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年初面向高榕资本研究院(以及部分投资团队)作交流的文字纪要,主题为《我的行业研究方法论》。该交流持续约八小时,文字纪要约八万字,涉及宏观、产业、产品,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我们作一定删减,并根据时间顺序逐步整理出。目录一、关于研究阿丽塔仙子精灵反乌托邦洛丽塔二、什么是研究话语体系行业划分知行合一虚假世界你做不出成果只恨黑夜太漫长观察生活解放天性/当众孤独/时刻准备着游戏规则与市场机制三、核心方法论(基础)驱动力与信号验证核心驱动要素草根调研代理变量假说成长红利/ABH效应四、核心方法论(进阶)影子魔法与水晶球人民币汇率问题毛利杠杆与库存周期晴雨表宏观经济问题社会文化问题金融反身性与产业反身性精确的错误与模糊的正确话语体系的损耗数据挖掘五、核心方法论(艺术)非线性外推PE是什么成长与周期股票价格估值上帝视角数字货币的例子价格决定预期差投资五要素六、小结待续……注:本文为目录中的第一章与第二章,约1.2万字。第一章:关于研究阿丽塔放个视频给大家看,我用抖音自拍的阿丽塔,抖音的美颜算法很强,看完电影后,我就想到“抖音或成最大赢家”,因为看到阿丽塔首先想到的就是抖音的大眼瘦脸。我还有一些,大家也可以拍一些,女生肯定可以拍的,不管是不是因为美颜总之抖音能看到很多美女,抖音会帮你发现自己的美,为什么火是因为这是一个好产品。我穿的这件蓝色毛衣也是一件典型的“软妹服”,我们后面也要讲到。现在我们就开始讲行业研究方法论吧。过去我在很多场合讲过我的研究成果,但这是第一次讲研究方法论。我会结合做产品的一些经验,以及过去在券商的一些经历和案例。首先大家想一个问题:什么是研究?以及什么是好的研究?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天遇到一个关乎生死的重大问题,只有一天的时间解决,他会用95%的时间去研究问题是什么,再用5%的时间去解决问题,我很认同这一点。就是95%的审题和5%的解题。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搞清问题是什么,当问题被界定清楚时,答案便显而易见了,你离问题越近,就离答案越近。我们现在讲研究方法论,我们可以把“研究”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一下,研究以及好的研究其本身到底是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问题界定清楚时答案便显而易见。还有一句话是“万解皆可包,唯有题无价”,即所有解决方案都是可以外包的,提出关键性问题才最有价值。很多时候,我们面临一些困扰,你想该怎么解决,你潜意识里有一个问题,但可能并没有仔细界定这个问题,包括现在我们讲的到底什么是研究?我们还可以举个例子,比如什么是爱情?以及什么是二次元?什么是萝莉?什么是社交?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又是新零售?仙子精灵什么是爱情?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爱情,即便没有经历过也至少向往过,知道爱情“大致”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当问到什么是爱情时,你脑子里会蹦出很多概念,很多感动,那到底什么是爱情?我和朋友做过这个事情,一天他问我什么是爱情,我们几个朋友回答是美好是痛苦,是希望是绝望等等,每个人都在说,最后差点声泪俱下。你发现爱情场景中的点点滴滴太多,是我人生的希望,是我人生的绝望,是我的全世界也毁了我的全世界,是精神交流,是肉体融合,是小鹿乱撞,也是胃痛,失恋的时候胃是会痛的。说到爱情脑海里会出现大量场景,对应的词便会蹦出来,到最后越来越深刻,你就接近崩溃了。所以我这里提到了很多词,是阳光明媚,是乌云密布,是喜笑颜开,是声泪俱下,是轰轰烈烈,是万劫不复,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比如,爱情到底是漫不经心还是掏心掏肺呢?阿丽塔就是掏心掏肺,看到一个帅哥就爱上了,缺乏爱情经验的人几乎都是这样,男人也是如此,看到漂亮妹子就会喜欢,然后不切实际地追求,搞得双方都很尴尬,但这也恰恰是最宝贵最美好的经历,所以爱情是包含很多方面的。然而,在今天掏心掏肺的纯情却被称作舔狗。这是因为,爱情游戏的本质在于你需要“漫不经心”。爱上一个人时,你会变得卑微,因为你把所能想到的所有最美好品质,全都赋予了你最深爱的人。这是矛盾,也是人性无法逃脱的宿命。所以我说爱情是不稳定的存在物。热恋很幸福失恋很痛苦,这和投资很像,投资赚钱和亏钱的感觉与热恋失恋高度一致,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进而有天堂和地狱同时存在的反差。真爱像稀有金属一样难以以单质形式保存,条件苛刻,你需要很好的经营,但大部分人都很着急。所以对于爱情,我说她是森林里的仙子精灵,如果有生之年你曾经遇到过她,曾经看见过她,这是“曾经”这个词在你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次使用场景。因为你可以骄傲地说出,我曾经相信过、看见过爱情。现在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定义本身就是主观的,并不严格存在一个客观世界,正因爱情的这种主观性,最近流行在任何一句话后面都加上“像极了爱情”就立即深刻起来,也是这个道理。投资,像极了爱情。那什么是美女呢?其实类似,金融市场选股就是选美,其实就是你要去关注“主观”是什么而不是“客观”是什么。其实不仅资本市场,互联网以及2C的产品,都是在判断大众主观在如何变化,那什么是美女?我不展开了,我讲一下结论。首先我们讲的是异性眼中的美女,男人眼中的美女首先是长得好看,这没问题,但美女最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什么呢?是“社会属性的难以接近性”。比如你的亲妹妹长得再好看你也不会对她有什么想法,因为社会关系太接近,这是结论,原因在于“美”是“感而不应”。具体我不展开了,因此美女界定核心恰恰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反乌托邦那什么是社交呢?我在《社交产品方法论》中已经阐述,相信大家也都看过了。当我们提及社交时,不同人心中会有不同概念,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无论是为了避免交流时各说各话,还是更重要的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首先都要界定问题。社交产品有多种界定方式,我从技术逻辑界定成通讯、媒体与交友三大类。通讯是既定社会关系沟通工具,媒体是社会化传播工具,交友是社会关系扩展工具,三者有区别,但正因他们都与人类社会活动有关,并通过互联网完成,所以我们都叫它们社交产品,但三件事背后的产品逻辑和技术逻辑都是不一样的。通讯产品出现需要计算平台级技术进步,这是怎么超越中国移动的问题。社交媒体依赖平台内技术进步,从3G到4G再到5G,抖音全称叫抖音短视频,和当年快手GIF一个道理,GIF是3G环境的产物,短视频则是4G环境。接下来抖音一定会把“短视频”三个字去掉,就像快手去掉“GIF”一样。交友产品则是另一逻辑,其实我们可以出一道题,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完全与其他几项不一样的选项:微信、微博、抖音、陌陌。你会怎么选?不同视角不同答案,但有一个“更深刻”的答案。你可以选微信,因为是熟人社交,是即时通讯。你可以选微博,因为是最大的舆情平台,社交媒体。你可以选抖音,因为是短视频。如果我选,我会选陌陌。因为他有着更深刻的差别。陌陌和其他三个产品之间的差别已经上升到了“阶级关系”。我们说这么多年,即时通讯一直被很好的满足,社交媒体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到今天唯一没有被解决的,就是交友问题,包括婚恋。App Store社交排行榜基本上是最浪得虚名的排行榜,因为除了前面的一些产品外都是“垃圾”。这个品类太缺产品,永远是“今夜寂寞”、“同城约”等字眼,因为交友需求从来就没有被正真满足过。这也是为什么交友类产品,永远是一波一波,爆发之后又掉下来,水分蒸发剩下淤泥变成酱缸,陌生人社交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都会短一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在于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交友类产品的创新与酱缸周期,也源于陌生人社交的根本矛盾:社会化大交友与优质的脸和钱的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大家都要找最好的脸和钱,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就是“阶级关系”。这是交友类产品和社交媒体以及即时通讯的最大区别,因其涉及社会关系拓展,阶级性是社会规律,永远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很喜欢反乌托邦模型,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社会模型。阿丽塔也一样,人们想去一个地方,但不让去,但可以通过参加比赛去,目标明确,反而简单了,只是现实社会比这个复杂,真是像极了爱情。洛丽塔什么是萝莉呢?萝莉(可爱的低龄少女)一词源于洛丽塔(小说)但不等于洛丽塔,更不等于穿着Lolita裙子的人(lo娘)。刚才大家提到最近在调研Lolita用户,在做用户访谈,其实了解圈子的最快方法就是进入这个圈子,调研会因为技术问题失真,事实上大多数调研都难以接近真相。真正的用户调研来自一种“主观感知”能力而非客观统计学调查。因为永远无法通过抽样接近客观真相,只能形成主观感知能力来判断真相,类似金融反身性原理,这是一种社会反身性。我过去买了很多Lolita裙子和Cosplay裙子作收藏,最近我开始尝试。我对漫展很了解,也知道大家为什么要去漫展,但这更多是一种理性认识,或尚不深刻的感性认识,直到穿上裙子那一刻,我才真正获得了感性认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穿上裙子那一刻,你开始发自内心期待漫展,因为你开始渴望展示自己,开始思考如何变得更美。哪怕只是通过拍照及后期做出完美的平面效果,而不是在现实中,但这件事情,也已经足够引人入胜。我妹妹玩了十年Cosplay,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她的大多数作品在我看来并不是特别的“完美”,后来发现男女审美并不一致,进而在视觉展示上(包括角色选择)追求的重点就不一样,女性更多追求 “华丽大气”,而非“吸引力”。这也是我开始“穿女装”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在试验自己心中的审美风格。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完美女子形象,我还不曾遇到你,便只能先把自己变成你。很短的Lolita裙子,运动鞋,上身吊带(JSK无袖),里面T恤,手持宝剑向你跑来,然后启动法拉利带你认识更多萝莉。你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会踏着七彩祥云来娶你。我的意中人则是一个盖世萝莉,我相信有一天她会开着法拉利,身穿短裙丝袜,脚踏AJ,带我认识更多萝莉。所以大家应该去买点裙子,Lolita/JK制服/汉服还是Cosplay用户很多是学生,买裙子还会有经济压力,在座的各位都不会有压力。这恰恰是了解圈子、研究用户的真正捷径。大家也可以多参加漫展,漫展信息可以看喵特APP。五年前我说过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漫展正像当年中国三四线城市电影屏幕一样快速增长,2012年便诞生了10亿票房的电影《泰囧》。去年中国漫展已经办到了3822场,除去一、二线城市外仍有2322场。下一个趋势是电竞中心。第二章:什么是研究话语体系现在我们回到开始的话题:什么是研究?我把研究分成三类:一是大家日常口中所说的“这个问题研究一下”,即工作和生活中都会出现的我们叫它“①求真态度”。后面两种则是专门的研究职能:一是“②学术研究”,另一种是“③商业研究”,券商研究、以及买方(包括一级市场)自己的投资研究都是商业研究。学术研究好理解,今天我们主要讲商业研究。以及更关键的,商业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差别。这里我会结合一些二级市场的例子。记得刚进申万研究所时,领导就给我们强调要完成学术研究到商业研究的转变。券商招人强调实习经验,一是行业节奏快没人有时间教你,二是学术研究到商业研究之间有一个鸿沟,最好在工作前你就已经跨越了这个鸿沟。但正如申万研究所的优良传统之一,申万(至少在早年)招人最不强调实习经验,甚至你最好不要有任何实习经验,学生就好好完成学术研究,申万的培训体系能在三个月内帮你完成学术到商业的转型。这一点是非常对的,研究能力相通,如果没有接受过规范的学术训练,你很难完成好的商业研究。如果你在学校混日子是很难做好研究的,做商业研究时你会一脸懵逼,你要重新进入一个探索过程,因为研究是有经验的,有习惯的,需要一个持续训练的过程。商业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区别是什么呢?我的总结是:商业研究需要有①可操作的②经济利益。你不能研究了半天,一点操作性都没有,同时背后要有经济利益,这是和学术研究的最大差别。学术研究就像一个大圆,你在圆的边缘上往外做了一点点贡献。这些东西可能当下没有经济利益,也没有操作性,但把人类知识往前推了一点,这就有学术价值。商业研究则要有可操作利益。金融市场比较直接,可以买卖,产业也是类似,上马什么项目进入什么领域,都要有可操作的经济利益。因此切勿陷入探究本身的快感中。探索求知是很快乐的,但商业研究不能只是快乐。举个例子,二级市场事实上你在哪个行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职业生涯高度,比如航运这个行业,周期是三十年,你如果进入这个行业时恰逢下行周期,下行周期十年,直接超过了你的职业生涯,那你就有点麻烦了,虽然你依然可以研究的很快乐。行业划分二级市场大多券商都会对行业进行全覆盖,因此会有好坏行业之分,秘密就是你要进入好的行业,我入行看的是钢铁行业,在明确知道这个行业“没有前途”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呆在这个行业,因为我想学一下产业链。这也涉及申万的人才分类策略,行业划分整体涉及上游领域(资源品)、中游领域(制造业)和下游领域(消费品)。一般学经济的人去看上游,其更受宏观经济影响,如钢铁、有色、煤炭、建材、石油等。钢铁行业事实上属于中游制造业,但在实务中仍放在上游资源品领域。我的专业是世界经济,因此在实习时就去了钢铁行业。学管理的人看下游,如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旅游酒店等,因其更受消费者市场影响。有工科背景的人则去看制造业,这一点好理解,“复合背景”在投资领域一直很吃香。TMT则跨越上述三个品类。但正如申万研究所的另一个优良传统,事实上申万可能是所有券商里招募“工科背景”最少的券商。这涉及券商行业研究的本质。券商行业研究的本质是金融研究。你需要懂行业,但你更需要懂金融,你做的研究实际上也只是金融研究,即你所在行业及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如何影响了预期进而影响了股价?这又涉及另一句申万名言:证券研究的直接目标是寻找预期差。行业知识都可以学,金融素养则更加重要(当然也可以学)。申万领导曾说只有三个行业需要有相关背景,一是医药,二是化工,三是电子勉强需要。不是因为这三个行业无法临时学,而是临时学起来太耗时间,事实上只有医药研究员需要相关背景。我正式入职前领导一度问我要不要转去化工行业,我诧异这不是需要相关背景吗?领导答只要你高中是理科生就可以了。我还是选择留在钢铁行业,因为我在钢铁行业实习了很长时间也在宏观部门实习过,有一个自己的宏观与产业链研究体系的搭建过程,钢铁行业受宏观驱动,上游涉及铁矿石和焦炭,下游涉及房地产、基础建设、造船、汽车家电、轻工业等,几乎涵盖所有上中下游产业链。我后续转行互联网行业研究,也受益于钢铁行业的训练。我研究互联网行业的时间很短,但做出了一些成果,很多人问我怎么做的,事实上就是源于钢铁行业的研究基础。行业研究是你要去洞察一些东西,即便你在航运行业,你也可以去搞清楚波罗的海指数以及世界经济周期,这背后都很有价值。知行合一讲到这里,我们要讲一个东西叫知行合一。前面讲商业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差别在于是否有可操作的经济利益,即正确把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事物=客观+主观+主客观之间的裂痕。如果说谋士在知,主公在行,那么研究是认识世界,产业化是改造世界。知和行本身有一个交集,好的学术研究和商业研究都在这个交集里,学术研究的范围比商业研究大,且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在这个交集里。前面说的研究三种类别中的“求真态度”即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态度。就像投资经理肯定要做研究,但他需要的是 “求真态度”而不是专职的研究工作,把他分工出来就是商业化研究,但好的“研究”一定是和执行高度相关的,你研究到极致时你已经在做这件事本身,而不再仅仅是“研究”了。某件事做的非常好的人,他一定明白其中的秘密与Knowhow。你做研究也是在逼近这个状态,即不仅“知”,还要“行”。最好的研究就是最好的执行,反之亦然。从这个角度看待,你就会发现研究并不是一个“后台”,而是问题的核心,如果你能做到“知行合一”你就很厉害。人都有舒适区,当你研究的很快乐时你要小心了,你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研究在操作性上的价值,事实上你要明白主观和客观之间存在的裂痕,我们永远只是在逼近真相,但你自己要明白到了什么程度。二级市场的研究都是进行获利交易,股票你买卖就行了,但炒股票实际又很难,因为你只把握了50%的概率。基本面你把握了80%,但股票价格=价值+套利+情绪——申万研究所,它由三部分组成,并且还天天变,这就变得高度复杂了。所以股票研究本质在于研究预期的变化而非基本面的变化,只是后者影响了前者。你可以把一个问题研究清楚,但你必须明白你研究清楚的东西在整个决策系统里占了多少比例,它可能只占了20%。如果你以为你搞清楚了80%,那就是在自娱自乐,在搞行为艺术。但如果你真正搞清楚一个极小的部分,至少你在这一点上你是知行合一的。由于我们当前在探讨“研究”,我便把“研究”和“执行”在逻辑上做了区分,事实上两者没有区别也不该有区别,研究者和执行者都是从两个方向无限逼近价值实现。只是当他太难实现的时候,我们便区分了职能。知行合一并不代表时时刻刻需要“有用”,大部分基础研究在当下是无用的但在某时某刻是无价的。但这涉及另一个话题,即创新是边缘溢出。当“暂时”无用的研究一旦完成“边缘溢出”便实现了价值,基础研究在等待“边缘溢出”,“知行合一”在创造“边缘溢出”。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我们还要问一下什么是爱情?因为如果你连什么是爱情都搞清楚了,还有什么东西搞不清楚? 虚假世界这个世界是虚假的。前面我们讲到互联网行业和钢铁行业(以及周期品行业)的差别,一个是研究主观世界,一个是研究客观世界。周期品行业要不断逼近经济运行的平均水平,互联网则要不断逼近大众心理的平均水平,前者是客观世界,后者是主观世界。互联网是主观世界好理解,事实上经济周期也是主观的,都存在反身性原理。文化流行存在反身性,宏观经济也一样,经济规律、政府调控、主体行为共同构成反身性,包括凯恩斯主义与奥地利学派的差别。巴菲特说,大部分投资人是不看年报的,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不认真和不用心的,投资领域无论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都是如此,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在干一份工作,只有极少数人用心,或者说,大部分人待在虚假里。奥地利学派讲,大家看到经济下行后政府会增加支出或扩大信贷,但经济规律是经济进入衰退后必须通过萧条来完成市场出清,让非理性行为得到清偿,经济自然会快速复苏。经济高涨时大家都觉得自己牛逼,进行了不必要的扩张和资本开支,借了不必要的钱,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这么干,你觉得你不干就落后了,就完蛋了,所以你也去干了。之后一定会带来问题,金融经济互为表里,之后就没钱了,这个过程就是市场出清,让犯错的人付出代价,从而减少总供给。市场萧条后自然就会再起来,但如果去救的话,问题就会更大。想想个人借贷就好理解了。用于消费而非价值创造的贷款,如果继续提供信贷,无异于延缓更大问题。奥地利学派就是说什么都不要管,市场出清后自然会快速复苏。现实中更多是皇帝的新装,这一点非常关键,但这一切又是“合理”的。你做不出成果现在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好的研究?我们来看看一九法则,以及199法则,世界永远是两极分化的。市场上1%的人赚去了99%的钱,0.1%的LP赚去了99.9%的钱,全球化和AI又加速了两极分化。研究也是如此,大部分研究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是不用心的,资本市场的“虚假”程度只会远超你的想象。如果给好的研究一个定义,我叫他“建体系,出思想”,这句话也是申万研究所提出来的。申万要求研究必须建体系、出思想。当然即便在申万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也是少数。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知行合一,研究本身是一种艺术,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艺术家(投资也是如此),绝大部分人包括在座的部分人做不好研究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常态。这个世界上90%的研究只是在“提供信息”,也即一份工作。9%的研究给人启发,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建体系”。只有1%的研究令人惊愕,我们叫他“出思想”。这便是研究三层次。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所以大家在做研究的时候,并不要默认你能做出什么成果,因为大部分人都做出不成果,包括投资也是如此。你必须明白这一点,你到底是那90%,9%还是那1%,你需要努力,以及判断自己的天赋领域,亦或是满足于只做那90%。高中艺考生越来越多,但大部分成不了艺术家,甚至只是为了逃避文化分数。即便上海戏剧学院这种层次的表演系和导演系学生毕业后不少也只能干着不相关的工作(技术进步会逐渐改变这一点),播音主持专业大部分毕业后也并不在从事主持人工作,央视、卫视的主持人要求很高,大部分人也不愿去基层电视台或相关领域,最后也就从事了其他职业。研究也是如此,研究和做学术一样需要天赋,研究和投资事实上都是高阶工作,是一件门槛很高的事情,只是中国经济过去的加杠杆使得很多高阶职业变成了一份日常工作进而误导了很多人。大家都知道一级市场大部分人都投不出好项目,但很多人并不明白事实上大部分人也做不出研究成果,因为投资与研究本无区别。VC投资是认知、圈子、阅历的综合结果,而不是一份工作,研究的迷惑性也在于让人误以为只是一种脑力劳动,只要高学历就可以完成。研究恰恰涉及前文说的主观世界与反身性甚至“边缘溢出”,如果把研究一词换成“深刻洞察”就好理解了。研究的基础是获得信息和整理信息,当你对信息和逻辑理解非常深刻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有自己的体系,比如什么是社交、什么是爱情,他一定是一个逻辑体系,你首先需要把它界定清楚,比如我们说社交包含通讯、媒体与交友,通讯依赖计算平台技术进步,媒体依赖平台内技术进步,而交友最后还是一个阶级矛盾的问题,这样就是一个体系。但很多研究也都能形成让人启发的体系,这还不够,最高阶段则是出思想,即你的研究成果成为了一种思想。做研究你必须要求自己建体系出思想,否则你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我们刚才讲的商业研究,不仅指卖方研究,而是指商业价值导向的研究,买方研究(包括VC)本身也是商业研究,必须产出商业价值。只是卖方研究你还必须把它搞得很牛逼的样子,比如一篇报告50页甚至100页,要显得牛逼,但如果只是内部汇报你的逻辑与洞察,一般3-5页足以。卖方研究出于要显得很牛逼,要把一些方方面面展开,把一些基础信息和补充信息附上,这也是有价值的,但核心还是体系与思想。大家可以尝试找一个领域或一个点进行深入洞察,你搞懂它后,他一定是一个高度简单和高度容易理解的结果,这些洞察就是有价值的,作为内部汇报的话你可以在附录里附上补充资料,逻辑和洞察本身则是简单却富有启发的结论。你可以提供信息,但这只是基础工作,你要知道如果没有体系,没有思想,你的研究就真的没什么用。研究是跨越主观和客观的鸿沟,大家想想如何建体系与出思想,强大的洞察力其实是一种性格特点,所以研究要靠天赋,我叫它“只恨黑夜太漫长”,即一种神游的感觉和创造心流的过程。我们前面讲研究要避免陷入快感,是不要让快感成为研究本身,但研究一定是有快感的,对“真理”的追求,朝闻道夕可死矣,你会一晚上不想睡觉,就像小学生想到明天要春游的那种感觉。只恨黑夜太漫长去年5月份朋友圈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大致叫悲催的成年人,什么做PPT到凌晨然后电脑坏了,很多辛苦感人的画面让大家共鸣,我当时也转了,但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正能量,一点都不辛苦。这种只恨黑夜太漫长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也是你人生中最奢侈的一段经历,只有在你最年轻的工作时期你才能体会到,加班到两三点万籁俱静身心合一的专注感觉。这也非常有利于你的职业生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职业习惯都是在工作最初的2-3年内形成的,你如果没有找到只恨黑夜太漫长的感觉,那很遗憾。什么是青春?不计回报的努力还能让你感到快乐便是青春。研究是一种天赋,事实上就是一种快速进入“神游”状态的天赋,本质是一种感知能力。我们前面说无论是互联网泛娱乐产业,还是周期品制造业,到最后都是一种对大众心理和社会反身性的感知能力,研究的天赋即强大的感性感知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反复强调什么是爱情,当你开始思考什么是爱情,你开始声泪俱下,爱情便深刻地理解清楚了。有中学生问我语文不好怎么办,我说你去失恋一次语文成绩就会上来,失恋后内心会有源源不断想要表达的东西,你文采会变得很好,语文成绩就上来了,本质是感性化能力上来了。人类强大的情感能力在经历痛苦后都会表现出来,所以失恋是很多人的人生转折点。所以研究对我来说是一件高度感性化事件,我研究问题时经常听一些很中二的歌曲,非主流三巨头,徐良、许嵩、汪苏泷,即能让你快速进入青春期思维模式的歌曲。青春期是大脑算力即流体脑力的巅峰,我们虽然过了青春期,但可以通过歌曲进行超频。十几年前我用500倍杠杆炒外汇,全是手动高频交易,几秒钟下单,十几秒后平仓,我必须听着马克西姆钢琴曲,大声快节奏的音乐能让人进入一种失去自我的状态,然后下意识建仓平仓,我叫它“用感性祛除感性”。如果说研究靠天赋,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还有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怎么去做点事情呢?我叫他观察生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一词来自表演学,演员需要塑造各种没有经历过的角色,他必须通过生活中的点滴观察进行积累,比如街头遇到乞丐,和他交流,看看他在干什么,看到建筑工地进去搬搬砖,你要深入生活的点点滴滴。前面聊到调研Lolita用户,调研本身是一种观察生活,但要做好一个调研本身,真正的观察生活就是亲自去尝试一下Lolita。你自己穿一次Lolita可能才会真正明白,为什么要穿裙子?为什么要省钱买裙子?是因为虚荣吗?部分是,但更多是因为让你发现了自己的美,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你开始变得自信,开始很热爱这件事情,进而开始热爱生活。你开始找到了生活中的闪光点,你找到了甚至找回了少年心气,找到了疲惫生活中最后的英雄梦想。TFBoy很多粉丝是中年女性,杨超越有很多国企男性粉丝,SNH48有很多富二代粉丝,为什么,因为杨超越给了我们平淡无奇一眼到头的生活中带来了那么一点点英雄梦想,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那些还会闪光还有盼头的瞬间。明星只是一个法相,那么杨超越就是一个很好的法相,你追的不是一个明星本身,而是提醒你追求心中最后的梦想。明星就像一尊“佛像”,佛像本不是佛,佛像只是提醒你要敬畏心中的佛法,因为每个人都是佛,见性成佛。“偶像”就是“像偶”,一个你想成为的更好的自己,如果你正处青春期,家穷人丑,成绩还不好,如果你还不追星,你的青春期那不是一事无成?当然为什么会这样是家庭教育进而阶级关系问题。但不管怎样,追星已经是一件非常可爱的事情了,因为每天叫醒你的不再是闹钟,而是梦想。蔡徐坤也是如此,其实不用质疑现在的男性偶像为什么越来越女性化,这本身是女性消费主义的崛起,把男人打扮成洋娃娃,是因为要给女性消费。所以买裙子也是观察生活,当你观察生活到极致时,你就是一个演员了,你也是一个对产业、产品和用户非常有洞察的一个人。除了观察生活,表演学里还有“解放天性”和“当众孤独”两个要素,以及我加上的“时刻准备着”。解放天性/当众孤独/时刻准备着“解放天性”作为表演第一课,简单说就是让你彻底放开,以便塑造任何与你人格性格不一致的角色,往往通过极端的表演行为来训练。比如先想象出物理上与精神上难以忍受的场景、角色行为和角色特点,然后再演出来,把视觉上和精神上最难以忍受、甚至摧毁价值观的场景自然地表演出来,那么解放天性训练就完成了。“当众孤独”作为表演第二课,简单说就是做到不受大众和旁观者影响严格遵循内心。在舞台上严格按照剧本完成角色,不受台下万千观众的唏嘘、质疑、称赞、吹捧等行为的干扰。最后我再加上了一个“时刻准备着”,这其实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提法,即时刻保持状态。商业上也是如此,成功者往往都在争议中成长,因为他们解放了天性,也完成了争议中的成长,因为他们做到了当众孤独。好的研究者/执行者也是如此,因为一个极致的研究者本身就是一个执行者。这三点本身又是和“观察生活”相关的,你要做好研究,或者说知行合一的话,首先你要做到观察生活,深入生活。更高阶段你则完成了解放天性与当众孤独,你成为了一名演员,你与这个世界已经融为一体。我一直说研究是高度感性化事件,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互联网与新兴产业,其本质都是用你的内心去同步这个世界的频率,感受这个世界(包括大众主观世界)的震动,进入群体共鸣,完成连接,完成你的心灵与这个世界的连接。这个世界天地万物都在相互作用,你要做的只是融入这张大网。所以让你买裙子只是很基础的一件事而已。好的研究者/执行者首先是一个观察者,最优秀的则是一名演员。游戏规则与市场机制讲到感知能力,申万在选择研究员时会有心理测试,横向思维看策略,纵向思维看行业,以及横向思维看包含产业链多的行业等。策略分析师必须相貌英俊,行业分析师则必须练好唱歌,这些都是研究中的Knowhow,某种程度也是一种游戏规则,当然更大的游戏规则在商业本身,尤其是资本市场。证券分析师本质是在做销售工作而不是研究工作,原因一方面在于前文说的大部分人是做不出研究成果的,另一方面在于,这个世界大多时候比我们想想的虚幻,当大家都活在虚幻中的时候,真相便不再那么重要,大家只是在玩一个游戏而已,各方也只是在相互配合完成这个游戏。也正因为此,超额收益永远只属于少数人。这让我想起《寒战》里梁家辉的一句台词:“我服务香港警队30年,认识不少人,也得罪不少人。不过在这30年里,我学会了一件事,就是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明也好,暗也好,第一步学会它,不过好多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知道为何?自以为是。第二步,就是在这个游戏里面把线头找出来,学会如何不去犯规,懂得如何在线球里面玩,这样才能勉强保住性命。”但我今天不是在讲职业生涯规划,我是在讲研究,道理一样,任何事情,你都要搞清楚其背后的秘密,包括研究的规则,研究的方法,你都要理出来。但这又涉及到一个驱动力问题,我叫他市场机制。卖方研究有外部客户作为驱动力,这一点很重要,就像任何创业的成败,本质都源于是否存在巨大的外部需求推动,外部需求会推着你走,推着你成长并给你足够容错率,这就是市场机制。一级市场VC研究团队的驱动力来自哪里?来自内部投资经理和合伙人吗?我认为这个驱动力不够,优秀的人才是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但这种驱动需要建立在外部环境的催化下实现,也即大量需求和倒逼机制,这是一个关键话题,即对内服务的研究团队的驱动力来自哪里,相比外部市场的强大驱动,内部需求、领导评价等驱动会显得不足。注意,这并不涉及“自我内心满足”和“外部评价满足”的个体心理学差异,内部需求的评价对个体来说也是一种“外部评价”,该问题本质上涉及的是,对内服务的研究团队其所在机构能否源源不断产生强大需求推动研究团队成长,因此对内研究团队要是未做出什么成绩,原因可能是来自机构本身而非研究团队本身。但最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讲了这么多,事实上还没有真正开始涉及研究方法论,而更多是关于方法论的方法论。下面,我们开始正式探讨“研究方法论”。待续……
本文与大家分享我总结过去认真研究多个案例最后得出得出的一套实用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在我的事业上帮助特别的大,在工作结果上取得许多不错的成就。不管是做哪些项目,方法论都能贯通运用。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以下几点:研究对手的正确思路是怎么样的?如何找到其他更多类似的对手信息?研究对手应该把精力主要放在哪里?通过研究对手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我记得接到第一份工作面试邀请就是要做一个竞品分析,于是我去花了很大精力去搜索和报名课程为了快速了解如何做竞品分析研究对手,但是一直都会陷入为了分析而分析的死循环中。我总结了过去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手的方方面面都过于大而全容易出现主观因素的分析评判,没有客观数据支撑过于套用模式化的分析仅停留在分析层面,无法为下一步落地执行提供方向这是很大部分人现存的共性问题,比如很多人做出来产品不懂得如何推广和开展工作,甚至看着别人做自己也瞎跟着做,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却得不到好的回报。为什么要研究对手?“模仿”是成功的最快的捷径。研究竞争对手的好处在于清楚掌握对手的精力都花在哪里?他为什么会成功?我们该如何模仿学习并超越他。接下来与大家分享我总结过去认真研究多个案例最后得出得出的一套实用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在我的事业上帮助特别的大,在工作结果上取得许多不错的成就。不管是做哪些项目,方法论都能贯通运用。一、总体思路总结一句话就是:研究、模仿、超越。我们研究竞争对手,并不是为了了解他最后得到的数据结果,最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对手,你要清晰的知道你要花精力投入哪些工作,才能取得不错的回报。对手主要花精力在什么地方?怎么做的?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我们该如何才能跟上对手的脚步,如何学习他的模式?乃至创新超越他。二、清楚研究目的和对象首先你需要对自己研究对手是为什么的理由要很清晰,是为了新产品上市营销?更新迭代?具体工作等等;另外必须清楚知道你要研究的对象是谁?首先你要非常清楚你的研究目的是为什么。为了新产品上市营销?更新迭代?或者更具体的某项工作效率的提升方法?那么要从研究哪些对象入手?有的行业存在业界闻名的龙头企业,但不一定是研究对象,要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结合,目前我存在哪块地方薄弱,谁做得好我就研究谁。如果不知道研究对象该怎么办?可以这样做:(1)确定研究关键词比如我的研究目的是研究业内多少家做逆向分析的公司产品的技术优势和营销渠道去优化我们的方案。那么可以以针对受众领域或者运用技术的关键词为切入方向,看前3页(30)名,如果一家公司内容、产品做得好那么可以通过业界知名度来了解的。(2)搜索并除掉大平台的搜索结果在得到许多的信息时候,要分辨出哪些是无效或者与自己研究目的不相关的信息并过滤。比如我找到的有存在大型平台网站的信息,大型平台网站有大量的外链,也就是有太多人为此平台做了流量引进,平台自身流量很高,不一定是这个对手的真正实力,因此需要排除。(3)筛选如果你找到10家竞争对手,其实还有很多家是你的对手,那么如何找到类似的竞争对手呢?比如借用工具:这是一个研究网站概况的分析工具,能够查出类似的网站信息。混进行业群沟通我会进入一些专业的主流的论坛、互动性较高的社群中了解大家评价高的一些对手信息比如QQ的搜索功能就很强大,能搜索按地区分类等筛选功能。找到前30名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进行筛选与横向对比,最后选出如15名、5名等重点研究对象,开始深入的研究分析。三、研究对手的策略研究是为了摸清竞争对手的底细,那么策略就是从你想具体研究对手某点的历史发展历程入手: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发生了什么变化?他获得什么成绩?他做了什么内容?内容主要来源自哪里?成绩的主要收益来自哪里?营销渠道和推广方式是什么?最受客户欢迎或者批评的内容是什么?结合自身情况,我该如何学习?现在我会以www.hexagonmetrology.com.cn 为例研究他是如何做的。我会对网站的综合数据进行分析——如域名、服务器注册时间、网站收录情况、收录数量、权重,网站的流量评估、网站的主要来源、网站的主要推广(获取的外链有哪些?)、竞争对手网站的历史变化情况、关键词排名设置、社交流量等数据类的分析。(1)网站的域名/服务器注册时间主要是了解基本信息,和开始时间之后的竞争对手的变化情况(历史)与我们现阶段情况是否值得学习。利用工具查询,如可以用whois来查询:https://whois.net/或者https://whois.aliyun.com/(2)了解网站的收录情况——知晓业界知名度分析步骤:看总体的网站数据分析总体流量趋势大不大用户平均访问他网站的时间(越长越好)页面访问数量(看的页面越多、粘性越强)跳出率(越低越好)如该网站主要是以百度收录和搜狗收录为重心,正好一个是百度收录权威最大,因此绝大多数人搜索相关词条时候能够匹配它得到流量,搜狗则是做移动端如微信的搜索,因为360管家和浏览器的性质,国内绝大多数pc电脑都安装了360,因此pc端的外链都以360为主。那么我们在做内容的渠道投放的主要精力就可以以360和搜狗为主,然后百度做好收录情况方便用户搜索得到更多我们的信息。(3)网站的流量评估与主要的流量来源——分析出对手的占比都在哪里发力分析流量什么内容?比如你分析了竞争对手,你发现这个行业的主要流量来自SNS,数据告诉你的就是你的发力点就是在SNS在,而不是SEO上,花时间在SNS比SEO的回报同等时间更大,接下来知道主要流量在SNS上,还要看SNS上到底哪个平台给对方奉献最大的流量,是facebook还是WeChat等等。如果是facebook那么就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上面去模仿他们的套路,用户的参与度是怎么样、怎么互动?那我就可以学习他的方式和我的客户互动。对手最火的内容是什么?原因在哪里?我们如何学习?1)比如我现在要分析对手网站的主要推广,使用工具ahrefs插件网站的推广渠道推广类型做推广的方式我会先了解他在哪些渠道做了推广,以什么样的方式做推广,推广的效果怎么样?渠道的质量如何?如图所示,该对手主要以花费精力在垂直行业门户网站、国家学术学会网站、产业展览会、技术交流论坛、采购供应网为主,还可以继续去研究这些渠道的用户质量如何,这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分析谁给对手做了推广,带来流量。这个流量主/平台的质量怎么样?是否也可以和他一样做?给他带来流量的渠道总览给他带来最多流量的渠道排名某个渠道的信息如图我可以看到一些大平台如1688、头条、中国科学网等具有大量搜索量的平台为对手铺了渠道,还可以了解哪些平台给他做了多少的外链,如图国际金属加工网给对手做了接近10000的链接,当平台用户搜索的时候就能够了解到该网站。我们也可以反推回去去了解流量主的内容,通过竞争对手来研究流量主,我们是否也有机会去做。(5)分析对手最火的内容是什么?最受用户使用和关注的方面,分析出哪些是最受欢迎或者议论最多的分析目的:知道最火的内容后,可以去模仿他的类型、受欢迎的内容,使用方式等等,把精力花在最有回报的付出上面。如我使用的工具去分析对手最火的内容:客户点击量最多的页面点击量最多的页面内容热门点击页面内容的推广方式我们通过研究对手最火的页面,去了解他极具竞争力的内容是如何做的,如果是网站来说就是他的内容文案,排版布局,用户评价等。还可以利用反推法去了解他最火的内容都做了哪些渠道的推广,从中学习模仿他的做法,花精力做最高效的事情。(6)分析用户最关注的内容用户最关注的与热门不一定相同,热门是用户关注最多的内容,而现在是分析出哪些是对手花精力最多的方式。如被用户分享最多的内容,你可以研究他是如何规划的,如何获得流量,而且找到好的内容之后,你也可以利用反推法去和他做一样的方式,看哪些人做了推广链接,你也可以进行合作规划。花精力最多的推广方式总览花精力最多的推广方式的详情四、总结研究目的就是摸清想要做的方向,首先知道自己的精力应该花在什么地方。从哪些地方重点分析?他的历史变化情况是怎么样的?做了什么样的内容?分别是哪些人给他做了流量,以什么样的方式做?我们如何学习?这些人是谁?背景怎么样?谁带来的效益或者流量高,我们该怎么做?对手花最多精力在哪些方面,又做了什么样的方式推广?我们如何借鉴?用户评价最多的、分享最多的内容是什么?最受欢迎或者差评的内容是怎么做的?又是谁对此做了推广?我们如何学习或者改进?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研究输出你的结论和落地方案,从研究到模仿再到超越。这个方法论的使用不仅仅能够调研市场、产品,还可以用于选择合作伙伴甚至一个项目的研究,那么就需要分析他的数据真实性,查数据转换量,需要不断的灵活变通。上面是我总结的心得,一套实用的研究方法。当然遇到具体的情况要具体分析,仍然有千万种方式能够解决,我相信只要抓准方向把精力花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共勉!本文由 @曹大大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人和人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对事物的看法,不同的认知导致不同的行为, 不同的行为带来不同的结果,加以时日,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如果不在方法论上提升上自己,不能看出自身的局限,很难走出自己为自己设的套。在方法论上,最用有的研究就是对“道”的研究,道是统领一切的根本,所有的方法,术都在道之下,始终如一的运用道做事,运用道来指导人生,做事,就会取得了不起的结果。道从来都是简单的,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对的。 哪性只有一任何一个角度看有问题的话,那就不是真正的道,还要继续提炼,总结。道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虽然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但是指导万事万物变化往复的规律却是一成是不变的。运用道的同时,要看具体的环境及具体的事情,要因时因地调整,如果过于刻板的执行,就会出问题。 问题在于人,不在于道。大道至简,大道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法自然。 道从来不偏向任何人,只是看谁做事更符合道,最终由自然来判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阴阳转换;平衡失衡;动静相宜;有利失利;都是道在动态的平衡中,道最重要的概念是保持平衡。人的思维中二分法是不利于得道的,二分法把事物判断为非黑即白,但是事物在变化过程中,在由白向黑转化,或者由黑向白转化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同的状态,会产生不同的相。 但是由于固有的观念,或者为了简化,就会认为事物只有黑,白两种状态,这样会错失很多判断或者决定的机会。动态的状态才是事物真正存在的状态,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最终在找到平衡点后,直到打破这个点,又会进行再次的动态过程。道就是根据现象来观察到背后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才是真正的规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状态是最有利于观察道的状态。 并非万物不在心中,而是万物在观察时才进入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才是一切的理,道在一切万物之中。人人心中都有圣人, 这个圣人,是指道。 因为圣人就是最接近道的人,故而孔圣也只是道的符号,王阴明先生也只是道的符号,要从这些圣人身上汲取道的力量,方能成全自己的道。十人心中有十个道,并非哪一个是对或者错,很多人从自己的角度来评判别人,指出对错,其实如果换在对方角度,也许就不是同一个结果了。
文化哲学要在鲜活的文化实践中深入研究,在普遍联系、辩证思考中深入研究,在整体和系统中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哲学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文化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概括起来,用得较为广泛的主要有三种方法。实践的方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重要的方法论。文化作为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本身就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反映。不同文化是不同实践的产物,也反映着不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实践中孕育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反映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实践。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哲学研究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将其作为根本方法,立足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深入鲜活的文化实践一线,深入研究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及其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信仰等文化现象和文化事实,从而揭示人类文化的丰富内涵、发生原理、前进方向,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辩证的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中。文化领域普遍联系的有机性尤其鲜明,因而文化哲学研究要坚持普遍联系的方法,在文化赖以存在和由其所构成的社会联系中去研究,不仅研究社会文化现象和文化事实,而且研究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有关现象和事实。例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命的理解,既要从新时代的文化视角去把握,又要从新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视角去认识,还要从当今世界发展、变革、调整的视角去理解。批判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重要体现。马克思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文化哲学研究要把当前的文化现象、文化事实作为研究起点,深入到与文化哲学相对应的科学哲学中去,坚持批判反思的方法,发现科学哲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辩证否定中建构新的文化及其文化哲学。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方法要求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考察,强调事物作为系统的开放性、关联性和整体性,从而克服局限性。文化哲学研究通常是对某种具体文化的研究,而任何一种具体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自组织性的独立系统,也是其他系统的构成要素。这就要求文化哲学研究坚持系统的方法,加强系统内在构成要素、自组织原则、运行发展机理、承载目标使命的研究,加强对文化作为其他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其他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例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既要注重研究其独立的系统性本质,研究其发生、构成、变化、培育、弘扬;又要注重研究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使命,注重研究其与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的关系;还要注重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于其他价值观的先进性,对其他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等等。(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人民日报
什么是形式主义美国美学家布洛克在《美学新解》中指出:形式主义者所说的形式有两个含义:第一,形式是美学意义的根源;第二,只有抽象形式才是纯粹形式。该理论立场的三个原则:1.艺术的自主性原则2.艺术品结构独立性原则3.抽象形式是艺术本质所在的原则具体地讲:1.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艺术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象);2.艺术作品的变化就是形式的变化,艺术史就是形式变化的历史;3.艺术作品的价值就是它的形式自身。形式主义的起因及流派艺术科学的需要(康拉德 ·费德勒)语言转向的助力民族国家的兴起(包括受教育阶层的兴起)形式主义在19世纪已降的欧洲大行其道,几乎影响了整个人文科学。比如:文学、绝对音乐等。形式主义的不同流派:1.哲学(康德等,同时也是其他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2.文学(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3.艺术(维也纳美术史学派、潘诺夫斯基、沃尔夫林、格林伯格等)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沃尔夫林把风格看成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性情的表现,同时也是个人气质的表现。且突出强调时代性。(受哲学家费德勒、心理学家冯特、雕塑家希尔德布兰特等人的影响)沃尔夫林总结的五大范畴(对比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线描与图绘平面与纵深封闭的形与开放的形多样性与统一性绝对清晰与相对清晰罗杰·弗莱“如果说趣味可以因一人而改变,这个人便是罗杰·弗莱。”—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克拉克“我们必须放弃用艺术对生活产生的反应来评价艺术,必须把艺术看成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情感表现。道德以行为产生的后果作为鉴别标准,艺术则以情感本身为目的。”(接近康德的“无目的的目的性”)在弗莱看来,情感是形式表达的内容,形式则是表达情感的手段。另外,他还认为有意味的形式之所以有意味,不在形式安排本身,而在于表达一种意蕴。(这也是与学生贝尔观点不同之处。)克莱夫·贝尔以某种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这些线条和色彩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是一切视觉艺术共有的品质,是引发人们审美情感的源泉,这些给人以审美感受的形式,他称作“有意味的形式”。他贬低再现或描述性绘画,把塞尚看成是新艺术的代表,把后印象主义看成是西方伟大艺术传统的一部分(这一点与弗莱持立场相同)。原因在于他们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实现了对伟大艺术传统的回归。形式主义的特征1.形式主义方法是艺术研究深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和当时的文化、学术背景密切相关。2.把形式看做是艺术的根本特性。3.就形式主义方法采用的具体手法看,沃尔夫林是比较法,弗莱和贝尔的研究采用的是逻辑推演的方法。4.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形式主义方法不同程度上陷入了循环论证。西方现代艺术研究方法论,未完待续。。。
「行业研究方法论」是对行业研究方法论的系统整理和撰写。作者 | 第3类人图片来源 | Canva 可画今天我们来着重讲一讲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工具,它是由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以分析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厘清自己的优劣势和机会威胁点,从而制定企业战略的方法。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优势:列举企业的优势,如充足的资金、良好的品牌形象、成熟的数字化程度、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等。劣势:列举企业的劣势,如缺乏精英人才、行业经验不足、没有技术壁垒、营销体系不够强等。机会:列举行业的机会点,如消费升级、消费者的认知唤醒、新技术等。威胁:列举行业的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如政策变动、顾客需求的改变、经济形式下滑等。不难发现,SW分析地是内部因素,OT分析地是外部因素。那么,我们如何利用SWOT分析法来做战略分析呢?一般地,我们会利用内部和外部交叉的矩阵,来找到应对问题的策略,例如下图:举一个例子,假设Google所在的办公楼方圆两公里内只有两三家餐厅,你的连锁餐饮店要入驻这一片区域。S-优势:你的餐饮店的口味和菜式都很不错,已经在其他门店得到验证,顾客认可度高。O-机会:办公楼人多,餐厅少,竞争对手少。W-劣势:租金高昂,营业成本高。T-威胁: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顾客越来越喜欢健康饮食,例如楼下的轻食餐厅正在火爆营业。那么,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呢?S+O 优势+机会:新店开业,以优惠来刺激拉新,短期内高效引流。S+T 优势+威胁:主推店内的低卡套餐,从“健康”着手来切入用户心智。W+O 劣势+机会:将门店开在这一片区稍微偏僻的位置,以O2O外送为主,堂食为辅。W+T 劣势+威胁:在O2O外送的页面,从门店名字、菜单风格、优惠品类等各个维度强调“健康”调性,吸引用户下单。今天暂时分享到这里,我会持续更新行业研究相关的方法及工具,详细给你讲解怎么做行业研究。希望你能关注我的GZ号「第3类人」,从一个女博士的视角剖析商业和科技问题。如果喜欢我的文章,也请帮忙「转发」,让我们一起传播经过思考和沉淀过的「Know-How」。
根据文化战略的研究对象和关切点,其研究方法论应当采用历史实证梳理和理论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并引入新视角,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立场、属性、选择纳入研究域之中,从而形成新的叙事方法。并注重从研究对象自身的源流、逻辑及话语结构来解释其自身内涵。原教旨主义存在于宗教和文化中具体来说就是:吸收后殖民理论,将文化政治学的视角引入文化领域。从战略和博弈角度单带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误读和冲突。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后殖民理论叙事的某些弊端:比如重视个案而不注重整体性,过于意识形态化等。重新审视当前世界的文化地图和游戏规则,考察其发生和演变的历程,探讨其内在的规律。特别是文化在一个区域内的自然演变和区域之间异质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和冲突规律。从而探讨中国文化主动革新、扬弃的路径及参与改进世界文化游戏规则的可能性。打破东方和西方文化原教旨主义的叙事方式,驳斥文化天然的优越性对比。反思全球化话语体系对文化权利的侵害,捍卫自身的文化权益,厘清文化输出和文化霸权之间的区别,打破西方文化战略编制的话语权优势,营造文化战略在学术研究领域和社会政治实践领域的互动,真正打造文化战略在文化博弈、文化攻防、文化输出、文化交流、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可能性。揭示文化政策和文化宣传背后的利益因素,将立场和利益分析方法引入到文化战略的方法论和问题域中,从而客观研究不同利益集团的文化立场及其传播方式。构建新的文化叙事方式,从属性、利益、立场、选择出发,从而破解文化强势国家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中心主义。
笔者:普寂在正式讨论以前,让我们重温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相传有数个天生视障人士争论一只大象的“真正”形态,有触及象足者认为象便如竹筒;有触及象尾端者认为象当如扫帚;有触及象肚皮者则认为象应如大鼓;有触及象耳者却认为象如簸箕;亦有触及象鼻者认为象实如粗绳,其他触及象的不同部位而认为象该为不同形态者不一而足,大家均为象的“真正”形态究竟为何争论不休,却原来所有人实只是蔽于一己所见而未能一窥象的全貌。诚如我们所知,以上所述正是佛教《六度集经》中“瞎子摸象”的故事。事实上,在浩瀚的佛教典籍和深邃的佛教义理跟前,吾人便如故事中的视障人士一样,往往只凭一己的角度去理解佛教义理,却以为自己的观点为唯一的正确。在这一意义下,我们似是一个永远未明自己局限的可怜人,与掌握佛理全貌的距离可谓不能尺度;惟亦正是佛理非常复杂,吾人又似是仅能循某一角度出发以作了解。若是,则上述故事描绘的困境又当是无可避免。当代新儒家巨匠牟宗三先生 (1909 – 1995) 在其名著《佛性与般若》的序言中便有言:“一部大藏经浩若烟海,真是令人望洋兴叹。假使令一人独立地直接地看大藏经,他几时能看出一个眉目,整理出一个头绪?即使略有眉目,略有头绪,他又几时能达到往贤所见所达之程度?是以吾人必须间接有所凭藉,凭藉往贤层层累积称述以悟入。”牟先生所言的“间接凭藉”,正好带出本文的主题:佛学研究方法的必要。的确,吾人用以探讨佛理的凭藉若是不同,佛理呈现出来的形象亦会有异,近代佛教史上一场涉及胡适 (1891 – 1962) 及铃木大拙 (1870 – 1966) 的著名论争当有助解释以上观点。盖胡适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便着手以历史和考据的方法重整中国禅宗史,并得出神会 (670 – 762) 才是禅宗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人物,以及宋代以后流传甚广的各种灯录皆不足信等惊人观点,其可谓颠覆学界多年来对禅宗历史的认知。惟亦由于胡适特重历史和考据的方法,他对未能以这些方法来加以探究的禅宗义理却显得有点不了了之。最明显的例子,是他认为禅宗“不说破”的言说方法,仅是为了让人不致陷入“口头禅”的境地,却未能指出在未有陷入口头禅的情况后,我们的心理状态即当如何或可以怎样。是以,铃木大拙在之后的二、三十年才对胡适有关禅宗的理解不断批评,认为对于涉及禅宗的事情作出分析是一回事,但禅的义理本身却是另一回事。纵使吾人对有关禅宗的各项历史均有更为详尽的认识,却不代表对禅理的把握便会因此提升。简言之,铃木大拙以为对于禅的掌握和了解,最终必涉及个人的体证或经验,反对学者以局外人的身分即以为对禅有充分的把握;禅并非知性的对象,各种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对于禅的厘清仅扮演辅助的角色。胡适与铃木大拙的论辩,让我们看到研究方法的重要:胡适主历史的方法,故对禅宗在理论上的不足特别加以放大,其对禅宗在人类文化史的价值亦持怀疑的态度;铃木大拙则主宗教的方法,强调修持的必要借以明白言说的局限,认为禅理在回应人类现代文化的各种危机上应可担当重要的角色。从以上例子,足见吾人对一套思想究竟作怎样的理解和评价,实与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密切关系。讨论至此,或有读者会有以下两个疑问:第一、研究方法应是在我们不断对某一研究对象作出研究后才加以产生。换言之,先有研究才有研究方法,而非用研究方法来规限研究。是以,研究才是目的,研究方法则只是手段。若我们把焦点过于放在后者上,是否会有削足适履或更是本末倒置的问题?诚然,以上质疑有一定道理。但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吾人根本没有有效的研究方法,则何以作出有水准的研究?因此,我们或可言:纵有合适的研究方法,亦不一定能作出高质的研究;但欠缺合适的研究方法,则一定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研究。第二、假使我们根本没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而是一纯然的佛教徒,则研究还是否必要?这即涉及学佛与佛学之间关系的问题。事实上,有部分佛教徒或认为学佛和佛学两者当可截然分开:前者是教徒的责任和理想;后者仅为局外人为了知性上的满足而作的学术活动。但诚如《入佛之门》所言:“学佛与佛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了解佛教、要学佛便要借助、通过佛学。相对来说,研习佛学,其最终目的则应是成就学佛之事也。总括来说,佛学是桥梁,学佛则是目的。”若佛学真仅是佛教的局外人用以满足其知性上的追求而作的工作,则佛学对于这类人士固然并非必要,因这类人士实可透过其他的学科来满足其知性上的需要。但佛学既是学佛的必要手段,则其对佛教徒而言则是必须。因此,佛教徒不但不应轻视佛学的重要性,而更应比其他一切人士明白佛学之必要。简言之,学佛须要佛学,而佛学则须要佛学研究方法。基于以上的理由,我们乃有正视佛学研究方法的必要。笔者往后的文章即对各种佛学研究方法稍作讨论,尝试为读者介绍不同研究方法的概况和解释当中的特色,借以希望透过提高对佛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改善佛学研究的质素,从而在学佛一事上稍作贡献。(未完,后文再续)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映射,银行研究需贯通宏观、固收、策略和行业。来源:广发证券银行研究—倪军团队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轻金融好文】1、谁是银行业金融科技之王?2、2019银行业十佳文章【轻金融】3、300万银行人迎来一位“新同事”4、2020银行金融科技最新布局!5、30万亿工行金融科技革命!6、某城商行消费贷规模,比农行、招行还大7、银行云大爆发!三类玩家角逐千亿市场
正解局出品《周易》革卦: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君子豹变,顺势而为。研究变化,是我们观察这个时代的方法论。本周文章的主题,就是一个“变”字。周一,探讨了遗产税的利弊,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变迁;周二,关注中国高速公路之变,这是一个从0到世界第一的过程;周三,感受“挖矿”带来了喜怒哀乐;周四,看看ofo宛如过山车一般的3年;周五,围观智能手机排名之变。越是身处变化,越要心有坚持。我们坚持写,你坚持看,希望这是一个“不变”的约定。1最“惨”富二代:继承80亿遗产,却要缴40亿税(发布时间:11月19日)斌:任何税种的开征都是在“适当的时候”,什么是“适当的时候”要因实因地因事而加以评估,新税种的开征必须小心谨慎,尤其是遗产税这种涉及国民财富再分配的税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局长:欢迎这样理性的讨论。从征税角度来说,税收是一种拔鹅毛的艺术。高水平的税收,既要把鹅毛拔下来,又不让鹅叫唤,或者少叫唤。面对遗产税这样简单直接的税种,鹅不叫唤才奇怪,因此才要慎之又慎。什么是“适当的时候”呢?我觉得,只要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念,肯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2高速改变中国(发布时间:11月20日)李浩辉:为什么有些地方修高速了,反而经济差距拉大,请局长解释一下。局长:在这位朋友的留言下,我是这样回复的,这个观点争议比较大。支持的理由是:交通发达了,人员流动更快,许多没有什么资源区位优势的地方,会更加没落,因为大家跑走更容易了。很多朋友也都留言提到了这一点。比如这篇文章后一位叫做“周可心”的朋友就说:高速也好高铁也好,不全是好事,它们加剧了大城市对小城市的吸血效应。“YAO”也发现:路修通了,人就不见了,都被发达地区虹吸了。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点是反直觉的。这个现象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来概括:虹吸效应。意思是,在发展中,大城市因为有优质的教育医疗基础设施资源,会不停地吸取周边城市的“能量”,强者越强,弱者愈弱。当然,这里只是非常简单地理解,也是不一定的,有些城市因为“吸取”多了,产业也会向外转移,会有溢出,就像一个木桶装满水,水会流出来。具体的论证、数据远比这个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辨析,有兴趣的可以留言说说你的想法。3财富自由梦碎:2个中学校长的疯狂“挖矿”史(发布时间:11月21日)风之子:淘金热里赚钱的不是淘金的,而且在旁边卖水的和卖淘金方法大全的。局长:这一周,应该是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最黑暗的一周。比特币期货跌破4200美元,本周累跌约23%。在2017年底左右,各类数字货币达到历史“大顶”后,至今已经差不多缩水到二三成,甚至更多。正如这位朋友说的,在气势逼人的“淘金热”里,往往需要换个姿势去“淘金”。讲个著名的商业小故事。19世纪中期,美国掀起了到西部“淘金”,仅仅加利福尼亚就吸引了30万“淘金者”。他们冒着重重困难,来到那时还尚未开发的西部,希望找到梦寐以求的金子。但其中,大部分人并没能一夜暴富,甚至最后穷困潦倒,丢掉性命。而其中有一个叫莱维斯特劳斯的年青人,另辟蹊径。那时淘金者还用最原始的办法寻找金子,完全是体力活,所以,衣服磨损得很严重。于是,他针对这个需求“痛点”,用耐磨的帆布来做裤子,结果大受欢迎。在他1902年去世的时候,他的公司累计获利约1.64亿美元。而这种工裤,就是现在风靡全世界的:牛仔裤。还是文章里那句话:当一个赚钱的方法人所皆知,再去用这个方法会很难赚到钱了。4小黄车ofo的3年:从疯狂烧钱到命悬一线(发布时间:11月22日)杨xk:希望小黄撑下去,免得又出现一个单车界的滴滴。局长:就在推送这篇文章的当天,ofo还发布公告说,目前保持正常的业务运营,从未、也绝不会放弃地方城市市场。但是,1天后,用户突然发现,在ofo申请退押金时,被系统提示称,可将押金转入互联网金融平台PPmoney,锁定期30天。不过,该活动上线不久之后,因双方某些合作细节问题,暂时下线了。虽然不希望落井下石,但ofo已这样“饥不择食”,选择P2P理财平台合作。可见ofo处境有多么艰难。可正像我文章结尾所担心的,也如这位朋友所说的“希望小黄撑下去,免得又出现一个单车界的滴滴。”当初滴滴先后并掉优步、快的,之后,虽然有美团入局,但也正是在少数几个城市开展业务,其他打车平台要么定为高端,要么像美团一年覆盖率太小。滴滴现在可以说在网约车市场一家独大。后果呢?顾客首先感到的是,价格涨起来了,而滴滴从司机身上的抽成也从百分之几到接近30%。如果说这些还只是放弃烧钱后,覆盖成本、盈利必须采取的措施。那么,今年滴滴以整改为名,叫停北京“夜间运营”,北京全城打车难。很多人才发现:只有一家巨头,是多么的厉害、可怕。5华为的牛皮,打了三星的脸(发布时间:11月23日)由于自己:三星手机很强?貌似在10-12年的时候是这样。那时候让人高攀不起。现在,我好久好久没见过别人用三星了。即使三星没有爆,也命不久矣!屏幕做的是很好,但是系统软件并不出色。局长:三星在中国衰落的原因,文章分析了一些,没有完全展开,这里再说两句。除了外部因素,三星自身确实有问题。从渠道看,三星靠绑定电信运营商销售起家,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定制机。现在,运营商渠道弱化,销量自然就下降了。从硬件看,三星手机引领了一些潮流,但在普遍同质化的今天,其产品已然没有什么亮点。从软件看,中国人比较重视系统体验,国产品牌都推出了定制化的安卓系统,三星在这方面做得很差。我的体会是,只要国产手机崛起,三星的衰落,几乎是必然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以前的三星,其实是钻了一个“空子”。这个“空子”是,有些用户(商务人士居多)既不想用iPhone,又不想用偏低端的国产,只能选择三星。恰恰在三星“燃烧门”的2017年前后,这个“空子”被华为取代了。这是一个微不可察的消费心理节点,一旦被突破,便势不可挡。很多外国品牌败走中国,根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