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系列」考研专业介绍:金融硕士(MF)考研楚茨

「研系列」考研专业介绍:金融硕士(MF)考研

官方简介: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 )专业学位项目主要培养具有坚实金融学理论基础和较高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现代计量分析手段解决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了解国际金融业的前沿发展,又能密切联系中国的实践,具备比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潜力,可以适应金融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工作。金融硕士考研是继会计硕士之后最为火爆的一个考研专业。大多数人都认为考上了金融硕士前途无量,毕竟“金融”二字,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显得那么的靓丽,高端。但其实,真正毕业出来能进投行等高端金融机构的还是少数,大部分都普通的一个普通的岗位运转……一、考试科目1、英语一2、思想政治3、数学三4、431金融学综合数学三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以中山大学为例:中大金融硕士431金融学综合为学校自主命题,每个学校的出题范围都是不一样的,大部分高校主要是:公司理财,货币银行学两门课。指定用书通常为:罗斯《公司理财》,黄达《金融学》。好点的学校还会考《国际金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这个要具体查阅相关学校的招生指南和参考用书。二、参考用书:以中山大学参考书目为例: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2、胡庆康《货币银行学》3、陈平《国际金融》4、罗斯《公司理财》第九版5、博迪《投资学》第九版岭南学院招生计划人数中山大学有两个学院招收金融硕士,分别为岭南学院和国际金融学院。岭南学院在南校区培养,竞争特别激烈,就业特别好,华南地区的王牌专业。国际金融学院在珠海校区培养,另外国际金融学院还招收金融硕士非全日制培养类别,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三、录取分数线通常来说,金融硕士的国家线是在340左右,普通学校基本过线就可以了,认真准备复试问题不大。但是名气越大的学校,竞争越是激烈,以中山大学为例,今年的金融硕士分数线高达392分,实在是令人感到不少的压力四、学校选择竞争最为激烈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金融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如果能考上以上学院的金融硕士,那么未来真的是一片光明。选择金融硕士一定要量力而行,稳妥为当。其就业除了清北复交等名牌大学毕业能进投行等高端金融机构,其他的基本分布在各大银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一方面不要过度捧吹金融硕士的高大上,一方面其实只要考上了就业基本问题都不大。

回魂刀

21金融研究丨银行转型2020,谁是王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21金融研究丨银行转型2020,谁是王者?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息差收窄,其盈利能力受到考验。在此背景下,依靠息差的传统模式亟待变革,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应对挑战的转型方向。事实上,中间业务收入规模与营收占比的高低,已成为体衡量一家银行“轻型化运营”水平的典型特征。中间业务具有资本占用低或不占用、稳定性好、持续性强、风险低等特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一般情况下,中间业务品种较为丰富、占比较高的银行可以获得更高的ROE,在市值上也更能获得认可。2000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中收占比由不足5%达到了目前约20%的水平,已经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影响几何?哪些银行的中间业务表现突出?本文通过36家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进行分析。中收业务收入增速放缓中间业务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和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在财报上计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因此,本报告将中间业务收入对应到利润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一项。整体上看,中收规模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大体一致,呈现出国有大行高于股份行、股份行高于城商行、城商行高于农商行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四大行中收规模仍居前四。Wind数据显示,36家A股上市银行中,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规模最高,达到889亿;其次为建设银行,达800亿;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规模在500亿左右。国有大行依托其强大的渠道优势在中收规模上占据着重大优势,但以股份行为首的一批银行大力开拓布局,中间业务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成果。数据显示,中收规模位列第五的为招商银行,上半年其中间业务收入为422亿,距离中行仅差80亿。其次为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前述五大股份行的中收规模均已经超过交通银行。城商行方面,宁波银行中收规模最高,其中间业务收入为52亿,其他城商行中收规模在2-52亿之间。农商行中,除渝农商行中收规模超过10亿外,其他几家在1亿左右。与国有大行、股份行相比,农商行中收规模体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一方面,其中间业务种类较少,另一方面经营中间业务能力不足。值得注意是,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要比同规模的银行实现更多的中间业务收入。他们在中间业务方面探索较多,甚至在行业内形成颇具特色的标签,被称为“轻型银行”。例如,招商银行的中收规模明显大于交行;平安银行的中收规模明显大于光大银行;宁波银行的中收规模明显大于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从增速看,今年上半年36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315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7%,而去年上半年增速为9.8%。换言之,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中收增速明显放缓。从数量看,今年上半年增速低于10%的银行一共19家,而去年同期为14家。究其原因,疫情对部分中间业务收入形成影响。此外,疫情影响之下实体经济经营困难,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让利力度。6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其中,减少银行收费政策就会影响到多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工行在半年报中表示,在疫情冲击背景下,本行仍坚持经营转型和落实减费让利政策,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投资银行和担保及承诺等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减少。财报显示,工行上半年中收规模889亿,相比上年同期仅增加4亿。被业内视为“轻型银行”代表的招商银行,上半年中收规模为422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8.46%。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在该行业绩会上表示,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略有放缓,主要是因为收入增长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一季度招行信用卡业务受到疫情冲击,无论是信用卡消费额还是贷款规模都出现了下降。这给我们的手续费收入带来了很大的缺口,也是最主要的方面。”王良称,“另一方面,由于线下销售受到疫情防控、人员隔离等多方面的影响,代销保险、信托计划等手续费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出现减少。”在整体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杭州银行中间业务尤其亮眼: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约18亿,相比上年同期增加一倍多。主要因为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加、债券承销等投行业务规模扩大带来投行业务手续费增加。股份行中收占比较高在各类指标中,中间业务收入/营业收入是衡量银行中间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具体而言,中间业务收入规模与营收占比越高,一家银行“轻型化”特征越明显。国内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虽有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36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315亿,占同期营业收入的19.5%,该占比和去年同期大体持平(19.8%)。从银行类型来看,国有6大行、9家股份行、13家城商行以及8家农商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分别为17.6%、25.6%、14.3%、6.6%。整体看,股份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明显高于其它银行。其中,兴业银行最高为30.22%,位于36家上市银行榜首。此外,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等6家股份行中收占比也超过20%,最低的浙商银行也有11.78%。除邮储银行外,国有大行中收占比在15%左右。其中建行最高达到20.6%,在36家银行中居第八位。邮储银行占比较低,主要因为代理模式下,邮储银行每年为邮政集团代理金融网点提供的金融服务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代理网点产生的中间业务收入由银行转移给了邮政集团,因此不体现为邮储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城商行差距较大,宁波银行的优势最为明显,在36家银行中居第四位。宁波银行中报显示,2020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2.02 亿元,同比增长 46.48%;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 26.03%,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在同业中进一步体现出优势。但部分城商行中收占比不足10%,农商行则大多低于5%。对于诸多城商行、农商行而言,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为营业收入结构中的一个明显短板。如以股份行为参考,城商行、农商行提升空间在10个百分点左右。相较传统表内业务,中收业务涉及领域广,对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要求高,在拓展时难度更大,因此城商行、农商行发展中收业务面临的挑战不小。中间业务各有优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类型众多,各银行财报统计归口不一。比如,因2014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管理办法》未明确理财业务,银行财报对理财业务的会计处理各异,有的计入代理收入或者托管业务收入,有的仍然计入理财业务收入。这缺少明细数据进一步调整,因此横向比较只能相对反映各银行的中收结构情况。本文根据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七类:银行卡业务、理财业务、结算及清算业务(含电子银行业务)、投行咨询业务(含债券承销业务)、担保承诺业务、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代理及委托业务。分类型来看,国有六大行由于客户基础较为雄厚,中收业务类型也比较丰富,除传统的银行卡业务、结算清算类业务以及代理类业务外,投行咨询业务、托管、担保承诺等业务也均有一定地位。计算来看,其中收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银行卡业务、结算类业务和代理业务,三者合计占全部中间业务收入的60%左右。和其他类型银行相比,国有大行结算清算业务占优。结算清算业务是银行传统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和现金管理。由于结算清算业务需要全国乃至海外的网络和强大的基础设置来支持,因此该类业务收入一直以来是国有大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这一中间业务也面临新的变数。一方面,监管部门近年来一直在推动银行减费让利于企业,如取消个人汇款业务费用、降低部分汇款手续费用,这将导致结算清算业务收入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迅速增长,但支付机构需为备付金账户支付清算结算手续费。在今年疫情影响之下,网上消费的替代性增长必将带来结算清算收入的增加,但减费让利将导致收入减少。以工行为例,2018年、2019年结算、清算收入均大幅上涨20%左右,其财报指出,主要是第三方支付业务增长较快带动收入增加。今年上半年工行结算清算业务收入205.44亿,同比下降1.6%。工商银行在财报中称,主要是落实减费让利政策,结算清算收入下降。股份行方面,银行卡业务收入占全部中收的45%,代理业务占比约15%,二者合计占比达到60%左右。另外托管类业务、投行咨询类业务、担保承诺类业务合计占两成左右。2014年《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出台后借记卡服务费用基本取消,银行卡收入主要是信用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分期手续费、刷卡手续费、违约金,因此银行卡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信用卡。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尤其是2-3月间很多消费都停滞,信用卡业务受到重大影响。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今年上半年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59.14亿,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比重为57%,相比去年同期下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中信银行称,主要受疫情影响,客户消费意愿下降所致。对城商行来说,其客户优势弱于大行及股份行,因此大部分城商行的中收主要依赖于代理类业务:统计数据显示,13家A股城商行代理业务收入占比平均为31%,其中郑州银行占比最高达69%。代理业务包括银行替客户代理销售、收付及委托、结算、交易等业务。代理业务客户主要是当地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因此长期在当地深耕细作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有明显优势。代理业务收入占比,大体呈城商行及农商行高于国有大行、国有大行高于股份行的态势。如北京银行在中报回顾业务发展重点时称,设立机构业务部,提升机构业务战略定位。开通通州区级财政授权支付委托代理业务,成为继2003年招标后,17年来唯一一家新增的代理银行。圆满完成北京市财政局市级财政集中收付业务半年对账,保障防疫期间财政收支顺利。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代理业务收入23.41亿,相比上年同期增长8%,其代理业务收入规模甚至超过工行(10.57亿)、光大银行(21.44亿)等大中型银行。农商行代理业务收入占比亦较高,但其中收业务类型较为单一,投行咨询、担保承诺、托管等业务鲜有涉及。这可能与农商行体量较小且人才储备不足相关。总体看,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结构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共性特征更为突出,更多的中收业务主要依赖于银行卡业务、结算清算业务和代理类业务,而投行咨询业务、托管业务、担保承诺等中收业务的贡献比例仍然比较低。(作者:杨志锦)

吊兰

宏观研究:金融委会议政策含义如何理解?

核心观点4 月8 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次会议,研究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微观治理和金融监管等工作,对于其中重要措辞,我们核心观点是:1。信用收缩后信用风险加大可能向地方正规金融机构传导;2。压实地方政府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处置第一责任人;3.PPI 重点关注是否向CPI 传导,并非决策变量;4。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仍是金融稳定,放水养鱼是结构性货币政策;5。货币政策宽松与紧缩的边界分别是就业和通胀。信用收缩后信用风险加大可能向地方正规金融机构传导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有所暴露,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有待完善,需要高度重视”。我们认为,今年信用收缩将是全年政策基调,从稳定宏观杠杆率的角度,信贷、社融等实体部门负债端数据增速均将经历压降的过程,信用风险加大可能向地方正规金融机构传导。信用违约风险加大可能冲击金融机构资产端,目前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几个信用风险领域可能在地方国企、优质民企和城投平台,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地方金融机构或受冲击较大,若资质较好的企业出现债券违约冲击整个信用债市场,金融机构之间资金往来抵押品要求提高,这个过程中地方金融机构受影响也更大。压实地方政府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处置第一责任人会议对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和监管提出四项要求:一是把握定位,优化结构。二是强化监管,提升质效。三是健全治理,规范经营。四是完善法治,增强活力。提出要强化监管追责问责,严肃查处金融监管失职渎职等行为;加强党的建设,坚决惩治腐败,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纠正不当干预行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激发地方金融机构的创造创新活力等多项要求,我们认为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微观治理和金融监管将进入快车道,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方向,政策也继续压实了地方政府责任作为处置第一责任人。PPI 重点关注是否向CPI 传导,并非决策变量会议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央行关注物价问题。但我们继续强调,我国央行最终目标较多,单一目标较难再同时盯住两项或多项指标,对于物价稳定,央行核心关注的是CPI 同比增速而非PPI,因此我们当前需重点关注PPI 上行是否存在向CPI 传导的可能性。我们认为,PPI 向CPI 的传导核心基于需求的有效复苏,在缺乏需求侧刺激的前提下,今年PPI 向CPI 传导力度较弱,总体预计2021 年CPI 同比增长1.4%,全年高点为2.5%,不会触及3%的阈值,物价稳定并非今年的核心决策变量,难以触发央行加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仍是金融稳定,放水养鱼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市场对于会议提到的“要注重‘放水养鱼’,助企纾困”措辞理解分歧较大,我们认为“放水养鱼”主要是指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定向支持政策以实现助企纾困为主要目的,并不影响今年整体货币政策基调,即以金融稳定为首要目标,总体基调为稳健中性。从央行的几个最终目标看,我们认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短期压力不大,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全年也无触发阈值风险,今年稳定宏观杠杆率是总体政策基调,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是金融稳定,并由此采取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总量性宽松政策继续退出,反映为M2、社融增速回落至与名义GDP 增速水平基本匹配的位置,我们对两者的全年预测值为9%和10.9%。但结构性货币政策应延尽延,今年4月初决策部门已决定进一步延长两项直达实体货币政策至2021 年底,我们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延续有利于帮助小微企业更好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生产经营稳定恢复。货币政策宽松与紧缩的边界分别是就业和通胀仍从货币政策的几个最终目标来看: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金融稳定(还包括中长期目标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改革开放),当央行以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货币政策基调则为稳健略宽松,“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作为底线目标,当调查失业率上行存在冲破目标值风险时,将触发货币政策宽松;当央行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货币政策基调则为稳健略紧缩,即若CPI 上行压力过大,将触发货币政策收紧。同时我们提示,央行宽松与紧缩的边界分别是就业和通胀,但反过来的逻辑并不成立,即央行不会因失业率过低而收紧货币政策,也不会因CPI 过低而放松货币政策。风险提示:中美博弈改变货币政策节奏。(文章来源:浙商证券)

莫斯科

金融研究丨小贷行业洗牌加剧:8家上市小贷业绩明显下滑不良分化,行业生存压力凸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银行业务下沉以及监管政策等多重因素交织下,去年小贷公司开启新一轮洗牌,业务变化明显。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大多数小贷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下滑,部分资产质量恶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新三板上市的8家小贷公司2020年业绩报告发现,营业收入全部负增长,净利润6家负增长,而与2019年相比,绝大部分增速出现下滑,个别降幅超过30个百分点。不过,从不良率来看,8家小贷公司出现了一定的分化,最高达到13.73%、最低为0,且无明显地区分布特点,与2019年相比,5家上升,2家下降,1家持平。多家小贷公司表示,小贷公司行业立法工作明显滞后、现有政策限制、税负重等突出问题都使得小贷公司生存压力凸显。 业绩明显下滑上述公布2020年业绩的8家小贷公司中,5家分布在江浙区域,其余3家分别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从规模来看,总资产最高的仅11.67亿元,而最低的不到1亿元,且大部分在5亿元以下。从业绩表现来看,8家小贷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全部负增长,6家增速在-10%以内,最低增速达-31.82%,且相较于2019年增速全部下滑。其中,黔中泉小贷增速下滑超30个百分点,兆丰小贷、恒晟农贷、汇丰小贷增速下滑接近或超过15个百分点。多家小贷公司在财报中表示,受到疫情影响,公司主动缩减贷款投放额度,包括黔中泉、兆丰小贷、恒晟农贷、汇丰小贷、滨江科贷的贷款余额下滑超过15%。如,截至2020年末,黔中泉贷款余额为2.36亿元,较2019年末减少37.92%。从小贷公司净利润增速来看,仅2家实现正增长,最低增速低至-53.30%,且与2019年比6家增速出现下滑,其中滨江科贷、兆丰小贷、宏达小贷、黔中泉4家连续两年负增长。以黔中泉为例,其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均下降超过30%。对此,黔中泉表示,营业收入减少因受疫情影响,贷款业务减少导致贷款利息收入大幅减少;净利润减少因放贷业务活动减少导致营业收入下降,另外营业成本中折旧费用增加,两方面因素导致本期净利润较上期下降。汇丰小贷净利润增速虽为正,但较2019年也下滑近30个百分点。从财报来看,其主要是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对此,汇丰小贷介绍称,“营业收入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面临经济下滑的形势,公司缩减放款规模,提高放款质量。”除疫情外,多家小贷还提到了银行业务下沉导致竞争加剧的因素。国汇小贷表示,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继续向小微企业客户倾斜,与小额贷款公司形成直接竞争。“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业务承接量,公司对外发放小额贷款的定价能力和利率水平也将受到影响。”不良趋势分化与业绩一致下滑不同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小贷公司的资产质量呈现分化趋势。上述8家小贷公司5家不良率高于5%,2家低于1%,且还有1家为0。从地区来看,经济较为发达的江浙地区,5家小贷公司不良率最高的达到8.51%,且3家不良率高于5%。而黔中泉在上述8家小贷公司中不良率最高,达13.73%。黔中泉认为其贷款风险主要来自疫情、信用管理风险和经济发展周期风险。该公司严防信贷人员对客户资格审核不严格、违规发放贷款的风险,研究开发标准化产品,将信贷风险从源头进行控制,从而降低客户经理违规发放贷款的风险;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把控贷款风险,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国汇小贷成立于2011年,不良率为0,不过,截至2020年末,该公司有4笔逾期贷款项目。其披露,2笔逾期贷款合计借款本金1140万元,已完成诉讼程序,目前进入抵押资产执行阶段。去年内新增2笔逾期贷款,合计贷款本金70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98%,不构成重大诉讼。其中一笔逾期贷款项目已经开庭审理,完成一审判决,另一笔逾期贷款项目等待开庭审理中。截至2020年末,江浙地区的恒晟农贷、滨江科贷、兆丰小贷不良率均高于5%,且均较2019年末有所提升。恒晟农贷表示,从总体行业来看公司的不良贷款率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滨江科贷则提醒,未来期间公司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会由于贷款组合的质量恶化而上升。鸿丰小贷、宏达小贷为何能做到不良率低于1%?鸿丰小贷介绍称,该公司由责任人牵头、贷款经手人同责制度进行风险的第一手把控。同时贷款审查专设贷款审查委员会,各部门配合密切,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风险控制体系,降低信用风险。危与机潜伏在哪些环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银行业务下沉等因素之外,政策因素是影响小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最大的因素。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小贷公司从业务范围、对外融资比例、贷款金额、贷款用途、经营区域、贷款利率等方面提出要求,并鼓励各地通过风险补偿、风险分担、专项补贴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小贷公司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贷款成本,改善金融服务。更重要的是,截至目前,监管部门还未在正式文件中对小贷公司明确其定位。多家小贷公司表示,这也是其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小贷公司行业立法工作明显滞后,缺乏相对统一、明确的监管规定和行业标准,小贷公司长期处于机构定位不明确的状态,导致金融、税务以及公检法政府的职能部门,并未把小贷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对待,不利于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国汇小贷表示。汇丰小贷也表示,小贷公司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问题暴露愈发集中;公司治理不规 范、风险内控能力不完善、商业模式不成熟影响着我国小贷公司的健康发展;融资困难、行业立法滞后、现有政策限制、税负重等突出问题都使得小贷公司生存压力凸显。 从小贷公司的监管来看,银保监会负责制定文件,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小贷公司具体监管。宏达小贷则介绍,2020年11月,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了《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工作指引(试行)》,在促进小贷公司的规范经营,保障小贷公司及其客户的合法权益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在小贷公司设立、变更,特别是在设区市范围内跨县(县、市)设立分支机构经营等方面作了相关规定。“随着相关法规的出台,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进一步鼓励支持了小贷行业的创新发展,小贷行业的发展是挑战和机遇并存。”(作者:李愿 编辑:李伊琳)

鲫蛆甘带

央行:研究制定金融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等政策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张莫)在4月1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表示,人民银行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力度,推动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区域金融改革格局。他透露,人民银行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关于金融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以及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有关政策举措,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成渝双城经济圈是又一个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对于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银行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起草、编制,深入研究金融相关内容。他也表示,正在会同相关部门,以及四川省、重庆市,进一步研究金融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庆市和成都市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金融方面也各有特色,所以在研究和制定金融支持政策时,将在共性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各自特色,进一步探索金融改革开放的创新举措,更好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王信说。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力度一直在持续加大。据刘桂平介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整体战略部署,人民银行已经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专项金融政策支持区域发展,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刘桂平还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统筹抓好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加强区域特色金融改革与创新,选择符合条件的地区推动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试点,深入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出发点,以金融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为重点,推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完)

第五个

2018年中国第三届全球愽研金融哲学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图片说明(图片由通讯员易萍提供):5月12日,由全球愽研主办的2018年中国第三届全球愽研金融哲学高峰论坛暨全球博研金融哲学董事长研修班三期开学典礼在广州举行。记者 郭静 通讯员 易萍5月12日,由全球愽研主办的2018年中国第三届全球愽研金融哲学高峰论坛暨全球博研金融哲学董事长研修班三期开学典礼在广州举行。记者获悉,在此次论坛上全球愽研邀请了复旦大学哲学博士郁喆隽主讲《人工智能真的那么可怕吗》、长春工业大学教授王相锋主讲《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中国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局长白津夫主讲《海南大开放与粤港澳大湾区互动发展》等主题内容。参加此次论坛活动除了全球博研金融哲学董事长研修班三期的全体学员外,还有全球愽研往届的老学员、会员及各企业及公司人员近300余人。全球愽研联合创始人、愽研教育人文学院院长欧阳清在论坛致辞上指出,5月12日,是个特殊的日子,10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世事的无常,油然而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今天金融哲学董事长研修班第三期的开学,也预示新同学应保有赤子之诚、谦卑之心开启接下来两年多的金融哲学学习。“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文化标识是对历史的见证与价值的认同。2018博研定位为慈善、文化年。慈善是一种世界语言,博研倡导企业家校友在学习提升之余,勿忘回馈社会,发起每人每年为博研慈善基金捐助1000元起的活动,定向于贫困地区的助学助教,通过教育改变人生”。 欧阳清说。哲学大师冯友兰曾言,“哲学是对普遍规律的把握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欧阳清介绍,此次开班的金融哲学董事长研修班是在原有管理哲学博士课程研修班的基础上升级、优化而来,以“中国立场、全球视野;中华文化、世界影响”为出发点,汲取中西方文化经典的智慧,学以致用。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全球愽研将邀请中国各大高校知名的教授、学者传授纯粹的哲学思想,国家智囊团的专家、领导解读政经大势,指点迷津。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原党委书记高福生在代表新生发言时说,“去年十二月份,我接到了省委组织部‘关于高福生同志免职退休的通知’,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有点迷茫,这么年轻,没工作了,干什么去呢?一时间,我静静地待在自家的院子里,喝茶,读书,听春雨,看花开。我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定位,难道只能是‘喝茶读闲书,听雨看花开’了?就在我心神游动的时候,听到了博研教育‘百战归来再读书’的召唤。而在金哲三班的同学们来自各行各业,资源多、信息广、思路宽,可以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合作共赢。我现在的座右铭是,‘时光里芳华永驻,再读书仍是少年’”。欧阳清寄语一:记得今年3月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授课时曾问,“学习有什么用?”他回答说,“学习可以让原本混沌的世界更加有序且清晰印入我们脑海,而企业家金融哲学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用化的升华,通过哲学的学习让思想境界得以提升,通过经典与古先圣贤对话,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通过企业家之间的交流让视野更开阔,与志同道合之友对话,认知与化解当下的困惑”。欧阳清寄语二:孟子言: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祝各位新同学在未来金融哲学3班的学习中承圣人训,践圣贤行。最后,期待大家用修行的心境进行一段哲学学习之旅,让学习融入生活,在知识创新的时代,终生学习,终生受用。

玻璃墙

专访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打破数据垄断,最重要的是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近年来,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2021年初,央行开始就《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办法》也非常注重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信息的采集者也就是平台企业在收集个人用户信息过程中的边界究竟该如何划定?在防止数据垄断方面,监管机构该如何进行监管?企业和社会如何合力缓解当下年轻人过度借贷?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可从三环节规范平台企业陈道富表示,金融数据的收集是个人信息数据收集里的一个子集,金融数据信息的使用会涉及到个人金融财产的安全,所以对个人来说,这些信息的使用往往与金融决策有关,如信贷、保险等,一旦泄密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相对其他的数据保护,金融数据保护和授权可能会更加严格。他谈到《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于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加工作了一个规范,可以视作是对个人信息在金融领域的使用、管理上的探索。从这个探索中可以看到,监管层对个人具有金融使用目的的信息或者信用信息,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牌照管理。当然,为了更好平衡数据行业发展和征信业务的发展,可能需要采取多级牌照的方式管理,给主要收集和使用行为数据、提供数据加工和模型技术等的第三方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平台企业而言,可以从三个环节来进行规范——数据收集环节、数据加工处理环节、数据使用环节。在收集环节,应该追求“最少、必要”原则,不能过度收集数据,在收集过程中应该有指定用途,客户应有足够知情权和授权。在加工处理环节,数据应该处在一个可信的计算环境里面,所有的个人数据应该在计算过程中去标识化,然后保证数据安全。相对于匿名化的数据,在当前隐私计算技术下,去标识化数据可以保留足够的数据信息含量,又保护个人数据的隐私要求。去标识化数据有一定风险,但相对于其可能具有的社会价值,严格管理这种程度风险获取信息价值挖掘使用,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值得的,是需要由双方权衡决策的。同时,在可信计算环境下的个人去标识化数据的加工处理,重点宜在可信计算环境的管理,不宜过度个人直接授权同意。这不仅不利于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也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很难作出决策。或者说,需要较好平衡个人隐私保护收益、风险以及数字产业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数据使用环节,应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授权过程。通过使用这个环节来加强管理、引导加工处理,并且控制数据收集的过程。数据的发布需要由有资质的机构和个人进行,用于特定目的的数据使用主体,宜有义务对数据来源、数据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查,要有标准,要严格管理。陈道富表示,数据使用是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金融数据泄露之所以会引发巨大的社会效应,都是最后集中在使用这个环节。他进一步阐述,实际上良好的数据治理就是平衡数据主体、数据的控制者、数据使用者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算不可识”和“可用不可拥”。至于人们现在常提及的数据孤岛或者数据垄断的问题,陈道富认为其形成根本原因是数据的价值只在使用环节体现,且没有形成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所以没有办法从最终的使用环节将利益分配到整个数据收集、加工处理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因此使得整个数据产业成为一个“黑箱”,让数据控制者有了内部转移定价的能力。他表示要缓解目前的“数据孤岛”问题,打破“数据垄断”,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并且明确数据的权属,对数据的共享要构建较清晰的法律框架,这样数据才能以合适的方式被共享。过度信贷是过度消费延伸与特定的消费场景相结合、简便的操作手段、快速的信用审核,让贷款变得唾手可得,加上海量的营销触达年轻消费者,这一切都为年轻人的过度借贷提供了温床,让年轻人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那么企业和社会能做什么来缓解当下年轻人过度借贷的问题?对于企业的责任,陈道富提出了两点:首先是贷款平台是否能对客户偏好进行定向营销?因为现在许多信贷都内嵌在消费场景里面,过度信贷实际上是过度消费的延伸;其次是过度简便甚至是默认性操作过程,让用户在没有产生必要阻挠的过程下就轻松获得贷款。解决过度信贷其实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比如设置冷静期,有较清晰简明的提醒、方便的退出设置等,以此来保证消费者能够在理性的自我约束环境下作出决策,接受适度的金融服务,并保护消费者最终的生存权。在他看来,这里也产生了一个社会伦理问题,那就是要不要给用户设置一定的操作成本?对消费者的借贷行为要不要有一个外部约束?要不要通过政府规制给消费信贷施加一个利率和数量的限制。他表示,一方面,金融需要触达到有意愿而且有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另一方面,金融还得避免成为他们过度的负担、诱导使之产生过度信贷的倾向。对消费金融来说,约束更多的来源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来源于自己效用的抵消,所以带有相对弱的约束,所以一旦触达到个人消费领域的时候,就需要来平衡社会的伦理和金融的效率问题。每日经济新闻

如是三年

风险高,收益高的金融学考研

金融学专业介绍金融学: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金融类机构对人才学历的要求可以说是最高的,特别是证券业、银行业,人才需求正逐步向“高、精、尖”方向倾斜。金融学考研竞争之激烈导致考试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录取人数、报考人数、命题形式、阅卷尺度等因素也都与考研的成败息息相关。金融学考研就是一项风险很高的投资,但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金融学考研方向1.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的是跟银行及国家货币政策相关的问题,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等。2.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具体研究马克思、凯恩斯和斯密及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所阐述的金融学原理;研究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的关联与影响;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金融政策的期限结构和动态反馈机制,以及各国银行制度与法规比较等。3.投资学。投资学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国际投资、企业投资等几个研究领域。4.保险学。保监会将保险专业的教学模式分为“西财模式”、“武大模式”和“南开模式”,其对应的大学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和南开大学。而保险业的“黄埔军校”则是位于湖南长沙的保险职业学院。5. 公司理财(公司金融)。又称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一般来说,公司金融学会利用各种分析工具来管理公司的财务,例如使用贴现法(DCF)来为投资计划总值作出评估,使用决策树分析来了解投资及营运的弹性。择校六连看一看:自己喜欢的城市很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读研,会让自己心情更加愉悦,也会更快地进入角色,提高读研的效率。二看: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考虑到金融专业的特点,报考金融专硕的同学应该尽量选择经济较发达地区,例如,津京唐地区、环渤海经济圈、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等。这些地方经济发展较好,表现出很大的活力,给金融行业也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北京是金融政策的制定中心,上海是金融运行中心,是很多金融专硕考研的首选。三看:报考院校就业情况 就业率和行业领军公司入职人数是院校实力最有力的证明,在院校之间进行比较的时候完全可以参考学硕的就业情况。一般来说,名校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是高就业率的保证。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等一批金融强校,每年都承担着大量优秀金融人才的输出重任。四看:报考院校资源优势 金融专硕在读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学校一个导师、校外一个导师,导师资源非常重要。如果能够选择到一个在金融行业有一定学术地位或者手头掌握有很多资源的导师,这对以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五看:报考院校的实际考试难度 大家要认真分析目标院校的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招生人数、大致的报录比,以及复试的考察方式、差额复试比例、复试权重等等相关的重要信息,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和权威的辅导专家联系,不要一味的听信传言,感觉好考或是难考,要有科学理性的分析。金融专硕仍处于起步阶段,可参考的备考经验较少,因此的信息者得天下,正确全面地收集信息有助于高效的复习。六看:自己的专业基础和知识水平 报考金融专硕的同学本科大多是学经济类管理类的,也还有一些是数学或者其他专业的。因此,大家在选学校的时候就要首先学会了解自己,可以借助外界的帮助测评一下自己的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基础,然后在根据复习时间做出适合自己的院校选择。

卡迪什

想考金融领域研究生该做什么准备?

答|百度派 @麈阿金融硕士专业作为近几年的“抢手货”,在2018考研大家的报考热情也是有增不减。金融学是近年来排名前五的热门专业之一,考研竞争十分的激烈,尤其是想要考知名院校的话难度就更加大。所以,对于2018年想要报考金融学专业的考生来说,考生在复习时期一定要好好把握,充分的利用各个阶段时间做好专业课的复习。报考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的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业务课一或数学、业务课二。政治:思想政治理论;英语(统考)英语一或英语二;业务课一或数学:数学三(统考)或经济类联考;业务课二(统考):金融学综合431。考生可根据院校具体要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 针对这几个科目的备考,金融硕士复习计划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1月20日) 阶段目标: 对指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了解全书内容,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11月21日-12月10日) 阶段目标: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 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 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仍然以制定教材为中心,结合第一遍复习的复习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复习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各个击破。自己归纳出知识结构框架,打通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这一阶段可以适当开始做题,首先对于有课后习题的可以适当选做部分课后习题。在对于各个科目的第二遍强化复习完成以后可以开始做真题。真题以往年金融联考真题为主,在做真题的时候一方面做到查漏补缺,一方面总结适合自己的做题技巧,不断完善。金融年联考的真题关于投资学部分的内容有些难度较大有些知识点超出了431大纲的内容可以不必花费太多心思。另外还需注意的是金融联考的真题没有覆盖公司理财的内容。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12月11日-至考试) 阶段目标: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预测本年度可能考查的内容和出题思路。注意是预测,而不是押题,不能留死角。有时间的话,应当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记忆性的重点和真题答案可以背诵下来,这样能够让学员融会贯通,理解更加深刻。 最后,希望考研的广大考生提前备考,赢在起跑线上。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地中海

金融委研究了这个问题,释放了啥信号?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了第五十次会议。记者发现,作为金融委今年的首次公开发声,会议着重谈及了一个话题——地方金融机构。这或将预示着,地方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改革拉开帷幕……除了把钱存到国有大行,不少人也喜欢把钱放到地方中小银行里,可能图个理财收益更高,或许是因为离家更近……目前地方中小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重要力量。对此,此次金融委会议也做出肯定:地方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整体质量、管理能力、市场化程度持续提升,在服务“三农”、基层、中小微企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体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不过,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经营理念激进、风险偏好过高、公司治理薄弱的地方中小银行,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监管逐步趋严的背景下,风险问题日益显现。金融委会议直言: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有所暴露,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有待完善,需要高度重视。受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信贷资产风险上升。去年人民银行曾选取155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压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部分中小银行对整体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的抵御能力较弱。若不良贷款率分别上升100%、200%、400%,1520家中小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分别降至11.54%、9.51%、5.16%,分别有589、786、977家未通过压力测试。当然,这只是在极端压力情景下进行的测试,但也足以提醒金融部门要未雨绸缪。那么,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到底在哪些方面风险问题较大?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不健全。有的中小银行股权较为分散,股权结构复杂,内部人控制问题较为严重;有的个别大股东入股中小银行的动机不纯,将银行视为“提款机”,关联交易盛行。包商银行风险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因大量资金被大股东违法违规占用,长期难以归还,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危机,触发法定接管条件,2019年5月被依法接管。对于这个问题,此次金融委会议直接开了“药方”: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风险集中度、关联交易、数据真实性等的监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监管科技建设,提升监管效率和覆盖面。地方金融机构要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审慎经营,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究其根源,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问题还在于经营模式粗放、偏离主业主责。一些地方中小银行一味强调规模扩张及发展速度,而无视资产质量;个别地方金融机构将大量资金投放到大企业、跨区域发展,却偏离了服务中小企业的定位,忽视对本地客户和普惠金融服务。这使得监管部门三令五申:地方金融机构要专注主业,立足本地,回归本源。此次金融委会议再次强调了地方金融机构的定位:服务当地、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并在优化结构方面提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鼓励好机构兼并风险机构,促进地区金融供需结构平衡。防范金融风险要能管住人,才能看住钱。金融监管必须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管理,不论是针对金融机构的基层员工还是高管,都必须扎牢制度防火墙。由此,金融委会议强调了一系列与“人”有关的规范要求。比如,强化监管追责问责,严肃查处金融监管失职渎职等行为。再比如,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约束“一把手”行为。还比如,坚决惩治腐败,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受制于资本补充、市场准入、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审慎监管,与社会的高度期待相比,当前我国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有待激发。要想更好地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放水养鱼”。近年来,我国推出一系列举措提升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金融委会议多次关注深化中小银行改革;2020年金融委办公室发布的11条金融改革措施中,多条涉及中小银行改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新途径、新办法陆续出台……这次金融委会议提出,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纠正不当干预行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激发地方金融机构的创造创新活力。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地区金融生态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满足中小微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期待不久的未来,每个人都能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更安全的金融服务。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吴雨编辑 赵悦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