四、压制孩子的负面情绪因为辅导功课的原因,家长很容易与孩子发生争吵,,孩子难免会哭泣。但是大部分家长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就感到很头疼,就会开始恐吓孩子把眼泪憋回去,说一些类似于“我给你三个数,把眼泪逼回去”的话。但是哭泣是人体自我调节的一种发泄途径,家长压制孩子的负面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对于家有男孩的爸妈来说,他们很可能会认为男孩必须坚强,从而会说一些男孩哭没本事之类的引导话语。长此以往孩子遇事不敢哭,只会憋在心里,很容易出问题。五、不喜欢阅读很多家长会执着于教育孩子要爱上读书,却忽略自身对孩子的影响力。试想你让孩子看书,然后作为家长不仅不看书,还在玩电子设备,孩子看在眼里,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孩子变聪明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行万里路,另一个就是读万卷书。阅读是孩子得到知识的主要途径,每个人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知识储备都来源于阅读,阅读会让孩子的大脑得到启用,锻炼逻辑思维,越来越聪明。而反过来,天生智商高的孩子长期不阅读,他的知识面就会开始变得狭窄,思考能力开始下滑,变得越来越笨。中国文学巨匠巴金小时候,他的母亲很重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总是把优美的诗词念给孩子听,巴金就跟着边看边读,最终在母亲的引导下,成为了文学大家。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根据相关证明,电子书籍很容易被遗忘,纸质内容更容易加深孩子的印象。著名心理学家珍妮教授曾提出过“阅读发展阶段理论”,证明:9岁是阅读的重要分水岭。因此家长们不要错过这个关键时期,错过很可能导致孩子与阅读无缘。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准备什么类型的书籍去阅读呢?古人曾说“不读书者鄙,不读史者鄙”.哈佛大学也曾对1000名学霸做了相关调查,结果发现他们都有从小阅读历史书籍的好习惯。所以想要孩子明智,历史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少家长反应自己的孩子一看历史书就犯困,所以我找到了一本漫画形式的历史绘本《历史画中话》。《历史画中话》这套书是一本漫画故事书,将历史中流传的故事以漫画的题材来展现,从盘古开天讲到了三皇五帝,又讨论到了每一个朝代。全套书共有20册,前10册主要内容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下10册内容为:大秦国、东汉、西汉、三国。全套书情节起伏活灵活现,让孩子了解历史的同时,更贴近了诸子百家的大思想。欢迎想要解决更多育儿难题的家长,关注与评论,如果有所收获,请分享给更多的宝爸宝妈!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从古至今,很多人都相信人的身体中是存在“灵魂”的,认为即使有一天肉身死去了,“灵魂”仍然是不灭的,不过,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其实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灵魂说”已经不再令人信服了,不过,一切研究却让这一切,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研究发现:人死后仍有意识存在通过国外的很多实验数据,研究者发现,当死者刚刚停止生命特征的时候,这个时候,周围的声音可能会让他们所有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刚刚去世的人,可能会听到医生在宣布自己死亡,甚至会听到周围亲人朋友的哭喊声。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而且国外的“濒死”实验就更加令人不可思议了。很多经历过“濒死”的人,在被重新救醒后,都会表示自己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他们口中的“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根据描述,虽然这些人从未彼此见过,而且也没有什么联系,甚至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描述的“另一个世界”却都惊人的相似,都表示自己进入到一个洞穴,然后顺着前方的光亮前行,最终来到了洞口,就看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新世界”。甚至还有一些经历过“濒死”的人,在醒来后表示,自己看到了自己被抢救的全过程,甚至连抢救自己的医护人员长什么模样,有几个人,都可以准确描述出来,这也是非常令人不可思议的,要知道,明明是躺在急救室里被抢救,又是如何亲眼看到自己被抢救的呢?于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或许可以证明人类是真的拥有“灵魂”的,认为“灵魂”会在肉身死亡,或者是“濒死”的时候,离开人体。那么,假设真的如此,那么,人死后又是去了哪里呢?对此,来自国外的一个科研小组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人死后可能进入到宇宙之中,真的是这样吗?人死后去了哪里?“God does not play dice with the universe”,是爱因斯坦的名言之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上帝不会掷骰子”。这句话最早出现,是在1926年的12月4日,当时爱因斯坦写信给另一位著名科学家马克斯·玻恩,后者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不过,爱因斯坦却并不认为世界是没有规律的,相反的,爱因斯坦认为世界是存在规律的,而且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也就是都有着自己的规律。此后,很多科学家都为了维护爱因斯坦的这个观点,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之后,伴随着量子力学研究的发展,很多科学家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最终在2009年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精神状态中存在着量子相干效应。更加直白一点来说,就是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人类的神经系统中具有量子物质,而这些量子物质,说白了就是很多人认为存在,而且一直受到争论的“灵魂”。研究者表示,其实人类的大脑就是一台量子计算机,而人类的意识,则是这台量子计算机中的某一个程序,虽然肉身,也就是量子计算机的载体死亡了,不过,这个程序却并没有消散,反而会在肉身死亡后,以量子物质的状态,重新返回到宇宙之中。这个理论也是著名的Orch-OR理论,虽然一直到今天为止,仍然有很多人反对这个理论,但是仍然也有不少的支持者,因为或许这个理论,是目前可以解释那些濒死者为何会在醒来后,不约而同地描述出“另一个世界”,或者是表示自己看到抢救过程的原因之一。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支持Orch-OR理论的人,都认为当人去世后,就会进入宇宙之中,变成了由量子物质组成的意识体,而且会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人真的有“灵魂”吗?虽然在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灵魂”不应该存在,但是,的确有很多解释不清楚的事情。比方说在美国,一名来自加州大学的科学家Charles Tart,就曾经进行过相关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一名表示自己经常“灵魂离体”的中年女性。为了确认她是否真的“灵魂离体”,Charles Tart将一张写有5个随机数字的纸条,放在了高处的架子上,实验对象是没有办法看到的,而在Charles Tart写这几个数字的时候,周围也没有人,同时,实验对象在实验期间,也是无法和人进行沟通的。这意味着,除非是真的“灵魂离体”,可以让实验对象看到高处的纸条,否则是绝对不可能猜对全部5个随机数字顺序和内容的,因为这个概率仅有十万分之一。不过,最终实验结果令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甚至会觉得有点可怕,因为实验对象在实验开始后的第四个晚上,表示自己经历了“灵魂离体”,然后准确说出了纸条上的5个随机数字,而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或许真的只能用“灵魂”来解释了。而早在100多年前,就有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灵魂”的存在,这名科学家是来自美国的Duncan MacDougall,他通过用精准仪器的测量,发现当人死去后,体重都会减少21克。于是,一直到今天为止,很多人在提到“灵魂”的时候,都会说“灵魂21克重”,不过,后来很多科学家都表示,这个实验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当人去世后,体内的热气体会逸出,这个过程中,自然就会有所损失,体重减少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所以至今这个实验结果也是饱受争议。那么,你认为“灵魂”是否在真的存在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科学家发现免疫系统不仅对身体健康很重要,与精神状态也有紧密联系。一份研究找到了免疫系统与大脑之间物理层面的连接通道,揭示了两个系统互相依赖的关系。人们已经看到,COVID-19病毒的流行不仅造成公卫危害,对人们精神健康也造成了打击,使很多人感到焦虑和抑郁。9月发表在《自然-免疫学》期刊上的研究,发现一种名为IL-17的免疫分子,在免疫系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IL-17是细胞因子的一种,也就是信号蛋白,协调免疫系统对炎症的反应。科学家知道,脑膜里充满了不断地制造IL-17的T细胞gdTcells。这份研究决定深入研究gdTcells。为了了解这些细胞对行为的影响,研究组改造老鼠分别缺乏gdTcells或IL-17,进行一系列测试,检验它们在记忆力、社交行为、觅食和焦虑各方面的表现。结果显示,缺乏这两种物质的老鼠,除了焦虑以外,其它方面并无差别。比如,当老鼠面临进入一块暴露空地的选择时,正常的老鼠仍挨在有护栏的一边,而改造过的老鼠则进入了暴露的空地。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华盛顿大学的利马告诉在线新闻网Inverse,这说明gdTcells以及它们所产生的IL-17,“随时在感知环境信号”,帮助机体保持生存的警惕性,抑制任何冒险的行为。研究人员还进行了其它一些实验,比如移除老鼠大脑中响应IL-17受体的神经元,并注入可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细菌,结果也显示,IL-17分子有助于规范行为,是神经元和免疫系统通信机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实验显示,大脑和身体的联系比我们以前所知的更紧密得多。资深研究员基普尼斯说:“我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大脑的状态,而且取决于免疫系统的状态。当身体不适的时候,我们会有感觉,这是大脑和免疫系统有关联的最基本的互动。”在遇到特定的刺激下,免疫系统将向大脑送出多种不同的信号,让大脑改变功能,随之改变我们的行为。研究人员打算接下来了解这种分子对人类焦虑情绪的影响。
好奇心影响着从我们的人际关系到我们的教育的所有方面,但是要扎根放在显微镜下学习并不容易。不过,借助Wikipedia,研究人员现在所做的只是探索两种主要的好奇心类型。使用Wikipedia浏览作为一项观察活动,并使用一种称为图论的数学技术来正式对其进行制图和测量,观察到149名参与者在21天的时间内每天进行15分钟的浏览,总共覆盖18654页。根据好奇心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将个体分为了两种先前确定的类型:“忙碌的人”探索大量多样的信息,而“猎人”则在获取信息时保持专注知识。生物物理学家丹尼尔·巴塞特(Danielle Bassett)表示: “维基百科允许内向和外向的人在好奇的实践中享有平等的机会,这是其他好奇心研究的局限性,而无广告的搜索引擎则使人们真正成为了自己好奇心的船长。”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过将页面记录为节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Bassett和她的同事们能够在他们的志愿者池中找到忙碌的人和猎人-那些倾向于在Wikipedia周围跳来跳去的人和那些更可能保持密切联系的人页面。但是,参与者并不总是坚持一种或另一种行为,研究人员想找出原因。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在研究开始之前使用了一份给参与者的健康问卷,其中包括寻找社交互动和承受压力的话题。根据调查,填补特定知识空白的需求似乎推动了猎人式的行为,而寻找全新信息的愿望则表明了Wikipedia浏览的忙碌式风格-在节点或页面之间进行了更大的飞跃。巴塞特说: “我们假设,由于寻求感觉,或者白天对新颖性和新信息的渴望,可能会导致从猎人式向忙碌型转变。”这项研究之所以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是,它着眼于好奇心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像以前的研究那样,通过参与诸如提问,玩琐事游戏和闲聊等活动来量化好奇心。这些发现在许多方面都是有用的,包括为教学方法提供信息-特别是在如何最好地展示知识和资源以及如何支持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方面。好奇心也与情绪健康息息相关:好奇的人往往对生活更满意,而焦虑则更少。通过确保信息以可访问的方式可用,我们可以激发好奇心,同时促进满足感。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David Lydon-Staley说: “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知道如何在课堂上使用这些信息,但是我希望它能阻止有好奇心和好奇心的人的想法。”
据心理学专家长期研究结果发现: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学历和能力,也不是家庭背景,而是这两个字——态度!正所谓:态度决定人生高度!你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心理学家指出:积极的态度能帮我们获得健康、快乐和富有;而消极的态度带给我们的只会是疾病、痛苦和贫穷。要想改变我们的人生,其第一步就是要改变我们的态度。只要态度是积极的,我们的世界也会是光明的。心理学家说:“态度决定高度”一个人,要成功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只有态度端正,才能实现目标,达到目的。有一位衣衫褴褛的断臂青年来到一个妇人家乞讨。那妇人见他虽身有残疾,但身体还很健康,年龄也不大,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便对他说:“我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给你,但是后院里有一堆砖请你帮我搬到前院来,到时候你可以得到1块钱。”年轻人有些为难,妇人接着说:“一只手也可以劳动,不能多拿可以少拿,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年轻人听后便开始用一只手搬砖,妇人的孩子见了想去帮忙,没想到却被妇人拦住了。一下午时间过去了,那些砖都被年轻人搬到了前院,妇人拿出1块钱给他说:“这是你的劳动所得。”年轻人拿着钱心情激动地对妇人说:“谢谢你让我知道了自己不是一个废人。”十几年时间过去了。一天一个衣冠楚楚的人拿着许多礼物来到妇人家,他西服的一只衣袖空荡荡的。见到妇人后他万分感慨地说道:“当年你让我搬砖使我找回了自我,让我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从此也改变了我的人生。”生活中,人们犯的最常见、代价最高昂的错误就是认为成功只是依赖某种特殊的才能、某些自身不具备的素质。其实成功的要素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就在于你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因此请记住: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态度决定高度!心理学家说:“态度决定你的命运”在我们周围,经常有不少人轻视自己。心理学家在过去接到的来信中就有一个难得见到的极端轻蔑自己的例子。那是一位女性写来的。以下是那封信的片段:我相信这封信不会直接到达你的手上,但我还是写了。有件事使我苦恼不已,那就是我对自己完全缺乏信心。我觉得自己很愚昧,没有资格获得上帝的爱。我常想,上帝为什么让像我这样的人活着,我是为了什么生到这个世间来的。我也想过自杀,但我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我相信自己应该立刻实行先生所说的积极思维。我常听说先生在卡片上写一些字句给某人,使那个人得到很大的鼓励。能不能也为我这么做呢?我读过很多先生的书,可是实行起来却很困难。我总是抱着否定性的看法,很早以前就是这样。请你帮助我。心理学专家依照她的请求写了一张卡片,建议她经常带在身边,要常常(尤其就寝前)大声念出来。不论她不信任自己的念头是多么根深蒂固,在写给她的话中所包含的积极思想,往往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给她的卡片上写的文句如下:我喜欢自己。我相信自己。我是造物者创造的。造物者绝不会创造坏东西。造物者创造的都是杰出的。所以我也很杰出。我的心里也有自然的完全性。我爱人生、爱人类。我有潜能。能把事情做得很好。我是幸福的。我心中充满了感谢。我自尊自重。这位女士照卡片上说的去做了,现在她已逐渐摆脱了严重的自我蔑视。凡对自己缺乏信心、无法自我控制或者永远无法忘怀失败的人,都需要做根本的自我改造。人本来每天都在变化之中,使自己永远处在悲惨状态,实在是一件很愚昧的事。任何人都能改变自己。我们都能改变,我能,你也能!记住,态度决定你的命运!心理学家指出:人与人之间原本没多大区别,只是由于各自做人做事的态度不同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结局。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非常重要。什么样的态度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发展和前途!- The End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请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由两个宾夕法尼亚州立研究所(Penn State Institute)领导的研究人员小组称,诗人和词曲作者可能倾向于将艺术重点放在激情和浪漫上,但可能是一整天内那些散发着短暂的爱的感觉与心理健康有关。计算和数据科学(ICDS)研究人员。他们补充说,这一发现有一天可能导致旨在促进幸福的干预措施。在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与那些感到“高深的爱”(即在日常生活中简短的爱情和人际关系经历)的人相比,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要高得多,其中包括目标感和乐观感。恋爱分数较低。他们还发现,具有较高的爱心感的人倾向于具有较高的性格外向性得分,而具有较低的感觉爱心感的人则更有可能表现出神经质的迹象。“我们在研究爱情时采取了非常广泛的方法,”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和ICDS教职员工共同聘用的助理教授Zita Oravecz说。“从概念上讲,每天感觉到的爱情都比浪漫的爱情要广泛得多。当您与他人发生共鸣时,这就是您生活中的那些微小时刻。例如,如果您正在与邻居交谈,并且他们对自己的幸福表示关注,那么您可能会对此产生共鸣并将其体验为一种爱的感觉,这可能会改善您的幸福感。”研究人员认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受试者的爱情经历基线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表明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爱与联系的例子的推动者可能也逐渐提高了受试者的整体被爱感。反过来,感觉到的爱的更丰富的体验与心理健康的改善有关。奥拉维奇说:“这是我们在正念文献中看到的,当人们被提醒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事情上时,他们对那些积极的事情的整体认识开始提高。” “类似地,“只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恋爱时刻,我们还可以提高人们对爱情在日常生活中整体积极方面的认识。这种影响在两项研究中都重复出现,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恋爱的认识是:今天的生活本身可能是一种干预,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提高人们的爱恋程度。”研究人员在当前的《人格与个体差异》一书中报告了他们的发现,并补充说,由于这些研究仅显示了爱与幸福之间的相关性,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建立因果关系。如果建立更牢固的联系,研究人员表示可以设计可能的干预措施,例如向人的智能手机发送定期提醒,以引起人们对他们在那一刻可能正在经历的爱情的关注,以提高心理健康。为正念和感恩而设计了类似的干预措施。该团队依靠智能手机技术从参与者的日常生活中收集数据。在第一个研究中,他们招募了52个不同年龄的人。第二项研究由160名本科生组成。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和ICDS共同聘用助理教授蒂莫西·布里克(Timothy Brick)表示,参与者在四个星期的时间内全天接受了六次随机提示,以评估感觉到的爱和幸福。他补充说,全天随机发送这些消息对于管理期望偏差的可能影响至关重要。布里克说:“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很重要。” “如果参与者在一天中的某个特定时间希望打来电话或发短信,他们将不再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做出反应,而是期望得到提示并对该期望做出反应。”布里克说,一个月中全天从200多个主题中多次收集数据可以产生很多数据。同样,这些日常的爱情经历在研究期间往往会发生波动,这可能导致研究人员称其为“嘈杂的”数据。布里克说:“测量心理量通常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对自己头脑中的情况并不总是很了解。”Oravecz补充说:“但是有了正确的统计方法,我们就可以开始质疑诸如爱情或同情心之类的困难构想,并希望建立干预措施来促进它们。”为了分析大量的嘈杂数据,研究人员使用了细微差别的统计工具。根据Oravecz的说法,研究人员专门使用了贝叶斯潜在随机微分方程模型来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并确定发生在其下的过程。她说,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帮助科学家研究复杂的社会系统,这些系统通常涉及产生复杂,高度可变数据的关系。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随着社会科学家开始从可穿戴设备上的传感器中收集大量现实世界的数据,这种统计方法可能会得到更多使用。研究人员使用了ICDS先进计算机基础设施的计算资源进行分析。
这两年,不断有大型互联网公司批量裁员消息曝出,其中开发岗位是重灾区,而被裁撤的开发人员中,绝大部分是 35 岁以上的程序员。对很多人来说,35 岁是一个坎儿。为什么 35 岁之后的程序员不是很受欢迎,人们也给出了很多种答案。而实际上,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那些曾经风华正茂的年轻人,35 岁之后,“工作能力”可能确实比不上新生一代了。近日,来自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通过对 1890-2014 年 4294 名职业象棋选手进行的 24000 场专业比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在 35 岁会达到巅峰,随后一路下降,并且45 岁之后下降的速度开始明显越来越快。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人类的认知能力在不断增强,比如说,对于 1870 年代出生的人,1970 年代出生同龄人的认知能力要高出 8% 左右。相关研究论文以“Life cycle patterns of cognitive performance over the long run”为题,于 10 月 19 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众所周知,人类的认知能力在生命早期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强,并在生命的晚期逐渐衰弱。那么,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具体是在什么时间开始衰弱的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神经科学的学者们,因为客观地动态评估人类的认知能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此前关于人类认知表现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也比较少,证据非常有限。为了客观地动态评估人类的认知能力与年龄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 1890-2014 年,这 125 年间超过 24000 场国际象棋比赛的数据,和 4294 名参赛人员做出的 160 万次象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棋手动作和专业的国际象棋计算机动作,就可以得出棋手认知能力的数据。至于为什么选用国际象棋,研究人员表示,“在我们的经验模型中,我们依赖于专业国际棋类的数据,因为这是人类脑力活动的典型证据。同时,我们数据库中已保存了近 125 年世界象棋大赛的所有数据,如果将一个人的动作与目前强大计算机的动作进行比较,我们就能得出一个很客观的认知评分。”在评估棋手认知能力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仅挑选了每局对战中,第 10 步和第 100 步之间的动作,以排除棋手受棋谱的影响。同时,研究部人员还排除了 3422 名出场少于 5 场比赛的棋手。结果发现,人类生命周期内的认知能力呈现驼峰形变化。在 0-20 岁之间快速增长,20-35 岁之间缓慢增长,35-45 之间缓慢衰退,45 岁以后快速衰退。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对于后来出生的棋手,他们认知能力的表现要显著高于 1870 年出生的棋手。例如,1870 年代,棋手的动作与计算机动作的吻合率在 44% 左右,而 1960 年代,棋手的动作与计算机动作的吻合率已经达到了 50%,到了 1990 年代棋手的动作与计算机动作的吻合率甚至超过了 55%。不过,到了 20 世纪末,棋手们的认知能力似乎发展越来越快。对此,研究人员认为,“为什么近年来,人们的认知水平显著增加?这可能和近年来各种国际象棋培训机构软件的可及性有关,我们的成长环境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科技的发展也影响着我们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这一模型并的趋势并不能代表未来。”同时研究人员认为:“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没有质疑经验的价值,事实恰恰相反。我们知道,随着计算机和国际象棋程序的出现,国际象棋的备战和练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的数据表明,人们现在成长的条件,包括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都会影响到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总而言之,研究人员基于对大量国际象棋选手长期认知能力的分析和评估,建立了人类认知能力随年龄发展的趋势模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生命周期的认知能力呈驼峰形变化。并且,人类认知能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过去 125 年间有所增长。参考资料:https://idw-online.de/de/news756183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0/13/2006653117
这两年,不断有大型互联网公司批量裁员消息曝出,其中开发岗位是重灾区,而被裁撤的开发人员中,绝大部分是 35 岁以上的程序员。对很多人来说,35 岁是一个坎儿。为什么 35 岁之后的程序员不是很受欢迎,人们也给出了很多种答案。而实际上,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那些曾经风华正茂的年轻人,35 岁之后,“工作能力”可能确实比不上新生一代了。近日,来自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通过对 1890-2014 年 4294 名职业象棋选手进行的 24000 场专业比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在 35 岁会达到巅峰,随后一路下降,并且45 岁之后下降的速度开始明显越来越快。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人类的认知能力在不断增强,比如说,对于 1870 年代出生的人,1970 年代出生同龄人的认知能力要高出 8% 左右。相关研究论文以“Life cycle patterns of cognitive performance over the long run”为题,于 10 月 19 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众所周知,人类的认知能力在生命早期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强,并在生命的晚期逐渐衰弱。那么,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具体是在什么时间开始衰弱的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神经科学的学者们,因为客观地动态评估人类的认知能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此前关于人类认知表现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也比较少,证据非常有限。为了客观地动态评估人类的认知能力与年龄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 1890-2014 年,这 125 年间超过 24000 场国际象棋比赛的数据,和 4294 名参赛人员做出的 160 万次象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棋手动作和专业的国际象棋计算机动作,就可以得出棋手认知能力的数据。至于为什么选用国际象棋,研究人员表示,“在我们的经验模型中,我们依赖于专业国际棋类的数据,因为这是人类脑力活动的典型证据。同时,我们数据库中已保存了近 125 年世界象棋大赛的所有数据,如果将一个人的动作与目前强大计算机的动作进行比较,我们就能得出一个很客观的认知评分。”在评估棋手认知能力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仅挑选了每局对战中,第 10 步和第 100 步之间的动作,以排除棋手受棋谱的影响。同时,研究部人员还排除了 3422 名出场少于 5 场比赛的棋手。结果发现,人类生命周期内的认知能力呈现驼峰形变化。在 0-20 岁之间快速增长,20-35 岁之间缓慢增长,35-45 之间缓慢衰退,45 岁以后快速衰退。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对于后来出生的棋手,他们认知能力的表现要显著高于 1870 年出生的棋手。例如,1870 年代,棋手的动作与计算机动作的吻合率在 44% 左右,而 1960 年代,棋手的动作与计算机动作的吻合率已经达到了 50%,到了 1990 年代棋手的动作与计算机动作的吻合率甚至超过了 55%。不过,到了 20 世纪末,棋手们的认知能力似乎发展越来越快。对此,研究人员认为,“为什么近年来,人们的认知水平显著增加?这可能和近年来各种国际象棋培训机构软件的可及性有关,我们的成长环境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科技的发展也影响着我们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这一模型并的趋势并不能代表未来。”同时研究人员认为:“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没有质疑经验的价值,事实恰恰相反。我们知道,随着计算机和国际象棋程序的出现,国际象棋的备战和练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的数据表明,人们现在成长的条件,包括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都会影响到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总而言之,研究人员基于对大量国际象棋选手长期认知能力的分析和评估,建立了人类认知能力随年龄发展的趋势模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生命周期的认知能力呈驼峰形变化。并且,人类认知能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过去 125 年间有所增长。参考资料:https://idw-online.de/de/news756183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0/13/200665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