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消费日报网随着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话题,针对这一当下热点,保险服务平台鲸舟保险旗下“鲸舟保险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20养老社区行业分析报告》 ,从多维度分析了中国的老龄化现状及养老社区情况。《报告》指出,实际上从1999年开始,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已经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 进入老龄化国家。 截止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开始超过2亿,成为 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两亿的国家。 预计2021年至2035年,平均每年增加1100多万老年人口。而预测到2050年,平均每三个人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据201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统计,在1.69亿的老龄人口中, 我国的老年人“空巢”率已经达到40%,这就意味着有 2/5的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因为子女拥有自己的住房以及大批人员离家工作,最新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50%以上,大中城市高达70%。除此之外,2014年,我国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万,占老年人总数的 19%,其中完全失能(重度失能老人)达到6.4%。 而预计2050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超过1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也将达到1亿左右。当前中国养老市场供需不平衡, 资源严重稀缺。而在失能老人剧增的情况下,护理的缺口却还很大。专业护理人员的缺口是98%,养老床位的缺口是53%,高端养老床位的缺口是95%。而随着失能老人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护理人员的增长速度,未来的缺口短期内可能还会再扩大。而传统的“养儿防老”在实际上已经无法满足整个养老需求。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40.0%的调查对象表示未来愿意在养老院养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居民对于养老院 等社会化的养老方式已经有了相对肯定的认知,当然愿意在养老院养老并不代表着会选择在养老院养老,最终决定养老院养老选择可能还包括养老院的质量、费用等诸多因素。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总体来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调查对象愿意接受养老院养老的意愿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本科级以上的调查对象中有接近一半的愿意接受养老院养老,而初中及以下的受教育人群中均不超过40%。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居民传统家庭观念更加弱化,更容易接受现代化的养老方式。从数据上来看,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中高端养老社区的感兴趣程度更高,表示感兴趣的比例超过七成,入住的可能性也达到 45%。值得一提的是,男性比女性的感兴趣程度更高;年龄越轻,对中高端养老社区的感兴趣程度也越高。专业的医疗是中高端养老社区吸引高净值人群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医疗设施及护理人员。其次是膳食管理、定期体检、娱乐活动、自然环境和健身活动,其比例均超过五成。非一线城市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的项目是定期身体检查,一线城市则相对更希望拥有合理科学的体育健身活动和设施。亿万高净值人群的关注点有些不同,他们最看重的是自然环境,其次是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膳食管理、医疗设施和病后护理,由此可见,高净值人群在选择中高端社区时更看重的是与其医疗养生更为相关的因素。据了解,鲸舟保险是海那边旗下高端服务平台,秉承“承载托付”的品牌理念,鲸舟保险为客户和保险机构搭建服务平台,满足客户对保险的高品质需求,帮助客户按个人资产和家族财富的保值增值。鲸舟保险核心管理团队均为外资保险高管、华尔街金融机构、深圳知名律师事务所、BAT等知名企业背景,并和全球顶级的保险机构、家族办公室、律师事务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来源:金融界网站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已经接近12%,马上就要进入人口老龄化深度阶段。另外,“四二一”家庭结构比较普遍,独居和空巢老人的增多,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养老压力。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居民做好养老准备了么?政府如何保障“老有所养”?这中间养老行业的相关机构又有什么投资机会呢?这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蒙格斯调查之九:中国养老情况调查报告》溯本求源,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方面入手,深刻剖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老金体系,居民收入、经济状况以及消费行为,梳理了我国养老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对养老行业的市场规模做出了理性预测,并为居民个人提供了理财和养老储蓄方面的指导建议,为政府提出了政策建议,为养老机构和布局养老业务的房地产公司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业操作模式。养老和教育、医疗一样,俗称“三座大山”,都是关乎人的基本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特殊商品,而不是一般的消费品,因此具有公共属性,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本报告希望为中国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分析和方向指导,为居民个人、政府和养老机构提供政策建议。调查背景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已经接近12%,马上就要进入人口老龄化深度阶段。相较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等早已形成成熟和完善的养老体系,我国养老行业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存在诸多问题,行业整体经营情况较差,有效供给不足,护理人才紧缺。另外,不管是居民个人,还是业内都对养老存在误区,如我国居民“为明天多存点钱”意识淡薄,超过一半的人还未开始为养老进行储蓄;而业内则忽略了养老行业的公共属性,夸大养老行业体量,一窝蜂式投入高端养老等问题成为行业发展掣肘。调查简介本调查在摸清我国养老金体系和居民实际情况后,结合我国养老行业政策环境以及国内外养老行业案例,分析行业机会与风险,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行业操作模式。报告正文目录及图表目录如下:1.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接近深度阶段,抚养压力大1956年联合国发布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了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用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划分一个国家进入老龄社会的三个阶段,进入阶段为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以上,深度阶段为达到14%以上,超级阶段为达到20%以上。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已经接近12%,马上就要进入深度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直接结果是抚养比的上升,干活的人相对减少,被养活的人相对增多。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5.86%,这意味着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约要负担16名老年人。2.中国养老金体系结构不完善,养老金总规模占GDP比重和替代率低,存在缺口危机我国养老金体系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虽然在形式上我国实行的是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但是目前现有的发展结构不完善,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占我国养老金体系的80%,政府的养老负担过重;第二,与美国相比,我国养老金资产总额占GDP比重过低,美国三大支柱养老金总规模占GDP比重为145.61%,而我国养老金总规模占GDP比重只有7.69%。自2010年以来,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基本维持在45%水平,考虑到国内的养老金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企业年金覆盖范围非常小,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又尚未成形,因此我国整体养老金替代率远低于国际理想水平,养老金体系的保障力度比较有限。3.养老金缺口:将来可能老无所养自2014年开始,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征缴收入和支出差额开始为负值且缺口不断扩大,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4.我国城镇居民未富先老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低,2018年还不到15000元,平均每月1250元。5.我国人口贫富差距大在招商银行的零售客户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数量仅占1.88%,但是其资产总额却占了80.98%,也就是说1.88%的客户拥有80.98%的资产,而98.12%的客户只拥有19.02%的资产,二八定律已经完全失效;另外私人银行客户数量仅为零售客户数量的0.06%,但是其拥有的资产总额却是零售客户资产总额的29.98%。6.80后和90后存在不理性消费行为——未富先奢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储蓄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粉丝经济”的崛起,花呗等消费信贷的普及,再加上关键意见领袖(KOL)的强大影响力,众多定位奢侈品消费自媒体和APP(Mr.Bags先生、小红书等)的煽风点火,80后和90后人群中出现了不理性消费倾向和行为,有些甚至为了购买奢侈品而举债消费、过度消费。7.我国养老行业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2017年度城市养老服务机构三大参与主体的收入合计还不到100亿元,占2017年度GDP比重仅为0.01%。8.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整体经营情况较差养老服务机构经营情况较差:2015年度,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单位会计制度的机构结余加在一起还不到5亿元,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养老机构营业利润则是亏损的。9.我们预测我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养老储蓄所产生的实际养老市场空间为千亿水平关于养老行业市场空间有多大这个问题,业内很多预测都是万亿级别,如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到2030年有望达22.3万亿元;全国老龄办《中国养老产业规划》预测,到 2030 年我国养老产业的总产值要突破10万亿;2016 年8 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30 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 万亿元。而我们持谨慎乐观态度,根据我们的推算,我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养老储蓄所产生的实际养老市场空间:5.13%(能够产生实际养老市场需求的养老储蓄比例)*109,101.54(城镇居民预防性需求储蓄额)=5,596.91亿元。政策建议1.尽可能发展第三支柱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最大范围内的鼓励和支持有经济条件的人参与个人退休储蓄计划,并为他们创造条件。2.允许更市场化的基金公司管理我国养老金一方面,我们应该放开养老金产品发行和投资管理市场,允许经验丰富的国外投资机构在中国开展养老金管理业务,这也符合金融业开放的大趋势。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允许国内投资风格稳健的优秀私募公司参与管理养老金产品,可以建立长期跟踪和考核机制,筛选出投资理念符合养老金目标的私募公司。3.合理消费,适当储蓄,“为明天多存点钱”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提出了“为明天多存点钱”项目,他认为许多国家正面临退休储蓄的危机,但很大一部分人却冒着未来资金不足的风险,用透支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惯有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发展养老金体系的第三支柱可以和引导年轻人合理消费,推广个人退休储蓄计划结合起来。4.社区内功能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功能化养老模式的优点是规模小、物业要求低、投资小、运营成本有效性高等,可以实现连锁化、品牌化经营。
养老产业是指以老年人的生活为中心,为老年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服务的相关产业的总称。根据行业的不同,市场现状养老产业可以分为六个方面:一、养老护理,包括养老院、日间托老、居家养老等;二、养老医疗,包括与老年人健康生活相关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康复医院等;三、养老住宅,包括养老公寓、三代同堂住宅等;四、养老金融,包括寿险、健康险、年金代管等;五、老年器械,包括拐杖、轮椅、多功能浴池、专为老人设计的智能马桶等;六、老年文化,包括老年大学、老年文体娱乐活动等。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努力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开始正式推行。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出,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老年人口占比持续增长。从下图可以看出,1982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仅为8%,到2014年该数据已经增至13.7%。根据全国老龄办预测,我国老龄化进程将持续到2050年,届时抚养比将达到27.9%。(注:老年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15-64岁人口*100%)。2016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由于我国出生率的大幅下降和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老龄化进程呈现加快趋势。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达到国际上公认的“老龄化社会”。根据民政局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成为了世界上首个老年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预计2015年后我国将迎来老龄化高峰期,2050年老龄人口占比将超过30%,高于美国等大部分发达国家。养老产业的五大发展趋势1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老年人口系数是指一定时点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人口老化的程度(《人口与社会保障研究》陈朝先著,1998年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两亿人,预计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近3亿,到2050年将增加到4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老龄化的发展,我们要建造和发展适合不同老年人的不同要求的各种类型的住宅。其中老年养生公寓会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对老年养生公寓的需求会不断增长。2 养老观念的变化中国“养儿防老”、“三、四代同堂”的观念和家庭组合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小型“核心家庭”、“三口之家”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而且,目前“四二一”的供养关系不断增加,使中间代所承受的压力很大,家庭矛盾也随之增加。同时,随着老年人观念的变化,不少老年人更加关心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愿意和子女同住,独老户的比重不断上升。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材料显示,目前信阳市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以与子女同住为主占65.2%。有47%的老人希望与子女共同生活,52.4%的老人希望与子女分开居住;现与子女同住的老人中,有64.8%认为这种方式很理想,而有35.2%的老人则希望能分开住;现与子女分开住的老人中,有84.6%仍愿与子女分开住,有15.4%的则希望与子女同住。可见,中国老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老人的不同组群选择养老的方式又不同。文化程度较高,中级以上职称,月收入中等或以上,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者,老年公寓为首选,有的认为“老年公寓是理想颐养天年之所”。因此随着观念的变化,对老年养生公寓的需求是加快增长的。3 “空巢家庭”逐渐增多特别是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地方,由于子女外地工作、出国等原因,一对老年夫妇家庭占的比重较大。目前郑州市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中“空巢家庭”已近30%,未来10年,“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重有可能达到70%。目前信阳市内的空巢老年人家庭,占总老年户的62.4%,其中独居老人为13%,偶居的占49.4%。可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家庭的不断增长,那么这部分老人对老年养生的需求将更加迫切。4 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据调查,现在的青年人(20-25岁)仅有28.5%,中年人(40-50岁)有42.8%希望将来与子女住在一起。当他们进入老年时,由于我国各种老年机构已经完善等原因,其中很多人会选择社会养老的方式。所以老年养生公寓的社会需求是逐渐增长的。5 养老需求增长创造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老年养生公寓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导致为老人服务产业的发展。老年养生公寓的发展,需要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医疗、邮电、通信、文化教育、装饰装修、家用电器、以及家庭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增加就业,引发商机。
来源: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x腾讯金融研究院-202010公众号后台回复: 文件 获取源文件报告报告共计81页,本文展示部分内容报告已同步至免费知识星球,需要源文件请公众号后台回复:文件报告仅做分享交流,文章开头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 期 推 荐 ----------▼[PPT福利领取】分享一些高大上、有逼格的PPT模板[数据产品笔记】二、数据可视化设计规范[数据产品笔记]:一、认识数据产品我所理解的【数据中台】建设方法论超级PPT福利贴 | 免费PPT素材资源领取[阿里首次公开]-数据中台实践完整版(附下载)
养老产业是为生命长期健康、幸福实现的各种产业和研究提供的服务;养老产业就一定是通过各种生命研发、科学研究、生产应用提供保持和延续生命活力的全方位针对性联通服务。中国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球,预计到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9%,随着全球老龄化发展,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随之增大,2019年全球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近11.6万亿美元。中国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球,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高速发展,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近6万亿元。2019年华东地区养老产业规模为1.5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5%,为全国区域最大养老市场。中国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球,预计到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9%2018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9.8%,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预计到2025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1%;2018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7.9%,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球,预计到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9%。随着全球老龄化发展,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随之增大,2019年全球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近11.6万亿美元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养老产业也随之不断发展,2018年全球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1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初步估计2019年全球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近11.6万亿美元。中国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球,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高速发展,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近6万亿元2018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7.9%,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球,预计到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9%。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4.6万亿元,同比增长35.9%,初步估计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近6万亿元。2019年华东地区养老产业规模为1.56万亿元,为全国区域最大养老市场2018年我国华东地区养老产业规模为1.15万亿元,为全国区域最大养老市场;其次为华北地区,养老产业规模为0.83万亿元;西南地区,养老产业规模为0.79万亿元。初步估计2019年华东地区保持区域最大养老市场地位,养老产业规模近1.56万亿元,华北地区养老产业规模近1.08万亿元。2019年华东地区养老产业规模为占全国比重为25%,远高于其他区域2018年我国华东地区养老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为25%,为全国区域最大养老市场;其次为华北地区,占全国比重为18%;西南地区占全国比重为17%。初步估计2019年华东地区养老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为26%,较2018年略有增长,华北地区养老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为18%。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我国推行“9073”养老模式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9073”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在“十一五规划”中由上海率先提出,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前瞻认为,我国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养老护理用品前景均较大;另外,近年来养老服务业PPP模式获政策支持,养老类项目数量、金额井喷。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失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求生存,同时,各种新的养老服务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养老服务可分为三大类,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2010-2017年,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来看,截至2017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9万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4.3万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8.3万个。但根据历年数据前瞻推测2018年中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机构数量保持在17万家左右。2010-2018年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未来中国养老产业10万亿市场规模结合养老产业需求以及我国老年人口潜在消费力来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8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2010-2018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019-2024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养老护理行业发展困境分析——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大首先当前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现有从业人员多来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失业下岗人员,且多为“40后、50后”,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且其大多未经岗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不具备养老护理员执业资格,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存在很大不足,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其次是行业人才吸引力太小。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同低、工资待遇差、职业保障少、从业风险高等原因,养老护理员对于社会劳动力而言缺乏有效吸引力,难以吸引专业人才。因此养老产业人才尤其是护理人才的匮乏问题日益突出。2、公办、民办养老机构供需严重失衡目前养老行业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而民办养老机构“床位闲置”,而且公办养老机构的一张床位有时甚至要等一年之久,然而尽管如此,大多数家庭宁愿久等也不愿去有空缺床位的民办养老机构,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养老行业的正常发展。其原因在于二者之间在收费和公众信任度上有所不同。关于这一现象,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服务和医疗水平存在的差距、收费差距和硬件设施差距,这其中对比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来看,公办公营养老机构和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在“管理水平”、“收费差距”和“社会观念”原因反馈上要比其他性质养老机构高。3、老年护理用品行业秩序混乱目前国内的老年用品市场尚未成熟,法律也不十分健全,行业监管缺失。一方面,不少老年用品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出现一些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的欺诈行为。这些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常常使他们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国内产品科技含量低,国外产品价格昂贵。国内老年用品整体科技含量较低,性能单一,缺乏创新,高端产品被国外垄断,但其价格高昂又使老人难以负担,并且国内老年用品市场信息交流不畅,厂家与用户的需求对接不上,使得产品华而不实。中国养老护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利好政策切实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2016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事业,全面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服务指南和规范,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2017年2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以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健全养老体系。《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相关制度设计,如普遍建立完善老年人优待制度,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年人监护制度,健全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和服务评估制度等。这将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的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更加成熟定型。2018年6月,为进一步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委联合制定发布了《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护理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护理队伍得到长足发展、护理服务供给更加合理、护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四大主要目标,完善护理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团队建设,提高服务供给及服务能力。2、老龄化进程驱动产业快速扩容由于我国出生率的大幅下降和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老龄化进程呈现加快趋势。根据民政部发布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2.31亿人,占总人口的16.7%;而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增长至2.41亿人,占比上升至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8亿人,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养老产业的潜在需求取决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龄化加速养老产业的需求释放。随着未来5-10年建国后第二次“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老年,中国老龄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养儿防老”的家庭模式愈发难以维系,养老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3、老年人消费能力提升随着国家养老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在不断的提升。此外,老年人的消费观正发生转变,现在的开放老年人正在逐步抛弃“为了下一代,自己无所谓”的传统观念,开始朝着向健康、养生、积极、进取、乐观的思维转变。老年用品市场将会发展得越来越迅速。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老年用品中老年保健品和老年护理产品是整个老年用品市场中比重最大的。新增老年人口可支配财富更多,从这部分高净值人群的消费需求来看,高端医疗和养老护理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消费需求。4、居家养老服务成长空间大由于中国传统孝文化,老人们不愿意离开家养老,居家养老仍将是未来主流的养老模式,提供老年人最关注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照顾陪伴、健康教育等的养老企业将最为符合当前迫切的服务需求。我们认为“互联网+”的养老公司面对的居家养老服务“蓝海”市场未来弹性会更大。此外由于居家养老的老人需要医疗、健康、家政等服务,未来对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很大,布局医疗器械、康复器械、远程医疗以及护理培训等领域的公司未来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5、机构养老护理存在刚需失能、痴呆等无自理能力,以及需康复治疗和日常护理的老年人是机构养老的刚需。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失能老人比重也将持续增加。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含失智老人)4063万人,完全失能1000多万人,他们最需要医养结合、养老护理等服务,但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不能完全接纳,而养老机构具备医疗服务功能的只有20%,根本无法满足这一巨大老年服务需求。参考日本企业经营的经验,这类养老机构设施规模不大,普遍采取“集团化、连锁化、标准化”经营,尽可能地降低经营风险与控制成本,提高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水平。
2001年起,我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比率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我国已经快进入“老龄社会”了。人口老龄化加剧一方面意味着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同时也意味着劳动力的养老负担加剧,养老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 “养儿防老”难以为继近十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2007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63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1%,60岁及以上人口1534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6%。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国务院2017年1月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到,2030年60岁以上老人占比将到达25%左右。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将直接导致老龄人口抚养比的不断提高,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已经上升至17.8%,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预测,随着1950年代出生高峰队列陆续超出劳动年龄,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加速减少。老年抚养比在2060年之前一直保持上升状态,并在2028年左右超过少儿抚养比,成为决定总抚养比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我国养老金总资产占GDP的比重严重偏低为了解决老龄人的抚养问题,我国成立了养老基金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共同负担,由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筹集并管理,我国的养老金体系是三支支柱体系。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是指社会成员的老年经济保障应该由政府、企业和个人来共同承担。政府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计划通常称为第一支柱,企业为员工设立的各类退休计划、企业年金计划等为第二支柱,职工个人购买的养老年金保险、养老基金、相关的银行储蓄等为第三支柱。截2019 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29 万亿元,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规模为1.80 万亿元,第三支柱刚刚起步,规模尚小,我国第、第支柱养老基金仅占GDP 的8.16%。2018年,全球养老金资产规模前22名的国家或地区的养老资产占GDP的平均比重已经达到67%,我国的养老金资产规模远低于许多国家。养老中的医疗需求仍占首位根据2020年10月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发布的《国人养老准备报告》,其中调查表明,无论是未退休者还是已退休者,完善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居住服务均为首选。已退休者相较于未退休者来说更注重于家人同住、充足的资金保障和能发挥技能特长。候鸟式旅居养老接受度提高从偏好的养老方式来看,居家养老同样是未退休者和已退休者最偏好的养老方式。从未退休者的角度来看,候鸟式旅居养老的选择度高于已退休者,说明候鸟式旅居养老的偏好度正在提高。候鸟式旅居养老是指随着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地方旅行养老。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养老产业”又称“老年产业”或“银发产业”,是由老年人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中国养老产业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分析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必要性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5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8.1%。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会越来越高。2020H1中国养老产业驱动因素:政策2020H1中国养老产业驱动因素:经济(一)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连年上升,从2015年的50.8%上升到2019年的53.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第三产业增长势头迅猛,预示着未来中国隶属于服务业的养老机构建设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其他与养老行业相关的第二产业也会有发展的经济基础。2020H1中国养老产业驱动因素:经济(二)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城镇中收入老年人口最多,为1.1亿人,较2017年有所增加。预测2020年低收入老年人口与2017年持平,为0.3亿人。预计2020年高收入老年人口也与2017年持平,为0.2亿人。预测到2022年,中高收入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3亿人,达到历史新高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的收入不断增加,对养老产业的可支配能力增加、需求也会进一步加大。2020H1中国养老产业驱动因素:社会随着精神文化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文化养老”受到大多数老年人的青睐和推崇。2020H1中国养老行业驱动因素:技术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咨询|2020H1中国老年人群画像及消费模式调查分析报告》。
3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香娥率市人大社建委及部分市人大代表调研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张香娥一行先后来到杜集区、烈山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双楼养老院、洪庄社区养老服务站、静安养亲苑等地,详细了解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服务设施、护理服务等情况。听取了有关部门专题汇报,为4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政府关于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报告作准备。张香娥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养老服务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聚焦难点,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养老服务业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全面加强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力度,建设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环境和医疗服务。【来源:市民政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来源:金融界网站富达国际与蚂蚁财富联合发布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2018年8月14日富达国际与蚂蚁金服旗下的理财平台蚂蚁财富正式宣布,双方将在中国养老投资者教育相关领域开展为期五年的合作计划。此次独创性的合作将运用蚂蚁财富强大的数字化平台与数据分析能力,同时配合富达国际全球专业领先的投资与养老财务规划经验,为中国市场带来养老投资、储蓄模式以及整体养老准备意识等方面的深入洞察。 同日,双方还发布了主题为“未雨需绸缪:中国年轻一代的养老储备现状”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简称“调查”)。2018年的调查成功覆盖了28,440位蚂蚁财富用户,规模在中国同类调研报告中名列前茅。其中,75%的受访者为年龄介于18至34岁之间的年轻一代。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中国年轻人大体上对退休生活表示乐观和向往,然而,超过一半的年轻一代尚未为养老做准备。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养老金第一和第二支柱的负担日益沉重,今年以来,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设加速发展。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日前,第一批14支养老目标基金也已经获批。而此次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养老意识的缺位,突显出在制度建设和产品布局之外,针对养老储备的投资者教育对于第三支柱的健康发展,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调研结果发现缺乏养老储蓄目标导致财务规划滞后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将目标退休年龄设定在 57岁左右,并且对退休生活表示颇为乐观和向往。 然而,仅有约44%的年轻受访者已经开始为养老退休存钱。在没有开始养老储蓄的受访者中,他们计划开始储蓄的平均年龄是 40岁,距离理想的退休年龄57岁,只有17年的时间来储备资产。 图1 . 已开始为养老进行储蓄的调查对象比例 资料来源:富达国际及蚂蚁财富 根据调查数据,目前,中国年轻一代平均每月储蓄1,339元,他们表示储蓄有限的最大原因是没有充足的资金。 缺乏金融知识阻碍年轻一代实现养老财务目标调查显示,中国年轻人认为他们至少需要163万元才能过上舒适的退休生活。然而,根据当前的储蓄状况和银行存款利率推算,在不进行投资的情况下,他们需要长达59年的时间才能存够足够的资金,达到期望的养老储备水平。 只有少数人已经意识到了投资对于实现退休储蓄目标的重要性。有超过半数的年轻人表示他们计划依靠现金储蓄和社会基本养老,来作为退休收入的主要来源。 图2. 年轻一代预期的养老收入来源(在该年龄层调查对象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富达国际及蚂蚁财富。由于四舍五入,百分比相加未必等于100。 中国的年轻一代对有效的养老投资策略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购买养老投资产品时,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会优先考虑长期回报。 严重依赖社会基本养老和现金储蓄作为退休收入来源,对养老投资策略缺乏了解的情况并不仅仅在年轻一代中普遍存在。同样,其他年龄群体的调研反馈也反映出了类似的问题。由此可见,国人需要提升整体的金融和投资知识水平,才能通过有效的养老投资,为退休做更充分的准备。 图三. 选择养老储蓄产品时的重点考虑(在该年龄层调查对象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富达国际及蚂蚁财富。由于四舍五入,百分比相加未必等于100。 富达国际亚洲区(日本除外)董事总经理何慧芬女士表示:“此次与蚂蚁财富合作开展的调查表明,针对养老储蓄的投资者教育在中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我们希望年轻一代能够认识到,储蓄、投资和时间复利这三大要素对他们的养老准备具有重要的影响。富达国际在全球拥有丰富且专业的养老金业务运作和投资经验,我们非常愿意在中国市场分享我们的经验并且帮助年轻一代做好养老规划。” 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少杰先生表示:“我们很高兴此次的线上调查问卷得到了蚂蚁财富用户的热烈反馈。这充分表明互联网和数字媒介已成为当今年轻一代的首选信息沟通渠道。在推动中国养老金市场发展方面,我们期待与蚂蚁财富开展长期合作,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线上传播,把养老投资者教育做得更深入和更有影响力。” 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先生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养老问题需要每一个人关注并提前规划,我们与富达国际合作的这份报告意在摸清中国年轻人的养老意识和规划现状,提醒人们需要重视养老规划问题,也希望这样一份报告能唤起人们的养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