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9-06-06 - 2019-06-25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多功能厅、校史馆西厅、圆形剧场、校园展厅、七号楼展厅2019届本科毕业展前言仲夏之际,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作品展开幕了。6月6日到25日期间,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共893名本科毕业生两千余件作品得以全面开放与全方位展示。开幕式现场近年来,秉承着“尽精微 致广大”的校训精神,学校全面加强了教学改革,各专业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更加适应和符合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在本科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相长,更加强调学生在艺术创作与实践过程中的思考与创新。毕业生作品是本科学习、实践的学术与艺术成果的总结,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所知、所学和所感,也是他们技法、思维、审美、艺术修养的形象体现。本年度毕业生作品在媒介、形态、艺术语言上都有了新的超越与突破,既有本专业的学术特点,也有开放思维、勇于探索的青春活力蕴含其中。“专精”与“跨界”、“融合”与 “交流”的时代特征在这些创作与研究作品中也得以鲜明体现,较为全面完整地呈现出我校学子锐意进取的姿态和个性鲜明的追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本科毕业作品展是学子们大学阶段学习的终点,也是步入人生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希望本次展览成为美院学子对艺术、对人生美好的开端,以此为契机,不忘初心,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对知识的渴求,永远保持对学术的敬畏之感,在未来的人生当中,在新时代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中央美术学院苏新平《美的风》声音剧场《美的风》声音剧场是2019年中央美院新百年首场毕业季的亮点活动,全剧以风和声作为贯穿线索,以控风作为技术承载,以风动力装置为亮点,在中央美院毕业季历史上首次呈现一个由艺术与科技共同打造的集视觉、触觉、听觉多维体验的剧场。《美的风》全篇分为序曲、美的国风、美的艺风、美的家风、美的学风、美的诗风、尾声七个章节,弘扬美育精神,体现大爱之心,展示大美之艺。将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光荣传统与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责任融汇贯通,探讨美的价值,传播美的理念。伴风而行,聆听声音,既有习总书记给8位老教授回信中的殷殷嘱托与期许,也有蔡元培先生蕴含深邃的“美育代宗教”理想,校长们的毕业讲演,老先生们在炮火声中回忆“鲁艺”峥嵘岁月;还有青年学子用绘画工具打造的美院交响曲,师生们持续到深夜的风动力装置创作方案讨论,树林中萦回的恋人絮语;转眼间,一号楼前的铜狮子开口说话了,它与钟楼和图书馆展开了一场风趣的对谈,让一旁的爬山虎和小石子也笑出了声……《美的风》声音剧场演出现场一场贯穿时空的对话,彼此交相呼应,风是声的缘起,声是风的口音。在这个毕业季,我们伴着和风,聆听美院之声,共赏《美的风》。《美的风》声音剧场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联合美的空调倾力打造。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没有面对面的展览现场,没有庆祝毕业的鲜花和掌声,5月22日下午,“彼时·此时”2020中央美术学院线上毕业季启幕,一场虚拟空间里的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云端悄然盛放。据中央美术学院提供的数据,截至5月26日下午,这场史无前例“永不下线”的毕业展已经迎来近300万次浏览,访问者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殊的2020届毕业展,有遗憾也有快乐,一起来听听创作者的心声——央美线上研究生毕业展学生常睿:遗憾无法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最初听说毕业展览确定要在线上举办,那时候我还挺绝望的,以为会是微信公众号图文那样的展示形式。”版画系研究生常睿说道,最终虚拟美术馆高度还原了美术馆线下展示效果,跟他之前的想象差别很大。常睿作品《共生的循环》各院系学生作品艺术形式各不相同,如何在线上还原其作品魅力,这是许多学生一开始就十分关切的事情。常睿的作品《共生的循环》,是一个通过磁悬浮装置悬浮的直径40厘米的球体。这件作品是他受疫情的启发而创作,他希望通过画面的内容和星球的旋转,来表达生命的循环生灭和存续希望。“本来作品现场展览的形式是磁悬浮装置,但现在没有线下展览,我只能用其它方式来展示作品。”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观看作品,在个人展示页面中,常睿用一段视频展示了徐徐旋转的球体,并用大量图文详细阐释了作品理念和制作过程。在虚拟美术馆里,展出的除了学生毕业创作及学术论文,还有同学们梳理的近百万字的创作体会。与实体美术馆相比,虚拟美术馆不再囿于空间的局限,更全面地呈现毕业生的学习成长过程。常睿说,线上展览的遗憾在于没有和观众随时交流的状态,为此他还在作品最后留下了自己的短视频社交平台账号,与观众更好地交流。学生林子豪:在不确定性中尽最大努力雕塑系研究生林子豪,今年大年初六就从浙江的家返回位于燕郊的租房,在那里进行毕业创作、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结果学校很快通知大家暂不能返校,林子豪在小小的租房里一呆就是几个月。林子豪毕业创作《谁曾来过》系列雕塑林子豪的毕业创作是《谁曾来过》系列雕塑,他用木、泥、麻等材料塑造了《殇》《忆》《思》《无畏》《与愿》几件作品,“这几件作品构成一个时间轴,其中有我对往日的思索和追忆,对当下的认识,还有对自己未来的期待。”林子豪说,一开始得知作品在线上展览时有些慌乱,因为雕塑是三维的,在屏幕上展示难免有一些内容会丢失。但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在美术馆展出,展厅灯光等外在的因素是你不能控制的;但如果线上展示,自己可以对呈现效果有更多掌控。”为了让雕塑作品在线上展示的照片效果更好,林子豪找到一家婚纱摄影店拍摄作品照片。“我对最终展示效果还是满意的,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虽然线上展览注定有遗憾,但是虚拟美术馆从无到有搭建出来后,大家觉得很新奇,也很有成就感。”学生杨永嘉:让作品在生活的剧场中“展览”“往年毕业作品展是一件仪式感十足的事件,人头攒动的美术馆空间内,艺术作品被激发其意义和活力,驻足观瞻才更能让这场毕业大剧充满那独一份的仪式感。”在线下毕业展取消后,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杨永嘉另辟蹊径,决定当一次策展人,让毕业作品在生活的不同场景中“展览”,以此寻找这份仪式感。杨永嘉作品《边界跨越——毕业剧场》系列杨永嘉给自己的作品取名为《边界跨越——毕业剧场》系列,他把自己用木质框架、宣纸等材料创作的作品带到田野里、地铁站前、学校门外等地,并用镜头记录下每一次“展览”的过程。“有的行人经过时很好奇,会故意来来回回经过打量。空间的变化改变了观众的观看模式,因为作品不是出现在美术馆里,人们不好意思驻足观看。”在此过程中,杨永嘉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艺术作品只能挂在美术馆吗,它的生命力何在?当它处于我们身边的环境里,成为自然风景的一部分,也许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杨永嘉还访谈了几位看完自己作品的观众,并将他们的评价整理记录下来,作为作品线上展出的一部分。“疫情期间,被动的线上展览催生了更加主动多变的艺术创作方式,被病毒隔绝在家的心也找到了在室外空间环境里放飞自我的契机。”杨永嘉说,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对美术馆的“越狱”,也是对自己专业的“边界跨越”。与其让作品在虚拟的网络等待着观众,不如发挥想象力,主动出击,走进生活。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广燕编辑 关一文流程编辑 刘伟利
|艺周大杂烩|艺术的世界绚丽多彩,今天又有哪些奇闻艺事呢,让我们艺起看看。#央美毕业作品展#2018年5月8日,2018中央美院百年校庆毕业季启动。同日,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开幕。2018中央美院百年校庆毕业季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时间:05.08 — 05.22本科生毕业作品展时间:05.25 — 06.26“相聚5·28”——校友欢聚日时间:05.28毕业典礼时间:06.262018年研究生毕业生作品展值此中央美院建校百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央美院研究生教育四十年的重要节点,本次展览是对中央美术学院一百周年历史的献礼,是对于美院研究生教育四十年的一次总结,是社会对央美研究生教育的检验,也是对于在美院成长的青年学子们的一次祈愿。学生布展现场▼展区现场▼展览一共展出2018届380名博硕士毕业生1200余件毕业创作,其中研究生院博士毕业生12人、各院系硕士毕业生 362人。展览展现的是国内视觉艺术在校研究生创作的最高水平,可以说是近年来国内艺术院校研究生的缩影和集中展现。部分参展作品▼2018年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将持续至5月22日。5月25日,2018年本科毕业生作品展将如期开幕。#“愚蠢猫图”系列#喵如此高冷的主子 居然被铲屎的描绘成这样 就不怕…… 主子半夜溜走咩【1】【2】【3】【4】【5】终于明白“猫猫大作战”里的猫为什么可以长成那样了!【6】【7】感觉每一张画都自带台词……【8】【9】我以为你们随便画着玩儿玩儿的,没想到竟然有真身!#一块木板的逆袭#如果说一颗普普通的木板是平淡无奇,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它经过艺术家的改造,瞬间高大上了。Martina Billi是一位出生于意大利马德里的艺术家曾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她喜欢通过钢笔和墨水在木板上创造维妙维肖动物肖像把一块普通的木板变成为最具艺术和自然的一部分她专注于动物王国的联系和古老知识的结合,创造了颜料与观察者之间的视觉对话。Martina Billi认为木材是一种高贵,有机材料,并有自己的故事。于是在自己的小镇上回收木板,然后找木匠加工成画画的画板。Martina Billi认为动物其实跟我们人类是一样的,都是大自然养育的生物,都有自己的情感,并推动我们反思尊重他们。她的作品呼吁我们保护环境,和动物们和谐共处。用钢笔,油墨或热像片在大的木板上创建。每一个动物眼神中都似乎诉说着一个故事。精致细腻的纹路,美丽的绘制手法,木板是不是改造大成功了呢?-END-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北京日报央美学生毕业展作品《千山飞鸟,待时而动》遭到抄袭。“10号开展,11号就拿人家作品揽生意,知道这么干对一个毕业生意味着什么吗?”5月17日,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王瑞琳发微博爆料称,自己因被今年央美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的一件作品打动而去联系作者,未料这名学生竟向他求教如何维权。该博文的一张图片显示,有人在5月11日发布内容为“千山飞鸟 大量批发”的朋友圈文字,配图是正在央美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展出的作品《千山飞鸟,待时而动》。这件作品的作者、央美设计学院产品专业学生刘同学告诉记者,几天前朋友向她发来上述朋友圈截图,问她有没有将毕业作品授权给对方,“我完全不认识这个人,就想到可能是被看展的商人仿造了。”由于展览是向公众开放的,毕业生习惯将个人联系方式留在作品旁寻求合作,但发布该批发广告的人只是前来看展的陌生人,因此刘同学的朋友也不清楚对方身份。刘同学尝试加对方微信询问情况,但对方似乎已知道她是作者,拒绝通过验证。“这件毕业作品,我从设计、实验到制作大概用了三个月,决定以机械玩具为研究课题是在一年前。”刘同学说,这件作品由大型机械装置和风车机械玩具组成,此次毕业展是首次面向公众。遭遇此事后她感到非常沮丧,“我们目前掌握的证据不能算实锤,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把玩具复制出来了。之前就听说过毕业展上类似的案例,有的师兄师姐展品被抄袭甚至盗窃。”在王瑞琳爆料微博的评论区,有网友感慨“台下十年功,台上秒被抄”“国内创作环境太难,抄袭来得太快”。为刘同学发声的王瑞琳也是“山寨”受害者。去年央美毕业展上,他创作的《迷·藏——真假美猴王》雕塑反响火爆,淘宝上模仿该作品的“假美猴王”遍地开花,王瑞琳无奈感叹“都快抄出风格了”。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雁峰直言,目前刘同学掌握的朋友圈截图是证据,但不能证明对方是否的确已批发以及批发了多少产品,他直言“这种官司不好打”。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邱治淼建议刘同学继续通过朋友告知对方已涉嫌侵权,要求对方停止侵权或事先获取授权。“将侵权方转化为合作方是版权界的一种比较经济的维权方法。因为毕竟为了一幅美术作品进行法律诉讼既耗时费力,而且经济上未必划算。”此外,邱治淼还鼓励艺术创作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快申请著作权登记。“虽然美术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时起便自动享有著作权,但一旦涉及版权侵权诉讼时,法院要求原告证明自己的权属,那么,著作权登记证书就是版权归属的初步证据。如果没有予以著作权登记,则需要保留原始创作证据和其他证据证明权属,维权成本高且效果差。”目前,刘同学已委托代理机构提交外观专利申请,“我身边的朋友也有人遇到过被抄袭成商品的事情,大家能投诉就投诉,但是感觉这种事情很难控制,学生和商人在控制成本和生产速度上不是一个等级的。”“美院在艺术惠民这件事上一直是开放的,欢迎大家来看展,我们也很希望给看展的人带来更好的体验。有的观众跟我们交流作品,挺令人感动的。同时,个别人偷盗、抄袭、不爱惜展品的现象时有发生。请大家理解毕业生,展品都是花精力做的个人作品,希望能得到基本的尊重。”这是毕业生刘同学的心声。(本报记者 王广燕)
2018中央美院毕业季于5月8日正式启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同期开幕,展览一共展出2018届380名博硕士毕业生1200余件毕业创作,其中研究生院博士毕业生12人、各院系硕士毕业生 362人。2018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现场报道(上)以下是作品展示:中国画学院作品名称:彝女作者:赵前程导师:李洋作品名称:闽南三月作者:赵思萌导师:李洋作品名称:利剑作者:张莉萍导师:李洋作品名称:幽居作者:朱婉莹导师:于光华作品名称:惠风图作者:尹梦月导师:于光华作品名称:听风吟作者:解文豪导师:于光华作品名称:熙攘作者:任洁导师:于光华作品名称:长生作者:耿笑冰导师:于光华作品名称:其声颂太平作者:张慧韬导师:岳黔山作品名称:影壁传薪记作者:高祥恒导师:于洋作品名称:一天作者:岳一川导师:丘挺作品名称:和睦作者:王福生导师:姚舜熙作品名称:朝露作者:张雪娇导师:姚舜熙作品名称:理想山水作者:王慧之导师:姚鸣京作品名称:园趣作者:何翔导师:姚鸣京作品名称:集作者:刘若男导师:唐勇力作品名称:芳华作者:乔伟导师:唐勇力作品名称:浮生若梦作者:景婧恩导师:胡伟作品名称:陇上春山作者:田帅导师:胡伟作品名称:大青山一家人作者:张卉导师:胡伟作品名称:观山作者:周娜导师:胡伟作品名称:C3-306作者:刘圆导师:刘金贵作品名称:光阴的故事作者:卢柬肿导师:刘金贵作品名称:父亲母亲作者:刘德生导师:唐勇力作品名称:望作者:李奕苍导师:王晓辉作品名称:墨语霓裳作者:高义杰导师:王晓辉作品名称:大笙歌作者:刘结锋导师:毕建勋作品名称:阿拉腾花作者:丁乐导师:毕建勋作品名称:童趣 无隅作者:庞啸晨导师:刘庆和作品名称:诗歌与少年作者:李楠导师:刘庆和造型学院壁画系/版画系/油画系作品名称:物能作者:丁帆导师:李辰作品名称:存作者:张玮导师:王颖生作品名称:觅色系列作者:米中林导师:白晓刚作品名称:浮生系列 旅梦作者:包绍华导师:李洋作品名称:轨季作者:刘艺璇导师:白晓刚作品名称:星魂专卖店作者:张慧导师:唐晖 李洋作品名称:屏保作者:王岩导师:吴啸海作品名称:围城作者:孟元导师:孙韬作品名称:浚县庙会作者:徐盼義导师:孙韬设计学院作品名称:食书作者:黄姝导师:宋协伟作品名称:织植纸制作者:熊艺导师:吕越作品名称:颜生作者:尚莹导师:王子源作品名称:切开皮肉 粉饰身体作者:张菁菁导师:滕菲作品名称:有数作者:陈颖导师:林存真设计说明:规矩纹的立体化设计与平面化的应用,体现了对传统纹样现代化应用的思考。规矩纹自身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观点,其价值观与中国传统造物设计之间形成统一的整体。早期中国程式化造物设计下的规矩与规矩纹的研究与现代矩纹的设计应用不仅体现了古今对美的追求,也是自然科学、哲学思想的表达。作品名称:救坐 健康预防按摩智能产品作者:于思琦导师:王沂蓬设计说明:我们的身体是为运动而生的,而不是静坐。救座是款健康按摩预防智能产品,意在缓解久坐人群亚健康问题。弹力作用摈弃了传统支撑方式,通过打破静态行为持续性,促进肌肉运动,预防久坐疾病。拉力结构使穴位作用点时刻紧贴脊柱曲线,改善不良坐姿,缓解疲劳不适感。手机智能控制,模块化重组,满足个性化的功能造型色彩需求。作品名称:Bad-Dog 事儿狗 独居青年生活解决方案作者:张建宁导师:王沂蓬设计说明:陪伴机器人是一款针对单身独居青年的产品,通过产品系统给用户建立起一个微型社交,实现对用户生活的鼓励与监督,陪伴孤单的独居青年。作品名称:从《海底两万里》开始作者:杨慎之导师:滕菲作品名称:域作者:彭策导师:傅爱臣 滕菲设计说明:古希腊哲学有云“美饰变化中的统一”,在由两个或多个色彩组成的色域中,能够使人心生愉悦的色彩搭配,称之为调和。当我们将一幅画经由图像处理器无限放大,它的“细胞”便会展现出来,这些“细胞”就是色点,从歌德的视觉残像论道蒙塞尔色立体的出现,西方形成了色彩调和论的两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此作品,以定量分析的方法讨论色彩三原色经过变量后相互之间形成新的视域的色彩调和关系的问题,并且借由三个点的关系延伸到一副具体的画作之中。作品名称:星宿作者:金雯导师:吕越作品名称:信息噪音作者:尹慧婷导师:刘波作品名称:虚构的集会作者:王涛导师:滕菲作品名称:藤变作者:程玲玲导师:江黎作品名称:Mandala作者:庄诗睿导师:韩家英 马浚诚 曹倩作品名称:子弟兵 情作者:杨楠导师:薛云祥 庞邦本作品名称:制/服作者:高羽婷导师:吕越研究生院作品名称:行草罗大经《山静日长》 隶书《祥上乐陶 序》作者:杨建虎导师:邱振中作品名称:无吉居陶印选作者:杨建虎导师:邱振中作品名称:草书李白诗三首作者:龙友导师:邱振中建筑学院作品名称:承德避暑山庄清代乾隆盛期——原貌复原研究课题设计作者:姚远导师:吴敏作品名称:龛空间的生命隐喻作者:苏小芮设计说明:最初发现龛空间和“生命”主题之间的联系,是受到王永平先生《南印度印度教神庙建筑》的启示,书中提到印度教神庙的空间构成以“圣室”的所在为中心,这个神圣空间有胎室、子宫的象征意义,其内部是一个幽暗静谧的场所,这与石窟等建筑形式的气质相近,同时它也有极为私密的一面,有美好愿望,也有可怕的诅咒,有意思的是,正是在那些外界力量的驱使下,在时间不断地雕琢下,私密的那一面才渐渐成形,成为你理想、敬畏、深信的一个轮廓。作品名称:构建视野下现代 夯土建筑形式的创新策略研究作者:宁杰导师:丁圆作品名称: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村落研究——以瓦伦西亚贝尼马克利特为例作者:祝婕导师:吕品晶作品名称:运河文化遗址在乡村建设中作用研究——以通州张家湾地区为例作者:谢林轩导师:吕品晶作品名称:总部办公建筑设计方案研究——以北京市未来科技城中建材办公园区为例作者:时晨龙导师:程启明作品名称:兴隆县郭家庄的美丽乡村实践研究作者:王一鼎导师:王铁作品名称:贝聿铭观展建筑空间构成研究初探作者:郭书岑导师:王小红作品名称:当代消费社会城市商业街区界面活性研究作者:孙东璐导师:李琳作品名称:一种草图:恩瑞克 米拉莱斯的拼贴摄影作者:邵鹏导师:何崴作品名称:中国开发型居住区土地搞笑利用初探——以碧桂园为例作者:汤磊导师:王小红作品名称: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村落研究——以瓦伦西亚贝尼马克利特为例作者:孙琪导师:何崴作品名称:中国开发型居住区土地搞笑利用初探——以碧桂园为例作者:汤磊导师:虞大鹏作品名称:包头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作者:魏栋导师:崔鹏飞作品名称: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下的北京老城更新研究作者:孟丹导师:虞大鹏作品名称:共存作者:陈葳青导师:王兵、程启明
今年是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2018毕业作品展显得意义尤为特殊。京呈小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邂逅了一场未来艺术家的“头脑风暴”。00:15添彩新机场作品:《北京新机场数码交互飞机窗》简介:许多乘客喜欢选择靠机窗的位置,窗总是充满向往与期望。“飞机窗”作为符号载体,给人以指引与期待。设计通过“机窗”概念与交互结合,将北京以一种新的视觉呈现。作品:《北京新机场悬挂公共艺术设计》简介:作品的形状来自中国的花窗,花窗作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窗的一种代表形式,多见圆形和六边形。水墨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形式,代表了中国文人墨客精神,也是重要的中国元素。作品:《云端童戏——机场儿童友好型空间设计》简介:设计旨在颠覆“集中式”“圈养型”的娱乐设施传统形象,赋予儿童游乐新体验。点亮生活作品:《声·形》简介:将生活产品与乐器结合。作品:《新会葵艺》简介:新会葵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汇了编织、绣花、绘画、印花等工艺。设计作品承载新会葵艺的编织技巧,进行产品创新,将传统工艺和文化带进日常生活。作品:《婚礼仪式》简介:采用传统琉璃工艺和榫卯工艺,用现代设计手法达到绿色设计的效果。作品:《产品有魔性设计》作品:《茶事》简介:将不同的茶与女性食用的产品结合,使不同茶品带给人不同感受,同时衬托使用者的不同气质。作品:《为例行仪式设计》简介:用诙谐又严肃的设计语言去构建一个日常行为仪式感极弱的空间。作品:《9%hacker(黑客)》简介:借用黑客行为模式,呈现黑客有关的故事,希望观众可以关注“黑客伦理”,黑客群体使用计算机的原则问题。作品:《石雕座椅》脑洞大开作品:《猫枝态》作品:《万物生光辉》作品:《路》作品:《魔幻艺术装置飞天》看完以后,有没有一种脑容量“余额不足”的感觉?现场还有更好玩的等着你去发现!展览场地:美术馆 图书馆 校园展厅 7号楼展厅开展时间:2018.5.26 9:30开馆时间:9:30——17:30展览期间免费对公众开放记者 | 潘之望摄影 | 潘之望
以设计之名 聚青年之锐应当下之问 发社会之声导言 / Intro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自2015年起开始尝试将技能知识点课程融入到以“社会问题”为课题的工作室学期项目制教学中。每个工作室以学期项目为单元,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针对一个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和设计表现。其关注面和工作路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诸如环境、能源、健康、城市化、经济、政治、社会福利等这些讯息都成为了解和分析的素材,学生在应对这些复杂性、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社会问题的时候,开始注重设计所表现的实际效能,在反思性实践中不断修正设计方案,设计形式紧扣内容需求,表现方式符合适度性需求,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管理流程。2016年至2018年,视觉传达设计系以《视觉治愈》课程群为基础,展开了以“为明天的健康而设计”、“关怀的维度”和“社会之声”为主题的三次重要的现代设计教学探索。旨在引导学生建立社会和问题意识,去理解现实问题中研究对象的真实需求。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突破学科限制,通过社会调查和系统分析等方法,深化设计的可读性,演绎设计的可能性。本次教学改革实践获得国内高校同行以及专家的一致好评,也引起了业内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变革的讨论。今年,视觉传达设计系延续“社会之声”的主题,要求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情况下用于用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考路径带入研究中,思考如何为民众设计。从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入手去解决问题,放下只存在于光鲜亮丽的方案,我们需要问一问自己,我们为谁做设计?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设计?本次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设计展将回应社会的真实需求,突破传统设计的个性、形式与内容,用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更宽广的文化视野中定位问题和解决问题。参展作品 / Exhibition Works《失控编界》成员:贺梅 陈奇辉 程可蕙指导老师:石建航01:53失控编界意在展示未来基因编辑技术若不加以控制,将会导致的可怕后果。设想未来人类为解决绝症、延长自身寿命,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婴孩进行实验。但未料到,基因编辑技术犹如潘多拉的魔盒一般,实验婴孩相继出现异常,并无有效恢复办法。《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疯狂T恤》成员:沈诗青陈锂笑熊俊昆指导老师:石建航快消时代下,消费者的衣柜中往往有许多极少穿过的衣物,而它们也曾经是流行的符号。被舍弃的衣物越来越新,从而让人关注到衣物浪费背后的代价。在时尚的名义下,产生的浪费和污染该谁来买单?把目光聚焦于T恤背后的故事,会发现环境资源正在被疯狂透支,而这代价远远超出T恤的售价本身。我们将一件T恤的消耗具象化,并以时尚的语言反时尚,就是为了揭示时尚这一庞大生产链不为人知的疯狂。《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指导老师:石建航在这即时通讯横行的当下,快节奏的和无障碍的沟通中,许多浸润在手写与纸张里动人珍贵的隐性信息被无声的屏蔽与忘却,写信读信时迫不及待的思绪或踌躇的复杂心态被每一条猝不及防的“新消息”冲散,只留下网络带来的短暂的狂欢与干瘪的激情。书信凭借它朴素的丰富与恰到好处的完整,千百年来无差别地承载着每一个人的真挚情感,展示着人性的光辉,但是这种美好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正逐渐消亡……我们以书信为切入点,通过书籍设计,装置设计等方式表达其隐晦之美,重新思考信息爆炸下的信息传达,以及反思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暗面 Dark Side》成员:刘铭 陈旎指导老师:石建航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一些有性侵倾向的犯罪者利用各类社交软件对性对少儿进行接触和侵害,而在大人面前却极为收敛。他们在少儿和大人面前展露出的两面性,如同带上各种面具对着不同的人群进行‘变脸’。因此我们选择用‘面具’这一意象来比喻网络上潜藏着的各种侵害不良信息,将面具图形化,用不同的元素直白地对比出从两个视角所呈现出的不同内容,来警示家长网络社交中潜藏的危险性。《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逃脱茧室》成员:陆路 周宇研 孔悠然指导老师:石建航在信息社会,互联平台中的人们中长期处于过度自主选择,不知不觉间为己构建了个信息茧房。信息平台通过提供量的免费愉悦信息,桎梏了互联用户的思维,造成了群体极化与社会黏性丧失的问题。我们将整体展览空间设定为互联网中的信息茧房,使观者作为互联网用户进入其中,并根据观展动线产生不同情绪。由进入空间前的愉悦情绪,到影像暗示中的上瘾,再到突破后的反思,以此来呼吁观者意识到茧房背后的陷阱,打破思维的茧房。《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不塑之客》成员:林建嘉 陈仕涛指导老师:陈正达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塑料,已经成为地球环境的不速之客。人类已经生产出总计超过83亿吨的塑料制品,其中有63亿吨被废弃,它们从何而来又到哪去?它们随着径流进入并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开始了从食物链底层回溯到人类体内的劣性循环过程。我们以今天为起点,做未来的信息呈现,代入年轻人的视角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进行解剖与表达,四大洋里的每一颗塑料都并非事不关己,它与生态、你我、这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息息相关。《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今日营业中》成员:陈晗茜 黄楚珺 杨子奇指导老师:陈正达“要如何让社会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播更加高效、创新、富有共鸣感?”我们应当构建新的生活情境,我们应当关心、了解、参与、倾听、查证、判断、在场,我们应当相连。我们以更加趣味的方式将商品作为各类社会话题承载的介质,唤醒公众的问题意识,让关注成为一种力量,让话语成为一种动力。我们倡导一种生活范式:每一个个体都能为自己的权益行动,同时给予不同立场的人尊重、包容、同理心。今日营业中,欢迎您的光临。《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食来运转》成员:赵胜男 戴小争 刘元馨指导老师:陈正达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忙碌高压的生活让人处在亚健康状态,源远流长的中医药食同源理论通过膳食帮助人们来调整病症。医者,意也。善于用药,即是良医。传统中国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辩证关系,食疗文化是日积月累的医学与饮食的经验整合。明代思想家李贽《焚书》有载“童心说”一文,“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即艺术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我们的视觉设计回归本源,追溯八九十年代的纯真,使复古未来主义的呈现形式来表达我们求索上下,愿其光复汉学中医药文化的星星之火。我们用视觉传达这味良药,将幽默谐趣的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轻松诙谐的语言与年轻的一代沟通,重塑中医国粹在年轻一代中的多维感知和传播方式,以食疗转中医之运,以设计活化传统之髓。《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私人药局》成员:潘亚彬 林静怡指导老师:陈正达生活很复杂、很戏剧化,私人药局的治愈很简单、很平淡、很细微。生活中暖心的只言片语、儿时逗趣儿、一首治愈之曲、日常小确幸,希望与你浅谈交流,共同成就治愈的宇宙。我们通过药品映射出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探索治愈与被治愈的关系,收集各年龄阶层人物被治愈的故事,挖掘生活中不曾被关注的点点滴滴作为药物,形成“私人药局”,根据人物的不同需求,对症下药,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去缓解人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从而预防疾病的产生。《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物理空间》成员:王紫嫣 张雅棋指导老师:陈正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亲疏之分,人与物品间也存在相似的情感纽带。有些人追求物品的极简化,有些人乐于归纳整理层层叠叠的物品。《物理空间》通过调查具有代表性的个人案例,分析不同的人对待生活用品的态度,探讨如何处理好与周遭物品的关系,引导人们以视觉化的标准作为迎接新空间的依据,帮助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营造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希望项目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去友善地对待环境与资源,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消费习惯趋于正向的循环。《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City walls/一墙之隔》成员:方远 岳温玉 张惠婷指导老师:陈正达墙,是市政建设的围挡,是公共时期的隔离,是街巷胡同的卷闸门,是城市社区的围墙,也是未来杭城的脉络……它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无论美丑,已然成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从青砖矮墙到高屋建瓴,它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从新闻字报到新潮墙绘,它附着了审美的更迭;从四合密封到断续绵延,它看遍了家长里短的琐碎。冰冷的隔断,隔开的是邻里的温情。单一的白色,空缺的是古都的诗意。二零一九,我们向杭城传递我们的思考:墙划分了什么 ?墙阻碍了什么 ?墙连接了什么 ?墙承载了什么?墙可以是什么?我们将视角投向人们司空见惯的白墙,让美学融入功能,让理想照入现实。凡墙,皆是门。《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重塑》成员:杜文 丁好 俞琳艳指导老师:吴炜晨保守、节俭、虚弱?太极、麻将、花鸟?平平淡淡、安享晚年?这些银发族身上的标签是时候撕掉了!如何颠覆刻板印象,重塑新时代老人的精彩生活,是我们探讨的新命题。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和社会地位的变化,银发族的自我价值感不可避免地流失,幸福感容易降低,甚至导致心态失衡。因此我们找到老人自我价值感的五种来源,通过拓宽这五种价值感来源,重塑银发族的晚年生活。引导老人在尝试和挑战新事物中,练就一副不服老的年轻心态:年轻人热衷的活动,银发族一样可以尝鲜!《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修仙之后》成员:宁俊永 雷浩翔 熊瑞媛指导老师:吴炜晨网络上将熬夜不睡觉戏称为“修仙”,以诙谐的形式消除部分对熬夜的负罪感。而熬夜对身体的伤害常常被人们所忽略,长此以往循环往复,使“修仙”成为习惯。我们根据经常熬夜的人的基本样貌特征,设计出主形象,将熬夜的具体危害可视化。主在表现“修仙”之后的人给身体带来的内在伤害,以此引起观者的反思。《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独白》成员:王晨晨 刘昳含 夏佳萍指导老师:吴炜晨社会事件的扩张往往只传递了最博眼球的部分,而真正的话语权需掌握在当事人手中。产妇自杀事件频发,当人们对该人群贴上标签,探讨这一特殊群体的行为时,往往回避或忽视了产妇崩溃的情绪背后真正暗藏的矛盾与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探索并构建现代产妇形象,勾勒出鲜活的生命体验与生存困境,将女性背负的爱与枷锁共同展现。我们想说的:我们选择产后抑郁这个话题,是基于作为女性想要为女性群体发声的初衷。产后抑郁,除去心理疾病层面,其实更是一个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社会问题。其中涵盖的问题涉及到家庭关系,性别平等等。我们希望以此话题为一个开始,让更多的人不只是把视线停留在表面的“产妇跳楼”这样标签化的事件上。大众认识并真正地了解到产后抑郁是第一步,以此能减少类似的恶性事件是我们所期望的。《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群体心智》成员:颜琳双 徐欣怡 胡珍婷指导老师:吴炜晨聚焦过度消费带来的社会景观化现象,物欲成就了丰富美好的事物,正如数学符号“∞”:充满各种可能、令人着迷,却也容易让人迷失其中的世界。然而这种“可能”却是善恶并存的,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年代中,人们逐渐沉迷于消费行为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不知不觉中走向了物欲的怪圈,我们通过对符号“∞”衍变构成的视觉语境,将纷杂的欲望重塑,从当下出发,牵引出物欲社会的各种现象,思考其未知潜在的不定变因 ,唤起个体的社会意识。《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寻人启事》成员:房皓妍 魏雨丝 邹文婕指导老师:吴炜晨爱,人类时代无可避免的母题,因其本身特有的普世性与正义性,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指导意义。商品经济发展使爱逐渐从政治经济中剥离,成为了人类自我塑造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受市场经济影响所带来的弊端依然留存。人们把爱情架构在互利互换的观念上,将爱变成满足私欲的途径。通过聚焦近年来涌现的“不良PUA”事件,探讨有关爱的能力缺失的普遍现象及其成因。展览以一场基于私欲而形成的关于爱情寻人启事的方式,提出“爱不是用来满足私欲的工具”的观点,从而引发观者对爱情本质的思考。《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蜂言疯语》成员:崔祉湖张舒皓指导老师:胡珂蜜蜂一直是一种和人类息息相关的生物,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蜜蜂,人类只能活4年。因此,我们从对蜜蜂的研究展开,将人类与蜜蜂进行类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蜜蜂采集花蜜回蜂巢的这一行为,与人类搜集信息在社交平台分享推广信息的行为,极其相似。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蜜蜂可以依靠触须来辨别什么花蜜可以采,什么不可以。而人类却缺少了“触须”去有效的识别信息的真实度可靠性。因此,我们便从人在社交媒体中搜集信息和分享信息时会收到众多干扰信息项(以下简称盲目信息)这一社会现象入手,用视觉化的语言去剖析和表达这一社会现象,甚至使用一些荒诞的解决办法,去表现盲目信息对于我们搜集信息和分享信息的影响,揭露这一社会问题。PS:盲目信息也许是由于关键词范围广导致的信息种类杂糅、也许是因为人们表达时的不准确信息、也许是虚假广告、也许是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等等。《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骗术档案》成员:黄超 陈楚薇指导老师:胡珂我们处于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漫天传播的信息将我们包围,我们也被分割成一条条数据信息交汇其中,一个不小心,这些信息就会变得随手可得,这也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他们开始收集这一条条数据信息,将其拼凑成一个个完整的信息人偶,万事俱备,他们的一个个身份伪装的形象就从黑暗中显现出来,向我们靠近,开始演出为我们量身定制的台本。《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延食》成员:吴旻静 梁敬雪指导老师:胡珂食物不仅仅只是美食的文化,它首先是生与死的界限。现如今的富裕社会中,人们常会忽视食物真正的地位与作,造成大物浪费的现象,于此同时在贫困社会还依然存在着大量饥饿,法保证温饱的生存问题。我们站在这个矛盾的现实点出发,主要立足两个方面:1、食物保质期概念的重新定义2、如何延长食物的寿命,合理利用,减少浪费希望通过我们的设计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食物浪费和饥饿问题的重视,并通过实际行动支持延食运动。《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拜物星球》成员:吴倩 赵凡妮指导老师:胡珂在个商品化的社会,切事物均被意象化、符号化, 透过传媒强的宣传效果,替众重建世界秩序,符号化 的意义系统取代真实世界,人们根据符号来理解事物, 却与事物的本质失去真正的连带,一切只能诉诸于感官, 消费者的需求瞄准的不是物,是或多或少注重物品背后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其中,消费主义对于现代女性的物化尤为显著,媒体——尤其是时尚杂志、公众号和自媒体,对于女性年龄、身材、肤色和所谓“生活方式”的评判时常对女性的自我物化造成影响。根据上述现象,“拜物星球”做出一系列设计,意在提醒读者在消费社会媚俗的媒体化中跳脱出流陷阱,反对物化女性和女性的自我物化。《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时间回收站》成员:徐洁李意舒指导老师:胡珂人们的时间似乎总是不够用,许多的日常事务将我们的时间分割成了碎片,我们似乎已经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时间。全部的未来都是回收站内的即将消失的时间,我们需要“还原”这些时间,使它们真正的创造价值,也需要清除占用我们时间的垃圾,为有限的人生提供更大的空间。类似于计算机中的回收站,时间回收站就是一个可以整合这些时间碎片的场所,将可用的时间还原、将占用我们时间的垃圾清除,以此更好的管理和利用时间。《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食历》成员:李彤指导老师:毕学锋 郑朝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诫我们“不时,不食”,就是说,不是这个季节的菜果就不吃。时令菜也是“运气菜”。食物一要讲究“气”,一要讲究“味”。因为食物和药物都是由气味组成的,而药物、食物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气。而现代人违背自然规律培育出的反季节菜是有害处的。按照阴阳气化理论,动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在一定的生长周期内才能成熟,含的气味才够。违背自然生长规律的菜,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寒热消长规律,从而致食品寒热不调,气味混乱,成为所谓“形似菜”。没有节令的气质,是徒有其形而无其质。作品通过对不同季节的食物进行梳理与视觉化表现,引导人们重新反思现有的饮食习惯,对食物产生认知,重新审视食物与健康的关系。《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阅读障碍》成员:梁献文指导老师:毕学锋 郑朝阅读障碍是一种针对文字阅读的先天性视听疾病,该疾病没法彻底痊愈,通过后天康复缓解。该设计从阅读障碍患者的角度去表达患者眼中的世界,通过对患者不同的病患特征进行纯文本设计。通过强烈的视觉表现,表现什么是阅读障碍,并希望引起社会对该病症的关注。《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拾光·时光》成员:鲍圆洋指导老师:毕学锋 郑朝通过找寻不同时代记忆点,链接历史脉络相关的旧物。从时代所具有的记忆本身,寻找不同的视觉特征,时光流逝后的记忆碎片。提取出承载着时代记忆的情感记忆点,找寻时代所带给人最终记忆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去演绎这些“旧物”的本身,“旧物”与人之间的故事,温暖的记忆和回忆。通过从旧物的本身和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所形成的想象来表达物体。《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Beteen》成员:FLAVIA LUCK指导老师:毕学锋 郑朝项目名为“成为青少年(Beteen)——青少年焦虑症追踪计划”BeTeen:动词“成为”+青少年BeTeen的发音类似于“beaten”,意即“被击败”这一名称的概念思路和设计风格,意在提供一种关于有可能战胜这种疾病的积极想法。本项目以认知行为治疗法为基础,旨在为患者提供自行辨别焦虑症(何地)、衡量(多久一次)并追踪(何时)对其日常生活如何产生影响的一种工具。《亲爱的》成员:邵琪孙宁瑞许永双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创作展展览时间 2019年5月25日——2019年6月10日展览地点 象山艺术公社编辑 |王楚凡 舒寅森审核 |陈正达 吴炜晨 丁剑锋
2019中央美院毕业季现场更多信息点击【破壳计划】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2019未来考古学。听上去很酷,但不是2005年那次南京的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2019中央美院毕业季现场2019年5月10日上午。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开启,主题重提“未来考古学”。重提者便是今年毕业季总策划、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14年前,他是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的主策展人。毕业季开幕式现场邱志杰和央美的策划团队不光带来了“未来考古学”,还带来了一颗“时间胶囊”。毕业季开幕式的现场,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的带领下,“时间胶囊”被埋于中央美术学院操场的草地里,随着水泥的浇筑,这颗“时间胶囊”将带着现在人的未来想象出发,在100年后开启。央美党委书记高洪与院长范迪安一同揭幕象征本届毕业季主题的“未来考古学”时间胶囊校领导与师生一道封存寄给未来的时间胶囊范迪安说他也有2119年谁当校长的畅想,“其实我们每一个老师和同学都愿意参与这场‘未来考古学’,可惜时间胶囊有点小,这次只能作为一个象征。考古是什么,考古就是验证,就是发现,就是书写历史,于此,未来考古学不仅是虚构的故事,而应该是未来的行动、实践和作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起走向未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今年毕业季的主题称为‘未来考古学’,鲜明地把今天和未来、过去的百年央美和新的央美百年联系了起来。每一个央美人都应该畅想新的百年,毕业生同学们更应该为母校献上自己的畅想,我听邱志杰老师说收到许多具有创意的新百年创想,它们联系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世界的变化,它们是小说、戏本或诗歌、它们是规划、大纲、年谱,总之有各个视角、各种形式、各种语言,总之是为未来而做。未来能到哪里,想象就可以抵达哪里,而想象不仅是对未来的预测,更是对未来的构筑。”范迪安说到。开幕式师生合影在范迪安的憧憬下,2019中央美院毕业季启动仪式暨研究生毕业展正式开启。央美院长范迪安带领教师团队观展据悉,2019中央美院毕业季涵盖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声音剧场、毕业典礼和系列学术活动等五大板块内容。本次研究生毕业展共展出2019届316名博硕士毕业生1000余件毕业创作,其中研究生院博士毕业生22人、各院系硕士毕业生 294人,作品分布在美术馆、校园展厅、7号楼展厅、石膏雕塑馆展厅等。展览将持续至5月31日。
原标题:首日浏览超200万!中央美院史上最火毕业展这么看2020年5月20日,“彼时此时”2020中央美院线上毕业季研究生毕业展正式开幕,中央美院使用网龙网络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为毕业展打造的“云端美院”虚拟美术馆展厅应时亮相。毕业展上线24小时内,浏览量便超过200万、独立访客数量53万,获得观众的热烈反响与好评,成功开创了毕业展在线上举办的新形式,缓解了今年因疫情无法举办线下毕业展的难题。本次开幕的研究生线上毕业展,作品已在4大线上虚拟展馆中展出。据了解,中央美院虚拟美术馆整体将包含54000平方米及9大虚拟展厅,共有13个教学单位的31名博士研究生、375名硕士研究生、846名本科生的1万多件毕业作品,更有2-3万多件作品将通过“超链接”,以网页的形式全面展示毕业生的学业成果。由于疫情影响,中央美院于今年3月初开始启动线上毕业展的搭建工作,网龙作为本次展览的技术支持方,积极发挥深耕教育领域多年的行业经验,运用VR、AI、3D等技术,为此次线上毕业展以及中央美院师生提交了一份理想答卷。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2020中央美院线上毕业季致辞中表示,“今年毕业季虽不能实施现场展出,但学校决定采用线上举办的方式,让学子们在云端展示自己的才华,回馈社会的关心,整个筹备过程充满了期许与创造——彼时从美中看到创造,此时从创造中产生美。彼时学子期待母校的辉煌,此时母校欢欣桃李的芬芳。”据网龙美术总监葛岩介绍,为打造此次线上毕业展,网龙承担了虚拟展示效果处理、网上展览视觉形象制作等数字信息服务工作,以及线上展厅信息发布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为了高度拟真还原美术馆展示效果,让线上访客能够得到沉浸式的观展体验,网龙通过新技术进行三维立体空间建模,以等比例处理、真实复原中央美院美术馆四层建筑展览区,并通过网龙自研产品进行3D布局摆放调试,同步等比例真实还原毕业生作品,并利用该3D技术渲染展厅风格、处理场景光线设计问题。此次中央美院线上毕业展定格于云端,永不下线,不仅为全球热爱艺术教育事业的师生及广大普通观众提供了免费观赏艺术作品的渠道,也是网龙数字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的一次全新实践与展示。网龙怀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初心,对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技术领域。2020年网龙成立21周年,也是网龙为自身定义的“AI年”,随着“新基建”再次被提到新高度,网龙也将加快5G、AI等技术在数字教育领域的融合应用,提供结合数字教育转型创新、智能升级等维度的“新基建”体系建设服务,打造更有体验性(Engaging)、更有效率(Efficient)、更有效果(Effective)的“3E未来教育”。日前网龙网络公司为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的[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课题提供技术支持,全新展示6个线上策展方案,也成功实现艺术+技术的创新试点。点击进入专题: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责任编辑:杨杰
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国画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国画学院花家地南街8号,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这里发生的每件值得记忆的事,都无法以严谨的数字记录或衡量,反倒是那些鲜活的形象,动人的画面代表了学术引领,深刻到我们的心中。美院的学习虽是短暂,但不是磨掉了你们的棱角而圆滑到通往社会舞台的路上。它如同一面镜子,记录了青春的身影,也映照着未来。在这里,曾有过的欢乐、沮丧、迟疑或坚持,一直伴随着你们成长,直至走出校门离开这个让人思念的地方。有一天,你们或也成为教师,或者在自己的事业上有一番成就的时候,美院会为你们而骄傲。你们的导师也会一如既往地看着你们成长的背影,自豪地为你们喝彩、鼓掌。 亲爱的同学们,继续加油啊。——中国画学院院长 刘庆和学生毕业作品(按姓名首字母排序)安超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姚舜熙晨晖鹇鸣,纸本设色,220×240cm陈若玮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岳黔山落英·香,纸本水墨,95 x 180 cm董鹏原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书法指导教师:刘彦湖行书创作,宣纸篆刻,寿山石,10×10cm方略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刘荣一梦烟岚鹿谷鸣何熠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姚鸣京空山明月,绢帛 矿物色 水墨,80 x 230cm吉芮佳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刘荣喵生六记,绢本水墨设色,228 x 140cm贾田雪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岳黔山微凉,绢本设色,98 x 200cm 李楠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中国画当代艺术表现与材料语言研究指导教师:胡伟望山,宣纸 矿物色,230 x 200cm林静云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刘金贵少见多怪,绢本 矿物颜料 墨,200 x 118cm庞皓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水墨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毕建勋新生,纸本设色,150×97cm庞中华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书法艺术研究指导教师:徐海行书苏轼诗一首,纸本宋岫音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金瑞胎,绢 亚克力,67 x 67x 142cm王珊院系专业:山水系 - 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陈平拾光·系列之一,绢本,190×96cm韦秋紫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姚舜熙长春 系列之一,绢本 天然矿物色 天然植物色 金箔,175×97cm杨东谕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水墨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李洋晨风,纸本水墨,200 x 200cm杨旭智 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写意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李洋傣雅印象,纸本水墨,200x200cm张杰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水墨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毕建勋三十而立,宣纸 水墨 综合材料,183X150cm张俊东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刘荣云携泉涌觅香音,纸本设色,248x129cm赵瑞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书法艺术研究指导教师:刘彦湖琴心玉唾篆书联,宣纸 墨,24.5 x 180cm x2二十四节气印章条屏,宣纸 印泥 印石,180 x49cm 周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花鸟画研究指导老师:于光华荷,纸本 水墨,124×248cm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主编 | 吴琼 编辑 | 何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