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初次申报课题时,总会被申报书中的一些概念搞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线教师主业是教育教学,而非科学研究。有些概念把握不准,实在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在此,笔者拿出“研究目的”和“研究目标”这两个易混概念,和一线教师一起辨析一下,为教师填写课题申报书提供一些参考。开宗明义:研究目的≠研究目标一、什么是研究目的所谓研究目的,用直白的话讲,就是研究者(课题负责人)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如果把进行这项研究的理由说清楚了,研究目的自然就明了了。研究目的指向于现实的问题。二、什么是研究目标所谓研究目标,也用比较直白的话讲,就是你经过研究后,得出来的用以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路径、工具等具体的成果。研究目标指向于研究的问题。三、举例说明怎么写研究目的笔者做过这样一个课题:“指导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研究目的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经过笔者前期调研,发现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存在不会开展研究性学习;二是对研究性学习有畏难情绪;三是发现有的学生选题后,研究性学习根本操作不了。总结起来,这三大问题分别是能力问题,信心问题、条件问题。于是笔者提出这样的研究目的:教给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树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信心,提升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让中学生能够做有专题、有研究、有成果的研究性学习。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四、举例说明怎么写研究目标还以“指导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一题为例。研究目标就是要回答:经过研究后,得出来的用以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路径、工具等具体的成果。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能力不强、信心不足、条件不具备等问题。面对这三大问题,笔者能够给出什么样的办法、策略、路径、工具等,解决上述问题呢?经过分析: 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要在五个方面进行指导。一是要教给学生恰当选题;二是指导学生设计研究方案;三是要指导学生分步骤进行研究并学会记录反馈评价;四是要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五是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展示成果。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研究目标:1.研制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学科课题指南(工具)2.形成指导学生进行恰当选题的策略3.指导学生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的策略(兼提供模板工具)4.指导学习分步实施、并学会监控反馈评价研究过程的策略5.指导学生表达研究性学习成果的策略6.指导学生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的策略可见,研究目标指向具体的方法、策略、工具等五、研究目的和研究目标差异比较表还要说明一下,在选题申报书中,有的申报书用的是选题目的,而不是研究目的。在这个阶段,选题目的可以视同研究目的。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永庆)
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刚刚确立,各门学科都很幼稚,科学发展的主流是分化而不是综合。因此,那时就“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的科学”,当作历史任务来完成是不可能的。黑格尔和谢林当时企图建立“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它只能是自然哲学,而不是科学学。科学学诞生的年代是二十世纪中期,这时正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科学学经过了近代科学长期的孕育,是一门应运而生的学科。我们知道,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一方面是各门学科继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将近二、三千种具体的学科:另一方面,各门分支学科又互相渗透,形成一系列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自然科学的高度综合化,把现代科学技术连成统一的整体,自然科学的高度专业化又把科学体系分成更细密的结构和层次。自然科学的整体化趋势和结构的历史演化,把其自身的运动规律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这样一来,研究科学的运动规律,就不但有了必要,而且也有了可能,科学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1937年,波兰学者奥索夫斯基夫妇首次提出科学学的名字。两年后,英国贝尔纳教授所写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详细地论述了数量分析方法,科学结构的理论模式以及科学政策和科学管理问题。这部著作实际上奠定了科学学的基础,开辟了科学学的研究方向。科学学诞生的另一个条件,是社会的科学能力的形成和科研领域生产关系的确立。本世纪六十年代,“大科学”兴起。科学研究最后结東了“一张纸加一支笔的个体劳动方式。由数十万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劳动者大军,由价值数百亿计的巨型实验技术装备,由多得无法计量的图书、情报资料,以及由千千万万群众性的科教、科研、科普队伍,形成了一种超越科学家个人研究能力之上的集体力量(社会的科学能力),并且构成了全社会范围内的科学劳动结构。这样一来,历史便把科学管理的任务提到议事日程。科学管理经验的总结,更加清楚地显示出科学的规律来,科学管理充当了科学学诞生的助产士。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科学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科学学的生命力同现代科学技术一样是无穷的。它的巨大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促使各国学者都来研究科学学。1964年,英美学者为了纪念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问世二十五周年,专门出版了一本名叫《科学的科学》论文集。1965年,贝尔纳和麦顿在第一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联名做了《在通向科学学的道路上>的报告,论述了科学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性质,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等。1971年,在第十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成立了科学学的国际组织一国际科学政策研究委员会。该会于1975~1977年先后在德国、法国、波兰举行了有关科学学的国际讨论会。目前。苏联、东欧和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成立了专门的科学学组织,出版了大量有关科学学的著作和期刊。这些事实都说明,科学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新的独立学科。那么,科学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科学自身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学问。科学学是研究科学的科学结构(或知识结构)的演化规律,并且利用这些规律来预测各门学科的发展趋势,预测新学科的生长点,借以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这个分支学科叫科学结构学。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物理学和化学那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力学应不应当算做基础科学”问题,都是科学结构学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这些间题,有点像天文学上早期提出的“月亮和星星谁远谁近”的问题。当时,天文学是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测定天体的远近距离。这样一来,分布在天球上的杂乱无章的天体就有了次序了。它们之中有的属于太阳系,有的属于银河系,有的属于总星系,等等,后来,人们又根据它的温度和光谱来推算它们的年龄,形成天体演化的概念,天文学逐步形成一门严密的科学。现在,科学结构学有点像天文学的早期状况。人们对两、三千种分支学科发生浓厚的兴趣,试图从它们的相互关系当中找出结构层次和演化规律来。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科学的方法来对数千种分支学科进行“分类”。反映到各国科学管理当中,就是学科分类的任意性甚大,争论也十分激烈。正因为现代科学管理的需要,才引起科学学家们对这一课题的高度重视。又比如,“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关系”间题,这也是各国科学管理中常遇到的困难问题。反映到科研经费上,各国对三大学科的投资比例各不相同。苏联的比例为1:4.7:2,而美国则为1:1.4:4.6。三大学科门类的比例关系究宽有没有客观标准?各国的具体标准是否一样?这些都需要科学结构学加以研究。目前,人们提出的三大学科的立体结构模型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大胆尝试。它试图用结构参数的方法来寻找其中的最佳比例关系。研究科学发展的动力,即社会的科学能力问题,也是科学学的个重要任务。所谓“科学能力”,就是推动科学加速发展的内在动力。通常我们都知道,用相等的科学投资,在不同的国家会产生不同的科学效果。科学能力水平高的国家,少量投资可以得到比较多的科研成果;科学能力低的国家,投资虽多,成果仍然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还有,近代科学的发展,各国是不平衡的。这一个国家科学兴起,那一个国家科学衰蓉,彼此起伏,波浪前进,互相赶超,竞争榜魁造成个又一个科学中心。试间:是什么因素决定各国科学的兴起和衰落呢?用什么办法来衡量赶超速度呢?这又是现实生活向科学能力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科学能力学包括的内容甚广其中主要的是研究科学人才间题,研究科学家队伍形成的集团研究能力问题,研究科学家创造性心理学间题。因为科学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比任何一种物质生产劳动都更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高度创造力。如何有效地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显然需要研究创造性心理活动。比如,信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问题。同样是两个能力相同的科学家,一个对自己的工作,信心百倍,大胆创新:一个对自已的课题,谨小慎微,生怕触犯权威,结果也会是很不相同的。怎么样才能使科学家在最佳的心理状况下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押其创造力,这就成了科学能力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科学还要研究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课题研究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2.问卷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没有实施此课题的年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5.测量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9月12日,创立于199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在美国举行了2019年颁奖典礼。该奖项的宗旨是奖励那些让人发笑,同时又激发人思考的科学研究。本届获奖成果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化学奖:儿童每日唾液分泌总量约500毫升。日本北海道医疗大学的研究人员评估了米饭、香肠、土豆泥、曲奇饼干、苹果以及日式酸萝卜分别对5岁孩子唾液分泌的影响,最后推算出一天共计分泌500毫升的结论。研究人员强调,唾液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度,清洁口腔,使牙齿免受橙汁等酸性物质的侵蚀。和平奖:挠痒痒能带来愉悦感。英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对身体不同部位的瘙痒感进行对比后发现,背部和脚踝处的瘙痒感要强于前臂,因此在挠痒痒时,背部和脚踝处的愉悦感更强烈一些。医学奖:食用披萨或有助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来自意大利的研究团队发现,意大利披萨对急性心梗、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的发病都有抑制效果,不过他们承认,这或许与当地的地中海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心理学奖:叼笔会让人微笑,但不会使人快乐。早在1988年,德国科学家曾发表研究结论称,嘴里叼一支笔会让你微笑从而产生快感,这是一种面部反馈机制的结果。但近期,该研究小组的试验又否认了自己当年的结论,该研究指出,叼笔无法让人变快乐。医学教育奖:“响指训练”有助提高外科医生的手术精确度。打响指时产生的声学反馈对动物训练有较好的效果。美国研究人员进一步试验发现,“响指声”是一种不需要使用语言,也不涉及任何评判的强化手段,同样可以用于训练人类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响指训练”法的医学生在手术中表现出了更高的精确度。▲ (张 芳)
简单的说说硕士研究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可能并不是很多大学生所想的那样,每天都忙碌中写论文、学术研究中,不可能三年都是这样过来的。由于我是人文社科类的硕士研究生,所以详细说说我们这些文科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主要是干什么?或许你会发现和你上大学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从研一开始,说说研究生的那些事儿。研一其实非常的简单,几乎是和大学一个模式,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的、按时的上课,包括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这是研一主要做的事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顺利的通过各科的考试,有的科目是闭卷考试,有的是开卷考试,有的是写一篇课程论文,考试的方式多众多样,难度也各有高低。但是其中的英语课是所有研一学生最为关注的一门课程,也是最容易挂科的。同时,研一的我们还会积极的参加研究生学生会组织的一些活动,有的学生还需要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要认为硕士研究生英语四六级都通过了,因为有大量的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都忙于四六级考试。此外,在研一这一段时间也是和自己的硕士导师相互磨合的一个时间段,不管是学生对导师还是导师对学生都需要注意一个时期,互相的了解,时不时的探讨一下学术动态,聊聊未来的规划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般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在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就基本结课了,也就是你研究生的全部理论课程已经结束。所以在暑假之前,我们有一个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事情需要开始积极地准备了。再来看看研二的我们,在忙些什么?研二最重要的事情是:硕士学位论文定题目、开题报考、中期考核。研二一开学也就是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的相关工作,这是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毕竟只有开题顺利,才能够更大概率的写出一篇比较好的硕士学位论文。因此在正式的开题之前需要和自己的硕士导师详细的演剧自己开题报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提纲、参考文献等等,只有前期将这些内容准备的足够充分才能够保障我们顺利的开题,并且帮助我们顺利的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只是开题之前,你需要看很多篇文献、需要看很多本专著、需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需要经受硕士导师无数次的责怪,只有经历了这些你才能够写出一个令所有硕士导师满意的开题报告,所以说真心不容易。之后更多的研究生会选择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有的开始每天按时定点的到图书馆看自己硕士学位论文需要的各种资料,有的开始积极的向一些核心期刊投稿,开始不断的接收被拒绝的消息,然后不断的修改,不断的被杂志社的编辑压迫,直到顺利的发表。因为高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有一条是必须在读研期间发表一篇或者是几篇的专业领域内的小论文,所以写论文几乎是所有的硕士研究生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还有的研究生为了能够获得比较高额的奖学金会发大量的小论文,这些都是在研二期间完成的事情。到了研二下学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期考核,因为这距离研究生开题报告已经有一段的时间里了,所以为了检查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情况会举行中期考核,主要是查看每一个硕士研究的学位论文的进度,一般要求要完成整篇论文的三分之一,同时在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要在这次考核中集中解答,例如是否还能继续写下去?是否需要重新开题?以及硕士导师就学生论文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读博,研二的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明确大答案。如果决定了要读博,那么便需要做很多相关的准备。例如选择目标院校、联系博士导师、是统考还是申请-考核?以及目标院校对于申请-考核的学生有哪些方面的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争取在研二这一年全部做到,这样就能够保证自己在研三的时候获得博导的名额,在硕士毕业的时候顺利的拿到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除此之外,这一年也是很多学生频繁参加各种学术论坛的时间,会有大量的研究生参加985高校举办的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坛,这样也是为了能够丰富自己的学术经历,在以后的读博和就业中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于是很多研究生在不断的创造,因为只有你写的论文被主办方认可了,才能够获得参加学术论坛的机会。最后再看看研三的我们,或许你就真的知道研究生的不容易了。研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硕士学位论文的找工作、预答辩、外审、正式答辩、毕业季。这时候各高校的春招陆续开始,所以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然是穿梭在各大校园招聘会现场,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每天频繁的参加用人单位的宣讲会,不断的投递自己的建立,争取拿到一家比较好的公司的offer。同时在寒假一结束,也就是3月或者是4月份的时候,各个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了,这是很多硕士研究生比较重视的一件事情。因为如果预答辩没有通过学院答辩委员会的审核,那么导师也就不能给你的硕士学位论文签字,随之便是不能送外审,最终的结果就是延期毕业。因此研三的研究生非诚重视预答辩,尽管会在预答辩的过程中被很多的硕士导师怼的怀疑人生,可能自己都已经开始质疑自己写的硕士学位论文难道真的非常的垃圾吗?然而,这其实是硕士导师为了你能够顺利的通过外审而及其认真的给你修改建议,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预答辩结束之后,还需要根据各位导师给的建议不断的修改。预答辩结束后,在5月份的时候研究生院会把所有毕业生的硕士学位论文送往外审,从此研究生便开始了提心吊胆的生活,期待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能够顺利的通过外审,一般20天左右的时候会出外审的结果,如果你外审的成绩不到60分,那么结果就是延期毕业;如果你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外审成绩是60分到70分之间,那么还会进行二次送往外审。因此所有的研究生都希望自己的最中成绩只要70分以上就可以。接下来便是各学院组织的正式答辩了,一般来说这个环节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很多高校只要学生的外审通过率,那么在正式答辩时一般都不会为难学生的,当然也会给一些修改的建议,这样也是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学位论文,所以研究生对这一环节并不是很在意,甚至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对于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已经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状态。不过有一个令很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比较开心的事情,那就是向学院报销自己读研期间的一些费用,当然额度有限,一般来说是2000元到3000元,这笔费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可以报销读研期间的路费、资料费、发表论文的费用,所以对于在读的研究生来说不要忘记将自己的火车票扔掉,因为是可以报销的哦。在最后的最后就是毕业季了,一般来说都是那些老套路,拍毕业照、毕业晚会、谢师宴等等,然后在7月份左右正式的走向工作岗位或者是开启博士研究生的生活。以上便是研究生三年期间比较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将时间都放在了学术上,但是看完这些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研二和研三才是硕士研究生最重要的时间段,所以一定要把握好,保证自己顺利的毕业。
在课题申报书的申报论证环节,需要申报者撰写研究假设。什么是研究假设?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撰写研究假设?假设的内容是怎么形成的?研究假设表达方式是怎样的?在此,笔者和老师们交流一下学习与实践体会。供批判。笔者最初想写得简单一些,但在行文中,发现有些问题要交待。于是写得有些冗长了。读者可以直接阅读标题一、二、五。一、什么是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科学理论、相关文献、实践经验,对研究问题的规律、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研究之前的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结论,是研究者所希望得到的某种结果。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找出这样几个关键性的短语,如推测性论断、假定性解释,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结论,研究者希望的结果等。这些短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研究假设的主要内涵。我们举个例子,稍做解释:如《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研究者推测:实践性作业可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其中这个结论是预先设想的,暂时性的,是研究者希望的。至于最终能不能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那要通过研究与实践来验证。研究和实践后,可能会出现三类结果:“可以提升”、“不能提升”或者处于某个中间状态。二、研究假设有哪些特点呢周曦老师在《关于课题研究中“研究假设”之探索与思考》一文中,详细阐述了研究假设的几个突出特点。笔者认为,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预见性所谓预见性,就是在研究之前,要把解决问题的策略、路径、方法等进行预测,反映研究结论与研究问题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或是相关性关系。(二)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给出的假设判断要有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依托,或演绎或归纳而来,是合乎规律、合乎逻辑的。虽然结论是推测和预想的出来的,但绝不是胡乱捏造,凭空而来的。(三)检验性所谓的检验性,就是提出的结论是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或具体实践来进行检测。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检验假设正确与错误的过程。三、课题论证中为什么要撰写研究假设在选题论证或是研究方案设计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研究假设的撰写,认为研究假设并不重要。其实不然,在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研究假设有其独特的价值。特别要强调的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检验研究假设的过程,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假设。那么研究假设在课题申报中有哪些具体的作用呢?(一)研究假设可以保证研究方向一致性因为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围绕研究假设开展的,所以研究假设写的清晰明确,可以保证研究过程不跑偏。比如:《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课题研究假设的核心是“实践性作业可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那么研究过程就要围绕实践性作业这个大的方向进行,如果不重视这个大方向,研究工作就可能出现游离中心,迷失方向的问题。(二)研究假设可以增强研究的成果意识研究假设建立了自变量以因变量的逻辑关系,自变量最终可以转化有效的成果,因变量是课题最终要达成的研究目的。研究过程就是要验证这个自变量的是真是伪。所以,有了这个研究假设,可以使研究者时刻围绕成果开展研究工作,提升成果意识。研究假设是通向成果的桥梁。如《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其自变量就是这个实践性作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把这个变量分解细化,建立各种专题、操作流程、操作规范和依据数学素养建立评价指标,这些最终要转化成为成果。因变量就是那个研究目的,即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四、研究假设是怎么形成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课题研究系统思考和反复论证的结果。前文我们反复强调,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验证假设的过程。那么,表述研究假设就要把解决问题的诸多可行性举措、路径、策略、方法摆出来,依据研究者的视野对这些自变量进行评估、遴选、归类,建立起假设模型。有的教师问:那些解决问题的诸多可行性的举措、路径、策略、方法等从哪里来的?当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研究者带领研究团队经过学习、思考、借助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实践经验预先想出来的。有的教师问:答案都想出来了,还用研究吗?当然要研究,研究就是验证你提出来的诸多答案是真还是伪,是不是能够解决你工作中的问题。其实,提出研究假设是需要一些方法的,最为常用的方法有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式,即基于理论或规则来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即基于研究者的自身的认知和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类比法是从诸多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建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和优选的思维方式,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操作层面,一般采取头脑风暴方式和利用德尔菲法进行。头脑风暴是组织课题组内部成员征集解决问题的策略;德尔菲法则是聘请相关专家或有经验人员征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五、研究假设的表达方式是怎样的一线教师特别希望给个模板,这样写起来比较方便。当然有一般性的写法,如:课题组认为,如果通过……的方法(策略、途径、方式、工具等),就可以促进(解决、提高、改善等)……如《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假设可以这样表述:如果通过建立基于数学学科素养的实践性作业专题系列,进行系统化地实施,并且建立起基于数学学科素养的实践性作业的评价标准、规范学生实践性作业的行为,可以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写好研究假设要找准三个变量,并且处理好三者的关系。这三个变量为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因果关系,或是具有相关性的关系;要把无关变量控制在常态范围。写研究假设时,首先要把自变量的概念进行准确界定;然后分解自变量概念,找到其所包括的外延;随后研判外延与因变量所存在是因果关系或是相关性关系;最后以开列小标题的方式逐一进行表述,表述的模板如前文给出的。为什么要把无关变量控制在常态范围?主要是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做这样一项研究,“利用归因训练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教师在开展归因训练的过程中,又超常规地给学生补课,增加课时,最后就无法判断学业成绩提升是补课造成的,还是归因训练造的。此文阐述借鉴周曦老师的一些观点,于此鸣谢。(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观察一滴水,需要多长时间?你可能会问,一滴水有什么好看的。但对于陆军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晓来说,一滴水,他观察了整整4年。这滴水里的菌落、生物指标、营养成分……大大小小150余个数据,陈晓细细地为它们构造了一个数学模型。对于陈晓来说,水,是他致力研究的目标与方向。这个方向,从已知世界通向未知世界;从今天的大学实验室通向未来的高技术战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即,几个月后,又将有像陈晓一样的一批军中学子走进日益壮大的研究生队伍。军队研究生为何而研?研究什么?他们又承担着哪些独特的职责与使命?当前正值全军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之际,请看记者从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发来的特稿——时常回望“姓军为战”的初心,才能更好地明白为何而研苏丹达尔富尔,曾经雨水丰沛、土地肥沃,但因长期战乱而民生凋敝。中部战区某部军官陈晓在这里执行维和任务近一年时间。在此期间,陈晓发现一个问题:当地村民常因喝不上干净的水而感染疾病,而维和部队外出巡逻期间贮存的战备用水,也存在变质风险。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陈晓的脑海里。回国后,他报考了军校博士研究生,野战给水专业出身的他把目光坚定地投向了“贮存饮用水生物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4年,1460天,陈晓每天都在尝试用不同的水处理工艺,反复检测水中生物和化学指标,但常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一个数值抑制了,另一个数值又在增长。在陈晓的学习桌上,摆放着由上千种数据绘制成的一张张曲线图。从他激动的讲述中,记者似乎感受到曲线图上每一个波峰和波谷背后那无数个奋斗的日日夜夜。一个夏日的夜晚,陈晓紧紧盯着示波器上的曲线变化,心像揉捏在一起的纸团——实验连续2个月没有进展,让他焦急万分。当陈晓再一次小剂量地加入试剂时,突然,仪器上显示的数值与理论数值奇迹般地吻合了。“当时的我欣喜若狂,几十天的疲惫顷刻间一扫而光。”陈晓说着说着眼圈又红了,“整整4年时间了,没有点信念作支撑,我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在陈晓眼中,这个数值是保障官兵喝上放心水的重要变量,更是他投身军队科研初心的写照。陈晓说,时常回望“姓军为战”的初心,才能更好地明白为何而研。这种初心,对于刚毕业分配到军事科学院某部的博士研究生陈一村来说,同样是一个开创性课题。2014年,陈一村从天津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入陆军工程大学,硕士期间提前攻博,发表了5篇SCI论文,是大家眼里的“科研达人”,他把研究的方向瞄准了地下城市建设。以往,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将消防、供电、照明、排水、通风等系统纳入其中,唯独没有纳入燃气管线,不少设计者担心的主要因素是燃气泄漏。“军事工程建设,同样面临这个问题。”陈一村说。硕士期间,陈一村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研究“如何识别综合管廊中的危险源”课题上。3年时间,他跑了数十个工程项目,研究了上百种材料,模拟试验上千次。最终,研究文章被SCI收录,相关研究成果也运用于某工程建设,对国家城市建设发展和人防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的研究既需要深入实验,更需要勇气和胆识金陵东郊,某野外爆炸试验场,孙松和战友们在紧张地收集着爆炸数据,湿冷的天气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爆炸试验,危险系数大,数据显示转瞬即逝,规定时间内获取数据的要求比较高。他们要做的就是获取大量爆炸数据,研究灾害产生机制,用于防灾减灾和防护工程的研究。记者实地探访了一次“可燃气体爆炸灾害防护”实验。实验现场,孙松和战友们在一个4.5立方米的主容器中充入可燃性气体。一切准备就绪,只听见“砰”的一声巨响,火舌从泄爆口喷出,大量碎片飞散。这时,只见他们一边紧张记录爆炸压力数值,一边利用高速摄影机捕捉了数千张照片。“每次做实验心都是悬着的,一方面担心人员仪器的安全,另一方面是怕采集不到数据。”孙松说,这就需要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验并抓住时机做好记录。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检测传感器、装配构件、采集数据……这一系列动作,他们每次实验都要重复6到7遍,这也意味着,他们每次要经历6到7场危险的爆炸。相比复杂的实验过程,孙松和战友们有着简单而快乐的减压方式。“冬天,是晚上实验回场时的一碗羊肉汤,夏天,则是一瓶冰镇可乐!”孙松说,“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再加一瓶。”孙松的战友张磊是工作3年后考上的研究生,本科期间的专业是伪装工程,硕士期间的专业是软件工程,而博士期间专业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的选择意味着研究对象对所从事领域的理性思考。”谈起专业转换,张磊说,考研不易,读研更不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陆军工程大学要求研究生硕士期间在中文核心期刊或有关权威杂志发表文章,博士期间要求2—3篇SCI论文,文章没有达标,毕业存在困难。“高质量的研究既需要深入的实验,更需要勇气和胆识。”谈起研究,全国工程勘测设计大师、博士生导师陈志龙说:“研究生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学术文章上,更应当着眼国家和军队建设重难点解决问题,日积月累后才会更清楚在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创新是研究的灵魂,每一次创新都是在尝试挑战过往、触摸未来这些天,学员张磊迷上了对蚂蚁、萤火虫群体的研究。在他眼里,蚁群之间的相互联系似乎蕴含着自然界神奇的魔力,而让记者惊奇的是他的研究方向却是“智能算法在无人机群上的应用”。“研究无人机与研究蚂蚁、萤火虫有什么关系?”面对记者的提问,张磊说:“智能无人机机群的研究就是基于生物集群行为,机群通过彼此的感知交互、信息传递、协同工作,可以完成多样性的军事任务。”张磊举了一些自然界的示例:蜂群高度协作进行防御和觅食、狼群分工明确捕获大型猎物、蚁群合力搬运重于自身千百倍的东西……他说,这些都是研究无人机技术的创新源泉。在实验室,张磊的目光中透着对科学研究的严谨与执着。数台仪器设备在他的手中有序运转,各种算法被他灵活运用到实验计算中。采访中,博士生导师潘志松告诉记者,思维独立多元、创新能力强是研究生学员的特点。学员在无人机研究上就充分反映了这点,他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在未来或能有效运用于反恐维稳、广域搜索、精准打击等多个领域。相比空中战斗的无人机,地面某型导航运输机器人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学员李钊来自北部战区某部,机械工程专业的他对2008年汶川大地震记忆犹新:道路坍塌、桥梁中断、生命通道无法打开,救援部队进入艰难。考取研究生后,经过两年的努力,由李钊研制的某新型运输机器人初见雏形。在演示现场,记者看见一辆外形似坦克的运输机器人在远程遥控下,朝乱石堆积的染毒区域驶去。遇到障碍,它调整高度顺利通过;遇到陡坡,它提起前导轮平稳翻越;抵达指定区域后,利用机械臂灵活实施救援……“创新是研究的灵魂,每一次创新都是在尝试挑战过往、触摸未来。”该院领导说,“研究生重在研究,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如何让研究生坚持问题导向意识,把视线聚焦到练兵备战最前线,把重点汇聚到科技兴军最前沿。从这个角度讲,研究生教育任重而道远。”
陈大伟“教师生活”问答《教育导报》2019年第87期教师周刊(总第3344期) 二版问:我对课堂教学没有认真研究,我平时是这样做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即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当堂课中的精神状态来组织教学;多年来,我是教室“零教案”、学生课外“零作业”,尽管这种方法历年来都遭到周围人的围攻,但为了学生的前途,我还是我行我素:竭力减少学生的负担;课前我提倡有效预习,课后提倡学生“兵带兵”。我这种教法,曾遭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但我不要学校的考核评优,我只要家长和学生满意。我这算课堂研究吗?答:看来你是个教学出色而又个性突出的老师。我认为你的教学充满了研究。比如: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当堂课中的精神状态组织教学”,你对教材内容是不是需要研究?你对学生当堂的精神状态是不是也要研究?不然,你的“根据”从何而来?教室里“零教案”无非是没有形式上的教案,但心中一定装着仔细想过的“心案”,我注意到,有很多教师的教案是从教参上抄的,写教案只是一个形式,从你的情况看,我相信你的心案一定思考过、想过,这样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要做到“零作业”,减轻学生负担也很不容易,你在“竭力减少”。“竭力减少”本身是一个过程,没有比较,没有深入的研究,根本不可能实现。再有,课前提倡有效预习,课后提倡学生“兵带兵”。如何“有效”,难道不需要研究和思考吗?“兵带兵”是一种合作互助的方式,如何发挥作用,使其不要成为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也需要一番研究的功夫。所以,你不是“没有认真研究”,而是在做一种纯粹而真正的研究。只是你的研究没有成为立项的课题,也没有用发表的论文来张扬,你在用学生的成绩与成长说话。我很佩服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你已经是个很不错的老师了。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人一种舒适感,它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源泉。你是不是也该研究一下,如何让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要那么紧张?如何让自己也受同事的欢迎?如何在自己好的情况下也让同事们好,从而也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若此,则功莫大焉。另外,为什么不把自己教学的过程和思考整理出来呢?不要看不起坚持教育写作的同事。肖川教授曾经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思想在学习和相互交流中生成,在思考中得到提升,在写作中得以梳理。”写作为什么可以梳理思想呢?我想,写作是将内心的思考转化为外显的语词,写作时需要接受语言的规范和逻辑的约束,写作的过程既是想法条理化、深刻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表达规范化和精致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表达,而且是梳理和丰富。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过程。 2015 四川教育报刊社版权所有,本文作者陈大伟,系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大学教授。
走近杭州西山路卧龙桥畔的郭庄,但见高墙窄门。一进门却豁然开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红花碧柳,婀娜多姿,一派江南园林景象。郭庄又称汾阳别墅,建于清咸丰年间,曾是西湖园林中最具江南古典特色的私家园林。“园外有湖,湖外有堤,堤外有山,山上有塔,西湖之胜得之。”陈从周一语道出了郭庄一绝—借景造园,也就是和西湖风光巧妙而又和谐地融合。他在《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不游郭庄,未到西湖。”郭庄既有苏州园林的精致,又有绍兴水乡的风格。最令人神往的是庄内的跨溪一桥,桥外湖水平静如镜,桥内溪流如环。而这被称为“海内孤例”的郭庄,就是在陈从周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曾荣获全国园林优秀设计一等奖,这是政府对其既保持传统江南庄园的古趣和布局时又借景西湖成一绝的嘉奖。郭庄美景之所以能保存下来,与陈从周的奔走呼号是分不开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此地成了牛棚,鸡鸭成群,亭塌树倒,一片衰败的景象。陈从周在上海的《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分别发表文章呼吁:“如今郭庄断垣残壁,真有些不忍看。”“像郭庄这样的遭遇,我为它鸣冤叫屈,几时落实政策呢?”他同时指出:方池这部分如今已荒芜,只余驳岸桥基,但有此规模,恢复是不难的。(见《郭庄桥畔立斜阳》粉碎“四人帮”后,他的工作特别忙,曾多次往返杭绍之间,有一次甚至过了钱江一桥,但仍要折回到郭庄看一看,这被他称为“偷游”。来杭州讲学或指导设计,也要称赞郭庄一番。他的努力终于见效,郭庄被修复了,成为美丽西湖边的又一著名景点。陈桥驿(1923—2015),浙江绍兴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学家,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终身教授,国际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咨询委员,浙江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多有著述,广有文名。1923年,陈桥驿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取名庆均,桥驿是他后来的笔名。陈桥驿五岁由祖父发蒙,七岁上私塾,祖父教他读《大学》《中庸》,点一根线香开讲,线香燃尽约一小时讲毕,再燃一支香让他背课文,1700多字的《大学》,3600多字的《中庸》,线香熄灭,他能背得一字不漏。初中时开始学英语,读《标准英汉辞典》,从此“从一个古装书世界跌入一个洋装书世界”,以后外语娴熟,去国外讲学,不用翻译。对陈桥驿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是祖父,祖父叫他看《水经注》夏天晚饭后坐在天井里纳凉,听祖父讲故事,以后他读到一本《水经注异闻录》的书,记载的就是他小时候听祖父讲过的故事。这本书的上卷一共收录了323则“异闻”,下卷收录401则,读完这本书,他的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研究郦学的想法。祖父告诉他,要多找几种版本看看。搞研究的人知道,版本对于初入门的人来说,实在非常重要,版本学、目录学被称为“治学门径”。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不仅记载了大小水道千余条,还详细记录了各水道所经地区的山陵、城邑、关津、建筑等情况,甚至还涉及有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神话传说等内容,旁及历史地理研究、古代城市研究、历史灾害研究、地方志研究等学科。《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历史名著,古今中外研究者极多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学问——郦学。陈桥驿出版了《水经注研究》一、二、三集与《郦道元与水经注》等25部郦学专著,被公认为我国当代郦学研究的领头羊。1985年《水经注研究》出版后,有学者称赞:“郦学将进入一个新时代”,有的则称他“为《水经注》研究开拓了新途径”。日本关西大学将他的郦学专著定为研究生教材。权威解读西湖何以众废独存。苏东坡对西湖情有独钟,他说:“杭州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倘杭州无西湖,如人之去眉目,岂复为人乎?”陈桥驿在他所著的《历史时期西湖的发展和变迁》一文中,论述了西湖何以众废独存的原因。他结合地理,梳理历史,阐述了杭州与西湖的辩证依存关系,从发展演变的角度来看西湖的地位和作用。
哈佛大学荣休教授、美国知名中国研究学者傅高义(Ezra F.Vogel)于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12月20日去世,享年90岁。此消息甫一发布,就引起了中国学术界和媒体圈不小的震动。人们纷纷撰文,或回忆与他交往的点滴,或评价他的著作对中国现代史研究的贡献。傅高义应该算是少有的名声溢出学术圈之外的中国学专家。尤其是他在81岁高龄写就的巨著《邓小平时代》,在中美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傅高义后来也坦言,写这本书的“目标本来不是为了中国人写的,而是为了美国人,应该让他们多了解中国”。但傅高义没有想到,这本书同样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欢迎。中国读者也迫切希望自己能在一位“老美”的著作里,找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并最终实现了让全世界都瞠目结舌的中国发展图景。“他者”眼光的好处,在于作为局外人,更能在不疑处有疑,在我们耳熟能详、日用而不知的故事、政策背后发现它的独特性,以及当事人为之做出的鲜为人知的努力。不过,在众多悼念文章以及此前对傅高义著作的评价中,大部分人并没有注意到傅高义著作中“他者”眼光的重要价值。而且,傅高义也并非仅仅是中国问题专家,他对日本、韩国的研究,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在中日两国都被尊为“中国通”和“日本通”。此外,傅高义也并非是一名历史学家,正如他自己所言,他是一名社会学家,“了解全面的社会就是我的目标”。▎从精神疾病研究到日本社会研究1930年,身为犹太人后裔的傅高义,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特拉华市。20岁时,傅高义从卫斯理安大学毕业。当时的傅高义,有志于研究美国的社会福利。按照傅高义自己的说法,由于他父母是从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在美国生活得比以前幸福,导致他开始思考其中的原因。作为外来者的傅高义,从小就学会了用“他者”眼光看待周遭的世界。随后,傅高义来到军队服役。当时,正赶上朝鲜战争爆发,傅高义认为,自己运气好,没有被分配到前线,而是在一家精神病医院工作了两年。两年来的所见所闻,燃起了傅高义对于精神疾病研究的兴趣,因此,当他考入哈佛大学之后,他就打算专门研究美国家庭、美国社会和精神疾病的关系。也是在此时,出现了对他后来学术研究转向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契机。傅高义的导师、哈佛大学著名人类学家弗洛伦斯·克拉克洪对他说:“你从来没有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过。未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你如何理解美国社会?在你决定教书之前,应该负笈海外,在一种迥然不同的文化中生活并浸淫其间。”因为克拉克洪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曾参与过美国战时情报处的工作,对日本人的价值观和民族性多有研究,因此她建议傅高义前往日本从事田野调查。就这样,傅高义携他的第一任妻子以及一岁的儿子来到日本。在日本,傅高义原本打算重点比较孩子情绪失调的家庭和那些孩子健康的家庭,但他发现,日本的情况与美国的情况别无二致,即情绪失调的儿童成了父母关系严重紧张的替罪羊。此外,在田野调查中,傅高义发现,日本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军国主义统治,在二战之后成为战败国,经济萧条,很多家庭的父亲或儿子死于战火,但是日本人却能够成功地维持有条不紊的生活,免于绝望与混乱,并在二十年里成功地在经济、社会和心理方面做出了调整。傅高义发现,这与日本形成的新中产阶级,也就是“工薪族”有关。于是,傅高义决定转换研究内容,开始对日本M町(即真间町,千叶县市川市的一个行政区)的工薪族进行了两年的田野调查,并最终于1963年出版了《日本新中产阶级》一书。在书里,傅高义从教育、婚姻、工作、礼仪、价值观、家庭等方面,分析了工薪族为何能够取代老中产阶级(即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小型独立机组企业或小公司雇员),成为战后日本发展的中坚力量。这本书的研究方法,深受当时甚嚣一时的帕森斯“结构社会学”理论的影响。正如傅高义后来所说,帕森斯的研究就是“要系统地考虑经济、社会和政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都要考虑,所以我受到他这方面的影响比较大”。虽然后来,帕森斯在美国成为“过街老鼠”,学生们都以讽刺他为能事,但帕森斯潜移默化的影响,贯穿了傅高义一生研究的始终。正是傅高义用“他者”眼光,对异域社会竭泽而渔的研究,才能让他的研究经过了几十年依旧没有过时,成为美国人了解东亚国家的一个窗口。▎从日本研究到中国研究1961年,傅高义获得博士后的资助,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这个时候,作为少有的到过东亚国家的美国学者,傅高义成为人们眼中的东亚研究学者。于是,一位教授建议他:“要是你想研究东亚的话,你为什么不学习中文?”傅高义深以为然,开始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并被当时哈佛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开山人物费正清看重,请他加入了东亚研究中心执委会,并开始在哈佛任教。傅高义转向中国研究的时候,正是中美关系最紧张的时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为意识形态问题,美国政府在各个大学建立中国学研究机构,开启了对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农业以及区域的研究。1963年,由卡内基基金会资助的教育和世界事务协会在香港成立。当时,中国内地对大部分西方学者关闭,还未回归的香港成为了各国观察中国事态的主要窗口之一。傅高义也于此时到香港生活了一年。在香港,傅高义看到广州发行的报纸,决定研究广东社会的发展状况。1969年,傅高义在美国出版了《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和政治(1949-1968年)》。傅高义在这本书中详细分析了广州的社会状况,着重探讨了共产党军队解放广东之后,如何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以及共产党带给广东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充分肯定。费正清称这本书是社会学家如何从外部世界研究共产主义的杰出范例。▎成为“中国通”和“日本通”随着《日本新中产阶级》和《共产主义下的广州》的出版,傅高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亚研究专家。1973年,当费正清退休之后,傅高义成为了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的主任。在担任主任时期,傅高义发挥了作为社会学家的优点,组织了专题讨论会、午餐会和工作坊。傅高义后来笑言,自己擅长搞关系,交朋友。傅高义开放的心态以及社会学的回访心态,让他在未来的二十多年里先后写出了《日本第一》和《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两本著作。前者是傅高义有感于日本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本处处领先的美国,到了七十年代,很多方面已经被日本所超越。那么,这个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的岛国,是如何实现经济腾飞的呢?傅高义继续沿用结构社会学的理论,从知识、政府、政治、企业、基础教育、福利和犯罪控制的层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全书的最后,傅高义提出,美国人应该放弃骄气横溢、老大自尊的包袱,拜日本为师,学习日本模式。这本书后来被翻译到日本之后,销量超过了100万册,是日本非小说类翻译作品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很多日本企业家都以能够见到傅高义并与之攀谈为荣。正因为有了前者的成功,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广东省政府邀请傅高义来到广州继续做研究,希望借傅高义的妙笔,向美国人宣传中国的改革成果。傅高义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在广州走访调查了70多个县,并最终于1989年写出《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在这本书里,傅高义主要介绍了广州的改革模式以及改革动力,并对未来中国的改革做了预测及分析。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化解当时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对中国的敌视态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部书的写作,为他后来写作《邓小平时代》奠定了重要的人脉和资料基础。接下来,傅高义继续开拓他的研究版图,又先后撰写了《亚洲四小龙:东亚现代化的扩展》(1991),并与韩国高丽大学金炳周合作主编了《朴正熙时代》(2013)。值得一提的是,“亚洲四小龙”的说法虽然形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但只是在傅高义使用之后,这一概念才成为讨论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典范用语。1995年夏天,傅高义以65岁的年纪,再度担任哈佛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退休之后的傅高义,预见到未来中国将在东亚乃至世界格局中占据主导的地位,于是,他决定开始写作《邓小平时代》,通过分析邓小平的人生和事业,揭示近年来塑造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邓小平时代》完成之后,傅高义已经超过80岁高龄。但他仍然没有停下脚步,当他有感于中日之间因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剑拔弩张,美国某些政客叫嚣中国崛起是东亚乃至全球的威胁时,傅高义写作了《中国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希望通过追溯两国不断交流、互相学习的历史,弥合现实的创伤,让中日双方成为彼此尊重的伙伴,同时向西方传达出中国人天性中的善意。当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美国和中国展开贸易战的时候,傅高义与近百名美国前高官学者发表联合公开信,呼吁美中应共同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性危机。追溯傅高义的一生,我们能够看到,正是他所带来的珍贵的“他者”眼光,尤其是对中日两国社会的全面调查和研究,才能让他的著作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录,没有随着时间而湮没。(原标题:傅高义:“他者”的眼光)来源:北京晚报作者:宋晨希流程编辑 :L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