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磅!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2020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布!动画秀

重磅!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2020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布!

日前,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各自公布了该校2020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欢迎大家前往查看,看看你被录取了吗?中央财经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结果公示的通知本次公布为拟录取,待有关主管部门对拟录取数据审核批复无误后以发放录取通知书为最终录取。凡发现考生有任何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录取要求的情况,我校有权随时取消考生的拟录取资格。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通过严格复试,各学院(所)在综合初试、复试和总成绩排名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确定了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不含推荐免试生)。祝大家都金榜题名!

逆其俗者

中央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正式开始!

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一环,事关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为进一步落实、做细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组织工作,研究生院多措并举,近期先后召开研究生复试工作布置与培训会、复试平台培训会,组织两校区网络压力测试,扎实细致地培训和预演了复试各个关键环节,并会同学校办公室、智慧校园建设中心、中财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昌欣物业等职能部门,共同做好研究生远程复试及疫情防控的各项保障工作,做到严格标准不降低、疫情防控不松懈、反复预演不掉链、服务考生人性化,以充分应对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情形下对复试工作带来的挑战。5月11日,学校于学术会堂706召开硕士研究生远程复试录取工作线下布置与培训会,副校长马海涛主持会议,研究生院,学校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监察处,智慧校园建设中心主要负责人以及24个招生学院院长参加会议。会上,马海涛副校长首先对今年研究生远程复试的特殊情况作了深刻分析,指出在今年的特殊形式下,全体复试工作人员更加应当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硕士复试录取工作,严格落实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做好风险防控,层层压实主体责任;要充分预演、排查问题,做到程序上没有漏洞,确保复试平稳有序进行。监察处副处长禚召海,研究生院院长张学勇分别就工作纪律和复试具体工作进行了培训。学校办公室、智慧校园建设中心以及各学院院长也对今年远程复试的相关工作做了发言和讨论。5月13日,研究生院召开了院内培训会。研究生院院长张学勇对研究生院所有考务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业务培训。会上,研招办工作人员介绍了多个复试平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复试流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反复讨论。5月14日,研究生院于学院南路主教117召开了复试平台全校培训会,24个招生学院约80名复试负责人和复试秘书教师参与,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张学勇主持。研招办工作人员对多个复试平台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培训,同时就复试流程、考生设备配置、网络环境、软硬件操作、认证识别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多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与现场答疑。以上培训实现了对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人员、学院领导、研究生干事、复试秘书研究生复试业务的全覆盖。学院随后将按照学校文件要求对学院复试教师和其他复试工作人员进行多轮培训,确保复试流程清楚规范、平稳有序。5月16日,研究生院与智慧校园建设中心组织各招生学院在两校区开展网络压力测试。研究生院对全院人员进行了任务分工,包干到人,实现一对一业务指导与测试验收;智慧校园建设中心全程处理网络与多媒体设备问题,实时监测网络动态,有力保障测试顺利开展;各学院齐心协力搭建设备,实现视频连线最大组数同时在线,确保测试的有效性。经智慧校园建设中心反馈,我校网络压力测试结果正常,这为后续的平安复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部分学院在16日-17日与所有复试考生就整个复试流程进行提前演练,特别是设备搭建、网络测试、复试程序、突发情况处理等方面按照学校要求与复试考生逐一确认,详细讲解。整个演练过程组织有序、环节紧凑、流程清晰、效果明显。5月18日下午1:30,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开始复试,正式拉开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序幕。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积极培训,顺利完成所有7位考生的远程复试工作。复试期间,副校长马海涛、研究生院院长张学勇到复试现场进行了巡考和检查。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复试考生2712名,预计持续至5月25日。录取工作将在复试结束后开展。来源: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活阎王

2019年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2019年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中央财经大学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校、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170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举办的中澳、中美和中荷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了本硕博层次的全覆盖,在巴西承建的孔子学院进入全球示范孔子学院行列,在澳大利亚成立了商学和经济学联合研究中心,在德国建立了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在日本建立了学生海外学习基地。学校具有国际化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共有八个教学项目获得了AMBA、英国精算师协会等六个国际学术组织认证。学校设立了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每年来校访问和讲学的外籍专家和教师达到五百余人,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占学校专任教师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学校每年通过国家公派项目、校际交流项目等派出近六百名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自2005年以来,先后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等项目实施院校。从2006年开始承担国家援外项目,先后对来自90余个发展中国家1000余名政府高级官员进行培训,受到了广泛好评。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研究生项目如下:中央财经大学与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联合培养项目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项目(教育部项目批准书编号MOE11US1A20060145N),中财史蒂文斯合作办学硕士毕业中财史蒂文斯合作办学硕士毕业中财史蒂文斯合作办学硕士毕业本项目是由中央财经大学和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合办的中外合作硕士学位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引进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战略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管理人才。学生按要求修满学分后,可获得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颁发的项目管理硕士学位,学位证书可以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该项目自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审批认证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三期,毕业十一期,培养了一批优秀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管理人才。经过十三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央财经大学与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合作举办项目管理硕士研究生项目以严谨的教育理念,负责的教育态度,优质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就业前景获得业界、用人单位、学校、学员等各方的一致好评。中财史蒂文斯合作办学硕士美女毕业生2019年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为“企业管理硕士”项目,如对此项目有兴趣,可以给我们留言。

罗德尼

央财硕士,因毕业于普通本科被辞,谁在鄙视研究生的本科出身

考研、读研正在成为一种热门,每一年都有二、三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报名考研,想要进一步深造,取得更好的文凭。但是,当你千辛万苦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书时,是否就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好工作了?看来真的是未必呀!来看看上面这个真实的事例,某央财硕士生,这毕业证书的招牌够亮的吧,而且进入单位以后他表现非常好,但是,仅仅是因为他毕业于普通的一本本科,就这一点,就使得用人单位的领导无论如何也不想要他,最终辞退了他。就像同学们所说的,有些用人单位,他们所谓的学历歧视就是不想要人的借口罢了,随便给你点改变不了的硬伤,就把你辞退了。即使他们不歧视本科出身,也会要求你英语过六级必须650+,那你也没办法的。但是,真的有许多用人单位是歧视研究生的本科出身的,比如说投行,就可能会看第一学历,毕竟现在投行太人满为患了。还有如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对实习生的要求就是本硕双985,没办法,人才歧视一直都在,有好的谁要次的呢,除非你有人。是的,这就是现实,十分无奈,对此,作为用人单位的领导是怎么看的呢?某领导是这样说的:像我们单位,就曾经深受普通本科985硕士之害,交给他稍微复杂一点的工作,就拿不下来,经常需要985本科生指导和帮忙,单位里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着实让人无奈!而且,对于本科普通出身研究生是985同学的鄙视,不是少数人,像上面几位同学所说的,似乎也无法反驳,第一位同学认为,考研的难度和高考的难度,那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这怎么比?高考是十几年积累的成果,考研则是一年的突击,二本和高中一样学两三年怎么也上个985的研了,让他们回去高考依旧只能考个二本,是吧?还有,如第二位同学所说,当然要鄙视了!本科出身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虽然拿到研究生文凭能看的过去,但是,思考能力和做事能力还是有所差距的,因此,人们鄙视这些普通本科出身读了985研究生的同学。但是,我们也要替这些同学抱不平一声:本科出身不好,辛辛苦苦考取了名校研究生,还那么倍受歧视,导师不愿收,985本科生瞧不起,同一个班级同学都不待见,就业单位还要查查你的本科毕业证书,甚至连未来的丈母娘都嫌弃你普通本科配不上她闺女!天哪,还要不要他们活下去了?以上的说法,感觉都很有道理,都有各自的难处在。那么,朋友,对于普通本科毕业的985硕士生,你是如何看的,你鄙视过他们吗?

试往观焉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人数扩招,但这些专业人数将大幅度缩减!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公布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其中2021年扩招比例达到14%。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计划招收近2000名硕士生,2021年中央财经大学计划招收2200余名硕士生,扩招比例达到14%。1.推免生招收人数上升众所周知,央财招收硕士研究生主要通过推免和考研两种方式,根据央财2021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来看,除审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外,其他专业均可招收推免生,部分专业仅招收推免生,2相比于2020年,021年央财仅招收推免生的专业的计划数较上年增加了12%。2.学硕人数减少,专硕增多从下表可以看出招生计划减招幅度较大的专业其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仅税务、产业经济学的计划招生人数超过30人,这两个专业较上年分别减少了11%和3%的计划人数。冷门专业如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缩减了50%的招生人数,小众专业互联网经济学减少了33%的招生人数,理论经济学类的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也各减少了33%和25%的招生人数。热门专业反而扩招了,像会计、金融、工商管理专业2021年的计划招生人数较多,分别招收284、182、557名研究生,比去年上涨了19%,28%,46%,给今年报考的学子更多的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的金融专硕专业仅招收推免生。总的来说,中央财经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的学术硕士生较上年减少了1%,计划招收的专业硕士生较上年增加了20%。2021年该校财政学等9个学硕专业仅招收推免生,占学硕招生人数的11%。2021年该校的金融和国际商务专硕专业仅招收推免生,占专硕招生人数的4%。3.竞争依然激烈从去年来看,去年共有 10709 人(含非全日制考生 2051 人)通过全国统考报考中央财经大学,其中学术型研究生报考 3021 名,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 7688 名。总报考人数中北京考点考生 3181 名,北京外考点考生 7528 名。最终达线的考生共 2710 名,占比仅25%。作为“两财一贸”中的一员,央财一直都是我国财经类院校中的翘楚,而且地处北京,地理位置优越,工作前景良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不过考研千万条,稳妥第一条,各位学生还得斟酌自己的实力来决定是否选择央财。

世之所高

中央财经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发布!

教育部直属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国家“双一流”、“211工程”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实力强培养质量优就业率高中央财经大学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招生类别、规模和专业普通计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1522名普通计划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25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定向就业报名研招网报名:预报名:2020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正式报名:2020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两阶段报名均有效。资格确认:确认方式分为网上确认或现场确认,我校确认方式将根据上级要求于确认前公布。报考点选择:中央财经大学报考点(以下简称北京考点)是设在北京市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唯一报考点,考试地点分为学院南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北京考点仅接收以下四类考生作为报名资格确认和考试地点:① 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北京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资格确认时须持有效学生证);② 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具有北京户籍(含集体户)的往届考生(报名资格确认时须持有北京市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或家庭户口本原件);③ 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不具有北京户籍但在京工作的在职往届考生(在京工作限定为考生本人与在北京市工商注册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且工作地在北京,报名资格确认时须持有本人与工作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和网上报名截止前连续6个月(即2020年4月-9月或5月-10月)的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参保人员缴费信息);劳动合同中工作单位信息须与网上报名时填写的工作单位信息一致;两个证明材料均须原件,且缺一不可); ④ 报考京外高校的中央财经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资格确认时须持有效学生证)初试初试考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27日打印准考证时间:2020年12月19日-12月27日初试各专业考试科目详见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复试统考复试时间:预计2021年3月-4月进行包括笔试、面试等,实行差额复试。如受疫情影响,学校可取消或调整复试的笔试考核方式。以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身份报考的统考考生,复试时还要进行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加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上述内容均以届时公布的复试录取办法为准。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学院:院内大类招生:金融学院所有学术型专业商学院所有学术型专业经济学院所有学术型专业法学院所有学术型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所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术型专业政府管理学院所有学术型专业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类学术型专业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所有专业统计与数学学院的所有经济类学术型专业跨院大类招生: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和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两个招生学院所有学术型专业人事档案调转与协议签订非定向就业的拟录取考生:至迟于入学报到时将人事档案调入中央财经大学,未按要求调入者,取消入学资格。定向就业的拟录取考生:须于正式录取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未按要求签署者,取消录取资格或入学资格。其他事项硕博连读:2021年录取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具体选拔于报到入学后组织。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网址http://gs.cufe.e.cn学校有关研究生招生报考、成绩发布、复试方案、政审调档及录取等信息随时在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工作”中发布,不予另行通知。未尽事宜请参照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中央财经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息息相关

央财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金融机构本身也面临环境风险

来源:澎湃新闻原标题:绿色金融全球瞰|王遥:金融机构本身也面临环境风险3月27日下午,来自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环科院的四位嘉宾做客“绿色金融全球瞰”第一期沙龙,共同展望“十四五”绿色金融发展。与会嘉宾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详细解读了绿色金融现状及发展前景。绿色金融已驶向发展的快车道。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到了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再次强调了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涉及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结构转型、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气候投融资、绿色保险、绿色交通、国际合作等低碳经济发展议题。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澎湃新闻将与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绿色金融全球瞰”系列沙龙,为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聚焦绿色金融,共话低碳发展。以下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的演讲全文:谢谢主持人,也谢谢刚才志青老师的致辞和介绍,非常遗憾没有能够现场参加,错过美景和与各位专家当面交流的机会。正如刚才志青老师和主持人介绍的,我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中财大绿金院是一家智库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绿色金融、气候金融、能源金融,健康金融。我们在杭州和广州也设有分院及分中心,长期以来与志青老师也有很多的交流和合作。今天我想用20分钟的时间跟大家一起来探讨金融如何支持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首先我们需要对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提出背景有一个认知。大家都知道,气候变化造成了很多问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引发了很多灾害。由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世界各国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了相关的国际公约来约定各个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和义务。其中重要的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两部公约。虽然京都议定书约定了各个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些机制,但是在其到期之后采用一个什么样的新的机制来替代它,是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开始一直在讨论的重要话题。直到2015年《巴黎协定》确定了以国家自主贡献为主体的一个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体系。在《巴黎协定》的指导下,全球各国具有共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各个国家都要提出自己的自主贡献目标,因此就有了我们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那么到底什么是碳达峰?我估计很多的朋友也都知道,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要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会进入到这个平台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到一个平稳下降的阶段。根据IEA数据,从全球各类能源产生的碳排放贡献来看,全球煤炭的燃烧和使用占比是44%,石油占34%,天然气大概贡献在21%,其他能源的排放贡献相对来讲就很少。在中国,我们各类的能源排放的贡献,煤炭占到80%,石油是14%,天然气大概在5%多,这与我们的能源结构息息相关;那么从部门来看,电力部门是占比是最大的,占到了51%,工业和交通运输次之。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在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过程中,哪些部门需要进行更多的努力。那么什么是碳中和?事实上,一个组织的碳中和并不意味着不排放,而是说它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的去除技术达到一个平衡,也就是说达到净零排放,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及温室气体的消除,可以达到平衡。那么怎样消除它?通过减碳的技术,零碳的技术,还有负碳的技术等等相关的技术路径也能够实现碳中和。关于全球碳达峰的进程。事实上,目前已经有50多个国家已经实现了碳达峰,在2020年排名前15位的碳排放国家,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印尼以及德国、加拿大等等,其实都已经实现了碳排放的达峰。比如德国在1990年,英国1991年、美国2007年都已经实现了达峰。中国虽然为软性约束,但执行力会很强中国提出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从达峰到中和其实中间只有30年的时间,而很多西方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很长。当前我们国内的各个城市以及各单位提出碳达峰目标都是处在一个宣誓的阶段,有城市提出在2027年甚至2025年碳达峰,但我认为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根据城市过往排放量以及未来经济增长的预估进行非常谨慎和严格的测算。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碳达峰后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国家碳达峰后经济增长中枢速度回落、人口增长率回落,城市化基本达到尾声,而这会带来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与此同时,碳达峰后第二产业的占比也会平稳的下降,能源消费结构更加低碳化。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如此。英国在其碳达峰后,经济增长中枢增速还有微幅的上升,它的人口增长率也保持一个上行。所以我们中国在碳达峰后,我国的经济、人口以及产业结构上会怎样变化,也是个非常值得去研究的议题。从碳中和的目标来说,现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在推进碳中和过程中是积极而且领先的。比如冰岛,已经达成了无碳电力和供暖;奥地利要在2030年前实现100%的清洁电力,这与每个国家自己的能源结构是息息相关的。目前,碳中和目标既有硬性的约束,也有软性约束和自愿执行。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中国虽然是软性的约束,是通过政府宣言表明我们的目标,但是其约束力绝对不亚于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因为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不仅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做出了相关部署,各个机构、单位也都已经行动起来,或提出自己的目标,制定战略;或者在其业务中展开相关行动。西方国家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也可能由于政党的更迭,发生改变。中国虽然是软性约束,但是它的执行的力度一定会很强,而且也会是言出必行。绿色金融鼓励投资绿色产业,抑制污染性投资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愿景下,企业需要通过各种路径,包括技术优化的路径,各类财税、金融工具,以及既有政策等等支持方式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金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从国际上看,欧盟在疫情之后提出的绿色新政,以及美国参议院刚通过的拜登方案,都是以绿色发展、绿色复苏为核心。欧盟提出要以资金来支持电动力的电动车销售和充电网络,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拜登的方案则是以1.9万亿来支持清洁能源革命与环境正义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主要是围绕能源技术创新与应用,气候友好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当前,美国在气候外交中强势回归。不仅在气候变化领域积极发声,从拜登内阁的组成也可以看出美国新一届政府对相关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美国也积极参与到可持续金融领域。表现在一是美联储作为第87个成员加入央行和绿色金融监管网络(NGFS),二是美国财政部成为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的联合主席。众所周知,2016年在中国的推动下G20成立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后,2017年、2018年该小组持续存续,在2018年更名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但2019、2020年该小组被主席国取消,今年的G20由意大利担任主席国,恢复了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联合主席单位一改之前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担任,转而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担任,可见美国对气候变化相关议题的重视。还有其他的国家也都提出了碳中和相关的目标,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投资等等,这其实也是接下来全球各个国家所要发展的方向。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进程我今天就不多做介绍了,大家对于我国2030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森林蓄积量,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目标都比较清楚。实际上,这些目标的设立也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投资机会。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随后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政策也对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进行了部署。包括2020年10月份生态环境部牵头的《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还有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工作会议中提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推动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为碳减排合理定价。今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以及“十四五”规划和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都围绕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从经济金融角度进行了特别部署。绿色金融如何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实现?我想对于各位专家来讲,已经很清楚绿色金融的定义。2016年原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定义,就是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的目标一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一是抑制污染性投资。现在,我国对于污染性投资处于严监管的状态,像钢铁、水泥、电解铝等16类的重污染行业的投资,从金融领域来讲已经比较审慎。在支持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方面,我们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比如2019年发改委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在此基础上,银保监会去年新出台《绿色融资指引》,还有正在征求意见的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共同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版)》。在此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这几个标准都是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为基础,但仍略有不同。《绿色融资指引》中对绿色信贷的界定剔除了清洁煤类的相关的项目,但是客运高铁是作为绿色项目绿色信贷的支持项目,但是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中是没有客运高铁这一类的。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基本上就是《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但是它剔除到了国际比较受争议的一些清洁煤类的项目,当前虽然正式的版本还没有发布,但在目前的征求意见稿中是已经剔除掉了。人民银行的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修订之后,也基本上是按照发改委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来规定的。所以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仍面临标准大体一致但仍略有不同的情况。因此,我们在给金融机构做绿色信贷管理系统的时候,会分列报给银保监会的绿色信贷和报人民银行的绿色信贷,但如果发绿色金融债的话,募集资金使用用途也得符合现行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所以统计口径仍略有不同。政策相关内容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多说,但我要强调的是中国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自上而下”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体系,人民银行也始终在牵头推动政策标准等的完善工作。当前,标准化工程涉及多个部委,各个有关单位也积极参与制定各类标准和目录。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人民银行可能很快会推出绿色货币政策工具,用再贷款再贴现的方式来支持和引导资金的流向,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而改变商业银行的客户,以支持低碳领域的投资。从市场上来说,我国当前绿色信贷的余额将近12万亿,占国内全部信贷余额全的10%左右;绿色债券表现突出,中国的绿色债券一直以来在全球处在领先地位,是全球增幅最快、规模最大的绿债发行市场之一,近期碳中和债的发行十分活跃。中财大绿金院也有在开展绿色评估认证相关工作,很多发行人也表示希望能够发行碳中和债券。绿色保险方面,过往大家对绿色保险的认知就是环境污染责任险,但事实上绿色保险范畴很大,绝对不仅仅是环境污染责任险这样一个相对比较小的品种,事实上还能够为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等提供征信支持和风险保障。我认为当前我们还未能充分发挥绿色保险的作用,绿色保险还有很多创新的潜力。绿色基金方面,当前在证券基金协会备案的有800多支绿色基金,还有在不断设立的,后面我还会提到相关例子。股票市场,虽然没有绿色股票的定义,但是如果说将范围缩小至环保产业的话,环保上市企业也初具规模。同时,上市环保企业需要推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水平,这体现了高质量的概念。下面讲一下具体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例子。例如绿色信贷,将绿色水平与信贷支持力度挂钩。安吉农商行推出的农村绿色建筑贷款,不同星级绿色建筑享受不同贷款利率。碳金融方面。碳金融一个重要工具就是碳资产的抵押贷款,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建设,碳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降低之后,围绕基础碳资产可以衍生出很多金融工具。目前已经有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这也是围绕绿色信贷开展的创新工作。当然,类似的创新还有许多,比如光伏贷等都是可以支持绿色产业向低碳转型的新产品。还有就是此前也提到的碳中和债券,在首批6只碳中和债券发行后,我国现在已经累计发行了20多只碳中和债券,我们也给一些发行人提供了认证。碳中和债是绿色债券的子品种,将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相较于一般的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准入目录更为聚焦,专项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绿色建筑、碳汇林业等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我们预期未来碳中和债的发行量会持续增加。从基金方面来说,2020年7月,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发起设立。其中中央财政出资100亿元,出资方还包括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部分金融机构和相关行业企业。该基金重点聚焦长江经济带沿线的绿色发展,重点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领域,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发挥好示范作用。此外,还有山东绿色发展基金,它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法国开发署以及山东本地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一个母基金,引入了国际资金。类似的还有河南的绿色农业发展基金也引入了世界银行的资金。中财大绿金院也帮助地方研究设计了与污染场地修复相关的专项基金。这类基金在推动污染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及推动绿色产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个地方事实上也都在建立相关的引导基金。保险其实我刚才也提到了,除了环境污染责任险之外,围绕农业,新型绿色产业、建筑业等都可以开发出新的保险。我在深圳参加由深圳绿色金融协会(筹)组织的绿色金融案例交流会上,就有绿色保险创新案例。其中,溢油环境污染责任由保险公司联合专业从事海上溢油回收技术的第三方公司,为解决海洋溢油污染风险的保障、救援和回复提供了解决方案,实现了保险产品支持专利技术向实际应用转换,降低能源类企业风险敞口的目的。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导致上千亿美元的损失。如果有这样的保险,事实上也能够降低企业的风险。另外一个绿色保险创新案例是新能源汽车评估师职业责任险,也是针对行业发展痛点开发,能提供风险保障和增信作用。未来,我们也应当多思索如何进行保险工具创新。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推动ESG投资主流化。目前,虽然我国还没有像欧洲和北美市场一样完全主流化,但ESG主流化趋势已经逐步显现。在ESG投资主流化的过程中,本土化的标准和评估体系十分重要。我们在进行对外投资的时候,以及对内做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要贯彻ESG理念。特别是在项目层面,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在持续进行推动,而在项目层面去贯彻落实ESG理念,也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机构本身也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风险最后,一方面,碳中和目标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金融支持。但从另一方面讲,金融机构本身也面临气候变化与环境风险的威胁。因此,金融监管机构及金融机构本身对此也要有充分认知。开展绿色投资,不仅仅是响应政府相关号召给予绿色产业支持,也是出于对相关风险的认知和量化评估的选择。如果不能正确认识相关风险,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可能也会发生损失。同样地,如果认识到了相关风险,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也是一个机会。因此,开展环境风险分析识别和评估管理十分重要。这也是为何目前人民银行正在大力推进金融机构开展的环境风险分析和环境压力测试工作。事实上,环境压力测试工作一直以来都在推进,包括工商银行针对火电、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环境压力测试以及我们中财大绿金院针对基金与保险资产管理业开展环境压力测试,在信贷领域开展建筑行业、电子行业等环境压力测试,都是希望通过相应方法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相应的风险。因此,从整个金融体系来讲,未来一是需要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二是加强环境风险的量化分析。我今天的内容分享到这里,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交流,希望以后能够在其他活动中与各位展开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神人

官方数据:中央财经大学2020、2019、2018考研分数线汇总,参考!

据中央财经大学刚刚发布的消息,中央财经大学已公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你考了多少分?欢迎分享。另外,当前中央财经大学2021的考研分数线还没公布,现在汇总下中央财经大学近3年的考研分数线情况,以供广大考研同学们参考。最后希望广大考生顺利上岸!金榜题名!中央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总分分数线(非专项计划)中央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总分分数线(专项计划)中央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单科分数线中央财经大学公布的2019年考研复试分数线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线单科分数线非专项计划总分要求专项计划总分要求信息来源:学校官网

秦安

央财国际研究院副院长阙小耕:区块链技术可切入保险各环节 有效反欺诈

来源: 北京商报 崔启斌 李皓洁 在保险业,骗保行为时有发生,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骗保将无以遁形。在10月13日的一次金融科技峰会上,央财国际研究院副院长阙小耕表示,区块链技术可切入保险各环节,并有效实现反欺诈。阙小耕在中央财经大学与零壹财经联合举办的"中国金融科技创想峰会暨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发布会"上表达了上述观点。他介绍,车险每年大概六七千亿元的市场,保险的欺诈至少占六七个点,其中有大量的保险欺诈行为。而区块链技术在整个保险的环节里都可以得到应用,可切入保险的产品开发、定价/承保、收付款、理赔、风险资本和投资等各个环节,有效防范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在这次峰会上,原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首先对金融科技进行分析,并称国内金融科技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之为Fintech1.0,就是科技技术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第二个阶段被称为Fintech2.0,就是数字金融走向普惠化; 第三个阶段称为Fintech3.0,就是金融科技形成。而对于保险业,目前仍处于Fintech2.0时代。不过,在这个阶段,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阙小耕在峰会上详细描述了区块链技术切入保险各个环节从而达到反欺诈作用的过程。首先在产品开发环节可引入智能合约的开发,在定价承保阶段利用区块链技术可有效解决车险数据的不透明问题;付款收款环节,支付特别是跨境行为可用区块链支付的方式来进行付款;进入理赔阶段时,利用之前已有的数据加之智能合约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传感器的方式,去更好解决理赔中的一些问题。此外,保单和后台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存储记录账户信息,形成统一的不可更改的数据身份,若激活客户购买各类保险产品的信息,也将有助于预防欺诈和重复投保现象。据了解,针对频发的骗保现象,此前监管机构也发布了一系列监管制度。2016年为推动保险业运用信息技术防范保险欺诈风险,提高车险反欺诈信息数据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完备性,原保监会制定了车险反欺诈数据规范,包括《车险反欺诈数据元》和《车险反欺诈代码集》。2018年2月,原保监会印发《反保险欺诈指引》,进一步明确了各机构的主体责任和岗位职责以及反欺诈技术标准。在科技推动保险业发展方面,中央财大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针对科技在保险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认为分为四方面:一是传统的保险业通过外包或平台间的合作,自主研发,建立了线上的营销渠道。二是互联网巨头如BAT等凭借自身的客户优势,建立了大金融平台和综合金融的服务体系,从而会左右合作公司的行为;三是新兴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创造了一些新兴的保险需求,例如利用碎片化思维开发的运费险、保价险等。四是线上的销售,例如一些比价网的产生会将保险业的信息都集中在平台上,从而也创造了新的中间市场。不过,科技金融在推动金融不断升级的同时,隐藏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在金融科技安全不同于传统的安全问题,要强调自主可控。此外业内人士昆仑健康保险相关负责人在峰会上也表示了担忧,不管人工智能还是金融科技都进行了一波非常火热的发展,一级的并购数也呈现出高峰式的阶段。从投资角度来讲,现在整个行业在发展过热的情况下,是否带来泡沫,以及如何识别这个泡沫来进行更好的投资。

寿

中央财经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统计分析

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一)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20年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分为夏令营考核和常规考核两种考核方式。经过报名、资格审查、复试、录取等环节,共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737名,其中夏令营考核录取512名,常规考核录取225名;学术型硕士录取324名,专业硕士录取413名。具体报名录取情况详见表一:表一:2020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表(二)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2020 年共有10709人(含非全日制考生2051人)通过全国统考报考我校,其中学术型研究生报考 3021 名,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 7688 名;总报考人数较 2019 年下降 9.62%,学术型报考人数较 2019 年减少 13.9%,专硕报考人数较 2019 年减少 6.57%。总报考人数中北京考点考生 3181 名,外地考点考生 7528 名。总报考人数中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163 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 65 名。初试后,我校结合招生计划,在教育部公布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划定复试分数线。最终达线的考生共2710名。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了周密的 2020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经过严格的复试程序,最终有 1822 名统考考生被录取。其中学术型研究生 397 名(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24 名),专业硕士研究生 1425 名(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15 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19 名)。2020 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情况详见表二。2020年我校通过推荐免试和全国统考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559名(含55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普通计划2500名(学术型研究生697名,专业硕士研究生1803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39名(学术型研究生2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15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20名(均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总体录取情况详见表二:表二:2020 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情况统计表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